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信用社案件防范能力的难点及对策1

时间:2019-05-12 01:4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高农村信用社案件防范能力的难点及对策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高农村信用社案件防范能力的难点及对策1》。

第一篇:提高农村信用社案件防范能力的难点及对策1

提高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能力的难点及对策

摘 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近两年来所呈现出的案件高发的态势,特别是农村信用社,有历史方面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更有内部控制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是多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正确地看待农村信用社案发的“井喷”现象,从政府、银监部门和农村信用社自身三个层面,对农村信用社案件进行综合治理,无疑是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的一剂“良药”。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案件防控

银监会负责人之近日表示,2015年度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总数及百万元以上案件数量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占比分别达53%和52%,均过半数。2010年,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在内的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共发现各类案件237件,涉案金额6.7亿元,其中百万元以上案件68件,案件如此高发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农村信用社案发的深层次原因剖析

引发农村信用社案件产生的原因众多,但纵观案件特征可归结为农村信用社内部因素和社会外部因素的影响所致,同时这也是导致农村信用社案件多发的重要原因。

(一)、农村信用社内部因素

1、体制不健全,没有形成系统的安全防范网络。农村信用社是个畸形儿有尾无头,属于“代养”和“寄养”型,50多年来没有建立一支较为专业的纪检、监察、稽核、保卫队伍,没有一套属于信用社自己的理论,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均是从基层抽调上来的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三低”人员,文化水平低、专业技能低、防范意识低,无法担任对信用社的指导、监督、保障作用。

2、员工整体素质不高,安全教育少,安全意识淡薄。一是信用社进人渠道单一,基本面向内部员工子女招收,且招收条件标准要求相对较低,降低了进人“门槛”。二是接受系统的、规范的安全教育较少、自身学习较差,员工对安全赋予的实质内涵理解较肤浅。三是一些信用社对安全管理、案件防范工作不重视,给员工造成错觉,从而放松警惕,认为只要不出事就是安全。四是部分员工政治学习少,思想不坚定,案件防范意识差。五是安全制度不健全,案件防范不到位,员工安全责任不明确,导致安全工作挂在嘴上,疏于案件防范。

3、经营指导思想存在偏差,“重业务经营、轻案件防范”的思想烙印较深。一些信用社对业务经营和案件防范工作缺乏正确认识,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对案件防范工作不够重视、部署少、落实少,致使工作存在空档和缺位,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同时部门配合不力,更有甚者认为案件防范工作属安全保卫、纪检监察部门的事,与业务部门关系不大,使协同预防、群防群治工作脱节。

4、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为案件产生埋下祸根。俗话讲“十案九违规”。一是无视规章制度,有规章不执行,颁布的法令、制定的规章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讲义气,凭感情用事,以感情代替制度和原则,不按操作规程办理业务,记载处理会计帐务,导致案件时有发生。三是我行我素,凭经验、习惯做法办理业务。更有甚者对会计帐务处理、信贷业务操作等乱简化手续走捷径,“创造性”发挥,给信用社留下后患,造成不可挽回的惨重损失。四是一人网点难以监控,大多规章制度根本无法实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5、稽核保卫力量配备不足,监督检查不到位,惩处不力。一是一些信用社稽核人员较少,难以有效开展稽核工作,导致稽核检查的深度、广度、力度不够。二是由于稽核力量薄弱,缺乏复合型人才,使稽核检查的质量大打折扣,难以有效及时发现问题。三是为推进稽核工作,信用社临时拼凑、抽派人员检查,这部分人员思想存在顾虑,认为没有权威,导致工作责任心不强,检查应付了事,仅停留在帐平表等、凭证使用合规及要素齐全否的低层次检查上,难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四是保卫人员力量薄弱,不能及时发现、排除不安全隐患,指导基层社安全保卫工作。特别是山区信用社交通不便,押运钞达不到规定要求。五是信用社点多面宽人员少,造成部分网点串岗长期“作战”,难以有效控制和消除不安全隐患。六是对违规问题纠正不彻底,惩处不力,隐患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缺乏回访回查力度。为此对信用社进行的各种检查起不到震慑作用,给员工造成错觉,认为检查就那回事,对问题作作通报,象征性罚点款而已。致使各类检查不能发现问题、惩治问题、消除隐患,难以达到治病救人,规范经营行为,预防案件发生的目的。

6、安全投入少,硬件设施差,不安全隐患突出。一些信用社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安全软硬件设施不重视,认为可有可无,没有形成有效的人防、技防、物防网,没有拿钱买安全的观念。致使一些网点最基本的安全要求都达不到,存 在较为突出的不安全隐患,很难保证营业网点人身财产资金安全。

(二)、社会外部因素

1、社会流动人口急剧增长,失业下岗人员较多,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但各地人员流动加剧,外出务工人员、失业下岗人员、社会闲散人员增多,给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了难度。再加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没有达到标本兼治、群策群防的目的。从而导致流动人员作案上升,破获难度大,农村信用社难以有效预防和应对。

2、社会治安差,各类犯罪分子作案频繁。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多、服务范围对象广、人员少、安全设施差、人防技防能力较弱,成了犯罪分子作案的首选目标。加之少部分犯罪团伙组织严密、社会关系复杂、恶势力大,作案手段智能化程度高,一旦选准目标对信用社作案,则信用社必成囊中之物,信用社案件防范能力将显得更加脆弱无力,无计施救。

3、社会不良风气侵袭,诱发闲散人员作案。由于社会风气败坏,黄赌毒的影响,对自控力弱、素质差、道德败坏、作风卑劣、无视党纪国法、私欲膨胀的人来讲,诱惑力极强,是引发作案的高危人群。为信用社案件防范能力提出了最严峻、最现实的考验。

4、地方政府金融意识不强,对防范农村信用社风险重视不够。以前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政绩,热衷于搞“形象工程”,不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不考虑当地的资源情况,盲目办企业上项目,将发展乡镇企业所需要的资金,通过行政干预的手段,强行落实到农村信用社身上。有的地方政府领导为了实现当年的财政收入计划,甚至采取“逼贷收税”的办法,通过行政手段强令农村信用社向欠税企业发放贷款,用于缴纳所欠税款。

