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科部2005—2006学年工作总结
社科部2005—2006学年工作总结
2005-2006学年社科部在学校和学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体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拼搏,埋头苦干,圆满完成了本学年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政治学习,构建优良系风
深入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2006年初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并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确实加强社科部教师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尤其是学风教风建设,增强社科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调整教研室结构,加强组织建设,优化师资队伍
根据新课程体系要求,对教研室设置重新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五个教研室进行机构和人员的合并、重组,成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研室。积极组织教师攻读学位,先后有3位教师攻读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位,2位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不断优化师资队伍。
三、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及学校新课程培训,使《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在我校顺利开设
这是本学期我部的一项重要工作。6月底,社科部就认真传达省里暑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新课程培训的通知精神,积极落实培训人员,使他们顺利地参加新课程的培训;同时,组织因故未能参加省里培训的老师由教研室组织在校内进行培训,领会省里培训会的精神,使教师把握好教材精髓和重点、难点及疑点问题,掌握教学方法,从而使我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新课程得以顺利开设。
四、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强化教育教学创新
1.加强教学管理,推进包括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手段、考试方法和实践环节等在内的各项教学改革,同时,落实领导听课制度、新进教师助课制和听 课制,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加强教学质量检查和督导,保证教学水平稳步提高,本学年社科部教师学生教学质量测评均获得较好成绩,并有3人获教学质量奖。
2.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竞赛活动,为校、院、部争得荣誉。组织《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研室叶晖老师参加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大奖赛,获得校“十佳教师”之首,并被推选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教师教学技能竞赛。
五、发挥多学科优势,做好科研工作
我部承担着多门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绝大多数老师都是公共课教师,搞科研难度较大。但是我们抓住学科门类较多的特点,发挥多学科优势,做好科研工作,通过努力,科研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本学年申报立项的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社科基金1项,省厅项目1项,省社科联项目2项,金华市社科规划项目8项,校级科研项目3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各种学术论文35篇。此外,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加强骨干教师和学术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学历和职称结构,基本形成了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结构合理、爱岗敬业、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
六、积极组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不断使我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上台阶。
2005年我校社会实践呈现出广泛性、深入性、持久性等显著特点。所谓广泛性,从我校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人数看,可谓创历年之最,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15000名学生参加了今年的社会实践,仅03级的一年级学生就达到近5000多人,可谓创历年之最;上报的学生各类社会实践项目多达400余项,就意味着有400多个各类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全国各地展开社会实践活动。所谓深入性,社会实践活动涉及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有“三个代表”宣讲队、有青少年思想道德宣传队、有绿色环保宣讲队、有社会弱势群体调查队、有“三农”问题调查队、有古建筑艺术保护调查队、有社区或农村普法宣传队、有节水节电节能调查队、有城乡教育费用调查队,有革命老区实践队等等;他们深入社区、深入农村、深入基层,甚至深入厂矿企业、田间地头,有的到居民家中访谈,有的到 农社了解情况。