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敬老院设施建设指导意见
。
建设规模及内容
第一条 敬老院设施建设规模应根据辖区内五保老人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交通便利程度及服务辐射范围,确定与敬老院功能相符的业务用房及床位数,并配备相应的服务、护理及行政人员。地理位置临近、交通便利的几个乡镇可以共建一个中心敬老院。
第二条 敬老院的规模以床位数确定,其数量应按每百名五保老人设60张床位的比例进行测算。乡镇、村敬老院根据床位数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类敬老院:养老床位在120张以上; 二类敬老院:养老床位在60-120张之间; 三类敬老院:养老床位在60张以下。
第三条 敬老院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场地、建筑设备和基本装备。
第四条 敬老院房屋建筑包括接待用房;老年人生活用房、卫生保健室、文化娱乐用房、康复训练室、心理咨询室和临终关怀室等业务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附属用房。
第五条 敬老院老年人用房主要包括:
(1)生活用房:包括居室、沐浴室、餐厅、会客聊天厅、护理员值班室。为方便老年人生活,居室内可设卫生间。敬老院老年人生活用房的建设应满足老年人在院内生活起居方面的基本需要。
(2)卫生保健室:为院内老年人提供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常见慢性病的非治疗性医疗护理及一般的卫生保健服务。
(3)文化娱乐用房:包括棋牌室、阅览室和供老年人举行集体活动的多功能活动室,满足老年人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需要。
(4)康复训练室:帮助老年人利用康复器械进行康复训练活动,恢复受损的身体机能,尽量降低老年人瘫痪、卧床及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的可能性。
(5)心理咨询室:社会工作者对老年人的情况进行评估后开展个案辅导,帮助老年人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安全度过老年期可能遭遇的危机。
(6)临终关怀室:能够提供人性化服务,营造家庭般的关爱氛围,最大限度地减轻临终老年人生理、精神上的痛苦和恐惧。
第六条 敬老院的场地应包括生产经营性区域、室外活动、绿化、停车、衣物晾晒等场地。
第二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用地
第一条 新建敬老院的建设地点应满足以下条件:
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避开自然灾害易发区; 2.交通便利,便于利用周边的生活、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
3.自然环境良好,避开有污染的工业区和交通繁忙、噪声级较高的干道,远离社会治安事故易发地区。
4.有生产经营性场地用于发展院办经济,且场地的面积与院内供养老年人的数量相适应。
第二条 敬老院建设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由政府统一
安排建设项目,其建设用地应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按国家《划拨用地名录》的有关规定申报、征拨。实际建设中,应根据建筑要求,按照节约用地的原则,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并参照《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相关要求合理确定。
第三章 建设面积指标
第一条 敬老院的房屋建筑面积指标应以每床位所占房屋建筑面积确定。一类、二类、三类敬老院房屋综合建筑面积指标应分别为25m/床、26m/床、27 m/床;其中直接用于老年人的生活、卫生保健、娱乐、康复、社会工作用房所占比例应不低于总建筑面积的75%。
第二条 敬老院老年人室外活动场所面积不低于人均2m。绿化面积达到60%。
第四章 建筑布局及建筑标准
第一条 敬老院的生活区和生产区应分设。生活区各类功能用房应采用集中布局的形式,以便于老年人在院内的生活,但各类功能用房之间也应做必要的分隔,避免相互干扰。生产区的设置不应对老年人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第二条 老年人居室应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或心理特点,分区设置,宜设自理老年人居住区、失能老年人居住区和痴呆老年人居住区。
第三条 敬老院建筑设计应符合《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T 122-99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 敬老院的房屋建筑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老年人用房抗震强度应不低于《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中的
22乙类标准。
第五条 敬老院的建筑外观应做到色调温馨、简洁大方、自然和谐、统一标识;内外装修材料应采用美观、实用、环保、易清洁的普通装饰材料。
第六条 敬老院建筑物防火等级不应低于国家二级标准。
第七条 敬老院的老年人用房不宜超过三层,建筑层高应控制在3.3米—3.6米。老年人居室以2人间为宜,人均居住使用面积不小于6平方米,居室内应设置供老年人储存衣物或个人日常生活用品的空间。
第八条 室内应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与通风,并具有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保温、隔热性能,炎热地区应设符合规范要求的遮阳设施。老年人居室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窗地比不应低于1:6。
第九条 老年人居室门和内设卫生间门通行净宽应不小于80cm,卫生间内与座便器相邻墙面宜设安全扶手。卫生间地面应使用易清洗、不渗水和防滑的材料铺设。
第十条 敬老院洗衣房内部设置应符合洗衣、消毒等流程和洁污分流的要求,并设置必要的室内晾晒场地。
第十一条 配餐、消毒、厕浴、污洗等有蒸汽溢出和结露的用房,应采用牢固、耐用、难玷污、易清洁的材料装修到顶,并设置排气、排水装置。
第十二条 敬老院公共区域应设明显的标志,便于寻找和识别。地面应使用不反光且防滑的材料,台阶处应设置提醒。敬老院应设方便残疾老年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
第五章 建筑设备
第一条 敬老院的建筑设备包括供电、给排水、采暖通风、通信、消防等。
第二条 敬老院应保证供电,照明设备主要采用照度适合老年人的荧光灯及节能灯具。在疏散通道、疏散楼梯等处设置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及疏散指示标志。
第三条 敬老院宜采用自来水供水,如自备水源应符合国家对生活用水的现行标准。生活污水应采用管道收集,应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及有关规范设计排水系统。
第四条 老年人生活用房应具有热水供应系统,并有洗涤、沐浴设施。
第五条 严寒、寒冷及夏热冬冷地区的敬老院应具有采暖设施;最热月平均室外气温高于或等于25℃地区的老年人用房,应安装电风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安装空调。
第六条 敬老院的办公管理用房应设有综合布线网络,可实现电话通信。根据老年人的需要,可安装适量公用电话。
第七条 敬老院应设有线电视系统,在相关用房设电视终端出口。第八条 敬老院应按照其建筑防火等级配备消防设施,最低配置不能低于国家二级防火标准的规定。
第六章 设施和基本装备标准
第一条 敬老院基本设施、装备的配备应满足老年人生活起居、卫生保健、康复训练、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和临终关怀的需要;基本设施、装备应方便残疾老年人使用。
第二条 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要,配备居室设施,应配设:单人床、床头柜、衣柜、毛巾架、褥子、薄被、厚被、毛巾被、床单、被罩、枕芯、枕套、枕巾、便盆、尿壶、废纸桶、床头牌等。
第三条 卫生间应配备坐便器、安装在墙上的尿池、卫生纸、卫生纸专用夹、废纸桶、淋浴器、抽气扇等。
第四条 室内家具、各种设备应无尖角凸出部分。
第五条 餐厅应配设餐桌、座椅、时钟、公告栏、废纸桶、窗帘、消毒柜、洗漱池、防蝇设备等。
第六条 有必备的洗衣设备,有洗衣机、熨斗等。
第七条 卫生保健室应配备温度计、听诊器、血压计、注射器、输液设备等一般性的诊疗设备和灭菌设备,还应配备存放老年人常用药品的药品柜。
第八条 康复训练室应配备适合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的康复器械及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健身器材。
第九条 敬老院应配备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所需的生产工具。第十条 敬老院根据实际需要应配备实用的交通工具。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一条 切实加强对敬老院设施建设的领导。各地要将敬老院设施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组织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实施,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管理到位。
第二条 遵循投资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规模效应,着力建设功能完善、标准较高的乡镇中心敬老院,避免
规模小、服务功能单
一、设施简陋的敬老院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第三条 形成财政资金、福利彩票公益金和社会捐赠资金相结合的资金保障机制。各地要把敬老院建设纳入当地基本建设规划和财政预算,确保投入到位。要科学规划敬老院基本建设的用地、面积、功能和装备结构,按标准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建设投资。要切实加强投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以及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的有关规定,防止基本建设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和腐败现象,保证工程项目按程序、严要求、高标准完成。切实加强已建成敬老院和所配备设施设备的管理,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完善审计和监督,推行投资成本和效益的综合评估,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二篇:敬老院设施建设指导意见(试行)(本站推荐)
