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1★ 1 2
王冰,李春梅,张成鸿,李连宏(1.大连医科大学 医学形态学实验室;2.大连医科大学 教务处 辽宁 大连 116044)
摘要:[目的] 探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并结合期末考核成绩分析来阐明。[结果] 使用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组教学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 结论] 在实验教学中应用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拓展了实验教学空间,优化了教学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关键词:实验教学 医学形态学 数码显微互动系统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Application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digital microscope mutual system in morph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WangBing,Li Chun-mei
1★1,Zhang Cheng-Hong,Li Lian-Hong
2(Morphology laboratory of Dalian medical Univ ; Teaching Affairs Office,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044)【Abstract】[Objective]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application and the effect of digital microscope mutual system's in medicine morph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Methods]Uses the questionnaire and final exam results to inspect the result analysis.[Results]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digital microscope mutual teaching group is higher tha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 obviously;[Conclusion]digital microscope mutual system expand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pace;Optimize the teaching process;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he teaching efficiency.It should be extend.【Key words】 experimental teaching;morphology;digital microscope mutual system
1.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的构成
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可应用于多学科实验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它是由教师用显微镜、显微数码互动图像采集系统、显微数码互动控制系统计算机和学生端显微镜共同构成。大连医科大学形态学实验室共有四个显微数码互动教室,每个互动教室配有一台教师机(主控端),分别与40台学生机(客户端)相连,通过交换机形成实验室局域网。教师可通过操作主控软件对学生机进行实验内容的讲解或演示,回答学生机的请求、提问,相互传递文件等;教师机可同时监控40台学生机显微镜实时情景画面,及时发现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改正,使整个教学能够直观、高效完成。2.医学形态学的特点
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已成为实验教学和加强素质教育的关键。我校根据教学改革的基础和条件以及教学改革的经验,将人体解剖学、组胚学和病理学的实验内容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设置了医学形态学这门跨学科、多层次、综合性的实验教学课程。它有独立
[1]的教学大纲、考核大纲,教材和实验教学人员, 包含3个设计性实验,4个综合性实验,4个病例讨论,1个实验设计。每个实验内容之间既有内在相关性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对加强学生学与用、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的结合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实验教学效果评价 3.1 教学方法问卷调查评价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数码显微互动教学进行评价,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的方式,共发出并回收试卷120份,回收率100%,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数码显微互动教学方法问卷调查评价
调查内容
形式新颖,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看到更多不同组织细胞形态结构 增加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提高自学能力 节省时间 学习效果明显
喜欢计算机装载的一些典型的、代表性强的国内外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人数 109 112 103 98 110 108 120
所占比例(%)
90.8 93.3 85.8 81.7 91.7 90 100% 问卷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使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进行医学形态学教学,教学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充实,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开拓了学生思路,提高了学习效率,大大改善了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效果。3.2 考试结果分析