5、管理体制长期不能理顺,案件防范的长效机制欠缺。农村信用社在1993年前,先后由农业银行、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代为管理。这种代管的临时性,使农村信用社在风险防范、案件专项治理等方面不能用长远发展的眼光进行规划,不能很好地从源头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前移风险控制关口,狠抓案件专项治理长效机制的建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省联社已成立,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仍然不够完善,一方面省级联社直接管理县级联社的扁平化管理模式与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现实不相适应。省联社及各市地办公室过分“瘦身”,虽然有利于节约管理成本,但对点多面广、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电子化水平落后的县级联社直接 行使管理职能,管理宽度过大,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二、案件防控管理上难点

农村信用社案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原因囿于自身内控机制不健全,体制不完善,员工政治思想、专业培训少,自我抵抗能力弱,所以给案件防范带来难度,主要难点表现在:

1、监控半径大,鞭长莫及。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机构分散,县联社人少事多鞭长莫及,无法达到适时监控和有效监控的目的。

2、监控手段落后,无法即时监督。贫困山区农村信用社大部分还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阶段,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无法采用现代化手段监督检查。

3、农村信用社的“小本”经营与实施电子化监督运作的高成本不相适应。

4、纪检、监察、稽核、保卫机构不健全、无专业人员并且培训无门,进修无望。监督、监察有时走客场、流于形式。

5、思想意识程度不够。信用社多年来的习惯性经营管理对案件防范形成的固僻、麻痹思想,一时难以扭转。

6、人事机制不活,人员流动不畅。员工负增长与业务快速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致使信用社的基本制度无法坚持,起不到互相监督制约的作用,防范基础十分脆弱。

三、案件防控对策及建议

(一)思想防范,加强自控体系建设。案件防范必须以人为本,树立对内控制度建设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主,从抓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法纪法规教育、案件案例分析教育入手,结合实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高认识,牢固构筑一道坚固的思想防范长堤。

一是要强化员工政治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素养,以身边一批反面典型结合身边发生的案例教育员工,要树好“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有一个好的道德品质,好的思想作风;过好“三关”: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做到正确使用权力,不滥用职权,金钱面前不动心,人情面前讲原则。

二是要强化员工法规制度教育,经常性开展法纪教育学习,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遵规章、讲制度,提高法规意识,培养他们具有防腐防变能力,能自我控制,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使每个员工都知道在处理业务时的重要,操作环节所应承担的责任。

三是强化体制建设。第一,必须建立台有力的内控监督机构,加强内控队伍建设,确保内控制度的执行。第二,建设一支自上而下的监督保障体系队伍。第三,加大对下级监督保障人员的培训力度,选派业务熟悉,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骨干充实队伍,从根本上解决人员少、素质低的问题,使他们树立起强烈的案件防范意识和提高对案件发现,处理的综合能力。第四,培养纪检监察人员具有公道正派的作风,树立公正、公平的廉洁卫士形象,做到“三不”,不当老好人,不和稀泥,不讲摆平。

(二)制度防范,加强互控体系建设。制度是规范人的行为的保证,是相互控制的基础,员工之间、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要相互控制监督,建立一种制度防范长效机制。

一是要强化案件防范责任制。银行业监管部门要按照“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督促农村信用社高管人员站在全局和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对案件防范工作的领导,经常分析研究案件防范工作,把案件防范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做到“案件防范,人人有责”,真正形成单位“一把手”负总责,主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专门抓、业务部门配合抓,全体员工自觉抓的案件防范责任制,环环相扣把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建立岗位连环责任制。在农村信用社各部门、各岗位、上下级之间建成纵向横向连带责任,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主管、谁连带,谁直接违规、谁就是直接责任人”的原则,逐级追究责任。

三是建立公安、友邻联防网络。各信用社要与当地公安派出所建立电子报警系统,与友邻单位、个人签订《联防协议》,把信用社的防范工作置于群防群治之中,有效避免信用社因人员不够,硬件设施不到位而出现漏洞,达到预防案件发生的良好效果。

(三)技术防范,加强监控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对信用社硬件设施的配置,尽可能采用先进设备,业务经营可实行电脑联网操作,营业场所、金库、守卫室实行24小时适时监控,电子远程报警。

二是加强稽核检查,对信用社的业务经营活动在进行常规序时稽核的同时,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稽核、重点稽核。必要时可实行资金和重要科目旬报制度,使信用社的资金帐无变化能随时掌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监控之中,及时 发现问题,预防内部人员利用职务、工作之便作案。

三是加强对个别人员的重点监控,学会利用一些蛛丝马迹观察事物,了解员工的思想行为变化情况。对思想不纯,有不正常苗头的人要重点管理,特别是8小时以外的行为,要明察暗访,随时掌握他们思想动态,一旦发现有不轨行为要实行更换岗位、停职学习、调离原单位,起到问题发现早、案件预防早。

四是加大对内控制度检查,做到不留死角。对信用社建立的内控制度要加大力度检查,采取定期普查、不定期抽查、临时突击查、夜间现场查、电话查等多种形式,督促员工坚持制度、按规操作。这样不仅在思想上能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能遵守规章不违规。

五是加大查处力度,严惩违规违制行为。对查出的违规违制的社和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逗硬处罚,要行政处分、经济处罚并用,造成重大损失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做到决不留情面,达到惩前毖后的目的。对个别典型要通报批评,以引起高度重视。从而使内部管理达到规范运作,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四)银监部门创新监管机制,打造有效的内控“防火墙”。应督促农村信用社整合机构网点,狠抓案件专项治理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要对农村信用社现有布局不合理的机构网点进行整合,对风险隐患较大的正式机构进行撤并。在机构整合的过程中,银监部门要督促农村信用社本着制度先行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清理整顿操作细则和处理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以规范操作,防范风险,要坚决杜绝案件的发生。

总之,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机构分散、地理环境复杂、人员少、专业防范水平低、设备落后,难以达到案件防范的要求。我们应以“思想防范、制度防范、技术防范”、“自控、互控、监控为主的“三防三控”有力措施,建立纵横交织的立体防范系统。

参考文献:

[1]王发明.深化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应牢牢把握五个环节.辽宁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07.04.20.

