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培养与发展研究报告

时间:2019-05-12 14:47: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听障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培养与发展研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听障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培养与发展研究报告》。

第一篇:听障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培养与发展研究报告

兰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个人课题”

《听障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培养和发展的研究》

研 究 报 告

兰州市盲聋哑学校 韩媛

一、问题的提出:

担任聋校听障学生数学教学工作的十年中,经过本人长久的教学

实践,发现听障学生普遍害怕学习数学,对于同样的数学内容,教师常常多次详细讲解,学生反复练习,但仍有错误出现。例题讲过好几遍,换句话表述或者换个数字,学生就不会做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有的教师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听障学生思维不灵活、知识掌握的太死板等等。但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后,我发现有些学生是不能正确理解数学词汇、概念,定理及命题;有些学生是不能正确理解题意;有些学生是分不清题目的条件和结论,有些学生是无法识别隐性条件等等。这些问题与听障学生没有掌握好数学语言有很大关系。

《聋校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聋校数学教学的开展,旨在培养和发展听障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进而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近年来,特殊教育的有效教学研究非常活跃,先后出现了《提高聋校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报告》、《提高聋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探索》等研究课题,可见如何培养和发展聋校听障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已经成为聋教育教科研关注的对象,也使得本课题的研究有了一定的科学价值。

我对本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涉及初中部6个班级,共91人,调查结果显示:准确、规范使用数学语言的学生占15.6%,使用能力一般者占39.4%,使用能力较差者占45%。根据这些数据说明听障学生的数学语言使用和表述与《聋校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还有明显的距离,基于以上情况,我采取了调查、测试、座谈、讨论等方式对造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①数学课堂教学囿于“只重结果,忽视过程”和“只需会做,不必口述”的传统教育倾向的影响,使听障学生缺少语言实践的机会。②教师对数学语言的作用缺乏认识,导致听障学生数学语言不准确、不规范,因而阻碍了听障学生思维的发展。③听障学生因为语言障碍想说而说不清楚,而且没有耐心去倾听,久而久之,就不能准确规范地表达数学语言。④学生本身听力障碍的原因,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提出《听障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培养和发展的研究》课题方案,旨在进一步寻找聋校数学语言能力训练的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方面的理论依据,努力探索并逐步完善听障学生数学语言能力训练的实践模型。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听障学生:指听觉失聪而导致言语障碍,给正常交流带来不便的

学生。

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是一种科学语言,它是指对数学概念、算式、公式、运算定律、法则及解题思路、推导过程等的表述。数学语言具有准确、抽象、简练和符号化等特点。数学学科中的语言,除了通常所说的文字语言外,还包括数学的符号语言、图形语言、逻辑语言等。

听障学生数学语言能力:指的是听障学生能够把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相互转化,能用手语清楚、准确、有条理地表达思考过程,能与他人合作交流。

培养:指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成长。在聋校数学教学中培养听障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就是要让听障学生用手语有信心说,喜欢说,学会说,能准确精炼的说。发展: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学习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1年8月):

(1)查阅一些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动态;

(2)通过开座谈会、调查问卷测试形式,对聋部初中各班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分析,搜集听障学生数学语言表达中出现的LH常见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并分析原因,制订研究方案。2.探索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2年5月):

(1)根据“聋校数学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所提出的有关要求,初步制定了听障学生数学语言能力评价标准。

(2)针对自己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理论学习、课堂观摩等活动提高自身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明确听障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要求。

(3)探究听障学生数学语言能力训练的有效途径和方法。①进行教学研究。根据目标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具体研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教学设计和实施等。积累教学案例,分析案例,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反应及时反思,制定相应的培养策略,探究培养途径和方法。

②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积极参与各年级的教学研究课,从中探索规律,反思教学设计程序与实际效果,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为听障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研究积累实践资料,不断完善评价标准等。3.总结阶段(2012年6月—2012年7月):

在这一阶段,本人重点进行了资料的收集,比较系统地总结与反思探究过程中的经验,思考如何将本课题研究引向深入,赋予本课题研究更丰富的内涵,同时,将已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撰写出结题报

告。分析课题存在的不足;展望课题继续深入研究的可能性及前景。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本课题通过一年的研究,取得以下成果:

(一)激发了听障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欲望 1.建立了和谐、平等、愉快、成功的学习氛围

第一,我在课堂中建立了新型的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平等的充满关爱的学习环境中,去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去无所顾及地思考探索,去畅所欲言地发表看法和见解。第二,倡导了互助互爱的生生关系。学生的学习活动大部分是在集体中进行的,我尽量引导他们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同伴身上出现错误是很自然的现象,教育他们不仅不能互相轻视、嘲讽,而且要学会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2.引发内驱力,提高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信心

