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人对市场当前分析
市场和公司产品分析
当前指纹锁主要销售渠道
现在零售市场装智能锁的群体,主要是两大类;他们购买渠道是哪些? 第一类;需要装修房子客户群体,他们购买渠道会有哪些?
网购、建材市场(城)、锁具市场门店、专卖直营店,社区摆摊(物业)、装修公司。
第二类;老旧小区换锁客户群体
网购、社区摆摊(物业)、锁匠
当前做指纹锁代理主要走的渠道;建材城(五金锁具专卖店、高端铜门、实木门、防盗门专卖店、保险柜专卖店、高端铝合金门窗专卖店)指纹锁专卖店、小区地推、锁匠、装修公司、安防弱电公司。
每种渠道现在情况分析;每一种渠道都有一定效果,只是多与少问题。五金锁具专卖店;能在建材城开店这种五金传统锁匠专卖店,一般都有自己下级经销商,还有就是他们一般都是以做工程项目为主,都是有实力和关系的。他们一般直接跟厂家合作的多,直接做代理商,他们要求代理品牌在行业内要有一定知名度,一般都不愿意做杂牌,怕出现质量问题,影响他当前其他产品声誉。铺货难度属于难
高端铜门;这类客户群体销量一般都不是很多,对锁的外观和质量要求比较高,相对价格而言不是很敏感,但是铺货过去的厂家也是蛮多,有些店面七八个品牌在免费铺货。铺货难度属于难
实木门;高端实木门店,一般同时都有好几个品牌在销售,他们对外观和质量要求都比较高,主要是当地代理商铺货过去在卖,销量有些一个月十几把,有些一两个月卖几把,主要是看他们门生意坏。铺货难度属于难
防盗门专卖店;这类门店门的价格都不很高,客户群体属于中低端,很多这类门店觉得指纹锁太贵,不是很愿意接受。当地代理商铺货不是很多,有些门店也有好几个品牌,单个门店销量一个月几把,有些是一两个月可能一把都没有销售。铺货难度属于难 保险柜专卖店;这个渠道也是一样,根据他们本身店的销量,一个月有时候也是在几把。当地铺货难度属于中等。
高端铝合金门窗专卖店;这种建材店,因为针对的是高端客户群体,给客户推荐时候客户比较容易接受。
指纹锁专卖店,现在开专卖店暂时还不多,但是基本都是属于亏本赚吆喝,打品牌知名度,还有就是起到一个建立信任作用,让消费者放心。因为消费者怕买了东西过后,找不到商家。
家电卖场,成都和重庆目前代理商都还没有去铺货,情况不是很了解。但是这也是一个渠道,只是销量多少,也是可以试验一下。
装修公司;大的装修公司一般都会直接找厂家,但是也会有一部分可能找当地代理商。代理商可以主攻小的装修公司,装修公司也可以走一部分量,因为装修公司一般装修完后,可能会赠送一些东西,来减少客户少钱问题,还有就是装修费十几万,再推销一把锁才一两千时候,客户很容易接受。
锁 匠;锁匠追求暴利,找锁匠的公司也是特别多,他们往往可选择性也是特别多,那么他要求也是比较高,质量好,价格还要便宜。代理商如果可以跟他谈合作,比如当地有安装时候,可以找他安装,这样双方就比较容易达成合作。但是也有一部锁匠可能直接是代理商或者直接找厂家拿货。
社区、物业;当前很多公司都有在小区进行过地推,效果最直接有效。但是费用比较高,需要长时间地推,效果显现没有那么快,投入人力物力比较大。
当前市场总体情况,产品多种多样,各种各样款式都有,客户可选择越来越多,现在购买我们锁客户群体基本都是中高端收入群体,他们在挑选指纹锁时候不光看产品质量,对指纹锁外观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要求外观时尚,美观大方。现在代理商在选择公司合作时候,也是不光看产品质量性能,也在挑选质量好产品时尚美观好看公司合作。
当前客户对指纹锁品牌概念,还是属于模糊阶段,不知道哪些是品牌是大品牌和小品牌。对指纹锁安全性还是有担忧,毕竟指纹锁属于新产品新行业。客户当前更多相信线下购买渠道买放心,万一出质量问题可以找到店面。那么线下资源就看谁能占有更多,那么销量就越好。当然客户在线下购买时候,他们一般也都会去网上查询当前这款指纹锁价格,如果跟线上价格差不多情况下,他们更愿意在线下购买,售后更有保障。
线下渠道,如果是旧小区,房子已经装修好的业主,他们购买指纹锁一般都不会再去建材城或者建材市场购买,因为太远不方便。现在网络购物如此方便情况下,他们一般会选择网上购买,但是如果在小区附近有卖指纹锁的,价格相差不大情况下会选择线下就近。所以如何占有小区资源,那么在销售上面就有很大提升。
小区业主主要是哪些人群在买指纹锁,一般都是哪些经常忘记带钥匙或者现在锁经常出问题时候,他们才会考虑换锁。还有就是一些安装了指纹锁客户群体,给他亲戚朋友推荐使用指纹锁。一般情况下,很多业主是不会换锁,当然也有一部分想体验一下新东西业主。所以谁能在业主想换锁时候,第一时间想到人,一般现在高端小区都有自己工程部,锁出问题时候业主一般都是直接找物业工程部维修人员。所以如果能跟小区物业达成长期合作,那么这个小区只有需要指纹锁时候,我们品牌那就是第一选择。
新楼盘客户群体,销售策略,去新小区附近开专卖店或者摆地推,还有就是通过装修公司,建材城那些群体间接销售过去。我们公司产品当前跟其他公司相比较。在性价比上面还是有一定优势,在做工体验感上面,我们公司滑盖顺畅,两个阶段式设计,使用更方便。其他一些品牌指纹,在滑盖设计上面,有些滑动不顺畅,需要很大力气,有些容易掉落,晃动比较大。还有就是很多锁指纹头反应速度,感觉跟我们指纹锁相比较要慢半拍。另外我们公司锁在远程功能上面也是一个最大卖点所在。但是在外观上面,我们公司锁外观确实还是有所欠缺,还有就款式太单一。
当前个人觉得制约公司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观确实是我们公司产品现在致命问题之一。如果公司能够在当前产品基础上,增加一个首先让公司内部人员都认可,外观精美,时尚大方产品,打造一个爆款。当前代理商和终端客户,很多都认为我们产品外观不够时尚漂亮,这也是制约我们公司发展一个大问题。现在客户在选择指纹锁时候,在质量稳定情况下,首先外观选择会放在第一位。目前每天来公司看厂和网上咨询客户都还是挺多的,但是锁这一块成交率不高,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外观原因。
2.质量app稳定性这一块。需要尽快完善,否则客户体验感会比较差,影响我们二次销售。当前很多客户都是通过转介绍,因为指纹锁还是属于新行业,客户很多都怕质量不好,不稳定不敢用。代理也会因为出现这些问题,而对公司技术和产品质量持怀疑态度,如果长时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会流失代理商。只有过硬产品,在客户使用体验中感觉质量很稳定,使用很方便。客户会一个介绍一个,量会越来越大,代理商做的也会更有信心,死心塌地跟着公司步伐走。
