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教育模式
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教育模式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流和传播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同时也为教育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有效途径和平台,拓展了教育工作的渠道和手段,为教育工作进入新的领域带来了大好机遇。如何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日常教育工作,将传统的教育方法与移动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有机结合并创新发展,这是目前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和新要求。
互联网所承载的新媒体形式形形色色、十分丰富,最常见的有:博客(Blog)、微博、QQ、微信、电子邮箱、视频、音频等等。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还会有更“新”的形式出现。这些网络新媒体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非常便捷的网络载体,通过这些新媒体我们可以构建丰富多彩的教育平台。
一、利用博客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博客,又译为网络日志,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教师创建自己的博客将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如今我国大、中专教育主要采取大班授课方式,与小班教学相比,这一方式拉开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以我们班为例,由于班级人数的庞大,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很难做到了解每一位学生。同时由于教师上课时间、空间的不确定性,学生很难与教师进行交流。这个情况下教师开通博客就成为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教师可以通过博客发表对自己所授课程的看法,同时分享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优秀文献、学术报告视频。学生还可在教师的每篇日志里同教师展开相关讨论。
百度空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如果说新浪博客的娱乐性更强一些,那么百度空间在学术上就体现了它的优势。随着百度学术论文搜索平台的建立,百度空间吸引了很多大、中专院校的大批教育工作者,他们经常会在百度空间上发表一些学术类的博文。据某大学的调查显示,该大学在校研究生更热衷于使用百度空间,因为他们的导师都在使用百度空间,这样可以方便自己和导师在学术上的交流。与此类似,博客在大、中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班主任班级叙事可以以博客为平台。班级叙事,即讲有关班级德育的教育故事,它是班主任叙述班级德育中的真实情景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班级德育故事,体悟班级管理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可以说教学叙事也是一种教师日记,与传统日记不同的是,教学叙事更应该教师之间流通,每一位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叙事让其他教师得到德育工作上的启示。博客使教学叙事在教师之间流通。教师可以登录博客,写下自己班级中发生的故事,并写下自己的看法,做出总结;也可以通过博客浏览其他教师的教学叙事,从中吸取经验,用于班级的日常教学之中。
二、利用微博、QQ、微信等社交软件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此处主要以微博为例)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微博有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微博可以很好地实现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工作,尤其适合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微博的优点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交流,这将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有着很大的不用,尤其是处于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各种事项的通知不再是由教师在课堂中主动传达给学生,而是学生通过自己浏览本学校的网站了解各项事宜。如果班主任可以开通自己的微博,并要求学生关注,那么班主任就可以随时随地在微博上发布学校的有关通知,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了解学校的各项要求。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因为没有及时浏览学校网站,错过各种信息。微博中的微群功能更是为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提供了良好平台。微群,就是微博群的简称,能够聚合有相同爱好或者相同标签的朋友,将所有与之相应的话题全部聚拢在微群里面,让志趣相投的学生以微博的形式更加方便地进行参与和交流。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学的专业加入标签之中,相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加入微群,随时随地展开专业上的讨论。班级同样可以建立微群,学生可以在为群里畅所欲言,增强同班学生之间的交流。微群讨论克服传统教学中讨论问题经常受到时间、地点、学生心理因素等的限制,使讨论进行得不深入、不彻底的问题。