所谓持久性,就是有很多实践队与实践地建立了长期的联系,并成为我校很好的社会实践基地;有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在社会实践过后,也就成为同学们长期关心或关注的问题;有的社会实践队,如“生存之旅”则成了我校的一个品牌,甚至到中学传经送宝,产生了更为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005年的我校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浙江日报》、上海电视台、浙江电视台等国家级和省市近百家新闻媒体对我校学生暑期实践进行了各种专题和新闻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日前,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发文,表彰2004年全国高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我校第16次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此外,我校旅游学院赴井冈山社会实践队被评为省社会实践十佳团队,人文学院、信息学院赴杭州、兰溪社会实践队等12支实践小分队被评为省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狄伟锋等12人被评为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在2005年的社会实践中,有许多“两课”教师在各学院的组织领导下,带领社会实践队到各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指导广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同时,使自己也获得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2005年,我们共收到学生“两课”社会实践论文5600多篇,经过“两课”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的仔细批改和筛选,从中挑选出了83篇优秀调查报告,最终编辑成《浙江师范大学“两课”社会实践优秀调查报告选》(第六辑)。
浙江师范大学社科部
2006.6
第二篇:高校社科部2012工作总结
厚基础 抓团队 凝气力 寻突破 ——社科部2012工作总结
社科部自2011年底独立建制以来,已整整经过了一年时间。在这一年中,我们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科部的建设,在组织领导、教学管理与改革、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师精神风貌等方面都有了明显进展,现将这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以领导队伍建设为首,思想建设为魂,营造和谐奋进局面
社科部独立建制之前,与社会发展学院合署办公,其前身是原廊坊师专和第一次合并后的马列部。再次独立建制,虽有前期基础,但经过与社会发展学院的人、财、物、事六年的融合,各项工作都要从新开始。
如何顺利展开工作?我们抓住领导队伍这个关键环节。领导队伍是一个集体、组织的核心,是搞好一个部门的主导力量。然而,由于客观原因,新成立后的社科部处级领导干部只有1人,原“两课”教研室主任1名。这不足以团结带领社科部26人共同发展。为此,我们充分发挥5位课程组组长(亦称教研室主任)的作用。首先,凡涉及社科部重要事情,都将教研室主任和课程组组长纳入到领导、决策小组,共同讨论、商议,避免决策的失误;第二,发挥他们的带头表率作用,许多工作中,他们都身先士卒,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带动着老师们勤奋工作;第三,发挥他们的组织协调作用,每项日常工作的推进,都离不开他们的组织和协调工作。正是我们充分发挥了领导组织的作用和功能,社科部一年以来的各项工作开展的都非常顺利、出色,从没出现过一次责任性事故。这也证明,我们这一年的工作,抓队伍建设抓到了关键之处,抓出了成效。
才的规律和目标,正中我们现在教育的弊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立德树人”任务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教学改革正是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任务展开的。
一年来,我们思政课教学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全面教学改革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课堂教学专题化、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考试形式多样化、客观题考试题库化和网络化、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从2012年秋季新生入学开始,我们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两门课程教学中,全面开展专题教学方式,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单元,由不任课老师分别授课。这样的教学模式,有诸多好处,便于老师精心备课,精讲基础理论,也无形中给老师以压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学生领略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接受多样的知识及理念,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考试环节,我们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既有开卷考试,又有闭卷考试,既有传统纸质考试方式,又有网考方式,既有灵活的主观题测试,又有科学的客观题库,以考试为手段,综合提高学生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语言表达与写作等各方面的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精选实践题目,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校内、校外社会调查,教师进行实践前、中、后的指导与评判,对实践做的好的同学给予奖励。我们还建立了思政课网站,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教学信息传递、教学管理、师生沟通。这样,我们通过授课、考试、实践、网络等环节的改革,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死板的灌输式教学,教学效果明显增强。我们本学期末进行的思政课教学调查显示,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可程度非常高。
