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1.3 地图的阅读 教案_

时间:2019-05-15 07:2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上1.3 地图的阅读 教案_》,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上1.3 地图的阅读 教案_》。

第一篇:七上1.3 地图的阅读 教案_

第三节 地图 第一课时 学会阅读地图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一 学科:地理 授课教师:施雨甜

2、课时:2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内容(2)上网查找相关资料(3)阅读书中图片

老师课前准备:

(1)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等各种地图及有关图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逐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2、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地图(如旅游),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3、会通过查找资料并进行相互交流,了解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二、教学重点:

1、经纬网上辨别方向。

三、教学难点: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上辨别方向。

四、教学方法:

以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读图用图为主,加以情景设置、材料解析等。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为:

1、读图分析法:通过指导学生读图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初步掌握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

2、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地理课上“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3、讲授法、发现法、交流合作学习法、多媒体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法。

五、说学法:

1、学生特点: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采用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

2、知识障碍:对以往知识出现遗忘,在教授新知识时注意结合之前的知识,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能够自我学习。

3、动机和兴趣:由于历史原因,学生对地理重视不够,所以尽可能运用图片、资料等生动的形式来传授知识,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假期外出旅游的时候,除了带好必要的生活用品外,还有一件东西是必须要带,或者到了旅游景区必须要买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你顺利而快乐的旅游。猜猜是什么?

学生:地图!(因大部分学生有旅游的经验,所以可以回答:地图。)老师: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地图的初步认识吗? 【讲授新课】

老师:那么,什么是地图呢?或者说,地图该怎样定义呢? 【板书】第一章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讲述】首先请大家看两幅图,分别是台湾省的卫星影像图、台湾省地形图,思考一下,什么是地图?(可以结合书上给的定义)【老师】展示幻灯片,给出定义。

【承接】地图是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是我们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来源。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家乡、认识祖国、认识世界。那么,我们要读懂地图,用好地图,就必须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比例尺。

【板书】地图上的“语言”(三要素)

一、比例尺

【讲述】地图的第一要素是比例尺。

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公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注意】在比例尺的公式里,图上单位一般是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也要换算成厘米,才能计算出图上距离相对于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讲述】

1、比例尺

2、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

①线段式——即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注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②数字式——1:40 000 00或1/40 000 00

③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抢答练习】掌握了比例尺后,大家来试试身手,看看谁回答得最好最快最准确!(结合PPT练习:比例尺的形式、大小)。

读P16“台湾岛图”,量算一下台北到高雄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在台湾岛地图上,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实际距离又是多长?)

【讲述】接下来,请大家看一组地图,看的同时思考一下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小组讨论】读p22图1.31和图1.32,即中国地图和北京地图,让学生分组讨论说出,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并完成表格。

(学生通过观看幻灯片展示,自主回答: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注意】教师要补充强调以下几点:

1、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2、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大,内容较略,如中国地图;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较详。如北京地图。

3、计算过程中分子、分母的单位必须统一。计算结果,图上距离一般用厘米,实地距离一般用千米或米来表示。

4、厘米和千米的换算方法是:厘米减5个0变为千米,千米加5个0变为厘米。米和厘米的换算方法是加减2个0。【练习】下列比例尺中,哪一个最大?

A、1:6000000 B、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C、1/800000

1、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承接】地图的第一要素是比例尺,那么第二要素是什么呢? 【板书】

二、地图上的方向

【老师】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那么在地图上应该怎样辨别呢?

1、一般定向法: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3、经纬网定向法。

【提问】在弧形的经纬线图上,怎样辨别方向呢?

【学生】通过观看幻灯片展示,得出纬线、经线所指方向。

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经线指示 南北 方向

【练习】通过展示幻灯片,学生进行经纬网定向练习,巩固知识。【总结】地图上判别方向的方法

【板书】

1、一般地图

2、有指向标的地图

3、有经纬网的地图

【承接】学完地图的以上两个要素之后,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地图的第三要素:图例

【板书】

三、图例和注记

【讲述】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事物的符号。

注记 :地图上有文字说明的地理事物名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等)。

【讲述】知道了图例的概念后,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一些常见的图例和注记。【小组活动】

1、让学生看课本P18图1.25“一些常用图例”,自己想办法尽快记住一些常用图例。

2、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记忆的好办法。

3、教师指导启发学生分类观察比较,他们有什么区别?(如地区界限、交通线路等等。)

【练习】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18,把右下角的图例填写完整,巩固一下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

【小结】同学们,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理中所必需的重要工具。地图有三个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如果你学会了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图例和注记,也就初步学会使用地图了,就能够很好地与地图“对话”,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师生总结】

根据经纬网定方向:

1、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之分,没有东西之分。

2、两点在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之分,没有南北之分。

3、如果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就是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方向了。

4、无论纬线怎样变形,经线怎样变形,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永远不变。

5、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中心是北极,周围各个方向均为南,地球旋转方向为逆时针。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中心是南极,它的外围各个方向均为北,地球的自转方向呈顺时针。

【课堂活动】如果还有时间的话,可以进行这项活动。

1、举例说明一代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如对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和长江洪水的监控图像)

2、猜谜语导入“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或“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各城,浑身绚丽多彩”。

第三节 地图

第二课时 选择适用的地图

【导入新课】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地图,如何选择适用的地

图呢?

