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化进程中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研究报告
现代化进程中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
发展的研究报告
现代化进程中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研究报告
新时期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
一、目的、意义、思路和主要内容 意义和目的
1、研究学校与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是首都现代化进程中解决新问题的需要。在首都现代化进程包括经济、社会、教育、城市规划、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在社区如何起到“精神支柱”的引导、改善和促进作用,广大社区居民如何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我们提倡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
制,充分整合利用社区内包括学校在内的各类教育资源,面向社区居民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2、探索学校与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符合学校与社区教育协调发展的需要。我们知道就一个人来说,其接受教育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校教育。既作为个体人来说,从小到大,接受教育的过程可以简化为幼儿园—那一世范文网-http://—小学——中学——大学。我们把这一过程叫作“在校”教育阶段。而其主要目的是丰富增长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等知识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或是步入社会后,人们仍需要不断地自我完善,不断地学习社会知识和社会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地学习各种生活素质,我们把一阶段,叫社会化教育阶段。就后一阶段,就整体素质或者说就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来讲,这一内容就落实到了社区。也就是说“社区”应该义不容辞地要承担起来社区成员整体、综合素质的
责任。学校与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对人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学校和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适应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开放性,形式是整合利用现有学校的各种资源,为社区教育服务的需要。现代学校应将面向社会,首先是面向社区,为社区共享,成为社区教育资源。学校作为社区的文化中心,传播科学技术的中心,应向社区开放,学校的设施、场地、师资队伍、志愿者队伍为全社区居民服务。同时,吸引社区成员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使学校更好地适应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
主要思路
分课题立足于的多年实践作为首都的中心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拥有相对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在社区教育研究也有比较多的理论研究积累和一定的实践经验,以此为基础,研究在首都现代化进程中学校与社区教育
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和有效途径,以及创建学习型城区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种种问题,对学习型社区网络建设、学习型家庭建设、社区学院的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最终形成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分课题旨在建构一种新的模式、开放的教育系统,为创建学习型城区提供“参与、沟通、整合、互动发展”的学校与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
主要内容
1、学校作为政府投资的基本设施,是社区教育的重要资源,研究如何打破学校原有的封闭式办学体制,发挥学校的硬件条件、人才资源、文化优势,使学校成为社区教育的积极参与者,让社区居民真正从中受益。
2、互动互惠的原则。这是学校与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最重要的结合点,同时是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前提之一。互动,学校为社区开放各种教育资源;社区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互利,学校和社区双方都能从中实现自己的利益和价
值,才能实现今后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合作。
3、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基本内容。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城区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是构建学习型城区的基本元素。在研究学习型城区构建的基本模式过程中,建设有区域特色的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是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方法
课题中几个主要概念的界定
1、学校:学校是老师为学生实施教育的设施。学校是一个专门用来学习的地方,对教育机构的名称各国都有不同的称呼
2、社区教育: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
3、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在现代大教育观指导下,在地方政府领导下,整合区域内教育资源,以促进区域性教育现代化发展。
分课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研、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
三、研究过程 1、8月,成立分课题组,由教委程刚主任任组长,教委杨之靖副主任任常务副组长,并以区教委社区教育办公室、西城社区教育协会、西城社区学院、西城职成教中心、全区各街道办事处相关人员组成课题组。9月4日,分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在北京市教委召开的总课题组开题会议。
2、分课题组成立了学校与社区关系、学习型城区模式研究网络建设、学习型社区三级网络研究、社区学院建设等四个课题组,分别开展课题研究工作。3、9月—12月,在十个街道和33中、56中、156中、161中、实美职业学校等五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4、10月——11月,北师大硕士生
研究组深入到十个街道、学校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人力资源构成、市民价值观、学习型社区三层网络建设、学校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利用、学习型家庭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分析,完成了11项专项调查,撰写了近十六万字的调研报告。课题组开展问卷调查工作,完成了《学校资源开放状况调查》、《构建街道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现状调查》。4、11月,?召开了分课题组工作会议,总结了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课题工作进行布置。介绍了《学校资源开放状况调查》、《构建街道社区教育网络现状调查》完成初稿情况,与会专家就课题研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发表了意见和建议。5、4月—5月,北师大硕士生到社区学院、十个街道办事处、教委、部分中小学进行新的一轮访谈、调查问卷等调研工作。
四、主要研究成果
从课题启动至今,区教委各个课题研究组针对不同内容开展相关研究。至底,各研究项目报告已完成。分课题包括四个研究报告和一个调查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1、《中小学校在学习型社区建设中与社区的关系研究》
本研究经过调查分析和实验运行两个阶段,进行了一些尝试,得出一些结果。
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呈现出三种模式:辐射型,由点带面,由学校工作的一点
带动社区工作的一面;参与型,主动响应并参加社区举办的各类活动,形成社区、学校互动的良好教育氛围;联姻型,学校与社区、单位结成对子,一对一紧密联系、双向互动。
学校参与社区教育的几种形式:1.学校以组织志愿者队伍的形式参与社区教育。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志愿者或学生志愿者,利用课余和假日定期到附近社
区为社区居民举办各种讲座培训,或参加社区公益活动。2.学校成立专门的活动室或用专门活动日向社区开放,以便居民进行文体活动。
结论:在学习型社区建设过程中,中小学校必须与社区建立紧密联系,成为社区的一个活动中心,发挥其场地优势、教育人才资源优势、图书信息优势;中小学校也应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展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综合实践活动,以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必须使学校和社区在相互联系中共同受益,才有可能使这种联系长久并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模式化,任何单方面受益的情况都不可能持久。
五、有关研究与认识:
1、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目前处于初始阶段。
学校、社区一体化是指:在现代大教育观指导下,在地方政府领导下,整和区域内教育资源,以促进区域性教育
现代化发展。在以高教、职成教为龙头,中小学为基础的部门、系统内整和基础上,实现区域内的学校、社区在体制、策略、实施及政策等方面的整和。
一体化问题的提出,不应看是偶然的现象,它的提出实质是我国经济制度改革引发了社会制度及方方面面的改革的产物和结果。这种改革反映在教育领域,其表现是现代教育制度理念的提出和发展。现代教育制度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开放性,而社区教育的产生、发展又形成了现代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展了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并已产生了巨大影响。教育部于、分两批推出61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说明社区教育已在全国大部分城市甚至部分村镇中广泛发展起来。
另一方面,从70年代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其直接结果是一批批社区的产生。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主要依靠单位来管
理的城市管理体制开始失效,而社区管理正在逐步取代单位管理。并由此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的城市管理体制。随着市场管理体制的完善,社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社区建设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落实到北京市则是在颁布了《关于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的若干意见》。从政府文件来看,加强社区建设首先要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八个部分,即社区就业、卫生、教育、文化、环境、安全、救助和养老。可见,社区领导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各个方面的认可。