在研究实验中,我尽量保持一颗博爱的心,面向全体学生,承认个体差异,帮助听障学生建立起在数学课堂中说的欲望和信心,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二)训练了听障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1.以教师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听障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听障学生的数学语言,我要求自己对概念、法则、术语的叙述要准确,不能让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为此,我在教学中坚持做到了以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透彻的理解。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讲解,力求能用手语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地准确表达。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对听障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2.在口头表述中,训练了听障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为了使全体听障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都能得到训练,我在课堂中改变了那些形式化的小组合作,灵活运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练习评价”的训练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 “语言训练为主线、思维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并在积极的评价中,使学生说的热情得到激发,说的能力得到提高。

①独立思考:在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使全体学生都得到“说”的发展。

②小组讨论:在学生独立思考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由4—6人为一组的相互提问、共同商讨、解决问题。这样在每节课中人人要说话,使那些胆小的、手语表达不好的学生能逐步提高。

③练习评价: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通过相互讨论、相互评定来达到主动探索和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评议过程中,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3.在学科的不同内容中,发展了听障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数学语言说的是否完整、准确、简洁而有条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不同课型中“说”的培养侧重点。所以,我做到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在每一个环节重视对学生“说”的培养,而且注重在不同课型中“说”的培养侧重点也不同。

(1)在概念教学中重视了让学生说出本质

在概念教学中进行“说”的训练是由直观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桥梁。因此,概念教学中我重视让学生描述出概念的本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不但能说出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的具体内容,更要说出概念关键词句。而对于近似概念,则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共同点与内在联系和易混淆之处。

(2)在计算教学中重视了让学生说出算理

在计算教学中,加强算理教学,重视“说”的过程,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又能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我重视“说”的培养,让学生说算理、说运算顺序、并要介绍自己的多种算法,以及优化的理由。同时对于计算中的错误让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及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也得到同步的发展。

(3)在应用题教学中重视了让学生说出思路

在应用题教学中,让学生有根有据有序地分析、推理,通过手语讲述解题思路,说出自己的想法,填写数量关系式等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结果在课堂上学生你一言,我一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我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三)激发了听障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在以前的课堂上,看到的只是学生们疑惑的目光,虽然,也有气氛活跃的场面,但那只是学生对老师人格魅力的敬佩,而非对知识的向往,在他们的心中对知识只有吸取,对老师的意见只有言听计从,对学习的回应也只有不断地听写。而今,看到的不再是以前那个死气沉沉的课堂了,看到的是充满生机,不断迸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洋溢青春气息的,散发求知欲望的课堂,是一个师生和谐,相互成长的课堂。在课堂中没有教师的呵斥,没有学生的嘲笑,有的是一双双期待的眼神,一只只高举的小手,一阵阵鼓励的掌声。听障学生告诉我,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时时刻刻都在用,学习数学不再那么抽象,那么枯燥。

(四)增强了自身科研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为了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一直把研究过程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与校本培训紧密结合。课题研究不再是我的负担,而是成为教学的一个增长点。在数学课堂上,我注重听障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大大促进了学生“说”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听障学生“说”数学的能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积累了一些课题研究的经验和可操作的方法,提高了业务水平,丰富了课堂教学经验。我通过培养和发展听障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研究的探索,改变了只重知识传授的现状,做到了在把握知识目标的同时关注听障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发展、情感态度的延伸等多方面,力求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一年来,我在市、县、校级研讨课中不断发展,得到听课专家以及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我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同时,加强理论研究,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反思与教学论文,撰写教学论文《浅谈听障学生数学语言 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教学案例《分数应用题----加强训练,提高听障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和教学课例《认识平面图形》。

六、结论分析与思考

(一)结论分析

通过本课题研究我认为培养听障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在数学课上抓住一切机会,重视听障学生的“说话”训练,以“说”促“思”;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数学学科特点,针对不同听障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特点,激发学生“说”的欲望,有方法地采取多种训练模式,发展全体学生“说”的才能,提高听障学生的基本素质,使更多的听障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问题与思考

1.本课题研究的面不够宽泛,未能让更多的教师从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受益,目前本课题研究虽到了结题阶段,但我将在更广的范围内推广本课题研究的成果,让更多的教师分享我的研究成果。

2.就研究的对象来说,我遇到许多问题,如在课堂教学中,虽采用各种形式培养听障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但听障学生的表达能力普遍较差,而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何使每个听障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都得到更好的发展,值得进一步关注。

实践使我知道,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听障学生的语言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一年的研究,虽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都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其他教师们的帮助,在这里向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本课题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上所提的思考必将成为我今后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邵光华、刘明海:《数学语言及其教学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2期。

2.钟家芳、宁腾芳:《数学语言表达中的典型错误分析》,《数学教学研究》2002年03期。

3.王建军:《关于数学语言的一些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年12期。

4.《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兼、孙晓天主编,2002年5月。

5.张宁生:《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华夏出版社,1995年1月。

6.朴永馨:《特殊教育概论》,华夏出版社,1993年10月。

第二篇:浅谈听障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浅谈听障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内容提要:

人的学习、生活、交往、就业等无一不与语言能力相关,可以说,提高听障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听障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语文教学是实施这一目标的主要阵地。笔者从“注重发音技能和语言器官的训练,尽量补偿听力缺陷;养成言语习惯,发展听障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重视课外阅读,进行语言积累,提高听障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间断地习作,进一步提高听障学生的书面语表达能力”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对提高听障学生语言能力的点滴感悟,呈现了一种生活化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听障学生 语言能力 提高 生活 活动

语言有两大功能:一是思维的工具,二是交际的工具。聋人要在主流社会中生存,并且能够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就必须学习并掌握主流社会的思维方式、交际工具。从这一点来看,听障教育的根本是语言教育,没有语言教育,听障教育的一切目的都难以实现。因此,面对我们的学生——听障儿童,无论其聋的程度如何,都应该运用一切手段,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语言(主要是书面语)能力。

那么,如何提高听障学生的语言能力呢?

一、注重发音技能和语言器官的训练,尽量补偿听力缺陷

对我地区的大部分听障儿童来说,失听之后,没有很好的补偿措施,也没有专业的语训康复机构,在七八岁,甚至更大才进入聋哑学校,此时,他们的发音器官已经僵硬退化,对语言的理解几乎为零,笔者认为就此情况,作为语文老师必须重视对听障学生发音器官和呼吸器官的训练,促进他们语基技能的发展,使其能够正确、大胆、自觉的去发音。为此,笔者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都进行相应的常规训练,如,唇操、唇齿操、舌操、拟声„„促进学生发音器官的灵活性;吹气球、闻花香、打哈欠„„增加肺活量,促进呼吸系统的协调性;吊单韵母、发复韵母、交替练习清浊音„„提高学生的发音技能;看口型发音或写话,促进学生看话能力的提高。这些常规训练不只是在低年级进行,而是贯穿于整个听障教育的语文教学活动中。

二、养成言语习惯,发展听障学生理解和运用的语言能力

“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景,在一定情景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因此,要形成和发展并进一步提高听障学生的语 1 言能力,是需要在完整的情景、真实的实践中完成的,即语言经验来源于生活。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交际工具,毫无疑问,生活便是养成听障学生言语习惯,促进他们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发展的源头和广阔天地。于是,笔者形成了生活化的教学风格。

1、体验生活,给听障学生必要的语言刺激,激发他们言语的欲望。孔子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学记》)只有积极的参与,才有可能吸取精华,获得滋补。我校听障学生绝大部分寄宿,生活面较窄,生活体验、语言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所以要设法给他们创造各种体验生活的机会。

(1)创设语言氛围。在教室的墙壁上悬挂名人名句,在板报上抄写妙语佳句,在“学习园地”展示学生作业中比较好的组词、造句、作文,在常见物品上随进度张贴词句,如针对刚入学的听障学生,可在教室的电视机上贴上“电视机”一词,适时的教学生朗读并打手语,使他们形成概念,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生活中的常见物品,随后可出现一些句子,如“这是电视机。”“我们的电视机是银灰色的。”“我喜欢看电视。”“昨天晚上,我们收看了电视直播的乒乓球赛。”„„使听障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语言的存在,并且适时指导朗读,促使他们产生说话的欲望,建立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信心。

(2)丰富日常生活。经常组织一些活动,拓展听障学生的生活面。如,每天的兴趣活动,每周一次去超市购物,每月一次去郊游„„老师须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并随时引导他们观察、认识周围的一切,告诉他们如何用语言表达所接触的事物,如针对刚入学的学生,告诉他们事物的名称、特点、功能等,出现词卡和手语,随后则根据实际情况出现短句、句群„„呈现后要求学生跟读,进而朗读,这也就是学生语言“习得”的过程,可促使听障学生形成恰当的语感和运用语言思维并表达的习惯。

2、创设情景,给听障学生提供理解语言的机会,发展他们运用语言的技能。听障学生的认知特点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观察不细致,对语言的感知和记忆能力不高。所以在生活体验中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零星的片段,对与老师的交谈也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于提高听障学生的语言能力极为不利。因此,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对生活的片段,语言的情景进行逼真的再现,引导学生反复观察,全面把握,准确运用语言表达,并把口语表达记录下来,促使其书面语能力逐步发展。

