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品味决定思维品质
阅读品味决定思维品质
——以“育德”问题的思考为例 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严华银
5月20日下午
东吴饭店
德育为首,在强大的德育攻势下,孩子们的品德有没有养成?道德品质究竟怎么样?实在不敢恭维,我们的育德为什么是失败的?在今天中国的教师读书吗?最近在读什么呢?就以阅读为思考谈谈我们德育。
我们提供给孩子什么样的课程,就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样的阅读决定什么样的人的思想内涵和行为修养。主要内容:
1、引言、教师读书的思考
2、中国现实教育、德育关照
3、育德问题成因梳理
4、呼唤高尚师德的复归 教师读书问题的思考 国民阅读
——2012年中国人均阅读4、3本书。
——网络、快餐、信息等的“阅读”成为主流。教师阅读:
——在中国最应该读书的人却不读书。
——“三本书老师”——教科书,教师用书,教辅资料。教师读书问题的思考:
教师阅读——某市高端教师(校长)读书交流现场见闻; 阅读内容:单
一、刻板; 介绍方式:陈述、搬用;
感悟思路:认同、赞美。(专家讲的都是真理)难怪中国的教育搞成这个模样。教师(校长)读书问题的思考: 教师需要阅读吗?教师为什么要阅读?
(一个喜欢思考的人,善于跟着自己的思维走,而不是跟着别人走。阅读而是为了引发思考,而不是跟着别人的思维走。如果你的思考到达一定的高度,那就多思考。)
——阅读是为了充实、更新知识,特别是学科专业知识; ——学习、提升素养特别是教育教学素养。(提高教育教学理论)
——修炼精神,特别是人文素养精神。
老师的两大素养:
1、教的本领;(能把自身的知识教给学生,好的作家并不一定是个好的语文教师。)
2、人文素养(一个人的德行素养)教师已成为不是可爱的人。重塑“师道尊严”,我们是平地、低谷,甚至是一道深深地峡谷,“师道”何在?“尊严”何在?
例:重点高中教了孩子们半学期的老师,孩子们竟然不知道他的姓名,叫学科老师。老师地位之低,令人扼腕。《让学校安静》中国的教育不安静,中国的教育太失败。在中国没有人因为教育而开心。在中国,只要有一个孩子入了学,这个家庭就打开了一扇门,那就是“灾难”。因为孩子的作业,我们一个家庭还有什么天伦之乐,还有什么幸福可言? ——改善思维特别是理性思维。
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的今天,提升每一个老师(教师)的思维品质比什么都重要。教师需要怎样的阅读?
——宽口径阅读(中小学教师阅读与社会人阅读、学生阅读、大学教师阅读的相同和不同)
——专题指向性阅读(教学需要、发展需要、研究需要)——思索性(批判、质疑、求异)阅读。
这样的阅读才能培养出自由、独立的个性、思想和精神,这样的老师和校长才可能熏陶渐染出富于创新意和精神的学生。求真、向善、审美,教育的灵魂。专题性阅读三要素:
1、针对问题
2、伴随思维
3、致力解决。例:旅游提示:
不乱扔垃圾,保护文物,不乱刻、不乱划。提出的背景:南京学生在埃及金字塔乱画。国庆11万人观察天安门升国旗仪式后,满地垃圾,5吨左右。有学者提出:“应景的文明提醒,失败的教育提醒。”为何学校教育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没有落地?
例2:南通大学教授研究表明:学校、家庭两重天,呈现出种撕裂人格。在家里就能出门与父母主动招呼的占30,在学校与老师同学招呼的占80以上;在家里主动帮助父母干活的占35,在学校则85。例
3、现实中极端事件。
9月14日,江西抚州临川二中学校高三学生刺死班主任老师的血案对于教育、学校和教室的警示和深度思索?
9月23日,山东枣庄42中一王姓老师上班途中被该校三年级休学学生刺死。
教育不安全。中国的教育不可持续。中国现实教育观照:
中国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完全扼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如果再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
——资中筠
中国的教育表面上重视教育,实际上还是分数至上。学生精神上的教育长期受到忽视,使得中国社会道德水平出现了整体的滑坡,学生们不懂得尊重别人。
——中国人的思维危机 江苏某教育局长语:
各位校长,作为一个行政官员,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做好一件事,如何让中国教育不再坏下去。(教育必须改革)北京大学郑也夫言:
中国的孩子只要在中国接受过基础教育,哪怕他今后去哈弗等世界一流学校,他一辈子都不可能获得自然科学奖。因为在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我们把所有孩子的创新力都修理光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42: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强化体育课和课文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体育精神就是一个民族精神。中国的体育是用整个国家的体制培养出的个别体育精英。中国是体育大国而不是强国。
例:在硅谷的六七万精英中国人,比例最高,但却很少成为企业的精英和核心层,替西方人打工。
在德的课程上,中国的德育包含:品德和政治。
中国式德育和育人问题集成因梳理:
问题一:什么是育人?育人与育德?(教书、育人。教书是育人的手段和方法。)
——“教育”是什么? ——“育人”是什么?
“人”:全人,重点或者说主要是有德之人,育人不仅仅是“育德”还包括个性发展,精神成长,心理健全等因素。(全人教育,育人:育全面发展之人)“育德”只是育人中的一部分,更多强调全人中的道德品质的因素。问题二:“育人”为何不叫“教人”,“教”和“育”是不同的? 历来对“德育”的理解:1982年,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1994年,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发展受教育者各方面的教育。
2001年教育者的价值导向与受教育者的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活动。2004年把社会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道德品质,自由人对自由道德学习主体自由成长的自由促进。
2010年,依据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和品德发展 学校育德行为:
——架构,体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策略和方法(宣讲、教诲)
孩子的头脑也进入电脑时代,中国孩子不可忽悠,形式主义走不远。例:兰州大学黄少华副教授的研究表明: 1、20.8的老和尚强调的道德教育虽已在校园列为正规课程,但形式老套。
首先教好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怎么去教别人的孩子,不应该牺牲自己的孩子。2、46.4的老师虽能深入浅出,但“光说不练” 问题之三:什么事德育课程?