处于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学校正面临着现代学校制度的变革。面对新形势,学校再不可能与世隔绝、闭门办学了。一方面是社会方方面面的需要,一方面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在20世纪末期,学校的门逐步向社会敞开,学校与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问题也被提到日程上来了。
在我们缕清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前因后果和产生过程后,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实现一体化发展。
我们理解,一体化发展应是一个长期的持续发展的过程,这源于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各自的特点。
学校教育的特点表现为学校作为一个独立法人单位,它的首要任务是要完成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任务非常繁重,它要求学校领导及教职工要以很大的精力去处理方方面面事物。而学校社区开放的前提应是以促进基础教育为目标,绝不是削弱基础教育。学校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开放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另一方面,社区教育尽管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但就全国来讲,仍处于实验阶段。全国的广大乡村和小城市尚未开展社区教育,在北京、上海、天津这些大城市中,其发展也很不平衡。以上两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是一个长期的分阶段的发展过程,目前应当处于初始阶段。
2、学校社区一体化发展的初始阶段的特点
我们在研究了北京、上海、天津、南京、青岛等社区教育实验区的发展情况后,认为在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初1 2 下一页
第二篇: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社区管理
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社区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迅猛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城市基层社会结构和居住空间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新的城市环境下,城市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发重要,作为城市社会的基层单元─街道和居委会面临着改革和调整的任务。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是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是社会转型时期解决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要要求,也是实现城市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进而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行城市社区建设意见”中明确将“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作为今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民主,推动城市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社区的基本内涵
城市社区,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且大多数有劳动能力的人都从事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产业,并达到一定数量的人口所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城市社区有多种表现形式。从规模上,大的可以指一个城市甚至相邻的几个城市,小的指城市内部自然形成的小型社区。我国当今的城市中,社区是以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所辖区域为主要标志的。据民政部资料,目前,全国共有737个市辖区、5732个街道办事处、11.9万个居委会、17.2万个居民小组。城市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和基础,是社会问题最敏感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我国基层政权稳定巩固的载体。
城市社区是相对于农村社区而言的,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人口高度集中,生活空间相对狭小;二是居民从事非农产业,异质性强,价值取向多元;三是生活方式多样化,人际关系业缘化,情感色彩较淡薄;四是组织程度较高,结构复杂,形式多样化。
二、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社区的新变化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我国城市的社会生活和管理体制正在发生着整体性的深刻变化,城市作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社会发展和起步的重要标志。近些年来,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新形势下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城市的功能不断完善和增强,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区功能呈现出社会化、多元化的趋势,城市居民由过去依赖于工作单位变为更多地依赖于社区,社区服务的对象也由单纯的民政优抚对象向全体居民扩展,社区服务的内容也逐渐从衣食住行向全面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转变,伴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他们将追求居住环境优美、生活安全舒适、人际关系和谐、心情愉悦舒畅等高层次、高质量的生活。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民主政治向基层的渗透,广大居民对政治生活的关心程度不断地提高,自治意识越来越强,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越来越重视。经济体制的改革使企业独立法人实体不再承担社会管理职能,原先的“单位人”逐渐脱离单位向“社会人”、“社区人”回归。失去了单位依托的居民争取融入到社区当中,以寻求安全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此外,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既为社区管理提供了技术手段和便利条件,也对社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社区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场所和实现社会整合的基础单元,“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正在形成。这就带动了由“单位制”向“社区制”、由“国家制”向“社会制”的一系列制度创新,从而推动了我国城市社会变迁的进程。
三、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取得的成绩
这几年来,全国各地在社区环境、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医疗卫生、社区保障、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社区环境是社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也就是各种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社区本身的外部客观因素的总和。环境是城市社区生活的根基。社区环境作为社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对社区的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联合国于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会议希望鼓励和指导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采取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行动,并要求各国政府、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在采取具体措施解决各种环境问题方面进行合作。此会议之后,我国在城市社区环境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为城市社区的居民提供适宜的气候、清洁的用水、清新的空气、足够的活动场所、绿地等,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从而促进社区中和谐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上海市通过发展地下轨道交通以及立体高架公路等交通网络,把老城区改造和郊区卫星城区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引导中心城区的热门产业向郊区疏散,对黄浦江、苏州河等进行“全流域”的水系开发,以水兴市,已实现了“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良好城市生态。
社区服务是体现以人为本原则、建设和谐社区的基础性工程。广州市根据城市化社区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因地制宜、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推动社区服务向社会化、产业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城市居民的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一方面,广州市坚持把市场机制运用于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寻找社区服务与市场机制的契合点。积极鼓励社会服务企业进入社区,实行市场化运作、实体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社区服务不仅包含福利性服务、公益性服务、志愿者服务,还包括市场经营的商业服务,企业经营的便民服务和社区团体运作的中介服务,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社区服务新格局。另一方面,广州市从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着力构建面向特殊群体和特困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面向全体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行政事务服务、面向失业职工的就业保障和其他社会保障服务,各区、各街道都建立了“一站式”服务窗口,发展以党员、团员为骨干的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大力拓展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和弱势人群的关爱服务,面向广大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面向辖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慈善互助超市、“手拉手”爱心援助等新型服务业态和服务品牌脱颖而出,特别是社区志愿者服务和邻里间互助性服务的发展,不仅大大方便了居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如春风化雨,融洽了邻里之间的关系。
