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郭氏数学:学习中的无招胜有着
《倚天屠龙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张三丰在教张无忌练习剑术时,不但不问他记住了没有,反倒问他忘了多少。而张无忌却也不含糊,先回答说忘记一小部分了,然后说忘记一大部分了,最后声称全部忘记了。张三丰不但不恼怒,反而颌首微笑,认为其悟性很高,孺子可教也。这一幕令周围的人目瞪口呆迷惑不解,即便如杨逍、殷天正这样悟性极高的一等一高手也是似懂非懂。相信读者也可能会感到很不解,很不可思议。
同样类似的话也表现在李开复的一位老师口中,“所谓教育的本质,就是当你把所教授的东西都忘记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
这些话很玄妙,听上去令人如坠五里雾中。
其实,这些话听上去很玄妙,如空中楼阁,但却是极为有道理的至理名言。兄弟不才,揣摩多日,小有所得,愿从学习、教育的角度来说一下这种“无招胜有招”的情况,若有不周之处,还望各位方家海涵。
以我们最常见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为例。这些学科从外在形式看起来各不相同。比如,数学书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符号定理公式;而语文则是左一篇课文右一篇课文;英语则是鸡肠子般的单词组成;化学书上则到处都是分子式;物理似乎与数学相似些,不过文字多了些。显然,各门学科确实有着明显的不同。
但是,这些只是外在形式的不同,其实这些学科在内里都是相通的,或者说它们都是有共同点的。我想你对这种说法并不陌生,因为你一定也会找出许多相通之处。比如,无论学习什么,都需要勤奋有毅力、耐心仔细等等。这无疑是正确的,不过我想谈的不是这些,我想主要从方法及思维的角度来谈一下它们的共同点或相通之处。
二
在我看来,第一个相同之处是条理性。对于条理性,我们可以看到每门学科前都有一个目录,这个目录也可称为这门学科的结构,那么这门学科分几部分,每一部分下面又有多少章,而每篇课文都有一个主题及相应的段落大意。无论数学、化学、物理、语文、生物及英语语法都是这样的结构,当然也都有大致类似的目录。这样,每门学科的知识都被有条理地组织起来。而我们在学习这些学科时,一定要从整体上通过归纳总结来把握住这些学科的系统结构,更直白地说,就是要记住这种结构。不从整体上搞清楚知识的结构,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古人有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惟有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这种条理性,我们方能高效地学习记忆。
我要谈的第二个共同点是逻辑性。我们经常听到概念、判断及推理等逻辑词语,我们先绕开这些,我们谈论理解。显然,理解是每门学科都强调的手段。而且,大家都知道理解的知识方便记忆,没有理解则是死记硬背,显然理解的重要性早已为我们所认同。可为何在我国的教育中,死记硬背还是如此普遍呢?我认为,这是由于理解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且理解需要相当的技巧性。我们会发现,如果你想理解其中一句话或一段话,你必须先理解其中的词语,然后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最后可能还要搞清楚为什么这么说。这种理解顺序可用下图表示
词语 句意为什么
各门学科虽然形式不同,但在对于理解的认识上都是共同的,都遵循上面这一规律。而且无论是针对何种学科的解释,无一例外地都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释以上问题。并且,你必须具有联系上下文来回答这些问题的能力(这个能力眼熟吧,在英语课中经常被强调,实际上这种能力可决不仅仅在英语中得到应用,任何学科都需要这种能力)。
第三个共同点是归纳题型、举一反三。中国的考试难度高题量大,为了在考场上准确快速地做完题目,中国的学生要进行大量的题目运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题海战术。但是,这种题海战术效率较低,而且很不容易令人产生兴趣,长期做题很容易令人厌烦,对智力开发也没什么好处,对于日后的工作也不实用。但是如果我们在做题中培养出了归纳题型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因为各个题目是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的,而题型却是有限的。掌握有限的东西,来应对千变万化的事情,这是一直为我们所推崇、所追求的高效学习乃至做事方式。将举一反三这种能力推广开来,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将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以上就是我想要谈的几个主要的相通性。