医学形态学显微互动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实验考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两种教学方法后考试结果分析
人数 显微互动教学组 157 传统方法教学组 155
≥90 89-80 79-70 69-60 <60平均成绩 90(57.3%)61(38.9%)6(3.8%)0 0 90.2 13(8.4%)92(59.4%)41(26.4%)9(5.8%)0 81.7
[2]如表2所见,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组各分数段成绩,以及平均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方法教学组,说明应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进行教学显著优于传统实验教学方法。(P<0.05)4.讨论
传统的实验教学,教师一般利用挂图或在黑板上手绘或通过胶片投影等方式进行讲解、示教,图像不逼真,使实验教学的有效时间延长。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集显微图一体的多媒体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病理学实验教学方面日益凸显其独特的优势。采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授课,教师利用真实图像讲解,示教效果理想,为实验教学提供了高效率的沟通手段,利用语音系统互相交流,使教师迅速而有效地对学生给予指导或帮助。通过该系统,教师可把观察的切片中的具体结构利用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即时、真实、准确的传递给学生,学生所看到的图像正是教师所讲授的组织、细胞的真实图像,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3]避免传统实验课上声音嘈杂现象的发生,实现即时动态示教,使教师讲解与学生观察同步,问题得到及时回答,师生互动性增强, 较好地解决了学生镜下观察图片的交互性问题。目前,利用数字网络显微互动系统,老师可将大量的考试内容制成多媒体的考试库,学生只需通过网络可参与考试,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5.结论
数码互动教学的优点是毋庸置疑的。其清晰的图像和丰富的交互手段,实现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语音、图像、文字全方位实时互动,有效的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中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以及带教老师工作强度大、效率低的局面,突破了以往限制教学质量大幅提高的瓶颈。但其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也应引起其他正在引进这套设备的兄弟院校的注意:①如果实验内容包含动手操作部分,由于实验桌上摆放着电脑和显微镜,没有足够空间让学生进行操作,其在实验过程中要经历数码教室讲解—普通实验室操作—再回到数码互动教室讲解的过程,使整个教学过程脱节,不利于实验教学。目前,第3代数码显微互动系统较前2代系统具有学生端无电脑,操作空间宽敞,便于实验操作的优点,本人认为,对实验教学更为有利。②数码互动教室每位学生配备1台电脑,系统中的计算机自带游戏及各种教学新功能,造成部分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个别学生擅自改动计算机设置,影响教学秩序稳定[7]
[6]
[5]
[4],我校互动教室的做法是在每台电脑上删除自带游戏并安装硬盘保护卡。③有的教师未能充分利用该系统开展实验教学设计,实验教学与该系统脱节,其原因是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组成复杂,教师计算机软件应用水平较低,因此就需要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图像处理技术和系统操作等知识的培训。针对此种情况,一方面我校定期安排数码操作系统培训,另方一面建立了实验技术人员(处理一般情况)→实验室专人负责(处理疑难问题、系统维护)→资产管理处(负责软件升级、和厂家联系)的逐级负责制度,确保实验教学顺利完成。参考文献
[1] 胡晓松,张晓,羊惠君等,医学形态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8,9,3(3):219-222 [2] 姚俊霞, 胡承江, 张 晖, 等.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2):298-299.[3] 郑黎明,马思敏,成少利,等.浅谈数码互动系统在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 2004, 12(4): 323-324.[4] 戎锡云,王铁霞,文建国.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在显微形态实验教学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167.[5] 李久蕊.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6):696~697.[6] 吴庚利,周 伊,解颖馨,等.数码互动显微系统与多媒体闭路电视示教系统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7):1099.[7] 雷元卫,张燕翔,郑鹏才,等.显微互动系统在医学形态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
[8]育探索,2008,8(8):865-866 [8] 王玉涛,郭丽君.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民族师范生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5):44-47.作者简介:王冰,女,1972.5月出生,硕士,实验师,主要从事医学形态学教学与实验室管理工作。
通讯作者:李春梅,女,1973.9月出生,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医学形态学教学工作。
通信地址: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大连医科大学形态学实验室 王冰,邮编:116044 手机:*** 电子信箱:dlwangbing@163.com 均是精品,欢迎下载学习!!