社区教育就是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与教育中心致力于提供社区全员、全程、全面的教育服务平台,给社区居民引入优质多种类的教育资源,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选择了社区与教育能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教育服务,给孩子们一片健康成长的蓝天,给老人一个更温馨的环境。特别是武汉的百步亭在社区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婴幼儿到老年人的服务
1、面向婴幼儿
社区教育向家长传授科学育儿的理念和方法;创建“亲子乐园”,开展亲子游戏,亲子运动,亲亲阳光,听听说说的游戏;在社区内创办了一个专门针对婴幼儿的集“体能,休闲,游戏”的活动室,让孩子们在充满爱心和刺激的环境中成长。
2、面向青少年
社区教育中心努力联系学校,和家庭沟通,做到学校、家庭,社区“三沟通”,形成了整体的教育合力;对有叛逆心理的学生、中差生和不愿意上学的小孩能及时地进行帮助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中小学生上网成了许多家长担忧的问题,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利用周末时间对中小学生上网和操作电脑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针对社区内中小学生学习的问题,社区教育中心举办“手拉手”帮助活动,由社区里一名学习好的同学带动帮助一名学习差的同学,大家共同勉励,促进共同进步。
3、面向家长
社区教育中心不定时地进行研讨会,由家长们共同讨论怎样教育孩子,谈谈教育好孩子的经验和方法;进行特殊辅导,对个别家长的教育方法进行专门的指导,以使家长本身得到教育;组织家长参与到孩子中来,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做事,一起游戏,一起唱歌,让孩子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增进与父母的感情,陶冶情操。
4、面向老年人
举办定期或定时的老年人运动、健身、休闲类活动,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为老年人举办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专场咨询及讲座,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平安幸福;为了让老年人能在知识面上更为丰富,社区与教育中心可以和老年大学合作开设社区教学点,把老年大学开进社区,把大学面向所有社区里的老年人。
(二)面向家庭的服务 加美满的家庭。
2、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上的讲座,特别是对单亲家庭的独生子女从心理上进行辅导,能让每一个孩子快乐的成长是每一个家庭的愿望。
(三)邀请各知名人士到社区进行各方面、各层次的讲座
社区教育中心主要是面对社区民民和各方面需求而定。根据每个人的性格和特点做出相应的心理咨询和服务。
(四)面向儿童,青少年的教育服务 青少年进行培训和指导。
2、和时代英才学校挂钩,对中小学生的英语,数学,作文,计算机等课程进行良好的培训。
3、提供全面多样的家政中介服务,随时为居民提供所需要的优秀家教老师,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五)社区内或社区与社区之间的交流活动
1、不定期地开展“友谊赛”,如篮球象棋等友谊比赛,以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
2、对优秀教育社区进行评选和奖励,提高了居民的积极性。
3、定期举办了优秀社区图片或文字展览,以提高社区的知名度。
4、成立了跨社区的俱乐部会员小组,促进了社区居民的相互了解。
(六)网上服务
社区与教育中心建立了专门的网站,开辟了面向婴幼儿到老人的服务,整个家庭的服务,对青少年的教育服务等网上专栏。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可以通过虚拟社区就社区的服务提出意见,寻找到了教育孩子的最好途径和方法。
社区文化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深圳龙岗社区就是创造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社会氛围,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以学习科学知识、消除愚昧、反对封建迷信!、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为内涵。人们通过参与健康、文明、科学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实践证明:社区文化建设能够全面刷新城市面貌,提高全民素质和城市品位。社区文化已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主流。社区文化已显示出了自己的特点:第一,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文艺作品的多样性结合起来,使社区文化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繁荣景象。第二,社区文化与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发挥辖区各单位在人才、资金、场地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了街道文化向社区文化的转变。第三,社区文化与体育文化相结合,在管理体制上进行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成效。第四,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第五,指导与服务相结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疾病谱和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精神病、亚健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并且高血压、糖尿病发病呈现低龄化趋势,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对人们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预防疾病、减少疾病的发生是最有效的节省卫生资源的措施和办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这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和服务的开展,将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降低医疗费用和减轻人们的经济负担,有利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顺利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的实施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卫生事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各级领导和卫生部门的努力下,社区卫生服务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不仅是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的重要服务机构。而且是门诊基本医疗和医疗救助的重要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在某种意义上说关系到控制医疗费用、保障基本医疗和卫生服务,因此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关系到社会医疗保险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也关
1、在社区里开展素质方面的培训。寒暑假期间请教授对在书法,音乐,舞蹈,绘画等方面有特长的儿童、1、对整个家庭和睦、夫妻感情,财务,法制,健身等方面不定时地进行专题讲座,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更系到社会医疗救助服务体系的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是最具有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区改造和居民小区的普遍兴建,使人们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人之间、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这些都从客观上迫切需要社区为居民在服务、文化、教育、安全、环境等方面提供良好条件,因此,通过建立和完善以社区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和优雅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对于提高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满足群众多层需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管理的必然选择。城市的现代化体现于城市空间的拓展、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人的文化素养、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道德伦理观念的现代化上。随着城市现代化的逐步推进,急需要有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水平和现代化的人与之相适应;在建设现代化与国际接轨城市的过程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强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全面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正是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强化城市基层组织建设和凝聚民心的需要。社区是城市工作的基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事业单位办社会的职能逐渐转向社区。从搞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入手,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方面有新的作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依赖感,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
四、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社区发展总体上属于外推型模式而非内源型模式,政府仍然是社区建设的主要力量,公众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质量较低已成为制约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从社区管理与国际接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来看,我国的社区管理现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思想比较陈旧,管理观念落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加入WTO后,城市化的进程大为加快,城市的功能有了很大发展。但是,我国的一些城市管理机关、管理干部的观念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不适应形势的要求,仍然用“一竿子捅到底”的方式,运用行政权力去管事,不愿放权。这些思想观念严重地制约着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社区管理的发展。