3.公司售后部门。我们代理商很多都是之前没有接触过指纹锁,在这块安装工程中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代理商自己又无法解决,只能依靠公司,希望公司能提供技术支持。如果公司能解决这些安装问题,代理商会觉得跟着我们公司更加有信心,没有后顾之忧。觉得跟我们公司合作未来是非常有前景的。建议如果公司能够找到一个合适或者培养一个专业这方面人才,帮助客户解决安装过程中问题,代理商对公司依赖度就会增加,更加相信公司实力。当前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大问题,制约着公司发展速度。
4.公司需要成立一个市场部门。从事线下市场研究当前状况和市场发展动态。了解代理商情况,给代理商提供一些发展思路建议,扶植代理商走出发展瓶颈,让产品销量稳步上升,提高市场占有率。让代理商充满激情。
5.建议公司把成都物业合作方案。推广给所有代理商,个人认为这套方案现在是目前效果最好方案之一。如果在使用许总地推方案,两者完美结合,效果绝对是出人意料的好。一个城市月销几百把锁完全不是问题。
第二篇:对当前招投标市场的调查报告
当前,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加大,建筑行业日渐繁荣,建筑市场竞争也渐趋激烈。随着有形建筑市场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工程招投标已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但是在近年来在施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频频发生违法行为,使招投标这一“阳光作业”出现了“暗箱操作”,为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工程在招投标阶段“暗箱操作”、“违规操作”,剥夺了潜在投标人公平竞争的机会,同时给一些腐败分子提供了权力“寻租”的沃土。建筑市场经过多次整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违规行为从公开到隐蔽,从个别人“一锤定音”到整个招投标过程不正当的“系列操作”,形成了程序上貌似合法而实质上渗透着腐败。这种状况不予以整治危害性更大,将使建筑市场处于非良性竞争状态,严重危害行业的健康发展,且毒害党风和社会风气。据有关资料介绍,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的发生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例,85%的发生在工程的招投标承揽阶段。由此可见,工程招投标日益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部位。为此,经过查阅有关资料 并结合渑池实际,我们对当前招投标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当前招投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在招投标程序上找漏洞
1、用招标书赚钱。招标单位工程招标,投标单位购买标书就要付给招标单位一定数额的所谓工本费,并明确规定,不论中标与否一概不退。个别地方投标者甚至还要付给地方建筑主管部门一定数额的所费建筑管理费。这样如果参加投标企业较多,有关单位就会有一笔较为可观的收入。
2、设置障碍排斥他人。一些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为了使内定好的施工队伍顺利中标,在招标文件上暗做手脚,量身定做,制定倾向性条款,为意向的投标单位开绿灯;或是提高招标资格条件,排斥潜在投标人,以利其意向投标单位;或是要求参加投标企业提供巨额保证金,以巨额保证金吓退不知内幕的潜在对手。
3、订立不合理合同。按照有关规定,签定符合要求的表面合同,应付有关部门检查,背地里,又按事先约定,与承包商签订了一份具有真正的约束力的实际合同,把利润较大的部分回收另行分包或订立苛刻条款。签订合同的单位如不答应招标单位这种“不合理合同”,就无法获得此项工程,承包商只好委曲求全。
(二)在操作空间上找机会
1、出圈企业重复来,如招标单位或招投标管理部门有意让某企业中标,将工程划为几个标段招标。其中第一标段某投标企业在开标公布标底时,已高标出圈。招标单位或招投标管理部门又可操纵评委,以复核报价等非招标程序让其中标。
2、明招暗定。招标单位或招投标管理部门经过资格预审,确定几家投标单位,组织了庞大的团队对拟参加投标单位进行考察。个别投标单位兴师动众,热情接待,花费大量钱财。而实际上,在考察前招标单位或招投标管理部门就已经确定了一家意向单位,并根据意向单位的企业特点就获奖情况、报价及施工技术方案等关键要素,为其设置评标程序及评标办法。
3、肢解项目标段。按照规定,造价5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必须招标,50万元以下的工程可直接发包。有些单位为了逃避招投标程序,经常把造价50万元以上的工程进行分拆或肢解,从而达到指定施工单位的目的。而招投标管理部门在审核报建单位的工程造价时只根据报建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备案,缺少严格的审核把关。
(三)在监督过程中上钻空子
1、“公开评标”不公开。在招标过程中,不是在竞标单位报价之后、评委评标前公布经审定的标底,而是评委评标后宣布中标者时才公布标底。使各投标单位弄不清楚这是评标前已审定的标底呢,还是在评标过程中已调整过的标底。
2、假借资质参与竞争。《招投标法》明确规定,不得假借资质或以他人名义参与招投标报名。但在实际报名和资格审查过程中,招投标中心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审核过程中也缺少相应的制约措施,致使假借资质、以他人名义报名的现象时有发生。
