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加强成本管理难点及对策

时间:2019-05-12 22:25: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信用社加强成本管理难点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信用社加强成本管理难点及对策》。

第一篇:农村信用社加强成本管理难点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加强成本管理难点及对策

一、农村信用社加强成本管理的难点

(一)政策性因素制约农村信用社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

这些政策性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用社成本管理缺乏自主性。现行的农村信用社财务制度对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开支标准都有明确规定,信用社必须无条件地遵照执行,这使得农村信用社对一些地方性的摊派、收费及捐赠等无法入帐,而这些摊派之类的开支又不能不出,只好变相列入成本,挫伤了农村信用社自觉加强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二是国家财税部门对随意乱挤、乱摊成本现象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监督检查不力,从另一方面也滋长了农村信用社忽视成本管理的侥幸心里。另外,由于前些年农村信用社的亏损问题总以“政策性因素”做“烟幕”,对“经营性因素”缺乏必要的责任追究机制,使员工个人利益没有真正与企业效益挂起钩来,成本的高与低对职工来说无关紧要,这也促成了信用社对成本管理的忽视。

(二)内部环境的制约限制了成本管理作用的发挥。

内部环境对成本管理作用的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方面:软环境主要是指信用社领导层和会计人员,硬环境主要是指信用社的现代化办公设备。从软环境上讲,企业经营决策者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成本管理的应用。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农村信用社的决策者不仅要懂经营,更要懂管理,尤其要懂成本管理。而现阶段,大多数信用社的决策者只重视抓资金、抓市场,而不重视成本核算,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成本管理在信用社的应用。而会计人员总体素质比较低,知识结构不合理,这也一定程度地限制了成本管理在信用社的应用。现行粗放式的成本管理使信用社员工对成本的关注程度极差,成本管理意识十分浅薄,主要表现在:重总量增长、轻成本费用控制;重“开源”增效,轻“节流”增效。一些信用社为单纯完成存款任务而不断加大奖励力度,甚至不惜变相抬高存款利率,大多数信用社对存款工作只注重总量增长而忽视结构优化,造成低成本存款所占比重微乎其微。另外在储蓄网点设置上,缺乏经济核算,只讲发展业务,只考虑人、财、物的投入,而不考虑设置网点的经济效益,结果储额增长缓慢而费用开支不断增加,直接加大成本,除了存款利息支出居高不下外,手续费、运钞费、取暖费、水电费等支出也有增无减。从硬环境上讲,电子计算机在农村信用社的应用应该说已非常广泛,但应用程度不

高,软件开发落后,还仅仅停留在记账、算账和报账水平上,不具备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的能力,使得成本管理的一些复杂公式及模型没法运用,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削弱了成本管理的作用。

(三)成本管理的方法滞后。

目前,成本管理理论教科书重点针对工商企业。由于金融行业本身业务的特殊性,使信用社会计人员难以直接借鉴现有的成本会计理论和方法。可以说农村信用社的成本管理不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相当滞后。特别是成本管理方法,只是事后用一张成本核算表进行分析,而成本核算表无非是业务状况表与损益表有关数据的简单综合,许多信息来源于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是信用社会计期末的情况总结,这些信息带有明显的滞后性,用这些滞后的信息去预测、决策显然价值不大。

二、农村信用社加强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赋予农村信用社一定的成本管理自主权。

尽管农村信用社是合作金融组织,但在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农村信用社除按合作原则进行规范外,还应积极培育市场体系,真正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得农村信用社能够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好经济环境中,真正考虑依靠改进自身内部管理来保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对农村信用社实际的成本核算,由信用社椐据实际情况及国家规定的计税成本范围,自行确定成本范围和标准,国家主管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并加强监督检查。这不仅可以规范信用社成本管理行为,完善成本管理制度,而且可以赋予信用社一定的理财自主权,增加成本管理的灵活性,为信用社转换经营机制创造条件。这是农村信用社重视并能够自觉应用成本管理的前提。

(二)树立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意识。

信用社的成本管理的应用水平如何,领导者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培养信用社领导者的成本管理意识已经成为提高信用社成本管理应用水平的当务之急。合作金融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农村信用社领导者成本管理知识的培训,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成本管理的运用对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益、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要掌握必要的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首先,要树立成本管理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和法制观念。市场观念要求信

用社的成本管理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资金和资本市场的开发与研究,对资金的吸收与运用实行成本控制;竞争观念要求信用社在组织资金、运用资金方面,不仅要注意总量的开发,更要注重成本的控制,在保证总量增长的前提下,要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以达到成本效益最优化的目标;效益观念要求成本管理既要符合信用社的业务特点,又要满足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法制观念要求成本管理要步入法制化轨道,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制度。

其次,要确立成本管理在信用社财务管理当中的中心地位。众所周知,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而成本管理又是财务管理的中心,信用社也不例外。因为财务管理主要是资金运作的管理,成本管理决定了资金管理:资金投向的确定要以未来资金成本为依据、资金的使用要以经营成本为依据来计算利润„„,如果资金来源的成本高于资金运用收益,信用社何谈利润可言?这还不包括信用社的管理成本。而信用社的管理水平也要靠成本来实现:资金来源成本反映了业务管理水平;人头费用反映了信用社员工的劳动管理水平;资产质量成本反映了信贷及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财务费用成本体现了日常行政管理水平„„。总之,成本管理在信用社经营管理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处于财务管理的中心位置,信用社的财务管理首先应侧重于成本管理,这是当务之急。