(1)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老师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运用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等把生活的片段保留下来,必要的时候在课堂中再现。如针对刚入学的听障学生,他们见男人就说是爸爸,见女人就说是妈妈,这时就拿出班上学 2 生各自父母的照片,配合词卡下意识的去训练,使学生不仅会读、会认、会写“爸爸”“妈妈”两个词,而且意会词的具体含义,形成其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又如,录下课间的操场、大扫除时的教室、星期天的公园等场面,在学习“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一句式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引导听障学生口语表述,并在各自的小黑板上书写自己表述的内容,老师及时指导,促使学生进行语言(尤其是书面语)训练,提高语言能力。(注:在指导时运用手势汉语,这样有利于听障学生形成主流社会语言思维的方式,不能让聋人手语影响正常的汉语语序。)

(2)积极发挥听障学生的主体作用。有些生活的情景是适于表演的,听障学生的视觉优势使得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只要教师导演得法,他们就可以把生活搬上讲台,也可以把课文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

课堂活动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或引导学生对表演的情景进行叙述,如在学习“先„„再„„然后„„最后„„”的句式时,事先指导某位同学表演整理床铺的过程,寄读生都有整理床铺的经验,表演只是有重点的把生活重现。表演结束,引导学生准确地叙述这一过程,并写在自己的课堂练习本上,老师及时给予指导纠正。同时鼓励学生课后表演更多的生活片段,并写出来。或针对一段话指导听障学生进行表演,如学完了《老山羊请客》、《小猴子下山》、《蒋小芸洗手帕》、《群鸟学艺》„„课文后,把课文排练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语言的感悟。无论剧本是实际生活还是课文,都要重视直观的视觉感受与语言文字表达的密切关系,使他们能够在表演中领会语言表达的方法,形成并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3、实践活动,给听障学生运用语言的天地,养成他们言语的习惯。“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语言在交往实践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巩固。我校学生大多数住校,日常交往的对象主要是老师和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往基本都使用聋人手语,与老师的交往则意味着聋健交往。只有老师在与学生交往时利用各种机会,实施语言训练,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怎样说,怎样写,怎样用,才能提高听障学生的语言能力。

(1)利用日常对话,“习得”语言。

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交往让儿童学会语言。儿童学习语言是功能在先,技能在后的。对于对有声语言的认知几乎为零的听障学生来说,学习语言的过程与幼儿相仿,笔者以为针对听障学生的语言训练,应该在师生日常对话中抓住时机,下意识的、自然的、甚至是“拾遗”式的让学生逐渐理解有声语言的表达顺序和方式,启发其运用有声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意识,才能让听障学生在极少的聋健交往机会中获得语感,“习得”与主流社会正常沟通交流的语言经验。

很多常用的句子在教科书上并未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联系具体语境,多次呈 3 现,听障学生还是能够理解和运用的。如“明天谁值日?”“今天中午吃的哨子面。”“谁拿走了我的教参书?”“昨天晚上看的什么电视节目?”“我昨天晚上看了NBA篮球赛,我最喜欢科比。”„„这些日常对话都可以先用聋人手语联系具体情景和动作来演示,学生理解以后,再按主流社会的语序配合口语打出汉语手势语给他们看。经常这样做,听障学生不断得到语言刺激、强化,自然“习得”语言经验。

(2)随时书面交流,“学得”语言。

聋健沟通交流是聋人适应主流社会的具体行为,聋健交际中运用最多的方式是笔谈。笔谈能力和技巧的培养无疑是听障教育的重中之重。为此,笔者为班里的每位学生准备了小黑板和对话本。

课堂上,合理运用小黑板进行书面语表达和笔谈训练。例如每课的组词及句子练习,口语或手语表达后,请学生写在小黑板上,便于老师检查纠错,促使学生正确运用书面语。在对话教学中,小黑板的作用尤为重要,口语表述后,师生进行笔谈训练,学生把对话内容写在小黑板上,老师一目了然,节省了不少时间,增加了语言训练的容量。

对话本请学生随身携带,便于随时个别交流。鼓励学生与各位老师、保育员进行笔谈。这其实是很好的语言实践形式。一段时间下来,请学生回过头来看一看,读一读,联系曾有的具体情景,学生会在实际操作中领会笔谈的技巧,提高聋健交流的能力。

笔谈是语文教学的延伸,是对语言能力的巩固,也应成为听障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笔谈中,教师们应该互相协调,根据学生的已有语言基础选择恰当的谈话内容,使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

三、重视课外阅读,进行语言积累,提高听障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只有通过一定量合适、正确的阅读,才能培养出良好的语感,掌握丰富的词汇和规范的语言。

1、指导听障学生阅读,进一步提高他们理解语言的能力。

听障学生要完全读懂课外书并不容易,如果不进行指导,久而久之,便会失去阅读的兴趣。因此,我每周两次,每次30分钟左右,陪学生读书。基本上都是挑选相同的书给每人借一本,这样师生共读一本书,鼓励学生提问,为他们解释书上的语句,帮助他们读懂书中的文字。还常常利用班会时间,选定某一主题,组织小小故事会,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有声语言、手势汉语、手语、表演等)讲讲读过的内容。

