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扶贫帮困显成效 村民感激心记牢
扶贫帮困显成效 村民感激心记牢
春夏之际,草木贲华,一派欣欣向荣之景。5月31日一大早,辛庄村10多位村民代表带着两面锦旗前往XX分局,感谢分局为XX村扶贫脱困所做的努力。村民代表激动的说:“我们村地处偏远,无人问津,自从XX分局驻村扶贫以来,水泥公路修起来了,文化广场建起来了,扶贫产业成立了,我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真的很感谢XX分局为我们村所做的贡献!”XX局长亲切接待了村民代表,表示分局会紧跟党和政府的领导,再接再厉使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自XX分局驻村扶贫以来共协调资金120万元为XX村修筑了2.5公里的水泥公路,同时还为该村修建了文化广场,并捐赠了音响图书等资料设备,极大的改善了村容村貌,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XX分局扶持该村种植药用菊花550亩,菊花收入每亩约2600元,土地流转租用金每亩每年1000元,该项目直接促使该村31个困难户脱贫。
第二篇:实践出真知,深入显成效
实践出真知,深入显成效
关心农村,农民生活,落户访问,积极调研。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情况 ,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我们在开展工作的第四天走上了集市,开展调查和宣传工作,我们的宣传主要有三个方面:食品安全,问卷调查,化肥使用。
调查农民当今的生活水平和村官调研情况,比起以往农民的收入增多了不少,农业收入占了很大的部分,而且本镇工业也比较发达,工业发展解决了当地人民的就业问题。村民就村官调研问题侃侃而谈,感受到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重视,积极向我们反映需要的大学生村官,感受亲切。
我们还主动与当地的村民一同开了一个座谈会,向他们了解情况.在两个多小时的交谈当中,我们了解到了村子里的风土人情,并就当地在建设当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教育状况,税费改革,村政府职能改变等问题交换了意见.时间虽然不是很多,可是我们从村民的话语和眼神中读明白了他们的希望.会后,我们还根据所得资料认真讨论了下乡访问的主题和调研方向,制作了相关的问题,使下来的活动更有针对性.知己亦要知彼,然后就是把诺言付诸行动。
我们落户访问主要是参观了解新农村建设和拜访老党员两部分。
第三篇:凝心聚力抓扶贫党建引领显成效
凝心聚力抓扶贫党建引领显成效
摘 要:凌云县以党建引领发展,扶贫攻坚推动跨越,按照“创先争优”、通过开展“双带双变”“构和谐”的思路,围绕“扶贫开发,推动发展”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党建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党建;扶贫;显成效
凌云县地处广西西北部,是集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贫困地区、大石山区于一体的特殊县份。县域面积2053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其中4个瑶族乡)110个行政村(社区),2012年末总人口21.9万,其中农业人口19.8万,汉族、壮族、瑶族分别占总人口的45%、33%和22%。境内属山岳地形,海拔在250-2000米之间,喀斯特石山区占40.4%,土山面积占59.6%。年均降雨量1669.6毫米,是广西的暴雨中心。森林覆盖率77.41%,人均林地面积11.79亩。有耕地14.5万亩,人均0.66亩;水田5万亩,人均有0.23亩。1984年国务院划定为特困县,199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享受少数民族自治县待遇,2012年国务院划定为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党建引领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思路及做法
凌云县以“党建引领扶贫”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实推进全县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初步探索出贫困大石山区推进新一轮扶贫攻坚的新模式、新路子。一是扎实开展 “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为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二是以“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等活动为契机,在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支部学陇雅争先进,支书学天来争优秀”活动,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有榜样,争有目标”; 三是通过开展“双带双变”(即抓示范带党建,使基层组织变强;抓党建带产业,使产业结构变优,促进基层党建和特色产业协调发展)和“双培双促”(即把农村党员骨干培养成经济能人,促进农村能人队伍建设;把农村优秀经济能人培养成党员,促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促进优秀乡土人才培养)活动,让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四是通过开展“双挂双强”(即选派县直部门优秀干部挂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选派先进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到后进村挂职指导)活动,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五是组建“六个一”(即帮扶村要有一名县委常委领导联系指导,一名第一书记主抓,一名组工干部蹲点,一名驻村,一名大学生村官入村,一名经济能人带动)扶贫服务队伍为扶贫开发做好组织保障;六是结合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引入竞争机制,推行 “政府挂牌、‘两委’竞标”工作机制,搭建公平竞争平台,探索实行农村扶贫攻坚农业产业项目竞标制度,增强党支部带领群众致富的信心。党建引领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效
