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的意义

时间:2019-05-12 15:0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的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的意义》。

第一篇: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的意义

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的意义

杨长汉

完善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促进养老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口迅速老龄化,老龄赡养率急剧提高,使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收支缺口日益加大,面临着不可持续的危机。虽然经济尚欠发达,但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老年赡养率急剧提高。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980年老龄人口赡养率仅为1:12.8,但到2002年这个比率提高到1:3。据预测,到2030年赡养率将为48.95%,2050年将达到55.46%,人口快速老龄化导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支出急剧膨胀,收支缺口加大,制度面临财政不可持续的危机。从1996年起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开始出现少数地区收不抵支。1998年上半年有17个省收不抵支,全国总平均首次为收不抵支,1999年上半年收不抵支的省份扩大到25个,全国总平均为收不抵支,2002年全国除浙江、福建、广东和山东四省外,其余省份都出现支付缺口。1998年以后中央财政用于弥补养老金缺口的转移支付几乎以每一年100亿元的速度增长。1998-2002年中央财政已补贴养老金缺口1294亿元。

在基本养老保险面临的人口压力和财政危机面前,为了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国务院从“大社保”的概念上早在90年代初就确立了三支柱模式,鼓励企业年金发展。劳动保障部提出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目标:“广覆盖、多层次、保基本、可持续”。今后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替代率目标只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水平保障,要使企业职工退休生活水平不至于大幅下降,企业年金第二支柱的重要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出来。企业年金制度由雇主发起、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养老责任,是分散职工养老风险、增加职工退休收入不可或缺的一大支柱。多支柱养老保障模式是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中协调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结果,倡导国家责任、企业责任与个人责任的协调,提供养老保障不再是国家单方的责任。国家只负责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养老保障基本的社会公平;企业提供企业福利制度,承担有限的社会责任;个人明确自我责任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分担养老保障责任。中国企业年金实行DC型完全积累制,不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有利于将当前过高的基本养老保险实际替代率降下来,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增强企业与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从而从整体上促进养老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缩小退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在当前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转型过程中,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待遇差距具有逐渐拉大的趋势,需要通过企业年金制度来补充企业职工退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根据《2006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企业退休职工退休金人均为8568元,事业单位的职工退休金为16152元,机关单位的职工退休金为17628元。2000年至2005年的6年间,全国企业职工的退休金以年均5.70%的速度增长,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金年均增长速度分别是10.95%和8.95%,无论从存量还是从增量上来看,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水平都明显高于企业职工的退休金水平。虽然最近特别是十七大以来,政府在不断上调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但上调幅度仍然远远低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水平。企业退休人员平均退休金只有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平均退休金的一半左右。

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终身创造财富,没有理由让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工作终身后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因此,企业应该通过企业年金合法地为提高 文章出处:《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研究》

杨长汉 著

杨长汉,笔名杨老金。师从著名金融证券学者贺强教授,中央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教师、金融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研究员。职工未来退休收入。在2006年的“两会”上,原劳动保障部表示,2006年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126件建议都涉及到养老保险问题。其中,反映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差距过大以及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偏低问题的建议最为集中。同样的学历、工龄、退休年龄,因为工作单位不同而导致退休待遇相差悬殊,这显然不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因此,通过发展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形式增加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可以缩小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与企业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差距,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推动薪酬制度和公司治理完善,提高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 从整个社会来看,企业是社会财富创造的直接主体。离开了企业集中社会最优秀的人才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基本前提,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全民福利的最终和普遍提高都无从谈起。建立企业年金,吸引人才流向创造生产力的企业部门,才能促进劳动力市场正常发育,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企业年金就是一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通行的做法,欧美国家的企业普遍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和企业年金市场的发育,是对中国传统的企业福利制度的根本性改革,是一种新型的企业薪酬福利制度安排,它与企业年薪制、雇员持股计划、期权计划等企业薪酬福利制度一起构成一个完整“一揽子薪酬”体系,对于完善初次分配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意义重大。由于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受益权具有可携带性和可转换性,采取个人账户管理方式的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将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发展企业年金将促进中国企业激励机制、收入分配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等微观机制趋于完善,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年金计划发挥“金手铐”作用,将职工待遇与企业经营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员工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统一,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吸引住高素质、高品位的人才,稳定企业人力资源,最终达到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推动金融深化,促进社会长期投资