【展示】幻灯片放映中国地图、北京市城市地图、北京动物园地图,让学生进行思考。

【思考练习】

1、去北京游览,想知道北京的位置,应参考比例尺较 的 地图。地图。

3、想要去北京动物园游览,要选择比例尺 的 地图。

【图片】展示“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2008年汶川遥感影像地图

【老师】利用卫星或者飞机,可以大范围地快速获取地面信息,及时准确地反映地表各种事物的变化。

【小组活动】阅读P21“地图家族一览”,回答以下问题:

1、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彩色地图分别是 图、图和 图,是在 国发现的。

2、地图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 地图和 地图两大类。其中 地图包括地形图、水文图、气候图、植被图等,地图包括人口图、交通图、工业图、农业图等。

【讲述】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地图呢? 【学生】观看ppt,思考:

1、如果要了解北京在祖国的位置,应该选择哪幅地图?

2、如果要认识北京市的轮廓特征,需要选择哪幅地图?

【小组活动】小明暑假去云南旅游。在他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不同的地图与他相伴。

1、出行前,小明找到一张中国交通图(p23图1.33),这张图能为小明的出行提供哪些帮助?

2、到了云南昆明,小明想要住宿,他需要哪种地图?

3、小明除了要在昆明游览,还想去云南其他著名景区游览,他需要哪些地图?

4、小明到了某著名景区后,要确定景点的旅游线路,他需要哪种地图?

2、到了北京,想了解北京更多的情况,就要选择比例尺较 的

【学生】通过讨论自行回答:

1、提供云南在中国的方位和去云南旅游的路线等信息

2、昆明城区图

3、云南旅游图

4、该景区导游图

【学生总结】

七、板书设计

第一章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一)、地图上的“语言”(三要素)

1、比例尺 概念:略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表示形式:

①线段式——即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注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②数字式——1:40 000 00或1/40 000 00 ③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2、方向

①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箭头指示__北_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纬线指示 东西

经线指示 南北

3、图例和注记

二)、选择适用的地图

八、复习巩固 一)、选择题

(1)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A)

A、1:5000

B、C、1:4000000 D、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千米(2)绘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A)A、1:1000 B、1/300 000 C、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3、关于图幅大小相同的一组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B)A、比例尺越大,图示范围越大 B、比例尺越大,图示范围越小 C、比例尺越大,图示内容越粗略 D、比例尺越小,图示内容越详细

4、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图中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D)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河南市地图 D、黄山景区地图 二)、读图题

第二篇:1.3地图的阅读教案

第一章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教学目标: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直线比例尺。

2.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3.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重点: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2.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地图 难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教学内容:

导入:这是一幅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谁能辨别出它们都是校园的什么教学设施?(操场、篮球场、食堂、教室,办公大楼等)请找到我们教室所在的位置?请两位同学上来,用直尺测量一下这张图上我们教室的长和宽。请另两位同学用米尺测量我们教室的实际长度和宽度。

活动:请大家一起计算:算一算缩小后画在纸上的距离是教室实际距离多少分之一,也就是计算一下图上的1厘米代表了实际的几米。这个数值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比例尺。

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

用公式表示就是: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板书:第三节 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提问:比例尺有几种表示呢?地图上的比例尺用文字表示?用数字写出来?直线式?(由学生回答)

打开地图册,任选三幅图,请三位同学,分别用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表示比例尺。

板书:文字式、数字式、直线式 提问:比例尺有什么用呢?

学生活动:书本第16页图1.22台湾图,用尺量“高雄”到“台北”的图上的直线距离,再换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小结:根据比例尺,在地图上量出两地的距离,可换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提问:如何辨别比例尺的大小呢? 比较“台湾省地图”和“世界地图”,两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在那些方面的表现不同?

2.活动:比较下列三种比例尺的大小。

1/10000,1/10000000,1/100000000000 比较“台湾省地图”和“世界地围”内容的详细程度。

(小结):通过两幅图的比较,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识比例尺的特性:

(1)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

(2)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比例尺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比例尺愈小。

小结:地图的比例尺一方面反映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程度,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量算距离。

讲解:在校园的平面图上,我们教室的位置在哪儿?在校门的什么方向?有几条路可以到达?哪条路最近?

让学生到讲台前指图回答,教师给与指导订正。【板书:2.地图上的方向】

引入一般地图的定向方法,无指向标的地图,面对地图,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基础上,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的方向。

举例:一张南昌市地图,八一广场位于南昌十六中的什么方位? 板书:无指向标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那么有指向标的地图呢?

【板书: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讲解: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举例:教科书第17页“地图上的方向”。【板书: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总结: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是今后学习地理课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讲解:地图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由于空间的限制,必须把它们缩成符号,所以,看懂地图首先要熟悉图例和注记。

【板书:3.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活动1:阅读第15页有关内容,然后打开地图册,找出图中用图例表示的地理事物。

活动2:教科书第16页“活动”。

活动3:要求,每位同学按顺序画出你家的平面图。

活动4:假如你家来了客人,你要做一个导游,陪同他们到你生活的城市参观游览,景点有八一广场、中山路、八一起义纪念馆、滕王阁、八一大桥、绳金塔等旅游点。

把学生分为五组,每组拿到一份本市交通地图,以一位同学的家为起点,请画一幅旅游路线示意图,并注出主要的大街,重要建筑物和你们所到的地方。

活动5:画一条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线图,要求绘出你所走的街道的名字,上下车的(包括转乘车)的车名和站名。绘出方向标,说明学校位于你家的什么方位?

3.活动:认识了地图之后,那么地图有哪些用途呢?

