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通论(5篇)

时间:2019-05-15 09:30: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汉语通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汉语通论》。

第一篇:汉语通论

语言的三要素包括(语音)、(词汇)、(语法)、。2.《汉语拼音方案》制定以前,我国出现过多种记录语音的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两种是(反切)和(注音字母)。3.从文字体制上看,可将人类的文字分为三类:(1).(音素)文字;(2)(音节)文字;(3)(语素)文字。4.按其构造方式的不同,可将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大类。

1.成语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来源。成语的特点主要体现为:(1)结构定型(2)形式整齐(3)含义丰富.成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来源:(1)古代寓言和神话传说(2)历史事件(3)诗文名句(4)民间俗语(5)外语文献两种。

49、现代汉语的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两类。

50、形容词可以分为表示(性质)的形容词和表示(状态)的形容词两类。

51、根据代词的替代功能的不同,可以把代词分为三类:(人称)、(指示)、(疑问)代词。

52、(连词)和(介词)都是用于表达结构关系义的,可以统称为(关系词)。

常见的实词和实词组合而成的短语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同位)、(连动)、(兼语)、(量词)、(方位)短语。

54、按照补语所表示的意义的不同,可将补语分为以下几类:(结果)、(趋向)、(程度)、(情态)、(数量)补语。55句子的特殊成分主要是指(提示)和(独立)成分 56句型的划分是有层次的,第一层次的句型是(单句)和(复句)。

按分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的不同,可将联合复句分为并列)、(连贯)、(递进)、(选择)复句等四类

58按偏正复句中偏句和正句逻辑语义关系的不同,可将偏正复句分为(因果)、(转折)、(条件)、(让步)复句等四类。

59、根据句子的语气类别对句子进行分类,分出的是(句类)。

60、按其语气类别的不同,可将句子分为四类:(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句。61、按其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将疑问句分为(是非)、(特指)、(选择)、(正反)句。按句法结构类型,可将倒装分为以下几类(主谓)(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倒装。

63、句式的选择主要是指以下几种句式的选择:(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松句)和(紧句)(肯定句)和(否定句)(口语)和(书面语)句式。

64、语体有两大类:(口头)(书面)语体。65、书面语体包括:(文艺)(公文)(科技)(政论)语体。

66常见的修辞有以下几类(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排比)(拈连(回环)(顶针)(仿词(反语)。

比喻有三种:(明)(暗)(借)。68、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将二者联系起来的词语叫(喻词)。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70、夸张可以分为(扩大)(缩小)(超前)夸张。

71、双关可以分为(谐音)(语义)双关两种。72、按上联和下联在意义上的联系,可将对偶分为(正对)(反对)(串对)。73、排比可分为(句子)(句子成分)排比两种。

拈连可分为(全式)、(略式)拈连两种。75、语言的规范化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规范不(明确)的问题,二是规范不(普及)的问题。

76、汉字的标准化,就是在对现代汉语用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整理的基础上,使现代通用汉字做到(四定)。77、现代通用汉字的“四定”是指(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78、调查方言词汇的方法主要有四种:(翻译)(解释)(提示)(举例)法。79、根据内容、体例和作用的不同,可将工具书分为以下几类:(辞书)、(类书)和(政书)(图录)(百科全书)(目录)(索引)(年鉴)(手册)(文摘)(表谱)

80、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具有检字作用的(史籀篇)。81、东汉许慎所编《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完备的字典,在编排方式上,它采用了(部首)法,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82、(尔雅)是我国第一部分类词典。83、扬雄的(方言)是我国第一部以当时的通言解释方言词的方言词典。84、刘向、刘歆父子首撰我国最早的综合性分类解题目录——(别录)和(七略),班固在此基础上编撰我国第一部史

志目录(汉书—艺文志)。

85、我国第一部类书是魏刘勋、王象等人奉敕编写的(皇览)。86、隋朝陆法言的(切韵)是一部重要的韵书。

87唐代和宋代,出现了许多专门性的工具书。(文艺类聚)(初学记)等是唐代著名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玉海)等是宋代著名类书。唐杜佑的(通典)是我国第一部较完备的政书,宋郑樵的(通志)是继此而作的又一部政书。

88、明代的(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89、梅膺祚的(字汇)大力精简部首,并按笔画进一步排列部首和单字,为后代字典创立了新体例。90、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康熙字典)、(佩文韵府)是辞书的集大成著作。

91、1915年在《康熙字典》的基础上编成的《中华大字典》,增加了很多近代方言用字和当时科学上的新用字。92、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各种综合性、专科性和统计性年鉴大量出现,其中以上海申报馆的《申报年鉴》较为著名。93、“字典”之名始于《康熙字典》,有“字书典范”之意。94、《新华字典》是建国后编撰的一部质量较高的小型字典。95、《汉语大词典》是当今世界上收录汉字最多,单字注音释义最为全面的一部巨型汉语语文工具书。

96、汉末刘熙所著《释名》,共收录先秦两汉词语1500多条。97、《广雅》最著名的注本是清代王念孙的《广雅疏证》

98、清朝阮元编著的《经籍 诂》是一部大规模的汇集古书训诂资料的字书。

99、清朱起凤编撰的《辞通》,收双音词40000多条,专门解释古汉语中双音词的通假现象。100、《辞源》是我国现代印行最早,规模最大的一部新的综合性词典。

101、《辞源》和《辞海》(旧版)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现代大型词典编撰的开始。102、《中华大词典》是台湾省近年来编撰的最重要的一部大辞典。

103、一般的中文工具书,特别是字典和词典,最常用的排检方法有两种:(音序)、(形序)法。

104、音序法包括(汉语拼音字母)、(注音字母)音序法、(声部)编排法和(韵部)编排法四种;形序法包括(部首)、(四角号码)、(笔画)、(笔顺)法。

105、从汉字历史来看,形体不同的字主要有三大类:(古今)、(异体)、(繁简)字。106、古代诗歌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两大类:(古体诗)和(近体诗)。

107、古体诗又称古诗,主要包括(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108、近体诗从形式上主要分为(律诗)、(绝句),另有超过八句的排律或长律。

109、古人有很多行文习惯比较重要的几项是:(委婉)和(用典);变文避复)、(减字断取)(避讳改字)

1、语音:是指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2、音高:声音的高低。

3、音强:声音的强弱,又称音量。

4、音长:声音的长短。

5、音色:声音的品质、色彩的意思,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6、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组成的

7、元音:气流通过声门,振动声带后,在口腔中只受调节而不是阻碍所发出的响亮的音。元音又叫 “母音”。

8、辅音:气流在口腔里要受到阻碍,气流必须克服阻碍而发出的音,辅音又叫“子音”

9、声调:贯穿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而具有辨义功能的一种语音现象。

10、调值:是各种声调的实际读法,是语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变化的具体形式。

11、调类:指的是声调的类别,是通过归纳一种语言或方言的全部调值而得出的类别。

12、变调:在语流中,音节和音节连在一起,声调之间由于相互影响而引起的变化。

13、音素文字:以字母为书写单位来记录语言中的语素或音位的文字,其中字母按照一定的拼写规则合成词,本身不 表示词的意思。

14、音节文字: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书写符号表示一个音节,不同的音节用不同的符号代表。

15、语素文字:汉字的字形不仅记录语言中的一个音节,而且还可有字义,一般说来,汉字记录的是汉语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语素,从文字跟语言的关系来看,汉字是语素文字。

16、甲骨文:它是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通行的文字,这种文字因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叫甲骨文。

17、金文:把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

18、篆书:大篆指先秦时期的所有文字,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

19、隶书:是下级人员用于日常书写的辅助字体,这种字体起初接近小篆。20、楷书:又称“真书、正书”楷书就是端端正正可做楷模的字体。

21、行书:是大约东汉末年以后今草和楷书盛行时出现的一种字体,它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

22、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23、象形字:是用模拟事物形状来表示意义的一种造字方式。

24、指事字:用抽象的符号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提示性的符号来表示某个语素的造字方式。

25、会意字:汇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事物或一个字的造字方式。

26、形声字:一个表意成分跟一个表音成分合起来组成的一个新字的造字方式。

27、笔画: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

28、笔顺:就是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29、部件:构成汉字的各个部分,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基本单位,具有组配汉字的功能。30、独体字:指只有一个部件构成的字。

31、合体字: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的字。

32、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专门为汉字分类检索而设立的部目。

六、指明下列语句所用的修辞格(每小题 11.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为;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比喻(暗喻)排比 12.那黄河和汶河又恰似两条飘舞的彩绸,正有两只看不见的大手在耍着;那连绵不断的大山小岭却又像许多条灯笼,一齐滚舞——整个山河都在欢腾啊!比喻 比拟

13.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圊,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晦,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答:13.积蓄贮存是国家的命脉。如果粮食充足而财力有余,什么事情会作不成?以此攻(城)就能拿下来,以此防守就能守得坚固,以此作战就能胜利。使敌对的人降顺,使远方的人归附,(只要)招附他们,还有不来的吗?现在驱使百姓,让他们回到农田里,都从事农业生产,使天下人都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工商业都和游民都转而从事农业,那么积蓄就充足,人民就乐于在自己的地方居住了。本来可以使天下富足安定,却竟然造成这种(积贮不足的)令人危惧的情形!我私下替陛下痛惜啊!

1.语言的三要素是指(语音).(词汇)和(语法)2.现代汉字有三种基本结构模式,即:(1)(上下)关系;(2)(左右)关系(3)(包围)关系。3.语言中最小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是(语素)。

4.词义的历时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况:(1)词义的(扩大);(2)词义的(缩小);(3)词义的(转移)1.南京话属于(北方方言区)2.汉字所记录的语音单位一般是(音节)。

3.汉字字体演变的顺序是甲骨文一金文一篆书一隶书一楷书)。4.占现代汉语总数90%左右的是(形声字)5.均为单纯词的一组词是(A彷徨 巴士蝴蝶人)6.“上网”、“下岗”、“手机”属于(新造词)7.不能形成同义关系的一组词是(C黑夜——黑暗)8.“我一直在学校”、“我在图书馆学习”、“我在学习”中的“在”分别是(动词介词 副词)。1.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制定公布的记音符号,用来记录各民族语言的语音,后来经过多次增补、修改,成为最通用的记音工具。

2.基本词是词汇的基础或称核心部分,是指生命力较强、适用面较广、使用频率较高的那部分词。基本词所代表的概念通常同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反映人对自然、社会的基本认识。

3.缩略语又称简缩语、简称,是把一个字数较多的短语紧缩成一个字数较少的词语,是一种特殊的词语形式。现代汉语语汇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数目庞大,成分多样。现代汉语语汇究竟包括多少词语,很难给出一个非常准确的数字。不同来源、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词语构成了现代汉语的语汇系统,除了基本词之外,古语词、外来词、方言词及各类固定词语也常为人们所用,而数量众多的同义词的存在更是非常便于人们精密、细致地表情达意。第二,构成形式灵活。语汇的主体——词的构成方式有很多种,而且有的构造方式是非常能产的,这就为新词的创造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三,语义容量较大。现代汉语语汇中有大量的多义词存在,而且越是常用的词语,其语义含量往往就越大。同一语音形式表示多个 意义,既能增强语汇系统的表义功能,又能使语汇系统得到简化。

科学与技术 1.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2.我国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技术群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3.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

4.当今新材料发展有以下特点:结构与功能相结合、智能型材料的开发、-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能再生长寿命等 5.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以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弱力、电磁力和(C)相互作用。A.地磁力 B.分子力 C.强力 I).结合力

6.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D)的最小功能单位。A.细胞 B.蛋白质 C.氨基酸 I).遗传物质 7.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A)技术而 培养出的克隆动物。A.细胞核移植 B.细胞融合 C.细胞培养 D.细胞膜嫁接

8.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A)。A.星系 B.星空 C.星云 D.星际

9.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C)信号,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 通信方式 A.电 B声 C.光 D.机械 10.核能:核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能量。

11.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10-9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的材料。12.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地球外部圈层结构指地球外部离地表平均800千米以内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13.物质生产力与高科技的关系式 :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高科技

14.简述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因。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二是存在于科 学内部的。(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 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队识 展的主要动力”。一般地说,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是落后于生产和技术的,它的发展是在生产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而从19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理论研究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还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现代科学产生了空前的先行作用,科学变成了超越一般技术进步的因素。(2)科学认识发展的内部动因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和继承积累关系。科学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它的内部动力。它表现为:①新事实和旧理论的矛盾②各种不同观点、假说和理论的矛盾 15.筒述新材料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总是不断地对材料提出新的要求。当今新材料的发展有以下几点:(1)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即新材料应是结构和功能上较为完美的结合。(2)智能型材料的开发。所谓智能型是要求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模仿生命体系的作用,既具有敏感又有驱动的双重的功能。(3)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新材料在开发和使用过程,甚至废弃后,应尽可能少地对环境产生污染。(4)能再生。为了保护和充分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开发可再生材料是首选。(5)节约能源。对制作过程能耗较少的,或者新材料本身能帮助节能的,或者有利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新材料优先开发。(6)长寿命。新材料应有较长的寿命,在使用的过程中少维修或尽可能不维修。16.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19世纪的下半叶,马克思在考察了近代欧洲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革命的历史以