(二)社区组织的职能错位,行政色彩依然十分浓厚。我国现行社区组织中除了政府机构、居委会以外,还包括社区内的各类单位组织,它们往往隶属于各自不同的上级单位,社区内的许多单位处于“小而全”、“大而全”的半封闭状态,“单位办社会”现象十分严重。这种状况,割裂了社区生活的有机联系,造成了政府职能与社区组织职能的错位。社区管理因此而处于“多头、乱头、无头”状态,后勤服务和福利设施的重复建设与利用率低,专业性的社区服务难以展开。
(三)“重管理、轻服务”现象相当普遍。目前,我国社区管理普遍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现象,提供的服务项目、服务质量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要求,多数社区服务还停留在传统性、福利性和救助性的服务上,缺少面向整个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全面服务,未实现由民政福利型的服务向社会管理型的服务转变,社区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及服务态度难以满足社区服务的要求。
(四)社区自治程度低。目前我国社区管理以政府行为为主,“社区自治”程度不高。居委会作为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发展的群众组织,却常常扮演“政府代言人”的角色;按照法律应由选举产生的管理人员,许多由指派产生,很少能代表社区居民的利益。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我国城市社区管理越来越不适应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必须通过改革来加以解决。
(五)社区管理体制不完善。主要是原有条块分割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导致“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使作为社区建设主要组织实施者的街道办事处缺乏必要的综合协调权和组织实施权,对社区的管理不系统、不规范。另外,某些社区辖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执法区不一致,也给社区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六)政府投入少。由于财政困难,街道办事处将相当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发展街居经济上,削弱了其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有些地方也出现了由于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而使一些违章建筑、马路市场以及乱收费、乱罚款屡禁不止的问题。
(七)社区服务业投入单一,作为产业发展的运作机制尚未形成。社区服务业是社区建设的基础,也是社区建设工作的重点,但由于有关社区服务业的优惠政策相对较少,已出台的有关规定又不能得到很好地落实,限制了社会各方面对社区服务业的投入,使该市目前的社区服务业多依靠政府投入,福利性、事业性服务项目占大多数,基本上属于政府行为,向社会化、产业化、实体化转变的步伐不快。
(八)宣传力度不够,地域发展不平衡,社区成员(包括居民和驻区单位)的认可和参与程度不高。社区建设的主体是社区成员,社区成员的参与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是社区建设的生命力所在。由于忽视对社区成员在社区内容、意义等方面的宣传,社区建设工作中出现了”上热下冷“的局面。有些社区成员对社区建设这一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知之甚少,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没有被激发、调动起来,使大量的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武汉等的社区建设起步较早,工作也已有成效,可其它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社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工作开展还比较缓慢。
(九)社区管理中法制方面的不完善。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城市社区管理的加强与完善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但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法制很不健全,特别是操作急需的法规和地方性规定不配套,使相应的执法及执法体系建设和管理存在着盲目点。在现阶段的社区管理中,仍然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群众运动等行政手段,主要反映在社区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或不完善,执法队伍不健全,执法主休多元化而造成行政执法机构过多,行政执法职能存在明显的交叉和行政处罚权分散,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还较严重。
(十)社区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较低。社区管理工作覆盖面广,涉及内容多,专业化和综合性强。因此,这就要求社区管理工作者除了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还应具备社区管理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我国社区管理工作者,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社区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仅凭借一份工作热心难以承担新形势下居委会工作的重任,而且社区管理工作者基本上没有固定的人才渠道,定员和编制极为有限,这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社区管理工作的展开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五、解决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新思路
我国社区发展需要开启两个动力,一个是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力,另一个是公众自下而上的拉动力。一般来说,在公众参与意识较低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完善各种组织参与的载体,来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研究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对推动中国社区从“政府主导型”模式向“居民自治参与型”模式发展和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具有积极的意义。从立足于现实的国情、民情和客观实际出发,要解决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敲开社区建设创新的大门。
其一,敲开社区生存基础的大门,形成适合社区实现自治的氛围。
一是找准社区的定位,提升社区自治的功能。社区的定位问题,既是社区建设必须把握的方向,也是社区建设要实现的目的。社区是指地域性社会成员生活的共同体。作为一种地方制度,社区的形成与自治密不可分,它的具体含义是:以一定的地域为基础,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按照地域居民的意愿,通过一定的形式,自主管理本区域内的各项社会公共事务。作为一种管理制度,它的主要特征中:地域性:建立社区并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治管理区域和范围;相对性:社区组织的存在及其自治活动必须以遵守国家法律和接受政府的监督为前提;排他性:在法定的权限和范围内,它能够自主管理本区域内的公共事务,排斥外来的干预和支配;制度化:它的自主权的实现、管理活动的进行,公众意愿的体现必须有一套制度,有其相对独特的组织原则国、运行规则及其监督机制。从上述特征出发,社区组织不同于一级政府或一级行政组织,它不应该只是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简单翻版,也不是政府权力的延伸,而应该是衔接政府和社区居民,承接政府下放给社区的部分职能,引导社区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会自治组织。只有站在这个高度来认识社区,才能摆正社区与政府及其派出机关的关系,从而保证社区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是深化街道体制改革,构建全新的社区组织体系。从一定意义上说,社区组织是把一个虚体居委会组织转变成一个实体自治组织。一个社区就是一个独立自实体单位。社区组织不仅管辖本区居民,还要对驻在要区的单位及社区事务进行管理和协调,管理的范围和管理的方式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居民委员会。为此,有必要改变目前在城市基层行政区域划分和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划分两张皮的状况,实行统一的社区划分,使社区这个概念无论从地理上还是从行政上都要落到实处。在每一个街道,都应以一个或几个居委会合并组成社区委员会来取代现在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现行的市辖区政府的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既不能唤起居民的社区意识,也不能激发居民为社区做贡献的认同感。街道办事处这个名称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街道的事只是街道办事处几个人的事情,不利于调动置之度外区资源和居民的参与精神。社区委员会作为基层自治组织就没有上述弊端,它有利于调动社区居民把社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当家作主精神,有利于实施统一的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规划,有利于对社区服务实施统一和有效的领导,从而营造一个共同的社区文化氛围。
其二,敲开社区生存环境的大门,形成适合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氛围。
一是完善有关社区的法律制度,是社区发展的基础。社区建设能否取得应有的成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作基础。如社区自治的法律地位、自治章程或规定的效力、产生程序,以及自治组织主持下的社区服务体系的社区经济的产权和管理权归谁,由 谁来行使终极产权和管理权?如果这些方面不明,程序不清,就使社区自治组织无法形成有序的动作。为此,国家需要尽快的制定,《社区自治法》,作为社区自治的基本法。使自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没有出台之前,地方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先行制定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规范社区内各主体的活动。
二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区发展的保障。我国的社区自治,不同于西方的社区自治,我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区自治,这就需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社区自治组织、自治活动不能离不开党的领导,但党组织与社区自治组织应该是相互独立的,党的组织不可以依靠执政的优势地位任意干涉社区自治组织的工作。其主要工作任务是抓社区内的党务及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员居民在社区中的精英模范作用。如建立社区党员责任制,成立党员助残组、宣传组等,通过党员精英的社会感召力来发挥党的作用。同时,有必要改变过去党员隶属按其职业组织划分的办法,将本社区的所有党员统统组织到本社区支部里来,其成员包括本社区内有单位和无单位的党员。若社区内的党员分属各个单位,互不知道、互不了解、互不配合,不利于发挥社区内党员的作用与加强党对社区自治的领导。