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以来,凌云县紧紧围绕自治区“富民强桂”新跨越的战略部署,以生态建设为主线,发展生态农林经济、工业循环经济、生态旅游产业经济,以扶贫攻坚为重点,切实加快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致力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据统计,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99亿元,同比增长12.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09亿元,增长30.5%;财政收入1.46亿元,增长20.12%;农民人均纯收入3798元,增长1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41元,增长14.98%。
虽然凌云县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制约凌云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贫困人口数量庞大,深度贫困人口比重高。目前,全县还有67个贫困村。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全县贫困人口10万人左右,贫困发生率在50%左右。二是资源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的矛盾突出。凌云地处桂黔滇喀斯特地貌向南蔓延扩散的生态安全屏障区、珠江流域水源地被污染和破坏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大百色水源地上游水源涵养区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境内生态环境保护十分重要,区域限制性、禁止性开发比重大。三是贫困人口因灾因病返贫率高。由于农业基础差,底子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粮食生产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农民自我积累少,一遇到大的自然灾害,已越过温饱线的贫困户又重返贫困之列。四是扶贫开发资金投入总量不足。凌云县财政较为困难,扶贫开发主要依靠国家和自治区投入,而国家和自治区投入的扶贫资金与全县艰巨的扶贫开发任务的需要有一定差距,市、县基本没有配套资金。党建引领扶贫开发工作形势的思考及建议
在党建引领扶贫开发工作中,按照“强基础、调结构、重民生、夯基层”的工作思路,努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带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让贫困群众得到更大实惠。
(一)以党建为抓手,锁定对象为基础,解决重点区域发展问题。一是切实抓好党建引领扶贫开发政策的落实,锁定党建引领贫困区域和贫困对象,让贫困区域和贫困农民享受政策,得到实惠,得到发展;二是认真实施规划与管理。党建引领扶贫开发项目做到“计划围绕规划下,项目按照规划做,资金随着规划走”。
(二)以党建为引领,“制度创新”为要求,解决民生问题。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根据人民群众的愿望决定工作走向,围绕农民需求来确定工作重点,以改善党群关系、巩固民心基础来衡量工作成效,促进干部联系群众制度的创新,把干部作为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建设的主体,不断巩固和发展干部作风建设的新成果,调动群众的主体作用。在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一事一议”的模式积极带动广大人民群众抓好贫困地区及边远山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继解决贫困群众饮水难、行路难等实际问题。
(三)以党建为契机,“群众增收”为根本,解决产业发展问题。一是拓宽设置,党组织建立在产业上。围绕产业建支部、技术建支部、项目建支部,采取“支部+公司+协会+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党小组+产业示范区”等形式,在全县形成 “茶叶党建”、“桑蚕党建”、“烟叶党建”、“油茶党建”等较为有特色的党组织。同时,抓好县乡(镇)、村企、村协、村村结对共建,与产业党组织之间采取“一帮多”或“多帮一”模式结成共建对子。二是优化资源,把人才集聚在产业上。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作用,开设“流动党校”。组织开展集中学、错开学、娱中学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村党员素质,为产业党建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先锋引领,把党员先进性体现在产业上。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党员带头返乡创业。建立甜玉米种植加工、竹编等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基地。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开展产业培训和创业就业、劳动力转岗就业培训。
(四)以党建工作为目标,“项目帮扶”为抓手,解决战斗力的问题。落实党建工作,转变干部作风,彻底转变农民群众的致富观念,把公益项目、惠民项目、民生工程都以支部的名义组织实施,编制种植、养殖项目定点帮扶党员,确保党员有能力起到表率作用,进而增强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探索“支部+协会”的模式,建立了“农村党员农业科技现场培训基地”,在实践中解决思想,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进外来项目,统筹城乡发展,为广大群众长期致富增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四篇:即墨市“三点一线”工作法显成效