欢迎下载百度文库资源 资料均是本人搜集
第二篇:“自制数码目镜”在初中生物显微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自制数码目镜”在初中生物显微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温州新星学校
吴宗印
[摘要]初中生物显微教学是指基于显微镜观察的生物教学内容,在整个初中生物教学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限制,教师普遍感到无处发力。利用自制数码目镜,再配以“摄像头录像大师”软件,为我们的生物显微教学提供了大量一手、直观的素材,课堂师生、生生交流的载体,复习及开发校本课程的材料等,从而大大提高初中生物显微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自制数码目镜
生物显微教学
校本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生物显微教学是指基于显微镜观察的生物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显微镜的使用、各种永久装片(切片、涂片)的观察、各种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的制作和观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和总结,分布于教材的各个层面,是了解生物内部结构和本质的重要内容,建构生物微观世界的知识体系以及生物微观结构和宏观功能的有机联系的重要过程,在整个初中生物领域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限制,如过分依赖二手素材而缺少直观的一手素材、显微镜下的图像难于呈现使教学缺少必要的载体、观察对象难于重复使复习课缺乏有效资料等,教师普遍感到无处发力,往往是教师讲得大汗淋漓,学生却是云里雾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因此,如何将显微镜下的图像呈现到大屏幕上,成为我们教学的一手素材和直观载体,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现在虽有数码显微镜这样的先进仪器,但由于其价格昂贵等原因,一般学校装备不起。由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其它多媒体技术,制造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却又十分实用的数码显微镜的替代品——“自制数码目镜”,配以“摄像头录像大师”软件,在生物显微教学中大显身手。
所谓“自制数码目镜”,就是将我们经常使用的“普通CMOS无驱动摄像头(可手动调焦,摄像头的镜片与显微镜目镜直径相近,外观流畅,结构简单)”,调好摄像头的焦距后,通过USB接口连接到电脑上,再运行与之匹配的“摄像头录像大师”软件,将显微镜下的图像呈现在大屏幕上,并利用软件的适时拍照、连续拍照、录像等的功能,为我们的生物显
第1页
共4页
微教学提供了大量一手、直观的素材,课堂交流的载体,复习及开发校本课程的材料等。
二、自制数码目镜在初中生物显微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自制数码目镜为生物显微教学提供一手、直观的素材。
我们平时生物显微教学课堂大多先依赖于挂图、模型、图片、视频等这些二手资料,然后让学生通过显微镜的观察进行验证、比较,但两者往往存在偏差,学生难于把握,甚至不同的学生观察到的一手资料有所差异,这都不利于这方面知识体系的建构。
而利用自制数码目镜可以让显微镜下的图像直接呈现在大屏幕上,马上就获得了这方面的一手、直观的素材,它有着挂图、模型、图片、视频等这些二手资料所不具备的真实性和直观性,直接刺激学生的眼球,将微观的事物宏观化,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也能克服学生观察上的偏差。然后再与挂图、模型、图片、视频等这些二手资料进行相应的比较,便能很好地建构起生物微观的知识体系。
如在“动、植物细胞结构”的课堂上,笔者先将现场制作的洋葱表皮和人体口腔上皮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再通过自制数码目镜将显微镜下的细胞图像呈现在大屏幕上,稍作介绍后,让学生对照着课本上的“动、植物细胞结构图”进行比较,并分析各个结构的作用。由于课堂是对真实的微观细胞这样一个真实的、直观的素材进行分析,学生较有兴趣,活动得以有的放矢,很好地完成了学习目标,并在这真实的素材中领略了生物微观世界的奥妙。
另外,在各生物微观结构的观察和学习中,如植物根尖结构与功能、茎的横切结构与功能、叶的纵切结构与功能、血涂片的观察等,利用这种方法,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很好地帮助学生建构起生物微观结构和宏观功能的有机联系。
(二)自制数码目镜为生物显微教学课堂提供师生、生生交流的有效载体。
生物显微教学的真正难点在于装片(切片、涂片)制作过程、观察的角度、观察的部位或所处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个人看到的现象存在偏差,即有时教师看到的学生看不到,学生看到的教师又看不到,有些学生看到但其他学生看不到,而此时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想讲又讲不清楚,要画又画不准确,让我们的教学无处发力。
如在最基本的显微镜的操作这一实验教学课堂上,很多学生就难于把握如明亮的圆形视野、调焦时如何得到比较清晰或清晰的图像、玻片移动方向与图像移动方向的关系等,而这些现象和过程又难于准确表述。这时,我们可以利用自制数码目镜将相应的情景展现在大
第2页
共4页
屏幕上,并将有关现象和过程进行拍照以便进行前后对比。而后,师生得以在这些直观的教学载体中,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交流、总结,很好地突破这一难点。
又如生物显微教学中非常难的“临时装片(切片、图片)制作和观察”中的异常现象的判定、原因分析及策略探讨这一部分,虽然教材中已经比较系统地列出,但总是难于把握,而且这些异常现象的出现又有不可预见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我们的教学无处下手。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也是因为我们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直观载体所致。利用自制数码目镜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通过自制数码目镜呈现在大屏幕上,并进行拍照,师生利用这些载体进行充分的交流,共同找出和确定异常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和改进策略,并能通过对各种异常现象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对“临时装片(切片、图片)制作和观察”中的异常现象的判定、原因分析及策略探讨的相关内容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把握,从中有效地突破这一生物显微教学的难点。