中国金融市场的结构特征是银行业资产畸重,资本市场等长期性市场发展不充分。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是长期性的金融工具,企业年金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延迟的支付承诺,其平均资金积累周期长达30年以上,其发展势必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养老基金包括企业年金基金,经过一定的时间积累,发展成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企业年金基金本身具有的长期性、稳定性、规模性、追求长期稳定投资回报等特点,影响资本市场的制度、结构、效率、金融工具创新、市场稳定性等,同时企业年金的社会保障属性还要求企业年金基金投资必须以资本市场比较规范、成熟、稳定为前提。

中国目前仍然实行金融分业管理,需要向金融混业经营方向发展。在我国当前金融管理法律框架下,而企业年金基金的管理机构分别有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承担,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同一机构可以担任不同的管理角色、同一金融行业可以承担不同的企业年金管理角色,不同金融行业和机构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将促进我国金融业将实现从分业经营格局走向混业经营。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货币类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将既为中国货币市场、固定收益市场、股票市场提供投资来源,又促进三个市场的发展。

养老基金包括企业年金基金,本质上是一种长期性资金,需要长期的投资市场匹配。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即短期性资金市场,资本市场即长期性资金市场。目前中国金融市场资产分布的特征是银行储蓄长期居高不下,银行贷款成为社会生产性资金的主要来源。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的银行化、金融资产的储蓄化、金融市场的短期化,导致银行储蓄存款扮演了多种角色、承担了多种金融功能。银行过度集中了金融风险,资本市场发展不充分,不利于直接融资的实现,不利于资金的资本形成,不利于金融功能的完善。从全社会融资方式来看,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在金融资源配置上占据了主要的份额,挤占了资本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方式的发展空间。居民储蓄资产畸高,储蓄的一大目的就是一居民养老预防性资金储备,反映金融市场缺乏合理的机制、工具、渠道,推动闲置资金进入养老储蓄和投资市场。通过发展企业年金来替代和分离出居民银行存款用于养老的长期投资,可以有效、成功分流银行长期储蓄,促进长期投资市场的发展。由于企业年金基金资产管理的专业化、基金化、信托化特点,对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的治理结构、监督管理、信息披露、投资能力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可以促进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从整个金融市场来看,养老基金包括企业年金基金的发展,有利于推动金融深化、促进长期投资、优化金融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2文章出处:《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研究》

杨长汉 著

杨长汉,笔名杨老金。师从著名金融证券学者贺强教授,中央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教师、金融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第二篇:试论中国企业年金发展问题

试论中国企业年金发展问题

一 我国企业年金市场雏形

企业年金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后,按照量力、自愿原则,由企业和职工自主建立的一项企业退休金制度。1991年6月26日国务院下发了33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立了:“实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1](P189—192)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2000年国家正式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规范定名为企业年金[2](P249—257)。中国企业年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标志着中国养老体系正在朝着国际通行的“三支柱”养老模式转变,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的管理方式主要有三种:1.行业、企业通过自办,设立了个人帐户,建立企业年金计划,这主要集中在电力、铁路等行业。2.企业通过其他金融产品,积累资金,设立非正规的养老金计划。3.企业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团体年金保险和个人年金保险,设立养老金计划。这种形式目前是年金的主要形式。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已有1万7千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有650多万职工参加,占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人数的5.3%,积累的基金达四、五百亿元[3]。我国年金的发展条件已日益成熟,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年金的发展仍处在起步和探索的阶段,需要不断完善和规范。