【板书:

三、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提问: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学生阅读课本或讨论得出结论)

(人们外出旅游,需要交通图;要了解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地形及河流,需要查找该国地形图。)

【板书:1.根据目的,选择地图】

提问:下列三位同学各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请你们出主意。(学生讨论回答)

(1)我们班级准备到郊外的东山进行游玩活动,事先需要设计行动方案。

(到郊外的东山进行游玩活动需要当地地形图)

(2)印度在2001年12月13日发生议会大厦受袭事件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日趋紧张,两国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也频频发生。我想知道这两个国家在哪里?

(需要世界政区图)

(3)我们去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离我家比较远,我得想一想怎样乘车。

(需要交通图)讲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你是否知道人们除了利用地图之外,还有哪些技术、手段,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获得有关地表环境状况的信息?

【板书:2.地图的发展】

讲解:随着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地图信息的获取和呈现方式日益多样,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选择和使用地图。例如,利用卫星或者飞机,可以大范围地快速获取地面信息,加工成可识别的图像,不仅可以打印在纸上,而且可直接在屏幕上显示。

教学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完成相应的地理填充图册内容。

第三篇:教案新人教版七上1.3 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

更多资料请访问http://www.maths.name

1.3 有理数的加法(更多资料请访问http://www.maths.name

16+(-25)+24+(-35)

解:原式:16+24+(-25)+(-35)+„„加法交换律

=(16+24)+[(-25)+(-35)]„„加法结合律

=40+(-60)

=-20 3222(6)(5)(4)(11)

53533222解:原式=(64)(51)

553

3=11+(-4)

=7 例2:书本例4 解法2说明把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结合起来相加,可以使运算简化,这种方法使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总结:在进行多个有理数相加时,在下列情况下一般可以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简化运算:①有些加数相加后可以得到整数时,可以先行相加;②有相反数可以互相消去,和为0,可以先行相加;③有许多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可以先把符号相同的数相加,即正数和正数相加,负数和负数相加,再把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加。

4、课堂练习: 10

书本

更多资料请访问http://www.maths.name

abba

(ab)ca(bc)

三、笔记与板书提纲

课 题

例例

2总结巩固

四、练习与拓展选题

1、书本32页计算2

2、“国庆黄金周”某天下午,出租车司机小徐营运全是在南北走向的人民路大街上进行的,如果规定向南为正,向北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单位:km)如下:

+3, +10 ,-5, +6,-4,-3, +12,-8,-6, +7,-21 ①求收工时小徐距离下午出车时的出发点多远?

②若汽车耗油量为0.2 l/km,这天下午小徐共耗油多少升?

更多资料请访问http://www.maths.name

http://www.maths.name给全国数学老师提供一个交换教学资源的平台

第四篇:七上七单元教案

26、三峡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激情。教学重点:

朗读并背诵课文; 积累文言词汇;

学习抓特征写景的方法。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激情。教学方法:

导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辅助教具:

计算机(数量1)液晶投影仪(数量1)投影屏幕(数量1)CAI课件 三峡风光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第一节 学案:

“三步走”

1、关于课题的理解,课外查找有关长江的诗句。

2、关于作家作品。

3、读通课文。(落实到字、词、句、篇)

导案:

1、学生分组交流学案,按照学案“三步走”,小组内推选小老师讲课(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

质疑-------排疑-------存疑。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教师也是发言人之一,视学生学案及讲解情况补充拓展一二步骤内容,预设:

A、认识作者郦道元,是在《中国石拱桥》,它提到了《水经注》,回忆书的内容,《水经注》是记叙我国江河分布的专著,提到我国的江河,长江与黄河最具代表性,关于黄河的诗句我们学了不少,那么关于长江呢?(师生共同吟诵有关长江的诗句)。

B、长江确实壮美,尤以三峡为甚,让我们目睹一下三峡的美景。(多媒体展示三峡的美景)三峡指上游自重庆白帝城至湖北宜昌之间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都说瞿塘雄、巫峡绚、西陵险。多媒体展示:

【注】此设计一是激发学生兴趣,二是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三峡的特征,学生绝大多数都没有去过三峡,给他们一些直观感受,会利于文本内容的理解。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2、班上交流疑问,其他小组派小老师上讲台作答,教师也可以参与答问(适当点拨补充)。

这一环节,教师灵活调整,插入相关课件展示知识点,并引导学生做好归纳整理。

3、欣赏视频朗读,齐读课文。

4、总结。

这一节课,我的收获是······ 预设: 了解相关文学常识,郦道元、《水经注》常识 等。2 积累文言词汇,3正确、流畅朗读课文。

5、测试。字幕打出。

有关三峡的诗句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 3.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7.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第二节 学案:

1、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抓特点,理顺序。(写景散文赏析法)

2、品味语言,把握情感。

3、关于文章主旨的把握。导案:

1、学生分组交流学案,按照学案“三步走”,小组内推选小老师讲课(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

质疑-------排疑-------存疑。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学。并注意观察挑选讲得比较好的同学在下一环节上讲台讲。

2、班上交流疑问,其他小组派小老师上讲台作答,教师也可以参与答问(适当点拨补充)。我最喜欢的句子是······理由是······ 文章情感与主旨的把握。

写作特点:抓住景物特点,写山--------写水,四季景色穿插其间,动静结合等。

这一环节,教师灵活调整,插入相关课件展示知识点,并引导学生做好归纳整理。预设:

展示:总结描写山的词库

险峻 磅礴 嶙峋 峻峭 突兀 巍峨 峥嵘 连绵 逶迤

千山万壑 峰回路转 峰峦叠嶂 悬崖峭壁 深山幽谷 冰峰雪岭

文中如何写山?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注】此项环节设计意在引导学生积累词汇

试想着有一副水的图画(瀑布、泉水、小溪),你能说出哪些词语来描绘?