再次,要重视成本管理的软件开发。目前,计算机在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中已普遍应用,但用于成本管理的软件开发还十分落后,不适应农村信用社成本管理的需要。因此,有关主管部门应以计算机成本管理软件开发为龙头,逐步在农村信用社实现成本管理现代化,包括对资金成本、资本成本、无形、有形的资产成本、信息成本、服务成本、环境成本等多方面都要纳入信用社成本管理的范畴,要树立大成本的观念,利用先进的技术及设备积极拓展成本管理的范围。

(三)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

人是成本管理的主体及执行者,只有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决策者和全体员工都具有“勤俭办社”的观念,强化成本管理的对策才有可能得以实施,各种诸如疏通关系的人情费、招待费等“灰色”支出才能从根本上被避免或节省。为此,要从各方挖掘人的潜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第一,要建立预算成本体系。按年分月下达预算成本指标,特别是对营业费用实行目标管理,并层层细化到各岗位,构筑全方位的成本控制网络;第二,要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通过县级联社对各信用社的营业支出逐项进行责任监控,通过成本管理的责任制考核,使信用社的营业支出特别是营业费用的执行情况与单位、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实行“营业费用”(包括资金来源成本部分)一票否决,从而调动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四)大力应用管理会计制度。

应用管理会计是现阶段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应该说成本管理的运用必须依赖于管理会计的应用,信用社要把会计管理提高于由事后分析向事中、事前预测扩展,由一般性管理向参与渗透性管理扩展,由简单的核算向责任会计扩展。上述几个扩展归根结底就是要把信用社的会计核算职能向成本控制职能扩展,强化信用社的自我约束能力。农村信用社的每个部门几乎都涉及到成本问题,如存款、储蓄部门有存款、储蓄成本,信贷部门有贷款成本,结算部门有结算成本,而行政管理部门有行政管理成本。农村信用社要想获取最大利润,其主要途径应走内涵式扩大利润的路子,挖掘内部潜力,在不增加信贷规模的前提下,降低经营成本,就是增加了利润。所以实行成本控制、加强成本管理十分重要。成本控制是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核算内容,对于事前成本的控制,就是运用会计的预测分析方法,发挥会计的规划职能,如对资金组织和融资部门的低成本控制及各类责任中心的管理费用的控制,都必须通过一定的管理会计方式,对预测可能发生的或实际已经发生的各项业务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分析、监督和调节,控制高成本资金来源的比例、融资方向及各类责任中心的费用支出,力争取得资产的最高回报,达到农村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目的。

(五)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适应成本管理的需要。

农村信用社会计工作从传统的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是信用社经营管理的需要,会计职能的拓展,需要会计管理人员既要熟悉一定的会计核算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方法,成本管理的关键是成本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因此,要有计划地对农村信用社会计管理人员通过各种渠道、方式进行培训,加强成本管理人才的培训与智力开发,使其掌握金融管理的知识、财务管理的知识以及金融法规,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以保证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和效益性,适应农村信用社在市场竞争中的各项需要。

第二篇: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

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成本管理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成本管理 问题 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利润空间逐渐缩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和竞争能力的强弱。因此,强化企业成本管理就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实分析

我国的成本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许多的成绩,但是面临目前的新环境,我国的成本管理也暴露出来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多企业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而忽视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我们以供应方为例。供应方提供产品的价格是影响企业成本的最主要动因之一。由于供应方提供产品的价格是其成本加上利润的和,所以供应方用价格的形式把其自身的成本转移给了企业。但有的企业向供应方过分压价,将其作为自己高额利润的来源,没有考虑对方的利益,造成供应方隐瞒自己的真实成本,变相提价。这样就增加了采购成本,进而提高了商品成本,使商品竞争力下降。

从成本管理的目的上来看,许多企业仅仅局限于降低成本,却较少从效益角度来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约方式,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在传统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的被归结为降低成本,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从现代成本管理的视角出发来分析成本管理的这一目标,不难发现,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降。

另外,绝大多数企业在成本管理上缺乏全局观念。大多数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即依靠财务人员去管理成本。在实施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有的企业只注重成本核算;有些企业领导只重视财务和成本报表,利用报表中的数字去管理成本。这种做法虽然对降低成本到一定的作用,但归根结底成本核算还是事后控制,对成本没有做到预先控制和发生过程中的控制,不能以成本核算来代替成本管理。

(二)成本管理方法陈旧

首先,从成本管理的一般方法看,未能真正形成科学、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从理论上说,我们已提出建立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在内的新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但在如何使这个方法体系科学化、系统化,形成有机联系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其次,从成本管理的具体方法看,根据调查,55.7%的企业使用品种法,42.8%的企业使用分步法。当前世界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适用于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我国目前仅有6.2%的企业采用这种方法来计算,这表明我国的生产组织还比较粗放,对消费者的个性重视不够。

最后,从成本管理手段看,虽然部分企业进入了会计电算化阶段,但成本管理模块应用程度不高,许多企业仍然是进行手工核算,在现代这样科技化、信息化的时代,这势必制约着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很难满足现代成本管理对成本信息提供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的要求。

(三)成本信息严重失真

在我国,有相当多的企业都存在着成本信息不真实的情况,并且这种情况日益严重。成本信息失真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是成本核算仅注重材料、人工、制造费用,忽视了现代企业日趋增大的产品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和小批试制及售后服务上的投入,使产品的相关成本内容不全,不能正确评价产品在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效益。

