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例谈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问题及对策
梁玉超 刘婧一
北京华北电力大学教育基金会于2010年4月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成立,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理事会各位理事的共同努力下,教育基金会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筹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内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工作趋于成熟;发展项目内容丰富、参与广泛、公益性强;基金会行业知名度稳步提升。为华北电力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金保障。
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校教育基金会成立时间短,人员队伍专业化不足,基金管理运作经验较为缺乏,与国内一流大学的基金会工作尚有较大差距。为此,基金会先后参加了东北地区高校校友暨教育基金工作研讨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基金工作研究分会第十五次年会、第五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及北京市民政局举办的多次基金工作交流研讨会,并先后赴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津大学、苏州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教育基金会参观考察,尤其是通过申报2013年北京市民政局社会组织评估等多项学习交流活动,逐步产生了对当前高校教育基金会工作体制及各项管理机制的深入思考,进而提出了一些改进教育基金会各项工作的优化机制、指导措施和建设性意见,这些问题和意见有些我校独有的,有些则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为此,笔者希望本文能够为高校教育基金会管理人员提供参考,进而为谋划高校教育基金会今后发展路径,实现新时期基金工作宏伟目标,推动教育基金会工作高速、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一.组织机制问题
当前我校教育基金会是非营利性的独立社团法人,在主管部门北京市教委和登记机关北京市民政局的指导下,在基金会理事会和监事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教育基金会应在组织体制上独立于华北电力大学之外,但基于高校教育基金会特殊的工作性质又离不开大学各部门的紧密配合。目前,由于基金会缺乏与大学各部门规范、成熟的沟通机制,造成了基金会与大学各部门工作沟通、联系不足,导致一些工作和制度难以有效开展和落实。
同时,大学教育基金会开展筹款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校友群体,这又造成了基金会部分工作与大学校友部门工作职能的交互重叠,在与社会企业的沟通联系上又需与校企合作部门紧密联系,但目前我校基金会与校友办及校企办在组织结构及管理人员配备上相对独立,同样也造成了部门间工作合作效能低的局面。
目前,教育基金会财务工作建设还不甚成熟,财务报销以及批量放款工作仍依赖大学财务部门,基金会部分运作项目的用款申请及支出管理工作均由大学财务处代为办理,这就将本应由基金会负责的部分项目运作职能转移给了大学财务处承担,不利于基金会财务及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建议在今后的基金会组织构架中做出以下转变:
1、扩充基金会理事数量、丰富理事会成员构成。为加强基金会与大学其他部门的工作联系,构建成熟、有效的沟通机制,基金会理事会成员应涵盖分管大学各部门工作的校级领导以及与基金工作联系紧密部院处室的负责人。另外,为加强基金会的社会筹资能力,理事会还应吸纳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业内专家、领导和知名企业家。通过扩充理事会数量和丰富成员构成,在基金会的领导层面着力解决与大学各部门及社会企业的沟通交流问题。
2、整合基金会、校友会、校企合作办工作资源,形成机构规整、领导有力、合作紧密、分工明确的高效力对外联系部门。通过对兄弟院校教育基金会的走访学习,我们了解到国内大部分高校教育基金会通过以大学基金工作办公室“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组织形式,与校友会、校企合作办(校董事会秘书处)等共同隶属于大学发展规划处或对外联络处等部门。在保证教育基金会社团组织独立性的情况下,有效整合了基金会与校友联系、校企合作的工作资源,统一了与校外工作对象的联系渠道,在保证校友、校企、基金工作高效开展的同时,也减少了部分接待任务,节省一笔可观的招待经费。
3、进一步改进教育基金会财务工作模式,加快形成组织独立、职责明确、规范基金会发展的强力部门。根据捐赠协议内容,基金运作项目均是由捐赠方委托教育基金会执行并监管,因此,基金会财务部门应严格遵照协议内容完全承担起基金运作项目的财务支出及报销审核工作。同时,基金会财务部门应在人员设置及工作职责上与校财务部门逐步剥离,在工作中应着重加强基金会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保障基金会财务制度健全、账目清楚、材料齐备。二.劝募机制问题
作为连接大学教育基金会与社会企业、个人的纽带,与社会各方面直接发生互动关系重要环节的劝募工作在基金会的运作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地位。劝募工作是大学教育基金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其自主性募资程度、劝募文化理念、劝募对象群体等问题尤为重要。为加强我校教育基金会资金劝募工作,提高资金募集额度,推动资金募集工作良性可持续发展,为此,今后基金会工作中应着重推动以下几方面建设:
1、建设校院两级资金劝募体制,进一步整合校内资源,明确部门劝募责任。良性、可持续的资金劝募工作依靠对校内各项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利用,因此,资金劝募工作应着重在具有优质资源的校内各学院、系部、实验室中展开,通过建立校院两级劝募体制,明确各单位资金劝募工作负责人,充分发动这些优质资源单位的资金劝募力量,逐步形成由大学基金会给予信息参考及业务指导,校内各二级单位全力推动资金劝募工作的良好校内劝募环境。
2、建立教育基金合作企业促进会,开展校企双赢、形式多样的劝募活动。以教育基金会作为发起单位,联合能源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及与我校有良好合作关系的企事业单位,通过建立教育基金合作企业促进会,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会员活动,如定期向会员单位发送国家行业政策信息、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信息、成员单位商业供求信息等或定期举行促进会发展座谈会、公益慈善晚宴等活动,在给企业提供商业接洽、渠道拓展的同时,夯实校企合作及资金劝募基础。
3、推行专职筹资人制度,建设多地区、专业化的劝募队伍。基金会的资金劝募工作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公益文化环境及劝募人的专业化素质有着很大关系。基于教育基金会目前发展现状,短时间内无法建立起遍布全国、人员庞大的地区分会。因此,现行条件下推行教育基金会各地区专职筹资人制度,对促进基金会资金劝募工作,多方式、多渠道争取社会办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基金会通过推行专职筹资人管理制度,广泛招募各地区、各行业中有意为我校基金工作筹措资金的有识之士,通过表彰奖励、正式聘用等方式回馈专职筹资人,在减少劝募成本的同时最大程度募集基金发展资金。三.劝募机制问题
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是使工作人员长期保持高效率工作状态的前提,是基金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助推器。在今后的基金会工作中要大力推行基金会工作奖励办法,此外,在实施各项奖励机制的过程中,要把集体激励与个人激励综合运用起来,要在经济利益奖励的基础上大力运用文化价值奖励。