后,提出了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强调了在现阶段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当今,高科技及其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立,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因此,两者的关系应该是指数规律,即: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十„„)高科技。显然,这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最直观描述。(2)科学技术进步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18世纪中叶产生的蒸汽技术革命,导致了 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电能的开发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电力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展开了新的工业革命的浪潮。20世纪下半叶,以微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拉开帷幕,科技进步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n向比过去显得更加强烈。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的另一方面,也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改变着人的知识能力,创造了现代文明。导致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弹力、电磁力和(C)相互作用。A.地磁力 B.分子力C强力 D.结合力 2.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D)的最小功能单位。A.细胞 B.蛋白质 C.氨基酸 D.遗传物质 3.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D)技术而培养出的克隆动物。A.细胞核移植 B.细胞融合 C.细胞培养 D.细胞膜嫁接。

4.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A)。A.星系 B.星空 C.星云 D.星际

5.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C),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A.电 B.声 C.光 D.机械 6.科学是技术发展的__理论__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7.我国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技术群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生物技术 8.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_信息技术 为先导的。

9.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__大陆漂移__ 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10.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的概念。可持续发展 11.核能 :核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能量。

12.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lo-g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的材料。

第二篇:通论读后感

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有感

一、通论——颠覆古典理论思想旅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了解了凯恩斯其人,读完其《通论》之后,这句话一直徘徊在脑海中。凯恩斯出生于剑桥的书香门第,过人的天赋和得天独厚的成长环境,让他成为一个腹中有笔墨、胸中有抱负之人。他拥有一个灵光的头脑,在学校一直比同龄人表现得更为出色;他多才多艺,参加辩论,被选为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成员,参加剧团表演;他拥有一个独特的成长路径,先是学习数学,之后为政府工作,再到剑桥教书育人、研究深造,专攻经济学。

正是这些所有的特质使得他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家,更是有常人难得的政治抱负之人,富有达则兼济天下的宏伟气魄。也正是有这样的抱负,使得他颠覆了古典理论任由经济发展的思想,希望从政府的视角上对经济作出积极的应变,来改善普天下人的生活。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可以很清楚地体会到这一点。

通论,乃贯通而论,既承接古典经济理论之精华,又颠覆古典经济理论之假设,凯恩斯在通论中将其自己的思想和古典经济理论融会贯通结合成一个创时代的凯恩斯主义。

《通论》开篇即概述通论的主要内容,篇幅不长,却言简意赅。短短两百多字中,凯恩斯提到“古典派的理论前提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才可用,但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可用,它所假定的情况仅仅是可能的均衡点中的一点,而且古典理论所假定的特殊状况恰好与我们所处的社会不相符,所以如果我们试图应用于现实,那结果会是误导的,甚至是灾难性的”,既承认了古典理论的经典,又推翻了古典理论从而为一个新的理论做出了铺垫。

古典理论是凯恩斯理论出现以前的经济思想主流学派,是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的,在斯密提出了自由之手之后,追随其后的包括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和约翰·穆勒。一般说来,该学派相信价格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然而,古典理论却有严格苛刻的假设,要求工资等于边际劳动产品,工资效用等于劳动负效用,劳动的供求均衡是以“实际工资”为基础,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此,提高组织效率从而减少摩擦性失业,减少劳动的边际负效用从而减少自愿失业,提高工资品产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提高费工资品价格都可以提高就业量。以上是古典理论对就业的唯一的详尽解释。

然而,在就业方面,凯恩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是通过总供给和总需求函数相交得到的,这种“有效需求”才意味着充分就业。而由于需求分为消费、投资和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投资并不会使总需求自动达到“有效需求”,甚至越富有的社会这种偏差越大,使得经济运行中“有效需求”不能实现成为常态,因此自由的手并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发挥效率作用,需有另一只手来将偏离常态的经济扶上正轨,使得人们免受经济偏离常态所带来的痛苦。

有时,附庸于传统是因为对传统并无深刻的认识,没有足够的资本和底气来挑传统的毛病,真正敢于质疑经典的是那些绝对理解和掌握经典的人。虽然,凯恩斯从小受古典理论的熏陶,但这并不阻碍他向传统挑战,真实因为他对古典理论认识得透彻,理解得深刻,才能够列举古典理论之不足,提出具有建设性革命性的一个新的理论。

二、深入挖掘——解构与建构

解构是为了更好地建构。

通论写作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发现影响就业的因素,沿着这个思路,凯恩斯首先提出了有效需求的观点,认为有效需求决定了就业水平,至此,开始解构,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这三个方面分析决定有效需求从而决定就业的原因;进而,将流动性偏好分成了交易需求、投机需求、谨慎需求三个方面。在层层解构后,重新搭建起决定就业水平的一个框架,得出货币利息率在确定就业水平方面处于特殊地位。这一解一建,构成了通论的框架。

有效需求表现为收入的消费,当就业增加时,收入也随之增加,而且社会实际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增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快,因此经常引起需求不足。这是造成小于充分就业均衡的原因,为此,就需要增加社会投资以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并借此扩大就业量。有效需求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对消费物的需求和对投资物的需求,那么只要找到影响这两个方面需求的变动因素,就可以探寻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所在,凯恩斯将变动因素分解为三个:(1)边际消费倾向规律,(2)资本边际效率规律,(3)灵活偏好规律。消费对于消费物的需求,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而对投资物的需求,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和“货币利息率”。

边际消费倾向。文中从第八章到第十章都围绕着边际消费倾向来分析,首先从客观因素分析了工资单位,收入和净收入见的差额,资本价值的以外变化、时间贴现率的变化、财政政策的变化人们对将来收入的期望等因素,最终总结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产量

和就业量。消费倾向小于1,且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倾向不断减小,即其导数小于0。在这个假设下,就业量就只能随投资量增加而增加,投资中真正影响就业的是“净投资”而非折旧。其次,分析了如同七宗罪一样的主管因素:谨慎、愿望、算计、改善、独立、管理、自豪与贪婪。然而主观因素相对于客观因素来说变化很小,因而在实际分析中,其重要性不如客观因素来得大。人们将所得的收入一部分用于储蓄,另一部分用于消费,因此,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反映了有效需求,从而直接影响着总支出;边际消费倾向亦能间接影响总支出,这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便是投资乘数理论。凯恩斯的投资乘数理论是:在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下,新增加的一定量的投资经过一定时间后,可导致收入与就业量数倍的增加,或导致数倍于投资量的GDP。这便是边际消费倾向对有效需求的作用。

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可以简化地理解成贴现率,它是使某项资本所带来的未来收益的现值等于资本供给价格的一个比率。资本投资的边际效率如同消费者的边际效益一样是逐渐递减的,投资的资本越多,资本边际效率就越小,反之,则资本边际效率就越高。人们会在众多的投资机会中进行选择,将投资从资本边际效率低的领域转移到资本边际效率高的领域,从而使所有的投资达到一个平衡,最终,所有的资本边际效率趋同于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凯恩斯在通论中第十一章首次提出了资本边际效率的概念,既而在十二章中就决定资产之未来收益得因素进行讨论,总结出,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率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资本边际效率受利率牵动,趋同于利率。投资量之大小,乃定于利率与资本之边际效率表之关系,有一个当前投资量,即有一个资本之边际效率与之相应,利率的变动牵动着投资量的变动。而投资量的变化又影响着有效需求,因此,由利率变化引起的资本边际效率的的变化,将会间接导致有效需求的增减。如上便分析了资本边际效率对有效需求的影响。

流动性偏好。货币的需求又称“流动性偏好”。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愿望或动机。人们如果以货币以外的其他形式来持有财富,会带来收益。以债券形式持有,会有利息收入,以股票形式持有,会有股息或红利收入,以房产形式持有,会有租金收入等等。按照凯恩斯的观点,人们储存货币是出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第一,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支出的需要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交易动机主要取决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为应付日常支出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多。因此,出于交易动机所需的货币量是收入的函数。第二,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是指为了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

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谨慎动机产生于人们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这一部分所需的货币主要决定于人们对意外事件的看法,从整个社会来看,这部分货币量和收入密切相关。因此,出于谨慎动机所需的货币量大致也是收入的函数。第三,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购买生利资产例如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有利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人们持有货币可以随时抓住有利的投机机会,但是会损失利息。当利率较低时,持有货币所损失的利息就较少,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就大,反之则相反。因此出于投机动机对货币的需求量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凯恩斯指出,在任一时刻,人们心中存在着某种“标准”的利率。假如现行利率高于人们心中的标准利率,那么他会预期利率将趋于下降。此时,他将预期债券价格上涨,买入债券。由此可以看出,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函数,两者反方向变化,利率越高,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少,利率越低,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多。当利率极高时,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量等于零。也就是说,人们认为此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上升,或者说,债券的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下降,因而会将持有的货币量全部换成债券。反之,在利率极低例如2%时,人们预期利率不可能再低下去了,也就是债券未来的价格只会下跌,此时,人们必然卖出债券以持有货币,由此,货币当局在公开市场活动中收购债券所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必然全部被公众作为货币保存在身边,所以凯恩斯称之为“流动性陷阱”,此时,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穷大,货币需求曲线在利率降低到2%时变成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宏观调控,而宏观调控的依据正是体现在这三个重要的影响因子上。当经济萧条时,政府通过政策的颁发来提高人们的消费或降低利率,从而鼓励人们消费和投资,以促进有效需求,带动经济的发展。凯恩斯引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为许多国家带来福音,为全人类留下了一笔无价的财富。

三、新理论的影响——美国与中国

凯恩斯平息了二十世纪初的一场惊涛骇浪。

凯恩斯思想源于英国,却平息了大洋彼岸的美国的一场惊涛骇浪。30 年代大危机发生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迫切需要新的经济理论,凯恩斯密切关注着大洋彼岸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及其经验。1934 年夏,凯恩斯访问美国,在接受罗斯福总统会见时,进一步强调了政府支出的作用,而罗斯福新政也推动了凯恩斯的理论研究。在罗斯福新

政实施3 年后,凯恩斯的《通论》出版,从某种意义上说凯恩斯主义是凯恩斯根据罗斯福新政的实践加以理论总结的产物。但是反过来凯恩斯主义也为新政所实施的诸多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实际上,在1934 年在凯恩斯访问白宫,亲自向罗斯福介绍了他的经济思想后,凯恩斯主义就成为了指导后期新政的理论基础。罗斯福新政几乎全面实施了凯恩斯政策措施:用赤字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消费,提高消费倾向,举债救济失业,修建大型公共工程,用货币政策调节利率甚至直接前期就已经存在,但是直到1936 年,罗斯福都把财政赤字看成是不光彩的政绩,曾力图消除他。但是随着凯恩斯主义的传入美国,凯恩斯主义对赤字财政的确认,是罗斯福认识到,财政赤字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于是再也不提消除财政赤字的事情。随后新政的财政赤字越来越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后期新政的经济政策确实是以凯恩斯主义为其理论基础的。同样不可忽视的是,美国大批经济学家对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传播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他们对凯恩斯主义做了许多创造性的研究,是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经济学。哈佛大学教授汉森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传播者,他在1933―1945 年期间还多次受聘为美国政府各部门顾问,曾对当时罗斯福总统新政进行策划和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二战以后,美国主流经济学仍然是凯恩斯主义,不过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和战前30 年代大危机状态截然不同,各国为了恢复在战争中被破坏的生产能力,大量的资本投资和加速的科技革命,使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20年内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如何使意在应对经济萧条状态的凯恩斯主义能适应相对稳定繁荣的经济状态,就成为经济学家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在美国,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就是在战后这种新的经济形势下,在扩展凯恩斯主义和融合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而形成的。而且逐渐成为西方正统经济学,并成为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他们把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结合起来。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措施脱胎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即凯恩斯认为当市场经济无法实现充分就业所要求的总需求时,就应由国家对需求进行管理或调节,内容为通过财政政策,增加预算支出增加税收来刺激或压制总需求;同时辅之以货币政策,增发或减少货币量以影响利率及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他们在总需求分析方面采用了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在总供给分析方面,短期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观点,长期则采取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中国与凯恩斯亦有不解之缘。

在80年代以后,中国逐渐走向改革开放,慢慢地从计划体制重围中走出。然而,这次初涉浅滩让对市场经济毫无经验的中国尝尽了苦头。在80年代到90年代短短几年

间就出现了多次通货膨胀。1985年到1989年5年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8.8%、6.0%、7.3%、18.5%、17.8%。自1993年物价狂起,到了1994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食品类价格竟比上年同期上涨34.1%,1994年是物价涨幅最高的一年,达21.7%。

然而,对于市场经济毫无经验的中国来说,虽然之前的计划经济中一直是大政府小市场,但在凯恩斯思想领域还是一片空白,遇到通胀这样棘手的难题,中国束手无策。在几次急刹车带来了教训之后,中国政府开始学着像西方国家一样,通过控制利率杠杆和货币政策来进行经济的软着陆,凯恩斯主义逐渐被引进指导国内的经济政策。在调控期间,存款利率一度长涨到 12%左右,五年期以上保值储蓄还可以得到12%左右的保值利息,也就是说长期存款的利率几乎达到25%,存一万元钱,年利息2500元,这种高利率在全世界恐怕也是少见的。

虽然,凯恩斯的财政政策并不是依据中国经济的实际状况来设计的,虽然它更多地适用于西方国家的“富裕社会”,但作为一个指导思想,它弥补了中国在引进市场经济之后宏观调控方法的盲点,影响之巨大,不可置疑。

第三篇:园艺通论总结

园艺通论

1、园艺生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意义?