二是成本核算方法不当造成失真。在过去高度劳动密集型企业里,对核算所作的简单假定(即以直接人工小时数或产量为依据来分配间接费用),通常不会严重扭曲产品成本。但在现代化的制造环境下,直接人工成本比例大大下降,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大幅度上升,再使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会产生不合理现象,使用传统成本核算法将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使企业错误地选择产品经营方向。

三是为达到某一目的人为调节成本数字,造成潜亏严重,企业虚盈实亏。在我国,一些企业由于成本管理上不去,而为了实现不当目标或利益,便不惜对外披露虚假成本信息。究其原因和表现:企业管理者为了粉饰其管理业绩,向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有一个好的交代,采取虚减成本,虚增效益,如琼民源事件、银广夏事件;一些民营企业为了少缴税甚至不缴税,虚开购进发票,虚抵扣增值税;虚增成本,少缴企业所得税;一些企业成本管理混乱,基础工作不扎实,很难准确地核算产品成本,因而对外披露成本信息不准确。

(四)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主体的确立失误

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性指标,涉及到各方面的管理,同时也涉及到各层次的人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存在一种偏差,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该由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负责,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是生产者,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广大的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意识淡漠。职工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能源和材料方面,下料时不精打细算,下角料不能充分利用,能源跑、冒、滴、漏等现象严重。成本管理主体确立的失误使得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了诺大的管理群体,当然成本管理工作难以真正取得实效。

二、强化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针对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强化成本管理:

(一)引进新思想——采用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管理的核心是要寻求企业持之以恒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一切战略的核心,它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能够为客户创造的价值,这一价值要超过该企业创造它的成本。一个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需要做出抉择,即企业要就争取哪一种优势和在什么范围内争取优势的问题做出选择。这就要求在成本管理中引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从而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指管理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

(二)树立新观念

1、树立系统管理观念,实施全面、全过程成本管理

企业成本的内容和范围不应只局限于生产领域,应随着管理的需要而变化,并随着管理的发展而发展。成本管理应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在设计阶段及至开发策划阶段就应该开始降低

成本的活动。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应包括影响成本变化的各个环节,渗透到企业的预测、决策、技术、销售等领域,向企业的各个环节方面扩展。

2、树立成本效益观念,提高成本预测和决策水平

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利润,就必须树立成本确定市场的观念,充分发挥成本决策功能。成本管理还应与企业的整体效益联系起来,以动态成本效益观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问题,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的必要性、合理性,企业要从效益的角度去决定成本的升降,以效益为中心进行成本的动态管理。

3、树立科技创新观念,坚持技术与经济相结合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它能不断创新,企业要紧握市场脉搏,寻求机制创新,注入发展活力,加大科技投入,以及有效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降低产品成本。同时,在成本核算中应考虑将产品的科技含量包括到成本中去,便于企业进行正确的决策。在产品成本形成过程中,技术因素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要搞好成本管理工作,必须贯彻技术主导和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4、树立以人为本观念,打造企业凝聚力

人不单纯是创造财富的工具,而是企业最大的资本、资产、资源和财富,是企业的主体,是成本管理的主体,是决定成本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调动人的智力因素,培养和发挥人的工作能力,使员工和经理人员处于平等地位,享有同样的参与权力,把人本主义、民主管理的思想贯穿于企业管理过程的始终,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民主的、人性化的组织,借以从人的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人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动力。

(三)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和成本企划法

自20世纪初成本会计诞生以来,曾先后出现“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差异分析”、“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责任会计”等一系列传统成本会计方法。但是,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都有致命的弊端,这样就产生了作业成本法和成本企划法。

1、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本依据的一种成本核算方式。它的基本原理是产出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上,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首先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分配到作业,再由作业动因追踪到产品,最终得出产品成本。它以顾客链为导向,以价值链为中心,对企业的“作业流程”进行根本,彻底的改造,强调协调企业内外部顾客的关系,从企业整体出发,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要求企业物资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各项作业形成连续,同步的“作业流程”,消除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作业,使企业处于持续改善状态,促进企业整体的优化,确立企业竞争优势。

2、成本企划法

成本企划应用的基本思路:(1)以全生命周期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制定目标成本。基本公式是:目标成本=预计市场售价—目标利润。(2)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挤压。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成本的“设定——分解——达成——(再设定)——(再分解)——(再达成)——……”,反反复复以至无穷,直到达到目标成本。(3)产品生产制造阶段的成本分解和压力传递。将目标成本的压力细化到班组,甚至个人和供应商身上。(4)试生产阶段的信息反馈控制。通过试生产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及时查漏补缺,加强内部管理,完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通过各种奖惩措施使成本企划的思想目标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5)目标成本的优化。产品要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就必须不断的进行调整和优化 使目标成本的设定跟上技术和市场变化的脚步,这样,成本企划的整个流程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始终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

(四)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成本管理

当前,电子计算机已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成本管理现代化的标志。

1、软件的应用

LOTUS、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有强大的表格处理、数据库管理与统计图表处理功能,是办公自动化的常用软件。它们不用编程,灵活方便,使用成本低、效率高,利用这些软件可以方便快捷地辅助管理人员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并可对控制过程实施监控分析,收到良好的效果。企业也可结合自身特点,委托软件开发商为自己开发更专业的成本管理软件。

2、网络的应用

网络有强大的扩展性,能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内部和外部互联网的对接,能及时传递各种成本信息,并可与外界进行交互式沟通,取长补短,促进各种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

(五)采取措施保证成本信息有效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对会计和其他业务处理程序的控制,有助于减少会计信息错弊现象的发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会计及其它信息资料的真实和可靠。例如,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凭证在入账以前必须先进行审核,凭证的传递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要对账证和账表进行核对。通过这些控制手段,就有可能减少错误的发生,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从而用于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基础资料是可靠的。