1、依托募款激励基金项目,给予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物质奖励。基金会应大力发展募款激励基金项目,激励基金的奖励以集体奖励为主、个人奖励为辅,激励基金的大部仅限于促进本部门工作发展使用,在调动基金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减少了各部门行政经费支出,以取得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多种奖励举措并用,大力运用文化价值奖励。在大力推行物质奖励机制的同时,基金会应与党办校办、人事处、科技处等职能单位充分合作,在年度教职工工作表彰、教职工绩效考核工作及科研人员工作量考核工作中,加入基金工作量的计入办法和绩效考核条目,发展多种形式的基金工作奖励机制。当前阻碍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的问题还有不少,克服这些障碍,需要借鉴国内外相关同业经验,并结合国情和高校实际,推动教育基金会的各项机制建设。制定符合本校自身发展的教育基金管理机制为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高等教育开辟多样性途径,在这方面,还需要各个高校教育基金会在工作实践中取得探索性经验。
第二篇: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财务管理浅析
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财务管理浅析
一、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性质 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性质属于管理独立型的地方性的非公募基金,是非营利组织的一个重要机构,主要靠捐赠收入来获取资金,其后再有自有资金运作增值及后续捐助。如某校教育发展基金会为独立法人,原始注册金额为400万元。组织形式为基金会与校友会合署办公;大部分基金会的人员支出均由大学负担。即对外是非营利组织基金会法人,独立运作、独立财务、独立审计、独立税务、法人责任;对内是学校内部的一个机构。如图1所示:
现代的基金会将其功能扩展至更宽广的公共领域,如学术研究、医疗保健、环境保护、以及艺术、音乐、体育水准的提升等,均是现代基金会推动的公益工作。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组织是按照民政部、审计署管理司的规定,基金会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为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募集资金;二是按照章程管理与使用资金;三是通过专业的理财使资金增值。教育基金会具有社会性、实用性及差异性。其中,社会性体现为无利润目标,是促进社会的健全发展。实用性体现为社会的再分配,为高校拓展资源,共促发展,以情感为纽带,以沟通为桥梁,以活动为载体来实现募捐工作。如某校校友工作办公室联合学校网络中心推出全新的校友总会网站、校友社区;校友免费电子邮箱;完善和补充校友资料数据库,新增校友信息近5万条(近千名海外校友信息);建立了100个校友QQ超级群;开通了校友总会英文版网站。高校与校友的良性沟通是学校加强正外部性的催化剂,校友关系的本质就是关系资源,正如很多学子选择“扩大的耶鲁”,是看重耶鲁卓越的校友资源。差异性体现为资产规模与个体差异、捐赠收入与个体差异、资助金额与个体差异。
二、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财务管理及应用技术分析
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的财务管理目标一方面是能够有效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是能够可持续地对受益人负责,并使之信任基金会,树立良好形象,使整个社会在再分配过程中更加和谐。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财务管理所采用的会计制度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其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国外很多基金会采用权责发生制。基金会是兼有事业单位形式和具有企业管理实质的一种社会团体组织,其财务管理内容是围绕基金本金这个基本点进行专项管理及资金运作、监督、维护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一)筹资管理 香港中文大学的郑文珊曾经引用孙子兵法的“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说明筹资管理的重要性。学校领导和基金会的职能部门要达成共识重视筹资工作,明确筹资是为了学校发展,与捐赠者达成多赢局面,而不是仅仅寻求资金帮助。
(1)配合教育政策及高校办学理念,做出详实的筹资计划。如图2所示:
图2 筹资规划图
(2)筹资捐款的形式,以货币、实物、基建为主。货币捐赠主要指支票、电汇等最通用的方式,主要涉及人民币、港元、美元;实物捐赠指图书、设备等固定资产;基建捐赠(主要是冠名的建筑大楼)。
(二)捐赠项目管理 基金会管理的核心之一是项目管理,因此,财务管理必须围绕项目管理展开工作。基金会通常将每笔捐款设为一个捐赠项目,以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管理。项目负责人应对捐赠资金使用负全责,捐赠项目完成后,受益方应向基金会办公室提交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汇报。建立严格的财务审批程序,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各级领导应有明确的金额审批权限,对于大笔款项的使用必须由理事会来决定。项目经费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基金会的项目管理与大学的科研经费的项目管理有共同之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调动院系筹资的积极性。由基金会项目管理部门协同财务部门共同管理,实行单独建账,专款专用,并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应根据捐赠协议的规定,对项目经费开支及预期成果,进行具体安排,并书面上报相关的管理部门,保证捐款项目的使用效益。
(三)收支管理 具体为:
(1)收入管理,捐赠收入与投资收益为基金会主要收入。捐赠的货币以人民币为本位币,会计摘要体现捐赠方名称,根据捐赠协议,长期捐赠者独立立项,一次性捐赠者入统一捐赠项目。捐赠物资由基金会办公室专人管理并建立仓库实物账。如某校基金会收入情况如表1所示:
收入是衡量基金会获得资源的总体实力水平,净资产反映组织的资产规模。政府拨款占收入比例,是测量政府与基金会的密切关联程度,该校基金会是通过民政局批审的基金会,没有依赖政府拨款收入;其他收入主要指业务活动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主要是利息收入及项目管理收入;捐赠收入占收入比例测评基金会收入与社会捐赠、赞助者的关系,借以分析基金会依赖捐赠的程度,2009年及2010年的总收入增长率分別为124.64%、158.39%。说明学校依赖的社会捐赠,尤其体现在校友捐赠迅猛发展方面,其原因在于基金会2007年成立,经过2年大力宣传以及主动联系校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支出管理,公益事业支出为基金会的主要支出。基金会的支出应严格执行《基金会管理条例》中的规定,即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 70%,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基金会管理办法》第9条: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办公费用,在基金利息中开支,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 10%。表2为某校的2008—2010年工资福利、行政办公、公益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的情况:
基金会的工资福利及行政费用占总支出比均达不到2%,远低于不高于10%的标准,首先,说明基金会行政支出控制严谨,应该继续保持,但同时基金会也应该认识到该项指标控制得好得益于基金会的大部分工作人员编制在高校公共关系处和财务处,工资福利费都由财政拨款统一支付,且基金会的很多经费和高校某些拨付项目叠加节省了。其次,该校基金会的合同工只有1名,其他三名是退休返聘的老师,是在针对校友会工作的,目的在于联系校友,合同工的工资福利管理,待遇过低,不易吸引人才,对基金会的长期发展也是无利的。高校基金会公益性支出主要指奖助学金的支出比较大,高达95%以上,说明捐赠惠及人比较多,比如一些航模、车队取得一定的创新和名次离不开捐赠资金的支持。另外,筹资费用率下降,基金会的筹资每年规模不一样,筹资的数额与校友有很大关系,依赖校友捐赠的项目筹资费用较低,依赖社会捐赠并处于和学校有合作关系的筹资费用较高。