[2]刘诗平、白洁纯.保持案件防控高压态势 遏制大案要案发生.中国法院网,2009.06.02

[3]赵春华.加强基层监管 提高银行案件防控能力.中国金融,2009.07.22

[4]蒋定之。巩固成果常抓不懈扎实做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防控工作。人大经济论坛.2009.03.10

第二篇:信用社银行防范案件难点和对策

信用社银行防范案件难点和对策

近两年来,农村信用社频频发生案件,新案、大案、要案、发案率、发案范围存在居高不下和扩大的趋势,风险状况日益凸显,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如何解决制约农村信用社案件防范中的瓶颈问题,是当前监管部门和农信系统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案件防范现状

(一)基层案件防范意识不到位。对于做好案件防范工作,有些信用社领导和员工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把案件防范工作片面地理解为案件防范工作主要是指大案要案,只要不出现大案要案,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重业务、轻防范的思想在部分领导和员工中颇有市场。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导致部分农村信用社及其网点的案件防范工作往往滞后于业务工作,案件防范工作未能全面贯彻和深入开展,对辖内基层社及网点存在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

(二)思想安全教育乏力,防范效果不尽人意。农村信用社对基层网点员工从事业务技能操作方面比较重视。而对员工的思想教育比较乏力,特别是对案件防范方面,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与创新。员工也难以有时间和机会接受安全防范方面的培训,对一些必需的安全防范知识只能依靠文件和相应的制度来纸上谈兵,人事调动的频繁,岗位不固定,任务的巨大,使员工难以静下心去钻研安全防范知识。因此,对安全防防范知识缺乏了解,了解的渠道也比较单一,缺少实际安全防范演练机会,造成对案件防范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

(三)有章不循,操作不规范。尽管农村信用社的内控制度比较完善,但是在执行和落实上却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员工对案件防范的认识和意识不到位,缺乏全局观念,过分相信自己、相信他人,在操作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形成“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久而久之,形成风险漏洞越来越多、越积越大,最终酿成大案。

(四)案件防范缺乏手段创新。目前,农村信用社在案件防范上,一是领导会上强调,而忽视了员工对案件防范的关心程度、理解程度、执行程度。二是案件防范手段方面,只注重硬件环境的改善,而忽视了员工的思想变化、情绪变化、家庭变化、环境变化,防范手段仍然是以硬件和制度为主,缺乏对案件防范措施的创新性、有效性。

二、农村信用社案件防范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制度执行落实漏洞颇多

1.柜台业务操作不规范。目前,农村信用社都建立了内控制度,但是,许多内控制度在落实和执行上是为应付检查或流于形式。例如: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分工不明确。有些信用社在人员安排上未按信用社规定合理安排,存在业务发展与人员配置不协调,缺岗缺员,协储人员、临时工顶岗现象时有发生;在业务操作上,会计出纳人员短期交接手续不全,不是缺少监交人签章,就是保险柜钥匙、账簿、凭证未登记移交,存在交接不清,责任不明;款项交接登记簿存在建而未用或登记款项填写不明晰;大额提现不登记或漏登、内勤工作日志内容记录不完整,印章分管、凭证销号流于形式,未按操作规程办理业务,而是随心所欲,会计传票、账簿章印不全,临柜业务未换人复核,事后补章现象;传票、凭证、对帐单乱放、乱丢,事后造成帐务对不上的现象屡屡发生。挪用现金上缴贷款利息、白条顶库、库存现金量严重超限额等等现象时有发生„„

2.信贷管理比较粗放。突出为贷款“三查”制度执行流于形式,贷前调查走马观花,调查报告简单,调查资料缺失。贷时审查把关不严,大额贷款审批往往不是以信贷人员的调查为基础,而是由领导好恶说了算,“鼓肚贷款”、“一支笔”贷款现象较为普遍。贷后检查流于形式,没有按照规定对大额贷款实施跟踪检查和填写跟踪检查档案,对到逾期贷款未及时发出贷款到期通知书,贷款风险难以掌握。超权限贷款、跨区域贷款、冒名贷款、一户多头贷

款以及以贷收贷、以贷收息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不但给日后贷款管理埋下了风险隐患,而且也容易诱发职务犯罪。

3.票据贴现业务不规范。有些信用社开展此项业务时一是先斩后奏,未经批准便开展业务。二是缺乏对贴现业务的专业人员,识别能力差,匆匆上马,难免出现风险。三是监督力度偏弱。对票据业务的监督偏弱,往往只看从中获利多少,而对票据业务的风险判断不能有效识别与监督,从而引发风险。

(二)面上强调多,基层执行效果差。突出表现在领导往往是以念文件、口头的形式将上级要求传达到基层,便完成任务。不能认真地针对本辖区信用社实际状况、防范漏洞、风险大小去具体制定案件防范措施和对策,而是例行公事、机械地布置案件防范工作,造成了基层信用社员工对案件防范的认识偏差,认为案件防范是领导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导致在基层在案件防范工作中,风险意识不强,执行效果差的局面。

(三)分工不明、权责不清、制度形同虚设。我们发现,农村信用社虽然普遍制订了员工岗位职责,明确了员工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在某些细节问题上仍然不够具体化,相互不科学、不细致、不流畅,每个岗位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做出具体规定,往往衔接上出现漏洞和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混岗、混业操作的现象。例如:出纳、会计不按规定相互替换、替代;轮岗制度、强制休假制度流于形式;协储人员、临时工顶替重要岗位,造成责任不明确,风险隐患频频出现。