企业还需要提高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实施制度的主体是企业管理者以及参与经营决策的会计人员,在生成和提供相关信息中,一方面要增强法制意识,一方面要增强道德自律意识,增强道德责任心和责任感,保持职业良知,实现企业经济目标和管理者道德水准的双重提升。

另外要加强市场调查和信息反馈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信息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成本管理水平能否随形势发展而提高,经营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对成本的信息反馈水平。因此,企业成本管理也必须适应这一客观要求,不断提高信息管理水平,抓住机遇,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者。

参考文献:

(1)陈胜群:《企业成本管理战略》,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2)龙麒任:《浅析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经济师》,2005.6

(3)张文祥:《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研究》,《财务与会计导刊》,2005.2

(4)刘海峰:《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与成本控制新思路》,《国外油田工程》,2005.9

(5)胡千俊:《当前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4.8

第三篇:农村信用社依法收贷难点与对策

农村信用社依法收贷难点与对策

四川省梓潼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王平李江林

罗勇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非公有制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为我国经济体制的合理布局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毋庸讳言,非公有制经济对金融资产形成了较大的威胁,加之国有企业向集体、私营企业转化,企业借重组、改制之名行逃废债务之实也严重威胁金融资产安全。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中、小型金融机构深受其害,形成大量的呆滞、呆账、坏账,不少信用社不得已只好走诉诸法律之路,但是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效果不不明显,往往是赢了官司输了钱。

某县农村信用社针对不良贷款占比大,呆账、坏账多收回困难的不利局面,从依法收贷上下功夫,在2000年初设立了资产保全小组,在信贷科领导下依法对辖内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进行保全管理,主要任务是代理全县信用社进行诉讼活动,近几年共代理诉讼案件350例,涉诉金额1377万元,进入执行程序201户716万元,共收回贷款本息620万元,申领债权凭证60户102万元,收回垫支诉讼费12万元,四年共化去诉讼成本50余万元,仍有近600万元胜诉贷款难以执行和收回。从总的情况看:该县在集中进行资产保全、代理信用社参与诉讼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节省了时间、人力,降低了诉讼成本,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不难看出:农村信用社的依法收贷工作得失不相匹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不良贷款大量产生原因

(一)社会大环境因素威胁信贷资金安全

1.整个社会诚信环境日趋恶化,人们诚信观念日趋淡化,诚实守信在某些人眼里已经过时,一切向钱看成为社会主流。一是企业不讲诚信。部分企业和贷户骗取、套取信贷资金,贷款时就无还款诚意,有的企业虽有还款诚意,却担心一旦归还后缺少资金影响企业经营,有的企业有偿还能力但存在相互攀比的错误心态,金额少的比金额多的,时间短的比时间长的,生怕还了款自己吃了亏,根本无诚信可言;有的企业借改制之机千方百计转移资产,改头换面,成立新公司,恶意逃废债务。二是政府诚信意识差。基础设施、教育投资、工资费用、基金会债务等本该财政负担的项目转嫁给农村信用社以信贷形式支出,形成大量不良资产,有的按季结息都不能实现。三是社企合作形不成默契,企业怕还了款不能取得新贷款后续支持,信用社怕收不回来不敢投放新贷款,相互不信任形成僵化对峙。

2.社会人口流动大形成不良贷款。在农村有四成人口跨省、市流动打工,有的一旦取得贷款,举家外出几年无下落,贷款不理不问,信用社催收难,债权难保全,诉权易丧失。

3.借款人所经营项目受市场、环境、气候、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潜在经营风险大,致使信贷资产潜在风险增大。

(二)信用放款潜在风险大

受政策因素限制,贷款抵押不能落实,影响了农村信用社贷款投放,给贷款造成潜在风险大。按《担保法》规定: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农村信用社面向农村,服务对象大多数是农民、个体私营企业,这一抵押限制,使信用社失去了很多农村较大额贷款客户。为了追求利益,也为了完成支持农村发展的政治使命,许多项目只好采用信用方式贷款,使信用社贷款一发放便潜在着较大风险,此类贷款容易形成不良占压。

(三)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水平偏低,贷款管理存在缺陷

一是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贷前调查情况不准,贷时审查把关不严,贷后检查流于形式,致使贷款形成风险;二是贷款内控制度不严,违规违制发放的贷款更易形成风险和不良贷款;三是稽核检查不力,使风险贷款往往要形成损失才能发现,不能及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四是信贷员法律意识淡薄,工作作风不实,催收不力,清收乏术,导致风险加剧甚至诉权难以保障。

二、依法起诉过程中的几大难点

(一)举证难

一是农村信用社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农村经济组织、个体工商业和中小型集体、私营企业,在贷款操作过程中,受业务量大、人员少等因素制约,手续相对简单和不完善,贷款一旦逾期,档案资料有举证价值的少,造成很多贷款该起诉但无证可举;二是借款人本身信息资料不真实、不完善,给贷前调查和贷时审查形成误导,也给起诉举证带来困难;三是企业改制、重组程序不规范,缺乏有效监督。企业往往未经信用社同意或不告知信用社自行改制、重组、转移资产使信用社抵押物消亡,造成信用社抵押权灭失,失去资产保障权,而信用社未参与无法举证;四是假离婚逃废夫妻共同债务,信用社不能举证;五是虽可以举证但因无执行能力和偿还能力不愿举证。