多媒体展示:总结描写各类水的词库:

潺潺 淙淙 涓涓 汩汩 奔腾 咆哮 澄清(澈)汹涌澎湃 浩浩荡荡 波澜壮阔 惊涛骇浪 万丈狂澜 烟波浩渺 碧波荡漾 飞瀑溅玉等。

【注】利用初中生好胜的心理,故意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激起他们思考的激情,小组合作共同想象描写一副画面,拿出一个最好的片段描写。

多媒体展示:水因不同季节呈现不同景象 夏之景: 沿溯阻绝 春冬之景: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秋之景: 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教师点评:我觉得还是郦道元描绘的水美,水不可能脱离其他事物而单独存在,若是溪水,它有细沙、鹅卵石相伴;若是泉水,它有青松、绿柳相依;若是瀑布,它必与悬崖、岩石同时出现,作者没有只看到单纯的水,而是把水与周边的景物紧密相连,这样,有个性的水,三峡的水便活生生地出现在面前,而且,他多用四字对偶句,句势略有变化,这样读起来很有节奏感,语言显得精炼,充满生气。

3、总结。

这一节课,我的收获是······

学生自由总结,教师多给予肯定。

比较阅读:《长江三峡》

“呜——呜——”冬爷爷的信使北风已悄悄地来到了人间。它用粗大的嗓门喊道:“冬爷爷来了!冬爷爷来了!”过了一会儿,冬爷爷踏着轻盈的步伐旋转着,跳跃着,也跟着来到了人间。

冬天,草,枯萎了,不像往日那样绿油油了,变成了灰黄色,像一层层地毯;树,失去了往日的婀娜多姿,也不像往日那样绿树成荫了,叶子从树上掉下来,像一只只蝴蝶在飞舞,风一吹,枯枝便不停地抖动,发出吱吱的求救声;起来,即便有,也不像以前那样美丽,吸引人了。人们看到这景象,总会说冬天冷酷无情,可我却不这么认为,你瞧,那挺拔的松树和绿绿的冬青就在这寒泠的季节中郁郁郁葱葱,还有那美丽的梅花在风霜中竞相开放。

冬天,雪花开始悠闲自在从天上慢慢地飘落,落在小朋友们脸上,顿时冷嗖嗖的,接着雪纷纷扬扬,像春天满天飞舞的柳絮,覆盖了大地。小河、山村,到处是诗一般的境界,难怪古今中外有这么多诗人来赞颂雪的妩媚和壮丽,有这么多画家来描绘冬天那壮丽的雪景。你看,房屋边一条条银柱般的冰,往下垂着,真像一只只号角。此时此刻,冬天又好像一个雕刻家在日夜不停地劳动。

啊,冬天,你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无情,可怕;你不像春天的雷,夏天的雨,秋天的风那样喧哗。你是与众不同的,我是那样的喜欢你,喜欢你那独特的恬静之美!

回答:2007-02-16 13:04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其它回答 共1条回答

评论

小雅 [圣人]

冬天是一个性格乖戾的少年,时而温顺伶俐,时而搞些恶作剧。他高兴时,阳光普照,和风习习。他不高兴时,乌云蔽日,雨雪交加。他总是很贪心地要这要那,可真给了他,他又不珍惜,肆意破坏。他一溜小跑踩过秋后枯黄的草地,觉得那些草儿发出的瑟瑟声响不动听,便撒下漫天的雪花,将山川田野都包裹在柔软的雪绒毯里。他对自己的创造很是得意,欢呼雀跃着,在雪原上嬉戏玩耍。那些枯黄的草儿在雪毯子的呵护下,做起了香甜的美梦,梦中春风一度,草儿发出嫩绿的芽儿。然而,少年并不知草儿的梦境,他还没有玩够。他看见河对岸的树上还有一片飘摇的叶子,但潺潺流淌的河水阻碍了他的脚步。他没有耐心绕路从桥上走过,便一挥手,扬起一阵寒冷的风,将河水凝结成冰。他飞快地跑过冰面,将枝头残留的最后一片叶子扯下来,在手心里摆弄揉搓,直到叶子破碎了,才毫不怜惜地丢弃。

冬天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纯洁,浪漫,仪态万方。她有如瀑的长发随风招摇,她有圆满的脸庞如月轮光滑皎洁,她有善睐的明眸如星辰熠熠闪烁,她有曼妙的腰身婀娜妖娆,她怀揣着对真挚爱情的憧憬,从旷野深处款款走来。她,一袭白衣,轻舒广袖,在山川河流间舞一支霓裳羽衣曲。山川河流都被她的美所倾倒,也跟着换上银妆素裹的雅致行头。她,纤纤玉指,细细弹拨,一曲风入松悠然自弦丝间滑落。广袤的森林为她的琴声所迷惑,也呜呜咽咽,跟着唱起幽怨的歌。看着周遭世界因她而生的变化,她的眼角眉梢都布满了欣喜。后来,她累了,坐下来侧耳倾听,想知道她的白马王子是否已踏上迎接她的旅程。于是,万籁俱寂,连风都停止了盘旋,躲在云彩的后面,屏住呼吸。一阵哒哒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马背上坐着一个英俊的青年。他向少女伸出手,少女笑了,笑得那样天真,那样无邪。