3、后续监管无人负责。当前招投标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一种重场内管理、轻后续监督的现象。后续监管不到位既有思想上不重视、人手不足的原因,更有体制上的原因,施工队伍的年检和日常管理属建设主管部门,因此招投标办和建设主管部门之间存在互相推诿的现象,使得招投标管理的后续监督工作出现真空,一些本可以通过后续检查发现的问题比如借资质的问题,如非法转包、擅自变更合同等等未能得到及时的揭露和纠正。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招投标领域产生腐败的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放松世界观的改造,经受不住权力、金钱的考验,以权谋私,违规参与招投标活动。二是招标投标的法制还不完善。《招标投标法》对招标投标的一些环节缺乏强制性规定,尤其对资格预审和评标等关键环节规定过粗,标底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明确,存在一些可以人为调控的因素,如利用资格预审排斥其他潜在投标人入围,利用评标办法中的人为因素操纵评标结果或控制中标单位。三是业主权利和义务不对等。《招标投标法》给予业主的权力过大,对其缺少责任约束和追究制度。四是工程招标投标监管力量严重不足。招投标管理办公室的人员配备不足,使招标投标监管难以到位。五是招标投标管理、监督体制没有理顺。我国现行招标投标管理体制,对招标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管由多个部门负责。这种多头管理的格局容易引发矛盾和相互推卸责任,造成监管不力。
六是招投标市场不够健全规范。招投标市场的信息服务、场所服务、集中办公服务等基本功能还不健全,相关的制度也不够完善,这些都制约了招投标市场对遏制腐败行为作用的发挥。七是立法有缺陷。投机者为了小团体利益或个人目的,钻法律和规定的空子,甚至是行贿受贿搞不正当竞争。但主要的、关键的原因还是竞标人的不良行为在起作用。
三、解决招投标领域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强监管机构建设,实施有效监督。一是健全监管机构,加大工作力度。招投标管理办公室要充实力量,认真履行职能,针对招投标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加强监管,堵塞漏洞。二是明确责任,加强工程监管。要进一步明确招投标办与建管部门的责任,对招投标工作涉及最多的建设工程实施“两场联动”监督,即招投标市场与建筑管理市场协调动作,跟踪管理,严防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出现转包、违法分包、违规变更设计等违法违规问题。三是加强执法监察,严查违法违规问题。监察部门要实施驻场监督,对招投标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要依纪依法从严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以有力的执法监察保证招投标活动的规范运作。
2、加强招投标中心建设,规范招投标运作。一是加强对招投标中心工作人员的法纪教育,注重利用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增强其廉洁自律的意识和依法行政的意识。二是加强招投标中心的硬件设施建设和内部管理,修定完善内部规章制度,严格内部人员管理,调整充实专家评委库,改进评标定标办法,严格场内交易活动的程序,使中心成为招标投标活动的有效载体。
3、实行工程项目廉政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由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部门等组成廉政业绩评价小组,对工程施工、监理、设计单位的廉政业绩情况进行调查评价。主要考察廉政建设的职能机构是否建全,监督制约机制是否有效,有无贪污、行贿、受贿等违法违纪纪录等,建立廉政档案,并与其它业绩和资质评定挂钩,考察结果作为招投标时评价投标方资格的依据。对通过送礼行贿等到不正当手段揽取工程项目的单位或个人,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准参加有关项目的招投标活动,以从源头上净化工程建设市场环境,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
4、健全规章制度,净化招投标市场。一是建立对业主行为的监督制度。对必须招标而未招标、将工程肢解发包等行为要严肃查处。二建立信用档案,完善廉政准入制度。对有假借资质、违规挂靠、违规转包以及在招投标活动中有其它不良行为的企业和人员列入黑名单,使这些企业或人员在市场准入时受到限制,以加大违法违规的成本,利用经济手段强化廉政准入管理;三是建立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通过加强企业年检和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注册等管理手段,对达不到规定要求以及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坚决依法予以降级或清出建筑市场。
5、把握好评委抽取及评审过程的环节。评标专家人员作为招投标活动当事人,对保证招投标活动能否公平、公正、公开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工程招标活动能否顺利结束,也在于评委的公正与否。评标人员的集中过程必须做好保密工作,尽量缩短可能泄露专家名单的时间,防止在人员集中时出现评标人员和投标单位联系串通的现象;评审过程的管理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评委按照评标办法对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审。业主和项目代理人员及现场监督人员均不能对评委施加任何影响。
