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酒文化与李白之大家分享版
诗酒文化中的李白
摘要: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深刻的影响着中国历代的文人墨客,饮酒与赋诗也随之成为他们生活的有机部分,遂形成了诗酒文化,进而滋养着无数的文人雅士,而他们的创作也承继并丰富着中国的诗酒文化,至李白而蔚为大观,使其成为诗酒文化的集大成者,诗酒文化史上最杰出的代表,后世的品酒吟咏者皆不出其藩篱。关键词:酒文化;诗歌;李白
THE CULTURE OF POEM-WINE AND LI BAI
Yin Xunga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WuLumuqi of XinJiang province 830054,China)
Abstract: The Chinese culture of poem-wine, 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 has been influenced the growing number of scholars in every dynasty deeply ,and whereby drinking &writing has comprised their critical part of life,therefore gave rise to the culture of poem-wine cultivating a considerable of refined scholars whose compositions not only absorbed the essence of this special culture ,but also enriched them ,as is known to all ,li-Bai is sure to be the most oustanding one of many elites resulting from the culture of poem-wine become mature in his hand.Key Words: The culture of poem-wine;Poems;LiBai.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关于酒的起源,尚无定论,但其在发展演变中,逐渐超越了物质形态,成为一种形而上的精神文化。泱泱中华,诗兴,酒盛,文人雅士,品酒赋诗,诗酒一体,遂熔铸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诗酒文化。
自诗经时代,人们便饮酒作诗,诗酒文化有了发轫的苗头:“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诗经·小雅·鹿鸣》),历经先秦两汉而持续发展,文人饮酒成风,酒诗屡见不鲜,魏武帝的酒诗颇为典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于酒中慨叹人生,清高自守的五柳先生在晋宋易代之际饮淡酒,品芳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在酒中释怀,与自然冥会„至诗唐而大放异彩,大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李白,与酒终生相伴,须臾不离,在酒中演绎人生,体味生活,放纵性情,独抒怀抱。痛快饮酒,淋漓挥洒,酒诗不绝,或言志,或消愁,或会友,或骋怀,以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情怀,诠释了崎岖不平的诗酒人生,将诗歌与美酒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催生了真正意义上的诗酒文化,诗酒文化也获得了一种新的生命力。同时,这也强化了后世对于诗酒文化的认同感,李白豪放不羁的人格,天载地负的才情,多姿多彩的酒诗,都成为诗酒文化史上了一道靓丽的文化景观,详而析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酒以言志
李白素有大志,据相关史料记载,其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好剑术,二十五岁只身出蜀,开始广泛漫游和干谒。他足迹遍及天下,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以便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他在《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中写道:“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吟咏思管乐,此人已成灰。独酌聊自慰,谁贵经纶才!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诗用冯谖故事。《史记·孟尝君》载,冯谖在孟尝君门下,弹剑而歌:“长铗归来兮,食无鱼!”意者欲求重用,此处有托张垍援引之意,借以伸展自己的凌云壮志:“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宇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李白常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天宝元年(742年),42岁的李白有幸得到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的推荐(一说道士吴均引荐),奉诏进京。唐玄宗十分欣赏李白的才华,李阳冰《草堂集序》谓: “降辇步迎,如见绮皓(秦汉间商山四皓之一)以七宝龙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实际上,唐玄宗只慕其才名,并未假以重任,让其供奉翰林,实为充当自己的文学侍从,以点缀太平盛世。