冬天是一个神色凝重的中年人,果敢,坚毅,从容不迫。他总是背负着沉甸甸的行囊,脚步匆匆。虽然他已没有年轻时的好奇和冲动,但他的身上仍然洋溢着奋斗的激情。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正担当着承前启后的使命,有很多事情要做,一刻也不敢懈怠。在北方他极具豪气,不仅鼓起猎猎的寒风还要挥洒缤纷的雪片,而到了南方,他又被江南儒雅的氛围所感染,举止变得谦恭起来。在他的脚步所及之处,不时飘落迷蒙的丝雨。因此诗人吟道:江南四百八十四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他的繁忙和谨慎令他不苟言笑,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仍不失一缕温情,暗暗弥散。他小心呵护着冰盖下游弋的鱼儿,让它们安然躲过寒冷的侵袭。他让积雪在太阳下融化,渗进干旱的土地,他知道惟有这样,来年春天饱含水分的土壤才更适宜禾苗生长。他让腊梅的枝头开出娇羞的花朵,令人们在满目萧索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冬天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沉稳,敦厚。他坐在生活了一辈子的庭院里,享受冬日和煦的暖阳。在他那纹路清晰的眉目间,可以看见早春的青葱,盛夏的热情和晚秋的收获。空气里浮动着梅花的淡雅清香。他伸出骨骼嶙峋的手,召唤一辈子相濡以沫的老伴。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絮絮讲述起从前的故事。那些故事里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也有冰解河开,燕子归来。这一路,不管多辛苦多艰难,他们都并肩携手,从没有分开过。他们的话语时高时低,时而情辞激动,时而慢条斯理。那些飞逝而去的岁月仿佛又被拉扯了回来,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渐渐的,老人们的声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遐思的眼神和恬淡的微笑。窗外,暮色四合,清冷的风撞着檐下的铃铛,叮叮朗朗,带来万物复苏的消息。

冬天是什么?其实不必臆想太多。

冬天很简单,也很随和。它不在乎被赋予什么样的角色,它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我。它也没有太多奢求,只想在自己短暂的出场季里,演绎出最生动最独特的情节。然后,随着剧情结束大幕落下,以一个飘逸的转身,洒然而去。

第五篇:七上音乐教案

七年级第一单元歌曲《彩色的中国》

教学目标:

1.能生动、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多彩的中国》,感受神州处处好,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2.唱准休止符、附点音符、感受三拍子的韵律。3.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思想教育。

重点:准确而有表情的演唱《彩色的中国》

难点:休止符、渐强渐弱。

教学准备:课件 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我中华》伴奏

师: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刚才我们听的是什么歌曲?哪位同学回答一下。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举不胜举,美不胜收。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组祖国各地风光的图片,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放相关图片,背景音乐“古筝曲”)

师:你们看到哪些地方?请你们用带有颜色的语言来描绘一下。

生:(颜色要充分说)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一幅幅精彩纷呈的画面,展示了悠久厚重的中华文化和中国人特有的聪明才智。

师:打开地图册,我第一眼就看到了彩色的中国。碧绿的草原,金黄的沙漠,长长的长江,黄黄的黄河。此情此景,我真的想高歌一曲。(老师范唱,做做动作,同时PPT文件加滚动的图片)

二、新授部分

师:老师唱的这首歌曲题目是《彩色的中国》(板书),今天我就请同学们来学唱这首歌。

1、听音朗诵歌词;(讲解反复记号)

2、听范唱录音。

师:请同学们注意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三四拍、休止符、反复记号、附点)

3、跟琴模唱用“LA”“LU”(我们来试唱一下)

4、听琴唱词(请同学们把歌词加入歌曲)

5、齐唱

6、分组唱或分男女生唱。(声音的处理,<>)

7、跟伴奏唱

师:我们可以变换一下演唱的形式,我们同学都知道哪些演唱的形式啊?

8、领唱,齐唱

三、拓展:欣赏《歌唱祖国》

师:我们的祖国人杰地灵,英雄辈出,同学们,2008,对所有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一年。从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到今天中国飞天梦的实

现,中华民族向全世界所展示出的团结、拼搏和众志成诚,无不在抒写着这个古老文明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无疆大爱。在这万民同乐共创业的时刻,我们豪情满怀,我们怎能不赞美伟大的祖国,怎能不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

四、小结

我们的祖国如此多娇,同学们想想你们希望哪种颜色更多,我们的祖国会更加美丽。请学生回答我们该怎么办。

(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哪些同学做的对,哪些同学做的不对。(播放课件)

师: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环保并不遥远,我们 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创建绿色祖国而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发一份光!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的多姿多彩。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国歌》

教学目标:

1、能够用雄壮有力的声音自豪地演唱歌曲。

2、了解国歌的全称是《义勇军进行曲》。

3、了解《国歌》的词曲作者、创作背景,体会《国歌》表达的爱国情感。

4能理解附点、三连音、重音记号、渐强记号等音乐符号的音乐表现作用,并将其用歌声恰当表现。

教学重难点:附点、三连音、重音记号、渐强记号等音乐符号的理解与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琴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教学过程:

1、导入:考一考 我们的国旗是什么?

我们的国歌是什么?

谁 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呢? 国家的意义:

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每天清晨,天安门广场都会集结很多市民,他们都在等待升旗仪式。当宣布升旗仪式开始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当洪亮的国歌奏起来的时候,人们一面把目光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一面高唱国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欣赏《升国旗》视频

2、唱一唱

下面我们也一起来唱唱《国歌》

那么你对国歌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国歌的词作者,曲作者是谁吗?

3、国歌探秘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国歌》的秘密,是什么力量是这首歌曲成为抗战时期全国人民战斗的号角,是什么原因是这首歌曲成为一种抗争不息,独立自强的精神?聂耳先生在《义勇军进行曲》中使用了什么秘密武器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探秘行动吧?