世界各国的园艺业都是农业中的大产业,这种趋势在发达国家或地区显得更为突出(1):食品、营养品。

现代社会粮食已不是人直接入口的主要食品,蔬菜和果品因为其营养和医疗价值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蔬菜和果品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是其他食品所不能替代的。蔬菜和瓜果不仅营养丰富,它们又多是低热量食品,医疗和保健价值很高。)

(2)工业原料:园艺产品作为工业原料,已经越来越多样化和专业化。食品工业、饮料和酿酒业、医药工业和化工业,应用园艺产品作为原料是很多的。

(3)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园艺植物都有覆盖和绿化土地、保持水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评价一个现代化的农村或城镇,人的宜居与否,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4)园艺规划、园艺文化

2、园艺业发展的前景和热点?

(1)资源的最优化利用:通俗的说,就是适地适栽,即因地制宜地确定作物的种类和品种,最高效率的开发自然条件下的潜在优势,发挥植物种质资源的最优产量和最优品质。(资源优势的利用,还包括继续研究和开发野生植物资源。一些野生植物具有特别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其基因资源是宝贵的财富,万不可忽视------)

(2)发展现代化园艺产业: 分散、零星、落后的小农菜园、果园、或花圃,生产力低下,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现代化园艺产业,必须是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管理,劳动者有较高的文化与科技素质,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应当瞄准国际市场。园艺产业正在快速的发展中,是各地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

(3)观光农业、都市农业、旅游农业。这些概念的主要内容是与人们吃、喝、住、玩关系更加密切的农业生产,包括园艺生产。社会有这种需求,就应当给予关注和满足。(还有市场园艺,即自采菜园、果园、花圃)

(4)社区园艺、家庭园艺、微型园艺:社区园艺更贴近居民的生活,就在街道旁和楼房间应有一定的园林、果树、花卉、草坪,也可以适当加些蔬菜作物。家庭园艺,在家庭庭院、阳台、楼顶的种植。微型园艺:极小面积的种植区域或是配置小的景观,栽种观赏价值高的的微型植物。

(5)绿色食品、有机园艺。绿色食品简言之即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现在很多城市已设安全食品准则,来推动绿色食品的发展。有机园艺强调生产过程中严格不用或限制用非有机的肥料、农药等,以保证产品的绿色品质。

(6)设施园艺、运输园艺。设施园艺,目前主要是利用太阳能或调解热量的反季节栽培设施,如温室、塑料大棚等,广义的讲------。而运输园艺是基地化生产后的园艺产品的运输。(7)园艺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农业,是由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念引申而来,主要有三个目标(生产:生产更多的产品,且安全优质。经济:生产者效益好,生活水平提高。生态:生态环境的改善)。园艺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水土保持、节水节能、免除污染、提高劳动效率、实施绿色生产制等,当前最迫切的就是节水)(8)园艺文化、园艺疗法

3、举例说明园艺植物花芽分化有哪几种类型?

花芽分化是指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向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的过程。园艺植物花芽分化可分为以下几种:

(1)夏秋分化型:花芽分化一年一次,在6-9月份进行。这类植物的多数在秋末花芽已具备各种花器,只有性细胞的分化在冬春完成,春季开花。许多落叶果树、观赏树木、木本花卉均属于此类。如苹果、桃、梅花、牡丹、丁香等。常绿果树中的枇杷、杨梅花芽分化也属于此类,但花芽分化似乎并不经过一个休眠阶段,所以开花早、结果也早。

(2)冬春分化型:这种分化类型的植物一类是原产温暖地区的常绿果树、观赏树木,如柑橘类的许多种类在12月份至第二年三月份进行花芽分化。分化时间短,连续进行,春季开花;另一种是许多二年生花卉及二年生花卉,还有一些宿根花卉也是冬春分化花芽,如白菜、甘蓝、芹菜等在冬季贮存期里或越冬时进行花芽分化。

(3)当年一次分化、一次开花型。一些当年夏秋季开花的菠菜、花卉种类,在当年生茎的顶端分化花芽,如紫薇、木槿、木芙蓉以及夏秋开花较晚的部分宿根花卉。如菊花、萱草、芙蓉葵等。草坪草也多属于此类。

(4)多次分化型:一年中多次发枝,每次枝顶均能成花。如茉莉、月季、倒挂金钟等四季开花的花木及宿根花卉。枣、四季橘、葡萄等果树也是多次分化型。这些植物主茎生长到一定高度或受到一定刺激,能多次成花,多次结实。但后结的果往往不能成熟,一般不保留。

(5)不定期分化型:每年只分化一次花芽,但因为栽培季节不同而无一定时期,播种后只要植株达到一定的叶面积就能成花和开花。如果树中的凤梨科、芭蕉科的一些植物,蔬菜中的瓜类、茄果类、豆类,花卉中的万寿菊、百日草、叶子花等。

4、仁果类和核果类一般发生四次落果高峰的时期和原因? 仁果类和核果类一般发生四次落果高峰:

第一次落果:在开花前后子房尚未膨大时,以落蕾落花为主。主要原因是花芽发育不良或开花前后环境条件恶劣(低温、大风、干旱等),使花没有授粉或授粉不良而脱落。多年生果树如果头一年树体营养不好,分化的花芽质量不好,落蕾落花就会增加。

第二次落果:在花后1-2周内,子房开始膨大而脱落。主要原因是没有受精或受精不良,子房没有坐果的足够激素与营养(受精刺激)第三次落果:又称生理落果,在花后4-6周,也称6月落果。落果的主要原因是营养。因为幼果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养分,这时如果氮素供应不足或营养生长太旺,贮藏养分不够时,常使胚的发育中止,造成已受精的子房甚至长到一定大小的幼果萎缩脱落。

第四次落果:果实已接近成熟,采前一个月左右开始落果。这次落果主要是自然灾害(风、雹、高温等)或栽培管理不当造成的。

5、果树大小年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在果树生产中一年产量高,一年产量低的现象叫做隔年结果或是大小年,仁果类隔年结果的现象严重,主要有两个原因。

(1):枝叶生长与花芽分化:良好的营养生长是花芽分化的物质基础,有一定的枝叶生长量才能有一定的花芽量。但是营养生长太旺,特别是花芽分化前营养生长不能停缓下来,不利于花芽分化。因此,这一年往往形成的花芽少,下一年就开花少,坐果也少。但是营养生长太弱时,也没有较充足的养分供应花芽分化,也可能造成下一年开花少,坐果也少。而当下一年开花坐果少时,树体就会贮备较多的营养供花芽分化之用,所以小年时当年的花芽分化往往较多,那么第二年就会形成大年。

(2)开花坐果与花芽分化:大年时大量的开花坐果要消耗过多的营养,另外,幼果的种子产生大量抑制花芽分化的激素(如赤霉素),所以当年的花芽分化一般较少,那么下一年就会形成小年;小年时开花坐果少,就有较多的养分供应于花芽分化,来年就会形成大年。

(3)大小年的形成除了树体本身因素外,栽培管理不当或修剪不适也是其重要原因。(如当形成大量花和幼果时,不加以人为调节,或小年不采取保花保果);另外病虫害、干旱、霜冻、冰雹等也可能造成大小年。

解决方案:防止大小年首先应从调节树体营养和合理的负载量入手,加上合理的肥水管理,大年时注意疏花疏果,小年时则注意保花保果,一般都是能够控制大小年的形成。

6、说明有性杂交技术包括那些?

(1)了解育种对象的基本知识:花器结构、开花习性、授粉方式、传粉媒介和雌雄蕊成熟进程等

(2)培育亲本种株,选择杂交用花:种株培育的三项基本要求是生长健壮、典型性及无病虫危害,同时采取各种措施调整亲本花期,使之相遇。选择杂交用花应根据不同园艺植物选择适当开花节位或花序,选留数量适中,健壮饱满的花蕾。

(3)隔离措施:为防止非目的性杂交,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通常用半透明羊皮纸或硫酸纸进行花序或单花套袋隔离。

(4)父本花粉采集:父本花粉应从隔离条件下当天盛开花朵上取得。也可以在开花前一天取回父本花蕾,取出花药干燥后取粉。

(5)母本去雄授粉:两性花园艺植物的母本在在授粉前必须去除雄蕊以防自交。去雄一般在开花前一天下午进行。去雄后可以马上进行授粉,也可以在第二天花开时再授粉。(6)标记和登记:杂交后的花应挂牌标记,并建立有性杂交登记表。

(7)杂交后的管理:当柱头完全枯萎后,可除去隔离带,以免妨碍果实生长。要加强杂交母株的管理,适时摘心、整枝,合理施肥,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以利于杂交种子的发育,并注意观察记载。

(8)杂交种子收货贮存:为了使能充分成熟,杂交果实应适当晚采。果实采收后,应放在冷凉的地方后熟,这样可提高种子的生活力。

7、简述育种的基本途径

(1)选择育种:即利用现有种类、品种在繁殖或栽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自然变异,通过人工选择的方法培育成稳定新品种的育种途径。包括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方法(自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方法、常异花授粉、异花授粉)和无性繁殖的选种方法(芽变育种、实生选种)

(2)有性杂交育种:是根据品种选育目标选配亲本,通过人工杂交的手段,把分散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新品种之中。包括常规杂交育种和远缘杂交育种

(3)其他育种途径:辐射诱变育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生物技术育种、航天育种

8、促进扦插和压条生根的措施有哪些?

对于扦插:(1)机械处理:扦插材料剥皮、纵伤、环剥、刻伤等

(2)黄化处理:对不易生根的枝条在其生长初期用黑纸等材料包扎基部,能使组织黄化,皮层增厚,有利于生根。

(3)浸水处理:休眠期扦插,插前将枝条置于清水中浸泡12h左右,使之充分吸水,差后可促进根原始体形成,提高扦插成活率。

(4)加温崔根处理:人为的提高插条下端生根部位的温度,降低上端发芽部位的温度,使插条先发根后发芽。

(5)药物处理:应用人工合成的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插条进行插前处理。(吲哚丁酸、萘乙酸等)

对于压条生根同样采取:刻伤、环剥、绑缚、扭枝、黄化处理、生长调节剂等方法促进压条生根。

9、在嫁接过程中,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有哪些?

(1)砧木与接穗的亲和力:亲和力是砧木与接穗能愈合且正常生长的能力,嫁接能否成功,亲和力是最基本的条件

(2)嫁接的时期和环境条件:嫁接成败与气温、土温及砧木与接穗的活跃状态有密切的关系,不同嫁接的方法选择的嫁接时期不同。

(3)砧木质量和嫁接技术:接穗和砧木发育充实,贮藏营养物质较多时,嫁接易于成活。

10、举例简述蔬菜植物植株调整的内容? 蔬菜植株调整是一项细致的栽培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支架、压蔓、整枝、摘心、打杈、绑蔓、摘叶、束叶、及疏花疏果等技术。

(1)支架、压蔓:需要直立栽培的蔓性和直立性较差的蔬菜种类,需要借助它的辅助支撑才能很好的生长,如黄瓜、苦瓜、葫芦、菜豆等

(2)整枝、摘心、打杈:整枝是指除去一部分枝,对留下的枝引放于一定位置的措施。整枝通常通过摘心和打杈来完成。如茄子、番茄、和辣椒等可利用整枝控制过旺的生长和调节其空间分布,促进果实的发育。

(3)绑蔓:对于攀援植物或藤本植物,其自身的能力不足以使它牢固的附着在支架上,必须人为的绑缚,例如番茄、黄瓜、冬瓜、丝瓜等。

(4)摘叶、束叶:在植物体上不同成熟度叶片的光合效率不同,老叶相对新叶光合效率弱,呼吸消耗已超过其自身制造的营养物质,所以需要摘除老叶或病叶。如黄瓜展叶后30-35d光合效率迅速降低,45-50d基本无积累。束叶对花椰菜和大白菜有良好的作用。

11、整形修剪的作用,果树修剪分几个时期及每个时期的主要修剪方法?