李白不得志,愈狂纵不拘,为权贵所忌,终以“赐金放还”的名义被赶出朝廷。“平步青云,平交王侯”的理想受阻后,李白 “流落于各幕府间”,他在《江夏赠韦南凌冰》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愤恨:“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甚至产生了一些消极思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天公见玉女,大笑忆千场。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短歌行》)然而,其强烈的用世之心还在,他可不能像陶潜那样决然隐退:“东山高卧时醒来,欲济苍生未为晚。”(《梁园吟》)。李白在得意之时,绝不掩饰自己的狂傲:“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受到打击后,其内心苦闷而力求超脱的心态也在酒诗中展露:“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之一)“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行路难》)“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笑歌行》)“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春日醉起言志》)然而繁盛至极的大唐,为无数的仁人志士开辟了宏阔壮丽的前景,一时的挫折也并不能湮没李白的豪情壮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不管这是对自我的安慰,还是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其志向终不可夺。
二、酒以交友
以酒会友,以酒交友,在曹植的《箜篌引》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这种欢宴朋友之风至唐代尤盛,而在孟浩然的笔下给我们展现了另一种古朴淳厚的场景,千载之下,犹使人动容:“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孟襄阳与友人亲切对饮,深情交谈,畅叙家常,甚是融洽温馨。李白乐于漫游,喜饮酒,重情义,好结友。饮酒聚会,为李白提供了广交天下豪杰的种种机缘。李白在《对酒忆贺监二首》其一中云:“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李白与贺知章的真诚友谊即缘于“金龟换酒”的“置酒会友”。《旧唐书·文苑传》中有明确的记载:“天宝元年,李白应玄宗诏,初至长安,一时未得见,贺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赏者数次,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李白对于仙逝道山的贺知章,情真意切,心里深切的缅怀之情常形诸笔端:“欲向江东去,定将谁举杯?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重忆》)李白与汪伦的相识,也颇富戏剧性。其从秋浦前往安徽泾县桃花潭,村中有一性情中人汪伦,因慕其诗名,以万家酒店、十里桃花骗至家中,却以自酿白酒相待,李白不悦,临行之时,汪伦竟担酒踏歌送之,白遂深感其意,作诗相谢:“李白乘船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潭水虽有千尺深,也不及汪伦与我的情意深。而李白与杜甫的伟大友谊更是传诵千古的佳话。现代诗人闻一多称之为:“青天里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那么,尘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遥拜,说是皇天的祥瑞。如今,李白和杜甫——诗中的两曜,劈面走来了,我们看去,不比那天空的异端一样的神奇,一样的有重大的意义吗”并由衷感叹道:“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起笔来蘸饱了墨水,大书而特书。因为我国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老子见孔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值得纪念的。” 这就是著名的“吹台之会”,二人饮酒赋诗,慷慨怀古,由此结下了千古传诵的深厚友谊。李白在送别杜甫时,有诗云:“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又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赠友人三首》之二)的李白视情义如生命,别后的李白,心里牵挂着杜甫,想念之情日久弥深:“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
临行送别的酒诗,在李白的诗集中俯拾即是,寄托了李白对友人的深情和祝福。二十六岁的李白初游金陵拟赴广陵,在朋友饯行的酒席间写下了《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君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此诗描写了诗人与金陵子弟分别时饮酒的情境,作者把他和朋友分别的感情与东流水比长短,表现了诗人对金陵子弟深厚的感情与友谊。“江村秋雨歇,酒尽一帆飞”(《送客归吴》)雨歇酒停,人醉客归,举目远望,帆尽人去,酒酣情豪。而“相看不忍别,更尽手中杯”(《送殷淑》之二)则是另一种情怀了。