例:怎样让学生真的爱国,一老师教学生记住5个要点,但是是不是孩子们都爱国了呢?
——现实学校中的德育课程与德育相关的课程; ——这些课程的标准以及这些课程实施的现状; ——知识的课程还是实践的课程;
——需要作为一门学科那样进行系统的测试评价吗?
——什么是“德”?这能够通过一般的考试来发现其有无和高低吗? 问题四:什么是课程育德?
——学科课程该不该又怎么担当“育德”之责? ——三维目标究竟是谁的目标?是每一节课的目标吗?
——课堂教学目标设定、课堂“曲终奏雅”和课堂教学评价中的问题。——围绕第三维目标,课堂教学中老师的大言、学生的表态,几乎是一幕又一幕搞笑的魔幻小品,暴露出中国教育的世俗和官场化。
第二篇:教师资格考试思维品质(推荐)
思维品质
1、对于学校中出现的受贿问题,你怎么看?
现在学校中确实存在很严重的受贿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对教师产生了及其恶劣的影响。我认为作为老师应该洁身自好,杜绝贪污受贿。针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
首先,作为一名老师应该遵守教师职业道德,遵守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不能随意收礼。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一言一行都要为学生做出表率,受贿会导致学生的价值观遂至产生偏差,因此是需要坚决抵制的。
其次,家长给老师送礼的主要目的是想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多加关爱,但是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对老师的要求,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是老师必须做到的,不能因经济利益而有所偏私。作为老师应该给予家长正确的引导并且以身作则。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开家长会做一定的宣讲。表明老师会公平公正的关爱每一位学生。
最后,我认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会在一定基础上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因此,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对学校的老师加大监督力度,同时学校也应该对老师做到严格的管理,从思想上加强教师的道德品质建设,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总之,教师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廉洁从教。
2、俗话说“家有三斗粮,不做孩子王”,怎么理解?
这句话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有能生存的其他能力就不要选择老师这个行业,暗含对教师行业艰辛的无奈。我个人是不赞成这个观点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会从以下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教师这个行业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在社会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受人尊重。是一个高尚的职业,值得我们去追求。
其次,教师这个工作确实很辛苦,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和工作环境水平都比较低。但是对于一名教师而言,这份职业不单单是物质层面上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同时也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种表现方式。既然选择成为教师,就应该做到爱岗敬业,不能因为苦和累就消极怠工,心生退意。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本质要求。
最后,我认为社会上之所以存在这种观点是因为对教师职业的曲解,我还是会坚定不移的继续我的教师梦。
总之,教师职业有着本身独特的魅力,不能因为偏见就放弃成为教师。
3、有的老师认为男生学理科有优势,女生不适合学理科。对此你怎么看?
对于男生学理科有优势,女生不适合学习理科这个观点我是不赞成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会从以下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目前学习理科的学生中男生占一个很大的比重,这可能与男女生的思维特点有关,男生偏向理性思维,而女生更偏向感性思维。但是这个我认为不单单是因为性别的原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次,很多学生受家长以及社会的影响在一开始学习接触的时候就会受到一个职业导向,男生更多的从业于理工科的职业,所以他们自然对自己在理科的学习上面要求的也会相应偏高,同时也会花费在理工科上面更多的时间。
最后,还有的学生是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文还是学理,很多女生出于兴趣会选择学文科,但是并不代表女生不适合学习理科。
总之,我认为在学习文理上面,并不是依据性别区分的,而是看个人所擅长所喜好的方面去选择的,学校里也不乏很多女生是理科班级中的佼佼者的例子。我们不可以以偏概全。
4、老师对一个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说,你这样的学生永远都学不好。你怎么看? 我认为这位老师的做法是不正确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会从以下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里面的为人师表以及关爱学生,自己的言行举止都要符合一个教师的形象,同时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个老师的语言过激,损害了学生的人格,违反了师德,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给学生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
其次,作为一名教师而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是有潜力的,要去挖掘学生的潜力,而不是带有有色眼镜去挖苦学生,这样带来的结果只是学生更加没有自信,不思进取。所以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以人为本。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从身心上,综合素质上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学生的好榜样,好老师。应该多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而不是用语言攻击学员。
5、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你怎么看。
这是著名的人民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意为教师不应该用体罚、冷眼对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优势的,每个学生都是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才。我个人是十分赞同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会从以下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面对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老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因材施教,灵活教学。
其次,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做到关爱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对学生冷语挖苦等。
最后,教师就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启明星,只有发现学生的长处,加以训练和培养,才能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总之,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师就要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应该因为一些原因冷眼对待学生,要赋予学生公平竞争的天地和空间。
6、有的老师认为,只有考上了大学才算成功了。对待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对于只有考上大学才算成功,对于这句话我是不赞成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会从以下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老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老师是学生成才的引领者,考上大学只是成功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多角度多方面考虑,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其次,作为老师,要想激励学生学习,不应该用片面、客观的语言去刺激学生,而是需要正面的引导并且鼓励,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另外,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教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因材施教,灵活教学。
最后,作为老师应该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里面的为人师表,自己的言行举止都要符合一个教师的形象。
总之,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正确的思想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7、老师按成绩高低安排座位,把成绩不好的安排在后边。你怎么看? 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会从以下方面进行解决:
首先,对学生而言,以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不够全面和客观。考试成绩可以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教师在评价一个学生的时候要从多方面进行考量。而根据成绩排座位这种做法本身就不应该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其次,教师按照成绩排座位体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平等公平、关爱学生,是教师在对待学生和处理师生关系的重要准则。作为老师应该关心学生,平等对待和处理学生问题。
最后,按照成绩排座位也会影响班级的团结和谐。按照成绩排座位,会使学生产生差异心理,根据差异心理产生不同的班级内团体,影响班级的团结和风气。
总之,老师应遵守职业道德,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公平对待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8、几个学生作业没有完成,老师只让学习成绩差的罚抄。你怎么看?