6、加大打击和预防违法犯罪的力度。在严厉查处有关人员利用招投标受贿索贿的同时,突出打击那些利用行贿等手段进行不不当竞标的单位和人员。充分发挥职务犯罪预防机构的作用,协调各职能部门形成严密的监督网络,建立起预防违法犯罪的长效机制。此外,应积极组织对《建筑法》、《招投标法》的宣传和培训,结合个案预防对招投标从业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全程动态管理和跟踪监督,通过审查、评价、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健全事前、事中、事后预防制度,努力从源头上杜绝违法犯罪,推进建筑市场法制化管理。
招投标是市场竞争的一个环节,具体实施贯穿整个市场管理全过程。因此,各个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工程、建筑市场的管理,做好服务,协同作战,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成本,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第三篇:对当前招投标市场的调查报告
当前,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加大,建筑行业日渐繁荣,建筑市场竞争也渐趋激烈。随着有形建筑市场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工程招投标已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但是在近年来在施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频频发生违法行为,使招投标这一“阳光作业”出现了“暗箱操作”,为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工程在招投标阶段“暗箱操作
”、“违规操作”,剥夺了潜在投标人公平竞争的机会,同时给一些腐败分子提供了权力“寻租”的沃土。建筑市场经过多次整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违规行为从公开到隐蔽,从个别人“一锤定音”到整个招投标过程不正当的“系列操作”,形成了程序上貌似合法而实质上渗透着腐败。这种状况不予以整治危害性更大,将使建筑市场处于非良性竞争状态,严重危害行业的健康发展,且毒害党风和社会风气。据有关资料介绍,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的发生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例,85%的发生在工程的招投标承揽阶段。由此可见,工程招投标日益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部位。为此,经过查阅有关资料并结合渑池实际,我们对当前招投标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当前招投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在招投标程序上找漏洞
1、用招标书赚钱。招标单位工程招标,投标单位购买标书就要付给招标单位一定数额的所谓工本费,并明确规定,不论中标与否一概不退。个别地方投标者甚至还要付给地方建筑主管部门一定数额的所费建筑管理费。这样如果参加投标企业较多,有关单位就会有一笔较为可观的收入。
2、设置障碍排斥他人。一些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为了使内定好的施工队伍顺利中标,在招标文件上暗做手脚,量身定做,制定倾向性条款,为意向的投标单位开绿灯;或是提高招标资格条件,排斥潜在投标人,以利其意向投标单位;或是要求参加投标企业提供巨额保证金,以巨额保证金吓退不知内幕的潜在对手。
3、订立不合理合同。按照有关规定,签定符合要求的表面合同,应付有关部门检查,背地里,又按事先约定,与承包商签订了一份具有真正的约束力的实际合同,把利润较大的部分回收另行分包或订立苛刻条款。签订合同的单位如不答应招标单位这种“不合理合同”,就无法获得此项工程,承包商只好委曲求全。
(二)在操作空间上找机会
1、出圈企业重复来,如招标单位或招投标管理部门有意让某企业中标,将工程划为几个标段招标。其中第一标段某投标企业在开标公布标底时,已高标出圈。招标单位或招投标管理部门又可操纵评委,以复核报价等非招标程序让其中标。
2、明招暗定。招标单位或招投标管理部门经过资格预审,确定几家投标单位,组织了庞大的团队对拟参加投标单位进行考察。个别投标单位兴师动众,热情接待,花费大量钱财。而实际上,在考察前招标单位或招投标管理部门就已经确定了一家意向单位,并根据意向单位的企业特点就获奖情况、报价及施工技术方案等关键要素,为其设置评标程序及评标办法。
3、肢解项目标段。按照规定,造价5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必须招标,50万元以下的工程可直接发包。有些单位为了逃避招投标程序,经常把造价50万元以上的工程进行分拆或肢解,从而达到指定施工单位的目的。而招投标管理部门在审核报建单位的工程造价时只根据报建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备案,缺少严格的审核把关。
(三)在监督过程中上钻空子
1、“公开评标”不公开。在招标过程中,不是在竞标单位报价之后、评委评标前公布经审定的标底,而是评委评标后宣布中标者时才公布标底。使各投标单位弄不清楚这是评标前已审定的标底呢,还是在评标过程中已调整过的标底。
2、假借资质参与竞争。《招投标法》明确规定,不得假借资质或以他人名义参与招投标报名。但在实际报名和资格审查过程中,招投标中心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审核过程中也缺少相应的制约措施,致使假借资质、以他人名义报名的现象时有发生。