李白交际甚广,还曾结识了一位善酿美酒的老朋友,后来听说他病故了,痛哭了三天三夜,还写了首诗来悼念这位淳朴厚道的老友:“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哭宣城善酿纪叟》)悲痛欲绝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一首冥诗,一派天真寓不尽之深情于言外。诗中遐想真切,自然,合乎人情,使读者在感情上容易接受,并不觉得荒诞可笑。最后李白又为黄泉下的好友担忧:纪师傅在那里重操旧业,把酒又卖给谁呢?因为只有我李白才是纪叟最信赖的顾客,是他的知音。酿酒与沽酒,是李白与纪叟生前最平常的事,如今死生分离,阴阳两隔,就是这些淡如水的生活细节最让人难忘,容易引起伤感。人们读到这里:酒乎,心乎?让人感受到诚信与慷慨,坚信与推崇,李白与纪叟在青山绿水的江城氤氲、酝酿出浓郁、真挚的友情,感人至深。
三、酒以消愁
中国历代文人,或怀才不遇,或壮志未酬,常有陈子昂那种“独怆然而涕下”不可解之愁,借酒以排遣忧愁与苦闷便成为他们慰藉心灵的普遍精神选择,借酒消愁的意象频频出现于不得志的文人诗作中也就不足为奇了。曹孟德有:“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白乐天云:“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赠东邻王十三》)杜子美有言:“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可惜》)。苏东坡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李易安这样的女士概莫能外:“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声声慢》)清末的秋瑾的诗歌中,也存有借酒消愁的影子:“浊酒不消忧国恨,救时须仗出群才。”(《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地图》)这些仁人志士的千愁万绪溶解在众多的诗歌作品中,正体现了诗酒文化的熏染与传承。
生活在空前繁荣的大唐盛世中的李白,气宇非凡,狂放不羁,热切地憧憬着风云际会,构筑着完美无瑕的大好图景:“济苍生”,“安社稷”,“功成身退”。自视甚高:“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巢由以来,一人而已。”希求终南捷径,不走寻常路,而能平步青云:“出则以平交诸侯,遁则以俯视巢由。”二十五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踌躇满志的李白遇到了盛世中的玄宗,在经历了“俳优蓄之”的冷遇后,径直在酒中求得暂时的逃避和解脱:“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自比管、乐的大才却不被赏识和重用,使他内心产生了巨大的孤独与落寞:“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其一)李白借助酒来化解烦恼:“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月下独酌》其四)“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月下独酌》其四)他的这种浓重的烦忧在其《将进酒》中宣泄了出来:“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李白胸中纷乱的愁绪,也并没有稍减他强烈的用世之心,他在《梁园吟》中说道:“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开元盛世的大环境毕竟与李白所向往的君臣际遇是相左的,他的过于天真和不合时宜,也只能使他 “流连百壶饮,涤荡万古愁”(《友人会宿》),酒可以使人的肉体麻醉,但并不能从根本上驱除他的忧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晚年的李白生活在安徽当涂,他在《九日龙山饮》中写道:“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其醉舞之态颇似孟嘉之风流潇洒,实则忧愤不减。次日所作《九月十日即事》:“昨日望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则直吐苦情矣。
李白的一生好以大鹏自喻,青年时,有《大鹏遇希有鸟赋》;中年时,有“大鹏一日同风起”得句子。可悲的是,其终生的纵酒狂饮与愁无补!李白的命运也摆脱不了“中天摧兮力不济”(《临终歌》)。
四、酒以适性
晚唐的皮日休在《七爱诗·李翰林》中云:“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魄。口吐天上文,迹作人间客。”李白在其《月下独酌》其二中也对自己的形迹作了诠释:“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李白纵意所如,潇洒出尘,可谓诗酒一生。有酒必有诗,酒是诗化的酒,诗是酒化的诗,诗酒构成了李白生命的底色,与其融为了一体。因此,郭沫若说:“李白生于酒而死于酒。”李白丰富了酒,酒见证了李白。这在与李白交情甚笃的子美的诗中也可得到印证:“嗜酒见天真”(《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酒给我们呈现一个真实的李白,因此,郭沫若又说:“读李白的诗,使人感觉着:当他醉了的时候,是他最清醒的时候;当他没有醉的时候,是他最糊涂的时候。”现实的落魄,压抑了他的性情,只有在酒的怀抱中,他才会舒展自我,放旷人生。酒拯救了迷失的李白,让其回归生命的本真状态。胡人的血统,赋予了李白一种豪放不羁的本能,不饮则已,一饮则不可收拾:“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这时的李白,已无法离开酒了,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发醅。”