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要用去老师不少的时间,但是对于提高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必须持之以恒,就如老子言:“慎终如始,则 4 无败事。”

2、引导听障学生积累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方法的引导至关重要。课外阅读中,适时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帮助他们进行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言素材,学习更规范的书面语。因此,无论是摘抄还是体会,坚持写读书笔记都是课外阅读不可缺少的环节。

四、不间断地习作,进一步提高听障学生的书面语表达能力

要真正提高听障学生的语言(主要是书面语)表达能力,写作练习是极其重要的。从二年级开始笔者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开始是结合学生生活指导他们写一个词、一句话(这阶段进行了一年多),接着发展到写两到三句话,然后是一段有主要内容的话,进而写几段有主要意思,语句通顺的话。一开始,听障学生写的颠三倒四,很难看懂,只要坚持面批,慢慢就会理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渐渐提高。因此,为了听障学生真正掌握主流社会的语言,小练笔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必须得当面给学生批改的,无论批改有多么艰难,也不能懈怠。

总之,人的学习、生活、交往、就业等无一不与语言能力相关,可以说,提高听障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听障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语文教学是实施这一目标的主要阵地,其它各科教学也应尽可能地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以便真正达到提高听障学生语言能力,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目的。

第三篇:浅谈听障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定稿)

听障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华 莉 盐城大丰市特殊教育学校 224100)

内容摘要 本文从苦练内功,身先垂范;立足课堂,切实抓好口语交际训练;走进生活,加强口语实践的锻炼这三个方面讲述了特校语文教师如何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听障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其以后融入正常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 键 词 听障学生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 实践 思考

引言

俗话说“铁树开花,哑巴说话”,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听障孩子说话的困难,所以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很惊讶,听障学生耳聋口哑,何能口语交流?这正是被很多的老师和家长忽略的问题。其实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听障孩子从小就佩戴上先进的助听器,有的甚至装上了电子耳蜗,开始走进“呀呀学语”的全新世界。作为特校的语文教师,笔者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听障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其以后融入正常社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实践与思考

2.1 苦练内功,身先垂范

教师良好的口语表达技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老师幽默诙谐、形象生动的语言不仅能唤起学生说话的兴趣,而且无意中会提高学生的言语技巧。老师饱含深情地范读课文,学生会有意识的模仿。所以教

师要苦练内功,以出色的口语表达能力作好听障学生的表率。

在现实的聋校课堂上,一些教师图省事,常常省略了完整的口语的表达,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干巴巴的手势语和一些支离破碎的词语,这对培养听障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极为不利的,我们知道,教师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熏染着学生、改变着学生,试想一个整日只用手语交流、闭口不开的教师又如何能教出口语表达良好的听障生呢?因此,我们要比正常学校的教师更加注重自己的每时每刻的口语表达对听障学生产生的影响,说话时口型清晰准确,声音响亮,语言表达完整有条理,表情自然,面带微笑„„让听障学生的视觉补偿功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2.2 立足课堂,切实抓好口语交际训练

聋校的课程设置中专门为听障学生开设了语言训练课,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单凭几节语言训练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将口语交际训练融入语文教学的其它领域中去,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有意识地培养听障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持之以恒,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2.1 紧扣教材,开展好专题训练

打开聋校语文实验教材,我们会发现,从一年级起,“看(听)话写词语”、“看(听)话写句子”、“看(听)话说话”、“对话”,对听障学生进行的口语训练在逐层推进。教师千万不能将这些当成阅读材料让学生一读了之,这些都是学生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将要使用到的,掌握了它们对听障生大有好处,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训练他们能较流畅地进行口语对话,然后作一定的延伸训练,比如进行了同学之间如何借橡皮的对话训练后,教师应该利用课堂上随手可拿到的铅笔、尺子等让学生继续做类似的对话练

习,以加深印象,熟练掌握这种类型的口语交流。2.2.2 重视课堂发言,让学生想说、敢说、乐于说

课堂上的45分钟,是师生互动的45分钟,教师要善于利用这时间,在进行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除了鼓励他们的大胆表述之外,还要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想好再说。给学生时间,一方面是寻找答案,另一方面便于训练他们抓住要点,突出重点,有条理地表达。教师除精心设计问题,巧妙控制节奏外,还应要求学生声音洪亮,语速适中,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别人也才能听清。2.2.3 赏读课文,抓好学生说话的基本功

要让学生能进行清晰的口语交际,先要打好“练口”基本功。朗读是指有感情地诵读文章,通过有声语言把课文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从培养说话能力方面来说,朗读是学习准确发音、丰富词汇、培养语感、提高普通话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让他们要读准字音,声音洪亮,其次,要语速适当,停顿准确。朗读宁静的环境和自然环境描写时语速要慢一些,而读表现迫切心情的语段则要快一些,还要学会 恰当的停顿„„。朗读的要求和技巧很多,教师要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慢慢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2.4 角色表演提升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和能力