(三)自制数码目镜为生物显微教学提供复习和开发校本课程素材。
平时,我们对生物显微教学内容的复习往往是将有关知识简单地整理一下,最多再将相关的挂图、模型、图片、视频等二手资料重新过一遍,这样既不直观,也不新鲜,课堂非常乏味,效果也不好。而这些内容在前面观察以后又不能重现,这似乎是一个难于解开的结。
但有效利用自制数码目镜,就能很好地解开这个结。我们可以将平时上课,特别是实验中的有关图像或过程进行利用自制数码目镜,再配以“摄像头录像大师”软件进行拍照、录像,甚至有时可以加入声音解说,并将它们经过整理后保存下来,在以后复习中以一定的方式加以呈现,既直观、真实,又新鲜可人,很好地解决了生物显微教学复习课的素材和效率问题。
并且,这些素材是我们师生在平时的实验过程中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和过程,有着比教材中的图文和挂图、模型、图片、视频等二手资料更好的可信度和直观性,如果我们对它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和利用,完全可以保留作为以后的生物显微教学课程资源,成为开发校本课程的有益素材。
三、总结与思考
由此,自制数码目镜能将显微镜下的图像实时呈现在大屏幕上,配以“摄像头录像大师”软件的拍照、录像等功能,为我们的生物显微教学提供了大量一手、直观的素材,课堂师生、生生交流的载体,复习及开发校本课程的材料等,能较好地帮助我们突破生物显微教
第3页
共4页
学中的诸多难点,为学生建构生物微观世界的知识体系以及生物微观结构和宏观功能的有机联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只要我们能有效地利用自制数码目镜的这些现实实用功能,积极开发其潜在功能,自觉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就能大大提高初中生物显微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化学教学》编辑部.化学活动课及微型实验设计与实践[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生物教学显微投影仪,http://wuxizazhi.cnki.net/Article/TJJA198308031.html [3]欧阳芬.做专业的教师[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8 第4页
共4页
第三篇: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模版)
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内容摘要 课堂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媒介,是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重要载体。传统演示实验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实验的效果往往并不明显、直观,不能完全地发挥其教学作用。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演示实验教学中,能够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性,增加演示实验的实效性,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教学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演示实验又是其中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与媒介。它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体现实验过程的真实性、科学性,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为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探索、发现提供了基础条件。所以,教师应该在充分保证实验现象明显、效果理想上进行教学设计。然而,传统演示实验方式往往因为现象不够明显,不能面向全部学生,以及实验演示与课堂教学产生时间冲突而达不到预期目标。在提倡科技创新的当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克服其中许多局限。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目前大多数中学的教学条件,对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演示实验中的实践手段、适宜对象、实施效果分别进行介绍和评价,在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方面与同行共探讨。
1.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演示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1.1使静态现象动态化
化学变化中的许多现象,表面上往往看不出什么不同,而内部微粒却处于时刻运动、变化状态中。如各种平衡问题(溶解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分子的运动等内容都比较抽象,学生往往习惯于静态分析,缺乏动态观。教师也无法用实验来彻底解决其中的具体过程、细节、原理等,难以用语言形象描述,也不便用挂图揭示变化。若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用flash等软件进行微观模拟,实施动画教学,就很容易解决这一问题。1.2使实验细节宏观化
演示实验多为选用试管,而试管容积较小,试剂用量也少,实验现象只能让讲台周围同学看个“真真切切”,而教室后排和角落学生就只能“雾里看花”了。如果把演示实验进行“宏观化”展示投影处理,使整个过程纤毫毕现,那么全班同学都能清楚地观察到现象,从而保证了演示实验的效果。1.3使抽象知识形象化
在化学教学中,有很多涉及到微观粒子结构的内容,学生很难理解并掌握。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知识,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原子的概念与结构,电子云模型,金刚石、氯化钠等晶体结构,晶体中微粒数目的计算等内容,用常规实验手段难以表达。如果利用flash或者3Dmax动画进行演示,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
1.4使危险实验安全化
在化学实验中,有不少是具有危险性的。如氢气的验纯、甲烷与氧气、面粉的爆炸性实验,演示起来具有一定危险性。若这些爆炸性实验做成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配上爆炸响声进行模拟播放,可以避免了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危险,确保了的安全。1.5使污染实验环保化