敬老院设施建设指导意见(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农村敬老院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标准,满足基本功能需要,提高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推动我国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第二条 本意见是政府投资建设敬老院设施的指导原则,是编制、审批、评估敬老院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依据,各地应结合实际参照执行。其他主体投资的敬老院建设项目可参照本意见执行。
第三条 敬老院的设施建设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等文件或法规的要求,合理确定建设水平。
第二章 建设原则
第四条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敬老院设施建设要从我国国情出发,符合目前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科学预测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老龄化趋势,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和水平。
第五条 统筹兼顾,分类指导。本意见是从一般意义上对我国敬老院设施建设的宏观指导,东、中、西部可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及老龄化程度,有针对性地建设敬老院设施。经济发达、老龄化程度高的东部地区可适当增加床位,加强老年人精神慰藉设施的建设。
第六条 整合资源、合理布局。统筹规划敬老院设施建设,对现有敬老院设施及其他闲置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整合,按照本指导意见规定的标准建设业务用房和配置必要装备。根据当地老年人口数量和分布特点,结合环境、交通等因素,遵循资源共享,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原则,科学选址和布局。不同身体状况老年人的生活区宜分区设置,并根据需要配备相应的设施。
第七条 规模合理,功能完善。设施建设应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根据当地五保户的数量和五保户入住敬老院的意愿,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农村敬老院的建设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建设内容需满足老年人在院内生活的基本需要,具备生活照料、卫生保健、康复训练、文化娱乐、精神慰藉五项基本功能。
第八条
规范建设、科学管理。设施建设需严格执行《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和基本建设各项规章制度,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管理,严禁随意扩大建设规模、挪用建设资金、降低建设标准。
第三章 建设任务
第九条 敬老院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一)在没有敬老院的乡镇且五保老人多于200人的地方,支持其按本意见的要求新建敬老院。五保老人少于200人的地方,应与邻近的乡镇共同建设中心敬老院。
(二)在现有床位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当地五保老人集中供养需要的乡镇或村,支持其按本意见的要求扩建敬老院。
(三)在现有敬老院设施条件较差、功能单
一、不符合国家相关要求、严重影响功能发挥的乡镇或村,支持其按本意见的要求改建敬老院。
第十条 根据实际需要,为敬老院配备用于老年人生活照料、卫生保健、康复训练、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和临终关怀等的相关设施设备。
第四章 建设规模及内容
第十一条 敬老院设施建设规模应根据辖区内五保老人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交通便利程度及服务辐射范围,确定与敬老院功能相符的业务用房及床位数,并配备相应的服务、护理及行政人员。地理位置临近、交通便利的几个乡镇可以共建一个中心敬老院。
第十二条 敬老院的规模以床位数确定,其数量应按每百名五保老人设60张床位的比例进行测算。乡镇、村敬老院根据床位数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类敬老院:养老床位在120张以上; 二类敬老院:养老床位在60-120张之间; 三类敬老院:养老床位在60张以下。第十三条 敬老院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场地、建筑设备和基本装备。
第十四条 敬老院房屋建筑包括接待用房;老年人生活用房、卫生保健室、文化娱乐用房、康复训练室、心理咨询室和临终关怀室等业务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附属用房。
第十五条 敬老院老年人用房主要包括:
(1)生活用房:包括居室、沐浴室、餐厅、会客聊天厅、护理员值班室。为方便老年人生活,居室内可设卫生间。敬老院老年人生活用房的建设应满足老年人在院内生活起居方面的基本需要。
(2)卫生保健室:为院内老年人提供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常见慢性病的非治疗性医疗护理及一般的卫生保健服务。
(3)文化娱乐用房:包括棋牌室、阅览室和供老年人举行集体活动的多功能活动室,满足老年人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需要。
(4)康复训练室:帮助老年人利用康复器械进行康复训练活动,恢复受损的身体机能,尽量降低老年人瘫痪、卧床及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的可能性。
(5)心理咨询室:社会工作者对老年人的情况进行评估后开展个案辅导,帮助老年人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安全度过老年期可能遭遇的危机。
(6)临终关怀室:能够提供人性化服务,营造家庭般的关爱氛围,最大限度地减轻临终老年人生理、精神上的痛苦和恐惧。第十六条 敬老院的场地应包括生产经营性区域、室外活动、绿化、停车、衣物晾晒等场地。
第五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用地
第十七条 新建敬老院的建设地点应满足以下条件: 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避开自然灾害易发区; 2.交通便利,便于利用周边的生活、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 3.自然环境良好,避开有污染的工业区和交通繁忙、噪声级较高的干道,远离社会治安事故易发地区。
4.有生产经营性场地用于发展院办经济,且场地的面积与院内供养老年人的数量相适应。
第十八条 敬老院建设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由政府统一安排建设项目,其建设用地应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按国家《划拨用地名录》的有关规定申报、征拨。实际建设中,应根据建筑要求,按照节约用地的原则,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并参照《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相关要求合理确定。
第六章 建设面积指标
第十九条 敬老院的房屋建筑面积指标应以每床位所占房屋建筑面积确定。一类、二类、三类敬老院房屋综合建筑面积指标应分别为25m/床、26m/床、27 m/床;其中直接用于老年人的生活、卫生保健、娱乐、康复、社会工作用房所占比例应不低2 于总建筑面积的75%。
第二十条 敬老院老年人室外活动场所面积不低于人均2m。绿化面积达到60%。2第七章 建筑布局及建筑标准
第二十一条 敬老院的生活区和生产区应分设。生活区各类功能用房应采用集中布局的形式,以便于老年人在院内的生活,但各类功能用房之间也应做必要的分隔,避免相互干扰。生产区的设置不应对老年人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第二十二条 老年人居室应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或心理特点,分区设置,宜设自理老年人居住区、失能老年人居住区和痴呆老年人居住区。
第二十三条 敬老院建筑设计应符合《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T 122-99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 敬老院的房屋建筑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老年人用房抗震强度应不低于《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中的乙类标准。
第二十五条 敬老院的建筑外观应做到色调温馨、简洁大方、自然和谐、统一标识;内外装修材料应采用美观、实用、环保、易清洁的普通装饰材料。
第二十六条 敬老院建筑物防火等级不应低于国家二级标准。第二十七条 敬老院的老年人用房不宜超过三层,建筑层高应控制在3.3米—3.6米。老年人居室以2人间为宜,人均居住使用面积不小于6平方米,居室内应设置供老年人储存衣物或个人日常生活用品的空间。
第二十八条 室内应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与通风,并具有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保温、隔热性能,炎热地区应设符合规范要求的遮阳设施。老年人居室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窗地比不应低于1:6。
第二十九条 老年人居室门和内设卫生间门通行净宽应不小于80cm,卫生间内与座便器相邻墙面宜设安全扶手。卫生间地面应使用易清洗、不渗水和防滑的材料铺设。
第三十条 敬老院洗衣房内部设置应符合洗衣、消毒等流程和洁污分流的要求,并设置必要的室内晾晒场地。
第三十一条 配餐、消毒、厕浴、污洗等有蒸汽溢出和结露的用房,应采用牢固、耐用、难玷污、易清洁的材料装修到顶,并设置排气、排水装置。
第三十二条 敬老院公共区域应设明显的标志,便于寻找和识别。地面应使用不反光且防滑的材料,台阶处应设置提醒。敬老院应设方便残疾老年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
第八章 建筑设备