(二)立案难

一是政府领导下的司法机关在对待政府及其部门贷款显得关系暧昧,不能实现司法公正,怕得罪领导不敢立案;二是司法机关自身贷款到期后信用社依法起诉不给立案;三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自然人身份取得的贷款和为朋友、亲属引荐的贷款难以立案;四是司法机关关联企业贷款不能立案。

(三)胜诉难

一是贷款手续合规性差造成难以胜诉;二是因丧失诉讼时效造成丧失胜诉权;三是审判回避制度执行不力造成信用社败诉。

(四)执行难

这是依法收贷的瓶颈,也是赢了官司输了钱(诉讼费、活动费、执行费)的主要原因。一是案件胜诉但无执行能力;二是按照高院《关于人民法院民理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法释[2004]15号)中第六条规定“被执行人及所抚养的家属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的司法解释,农村信用社胜诉贷款的执行出现了一定的难度,住房除了生活必需部分一般无多余部分,即使有也无法分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不能处理住房,这给信用社实现债权设置了障碍,给借款人提供了拒绝履行还款义务的保护;三是共有财产未设置共同抵押,执行时形成纠纷无法执行;四是司法机关执行不力,执行费收取后一拖再拖,最后到手的是一张债权凭证,连垫付的执行费都收不回来。

(五)变现难

农村信用社抵押的房屋、汽车、设备居多,变现能力弱,执行后一时不能变现便一纸裁决将抵押物给信用社抵偿贷款,很多抵押物评估价值远远高于实际价值,超值部分还要补现金,抵押物进入抵贷资产造成闲置,不但不能创造价值,还要承担产权过户、契税、维修和管护费用,收回贷款得不偿失。

(六)诉讼成本高,利息损失大

依法起诉的贷款不管结果如何,起诉时先垫付诉讼费、打印费、活动费,调查过程中还有活动费、生活费、车旅费等支出,判决后又垫付执行费。综合估算,诉讼成本约占起诉金额的8-10%,占收回贷款的15-20%,而法院判决或调解裁决利息损失额高达30-50%,近三分之一的贷款只收本不收息。

三、清收不良贷款的建议

(一)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

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中小型金融机构,肩负着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重任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经营成本高,风险大,带有政策性银行色彩,国家在宏观调控上不应等同于商业银行管理,应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交由省级政府管理后,省级政府应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提供较为宽松的经营环境,以行政手段或行政命令协助信用社收回各级政府部门、国家公务员及党政、村社不良贷款,同时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各级司法部门对农村信用社依法收贷工作给予必要的关心和支持,减少办案程序和加快审结进度,加大执行力度,降低诉讼过程中的相关费用收取标准。

(二)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氛围

加快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工程建设,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氛围

(三)提高依法办贷水平

农村信用社要不不断增强依法办贷的意识,要加强对信贷员的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依法办贷水平。在签订借款合同时,严格把关,落实好抵押、担保手续,注重抵押担保的合规合法性,在清收过程中,积极主张权利,中断诉讼和担保时效,注重收集证据以利依法起诉。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收贷成本,对无争议的借款合同,可以采取扣划存款和申请支付令等方式收回贷款,减少诉讼环节。

(四)合理运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手段,保护债权 1.诉讼时效的中止。《民法通则》第139条规定:诉讼时效的中止有二种,一是不可抗力,二是其他障碍。借户因自然灾害造成客观无法主张权利的情况,适用于诉讼时效中止,其他障碍包括如债务人举家外出下落不明等原因造成权利无法主张的情况,由法官裁度。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中止在时间计算上有明文规定,即诉讼时效的事由发生或延续到有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才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止,并且在中止事由消除后时效与已计算的时效合并计算总时效期间。

2.诉讼时效的中断。《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的中断包括提起诉讼、主张权利和义务人承诺履行义务三种,在起诉环节上不仅包括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向有权机关如行政机关申请保护权利。主张权利指适时进行催收,方式包括发出催收通知书、电话、信函、公示、公告等,但要注意保存证据。义务人承诺履行包括签订还款协议、还款计划、有书面认可的自行还款、结息记录、涉及承诺还款的录音、录像资料等,也要注意收集证据,以作为诉讼时效中断的佐证。

3.诉讼时效的延长。《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延长理由有哪些无具体规定,由法官裁度。

农村信用社要合理使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等手段,创造保证实现债权、依法起诉的条件。

(五)积极参与破产兼并或股份制改造企业的债务重组,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贷款通则》专门规定,贷款人有权参与兼并、破产或股份制改造过程中的借款债务重组,应当要求借款当事人落实贷款还本付息事宜,要求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借款人在承包、租赁合同中明确落实原债务的偿还责任,要求股份制改造的借款人重新签订借款合同,明确原贷款债务的清偿责任。(中国金融家网读者来稿)

建湖联社:联手法院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

为切实有效地维护信用社债权,促进又好又快发展,今年以来,建湖联社抓住省政法委在全省集中清理执行积案的契机,与该县法院联手互动,大力开展集中清理执行信用社积案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截止6月中旬,已清理执行积案127笔,收回不良贷款205.37万元。

一是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省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开始后,该社十分重视,充分认识开展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的重要性,专门召开全县信用社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求各单位抓住机遇,认真排查积存案件,逐笔进行过堂,对有可能通过强制执行收回的不良贷款,及时上报,落实联社资产保全部专门负责与县法院联系沟通,汇报案件线索,提供相关资料,努力使未结案件清理执行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是大力开展“执行会战”。按照“能胜诉、能执行”的原则,该社选择既有清收可能又有清收难度的钉子户、懒皮户的不良贷款,分片、分类与法院联手开展“执行会战”,起到了以点带面、以一促十的震慑作用。通过联合开展“执行会战”,该社共收回沉淀多年的不良贷款85.6万元,同时还促进了信用观念转变,使广大群众、借款户普遍接受一次法律法规知识和信用观念的教育,改善了社会信用环境。