李吉林老师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语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巧妙创设交际情境,能使学生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说话的训练中去。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情境表演正是符合了这一要求。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寓言、童话等,教师可

提前制作一些头饰,课堂教学时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学习,走进故事情境,诱发他们创造力,促进口语发展。对学生来说这表演的过程既是创作过程,又是交际过程。

2.2.5 在合作学习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合作学习为同学在课堂上进行口语训练提供了机会。在教师的组织下,就一个问题展开讨论,每个学生都要发言,通过讨论达成共识或者保留不同意见,这样,增加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2.3 走进生活,加强口语实践的锻炼

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是进行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要想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课后的实践锻炼必不可少。我们要摒弃以往只进行听、看、说的训练,而忽略“交际”这个核心的错误做法,努力把口语交际的训练置于真实情境中,重点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交际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从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在交际中训练语言,获得身心愉悦和审美感受。2.3.1 学会倾听、提倡阅读和背诵,让学生拥有丰富的语言积淀 与正常的学生相比,听障学生的语言积累贫乏得可怜,正是因为他们从小丧失了一条最重要的语言积累的通道——倾听。倾听是语言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正常的孩子在上学前即使不识字也会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了,就是因为他们在平时的倾听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语言词句,知道如何去表达。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倾听,在倾听中学会各种丰富的口语表述方法。

听障学生平日口头语言的积累甚少,如果再不加强书面语言的积淀,那到他们需要表达时往往会觉得腹中空空,无法用合适的词句来描述自己的感

受。这个道理就像老农储粮一样,平时日积月累,存下来要用时才拿得出,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听障学生的语言积淀,让规范的书面语来修正口语中的语病,让他们通过大量的阅读在脑海中储存大量丰富的优美的词句段,以便为其口语交际提供丰富的资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正是说的这个道理吗?因此,对于阅读中发现的优美的文段或经典的语句,教师不但应该要求听障学生多读,还可以让他们摘抄到本子上,并加以背诵,让他们达到铭记在心,出口成章的境界。2.3.2 善用契机,开展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

只要做有心人,生活中处处都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好场所。如班上新转学来一位同学,教师可组织一场小小的欢迎会,会前给学生们布置好要交流的内容,会上让他们和新生作个自我介绍,详细说一说自己的姓名年龄个人爱好家庭地址家中成员等等,最后还要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对新同学的欢迎。

时常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春日去郊游、夏日捕鸣蝉、秋日看枫叶、冬日打雪仗,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去感受四季神奇的变化,欣赏如画的美景,从而轻松自然地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听障学生大多住宿在校,学校每天晚上安排有一定看电视的时间,教师可有选择地推荐他们看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第二天时晨会课上组织他们畅所欲言地交流,谈谈个人观后感。

在校园内、社会上常会发生一些想不到的偶发事件,学生往往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事十分关注。这时候,教师可抓住偶发事件的有利时机,进行即兴说话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如初冬时一个早晨下了一场浓雾,这一自然现象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少见的,我利用这件事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通过上网查资料后讨论探究为什么会有雾,它是怎样形成的。不仅训练了学生的

说话能力,还调动了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积极性。又如在校期间,一名同学在食堂里玩耍时不慎将其中一名学生碰倒在地致使他门牙落地。我就让这名学生说说事情的经过,同时也让别的同学谈谈自己在这件事中得到什么教训。这些生动的生活实例既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学校经常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助残”感谢会、“六一”庆祝会、校园艺术节、广播操比赛、跳绳比赛等。精彩的活动之后,学生往往还沉浸在兴奋之中,意犹未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不但有话可说,而且兴趣盎然。这时,教师要适时提醒他们注意口述条理清楚,用词得当,语言流畅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逐步提高。比如今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每班出几个节目进行汇演。学生们欣赏完后,就情不自禁地讨论开了:我们班的节目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哪个班的节目让人眼前一亮,哪个节目形式陈旧,哪个同学表现出色等。此时,教师就要因势利导,启发引导学生从节目内容、表演形式、服装道具及表演等方面展开讨论,学生们讨论得热火朝天,这样就达到共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结束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我们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文明、和谐、个性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科技的飞速发展让先进的助听设备为听障学生插上了一双美丽的翅膀,让他们开口说话有了实现的基

础,只要我们特教工作者持之以恒地辛勤努力,教会他们飞翔的本领,我们的听障学生一样能在语言的天空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聋校语言教育研究》

陈军

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

2008年出版 2 《新课程视野中的聋校语文教学》

陈军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9年出版 3 《中国特殊教育学基础》 陈云英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出版 4 《听力残疾儿童心理与教育》

张宁生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出版 5 《听力残疾儿童心理与教育》

张宁生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出版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施向军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6期 7 《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