第三十三条 敬老院的建筑设备包括供电、给排水、采暖通风、通信、消防等。第三十四条 敬老院应保证供电,照明设备主要采用照度适合老年人的荧光灯及节能灯具。在疏散通道、疏散楼梯等处设置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及疏散指示标志。
第三十五条 敬老院宜采用自来水供水,如自备水源应符合国家对生活用水的现行标准。生活污水应采用管道收集,应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及有关规范设计排水系统。
第三十六条 老年人生活用房应具有热水供应系统,并有洗涤、沐浴设施。
第三十七条 严寒、寒冷及夏热冬冷地区的敬老院应具有采暖设施;最热月平均室外气温高于或等于25℃地区的老年人用房,应安装电风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安装空调。
第三十八条 敬老院的办公管理用房应设有综合布线网络,可实现电话通信。根据老年人的需要,可安装适量公用电话。
第三十九条 敬老院应设有线电视系统,在相关用房设电视终端出口。
第四十条 敬老院应按照其建筑防火等级配备消防设施,最低配置不能低于国家二级防火标准的规定。
第九章 设施和基本装备标准
第四十一条 敬老院基本设施、装备的配备应满足老年人生活起居、卫生保健、康复训练、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和临终关怀的需要;基本设施、装备应方便残疾老年人使用。第四十二条 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要,配备居室设施,应配设:单人床、床头柜、衣柜、毛巾架、褥子、薄被、厚被、毛巾被、床单、被罩、枕芯、枕套、枕巾、便盆、尿壶、废纸桶、床头牌等。
第四十三条 卫生间应配备坐便器、安装在墙上的尿池、卫生纸、卫生纸专用夹、废纸桶、淋浴器、抽气扇等。
第四十四条 室内家具、各种设备应无尖角凸出部分。第四十五条 餐厅应配设餐桌、座椅、时钟、公告栏、废纸桶、窗帘、消毒柜、洗漱池、防蝇设备等。
第四十六条 有必备的洗衣设备,有洗衣机、熨斗等。第四十七条 卫生保健室应配备温度计、听诊器、血压计、注射器、输液设备等一般性的诊疗设备和灭菌设备,还应配备存放老年人常用药品的药品柜。
第四十八条 康复训练室应配备适合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的康复器械及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健身器材。
第四十九条 敬老院应配备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所需的生产工具。
第五十条 敬老院根据实际需要应配备实用的交通工具。
第十章 保障措施
第五十一条 切实加强对敬老院设施建设的领导。各地要将敬老院设施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组织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实施,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管理到位。第五十二条 遵循投资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规模效应,着力建设功能完善、标准较高的乡镇中心敬老院,避免规模小、服务功能单
一、设施简陋的敬老院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第五十三条 形成财政资金、福利彩票公益金和社会捐赠资金相结合的资金保障机制。各地要把敬老院建设纳入当地基本建设规划和财政预算,确保投入到位。要科学规划敬老院基本建设的用地、面积、功能和装备结构,按标准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建设投资。要切实加强投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以及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的有关规定,防止基本建设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和腐败现象,保证工程项目按程序、严要求、高标准完成。切实加强已建成敬老院和所配备设施设备的管理,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完善审计和监督,推行投资成本和效益的综合评估,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五十四条 创造必要条件确保敬老院持续运行。
(一)敬老院要坚持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树立“以老年人为本”的理念。要把敬老院建成环境适宜、功能完善、管理到位、服务优质的“五保老人之家”,形成工作围绕老年人开展的机制。
(二)优化人员队伍。按照《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基层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护理人员为老年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引入专业社会工作人员,探索社会工作者参与机制。在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办公设施及工资待遇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
(三)各地要根据敬老院的公益性质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特点,确保编制范围内人员的基本经费和业务经费,同时对用于老年人生活照料、卫生保健、康复训练的必要设施设备给予财力支持,加强各项配套服务软件环境建设,保证敬老院的持续运行。
(四)加大县、乡政府在运营经费投入上的责任。大力发展院办经济,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兴办经济实体,生产经营收入归敬老院集体所有,用于院内扩大再生产和改善供养人员的生活条件。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敬老院的生产经营活动,应当按有关规定给予优先和优惠。
第三篇:关于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的指导意见
关于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的指导意见
建城[2010]7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委,公安厅、局,发展改革委、物价局,北京市交通委员会,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公安局、发展改革委:
在当前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城市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土地资源高度紧缺和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背景下,由于停车设施总量严重不足、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和停车管理不到位而导致了严重的停车难、交通拥堵等问题,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严重制约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构建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引导城市停车设施发展,加强城市停车管理,规范停车收费,缓解城市停车难和交通拥堵矛盾,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发展,现就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的重要性 城市停车设施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切实加强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不仅是改善城市停车状况、缓解城市停车难和交通拥堵的客观需要,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科学引导汽车发展、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加强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与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实施畅通工程、创建绿色交通示范城市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抓紧抓好,全面促进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的原则与目标 各地要按照政府主导、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要求,以保障交通畅通有序、资源优化配置、群众出行方便为目的,认真解决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坚持节约利用资源原则,在规划的指导下,综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鼓励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设施;坚持符合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原则,规划、设计、建设停车设施,应当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安全隐患;坚持设施差别供给原则,按照城市中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和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策略,合理确定停车设施规模和管理政策;坚持停车需求调控管理原则,运用政策法规和停车价格调控,降低城市中心区停车需求压力;坚持高新技术引领原则,推广应用城市停车领域的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及适应电动汽车发展的停车场附属充电设施。
