快乐学文言文——《咏雪》教学实录与赏析

时间:2019-05-15 07:53: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快乐学文言文——《咏雪》教学实录与赏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快乐学文言文——《咏雪》教学实录与赏析》。

第一篇:快乐学文言文——《咏雪》教学实录与赏析

快乐学文言文

——《咏雪》教学实录与赏析

一、知人论世话《世说新语》

师:上课之前,我先作个自我介绍。“我”姓刘,“刘德华”的刘。名字叫“义庆”。不要惊讶,“我”是从古代穿越来的。不信?一起来看看“我”的个人简介。想了解“我”的,在课后注释上补充关键词。

(屏显作者介绍。)

师:再向大家郑重推介“我”的作品。(屏显作品介绍。)

师:其实,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文学体式和社会风尚,如果说汉朝是壮阔,唐朝是盛大,宋朝是清丽,那么魏晋就是洒脱。如果说一本书能够承载一个时代的话,那么《世说新语》就是魏晋时代的标签。梳理五千年华夏文化,两句话可以为我们的课堂叠加厚重的色彩:千古士林《世说》梦,魏晋人物晚唐诗。

(屏显作品影响。)

【赏析】首先,用第一人称介绍作者,拉近了现实与历史的距离,增强了课堂的活力,为课堂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其次,教者没有堆砌更多的知识,而是选取最有价值的内容,用三张简洁的幻灯片呈现出来。另外,对各个朝代的文化现象进行简单梳理,用“千古士林《世说》梦,魏晋人物晚唐诗”为《世说新语》定位,又为课堂营造了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这是有趣的、有语文味的、有效的知人论世法。二、三分文章七分读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我”的文章。文章很老了,一千五百多年了。有一些字词和说法古今有一些变化,同学们默读,根据课后注释来解决。不理解的地方,“我”老刘在这里现场答记者问。生 1:“寒雪日”。

师:很好,有问题就是在思考。文言文讲究的是一字一义,每个字都有相应的现代汉语的意义。有很多字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来了解。“寒”,组一组词。

生 2:寒冷。师:“雪”。生 3:下雪。师:“日”。生 4:日子。师:连起来说说。生(齐):寒冷的下雪的日子。师:这不就明白了嘛。生 1:“俄而雪骤”。

师:“俄而”看注解。有个成语叫“暴风骤雨”,知道吗?这个“骤”是很大很猛很突然的意思。眼睛一闭,一睁,雪下得就更紧了。

生 2:“兄子”是什么意思?

师:那你先组一组词,看有没有一点意思。生 2:兄弟的儿子。师:准确地说是哥哥的儿子。生 3:“即公”。

师:这句应该这样断句:即筑公大兄筑无奕筑女。“即”是“就是”的意思。“公”是对谢太傅的尊称。这句话交代了谢道韫是谢太傅的一个叫无奕的大哥的女儿。是不是像绕口令?还有没有?

生 4:“左将军”。师:这是一个官职。太傅、太守也是,都是大官。师:还有没有不懂的字词?这里还有一些有趣的字和词,课下没有注释,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读懂“我”的文章,“我”要老实向同学们交代。“儿女”是何义?

生 1:儿子和女儿。

师:看,古今意义有区别了吧!古代还包括侄子们,现在兄弟姐妹变少了,范围也缩小了。

师:好,弄清楚了吗?来,带着你的揣摩,一起读一遍。(生齐读。)

师:很不错哟,读出了节奏。

【赏析】疏通句意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又是最枯燥最难的一个步骤。教者一改串讲翻译的老办法,先以答记者问开场,用对话的方式引领学生逐步理解字词的意思,然后再疏通句子的意思,再加上教者简洁、恰当的点拨,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字词的含义,同时还让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现象有了深入的理解。整个过程有趣、有效。

师:你们说说“我”都写了些什么人? 生 1:谢太傅。生 2:兄子,兄女。师:还有没有?你说。生 3:大兄无奕,还有左将军。

师:说得很好。这是有面子但是没出场的人物,还有出场了但是没台词的人物。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谢太傅是对谁讲论文义?

生 4:与儿女讲论文义。

师:谢家子弟是非常多的,名门望族都是如此。听起来这么热闹,应该不止是谢朗和谢道韫吧?

师:好,人都数齐了,一个也没有落下。那谢朗和谢安是什么关系?谢道韫和谢朗是什么关系?关系不搞清楚是要闹笑话的。

生 1:谢朗是谢安的儿子。师:好像有点乱。

生 2:谢朗是谢安的侄子,谢道韫和谢朗是兄妹。

师:看来你是懂事懂礼仪的孩子。谢朗叫谢安叔叔,他们是叔侄关系,谢道韫和谢朗是堂兄妹关系。

师:好,再读,在有节奏的基础上我们要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不能读糊涂书啊。

(生齐读。)

【赏析】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从梳理人物入手进入文本,先理清人数,再弄清关系,并且用读的方式来深化理解,顺畅,自然。

师:我们再来互动一下,我发问你们作答。我一人问,你们像一个人一样答。(师生就文本内容一问一答。)

师:开篇写何人?生(齐):谢太傅。师:太傅做何事?„„ 师:道韫何许人?

生(齐):即公大兄无奕女。

师:还是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同学们太强了,声震林樾,气势磅礴啊!师:接着探讨,他们聚会的氛围如何?哪里可以看出? 生 1:轻松,愉快。由文中“公大笑乐”可以看出。师:很愉悦的氛围,还充满着亲情。有根有据,还有一处也可看出这种温馨快乐。找找词语。

生 2:欣然。

师:正确。这种气氛就和我们过年一样,热热闹闹,团团圆圆,快快乐乐。一起读一遍。注意要读出情感,读出温馨愉快。我要看到你们脸上有笑容荡漾。那就说明你们投入了,理解了。

(生齐读。)

【赏析】用对话的方式再次梳理文本内容,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使学生的理解得到真正的内化,同时过程又很轻松、惬意。

师:快乐学文言文就是这么简单。课文只有一段,有多少个字?不要数了,告诉你们吧,71 个字。数字数这些小事我帮你们做了,你们只做大事。

(生笑。)

师:71 个字,我们要分三个小组来读。你们说如何分配啊?

生 1:第一组读第一句,第三组读“公大笑乐”到最后,第二组读中间的部分。

师:为什么呢? 生 1:我就是感觉———

师:感觉不错,我帮你梳理一下,题目不是叫“咏雪”吗?这三部分分别是“咏雪之前”、“咏雪之时”、“咏雪之后”。(生分小组读。)

师:我们读了很多遍了,有些同学可能都背下这 71 个字了。这还不够,还有最高境界我们要挑战一下。那就是要读出古文的意境,读出韵味,要读得天人合一,灵魂出窍,让人听了好像回到了古代,那就到位了。提醒一下,带引号的有几个句子要慢悠悠地读,一咏三叹,有几个词要拖一下音。比如,“欣”、“大”、“即”、“也”,要一张一驰,这个味道不就来了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

(生摇头晃脑地读。)

【赏析】“三分文章七分读”的表述简洁明了,味道十足。同时,又是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一个熏陶。这是教学的主体步骤,引领学生逐步深入文本。看似轻松随意,其实层次分明:疏通字词,梳理人物,明晰结构。整个过程始终贯穿着读,教得随意,学得轻松,读得盎然。

三、学问每从疑中得

师:读好了,就基本学好了。你们觉得学得如何?假如有人问你们今天学了哪一课,你们怎么回答?

生(齐):《咏雪》。师:学得很清楚。那他又问有几个人咏了呢? 生(齐):两个人,谢朗和谢道韫。师:学得很扎实。假如他再问哪个人咏得好些,你如何回答?

生(齐):谢道韫。

师:那未必。他们咏雪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生(齐):比喻。

师:谢朗同学将雪比作什么了? 生(齐):撒盐空中差可拟。

师:就是比作盐了。谢道韫同学将雪比作什么了? 生(齐):柳絮。师:哪种更贴切? 生(齐):柳絮。

师:都认为是柳絮啊!好的比喻要有很好的相似点。我看盐很白,雪也很白。柳絮呢?是个灰白色。不像嘛。你们认为哪个像?

生(齐):盐像。师:哪个咏得好呢? 生(齐):谢朗。

师:哈哈,变化还真快。那他们自己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比喻的呢? 师:谢朗同学觉得自己的比喻如何?一个字———差,就是差不多的意思,也就是说马马虎虎,算不得精妙。谢道韫同学觉得自己的比喻如何?两个字———未若。什么意思?就是比不上,说的是谢朗的比不上“我”的有味道。太傅大人有何评价?他没评价。那他在干嘛?

生(齐):“大笑乐”。

师:笑?为什么笑?生(齐):为他们写出好的比喻句而笑。师:是为谁而乐呢?

生(齐):为谢道韫而乐,因为谢道韫很有才华。师:看来不需要谢太傅做声,两人 PK 的结果已经出来了。谢道韫更胜一筹啊。同学们说说她胜在何处?