三
我们可以利用下图的图形方式来形象地描述这些相通性:
以上几个图形可以看成几门不同的学科,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在外形上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稍微留心一下,就可以发现它们都有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四方形。这里的四方形就是我们上面一直在谈的相通之处或共同之处。我们还可以从侧面看这几个图,可看出不同形状的四方形都是贯通的,显然这种效果更容易让人领略到我们一直在谈的相通性。
如果你仅看到了这几个图形外部形状的不同,却未注意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四方形,那就意味着你没有发现它们的本质,或它们的相通之处。而你发现了,就意味着你知晓了学习、教育的精髓所在。
实际上,各门学科所包含的共同或相通之处即是我们经常强调的素质及能力。上面已经谈到了最主要的几个相通性:条理性、逻辑性还有举一反三(实际上“举一反三”也可以归入到条理性的范畴内)。而逻辑性则不仅包含理解,同时还包含以下内容──怎样的定义是合理的;怎样的推理是正确的;公理与定理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是充分条件什么是必要条件;怎样使用反证法等。这些本质的在各个专业都有广泛应用的东西即是上面图中的共同之处即四方形。
我们可以忘掉四方框外的东西,但一定要记住四方框内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是每一个领域每一个专业都需要的,这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忘记后所剩下的东西。
【“郭氏数学”】致力于让任何初中学生在30分钟内完全掌握一个知识点,并且一学就会永远不忘。因为所有初中数学知识点对应的题目都可以浓缩在5句话之内。“郭氏数学”还可以让你轻松看出任何一种题的“解题法门”,从而取得几乎满分的成绩。【郭老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就职于郑州市某重点初中,“郭氏数学”创始人,目前正在编郭氏数学专用的教辅书。
四
而现在很普遍的一种情况却是,一个人通过题海战术对解题非常熟练,拿到一道题后几乎不假思索地解算出来,考试也能获得很高的分数。可是让其解决实际问题时却显得高分低能,这正是不注意培养基础素质的结果。
显然,这种情况不太好,这表明这个人只不过是一架机械的解题机器,一个应试教育流水线上的产品。而且这种解题熟练程度与巴甫洛夫试验中的“听到铃声就流唾液的狗一样”,只不过属于低级的条件反射。当前的教育即是如此,尽心尽力但视野狭窄的教师拼着老命也要把每个概念、每个公式、每个定理塞到学生的头脑中。但隐藏在这些表象知识背后的东西:条理性、逻辑性及创造力,却鲜有提及。这种本末倒置的应试教育体系,是造成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在世界上还不够先进的重要原因。
不过说到这里,许多人或许会问,难道知识没用吗?工作之后要以大学的知识为基础,大学的知识要以中学知识为基础。如果这些知识都忘记了,岂不是后果很严重吗? 当然不是知识没用!
一个人若想在某个行业表现杰出,一定要具备这个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及经验,而且这种具备要达到非常精深的程度,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而且,在校期间确实要学习基础知识,及相关的一些专业知识,以作为工作后的基础。
但是,我们的头脑会遗忘,这是一个规律(所谓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灭,不以我们的主观意愿为转移)。学到的知识如果派不上用场,即会发生遗忘(这被你我的经验一而再、再而三地证实,我们常常为了考试记了满满一脑袋东西,结果考试没两天就忘了)。
如果遗忘以后,工作中又不从事本专业知识,此时真正的能力还没培养出来,那么你会发现自己与未受过什么教育的人没有太大的差别。反之,如果我们抓住了上图中的四方框内的本质,即使不从事本专业知识,也可以凭着这些能力迅速地上手,迅速地掌握新的业务知识。这时转行或选择职业已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对我们来说可是意义相当重大,因为当今社会,由于主观客观的原因,所学非所用的情况非常常见。当我们并不惧怕到一个陌生的领域内工作时,这表明我们已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了,甚至会产生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还有人会问:不管怎样,在校学生也要应付考试啊!尤其是初中生要准备中考,高中生要准备高考,不去记忆知识怎能应付这些考试;不通过这些考试,就得不到文凭;得不到文凭就不容易找到好工作,哪怕你素质再高啊!