3、后续监管无人负责。当前招投标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一种重场内管理、轻后续监督的现象。后续监管不到位既有思想上不重视、人手不足的原因,更有体制上的原因,施工队伍的年检和日常管理属建设主管部门,因此招投标办和建设主管部门之间存在互相推诿的现象,使得招投标管理的后续监督工作出现真空,一些本可以通过后续检查发现的问题比如借资质的问题,如非法转包、擅自变更合同等等未能得到及时的揭露和纠正。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招投标领域产生腐败的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放松世界观的改造,经受不住权力、金钱的考验,以权谋私,违规参与招投标活动。二是招标投标的法制还
第四篇: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用工情况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回升,企业产品订单数量逐增,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需求旺盛,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紧张,部分企业用工缺口较大,出现阶段性、临时性招工难现象。本文利用全国人力资源市场监测数据,并结合部分省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分析研讨会的相关内容,对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用工特点及成因进行了分析。
主要特征
1.2011年上半年用工短缺问题依然存在,但用工缺口有所减小
全国人力资源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二季度,全国用工总需求525.8万人,求职人数492.9万人,求人倍率1.07,市场总体需求略大于供给。本季度,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比上季度减少了24.6万人和7.3万人,各下降了4.9%和1.6%,用工缺口较上季度有所减少。多数省份谈到当前用工形势时,纷纷表示企业存在招工难问题,尤其是沿海城市以及中小企业招工压力很大。从浙江、江苏、福建和安徽四省一季度、二季度的市场供求数据中看出,二季度用工缺口较上季度均有所减少.2.区域性缺工范围扩大,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蔓延
全国人力资源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二季度,东、中、西部地区市场求人倍率分别为1.08、1.07、1.04,与往年中西部地区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相比,中西部用工也逐渐趋紧,市场总体缺工范围逐渐扩大,正由东部地区逐渐向中、西部区域蔓延。从研讨会情况看,金融危机以来,随着经济回升,浙江省市场求人倍率由2009年二季度的1.41上升至2011年二季度的2.06。广东省近两年的求人倍率也在2左右浮动,尤其是中小企业市场更表现出供小于求的特点。2011年二季度,佛山市的中小企业用工需求为42467人,较一季度增长40.9%,求人倍率2.51,比一季度提高0.29。湖南省长沙市市场数据显示,2009年三季度之前长沙市各季求人倍率均小于1,而之后随着经济企稳,用工需求量不断扩大,求人倍率提高,开始大于1,市场表现出供小于求的局面。安徽省市场也反映出2011年人力资源市场逐渐出现结构性招工难现象,2011年二季度,安徽省求人倍率1.22,较上季度提高0.02。用工难、招工难问题逐渐影响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困扰各个企业的一大难题。
3.生产性和服务性普工需求旺盛,具有一定技术等级的专业技术人员供需矛盾较突出
全国人力资源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二季度,67.7%的用人需求集中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两大职业,其需求所占比重分别为31.9%和35.8%,且求人倍率最高,分别为1.12、1.22。按技术等级分,企业对技术等级无要求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对具有职业资格五级(初级)的人员需求较大,职业资格二、三级的市场求人倍率最高,分别为1.77、1.71。当前市场主要以生产性和服务性的普工为主,具有一定技术等级的技术人员供需紧张。福建、江苏、安徽和重庆市对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需求比重最大,均超过整个需求市场1/3的比例;北京和天津两市则主要对商业和服务人员需求旺盛。从各省分职业求人倍率看,专业技术人员供需相对紧张,求人倍率较高,需求量较大的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和商业服务人员的求人倍率在1左右浮动。这说明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服务人员的需求量、供给量都较可观,供需两旺,而专业技术人员尽管在整个市场中的需求比重不是很大,却是相对最紧缺职业。
按技术等级划分,以安徽、福建和江苏三省为例,企业对技术等级无要求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具有职业资格五级(初级)的技术工人。安徽省职业资
格三级的求人倍率最高,福建省以职业资格二级的求人倍率最高,江苏省职业资格一、二级的求人倍率都比较高。当前企业的用人需求仍以普通工人为主;具有一定级别的技术工人的求人倍率相对较高,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4.16岁-34岁青壮年供需旺盛,用工缺口较大