在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同时,我们积极申报学院教学项目立项工作。今年,我们先后有两个课题被立为学院重点课改项目和一般项目,有一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被确定为学院精品课程,还有一门课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院级精品课程正在申报过程中。
三、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两个服务为助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我们一贯强调科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学生何以能创新呢?其关键是教师。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创新型教师,必须具有科研能力和水平。对于我们这样一所基础薄弱的本科院校而言,更是如此。所以,我们经常在教师中灌输科研思想,提高老师科研意识,帮助老师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我们在科研工作方面的做法是,一积极提供科研信息;二是从时间上、资料上、渠道上积极创造科研条件;三是多方面进行科研交流,包括内部交流和派出交流;四是进行精神与物质方面的鼓励。一年来,社科部在科研已有国家课题、教育部课题、省社科规划课题的基础上,立项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8篇,出版著作1部,获得厅级以上科研奖励7项。科研能力的提高,为教学水平的提高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科学研究对教学具有基础作用,而高等教育的职能,除了教学、科研外,还有一项重要职能是社会服务。我们不单向地将社会服务看作是高校对社会的贡献,而是辩证地看这个问题,我们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确实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但,我们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也会从中查找自身的欠缺,寻找自己的不足,促进我们弥补欠缺,同时,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也会从社会中得到回报。而且,我们这里所讲的社会,也不是仅指校门外的社会,同时也指校内的其他部门以及学校分配给的任务。在社会服务方面,我们发挥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社会经济、法律研究方面的优势,一方面积极参与廊坊市社会科学理论界的活动,包括社科问题交流、社科评奖、理论研讨座谈、宣传、政策理论宣讲等,另一方面还积极参加市委、市政府相关政策论证,机关部门政策研讨等。在校内,我们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在理论宣传、政策解读等方面尽到自己最大力量,尤其是十八大过后,学院党委宣传部以社科部为主,组成了6人宣讲团,用时1个月对全院师生进行了巡回宣讲,起到了良好效果,受到好评。此外,我们在校内还承担了学生考研政治课辅导、公务员考试培训工作,学院党校培训也以社科部老师为主体。通过这些校内校外的服务工作,使老师开阔了视野,扩大了接触面,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发现了自身不足,既起到锻炼队伍的作用,也起到了促进提高水平的作用。
四、以团队建设为依托,项目为平台,重点突破整体提高
在较长时间的自身办学及与外界交往交流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为此,我们重视三个团队的建设。一个是管理团队,一个是科研团队,一个是教学团队。管理团队建设,是要发挥管理者的作用与功能,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为共同目标而奋斗,对这一建设前面已经总结。第二个团队是科研团队,我们在科研团队建设上,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社科部科研力量相对还是较强的,其中有4位博士起到重要作用。这4位博士基本各有领域,从大方面看,力量有些分散,但也有有利之处,就是可以以他们为核心,各自带动几个相关专业老师,形成团队,从而带动起多半老师共同发展。事实上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尤其是给几个博士分别指派了相关年轻老师作为助手(这4个博士中已有3位教授,一位副教授),目前,团队已经基本形成。第三个团队是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建设,我们以课程组组长为核心,以课程组中的教学能手为主干,每个课程组全体成员组成。
第三篇:2006-2007学年社科部工作总结
2006-2007学年社科部工作总结
2006-2007学年,我部工作的重心是在教学上紧紧围绕着加强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这个中心环节,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认真贯彻《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以及《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社政[2005]9 号)和《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教工委[2006]4号)的重要精神,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根据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认真组织实施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工作,突出教学主线,狠抓教学质量,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增强教学实力。本,我部所做的工作和完成的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加强理论学习,统一思想,为实施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工作创造条件
1、本学年我部认真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尤其是教育部的十六号、十四号文件以及学校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文件精神,提高了教师思想认识,积极为全面实施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做好充分的准备。