三是联合举办“警示教育大会”。该社“清非”大队深入基层和欠贷户家中,摸清相关贷户的基本情况,配合法院执行局抓获被执行人30多人次,行政拘留15人,对一批有执行能力且不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在县法院专门举办了一次“警示教育”大会,当场收回不良贷款26万元。其中1人因“拒执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徙刑一年,缓期一年执行。

四是配合开展“巡回法庭”。对因失去诉讼时效、法院无法进行判决的不良贷款,该社主动与法院协调,深入村居、社区、企业,以“流动法庭”模式进行调解清收,先后与法院人员一起开展“流动法庭”32场次,收回不良贷款46.7万元

方城法院集中清理农信社执行积案成效明显

为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司法服务,自3月初以来,河南省方城县人民法院广泛开展了集中清理拖欠农信社不良贷款专项活动,至目前,已执结378笔欠款,收回不良贷款本息共212万元,深受当地党委、政府及农信部门的好评。

一、高度重视,认识到位。方城法院党组把清收农信社不良贷款作为清理执行积案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全体干警要充分认识清收农信社不良贷款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科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要求全体干警要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积极行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切实实把这项活动搞好,搞出成效。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以法院主管执行工作的杨明春副院长为组长、信用联社刘海存副主任、法院执行局局长李铁军为副组长的清收未结案件执行攻坚领导小组,对清收执行工作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保证清收工作的有序进行。并下发《方城县人民法院农信联社关于加大清理农信社未结执行案件力度的通知》,从人员安排、物质保障、组织领导等方面对清收工作进行了安排。

三、整合力量,充分动员。在保证清理执行积案不受影响下,从执行局、法警局抽调18名干警,组成6个执行小组,信用联社为每个执行小组选配一人,专职负责配合执行工作,并要求所抽调人员脱离工作岗位,组织到位,工作到位,力度到位,全力投入清收工作中去。为克服长期清理执行积案的疲劳,懈怠情绪,方城法院专门召开动员会,杨明春副院长在会上要求全体执行干警要充分认识,清收盘活农信社不良贷款在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找准清收不良贷款工作的立足点,着力点和切入点,统一指导思想,调整工作部署,强化工作措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并带头向院党组立下军令状,各执行小组向杨院长立下军令状,层层分解责任。统一了思想,克服了模糊认识,为清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保障。

四、穷尽手段,加大力度。一是对信用社未结涉执案件再次进行摸排,澄清底子,分类造册,一案一策,类案类策,针对涉案的党员、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有能力拒不履行,抗拒执行,均制定对应措施。二是加大强制措施适用力度,进一步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公布赖帐名单,全面调查和监控被执行人经营活动和财产状况,加大对被执行人财产的查封、扣押和冻结力度。三是讲究工作方法,注意执行艺术,针对一些“骨头案”、“钉子案”深入调查研究,选准突破口,找准切入点,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顺利执结了一大批案件。

五、顽强拼搏,负重奋进。清理农信社未结案件执行工作,关系到农信社改革进程,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清收工作成效好坏也关系到清理执行积案工作的成败。全体执行人员变压力为动力,舍小家为大家,宁负家人,不负执行。杨明春副院长身先士卒,身体力行,除对清收工作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督查落实、指导把关外,对个别情况特殊的案件还要亲临现场参与具体执行,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与干警同吃、同住、同执行。身患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但每天仍工作18个小时以上。离家一里地,但清收工作以来,没回一次家。由于领导带头,激发同志们的极大工作热情,执行干警秦向阳右脚受伤,三等残疾,但与其他同志一样坚持在执行一线,陈敏同志身为女性,但巾国不让须眉,撇下无人照顾的孩子,时时处处冲锋在前,张振山同志带领执行小组思路清晰、方法灵活、10多天时间执结标的款45万元,取得了良好效果。(D)

对依法收贷的思考

目前,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严重影响着信贷资金的周转,影响着信用社的效益。信用社通过法律手段收回不良贷款,对提高贷户的信用观念、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此种方法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一、信用社职工产生依赖心理

一些信用社职工片面的认为,依法收贷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是一把开启不良贷款锈锁的“万能钥匙”,把呆滞资金的复活全部寄托在依法收贷上。因此,贷前不愿做艰苦细微的调查,贷时不愿严肃认真的审查验证,贷款到期不积极催收,从而导致了贷款的“沉淀”。

二、贷户产生逆反心理

有的信用社没有深入贷户做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和调查,就把一些欠贷额度小,经济确实困难未能按期归还的贷户也作为起诉对象,起诉面过宽,造成了一些贷户产生逆反心理。

三、党政部门产生埋怨心理

由于有的信用社平时很少向当地党政汇报工作,依法收贷时,他们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贷款收不上来才来找我们,我们也不管。为使依法收贷收到预期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防止不良贷款的产生关键在于强化内部信贷管理,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立足本职,做好工作。在清收不良贷款过程中要坚持催收为主,起诉为辅,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积极地进行催收。

二、要和“三信”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可通过“三信”创建工作,大力宣传有关信贷政策,做到“教育和催收”先于起诉,使被起诉的贷户心服口服。