利用微博展开教育教学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微博使学习这一活动变得再也不是单调的灌输,而是一种新形势的头脑风暴和协作学习,从而彻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校展开微博教学,这些学校专门开课教学生用微博,教师在微博上与学生进行互动,学校开展微博教研、建立微博群,在微博上布置作业等(当前流行的QQ、微信等社交软件与微博极为相似,此处再不进行介绍)。
三、制作集图像、音频、视频为一体的教学ppt ppt,即Power Point的简称,其主要的优势点就是借助移动互联网系统,将图像、音频、视频等现代网络技术元素融为一体。作为目前主流的课程辅助软件,其具备以下几点优势: 1.制作容易、资源共享
PPT文件的制作很简单,已形成了固定的操作模式,背景已形成了模板,还可以变化改造,将需要的文字与图片粘贴上去即可,其他一切都有计算机来自动完成。利用这种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可让师生充分共享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2.形式多样、变化灵活
PPT文件不管是文字还是图片,其大小、位置、色彩、动态、音效都可以选择,还配备了图表功能,便于数据分析及直观的表达;还可以备注、隐藏某些注解;也可以采取超链接方式,连接所需的补充资料,补充资料还不受限制,可以是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视等等。
3.界面丰富、并可互动
目前,网页设计的软件是各种各样、绘图软件也层出不穷,Dreamwear和Coredrawn以及Flash的使用,使得教学软件界面非常人性化,可亲可爱,视觉效果和谐,再利用网络技术、视频手段可以实现远程教育,还可以师生互动,共同适时探讨问题。4.信息量大、修改自如
作为教师,备课的内容必须适时更新,不断将最新的研究成果用于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PPT文件可以随时修改、补充、完善,教师备课内容版本也可随时升级。PPT文件利用它的信息传播快、内容含量多的优势,能适应互移动联网现代的教学所需。
总之,时代在进步,尤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永远不缺乏先进的工具,一切只在于我们如何将其有效的利用起来。我们应该把握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来创新传统教育模式,为我们的大、中专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第二篇:搭建平台,创新模式
搭建平台,创新模式
——平桥镇进一步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主要做法
一、抓“两个到位”,在夯实思想基础上推进组织建设规范化
1、高度重视,做到领导认识到位
通过调集全镇资深党员和政府工作人员,积极实施“进村入户”大走访行动,紧抓村级财务不清是农村各种矛盾和村务日常管理非正规化这一主要导火线,就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运转、村务日常管理展开展新一轮的“思想再解放、发展要跨越”大讨论。同时,将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明确建立镇、办事处、村三级稽查目标责任体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全覆盖工作网络,打造农村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平台。
2、完善体制,做到制度建设到位
出台《平桥镇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细则(试行)》,提出“四规范四化”的建设标准,即规范办公条件,做到保障标准化;规范职能定位,做到权责明晰化;规范监督内容、程序和方式,做到查纠常态化;规范工作制度,做到监管运行制度化。同时统一制作下发《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责》《村务民主决策监督流程图》等一系列上墙制度,并要求监督员及时记录包括工作开展、学习培训、召开会议、受理群众意见和建议情况、监督事项及发现问题和整改落实情况等。此外,实行工作报告制度。
二、抓“三条途径”,在强化履职能力上推进队伍建设标准化
1、唯贤任用,在优化队伍上下实功夫
采取由办事处具体指导,村级党支部具体负责的方式,将精通财务管理、熟悉工作流程,兼备公道正直、热心村务的村民和党员干部划入候选名册,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任期与村委会同届,并明确规定“九不准人员”不得做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候选人,进一步优化用人平台。目前,全镇116个村均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设有主任116人,监督员600余人,全面形成有文化、有经验的党员化监管队伍。
2、组织培训,在强化能力上下真功夫
通过“重点轮训、分级培训、定期教育、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镇、办事处两个层面上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业务培训,内容涉及“廉洁村”建设、村级“三资两重”管理和监督、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村级工程招标组织和程序以及职能与运行方式等相关知识。同时下发《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手册》,为监管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实施常态化学习制度,不断提高其与时俱进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目前,全镇共组织重点轮训2次,培训教育7次。
3、创新模式,在主动作为上下深功夫
创新以村务监督委员会示范村为主要对象的村务监督委员会俱乐部和廉政论坛。通过研讨会、专题讲座、成员培训会以及其他参观学习等形式,进行大范围的经验介绍、工作交流、难题案例解答和总结点评,形成了以风廉村为代表,由经手人、村监会主任及村主任、书记“四笔联签”,村监会、村两委会、村民大会“三会联审”的强效监管模式,以进一步增强监督员的业务能力和监管信心,打造一个专业、规范、合理、高效的互动平台。截至目前,全镇共开展俱乐部活动12次,帮助解决各类难题100余起,提出各类合理化意见、建议300余条,协调处理凝难矛盾17起。