即墨市“三点一线”工作法显成效
即墨市结合“解放思想提境界、激情创业谋跨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立足实际,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探索实施“三点一线”工作法,促进和提升重点工作,效果明显。
一是把握重点,奋力攻坚克难。围绕市医院片区改造、蓝色硅谷核心区建设、山大青岛校区等全市重点工作,积极开展“攻坚克难、勇创一流”活动,以重点工作带动全局跨越。市医院片区改造涉及房屋623处,拆迁工作点多面广、任务艰巨,工作组克服畏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通过调查摸底、透彻宣传、分轮次入户走访等形式,在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基础上形成的拆迁补偿、规划和集体资产处置方案,得到了大多数被拆迁群众的支持。
二是突出亮点,打造特色精品城市。通过开展城市建设与管理集中攻坚活动,着力建设特色精品城市。一是突出高端性。在“疏老城、建新城”中时刻体现建设的高标准,按照设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的要求,建设宜居幸福的新城市。二是突出永续性。以高起点规划保障高品质城市建设,学习借鉴先进地区 “疏老城、建新城”的经验做法,保持整体规划的前瞻性、全局性,兼顾局部品味和单体特色,推动城市形态向现代化城市转型升级。三是突出精品意识。将精品意识融入城市建设的全过程,通过精心施工,精雕细刻,发
加大选派干部的使用力度。根据选派干部的考核情况、工作表现和专长优势,在研究调整任用干部时,适时提出调整任用意见,对工作成效好、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
第五篇:地税局能级考核显成效
编者语:近年来,清城区地税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任人唯才,全面提高地税队伍综合素质,为地税事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007年,清城区局在全市地税系统率先推行能级管理机制,制定《清城区地税局能级考核管理办法》和《清城区局组织收入工作考核办法》并严格贯彻落实,实现“以能定级、按能配岗、岗能匹配”的工作局面,将能级考核与奖金直接挂钩,充分调动全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已全面形成任务-职责-考核一体化的人员考核机制,全局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现将该局的主要做法刊发如下:
科学配置人力 能级考核显成效
近年来,清城区局通过科学应用人力资源整合理论,以测评、竞赛和培训等方式,积极完善以能力评价为核心、以能力发展与提高为目标、以考核奖惩和管理使用为手段的干部管理机制,初步实现了全系统岗能科学匹配,为建立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公务员队伍激励机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大胆改革,创建“三军齐发”新机制,全面提升行政执行力
(一)重设职能部门,改变管理体制,全面优化机构设置。首先,区局机关以省局“新三定”方案为依据,根据工作实际将区局内设部门调整为综合股、征收股、管理股、重点税源管理股四个股室,对机关内部人员全部实行扁平化管理。挑选优秀人才留任机关工作,全部实行一人多岗,职责分明,致力打造一支精简、高效的区局机关精英队伍。同时将优化出来的人员全部充实到基层分局,要求将好方法、好作风带到一线,实行人力资源向基层一线的全面倾斜。现阶段,我局机关部门共有24人,平均年龄31岁,拥有全市地税系统最年轻、最精简的机关人员架构。
其次,转换职能部门管理分工,提升日常管理效率。在税源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中,我局完全摒弃了以往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的模式,结合实际全力推行“三军齐发”机制,即由征收股连线征收组,负责税收收入任务下达和考核,管理股直接连线纳服组,负责涉税事项审核与涉税政策执行;重点税源管理股直接连线稽查局和税管员,主要负责税收检查与纳税评估。“三军齐发”机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从全局出发又实现了“三位一体”功能,成为推进构建税源管理新模式最有力依托。
最后,立足基层分局实际,提出“两个创新”推行基层分局管理新模式。一是创新办税服务厅功能建设,营造一流办税环境。我局率先开创“税费分离”办税新模式,提供“人性化”纳税服务保障。分别设立税、费征收专窗,如税款征收前台开设外来经营户专窗,社保开设人力资源公司专窗,专门为特定人群提供个性化服务。其次是在办税服务厅设立“咨询辅导岗”和咨询专线,由基层分局税管员轮岗,为纳税人提供办税指引、咨询辅导等,派发文明服务卡和纳税指南资料,并兼顾负责纳税服务厅的秩序管理。二是创新基层分局功能组别设置,实行职能机构的有机统一,全面打造优质、高效的办税环境。2008年我局利用引入协管员用工制度的优势,率先在全市地税系统中开展基层分局管理体制创新,将基层分局划分为纳税服务组、税费征收组、税收管理员组三个组别,各组之间各司其职。通过在全市率先成立纳税服务组这一创新举措,由纳税服务组担当分局中心枢纽,促进全局人员的全面沟通合作,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科学分析,有效整合,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要适应税收现代化新形势的需要,干部管理就必须树立资源开发与利用意识,逐步建立岗位、职务、干部、人才等资源统筹安排、优化配置的工作机制,更好地调动和保护干部的积极性。干部岗位资源的深度开发,关键是要人岗相宜。一是科学分析岗位结构。通过开展岗位需求调查,按照岗位职责、技能需求、责任风险、难易程度和工作总量等因素,合理设置岗位级别,并结合全系统人员的学识、年龄、性格、性情和性别结构,对职位进行职务和岗位的细分,并整理出详细的岗位配置表,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二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坚持“人事相配”原则,对人力资源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以事设岗、以岗择人”与“以人定事、以事核人”相结合,个体上力求人尽其才、才职相当,宏观上做到工作总量与人员数量、任务难度与人员素质相适宜,体现高岗高能、岗能匹配。三是完善人事改革措施。强化人事工作的服务指导能力,继续深化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等相关选人、用人机制,并通过大力实施城乡三年交流、岗位五年轮岗交流,进一步激发队伍活力、整合组织资源、创新人才机制,努力营造既奋发进取又和谐相处的人力资源环境。