二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然面临很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如:1.政策瓶颈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第42号文件《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明确规定:“企业年金实行基金完全积累,采用个人帐户方式进行管理,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2]。同时,该文件规定辽宁省为试点地区,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决定是否进行试点,可确定一个具备条件的市进行试点。尽管深圳、上海、山东淄博等城市陆续推出对企业年金的优惠税收政策,北京市也针对中关村高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提出了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税前列支的规定,但这依旧只是个别区域的试点行为,离大范围的政策落实还相距甚远。另外,可操作的基本制度建设明显滞后。比如,企业年金管理办法、帐户办法、基金投资营运办法等还没出台。2.投保方行为企业年金的实际操作违背初衷。企业年金设立的初衷是为职工提供养老的补充保障。发达国家里,企业年金享有税收优惠政策,只要求个人在养老金领取时缴纳个人所得税,因而企业年金又被称之为“延期纳税计划”。而在我国,投保企业的行为短期化、分配不公现象比较严重,养老金没有起到为职工养老的作用,而是成为“延期工资支付”,在投保后的较短时间就采取退保方式,将企业年金分配给职工。1999年中国团体养老金业务的规模总数是166亿元,其中有67—108亿元被提前领取了[4]。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从保险合同订立到终止,除了几个企业高层操作人员知道,被保险人始终是不知情的。从投保到退保,在这个保单上填有姓名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态度被忽略了。而员工肯定不愿退保,退保不但损失了手续费而且失去了其需要的养老保险。年金险成了逃税的通道。由于国家规定保卫收益不纳税、不计入债务,一些企业资金通过投团体年金险的名义在保卫公司的帐户上躺了一段时间以后,以退保的名义又重新回到企业帐上。年金险成了腐败的温床。有的企业伪造职工名册投保年金险。在一些内部人控制严重的企业,甚至按照级别、职务来分别投保。那些在名册上有名实际上不存在的人,或者设定了门槛(如要在企业干满几年的限制)拿不到这笔钱的职工的那部分钱就不知去向了。有的企业手段更高明,退保金拿到后,还以奖金的名义扣掉20%的所得税后再发给职工。这些问题在一些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3.承保方行为在一些企业利用团体年金险进行洗钱、逃税、腐败的过程中,部分保险公司某种程度上在充当企业的“帮凶”。企业团体年金保险是目前各人寿保险公司各大险种中销售最好的险种之一,也是各大保险公司利润的一个重要贡献点。但另一方面,目

前企业团体年金险的退保率是其它同类险种的数倍以上,是目前保险公司所有险种中退保率最高的一个。虽然根据有关法律规定,退保是企业的自由,保险公司是无法控制企业退保行为的。但保险公司对企业借道团体年金险的目的心知肚明,只不过大多不愿“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因为无论企业投保还是企业退保,保险公司都有利可图:投保增加了自己的业务量,拓展公司的业务规模,企业退保,保险公司可以名正言顺地收取一定的退保手续与管理费用,基数在1%—5%不等[5]。这对保险公司而言也是一笔数额不菲的收入。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部分保险公司在与客户签定协议时,利用为企业量身定做的名义,在审核程序上走过场,甚至帮助企业蒙混过关。4.承保方的经营管理现状企业年金保险一般都是长期契约,对承保方的专业化管理要求很高,国际经验显示“信息技术系统、业务管理体系、投资管理体系”是成功经营企业年金的三道阀门和堤坝,否则,企业年金将缺乏安全保障机制,有可能成为洪水巨浪。在美国,针对企业年金业务管理的专业化要求,出现了众多的第三方管理公司,如美国汉维特公司(HewiitCompany),他们专门为中小型养老金公司和自保企业提供专业化管理;信安人寿保险公司(PrincipalLifeInsuranceCompany)、信诺保险集团公司(CignaCorporation),他们为养老金公司提供专业化的投资咨询和委托管理资产服务。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年金市场显得不成熟5.被保险人维权意识不够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有关企业未履行告知义务等原因,企业员工普遍对企业年金感到陌生,甚至有的员工认为企业年金与己无关,大都数职工的维权意识非常薄弱。