全国人力资源市场监测数据显示,市场对16岁-24岁和25岁-34岁的用人需求最大,分别占总体需求的27.3%和34.9%,且25岁-34岁人员的求人倍率最高,为1.20。16岁-34岁的青壮年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供需旺盛。从研讨会的情况看,浙江、福建、重庆、安徽和天津五省市人力资源市场对16岁-24岁和25岁-34岁的青壮年需求最为旺盛,需求比重占到整个市场的60%以上;福建省和天津市对16岁-34岁人员的需求比重超过80%,16岁-24岁人员的需求比重均在60%左右。从供需结构看,16岁-34岁人群的需求略高于供给,求人倍率相对较高,用工缺口较大。
原因分析
1.经济回升及产业结构区域性调整,促使用工需求旺盛
由于经济复苏和国内经济刺激计划发挥作用,各大企业尤其是制造业,订单回升,纷纷开始加快生产,使得用工需求急剧上升。同时结合国家出台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等一系列区域性发展战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造成中西部地区劳动力需求增加,出现局部性用工短缺现象。
2.东部竞争优势地位下降,劳务输入相对减弱
首先,东部地区农民工薪酬的优势地位有所下降。国家统计局2009年的调研显示,东部地区打工者月收入为1455元、中部为1389元、西部为1382元。东部比西部仅高5%,而5年前为15%。其次,随着金融危机后期外出人员返乡创业择业的契机,中西部地区等劳务输出省份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业环境,并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来吸纳本省市及农村富余劳动力。重庆市实施了在外省务工人员的 “回引工程”,通过住房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权益维护、农民工子女入学以及社会保障各方面的举措,为来渝务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双重因素作用下导致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务输入相对减弱。
3.企业提供的待遇与求职者职业诉求不匹配
“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求职人员主体,职业诉求发生变化,在求职中更加注重工资水平、就业环境、个人发展空间等多重因素。而当前的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仍然依靠低廉的人力资本赚取利润,提供的薪金水平及工作环境与求职者的预期有一定差距,造成招工难。据安徽省滁州市对家电制造企业用工状况的调查,企业薪酬比员工期望工资平均低500元左右,有部分企业还要求加班,造成大部分求职人员用脚投票,加大了企业用工流动性。
4.岗位缺工情况被部分放大
当前企业上报用工需求信息较为主动,但求职人员信息登记却较被动,造成求职人员信息口径小于需求信息口径,使求人倍率被部分放大。另外,有部分员工流动性较大的企业,由于担心全年用工计划完成情况,长期在人力资源市场登记求人信息,部分放大了企业的用工需求。
趋势判断
2011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整体回升,同时,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继续处于高位,7月CPI同比上涨6.5%,经济已进入通胀高风险期,控通胀的财政金融政策将进一步加大力度。这使得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生产成本增加、融资成本上涨等多重压力。经济通胀的风险加大,人们生活
成本压力增加,要求加薪的愿望会更强烈,企业与求职者间的矛盾,使形成用工缺口的风险加大。2011年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7%,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回落,但仍位于临界点——50%以上的扩张区间,表明中国制造业经济总体呈增长态势,但增速继续趋缓。从业人员指数为50.5%,高于上月0.3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劳动力需求有所上升,升幅比上月略有加大。预计下半年我国制造业经济发展平稳,从业人员需求保持稳定增长。综合分析当前经济发展趋势,预计下半年我国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情况不会出现明显减少,供需保持适度紧张。同时,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带有明显的季节周期性,预计四季度随着春节返乡潮临近,春季用工压力依然会较大。随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西部地区对农民工需求的高峰期将逐步到来,下半年中、西部用工状况值得进一步关注。
下一步,应继续密切关注人力资源市场变化,高度重视企业用工情况及变化趋势,并适当组织开展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工作,适时跟踪了解企业的用工动态,完善创新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帮助企业完成产业结构升级等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缓解用工矛盾问题。
第五篇:当前我国主要金融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2013.7.4
近期主要金融政策收集分析
新疆诚祥控股研发中心
王晓刚