三是政府角色的转换,是社区发展的关键。实行社区自治,政府与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必然要发生变化。社区自治组织既不是一级政府,也不是政府派出机构,与政府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因而政府不可对社区自治组织在自治范围内的事务直接干涉或行政施压。这便产生了政府角色转换问题,并成为新型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能否建立的关键。在实现社区自治以后,政府角色应如下定位:一是引导者。在社区自治组织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政府只是注重强化对社区自治组织的行政控制,不去主动引导它们、扶持它们,它们就会偏离自治的方向。二是组织者。政府可一手将社区组织起来,也可以帮助他们自我组织起来,可派人直接参与其组织活动,也可派人进驻社区协助活动。三是监督者。对于社区和各项自治活动,政府应强化监督职能,防止其超出自治范围行事。四是保护者。社区自治无疑是新生事物,政府应对其发展壮大提供政策加以保护,要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鼓励协助其健康发展。
四是努力构建居民的参与平台,是社区发展的 重要依托。社区好比一个家庭,良好的社区要靠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共同管理才能实现。由于工作单位不同,城市居民尽管生活在同一个社区,彼此却大都不认识。人文环境的陌生弱化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参与度。因此,必须努力构建适宜社区居民的参与的平台。构建居民社区参与平台应以居民代表会议、居民议事会等法定性平台为主,以社区志愿者队、服务队等非法定性平台为辅。逐步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积极拓宽居民参与的渠道和途径,使社区居民切实享有对社区自治的选举权、罢免权和监督权,以及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同时,可以考虑,现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必要与社区建设相衔接、相配合。如改变现行市区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取消单位选区和户籍选区,以常年居住地为作选民的选区;又如,在社区设立人大代表办事处,选民可通过人大代表办事处反映意见,提出设想,监督政府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敲开社区建设创新的大门将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趋势。因为,社区建设是一项人民的事业,她寄托着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憧憬和希望;社区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她要托出21世纪现代化城市管理的新格局。
六、完善我国现代城市社区管理的具体措施
城市社区是城市基层管理的载体,解决好现行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城市管理方式从经济主导型的转变将起到关键作用。立足于现实中的问题,要解决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及相关的一些部门应该及时地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不断地完善我国现代城市社区管理。
(一)解决思想,更新观念,加强社区管理工作的服务理念。尽管我国进行了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是,很多管理者和政府部门领导人的头脑中仍存在旧的思想观念,习惯沿用传统的行政命令方式的管理。而社区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它的目的是营造社区的氛围,形成社区全员的归属感的认同感,因而社区管理是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这就要求一方面尽快更新现有街道、居委会干部的一些旧的观念,加强社区管理者专业知识的培训,使他们通过不断深入学习熟悉现代社区管理工作,解决思想,转变观念,确立良好的服务理念,扩大服务;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培养年富力强的新型社区级干部,将有能力、有经验的有识之士放在基层,壮大基层组织力量。
(二)转变政府职能,发展社区自治,增强社区管理工作的民主性。转变政府职能,是在不同层次和结构上进行合理分工,把大量管理社会的职能下放到社区。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就管好自己该管的事,如市政管理、社区服务、社区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在这方面行使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的职能,而那些不该管的事务要转移出去。驻区单位也卸掉“办社区,管社区”的沉重包袱,大量的社区管理职能和管理事务由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不承接,积极推进社区管理的民主化建设,不断地增强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建立起社区成员参与的固定渠道,如建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事务协商制度及选举社区领导人等活动,使社区成员能够与社区组织顺畅地沟通联系,实现社区组织与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从而让社区成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提高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大家的创造性,提高社区自我管理的能力,扩大社区成员的自治权,实现社区管理的民主化。未来的社区管理模式应遵循自治的原则,激发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开发社区的各项资源,实现自我管理,提供公益性劳动,才能维持社区的生存与发展。
(三)加快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世界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从行政管理为主,逐步过渡到社区自治为主,还权为民。根据我国的特点,以社区自治、自我管理为主是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基本思路。这就要求首先对街道办事处的建制和设置规模及组织结构进行调整,改革的重点是权力重心下移,强化街道办事处的权限。其次,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重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理顺街道办事处与街道党组织之间的关系,这是党的性质和社区管理面临的新情况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街道党委应在社区管理体制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街道党委应在社区管理体制中处于核心地位。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它开展工作主要靠自身的凝聚力、号召力和社区居民的自觉参与,是城市管理的坚实基层。
(四)强化社区管理的法制建设,加快法制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社区管理新模式建立的进程。法制建设是社区正常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建立、健全有关社区的法律法规体系,对社区的管理要依法进行。社区的建设和管理不能无序地展开,为了使社区得到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加强规范和指导。首先,要制定和完善社区管理的法律体系,在宪法及全国性法律层面,街道办事处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应作为一级准政府的法律地位,行使基层政权的部分权力。为发适应社区管理新模式的需要必须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的法律法规及配套制度,形成社区管理各个领域的社区管理法律系统。其次,法律的实施是所有国家机关的任务,但最主要的还是行政机关。街道办事处作为基层政权组织的派出机构,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其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法律、法规实施的效果,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严格执法是社区管理走向法制化的有力保证。然而,除了法的保证外,还必须以情感为纽带,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就是让社区成员充分感受到社区的温暖,自愿积极配合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投身于社区建设之中,从而化为社区管理真正动力,建立起法制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社区管理新模式。
(五)尽快理顺社区管理体制。理顺社区管理体制,关键是要按照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城市管理体制要求,由市、区两级逐级放权给街道办事处,赋予街道办事处对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事务的综合管理权,实现”一个窗口对社区"的管理体制。同时,按照便于服务、便于开发社区资源的原 则和地域、人口及居民的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科学合理地调整街道、居委会和政府职能部门执法区的设置,保证街道、居委会更好地履行职能,使社区建设尽快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六)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建立社区服务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推进社区服务业的社会化、产业化、实体化进程。一是制定、落实关于扶持社区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将社区服务业作为一项产业,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1993年颁布的《发展社区服务的若干规定》中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部分进行修订,以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兴办社区服务业,实现社区服务的社会化及其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二是将市场机制引入社区服务业,将社区服务单位办成具有法人资格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对实体实行承包制和股份合作制等不同形式,实现社区服务经营机制的多样化。
(七)采取各种宣传形式,调动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应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社区成员宣传社区建设的概念、内容、形式及其重要意义,唤起全区群众的参与意识,将社区内所有的资源和力量都动员和组织起来,形成全力,共同建设好社区。
(八)结合小城镇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促进落后地区的社区建设。建议社区建设工作开展较落后的县(市)、区,在进行小城镇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过程中,借鉴先进市区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社区组织管理体系,加快社区建设的步伐,使我国的社区建设全面健康发展。