2、围绕学院“构建和谐法政”的活动,我系组织教师召开恳谈会,就学院的发展献计献策,结合自身发展为学院贡献力量。
3、结合校党委要求,认真组织党员和教师认真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6·25”讲话的精神,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楷模——方永刚同志的先进事迹,使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并努力做到使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认真组织实施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工作,加强教学环节建设,狠抓教学质量。
1、继续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建设,对教案、教学课件进一步修 1 改、完善,并加强教学辅助资料建设,深入研究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编制题库、卷库和教学案例库,不断优化教学环境,争取尽早申报校级精品课程,为申报省级重点课程奠定基础;
2、我们认真组织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老师的上岗培训工作,先后有5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师和6位《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老师参加由省教育厅宣传教育处组织的新课程学习培训,同时,组织因故未能参加省里培训的老师和外聘教师由教研室组织在校内进行培训,领会省里培训会的精神,使教师把握好教材精髓和重点、难点及疑点问题,掌握教学方法,从而使我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新课程得以顺利开设。
3、认真落实社科部制定的集体备课和教师互听课制度,在学期初就由教研室在征求教师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再制订社科部教师听课计划和具体安排,从而保证了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互助,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4、积极组织 “教学观摩课”活动。本学年先后安排戴建庭、叶晖老师上““教学观摩课”,没课的老师都认真参加听课、评议活动,尤其是课后的由专家参加的评议,使参加活动的社科部教师受益非浅。
5、积极配合学校、学院开展的每学期一次的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我部教师的教学工作受到学校教务处、教学督导委员会、学院督导组的积极肯定。
三、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本学期我部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将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双师素质”作为建设的切入点,全部教师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普遍得到了加强。
1、重新制定了我部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方案和新课程建设规划方案,上报学院、学校,对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也根据学院要求进行了的规划,力争使社科部教师梯队建设更趋合理。
2、着重抓好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学风、基本素质和教学基本功的培养和锻炼,继续落实实施了青年教师导师制,由2位教授与4位青年教师结成手拉手对子,大大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科研与教学能力。
3、加强了教师培养,本学年又有一位教师考取上海师大攻读博士学位,2位教师继 续攻读硕士学位。
四、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和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本学年我部的科研工作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本学年立项省社科基金2项,全国教育学会研究项目1项,省厅项目2项,省社科联项目1项,金华市社科规划项目5项,校级科研项目2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各种学术论文19篇,参编著作、教材6部。
五、积极指导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不断使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上台阶
2006年我校的暑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紧紧围绕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团中央、全国学联关于今年社会实践的指导意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践行荣辱观,服务新农村”为主题,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在2006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编发了《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思想政治理论刻社会实践指导用书》,我部教师始终积极参与,并认真指导自己联系学院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动,使我校2006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成绩斐然。在今年暑期的社会实践中,我校共有200多支社会实践队伍、10000多名大学生团员青年分赴全省各地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省内外产生了极其广泛的社会影响。我们共收到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5000多篇,经过指导教师的仔细批改和遴选,最后我们从中挑选出了75篇优秀调查报告,编辑成了《浙江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优秀调查报告选》(第七辑)。此外,我们还和校团委一起编辑了《2006年浙江省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调查报告选》,并于2006年底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