近期货币市场冲击波让金融机构猝不及防,在大家都翘首以待央行“放水”的时候,央行的“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表态,让商业银行“大跌眼镜”。受此影响,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创下13.444%的历史新高,上证指数跌穿1949点,有色、金融、地产、煤炭板块暴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跌停,招商地产、保利地产跌停。通过分析和总结专家观点、主流媒体观点和政府态度,我们初步可以总结出造成本次“钱荒”的几个方面的原因,同时也可为今后企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借鉴。
一、“钱荒”事件大事记
6月6日,银行间市场现罕见“黑天鹅”事件
市场传闻光大银行未能按时向兴业银行偿还60亿元的银行间贷款,导致兴业银行的千亿到期资金都未收回,两家银行资金面齐齐告急。虽然光大、兴业银行均否认传闻,但市场资金面紧张的迹象愈发明显。上海银行间同业务拆放利率全面大幅攀升,隔夜拆放利率大涨135.9个基点至5.98%。银行间市场罕见的“黑天鹅”事件又出现了。 6月7日,上海银行间同业务拆放利率飙升
上海银行间同业务拆放利率包括隔夜、7天期、14天期、一月和3月吃啊放利率权限飙升。如梦初醒的商业银行开始跑到市场上,疯抢资金。银行间市场正在经历非常时刻,当日,大额资金交易系统出现历史最长延时,全市场大面积出现违约。 6月18日,四大国有银行向央行施压
有传闻称,中国四大国有银行正向央行施压,要求央行释放更多资金,以缓解现金周转的困难。报道还引述了一位四大行高管的话“我们内部期望央行在周三前见底存准率。” 6月20日,上海银行间隔夜利率飙涨
上海银行间利率几近全线上涨,其中隔夜利率大幅飙升超过500个基点,利率首次超过10%,达到13.444%,该数值创下历史新高;市场人士直呼“堪比高利贷”。 6月21日,央行要求大行做低资金价格
消息称央行对大行进行了窗口指导,要求大行坐低资金价格,开盘时的资金价格表现四 核也印证了之一传闻。
6月23日,央行发文强调激活存量
央行发文称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品,要求金融机构要统筹兼顾流动性与盈利性,注意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避免存款“冲时点”等行为,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6月24日,股市崩盘式下跌
股市出现崩盘式下跌,上证综指逼近1949点,近200只个股跌停,近2300只个股下跌,民生、兴业、平安三只银行股出现跌停。 6月25日,沪指低开,再度杀跌
沪指低开并再度杀跌,盘中一度跌近6%,最低报1849.65点,创下自2009年1月5日以来新低。年后,沪指出现V型反转,收报1959.51点,跌幅0.19%。 6月25日晚间,央行维稳定点“放水”
央行网站发布消息,称已向部分景荣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并表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保持货币市场稳定,为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和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造良好货币条件。
二、造成“钱荒”原因分析 2.1政府方面
从上半年开始,中国经济走势就一路放缓,但政府却没有如以往一般出手援救。5月6日,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在行政体制、财税、金融、投融资等9个重点领域加大改革力度。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种种迹象显示,中央政府可能已经一致表达了容忍更低经济增长率、提前解决金融风险的态度,并希望市场和地方放弃中央再出手的幻想。
新京报报道,5月13日、6月8日、6月19日,李克强在一个多月中三次提到“盘活存量资金”问题。其中,6月19日,国务院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从政府方面的表态不难看出,对于本次的货币市场的动荡,政府一改常态,并没有立马“放水”为金融机构解围,而是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希望金融机构自身控制资金流动性。不难看出,这也很可能是政府为修补中国金融机构的缺陷和漏洞而做出的前奏。
2.2央行方面
虽然针对近期的“钱荒”事件,许多业内人士的观点看法不一,也有不少专家认为,这是央行对市场解读失误、反应迟钝、沟通环节欠缺,而导致了商业银行的“钱荒”,股市上的有色、金融、地产、煤炭板块暴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跌停,招商地产、保利地产跌停。
然而一系列迹象以及央行的反应来看,央行本质立场并未改变。中国银行总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认为,央行的本质立场并没有改变。“央行依旧认为整个市场并不缺乏流动性,这只是局部问题。央行此举意在稳定市场紧张情绪,疏散市场的恐慌心理。”在他看来,央行的强硬之下,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依旧是其政策底线。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央行的表态释放了两个含义,一方面,央行不是“见死不救”,面对商业银行确实有资金缺口,是可以释放流动性的。另一方面,央行对商业银行提出要求,金融机构须按要求将资金投向需要的实体经济方面。郭田勇还指出,央行的标题暗含还有很多手段可以运用,市场不必过于担心流动性。