(四)基金保值与增值 捐赠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是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的一个重要职责。基金的投资根据《基金会管理办法》第六条:基金会不得经营管理企业,必须“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来实现基金的保值与增值。基金增值部分,在列支风险金、证券交易相关费用和印花税等费用后的余额,一般自动增加到原基金项目中;对于特定项目的受托理财,其净收益作为该特定项目的投资收益。表3为某校基金会主要投资情况。
从表3中看出,高校基金会的资金操作面狭窄,多数选择银行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增值方式单一。这本身有两个问题:第一高校严格遵循安全这一原则来执行资金操作,而且基金会的财务操作人员本身并不是专业投资人员,兼岗管理很难做到最大限度资金增值。第二,对于一般大型捐赠项目,资金出资人和项目负责人协商,指定增值方法及用途。如某校2010年12月受赠3000万,其中1000万用于公租房建设,其银行投资收益及后续使用校内租赁收入用于学生助学金支出。在捐赠到账,仍未明确开始建设时期,基金会财务人员将其用于购买2011年银行乾元理财产品,一个月的收益为:3000*3.77%/12=9.4356万元,税后9.4356*(1-25%)=7.0767万元。虽然银行理财产品让基金会达到了保值的目的,但是增值仍是弱项。
很多高校基金会只是作为高校的一个管理职能部门,并不重视资金的运作,投资规模小,多数是银行存款收益,没有充分展示资金增值的特点,而国外很多高校基金发展非常成熟,资金沉淀庞大,资金收益一般至少10%,图3是哈佛大学的保本基金产生的收益十年间,从21%上升到31%,成为学校收入的最大份额,可见国外的专业人员对基金的操作是炉火纯青。
图3 来源于哈佛大学基金会的收入分析报告
(五)基金会捐赠激励 高校基金会实施捐赠配比激励的目的是为鼓励各部门、学院和个人为支持学校事业发展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促进学校更好地吸引社会捐赠,学校用自筹资金设立筹资奖励金,建立校、院两级筹资体系;充分调动学院筹资的积极性,扩大高校的筹资规模和能力;由院系筹措的资金,由院系负责,给院系自主权,在资金的审批、资助方向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支配权。如某校基金会2008年基金会可获得配比项目7项,可配比金额为 415.25 万元,获得配比金额为420万元;2009年基金会可获得配比项23项,可配比金额为1121.15万元,获得配比金额1009万元;2010年基金会可获得配比项目43项,可配比金额为5690万元。如图4所示:
图4 某校2008-2010年基金会配比项目及金额情况
由图4可知,2010年配比项目及配比金额较之前显著增加,应对组织捐赠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以促进和激励捐赠工作的快速和健康发展。同时,高校基金会可以引入专业筹款机构,拓宽筹资渠道。
(六)内外监控及财务信息披露 基金会的资金使用如图5所示:
图5 捐赠资金的管理三方
《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有权对资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内,培养高校基金会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学习法律法规,针对专业岗位进行继续教育,有条件进行国内外交流及人员培训。对外,严格按照捐赠协议支出项目。基金会应该要求申请资助的单位在申请资金时进一步细化用途,从源头上加强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管理;应该对资金拨付后的最终使用结果予以追踪检查,从实际效果实现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管理。并在网上公布基金会使用情况,增强后续投资几率。财务信息披露方面,基金会信息披露方面总的来说是比较好的,每年都按照要求请民间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后在民政局网站上公布报告,接受社会公众通过网络查阅基金会每年的总收支,信息相对而言具有对称性。笔者建议该校基金会从提高公信度的角度上,在基金会的网站上披露以下信息:提供关于资产的来源、分配和使用的信息,要有准确、完整、真实的收入支出明细表,筹集资金以及满足其筹集资财活动能力的展现;提供基金会财政状况及其变动的信息;提供基金会组织业绩的体系及评价等。
三、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财务管理问题及完善建议
(一)管理混乱 基金会的管理模式以行政管理型为主,高校基金会人员为兼岗居多,人员配置不足。为此,笔者建议专人管理基金会,专人筹划安排资金,严谨管理收支,这样资金使用效率才能提高。
(二)免税执行力度不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捐赠支出不超过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比如广东省民政厅与省财政厅没有对口减免企业的税额,在税收方面,没有给企业带来较明显的免税。
(三)教育发展基金会评价体系不健全 笔者建议为项目执行度打分,业务执行占50%,财务管理占40%,具体事务占10%。其中业务执行指奖助学金及资助比赛等团体活动项目关于预算和绩效的契合度;财务管理指项目的资金运行以及会计凭证账簿的管理、经费收支的合理性;具体事务指环绕项目开展的组织情况以及行政支出。
总而言之,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培育方向应该是独立创新,创造自己的独特品牌,引入竞争机制,合理分工,专业运作,自我监督,完善组织体系,共同推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第三篇:谈小学生诚信问题及教育对策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小学生诚信、诚信教育及其重要性.............1
二、小学生诚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21、小学生诚信存在的问题.............22、小学生诚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
三、解决小学生诚信问题的教育策略........31、形成小学生诚信观念的摇篮.........32、塑造小学生诚信品格之关键.........43、小学生诚信意识强化的支柱.........4
参考文献...........5
注释...............5
谈小学生诚信问题及教育对策
摘要:诚信是为人之本,成德之基。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诚信在消退,利益取代了道德,诚信让位于欺诈,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也侵蚀了洁净的校园,给小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从不同视角指出小学生诚信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强调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以期能够提升小学生的道德感、责任感等素质。
关键词:小学生诚信问题原因教育策略
中国古 代流传下来一个“狼来了”的故事,一个说谎的孩子,最后失去了救援之手,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了代价。它告诫人们:“人无诚信不立”、“国无诚信不稳”,只有诚信,才是走向成功的通行证。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孩子教育为出发点,以诚信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失为一条可行之径。
一、小学生诚信、诚信教育及其重要性