王志凯、王荣生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4年11月

第四篇:谈如何培养听障生的语言能力论文

1.引导听障学生把题目读通、读懂、读熟(对培养语言理解力,学习规范数学语言表达有很大的帮助)重视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低年级新教材多以图文结合形式出现,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独立阅读题目有困难,多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读懂题目、读懂图意,正确的找到解决问题所要的条件题意,低年级学生解决应用题的第一障碍是文字障碍。会读其字,不解其意。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熟读题目,找出重点词句说说、读读、议议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意思,或采用转译的方法进行理解。如一个足球50元,一个排球40元,一个篮球60元;(1)篮球比足球贵多少钱?(2)排球比篮球便宜多少钱?“贵、便宜”这两个词学生较难理解。因此要求学生多读几遍后,采用换词法读读后交流、比较体会。如:把“贵”换成“多”,把“便宜”换成“少”再读,小组讨论、比较题意是否改变。接着用更具体的数学语言60比50多多少?40比60少多少?表示出来,最后转译为数学算式,这道题就解决了。教学中我充分考虑到听障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实际认知水平,对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句及生活场景,及时运用实物,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给予讲解,为理解题意扫清障碍,在此基础指导学生反复读题,讲题,读透文本,挖掘出其中隐藏的信息,使数学文本发挥出最大的功能。要真正地让学生掌握读通、读懂、读透题意,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只有“想”才能使“读”达到深入理解,真正掌握文本的内涵。

2.培养听障学生说准确、完整的语言

众所周知,听障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较差,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常常会出现所谓的“哑巴话”,这是聋人的习惯语言方式,只说重点词语,不能连贯成句,或只作简单的回答,不作详细的分析,因此在低年级教学中我就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鼓励学生说完整的句子。如教听障学生数数时,我摆出6根小棒,指导学生从1数到6,然后说出有几根木棒。听障学生一般只说“6”,连量词“根”也不带,这时我及时引导学生说“有6根小棒”,不论学生说得是否清楚,只要语句完整,意思正确,就及时给予鼓励。再如,初学加减法时,在口算练习中,有很多学生直接说出得数,我就要求学生先说出算式再说出得数,不仅训练了语言,还增强了对算式的理解记忆。长此以往,学生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语言习惯,每个同学的语言能力都有了不同的提高,为他们以后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培养听障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要循序渐进,逐步进行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语言训练,经常会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在一堂课上难以用短短的几分钟的训练就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可以分别在与此内容有关的几堂课上做反复的训练,不要急于求成。如学习数的组成时,必须会说“几和几组成几”,借此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但有一定的难度,想在一堂课上要训练出较好的口语效果,就会花费比较长的时间,使教学内容进行不完,影响了整个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果脱离教学实际单独的进行这句话的训练,学生对这句话的意思就不会理解,也就很难记住。如在学习2~10的组成时,从学习2的组成开始,我就训练学生说“1和1组成2”,学习3的组成时,继续训练学生说“1和2组成3”,“2和1组成3”、……依此类推,每次学数的组成,都要求学生会说“几和几组成几”,学到10的组成时,学生不仅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而且还可以正确的说出这句话。这样循序渐进,学生才能学得轻松,记得牢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生的言语能力得到了发展。总之,提高低年级听障学生数学语言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数学教材特点,把简单的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直至一段文字的训练,贯穿于每天的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课堂中,要多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理解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激励他们各抒己见,相互补充、相互纠正,随时随地的进行语言训练。同时也要把我校听力补偿,言语康复,医教结合,康教一体的教学理念,应用到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当中。在教学中既锻炼学生语言能力,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听障学生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2018-02-10 09:36

15岁道20岁以上的听障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当于或低于正常儿童五年级(13岁)的水平。此外,只有10%的听障显示可以达到初中二年级的阅读水平。导致缓慢的因素很多。其中三个因素最为关键,一是听力损失程度,二是听障出现的年龄,三是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环境。

一、听障儿童的语言环境与正常儿童有着根本不同

听障儿童获得语言与正常儿童有着根本的不同。对于多数听障儿童来说,如果他们的父母也是听障人,用手语的自然对话情况也许与正常儿童的一样,但是手势交流与视觉交流(如读唇)的相互混合都会影响后期儿童的语言发展。大多数听障儿童的父母是非听障人,也不懂手语。因而父母与儿童互相交流的作用在听障儿童语言获得中就更为复杂。很多听障儿童都是在人生的青少年时期以后才学会手语,他们的语言并非从父母那儿得到,而是从伙伴那儿学来的。

二、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方法存在争议

在教听障儿童学习语言上有些争议。概括起来有如下四种学习语言的方法论。

(一)采用先听说后读写的方法:即首先强调说与理解能力,因此这两方面是社会交际的最重要方面。这一方法包括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读嘴唇理解语言(读唇),以及充分利用儿童残缺不同的听力。