对污染严重的各种化学实验都可以做成计算机多媒体模拟演示播放,以避免有害物质造成的污染,防止其对师生以及环境的危害,如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2.演示实验教学中常用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评价 2.1现代信息技术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实施的硬件条件
目前中学的教学条件在不断得到改善,基本上每个学校都有多媒体教室,很多学校的所有教室都能进行多媒体教学。所需硬件条件包括:(A方案)一台电脑,一个投影仪,一块投影布和一根VGA连接线。(B方案)一台电脑,一台大屏幕平板等离子电视,一根连接线(s端子连接、VGA端子连接或HDMI连接)。A方案由于是大屏幕投影,演示效果好,但是投影仪和投影布需要固定位置,往往只是在每个学校的阶梯教室、报告厅安装。B方案则较方便,只需要固定数字电视即可,且电视机还可以做实现其他教育功能如让学生每天看新闻联播等,目前大多数教室都是这种配置。缺点就是屏幕小(通常47-60寸),有视觉死角,尤其是在教室两边前排学生。
2.2教学媒介之一:多媒体课件、动画、模拟实验室等
多媒体教学的实施,最主要的媒介就是多媒体课件,可以是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这些常用软件制作的整体课件,也可以是单独的flash动画(积件)。这也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最主要的应用形式,使用过程中能展示电子板书、动画模拟等内容。评价:这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也几乎成为当下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模式。而教学中,使用这种教学手段能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演示效果生动;课件制作相对较容易掌握,网络课件资源丰富。但也有如下弊端:学生往往只顾看屏幕而忘记记笔记,演示实验都是动画模拟,不够客观、真实,缺乏说服力。故在使用中最好是用来演示微观结构、空间构成、微观粒子运动等效果较好。建议教学时给学生配发人手一份的学案,减少学生记笔记的时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课堂思考当中。2.3教学媒介之二:实验操作视频、录像
由于动画模拟无法达到真实实验的说服力,对于许多老师来说,采用实验视频、录像教学就是一种折中的办法。能减少教师动手操作实验的时间,也显得比较有说服力。教学资源相对普通教学课件少一些,自己制作不现实,可以购买相应光盘,或者在网络上可以去优酷网等视频网站搜索下载,或者使用百度搜索中输入关键字进行查询、搜索。
评价:比模拟实验有说服力,可以通过重播、慢放、定格等手段突出重点。有些学校无法演示(如金属铷、铯与水反应),或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浓硫酸的稀释。借助于录相教学,既保证安全,又揭示事实,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网上视频质量参差不起,很多实验现象不够清晰明显,不利于细节观察。且实验设计、观察点等受制于制作者,并非都适合个人的教学实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自制视频,既可以避免一定的危险性,又可以提高 课堂教学效果.2.4教学媒介之三:实物投影仪
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传统演示实验和多媒体演示实验对比,往往都有这种感概:该做的演示实验必须要动手做,不能用课件、视频代替。但是传统演示实验也有很多弊端,如重复性差,若多次重复则影响课堂教学进度。演示效果差,后排同学基本看不到,就算教师采用原始物质对比、教室中巡回展示等方法,也不能完全解决。某些现象如钠的表面被氧化变暗基本上只有围上讲台的前一圈同学能看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小组实验,这也几乎成为目前各级公开课的必备方案。其实运用投影法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实物投影仪能把较小的实物投影到大屏幕上,克服演示实验可见度小的缺陷,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特别是一些细小的、不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电解是水实验等的观察。在使用中将实物投影仪与多媒体投影仪用数据线连接,使用时用遥控器在电脑和实物投影仪切换投影信号源。
评价:实验现象更明显,更能揭示细节,利于学生观察思考。但附加只有图像冻结功能,不利于强调某一段实验变化过程。仪器价格较贵,体积大,所以现在一般都是在学校阶梯教室或者报告厅配备。
2.5教学媒介之四:高品质摄像头+视频监控软件
此方案采用目前市面上主流摄像头对演示实验过程进行捕捉,用专门视频监控软件将实验现象实时通过电脑输出到投影仪或者电视机上。此外还可以在输出的同时进行视频录制或者画面抓拍,实验结束可以重复观看整个过程或者某一细节画面,演示效果更好。操作中只需将摄像头放置于桌面上,通过调节摄像头和需要观察的实验仪器之间距离来调节焦距使画面清晰,固定位置后再运行软件即可进行演示。
评价:这种方案可以说是克服以上方案的缺点,兼备实用性和经济性。现在很多主流摄像头都达到甚至超过投影仪的效果。如罗技的快看畅游版E3500摄像头,130w动态像素,内置麦克风,采用了罗技的RightLight和RightSound技术,图象质量和音频质量上均较出色。目前市场价格为159元。视频软件可以用爱梦摄像头视频监控直播系统7.0(软件介绍和下载链接h)或者超级门卫多路视频监控系统34.0(软件介绍和下载链接)。录制的实验视频还可以作为教学资源继续使用,故笔者认为此方案非常值得推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新时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亮点。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技术,可有效提高演示实验教学质量。但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坚持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不能因为使用各种多媒体技术而削弱实验教学,一切能用实验去研究的教学问题就绝不能脱离实验。我们应该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教学手段,丰富演示实验的内涵,增强其教学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形成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四篇:浅谈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浅谈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通过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来推广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神经内科自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的住院患者中选择120例患者,将12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两组各60例患者。观察组组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对照组则采取普通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满意程度等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中有极大的临床效果,具有推广价值。【关键词】舒适护理 神经内科;