生 1:写出了雪花的轻盈。生 2:写出了一缕暖意。

师:一语道破天机。比喻讲究形似,更讲究神似。前一句像工笔画,后一句像写意画。盐白则白矣,但空中唰唰地撒,重重地下落,躲都来不及,何谈欣赏?无美感可言。比作柳絮,一扫滞重之感,因风而起,漫天飘飞,这才是大自然的造化。而且,柳絮飘飞的季节是春暖花开之时,冬季之冷景以春季之暖景写出,更见诗意。这让我想起一句诗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赏析】这个过程同样用问答式,在轻松惬意的师生对话中明晰了两个比喻句的优劣。教者总结的语言,简洁幽默,个性十足,同时又有文学的意蕴,让学生在笑声中感知,在快乐中学习。

师:我们再说说鲁迅先生,就是周树人,他谈到自己写好文章的秘诀时这样说:“尽量删去可有可无的文字。”

(屏显。)

尽量删去可有可无的文字。———鲁迅

师:“我”也很相信这句话,希望同学们不要顾及“我”的面子,把“我”文章里多余的文字删去。“我”是刘义庆,“我”多谢大家了。

生 1:兄子和胡儿重复了,而且后面只写了兄女,胡儿可以删去。师:有见解,你是山顶上挂暖壶———水平高啊!同学们怎么看?(生思考,无人举手。)师:胡儿是谁? 生 2:谢朗。

师:为什么不写成“兄子谢朗曰”或者“兄子朗儿曰”呢?(生思考,无人举手。)

师:我看这是昵称,或者说是小名,不要呢也不影响文章的表达,但是加上去能特别体现氛围,轻松愉快嘛。

生 3:最后一句话也可以删去。

师:这个有意思,一下删了一大句,说说你的理由。生 3:这句和咏雪的内容无关。师:其他同学怎么认为?(生思考,无人举手。)

师:看来大家所见略同,那同学们用涂改液把这句涂掉。

师:怎么了?为什么不动手?要不,我们再分析分析最后一句都在写谁? 生 1:谢道韫。师:谢道韫的什么呢? 生 2:身份。师:什么身份?

生 3:“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

师:都是非常人,高干子弟,高干家属。不写这句,我们知不知道谢道韫还有这么深的背景呢?那谢朗还做过东阳太守呢。封疆大吏,威震一方,为什么就不写他的背景呢?

生 4:因为他的诗句没有谢道韫的诗句写得好。

师:谢谢你,你帮了“我”大忙,不然大家都要把“我”这句补充说明的句子删去了,“我”是蛮舍不得的。

(屏显最后一句的作用。)

【赏析】这是一个很别致的创意。不仅巧妙地引导学生明确了补充说明文字的意义,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会了质疑。能对名人名作质疑,本身就表明对文本已经有了深入的理解。这也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且吟且写试才华

师:和同学们合作很愉快。看同学们意犹未尽,我讲个小故事吧。来点掌声。唐朝有个人叫张打油,喜欢作几句歪诗。有次下大雪,他就诗兴大发,作了四句。他是这样说的:“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雪下得大吗?虽然不登大雅之堂,可是特别生动。再讲一个。乾隆皇帝游江南,入冬季节,芦苇随风而飘,景色迷人啊!正欣赏着,一片一片下起了白雪。乾隆皇帝也诗兴大发。他是中国历史上作诗数量最多的人啊!他见景生情,不由吟诵道:“一片两片三四片。”好诗好诗!接下来怎么写呢?“五片六片七八片。”好诗好诗!金口玉言,不同凡响。“九片十片十一片。”拐了,接不下去了。跟随的文武百官也都傻眼了。突然,一个人站出来了。谁?纪晓岚。他接了一句妙绝千古的诗句———“飞入芦花都不见。”(生鼓掌。)师:这是送给纪晓岚的。感觉怎么样?同学们有没有雅兴也咏上一咏?看看窗外,以树叶为题。秋叶飘飘何所似?

(生自咏,下课铃响。)

师:秋叶只能课后咏了,今天和大家一起愉快地学习了《世说新语》中的一篇。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读读,再一次冒充这本书的作者,向大家推荐这本好书。布置一个好玩的作业,将《咏雪》改写为一个生动的小故事。

(屏显要求。)

不仅仅是翻译。可以加点雪景,加点神态,加点心理,加点配角,加点波折,加点评论,加点感悟„„

【赏析】给学生讲故事,又一次将学生的情感调拨到兴奋一档,但又不是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这就既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开阔了他们的文化视野,同时还巧妙地布置了课后作业。综观整堂课,以有趣的方式开课,以愉悦的方式上课,以有味道的故事结课,师生自始至终都浸润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共同享受了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其乐融融的课堂氛围就是这样营造的,有效的文言文教学就是这样打磨的。快乐学文言文,就是这样。

第二篇:《咏雪》课堂实录与赏析

快乐学文言

——《咏雪》课堂实录与赏析

【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第12期】

执教:黄曙光 赏析:李爱梅

一、知人论世话《世说》

师:上课之前,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姓刘,刘德华的刘。名字叫义庆。不要惊讶,“我”是从古代穿越来的。不信?一起来看看“我”的个人简介。想了解“我”的,在课后注释上补充关键词语。【屏显】

助学小笔记——作者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著名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撰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师:再向大家郑重推介“我”的作品。【屏显】

助学小笔记——作品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

师:其实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文学体式和和社会风尚,如果说汉朝是壮阔,唐朝是盛大,宋朝是清丽,那么魏晋就是洒脱,如果说一本书能够承载一个时代的话,那么《世说新语》就是魏晋时代的标签。梳理五千年华夏文化,两句话可以为我们的课堂叠加厚重的色彩:千古士林《世说》梦,魏晋人物晚唐诗。【屏显】

千古士林《世说》梦 魏晋人物晚唐诗 【屏显】

助学小笔记——影响

《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体现的是一种中国式的智慧,为后世提供了数不清的文学典故,被称为是“魏晋士人生活百科全书”,《聊斋志异》、《随园诗话》等都仿效于此。

【赏析】首先,用第一人称介绍作者,拉近了现实与历史的距离,增强了课堂的活力,为课堂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其次,教者没有堆砌更多的知识,而是选取最有价值的内容,用三张简洁的幻灯片呈现出来。另外,对各个朝代的文化现象进行简单梳理,用两句经典的话为《世说新语》定位,又为课堂营造了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这是有趣的、有语文味的、有效的知人论世法。二、三分文章七分读

师:刚才同学们预习了“我”的文章,文章很老了,一千五百多年。有一些字词和说法古今有一些变化,同学们默读,根据课后注释来解决。还有不理解的,我老刘在这里现场答记者问。生:寒雪日

师:很好,有问题就是在思考。文言文讲究的是一字一义,每个字都有相应的现代汉语的意义。有很多字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来了解。寒,组一组词。生:寒冷 师:雪 生:下雪 师:日 生:日子 师:连起来说说 生:寒冷的下雪的日子。师:这不就明白了嘛。生:俄而雪骤

师:“俄而”看注解。

师:有个成语叫“暴风骤雨”,知道吗?

师:这个“骤”就是很大很猛很突然的意思。眼睛一闭,一睁,雪下得更紧了。生:“兄子”是什么意思?

师:那你先组一组词,看有没有一点意思。生:兄弟的儿子。

师:准确地说是哥哥的儿子。生:“即公”不知道

师:这句应该这样断句。即 公大兄 无奕 女,即是即是就是的意思。公是对谢太傅的尊称。这句话交代了谢道韫是谢太傅的一个叫无奕的大哥的女儿。是不是像绕口令?还有没有? 生:左将军 师:这是一个官职,太傅,太守也是的,都是大官。师:还有没有不懂的字词?

师:这里还有一些有趣的字和词,课下没有注释,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读懂“我”的文章,“我”老实向同学们交代。儿女是何义? 生:儿子和女儿。

师:看吧,古今意义有区别了吧,古代还包括侄子们,现在兄弟姐妹变少了,范围也缩小了。

师:好,弄清楚了吗?带着你的揣摩,来,一起读一遍。(生齐读。)

师:很不错哟,读出了节奏。

【赏析】疏通句意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又是最枯燥最难的一个步骤。教者一改串讲翻译的老办法,以答记者问开场,用对话的方式引领学生逐步理解每个字词的意思,然后再疏通句子的意思,加上教者简洁、恰当的点拨,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字词的含义,同时让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现象又有了深入的理解。整个过程有趣、有效。

师:你们说说“我”都写了些什么人? 生:谢太傅 生:兄子,兄女

师:还有没有?还有,那你说 生:大兄无奕,还有左将军

师:说的很好,这是有面子但是没出场的人物,也还有出场了但是没台词的人物。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谢太傅是对谁讲论文义? 生:与儿女讲论文义

师:谢家子弟是非常多的,名门望族都是如此吧。听起来这么热闹,应该不只是谢朗和谢道韫吧?

师:好,人都数齐了,一个也没有落下。那说说他们是什么关系?