三、抓“四项措施”,在完善保障制度上推进监管平台建设实效化
1、构筑政府支撑平台
构筑以镇纪委为主,组织、民政、财政、农业、工业等部门配合的协同监管平台。采取以会代训、以训促管的方式,进一步健全村务月报审制度,并按照收集民意、调查分析、监督落实、通报反馈等步骤,深入细化限时办理制、首问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同时,将村级组织运转和村务日常管理的两个“规范化”建设与村、办事处、责任部门的分级考核有机结合。
2、配齐配强监管工作指导员
成立以镇纪委书记为主要领导、各办事处总支书记为小组组长、各驻村干部为组员的监管工作指导员队伍,形成镇、办事处双向指导格局。通过帮助监督员学习领会上级有关政策文件精神,及时协调与村两委关系,审核和代报送有关报表和文件资料,进一步消除对政策的歧解和误解,有效化解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健全矛盾防治机制
落实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参会列会、工作汇报制度。畅通举报信箱、举报电话、举报信息网络等渠道,对无法履行合法、有效的监督员进行及时处理或更换,第一时间处置和办结违法违纪、越位渎职案件,力争将凝难纠纷和突出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目前,共借各类举报10余起,已处理办毕7起。
4、完善考评和报酬制度
通过看台账、看制度的“双看”措施和定期督查、民意反馈等方式大力开展“村民满意村务监督委员会”创建工作,实施村务监督委员会考评与村两委干部勤廉双述同部署,将考评结果和评优评先、报酬奖励紧密挂钩。同时,依据上级规范化建设要求,给予履职状况好、工作业绩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及其成员相应的薪金、补助和精神奖励。(天台县平桥镇纪委)
第三篇:搭建科技教育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搭建科技教育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无锡广益中心小学开展未成年人科技教育活动总结
培养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的跨世纪接班人是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将未成年人科技教育活动、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不断地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我校领导和老师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探讨、研究并不断实践的重要课题。现将我校多年来在这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做法总结如下:
一、充分认识未成年人科技教育的重要性
我校近几年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科技教育,是基于以下认识:
1、面对知识经济的来临,科技素养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什么是“科学”?大多数学生会这样回答:“科学是指先进的生产力”,“科学是神秘深奥的学问”。那什么是“科学素养”? “是天资”、“是勤奋”„„学生们五花八门的回答,说明他们对“科学”、“科学素养”的概念由模糊而产生敬畏,最终走向疏远,说明我们对未成年人科技教育的匮乏,也说明科学精神在当今这个社会的缺席。所谓科学素养,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据中国科协2001年公布的数字,只有1.4%的人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美国1990年达到6.9%,欧共体1989年达到4.4%,差距十分悬殊。
2、面对现代社会一些反科学、伪科学、封建迷信等现象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影响,必须加强未成年人科技教育。“计算机算命”、“幸运数字”、“星座命运”等等,在这些新兴的预测命运的方式面前,未成年人往往表现得比大人更为热衷。在大多数的综合网站中,几乎都有“星座”、“占卜”等频道。戴“护身符”、买“愿望瓶”、挂“吉祥绳”等在未成年人中也相当流行。学生丽丽剪短了留了两年的长发。因为她刚刚买了一本有关星座的书,书上说,她留短发会有好运。有位家长告诉我们,他女儿每到周三就要穿黄色的衣服,有时候没有了同颜色的衣服就不肯上学。他女儿告诉他,根据一本书上的介绍,黄色是保护色,要想一周平平安安,周三这天就必须穿黄色衣服。可见,这些同知识经济时代相悖的社会暗流,正在毒害我们未成年人的思想,迫切需要我们以科学的唯物论和普及科学知识予以痛击,以净化未成年人的思想。
3、面对科技教育在中学的薄弱现状,必须找到突破口。在应试这根无形指挥棒的指挥下,今天的老师和家长正在孜孜不倦地向孩子灌输“读好书、考高分,上好学校、有好前途”的理念。老师不间断地进行教学加压,家长为孩子联系形形色色的补习班培训班,小发明小制作之类的科技创新活动成了“不务正业”。学生成了应试教育的容器,而很少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这种对于考分的过度追求,使当代未成年人正在失去对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人的观察、想象能力日渐减弱,思维定势日益增强。
目前科技教育比过去受到了重视,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科技活动,在新形势下如何把课堂内的科技教育与科技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使各类主体组织开展的科技活动系列化、有序化和面向全体学生?如何使科技活动有效地提高未成年人的科技素养?如何进行有效的科技教师及辅导员培训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和解决。
二、切实转变未成年人科技教育的几个重要观念
我们认为,观念是行动的向导。传统的和落后的观念是影响和制约未成年人科技教育的深层因素,必须深刻变革、更新,否则难以图进。
1.变“活动”为“教育”,由外向内,内外结合。