说得很对,高考仍旧是当前的入学选拔制度,这一制度将长期存在。高考存在,应试教育即存在,如果我们无视这一事实,却大谈素质教育,那就是典型的鸵鸟心态。我并不想如同许多人一样对高考奚落一番,然后扬长而去,却不提出什么建设性意见,这是我不愿意做的。
在我看来,应试教育并非一无是处。应试教育的确有其缺点,而且较为严重:过于强调记忆,过于强调毅力,过于强调勤奋苦学,却不重视兴趣热情,不重视培养创造力。然而,应试教育亦强调条理性与逻辑性,或者说应试教育的内容同样是遵循条理性及逻辑性的。
那么这种情况就意味着如果我们掌握了知识的本质,或者说具备了相当的条理性与逻辑性,同样也可以在应试教育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即获得高分。
取得高分,素质也有发展,这些应该是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各方最希望看到的结果。所以,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如果我们想对所学的知识予以透彻地掌握,必须具有条理性与逻辑性。尤其是在校期间,如果没有以条理性和逻辑性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只凭借死记硬背、题海战术,那将使学习效率变得极为低下。而注意了能力的培养,则会使我们在应试教育中较为顺利地通过,同时素质发展也没有耽误。
五
此外,我们经常说聪明的人干什么都行。显然,这是人人都想达到的状态,比尔盖茨就是这样的人,无论是最尖端的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还是人际交往、管理才能、营销公关。他样样都行,无所不精。别人对他的评价是,“即使经营一个糖果店也会成功”。毫无疑问,比尔盖茨在条理性、逻辑性上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否则他不可能建立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微软帝国。做为普通人,若想达到盖茨那样的地步不太现实,但是我们应该向他那样发展,既在日常生活中较为灵活,同时也擅长学习高深的专业知识。而要达到这样,则必须强化我们的基础素质。
因此,无论从长远意义上的提高自身素质,还是对于不得不应对的应试教育,只有抓住了本质性的东西,才会令我们受益终身。
其实,既然认识到了各门学科之间存在相通性,那么我们可以将这种相通性进一步地拓展。也就是说,万物都是相通的。从乡村的牧牛放羊,到市井的讨价还价;从围棋象棋陆战棋,到足球篮球乒乓球;从收拾家务,到打电子游戏;从讨论历史,到针砭时弊等等,皆可做为培养素质的教育内容。这就好像一个武功高手,他并不在意各个门派招数的不同,也不在意兵器的锐利长短,赤手空拳与手执兵刃已没什么区别,一根枯枝一块石头皆可用得出神入化。
到了这种境界,就是所谓的“飞花摘叶,皆可伤人”。这就是我们开篇所谈的无招胜有招吧!
最后,我想再一次重申忘记后剩下的东西:条理性、逻辑性还有举一反三。这些是我们从学校教育中最该获取的能力,其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很多具体有形的知识。
第二篇:如何运用面试套路实现无招胜有招
如何运用面试套路实现无招胜有招
【阅读提示】一年一度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通常称为“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即将开始,此次考试共有135万人通过资格审查,最终约一百万人确认参加公共科目笔试考试。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考生如何掌握“面试秘笈”、“面试答题模板”,避免被这些“面试套路”套路化而撞向“反培训”的枪口上?本文中山东公务员考试网面试辅导专家从公务员面试教研的实战经验出发,阐述了在公务员面试时如何做到“旧瓶装新酒,无招胜有招”。
所谓套路,最初是指编制成套的武术动作,是武术运动的一种形式,应当属于“演法”。其实就像是中小学生作文中的一些俗套,套话就是不按照题目给出的具体内容,而根据事先设置好的模板回答问题。相信每个考生在初学作文写作时语文老师都说过一句话:“初学写作就是旧瓶装新酒。”这是作文教学中常用常新的一种方法,对于初学写作或写作有困难的学生,仿写既可以让他们觉得有章可循,又可以让他们发散思维进行联想,还可以让他们觉得原来文章就是这样写成的,是可以轻松掌握的。同理,为什么需要面试答题模板或套路呢?考生在考场内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使用面试答题模板至少能起到提示思路的作用,避免犯方向性错误,面试考官也有打分标准或参考答案要点,模板的框架起码满足基本要求。一句话,在模板或套路指导下答题可能不是最好的答案,但是至少不会无话可说。
那么考生究竟如何应对“反套路化”的新趋势呢?下文专家将以一道公务员面试题——“领导让你通过调研提出措施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怎么办?”为例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了解考官认定考生面试时表现模式化和套路化的标准。
如果一道题的答案根据新题目替换了关键字后就能成为另一道题的答案,那么明显就是套路。而且考官用同一套题面试的考生不只一个人,如果每个考生答题都是一个腔调,那么明显是受了所谓“万能答案”的影响。如,对于上述例题,有些考生按套路回答,说领导交给自己这项工作,是对自己的信任,自己一定会认真完成任务,这就是套话。关键是为什么,并不是把任务交给你这件事就是信任,而是调查有某种重大意义,因而责任重大,所以交给你是对你的信任。另外,很多考生回答时就是三句话,第一要做一个详细的调查计划,第二认真开展调查,第三写出调查报告,然后就完了。这只是一个答题框架,是管理学根据大量相似的成功案例总结出来的。但考生这样回答就是套话。因为已经明确告诉你是什么工作了,必须结合工作实际来回答。
其次,针对套路化的判断标准,采取措施有效应对。
套路是完全可以应用的,只不过要“会用”。借鉴作文写作的方法,套路可以看做“旧瓶”,优化和个性化要素就是“新酒”。考生通过套路的指引,结合具体试题进行发散思维,将自己平时的功底积累融入答案,将套路化的答案进行优化,进而个性化,这就是在固化和僵化基础上的提升和飞跃。按照针对此类面试题总结出的“一个帽子,三个环节”的解题思路,先抓住例题的关键字“农民工子女”和“上学问题”。农民工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社会热点,相信各位考生在准备申论时已经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准备,但笔试可能只考查从宏观的国家全局角度分析,而面试题将其限制在解决其子女的上学问题的措施上,一方面是面试答题时间有限,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考生不知从何说起,导致答题内容大而空泛。考生可以从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破题,比如说:
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仍占56%的大国,全国农民工人数接近2亿。(注:这是2007年的统计结果,如果考生记不住具体数字,可以笼统说占总人口很大比重)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大批农民工进城参加城市建设,为城市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政府对农民工子女这部分弱势群体十分关心,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出台了关怀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一系列政策。落实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对稳定农民工安心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发展,农民工有序流动有着重要意义。这就是帽子。
然后就是三个环节:事前、事中、事后。需要注意的是解决问题的措施要有针对性,首先要调查研究。事前计划准备可以借鉴以往的经验,根据领导指示精神适当改动后报领导批准即可,不必着墨太多。事中调研可以按宏观、中观、微观来划分,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在全国的大背景下,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因此了解了宏观情况后还要有针对性地实施调研工作。各个地区是留守儿童居多,还是随父母到打工地就读的居多需要进行中观层面的调查。另外由于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近期大批农民工返乡,一部分随父母进城的儿童也不得不随迁回乡,做好返乡农民工子女的就学工作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最后在微观层面,调研不可能将每个农民工子女都调查到,因此只能进行抽样,选取外出农民工较多,子女上学工作做得较好和不好的村镇重点调查,这样方便进行分析对比,找出原因,指导工作。例文如下:
听取调查对象即当地村镇政府农民工子女就学工作汇报;举行与调查内容相关部门人士即当地教育部门的领导和教师代表座谈;直接听取群众即农民工本人或家属及其子女意见,发放调查问卷等。同时注意既要“听”,也要“看”。将调查人员分组对情况进行调查,明察暗访,防止弄虚作假。
事后整理资料撰写报告,可以根据现状和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例文如下:
要坚持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由流入地政府负责、公办学校接纳为主”的原则。流入地政府在公办学校积极接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布局调整后腾出的校舍和师资,举办专门的公办民工子弟学校。
要鼓励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举办民办学校,接受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实施义务教育。流出地政府要积极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住宿条件,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此外各地还要多渠道筹措经费,把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并予以保障。凡接受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读的公办学校,在教师编制、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公用经费等方面,与其他公办学校一视同仁。要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入学子女人数纳入实际在校生人数,按照动态管理的原则,核定教师编制,核拨教育经费。同时对现有民办民工子弟学校进行清理,对未经审批的民办民工子弟学校,要分别情况妥善处理。对已具备办学条件的,要及时予以审批;对办学条件极差或根本不具备办学资质的,在妥善解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的情况下,应责令其停办。各地对经济困难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家庭学生,应纳入当地义务教育资助保障体系并予以资助。对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经济困难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家庭子女,要按规定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最后总结可以说:“我相信通过各级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经过优化和个性化的两次飞跃,考官一般不会认为你的答案是套路化,还极可能会给你高分。
此外,简单谈一下专业化的问题。每个考生都有各自的专业,报考的各个部门也有相应的专业要求,因此我认为在“固化-僵化-优化-个性化”之外再加上适度的专业化会给面试答题锦上添花。虽然公务员笔试的题目重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而不突出专业化,以免造成不公平,但在面试阶段竞争同一部门职位的考生专业背景一般是相近的,而且有专业限制的职位更会重在考查考生的职位匹配性。还是以上面提到的那个调查题目为例,如果你报考的是统计局调查队的职位,在回答此类问题时表现出相应的素质是考官给你加分的亮点。当然万事有度,过犹不及,专业化要适度,不能在面试考场上卖弄自己。
套路源自武术,武者曰:法无定法,万法归宗。是法非法,非法亦法。法者招数也,无法者无招也,直至去其形,取其神,小有彻悟,招数尽失,却无一分遗憾。“反套路化”其实并不可怕,只要各位考生注意积累,消化吸收,以“旧瓶”装“新酒”,定能“无招胜有招”!