师:谢朗和谢安是什么关系?谢道韫和谢朗是什么关系?关系不搞清楚是要闹笑话的。

生:谢朗是谢安的儿子。师:好像有点乱

生:谢朗是谢安的侄子,谢道韫和谢朗是兄妹。师:看来你是懂事懂礼仪的孩子。谢朗叫谢安叔叔,是叔侄关系,谢道韫和谢朗是堂兄妹关系。

师:好,再读,在节奏的基础上我们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不能读糊涂书啊。(生齐读。)

【赏析】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从梳理人物上进入文本,先理清人数,再弄清关系,并且用读的方式来深化理解。顺畅、自然。

师:我们再来互动一下,我发问你作答。我一人问,你们像一个人一样答。准备好没有? 生:准备好了。师:开篇写何人? 生:谢太傅 师:太傅做何事? 生:与儿女讲论文义 师:天气如何 生:俄而雪骤

师:我是问讲论文义时是何天气? 生:寒雪日

师:很好,我们接着来,天气有何变化 生:俄而雪骤 师:公有何问? 生:白雪纷纷何所似 师:兄子如何答? 生:空中撒盐差可拟 师:兄女如何答? 生:未若柳絮因风起 师:公如何应? 生:公大笑乐 师:道韫何许人? 生:即公大兄无奕女

师:还是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同学们太强大了。声震林樾,气势磅礴啊。师:接着探讨他们聚会的氛围如何?哪里可以看出? 生:轻松,愉快。文中“公大笑乐”可以看出。师:很愉悦的氛围,还充满着亲情。有根有据,还有一处也可看出这种温馨快乐,找找词语。生:欣然

师:正确,这种气氛就和我们过年一样的,热热闹闹,团团圆圆,快快乐乐。一起读一遍。注意要读出情感,读出温馨愉快。我要看到你脸上要有笑容荡漾。那就说明你投入了,理解了。(生齐读)

【赏析】用对话的方式再次梳理文本内容。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能使学生的理解得到真正的内化,同时,其过程又很轻松、惬意。

师:快乐学文言,就是这么简单。课文文字只有一段,有多少个字?不要数了,告诉你们,71个字。数字数这些小事我帮你们做了,你们只做大事。(生笑)师:71个字,教室里有三组。我们要分三个小组来读,你们说如何分配啊? 师:要不用71除以3?

生:第一组读第一句,第三组读“公大笑乐”到最后。第二组读中间的部分。师:为什么呢? 生:我就是感觉„„

师:感觉不错,我帮你梳理一下三个内容,题目不是叫《咏雪》吗?咏雪之前,咏雪之时,咏雪之后。你觉得和你划分的对应吗? 师:假如让你分四个部分,你怎么分呢?

师:古人有个套路叫起承转合,不解释了,下去了试一试。(生分小组读。)

师:我们读了很多遍,有些同学可能都背下这71个字了。这还不够,还有最高境界要我们来挑战一下。那就是要读出古文的意境,读出韵味,要读得天人合一,灵魂出窍,让人听了好像回到古代了,那就到位了。提醒一下,带引号的有几个句子要慢悠悠的读,一咏三叹,有几个词要拖一下音。比如“欣”“大”“即”“也”,一张一驰,这个味道不就来了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生摇头晃脑地读)

【赏析】“三分文章七分读”的表述简洁明了,味道十足。同时又是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一个熏陶。这是教学的主体步骤,引领学生逐步深入文本。看似轻松随意,其实层次分明:疏通字词、梳理人物、明晰结构。整个过程始终贯穿着读,教得随意,学得轻松,读得盎然。

三、学问每从疑中得

师:读好了,你就基本学好了,你们觉得读得如何?同学们,你们说说你们还怕文言文吗?

师:好,学完了。课结束了。(生愕然)不过,假如你们回家有人问你们今天学了哪一课?你们怎么回答? 生:《咏雪》

师:学得很清楚。那他又问有几个人咏了? 生:两个人,谢朗和谢道韫

师:学得很扎实。假如再问哪个咏得好些?你如何回答? 生:谢道韫

师:那未必。他们咏雪是用的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

师:谢朗同学将雪比作什么? 生:撒盐空中差可拟

师:就是比作盐嘛。谢道韫同学将雪比作什么? 生:柳絮

师:哪种更贴切? 生:柳絮

师:都认为是柳絮啊。好的比喻要有很好的相似点,我看盐很白,雪也很白,柳絮呢,是个灰白色。不像嘛。你们认为哪个像? 生:盐像

师:哪个咏得好呢? 生:谢朗

师:哈哈,变化还真快。那我们看看他们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比喻的? 师:谢朗同学觉得自己的比喻如何?一个字,差,就是差不多的意思,就是说马马虎虎,算不得精妙。

师:谢道韫同学觉得自己的比喻如何?两个字,未若,什么意思?就是比不上,说的是谢朗的比不上我的有味道。

师:看看太傅大人有何评价?他没评价。那他在干嘛? 生:大笑乐

师:笑,为什么笑?

生:为他们写的好的比喻句而笑。师:又为谁而乐呢? 生:为谢道韫而乐,因为谢道韫很有才华。

师:看来不需要谢太傅做声,两人PK的结果已经出来了。谢道韫更胜一筹啊。同学们说说她胜在何处? 生:写出了雪花的轻盈。生:写出了一缕暖意。

师:一语道破天机。比喻讲究形似,更讲究神似。前一句像工笔画,后一句谢道韫的像写意画。盐白则白也,空中唰唰的撒,重重的我来了,躲都来不及,更何谈欣赏?无美感可言。而比作柳絮,一扫滞重之感,漫天飘飞,因风而舞,这才是大自然的造化。而且柳絮飘飞的季节是春暖花开时,冬季之冷景,以春季之暖景写出,更见诗意。这让我想起一句诗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赏析】这个过程同样用问答式,在轻松惬意的师生对话中明晰了两个比喻句的优劣。教者总结的语言,简洁幽默,个性十足,同时又有文学的意蕴,让学生在笑声中感知,在快乐中学习。

师:我们再说说鲁迅先生,就是周树人,他谈到自己写好文章的秘诀时这样说:尽量删去可有可无的文字。【屏显】

尽量删去可有可无的文字。——鲁迅

师:我也很相信这句话,希望同学们不要顾及“我”的面子,把“我”的文章里的多余的文字删去。“我”是刘义庆,“我”多谢大家了。生:兄子和胡儿重复了,而且后面只写了兄女,胡儿可以删去。师:有见解,你是山顶上挂暖壶——水平高啊。同学们怎么看?(生思考,无人举手)师:胡儿是谁? 生:谢朗

师:为什么不写成“兄子谢朗曰”或者“兄子朗儿曰”呢?(生思考,无人举手)

师:我看这是昵称,或者说是小名,不要呢也不影响文章的理解,但是加上去呢特别能体现氛围,轻松愉快嘛。生:最后一句话也可以删去

师:这个有意思,一下删了一大句,说说你的理由? 生:这句写的和咏雪的内容无关。师:其他同学怎么认为?(生思考,无人举手)

师:看来所见略同,那就请同学们用涂改液把这句涂掉。师:怎么了?为什么不动手?

师:要不,我们再分析分析最后一句都在写谁? 生:谢道韫

师:谢道韫的什么呢?

生:身份 师:什么身份?

生: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师:都是非常人,高干子弟,高干家属。

师:不写这句,我们知不知道谢道韫还有这么深的背景呢?

师:那谢朗还做过东阳太守呢?封疆大吏,威震一方,为什么就不写他的背景呢? 生:因为他的诗没有谢道韫的诗句写的好。

师:谢谢你,你帮了我的大忙,不然大家都要把我这句补充说明的句子删去了,我是蛮舍不得的。【屏显】

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是强调,也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了作者赞赏她的才华。

后世用“咏絮之才”来指代女子的才能。典出于此。

【赏析】这是一个很别致的创意。不仅巧妙地引导学生明确了补充说明文字的意义,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会了质疑,能对名人名作质疑,本身就表明对文本有了深入的理解,这也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四、且吟且写试才华。

师:和同学们合作很愉快啊。看同学们意犹未尽,我讲个小故事吧。来点掌声。说是唐朝有个人叫张打油,喜欢作几句歪诗,有次下大雪,他就诗兴大发,作了四句,这样说的: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师:雪下得大吗?虽然不登大雅之堂,可是特别生动。还讲一个。买一送一啊。说是乾隆皇帝游江南,入冬季节,芦苇随风而飘,景色迷人啊,正欣赏着,一片一片下起了白雪,乾隆皇帝也诗兴大发,他是中国历史上做诗数量最多的人啊,他见景生情,不由吟诵道:一片两片三四片,好诗好诗,接下来怎么写呢?五片六片七八片,好诗好诗,金口玉言,不同凡响,九片十片十一片,拐了,接不下去了,跟随的文武百官也都傻眼了。突然一个人出来了,谁?纪晓岚,他接了一句妙绝千古的诗句:飞入芦花都不见。掌声。师:这是送给纪晓岚的。

师:感觉怎么样?同学们有没有雅兴也来咏上一咏? 师:看看窗外,以树叶为题。秋叶飘飘何所似? 生:„„(下课铃响)