各地要根据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近期着力解决停车设施供应不足、挪用停车设施和停车管理滞后的问题。争取用2-3年时间,进一步明确政府有关部门职责,形成高效协调的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机制;完善法规体系,编制完成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制订相应的地方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推动立体化停车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完善停车价格形成机制,理顺路内停车与路外停车、室外停车与室内停车之间的价格关系;建立完善科学的停车需求管理体系,充分运用行政、经济与市场等手段,严格控制占道停车位的数量,逐步形成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停车为辅、占道停车为补充的城市停车格局,在城市中心区外围大力发展停车换乘系统;推广普及信息化、智能化停车设备和停车诱导指示系统;基本建立依法管理、规范服务的停车管理体系。
三、加强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确定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目标进行制定。在摸清停车矛盾现状、科学预测停车需求的基础上,按照差别设施供给和停车需求调控管理的原则,研究确定城市停车总体发展策略、停车设施供给体系及引导政策、社会公共停车设施布局和规模,明确建设时序和对策。要充分考虑城市停车设施系统与城市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紧密衔接,大、中以上城市应规划建设城市停车换乘体系,引导人们转变出行方式,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
100万城市人口及以上城市应在2010年底前编制完成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100万城市人口以下城市应在2011年年底前编制完成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
四、加快制订建设项目停车设施配建标准
从源头上加强城市停车设施配置。结合城市自身的发展条件和趋势,兼顾当前、立足长远、因地制宜地组织研究制订地方性城市建设项目停车设施配建标准。根据各类建设项目的性质和停车需求,以及城市停车总体发展策略,合理确定停车设施配建指标。各地要根据城市发展和城市交通变化情况,对停车设施配建标准适时进行调整。
五、科学合理建设城市停车设施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开展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管理时,加强新建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防止出现新的交通拥堵节点。按照停车配建标准合理配置停车设施,鼓励建设项目利用地下空间配建停车设施,按配建标准建设的地下停车场面积,不纳入容积率计算范围。加强对建设项目配建停车设施建设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禁止配建停车设施挪作他用。
城市停车设施建设要加强与园林绿化、城市景观等人居环境的协调,不能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对既有小区要采取有效措施,在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优化小区绿化模式,推广应用绿化与停车相兼容的方法和技术。
城市公共停车设施是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要完善公共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的用地供给、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等保障机制及措施,其建设应列入政府计划。各地要加大路外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动地下停车场建设,以及立体停车和机械式停车设施建设。各地应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各种类型的路外公共停车场,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各城市应结合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在城市中心区外围规划建设与公共交通枢纽相匹配的停车设施,形成完善的停车换乘系统,引导驾车者换乘公共交通进入城市中心区,减少城市中心区道路交通压力。鼓励社会单位开放内部停车场,实行错时停车,为周边居民提供停车服务。在规划和建设停车设施时,要充分考虑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普及和推广的需要,建设、改造或预留充电等相关配套设施,以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要求。
六、切实加强占用道路停车管理
为缓解停车设施不足的矛盾,在统筹考虑城市道路等级及功能、地上杆线及地下管线、车辆及行人交通流量组织疏导能力等情况下,可适当设置限时停车、夜间停车等分时段临时占用道路的停车位。在路外停车位比较充裕的区域,不得占用道路设置路内停车位。
要依法加强对占用道路停车位设置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严格管理,充分发挥现有道路设施功能,提高道路服务水平,保障道路安全和畅通。
七、完善公共停车场停车价格形成机制
各地要按照科学配置资源、合理调控需求、规范管理收益的总体要求,在综合考虑资源占用成本、交通结构调控成本、设施建设成本和经营管理成本等因素基础上,完善公共停车场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停车价格定价和调整办法,严格规范停车收费管理。
鼓励采取差别化费率调控停车需求和停车资源,实行从城市中心区向城市外围由高到低的停车级差价格,强化停车需求调控管理;对于同一地区公共停车设施,停车价格采取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室外高于室内的定价原则,同时建立不同类型停车场收入调节机制,引导停车资源合理使用;应根据占用停车资源的差别,合理确定不同车型、不同停放时间的停车费率。
八、规范城市停车行业管理
各地要对城市专业停车服务经营单位实行特许经营管理制度,制定市场准入和退出标准,公开、公平、公正地择优选择停车服务经营单位。要引导建立行业协会,建立行业服务评价制度,加强行业自律,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停车服务经营单位的监管力度。采取优惠政策,促进停车产业化发展。
城市停车服务经营单位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内部经营管理制度、收费制度和服务规范。要加强对停车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停车服务水平。所经营的停车场应具有完备的停车设施,配置完善的安全监控设施,设置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标志、标线。
九、大力推动停车设施新技术应用
要积极依靠科技进步,给合实际需求推广占地少、成本低、见效快的机械式停车设施建设,加大停车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按照方便使用、注重引导、人性化服务的要求,加快建设完善的城市停车设施标识系统。
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给合数字化城管系统、城市交通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建设城市停车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停车资源。大力建设城市停车信息诱导系统,鼓励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为公众提供停车信息服务,推广停车预约服务和电子缴费技术,提高停车设施的利用率。
十、加强依法管理和监督检查
根据《坡乡规划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实行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坚决予以纠正,并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对发现已经投入使用的停车场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或者影响交通的,应当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防范交通事故、消除隐患和撤销、改建停车场的建议。
要从促进城市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对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的指导。各地要从深化改革、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本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及时妥善处理好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九日
第四篇:班组建设指导意见
师市加强煤矿班组建设指导意见
班组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企业效益、激发职工活力的细胞。加强班组建设对进一步夯实基础管理,增强基层组织的执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推进企业安全发展、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提出以下意见:
一、班组建设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班组建设管理机制,以落实岗位责任制为核心,以安全高效为目标,以不断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和职工队伍素质为重点,增强班组团队的劳动组织能力、岗位创新能力、抵制“三违”能力和应急处臵能力,夯实企业基层基础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总体目标。用3至5年的时间,使师市煤矿所有班组成为合格班组,并力争打造10个明星班组、20个优秀班组,同时培养出100名明星班组长、50名优秀班组长。努力把班组建设成为“安全文明高效、培养凝聚人才、开拓进取创新、团结学习和谐”的企业基层组织;把班组长培养成为素质高、业务精、懂技术、会管理的基层管理者;把班组职工培育成为勤奋、敬业、创新、进取的新型劳动者。
二、班组建设主要内容