到目前为止,不少人将未成年人科技教育等同于科技“活动”,正是由于这种浅薄认识,使得科技教育工作难以真正深入开展。我们认为,在新的形势下,首先必须把未成年人科技活动升华为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才能彻底改变科技教育工作的被动局面。说到底,就是要变以往的未成年人科技活动的“课外”的范畴上升为教育的主体,把科技教育全面地由课外向课内各学科渗透,力争最大限度地使学科教学之内与科技教育之外紧密结合,形成有机统一,完美和谐的科技、文化、品格的教育观。以彻底改变科技活动就是课外小组、发明、制作这类的狭小天地。据此,我校在各年级成立研究性学习指导小组,负责全面开设并认真落实社会实践课、研究性学习课等必修课程。
2.变少数为整体。这里主要强调的是,未成年人科技教育的对象应确实做到由少数、个别学生,扩大到全体学生。2003-2004年我校开展了以“为了家乡的进步”为主题的科技教育实践活动。以“八小”(搞一项科技小发明、设计一个创新方案、提一项改革建议、做一项科学小实验、写一篇科学小论文、学一项民间特色技艺、制作一个科技网页、画一副反映家乡进步的画)为活动内容,要求四、五、六年级全体学生参加,每人至少要选择一项,并提交活动成果。全校学生人人参与,热情高涨。学生提交关于家乡发展的研究性学习调查报告多达500余篇,科技小发明、小制作210余项,提出的改革建议150多份,反映家乡进步的绘画100余幅,还有大量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几近失传民间特色技艺,制作了不少主题网页。其中许多成果是几位、十几位学生合作完成的。
3.变表层形式为实质内容。我们认为,未成年人科技教育决不能图表面形式的轰轰烈烈,而应在实质内容上下工夫。为此,我们结合“研究性学习课程设计与操作”课题的研究,通过常规方法学习可教学、专题讲座、学科教学渗透、实践体验等方式,在高一的研究性学习课以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为主,教给学生如何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调查法、观察法、访谈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去获取信息资料;在高二的研究性学习课以课题式研究性学习为主,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和确定课题、如何制定课题计划、课题实施中要注意的问题、如何分析和处理信息、如何写结题报告等;在高三的研究性学习课结合各学科的复习和备考,以思维建模为主要内容,教给学生建立学科知识结构的方法、构建学科思维模型、掌握解题思维方法。实践证明,这一转变不仅使科技教育的本质落到了实处,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技素养,而且将科技教育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极大的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的高考升学稳居黄冈各县市前列。学生科技实践活动中的优秀作品参加18届、19届全国未成年人科技创新大赛,获湖北省一等奖4个,二等奖8个。“为了家乡的进步”科技实践活动作为湖北省未成年人科技创新优秀活动一等奖项目获全国二等奖,这在黄冈市都是前所未有的。
三、努力搭建未成年人科技教育平台
要使未成年人科技教育活动普及、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还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搭建科技教育平台,为科技教育提供管理、制度、时间、场所、资源等保证。
1、领导的落实。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麻城一中科技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将科技教育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并逐步形成了校长及科技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领导、教科研副校长主管、教科室指导督办、研究性学习指导小组具体指导、各年级组班主任和各教研组备课组落实、各科室和职能部门配合,全方位的科技教育管理网络。
2、制度的支撑。未成年人科技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还需要有相关的制度做保证,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旨在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技教育、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活动、规范与激励相结合的一系列制度。主要有:《麻城一中教科研管理条例》、《麻城一中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评选条例》、《麻城一中教科研奖励办法》、《麻城一中学生学分制实施办法》《麻城一中学生奖励办法》等。克服了课堂教学是硬指标,而科技教育是软指标,没
有建立起必要的考核、评估办法的制度性缺陷,把科技教育成果纳入衡量教师业绩和学生素质的考核范围。
3、时间的保证。为了保证学生有较多的时间参与科技活动,我们全面开齐开足(尤其是劳动技术课、社会实践课、研究性学习等课程)课时,各个学科还课堂进行科技教育渗透,教师们还利用每周的三节课外活动、晚饭后的讲读时间、晚自习、周末、寒暑假指导学生进行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科技辅导活动。与此同时,学校图书馆、实验室、微机室等场所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如课外活动一般是兴趣小组自主的小型活动,讲读时间和周末晚上可以利用学校的闭路电视系统播放科教电影电视节目,部分晚自习和周末集中由相关学科教师对各科技兴趣小组进行专门的辅导,寒暑假则指导学生集中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专访、设计制作等科技活动。