三、促进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思路

据世界银行统计,到2026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人中将有1/4集中在中国,这意味着我国刚刚建立起来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障体系中养老支出负担将日渐沉重。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研测算,我国未来25年的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将高达1.8万亿元[3]。从总的方面来看,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将来不可能大幅度地提高了,因为现在我们每年都面临大量的基金缺口,都是由财政补上的钱。所以今后提高养老金水平主要是要根据企业的能力,国家鼓励企业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在OECD国家1/4老年人以及1/3以上的劳动人口参加了企业年金计划,其资产的迅速增加,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日益上升,甚至在英国这一比例达到了73%,在美国是66%,在瑞士是70%[6]。在美国,养老金资产规模是12万亿美元,相比较而言,中国目前的养老金规模还很低,发展企业年金应该说大有潜力。中国的养老金占个人资产的总额大概1%左右,而在欧美的发达国家,这个比例可能要到40%左右,即使是在亚洲其他国家也是比我们的比例要高很多。预计到2010年,中国的共同基金和个人的养老金总和应该能够占到个人资产的7%左右, 资产规模应该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以上。[3]所以,应该非常重视如何引导和培养企业年金市场。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加强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建设:1.为企业年金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和法律环境,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劳动保障部作为企业年金主管部门,应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抓紧拟订企业年金管理规则、依法实施监管、促进企业年金的改革和发展,形成“政策引导、企业自主、市场运作、政府监管”的新的管理格局,逐步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在中国,发展企业年金市场的关键环节是制定统一的企业年金运行规则。目前中国金融机构实行分业管理,各类金融工具的介入,需要各金融机构之间有协调统一的运行规则。如:制定履盖银行业、证券业、基金业、保险业、信托业的统一的企业年金运行规则。完善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这涉及到三方面内容:筹资、运行、受益人享受时的税收优惠。除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方面应该给予优惠外,企业年金基金在运营和投资时期积累资金的增值收益税、利息税等也应有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2.降低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拥有世界上最慷慨的养老金替代率制度退休制度,对一些人员的养老保障远远超出了经济承受能力。据调查,全国有10个省市区平均替代率超过100%,最高达125%[7]。目前发达国家养老金平均只有40%到50%左右的替代率。如此高的替代率不仅不科学也不具有可持续性。随着多元化养老金

体制的逐步建立,退休金替代率要逐步降到缴费工资(而不是退休前的最后工资)的60%以下。这样不仅会大大减轻国家负担,也会极大地推动企业年金的发展和普及。3.加强对保险公司在团体年金险方面营运的监管作为国内企业年金市场的探索者—中国保险行业,将成为企业年金市场的主要推动者和供应商。早在1998年,中国人寿就介入了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市场,他们在借鉴香港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个人帐户式的分红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并在深圳试点。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寿险公司年金业务保费收入已达380亿元。企业年金市场的进一步启动将是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一次历史机遇。为此,保监会应加强对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的监管,确保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同时,还应积极与各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制定相关政策,共同促进企业年金市场的健康发展。4.放宽对企业年金投资限制,允许其进入证券市场企业年金是企业和员工依据自愿的原则建立起来的,是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附加养老金,它不是退休人员生活的基本保障,因此其抗风险的能力较强;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年金的参与强调自愿性,它只有保持较好的盈利性,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员工参加企业年金计划。国外养老金投资运营的实践表明,股票或其他权益证券的增值能力显然高于国债或银行存款。因此,政府有可能放开企业年金的投资渠道,逐步实现投资渠道多元化。5.建立合理的企业年金治理结构目前我国已经实施的《信托法》,为建立以委托管理为主的企业年金治理结构创造了条件。企业年金信托,就是企业按期将年金作为信托财产交付信托投资公司,由信托投资公司设立独立帐户进行管理和运用,实现年金的积累和增值,并在职工符合条件时对其发放年金的一种信托制度,属于资金信托中的一个信托品种。信托制度以其特有的财产安全保障功能和灵活性, 使得企业年金信托制度具有广泛的优越性。

首先,从年金资金的安全保障功能上看,企业所交付的年金成为信托财产后,受到信托法所规定的信托财产独立性制度的保护。信托投资公司成为年金在法律名义上的所有人,但该部分年金资金独立于信托投资公司的固有财产,也独立于其管理的其他信托财产。因而,这部分年金资金不受企业、信托投资公司、受益人的任一方债权人的债权追及,即使企业或信托投资公司破产,这部分年金资产也不能列入破产财产的范围。其次,从企业方面来看,信托制度本身特有的灵活性,使得企业可以在年金信托中保留若干权利,从而有效满足年金制度的各种特别要求。例如,职工在本企业工作若干年以后,才能够享有信托受益权;在职工违反劳动纪律时,为了对该职工进行惩罚,企业可以减少应计入该职工个人帐户的一期或多期年金数额等。而在保险制度中,就很难全面实现上述各种特别要求。最后,从年金资金的运用方式来看,信托投资公司运用年金资金的效率更高、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信托投资公司是专门从事代人理财业务的机构,拥有大批具备金融知识和管理经验、擅长投资的专业人员,使得企业年金财产能够得到有效管理。在资金范围运用方面,信托投资公司可以合法地进行实业投资和证券投资、贷款、同业拆放等,资金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并且可以设计多样的投资组合,不仅可获得较高的收益,还能够分散投资风险。