想落天外,“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其酒兴匪夷所思,竟至“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赠内》)酒助诗情,人借酒力,豪情万丈,“愿扫鹦鹉洲,与君醉百场。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渌水动三湘。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陪侍郎叔游洞庭湖醉后三首》之三)就算受到了打击,仍兀自放浪江湖,畅饮美酒“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江上吟》)严羽在评述李白的诗歌时说过:“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句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用胸口一喷即是。”酒后见性情,性情化为诗,诗中含真意。其酒诗中的真纯气息扑面而来:“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抛开繁琐芜杂的俗世,李白也在内心的角落里找到了闲适与自在:“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酔起步溪月,鸟还人亦希少。”(《自遣》)“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月下独酌》)李白体验到了物我两忘,与万物合一的逍遥情趣和哲学境界。在李白的酒诗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峻发豪放,真纯可人的李白。
五、酒以扬名
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一千多年过去了,李白的酒诗家喻户晓,“诗仙”、“酒仙”、“酒星”的名号更是妇孺皆知,许多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古酒业因着李白的光环倍受世人的由衷的喜爱和追捧。李白的《客中行》云:“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来琥珀光。”诗为酒发,酒因诗名,从那以后,兰陵美酒更加驰名,香飘四海。到了近代1913年,兰陵美酒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牌奖,因此在全球也声名显赫了。兰陵美酒具有天然形成的湖泊色泽,晶莹可口,回味悠长,常饮则延年又益寿。再如《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之二:“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公元759年,李白和众人游洞庭,揽浩渺之湖景,畅饮当地佳酿,即写下这首千古绝句,“白云边酒”也由此而享誉古今。由于该产品质量优良,企业信誉卓著,白云边这一品牌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产品美誉不断上升,1991年,1996年,2000年,2002年,2005年连续五年被湖北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004年5月白云边品牌的评估价值大16,561万元,2008年6月,“白云边”经司法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类似的还有今四川万县地区的“诗仙太白酒”曾多次省部级名酒,1959年还在全国评酒会上被推荐为国庆十周年宴会用酒,1984年国家旅游局把“太白酒”吊销日本,现年销售量达5700多吨,畅销国内外。而“醉太白”,“太白世家”或“太白遗风”之类标志招牌,在城乡的商标和招牌的酒、酒馆也更加芳香和甘甜。所以,李白以酒助诗,诗美酒成名,在今天仍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六、结语
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浑芒大气,不能窥其首,奔腾流溢,亦无法见其尾。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酿酒业飞速发展,饮酒之风大行其道,加之统治者大力提倡诗歌并确立以诗取士的制度,使诗歌创作风气甚浓,出现诗坛空前繁荣昌盛的局面,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期,因文艺与酒的联系较以往更加的紧密,酒诗也达到了它的高峰期。李白,作为天才的诗人,嗜酒如命,一脚站在唐诗的峰顶,一脚站在酒诗的峰顶,喝酒品人生,作诗抒怀抱,在古老的诗与酒的文化的交融中,于盛唐蓬勃张扬的内在精神的熏染下,造就了清雅丽韵而又浓烈芬芳的诗酒文化。
参考文献:
【1】王琦.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2】王守国.艺术精神与酒文化精神的密切契合【J】.中州学刊,1994, 5.【3】万伟成.中国酒诗的文化阐释【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4】郭沫若.李白与杜甫【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5.【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万伟成.丁玉玲.中国酒诗的文化赏析【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
第二篇:【酒文化论文】诗与酒
诗与酒的促膝交谈
学生姓名:XXXX 学号:XXXXXXXXXXXXXXX XXXXXXXX大学 XXXXXXXX XXXXXXX专业
摘 要:
1.概述诗与酒的关系
2.分别从诗与酒的定义、诗与酒相合产生的情意、相关节日或场合下的各式酒诗这三方面看诗与酒的关系