(九)培育社区管理的专业化队伍。社区管理活动是通过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来实现的,因而社区工作者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社区管理工作的质量。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关键是提高社区管理工作者的素质。培育社区管理的专业化队伍,是指社区工作者不仅能够承担社区大部分管理与服务的工作,同时还应该能够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提高他们在寻找市场机会、发展地方经济方面的服务能力。这就要求首先在选拔社区工作者方面要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录用,让真正愿意而且具备为广大市民服务能力的人才成为社区管理工作者。同时,还需要大担创新,树立“以薪养廉”、“以薪养德”的观念,努力建立起社区吸收优秀人才的固定渠道。此外,对社区管理工作者进行长期、连续、系统的在职培训,提高专业和服务技巧,真正提高社区管理的工作水平。
(十)构建城市社区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改善社区人际关系的制胜法宝,那就是完备的人际和谐文化,特别是用来调节人际关系的人文规范。“和谐”为“和而不同”,“致中和”,城市社区居民在保持自己的生活个性与自由空间的同时,又能够在一定地域内,保持感情互动和交流,担负共同的责任,形成共同的文化意识,这正是城市社区人际关系的理想境界。我国城市社区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不是一般的“人和”,而是在“天时”与“地利”基础上的“人和”。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友善——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的起码要求,就是社区居民之间的“以礼相待”;平等——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的人文基础,是社区居民在交往过程中的所必须坚持的“人格平等”的意识与原则,无论何种职业、官职高低,在社区中都是作为普通居民而存在,没有“等差之别”,对于社区公共事务都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社区居民人人平等;诚信——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的核心内涵,是城市社区居民之间的人际信任的程度与状态;合作——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的高尚境界,是社区居民之间建立在友善、平等、诚信基础上的,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进行的互助合作,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区共同体”。
第三篇:浅议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几点思考
有幸参加全市组织的民族政策法规培训班,授课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民族政策进行了精讲,通过认真学习,自己受益匪浅,现就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浅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一、当今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作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和宝贵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问题,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现代化的进程,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形态的变迁过程,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向现代化建设迈进的当前形势下,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变得频繁,少数民族地区的原面貌逐渐被改变,在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转变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一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开始逐渐向主体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既是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当前形势下,保护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了一项刻不容缓的历史任务。
二、现代化进程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正面影响。一是语言方面:主流汉语的普及率远远超过少数民族语言,在社会交往中具有绝对的优势,基于生活、工作等方面切身利益的考虑,少数民族群众将日益重视汉语的学习与使用,进而促进各民族语言的趋同,方便各民族间的深入交流,共同发展。二是思想行为方面:各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源自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文化之间不断加强互相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少数民族在与先进文化的长期交往中,受现代先进文化的影响,思想观念日益向主流融合,继而促进各民族成员的行为方式趋于一致。
负面影响。一是民族文化资源流失问题:现代化进程中,起初出于生活、工作需要学习主流汉语的少数民族,不仅语言上逐渐被同化,服饰、风俗习惯等也逐渐向着主流文化趋同。随着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需求的变化,很多少数民族成员,尤其是年轻一代盲目崇拜主流文化,有意或无意间不同程度地弃用本民族的语言;民族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灵魂载体,一旦失去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精魂也将不复存在。二是民族文化的商业庸俗化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民族地域风情,比如布依族的“六月六”、彝族的“火把节”、水族的“端节”、瑶族的“盘古王节”,这些不同内容的文化资源在过去曾经以各种不同的艺术形态出现并有许多的辉煌;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为主导的旅游业是一项很有经济效益的产业,并且有利于宣传和弘扬民族文化,因此,民族文化常常被当地作为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产业的金字招牌。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约束,民族文化往往更多地被不良商家当作赚取利益的幌子。比如:西双版纳的橄榄坝“泼水节”,每天例行商演;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所谓的民族风味餐馆、茶室也往往都是外来商家按照自身理解以及市场需要而开设,空有外形没有内涵;偶尔说几句民族语言的导游乃至表演民族歌舞的姑娘和小伙,也大多是汉 的保护和发展。二是要号召经济较发达地区对民族地区文化建设进行对口支援, 建立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的文化友好协作关系, 发达地区给予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民族地区向提供帮助的发达地区回报民族文化艺术产品的服务, 推动对口双方互动、互利、互惠,加快民族文化事业和产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 进一步促进地区之间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 增进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
4.加快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可以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更充足的智力保障。一是要把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二是要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培训力度,采取多种优惠措施,积极引进并留住教师人才。三是要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接受教育的权利,对于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要给予大力支持。四是要重视社会教育,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扫盲工作, 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的文化素质,进而造就一支数量大、素质高、能力强的民族文化人才队伍,更好地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第四篇:现代化进程中妇女发展展望与对策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主体,它包括价值观念现代化、思维方式现代化、心理结构现代化、行为方式现代化等。妇女发展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的现代化过程离不开妇女的发展。
妇女发展从根本上说,是妇女作为一个由性别分层而形成的社会群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不断进行自我超越,追求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妇女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即妇女自我意识的高度觉醒,与男性一样拥有自己的尊严、人格与价值,平等地参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务,发挥自己的潜力与才能,但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妇女发展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妇女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中总体上仍处于弱势地位,在现代化进程中相对于男性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尤其是“男尊女卑”思想依然比较严重,阻碍着妇女自身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发展的追求,妇女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在现实生活中还得不到真正实现。一些发达国家的妇女发展道路也警示我们,现代化并不一定带来妇女的发展与进步。如在美国,妇女追求自身的独立自主和人生价值,年轻时就离开父母独立学习、谋生,婚后许多人仍承担社会职务。但这较高的社会地位,是她们中许多人牺牲家庭与生育换来的。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妇女中独身者迅速增加,即使结婚也不要孩子,结果导致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而在日本,女性从学校毕业后暂时就业工作,结婚后便退职回家,专事生儿育女和家务劳动,结果导致妇女自我价值被埋没,社会地位极其低下。这两种极端在现代化进程中,都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也是不可取的。此外,目前有关衡量现代化的主要评价指标中,还没有一项能够准确地反映作为性别分层的妇女群体发展水平的。而一项未曾考虑性别因素的战略,往往会带来片面的发展和新的社会不公。