(四)目标任务大,绩效考核不合理,员工怨气大。目前,许多信用社为了加强竞争力,不是从内部去最大限度地解放员工的思想,去搞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而是加大揽储任务、放贷有任务、收贷有责任,完不成任务者一是离岗揽储、下岗收贷。二是扣发工资、奖金等。而相对联社机关、领导则存在任务小或无任务的局面。导致员工因完不成揽储任务而工资收入急剧下降。加之存在基层信用社人少事多的现象,领导与员工之间收入差别较大和思想工作不到位,考核机制不合理等因素,造成员工的不理解,存在怨气大、唠噪多、抵触心理增强,继而影响工作。

(五)企业文化教育缺失,导致员工理念支撑缺失。对于企业文化,许多信用社领导和员工简单地认为只不过是娱乐活动,面子工程,应付上级检查,无关大局。为此,有些信用社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时,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和存在模糊认识,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视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来做,缺少统一规划,没有深入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过于片面,往往只注重广告、环境文明、仪表装饰等外表形象,而不注重内在本质的建设。不是从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关心人方面入手,把信用社经营管理的全部工作和整个过程都纳入以人本的轨道上来,也没有坚持人是信用社的主体和财富的主人翁地位,使员工不能在一种和谐愉快而又富有朝气的环境中进行工作和经营。导致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与建设初衷出现南辕北辙现象。

(六)主动性防范少,被动性防范多。由于案件防范工作年年提、年年讲,许多农村信用社多年来也没有出现案件,于是有些信用社对案件防范工作出现放松警惕、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现象。领导要求时就动一动、来检查时就紧一紧,出现问题就改一改,多年来的习惯性管理对案件防范形成的痼癖、麻痹思想,没有主动性地从根本上对案件进行重视和防范,导致安全隐患日益积累。

(七)内部检查稽核流于形式。农村信用社进行自查或本联社进行检查时,许多检查是走形式,一是检查事先已知道,被查单位有时间做好充分准备,效果可想而知。二是都是本单位的,所以碍于情面,被查出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三是害怕问题暴露影响自身利益,对检查出的问题采取瞒报、漏报、少报。

(八)案件防范宣传力度偏弱。案件防范宣传工作是整体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环节,有些信用社对案件防范的宣传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不敢大张旗鼓地进行案件防范工作的宣传,怕影

响信用社的信誉、声誉和经营,只是在信用社内部进行宣传、教育,开展活动。造成案件防范工作对外缺乏威慑力,对内缺乏说服力,严重影响了案件防范工作的开展。

三、农村信用社案件防范难点

(一)点多面广、机构分散、管理困难。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决定了其网点多、机构分散、网点偏远的特征。相对来讲,就必然多了一份不安全因素。因历史亏损或其他原因,造成偏远的、较小的信用社在硬件投入上比较困难,部分网点安全设施达不到要求,较容易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发生案件的机率较大。

(二)人员相对复杂,管理培训缺失。信用社员工交流制度在执行上存在难度,原因是信用社员工的工作安排,一般以员工居住地为原则,这就形成了大部分信用社员工本地化的局面。而有些信用社没有本地员工或不足时,则招聘临时工代替或以协储员替代,在对这部分人员的管理上,往往因其不是信用社正式员工,安全教育、思想培训等方面的培训而无法参加,容易形成了案件防范的空白点。

(三)防范体制不完善,形成漏洞颇多。许多农村信用社在案件防范工作中,注重面上工作较多、员工日常防范教育较少;硬件建设较多、“软件”建设滞后;照本宣科较多、开发创新较少;日常防范不重视、上级检查搞突击。往往在突击抽查和检查中,许多安全漏洞便表露无遗,(四)员工素质相对较低,贯彻执行时容易出现偏差。由于信用社员工的素质相对专业银行还较低,在贯彻执行案件防范工作中,不能对案件防范的重要性、意义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没有将案件防范工作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部分信用社员工在贯彻执行中采取“领导讲领导的,自己做自己的”,在执行中也是走走过场、流于形式,案件防范在实际工作中形同虚设。

(五)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影响员工队伍稳定。员工思想稳与队伍稳定与否是关系到安全防范的问题关键和基础。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问题涉及员工的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长期不能得到解决,必然会影响员工的思想稳定、工作情绪,继而影响到案件防范的效果。例如:分配到我市各县、市信用社2001届省银行学校信合专业毕业的30多名学生,在毕业4年后,许多成为信用社各个岗位上的骨干力量,但是在提拔、评先等方面却没有资格,因为不是信用社正式员工。而至今仍然成为信用社的正式员工的原因是省联社没有指标。而同样的2000届省银行学校信合专业的30多名毕业生,在工作4个多月后,便成为信用社的正式员工。学生们几经反映,但是音信石沉大海。巨大的对比和反差,使有些学生在工作上产生压力,思想上产生了动荡,失落感日益剧增,心灵上受到了伤害,朝气不再蓬勃,信心受到打击,对在信用社的前途产生了怀疑。不可否认,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得不到解决,久而久之不可避免的将成为信用社的风险隐患。

(六)监管部门措施不能有效贯彻。农村信用社对监管部门下发的文件、要求、措施等,少数农村信用社不能有效贯彻,从思想上没有给予高度重视,认为监管部门是外部门,没有直接影响,对自己的在约束方面、利害关系方面没有太大的关系。因此,对监管部门在案件治理工作布置的任务、要求、措施,不是置若罔闻、不予理睬,就是流于形式的贯彻,造成在案件治理工作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七)人情大于法规。农信社人员基本上来源于农村,受传统观念影响,地域、家族、亲戚、朋友相互之间关系纵横密布、错综复杂,加上法制观念淡薄,制度的执行力往往受到上述因素影响而不能贯彻执行。多起案件的发生无不与人情大于法规有关,这是农村信用社发展过程中,需要长期解决的问题。