1)

重音记号“>”“中华民族”聂耳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用带和不带记号来进行演唱对比,体会歌词及重音作用。

运用重音和休止符演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进一步体会聂耳用意。

2)

对比演唱,讲解“上行”知识

学生唱“起来,起来,起来”的歌谱,并用手势表现旋律走向。讲解上行知识

为什么聂耳在这里运用上行手法?

用其他旋律走向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谈谈感受。加上渐强记号演唱,进一步体会这句歌词的情感表达。3)

认识三连音

找找“冒着敌人的炮火”中有什么节奏是我们以前没有学过的? 简介“三连音”

想想“三连音”在战场上像什么声音。

三连音给你什么感觉,为什么聂耳不用其他节奏?用其他节奏代替三连音,比较后回答。

4)

为什么最后“前进,前进,前进,进”要多加一个进? 试试去掉一个进行不行

5)

完成了《国歌》的探秘活动,一起来完整演唱,看谁能表达出聂耳先生心中的想法。拓展:

《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当我们的奥运健儿在体育赛场上努力拼搏获得冠军的时候,在庄严的国歌声在奥运赛场上响起。(欣赏管弦乐演奏的国歌)

当香港、澳门重新回到母亲怀抱时,人们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时,国歌声在空中回荡。(欣赏军乐演奏的国歌)升国旗

每个星期一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在教室里一起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希望同学们嘹亮的歌声能够在教师上空激荡。

《爱我中华》教学案例

六年级下册音乐《爱我中华》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能够用热情、欢快、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爱我中华》。

2、能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3、对歌曲进行演唱形式的处理与再创作。教材分析:

歌曲《爱我中华》这首歌曲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但音域跨度较大,歌曲的准确演唱,歌曲情绪的把握仍然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是教学的重点。教具准备:钢琴 乐谱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的学习氛围、情绪的准备,歌曲的节奏、背景知识的准备。

(一)精彩导入 激发兴趣

师:2007年的10月24日,在我国的航空史有一件大事,大家知道是什么大事吗? 生:“嫦娥一号”升空!

师:2007年的10月24日“嫦娥一号”升空,搭载了三十一首优秀的中国歌曲,其中就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爱我中华》。

(二)出示学习目标

轻声高位置齐读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及其要求有所了解,轻声高位置又使学生作了发声的练习。)

(三)节奏练习——“动动我们的手”

节奏练习利用节奏模与节奏小游戏的形式进行,对歌曲中的节奏进行练习。

(四)“幸运52”知识抢答——“动动我们的脑” 多媒体出示问题

1、歌曲《爱我中华》大家都很熟悉,请问是哪位歌唱家演唱的?(宋祖英)

2、歌曲《爱我中华》的词曲作者是谁?(作词乔羽 作曲徐沛东)

3、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你知道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那个民族吗?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是哪个民族吗?(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最少的是珞巴族,只有3000人左右)

二、新课学习

(一)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熟悉歌曲的旋律。

1、第一遍欣赏歌曲

问题:用心去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用一个或几个形容词来描述一下你的感受。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热情” “ 奔放”“ 激昂”“欢快”“ 奋进”等等

2、第二遍欣赏歌曲 欣赏宋祖英维也纳现场演唱版的《爱我中华》

问题:熟悉歌曲的旋律,仔细听一下歌曲中都出现了哪些演唱形式?歌曲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轮唱、对唱合唱、重唱等等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歌曲中出现了女声领唱,男女声合唱,男女声对唱等形式。

(二)读歌词(轻声高位置,再次让学生进行发声的练习)读歌词时可以以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老师读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发声的方法和读歌词的情绪,学生读第二部分,师生共同读第三部分。问题:

1、关于歌曲中的反复记号

2、你认为能表达歌曲中心的歌词是哪一句?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三)作品分析

师:我们欣赏了歌曲的旋律,读了歌曲的歌词,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下这首歌曲。看大屏幕,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生:《爱我中华》是一首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歌中唱出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致、建设中华的豪情壮志,也唱出了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语言汇成的一个共同思想——爱我中华。歌曲为两段体结构。歌曲吸收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其中“咳啰咳啰咳啰咳啰”就有鲜明的民族语言特色,并具有舞蹈音乐的性质。

(四)老师范唱(用情绪感染学生,用情感带动学生)问题:找出你认为最难唱的一句!

(五)学生学唱歌曲

1、难点解决 跟着钢琴解决学生认为最难唱的部分,可以先用“噜”再唱歌词的形式来完成。

2、学生跟钢琴一起来演唱歌曲。老师要指导学生用圆润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3、变换演唱形式演唱歌曲,让学生巩固旋律。

三、歌曲演唱形式的处理与再创作

师:同学们,假如我们班要参加学校的歌咏比赛,以《爱我中华》为例,请你把歌曲做一下演唱形式的处理,试一下看哪演种唱形式更能表现歌曲。

活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由小组长陈述讨论结果。在活动中过程中,老师给予指导。

每一组讨论的演唱形式都让小组长陈述并由本小组的同学来表演。选出大家认为最好的一种方案。

四、歌曲的拓展

师:同学们,下面的时间我们休息一下嗓子,老师要问大家一个有点严肃的问题,你爱自己的祖国吗?为什么?