师:秋叶只能课后咏了,今天和大家一起愉快地学习了《世说新语》中的一篇,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读读,又一次冒充这本书的作者,向大家推荐这本好书。也布置一个好玩的作业,将《咏雪》改写为一个生动的小故事。

要求:不仅仅是翻译。可以加点雪景,加点神态,加点心理,加点配角,加点波折,加点评论,加点感悟„„

【赏析】给学生讲故事,又一次将学生的情感调拨到兴奋一档。但又不是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既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开阔了他们的文化视野。同时,又巧妙地布置了课后作业。

综观整堂课。有趣的方式开课,以愉悦的方式上课,以有味道的故事结课。师生自始至终都浸润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共同享受了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其乐融融的课堂氛围就是这样营造的,有效的文言文教学就是这样打磨的。

快乐学文言,就是这样。

第三篇:《詹天佑》教学实录与赏析

《詹天佑》教学实录与赏析

[ 作者: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张祖庆 | 转贴自:非锋在线 | 文章录入:红叶 ]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张祖庆 点

特级教师 周一贯

上课地点: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六年级学生 上课时间:2005年10月22日

实录整理

福建省安溪县实验小学

周紫英

课前思考:

今年,对于京张铁路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因为一个世纪前的这一年,是京张铁路肇建的年份。弹指一挥间,京张铁路肇建已经有整整一百年了!为了纪念这特别的日子,北京市政府和河北省政府举行了一系列大型的纪念活动:播放电影、举行展览、发行邮票、举办庆典、重塑铜像„„场面隆重而热烈。而事实上,詹天佑修筑铁路这个史实,假如不是因为《詹天佑》这篇课文,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够知晓?时下,人们热衷于谈论的是超级女生,热衷于追逐的是时尚潮流,而对于为我们的民族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伟人,却知之不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说过“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由此想到,在教学《詹天佑 》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让孩子知道詹天佑的“爱国”、“杰出”,而是要借助文本,让孩子们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进而唤醒他们对伟人的尊崇之情。这种唤醒,不是靠教师告诉,而是通过与文本的对话,让詹天佑的形象矗立在学生的心中。

因此,在设计《詹天佑》教学预案的时候,我想到了如下几点:

第一,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慢慢地走近詹天佑。我们不要妄想通过一篇课文就让孩子通晓詹天佑,也不试图让孩子透彻地感受复杂纷繁的社会。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按孩子们所处的年龄阶段,结合他们的人生阅历,心理特点,让他们试着对詹天佑和当时的环境有一些了解,有一些感受,并能保持着一种探究的动力和浓厚的兴趣,或许这就足够了。交给他一张入场券,指给他通向音乐会天籁之音的那条路,剩下的,便是让孩子们自己去聆听——让他们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和人文积淀不断地阅读,去构建和完善他心中的詹天佑!詹天佑的人物形象,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慢慢建构。

第二,丰富文本资源,降低理解难度。《詹天佑》一文描述的年代及事件本身和学生的社会生活距离遥远,如果仅凭文章本身,孩子们很难和詹天佑沟通,也无法真正意味到那种危难中的奋进,成功中的悲壮,辉煌中的辛酸;倘若仅仅局限于课文,抓住课文的词句开掘太多的微言大义,学生是很难与文本产生共鸣的,即便是对“爱国”和“杰出”这两个词语的理解也是甚为肤浅的。这时只有对作者生平事迹,对中国当时被瓜分的情势,对当时清政府的腐败,对帝国主义的恶蛮,对詹天佑在修路过程中遇到的更多的鲜为人知的史实有所了解,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地建构自己心中的詹天佑。此外,文中一些建筑上特定项目开发的阐述,这对孩子来说,理解有一定困难。作为教师,需要丰富文本资源,采用一些符合学生心智发展的方式方法引导孩子去理解,去感受。比如在理解开凿隧道、设计线路等工程时,运用一些简洁的箭头、图示,也许能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从而腾出更宝贵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读写实践,以充分表达对詹天佑的尊崇之情。

第三,拓展感人事迹,丰满人物形象。如果仅仅局限于修筑京张铁路本身,学生对詹天佑的认识还是浮光掠影的。詹天佑伟大的人格,不仅仅体现在修筑京张铁路这一历史事件中。要想让詹天佑的人物形象在学生心头更加丰满,必须要立足文本、适度拓展,让孩子鸟瞰式地了解詹天佑的丰功伟绩。前些日子,有幸看到《詹天佑》电影,我对詹天佑的丰功伟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尤其是詹天佑抱病长城时说的一番话,让人潸然落泪。我想,如果将这些视频资料有机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詹天佑的认识,也许不再是概念化的“爱国”与“杰出”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建构阅读话题

师:孩子们,课前我向你们打听了一些名字,这些中国人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张老师再向你们打听一个人。这个人,被千万个中国人所怀念着,敬仰着,请看我在黑板上写他的名字。(师板书:詹天佑)知道他吗?

生: 知道。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詹天佑。

生: 詹天佑带领了一些同志建成了我国的第一条自修的铁路。

师:我特别佩服你回答问题的沉稳、自信。来,谁接着说。

生: 詹天佑是我国最著名的工程师,也是第一批留美学生。

师:他是第一批留美幼童当中的一个,后来,被誉为“铁路之父”。

生:詹天佑还是我国杰出的、伟大的工程师。

师:最后请一位同学说。

生:詹天佑是在一批公办的留美学生当中获得博士毕业学位的。

师:一提起詹天佑,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条铁路,这条铁路就是——生:京张铁路。(师板书:京张铁路)京张铁路始建于哪一年?1905年。(师板书1905)孩子们,今年是几几年?

生:2005年。师:(师板书:2005)大家发现了什么?

生: 2005年是京张铁路修筑满一百周年。

师:京张铁路开始修筑一百周年,也叫肇建一百周年。孩子们,2005年对京张铁路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因为这一年,京张铁路动工一百周年。为了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北京市和河北省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0月15日,北京市文化广场举行纪念大会暨大型文艺演出;

10月15日上午,张家口火车南站举行詹天佑铜像建塑落成揭幕仪式;

10月期间,京张铁路肇建百年电视专题片在河北、北京等电视台播放;

„„

师:看到这儿,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想到了詹天佑受到了很多人的爱戴。

生:我想到了中国人很重视京张铁路的诞生。

生: 我真想亲自参加这样的活动。

师:看了这些材料,张老师不由得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一条铁路的诞生,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为什么京张铁路在咱们中国人心头有这样重的分量呢?就让我们到《詹天佑》这篇课文课文当中寻找答案吧。请拿出课文纸,自读课文,注意将生字词语读准,边读边寻找关键的信息,作者重点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件事情?(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本案开讲的设计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诠释。教师从组织学生交流关于詹天佑的信息入手,并丛冢渗透了连缀、点拨、拓展的引领功夫,尤其耐人寻味。特别是借“1905年”到“2005年这个时空隧道的飞跃而渲染的百年庆典,凭借现代教学手段的造势,为进入新课作了行云流水般的铺垫。李渔〈闲情偶记〉有云“开首笔迹飞舞,墨势淋漓,有自由自得之妙,则把握在手,破竹之势已成,不忧此后不成完璧„„”作课如成章,开篇之理共通,于此可见。]

师:读好的同学想一想,你怎样用最简洁的语言把这几件事情概括出来。

生: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任务,开始勘测路线。

师:你能把你这句话浓缩一下吗?詹天佑做了什么事情?

生:詹天佑开始勘测线路。

师:浓缩成四个字。什么?大家一起说。

生:勘测线路。

师:好的,你把“勘测线路”这几个字写到黑板上。写在这个位置。特别注意他写的“勘”字是否正确。写对了,是吧?好,继续说,还做了什么事情?

生:开凿隧道。

师:非常简洁。把这四个字写在他的旁边。请同学特别关注“开凿”的“凿”字他是怎么样写的。好,写对了,请大家思考下边的问题。课文还向我们介绍詹天佑做了什么?你说。

生:还向我们介绍了詹天佑设计路线。

师:设计路线。好,也请写上去。

[初读课文能把课文读通,是阅读教学的“底线”,也是教学全程的“基石”,实在不可忽视。教师在这里以概括要点作为初读检查的反馈,又自然地溶于字词教学中,无疑是可取的。若能有更多的投入,必然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品读:再现动人细节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通过快速默读,对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有了一个整体的回顾。同学们,在1905年到1909年这近一千四百多个日子里,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当中,一定有许多的细节让我们难以忘怀,让我们走进100年前的施工现场,捕捉那一个个动人的场景。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屏幕出示:

细读课文4-6自然段,思考: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中的哪些细节,让今天的我们依然深有感触?

[把“细读”与学生的“感触”联系起来,是极妙的一问。]

师:边读边找到一些细节划下来,在自己特别有感触的词语下面圈圈划划。

师:好多同学都用符号留下了读书的痕迹,现在肯定有很多话想说。谁先来说说哪个细节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为什么对它印象特别深?