浙江师范大学社科部
2007.7
第四篇:2005年社科部工作总结
2005年,是我部工作最富有成效的一年。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部全体教职员工团结协作,上下一心,经过认真努力和付出,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和任务。
2005年,我部工作的重心是在教学上紧紧围绕着加强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这个中心环节,充分发挥高校“两课”教育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突出教学主线,狠抓教学质量,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增强教学实力。本,我部所做的工作和完成的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加强教学环节建设,狠抓“两课”教学质量。我部全年共承担南北两校区研究生、本科生、职教和成教生的必选修课程共15门,保质保量地完成课时总量5108学时,人均300学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严格按教务部门的要求和结合我部“两课”教学特点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办事,注重教学质量和考试的全程跟踪检查与分析,认真贯彻执行学院抓考风考纪的部署,与党支部共同努力,加强教风、考风及行风建设,坚持以教研室为主定期集体备课和开展教研活动。另外,特别重视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本暑假期间,我部组织各教研室主任参加了“贵州教育厅办公室举办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研讨会暨暑期‘两课’骨干教师培训班”,积极配合学院新定的有关在职教师培养计划的规定,大力鼓励动员40岁以下的教师报考研究生。
二、积极申报课题和撰写论文,以科研促进教学实力增长。2005年,在教学任务过于繁重的情况下,经过努力,我部获得立项院级科研课题四项和院级青年课题四项,在内外学术刊物上分别发表科研论文12篇。考虑到科研项目申报的延续性,我部蓄势待发,为此专门建立了社会科学科研预备课题库,建立课题库的主要意义在于对确立该课题立项前做好充分论证和前期研究。这项工作由各教研室主任牵头负责落实,以确保我部课题库建立的质量和水平。目前,我部构建本课题库的任务基本完成,已有四项课题准备申报立项。
三、完善各部门制度建设机制,构建工作评价体系。本,我部抓住教育厅对我院“两课”教育教学评估这一机遇,着力教学科研各环节和各部门建章建制的建设,以及相应的工作评价体系。通过较为广泛地征求意见和讨论,按照教育部和教育厅的有关要求,参照各兄弟院校的做法,并结合我部的实际,从2005年秋到2005年春,我部制定出了一整套较为实际、操作性较强的规章制度和教学科研工作评价体系。主要有“贵阳中医学院社科部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条例”、“贵阳中医学院社科部教研室工作职责”、“贵阳中医学院社科部教师工作职责”、“承担教学任务须知”、“贵阳中医学院社科部办公室岗位职责”、“贵阳中医学院社科部资料室工作职责”、“贵阳中医学院社科部图书借阅制度”和“关于电脑等设备的管理与使用”等等。目前,我部的各项工作已有章可循,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对工作的评价和规范。
四、经受了教育厅对我部“两课”教育教学评估的考验,找出差距、明确目标。按照教育厅黔教社发(2005)234号《教育厅关于开展全普通高校“两课”建设评估工作的通知》文件的部署,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从2005年9月开始,我部本着“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对照“两课”建设评估方案,全面开展自查自评工作。同时,针对自查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认真分析研究并进行整改。在接受教育厅专家评估组的评估中,我部又针对教育厅和专家评估组对我院“两课”建设评估的反馈意见,在学院党委的主持下及时参与起草了《中国共产党贵阳中医学院委员会关于“两课”教育教学建设的整改方案》。我部广大教职员工在整个评估工作中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团结协作、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不计报酬,为“两课”建设评估做了大量的工作,其情景十分感人。正是通过大家的努力,最终使我院的“两课”教育教学评估,获得了中国共产党贵州委高校工委和贵州教育厅十分满意的“贵州普通高校‘两课’建设合格单位”。通过此次评估,使我部的“两课”课程建设及科研工作,教风、学风建设明显加强,教学管理走向规范科学,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五、完成5部教育厅部署的“两课”“精彩一课”教学示范片的制作,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本,根据教育厅黔教社发〔2005〕142号文件《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全普通高校“两课”“精彩一课”教学示范片评选的通知》精神,要求我院在11月以前上报五部“两课”“精彩一课”教学示范片参评。这项工作由学院主管社科部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全面负责,社科部具体实施。此项工作任务重,内容多,技术要求高,涉及面宽。在主管社科部工作的院党委副书记的领导下,在基础部和研究生部的支持和协助下,在网络中心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下,经过近半年的艰苦努力,最终全部完成了 “邓小平与科学发展观”、“资本的周转与循环”、“大学生心理健康”、“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继承法”等五门课“精彩一课”的教学示范片制作。开展这项工作的意义十分重大,极大地提升了我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水平,也大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备课和表达能力,必将给我部在教学思维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带来根本性的变革。