整形修剪的作用:构成坚实的树体骨架,使树体具有较大的负载能力;保证树体具有合理的结构,充分利用光能及具有良好的通风性能;维持树体良好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实现早果、丰产、稳产栽培;保证树体生产出优质的果实,提高果园经济效益;减少果园的病虫害的发生,维持树体健壮;控制树冠的体积大小与高度,便于管理;适应不良的土壤与生态环境条件,扩大栽培范围。果树的修剪一般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1)休眠期修剪(也叫冬季修剪):休眠期树体内贮藏养分较为充足,修剪后枝芽减少,有利于集中利用贮藏养分,包括短截、曲枝、疏剪、缩剪、长放、开张枝条角度、刻伤和环割。(2)生长期修剪(又叫夏季修剪):是春季萌芽后至落叶果树秋冬落叶前或常绿果树晚秋梢停止生长前这段时间进行的修剪。目的是可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抑制过旺的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果品质量。包括:除芽和疏梢、摘心和剪梢、扭梢和拿枝、环割、环剥、倒贴皮、大扒皮。

12、种植园规划设计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1)种植园园址选择:依据气候、土壤、水源、和社会因素等,其中以气候为优先考虑的重要条件。蔬菜和花卉都是对肥水需求比较迫切的植物,需选择肥沃的平地建园,需有水源条件。果树在我国发展的方针是“上山下滩,不与粮棉油争地”

(2)种植园小区规划:基本要求是“小区内气候和土地条件应基本一致,山地、丘陵地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有利于防止风害,有利于机械作业等,小区的面积应因地制宜,大小适当”(3)种植园防护林规划:无论是果园、菜园、或花圃都需要建立防护林,防护林可以提高种植园良好而稳定的生态环境,合理的设计防护林带,才能发挥最大的防护效果。防护林可分为紧密型林带和疏透型防护林带。

(4)种植园道路系统规划:种植园中良好而合理的道路系统,是现代化种植园的重要标志之一。平地种植园的道路规划,主路、干路、支路依次按6-8m、4-6米、和2.5-3米的宽度设计,应达到任何天气下各种交通车辆都通行无阻的要求。

(5)种植园排灌系统规划:排灌系统设计是系统规划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在可持续发展农业中更应注意水土保持和节水问题。排水不仅有排洪、防淤、防涝作用,还是治理盐碱地的最好方法。

(6)种植园建筑物规划

(7)林木树种、品种选择和授粉树的配置:在选择树种时一定要清楚的了解本地自然资源与市场情况,做到因地制宜,适应市场发展需要。选择的树种应具备: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树种优良,适应市场需要等特点,品种的选择同树种一样。授粉品种应达到的要求: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花粉量大;进入结果年限和丰产年限相近果实经济性状(产量、品质等)也较好;生长习性和主栽品种相近等。

13、简述合理日光温室结构设计中的“五度”和“三材”? 日光温室的五度:

角度 高度 跨度 长度 厚度

(1)长度:温室东西延长,其长度一般在60-80米较为适宜

(2)跨度与高度:温室跨度是指温室的后墙内侧到前屋面底角处之间的距离,一般以7米较为适中。屋面最高高度与温室跨度以1:2.2为宜,所以高度应以3-3.2为宜。

(3)后墙体高度与厚度:后墙体高度一般受温室高度、后屋面仰角的限制,不能太高或是太低。后墙的厚度,影响隔热、蓄热的效果,0.4-0.7米厚的土墙或空心墙(内填隔热材料),效果较好。

(4)角度 : 包括前屋面角 后屋面仰角 及方位角 日光温室的三材:

骨架材料 透光材料(采光面材料):聚乙烯膜、聚氯乙烯膜或玻璃 保温材料

14、园艺产品的贮藏方法和技术特点?

(1)简易贮藏:利用一定季节的气温和土温来保持较为理想的贮藏条件,一般不要控温、控湿的机器设备。如埋藏、堆藏、窖藏等,结构简单、因地制宜,但温湿度难以调控,产品贮藏寿命不长。

(2)通风贮藏:利用冷热空气对流的原理,利用贮藏库内外温差和昼夜温差,引入自然冷凉空气,设施建筑比较简单,操作方便,库藏大,但需要有良好的隔热性能,有通风设备,适用于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多建于地势高,通风良好的地方。(3)机械冷藏:在隔热良好的建筑中,利用制冷设备降温并保持低温。不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并可调控温湿度。但制冷设备中常使用氟利昂对大气臭氧造成破坏。

(4)气调贮藏:增加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氧气浓度,结合低温,抑制产品的呼吸作用,延长产品贮藏寿命。包括自发气调和人工气调。

(5)减压贮藏:是气调贮藏的进一步发展,又称低压换气法,通过降低贮藏环境中的气压来创造贮藏的环境,但在减压条件下,组织极易蒸散干燥。

(6)速冻保鲜:将产品的热量或能量抽出来,直接排除产品中的游离水分子的融化潜热后,水分变成冰晶结构的一种保鲜方法。

第四篇:民族学通论(完全版)

民族学通论

一、名词解释:

1.民族学: 民族学是以民族及其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属于人文与社会科学。它包括很多二级学科:①民族学史;②民族问题理论;③文化人类学;④民俗学;⑤蒙古学;⑥藏学。

2.文化人类学:这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的学科,为人类学主要分支之一。1901年霍姆斯创用这一专称,旨在强调人类学中研究人类文化的部分,以区别于研究人类体质的体质人类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的过程,分析比较各民族、各部族、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区文化的异同,探讨和发现人类文化的一般和特殊规律。该学科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整体方法、参与观察、比较法等。文化人类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其中主要有进化论学派、传播学派、结构主义学派和功能学派。

3.人类学:人类学是一门全面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是一门历史和理论的实验科学,统属于自然科学,又属于社会科学。

4.语言学:语言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的内部结构,如语音、词汇、语法、句法和语言的发展规律。语言学家在进行这种研究时当然也要联系社会、文化、民族等背景,但他们是从解释语言事实的角度出发的。

5.体质人类学:亦称为自然人类学,生物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主要分支之一。是一门研究人类自身起源分布、演化与发展人种形成以及现代人种、种族、民族的体质特征、类型及其变化规律、人类体质特征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问题的学科。

6.“民族问题五种丛书”: 《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志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省志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丛刊》

7、种族:种族,又称人种,是现代人类这个统一物种即晚期智人当中的各个亚种。种族是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他们经常地在内部进行婚配和繁育。这些特征是在一定地域内长期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

8、种族主义:种族主义宣扬人类的不同种族在本质上有优劣之分,“优等”种族应统治和奴役“劣等”种族的政治主张。种族主义的基本内容是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其极端发展是种族灭绝。

9、种族灭绝:反动统治阶级为了本阶级的利益,借口种族、民族或宗教原因,整批地杀害某一集团的人。

10、种族的分类:胡顿1946年提出系统分类法,分为三大人种,即蒙古人种、赤道人种、欧罗巴人种。

11、黄色人种:亦称蒙古人种。主要体质特征为:皮肤浅黄色,头发色黑形直,胡须和体毛较少,颜面扁平,鼻梁不高,唇厚适中身材自北向南呈现从中高到较矮和从粗壮到纤细的过度趋势,眼内角多有蒙古褶。

12、白色人种:亦称欧罗巴人种,俗称白色人种。主要体质特征:肤色一般浅淡,部分呈褐色,毛发颜色不一,发型波状,次生体毛发达,泪阜(fu)外露,鼻高唇薄。

13、黑色人种:亦称赤道尼格罗人种。主要体质特征为:皮肤浅黄色,头发色黑形直,胡须和体毛较少,颜面扁平,鼻梁不高,唇厚适中身材自北向南呈现从中高到较矮和从粗壮到纤细的过度趋势,眼内角多有蒙古褶。

14、劳动创造说: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包括了三个互相联系的基本论点:(1)语言的历史和意识的历史同样长久,或者说语言与思维互动。(2)分节语的出现是,人类童年的主要成就。(3)语言产生的前提和条件是直立行走和劳动。

15、劳动“推动力”说:劳动只是一种特殊的适应手段,适应方式。它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推动古猿的内部矛盾性发展与转化。

16、.突变选择说:学术界另有学者认为,人类起源的决定因素是突变、选择和隔离。简称突变选择说。

17、.腊玛古猿:腊玛是古代印度史诗中的英雄,该学名在1934年确定。刘易斯(G·E·Lewis)认为,其犬齿

3与其他齿平列,无缝隙,齿弓与人一样呈抛物线型,脑量300㎝,体重10-15公斤,可能是向人的方向发展的人科早期代表。

18、直立人:直立人分为早期直立人和晚期直立人。以能人为代表的早期直立人,具有如下特征:⑴手足进一步分化,手已能制造工具,具有了人的性质。⑵脑部较发达,平均脑量637cm3,有的高达810cm3。⑶文化方面有砾石工具和粗制石斧,标志着真正的劳动的开端。晚期直立人只是同早期直立人相对而言,在距今150-20万年。

19、智人:智人所处的时代是旧石器中、晚期,人类群体已从前氏族公社时期过渡到母系氏族的萌芽时期。智人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智人即过去所称古人和尼人;晚期智人——“智人的智人”即称新人。

20、语言: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一套象征符号系统。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最主要标志之一,是维系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纽带,也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21、民族:斯大林所讲民族所下的著名定义中:“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质素曲稳定的共同体”。2005年,国务院对“民族”做出新解释:民族是在一定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一般说来,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22、语言谱系分类:把世界上被研究过的即做过历史比较的语言按亲属关系做出分类,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语言谱系分类。在这种谱系分类中,最高的谱系单位是语系。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在来源上是相同的。语系之下的语言,根据关系的亲密程度而分成若干语族一个语族中的语言又可运用同样的原则分出若干语支;每个语支下可能有一种或几种语言。确定语系、语族、语支的标准,就是运用语言学的历史比较法而证明语言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语言谱系分类是民族关系的主要标志。语言谱系分类中的缺陷不是历史比较法本身的缺陷,而是由于历史比较语言学家对欧洲以外的许多语言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定点跟踪调查法:

23、系统分类法:美国著名体质人类学家、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胡顿1946年提出的系统分类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流行。他在充分考虑到大洋洲人种的地位之后,认为世界人类可以在第一个层次上分为三大人种,即蒙古人种、赤道人种和欧罗巴人种,每个人人种下面包括几个分支,分支下面又包括几个地区性的人种类型。

24、音位记音法:这原是语言学研究的基本功,但因为民族学者的调查也要求首先记下语音材料,所以它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民族学研究中的语言学方法的基础。准确地记录发音人的语音是用第一手材料进行比较、分析、考据和论证的先决条件。当然,民族学并不一定要求调查者像语言学家那样全面地归纳和描写某种语言的整个音位系统,但它确实要求调查者对于所要论证的语言材料(特别是语词)做出准确的记录,而且这种记录必须用世界语言学界公认的国际音标进行。音位记音法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而且在于它能为我们提供一把打开民族语言资料宝库的钥匙,为民族学的研究和论证工作开辟一个新天地。因此,我们要求民族学工作者下苦功夫熟练地掌握国际音标的整个系统。

25、词义分析法:就是通过对词义特点的分析来认识其中包含的民族和文化特点,这一方法的认识论基础在于民族语言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紧密联系。历史语言学的先驱格里姆曾讲过两段足以振聋发脯的名言:一是“我们的语言也就是我们的历史”;二是“关于各个民族的情况,有一种比之骨头、工具和墓葬更为生动的证据,这就是他们的语言”。词义分析法的主要对象包括:第一,词的多重涵义;第二,复合词的构造反其涵义,第三,亲属称谓的外延;第四,借词;第五,词汇系统构造中的涵义。

26、同源词比较法:如果某个词在不同语言或方言里是同源的,那就说明讲这些不同语言或方言的人曾共同使用过该词。事实上,这也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确定语言谱系的重要依据。

27、词源考证法:在民族学研究中,我们有时要对某一种话言现象的来源问题进行考证,以弥补其他方面材料的不足。掌握这种方法有时能对民族学工作者论证民族史上的一些事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常被民族学家考证的语言现象是地名和民族名称,其中地名尤为重要。

地名在词汇中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考证地名的来源能够帮助我们推测古代民族的分布、迁徙及历史上不同民族相互接触的情形。一个民族往往将自己的历史,将自己对于环境做出反应的种种经验即文化都凝聚积淀在自己的语言中。

28、.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之下,并操持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