四、农村信用社案件防范对策

(一)建立案件专项治理工作长效机制。建立案件专项治理长效机制是农村信用社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对此,农村信用社要针对本辖区的风险状况,结合全国合作金融机构案件专项

治理电视电话会议内容,制定案件专项治理方案、治理措施、治理目标。切实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常抓不懈。全面建立起“查、防、堵、惩、教”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形成制度健全、执行有力、内控严密的案件查防体系,实现案件总数和涉案金额、单位资产案件数量、单位网点案件率的大幅下降。

(二)建立企业文化机制,增强道德观念。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要解决企业员工所共有的价值观、道德观问题。在当前,如何用现代的道德观念来教育人,用严谨的行为规范来约束人,是当前农村信用社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一是要加强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将其纳入日常的经营管理中来,依靠企业文化、培养和增强员工的道德观念、建立个人理想、信念为核心的自我约束机制,以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企业凝聚力。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行为管理策略。农村信用社领导要牢固树立“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以人为本理念, 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和对后进员工的转化作用要恰到好处。要用正反典型教育人,用敬业精神鼓舞人,用道德观念凝聚人,用先科学机制激励人,用优良环境培育人、用真诚爱心关心人,从而不断提升员工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平和行为能力。三是建立相互沟通桥梁。农村信用社许多案件的发生或风险隐患是与上下级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有着必然的联系。为此,农村信用社应尽快建立和疏通沟通渠道,加强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交流、理解和协调,以消除领导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心理障碍。领导要知道员工在想什么、做什么、为什么,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工思想工作、疏导劝解工作,诚心诚意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家庭、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员工克服其心理障碍,消灭不良情绪,保持员工队伍和人心的稳定。四是调整机构结构。农村信用社要逐步改变基层社人才馈乏,一线人员少,机关机构臃肿的现象,尽可能地精简机关人员机构,加强一线力量。

(三)人心稳定是防范案件的基础。要充分挖掘员工的个人行为潜力,一是对拔尖人才要恩威并济,在政策上不偏不倚。对信用社的业务技术骨干,一方面要委以重任,给予他们业务技术职务方面晋升的机会,并给予相应的报酬和待遇;另一方面,对他们也要严格要求,对其不规范的操作和不检点的行为要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不能姑息迁就,更不能纵容其成为特殊“公民”。要让他们既能看到自己的前途和希望,能自觉自愿地为国有金融事业的发展释放自己的能量,又感到有必要珍惜自己的这一份事业,能自觉遵守信用社的行为规范。“关爱”是留住人才的策略,“严格”也是留住人才的手段。只有恰到好处地施行关爱与严格,才能为各类人才提供广阔的天地,只有不拘一格地选拔和运用人才,才能使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只有在重用的同时施以重“锤”,才能锻出适应现代合作金融事业快速发展的好钢来。

(四)规范操作是案件防范的保证。俗话说“十个案件十个违规”,农村信用社所有案件的发生,都是由违反操作程序,有章不循、有制不遵、有令不行造成的。为此,农村信用社在案件防范中首先要规范员工的操作,严格按照银监会“十三”操作规程、风险提示进行操作。其次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规章制度,“上梁不正下梁歪”是各项制度不能有效执行的导火索。因此、只有规范好大梁、才能校正好小梁,才能使案件防范各项工作取得效果,才能将案件风险隐患从源头进行杜绝。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是防范案件发生的手段之一,农村信用社要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列入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廉政档案,要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做到政务公开、财务公开、收入公开。特别是要坚持用好的制度和作风选人,在人员的使用上、提拔上、处理上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搞内外有别,做到对己要严、秉公守法。要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接受群众的监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党风廉政建设问责制,从源头上堵住腐败漏洞。同时严格要求员工,遵纪守法,提高员工廉洁自律的主动性、自觉性。

(六)建立案件举报、堵截奖励机制。信用社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对违规违、违纪行为和案件线索向上级部门举报的权利。对违规违纪的现象、行为、指令有权拒绝执行。信用社的上

级部门应尽快建立案件举报、堵截奖励制度,对举报属实的,要对举报人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并作为晋升、晋级的参考依据。对成功堵截案件的不但要进行奖励,而且要将堵截案件的做法加以推广,为更多的信用社提高防范案件能力奠定基础。

(七)加强专业防范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对基层网点员工进行安全防范的业务培训,是提高农村信用社安全防范中的中基础工作,安保部门要有计划、分层次地加强对基层网点员工的安全防范知识的基础培训、还要对员工进行心理培训、道德培训、行为培训、以提高员工的防范技能。不但要对安全防范常识和法规方面的培训,还要对安全防范应急措施、突发事件方面的培训,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安全防范方面的实际演练,做到遇事不慌、有条不紊。

(八)加大案件防范宣传力度,提高全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宣传工作作为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环节,基层网点要针对安全防范的经常性和集体性的特点,结合不同的安全防护期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案例和经验教训,结合工作和网点实际探讨安全防范工作的开展,努力形成培训“一个安全员,带动全网点的点面效应”,县联社还可以组织创建安全文明网点等活动,增强上下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加大对安全防范的检查、监督力度,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多次督促都不予以整改的网点,坚决依法依制进行处罚,并通过内刊、文件进行通报,促使其他类似单位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同时也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九)建立案件防范压力传导机制。监管部门及农信上级部门要下决心解决部分农村信用社在案件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上热下冷、上紧下松、上严下宽、上细下粗”问题,着力解决监管部门压力大而农村信用社无压力的问题,要定期召集辖内县(市)级联社主要负责人到监管部门汇报案件情况,采取监管通报、诫勉谈话、取消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建议给予降职或撤职纪律处分等切实措施将案件压力传导给农村信用社。对发生案件信用社,要及时报告当地党委、政府,做到一案一报。

(十)严格执行岗位轮换、强制休假制度。岗位轮换、强制休假制度是农村信用社防范案件发生的必要手段。对此,农村信用社不能以人员少、员工业务不熟等理由,将轮岗制度、休假制度置若罔闻、束之高约、流于形式。