六、按照上级和学院党委的工作部署,紧扣国际国内形势,积极撰写宣讲文章并参加辅导讲座。在形式与政策教育方面,在本上半年,紧随形势及时撰写出《去年和今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及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透过“公投”看“台独”》等文章;下半年,又应学院党委要求写出了《傲然屹立的东方巨人》、《当代大学生与无神论教育》等材料。用这些宣传教育材料,供全院各级党政组织在宣传、教育工作中使用,澄清模糊认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本我部还有多名教师多次承担了学院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辅导讲座。
七、成立社科部网络领导小组,接受网络中心培训,构建自身 “两课”网络阵地。本10月,在接受学院网络中心的培训后,我部网络领导小组经过精心策划,在我院网站社科部的网页中充实了“‘两课’建设成果”、“社科部基本情况”、“社科部教学与科研”、“社科部培养人才特色”、“社科部发展思路”和“对‘两课’教改的一点尝试和感受”等等内容,进而全面、客观、准确和多角度多方位地介绍了我院和我部的“两课”教育教学建设的基本状况。
八、与学院党委宣传部、学院院报、学生辅导员紧密配合,采取多渠道和多种形式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我部加强了与党委宣传部、学院院报的联系,已经常性地在学院院报上发表我部教师的理论文章和教学体会。同时,为了了解学生、贴近学生和深入学生思想实际,我部的一些年轻教师除了承担教学任务外,还主动兼职学生辅导员。
九、紧跟学院人事制度改革步伐,积极参与学院处级干部任职竞聘。我部为此在事前做了大量的宣传动员工作,积极参与。根据公开、平等、竞争和择优等原则和一系列的组织考试和考察程序,历时近半年,现在,我部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已经确立。
十、认真搞好教辅后勤工作,全心全意为教师和教学第一线服务。为了保证“两课”教师在平时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后劲,我部除了要求所属各教研室对授课重点、难点和疑点有针对性地组织集体备课外,还规定资料室要每月自编一期“两课”教学参考资料,及时向任课教师提供最新的时事政治、“两课”教育教学资料以及当前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我部资料室已向教师提供自编“两课”教学参考资料9期,基本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我部办公室在教学的后勤保障上做了大量的琐碎工作,诸如课时费津贴的计算与发放、考试卷的印刷与装订、成绩册的登分与保管、办公设备的使用与保养、卫生环境的保持等等。
十一、丰富职工业余生活,积极参加院工会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本,我部参加了院工会组织的太极拳比赛、卡拉OK歌咏比赛、体育比赛等活动。并与党支部一道,积极参与了由学院组织部牵头、中国共产党贵州委当代贵州杂志社和中国共产党贵州纪委宣教室主办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知识竞赛,参与了贵州总工会宣教部、贵州工人报社组织的《贵州工会条例》等知识竞赛;还组织了纪念“七一”党的生日、教师节和赴龙里生态园郊游等非常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十二、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信赖人、帮助人、团结人是我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信条。我部对于教师的实际困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都去认真加以解决。在本5月由工会发起的向下岗职工献爱心送温暖的活动中,我部共捐款人民币680元。在今年的春节和教师节,我部始终没有忘记曾经为我院“两课”教育教学作出巨大贡献的离退休的老教师们,均由社科部领导和办公室主任亲自登门看望。
第五篇:社科部宣传部十一月份工作总结
邢台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团总支宣传部
工 作 总 结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份 社科部宣传部十一月份工作总结
在上个月中月我们部门认真、负责的配合各部门的工作,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本月我们将努力打造出新的亮点。一如既往的协助各个部门的活动宣传。现将本月的工作总结如下:
1、纳新工作
我部本月将继续进行对本部候选干事进行严格的考核,最后正式面试后真正地吸纳进一批有一定经验和技术的新成员。真正招一批了有激情,有能力,并且对宣传有爱好的同学,为宣传部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同时也为他们在大学中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2、迎新晚会
11月16日举办本系部2013级迎新晚会,出展板一张,条幅两条,幕布一张,并成功邀请其他系部为本部迎新晚会做宣传展板。迎新晚会中负责拍照工作,并在其幕后发挥的重要的作用。
3、对本学期的各项宣传工作进行备案
详细、完整地把宣传工作记录保存下来并和各部门密切合作,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宣传工作。
4、开展部门例会
开展部门例会进行心得交流,以提高本部门各成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素质,在提高工作质量的提高工作效率,使宣传部的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5、日常工作
首先,向院里定期上交微博及活动通讯稿。其次,积极响应院团委的号召,做“晨跑,晨练,社团,纳新,考研”的展板一张,宣传了学院青春正能量的良好风气。另外,应系里学风建设,更换系部教室黑板报三块。
本月,我们将以“服务同学,传达精神”为目的;以丰富校园生活、搞好团员思想意识教育为己任,努力做好了相应的本职工作。相信在宣传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工作将进一步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社科部宣传部
201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