4、资源的挖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校内逐步营造起了多维立体的科学教育校园环境和多姿多彩的科学教育人文气息,充分挖掘各种宣传阵地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使学生耳濡目染,渗透科学教育。步入麻城一中,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座六层现代化的逸夫科技楼,楼侧建有长约二十米的科技教育长廊,楼后建有300座的多功能教室,楼内理化生地理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网络中心、广播台、校内电视台、学生科技作品展览室等室外挂着古今中外的许多著名科学家的画像,教学楼四周建有科技宣传黑板报长廊、新闻报纸长廊,还有遍布校内各楼栋办公室、教室的校园网及其终端设备,给学生展示了一个信息时代的广阔空间和无穷魅力。学校在逸夫科技楼楼顶建有天文观测仪,还有占地近四十亩的植物园。在校外,我们与各级科技教育部门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我校学生开展各项科技活动,得到了麻城市科协、科技馆、环保局、卫生局、文化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我校还多次邀请麻城市科协、环保局和湖北省科技活动中心专家来校讲座;今年5月我校能够成功举办了首届科技节,也与麻城市、黄冈市和湖北省未成年人科技活动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学校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然,我校开展科技教育起步较晚,在理论的指导、具体的操作环节等方面仍需要作进一步的探索,特别在培育一支思想业务素质好、有较高科学素养的科技教师队伍上仍需花很大气力,使我校的科技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四篇:浅析利用互联网平台促进客运业务转型
浅析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客运业务转型发展
近几年,道路客运在民航、高铁、私家车的挤压下,市场份额不断被瓜分,道路客运企业客流量、客票收入、净利润三项指标持续下滑,俨然已经进入了极其困难的时期。互联网出行平台的兴起,又进一步对传统班线客运带来颠覆性的冲击和影响,近日,国务院和交通部关于进一步促进出租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网络预约出租管理办法两个政策的发布,使颇有争议的网约车合法化,给客运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客运企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某某集团作为区域龙头客运企业,要想在当今市场形势下实现新的发展,就必须顺应趋势,发挥优势,把握发展机遇,实现转型发展。
一、顺应趋势,把握客运转型的战略方向
趋势一,“客运+互联网”。没有传统的企业,只有传统的思维,传统思维只有一条就是捍卫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既得利益,但这种既得利益会随着互联网在客运业务中的渗透瞬间消失。互联网技术降低了社会信息共享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对于道路客运行业而言,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供需关系相关数据信息逐步对称、透明、精确,满足人们不同出行方式的需要,因此“互联网+”成为客运
发展的重要趋势。
趋势二,服务定制化。“站到站”的服务方式,完全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定制化服务成为客运发展的大趋势。定制化服务是按客户要求,在个性化、人性化、极致化基础上更精髓的一种服务。一方面要求员工既要掌握顾客共性的、基本的、静态的和显性的需求,还要分析研究顾客的个性的、特殊的、动态的和隐性的需求。另一方面它强调一对一的针对性服务,同时,它注重服务过程中的灵活性,强调因时制宜。服务定制化,成为传统客运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向。
趋势三,市场细分化。所谓客运市场细分,是以乘客需求为出发点,根据乘客出行行为的差异性,把乘客总体划分为类似出行群体的过程。在客运市场上,乘客的需求是多元化的,进行市场细分,就是要先发现不同旅客之间需求的差别,把需求相似的出行者群体归为一类,每一个群体就是一个细分市场。传统客运市场,已经逐步呈现出细分的趋势,只有适应这种趋势,才能分析挖掘新的市场机会,制定最佳销售战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二、发挥优势,打造客运转型的独特模式
——推进客运转型,某某独具优势。某某出行平台已搭建成型。该平台是集团公司打造的综合性移动出行平台,基于移动平台架构设计,由信息公司综合客运、租赁公司实际
经营情况及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完成设计开发,服务器端租用联通沃云服务器。目前具备快车、专车、顺风车、在线租车、旅游、乘车购票等功能,并通过多次演示、修改、完善,现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集团公司推进客运转型还具备多重优势。第一,具备品牌优势是前提,某某集团是大型综合交通运输企业,综合实力在同行业排名靠前,在华北地区也具有较高知名度,这点优势能使某某出行平台上线后得到快速推广;第二,某某客运班线网络和车辆资源是基础。首先,基于现有的班线网络,挑选合适的线路开展小轿车班线运输,以小轿车运输为切入点,逐步渗透网络出行平台。其次,某某集团拥有的运力可观,普通客车、豪华客车、公交巴士、旅游大巴以及2000余量出租车;第三,某某汽车租赁的布局是助推器,汽车租赁公司已在省内各地市设立了分公司,在省内形成了业务网络,为下一步进入外域市场奠定了基础。
——立足实际,打造客运转型的独特模式。
“虚实结合”模式。按照“虚实结合,错位发展”的竞争策略,避开竞争激烈的城市专车市场,实施差异化服务和精细化定位。
“资源整合”模式。以“整合社会资源,打造行业平台”为原则,重点推进“城际拼车”、“城乡拼车”业务,在邯郸区域外吸纳城际、城乡黑车加盟经营。在营销上侧重推广“城
际快线”品牌,逐步形成品牌知名度,培育平台流量,并逐步形成模式。
三、加快转型,推动传统客运做大做强
——城际快车,推进班线客运向城际网约客运转型。本着“错位发展”的原则,避开与滴滴出行的正面竞争,开展城际快车业务,同时把班线上的社会车辆(黑车)吸纳到某某出行平台。