(十一)强化内外部稽核检查制度。一是将内外部稽核检查相结合,采取日常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特别是注重突击查,加大检查频率和力度,找出信用社在执行制度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风险点,将信用社暴露出的问题与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充分发挥内部系统监督机制。对业务经营、人事管理等活动中存在群众反映较为突出问题和易发案件重要岗位的管理,要注重加强信访、举报和稽核工作,强化纪检监察、内审的检查作用。明确案件移送的标准及责任,形成治理案件的合力。三是加强内部审计的力量,加大内审审计力度。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基本建设管理、财务资产管理、大宗物品采购审计等,从中发现和查找商业贿赂的行为,正确判断和把握商业贿赂给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带来的影响,尽可能使治理措施更加有效。四是农联社上级部门、监管部门要有重点的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检查、稽核,特别是对易发案件的业务、岗位、人员进行重点关注和检查。

(十二)案件防范要进行创新。目前,农村信用社正处在改革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案件防范机制、措施、手段、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漏洞日益凸显,许多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有效地防止和杜绝案件的发生。为此,需要监管部门、农信管理对此进行探讨、研究和创新,才能逐步地将农村信用社案件发案率有效降下来。一是案件防范要全员参与,自上而下地贯彻落实案件防范要求,避免案件防范工作“上热下冷、上严下宽、上紧下松”,不能搞应付差事式的案件防范。二是道德教育要抓紧。要切实从思想上解决好对案件防范工作的认识、理解和执行。要从抓道德教育入手,开展“正反两面”教育,在思想上常年树立案件防范意识。三是防范机制创新。农村信用社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起适合新形势下的案件防范机制,包括防范手段、措施等,要有前瞻性、预防性,绝不能搞“亡羊补牢”式防范机制。四是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制度。对农村信用社可能出现的案件,要及早做好应急准备,防止突发案件给农村信用社带来的损失和负面影响。

(十三)配合监管部门工作。农村信用社要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对案件防范工作的布置、安排,对监管部门下发的文件、精神、措施、要求,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要按照监管部门对案件防范工作的管理、处理、上报程序规范案件防范管理工作,不能搞形式、搞应付、搞自己骗自己的案件防范工作,要及时上报案件防范工作情况,遇突发案件、重大案件、刑事案件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格式上报监管部门,以利于监管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必要的对策、措施。

第三篇:信用社银行防范案件难点和对策

近两年来,农村信用社频频发生案件,新案、大案、要案、发案率、发案范围存在居高不下和扩大的趋势,风险状况日益凸显,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如何解决制约农村信用社案件防范中的瓶颈问题,是当前监管部门和农信系统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案件防范现状

(一)基层案件防范意识不到位。对于

做好案件防范工作,有些信用社领导和员工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把案件防范工作片面地理解为案件防范工作主要是指大案要案,只要不出现大案要案,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重业务、轻防范的思想在部分领导和员工中颇有市场。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导致部分农村信用社及其网点的案件防范工作往往滞后于业务工作,案件防范工作未能全面贯彻和深入开展,对辖内基层社及网点存在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

(二)思想安全教育乏力,防范效果不尽人意。农村信用社对基层网点员工从事业务技能操作方面比较重视。而对员工的思想教育比较乏力,特别是对案件防范方面,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与创新。员工也难以有时间和机会接受安全防范方面的培训,对一些必需的安全防范知识只能依靠文件和相应的制度来纸上谈兵,人事调动的频繁,岗位不固定,任务的巨大,使员工难以静下心去钻研安全防范知识。因此,对安全防防范知识缺乏了解,了解的渠道也比较单一,缺少实际安全防范演练机会,造成对案件防范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

(三)有章不循,操作不规范。尽管农村信用社的内控制度比较完善,但是在执行和落实上却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员工对案件防范的认识和意识不到位,缺乏全局观念,过分相信自己、相信他人,在操作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形成“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久而久之,形成风险漏洞越来越多、越积越大,最终酿成大案。

(四)案件防范缺乏手段创新。目前,农村信用社在案件防范上,一是领导会上强调,而忽视了员工对案件防范的关心程度、理解程度、执行程度。二是案件防范手段方面,只注重硬件环境的改善,而忽视了员工的思想变化、情绪变化、家庭变化、环境变化,防范手段仍然是以硬件和制度为主,缺乏对案件防范措施的创新性、有效性。

二、农村信用社案件防范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制度执行落实漏洞颇多

1.柜台业务操作不规范。目前,农村信用社都建立了内控制度,但是,许多内控制度在落实和执行上是为应付检查或流于形式。例如: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分工不明确。有些信用社在人员安排上未按信用社规定合理安排,存在业务发展与人员配置不协调,缺岗缺员,协储人员、临时工顶岗现象时有发生;在业务操作上,会计出纳人员短期交接手续不全,不是缺少监交人签章,就是保险柜钥匙、账簿、凭证未登记移交,存在交接不清,责任不明;款项交接登记簿存在建而未用或登记款项填写不明晰;大额提现不登记或漏登、内勤工作日志内容记录不完整,印章分管、凭证销号流于形式,未按操作规程办理业务,而是随心所欲,会计传票、账簿章印不全,临柜业务未换人复核,事后补章现象;传票、凭证、对帐单乱放、乱丢,事后造成帐务对不上的现象屡屡发生。挪用现金上缴贷款利息、白条顶库、库存现金量严重超限额等等现象时有发生……

2.信贷管理比较粗放。突出为贷款“三查”制度执行流于形式,贷前调查走马观花,调查报告简单,调查资料缺失。贷时审查把关不严,大额贷款审批往往不是以信贷人员的调查为基础,而是由领导好恶说了算,“鼓肚贷款”、“一支笔”贷款现象较为普遍。贷后检查流于形式,没有按照规定对大额贷款实施跟踪检查和填写跟踪检查档案,对到逾期贷款未及时发出贷款到期通知书,贷款风险难以掌握。超权限贷款、跨区域贷款、冒名贷款、一户多头贷款以及以贷收贷、以贷收息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不但给日后贷款管理埋下了风险隐患,而且也容易诱发职务犯罪。