老师只让学习差的罚抄是不正确的,这种做法有违教育公平。如针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
首先,老师要遵守职业道德,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不应以成绩差异来区分对待学生,这样会造成成绩差的学生对学习的厌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更违背了教育的公平性。在教师职业道德角度,是坚决杜绝的。
其次,罚抄属于变相体罚的一种,教师不可以体罚学生。变相体罚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老师应给予学生正确的说服教导,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健康发展。老师应着重帮助学生建立起重视作业的认识,真正意识到,家庭作业对于学习来说,是巩固和提高,因此,无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完成作业对于他们都是同等重要的。同时应该注意教师对学生的惩罚方式。
最后,这种做法会影响班级的团结和谐。老师不公平的对待会引起学生之间的嫉妒,从而激化矛盾,不利于一个和谐班集体的形成。因此,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的集体,也应该杜绝对学生的不公平对待。
总之,作为老师要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遵守职业道德,关心爱护学生,促进自己和学生共同进步。
9、有人说好的老师就有好的学生,坏的老师就有坏的学生,对此你怎么看?
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是片面的。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老师如果有过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绝对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所在。作为合格的教师会从各方面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真正的引导着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好的老师,确实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其次,学生是一个独立意义的个体,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而是经过自己考量之后做出的判断。学生的发展会受到老师的影响,但老师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学生不会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自身的意志才起着决定作用。所以说,并不是教师个人专业素质和执教能力过硬就可以教好学生的。
最后,我们应该秉持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客观的分析指导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培养成全方位发展的人才。优秀的教学既离不开教师的教,也离不开学生的学。所以我们既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规律,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真正为学生的发展着想。
所以,我认为好的老师就有好的学生,坏的老师就有坏的学生的说法是过于片面的,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0、有一位学生长大想当杂技团的小丑,老师评价说这样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你怎么看? 针对这个问题,我会从以下方面进行解决:
首先,这位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是值得赞同的。她尊重学生的理想,并且能够给予一定的鼓励,体现了平等公平关爱学生。
其次,老师能够尊重学生的理想,体现了教师能够平等并且正视学生的理想。职业无贵贱,任何一种梦想都是值得别人尊重的。这位老师能够从这个学生的梦想中找到值得我们赞扬的地方,非常好。
最后,老师的做法也可以让该同学坚定自己的理想,促进他身心健康发展。即使未来不做小丑演员,也能够成为一名可以身心发展健全、平等对待任何事情的人。
总之,这个老师能够尊重学生、正视学生的品质,是值得人肯定的。
11、有同学跟你反映,优质课比赛中,有位老师有作弊行为。赛前反复安排同学演练课程、安排同学回答问题。你怎么办?
针对这个问题,我会从以下方面进行解决:
首先,学生反映的教师的行为虽然可以让比赛在进行时达到一个好的效果,但是老师的做法有作弊的嫌疑,而且失去了比赛本省的意义。作为老师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其次,教师的这种做法会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在比赛课前的反复演练可以让学生更加熟悉本课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有一个比较好的效果,对于课程的讲授上也会更加流畅顺利。但是,教师的这种做法会让学生产生教师在作秀的感觉,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诚信。
最后,教师的这种做法对其他参与比赛的老师而言也是不公平的,有违教师职业道德。总之,作为教师应以谨慎、认真、诚信的态度对待工作,但切不可投机取巧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
12、有的同学面对老师的赞扬洋洋得意,没有赞扬就垂头丧气,你怎么看? 该学生的表现是不正确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会从以下方面进行解决:
首先,教师对待学生应该宽严相济,既要有赞扬也会有批评。面对类似的学生时,我们既要赞扬,也要批评、漠视。在关注学生成绩、成长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心理的健康发展。
其次,对于教师而言,关爱和细心也是必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细心发现学生的优点,有优点要不吝表扬,鼓励学生发展。同时也应注意学生的缺点,发现缺点及时指出,并指导学生改正。批评学生要采取合理适宜的手段,并加上适当的关心,指导学生改正。
最后,引导学生在面对表扬的时候和面对批评及一般对待的时候应谦虚、平和。洋洋得意和垂头丧气的表现上都是不对的,洋洋得意体现了学生的虚荣心过大,而垂头丧气有体现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不佳。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心理的辅导,引导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有优点要赞扬,有缺点要批评指出。在批评和赞扬学生的时候注意方式方法,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3、现代学校教育比起家庭教育胳膊拗不过大腿,你怎么看? 这种说法是片面的。现代教育是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参与的过程,因此家庭教育的影响是重大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针对这个问题,我会从以下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重大的。学生在未进入学校之前或是未进入系统的教育之前,接受到的教育都是来自家庭的熏陶或是家庭成员的影响。家庭教育影响着学生的很多习惯、行为。但是,家庭教育中也会产生很多不合理的教育。这时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就会在改变学生的过程中凸显出来。
其次,学生进入学校后,校园风气以及教师等会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它可以通过知识的传递来增加学生的见识,也可以通过师生、同学的交往改变学生,弥补来自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改变学生的某些不好不良习惯。
最后,现代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是绝对对立的局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之间应该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对学生的教育发展。
总之,说现代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是胳膊拗不过大腿是太过片面的说法。
14、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两个相同的学生。你对这句话怎么看? 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学生的发展是具有差异性规律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因材施教以及和而不同。针对这个问题,我会从以下方面进行解决:
首先,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与其他事物都是不尽相同的,人也不例外。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性格的不同之处,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
其次,通过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不同的学习发展计划。但同时教师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和而不同,以免过于个性而导致孤傲不合群。
最后,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所以应该鼓励学生朝着不同的方向进行发展。
总之,教师应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差异性规律,加强因材施教以及和而不同的应用,并且积极发挥出学生的各项潜能。
15、有人说,一名教师只要有爱心、耐心就行了。你怎么看?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光有爱心和耐心是不够的,还需要足够的责任感、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充足的知识储备、良好的授课教学等多方面的技能。针对这个问题,我会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的天职和道德核心。所以教师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授课技能、充足的知识储备,而且要实行素质教育,懂得因材施教。
其次,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它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有耐心、细心、责任感,关怀爱护学生,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最后,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会遇到很多的事情和问题,需要教师加强与同事家长等的沟通交流。所以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总之,要做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既需要良好的人格品质还需要足够的知识、沟通等技能。
16、虽然现在推行学生减压,但是还是没有很多的效果。谈谈你的看法?