第三篇:目前中国企业年金投资监管的主要内容

目前中国企业年金投资监管的主要内容

杨长汉

信息披露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应当按照规定向有关监管部门报告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情况,并对所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该条规定所说的有关监管部门是指劳动保障部、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该条规定所说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情况是指不同企业年金基金业务当事人报送的能够反映企业年金基金不同管理情况的信息。受托人应当按照规定,定期报送基金管理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账户管理人应当定期报送账户管理报告,托管人应当定期报送托管报告,投资管理人应当定期报送基金投资管理报告。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六十条规定:“受托人应当在每季度结束后15日内向委托人提交季度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报告;并应当在结束后45日内向委托人提交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报告,其中企业年基金财务会计报告须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受托人除有编制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报告的职责外,还有定期向委托人提交上述报告的义务,以便于委托人及时了解企业年金基金一定时期的管理运作状况。《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三条分别对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向受托人提交相关报告做了期限规定,其中托管人的财务会计报告须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监督检查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开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相关业务,应当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监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是企业年金的主要监管部门,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开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相关业务,应当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监管。根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接受并审批申请:法人受托机构、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开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相关业务应当向劳动保障部提出申请;制定企业年金经办机构从事企业管理活动的规则,在《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当中,已明确规定了企业年金经办机构的职责、经办规定和严禁事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范围和投资比例;监督企业年金基金运作情况,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应当将企业年金基金运作情况定期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报告,并有责任报告其他对基金财产又重大影响的事项;处罚违反规定的当事人,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劳动保障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责令其停止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相关业务。

对企业年金运营机构进行资格认定 2004年6月29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中规定,补充保险经办机构的资格认定,由劳动保障部负责实施。根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劳动保障部收到法人受托机构、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的申请后,应当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按照规定进行审慎评审。经评审符合条件的,由劳动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确认公告;经评审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文章出处:《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研究》

杨长汉 著

杨长汉,笔名杨老金。师从著名金融证券学者贺强教授,中央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教师、金融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对违反《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规定的处罚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劳动保障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责令其停止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相关业务。”违反《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行为主要包括: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没有履行本办法第十三、二十一、二十七和三十五条规定其应当履行的职责;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没有履行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职责和义务,如托管人发现投资管理人的投资指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其他有关规定或合同约定,没有拒绝而执行该指令,或即使拒绝而没有向受托人和有关监管部门报告的,都被认为是违反了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有本办法列举的导致职责终止的行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有本办法第三十二、四十条规定的禁止行为;投资管理人有违反投资管理有关规定的行为,例如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七章有关条款的违反;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凡违反《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规定的,由劳动保障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责令其停止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相关业务。2

企业年金投资的监管主体

对企业年金监管的政府主体主要包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省市人民政府。

孙建勇.《企业年金管理指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154-161页。

3文章出处:《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研究》

杨长汉 著

杨长汉,笔名杨老金。师从著名金融证券学者贺强教授,中央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教师、金融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第四篇: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论坛之二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论坛之二

主讲人:厉以宁

时间:2002/10/26 15:30

题目:重视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

人力资本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末才出现的,是把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相对而言,物质资本是体现在机器、设备、厂房这些物质资料上面,而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一种潜在的能力。

要充分重视对人力资本的研究,过去偏重于物质资本的研究是不够的,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必须要放到重要的位置。

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取决于三个条件:

1、要有一个好的制度环境,在这个制度环境之下能够使自身的人力资本发挥出来。

2、要有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有助于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

3、人力资本本身是个变量,人需要通过学习不断的增加人力资本的存量。

一个企业家最重要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融资,一个是挖人。好人才是从外面挖来的。好企业能挖人来,还要能留住人,也要能容忍人。