生:“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我觉得作为一个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领导,一般来说,都是在办公室指挥这些工人该怎么做。然而,他却是亲自下到基层,和工人一起去修这条铁路,非常敬业,完全投入了这个工作中。

师:你既善于抓住关键的词语,又善于联系身边的生活理解课文,非常好。关于这句话,我想你们肯定还有话要说。

生:我从这一段可以感觉到詹天佑身体力行,不怕危险,与工人们一起修筑铁路。

师:同甘共苦,是吧?孩子们,来,咱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融入我们的感受,融入我们的体验。

生齐读句。

师:好,孩子们,我们继续交流。

生:“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我从这一细节感受到詹天佑他非常爱自己的祖国,不想让别的国家讥笑自己的祖国。

师:你读出了他的爱国心。孩子们,这里说“遇到了困难”,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从文章里边找一找。

生1:铁路要经过许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居庸关„„

师:简单的说,开凿隧道是一个很大的困难。还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2:路过青龙桥的时候,坡度很大,火车没法上去。

生3:八达岭长,居庸关高,很难开凿隧道,所以他利用„„

师:我发现这个孩子说得很简练:“八达岭长,居庸关高。”一个长,一个高,就概况了这两个山岭的特点,真会读书。

生4:在凿井的时候,由于井底下的氧气不足,所以他们很难进行施工。

生5:我还从高山深涧、坠入深谷、攀山越龄、狂风怒号这些词语读懂了困难。

师:是啊,这些都是困难。张老师将课文中描写詹天佑遇到困难的部分词语摘录了下来,请大家自己读读。

高山深涧

悬崖峭壁

狂风怒号

黄沙漫天

山高坡陡

隧道渗水

攀山越岭

定点构图

坠入深涧

师:谁来读读这些词语。读出感觉来(生读略)

师:读着这些词语,你的脑子里仿佛浮现出哪些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了塞外到处都是黄沙,詹天佑带领一群工作人员,在悬崖峭壁上不分昼夜地工作。

生:我仿佛看到詹天佑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伏案绘图计算的身影。

生:我仿佛看到了有的工作人员不小心坠入深涧的悲惨画面。

师:孩子们,这一切,就是詹天佑生活、工作、战斗的地方。了解了这些,你再来读读他是怎么样想的句子,你一定有更深的感触。

两名生读句子(比较有感情)

师:孩子们,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当中,还遇到了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困难。张老师从课外资料中摘录了一份:

(屏幕出示以下文字,背景音乐为《命运》)

█慈禧太后为修颐和园每年不惜数千万金,但不愿为修路出钱。京张铁路经费被控制在英国汇丰银行手中。正当进入第二段工程时,汇丰银行故意刁难,拖付工钱,造成误工。

█帝国主义乘机欺凌,他们派人打扮成猎人的模样,在詹天佑修筑铁路的地段巡视,以便随时看中国人出洋相。

█铁路要经过皇室亲戚的坟地,他们率众闹事,要求改道。詹天佑忍辱负重,花费许多时间跟权贵周旋,终于让铁路从墓墙外通过。

█和詹天佑一起修筑铁路的好友,有的坠入深涧,不幸牺牲;有的中途逃跑;最让詹天佑感到痛心的是,女婿被绑架,心爱的女儿不幸身亡。

师:读着屏幕上的文字,你对詹天佑遇到的困难有了更深的感受吗?

生:我读着“好友牺牲,女婿绑架,女儿身亡”这些词,我真为詹天佑伤心,詹天佑肯定是顶着巨大的悲痛在修筑铁路。

生:我读到慈禧太后不愿意为铁路化一分钱觉得很寒心,也替詹天佑担忧。

生:我为哪些乘人之危的帝国主义者感到羞耻。

师:大家都谈得很好,了解到了这些,你再来读读这段话,你一定会有别样的触动。来,自己读读,读出心中的感受。

屏幕出示: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师:来,孩子,谁来读读这句话。当资金短缺,铁路修筑被迫中断的时候,詹天佑总是想——

生1读。

师:当帝国主义打扮成猎人的模样,看中国人出洋相的时候,詹天佑总是想——

生2读。

师:当皇亲国戚来阻挠的时候,他总是想,一起读——

生齐读。

师:当亲友牺牲、离去,当女婿被绑架、女儿身亡,詹天佑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他总是想——

生齐读。

师:好,孩子们,继续交流。詹天佑主持修筑铁路过程中还有那些细节让你有很深的感触?

生:“他常常和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从这个细节,我感到他非常的尽职尽则。按说他是总工程师,他可以指导别人去做,他可以在家。但是,他却不离开工地,跟同事一起干。

师:特别欣赏你,联系生活来谈体会。还有其它细节吗?

生: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之类的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从这句话我感受到詹天佑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力求精密,不让模糊的词语出自工作人员之口。

师:请同学们特别注意“经常勉励”,想一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詹天佑会这样勉励他的工程人员?

生:我知道一个事例。有一次,他们上山去勘测线路。风沙特别大,所以,他的学徒就马马虎虎记了几个数字就走了。后来,詹天佑又上去,重新勘测之后再回到他们的住处之后,就告诉他们,你们这些测的,如果是测错了,就„„

师:他还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

生:詹天佑在检查线路的时候,发现线路有些问题,会去勉励他的工作人员。生读句。

师:詹天佑就是经常这样勉励他的工程人员的,他对待工作的态度是多么严谨呀!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生齐读。

[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交流”便成了一个将学生边读边思的“暗箱”操作转化为合作共享的“白箱”呈现的重要环节。“交流好,才是真的好”,已成为教师修炼教学艺术的共同追求。研读这段“实录”,我们看到了教师或正面激励,或侧面拓深,或补充实证,或顺势转移,或梳理小结„„那有声有色的引领交流的功力,使课堂交流既是个体探究成果的展示,又是群体合作使探究不断拓深的延续。这是极具现场感的随机生成的教学智慧。]

师:孩子们,修筑铁路的过程当中,我们关注的细节,不仅仅要关注詹天佑的言行、他的想法,还要特别关注三个工程,因为三个工程相比于整个京张铁路这个大工程,也是细节。哪一个细节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生:他修筑的工程遇到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很难开凿,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

师:(提示)他就想出了„„

生:他就想出了“两端凿进法”和“中部凿井法”缩短了很大的工期。

师:缩短了工期。到底是怎么样开凿隧道的呢?孩子们,看大屏幕。

(屏幕出示:居庸关图片和字幕)

这是哪一条岭?

生齐读: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

师:怎么开凿呢?大家看。(课件演示)(两端凿进法)

师:(屏幕出示:八达岭图片和字幕)这是哪一条岭?

一起读:从山顶往下打两口直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这样一来,六个工作面可以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半。(八达岭——中部凿井法)

生齐读。

师:它是怎么凿呢?请同学看(课件演示),先打两口直井:一口、两口。然后分别向两头开凿:一个工作面、两个工作面,三个、四个、五个、六个。这样开工有什么好处呢?

生:这样可以缩短工期。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有六个工作面,两边可以同时向中间凿进,中间可以同时向两边开凿。

师:既然工作面多,可以节省时间,为什么不多打几口直井,可以打十口、二十口,多打不是更省事吗?

生:是因为多打直井也要工作的时间,打得太多还不如用这些时间一个工作面去挖隧道。

师:是啊,多打直井要时间,那干脆不打好不好?

生:不好。

师:詹天佑前前后后设计了好几套方案,最终才定下这一套方案。他的计算精密吗?

生:精密。

师:思考周密吗?

生:周密。

师:他能根据不同的山采取不同的凿井办法,从中体现了詹天佑的什么?一个词语。

生:聪明!

生:智慧!

师:聪明和智慧用哪个词语更正确?是呀,不是一般的聪明,不是一般的智慧,而是大智慧啊!

师:好,咱们再来关注另一个细节,关于“人”字形线路,找到了吗?谁把这一段话读一读。

指名生读:詹天佑顺着山势,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

师:列车究竟怎样过山呢?明白吗?请同学看大屏幕。

生看大屏幕师说明:这是南口,这是岔道,这是折向西北前进。(动画演示)这就是当时“人”字行线路,两列车同时行进的一张照片。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的设计当时在全世界惟独詹天佑第一个用这样的办法,其他人没有用过,这叫什么?

生:独一无二!

师:这叫什么?

生:创新!

生:创举!

师:刚才你说了一个很好的词语,那是创举!一般的小聪明,想得出这样的创举吗?这需要大智慧呀!孩子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

[用图示解读詹天佑为缩短工期的两种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的设计原理,无疑有助读功能,因而被普遍采用。但是读图的轻松有时会损害学生解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所以要不要以图示代读,何时以图示代读,是教师的智慧选择,而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便是一种准则,“愤”、“悱”才是机不可失之时。]

三.研读 回眸百年沧桑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穿越时光隧道,抓住一些细节了解了当时的情况。但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当中让我们深有感触的细节,不仅仅是这一些呀!孩子们,如果我们对当时的情况了解得更加真切的话,一定会更加地佩服詹天佑。请同学们把目光投注到课文的2-3两段。默读这两段,一边读一边回想詹天佑修筑铁路的一些细节,想一想,这两段话当中哪一些句子,让你的心不平静了?请你把它划下来,想一想为什么让你不平静了?