虽然现在一直在推行学生减压,但是学校、家庭、教师、社会等很多因素很多影响并没有让学生切实得到解压。所以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切实解压应该从多方面努力。针对这个问题,我会从以下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学校、教师等会有来自招生、升学等方面的压力,所以在面对学生减压的问题时,常常是呼声高落实低。
其次,家庭和社会很多时候在评判学生是依旧会以分数作为评判标准,因此在面对减压问题时更多是关注分数会否受到影响。因此减压的实行成效不高。
最后,学生的减压实质归根到底是受到教育体制的影响,我们如果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实行素质教育,如果一直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之下是不可能对学生减压有实质性帮助的。
总之,要从多角度领域进行推广教育,要做到切实可行的减压,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全面综合发展。
17、有的地方资助贫困生的项目,因为名额有限,给了家里不是很穷但是有机会上大学的学生。你怎么看?
把资助给了家里不是很穷但是有机会上大学的学生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我个人是不赞成这种做法的。针对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从教育的公平性来讲,资助贫困学生应以客观实际为标准,教师职业道德中就强调过,我们在教书育人的时候,不能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其次,资助贫困学生体现了一种社会关爱,学校和教师应该真正的关爱到确实需要的学生,这样给社会关爱划分一定的标准,既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平等的关爱,也不能充分体现出社会关爱的实质。
最后,关于资助贫困学生,学校应秉持着实事求是、平等关爱的态度,应该充分看见每个学生发展的潜能,相信他们今后无论发展方向如何一定会成功,但是起码要有一个公平的出发点,得到平等的对待。
总之,我们针对资助贫困生的问题应当一视同仁的对待,给予每个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保障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18、有些老师说学习需要专心致志,有些老师说要“一心二用”。你如何理解? 对学生而言这种情况可能会产生困惑,但是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说,一心二用和专心致志都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会用到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会从以下方面进行解决: 首先,在上课过程中,有的时候教师会要求学生理解下进行记忆或学习。这时学生就需要一心二用,一边思考一边练习。在保证原本理解的知识都是正确的情况下再进行记忆,保证学习知识的准确度。
其次,有时教师会要求学生简单的背诵或是计算的时候,就需要学生集中精力做同一件事情,就需要专心致志。专心致志的时候也要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多变性,确保知识的专而不死。
最后,专心致志和一心二用我们要做到的是联系起来应用,根据学习情况的不同而运用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应该教会学生灵活运用。
总之,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指导学生,避免困惑的产生。
19、做为老师,只要把知识点讲精、讲透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对此你怎么看?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知识点的精讲固然会帮助学生提高成绩,但是我们要做的是不能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针对这种观点,我是这么认为的:
首先,作为教师来说,提高学生成绩是教师的基本义务,但是学生成绩的提高,不仅仅是老师把知识点讲好就可以的。因为就教学本身而言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构成的。因此,只说老师把知识点讲精就能使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是片面的。
其次,想要提高学生成绩需要具体进行分析。作为老师,要注意备课的完善性,教学方法的完备性。在讲课过程中,老师应该及时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授课的调整。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障碍,进一步提供解决方法。
最后,我认为成绩只是评价中收集学生学习信息的一种反馈手段,若滥施滥用,就违背了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规律,弊多利少。教师更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多方面评定学生的优劣,不要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
总之,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时刻反思教学活动的得失,在实行的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下,提高学生的成绩。
20、陶行知说:“教师不仅要教学生,还要教学生学”,怎么理解?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做到的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针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
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对课堂的参与能力,激发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展示自己,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保证学生的终身学习。
其次,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终身受益。要在教学中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做到专业达标,在教学思想上,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能力。
总之,以上说法我是非常赞同的,并且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也会身体力行的去实施。
21、教育行政部门严禁教师有偿家教,你怎么看?
这种做法是正确的,这属于教师有违教师职业道德的一种做法。针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
首先,“有偿家教”容易引发教师师德的堕落。这种风气一旦形成,纯洁师生关系就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对孩子心灵是一种伤害,也违背了教师师德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坚决杜绝。
其次,“有偿家教”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每个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是同样的教育,在公平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这是政府保证社会公平、和谐的一份责任。作为实施公平教育的主体——教师,如果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有偿家教,势必将造成教育上的差异。
最后,有偿家教影响教师本职工作。现在教师工作压力都很大,很多人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双休日全休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休息时间教师还要干家教挣钱,势必造成休息不充分,对下一周的工作产生影响。
总之,有偿家教被行政禁止是一种正确的的做法。
22、怎么样看待女生成绩比男生成绩好的问题?
我认为女生成绩比男生成绩好这种看法太过片面,原因如下:
首先,女孩的成熟期,会比男孩的来得更早、更长、更复杂。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女孩通常比男孩说话要早,而且表达能力更好。进入到学习阶段后,女生在阅读和写作上的成绩通常也比男生要好。
其次,男孩大脑中负责空间感知能力的部分,要比女孩发育得好,所以男孩在立体思维上要比女孩更优秀。在学校里,男孩的数学成绩通常比女孩好,特别是在几何领域。当然,能力和成绩不是对等的,数学成绩好的男孩固然比女孩多,但成绩差的也不少。
最后,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学生的发展规律不能完全代表每一个个体。作为老师,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成绩好还是差,都要一视同仁。根据男生和女生各自发展的不同特点,去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
总之,对于女生比男生成绩好的这种看法太过片面,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
23、对于现在教师与家长沟通经常用短信和网络联系。你怎么看? 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可取的。原因如下:
首先,家校沟通是教育孩子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孩子的成长是要靠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任何一个方面的做法不当或缺失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所以说,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是非常必要,并且需要被保持的。
其次,交流有很多方式,可以是电话,可以是家访,可以是QQ、微信交流,也可以短信。现代社会技术高度发达,技术的领先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因素。有时因为对方较忙没时间交流可以通过短信留言以便达到交流的目的,这是完全可以的。
最后,短信交流虽然方便,但是短信交流不可代替当面交流。在学术的发展过程中,很多情况下是需要家长和老师坐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的,比如家长会的形式。因此,我们也不能忽略当面交流的重要性。
总之,我认为短信交流是可取的,同时当面交流也不可废。
24、教师对好学生开小灶,你怎么看?