无论学生的回答是侧重那个方面,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与表扬。老师出示以下主题的图片:“美丽河山”“取消农业税”“两免一补”“嫦娥一号”“2008年奥

运会”“四川抗震救灾”等

师:我们的祖国有美丽的河山,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我们中间的很多学生都受到国家政策受益者,“嫦娥一号”的发射“2008年奥运会”都让我们为祖国而自豪。“四川抗震救灾”的活动中,中华民族所表现的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也让祖国以她的儿女而骄傲。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同学们让我们以热情、奔放、奋进的声音用同学们自己创作的演唱形式,把这首歌曲再来演唱一遍。

在热情的氛围中,利用学生自己创编的演唱形式完成作品。教师进行小结。

五、作业布置:

1、搜集一些有关爱国主义的歌曲。

2、搜集一下关于徐沛东,乔羽的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一下两位词曲作家。

六、课堂在音乐中结束

教学反思:

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是通过聆听、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本节课我就是以此理念为指导,设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在教学过程中,我用精彩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用歌曲本身的情绪感染学生,用教师自身的情绪感染和指导学生,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与创作过程感染自己,从而完成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体验。

歌曲的正确演唱,歌曲情绪的把握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始终以学生的聆听、感受、表现和创作为主线,让“热情”、“欢快”、“奔放”、“奋进”的情绪充满了课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学习音乐,感受音乐。本节课剔除了繁杂的历史背景,剔除了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密切的多媒体短片,基本节奏练习和发声练习都在游戏和互动中悄悄的进行了,让学生尽情的唱,变换形式的唱,再创作的唱,从而突出了唱歌课的的特点,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效果良好

第二单元缤纷舞曲 《青年友谊圆舞曲》教案

课型:歌曲学唱课 课时: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圆舞曲风格,三拍子指挥图示和自然大调音阶的基础音乐知识。过程与方法:学唱歌曲《青春友谊圆舞曲》,能用正确的歌唱姿势、饱满的声音演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歌曲所表现的青年人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饱满圆润的声音,热情爽朗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以及表演唱中身体动作的表现。

三、教具准备:课件、钢琴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欣赏法、节奏练习法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问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华尔兹吗?知道老师跳的是什么舞吗?师随音乐跳起舞步。(华尔兹,或圆舞曲)生:、、、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歌《青年友谊圆舞曲》。

(二)简介歌曲背景。

《青年友谊圆舞曲》这首音乐作品是1955年,中国青年代表团为参加在波兰举行的第五届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而创作的。歌曲表现了和平、友谊、团结的主题思想。

(三)欣赏歌曲

播放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回答问题。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回答:欢快、活泼、激情、舒畅、、、、、、提问:你觉得这首歌曲最令人激动的乐句是哪句? 学生欣赏,并回答问题。师总结。

(四)学唱歌曲

师:那下面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曲,先来学习乐谱。生:、、、难点:1 5 3 | 2 1 4 | 6.3 5 |2——|| 穿 深 林 过 海 洋 来 自 各 方

重点:视唱的同时一边划拍或打拍。

师:下面我们加入歌词来学唱一下这首歌曲 生:、、、第一遍轻声慢速代入歌词。理解歌词含义,教育学生珍惜友谊。

第二遍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第三遍用不同速度表现歌曲。

师:接下来我们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 生:演唱歌曲、、、师:下面我们分组来演唱歌曲,女生场唱第一段,男生唱第二段,第三段齐唱。要注意歌曲的情绪,有感情的演唱!

(五)拓展欣赏

播放国庆60周年庆典在天安门广场上,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各族群众一起跳着《青年友谊圆舞曲》。

(六)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了解了圆舞曲这种体裁,并学会用三拍子来为这种体裁伴奏。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棒,老师都被你们的歌声所深深感染,愿乐曲动人的旋律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记忆之中,愿我们都能珍惜我们身边的友谊!

《溜冰圆舞曲》教案

教学目标:1.体验作曲家如何描绘冬季,以及冬季给人带来的欢乐。2.能够背唱第一圆舞曲的A、B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特点,并充分发挥想像力,体会该圆舞曲所表现的溜冰时的情景。教具准备:多媒体、碰铃、红纸、黄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有同学滑过冰吗?看过冰上舞蹈吗?)

教师:同学们请坐端正,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吕薇表演唱《溜冰圆舞曲》)教师:这是青年歌唱家吕薇一边唱歌一边在——(生答溜冰),很特别的表演。刚才我们看到这首歌曲叫——(生答溜冰圆舞曲)。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圆舞曲吗?我们看屏幕。(师读,圆舞曲又叫“华尔兹”,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蹈。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舞蹈时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这种华尔兹的圆舞曲一般是几拍子的?(生答,三拍子)。重音在哪一拍上?(生答,第一拍)我们知道在溜冰时脚一蹬就能向前滑行,再一蹬又能向前滑行。(教师做动作,数1、2、3、1、2、3)在1882年,法国作曲家瓦尔德退费尔在他的管弦乐作品《溜冰圆舞曲》中将溜冰和圆舞曲巧妙地结合了起来。刚才听到的吕薇这首歌的旋律就来自于这首乐曲,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走进《溜冰圆舞曲》(多媒体出示题目、作曲家、国家、年份)

教师:《溜》由序奏、四个小圆舞曲和结尾组成。首先来看它的第一小圆舞曲。教师:请同学们听下面的这段旋律,说说它的情绪?(播放第一小圆舞曲主题A)(优美、宽广、缓慢的)教师:像溜冰刚拉开序幕,也可以把它想像成溜冰者轻松的姿态。

教师:这是这段旋律的的简谱,我把它弹奏一下,同学们看谱(出示简谱)(加两小节前奏)教师:我们跟着钢琴唱一唱,前面有两小节前奏(教师说1、2、3、1、2、齐,齐字后开始唱、稍慢)(教师指出每四小节换气、3音归到后面乐句)(指出后稍加速再唱)教师:唱得不错!下面我跟着旋律画圈,请同学们观察在每小节的哪拍上我开始画圈?(播放第一小圆舞曲主题A,师画圈)教师:哪一拍上?(生答,第一拍)