根据市场调研,当前滴滴出行等打车软件的竞争区域还主要集中在城市,而跨城出行、城乡出行还是打车软件的蓝海市场。客运公司挑选合适的城乡线路,公关行管部门得到运营许可。公司派出小轿车,仿照“黑车”模式,选定几个距离适中、客流量大的地点作为虚拟站点,如火车站、汽车站、大型商场附近,通过电话、微信、QQ跟乘客联系,约定时间及上车地点,然后按照“先近后远”原则把乘客依次送到目的地。待该模式成熟后,一方面乘客认知度提高,培养了一批稳定的客源,逐步引导乘客使用某某出行平台,同时采取打折优惠、红包奖励等措施,增加乘客粘性和推广力度。另一方面,同“黑车”群体谈合作,采取厉害说教、让利合作等措施,鼓励班线上的“黑车”加入某某出行平台。
在某某出行平台介入后,利用出行平台的位置信息服务和实时通讯功能组织客源,按照“虚拟站点,就近停车”原则,开展“门到门”“点到点”的城际快车服务。
——在线租车,推进传统租车向“在线租车,联网服务”方向转型。在城际专车业务推广基础上,切入在线租车业务,实现租车出行统一网上预约、出行过程全纪录、出行费用统一结算功能。在线租车业务包括小轿车、七座商务车、班线客车、旅游大巴的长租和短租业务。
当前汽车租赁行业,各自为政,独立经营,多数租赁公司没有系统的市场营销措施,客户没有统一的信息渠道,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突出。同时,当前汽车租赁市场有两个机会,第一,随着公车改革的逐步推广,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对公务租车的需求不断增长,为汽车租赁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第二,旅游大巴车的用车方难以找到“一手”车源,通过旅行社、旅游公司找车,存在中间环节,用车成本高。“巴士互联”、“巴士管家”等平台都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省内还没有较为成熟的平台,着眼此项业务有一定前景。
某某出行平台的车辆来源包括企业自有车辆、社会个人闲置车辆、出租车公司车辆、旅游客运公司车辆及汽车租赁公司车辆,通过营销将以上车辆纳入平台。政府、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的用车需求,把所拥有车辆资源和客户的用车需求进行对接。具体步骤是,用户在平台提交用车需求,客运公司通过平台接到客户的用车信息,了解客户所需的车辆品牌、座位数、行程规划、行车路线、用车时间以及天数等信息。调度中心根据现有车辆配置情况,科学安
排运力,在第一时间将用车需求信息在系统中转到车户。车户接到通知后,及时与客户进行联系、对接,根据用车信息预备车辆,规划行程。服务结束后,客户通过平台将租车费用支付给车户,最后对车户和车辆服务打分评价。
——旅游业务,推进传统旅游向“定制游”、“ 游运结合”方向转型。在在线租车的基础上,把某某国旅和之江旅游切入某某出行平台内,开展O2O模式下的旅游业务,做大、做强集团公司的旅游产业链。
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对于品质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据统计,近几年旅游业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旅游市场前景广阔。集团公司具备某某国旅和承德旅游的优势,把某某出行平台和旅游业务相结合是有效途径。具体措施是,某某出行平台得到一定推广后,充分利用某某出行平台的旅客资源,在平台添加旅游模块并定期发布旅游线路、旅游景点的信息,使游客能够及时查询到各个景区、旅游线路的图片和文字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游客自由制定出游方案,输入人数、天数、地名等关键词然后提交到平台。旅行社依照景点实际情况和游客定制的方案为游客提出建议,并及时与旅客沟通、调整出行方案,同时也可以为游客提供景区门票、宾馆预定、私人导游、车辆租赁等增值服务。
——定制公交,推进传统公交向定制化服务方向转型。
秉承“价低有座、一站直达”原则,充分利用出行平台与旅客直接沟通的便利,使乘客掌握主动权,私人制定适合自己的通勤需求。
不同于常规公交和通勤班车,定制公交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主动权完全交到了乘客手上,可以灵活的调整运行路线,避让高峰拥堵路段,提供近似“门”到“门”的公共交通服务,节省乘客的出行时间,也确保定制公交的运行速率。
在某某出行平台添加定制公交的功能模块,客运公司成立专门的定制线路规划部门。定制公交业务的具体操作步骤是,乘客在某某出行平台在线填写适合自身需求的出行起讫点和出发、到达时间等信息,线路规划部门根据乘客出行需求和客流情况,然后设计出最优行驶线路,将线路反馈到客户端,在平台招募乘客、预定座位、在线支付,最终,客运公司根据约定的时间、地点、方向开行定制公交班线。
线路规划部门将随时根据出行平台客流需求调查和招募情况,确定和开通新的定制公交线路。如果乘客希望的出行时间没有出现在此前招募的线路中,可以继续访问出行平台,参加出行需求调查,提交出行需求。客运公司要根据广大乘客的调查信息,陆续推出新的线路或是增加现有线路中不同发车时间的班次。另外,保证乘客每日出行费用远远低于自驾车和乘坐出租车。
交通出行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互联网在渗透生活的同时将逐渐与交通出行融为一体,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我们顺应客运发展的趋势,把握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充分利用集团优势,打造独特模式,在平台的应用中不断完善功能,以满足人们个性化出行为目标,以提升服务质量、为平台用户带来更多的便利为手段,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公路客运业务中的作用,集团客运业务的转型发展就会按照我们设定的方向和目标顺利向前推进,某某客运的明天会依然美好。
2017.5.9 8
第五篇:浅谈发挥手机短信平台教育作用 创新党员教育模式
浅谈发挥手机短信平台教育作用 创新党员教育模式
论文关键词:手机短信 短信平台 党员教育
论文摘要: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手机普及率越来越高,为创新党员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了新的平台。手机短信具有普及性、针对性、时效性等特点,在党员教育中,我们应改变传统观念,充分认清手机短信平台在党员教育中所具有的优越性;遵循教育本质,把握手机短信在党员教育中的运用原则;强化具体措施,提高手机短信在党员教育中的实际效果。