生默读2-3自然段。

师: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读着这一段文字,心情一定是非常沉重的,一定是很不平静的。来,说说哪些句子让你的心不平静了?

生:“帝国主义者却认为是一个笑话„„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师:这句话为什么让我们不平静呢?你能说吗?

生:外国人正在嘲笑我们。

师:你听出了这句话的弦外之音,他似乎嘲笑我们什么?

生:嘲笑我们中国人的落后。

生:嘲笑我们清朝政府的腐败。

生:嘲笑我们中国人才的贫乏。

师:是的,当时我们是落后,政府是腐败,人才是贫乏,落后挨打啊,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句。

师:来,继续说,哪一句话,让你心不平静了?

生:“当时清朝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我知道,那时候非常得激烈,他们都想得到中国的北部,他们都用尽任何办法不让我国得到修筑权。

师:他们在阻挠我们。他们仅仅在阻挠我们吗?还有一些句子,也说明了他们当时的一些做法,你找到了吗?

生:“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没法动工„„”

师:对不起,老师想打断一下。“这样一要挟”是怎样地“要挟”?

[从学生的交流中抓住一个词往深处开掘,是本案教学富有个性的引领艺术。此处是抓“要挟”说事,前面还有抓“经常勉励”、“遇到困难“等的反诘。这些都是学生提到,但是阐发不透的“穴位”,教师在这里点“穴”,既有“顺学而导”的本色天然,又有“曲径通幽”的艺术匠心,自是可圈可点。]

生:他们以为这样就能把清朝政府给打跨了,彻底的跨掉了。最后就只能让他们其中的一个国家来修筑京张铁路。

师:尽管你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了“要挟”,但是,还没有把他们怎样要挟讲清楚。你把眼睛往上看,这句话的上面,注意“他们最后提出一个„„”

生:“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朝政府如果用本国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

师:“不再过问”就是什么?对,“要挟”!他们仅仅在阻挠、在要挟吗?

生:他们认为清朝政府没办法修筑这条铁路,最后还得求助那些外国人帮助来修筑这条铁路,所以,他们会这样一而再地欺负我们。

师:说得好,欺负咱们。阻挠、要挟、嘲笑,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控制我们国的北部。同学们,因为当时这条铁路它连接着华北和西北,我国北部的交通的要道。控制了这条铁路,等于控制了咱们中国的整个北方。读到这儿,我们的心情能平静吗?来,拿起书,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让我们心情不平静的文字。

生齐读:“当时清朝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没法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师:让我们心情不平静的,仅仅只是帝国主义的态度吗?请关注当时修筑铁路的自然条件。读了这些句子,你的心情一定也会不平静的。

生读:“原来从南口往北„„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不成这样的工程的。”

师:说说为什么读到这句话,你的心情很不平静呢?

生:因为本身在这里修筑铁路就是很难的事情,再加上当时中国的科技很落后,外国主义者„„

师:帝国主义者。

生: 帝国主义者觉得中国人不可能修建铁路,所以他们这样要挟。

师:你在心里为詹天佑拈了一把汗!孩子们,再看看当时国内的反应。看到了吗?一起来读这句话:“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

生齐读句。

师:这句话表面上是说咱们争了一口气,事实上对詹天佑来说,这些话意味着什么?

生:意味着詹天佑必须要完成这项工程。

师:意味着詹天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是吗?孩子们,面对着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面对着一路的高山深涧,面对着国人的殷殷期盼,詹天佑所面临着的巨大压力,我们感受到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但是詹天佑有没有犹豫?

生:没有。

师:有没有放弃?

生:没有。

师:有没有动摇?

生:没有。

师:从哪句话看出来?

生:“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

师: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他遇到很多困难,他总是想,读——

生齐读“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师:孩子们,正是凭着这一份坚定的信念,凭着对祖国的忠诚,凭着自己的智慧,凭着自己的才华,詹天佑终于带领他的工程人员让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么一个难忘的日子吧,(一字一顿地)1909年8月11日,那是京张铁路竣工的日子。詹天佑完成京张铁路修筑的计划,节省了白银28万两,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再一次去感受这个奇迹。

生齐读最后一段。

[全程以“那些细节让你深有感触”统领,但又把“施工现场”和“为国争气”分成两个板块来做,更加凸显了詹天佑的生命精神。对课文作如是处理,实现了由实到虚,由内而外的提升,既是逐层深入的探究规律,又传达出拾级而上的艺术情韵,显得慧意玲珑。]

四、活读 倾诉满腔情怀

师:这是危难中的奋进,这是艰辛的辉煌!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时刻,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人,10月12日,河北省政府在京张铁路的青龙桥南口火车站,重新塑造了詹天佑的铜像。在这一天上午,举行了铜像的揭幕仪式。詹天佑身着风衣,手握图纸,神情坚毅,目光坚定,眺望远方。尽管,我们没能亲眼目睹詹天佑的铜像揭幕的那伟大的一刻,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去弥补这个遗憾。假如,这一天,你目睹了詹天佑铜像的揭幕仪式,面对着高大的铜像,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詹天佑爷爷说。来,孩子们,拿起我们的笔,先将要说的话写下来。写的时候,可以选用课文当中学过的下列词语,也可以不用这些词语。但是,一定要表达此时此刻你内心最真挚的情感。(音乐《沉思曲》渐起)

课件屏幕出示:

假如你目睹了“詹天佑铜像揭幕仪式”,面对着高大的铜像,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詹天佑爷爷说„„

先将要说的话写下来,写的时候可以选用课文中学过的下列词语:

阻挠

要挟

嘲笑

藐视

毅然

竣工

回击

赞叹不已

高山深涧

悬崖峭壁

狂风怒号

爱国

杰出

生写话。

师:好,孩子们,放下你手中的笔,把饱含着我们深情的话语向詹天佑爷爷倾诉吧。面对詹天佑的铜像,让我们表达内心的一份真情。你读。(和着音乐)

生1:詹天佑爷爷,我很敬佩您!您不怕困难,不怕外界的嘲笑,以杰出的才能修筑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我敬佩您的爱国精神,敬佩您的卓越才能,敬佩您修筑京张铁路时的坚定信念。我长大了,也要向您一样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师:写得多么好啊!来,孩子们,以掌声来表达我们的感动。

生2:在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外国报纸的嘲笑、蔑视面前,您毅然接下了这份重担。狂风怒号、高山深涧没能使您屈服。当铁路提前两年竣工的时候,不仅给了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更多的则是国人的欢喜。您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我们应该向您学习。

师:更多的是国人的欢喜,更多的是国人的振奋!

生3:詹天佑爷爷,您太棒了!如果当时没有您那毅然接受的任务,现在,不会有我们的伟大创举。你不管遇到种种困难,总是为自己的祖国、为自己的国人着想。我为您所做出的一切感到骄傲、自豪!

师:你为什么把一句话落下了?“您虽然失去了女儿、亲人,但是,我们可以做您的亲人。”为什么不可以呢?孩子,这是真情的流露,你,以及所有的同学,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做詹天佑的亲人呢?是吧?(该学生含泪点头)

生4:詹天佑爷爷,您以自己杰出的工作,完成了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创举。悬崖峭壁、狂风怒号、高山深涧在您的眼里能算得上什么?您的创举,使全世界的人对您、对中国人的意志都赞不绝口。

师:是啊,您是中国人的杰出代表。孩子们,我们对詹天佑爷爷有着无尽的情怀要倾诉。来,站起来,面对着詹天佑的铜像,尽情地倾诉我们的感情吧。

[以结果来判定教学行为的过程价值,此处的“读写结合”应该是水到渠成的顺理之章。学生在短短的时间里能写出有个人感受的一段话,体现了“情动于衷而形于言”的那种生命状态,而非形式的矫情之举。]

生面对铜像真情告白。

师:听了你们的对詹天佑爷爷的真情告白,张老师想起了很多很多。我不由地想起了电影《詹天佑》当中的一个让人感动的片断:1919年,詹天佑抱着重病之身,登上了八达岭长城,他眺望着自己曾经为之战斗过的这块土地,眺望着那一条“人”字行铁路,(师板书一个大大的字:人)他深情地说了这样一番话: “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粤汉路没有修通,南北大干线无法建成,初建全国铁路网的梦想破灭,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憾事。所幸的是,我的生命早已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段铁轨,也算是我坎坷人生中的莫大幸事了„„”说完这话不久,年仅59岁的他就与世长辞了。读读詹天佑临终前的话吧。(生动情地读詹天佑的话)

五、究读 体察历史意义

师:孩子们,让我们把思绪拉回到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张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今天,我们要隆重地纪念京张铁路的肇建,隆重纪念詹天佑?你觉得这是为了什么?”