教师:真不错!第一拍,每一小节画一个圈。拿出右手,一起来画一画。手拿高一点、握球状、逆时针画。第一句预备起(师唱一起画)教师:跟着音乐来画(播放主题A)

教师:同学们听一听这段旋律可以怎样画?(播放第一小圆舞曲主题B)教师:(根椐学生的手势教师概括,为什么可以这样画?(生答,速度上快了)

教师:刚才那段是长音(教师画圈唱)而这段看它的简谱,用了短促的八分音符。它的音写得也很有规律,第一行5161的反复,第二行5262的反复,第一小节只有两拍,其它是三拍,这个小节叫不完全小节。跟着钢琴来唱一唱。齐字以后开始(教师数123齐)提速也唱一遍。教师:同学们看看这段旋律我画三角形行不行?(播放主题B师画)

教师:行不行?(生答,行)而且第一拍要画重一点。(师演示123、123)圆舞曲的特点是不是重音落在第一拍上。一起来画一画(播放主题B)

教师:刚才的两段旋律是第一小圆舞曲的两个主题,我们完整地把第一小圆舞曲来听一遍。(播放第一小圆舞曲)(一起做动作)

教师:(听后问)旋律有反复吗?(生答,有)如果两个主题分别用AB表示,那这部分的结构是?(生答ABA)

教师:请同学们听第二小圆舞曲,思考:第二小圆舞曲和第一小圆舞曲相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生答,更欢快、活泼)(教师:力度上更强了)我都用了这个动作,来看它的谱,音从中音区到高音区到两个点的高音区又到低音区,跨度很大,表现的是溜冰者什么动作?(旋转、腾空、跳跃)

教师:一起来做做这个动作(播放音乐)

教师:第二小圆舞曲的第二主题是描绘溜冰者身上挂着的铃铛发出的声音(师唱,哒„„,一起来做)

教师:两小节后开始,总共六小节)再来一次 教师:再完整的来听第二小圆舞曲 教师:它的结构是怎样的?(生答,ABA)

教师:也是ABA的结构。那第三和第四小圆舞曲也会不会是这样的结构呢?(听了以后才能下结论)请同学们轻轻地拿出你凳子下的卡纸。当音乐出现时用右手举起红纸,第二个主题

出现时仍然用右手举起黄纸,如果有反复再举起第二张红纸,你的右手上应该是三张纸,没有反复就是红黄两张。先听第三小圆舞曲(播放第三小圆舞曲)教师:(师做动作)手上都拿了两张,它的结构是——(AB)教师:好,继续听第四小圆舞曲(播放第四小圆舞曲)

教师:它的结构是(ABA)太简单了!请同学们把卡纸放回凳子下。

教师:我们来回顾一下,四个小圆舞曲哪个结构是AB?(生答,第三)其它都是ABA的结构。(点击图标)其实在四个小圆舞曲前还有一段由圆号演奏、节奏自由、描绘美丽冬景的序奏。来听序奏,请同学们分辩,序奏的旋律跟哪个主题很像?(播放序奏)

教师:(生答,第一小圆舞曲第一主题)完整的来欣赏这首乐曲。如果你能听出第一小圆舞曲,举起一个手指,第二小圆舞曲两个,第三三个、第四四个。举起后可以把手放下,专注地听音乐。(再现一小、三小、结尾时提醒)

教师:我发觉同学们在第一小圆舞曲出现时都能准确判断了,它是怎样唱的?(师生同唱)

三、拓展

教师:不错!请同学们看屏幕,括号里的字应该填什么?找找规律(多媒体出示:()游芳草地,()咏荷花池,()饮菊花茶,()吟白雪诗)

教师:(春夏秋冬)今天我们欣赏的溜冰圆舞曲是冬天的圆舞曲,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听听春夏秋的圆舞曲分别是《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皇帝圆舞曲》(屏幕出示)

教师:今天这节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教师鞠躬)下课!

下载七上1.3 地图的阅读 教案_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上1.3 地图的阅读 教案_.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3证明教案(八上)(共五则)

    1.3证明(1) 【教学目标】 1.了解证明的含义。 2.体验、理解证明的必要性。 3.了解证明的表达格式,会按规定格式证明简单命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证明的含......

    1.3 边城 教案

    1.3 边城 教案(人教版必修5) 【教学目标】 1、结合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归纳人物形象特点。 2、领略作品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的古......

    家长学校教案1.3

    走好启蒙教育的第一步 ——抓孩子的习惯养成 郑健 授课过程: 课前导入: 亲爱的家长朋友,欢迎你来参加我们一年级三班的第一次家长学校讲座。在讲课之前,我想问你,你最关心孩子的......

    《5 地图》教案

    《5 地图》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会看地图,能从地图上获取有用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加深对祖国的了解。 2、懂得保护家园的重要。 科学知识 了解地图上的主要标......

    第三节地图教案

    第一章第三节地图 教学目标: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3.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顶、山脊、山谷等。 4.在地形图上识......

    2015年七年级地理上册1.3 地图的阅读教案 新人教版 .doc

    1.3 地图的阅读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地图有哪些基本要素组成 2、不同地图上确定方向有哪些方法?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图是平面的,而地球表面是高低不平的,那么,......

    七上4.风筝 教案

    《风筝》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对风筝事件的叙述和严肃的自我解剖,批判了那些受封建教育思想影响、无端压制子弟的父兄,抒发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气而形成的无可......

    语文七上《女娲补天》教案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1、学习课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3、联系臭氧层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