和解就是双赢,这是商场的重要道理。将这些道理贯穿到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就能发挥得更好,企业就能办得更好。

人力资本在当前发挥作用需要一个制度环境,比如说,必须给人才激励机制、制衡机制。激励机制是刺激人力资本进一步发挥作用的手段,使人们不断学习去增加人力资本的存量;激励机制还应该使人才在取得相应的属于成本范围的报酬以外,还应该和物质成本一样共同分享利益。激励机制既包含了如何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也包含了如何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要使人力资本更好的发挥作用,必须建立制衡机制。制衡即使使得效率有所降低,但是是为了避免最坏情况的发生而必须付的代价。制衡机制的建立是为了保护人才,避免人才犯错误。要学习,参加培训班,这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增加自身人力资本存量,二是广交朋友。

第五篇:关于海尔质量管理对于中国企业的借鉴意义

一、目前我国产品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1

二、造成我国外贸商品质量现状的原因...................................................................1

(一)(二)

(三)(四)企业质量意识淡薄..............................................................................1 不重视开拓高质量的名牌商品和维护名牌商标..................................1 地方保护主义比较严重.......................................................................2 广大消费者的质量意识不强,质量需求处于较低水平.......................2

三、海尔集团现状.......................................................................................................2

四、海尔的质量管理体系...........................................................................................3

(一)(二)海尔的企业文化..................................................................................3 海尔的质量管理..................................................................................3

五、由海尔模式得出的企业质量管理改革...............................................................4

(一)(二)

(三)建立正确的质量意识形态,认清质量意识的重要性...........................4 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4 抓好企业的整改工作..........................................................................4

六、总 结....................................................................................................................5

关于海尔质量管理对于中国企业的借鉴意义

【摘 要】:质量问题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产品质量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一个民族的精神。要发展经济,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产品质量是关键。产品质量的好坏,不仅是一个经济效益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大问题,但我国的商口质量却不稳定,包装不规范,消费者投诉率偏高,出口产品频频被招回等问题。而海尔作为中国家电企业,其产品的质量却是享誉全球,不仅在国内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并且成功打入海外市场,凭借的正是其产品过硬的质量支撑。因此,中国企业的产品的质量管理方面的缺失可以冲海尔身上吸取成功经验。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以质取胜战略、海尔模式

一、目前我国产品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在的产品,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太多太多的质量问题,经总结可将其分为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工业制成品中深加工的高新技术产品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第二,产品量大,付出了相当多的资源和劳动,而效益不佳。第三,国内生产产品普遍档次不高,卖价较低,导致质量得不到保证。第四,出口商品中我国自创的名牌商品太少。从全球驰名品牌来看,前几名没有中国的,前十名也没有中国的,这与我国生产总值排名全球第七是极不相称的。第五,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工作不力,在海内外市场上出现许多中国的低质量产品。这一系列的原因造成了中国产品在人们心中是廉价而劣质的代名词

二、造成我国外贸商品质量现状的原因

(一)企业质量意识淡薄

我国许多企业质量意识淡薄,还没有真正树立起“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的观念,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产品质量,生产经营中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有的企业不是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花代价,而是不择手段粗制滥造假冒伪劣产品,为了眼前利益搞短期行为,最后导致企业竞争实力和声誉以及经济效益下降,直至经营亏损,不得不走上破产之路。

(二)不重视开拓高质量的名牌商品和维护名牌商标

一种产品靠着技术与质量赢得声誉后,国内群起生产甚至假冒,一顶帽子大家戴的结果,使多年艰苦创业的名优产品在出口中倒了牌子,由于质量不合格连带原来花费巨额资金创下的好的品牌也一起被逐出已占领的市场。

(三)地方保护主义比较严重

一个地区的企业,它担负着这个地区的双重责任,一方面企业要给地方财政纳税,是地方财政经济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企业生产需要劳动力,解决了地方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所以,企业的兴衰得失很容易引起地方领导的关注,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一些产品质量意识不强的领导把行政执法与发展当地经济对立起来,有的为了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利益,纵容企业生产的不良产品,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声誉。