诚信即诚实守信,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②两个方面。“诚”主要讲忠诚老实、诚恳等人;“信”主要讲取信于人,信任他人。有学者认为:“‘诚’的重心在我,强调的重心在人,是主观动机,是内心态度和内在品质;‘信’则强调言行的客观后果,涉及自己外在言行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诚信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教育规律,利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诚信品格所进行的教育,包括三层内涵。首先,指培养诚信之人的教育,即使教育者成为富有理念和诚信品质的教育。其二,指教育本身是诚信的,即教育自身对受教育者、社会和国家是诚信的。其三,指教学自身的诚信,即在自觉和自在中教学诚信的教育。
诚信既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又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连接着生活的无形纽带。诚信教育对于一个人,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见,也是为了瞬息万变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必须要进行的。
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富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加强小学生诚信教育直接影响到诚信社会的形成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加强小学生诚信教育可直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期以后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诚实守信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诚信教育是小学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作为小学生教育工①
作的一件大事,认真抓紧抓好。
二、小学生诚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小学生诚信存在的问题
素质口号在小学校园里愈喊愈烈,作为素质教育之根本的诚信教育也不甘示弱,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性的话题。自然,小学生诚信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随着其教育的发展而日见凸现!据诚信内涵和意义的阐述来审视小学校园的诚信现象,会发现其中存在诸多诚信阻滞的问题,在某种有些问题甚至表现得相当突显。
一个“诚信”课题组对小学生“诚信”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题目如下:在下列十项品行中,你认为未来社会最应提倡的是什么?③正直、礼貌、诚实、守信、孝敬、宽容、责任、独立性、合作、守时,在小学生的选择中作为现代社会重要价值观的守时、守信被列为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三位,其结果反映出的诚信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小学生诚信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在哪些问题?经过查阅多方面资料总结发现,其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为经常性的迟到、旷课、向师长撒谎、抄袭同学作业等,而且像雇人代做作业等“伪学”现象屡见不鲜。校园中存在的诚信问题使得部分小学生整日无所事事,不思进取,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自己,与诚信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驰,最终堕落为所谓的“问题”学生。
2、小学生诚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具体分析,小学生诚信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是主观和客观共同影响的结果。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小学生诚信观念的薄弱。它是导致小学生诚信出现问题的主观因素。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贮备少,认识能力还处于发展时期,是非判断力低,意志品德不坚,遇到实际问题时,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随着核心家庭的剧增,孩子在家中常处于中心地位,容易造成很强的虚荣心。当孩子虚荣心遭到挑战时,也会出现不诚实的现象。
第二,父母在品行“有失楷模”。中国有句老话:“不知其人观其子”,④这说明以父母品行为标榜营造和谐诚信的家风,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一项调查中,只有42.7%的孩子认为家长是诚信的!⑤高年龄父亲,低学历母亲,单亲家庭或核心家庭,不和谐家庭等,家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会为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三,教师的道德“有失风范”。铸造诚信之魂关键在教师,教师是一面镜子,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教师存在大量不诚信现象,比如,老师要求小学生要守时守纪,不许迟到、旷课,而老师就有上课迟到、下课拖堂的现象;老师要求小学生不许打手机,但有的教师却在上课时公然接打手机。这些不能以身立榜的行为,给小学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俄国思想家车
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小学生造就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言行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学校的教育“有失调节”。从学校内部的教育来说,学校本应是教育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学校仍然是重智育、轻德育,表面上搞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甚至以智代德,对小学生如何做人缺少关注,道德教育名存实亡。缺乏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加上现行的教材内容陈旧老套,缺乏时代性、人本性、前瞻性,无法使学生全面、自由、创造性地发展,使得“教”“育”分离,“知”“行”脱节,存在严重的“失调”现象。
第五,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使得部分经营者在利益驱动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制假售假等现象,经济中的虚假欺骗程度不同地渗透到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从而扰乱了社会正常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造成了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学校不是“世外桃源”,社会的诚信危机必然会影响校雷锋和学生自身。
三、解决小学生诚信问题的教育策略
党中央强调公民道德建设从娃娃抓起,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更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为了让孩子们将来能够与社会、与他人和谐友好相处并得到充分发展,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小懂得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在小学中开展诚信教育,采取相应的对策是至关重要、刻不容缓的。
1、形成小学生诚信观念的摇篮:家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刚懂事甚至刚出生时,就要深入浅出地进行诚信教育,引导孩子实事求是,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诚实守信。
第一,家长具有诚信的品德,做一个诚信的人。不对孩子说谎话,做到言而有信,欺骗会给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父母要在言行上为孩子树立榜样,以良好的品格来感染孩子、熏陶孩子。