我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爱学生原则。
首先,要树立“有教无类”的思想,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人格去感化学生。无论学生成绩好坏,都应该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精心塑造每一位学生的未来。不能够因为个别学生的成绩出众就对他特殊对待,从而影响教育的公平性。
其次,我们在对待学生时要做到因材施教,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和兴趣爱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切不可偏爱优生、歧视差生、忽视中间生。对缺点较多、学习困难和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更要相信金子总有发光的时刻,相信天生其才必有用。
最后,开小灶的情况发生,是因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出现了问题。在他们的观念当中还是以应试教育作为主要观点的,在现代教育当中,我们不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强调施行素质教育。所以,教师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
总之,老师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坚决抵制。
25、老师跟学生说:“你们要把老师气的从楼上跳下去才开心吗?”,对此你怎么看? 我认为老师的这种言论是不正确的,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的原则。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只有把尊重师德规范变成自己深刻的信念,才能有为人师表的自觉行动。教师的言行,点点滴滴,随时都注入到学生的心头,起到影响和感化作用。这位老师没有关注自己的言行,给学生做了错误的示范,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形成。
其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把学生自己同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要讲清道理,以理服人,不要大动肝火,更不能挖苦体罚学生。这名老师在学生犯错的时候,这名老师不但没有耐心劝解,反而去挖苦学生,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影响学生的发展。
最后,学生每时每刻都注视着教师的言行举止。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人受着像教师这样的严格监督,也没有有任何人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如教师一样的深远的影响。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为人师表。
所以说,老师的言行至关重要,老师的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
第三篇: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之我见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之我见
摘要:课堂教学实质是学科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的观念、方法和对教学的设计处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严密性,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
思维指理性认识或指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脑力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品质,其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它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严密性、深刻性、独创性、灵活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几个方面。
当前我国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转变,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突破以往的单一地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圈子,把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品质放到一个不可忽视的地位。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主渠道,教师的观念、方法和对教学的设计处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在长期的教学研究中,我吸取同行们的教学精华,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理念,现就我对现代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众所周知,往往是在学生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就会引发创新灵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创设问题情境,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创新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有一位老师设计了对面积、面积单位两个概念的复习作为铺垫,然后出示了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小长方形,启发学生说出可以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测量这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并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数出这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是由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组成的,进一步巩固了可以用面积单位来测量较小的长方形的面积这一知识。然后,该老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要求学校长方形大操场的面积,也采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的方法,可以吗?这时学生对问题感到新奇:学校操场那么大,也用面积单位来一块一块地进行测量,行吗?全班同学立即展开激烈的争论,得出了“用这种办法不行”的结论。要测量操场的面积,该怎么办呢?学生陷入了深思!这时,老师发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已萌发,便把学生的求知欲很自然地引导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上。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自觉性就会逐步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真正地学会“数学的思维”。
二、鼓励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指的是善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思考,其核心是善于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展开联想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注重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联想和提倡一题多解。例如,看到“一年级同学比二年级同学多23人”时,要启发学生联想到:二年级同学比一年级同学少23人。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又如;计算应用题“一台洗衣机价格是1200元,一台计算机的价格是一台洗衣机的6倍少80元”时,教师可问学生:你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哪些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从不同侧面提出下面问题:(1)一台计算机的价格是多少元?(2)一台计算机比一台洗衣机贵多少元?(3)一台计算机和一台洗衣机共多少元?学生用立体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维是多向的,有利于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常常是单一的,教师在关键时刻自然地把学生的思维向高层次引导,这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多向。在教学基本概念时,要设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解概念的实质。如:
如:教学倍数关系时自编应用题“在北湖区教育局举行中小学生运动会上,我校女同学有5人获奖,男同学获奖的人数是女同学的3倍。男同学获奖的人数有多少?”教师可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理解题目中的倍数关系。当学生初步掌握线段图之后,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高层次,引导学生脱离线段图找出题中的对应关系:女同学:6人—1份;男同学:?人—3份。可直接根据对应关系看出:通用学校和一完小的人数比,把女同学的获奖人数看作1份,男同学的获奖人数有这样的3份,求5的3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学生学会了这种方法以后,在解答应用题:“通用机械厂第一车间生产了9箱零件,二车间各生产了36箱零件,二车间生产的零件是一车间的几倍?”时,就可让学生直接用找对应关系的方法来理解应用题中的倍数关系,从而解答应用题。教师要设计新颖灵活的题目,以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解决。从而开阔了他们的思路,培养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说”、“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都是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的灵活思维的有效方法。
1、一题多说,就是一个问题让学生从多方面来叙述。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思维更灵活。如“32÷8=?”这道算式就可叙述成:①把32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②32里面包含几个8?③32除以8,商是多少?④8除32,商是多少?⑤被除数是32,除数是8,商是多少?⑥32是8的几倍?
2、一题多变,先以一道题为基本题,然后改变它的条件或问题,使它成为新的题目。这样发挥了知识的迁移作用,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种方式的训练,在应用题教学中尤为常用。
如,以基本题“果园里有苹果树500棵,梨树350棵,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为例,就可把问题改为:①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梨树比苹果树少多少棵?)②苹果树是梨树的几倍?③梨树是苹果树的几分之几?④苹果树、梨树分别占果园里果树的几分之几?⑤苹果树比梨树多几分之几?(梨树比苹果树少几分之几?)等等。
三、加强概念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础。在数学学习中,对概念(还有符号、公式)的理解和使用,越来越能体现一个人的数学素质。教学中,教师应设法让学生对概念(符号、公式)加强理解,极大的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读到了一篇教学经验介绍,执教者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用现代课堂教学的探究式方式组织学生操作实践,探求规律,推导出公式。本人认为很可取,稍加整理后奉献给大家。
整个过程分三点:
㈠ 观察:先用电脑显示,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测量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沿着长边一个一个地摆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数数看,每排能摆几个?再沿着宽边照前样摆小正方形,数数看,能摆几排?