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妇女发展问题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得以彻底解决。但是任何强调客观,甚至消极等待、观望、无所作为的思想也是万万不可取的,我们必须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切实有效的行动扎实推进妇女的发展。
一、要真正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各级党和政府是现代化目标、任务、政策的决策者。决策者的认识、行为和认同度直接影响着性别意识在决策中的位置和作用。决策者在制定法律、公共政策、方案和项目时,只有把男女平等作为参照值,充分考虑发展过程中将会对男女两性特别是对仍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造成的影响,才能使妇女的发展得到强有力的保障。因此,各级党和政府应抓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落实,将妇女发展内容列入现代化目标和现代化衡量标准之中。一要将妇女发展规划与现代化总目标以及各级有关现代化发展的子规划、公共政策紧密地衔接在一起,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之中,加强性别统计、性别分析,以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二要将妇女工作真正纳入政府的职能之中,各级政府设立专门的实质性的妇女工作部门,更有效地承担起促进妇女发展的职责,改变目前各级政府虽然设有妇女工作机构(协调组织)而实际工作仍由不具备行政效力的群众团体——妇联来承担的状况。三要继续建立完善有关妇女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坚持打击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为妇女平等参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四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用法律的、行政的、宣传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消除“男尊女卑”、性别歧视的影响,为妇女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五要关注和有效地解决妇女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占妇女人口70%的农村妇女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权益保障问题,确保妇女参与国家和地方各级决策管理机构、平等地行使权力问题,妇女潜在的人才资源向显性的人才资源的转化问题,消除色情服务业滋长问题等等。
二、广大妇女要更自觉地参与现代化建设,以素质、作为求发展。妇女只有不断提高素质,积极参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伟大实践,作出贡献,才能使自身发展获得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而未来的社会以知识为本,以能力为本,将为妇女创造更多更好的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机遇。广大妇女要树立起自我意识、成就意识、成才意识、竞争意识,不仅仅把参与社会作为解决自身生存的问题,而且要把参与社会作为人生不断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善于自我设计,在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的基础上,有志于向更高层次迈进,努力做到在思想观念上不断更新,在志向目标上不断追求,在知识能力上不断充实提高,使自身发展获得持续的内在动力。
三、各级妇联要在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承担起推进妇女发展的神圣使命。要紧紧围绕“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基本职能,在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要通过参政议政等渠道,更有效地推进男女平等国策和性别意识进入法律、法规和政府的各项决策之中,从根本上为妇女发展创造条件。二要进一步密切与各界妇女群众的联系,切实掌握妇女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加强对策研究,为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三要进一步加强对妇女的宣传教育,唤起妇女的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引导帮助妇女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提高素质,实现自我超越,发挥“半边天”作用。四要适应现代化需求,加强妇联的自身建设。以改革、创新、务实的精神,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妇联干部队伍,努力探索和改进新时期妇联的思维模式、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不断提高妇联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第五篇: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调研
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调研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城乡一体化是协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提升现代化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概念,指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近年来,我市一直将 “城乡一体化”列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重要工作之一。XX年,我市提出要在“农民集中居民、富民强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现代农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个方面寻求突破,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让城乡居民共享幸福。
一、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城乡一体化涉及到经济社会的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而宽泛的发展过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能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大体来讲,城乡一体化可以分为以下五个组成部分:城乡的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生活一体化、环境一体化以及空间一体化。这些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
1、城乡经济一体化
城乡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合理、优化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二者各自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同时加强 分工和协作,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市和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城乡之间的横向联系与相互渗透,建立起多种形式的融合经济,包括生产力的融合和生产关系的融合两个方面。这种城乡融合经济的发展,是消除城乡之间本质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原动力,是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
2、城乡社会一体化
城乡社会一体化是指生活在城市和农村的人们,在居住、教育、文化、卫生、就业等方面的待遇要尽可能平等,城乡的社会事业应该协调发展,城乡差别逐步缩小,共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城乡一体化发展最重要的价值理念和趋向是社会发展一体化,因此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是推进城乡社会一体化的关键。
3、城乡生活一体化
城乡生活一体化是城市与乡村相互吸收先进和健康的、舍弃落后和病态的一种双向演进过程。它是使农村居民拥有与城市居民相若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并且不断共同提高的过程。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并且与城市共同发展,实现公共事业与设施的现代化,进而实现城乡文化融合与城乡人口融合。
4、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
生态环境一体化的内涵是全面考虑城市和农村的生态 环境,将其放入一个架构中,从根本上治理并改变其生态现状,力求融合城乡生态环境,调整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城乡居民共同生活在幽雅、清新的生态环境中,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崭新观念,从而最终实现城乡生态环境融合,为其他城乡一体化内容的实现提供生态环境保障。
5、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
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空间组织形式分为城市和乡村两种。城乡一体化涉及多个方面,不仅包括城乡产业结构、自然资源的分配以及经济转型等重大问题,还涉及到城乡空间格局的布置与调整。主要指城乡之间建立完善通达、快捷的交通通讯网络,这是城乡一体化实现的必要条件,关系到城乡的总体秩序,使其他城乡一体化的内容有实现的可能。
综上所述,城乡一体化就是对于社会、经济、生活、空间以及生态和谐的融合,同时也是完善城乡关系,和谐发展的主要标志和理想目标。
二、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的成效
1.城乡收入水平大幅增长
近年来,我市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推行产业富民、创业富民、就业富民、物业富民、投资富民、保障富民、财政转移支付富民、开发式扶持富民等“八项措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速。其中,城镇 居民可支配收入从XX年的21576元增长到XX年的34887元,年平均增幅为10.1%;农民人均纯收入从XX年的10487元增长到XX年的17201元,年平均增幅为10.4%,两个收入都以较快的增速大幅增长。
XX-XX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情况表
年 份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XX 21576 10487
XX 24624 11795
XX 27320 12976
XX 30629 14662
XX 34887 17201
2.“粮食银行”、“合作农场”等创新体制改革持续深入
XX年以来,我市不断丰富粮食购销服务新举措,积极探索为农服务新模式,努力构建粮食流通新业态,创造性地发展和完善“粮食银行”的成功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全市开设“粮食银行”8家,设置服务窗口58家,拥有储户53990户,占种粮农户数90%以上。合作农场是我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大背景下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的一项新举措,为农地经营培育了一个新的主体,有力地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截止XX年4月底,我市已组建合作农场95家,经营的土地面积达11.52 万亩。