29、游猎经济文化类型:以采集生活地理上的植物、猎捕动物的办法获取食物的生计行为、其生活地点常常游不定。是人类社会形成最早的经济文化类型。

30、游耕经济文化类型:俗称刀耕火种,是指在一片土地耕种一年或几年后便丢弃转移的农耕方式。

31、实地调查法: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

32、马凌诺斯基革命:指的是对民族学实地调查方法的创新,即开创了“参与观察”式的田野工作的新局面。这是民族学实地调查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飞跃,奠定了现代民族学实地调查的基石。

33、家支制度:凉山彝族奴隶制度。家支,彝语称“楚西”或“楚加”,是以父子连名制谱系为纽带连接起来的父系血缘集团。家支有自己固定的地域范围。黑彝家支,起着奴隶主阶级专政工具的作用。黑彝家支间彼此互不统属,各自为政。每个家支对它的成员都有很强的约束力。

34、基诺族的长老制:它是基诺族的一种政治制度,村社一般有两个长老,首席称卓巴,次为卓生,由特定的古老氏族的最年长者充任。他们是村社中受尊敬的领导人,其主要职责涉及村社生产、生活和宗教祭祀方面,在调 解纠纷、对外交往等方面起作重要作用。长老不脱离生产,没有薪俸报酬,具有公仆性质,但是在年节、婚丧平均分配食物时,可以多得到一部分。长老制体现出原始民主。

35、瑶老制:瑶老制是瑶族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形式,具有政治制度的职能,产生于原始农村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瑶老是村寨的首领,由民主选择举或自然形成,一般由经验丰富、办事公道路,在村民中享有威望的年长者担任。瑶老不脱离生产劳动,无特权。其主要职责是主持村寨生产活动,调解纠纷,掌管宗教祭祀等公共事务,组织村寨共同抵御外界侵扰等等。他们是社会的公仆,重大事务由全寨大会决定。

36、石牌制:是瑶族的一种具有原始民主残余性质的政治组织形式,具有政治制度的职能。这种组织是以一个或若干个村寨为单位,对于防盗贼、保护生产、婚姻聘礼、保护外来正当商人、处理纠纷等问题订立共同遵守的规约,这种规约称为“石牌律”,刻在石牌上。因此叫石牌制。

37、侗、苗、布依、水族的“款”:是湖南、贵州、广西一带侗、苗、布依、水族等村寨中具有农村公性质的社会组织。参加“款”的村寨,彼此之间有相互支援的义务和监督执行“款约”的权利。

38、合亩制:是海南岛1947年以前部分黎族地区特有的一种生产和社会组织。“合亩”在黎语中意为“同祖人共耕主公田”,是经济生活中的基本单位,由若干户有血缘关系的父系小家庭组成。合亩制具有原始公社共同体的性质,土地方共有、集体劳动、平均分配仍占据主要地位。合亩又具有政治的职能。每个合亩有一个亩头,一般由父系长辈担任。亩头主持合亩的生产和分配,处理合亩内外的一切公共事务。

39、景颇族山官制:“山官”系当地汉族称呼,景颇语叫做“贡萨统”,又称“杜”、“杜瓦”。山官是从原始农村公社分化出来的世袭贵族,分为大、中、小三类,有自己的辖区,在辖区内行使独立权力。山官辖区的社会成员一般分为官种、百姓和奴隶三个等级,等级界限严格,互不通婚。山官必须由出生于官种血统,实行幼子继承的世袭制。山官是辖区最高的政治首领,是习惯法的体现者和执行者,战时则是军事领袖。山官享有各种特权。山官下有寨头,由山官委派。山官之间也没有直接统属关系。

40、政教合一制度:在西藏农奴制和新疆夏合勒克乡维吾尔族农奴制社会中,都存在着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而西藏藏族政教合一制度最为典型。在西藏地方政权中,**喇叭是最高权力的化身,他既是宗教领袖,又是政治领袖,集宗教、政治大权于一身。地方政府的官员分成僧官和俗官两个系统。俗官几乎全部出生于封建世俗贵族家庭,僧官绝大部分出生于贵族家庭。这种政教合一制度实质上封建贵族专制的政权组织。这一制度在1959年民主改革运动中被废除。

41、盟旗制度:盟旗制度是清朝政府在蒙古族地区实行的封建统治制度,是根据满族八旗制度的组织原则,在蒙古族原有的社会制度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旗有总管旗、札萨克旗和喇嘛旗之分,以札萨克旗为最。旗为军事行政合一组织。旗为盟的会盟组织,合数旗而成,盟长不能直接干预各旗事务。盟、旗之上有清政府驻防将军事、都统、总管、大臣的管辖。盟旗制度是清政府统治制度的组成部分,直到1945年才彻底废除。

42、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是元、明、清封建王朝对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统治制度,允许保留原有的统治方式。明、清两朝土司分文职和武职两个系统,在土司中,规格最高,权力最大的是宣慰使司。少数土司制度残留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民主改革时才被废除。

43、婚姻:婚姻通常被用作一种表示社会制度的术语,即得到习俗或法律承认的一男或数男与一女或数女相结合的关系,并包括他们在婚配期间相互具有的以及他们对所生子女所具有的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44、家庭:家庭是一种社会集团,有共同的住所、经济合作、以繁殖后代为特征。它包括了不同的性别成年人——其中至少有一对可以发生由社会承认的性关系及其由其生育或收继的儿女。

45、轮值家庭:

46、核心家庭:核心家庭也叫基础家庭或自然家庭。有婚姻关系、父母关系或养父母关系组成。是由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包括正式收养的子女)所组成的家庭,为当代社会中主要的家庭形式。它是形成其它类型家庭的核心。

47、夏威夷式:这是人类社会最原始、最简单、使用称呼最少的称谓制。它以辈分和性别为称谓区分原则,如一个男子,己身对同辈同性人,包括同胞兄弟、堂兄弟和表兄弟都使用同一称呼,对同辈异性人包括同胞姐妹、堂姐妹和表姐妹使用另一种称呼,对己身长一辈子的所有男性使用一个称呼,对长一辈的所有女性使用另一种称呼。

48、爱斯基摩式:此式中的直系和旁系之间有明确界限,父亲有别于父之兄弟和母之兄弟,但父之兄弟与母之兄弟使用同一称呼;母亲有别于母之姐妹与父之姐妹,而母之姐妹与父之姐妹的称呼相同。或者说,姑舅兄弟姐妹与堂姨表兄弟姐妹同称,而与同胞兄弟姐妹异称。

49、易洛魁式:此类是父与父之兄弟同称,对母之兄弟使用别称,母与母之姐妹同称,对父之姐妹使用别称。这种直系、旁系混合的现象也反映在己身同辈的称谓里。50、奥马哈式:父之姐妹之女(姑表姐妹)及其女,与父之姐妹(姑)同称,其男性则与父之兄弟同称,而舅表兄弟姐妹和己之子女同称。

51、克罗式:母之兄弟之子(舅表兄弟)及其子,与母之兄弟(舅)同称,其女性则与母之姐妹同称,而姑表兄弟姐妹则与己之姐妹之子女同称。

52、苏丹式:此类对各种亲属关系的区分极为细致,如父母叔伯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堂姐妹父亲姐妹的女儿(姑表姐妹)、父亲姐妹的儿子(姑表兄弟)、母亲兄弟的儿子(舅表兄弟)、母亲兄弟的女儿(舅表姐妹)、母亲姐妹的儿子(姨表兄弟)、母亲姐妹的女儿(姨表姐妹)等,都有单独的称呼。

53、单系继嗣:指通过男方或女方单线来推算成员而建立继嗣群。单系继嗣有父系继嗣和母系继嗣两种。双系继嗣有两可继嗣和双边继嗣两种。

54、双系继嗣:双系继嗣可分为两可继嗣和双边继嗣。(1)两可继嗣:一指个人计算其世系或血缘既可以依据父系也可以依据母系。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可以选择他所愿意发生联系的继嗣群,在另一种情况下,一个人可以从父系继嗣群转移到母系继嗣群,也可以从母系继嗣群转移到父系继嗣群,只要他在同一时期中只与一个继嗣群发生联系。在第三种情况下一个人在尽某种义务时可以依父系,而尽某种义务时则又依母系。(2)双边继嗣:即一个人同时从父母双方追溯其祖源,而不问其性别。双边继嗣的亲属一般没有明确的义务、权利和责任,其原因是同一个人往往分属不同的继嗣分类,社会地位或财产的继承,责任和义务的承担往往可以因个人感情而定,而没有固定的继嗣规则。在平时的交往和合作中,排斥什么亲属,包含什么亲属,经常有很大的灵活性。不过如果客观情况需要,双边继嗣的亲属也可以与单继嗣一样结合成稳定而有效的群体。

55、宗教:宗教属于一种世界观和意识形态,因此,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以虚幻方式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化体系。

56、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它指的是一个特定民族在衣、食、住、行、生产劳动、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方面的风尚和习俗。

二、简答题:

1.民族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哪些标志?

①纷纷建立了专门从事民族学研究的组织。如1839年法国的“巴黎民族学学会”,1842年美国的“美国民族学学会”,1843年英国的“民族学学会”,1869年德国的“人类学、民族学和原始社会协会”等 ②基本研究方法的产生。《人类学的记录与询问》,1874年,英国不列颠科学记录协会 ③理论学派的形成。古典进化论学派标志在理论上成熟 ④研究成果和队伍的呈现。

⑤在大学里面纷纷设民族学教授、讲师。2.简述民族学的研究对象、方法

对象:民族学是以民族及其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把民族这一族体作为整体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以及消亡的过程,研究各民族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总之,在我们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里,民族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社会主义祖国特别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四个现代化服务。当然,民族学作为一门研究民族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不应限于国内,而应该扩展到国外,研究世界各民族。方法:主要是用田野调法。

3、简述中华民族学的特色和取得的主要成果。①人类学的西方话语支配性;②本土化情结;③历史的研究取向:a 中国史料世界最丰富 b 各民族历史悠久 c 研究人员的背景

主要成果:①为少数民族的识别工作贡献了力量;②大力进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少数民族社会性质。

4、简述中华民族学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华民族学的发展历程:

(一)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末:人类学的中国启蒙、实践与学术转型。

1、人类学的中国启蒙:20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末。

2、人类学的中国实践:20世纪30年代初一20世纪40年代末。

3、中国人类学的学术转型:20世纪50年代。

(二)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末:作为知识的人类学的蛰伏和低度发展

(三)20世纪80年代初一21世纪初:作为学科的人类学的重建与兴盛。存在的主要问题:

5、简述三大人种的定义(了解)

根据系统分类法,世界人种大体可以分成以下三大类:

(1)蒙古人种,亦称亚美人种或黄色人种。主要体质特征为:皮肤浅黄色,头发色黑形直,胡须和体毛较少,颜面扁平,鼻梁不高,唇厚适中身材自北向南呈现从中高到较矮和从粗壮到纤细的过度趋势,眼内角多有蒙古褶。(2)赤道人种,亦称亚美人种或黄色人种。主要体质特征为:皮肤浅黄色,头发色黑形直,胡须和体毛较少,颜面扁平,鼻梁不高,唇厚适中身材自北向南呈现从中高到较矮和从粗壮到纤细的过度趋势,眼内角多有蒙古褶。(3)欧罗巴人种,亦称欧亚人种或高加索人种,俗称白色人种。主要体质特征:肤色一般浅淡,部分呈褐色,毛发颜色不一,发型波状,次生体毛发达,泪阜(fu)外露,鼻高唇薄。

6、简述系统分类法。

美国著名体质人类学家、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胡顿1946年提出的系统分类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流行。他在充分考虑到大洋洲人种的地位之后,认为世界人类可以在第一个层次上分为三大人种,即蒙古人种、赤道人种和欧罗巴人种,每个人人种下面包括几个分支,分支下面又包括几个地区性的人种类型。

7、简述种族的成因。

种族特征即人类差异,种族特征完全是进化机制作用的结果。人类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个体间的差异。随着人类分布范围的扩大,这种差异自然会表现为种群间的差异

8、简述种族和民族的关系。

(1)种族与民族的区别:种族作为一种生命科学现象,完全是人类对自然界进行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约结果,其个本来包含也不应包含任何社会化意义。

(2)首先,严格地认为种族和民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但在复杂的现实性界中,这两个概念的外廷还是有重合的时候,所以人们有时把种族和民族两个概念互换使用。其次,民族和种族这两个概念在日常用语中都被人们赋予了多种含义,其中尤以民族为甚。

9、简述我国反对种族主义的行为。

我国作是一个政治统一和文化多元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贯主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歧视与压迫。基于相同的出发点,我们也坚决反对世界上存在任何形式的种族主义表现,支持一切反对种族隔离、种族歧视和争取种族与民族平等的斗争。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已先后正式做出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和《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行公约》等条约的决定。

10、请谈对种族主义的认识。

我国作为一个政治统一和文化多元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贯主张民族平等和团结,反对民族歧视与压迫。基于相同的出发点,我们也坚决反对世界上存在任何形式的种族主义表现,支持一切反对种族隔离、种族歧视和争取种族与民族平等的斗争。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已先后正式做出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清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和《防止及惩治来绝种族罪行公约》等条约的决定。