㈡ 操作探究:学生根据电脑演示过程,进行学具操作,在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小长方形纸片上摆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试试看,可以摆几个?
㈢ 推导结论(电脑演示、学生观察):在这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里沿长边摆1个小正方形,正方形对应边长是1厘米,摆2个小正方形,对应边长是2厘米„„,沿宽边摆小正方形,每摆一排,正方形对应宽边是1厘米,摆2排、3排,对应宽边是2厘米、3厘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很快明白:沿着这个长方形的长边每排可以摆5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即长边所含厘米数是5;摆3排,即宽边所含厘米数是3,可以用算式5×3=15求出一共摆的小正方形的个数。由此推导:在这个长方形里长边所含厘米数×宽边所含厘米数=长方形所含平方厘米数。从而进一步概括出面积计算公式:长×宽=长方形的面积。通过展示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进一步深刻理解了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边长的关系;同时,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充分训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四、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就是在思考数学问题时反应灵敏,表现在数学学习中能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正确、合理、巧妙地运用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基本知识,简缩运算环节和推理过程,使运算既准又快。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强化技能的训练,使之在学习时由旧到新、由易到难的“台阶”减少,“跨度”增大,思维效率提高。
例1:(9+6)+(4+1),教师可根据加法的交换律,让学生用凑十法计算比较简便,计算过程是:
(9+6)+(4+1)=(9+1)+(6+4)=10+10=20
例2:(30+7)+(50+5),可让学生用整十数与整十数相加,个位数与个位数相加,计算比较简便。计算过程是:
(30+7)+(50+5)=(30+50)+(7+5)=80+12=92
例3:(60+9)-(20+7),可让学生用整十数和整十数相减,个位数和个位数相减比较简便。计算过程是:
(60+9)-(20+7)=(60-20)+(9-7)=40+2=42
随着学生运算技能的形成和增强,计算过程的中间环节就逐步简化或压缩。教师要培养和训练学生从详尽的思维,逐步过渡到压缩省略的思维。这样可以使学生一看到题目,通过感知就能很快地算出得数。例4:20+1-7-3,可让学生根据和减一个数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计算过程是:
(20+1)-(7+3)=(20+1)-10=21-10=11
例5:6+6+6+6+6+6+6+8,,有的学生会用连加法下一步下一步做;有的学生则采用两个数一组相加的方法做,速度都比较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乘法的意义做:过程是:
6+6+6+6+6+6+6+8=6×7+8=50,比较简便;还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将8分解成6+2来做,于是:
6+6+6+6+6+6+6+8=6×8+2=50。又快又简便。
通过反复的强化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就会逐渐形成。,例如:甲乙两车同时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20千米,乙每小时行100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问A、B两站相距多少千米?先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120×3+100×3或者(120+100)×3。这时,教师巧妙地设疑,进行改编:如果A、B两站之间的路程只由甲车行驶呢?学生陷入了沉思,这时教师继续点拨:如果甲车行6小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恍然大悟,分析得出甲车行驶6小时要超出B站,每小时超出(120-100)千米,3小时就超出3个(120-100)千米),则用120×6-(120-100)×3即是A、B两站之间的路程。教师的话音刚落,便有学生提出如果甲乙两站的路程只由乙车行驶,那么就应该用90×6+(120-90)×3。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方面,教师在教学中的每节课里都要相应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教学中,要善于将学生考试、作业或课堂答问中的典型错误,让全班学生议论、辨析,去伪存真,提高思维的批判性程度。
例如:一块长方形的纸板,长11厘米,宽8厘米,现在要剪成直角边分别为4厘米、2厘米的三角形,能剪几块?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很多学生错误列式为11×8÷(4×2÷2)=22(块)。教师可将这种错误解法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让他们找病根,开处方,分小组组织学生思考、辨析错误的原因。经过讨论,有的学生说:“这样列式是符合常理的,怎么会错呢?”有的学生说:“长方形的长是11厘米,而要剪成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分别是4厘米和2厘米,它们之间不是倍数关系,所以材料不可能全部用上。”还有的学生说:“这样的题目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剪一剪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经过一番讨论,同学们统一了认识,弄清了计算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区别,得出了正确的答案。由一道错题引发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争论,学生在主动参与找错、议错、辨错、改错的反思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自己的分析水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1)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2)小数点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不变让学生抓住“小数的末尾”、“小数的大小不变”、“ 等关键问题进行质疑,达到既透彻理解概念,又诱发质疑问难积极性
不容置疑思维品质主要的几个方面是交融在一起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决不可以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一个教学片断只能侧重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某一方面,只有在教学中把各种思维品质的培养贯穿在各项训练之中,深入展开对问题的探究,加强师生的交流合作,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前途光明,任重而道远,我将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而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之中。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之我见
郴州市通用学校 李儒新 电话 ***
【摘要】:课堂教学实质是学科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的观念、方法和对教学的设计处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严密性,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批判性
思维指理性认识或指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脑力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品质,其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它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严密性、深刻性、独创性、灵活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几个方面。
当前我国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转变,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突破以往的单一地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圈子,把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品质放到一个不可忽视的地位。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主渠道,教师的观念、方法和对教学的设计处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在长期的教学研究中,我吸取同行们的教学精华,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理念,现就我对现代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精密逻辑性的科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曾在学校订阅的刊物上看到过这样一道题目,原意是:“一张方桌四只角,锯掉一只角,还剩几只角?” 这类题测试的目标不单是考察知识本身,而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我把它“借”来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结果不少学生脱口而出“还剩三只角”。由于受到“4-1=3”定势的束缚,思维单一的学生就得出了这样的计算结果。这时我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并随着思维的进程画出相应的示意图给他们看(也可以借助实物模型演示),结果出现了同学们没有想到的情况:①沿着对角线锯的话还有3个角;②沿一个角的顶点和其对边上任一点(除两端点)的连线锯的话还有4个角;③以相邻两边各任意一点(除端点)的连线锯的话还有5个角。在教学过程中,我有目的的加强对考生进行思维的多向性与严密性的训练,有效地防止了解题时出现错解或漏解的情况。
我们知道,许多概念往往前一个概念是后一个概念的的基础,而后一个概念又是前一个概念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内存联系,分辨出从属概念和相邻概念,使学生在考察问题时能够严格和准确,在运算和推理时能够准确无误,形成严密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例如学习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后,列竖式时就会出现如下错误:
⒍ 3 4
7.3 8
×⒐ 5
+ 5 6.