生1:(动情地)詹天佑爷爷他不怕艰难困苦,不怕高山深涧、狂风怒号,在铁路上奉献了自己大半生。他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因此我们要怀念他。

生2: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师。我们要纪念他,纪念他为中国付出的一切。

师:是呀,想起他,我们就会想起他为中国做的一切。这一切怎能不值得纪念呢?(师潸然泪下)

生3:因为这是我国第一条自修的铁路。作为工程师,他为我国人民争得了光荣。而且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师:是呀,这样一个为中国争光的人,我们怎能把他忘记?张老师也想就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写了一首小诗:(屏幕出现,教师朗诵)

1905 2005

百年沧桑

可以改变很多很多

但,詹天佑用生命书写的“人”字

永远留在了华夏大地

纪念一条铁路

是为了 牢记一段历史

缅怀一位伟人

更为了 传承一种精神

师:请大家一起读屏幕上的话:

(师生共读)

纪念一条铁路

是为了

牢记一段历史

缅怀一位伟人

更为了

传承一种精神

师:孩子们,老师的话还没有说完:(点击屏幕出现以下文字)

但是

不要

仅仅在特别的日子里

才将詹天佑想起

下课!

[“结尾如撞钟”,一首小诗升华了本文对学生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可谓余音绕梁,荡气回肠,把课堂气氛自然地推向了高潮。]

板书:

勘测线路

詹天佑

怀念一位伟人

开凿隧道

传承一种精神

设计路线

京张铁路

纪念一条铁路

(1905-2005)

总评:

如果说“教材”是作者的一度创造,那么“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二度创造,“课堂呈现”则是师生合作的三度创造。追溯本案始末,从字里行间你不难感受到三度创造的那种智性美丽。综观全程,我们体会到的是开放中透射出的那种大气洒脱,精微处拥有的那分细腻感人。水无常势,教无定法,教师的引导探究不从常见的由“杰出”、“爱国”处入手演释,而是从“哪些细节让你感触最深?”中着眼于归纳,可谓创意独具;而从“1905年”到“2005年”的百年跨越中点化,使阅读教学具有了常读常新的时代光彩。

第四篇:学与问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通过阅读本文,知道问与思的密切关系,养成良好的勤学好问的习惯,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板书学、问)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词学问,你知道什么叫学问吗?(知识、学识、文化)

2、(师在学与问之间板书一个与字)师:老师在中间加上了一个与,那又该是什么意思呢?(生答)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文章,叫《学与问》。那么,学、问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共同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师:我知道大家一定预习过了这篇课文,那么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呀?(5个自然段)那我想请5位同学分别来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读完后及时评点朗读)

2、师:每一次的朗读,我们都会有不同的体会,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全文,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很多有学问的人,小时候都是非常好问的;学和问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多问问题,才能学到知识;学和问不能分开;)

3、小结:通过预习,大家就了解了这么多,说明大家真的做到了边读边想,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接下来,我们将认真地去学习、体会课文,相信大家对两者关系的感悟会更加清楚、明白。

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为了说明这些道理,课文用了两个小故事来证实。那么我们就先看看其中的一个事例。课文先介绍了谁?那我们就一起走进哥白尼,了解哥白尼。

2、师:请大家先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他从小爱问问题;他什么都爱问;他问的问题都跟自己的生活有关)(板书:好问)

3、师:听了大家对哥白尼的介绍,你对哥白尼有什么印象呀?(勤学好问;爱提问题;留心观察;充满好奇)

4、师:是呀,哥白尼能成为一名伟大的天文学家是和他小时候的这些习惯分不开的。

5、师: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问的?

(小时候就喜欢问、经常缠着、世界、问这问那、省略号)

(相机读句子,注意读出哥白尼的好奇、好问。指导朗读。)

(指导理解:不懈探求、稀奇古怪)

(联系哥白尼提出的问题,理解后补充省略号中省略的内容再指名读、齐读)

6、师: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读懂了什么?(问是成功的开始;只有学会问,才能取得成功)

7、师:我想大家对这些话肯定有自己的理解了。(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四、自学第4段

1、过渡: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联系起来,在这方面,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小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2、小结:看完这段文字,你觉得沈括又是个怎样的人呢?(勤学好问;留心观察;爱动脑筋)是呀,课文中列举了沈括和哥白尼的事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五、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教师导入:无论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还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们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又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自然段。

2、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哪几个词最能概括我们面对的世界的特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3、是啊,对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有新奇,有疑惑。那么,有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做?

4、自由读3自然段。问:读了这一段,你们知道可以怎么做吗?(我们应该多提问题)

5、是呀,古人云:能者为师,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书上是如何来解释它的意思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指名回答,然后齐读一遍)

6、老师这里也有孔子的两句名言,谁能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这句话,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过渡:课文学到这里,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懂得我们从小应该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因为(导读)我们从小应该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五、了解结构,借鉴写法

1、学完了《23学与问》这篇说道理的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作者除了和我们讲道理,还举了哥白尼、沈括的两个事例介绍,这种写法是说理性文章最常用的:摆事实,讲道理。以后想要和别人讲道理时,可以想想这篇文章的写法。

2、考考大家活学活用的本领,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个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字的金匾。这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相让。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中一分为二。老二得到了有学字的半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求学,见什么学什么,从不多问。几年下来,却一无所获。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

各位同学你们现在就是这位智者,我就是这家的老二,你该如何帮助我这位只知学的青年呢!

六、布置作业:搜集有关学与问的名人名言或谚语。

第五篇:我很快乐教学实录与反思

融情入境

快乐读文

陈俊

——《我很快乐》教学案例与反思

邾城街第四小学

教学内容:

《我很快乐》是鄂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教材为我们体验新教学理念。培养孩子健康、自信的良好心理品质,搭建了一个有力的平台。小铃铛的快乐是它欣赏自己能发出清脆的响声;小鸟的快乐是它欣赏自己能在空中自由飞翔;乐乐的快乐是欣赏自己能精彩地朗读和快速地跑步。它向孩子们传达出一种信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我都应该感到骄傲和快乐。教学目标:

1、学会“乐、是、出、鸟、学、生”6个生字,会认“快、发、响、读、跑、步、都”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文中所表达的自信、平等与快乐,使学生懂得欣赏自己的长处,快乐而自信地成长。教学重难点:

1、识字,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自信的能力,学会发现自己的特长,从而快乐自信地成长。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生做“找找看”的游戏。

2、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做游戏,我感到好开心啦,你们开心吗?今天老师想带大家一起去一个非常好玩的地方——快乐城堡,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向快乐城堡出发吧!

(点击课件:播放欢快的音乐及小火车开动的动画)教师带着学生做动作。

3师:瞧,快乐城堡到了,我们一起读读城堡上的字吧!生读——10 我很快乐(点击课件:出现城堡)

二、初读课文,快乐识字

1、小朋友,快乐城堡里有很多秘密,它的秘密就藏在这首诗中,我们先借助拼音朋友自由读读这首诗,要读准字音哟!

2、调皮的生字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都躲到课文里去了,用你喜欢的符号把他们圈出来,再大声地读三遍。

3、师:同桌互相读读生字,读准了就夸夸他,没读准就帮帮他。一课时

4、师:这些字你们都会读了吗?瞧,小鸟来了,想考考大家呢?(点击课件小鸟生字卡),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重点指导:“鸟”是鼻音,“生”是后鼻韵母,“是”是整体认读音节。)

5、小鸟飞走了,它留下了一把把开启城门的金钥匙,只要你能叫出它的名字钥匙就属于你们了。

(点击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钥匙”生字卡)指名读,小老师带读。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瞧一把把金钥匙属于你们了,我们可以去开城门了,不过开城门可不容易呢?还需要密码,看看城门上的提示,原来密码就是让我们将生字送回到课文里,再通顺地读一遍。

师:小朋友们,读完了吗?我们一起去打开城堡大门吧!(师生共做开门动作)哇,城堡大门打开了!

三、展开想象,快乐读文。

再自由读读这首诗,看看快乐城堡里都有谁?(出示全诗)生:快乐城堡里有小铃铛、小鸟、小学生。(板书:小铃铛 小鸟 小学生)

(一)学习第一节(出示第一节)

1、自由读第一节:看看我们来到城堡谁第一个热烈欢迎大家呢? 生:小铃铛。

师:听,它唱起了歌呢!(师摇铃铛)让我们听听小铃铛的声音是怎样的?(师再摇铃铛)

生:声音很清脆。

2、你的声音也能很清脆,请你用清脆的声音来读读这个词。(出示词卡“清脆”)师:他读得又清楚又响亮!来,我们一起来读读。

3.师:如果你是小铃铛,会发出这么清脆的声音,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板书:会发出响声)生1:很开心。

师:注意把句子说完整。生1:我会感到很开心。师:你来读读小铃铛的话。(生读)师:好开心的小铃铛!生2:我会感到很快乐。

师:请你带着快乐的心情读读小铃铛的话。(生读)师:我听出了你的快乐。生3:我会感到自己很棒!师:来读出你的了不起吧!(生读)师:多么自信的小铃铛呀!