三、选择起诉对象要掌握“小”、“准”、“稳”、“狠”四个字。“小”就是起诉面要小;“准”就是选择对象要准;“稳”就是在起诉过程中要做详细调查摸底,平稳解决问题;“狠”就是对那些确有还款能力的“钉子户”,“赖债户”,采取强硬手段收回贷款。

四、处理好条块关系。经常向当地党政领导汇报工作,以取得他们的重视和支持。

第四篇: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的难点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的难点与对策

作者:戴新铭 房 琳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2期

[摘 要]中国农村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农村和农业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农村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农村信用社的特殊性,农村信用社绝不是一般的金融企业,对“三农”的扶贫、救灾等发展经济,保障稳定的任务,仍然只能由农村信用社来承担。文章对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支农途径。

[关键词]农村经济;信贷资金;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F830.61

[文献标识码]A

第五篇:供电所安全管理难点及对策

供电所安全管理难点及对策

安全生产是供电企业发展的基础,是效益的保证,是一切工作的首位,供电所作为供电企业的分支营业机构,承担着管辖区域内用电户的报装接电、抄表收费、营销管理、网络维护、安全管理等工作,地位举足轻重。随着供电网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直接抄收用户的不断增多,24小时承诺服务责任的加大,给供电所安全管理带来较大的压力,也为全局的安全生产埋下重大隐患。以下是对基层供电所进行安全基础管理的调研。

本报告结合《供电所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业工作流程(试行)》规定的供电所十二条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流程,重点调研供电所安全学习管理、两票管理、安全工器具管理、安全培训管理等常态化基础管理工作,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提出相应对策或建议。

安全学习管理

安全学习是供电企业普及员工劳动安全防护知识,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技术水平的主要手段。安全学习包括一是安全文件、领导讲话、上级工作指示精神的学习;二是安全规章制度、细则、规定的学习;三是事故快报、事故通报等事故案例的学习。但在调研中发现部分供电所安全学习开展情况不甚理想,主要表现在:

1、未能严格定期召开周安全活动学习,存在不少未开展安全活动学习,补记录走过场应付检查的情况。

2、安全活动学习记录不规范,安全活动学习内容中记录下周的生产工作安排或整篇抄写事故快报内容、《安规》章节内容,无所长对上周安全点评记录,使安全学习流于形式、不深入。

3、事故快报、事故通报等事故案例的学习未能起到警钟长鸣的效用,仅仅是安全员宣读一遍事故快报/通报内容,不进行深入讨论、反省,不提出防范措施及相类似事故在工作中如何避免。

4、部分单位上级领导未遵照相关规定挂靠供电所参加安全学习,安监部门未定期对供电所安全学习进行检查,给予指导意见。

5、安全规章制度、细则、规定、文件、事故快报/通报存档不全、零散、不规范。

建议:

1、严格执行《供电所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业工作流程(试行)》“周安全活动”流程,定期召开周安全活动学习,明确上级领导挂靠供电所参加安全学习,并落实参加学习人员个人签名制度。

2、规范安全活动记录内容,明确记录内容为本所安全员通报上周安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按安监部(科)要求学习有关安全文件、规程、事故通报、简报(只需注明标题或章节)其他的见录音,布置本周的安全工作等。

3、安全活动学习记录应有成员发言记录,成员发言记录应简洁、有针对性。

4、事故快报、事故通报学习应结合工作实际,举一反三,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深入剖析,与本所工作相类似的事故应写出反思材料。

5、安全文件、规程、快报、通报等应存档齐全、整洁,并有相应目录,事故快报/通报学习的反思材料应装订成册。

两票管理

工作票、操作票是保证电气设备检修时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重要组织措施之一,两票应认真、正确地填写,特别是安全措施,必须填写正确、具体、完善,但在调研中发现不少问题:

1、供电所对《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规程》中的“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落实不力,“两票”、“标准化作业程序”、“危险点分析”等规程规范在供电所的执行不尽人意,甚至在票面上发映出工作票未经签发而开工的严重违章行为。

2、线路第一种工作票大量存在仅挂设一副接地线的情况,表现在很多线路工作、拆旧工作、线路改造工作、表计工作等仅仅拉开台区令克、低压刀闸后挂一副接地线,在线路侧未挂设接地线。

3、工作票中有未经签发,工作班成员未签名、直接办理工作许可、工作终结手续,甚至出现代签现象。

4、工作票填写不规范,工作班成员签名确认栏不签名、少签名、多签名、代签名,工作设备电压等级空缺,第一种工作票不画接线图

5、工作终结手续履行不到位,工作终结栏清点、核查现场项目不进行、不填写,工作终结报告栏不填写或填写不全。

6、工作票未附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票,或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内容空洞、公式化,缺乏针对性、操作性,有千篇一律之嫌。

7、对第一种工作票“6.1安全措施栏”填写规定不清楚,漏项、错项。

8、两票术语使用不规范,票面关键字段涂改。对策:

1、供电所应把规范“票证”管理、实施“标准化作业程序”和“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作为安全管理的中心来抓,并纳入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考核,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使其贯穿于整个供电营销工作之中。

2、树立“验电、接地”是防人身最直接、最有效的技术措施这一安全理念,严格落实“工作地段两端和有可能送电到停电线路的分支线(包括用户)都要验电、挂接地线”的安全措施。

3、认真履行各自安全职责,严格把关。结合供电所员工综合素质较低的实际情况,明确工作票由“工作负责人”填写,“签发人”审核把关,“许可人”再次审核的做法;操作票则由“操作人”填写,“监护人”和“发令人”分别审核,工作票或操作票的正确率由三人共同负责,三重把关,确保“两票”填写的正确率。