11、为什么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同样存在着种族主义? 表现:种族偏见、种族歧视、种族隔离、种族来绝。/ 始作俑者:戈比诺《试论人类种族的不平等》。

12、简述语言的定义及语言产生的条件。

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一套象征符号系统。

语言的产生条件:语言的产生条件和前提是直立行走和劳动的论点。

13、请简述中国56个民族所属的五大语系。

⑴汉藏语系,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西南相中东南绝大部分地区,包括满、赫哲、鄂伦春、达斡尔 ⑵阿尔泰语系,分布在东北、西北两大地区

⑶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又称南岛语系),分布在台湾岛 ⑷印欧语系,分布在新疆西部边陲,包括俄罗斯、塔吉克 ⑸南亚语系,分布在云南边地,包括佤族、德昂、布朗 语系未定的有朝鲜语、京语和仡佬语

14、简述语言与民族的关系。

语言和民族固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在广义的文化这一宽阔的背景中,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①斯大林所讲民族所下的著名定义中:“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 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质素曲稳定的共同体”。②语言之所以是民族的重要特征,还在于民族的其他特征,一般要通过语言才能得到体现。③在民族特征中,语言还是最稳定、变化最慢的一个。

两者之间关系十分复杂,这种复杂性应该从两个角度去认识。第一,虽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但这一语言并不一定为该民族所独有。第二,同一民族操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例子亦非罕见。如我国甘肃省的裕固族,总人口仅有1万余人,却分别使用三种语言,西部地区的人讲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部地区的人讲恩格尔语,属蒙古语族;还有千余人讲汉语。

15、简述语言学在民族学研究中的地位。

我们要借助语言学知识来研究民族学,就必须解决好方法问题。有鉴于此,国内外学者早就开始注意总结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民族学的具体规律,注意在语言学和民族学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这座桥梁就是方兴未艾的语言民族学。从学科分类上讲,语言民族学不同于民族语言学。民族语言学属于语言学范畴,语言民族学在出发点和归宿上都与民族语言学不同。语言民族学属于民族学范畴。值得指出的是,语言民族学和语言学都是交叉学科。二者在研究实践中所起的作用往往不像学科分野所规定的那样界限分明。

16、语言民族学在我国的主要方法

(1)音位记音法。这原是语言学研究的基本功,但因为民族学者的调查也要求首先记下语音材料,所以它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民族学研究中的语言学方法的基础。准确地记录发音人的语音是用第一手材料进行比较、分析、考据和论证的先决条件。当然,民族学并不一定要求调查者像语言学家那样全面地归纳和描写某种语言的整个音位系统,但它确实要求调查者对于所要论证的语言材料(特别是语词)做出准确的记录,而且这种记录必须用世界语言学界公认的国际音标进行。音位记音法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而且在于它能为我们提供一把打开民族语言资料宝库的钥匙,为民族学的研究和论证工作开辟一个新天地。因此,我们要求民族学工作者下苦功夫熟练地掌握国际音标的整个系统。

(2)词义分析法。就是通过对词义特点的分析来认识其中包含的民族和文化特点,这一方法的认识论基础在于民族语言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紧密联系。历史语言学的先驱格里姆曾讲过两段足以振聋发聩的名言:一是“我们的语言也就是我们的历史”;二是“关于各个民族的情况,有一种比之骨头、工具和墓葬更为生动的证据,这就是他们的语言”。词义分析法的主要对象包括:第一,词的多重涵义;第二,复合词的构造反其涵义,第三,亲属称谓的外延;第四,借词;第五,词汇系统构造中的涵义。(3)同源词比较法

如果某个词在不同语言或方言里是同源的,那就说明讲这些不同语言或方言的人曾共同使用过该词。事实上,这也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确定语言谱系的重要依据。(4)词源考证法。

在民族学研究中,我们有时要对某一种语言现象的来源问题进行考证,以弥补其他方面材料的不足。掌握这种方法有时能对民族学工作者论证民族史上的一些事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常被民族学家考证的语言现象是地名和民族名称,其中地名尤为重要。

17、简述研究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意义

(1)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充分地肯定了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对于物质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为民族学对于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的起源和持征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认识途径。(2)这一概念和理论为世界民族分类这一重大的民族学研究课题提供了一套新的选择方案。(3)经济文化类型的理论能够对考古学中的“文化”、“类型”等概念的形成和解释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4)经济文化类型对于体质人类学材料和数据的搜集、分析和解释也能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5)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对于民族史志的撰写和讲授也能起到纲领性的作用。这一点对于中国的情况尤其切合。(6)经济、文化类型理论还能为民族学走向社会,积极参与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开辟出新的途径。

18、简述中国化经济类型的定义。我国对于经济文化类型的定义为:经济文化类型是批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之下,并操持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

19、.简述我国划分的三大经济文化类型

根据上述的经济文化类型的理论和方法,我国民族学工作者以解放初期各民族的经济文化状况为基础而整理出的千国经济文化类型框架大致如下:(1)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组。这一类型组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的森林地区及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交汇处,其中包括了讲阿尔泰语系通古斯——满语族诸语言的赫哲、鄂伦春及部分鄂温克族。(2)畜牧经济文化类型组。这类型组分布在东起大兴安岭西麓,西到准噶尔盆地西缘,南到横断山脉中段的广大地区。属于这个类型组的有蒙古、哈萨克、裕固、塔吉克、藏和部分鄂温克和达斡尔族。(3)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这个类型组分布在从帕米尔高原东坡到台湾,从黑龙江到海南岛的辽阔地域里。这一类型组中还划分出了六个经济文化类型,即山林刀耕火种型、山地耕牧型、山地耕猎型、丘陵稻作型、绿洲耕牧型、平原集约农耕型。

20、.简述经济文化类型的特点。

21、西方民族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贡献、产生的时间、主要的主张、代表作

(一)进化论学派

进化论学派是19世纪中叶西方出现的第一个民族学流派。进化学派主要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认为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渐的发展。这种循序的进化过程是全世界所有文化的普遍发展规律,造成这种普遍性的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进化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斯宾塞,代表作有《演进假说》、《进步之规律和原因》、《综合哲学》、《社会学原理》;泰勒,代表作有《人类早期史研究》、《原始文化》、《人类学》;摩尔根,代表作有《易洛魁联盟》、《古代社会》。

进化论学派推动了人类学的产生,缺陷有:(1)只考虑了文化的影响;

(2)大多数人把欧洲文化当作是高阶段;

(3)把人类社会的一致性归为心理一致性的原因,忽视了生态环境、经济等客观因素的作用。

(二)美国历史学派

美国历史学派形成于20世纪初。该派以实证主义为其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主张对具体的文化现象进行详细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不主张过早的作理论概括,特别注重田野调查。他们宣称人类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重建人类发展的历史;

(2)决定历史现象的类型和它们的历程;(3)探讨文化变迁的动力。

缺点:理论研究不够,深度不够。

该派又被称为批评学派、历史特殊论和文化历史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博厄斯。

博厄斯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曾经对爱斯基摩人、美国西北海岸的印第安人等进行过长期和多次的实地调查。他坚决反对种族主义,主张民族平等。他在语言学、体质人类学和考古学等方面也都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三)英国功能学派

英国功能学派是20世纪20年代在英国形成的人类学学派。该派看重文化,对进化论学派、播化学派和历史学派都持批评的态度。他们认为人类学研究的主要人物是要把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来考察,弄清楚这个有机统一体中各个组成部分对整体所作的贡献,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两个主要代表人物是马凌诺斯基和拉得克利夫-布朗。(1)马凌诺斯基

马凌诺斯基曾到特洛布里恩德群岛作过整整两年的实际调查工作。他的文化功能观主要是说,文化实际上是满足人类需要的手段,文化是一种物体、态度和活动的体系;它是一个整体,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相互依存的;文化在满足人类需要的过程中创造了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促使新的文化手段的出现这正是人类进步的关键所在。马凌诺斯基还创造了一套实地调查方法。(2)拉得克利夫-布朗

在方法论上,拉得克利夫-布朗主张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即实验推理的方法来研究人类学。

(四)美国心理学派

美国心理学派,又称为“文化决定派”、“心理人类学派”。20世纪30年代初,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的影响下,美国一部分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转向文化与个人关系研究。他们认为,文化是抽象的东西,而个人才是真 正的客观现实,因此,研究某个民族的文化必须从研究这个民族的个人开始。主要代表人物有卡迪纳、林顿、本尼迪克特、米德等。(1)卡迪纳与林顿

他们俩合作的主要著作是《社会心理学新领域》。在该书中,他们提出了“基本人格”的概念,基本人格决定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形式和命运。主要有以下五点:

①每一个人的童年时期所经历的事情影响以后的人格; ②一个人在四、五岁以后人格基本形成;

③下一代的心理与上一代的心理在同一种条件下形成; ④不同民族有不同教育儿童的方式;

⑤如果要改变一个民族的基本文化,则要改变该民族的基本人格。(2)本尼迪克特 她是博厄斯的弟子,是美国著名的女人类学家,曾到印第安人和新几内亚、非洲等地的许多部落中进行实地调查。她的主要代表作有《文化模式》、《菊与剑》、《种族、科学和政治》。在《文化模式》一书中,她描述了三种文化模式,第一种是典型的日神型文化,即新墨西哥的普韦布洛人;第二种是酒神型文化,即美国西北海岸的夸库特尔人;第三种是妄想狂型文化。(3)米德

米德也是美国著名女人类学家。她以阿拉佩什人、蒙杜古马人、德昌布利人三个相距不远而男、女人格却有明显差异的部落为例,说明人类的天性是十分柔顺的,有较大的可塑性,可以精确的并有差别的应答周围多变的文化环境刺激,故而,人格的差异取决于社会条件。

(五)新进化论学派

新进化论学派是美国在20世纪40—50年代形成的民族学和人类学学派,他们提出了与19世纪进化论不同的学说,如文化学与能量进化、文化生态学与多线进化论等。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人类学家怀特和斯图尔德。(1)怀特

怀特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提出了文化学与能量进化的学说。在衡量文化进化的尺度上,他认为,技术与工艺的进步是文化进化的根本原因。(2)斯图尔德

斯图尔德也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他提出了文化生态学和多线进化论的主张。

22、苏联民族学派的主要特征(贡献)

与西方民族学比较,苏维埃学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原始社会史的研究。西方民族学家不承认原始社会史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称之为“史前史”。(2)对民族起源问题的研究。从30年代起,它几乎成了苏联民族学的中心课题。(3)人类学与民族学相结合。

(4)重视对国外民族的研究。出现了一些著名学者和著作,如由奥尔德罗格和波切兴主编的《非洲民族志》,在国内外影响很大。《美洲民族志》的主要执笔人克诺罗佐夫是最早破译玛雅文字的学者之一。(5)对西方民族学的批判,是一种政治的需要。(6)重视民族学理论问题的研究。

(7)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了十分细致的研究。(8)对经济文化类型和历史民族区的研究。

23、简述民族学实地调查的特点。

民族学实地调查是民族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本学科特色的研究方法,它具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1)社会性和多元性。民族学以民族为研究对象,它关注的不是民族的某一局部,而是整体,即民族社会的方方面面。(2)文化性和生活性。民族学研究的一项最主要的内容是文化,文化主要有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而非主流文化则表现出强烈的生活性。(3)历史性和现实性。民族学的调查不仅有着深沉的历史性,同时还表现出敏锐的时代感,即现实性。(4)实践性和探索性。民族学的基本属性是实践,而民族学的实地调查又是一个探索过程。(5)艰苦性和变化性。民族学实地调查对调查者来说是在陌生的、偏僻的、族际差异很大的地方进行,艰苦是不言自明的。民族学不是静态的学科,它在不断的变化。

24、简述民族学实地调查的类型。根据调查者的身份角度、视野的范围、分析的深度和广度、课题的内容以及组织的规模,民族学实地调查可1自观和他观 以粗略地划分出以上五种类型:○这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人类学领域中兴起的—种新的研究方法。

2宏观和微观 ○3社区和个案 ○4定性和定量 ○5专题和综合 ○

25、简述民族学有哪些实用的调查法(1)观察与参与观察 ;(2)个别访问 ;(3)调查会 ;(4)问卷法 ;

(5)谱系调查法民族学实地调查包含着两层含义,从广义上讲,它是一种方法论;从狭义上讲,它是一种具体的方法。

(6)自传调查法;

(7)定点跟踪调查法 ;(8)文物文献搜集。

26、简述民族学调查者应培养哪些素质。(1)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2)打破僵化模式,适应新形式,建立新思想。(3)专业基础扎实,知识视野开阔。(4)善于沟通人际关系,具备应变能力。