2 ̄ ̄ ̄ ̄ ̄
 ̄ ̄ ̄ ̄ ̄ ̄
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比较,区别不同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通过辨析、判断、归类,形成计算的良好知识网络,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就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二、鼓励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指的是善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思考,其核心是善于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展开联想解决实际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说”、“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就是培养学生灵活思维的有效方法。
1、一题多说,就是一个问题让学生从多方面来叙述。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思维更灵活。如“56÷7=?”这道算式就可叙述成:①把56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②56里面包含几个7?③56除以7,商是多少?④7除56,商是多少?⑤被除数是56,除数是7,商是多少?⑥56是7的几倍?
2、“一题多解”是指充分运用学过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的理解,掌握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好方法。
例: “买一对乒乓球拍20元,买4对送一对,问每对乒乓球拍实际多少元钱?比每对原价节约了多少元钱?”
此题有两种解法;(1)20X4=80
80÷ 5=16(元)--------(每对乒乓球拍 实际多少元钱)20-16=4(元)---------(节约多少钱)(2)20÷ 5=4(元)-------(节约多少钱)
20-4=16(元)--------(每对乒乓球拍实际多少元钱)
3、一题多变,先以一道题为基本题,然后改变它的条件或问题,使它成为新的题目。这样发挥了知识的迁移作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种方式的训练,在应用题教学中尤为常用。
如,以基本题“果园里有李树600棵,桃树200棵,李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为例,就可把问题改为:①李树比桃树多多少棵?②桃树比李树少多少棵?③李树是桃树的几倍?④桃树是李树的几分之几?⑤李树、桃树分别占果园里果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新颖灵活的题目,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鼓励标新立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解决。从而开阔了他们的思路,培养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三、加强概念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础。在数学学习中,对概念(还有符号、公式)的理解和使用,越来越能体现一个人的数学素质。教学中,教师应设法让学生对概念(符号、公式)加强理解,极大的拓展学树的几分之几?⑥李树比桃树多几分之几?⑦桃树比李树少几分之几?等等。
生的创新思维。我读到了一篇教学经验介绍,执教者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用现代课堂教学的探究式方式组织学生操作实践,探求规律,推导出公式。本人认为很可取,稍加整理后奉献给大家。
整个过程分三点:
㈠ 观察:先用电脑显示,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测量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沿着长边一个一个地摆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数数看,每排能摆几个?再沿着宽边照前样摆小正方形,数数看,能摆几排?
㈡ 操作探究:学生根据电脑演示过程,进行学具操作,在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小长方形纸片上摆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试试看,可以摆几个?
㈢ 推导结论(电脑演示、学生观察):在这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里沿长边摆1个小正方形,正方形对应边长是1厘米,摆2个小正方形,对应边长是2厘米„„,沿宽边摆小正方形,每摆一排,正方形对应宽边是1厘米,摆2排、3排,对应宽边是2厘米、3厘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很快明白:沿着这个长方形的长边每排可以摆5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即长边所含厘米数是5;摆3排,即宽边所含厘米数是3,可以用算式5×3=15求出一共摆的小正方形的个数。由此推导:在这个长方形里长边所含厘米数×宽边所含厘米数=长方形所含平方厘米数。从而进一步概括出面积计算公式:长×宽=长方形的面积。通过展示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进一步深刻理解了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边长的关系;同时,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充分训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四、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就是在思考数学问题时反应灵敏,表现在数学学习中能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正确、合理、巧妙地运用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基本知识,简缩运算环节和推理过程,使运算既准又快。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强化技能的训练,使之在学习时由旧到新、由易到难的“台阶”减少,“跨度”增大,思维效率提高。
例1:(9+6)+(4+1),教师可根据加法的交换律,让学生用凑十法计算比较简便,计算过程是:
(9+6)+(4+1)=(9+1)+(6+4)=10+10=20 例2:①(30+7)+(50+5),②
60+9)-(20+7),这两道题可让学生用整十数与整十数相加(减),个位数与个位数相加(减),计算比较简便。计算过程是:
①(30+7)+(50+5)=(30+50)+(7+5)=80+12=92 ②(60+9)-(20+7)=(60-20)+(9-7)=40+2=42 随着学生运算技能的形成和增强,计算过程的中间环节就逐步简化或压缩。教师要培养和训练学生从详尽的思维,逐步过渡到压缩省略的思维。这样可以使学生一看到题目,通过感知就能很快地算出得数。
例3:6+6+6+6+6+6+6+8,,有的学生会用连加法下一步下一步做;有的学生则采用两个数一组相加的方法做,速度都比较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乘法的意义做(还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将8分解成6+2来做):过程是:
6+6+6+6+6+6+6+8=6×7+8=50,或
6+6+6+6+6+6+6+8=6×8+2=50。
这样计算又快又简便,通过反复的强化训练,迅速增强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下面是我一节数学课的一个小片段:
例4: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20千米,乙每小时行100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问A、B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我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120×3+100×3 或者(120+100)×3。
接着,我巧妙地设疑,进行改编,问学生:如果A、B两站之间的路程只由甲车行驶呢?学生陷入了沉思,这时我继续点拨:如果甲车行6小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恍然大悟,分析得出甲车行驶6小时要超出B站,每小时超出(120-100)千米,3小时就超出3个(120-100)千米),则用
120×6-(120-100)×3
即是A、B两站之间的路程。教师的话音刚落,便有学生提出如果甲乙两站的路程只由乙车行驶,那么就应该用
90×6+(120-90)×3。
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效果明显。我深有体会,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面。教师在教学中的每节课里都要相应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五、组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在培养学生的智力时教会他们训练他们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一种思维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找出路,将他们平时在课堂互动中、练习上以及测验时出现的典型错误,让全班学生议论、辨析、合作探究,以理顺逻辑,分类排除,去伪存真,筛劣选优,提高思维的批判性程度。