为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探求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的新平台、新模式。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普及率越来越高,如何更好的利用好这一平台加强党员教育,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改变传统观念,认清手机短信平台在党员教育中所具有的优越性
1.手机短信延伸面广,能有效解决党员教育“人员分散难集中”的问题。传统的党员教育培训经常采取党员集中现场培训的形式进行,但受党员工作地、居住地分散等因素制约,教育培训覆盖率往往不高,尤其是老弱病残党员及流动党员,更是难于集中、难于覆盖。短信教育可以克服这些问题,利用手机短信覆盖面广的优势,突破时空的限制,不需集中也能对党员进行教育,形成党员无论是在家外出、城里乡下、工作休闲都能了解政策、接受教育、获取信息、的良好局面。
2.手机短信针对性强,能有效解决党员教育“枯燥乏味难接受”的问题。传统的党员教育培训常常以专人讲授或书本学习为主,这种单向传输枯燥乏味、效果差。短信教育中,可以将党员分成党员干部、机关党员、农村党员、流动党员和离退休党员等不同类别,根据不同类别党员的思想特点和工作需求,分类发送学习培训内容。比如对于党员干部重点选择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廉洁奉公等类别的信息;对于农村党员重点选择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市场动态等类别的信息;对于流动党员重点选择党建动态、就业创业、维权服务等类别的信息。党员接收信息后,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平台进行反馈,变单向灌输模式为双向互动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党员的学习积极性。
3.手机短信时效性快,能有效解决党员教育“信息滞后难凑效”的问题。传统的党员教育培训往往内容单一固定、时效性滞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培训的质量。短信课堂紧密联系当前时事政治热点、群众需求重点、业务工作难点发送短信,能极大地提高学习培训内容的时效性。短信教育可以利用手机短信时效性快的特点,在党的重大政治活动或做出重要决策之际,及时向党员编发相关内容的手机短信,使党员第一时间了解党组织的重大决策;在面对重大事件和急难险重任务时,通过短信向广大党员及时发出号召、做出部署,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
二、遵循教育本质,把握手机短信在党员教育中的运用原则
1.坚持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由于党员的岗位不同,素质能力有高有低,他们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比如老党员与新党员,对党性的感悟就不一样;干部
党员与普通党员的思想觉悟不相同。为此,短信课堂在内容设置上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认知规律,针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目标,确定不同的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搞好分类指导。一般来说,在内容设置上,要同中求异,各有侧重。如就干部党员和普通党员层次不同,就应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干部应作表率,普通党员应唱主角。教育应该是针对什么层次的党员开展什么教育,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把上级的指示精神与教育对象有机结合起来。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胡锦涛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员教育活动的一种崭新理念,在党员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中要做到尊重党员、理解党员、关心党员、帮助党员。首先要畅通民意渠道。利用手机短信的优势,为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党内活动、认真履行党员义务、积极参与党的事务与决策、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创造现实条件。广大党员处在基层建设的第一线,对基层最知情,也最有发言权。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迅速收集民意,最大限度的听取党员的意见,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其次要真心关心爱护党员。要强化服务意识,把关心和服务党员作为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的第一职责。要经常关心党员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关心党员的休假、婚恋、住房等实际问题,要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解决,消除其后顾之忧,从而进一步强化党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3.坚持针对性实效性原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党员教育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是党员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短信教育更要遵循这一原则,力求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好教育效果。在短信教育中要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方面要注重“实际”。党员教育要做到“三个贴近”:贴近党员思想脉搏,贴近党员工作实际,贴近时代发展步伐。另一个方面要注重“效益”。党员教育作为一种特殊活动,其中也存在着投入与产出的效益问题。由于短信教育在人力、资金和时间上投入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投入少、效益高的路子。