27、简述民族学实地调查前应作哪些准备。(1)课题选择:评选标准、举例说明。(2)文献准备。

(3)物质准备:地图、摄影设备、录音机、测量绘图工具、记录表格、证件、生少活用品、药品、礼品。(4)调查提纲:被调查者的生平,民族支系与种族成份,人口统计,群体关系,语言与文字。

28、简述盟旗制度的积极性和消极性。

盟旗制度在当时的形式理,对蒙古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的积极性表现在:第一,清政府鉴于明代蒙古各部封建领主之间长期战乱内讧的原因,消除了封建主们因争夺继承权和牧地而产生的混乱局面。第二,清政府以某些法律约束封建领主对牧民的经济剥削和人身侵犯,多少限制了封建领主瓷意妄为的程度。第三,清政府的盟旗制度大大削弱了封建领主的地位,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也更有利于蒙古社会的发展。消极性表现在;盟旗制度毕竟是封建统治者维护和巩固其统治的一种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蒙古农民的负担。

29、简述土司制度的积极性和消极性。

积极性:土司制度开始实行时,适应了当地封建领主经济结构。

1它保护了原有的封闭与落后。2束缚了当地的土民和经济发展。3引起了各民族的矛盾,消极性:○○○使战争不断。

30、少数民族的二次革命即少数民族的发展必须注意哪些问题?(特色经济、科技、教育、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31、简述中国少数民族的特点。

1各少数民族社会形态复杂,表现出极不平衡性。○2(1)不平衡性是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3不同民族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某一个民族自身社会发展也极不平衡。○(2)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缩影。中国少数民族中的落后社会形态一直残留至20世纪50年代初。

(3)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的特点:多、长、大、边、穷。

32、简述中国少数民族的特点。

(1)不平衡性是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2)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缩影。中国少数民族中的落后社会形态一直残留至20世纪50年代初。(3)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的特点:多、长、大、边、穷。

33、请简述婚姻家庭发展的几个阶段(1)群婚

人类实行群婚的历史时期是相当漫长的,这包括前氏族公社时期和母系氏族公社的前期和中期。

人类先是实行集团内群婚,然后才是集团外群婚。前者就是通常所说的血缘婚,与之相应的家庭形式叫做血缘家庭;后者通常称之为氏族外群婚,与之相应的家庭形式,因摩尔根采用了夏威夷土著的“普那路亚”这一名称,所以称为普那路亚家庭。(2)氏族外婚

前氏族公社向母系氏族公社的转变,意味着集团内群婚向集团外婚即氏族外群婚的转变。

①自然选择原则。所谓自然选择原则的积极作用,是指没有血亲关系的群体成员之间的联姻,创造出在体质上和智力上更强健的人种。自然选择原则发生作用,实质上就是客克服近亲婚配的弊害。②普那路亚群婚。③级别婚。

④环形婚,与交换婚类似。(3)对偶婚

34、怎样理解婚姻家庭的性质? 婚姻家庭固有自然属性。婚姻与家庭是以两性关系的结合和血缘关系为其自然条件的。若无视这种自然条件就等同于否定婚姻家庭的客观存在。我们 在正视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的同时,还要记住婚姻家庭中存在着具有本质意义的社会属性,35、简述家庭有哪些类型?并说明其特点。

学术界一般把家庭分为如下四种类型:即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多偶家庭或复婚家庭。

(一)核心家庭:

1、定义:核心家庭也叫基础家庭或自然家庭。有婚姻关系、父母关系或养父母关系组成。是由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包括正式收养的子女)所组成的家庭,为当代社会中主要的家庭形式。一般又成为基础家庭夫妇家庭、婚姻家庭。核心家庭的概念是由默多克提出的。

2、核心家庭的特点:(1)、家庭人际关系简单,能以最大程度摆脱家庭中的束缚。减少与亲属间可有可无的联系摆脱大家庭中处处实事都按大小分配、偏私和顺应他人的情绪为中心的束缚和压抑。(2)、核心家庭中由于成员较少,维持夫妻感情的实践和空间相对较弱。(3)、青年男女在核心家庭中有择偶的自由,结婚年龄由自己决定,婚姻不再事以他人的意见和利益为中心。(4)、男女双方在政治经济上是平等的。感情融洽的程度全靠两个人来共同协调。(5)、核心家庭有很大的流动性、独立性和隐私性。

3、核心家庭的功能

按默多克的观点来说,核心家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集团不能起到的极为重要的作用。默多克把这些作用归纳为:1.性;2.生育;3.教育;4.生活。

(1)核心家庭满足性需要,减少导致家庭破裂的性竞争。(2)核心家庭保证妇女在其怀孕和哺乳期间受到保护。

(3)核心家庭是濡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在一起生活的成年的男子和女子才有足够的知识使男孩子和女孩子濡化。

(4)女子因其生育作用而具有某种行为特点,男女之间存在解剖学上的和生理上的差别,因此男女分工更有利于生活。

相对而言,核心家庭在异性性生活、生育、濡化和经济支持上起的有效作用超过其他任何制度。

(二)主干家庭:又叫直系家庭

主干家庭是指除了核心家庭的成员以外,还有其他人如祖父母、外祖父母、伯伯叔叔、姑姑姨姨等。主干家庭指父母与一对一婚子女(或者在加上其他亲属)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它是核心家庭的扩大。直系家庭是指 父母和一对已婚的子女生活在一起组成的家庭,或者是鳏夫寡母和一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三)联合家庭:

联合家庭又称扩大式家庭。指一个家庭中有三代或三代以上的人,父母与其子女中两对以上的夫妻甚至孙辈两对或两对以上组成的家庭。他们往往住在同一房舍中,作为联合家庭组成部分的那些核心家庭,一般是通过父母与子女的纽带联结在一起,也有由同代联系在一起的家庭组成,即由两个以上已婚兄弟、他们的妻子和孩子组成。

在人类学者所研究的社会中,大部分社会的家庭生活是由比核心家庭或多偶家庭大的家族团体占主要位置。目前存在的大多数文化仍然是在某种扩大的家庭情况下进行其照例的家庭事务。

特点:(1)、联合家庭人口多的优势客观上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家中的人就可以从事不同地家务劳动。劳动力能够得到合理地利用。为家庭经济的发展奠定基本的物质基础。

(2)、可以防止土地和财产的分割。(3)、有利于大家庭的成员在经济、生活、生产上相互协作。(4)、有利于养老,老年人的权威受到家庭成员的尊敬,生活上得到后辈子女的赡养。(5)、夫妻间的感情受到压抑(6)、个人缺少隐私权(7)、容易造成家长独断专行的作风。

(四)多偶家庭或复婚家庭

指的是一个人有复数配偶者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婚的家庭。

多偶婚的一种形式称为一夫多妻,即一个丈夫同时娶几个妻子;另一种形式称为一妻多夫,即一个妻子同时有几个丈夫,这种形式不如前一种多见。

(五)缺陷家庭和直系家庭

缺陷家庭是指夫妻中缺一后,与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36、简述婚姻有哪些类型?并说明其特点。

作为婚姻家庭的具体形式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至少有4种标准:

1、根据发展阶段或历史演变来分类。可分为杂交婚(有争论)、群婚(群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人类实行集团内群婚,第二、集团外群婚。前者就是通常所说的血缘婚,又叫班辈婚,与之相应的家庭形式叫做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婚(与之相应的家庭形式叫做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婚姻(与之相应的家庭形式叫做对偶婚家庭。)、一夫一妻制婚姻(与之相应的家庭形式叫做一夫一妻制家庭。)。

2、根据民间实际存在的婚姻家庭为标准。

3、根据婚姻缔结的方式不同为标准。

4、按照结为夫妻关系的男女的数量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种:单偶婚和多偶婚,前者即为普遍的一夫一妻制,后者为一夫多妻制或者一妻多夫制。

37、请谈谈你对饮食文化的理解。

饮食在人们的日常用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理需要,也因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从而形成丰富的饮食文化。而饮食民俗则是饮食文化和表现形式。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项民族的饮食习俗五花八门,各具特点。

38、请谈谈饮食的一般风俗习惯。

饮食风俗习惯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日常食俗、节日食俗、祭祀食俗、待客食俗和特殊食俗几个方面。

39、请谈谈服饰的文化内涵。

(1)服饰反映民族的生活环境、经济从业、生活方式。(2)服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3)服饰是民族工艺的一面镜子。(4)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5)服饰是原始崇拜的载体。(6)从服饰可以看出各民族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关系。(7)服饰是不同民族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

(8)服饰是进行身份辨别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进行社会地位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40、请谈谈服饰的分类。

服饰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法,主要有:

(1)按性质可划分为三种为型:一是固定在人身上的;二是悬挂或穿戴在人身体上的;三是损毁人体的局部或使人致残作为装饰。

(2)按地区的不同进行划分,以气候为主的自然条件作为标准。(3)以民族成份来划分。(4)以年龄和性别来划分。(5)按服饰的制作材料来划分。(6)按不同历史时期来划分。(7)按不同的社会职业划分。(8)按不同礼仪场合来划分。(9)按身体不同部位着装来划分。(10)按季节划分。

41、请举例说明中西方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意义。

西方看到白色会联想到“纯洁”。然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崇尚的颜色是红色,它象征着吉祥、喜庆。与之相反,白色却是象征着悲恸、死亡,因此,白色被认为是不吉利的颜色。

在西方人的眼里,红色代表血,是暴力,象征危险。西方文化中的白色代表者是乳汁、百合花。它象征着纯净、圣洁。当中国人说生活兴旺“红红火火”时西方的意思意思是某人生命中的吉利日子。

对于颜色,除了受传统的象征意义所影响,很多时候还会是取决于个人偏爱。即使是在同一个地方,人们的审美态度也不尽相同。

42、请举例说明交通礼仪和标志。

43、简述原始教育的特点及其与阶级社会教育的区别

原始社会的教育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言传身教,一是按年龄大小进行教育。原始教育不同于阶级社会的教育:

第一,原始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教育不具有阶级性。第二,原始教育还没有成为专门化部门。

第三,原始教育的形式是与原始公社制度相一致的。

44、简述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法律和道德的共同点:(1)都是社会规范。

(2)有相同的本质,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它们共同的使命都是为了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它们都是建立在同一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但是,它们又有重大的区别:

(1)法律和道德产生和存在的时间不同。

(2)道德规范调整关系的范围要比法律规范所要调整的范围广泛得多。

(3)法律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制定和人认可的,并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而道德则主要依靠社会的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然形成的习惯势力。

45、谈谈为什么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首先,具有可能性:

(1)宗教必须服从经济基础,依赖并适应于一定的社会制度(2)党和国家创造的社会政策(3)政治基础

(4)新中国实践证明 其次,具有必要性:

(1)社会主义国家、宗教会长期存在(2)宗教是一种社会力量

(3)由我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基本特点所决定(4)宗教具有多种功能

三、列举题

1、请列举中国56年民族所属的五大语系。

我国56个民族分属五大语系,即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印欧语系。

2、请列举民族研究中的4种语言学方法。

民族研究中的四种语言方法:音位记音法、词义分析法、同源词比较法、词源考证法。

3、列举婚姻的类型。(1)根据发展阶段(2)根据民间实际

(3)根据婚姻缔结方式:聘娶婚、交换婚、买卖婚、抢婚、私奔婚、收继婚、试验婚、服役婚。(4)根据结为夫妻的男女数量: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

4、请列举家庭的类型

通常存在的家庭结构类型,有核心家庭、扩大家庭、联合家庭、不完全家庭、单身家庭、轮值家庭、反哺家庭、联邦家庭。

5、请列举婚姻家庭的功能及其变迁

功能:经济、生育、教育、性生活、抚养和赡养、娱乐 变迁(强化和弱化):

6、列举摩乐尔根对亲属制度的分类。

摩尔根的亲属制分为三类,即马来亚式、土兰尼亚式、雅利安式,而前面两种又叫类别式,后面一种叫说明式。

7、列举罗维的亲属分类制度。

四分法:行辈型、二分合并型、二分旁系型、直系型。

8、列默多克对亲属制的分类,并画图表示。

夏威夷式、爱斯基摩式、易洛魁式、克罗式、奥马哈式、苏丹式。

9、列举风俗习惯的特点

风俗习惯作为不同地区的民族心理素质和价值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其内涵和外延的双重社会特征。关于内涵特征,主要表现为民族性、地方性、集团性和约束性几个方面。关于外延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承继性和变异性两个方面。

10、风俗习惯的分类。

风俗习惯大体归纳为:物质文化生活习俗、社交习俗、家庭习俗、人生习俗和岁时节令习俗五个方面。

11、列举宗教的文化功能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在精神方面具有多种文化功能。其中包括解释功能、艺术功能、文化交流功能、教育功能和宗教习俗功能。