(一)班组安全建设。以“五个到位”(安全措施到位、现场管理到位、干部带班到位、监督检查到位、责任追究到位)为统领,全面落实班组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夯实安全基础。严格班组安全生产定员管理,严格控制作业人数,严禁超定员生产。认真落实班组作业现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职工岗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减少和杜绝“三违”,从源头上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推行班组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完善班组安全生产目标控制考核激励约束制度,将安全生产作为推优评先、效益工资分配的“一票否决”指标。
(二)班组生产建设。完善以班组长为核心的生产指挥、组织协调、岗位协作等职能,强化班组生产目标管理,细化量化工作任务,增强班组生产管理的计划性、可控性。围绕生产任务,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大力推行成本理念践行活动。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各项班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班组管理水平。
(三)班组技能建设。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适应性强的职工队伍为目标,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通过开展岗位培训、岗位练兵、读书自学等活动,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全面提升职工的技能水平、服务水平、协作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把组织职工学习创造作为班组持续创新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攻关团队、创新小组、技术骨干学习工作室等形式,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和节能减排意识。完善对班组创新成果奖励机制,积极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五小”(小改进、小发明、小设计、小建议、小革新)等活动。切实发挥技术骨干学习工作室作用,及时推广应用先进的管理法、操作法。
(四)班组文化建设。完善以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培育个人愿景、加强感恩教育和提升执行力为主要内容的班组文化建设,制订和完善职工行为规范。要以企业愿景为平台,把职工的个人愿景融入团队的使命中,培育职工共同价值理念和团队意识,建立班组良好的沟通氛围与沟通平台,构建和睦的人际关系,加强班组间的协作配合,努力把班组建设成为一支精干高效的团队。加强班组安全培训和文化建设,培育职工安全生产价值观。大力推行“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安全手语”,提高职工应知应会能力,增强职工的综合素质,使班组职工真正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别人不被伤害”,为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五)班组和谐建设。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职工头脑,加强职工思
想政治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及企业精神教育。紧紧围绕完成企业生产经营任务、提高经济效益等中心工作,结合班组实际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经常开展职工谈心活动,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及时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解决实际问题。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坚持和完善班务公开、班组民主生活会等民主管理形式,保障职工享有对企业改革发展、班组生产目标任务和各项规章制度的知情权、参与权,对班组工资奖金分配、先进评选等事项的参与权、监督权,以及平等享有教育、培训、职业健康等权利。
三、班组长的职权与任用
(一)班组长的主要职责
1.安全管理职责。班组长是班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其安全管理职责主要有: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落实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执行现场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健全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奖惩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班组安全教育培训,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严格安全隐患及事故追究,抓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安全生产现场组织管理,严把安全生产第一道关口,确保实现安全生产。
2.生产管理职责。细化分解班组生产任务,做到天天有计划,班班有目标。科学安排劳动组织,合理配臵生产要素。搞好现场精细化管理,狠抓节支降耗,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
3.质量管理职责。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抓好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全面提高产品、工程、服务和工作质量水平。
4.团队建设职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民主管理工作,了解并帮助职工解决困难。组织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抓好以岗位为核心的职工教育培训。健全班组对个人的绩效考评分配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班组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二)班组长的主要权力
1.安全管理权。根据现场作业条件,班组长有安全生产决策权和组织指挥权。有检查职工安全作业情况、制止和处理职工违章作业、抵制上级违章指挥权。有对作业现场工程质量、岗位工作质量进行安全评估验收权。在安全隐患没有排除或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且自身无能力解决时,有拒绝开工或停止生产权。
2.生产组织权。有权根据工作需要和本班组实际情况,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分配任务,合理调配劳动组织、人员、设备、材料等,现场指挥协调,检查工作情况,调整工作部署。
3.考核分配权。有权按照“按劳分配”原则和上级规定,对班组成员的工作绩效设定考核标准,检验工作成果,核算指标完成情况,对本班组职工合理分配收入,进行物质和精神激励。
4.学习培训权。享有定期接受培训、复训的权力,并根据安全生产实际需要和职工个人的劳动熟练程度,对本班组职工培训、轮训进行安排。
5.其他权力。班组长有制定班组工作的具体办法和实施细则等管理制度、向上级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力、推荐或选拔班组副职及生产骨干的权力、推荐本班组优秀职工参加上级组织的先进评选、荣誉疗养、学习深造等权力。
(三)班组长的选拔任用
1.班组长的任职条件:具备相应的文化程度、思想政治素质好、责任意识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生产,懂业务,技术精。了解现代管理知识,具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身作则,坚持原则,办事公道,关心爱护和团结职工,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身心健康,无安全生产违章记录,经培训考核取证后任用。
2.班组长的选拔和培训。班组长的选拔应由各单位根据行业特点,明确规定选拔标准,严格执行选拔、聘用、解聘的条件和程序。班组长的产生应由分矿、井队、车间、区队研究决定,矿(公司)相关部门备案。
各单位应高度重视班组长的培训工作,建立班组长培训长效机制,大力实施“班组长安全培训工程”,争取用2至3年时间,将班组长培训一遍。在安全培训中,要重点突出安全生产培训,适应安全发展需要,提高班组安全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力。尤其要注重强化管理知识、管理方法培训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促进班组长逐步由经验管理型向科学管理型、由单一业务型向全面管理型转变,提高班组长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组织管理、自觉抵制“三违”、业务保安、隐患排查治理、防灾避灾和自救等五种能力。原则上,新分配大中专毕业生须到基层班组锻炼。鼓励大中专毕业生竞聘担任基层班组长。选拔基层分矿、井队、区队、车间管理干部应在“优秀班组长”、“明星班组长”、“示范班组长”中择优聘用。实行班组长选聘制,原则上聘期为1年。工作业绩显著者可以连任,不胜任者依据有关规定和程序随时解聘。
3.班组长的管理和使用。各单位应根据行业特点,科学制定班组长岗位任职资格和岗位规范,建立班组长培养、选拔、使用、评价等机制,做好班组长职业生涯设计,促进班组长成长。并定期召开班组长座谈会,建立领导干部与班组长之间,以及班组长与班组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制度。注重把业绩突出的班组长选拔到分矿、井队、区队、车间管理干部岗位上来。
四、班组建设工作机制
(一)健全班组考核机制。按照效率和公平并重原则,合理设臵安全、质量、生产任务等考核内容,科学设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改进完善绩效考核方法和分配机制。建立健全对班组的绩效考核分配机制,班组内部要建立规范、公正、透明的职工个人绩效考核分配方法。要加强检查、监督、指导,确保各项激励约束制度的公开、公正、公平,努力营造班组积极向上的氛围。要建立班组当班考核,分矿、井队、区队、车间月度考核,矿(公司)季度考核,集团考核四级绩效考核体系。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分矿、井队、区队、车间每月评出“优胜班组”
和“优胜班组长”,矿(公司)每季评出“优秀班组”和“优秀班组长”,集团每年评出“明星班组”和“明星班组长”。连续3年荣获矿(公司)级“优秀班组”、“优秀班组长”或5年内累计2次荣获集团“明星班组”和“明星班组长”的,集团直接授予“示范班组”和“示范班组长”称号。集团每年召开一次总结表彰大会,选树典型,给予一定的物质和荣誉奖励。