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舒适护理(comfortcave)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是台湾人萧丰富先生于1998年提出的。舒适护理模式又称为“萧式双C护理模式”,他认为护理人员应以病人的舒适为考虑重点,使基础护理更加注重舒适以及病人的感受。在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期间,我科开展了舒适护理,有效地提高了住院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的120名住院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60例(n=60),对照组组患者60例(n=60)。观察组患者中,男22例,女38例。患者年龄在25-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6岁。患者体重女性体重平均为61.1斤,男性体重平均为71.8斤。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在23-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8岁。患者体重女性体重平均为59.9斤,男性体重平均为71.3斤。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遍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舒适护理进行护理。
对照组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包括:在治疗开始时对患者进行常规疾病宣教。在治疗过程中,定时给患者发药,嘱咐患者吃药。同时,护士经常查看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用舒适护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2.1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
舒适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护士人员要随时确保病房干净、整洁,让患者在舒适的病房环境中放松自我,配合治疗。
1.2.2保持患者心理放松
保持患者心理放松是舒适护理较之传统普通护理的重要特点。保持患者心理放松侧重于患者的心理。神经内科患者的年龄一般都是中老年人,他们对病痛有着天然的抗拒和恐惧。因此,护士人员采取舒适护理确保其心理放松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1.2.3提高护理操作舒适度
提高护士人员的护理操作舒适度是对护士操作方面的要求。舒适护理要求护士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不要造成大的噪音。根据近笔者的工作实践发现,提高护理操作的舒适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1.3统计学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均采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χ 检验。经统计分析,观察组、对照组两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4技术指标:比较两组住院患者康复时间、满意程度等指标。满意度依据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含不满意、一般满意、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四个级别。2结果
在住院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比较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康复时间的指标,观察组患者大都是在一个月内出院,而对照组患者则是集中在两个月内出院。在患者满意程度方面,接受舒适护理的患者在满意程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效果比较
半个月内出组 别
院
观察组27(n=60)对照组16(n=60)
P<0.05
P<0.05
出院 一个月内
两个月内出院
院 三个月内出
P值
2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的效果比较
组 别 不满意 一般满意 比较满意 非常满意 P值
观察组3(n=60)
P<0.05 对照组8(n=60)
3讨论
3.1舒适护理模式明确了护理的主要内容,使病人迅速得益
目前,在临床上护理人员为了提高其地位,强调角色的重要,便从医生的职责里,分些工作来做。另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又给护理人员增加了非医务性工作。舒适护理模式认为病人到医院有两大需求:治疗与舒适。医生给予治疗,护理人员给予舒适,病人在享受医疗的同时,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达到一个人的身、心、社会、心灵的舒适状态,强调护理人员应以病人的舒适为考虑重点,在考虑房间温度、湿度、高度、颜色及其他如冷敷、热敷、姿势、音乐、按摩等各种因素时,发现解决舒适问题的方法。某些医疗行为究竟是医生的职权还是护理人员可行使的职权,舒适护理模式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分界点:属于舒适的,是护理人员职权;属于治疗行为的,仍应还给医生。凡是牵涉单纯的舒适问题,护理人员中的舒适专家有权也有能力给予病人任何方式的舒适处方。
3.2舒适护理模式明确了护理研究方向,能迅速提高护理专业地位
舒适护理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基本舒适护理和舒适护理研究。舒适护理研究是需要科学论证的,当中又可分为较容易的普通舒适研究和较难的舒适护理研究,普遍舒适护理研究大部分是属于物理性因子对人体的影响,如皮肤瘙痒的病人,最好几天洗澡,穿什么衣服,房间温度保持几度合适等等。高级舒适护理研究除了要熟悉护理知识外,还须深入其他领域,如皮肤瘙痒的病人不能使用肥皂,应使用什么来保护皮扶;咳嗽病人什么样的病床角度、什么样的姿势可能减轻咳嗽等等。