第二,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诚信教育。“以诚待人,以信办事”,⑧就是说为人要诚实,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尽力做到。如今很多家长认为“老实人吃亏”而教唆孩子而圆滑,终究造成孩子的诚信存在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对孩子进行有目的的诚信教育,对孩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
第三,家长要用心营造良好的诚信家风。古人云:“家风淳,子孙贤”,⑨诚信家风是孩子成长的沃土。诚信品质的养成,要靠长期的熏陶。在家庭生活中,每个家庭成员良好的言谈举止,诚实守信的品质,特别容易潜移默化,相互影响,从而共同进步。由此可见诚信的家风是形成孩子良好的诚信品质不可缺少的因⑦
素。
2、塑造小学生诚信品格之关键:学校
学校是教学的场所,更是育人的场所。诚信的学风、师风、校风对培养诚信之人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教师在小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一,良好学风的建立。把日常小事作为诚信教育的重要途径,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从细微处见风格,从小事中显精神。在学习生活中,向同学借东西要及时归还;做好人好事的情况,应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让学生给学生提供和树立榜样,在相互学习中,培养小学生整体的诚信品质。
第二,规范师风的约束。老师是诚信的领航者和实践者,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应模范地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与党的教育方针,与学校的教学工作保持一致,切实给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应言行统一,表里如一,不失信于小学生,教育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第三,诚信校风的建设。诚信校风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它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陶冶情操、磔砺德行的作用,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在诚信校风建设中要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在学生学习中经常性地开展以诚信为核心的教育工作;以诚信建设为主题的辩论会、演讲会;组织寓教于乐的课堂活动等,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高质量的诚信校园以其较强的渗透力、影响力,帮助小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
3、小学生诚信意识强化的支柱:社会
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仅依靠教育的力量难以实现其本质的转变,还需要系统的社会配套工程进行强化。在现代社会中,任何教育都要接受社会的检验,以得到升华和发展。小学生的诚信教育更离不开社会,需要社会的加强与优化。
第一,各级政府要以身作则倡诚信。要人民群众诚实守信,政府首先要率先
11垂范,对老百姓“言而有信”,○取信于民,政府做好了,老百姓自然跟从,人人⑩
都以诚信为荣。从目前局势看政府应采取加强德育规范建设,大力倡导树立社会主义八大荣辱观,使社会主义市场逐步完善,让政府部门成为实施诚信教育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
第二,借助媒体宣传和推崇诚信美德,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社会媒体应根据自身特点,创先正确的社会舆论,以健康向上的舆论引导人,并通过推典型、树榜样,形成以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的舆论氛围,使诚信人受到表扬,使背离诚信的人受到舆论的批评,让诚信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三,建立适当的立法机制。社会上一些人、企业或单位不讲诚信,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失信成本过低。失信者得不到严惩,守信者就得不到保护,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了训导作用,从而“好人也会变成坏人”。可以通过立法来实现强制追
究,使非诚信行为不仅受到道德的谴责,更有法律的制裁,从而保护守信者,严惩失信者,净化社会风气,让小学生在充满诚信的社会环境下成长,诚信代代传承。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西方文化的冲击,小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不容忽视。要合理把气诚信教育观念,加强小学生的诚信意识,让我们下一代能够在一个诚信的氛围中健康成长,为构建繁荣昌盛的和谐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诚信调查问卷》
[2] 《数字看教育·诚信》
[3]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2010年第6期
注释:
①《狼来了》出目《伊索寓言》
②《咬文嚼字》
③出自《论语》
④晋、傅云《太子少傅箴》
⑤出自《论语》
⑥《论语》
⑦出自《论语》子路篇
⑧出自《论语·学而第一》
第四篇:中美高校教育基金会运行机制比较
中美高校教育基金会运行机制比较及思考
邢相勤 丁苗苗 刘锐
一、中美两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简介
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是指由高校依法成立的,通过募集资金、项目管理、资金运作等合法运作程序获得资金,支持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行政系统管理方式使政府和社会并未将“融资能力”作为高校领导任命与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高校的“获赠能力”也没有纳入大学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起源于19世纪。与华尔街上的其他商业基金不同,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是非政府、非营利的公益性组织。因此,其对基金的运作并不以营利为目标,而是在“谨慎人”(Prudent Man)规则下,通过基金投资的回报,实现公益性目的——在高校设立奖学金、教授研究基金、兴建教学基础设施等。高校校长的“融资能力”和高校的“获赠能力”已成为美国政府和社会评价高校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
二、中美高校教育基金会运行机制的比较
本文将从资金募集机制、管理机制、反馈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政策保障机制五个方面对中美高校教育基金会运行机制进行比较论述。
(一)资金募集机制的比较
资金募集机制是通过精心策划捐赠项目,以实现筹集资金目的的程序和规定,主要包括募集对象、募集形式、募集机构、募集项目、捐赠类型等要素的设定。
募集对象的比较。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募捐对象主要是校友。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募捐对象比较广泛,他们调动广大社会力量,甚至海外力量开展资金募集工作。如斯坦福大学在香港设立专门的筹款办事机构,拓展海外市场。
募集形式的比较。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资金募集常常以校庆为载体。而对常年小额捐赠的形式和非校庆期间的大型筹款活动的策划重视不够。美国高校将大型募捐和常规募捐活动有机结合。大型募捐活动是制定一个中长期计划和具体筹款数目,并组织落实。如耶鲁大学设立2006——2011年为期5年的35亿美元筹款运动。截止2011年6月30日,35亿美元的项目已经筹款38.81亿美元。这是一个完善而科学的项目,包括时间进度、预期的捐赠对象分析、向捐赠者公布详细的捐赠项目和目标金额等。常规募捐活动则是以常年小额捐赠为形式,目的是提高包括校友在内的公众捐赠意识。