12、我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特点 民族性、群众性、国际性、长期性

第五篇:考古通论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吕大临

宋代金石学家,所著《考古图》是中国现有最早的古器物图录。在著录古器物的体例方面有开创之功。

2、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重要文化,距今5000-7000年,良渚文化晚期墓葬中出土有大量的玉器,其中以玉琮、玉璧、玉钺等为特殊,玉器的数量多,纹饰精,具有礼器的性质;是拥有者生前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是原始文明的曙光。

3、石家河文化

长江中游地区的龙山时代前期遗存统称为石家河文化,年代公元前2500-2200年。特点出土石器数量少,流行陶塑小动物、长方形土坑墓,有城址,陶器多轮制,圈足器发达,平底器少。

4、三星堆器物坑

1986年发现了两个器物坑。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上千件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祭祀器物。时代为商代晚期,坑的性质有争议,对古蜀国与商文化的交流研究有重要性。

5、侯马盟书

山西侯马晋城遗址出土。春秋晚期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对研究古代盟誓制度和晋国的历史有重要意义

6、黄肠题凑

中国古代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柏木黄心,头皆向内”。是汉代帝王陵墓的重要组成部分,诸侯王特许也可以使用此葬制,东汉时砖室墓兴起而废止。

7、长沙走马楼吴简

1996年湖南长沙走马楼工地一口古井内出土了10万枚三国时期孙吴纪年的简牍。用墨书写,字体介于隶、楷、行之间,内容:经济类文书为主体,还有户籍,官府公文往来等。是考古的重大发现,对研究吴国经济提供真实资料。

8、长沙窑

唐代重要窑址。在湖南长沙铜官镇又称铜官窑。创烧于唐代,衰落于五代以后。产品以青釉器为主,以罐和壶为典型器。短流多角壶最典型。釉下彩是唐代长沙窑新创的工艺。

9、裴文中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在中国石器时代考古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10、商周断代工程

1996年5月开始启动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研究项目。建立夏商周年代框架,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三代”年代学年表。

11、尸乡沟商城

即偃师商代早期城址,1983年发现,平面呈长方形,有大、小两城。有夯土城墙、护城河,发现5个城门。南部有一个小城,建筑简单。此城的性质有两种看法:商汤的都城西亳,商太甲的“桐宫”。

12、上村岭虢国墓地

河南省三门峡上村岭。西周时期的虢国墓地,保存完好、有500多座,这些墓排列有序、等级齐全、特色鲜明。是研究西周封国葬制的主要资料。

13、满城汉墓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綰合葬墓,1968年发掘,南北并列,夫妇异穴合葬崖洞墓,出土随葬品4200多件,有金缕玉衣等珍贵文物。对研究汉代考古和历史有重要意义。

14、南唐二陵

五代南唐先主李昇的钦陵和中主李璟的顺陵合称。在南京近郊,1950~1951年南博发掘。砖石结构多室墓,被盗多次。对研究南唐历史考古有价值。

15、昭陵六骏

唐太宗昭陵的六块高浮雕骏马石刻。为纪念李世民开国武功所立。有: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什伐赤。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珍宝。

16、青 花 瓷

白地蓝花瓷器的专称。用钴料在瓷胚上绘纹饰,再施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属于釉下彩。扬州唐代城址有出土青花瓷碗残片。元代景德镇青花瓷成熟,明清时期青花瓷为瓷器中的主流,16世纪开始输入欧洲。

二、简答题

1、简述河姆渡文化的文化特征。

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浙江余姚河姆渡。公元前5000-前3300年。发现大量的水稻遗存,稻作农业发达。骨耜、耒耜、斧等是农业工具,陶器胎厚质粗;有木质工具和漆器。杆栏式建筑为特色;发现带亭子的水井。此文化早期与罗家角类型有联系,晚期与马家浜崧泽文化影响。

2、简述西周时期的列鼎制度。

宗法等级关系是西周王朝加强统治的重要内容,用列鼎制度来体现等级就是以典型内容。列鼎是指一个墓葬中发现的一组形制相同、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的鼎的组合。此种制度最早起源于西周早期,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盛行。

3、简述西周贵族墓葬等级制度的基本内涵。

西周墓葬发现2000多座,集中在陕西、河南等政治中心区。如宝鸡斗鸡台西周墓地、沣西西周墓、浚县辛村墓地等。

特点:同一墓地内排列有序,宗法制的体现。同一墓地内各墓随葬品多少有别,等级差别出现。大型墓有一条或两条墓道,有成组陶铜器随葬。墓中有殉人现象。棺椁制度:天子之椁四重,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使用棺椁数量有别表示等级区别。列鼎制度: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用鼎数量表示死者身份高低。

4、概述南朝帝王陵寝制度的共同特点。

(1)墓葬的地下部分(玄宫)平面呈凸字形,有排水沟、甬道、墓道等几大部分组成。

①墓前有长长的排水沟。用于排除墓内的积水,从高往地处延伸,长度均在百米以上,墓前常有水塘; ②甬道内设二进或一进石门,一般是帝后等级为二进、王侯等级一进,门额有人字形拱为时代特色。

③流行双人合葬墓,砖砌的墓室规模宏大,单室券顶结构。

(2)墓上建筑颇具时代特色,目前所见有墓前神道及神道石刻、墓阙,此外还有墓前水塘。

①神道及神道石刻一般是:神道与陵墓位于同一条中轴线上,神道两侧排列石兽、华表、石碑。

②墓前水塘是区别于其他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作用主要是蓄积墓内泄水,也有可能是“风水塘”

(3)墓内装饰情况:帝后陵墓壁多装饰拼镶砖画及壁画――竹林七贤、羽人戏虎、羽人戏龙等等,王侯墓多用花纹砖装饰。

三、论述题

1、宋元著名瓷窑址。

宋代陶瓷业空前兴盛,名窑遍布中国南北各地。著名者如下:

定窑: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曲阳在宋代属定州,故名定窑。定窑始于唐后期的曲阳窑,盛于北宋,元代以后衰落,北宋时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成为宋代北方最重要的窑场。定窑产品以白瓷闻名于世,兼烧黑釉、酱釉、绿釉及白釉剔花瓷。北宋时期,定窑始创覆烧法,在装饰工艺上是一次重大革新,为当时各地瓷窑效仿。汝窑: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宝丰在宋代属汝州,故名汝窑,又因汝窑是专烧宫廷用瓷的窑场,也称汝官窑。汝窑烧造时间约从北宋哲宗到徽宗的20年间,故汝瓷传世品少。汝瓷造型以小型盘、碟、洗、炉等为多,大型器少见;釉色以天青色为主;汝瓷均以支钉支烧,此为鉴定汝瓷之重要依据。

官窑:指北宋官窑与南宋官窑两处。北宋官窑据文献记载在今开封,考古发现极少,其瓷器胎色紫黑,足部不上釉,不同于同时期其它青釉瓷器。南宋官窑均在今杭州附近。一为修内司官窑,一为郊坛下官窑。

哥窑:哥窑多仿三代铜器式样,釉开片形如冰裂,纹片呈黄黑二色,因有金丝铁线之称。传世品较多。杭州凤凰山老虎洞南宋修内司官窑遗址发现的,在元代晚期的遗存中有一类器物与传世哥窑十分相似。经过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进行科学研究,表明其化学成份和显微结构与传世哥窑相似,故推测哥窑或出自修内司官窑。

钧窑:在河南禹县。钧窑最迟始烧于北宋末年,北宋南迁后一度停烧,但烧造技术传至元代,成为一个庞大的钧窑系。钧瓷属产方青瓷系统,以其汝浊釉闻名天下。乳光釉及“蚯蚓走泥纹”为钧瓷的重要特征。钧窑在宋代创用铜的氧化剂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成铜红釉,为我国陶瓷工艺及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龙泉窑:在今浙江龙泉县,始烧于北宋早期,盛于南宋与元代,明中期以后开始衰落。器型以日用品为主。南宋龙泉窑创多次上釉法,烧出粉青、梅子青等上等青釉瓷器;同时还盛行堆塑、浮雕等装饰手法。

景德镇瓷窑: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始烧于南朝,经宋迄元,盛烧不衰。北宋初创烧出青白瓷,以湖田窑影青产品最佳。造型包括碗盘盒壶等,装饰手法则有刻花、印花等。

磁州窑:在今河北磁县,又称观台窑。始于北宋中期,元代以后开始衰落。器形有碗盘瓶枕等日用器,以白地釉下黑花、白地釉下酱花为主要特征。在装饰艺术上,磁州窑创造了在器物上刻划兼绘画、剔画、刻填等新技术。

吉州窑:在今江西省吉安市。始于唐末,盛于南宋,衰于明。吉州窑兼收南北制瓷技艺,产品丰富,尤以南宋时期的白釉釉下彩绘及黑釉贴花瓷著称。

2、概述战国时期都城的一般特点。

(1)平面大多呈方形或长方形;

(2)在城的选址和营造上突出攻战、防御方面的考虑,有环绕的护城河或者壕沟;

(3)一般都分为两城:大城、小城,小城位于大城之中或一角,有的作东城、西城,两城相邻或相近。具有宫城和郭成之分,宫城居君,郭城卫民;

(4)宫殿区地势高亢,有高大的夯土台集,显示皇权和专制政治的色彩;

(5)城内道路、街区、排水设施齐全,有商业区的市、手工作坊、居民区等功能划分;

(6)城内面积广大,除了安置市民和各种机构,可能还有农区。城内一般有贵族的墓地,只是到了战国晚期逐渐移至城外。

3、什么是陶、瓷?概述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两大标志之一。陶器的烧制是经过火的加温改变了原材料的化学性质,这是人类在同大自然斗争中获得的一项伟大发明创造,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陶片标本为距今1万多年前。瓷器是中国文化的标志之一,它是在南方制陶工艺的基础上于商代中期萌生的,西周时期青釉器有较大的发展,分布地区也明显扩大,称为原始瓷。(10分)瓷器与陶器的主要区别有:胎质不同、烧成温度不同、釉的有无、吸水性、声音。(10分)

4、概述商——西周青铜器在形制方面的演化。

商代早期:器类有食器、酒器、水器;器形有鼎、鬲、簋、觚、爵、斝、盘等,纹饰是粗犷的饕餮纹为主体,无云雷纹地纹,三足鼎一足正对一耳,锥状袋足;铭文少见,簋如碗,深腹无耳,爵为平底。

商代中期:器类同前,纹饰变精粗两类,有铭文多为人名族徽;鼎足不与耳相对应,三足与耳对应成为定式; 商代晚期:酒器变多,纹饰精,生动,多云雷纹地纹的三层花。有几个字的铭文,柱足鼎,簋腹变浅、十字孔纹,带胡戈、爵为圆体,无平底爵,流行三层花纹,饕餮纹多;

西周早:同商晚期,有鼎、簋、鬲、觚、爵等,鼎为柱足垂腹,开始流行方座簋。纹饰:饕餮纹流行开始变少,盛行鸟纹;戈有胡;

西周中:铜器变化明显,食器多,酒器少;新出盨、杯、编钟等,鼎腹变浅、平底;簋有盖,花纹流行夔纹,新出瓦纹,窃曲纹,铭文变多,有长篇。

西周晚:酒器绝迹,新出盆,编钟多见,簋圈足下有三小蹄足,窃曲纹,重环纹流行,长篇铭文多,如毛公鼎有铭文497个字。

下载汉语通论(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汉语通论(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族学通论读后感

    《民族学通论》读后感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收获很大,我知道了有关名族的一系列东西。这本书对我的启迪很大,书里面的内容深深的吸引了我,使我畅游在书海里。下面我就谈谈读了它的......

    哲学通论演讲稿

    乌托邦哲学社——学子讲坛题目:哲学通论 主讲人:高二二班 米凤睿简介: 历代哲人对哲学的定义都不同,但大都晦涩难懂,类似“系统化的世界观”之类,让普通人望而生畏。但其实哲学是......

    经济法通论期末考试

    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调整对象:组织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宏观调控关系,社会保障关系。经济法特征:1经济法具有经......

    中央银行通论调查报告

    存款准备金率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影响调查报告10秋金融本 衡岳 学号1034001253851中国人民银行11月30日晚间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

    古汉语通论(十七)

    古汉语通论(十七) 古书的注解(上) 我国比较重要的古籍,前人大都作过注解。今天我们要想比较顺利地读懂一部古书,一般都要参看旧注。有些文字比较艰深的古书,如果不参看旧注甚至根本......

    大众传播通论论文

    现代商业广告中女性形象定位的探讨 摘要:当今时代,广告层出不穷。广告不仅给商业创造了无限商机,同时也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增色不少。而商业广告迎合受众的审美趣味也反映了现代......

    大众传媒通论知识点

    大传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概论 1、什么是新闻和信息,新闻与信息有哪些异同? 答:信息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是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的......

    中国历史通论小评

    略谈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读《中国历史通论》有感 “皇皇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研习中国历史的学者对这句老话肯定感慨不已。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辉煌灿烂,世人无不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