[3]18 9 P<0.05 3.3舒适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模式的一致性
舒适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模式的一致性在于其目的都是使病人达到最佳的身、心、社会、灵性的健康状态,其细微差别我认为在于舒适护理模式更实际直观、操作性强、可接受,而整体护理模式更理论化些。萧先生认为“舒适护理模式”能否成为一个模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舒适”提出来代表护理界的“专业”。我认为模式并不是单一的,如果接受舒适护理模式,并应用于临床,整体护理将得到更深入地开展,使护理内容更明确,护理发展方向更清楚,病人受益更多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发现,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舒适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和速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都有极好的效果。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积极推广舒适护理,进一步为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而努力。参考文献:
[1]韩杰,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体会与分析,柳州医学,2010.[2]李云,临床护理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全科护理,2009.[3]萧丰富,萧中舒适护理模式,第6版台湾:台湾华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9 [4]谭艳.心理护理在神经内科疾病患者护理中的价值研究[J].健康必读,2011,12(3):23—24.[4]
第五篇: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早在1969年“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论坛得到推荐,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一种十分流行的教学方法,被欧美等国家不同程度地采用。它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以疾病为线索提出问题,目标明确,自我指导学习,让学生自己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课程模式[1,2]。其目标是:运用基础与临床知识,建立有效的临床推理过程、发展自学能力,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创造力。
《医学微生物学》作为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研究的对象病原微生物与临床上感染性疾病的关系密切,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3]。因此,我们在右江民族医学院2007级临床医学本科生《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的设计性实验的教学中实施了PBL教学。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PBL教学的实施过程
1.1 实验前准备
在设计性实验之前,学生通过前期实验课的学习,掌握了与医学微生物学有关的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包括细菌和真菌的形态学检查(取材、制作涂片、染色、镜检)、细菌的分离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等。为PBL法在设计性实验中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1.2 实验方案
制定实验方案之前,以综合性实验的病例讨论为例,例如腹痛腹泻病人的肠道杆菌鉴定,指导老师重点讲解怎样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判断病因(可能是由哪些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实该病因,同时对实验的结果有所预测等。通过对综合性实验的病例讨论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的一般程序,掌握了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的最基本的知识,之后,指导老师根据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上重点掌握的且与临床密切关系的章节内容,提供临床病例,例如化脓性感染的病人发热等体征和白细胞升高等实验室常规检查结果,让小组同学(一般几个同学为一组)以病例当中提出的问题为中心,根据病人的体征和检查结果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组讨论,最后设计该病例进行微生物学检查的实验方案。另外,小组同学也可以自主进行选题,比如:自身化脓性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中草药对某种细菌的抑菌或杀菌效果的检测等。不管学生选择教师提供的病例还是自主选题,指导老师都要教会学生查阅文献的方法(包括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而在电子文献方面可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术数据如CNKI、维普等查找文献。小组同学通过理论课已学习的相关内容和查阅的相关知识,结合病例特点展开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指导老师对方案进行审阅,按照实验的科学性、可行性、准确性和创新性等方面进行审查,提出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后再次交给小组同学进一步进行讨论并自行解决,小组同学重新修订方案,指导老师再次审查,并指导小组讨论最后确定实验方案。
1.3 实验的实施过程
每小组根据自行制定的方案,利用实验室提供的材料,按计划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每小组同学相互合作、相互监督。最后每个步骤检测的结果是否与预测的结果相吻合,为什么?如果不相吻合又该怎么办?在实验的过程中会遇到可预见性的或不可预见性的问题,先由小组同学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实在不能解决的再请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参与学生讨论、给予学生启发,但并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直到学生解决问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随堂巡视,严格把握学生操作的规范性,以进一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4 实验总结