3.票据贴现业务不规范。有些信用社开展此项业务时一是先斩后奏,未经批准便开展业务。二是缺乏对贴现业务的专业人员,识别能力差,匆匆上马,难免出现风险。三是监督力度偏弱。对票据业务的监督偏弱,往往只看从中获利多少,而对票据业务的风险判断不能有效识别与监督,从而引发风险。

(二)面上强调多,基层执行效果差。突出表现在领导往往是以念文件、口头的形式将上级要求传达到基层,便完成任务。不能认真地针对本辖区信用社实际状况、防范漏洞、风险大小去具体制定案件防范措施和对策,而是例行公事、机械地布置案件防范工作,造成了基层信用社员工对案件防范的认识偏差,认为案件防范是领导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导致在基层在案件防范工作中,风险意识不强,执行效果差的局面。

(三)分工不明、权责不清、制度形同虚设。我们发现,农村信用社虽然普遍制订了员工岗位职责,明确了员工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在某些细节问题上仍然不够具体化,相互不科学、不细致、不流畅,每

第四篇:农村信用社安全防范对策

结合笔者在农村信用社保卫部门的工作经验,联系农村信用社在安全防范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和现状,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到,农村信用社实施安全防范管理工作中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一、农村信用社实施安全防范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1、思想观念存在差距。当前,部分农村信用社主任员工,对于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责任意识不强,思想认识存在误区甚至少数信用社领导和员工把安全防范工作片面地理解为安全防范工作就是保卫科(股)的事,与农村信用社网点关系不大,不属于农村信社网点职责范围的模糊认识,导致部分农村信用社网点安全防范工作未能全面开展,对辖内基层网点存在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还有部分基层网点负责人和员工重业务讲效益轻安全防范,对安全防范是例行公事,只要不出事,皆大欢喜,或者说起责任来,安全第一,忙起来则效益第一,置安全防范于可重可轻之间,疏于实际性的开展。基层网点本身各方面的工作和接洽也多而杂,加之人员素质和职业道德已参差不齐,安全防范工作常常受到其他工作和个人生活习惯的冲击,制约了基层网点安全防范工作的正常开展,工作不到位、不规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2、安全防范业务知识不精通。基层网点员工安全防范业务知识了解甚少,这是制约基层网点安全防范发展的瓶颈问题。安全防范工作既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又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不具备一定的安全防范知识,就很难开展安全防范。基层网点员工平时从事业务技能操作。为广大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平时也难以有时间和机会接受安全防范方面的培训,对一些必需的安全防范知识只能单纯地通过文件和制度来纸上谈兵,各网点虽然配备了一名兼顾安全员,但由于人事调动频繁,岗位不固定,也难以有心去钻研,难以独立开展安全防范工作,具体表现在:对安全防防范知识缺乏了解,了解的渠道也单一;理论少,实践演习(演练)更少;对安全防范设施的了解和操作不到位;对安全防范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

3、宣传力度不足,监督力度不够。根据《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规定:“法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大,部分法人单位对安全防范工作不重视。再加上部分基层网点负责人和员工认为安全防范工作劳而无功,任务重而杂却无成绩可言,或认为责任重、专业性强而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担任兼职安全员来接手安全防范工作,从而导致基层网点安全防范工作达不到应有的力度。

二、针对当前农村信用社安全防范工作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转变思想,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农村信用社要把案防检查与安全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县联社内控人员在例行检查时,除了对内勤和外勤岗检查外,同时还要进行安全防范检查,使基层网点的安全防范工作既能纳入有效地日常检查、季(年)考核和评优评先中来,全面推进农村信用社基层网点的安全防范工作深入开展。县联社保卫科对全辖内基层网点有在安全防范上履行着指导和监督检查职责,但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仅靠保卫科几名保卫专干还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基层网点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居地都有派出所、镇政府;对居地人员、社会环境较熟悉;周边邻居、单位可以联防……。站在安全防范第一线的基层网点就在充分利用优势,调动一切力量,发挥群防群治,因地制宜的作用,减少安全防范中的失控漏管,要充分发挥对基层一线情况熟、底数清的优势,结合当地实际,把安全防范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和安排,在日常经营和管理中同时相应开展和安全防范工作。

2、加强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对基层网点员工进行安全防范的业务培训,是提高基层网点安全防范中的人防的基础,保卫部门要有计划、分层次地加强对基层网点员工的安全防范业务培训,以提高员工的“人防”技能。在培训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该学习必要的安全防范常识和法规;应该学习安全防范的三个预案操作程序。要将安全防范常识和操作程序上墙或成册进行宣传学习。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宣传工作作为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环节,基层网点要针对安全防范的经常性和集体性的特点,结合不同的安全防护期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案例和经验教训,结合工作和网点实际探讨安全防范工作的开展,努力形成培训“一个安全员,带动全网点的点面效应”,县联社还可以组织创建安全文明网点等活动,增强上下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加大对安全防范的检查、监督力度,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多次督促都不予以整改的网点,坚决依法依制进行处罚,并通过内刊、文件进行通报,促使其他类似单位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同时也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第五篇:信用社银行防范案件难点和对策

信用社银行防范案件难点和对策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信用社银行防范案件难点和对策2010-06-29 18:23:52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信用社银行防范案件难点和对策信用社银行防范案件难点和对策(2)

近两年来,农村信用社频频发生案件,新案、大案、要案、发案率、发案范围存在居高不下和扩大的趋势,风险状况日益凸显,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如何解决制约农村信用社案件防范中的瓶颈问题,是当前监管部门和农信系统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案件防范现状

(一)基层案件防范意识不到位。对于做好案件防范工作,有些信用社领导和

员工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把案件防范工作片面地理解为案件防范工作主要是指大案要案,只要不出现大案要案,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重业务、轻防范的思想在部分领导和员工中颇有市场。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导致部分农村信用社及其网点的案件防范工作往往滞后于业务工作,案件防范工作未能全面贯彻和深入开展,对辖内基层社及网点存在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