(二)坚持教授正常语言:即只教听障学生读唇技能,也不允许用口语的混合。这一方面法论的理由是任何手势交流与视觉交流(如读唇)的相互混合都会影响后期儿童的发展。另外,手语交流较其它都容易,因而会导致儿童无兴趣继续学习其它语言技能。

(三)教授手语:即一种专为听障人设计的手语。理由是听觉受损坏的儿童的视觉与触觉较常人更为敏感,因此,手语对他们更为适合。这种方法也较易使听障儿童不能与其他正常人交流,因而产生距离。

(四)综合交际法:即各种交际方法都让听障人使用。对有些人来说,综合交际法即是手语及口语同时应用,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则强调先学会手语然后将手语做为基础去获得其它形式的语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教听障人学习口语(指依赖听觉的语言)的方法论占主导地位。近几十年来,综合交际法逐渐成为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主要方法。总之,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受到以下几个不同因素的影响:1﹒听觉受损程度;2﹒父母是否同属听障人士;3﹒接触语言的年龄及接受语言训练的持续性。此外,这些儿童的语言发展与正常儿童的发展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三、听障儿童阅读与写作存在困惑

听障儿童的手语能力虽然能够发展很快,但是一旦到了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发展阶段,就不那么乐观了。据一些研究指出,听障儿童的阅读能力一般远落后于正常儿童。研究者在英格兰与威尔士的聋哑儿童的调查,发现一般15到6岁的听障学生只有9岁左右正常儿童的阅读能力。这种类似情况在新西兰、瑞典以及丹麦均有,这似乎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通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研究者提出听障儿童的语法系统与正常儿童有着质与量的区别。听障学生的错误不但忽视正确答案,而且还将一些不合语的句式认为合乎语法。语言系统与正常儿童有不尽相同之处,写作能力自然校正常儿童低。真正的写作问题是因手语系统不同而呈现不同。手语使用者的语法与汉语语法不尽相同,因此,语言转移现象出现在写作语言上。

学习手语及口语的听障儿童,尽管运用与汉语同样的语法系统,但由于在大脑中的表现形式有区别(在正常儿童主要以语音形式,而听障儿童则以手势形式),因而影响到听障儿童写作能力的发展。如果听力受损为轻度,儿童的成绩与正常的类似。但是如果听觉受损严重,其成绩就低得多。研究者认为用语音形式记忆的听障儿童通常较易发展阅读及写作能力。听障儿童阅读能力的提高取决于他们能否将语言在语音上与外形上的特性应用在阅读写作上。因此,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一样能在阅读中学会语言的不同表现形式,但这种能力对听障儿童更为困难。

四、听障儿童交际能力与正常儿童不同

由于大部分听障人的交际是面对面的交际,其它形成的交际则很少应用,例如电话交流,隔墙交流等。这些不同形式的交流告诉我们语言的应用因场合而异。但是听障人是与非,听障父母的交际方式与正常儿童不同。这种不同甚至在婴儿期就存在。研究者发现听障儿童的父母常较多地运用命令性控制性语言。此外,听障儿童与非听障母亲的交流也往往是单向的,不同于正常儿童的语言环境。由于听障儿童的父母常用指示性语言,因而使儿童本身较被动,最终导致母亲不再与听障儿童进行正常的会话交流。而用手语口语相结合的交际方式的母亲孩子较仅用口语的母亲孩子会话交流要频繁得多,而且相互合作也较多,对听障儿童的交流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下载听障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培养与发展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听障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培养与发展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听障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养成范文大全

    听障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养成 【摘要】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可以促进听障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要想通过数学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工具。如果特殊教育学校听障......

    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培养习惯之一专心“听”的习惯。 在人际交往中,说与听是同时出现的。作为说话者,要说得得体;作为听话者,要听得明白。听话者要学会倾听、聆听,善于用耳朵捕捉说话者的关键信息,倘......

    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倾听的目的在于思考,而思考则需要用表达来表现。让学生善于倾听-勤于思考,进而乐于表达-主动倾听,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形成一个丰满的、立体的能力系统。例如教师给学生讲《小木偶的......

    听障及智障学生心理与教育

    听障及智障学生心理与教育 第一部分听障学生心理与教育 一、听力残疾学生心理 (一) 听力残疾的诊断 1、什么事听力残疾的诊断 听力残疾的诊断是通过听力检查对被检测者有无听......

    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实验研究方案

    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实验研究方案 一、实验课题的提出: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数学语言是一门科学语言,它是指对数学概念、算式、公式、运算定律、计算法则......

    体验 :培养听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范文大全)

    体验 :培养听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如皋特殊教育学校 俞爱福 朱爱萍 [内容摘要]听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实质是一个复杂的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经过体验,并且是......

    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能力5篇范文

    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能力 什么是能力?能力是指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本领。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 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