4、请愿意读的同学都站起来,咱们都是小铃铛,我们一起来美美地快乐地读第一节。(2)学习第二节(课件出示第二节)

1小铃铛清脆的声音把小鸟也吸引过来了,听听小鸟说了什么? ○指名读第二节

2小鸟小鸟告诉我,你为什么说你好快乐呀? ○生:因为我会飞翔。(板书:会飞翔)

3“飞翔”是什么样子?谁用动作告诉我?(指名做动作)○师:让我们看看小鸟怎么飞?(课件播放小鸟飞翔的样子,并配上轻快的音乐)4小鸟飞得多高呀!○你们羡慕小鸟吗?我们现在都是快乐的小鸟,一起飞上蓝天吧。(师生同做动作)

5可爱的小鸟们,你们在天空中看到了什么?(指名说)○生1:我看到了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师:多美的景象呀!你的心情怎样呢? 生1:很快乐。

师:把自己的快乐与大家分享一下吧!生读 生2:我看到了蓝色的大海。

师:你看到大海时一定很开心吧!来,你来读出你快乐的心情吧!(生读)生3:我看到了绿色的草地,还有小朋友在草地上放风筝呢!师:你这只快乐的小鸟看到的景物真不少,你来读读吧!(生读)7师:哪只小鸟飞到前面来自信地、大声地对大家说说你的心里话。○(指名戴头饰读)8师:多么快乐而自信的小鸟呀!○师:鸟儿们,我们一起来边飞边读吧!(全班做动作读)(3)学习第三节

1、师:小铃铛快乐是因为它会发出清脆的响声,小鸟快乐是因为它能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大家自由读第三节。看看小学生会做什么呢?(课件出示第三节)

生:小学生会跑步朗读。(会朗读 跑步)

2、来看看乐乐跑步朗读时的表情,猜猜他为什么笑咪咪的? 生:因为他会朗读会跑步,他感到很快乐。

3、你用快乐的语气读读小学生的话吧!(指名读)

4、我们班还有谁也像乐乐一样会朗读?(指名读)师:你真的很会朗读,多棒呀!

5、大家都是小学生,来说说自己在学习中,在生活中会做什么吧? 生1:我会踢足球。

师:你真能干,我们一起夸夸他。

师:大家在夸他,你高兴吗?你感到骄傲吗? 师:请你用骄傲、自信的语气读读小学生的话吧!师:谁再来夸夸自己。生2:我会扫地、抹桌子。

师:你会做的事真不少呀!告诉老师你快乐吗?把你的快乐告诉大家吧!

6、男女生比一比谁更快乐。(男女生赛读)(4)学习第四节

乐乐、小铃铛、小鸟都找到了自己的快乐,他们都想告诉我们——(出示最后一句话)齐读。

(5)朗读、背诵课文。

1、全班合作配乐朗读。(男生:小铃铛,女生:小鸟。全班:乐乐)(点击课件全文)

2、同桌互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3、师生配合背。

(师:我是小鸟,生接:我会……)

4、全班边看图边做动作背。

四、拓展延伸,分享快乐。

1、师:城堡里的小伙伴都很快乐,想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我们,特托老师带来一样礼物,看!一棵快乐树,只要你将自己的快乐大声说出来,快乐树上就会长出一片叶子。

2、师生分享快乐。

出示叶片:我是,我会,我很快乐。(指名说)生1:我是小学生,我会洗衣服,我很快乐。师:你是个爱做家务的孩子,真棒!

生2:我是小学生,我会唱歌,跳舞,我很快乐。师:你真是多才多艺。

生3:我是小蜜蜂,我会采蜜,我很快乐。

师:你真会想象,把自己当成了勤劳的蜜蜂了。生4:我是小火车,我会载人,我很快乐。

师:好,小火车,等一下我们就坐上你回家吧!……

师: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老师也想自信地告诉大家:“我是老师,我会教同学们学知识,我很快乐。

师:哇!好大一棵枝繁叶茂的快乐树,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像这棵快乐树一样茁壮成长。

3、小结。师:自信会让我们感到快乐,因为我们都有自己的特长,所以我们都可以大声地对大家说(齐说)——我很快乐。(指课题)

五、师生律动,感受快乐。

小朋友们,在快乐城堡里我们都找到自己的快乐,现在我们一起坐上火车回家吧!

课件播放《幸福拍手歌》(师生共做小火车开动的动作)

六、识记生字,快乐书写。

1、还记得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吗?(齐读生字)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

3、快乐的小鸟说:你们记得我的名字,能写出我的名字吗?(出示“鸟”字),认识新笔画“竖折折钩”书空。

4、师范写“鸟”。生观察笔顺。

师:为了把这个字写好,老师特编了一首儿歌。来,小手拿出来,跟老师一边念儿歌,一边书写。(师范写生书空)

竖中线上是一撇,横中线上横折钩,一点好像鸟眼睛,竖折折钩像鸟身,小鸟站在树枝上,对着我们把歌唱。

5、生描写生字,师巡视,提示写字姿势。教学板书:

10我很快乐

小铃铛图

我们三个都很快乐

小学生图

会发出响声

小鸟图

会朗读、跑步

会飞翔

教学反思:

教材《我很快乐》为我们体验新教学理念。培养孩子健康、自信的良好心理品质,搭建了一个有力的平台。它所传达的是“我很棒,你很棒,我们大家都很棒”的理念,渗透的是一种自信意识与平等意识。要怎样才能让一年级学生感受文中所表达的自信、平等与快乐呢?我主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激发兴趣,走进文本。

因为兴趣,孩子们的思维才会跳跃,情感才会宣泄。开课时,我通过“找一找”游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接下来以“快乐”为纽带,用富有童趣的教学语言和多媒体课件为孩子们创设一次快乐旅行的情境,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始至终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让学生走进文本,俨然是课文中的小铃铛、小鸟和小学生,他们在这样新颖有趣的学习方式中自然而然地“动”起来,“说”出来,在情境中感知,与文本产生共鸣。

(二)美读感悟,放飞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孩子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根据教材特点,在教学中,我注重多层次地朗读引导:初读整体感知——精读有所感悟——读中表达感受。这样循序渐进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到读出句意,读出情意,在朗读中品味快乐与自信。

(三)师生互动,营造氛围。

课堂从始至终都处在一种平等、快乐的氛围中,学生在这个课堂能自由地读,自由地说,整个教学过程是平等对话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和活动,变知识的单向传授为师生互动学习,让课堂教学成为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教师和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亲密伙伴。对学生的评价多以赞扬、鼓励为主,用积极的语言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情绪一直处在积极饱满的状态,促使学生好学、乐学。让学生感受自信、平等与快乐。

(四)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情感的拓展。出示课件:我是_______,我会_________________,我很快乐!仿照课文中诗的格式自己续说,进行了说的训练,我不拘于书本上的内容和知识点,而是进行不断拓宽和挖掘,扩散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让学生说出身边快乐的人,让学生说出在校学习和在家生活的快乐的事情,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学生们各抒己见,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既丰富了课文内容,还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精神。同时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热爱大自然的热情。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每个人都应具有自信的精神,每个人都应感到快乐!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

下载快乐学文言文——《咏雪》教学实录与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快乐学文言文——《咏雪》教学实录与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程少堂老师《世说新语·咏雪》教学实录

    程少堂老师《世说新语·咏雪》教学实录 千古文人《世说》梦——《世说新语·咏雪》教学实录 执教:深圳市教研室 程少堂时间:2003年12月4日下午 15:30——16:30 地点:深圳市翠园中......

    《散步》教学实录及赏析

    冯晔 张家港常青藤中学钱丽华老师的《散步》,以她精巧的构思,亲切无痕的引导,征服了听课师生的心。现将上课实录和笔者的评析呈现如下。 导入:我们一直徜徉在亲情的河流中,在你......

    《学弈》教学实录

    《学弈》教学设计 石化一小刘洁 (上课前一天,教师将《学弈》的导学案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做好预习。) 一、故事导入,激发情趣: 师:同学们,昨天发给你们的导学案中有一个作业是“......

    学写日记教学实录

    脚而灯,野没从薄,树,,大甜儿息一,绵红慢来,。乡风。不花眨样春偷撑,霞眼慢睛 几常你寒欣的铁已风他清了小。边 傍,户黄一有百字醒和近,舒你傍亮都出瞧的的时了在草织的青阳成雪上希也......

    《学写日记》教学实录

    《学写日记》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咱们在学语文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写日记的问题,同学们,谁能说一下写日记的作用。 生:写日记能帮助我们回忆过去的事情。经常写日记,可以培养我们的......

    《学与问》第二课时 教学实录5篇

    一、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上节课大家跟随秦老师下了一趟西洋。现在该继续咱们友谊的航程了。(出示粘贴有该班学生赠言的小集子——友谊的航程)大家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生:想 【评......

    闫学教学实录——《匆匆》

    “运河之声”全国不同风格与流派小语名师观摩会:时间:2005年4月3日 地点:浙江省杭州树人大学礼堂 一、引出时光匆匆的话题。 师:昨天——4月2日是伟大的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二......

    作文《第三只眼》教学实录及赏析

    《第三只眼》作为教学实录及赏析 一、课前谈话,春风拂面 师:你想象中张老师是什么样子的? 生:非常漂亮的女老师。 生:中年的男老师。她知识很渊博。 生:这位张老师很有名气,她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