4.坚持平等互动原则。平等互动原则的基础是信息沟通、资源共享。手机媒体的应用,为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创造了条件。短信教育者不再是面对面的交流,完全脱离了配合以眼神、体态、手势和语调的手段开展思想教育的工作方式,代之以短信内容开展党员教育工作,这就要求在教育中必须坚持平等的教育理念,为互动教育打下基础。互动是提高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思想上的充分交流、情感上的充分沟通,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受教育者能敞开心扉,向党组织汇报真实的的想法,党组织也能根据党员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从而提高教育的效果。因此,在短信教育中,教育主体要改变居高临下式的教育方法,以平等的态度促进教育中的互动,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强化具体措施,提高手机短信在党员教育中的实际效果
1.打造完备的服务平台,开创党员教育的特色阵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手机的党员越来越多,为服务平台的开通创造了条件。在服务平台建设上,由通讯公司提供技术支撑,依托移动通讯短信服务技术,在组织部门建立手机短信发送接收平台,充分利用手机短信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和覆盖面广的优势,对党员开展短信教育,全力打造短信教育服务平台。同时,为确保服务平台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发送到广大党员手机上,还要建立“党员信息库”。将有移动手机党员的姓名、职务、手机号码等基本情况造册登记,最后统一输入到“党员信息库”中,便于调查和信息采集。
为保障短信教育正常运行,充分发挥短信教育的实际效果,应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由移动通信公司提供技术保障,远教中心具体负责对短信平台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在系统操作上要指定政治上可靠,技术上过硬的专人负责,形成严格的管理体系,确保短信平台的顺畅运行。另一方面,要建立领导审核责任制。在短信发送之前,都要对短信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经过主管领导签字备案,方能通过短信平台发送。严格落实短信发送的各项制度,对于出现的纰漏,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通过完善短信教育的各种保障措施,确保短信教育平台的顺畅运行,提高党员教育的实际效果。
2.精心设计短信内容,提高党员教育的实效性。短信内容要根据《党章》、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中心任务、以及党员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来确定。在内容设计上要注重突出重点、覆盖全面的原则。一是突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创新理论的教育,强化党员的理想信念。二是突出党的基本知识和优良传统教育,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三是突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四是突出科技和专业知识教育,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
利用手机短信平台进行党员教育,内容设置一定要科学合理,既要保障短信平台的顺畅运行,又要满足党员教育的需要。其一,要建立短信数据库。短信数据库是保障短信平台顺畅运行的基础,组织部门要及时组织人员编写出精练简短、通俗易懂的文字短信,丰富短信教育内容。将短信内容按照不同层次、不同时期要求分门别类输入数据库。其二,搞好短信征集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聪明才智,面向党员征集红色短信,收集整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国内外时政要闻,党建知识等各类信息,并严格把好短信质量关,选出内容健康向上、形式新颖活泼的短信,纳入信息库,确保短信教育内容的宣传效果。
3.重视短信教育的反馈环节,完善党员教育的服务功能。反馈环节是短信教育过程中沟通与传递信息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党组织了解党员教育状况的必要环节,它在教育中起着沟通与传递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短信教育的反馈环节,及时收集和处理各种反馈信息,增强党员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畅通党员反馈渠道,及时收集党员反馈信息。短信具有交互性的特点,可以实现教育主体与客体的互动沟通,为了获取直接有效的反馈信息,党组织可以建立专门的信息收集平台,指定专人负责,针对党员的反馈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根据反馈内容进行归档,针对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党员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生活中遇到实际困难,在工作中遇到的矛盾问题,都可以通过短信的形式及时反馈给组织,让党组织及时了解党员的思想状态和心理需求,以便于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其次,提高办事效率,及时处理反馈信息。在收集好反馈信息后,党组织要根据党员反馈的内容,以及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及时处理。在信息的处理上,一是回复要及时,要急党员之所急,想党员之所想,真正为党员考虑,及时为他们解决遇到的难题;二是处理要恰当,对问题的处理要有理有度,有章有法,恰到好处,既解决了党员的问题,又不违背组织原则;三是态度要端正,对党员反映的问题,要从事实出发,客观公正,以理服人,力求问题的圆满解决,让党员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