3.总结:诗酒合一,文化大观 关键词:诗;酒;酒诗 ;
Abstract:
1.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and wine.2.To know more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and wine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Definition of poetry and wine;emotion appeared when poetry combined with wine;several different drinker’s poetry in kinds of festival or circumstance.3.Summary :Unification of poetry and wine makes perfect culture.Key Words:Poetry;Wine;Drinker’s poetry
前言
诗人是人间赤子,诗是天籁之声。“赤子”和“天籁”的沟通、拥抱,酒是心中的便桥。在不同的心境、物境中,酒和诗一拍即合,均能产生火花和灵韵。“长风巨浪会是有”,“还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起名”的叹惜;“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日有意抱琴来”的旷达;“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的情谊;“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乐趣„„酒把不同的人,不同的意融汇在一起,但却和谐适意。
中国是一个以诗传世的古国,又是一个盛产名酒的古国。酒来自人的初始,诗亦来自人的初始,人喝着酒,吟着诗从历史的深处走向了未来。
一、诗和酒的释义
诗,是人类精神劳动产生的高雅的文学奇葩;酒,是人类物质生产的精华琼浆。在中国,从远古以来,诗与酒就交织在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诗酒文化”。
在中国文化漫长发展过程中,诗依从文学而出现,在其他文学样式尚处于胎眠时期,诗就在人们精神劳动中脱颖而出。诗是概括生活,浓缩语言,凝炼真情,富于内在,旋律优美的文学样式。她为时代脉搏跳动,是人们精神世界最敏锐的触须。以诗的总体而论,她是人类进入文明的象征。在人类精神领域和文化艺术领域里,她对哲理、道德、文学、美学进行广泛而深远的探索,从中凝聚、提炼诗的真谛。
诗的广义被人们推崇为至高无上的美学代名词,如论述到古代的灿烂文化,泛称为诗;谈到每个民族,每个国家辉煌的历史,称为史诗。推而广之,赞美大自然中的山川江海,以至于事物、境界、语言、品德、情操,都冠之以诗。
酒,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含糖的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变成酒精,再加其他物质进行勾兑,便成为各种香型的酒。大自然不停地运行,某种物质由于天气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诸条件在适合演变规律之下,天然地造化出酒。中国早年就有“猿猴造酒”的传奇之说。无独有偶,法国也有鸟类造酒的传说。这就证明,酒存在于大自然的物质世界,由于各种条件符合酿成的必然,于是就出现了酒。人类,在自然规律的启迪下,发现酒,进而自觉地酿造酒,这是顺理成章的行为了。
二、酒和诗的拥抱
《诗经》中采的妇女怀念远行在外的爱人,有“我姑彼金,维以不永怀。”“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句。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置酒会家乡父老,酒憩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将兮守四方。”一世之雄曹操酹酒临江,横槊赋诗,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之叹。陶渊明赋“归去来兮”,故园“三径就荒”,所幸者“有酒盈”,所以“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再也不去为五斗米折腰了。
诗与酒乃天作之合,品酒吟诗谓之大雅。有酒便就有了“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中国古代的诗仙词翁的名篇绝句,其间流露出的豪放,便深刻显露出酒品的精髓。
李太白有幸立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之上宣布“天生我才必有用”,“将进酒,杯莫停”。有“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傲岸,自然有“千首诗轻万户侯”的心态。但这是酒中的诗,酒中的豪情。“一醉累月轻王侯”是用酒气来弘扬志气。在“醉”中追求人生的终极价值,借助于“醉”来追求、来对抗。清醒了,理智了,李太白在安史之乱中就不会“借用君王玉马鞭”去“扫胡尘”,大可效法陆羽觅一块静、净之地去著“茶经”。李白是诗仙、酒仙。仙者,天子不得臣,权贵不得友。可是“仙”要借助于酒,“酒中仙”三字一语破的——酒中才能为仙。
陆游生于半壁江山难保的南宋时期,外则强敌压境,内则奸佞当朝。陆游自号放翁,其“放”也得之于酒,只有酒中才能“诗墨淋漓”,正如其所说“方我吸酒时,江山入胸中”。“江山入胸中”就是“重整河山,收复中原”。“买酒卷帘邀月醉,醉月拂剑光射月”。“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酒中的豪情,焕发出金戈铁马的壮志。可是“公卿守和约,有酒吾忍酌”。有酒也不敢喝了,豪情——壮志——力行,是三部曲。酒中的豪情,酒中的壮志,吟出来、唱出来、喊出来,终是诗。诗可以令人热血沸腾,但无法“北定中原”。所以诗人只能含恨而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对酒而言,“诗墨淋漓不负酒”者,陆游也。正因如此,梁启超赞曰:“亘古男儿一放翁”。