(四)广大消费者的质量意识不强,质量需求处于较低水平

在真假难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消费者在购物中只重视商品的价格高低,喜欢购买削商品,而恰恰忽视了商品的质量。有的消费者缺乏鉴别商品质量的知识,购物中不注意商品的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失效期等能证明商品质量的标识及说明,往往被一些假冒伪劣商品所蒙蔽,上当受骗之事屡有发生。

三、海尔集团现状

截至2009年,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6万人。2009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243亿元,品牌价值812亿元,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2010年5月25日,国内权威的统计机构中怡康(CMM)时代公布了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冰箱零售市场报告显示,一季度,冰箱整体市场零售量达到667万台,零售额达到164亿元,市场发展前景良好,各价格段产品销量均有提升,特别是中高端市场产品发展势头迅猛。从品牌竞争态势来看,以“全球第一”品牌著称的海尔,包揽了高、中、低端三大市场销量冠军,尽显行业领军风范。

2010年12月9日,世界权威市场调查机构欧睿国际(Euromonitor)发布最新的全球家用电器市场调查结果显示:海尔品牌在大型白色家用电器市场占有率为6.1%,再次蝉联全球第一,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

其中,海尔在冰箱、洗衣机、酒柜三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排名中继续蝉联全球第一。按冰箱的品牌份额统计,海尔牌冰箱以10.8%的品牌市场占有率第三次蝉联世界第一,领先第二名5个百分点;按制造商排名,海尔冰箱公司以12.6%

的市场份额第二次蝉联世界第一,继续领先美国惠而浦。海尔牌洗衣机以9.1%的市场份额第二次蝉联世界第一;海尔酒柜制造商与品牌零售量占全球市场的14.8%,首次登顶世界第一。

四、海尔的质量管理体系

(一)海尔的企业文化

首先对于海尔来讲,质量改进是个没有终点的连续性活动,停止就意味着开始倒退。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质量都将是海尔生存之本,而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则是海尔产品质量不倒的基石。而从这方面上来看,张瑞敏用“砸冰箱”的举措向员工传达了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海尔走的是以质取胜战略。

在海尔的质量文化体系中,质量不仅指实物产品的质量,也指无形产品──服务产品的质量。在海尔,技术检验合格的产品不一定是合格产品,只有用户满意的产品才是合格产品。因为用户不满意,产品卖不出去,企业就没有利润可言。所以,用户的满意就是海尔的工作标准,绝不能对用户说不。海尔重视产品的质量,更重视服务的质量。提出了零距离服务的理念,所谓零距离,其本质是心与心的零距离。只有企业同员工的心之间是零距离,员工才能同用户的心之间产生零距离,那就真正做到了卖一台产品赢得一颗用户的心。即不但产品本身要达到检验标准,还要让所有的用户感到满意,这被海尔人称之为“大质量”。经过多年的卓绝努力和苦心经营,海尔的服务在全国首屈一指,质量文化也已成为海尔珍贵的无形资产,随着海尔国际化的成功,这一卓越的质量文化正在向世界各个角落不断渗透。

(二)海尔的质量管理

有了质量意识,还要通过实际行动去传播、通过管理工具去加强、通过规章制度去固化、通过质量管理机构去贯彻,使之深入人心,流到员工的血液中去,让员工把遵守质量管理规范变成自觉行动。

海尔创新的质量管理工具主要有3E卡和质量责任价值券。3E卡是“3E日清工作记录卡”的简称。“3E”是每天、每人、每个方面三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此卡由检查人员每两小时填一次,将每个员工每天工作的7个要素(产量、质量、物耗、工艺操作、安全、文明生产、劳动纪律)量化为价值,每天下班时将结果与标准相对照,对完成情况进行落实记录。

OEC管理模式。0代表Overall(全方位),E代表Everyone(每人)、Everything(每事)、Everyday(每天),C代表Control(控制)、Clear(清理)。海

尔人将OEC提炼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八个字,可谓简洁的语言,深刻的内涵。6S现场管理办法和6个希格玛质量管理办法海尔人很善于向外界学习,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成功经验纳入到自己的管理体系中去,充实丰富了自己质量文化的内涵。海尔从日本借鉴了6S现场管理法,从摩托罗拉公司借鉴了6个希格玛质量管理办法。6S管理法的内容包括六项: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SAFETY(安全)。