二、以人为本,统筹规划,深入推进能级管理
该局按照税收规律和行为科学理论要求,通过对每个干部的能力等级考试和工作实绩考核,确定地税干部的能级等级,并把能级等级与岗位目标考核、人员动态管理、奖金福利分配相结合,从而建立起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激励机制。
一是分类设置能级。科学设置能级是实行能级管理的首要环节。从理论上讲,能级类别划分越细,越能准确反映某一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越能反映该岗位干部能力的实际情况。但是,能级类别划分过细,将会给后期的能级测试带来困难,也不利于干部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该局在能级管理实践中,将全体干部分为四大系列五个能级。四大系列分别是税收征管、税务稽查、行政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五个能级是把上述每个系列人员按照一定的评定方式,分成1至5级,能力越强,能级越高。
二是综合评定能级。对干部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判断,是能级管理的关键环节。该局主要采取考试和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考试占60%,考评占40%。考试采用书面形式,50周岁以下人员一律闭卷考试,50周岁以上人员可开卷测试;考评分为自评(主要是学历、职称、荣誉、调研文章)、互评、工作实绩量化评和党组综合评四种方式,按照自评分10%、互评分30%、工作实绩40%、党组考评分20%的比例,计算出个人考评分,考试得分加上个人考评分即为能级得分。
三是充分激励能级。适当的激励是推动能级管理正常运转的润滑剂。该局的激励机制主要实行“三个挂钩”:能级与职务挂钩。中层岗位必须由第3能级以上干部担任,科员以上岗位必须由第2能级以上干部担任,级变职变,初评和年终达不到能级标准的自动辞职;能级与岗位挂钩。规定综合评定分数没有达到65分不予评定能级,不能在执法岗位工作,必须下岗培训或待岗学习,等达到素质要求后再申请参与能级评定;能级与物质利益挂钩。采取“按能级分配”的方式,根据干部的能力及其岗位贡献分配“能级津贴”,未评上能级的没有津贴。由于能级管理确保能者有其职、有其位、有所获,因此不断激励干部提升素质,向更高能级迈进。
四是动态管理能级。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尝试,力求使能级管理机制具有动态和开放的属性。对做出突出贡献者,当月给予升级奖励,对工作发生重大失误和违规违纪者予以降级,确保奖惩及时,激励有效。同时年终根据每个干部的工作实绩、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和素质提高情况,调整能级。对努力学习、成绩突出、能力增强的干部,提升能级;反之,则降档。该局规定每年有10%的升、降档比例,使能级保持动态平衡。
五是配套完善能级。为进一步完善能级管理机制,该局采取了三项配套措施确保全面提升干部综合素质。首先,强化业务培训。能级管理要求形成一种学习机制。为使干部能得到终身学习和持续培训,该局制定了《射阳县地方税务局干部教育培训暂行办法》,积极推进内容全面、形式多样的全方位教育和贯穿地税干部职业生涯全过程的全程教育培训体系。其次,完善激励机制。每两年组织一次实务性全员业务考试,不及格的待岗继续学习;每年组织一到两次业务比赛,前三名的命名为业务能手并给予奖励,在全系统确立“素质决定命运,能力决定发展”的用人导向,引导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潜心钻研业务,提高个人技能。第三,实行绩效考核。把每个单位、每个干部的工作目标予以分解和量化,进行定性定量考核,使干部的工作成绩转化成能统一进行比较的分值,从而使干多干少、干好干坏有比较,能力大小能分辨。
三、着眼长远,深入调研,完善能级管理运作
能级管理实行的是以考定级、以级定岗、按岗计酬、全员参与的动态管理模式,打破了“官本位”的传统观念,确立了“能力本位”的新理念,为有能力的人才开辟了全面发展、实现价值的新道路,充分激发了全体干部的工作热情,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推行能级管理制度,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实践的前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善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推进深化。一是形成共识是基础。建立激励机制、推行能级管理,必须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广泛征求意见,兼顾不同层级的利益诉求,避免诱发新的矛盾。同时各项规定要与公务员制度改革及该局其它改革措施衔接配套,避免重复劳动和彼此抵触。能级管理及其配套制度只有贴近工作实际、符合职工意愿,才有利于推广和实施。二是思想工作是保障。能级管理覆盖全员,难免会遇到困难和阻力,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作用,将工作做细、做实。在试行初期,该局也有个别同志对此不理解、有想法,局领导有针对性地找人谈心,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消除了少数同志的疑虑和偏见,获得了理解与支持。三是严格考核是关键。制度一经颁布,必须坚持执行。再好的制度和办法,不认真落实如同形式。为确保能级管理和工作奖惩措施落实到位,该局切实加大对干部的日常考核力度,在考核中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搞迁就照顾,不搞一团和气,通过科学规范的考核促进管理、推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