鉴湖女侠秋瑾“生是人杰、死为鬼雄”。敢慷慨成仁,能从容就义。以三升碧血,唤醒国人。有柱陆沉之志,有肩长天之行。女侠是志士、是诗人,亦是酒豪。巾帼嗜饮,有“貂裘换酒也堪豪”,“樽酒悲歌涕泪多”等句,并曾慨叹“无端身世茫茫感,独生高楼一举觞”,但终于冲破“十丈愁城”,“喜散奁资夸任侠”,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女侠短衣、短剑、短枪、豪饮于绍兴鉴湖——雪耻之乡。高歌着“愿将十万头颅血,换得乾坤力挽回”,酒不负诗,诗不负酒,人更不负诗,不负酒。
酒和诗的拥抱,不只顿生豪情、亲情,“酒本多情”,相思酒、定情酒、合欢酒、送别酒、洗尘酒„„情意绵绵,诗意亦绵绵。酒中情,“明朝酒醒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乃低调之情;“笙歌起处酒初香,樽前犹幸有红妆”此乃低庸之情;“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此乃沉沦之情。酒多情,诗缘情而生,缘情而发。酒性炽,酒诗相合后,自有万般情。
三、酒诗的种类
(一)宴会酒诗
宴会是比较轻松的时刻,往往是喜庆的日子或者是朋友团聚集会的场合,此时此刻,人头颤动,觥筹交错,呼五喝六,热闹非凡,酒是宴会必不可少的兴奋剂。
(二)饯行酒诗
临别饯行,友人们既共叙美好回忆,又对未来充满憧憬,绵绵的离愁,真诚的祝福,都留在饯行的酒席上。把所有的离情别绪全都倾注在浓浓的美酒中吧,朋友啊朋友,让我们举杯畅饮,祝愿你一路保重;让我们一醉方休,今日一别,不知何时能重逢矣。
(三)传统节日酒诗
中国人在一年中的几个重要传统节日里,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春节饮“屠苏酒”,端午节饮“菖蒲酒”,中秋节饮“桂花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举国同庆的传统节日里人们一起欢聚畅饮,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憧憬美好未来,“每逢佳节倍思亲”,亲人团聚、盟友相逢、情人相约,无不把酒相敬,对酒当歌、一醉方休,以此表达无限深情、友善和真挚,过节饮酒是中国酒文化约定俗成的一部分,酒与传统节日结下了不解之缘。传统佳节,诗人自然饮酒舒怀。
(四)独酌、闲饮、咏怀酒诗
诗人们有时空闲,独酌杯酒,抒发人生感慨,或激进慷慨,催人自新,促人奋进;或感叹仕途失意、怀才不遇、想念佳人、人生坎坷而处于矛盾、苦闷和焦灼中的彷徨和痛苦,他们以酒寄情,托物言志,咏成不少千古佳作。
(五)边塞、军中酒诗
边塞酒诗较少,仅有王翰《凉州词》最为优美:“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此诗悲壮雄浑,抒发了征夫们视死如归的悲壮和激昂。
(六)祭祀神灵、村社酒诗
这是饮酒中场面最为壮观、气氛最为活跃的时刻,往往是上下三村,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妇孺全到。我国传统节日以祭祀神灵、集社欢庆丰收最为热闹。此时人山人海,熙熙攘攘,锣鼓喧天,欢歌狂舞,痛饮豪赌,游戏玩耍,热闹场面,应有尽有。
(七)展现社会不合理的酒诗
任何社会都有它的阴暗面,封建的唐帝国也不例外。诗人们以他们敏锐的视觉,发现了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疾苦,也感受到达官贵人们的奢侈和糜烂,这些酒诗是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
从古至今,诗酒交融,诗酒联姻的轶闻趣事,脍炙人口,传为佳话,丰富美化了人的感情世界。
中国诗酒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文化体系。纵观诗酒文化发展史,酒醉诗情,诗美酒醉;诗借酒神采飞扬,酒借诗醇香飘溢。诗与酒,相映生辉,形成绚烂的文明景观。
参考文献:
【中华五千年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国文艺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互动百科】http://www.xiexiebang.com 【百度知道】http://zhidao.baidu.com
第三篇:李白求职诗
《与韩荆州书》——李白
1.原文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2.翻译原文
我听说天下谈士聚在一起议论道:“人生不用封为万户侯,只希望结识一下韩荆州。”您怎么令人景仰到这样的程度!难道不是因为您有周公那样的作风,亲自践行吐哺握发之事,因而使海内的豪杰俊士都奔走而归于您的门下。士人一一旦被您赏识,便如跳进了龙门,声誉立即提高了十倍。所以藏龙卧虎待机而动的人士,都想从您这里获得声誉和肯定的评价。希望君侯您不因为自己的富贵而对他们骄傲,也不因为他们寒贱而轻忽他们,那么您众多的宾客中便会有毛遂那样的奇才。假使我能有脱颖而出的机会,我就是那样的人啊。
我是陇西平民,流落在楚地汉水一带。少年时期即爱好剑术,拜见了许多地方长官;三十岁而诗文有成就,拜见了很多朝中卿相显贵。虽然身高不满七尺,但心志高超,过于万人。王公大人都赞许我有志节,讲道义。这是我过去的抱负和行事,怎么敢不尽情向您倾诉呢?
您的著作堪与神明相比,您的德行感动天地;文笔阐明自然化育之大道,学问穷究天道人事之精微。希望您推心相与,和颜接待,不因为我以长揖之礼晋见而拒绝我。如若能用盛宴来接待我,任我纵情畅谈,那么请您以日写万言来测试我,我将手不停挥,顷刻可就。如
今天下文士都认为您是执掌诗文命运的星君,衡量人才高下的权威,一经您的品评,就是德才兼美之士。那您何必爱惜庭阶前区区一尺之地,使我不能扬眉吐气、气宇昂扬于青云直上呢!