五、由海尔模式得出的企业质量管理改革

纵观中国市场的经济改革,可以这么说,海尔应该是第一个依靠集体员工的智慧,凭借优秀的市场化运作手段成为叫人敬仰和注目的国际化企业。海尔在企业管理和战略成长方面所作的有益探索和尝试都会成为中国企业的借鉴。

(一)建立正确的质量意识形态,认清质量意识的重要性

如果质量意识淡薄,尽管短期内可能急功尽利,但从长远来看,最终受损失的是企业利益,受损害的是国家形象,丢掉的是市场和信誉。有专家言,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21 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将是国际市场永恒的主题。实际上,所谓市场竞争就是质量竞争,质量好的商品即使价格高也有市场,质量差的商品即使便宜也难以有市场,直到最终被逐出市场。因此,要求企业的广大干部职工中树立强烈的质量竞争意识和紧迫感绝非危言耸听,而是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海尔正是凭借曾轰动全国、而后被广泛传为佳话的砸冰箱事件。此外还有“现场质量代价”行动、供应商评比行动等。

(二)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

对于积极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推行严格质量管理,客户反映良好的出口商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人,有关部门可以给予奖励;对符合免验条件的企业可以给予免检、优先信贷和优惠减税。

(三)抓好企业的整改工作

一是要做好产品的抽检工作,强化技术措施,拓宽产品的抽检面,把好生产关和产品的出厂关,严禁不合格产品出厂,促使生产领域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二是严格进行质量后处理工作。要按照《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对经过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进行严肃处理,在后处理时,要加大法律和经济制裁的力度,坚决杜绝自由裁量较大的伸缩性和执法随意性。三是要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狠抓治本环节,要对企业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人员进行普法培训,认真学习《产品质量法》和《质量振兴纲要》,提高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适时督促企业开展

以质量为中心的技术改造,从根本上改变产品质量状况,努力实现创名优、出精品、上挡次、上水平。

六、总 结

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从整体上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就不可能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在日益开放融合的国际体系中,就有被国外竞争对手挤垮的危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商品质量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我们当前必须要有相应的对策。从外资企业上借鉴经验还要走结合本土化的过程,而我们的中国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却是最适合中国企业的自身发展,海尔模式的成功同时将会推进中国各个企业竞相学习海尔模式,海尔成功的精髓则在于它成功的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田永宽.简单管理不能不借鉴的海尔管理 实战篇[M].青岛出版社.2006.06 [2]王英杰.现代企业管理基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09 [3]徐松.国际贸易中的“双重标准”及其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4 [4]徐和春.质量是名牌第一核心竞争力[J].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5]海尔集团.海尔——以质量创造创新创世界名牌[J].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6]刘银良.解读海尔[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7]孙健.海尔的管理模式[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

下载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的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的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年金范文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按照《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规定,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

    试论中国企业管理软件的发展

    中国软件业发展问题 ——试论中国企业管理软件的发展 企业管理软件,是指能够体现企业管理的大部分职能(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监控、分析等等),能够提供实时、相关、准确......

    中国企业互联网 发展评价研究初探

    中国企业“互联网+”发展评价研究初探 随着国家发布“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布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各省市各行业逐步落实,传统企业的信息化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6中国企业物流管理发展30年

    中国企业物流管理发展30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供应链专业委员会邱伏生 颜家平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随之带来市......

    2013年会—中国企业培训与发展年会新闻稿

    发现你的领导力 —2013(第九届)中国企业培训与发展年会即将召开应《培训》杂志社邀请,全球畅销书《领导力》的作者巴里.波斯纳将于今年4月访问中国,并在2013(第九届)中国企业培训......

    中国企业学习与发展博览年会

    尊敬的益策客户,你好!我是益策的谢丹,欢迎参加11月2-3日的企业学习发展博览年会,以下是中国企业大学联盟CSTD举行的2011年年会(比去年精彩)内容,特别推荐,欢迎安排!2011年11月2-3日,CS......

    年金申请书

    申请书 本人 自愿申请参加本企业年金计划,承诺按企业年金实施方案的规定履行个人缴费。同意按月从本人工资中扣划个人缴费。 特此申请。申请人(签字): 年 月 日......

    浅谈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cn浅谈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作者:郑金玉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1期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文化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