募集机构的比较。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与校友办、发展联络办公室等合署办公的形式较多,与校友工作衔接开展筹资活动。美国高校都设有专门的筹资办公室,属于独立机构,如哈佛大学设立专门负责捐赠的部门——哈佛大学基金会、哈佛大学校友联合会和学校开发办公室,同时哈佛大学的14个学院也是募集资金、接受在线捐赠的重要载体。
募集项目的比较。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根据高校发展需求和捐赠数额等特点,设立种类多样、层次各异的募捐项目推荐给捐赠者选择,如校园基建、教学科研、奖助学金、校友基金等。美国高校除了设立常规的募捐项目外,还开发一些特殊的募捐专题,如:“斯坦福挑战”项目致力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K-12教育、地球科学等学科建设等。
捐赠类型的比较。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募集捐赠的类型主要是现金或实物。美国高校的捐赠类型更宽泛。以加州大学为例,其基金会接受的捐赠分为三类:现金和支票类,包括现金、支票、银行汇票等;非现金类,包括有价证券、不动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延后捐赠类,如养老年金信托、养老单一信托、集体收入养老基金等。
(二)资金管理机制的比较
资金管理机制主要是指按照捐赠者的要求使用和管理捐赠款的程序规定,以及通过经济手段使基金会募集的资金实现保值增值的方法和途径,涉及资金管理机构、资金使用机制、资金增值方式、资金管理队伍等要素。
资金管理机构的比较。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内部多数未设立独立的资金管理机构,而是委托学校财务部门进行资金管理。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由高校派出的投资委员会负责基金投资决策,或者委托外部投资公司经营,基金会内部设有相应的现金管理、信托管理、风险管理和投资管理部门,有些高校还成立管理公司,对募集的款项进行经营,如斯坦福管理公司、哈佛管理公司等。
资金使用机制的比较。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一般会尊重捐赠者的意愿、结合学校当年的实际需要决定资金的使用方向,主要用于学校建设、奖助学金、学科建设,目前用于学校硬件建设的资金比例较大,而用于奖学金奖教金和学科建设的资金比例相对较少。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结合捐赠者意愿和学校情况决定资金使用,但用于奖励学生、教师以及投入科研的比例相对较高。
资金增值方式的比较。我国“基金会管理条例”第四章第二十八条规定:基金会应当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我国目前只有少数发展较为成熟的高校教育基金会实现了“募集资金”与“运作资金”两项功能。如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在募集资金的同时,采取“多元化投资运作”的方式,把资金分为三部分:一部分通过校内银行投资风险较低的证券一级市场和债券;一部分转投给捐赠基金的校友企业;第三部分则投入银行获取稳定的利息。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在“统一机构基金管理法”(Uniform Management of Institutional Funds Act)指导下谨慎投资,每年根据预测的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和十年期市场回报率、历年的投资回报情况,为捐赠资金设计最优的投资组合。
资金管理队伍的比较。资金管理队伍涉及从业人员的招聘、薪酬、晋升和培训制度等。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从业人员不仅总数少,且专业化程度不高,主要来自学校行政岗位的选聘或兼任,多数是行政管理模式,尚未建立相应的制度。在人才聘用方面,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法律、财务、教育学、经济学等专业知识,甚至要求具有相关从业经验;在人员数量和培训方面,其专职人员数量庞大且专业化程度高,如哈佛大学捐赠管理系统配备的专职人员有200余人,美国教育促进和支持委员会CASE(Council for Advancement and Support of Education)有条件为基金会从业人员提供相应的培训服务;在薪酬制度和晋升制度方面,其从业人员的收入晋升与实际工作业绩挂钩。基金会筹资和运营情况通常是衡量负责人——一名副校长工作业绩的重要标准。
(三)反馈机制的比较
反馈机制指高校教育基金会利用传媒或其他形式针对外界捐赠给予的信息公开、荣誉回报等程序和规定。及时、公开的信息反馈有利于高校教育基金会持续发展。
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主要通过校内外报纸、媒体和教育基金会网站、工作报告等实现信息公开。2006年民政部颁布的基金会信息公布办法规定:信息公布义务人应当保证捐赠人和社会公众能够快捷、方便地查阅或者复制公布的信息资料。但我国基金会中心网的信息显示,部分高校教育基金会尚未建立官网,没有利用网络这一快捷的媒介实现信息公开。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通过学校财务报告、基金会网站等渠道向捐赠者和社会公众汇报和提供基金会财务信息,使捐赠者更便捷、迅速地了解资金使用情况。两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回报形式均采用荣誉回报,根据捐赠情况授予捐赠者不同的荣誉。
(四)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的比较
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内部监督由监事会进行,外部监督由捐赠者、社会公众、新闻媒体、业务主管单位进行,特别是由业务主管单位委托社会会计事务所对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起到权威性的规范监督作用。但目前看,由于社会公众监督意识不强、权威的行业监督组织尚未建立,使社会监督状况还相对薄弱。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从审批成立到检查等程序基本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其监督依赖行业自律与他律,一方面由内部制度约束,另一方面接受外部力量,尤其是行业组织的监督。
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评估机制建立涉及评估的主体、标准、方法、客体等要素。评估主体一般为外部专家,即独立的第三方,以保证评估的客观和科学;评估标准是指衡量的尺度;评估方法是指实施评估采用的手段;评估客体是指对高校教育基金会非营利性评估、组织使命与战略规划的评估、项目评估、组织能力评估等内容。由于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起步较晚,相关评估理论和实践所见甚少。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已有百余年发展历史,其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不断进步,评估呈现全方位和多层次,有自我评估、第三方评估,以及同行、媒体、公众和政府对组织的评估等形式,且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如美国高校商务官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Business Officers)作为第三方组织,曾评估了全美850所高校的接受捐赠总额、资产配置和投资回报率等,并进行排名,其权威性得到普遍认可。
(五)政策保障机制的比较
税收政策和法律制度是高校教育基金会运行的重要保障机制。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现有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基金会的存款利息免缴企业所得税;企业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利润12%以内的部分,免缴企业所得税;个人捐赠额未超过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免缴个人收入所得税。总的来说,我国企业和个人捐赠的税收减免额度相比美国较低。