第三篇: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指导:面试技巧无招胜有招(精)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指导:面试技巧无招胜有招
在历年的公务员考试中,随着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竞争日趋激烈,网络上、书店里、辅导市场上关于公务员面试的各种信息也越来越多,“面试秘笈”、“面试模板”等不一而足,无论是考生还是考官都对此有所了解,如果考生原封不动在面试中套用“答题模板”,就会在面试时表现出模式化和套路化的趋向,结果影响到自己的得分情况。
所谓套路,就是不按照题目给出的具体内容,而根据事先设置好的模板回答问题。初学写作旧瓶装新酒,这是作文教学中常用常新的一种方法,对于初学写作或写作有困难的学生,仿写既可以让他们觉得有章可循,又可以让他们发散思维进行联想,还可以让他们觉得原来文章就是这样写成的,是可以轻松掌握的。同理,为什么需要面试答题模板或套路呢?考生在考场内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使用一下模板至少能起到提示思路的作用,避免犯方向性错误,面试考官也有打分标准或参考答案要点,模板的框架起码满足基本要求。一句话,在模板或套路指导下答题可能不是最好的答案,但是至少不会无话可说。
公务员面试答题一定要流利。想说什么一定要先在脑海中想好,结结巴巴第一体现了自己的不自信,第二给考官留下了思维不连贯的印象,第三,结巴会让人越来越结巴,流利只会让人越来越流利。不要过分追求句子词语的新奇,在面试中,流利的通俗比结巴的新颖更容易得高分。所以有套路有模板当然比没有来得强。但是如果一道题的答案根据新题目替换了关键字后就能成为另一道题的答案,那么明显就是套路。而且考官用同一套题面试的考生不只一个人,如果每个考生答题都是一个腔调,那么明显是受了所谓“万能答案”的影响,分数自然不会高。那么怎么才能的高分呢?套路是完全可以应用的,只不过要“会用”。借鉴作文写作的方法,套路可以看做“旧瓶”,优化和个性化要素就是“新酒”。
每个人一开始都会感觉无话可说,所以要借助套路来打开思路,理清顺序。然后在长期的练习中不断总结,慢慢形成自己的思路,使自己对各种新的问题能有自己的想法,最终摆脱套话,形成自己的模式。
套路是玻璃杯,学习套路的步骤就是吹制玻璃的步骤,而真正答题的内容就像杯中的水。玻璃杯能让水渍以一个更立体的形象展现出来;同理,套路的作用就是有效整合你的思维。
心中暗合的套路,会让你的言语更具逻辑性。至于那些套路化的标准关联句、关联词,请完全无视掉,相时而动即可。
考官要看到的是水平多少,是水,不是水杯;有些考友认为自己被套路所害,我猜测,那是他们仅把玻璃杯展示出来了。
在公务员面试复习中,最重要的不是学会了所谓的“套路”,而是如何运用公务员考试面试套路作为思考的框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套话,让套路不着痕迹的隐藏起来,既不显得生硬,又不会乱了条理,真正做到“无招胜有招”。
第四篇:解决问题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解决问题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养成深思善问、勇于探究的学习品质,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学会读题,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解题的基础。通过读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理清信息与问题,明确信息与问题的种种联系,使要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为解题作良好的铺垫。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方法和习惯,很有必要。
二、学会提问,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的能力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对于学习者来说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苏教版教材力求体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呈现教学内容时,采用图片、对话、活动等多种形式,把数学知识融于学生喜爱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激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欲望。
三、学会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地将原来所学的有关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这个过程是一个运用数学知识,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因此,数学问题的解决是教学中的重点,应体现出学生获取新知的过程和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学会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是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其宗旨就是让学生综合的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方法让学生自己讨论,过程让学生自己经历,结果让学生自己感悟,应用让学生自己体会,充分调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愿意学数学,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和成功。在转变学习方式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了数学意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从小养成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思维习惯,为今后实现更高层次的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五篇:微课程学习心得体会——民中何书胜