3.农民集中居住稳妥有序推进
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推进,“三集中”、“三置换”步伐加快,XX年全市新增农民集中居住户9331户,集中居住率为49.75%;农民公寓房建设进展顺利,新开工建设面积217.43万平方米。
4.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近年来,我市按照“绿色、生态、高效、富民”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遵循“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三位一体的统筹兼顾原则,以高效设施农业规模化、生态休闲农业集聚化、科技创新农业载体化为重点,引入建设工业园区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形成了园区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特色。XX年,我市高效农业面积达26.36万亩,占比达67.6%;全市建设各类农业生态园17个,接待旅客145.1万人,农业旅游收入2.58亿元。
5.农村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升
加大对违法养殖的整治力度,XX年关闭大小违法养殖场714家。“绿色太仓”建设成果丰硕,XX年新增绿化面积1.51万亩,全市陆地森林覆盖率达21.24%。切实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全年水利建设投入资金3.66亿元。实行“清水蓝天”工程,大气、水环境质量有效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56.3%。同时,扎实开展农村综合环境整治,今年我市将全 面完成847个自然村庄的环境整治工作,其中20个村要达到省“三星级康居乡村标准”,95个村要达到二星级标准,同时还将对交通干线两侧进行综合整治。
6.城乡均等公共服务统筹发展
农村家庭实现了义务教育、新型合作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和扶贫帮困“五个全覆盖”,农村劳动力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农村老年居民养老补贴覆盖率100%,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镇村一体化管理率达100%。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发展,办学标准城乡统一。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建成集行政办事、商贸超市、社区卫生、警务治安、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党员活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84个,占比为80.7%。
三、当前城乡一体化面临的困难
1.城乡总体收入差距较大,收入增长不协调
经过30年改革开放,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调查资料显示,XX年我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4887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7201元,城乡收入悬殊近一倍。XX年我市城市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比为1.55:1,XX年我市城市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比为2.03:1,差距进一步拉大。
XX年—XX年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了6714元,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了13311元,在这五年中,农民收入增速平稳发展,XX年首次增速超过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速,XX年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3.4个百分点。说明近几年我市农民增收情况有所改善,农民收达到入和城市居民收入相匹配的水平是有可能的。
2.城镇建设资金压力上升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统筹城乡基础建设、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建设等多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紧靠政府财政投入是有限的。由于受国内通胀内力的影响,地方政府融资难度加大,资金压力将成为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制约。如何创新融资思路、搭建融资平台、加大融资力度、有效缓解城乡一体发展中的资金压力,已成为当前我们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3.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
按照现代化考核体系要求,到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3000元,保持年均9.4%以上增长速度的目标,这给我们保持农民持续增收提出了严峻挑战。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组成。工资性收入由市场调节,具有波动的不稳定性;经营性收受创业成本、创业环境、个人能力的影响,创业农民比重不高;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总量还不大。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9.4%以上年增长速度,难度越来越大。如 何创新发展思路、扩宽增收渠道、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已成为我们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四、对策分析
XX年全市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把我市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工作于建设田园城市结合起来,与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结合起来,与构建优质均衡的服务体系结合起来。要坚持以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激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1.进一步优化城乡布局规划,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建设空间形态
要通过不断优化镇村布局规划、深化村庄规划,为加快促进城乡一体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适当调整新村容积率,提高农民新村建筑规模,满足农民安置的需求;提高产业用地容积率,提高集体安置劳动力能力,有效解决隐性事业问题;注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充分体现村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建筑风貌,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2.进一步落实富民增收举措,解决城乡收入差距过大
全市下上要在继续深化富民“八项措施”的基础上,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广辟增收渠道,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农村居民收入年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发展,促进两个收入共同协调增长。根据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的 通知》要求:全市上下要积极发展高效农业,深挖农业内部潜力;健全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制度,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建立和完善支持农民创业的政策体系,鼓励和扶持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充分发挥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优势,巩固壮大农村新型积极经济;加大公共财产支农力度,继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
3.进一步加强农业园区建设,大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坚持把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作为富民的新增长点,不断提高农业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一是要不断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继续探索“园区化、合作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模式。加快推进“1+7”市、镇两个层次的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二是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组建专家团队,重点开展生物农业、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的研发创制和生物育种及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三是完善标准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扶持发展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认定一批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大力培育一批农产品地方特色品牌。
4.进一步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一要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办学差距,促进 优质教育资源要素向区镇流动,保障所有居民子女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二要优化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注重优质资源向社区、农村延伸,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三要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文化机制,完善区镇文体中心服务功能,扶持基层文化事业发展,构筑层析分明的文化服务体系,全民提升农村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5.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城乡居民共享幸福
以大胆创新、务求实效、深化落实、逐步完善为原则,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土地流转、财政投入机制、农村金融等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继续深化“合作农场”、“粮食银行”等体制改革,让城乡居民切实体会城乡一体化带来的改变与实惠,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感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