完成实验后,小组同学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是否已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并对整个实验进行总结(包括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分析其原因)。最后把整个设计方案和实验总结写成一篇小论文或实验报告,上交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给予评分。PBL教学的效果
设计性实验结束后,我们随机抽取了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88份,经统计后结果显示:85%的学生表示喜欢这种教学模式;94%的学生认为能提高自主学习、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0%的学生认为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85%的同学认为能提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80%的同学认为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95%的同学认为能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90%的学生认为有利于临床相关知识的积累;80%的同学认为能培养创新能力;81%的同学认为能增强沟通、交流能力;90%同学认为能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因此可以看出,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刻苦钻研和奋发进取;锻炼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提高学生的研讨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存在问题和不足
我们在PBL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影响效果的因素:①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差。表现在以下方面:有的同学为了省时省力,直接从网上下载有关实验步骤后打印直接上交,甚至是直接复印有关资料上交;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在旁边袖手旁观,并不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甚至根本不来进行实验操作。因此指导老师应从各个环节严格把关,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从而能使不管是主动还是不主动学习的学生都能从中得到锻炼,学有所获。②教师的综合素质。PBL法首先是教师提出问题,问题必须提得好,而且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还会提出更多的问题,教师如何设计一个好问题并有效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对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首先,PBL法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比如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既要懂得微生物学的知识,又要求有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及临床诊断学等基础知识。其次,指导老师应掌握医学前沿动态: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涌现,教师必须掌握该学科的前沿动态和最新进展,才能更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最后,教师还应具备较好地启发学生、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更高的水平上指引学生前进的道路,否则PBL法也只能是流于形式。③指导老师教学负担加重。指导老师在实验实施前就开始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审阅学生的方案、查阅相关的资料、全程跟踪学生的实验的整个过程,还要协助学生解决在实验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时间上必须选择学生的空余时间,这样老师是超工作量工作,明显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尤其是在指导学生较多的情况下,有的老师为了减少负担,就容易出现对学生的指导不具体,不详尽的情况;另外,还可能出现指导方式单一和对学生要求降低等情况,最后影响了学生对实验的热情和实施的质量。
由此可见,PBL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更有利于学生临床相关知识的积累,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应注意总结经验,善于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达到教与学的双赢。参考文献: 金倩;氯地酊联合激光治疗痤疮158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1997年10期 董新亭,李卫莉,马秀华;自拟粉刺消治疗痤疮12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年06期查旭山,陈修飏;寻常痤疮治疗体会[J];江西中医药;http://.2004年 姜文;针刺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细胞[Ca~(2+)]i变化的信号传导机制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李秀玉;赵冠英教授治疗痤疮研究及学术思想概述[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6]佚名.李晓华 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中医药期刊学会http:///?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