(二)健全班组长激励机制。各单位应结合行业特点,科学合理设定班组长津贴标准,切实提高班组长的政治、经济待遇。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班组长,要进行经济上、精神上、政治上的综合激励。被评为“优秀班组长”、“明星班组长”、“示范班组长”的,除依据有关规定和程序择优聘干外,还要重点培养发展入党,优先安排外出疗休养、考察学习等,有条件的还可送到高等院校培养深造。农民工班组长当年荣获集团“明星班组长”称号的,可按集团相关规定给予转招。“示范班组长”直接授予集团劳动模范。多次被评为“示范班组长”的,集团视情况推荐为市级以上先进个人。
(三)健全班组长约束机制。对班组长岗位津贴实行综合考核发放。对工作不胜任、不称职的,及时解聘和调整。对出现失职、违纪或严重违章指挥等行为的,要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五、班组建设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班组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把班组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以党委为主导、以行政为主体、工会协调、部门联动、职工参与的班组建设大格局。
(二)明确责任主体。分矿、井队、区队、车间为班组建设责任主体,负责班组长的培养、选拔、考核和管理等。矿(公司)对单位班组建设负领导责任。主要负责制定班组建设相关制度、办法和实施细则,组织班组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对分矿、井队、区队、车间班组建设进行
督导检查和考核表彰。集团公司负责制订总体规划,进行宏观指导,加强督促协调,表彰推广先进。各级工会组织要切实加强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引导、指导、协调、聚力、助推作用,保证集团班组建设指导意见贯彻到位,取得实效,不断创新。
(三)建立完善机制。各单位要参照师市《关于加强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结合行业特点,认真研究制订本单位加强班组建设的实施细则和落实执行措施,建立班组长的培养选拔、考核激励机制和班组建设管理机制,明确班组建设的责任主体及考核标准,有重点、分步骤地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在健全班组制度的同时,还要注意因企而宜,简化班组台账,为班组长“减负”,使班组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安全、促生产。
(四)注重典型引导。各单位要善于发现、培育和选树班组建设的典型,及时总结经验和宣传典型,由点到面逐步推广,为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做出贡献。
附件:1.班组建设管理制度
2.班组建设考核办法 3.煤矿班组长安全培训方案
附件一:
班组建设管理制度
班组综合管理制度
一、定期组织政治、业务学习,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和班组文化活动。支持职工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岗位练兵、技能竞赛以及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班组职工的整体思想业务素质。
二、经常开展谈心活动,及时把握班组成员的思想脉搏,分析思想动向,释疑解惑,营造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
三、扎实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强化对新职工、转(复)岗职工的上岗前教育。
四、加强班组民主管理,推行班务公开,认真开展评议班组长活动,按期召开班组民主生活会,不断扩大民主参与的内容和范围,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激发工作积极性。
五、广泛开展提合理化建议和各类劳动竞赛活动,推进班组全面建设。
六、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工会和有关部门反映。
班组交接班制度
一、生产作业前,由井队、区队、车间领导、值班干部或班组长,组织全体班组职工召开班前会。认真执行以思想问询、安全点评、任务部署、安全宣誓等为主要内容的班前礼仪。
二、班组职工不得无故缺席班前会,无故缺席者不得上岗。确因工
作需要上岗者,由班组长负责传达班前会内容。
三、班组长要带领班组成员按时到达工作现场,实行手指口述交接班,接班人不来,交班人不走。
四、交接班时,接班人员要认真听取交班人员有关设备运行和现场安全质量情况,并由交班人员陪同,对工作现场进行检查。
五、接班人员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1.查阅值班日志、工作票、操作票和有关记录。
2.检查设备是否有缺陷,有无异常情况及负荷情况;检查各种工具、仪表、用具和防灭火设施等是否齐全完整。
3.检查工作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情况。
六、对工作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则上由交班人员处理。若上一班未处理完毕,须报上级协调处理。
七、班组长因故缺勤时,由副班组长负责主持班组工作。
班组生产管理制度
一、实行生产目标管理,科学合理安排各岗位工作量,及时调配人员,保证生产持续正常进行。
二、严格劳动纪律,规范操作程序,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到文明上岗,文明操作。
三、加强现场文明生产,设备、物料标识牌悬挂整齐,标识清晰,摆放有序;施工现场干净整洁,闲臵物品及时回收。
四、强化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加强现场巡查和考核,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实际问题。
五、推行班组物耗核算,实行日统计、旬汇总、月考核,与班组工资挂钩。增强班组职工节支降耗意识,大力开展修旧利废活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六、全面加强质量管理。积极应用生产新工艺、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七、认真落实各类劳动保护措施,按规定正确使用劳保用品。
八、发生工伤事故时,立即对伤员进行抢救,及时向上级报告,并保护好现场,积极配合事故调查,提供事故真实材料。
班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一、加强隐患排查密度,实行班前安全检查、班中巡回检查、班后安全复查“三必检”制度。即:班前,由班组长排查现场隐患,并将隐患及时告知上班整改。班中,由班组长进行巡查。职工发现隐患及时向班组长汇报,对隐患进行处理。班后,班组长带领职工对现场进行复查,待隐患排除后进行现场交班。
二、加强安全评估及确认工作。班组长及职工要对班组管辖范围和承担的作业项目,做到明确无误,预想本岗位和所承担的工作可能会引发哪些伤害和事故。到达工作现场后,要对人、机、物、法、环等方面细化分析,评估作业状况、发生事故因素及潜在危险,制订相应对策和预防措施,严格落实。
三、凡有危险源的班组必须有完整的“危险源”控制图表,并根据生产工艺、环境等变化,及时对“危险源”进行排查核实,对新确认的“危险源”要及时修改,补充“危险源”控制图表及安全防护措施,并组织职工学习。
四、作业前,班组长负责对职工思想情绪是否稳定、身体状况好坏及操作规程熟知情况进行确认,达不到上岗要求者,不得上岗。
五、工作现场(岗位)存在以下安全隐患的,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向上级进行汇报,在隐患未排除前,不准作业。
1.现场作业人员超过规定定员的。
2.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3.安全制度及措施落实不到位的。4.安全监测监控设施运行不正常的。5.安全自救设施不能正常使用的。6.现场突发危及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时。
六、因重大事故隐患被停产整顿,应在隐患彻底排除后,由班组提出申请,待上级安检部门复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
七、班组长发现职工不安全行为,应立即现场制止,对不服从的可以令其停止工作,并进行责任追究及处罚。职工对班组长的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向上级进行举报。
班组工作绩效考核制度
一、根据分矿、井队、区队、车间目标任务,制订本班组的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并将班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
二、班组长定时对职工进行工作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及时公布。并严格按考核结果分配工资,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三、对安全生产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在班组工作绩效考核中给予奖励,根据所做贡献大小,提请上级部门给予奖励或表彰。
四、分矿、井队、区队、车间下发的各种奖励,班组长可根据职工工作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再分配。
群众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一、在企业工会群监会,分矿、井队、区队、车间群监组的领导下,班组配臵群监员。
二、分矿、井队、区队、车间群监组根据工作需要,在征求班组意见
基础上,每年对群监员调整充实一次,群监员定期参加培训和述职评议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三、群监员按时参加群监组织开展的上岗活动,重点对安全隐患及“三违”行为进行查处。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责成相关责任人及时处理整改,并跟踪复查。
四、作业过程中,班组群监员要协助班组长抓好班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完毕后,认真填写安全信息台帐。
五、建立班组联保互保制度。作业过程中,职工之间应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对违章行为应及时进行制止和纠正。
六、班组要根据工作特点和实际,利用班前班后会、安全学习日等时间,组织职工开展安全查摆活动,并及时总结经验。
附件二:
班组建设考核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煤矿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提升班组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根据《关于加强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加强班组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创新、务实的原则。坚持以安全、质量、效益为中心,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积极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努力提高班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技术素质,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矿、分矿、井队、区队、车间所属班组。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四条 为切实加强对班组建设工作的领导,集团、矿(公司)、分矿成立相应的班组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党委领导、行政主体、工会协调、部门联动、职工参与的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体制。
第五条 各级党政组织负责班组建设的总体规划、组织领导工作,把班组建设纳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对班组建设给予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
第六条 各级工会组织负责班组建设的组织协调、典型选树、总结表彰工作,定期向党政汇报班组建设开展情况,提出推动班组建设的前瞻性、建设性意见。
第七条 各级职能部门按照业务分工对班组进行专业管理指导和检查,形成班组建设上的部门联动机制,提升班组的综合素质。
第八条 分矿、井队、区队、车间是班组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班组建设的日常管理具体工作。
第三章 班组管理体系
第九条 班组建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指导、以分矿、井队、区队、车间管理为主的原则。
第十条 建立集团、矿(公司)、分矿、井队、区队、车间班组管理体系,明确各级工作职责。
第十一条 集团的班组建设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和行业关于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总体要求和具体规定。
2.研究制定集团的班组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对班组建设作出总体规划和工作部署。
3.加强与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加大对矿(公司)班组建设的工作指导力度。
4.培育和选树班组建设的先进典型,总结和推广班组建设的先进经验,大力表彰集团级的先进班组和个人。
第十二条 矿(公司)的班组建设工作职责: 1.认真落实集团关于班组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规定。2.研究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班组建设实施方案和细则。3.加强对分矿、井队、区队、车间班组建设的领导和督查。4.加强对班组长的管理和培训。
5.负责班组建设的典型选树、经验推广、考核评审和总结表彰。第十三条分矿、井队、区队、车间的班组建设工作职责:
1.制定本单位班组建设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2.负责班组建设的日常管理、检查考核。3.指导班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台帐。4.负责班组长的培养、选拔、考核和管理。第十四条 班组的班组建设工作职责:
1.认真执行上级的班组建设工作要求和具体规定。
2.以安全、质量、效益为中心,加强班组五项建设,按时高效完成安全生产各项任务。
3.建立健全班组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台帐。
第四章 班组考核内容
第十五条
班组的考核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质量效益、技能素质、文化建设、基础工作。
第十六条 班组的安全生产
1.完成任务:按计划科学组织生产活动,保质保量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2.健全制度: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根据行业特点和工作性质,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发挥制度的管控约束作用。
3.现场管理: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推行“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安全手语”等先进操作法,加大现场隐患排查力度,杜绝“三违”行为,班组无违章、无隐患、无事故,实现安全“零”目标。
4.加强培训:加强班组的安全培训,努力提高班组成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尤其是提高新参加工作和转岗职工的素质,切实做到培训、持证上岗,争当本质安全人,打造本质安全岗,创建本质安全型班组。
第十七条 班组的质量效益
1.质量管理:认真落实行业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化作业,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生产优质产品,打造精品工程。
2.节支降耗:制定班组成本管理办法,建立班组物耗管理台帐,开展节支降耗、修旧利废活动,抓好备品备件及材料的管理和使用,严格控制材料费用超支。
3.提高效率:搞好班组劳动定额,提高工效和生产效率效益。做好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和计划检修,提高设备完好率。
4.文明生产:抓好现场文明生产,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第十八条 班组的技能素质
1.团队学习:大力开展团队学习活动,建立员工精细化管理考核机制,经常性开展劳动竞赛、导师带徒及QC小组等活动,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岗位练兵:立足本岗位、本工种,坚持开展职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读书学习活动,积极参加矿(公司)级以上各类技能大赛活动,培养技术骨干和技术能手。
3.技术创新:建立创新成果奖励措施,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五小”(小改进、小发明、小设计、小建议、小革新)活动,鼓励职工掌握新设备,应用新技术。
4.合理化建议:围绕安全、生产、质量、管理等重点,经常化开展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发挥班组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十九条 班组的文化建设
1.思想政治:以培育“四有”员工为核心,加强爱国主义和职业道德、法制教育。做好日常思想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理顺思想,营造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班组文化氛围,建设民主、文明、温馨、勤奋的班组小家。
2.民主管理:坚持班务公开制度,组织班组人员参加班组管理,讨论班组当月工作计划任务,通过班组员工奖罚建议。按要求开展班组长民主评议,加强对班组长的民主监督,提高班组工作水平。
3.文化体育:经常性开展小型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参加矿(厂、处、公司)举办的文体活动和赛事。
4.遵章守纪:认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班组人员无违法乱纪行为,班组人员团结互助,相互尊重。
第二十条 班组的基础管理
1.工作日志:建立班组工作日志,认真记录班组日常生产工作内容,班组人员的分工情况,各种会议和学习、文体活动的开展情况。
2.活动记录:一是工会小组活动记录,记录班组民主管理、劳动竞赛、民主生活会、走访慰问等内容。二是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和QC小组活动记录,记录班组培训内容、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经济技术创新、QC小组活动情况。
3.物品管理:班组所属的生产工具、员工的生活物品等摆放整齐有序,无乱堆乱放现象。
4.环境卫生:卫生责任区有分工、有制度,环境卫生达标。
第五章 班组的考评奖励
第二十一条 各矿(公司)可参照集团以上五项考核内容,结合行业特点,制订考核内容和办法,认真实施。
第二十二条 班组考核采用百分制综合考评。班组考核的五项内容分别占:安全生产(25分)、质量效益(25分)、技能素质(20分)基础工作(15分)、文化建设(15分)。
第二十三条 建立班组当班考核,分矿、井队、区队、车间月度考核,矿(公司)季度考核、集团考核四级绩效考核体系。
分矿、井队、区队、车间每月进行一次班组考核,根据考核分数择优评出一个“优胜班组”和“优胜班组长”,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连续2次获得“优胜班组”的,方可申报矿(公司)级“优秀班组”和“优秀班组长”。
矿(公司)每季度对分矿、井队、区队、车间申报的“优胜班组”和“优秀班组长”进行一次考核,按照10%的比例评选出“优秀班组”和“优秀班组长”,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连续3次获得“优秀班组”的,方可申报集团“明星班组”和“明星班组长”。
集团每年对矿(公司)申报的“优秀班组”和“优秀班组长”进行一次考核验收,按照10%的比例评选出“明星班组”和“明星班组长”,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连续3年荣获矿(公司)级“优秀班组”、“优秀班组长”或5年内累计2次荣获集团“明星班组”和“明星班组长”的,集团直接授予“示范班组”和“示范班组长”称号。集团每年召开一次总结表彰大会,选树典型,表彰先进,给予适当奖励。
第二十四条 班组考核的否决条件
在考核周期内,班组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取消班组考评资格。1.发生轻伤以上事故和严重“三违”行为; 2.未完成生产任务;