美国政府对捐赠高校教育基金会的鼓励性政策主要有税收减免和优惠。1974年颁布的国会预算和公共资产管理法对个人捐赠教育、学校部分不动产和个人教育消费实施税收减免。美国政府在“个人所得税法”方面为捐赠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刺激捐赠,如捐赠后剩余资产可降低个人所得税,个人每年捐赠的可减税慈善款可达其收入的50%等。另外,美国遗产税的税率非常高,如2001年联邦对67.5万美元至300万美元之间的遗产征税37.5%,对超过300万美元的遗产征收的税率则高达55%,在客观上刺激了民众捐赠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积极性。
三、中美高校教育基金会运行机制比较的思考(一)调动各方力量,规范基金会机构设置
哈佛大学等高校教育基金会是相对独立的部门,所属学院也有专门的筹资负责人,上下协力,筹资工作效率高。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也应建立学校学院募资工作体系,调动学院积极性,责、权、利结合,通力合作争取社会资金。同时,基金会内部必需设立资金募集、资金管理、综合服务部门,职权分明,责任到位,分工明确,规范管理。
资金募集部门的职能是:协调学院共同挖掘潜在捐赠人,了解其背景、职业、兴趣和捐赠意向等,建立捐赠人信息档案库,根据其实际情况和学校的需要,设计募捐方案并跟踪和落实。资金管理部的职能是:按照捐赠协议,对捐赠项目进行科学规范管理;联系外部资金管理机构,提出资金保值增值的方案提交基金会理事会批准并落实,加强资金风险监管。综合服务部的职能是:管理网站,建立项目管理档案,包括协议合同、执行情况资料、照片、影像、函件等;落实捐赠者的日常接待、信息反馈等服务工作。
(二)委托专业投资机构,实现基金会资产保值增值
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职能之一是通过合法、安全、有效、规范的运作使基金保值增值,保持基金会发展的生命力。借鉴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资金运作的成功经验,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可将资金进行分类管理,如即时资产、短期资产、中期资产和长期资产,在公司制的资产管理机构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委托权威的资产管理机构,分析市场风险和机遇,计算不同年限的投资回报率,在保证资金本金不受损的前提下,投资股票、证券、政府债券、校友企业等,以期获得市场平均回报率。
(三)完善聘用和晋升等制度,储备基金会发展的人才资源
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应借鉴美国高校的经验,首先建立完善的人才聘用和培训制度,在人员基本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对不同岗位人员提出不同学历、专业、经验要求,并为其提供相关的培训途径,如参与CASE 等机构的专业培训等,不断提高岗位工作能力。其次要解放思想,突破现有的行政管理模式,引进市场竞争和绩效考核机制,并使薪酬制度和晋升制度与之衔接。
(四)完善相关反馈机制,实现基金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管理者,首先应重视保持与捐赠者的密切联系,使其及时、准确地了解捐赠资金使用明细、管理成本等信息,增强捐赠信心。其次要通过基金会网站、报告、报纸、邮件、广播等渠道向公众宣传捐赠途径、操作规程和捐赠款使用情况。另外,要重视对捐赠者的荣誉回报,满足其得到社会认可心理需求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为捐赠者的事业发展和需求提供真诚帮助,使爱心得到互动和传递。
(五)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提高基金会的社会公信力
一方面应切实发挥监事会的内部监督职能,对基金会的资金募集、管理、使用和增值等活动进行全程监督;另一方面要认真接受社会会计事务所、民政部门的审计和专项监督,接受公众监督、媒体监督,保证基金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社会公信力。重视学习借鉴美国建立行业组织评估的经验,确立包括注册、机构设置、人员素质、基金市值情况、资金增值能力、财务审计情况等要素的评估内容和衡量标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
(六)完善税收法律制度,提供基金会发展的政策环境
政府可通过进一步放宽企业和个人捐赠的税率和优惠政策,拓宽高等教育融资渠道,优化高等教育投资环境。另外,加快遗产税法的立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教育捐赠活动的开展。
(文章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年9月第11卷第5期,文章内容有删
减)
第五篇:高校网络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定稿)
高校网络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02年9月28日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下载地址:http:///yc/ycdt45.htm)
【打印】【点击次数:5967】
〔摘 要〕21世纪网络教育正以其独特的优越性成为新世纪高等教育市场的生力军,但存在专业设置过于集中、比例不均衡、教育费用过高、教育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因而亟待构建相适应的教学服务支持体系、质量保障和评估体系、课程资源体系,完善相关的网络教育法规与制度环境。
〔关键词〕网络教育;问题;对策
长期以来,我国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始终不高,尽管近年来各大学纷纷采取了扩招的举措,但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仍是杯水车薪。要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差距,就必须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民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从而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广阔的国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网络教育势将成为让更多的人接受优质教育的主要途径。网络大学使著名学者的讲课不再受所在高校、地区或国家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办学质量和教育水平。就教育市场而言,应该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供不应求。网络教育以其独特的优越性成为新世纪高等教育市场的生力军。
国外学术界把网络教育称为第三代远程教育。自90年代后期起,中国远程教育进入了战略革新和起飞期,教育部决定在原来指定的试点院校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在45所重点普通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依托重点普通高校的人才、技术、专业和资源优势,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高起点、跨越式发展,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我国各个经济部门和产业界也纷纷投资现代远程教育。
一、现状在网络教育学院的办学模式上,绝大多数高校将网络教育学院作为独立设置的机构;在网络教育学院的经营运作上,超过半数的高校采用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办学。试点高校的网络教育主要是面向社会提供高等学历教育。据调查,学历学位教育主要分为四个类型:研究生课程进修、专科起点攻读本科、高中起点攻读本科和普通专科。试点高校自1999年以来已开设覆盖8个学科门类的50多个网络教育专业。其中开设最多的前三名热门专业分别为计算机科学,技术、管理,法学。在学制与学费方面,研究生课程进修平均需要两年,每学分的费用最高;普通专科和专升本的学制平均是三年,每学分平均费用是100元左右;高升本平均学制是四年,每学分平均费用是135元左右。只有部分高校允许弹性学制。各试点高校都积极建设校外教学站点,但教学站点却相对集中设立在教育发达地区及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省、江苏省和山东省,而西部地区教学站点的建设相对薄弱。在实践中,网络的交互功能发挥得不尽如人意,在不少试点中,交互技术传输的还是单向的教师讲课,就象“教室搬家”。即使对于非实时的交互,如对学生发来的E-mail和作业,也显然估计不足,在实践中未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法。另外,网络课件和其它教育资源还比较匮乏,相当一部分网络课件制作水平还有待提高,没有发挥出交互性、信息量巨大、多媒体的优势。讲课教师对网络教育不适应,辅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无论是试点学校还是其下属的教学点,大都尚未建立起良好的管理机制。