(二)思想安全教育乏力,防范效果不尽人意。农村信用社对基层网点员工从事业务技能操作方面比较重视。而对员工的思想教育比较乏力,特别是对案件防范方面,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与创新。员工也难以有时间和机会接受安全防范方面的培训,对一些必需的安全防范知识只能依靠文件和相应的制度来纸上谈兵,人事调动的频繁,岗位不固定,任务的巨大,使员工难以静下心去钻研安全防范知识。因此,对安全防防范知识缺乏了解,了解的渠道也比较单一,缺

少实际安全防范演练机会,造成对案件防范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

(三)有章不循,操作不规范。尽管农村信用社的内控制度比较完善,但是在执行和落实上却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员工对案件防范的认识和意识不到位,缺乏全局观念,过分相信自己、相信他人,在操作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形成“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久而久之,形成风险漏洞越来越多、越积越大,最终酿成大案。

(四)案件防范缺乏手段创新。目前,农村信用社在案件防范上,一是领导会上强调,而忽视了员工对案件防范的关心程度、理解程度、执行程度。二是案件防范手段方面,只注重硬件环境的改善,而忽视了员工的思想变化、情绪变化、家庭变化、环境变化,防范手段仍然是以硬件和制度为主,缺乏对案件防范措施的创新性、有效性。

二、农村信用社案件防范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制度执行落实漏洞颇多

1.柜台业务操作不规范。目前,农村信用社都建立了内控制度,但是,许多内控制度在落实和执行上是为应付检查或流于形式。例如: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分工不明确。有些信用社在人员安排上未按信用社规定合理安排,存在业务发展与人员配置不协调,缺岗缺员,协储人员、临时工顶岗现象时有发生;在业务操作上,会计出纳人员短期交接手续不全,不是缺少监交人签章,就是保险柜钥匙、账簿、凭证未登记移交,存在交接不清,责任不明;款项交接登记簿存在建而未用或登记款项填写不明晰;大额提现不登记或漏登、内勤工作日志内容记录不完整,印章分管、凭证销号流于形式,未按操作规程办理业务,而是随心所欲,会计传票、账簿章印不全,临柜业务未换人复核,事后补章现象;传票、凭证、对帐单乱放、乱丢,事后造成帐务对不上的现象屡屡发生。挪用现金上缴贷款利息、白条顶库、库存现金量严重超限额等等现象时有发

生…… 2.信贷管理比较粗放。突出为贷款“三查”制度执行流于形式,贷前调查走马观花,调查报告简单,调查资料缺失。贷时审查把关不严,大额贷款审批往往不是以信贷人员的调查为基础,而是由领导好恶说了算,“鼓肚贷款”、“一支笔”贷款现象较为普遍。贷后检查流于形式,没有按照规定对大额贷款实施跟踪检查和填写跟踪检查档案,对到逾期贷款未及时发出贷款到期通知书,贷款风险难以掌握。超权限贷款、跨区域贷款、冒名贷款、一户多头贷款以及以贷收贷、以贷收息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不但给日后贷款管理埋下了风险隐患,而且也容易诱发职务犯罪。

3.票据贴现业务不规范。有些信用社开展此项业务时一是先斩后奏,未经批准便开展业务。二是缺乏对贴现业务的专业人员,识别能力差,匆匆上马,难免出现风险。三是监督力度偏弱。对票据业务的监督偏弱,往往只看从中获利

多少,而对票据业务的风险判断不能有效识别与监督,从而引发风险。

(二)面上强调多,基层执行效果差。突出表现在领导往往是以念文件、口头的形式将上级要求传达到基层,便完成任务。不能认真地针对本辖区信用社实际状况、防范漏洞、风险大小去具体制定案件防范措施和对策,而是例行公事、机械地布置案件防范工作,造成了基层信用社员工对案件防范的认识偏差,认为案件防范是领导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导致在基层在案件防范工作中,风险意识不强,执行效果差的局面。

(三)分工不明、权责不清、制度形同虚设。我们发现,农村信用社虽然普遍制订了员工岗位职责,明确了员工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在某些细节问题上仍然不够具体化,相互不科学、不细致、不流畅,每

下载提高农村信用社案件防范能力的难点及对策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高农村信用社案件防范能力的难点及对策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信用社加强成本管理难点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加强成本管理难点及对策一、农村信用社加强成本管理的难点(一)政策性因素制约农村信用社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这些政策性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用社成本管理......

    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2007-02-10 16:46:51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是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高风险行业,自1951年诞生......

    违纪案件查办的难点及对策

    违纪案件查办的难点及对策 对违纪案件的查办是《党章》赋予各级纪检监察机构的重要职能之一。党的十六大和中纪委六次全会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案件查办工......

    银行案件产生原因及防范对策

    银行案件产生原因及防范对策近几年国内的一些商业银行爆发了一些比较大的案件,这些案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风险大都集中在操作环节也就是基层网点上。案件的曝光反映出商业银行......

    如何提高护士的防范能力

    如何提高护士的防范能力近年来,医疗纠纷发生的几率不断上升,其原因各不相同,牵涉到的具体对象和内容纷繁复杂,有医疗护理失误造成的一些案例,更多的是在日常工作中非护理过失引......

    对加强农村信用社案件防范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加强农村信用社案件防范工作的几点思考 2009-8-11 长期以来,由于业务经营工作的特殊性,相当一部分心怀叵测的社会人员甚至内部员工绞尽脑汁打金融业的主意,不择手段的钻政策......

    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

    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 内容摘要:信贷风险是农村信用社经营中的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制约农村信用社建立现代金融制度的主要障碍。国家也采取了实施办法来......

    浅论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信用风险及防范对策

    浅论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信用风险及防范对策专业班级:金融104学号7042710005学生姓名:刘宝春内容摘要:在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与农民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