例如:让学生思考“把20增加它的1/5以后,再减去它的1/5,结果是()”。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大部分学生的答案都是“20”。这时教师应把这种错误思维展示给学生看,指导他们仔细甄别加、减1/5前后的基数,千万不能以为这样的题目很容易,不然就会大意失荆州。经过组织学生思考、辨析错误的原因,同学们统一了认识,弄清了题意:增加的1/5是20的1/5,而减少的1/5却是24的1/5(因为20增加它的1/5后是24),所以结果不再是20。通过列式20×(1+1/5)×(1-1/5)计算,得出正确的答案为19又1/5。
由一道错题激发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产生兴趣,又耐心引导他们主动的参与找错、议错、辨错、改错,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不容置疑,思维品质主要的几个方面是交融在一起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决不可以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一个教学片断只能侧重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某一方面,只有在教学中把各种思维品质的培养贯穿在各项训练之中,深入展开对问题的探究,加强师生的交流合作,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前途光明,任重而道远,我将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而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之中。
第四篇:《教师的思维品质》读后感
读《教师的思维品质》有感
——乌兰浩特市卫东中学校长 郭贵君
11月份,我们“心窗”读书小组共同阅读了于漪参与著作的《教师的思维品质》一书。读书的过程也是我们重新温习《心理学》中关于思维的相关知识的过程,结合书中的生动案例分析和自己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边学习边领悟,突然有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此刻,大学时生涩而又抽象的心理学专业术语瞬间变得具体、准确而又生动形象了。方才感悟到“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句话的深刻和正确。学得一点点与读友们共同交流:
一
智育的核心实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恩格斯曾说过,人类的思维乃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在培养智能方面,最关注的基本点应该放在哪里?那就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水平,让地球上这枝“最美丽的花朵”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绽放。智育的核心实质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在智育的过程中,注意书本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必要的,因为那是前人千百年来艰苦思维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但他不是智育的唯一目的或根本目的,更重要的是在于通过学习书本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只有到了共产主义,才能实现每个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消灭这种差别的途径,自然是使体力劳动者的思维能力达到与脑力劳动者的平衡和平等。我们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距离这种理想境界还极其遥远。然而,如果我们在智育中,真正在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上下功夫,经过一代代的努力,就会逐渐消除社会成员思维发展的不平衡,进入我们所向往的理想境界。其意义将非常深远而伟大。所以,作为教师,智育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努力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
二
教师的思维高度决定着学生思维发展的高度
教师的思维具有双重性,是自向性和他向性的对立统一。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运用自己的思维来解决和处理自身的教学问题,还必须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引导、培养学生,使之学会如何运用他们自己的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去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去解决和处理他们学习和生活所遇到的问题。
表面上看起来,优秀的教师课堂上显示的似乎只是其高度的语言修养,其实同时体现的是其内在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水平,是其丰富的知识经验与思维机敏性的高度统一。
教师在思维活动过程中,不但自身要尽力避免因抽象化效应等因素产生的思维偏差,还要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有效的理性思维。只有这样,才会逐渐形成学生在求知和做人方面的不盲从和不轻信的能力。例如,所有的A都是C,所有的B都是C,所以,所有的A都是B.从抽象形式上,人们往往不会发现这个推理是错误的。而如果代换成具体内容:所有的狗都是动物,所有的猫都是动物。所以,所有的狗都是猫,就明显地看出了这个推理的荒谬。具体工作和生活中,也有很多成年人由于思维发展不够完善或思维品质不高,很容易受到某种导向性思维推理的影响做出错误的判断。
三
用功精深,不断改进和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各方面修养都直接关系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责任心、使命感和对学生的爱心决定着教学态度,专业知识决定着教学基础,教学艺术决定着教学质量,语言运用水平决定着教学表达,实践能力决定着教学组织管理,审美情绪决定着教学品味,心理素质决定着教学情绪。然而,这些全都要靠教师思维的组织与调控。可以说,教学活动本质上就是思维活动。所以,我们教师在改进和提高思维品质方面,首先要有高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修养,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加强对自己和学生思维品质的修养和锻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突破教学改革的“瓶颈”, 做一个具有“灵性”的高思维品质的研究型教师。
第五篇:思维决定作为演讲稿一
思维决定作为演讲稿一
思维模式是我们惯有的认知结构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链接,是你面对一件事物,通过直觉来进行的判断和反映的结果。你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你的行为,你的行为决定了你的习惯,你的习惯决定了你的人生层次。
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思维决定作为,一个好的思维可以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思考很重要,没有经过思考的答案,是错误的答案;没有经过思考的人生,一定是平庸的人生。如果不会思考,结果就会偏离出发点,思考得出的结论也许是错误的。正确的思维模式,也就是正思维,显得格外重要。
通过正确的思维后再做事,内心就清清楚楚,非常光明。每个人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人、事、物,要不断处理各种关系。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清楚,是通过正确思考后的行为。如果没有通过很好的思维,就会每天无所事事。如果有了目标,就非常有力量了。要想目标清晰,就要思考清楚目标是什么?人生的目标是什么?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顺境和逆境,都不是一帆风顺。一般来说,都是顺逆交替的。如果顺境处理不好,就会变成一种逆境;如果逆境处理好,就会变成一种顺境。就好比一个人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四平八稳的,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发生车祸;如果在一个路况不是很好的地方行路,反而会很注意,不容易发生车祸。所以,不是路好路坏的问题,而是心态问题。
人生也是如此,时时刻刻保持面对境界、面对困难的心,真遇到问题时,就已经具备了战胜它的准备和力量,就不会被困难打败。无论生病也好,还是遇到各种逆境挫折也好,如果以负面的、消极的心态来面对,就会越来越苦;反之,如果以正面、乐观的心态看待,就能够保持快乐。其实,所有痛苦都来源于内心,快乐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