微课程学习心得
都匀市民族中学 何书胜
目前,微课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研究热点,通过这次学习和体验,对微课有了一定的了解,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方式,有很多重要意义:
一、微课程的含义
“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微课程”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学习(microlearning)区别于微课程,微学习处理相对较小的学习单元以及短期的学习活动。微内容(microcontent)微课程中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
二、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微课的 “微资源构成”认识与实践阶段
(二)微课的 “微教学活动”认识与实践阶段
(三)微课的“微网络课程”认识阶段
三、微课的制作
1.(1)硬件准备 : 电脑(内置摄像头和话筒笔记本电脑最好)、摄像头、话筒。(2)软件准备 : 制作一个精美的PPT课件 ; 下载并安装一个录屏软件(主要讲解 Camtasia Studio 6)。
2.打开Camtasia Studio 6软件开始准备录制。
第一步: 打开录屏软件界面。在界面中找到 “录制屏幕” 按钮。
第二步: 点击 “录制屏幕” 按钮打开界面,这个步骤中操作的要点是:
(1)打开最小化在任务栏的PPT课件并播放,在弹出的界面中用 “选择区” 去调整录屏大小刚好为PPT课件显示大小,这样可以避免后期制作时再去调整屏幕大小。
(2)点击软件上的 “camera” 按钮使摄像头处于打开状态,并调整屏幕中自己头像在画面的合适位置。
(3)点击软件上的“Audio” 按钮,测试声音是否正常,并调整音量滑块条到95%左右最佳,目的是降低录音时产生较大的噪音。
(4)以上调整好后,点软件上 “REC” 开始录制按钮,当出现倒数数字3、2、1后便可开始录制了。
实践经验: 录制过程要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和一个合适的背景,录音时尽量不要太靠近话筒,这样可以避免噪音和扑话筒现象。微课录制尽量一气合成,但在录制过程如果出现错误,需要重复一次出错的地方,以便后期制作更好剪辑。
Page 1 of 2 3.录制结束。
方法一是当微课讲解完毕后,快速按下快捷键 “F10” 结束,在弹出的界面可以预览刚才录制好的微课。再点 “Save” 按键保存文件。
方法二是先关闭PPT课件,然后按下软件界面上的 “Stop” 按键结束,再点 “Save” 按键保存文件。实践经验: 在这两种方法中,前一种方法更优,因为后一种方法把关闭PPT课件以及点 “Stop” 按键也被录制下来,这样在后期制作时要修剪,对于老师来说在后期制作时更麻烦,有时可能处理不好。
四、微课的后期制作
1.导入文件: 打开录屏软件界面,选择左边 “添加” 栏里面的 “导入媒体”,导入刚保存好的微课视频文件,这时导入的文件出现在 “剪辑箱” 里以图像的形式显示。
2.把文件添加到时间轴上 : 选择 “剪辑箱” 里的图像文件,然后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条中选择 “添加到时间轴”,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以默认设置确定即可。这时文件被添加到时间轴上分别显示为 “视频1” “变焦” “画中画”“画中画音频”。
3.调整视频大小: 这一步骤关键是调整 “变焦” 轴,在“变焦” 轴有许多小点,将最前面的小点拖到到时间轴最前面双击,这时界面左上角会出现 “变焦属性面板”,只要拖动鼠标调整好视频显示的区域大小,点完成即可。后面的”变焦点” 用键盘上的 “delete” 删除即可,这样后面的视频显示区域就和最前面的一样大小,不会出现预演时显示的区域大小不同了。
4.画中画的调整: 双击画中画时间轴,这时界面左上角会出现 “修改画中画” 面板,可以调整画中画在视频1中的大小和位置。
5.视频前后需要剪辑则方法为 : 将时间轴上的滑块条拖动到相应位置,然后点击界面上剪辑按钮,这时视频将分为两段,选中不需要的那段,按键盘上的 “delete” 删除。
6.以上步骤都完成后,在右边的 “预览” 面板中预览没问题后便可生成视频。实践经验: 若生成的视频文件比上传网络的要求偏大时,我们可以用格式工厂软件压缩处理。上传到网上的封面图片可以先打开PPT课件封面,然后用QQ截图或屏幕捕捉软件处理。
总之,微课是一种以微视频为主的多种教学资源构成,并在教学应用实践过程中不断“生长”而成的一种微型网络学习课程,它是在 web 2.0 时代随着新技术(主要是无线宽带技术、网络视频技术等)和新媒体(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智能化数字终端设备的普及)的迅速发展以及广大用户对学习方式多样化(如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按需学习、合作学习、移动学习、远程学习、泛在学习等)的迫切需求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Page 2 o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