3.发生重大生产、质量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4.班组人员因违纪受行政记过及以上处分或刑事处罚案件,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发生。
5.班组发生群体性上访闹访事件。6.班组长民主评议不合格。本办法从下文之日起执行。
附件三:
煤矿班组长安全培训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班组长安全培训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09‟87号)精神,不断提高煤矿班组长的安全素质和管理水平,强化井下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促进师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现就加强煤矿班组长安全培训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培训对象。从事井下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等作业的班组长。
二、培训单位。三级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三、培训时间。不少于96学时。
四、培训内容。
以煤矿现场安全管理和劳动组织管理为主题,以《煤矿安全培训教学大纲》中有关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等工种班组长安全培训教学大纲为基础,结合煤矿安全生产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培训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煤矿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瓦斯治理等方面的有关标准。主要是《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煤安监办字„2004‟24号)、《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等。
(二)国家有关部门印发的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瓦斯治理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是《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11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治理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17号)和《关于加强煤矿班组安全生产建设的
指导意见》(总工发„2009‟15号)等。
(三)煤矿有关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主要是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及灾害防治等专业技术知识,煤矿安全生产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现场安全管理、劳动组织管理等。
(四)应急救援知识。主要是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基本知识,井下发生各种灾害后的避灾、救灾方法等。
(五)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主要是对近年来发生的煤矿典型事故案例的分析,剖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提出防范措施等。
(六)经验交流。主要是现场安全管理和班组建设的经验,并研讨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整治“三违”和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的主要措施等内容。
五、考核发证。坚持“教考分离”原则,班组长培训结束后,经考核合格者由三级培训机构颁发《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
六、几点要求。
(一)落实工作责任。各单位要结合实际,采取措施,切实做好班组长安全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按照集团下达的培训计划,保证培训范围内的所有班组长都能够参加培训。
(二)各二、三级安全培训机构要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技能性,增强实效性,提高培训质量。
(三)集团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煤矿班组长安全培训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培训的内容、时间、教学管理、考核达标情况和培训效果,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责令有关单位限期整改,确保班组长安全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第五篇:班级建设指导意见
班级建设指导意见
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学校的发展取决于班级的发展。因此,为加强班级管理,特制定本规定,以促进班级建设的良性发展。
一、班级管理的思想方法和目标:班级是由学生构成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优点和缺点的综合体,因此,在管理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民主管理,教师首先要发现学生的优点,用其优点去战胜缺点,去激励学生,并运用辩证思维去发现、分析和解决班级管理中各种矛盾,让每个学生在班内各得其所,都尽可能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班级管理领导机构:教导处、政教处
三、班级内部管理结构: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班委---学习小组
四、班级内部组织的建立:
1、理念:班级中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人人都是小组学习过程的发言人和组织者。组织起来去自主管理,在组织中成长和发展。学生之间需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督促,相互提醒,共同发展与进步。
2、班内管理单位:6--8人组成学习小组,小组内部结构,根据学生学习程度为强中弱组合。若干管理单位组成一个班集体。班内小组要相对固定,班内调位可以短周期整体调动。
3、班干部:
班 长:一名 团支 书:一名
学习委员:一名
组织委员(女生委员):一名
纪律委员:一名
宣传委员:一名
卫生委员:一名
体育委员:一名
生活委员:(男生委员):一名
班级学科代表: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各一名,音体美、通用、信息由体育委员兼任。
组干部: 8人小组内设小组长一名,8人小组内设:学习组长一名、纪律组长一名、卫生组长一名、安全组长一名、体育组长一名、生活组长一名、团活动组长一名。组学科代表:8人小组每人担任一科学科代表,政史可兼。音体美通用由体育组长可兼。(六人小组可以合并兼任)
组学科代表向班级学科代表负责,向学习委员和班委会负责,向任课教师负责,向班主任负责。
五、班级管理的五大目标:
1、班级的理想与信念目标:由班主任和班委共同讨论形成,并以班级誓词的方式展现,以班内晨呼和队列训练口号的方式巩固。
2、学习目标:班级以学校下达的目标为基本依据,然后根据班内实际和班级追求,确定班内目标。然后分解至各学习小组,班内以小组目标的方式落实,班委和小组长通过对学案作业以及周考的完成情况的跟踪管理,确保学习小组完成学习目标。
3、纪律、生活和行为习惯目标:
班级要形成共识,并形成小组意志,坚决杜绝以下八大违纪行为和十二种不良行为的发生。
.八大严重违纪行为:(1)打架;(2)翻墙上网;(3)无故旷课;(4)玩手机、看不良书刊;(5)抽烟、喝酒;谈恋爱(6)、夜不归宿;(7)班内和寝室内下棋、打扑克;(8)考试舞弊。
十二种不良行为:(1)迟到早退:
(2)教学区大声喧哗,影响他人正常的学习活动;
(3宿舍区大声喧哗,熄灯铃响后仍大声喧哗,影响他人正常的休息;(4)上课期间睡觉;
(5)顶撞老师(包括宿舍管理员老师);(6)穿奇装异服(不符合学生身份),仪表不整;(7)开大会不安静、纪律差;(8)随意丢垃圾行为;(9)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10)教室内所负责的卫生差和宿舍的东西不按要求摆放整齐,卫生差者;(11)非走读生非外出时间私自外出学校。(12)被查到时,谎报假名、假班级。
4、安全目标:及时发现班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教育和管理要到位,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5、学生个人的自我追求目标:每个学生都要根据班级管理的五大目标,形成自己在高中段的自我追求目标和短期个人达标要求,并根据实际逐步完善,进而通过自己坚韧的意志品质努力实现。
六、班会
1、班会主题的确立:在每大周周一中午午休时间,由各年级的年级主任主任和政教负责人召集班长和团支书会议,安排周一早晨班主任晨会上确定的主题和学习材料。并在班干部会上了解和掌握班级动态,查看班级日志。
2、每一大周安排一节课,进行小组和班级自主管理班会活动,组内和班级内部自主组织会议,总结本周的管理,安排下周的工作任务,并填好自主管理记录,组交给班级,班级汇总起来,一式两份交年级主任,了解情况并存档。
3、班会要分五个层面,一是要进行材料学习;二是小组成员反思和小组总结,时间10分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为主,然后形成小组汇总意见;三小组班内回报,由组长在班内回报小组情况,20分钟左右:四是班委总结本周情况,并确定下一大周的班级管理要求,10分钟:五是班主任总结。建议班会时间定在每大周的星期一晚上第一节。
七、班主任会议:每大周两次。大周开始的星期一早晨,由校长主持,在政教处召开三个年级班主任会议,时间,早晨5点45分至六点15分。大周的第二小周星期一早晨,由年级主任召开各年级班主任会议。时间,早晨5点45分至六点15分。
八,年级班级管理过程与结果展示:
1、展示组织和落实者,由团委具体落实。
2、展示内容的整理:由班委和团支书负责。
3、展示内容的确定:围绕班会主题。
4、展示呈现的方式:黑板报
5、展示的时间:每两周一次
6、展示的目的:鼓励先进,树立典型,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氛围。
7、典型事例、典型人物以及促进班级建设的典型做法在全校总结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