二、问题专业设置过于集中,比例不均衡。截止到2001年春季,试点高校已经开设了51个专业,在校生达到24万人。众多高校都集中开设计算机类、经济类和法学类专业,而忽视对基础学科和其它学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如此状态造成的后果不仅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更会在几年之后出现一些专业人才供过于求的局面。网络教育的费用并不低廉。据调查,现在通过网络教育攻读学位,学费至少需要1万元左右,这还不包括书本费、选课注册费、管理费等多项收费,另外,学生上网的花费大部分还要由学生个人承担。对于西部地区学生来说,要想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实现接受名校的教育之梦,较高的学费成了拦路虎。学生缺乏网上学习技能。目前,接受网络教育的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能力是通过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网上学习却需要学生具有熟练运用多媒体与网络的能力,网上学习能力的缺乏必然影响学生的网上学习质量。缺乏网络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对网络教学质量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生源质量、教学资源、师生交互和评估考试。我国网络教育刚刚起步,而与之相对应的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机制尚在建设之中,这就导致网络教育发展出现种种问题,造成社会认同度不高。适应网上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目前从事网络教育的教师不但要从事网络教育课程的开发设计,还需要主持各地学生的在线讨论,对大量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与指导,批改大量的作业。这些工作决不是单靠一位教师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课程教师小组来完成。据调查,我国从事网络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缺乏、教师网络教学经验不足、网络教学技术欠缺,都严重制约着网络教育的发展。
此外,影响网络教育发展的因素还包括,我国INTERNET的提速与带宽拓展、网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国家对网络教育的宏观政策的配套实施、各级教育部门的协作支持等等因素。
三、对策决定远程教育发展的三大条件
社会对远程教育的需求、网络信息接收技术的社会普及率和远程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网络教育是大众化的教育,网上大学的实践者要创建大众化网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网络教育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在基础技能、职业技能、自学能力、刻苦勤奋精神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建设强大的网络教学服务支持体系。网络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这些学生来自社会各个阶
层、各个年龄层次,知识背景、学习能力都存在较大差异。只有建立强大的教学服务支持体系,完善教学服务的各个环节,网络教育的信誉才能有所保障。首先,培养学生采用新技术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多媒体与网络的能力,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强的自我监控能力,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等。其次,不断提高网络教育技术。网络技术主要指硬件技术与软件技术两方面。在硬件技术上,网络带宽与网速的提高是网络教育的基础。在软件技术上,采取竞争、开放、合作的机制培育教育软件产业。完善网络教育的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首先,建立网络教育示范项目。免除有关现行法规与制度对网络教育学生的限制,如学习年限、接受面授时间和高校资助网络教育学生的比例等,主要目的是增加学生接受网络教育机会和推进高校开展高质量的网络教育。其次,建立网络教育合作项目。鼓励和资助有关高校与其他机构合作,如社区组织、中小学学区、技术与企业部门等。建立网络教育合作伙伴关系,主要目的是建立优秀网络教育模式、开发教育教学软件和改革网络教育评价体系。第三,建立网络教育委员会。组织成立专家委员会,对当前市场上使用的所有教育教学软件进行研究与评估,并负责择优推荐。合理规划专业结构。为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开设专业应包括人文科学类、商务与管理类、健康保健类、物理和生命科学类、数学类、教育类、计算机科学类、工程类、农业和自然资源类、高校图书与情报学类、职业技术教育类。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教育课程资源。首先,网络教育课程资源必须注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及方法,讲究教学系统开发和教学设计。其次,充分发挥名校、名师、名课的优势,实行校际之间的课程互选。5 加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只有教师了解并熟悉了信息知识,掌握了信息能力,才能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更主动、更有效地发挥作用。首先,教育部门建立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基地,对教师进行轮训。其次,积极开展校内培训。培训课程可开设多媒体技术发展概论、视音频素材采集方法、幻灯片简报制作软件
Powerpoint和多媒体制作软件Authorware等,并针对网络教学课件开展立项研究。6 加强网络教育法规与制度建设。高校网络教育的出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教育时空,使大学在网络经济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必须承认,高校网络教育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如国家是否承认学历?开办网络教育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如何审核各个学校的办学水平?这些都急需国家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高校网络教育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各种急需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校网络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N〕 中国教育报,2001,9,6,(3)
〔2〕 吴沛林,张超 加快发展我国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J〕 教育发展研究,2000,〔3〕 张倩伟 韩国网络教育的发展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 教育发展研究,2001,(7)〔4〕 网上大学质量不高吗?〔N〕 中国教育报,200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