从前王子师担任豫州刺史,尚未到任就征召荀慈明,到任后又征召孔文举;山涛任冀州刺史,考察选拔三十余人,其中有的人官至侍中、尚书,这都是前代人所称道赞美的。而您也荐举过严协律,进入朝廷任秘书郎;其间还有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等人,有的由于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为操行清白受您赏识。我每每看到他们怀恩感慨,忠义奋发。我因此感动激励,了解您以至诚待人,对贤士推心置腹,故而不归向他人,而愿意把身心命运付托给国中才德至高的人。倘使您有什么紧急艰难而要用我之处,我自当献身效命。
再说人并不是尧舜那样的圣人,谁能十全十美呢?我在谋略策画方面,怎么能自夸呢?至于我的诗文创作,已经积累成卷轴,却想呈请您抽暇过目。就怕雕虫小技,不能受到大人的赏识。倘蒙垂青,愿意看看拙作,那么请赏给纸墨,还有抄写的人。然后回去打扫安静的小室,誊清呈上。希望青萍宝剑、结绿美玉,能够在薛烛、卞和的门下,增添身价。但愿您推恩于身居下位的人,大开嘉奖鼓励之门。还望您加以考虑。
3.写作背景和介绍
本文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李白在襄阳(今属湖北)。韩荆州,即韩朝宗,时任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山南东道采访使。李
白抱负宏大,自称“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但他不欲经由进士、明经等常规考试进入仕途,而企图一朝蒙受帝王赏识,获得重用。故广事干谒,投赠诗文,以表现才能,培养声名。作此文前,已多次上书和谒见地方长官,又曾入京谋求出路,未果。本文也是干谒之作,故极称韩朝宗善于识拔人才,希望获得接见和称誉。但并不露卑屈之态,而充满对自己才能的自信。文句骈散并用,长短错落,读来颇有气盛言宜之感。
因为李白坦率的性格特征,所以他的求人方式也较之一般人而别具一格。
首先,李白对求助对象是直接了当的,不像《红楼梦》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的刘姥姥,她求助个王夫人竟然要经过重重人际关系,先是周瑞家的,然后是平儿,再到王熙凤,最后才通告一声与王夫人知她的到来,却未曾见面。他主动给韩荆州写信,并表明自己的志向。
其次,李白求人也可谓找准了对象。他有登龙门,欲脱颖而出之心,而韩荆州则是“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且“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所以说李白的求助者,韩荆州“即其人焉”。
第三,李白的求人技巧那真叫绝妙。他先是借谈士们之语,和龙蟠凤逸之士的行为来烘托韩荆州的威望,另外他有对韩荆州的制作、德行、学问等大赞一番。要知道,没有哪个有些名望的大人物是不喜欢被众人肯定,被景仰的,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是如此。所以李白抬高韩荆州,做到了投其所好,让对方觉得他是有见识的,有眼
光的。于是,李白就将美好的第一印象留给了对方。
求人,就要有值得对方去绑的价值。李白对此也做了很好的准备。他列举了自己令人赞赏的多元才能,并对自己充满了肯定和信心。但是在某些方面,他又表现出谦恭和真诚,比如说“白谟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在个人特长方面,他又展示得当,做到该扬则扬,如“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该敛则敛。这使得对方觉得他确实是个人才,又没有狂妄自傲之嫌。
在表明自己的需求的时候,李白求得更是妙不可言。他巧用王子师、山涛荐贤之事,以及韩荆州推荐严协律等人之情,以此来激起韩荆州“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的决定。意思说,王子师等人有此荐贤的善举,你韩荆州也有,况且李白我“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也该有机会吧?此外,李白求人也没有强人所难,或者威逼对方。他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诚心来请求对方“大开奖饰”。
如此看来,李白的求人态度是不卑不亢,收放得当,极具一个豪爽者的独特的精巧的处事之法。在如今,当我们有求于他人时,李白的求人之道可谓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第四篇:李白的诗
李白的诗
李白(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又称为“诗仙”。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苏轼的诗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 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写西湖的古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第五篇:李白饮酒诗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自遣
【内容】:
对酒不觉瞑[1],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月下独酌
【内容】:
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内容】: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行路难
【内容】: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拨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内容】: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送别
【内容】: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山中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
【内容】: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
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前有樽酒行二首 【内容】:(其一)
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
落花纷纷稍觉多,美人欲醉朱颜酡。
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磋砣。
君起舞,日西夕。
当年意气不肯倾,白发如丝叹何益。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南陵别儿童入京
【内容】: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客中行
【内容】: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金陵酒肆留别
【内容】: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广陵赠别
【内容】: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把酒问月
【内容】: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