4、专业管理人员加强指导,规范管理。工作票的管理是生技、安监部门共同的职责,加强对两票的日常检查、指导,月末审核、分析总结等工作票管理工作,同时应规范供电所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严格执行《两票实施细则》,切实指导供电所的两票管理。

5、结合工作实际,加大培训力度。各单位安监部门应定期组织开展两票培训讲座,针对安全稽查发现的典型问题作专题讲评,认真组织学习《两票实施细则》,做到每张工作票应附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票,并应有较强可操作性和针对性,逐步提高两票合格率。

6、动态管理,严格考核。每年对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进行专业技术和安全规程制度考试的基础上,还应对上述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对在执行过程中不遵守工作票管理规定、不认真履行安全职责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取消其相应资格,并给予一定经济考核,只有通过强化学习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后方可重新担任相应责任人。

安全工器具管理

确保安全的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不够,不带绝缘手套、不穿绝缘靴、不用绝缘棒、不挂接地线、不悬挂标志牌等违章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因此而出现触电伤亡事故,给安全生产带来直接影响。同时由于供电所人员结构、综合素质、历史原因等情况,致使供电所安全工器具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1、安全工器具未定期进行试验或试验报告丢失、不全。

2、安全工器具存放地点不合要求,或与施工工器具混放。

3、安全工器具未统一分类编号,定置存放。

4、未建立安全工器具管理台帐,做到帐、卡、物相符,未定期对安全工器具进行检查或检查记录不全。

5、个人安全工器具使用保管不善,带病服役。对策:

1、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格执行操作规定,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不熟悉使用操作方法的人员不得使用安全工器具。

2、从硬件上入手,将必备的安全工器具全都落实到位,分发到各供电所、各电工组,力求做到验电器(验电笔)人手一支、个人保安线人手一副。

3、从软件上应加强供电所、员工明白“安全工器具是生命线”的安全意识,建立安全工器具考核机制,对不执行安全措施的行为要严重查处,增强正确使用、保管、保养安全工器具的责任感和约束感。

4、明确要求个人安全工器具自行保管,安全工器具严禁它用。

5、严格执行《安全工器具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要求,遵从其考核规定。

安全培训管理

供电企业的生产水平决定于员工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水平,因此应把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始终放在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要位置,但是由于供电所的电力营销为主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安全培训上的形式化、表层化,表现在:

1、供电所自行组织的“三工”、农电工安规考试形式化,命题松散,试卷上无明晰的考试,使得一张考试卷可以应付若干年检查。

2、供电所员工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小时数不足。

3、安全培训计划性不强,未制订、月度安全培训计划,使安全培训完全等同与安全学习。

4、培训形式单

一、效果较差。对策:

1、坚持围绕安全生产实际抓培训,围绕落实“电力安全生产规程”抓培训,围绕安全事故案例抓培训的方针,结合本所人员状况、工作条件、劳动保护等方面,从思想上牢固建立安全防线,提高人员安全意识。

2、供电所应根据生产管理流程的变化、网络结构的变化、季节特点、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引进等方面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上级单位上报培训需求,确保员工及时接受新有关安全方面的预防、系统管理等新科学理论的技能培训,为安全生产服务。

3、着重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等四个环节。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养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和实效性,把员工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员工个人工作业绩考核结合起来,引入激励机制,充分刺激员工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共同进步的目的,使之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安全技术知识,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

4、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培训机会,进行现场教育和现身说法等易于接受的灵活培训方式,注重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修养,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自觉参与到安全工作中去。

结束语

供电所不同于电力生产其它专业,有其自身特性,因此在安全管理上也应有其特点,总体而言,供电所日常安全管理应以上述四个方面为主。本次只调研了部分供电所安全管理水平,但由于时间原因,本报告不足的是未能就供电所用工成份、人员素质、技能等级、安全工器具数量/质量、劳动作业环境、个人培训小时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方案。

总之,安全管理是供电所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如果安全抓不好,就无效益、稳定和发展之谈。只有严格执行规程规范,提高员工安全技能,结合实际,认真抓安全、管安全,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做到有组织、有措施、有考核,就一定能把供电所安全工作抓好。

下载农村信用社加强成本管理难点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信用社加强成本管理难点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现状 农村信用社作为合作金融组织,是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力量,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

    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革;难点[论文摘要]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正视农村信用社多年来积沉的困难和问题,找出难点,寻求对策,这对于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尤为关键。......

    园林绿化施工难点与管理对策

    园林绿化施工难点与管理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园林绿化工程越来越多,在园林绿化施工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通过对园林绿化施工难点的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有利于园林绿化工......

    项目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最终定稿)

    内容摘要: 难点分析难点之一:资金周转困难,是制约项目管理的关键。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工程款,目前工程款的支付普遍滞后于工程形象进度;也滞后于合同约定的付款时间。这导致施......

    项目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

    项目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 核心提示: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随着施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管理制度必须修订......

    项目管理中的难点和对策

    项目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核心提示: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随着施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管理制度必须修订出......

    基层国税干部队伍管理难点及对策

    基层国税干部队伍管理难点及对策 基层国税干部工作在税收的第一线,是各项税收工作的具体操作者和执行者。加强基层国税干部队伍管理是促进国税事业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成......

    零售业发票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零售业发票管理★的难点及对策发票是商业行为的一种凭证,全面开票是法律界定的一条基本原则。然而,从目前基层一线税收执法反映的情况看,开具发票的数量与零售企业户数及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