中国央行故意允许利率上涨,以此警告那些为获取长期贷款资金而在短期银行间市场上大举借债的中型金融机构。央行发出的一贯信息是,银行必须更好地管理流动性风险。此外,中国央行还有一系列工具来增加流动性。金融机构由于流动性紧缩而破产的风险微乎其微。(这就说明了现今市场出现的“钱荒”的状况在政府的掌控之中,政府是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去调控部分银行大量的借贷,让金融机构更好地管理流动性风险。)
综合学者观点,央行在本次“钱荒”事件前后,均表现的“淡定”,认为市场并不缺乏流动性,金融机构应当资金投向需要的实体经济方面,这也不难看出中央对金融机构的改革已经开始。
2.3商业银行方面
商业银行要求央行“放水”,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货币市场流动性。1)机构大量扩张,资金流入虚拟市场,没有流入实体经济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6月29日在出席2013陆家嘴论坛时表示,货币市场出现流动性紧张是多因素造成的,但流动性总量并不短缺。截至6月28日,金融机构备付金余额为1.5万亿,高出正常支付清算需求量一倍还多(通常情况下,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保持在六七千亿元左右即可满足正常的支付清算需求,若保持在1万亿元左右则比较充足,所以总体看,当前流 3 动性总量并不短缺。)到今年一季度,M2与GDP的比值已近200%,这意味着货币投放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正在不断减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量的社会融资其实并没有投入到实体经济当中。
2)年中银行内部考核,出现“冲业绩”的现象
在分析人士看来,商业银行年中考核、外汇占款流入放缓、债市整顿规范,都与资金面紧绷不无关联;而6月20日之所以如此疯狂,缘于接连落空的货币宽松预期。银行间有许多方式应对年中考核,只是此次的年中考核赶上流动性趋紧,银行员工一方面顶着压力多方吸储,另一方面要忙着卖理财产品。个人认为“冲业绩”只是本次“钱荒”的一个小小的原因,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国金融体系发展不健全。
三、总结及建议
3.1对银行“钱荒”的总结
综上所述,造成本次“钱荒”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我国金融体系发展不健全,经济增长过快,商业银行将大量资金投入股票、证券等虚拟经济中。其实并不是银行缺钱,只是没有将资金投入到合理的地方。
根据中央政府对金融界“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要求,可以看出几大信号: 一是明确传递出当前我国货币调控的总思路,即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摒弃靠货币信贷扩张和大规模资金投入来拉动经济的发展老路。
二是传递出加大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信号。用好增量,就是要让金融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把钱用在刀刃上。把增量用好,就是要有保有压,让有限的资金进入到应该去的地方:更多地进入到实体经济而不是虚拟经济,更多地进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不是落后产能,更多地进入到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而不是房地产等泡沫经济。杜绝金融走上脱“实”向“虚”,靠钱生钱的邪路。
三是向外界传递出加快金融改革、搞活金融市场的信号。盘活存量就是要通过改革让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让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到金融业。盘活存量,就是要加快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让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到金融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建设更多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此次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其积极意义在于提示银行,需要对自己的资产业务作出调整,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实体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3.2通过梳理“钱荒”事件,对公司发展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公司投资大型房地产项目应慎重
中央政府“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要求,就是要让金融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把钱用在刀刃上,更多地进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不是落后产能,更多地进入到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而不是房地产等泡沫经济。这就说明了中央对房地产市场的“打压”已经落实到了关键点。今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银行方面的融资会受阻,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相关审批手续的办理也有可能会更加严格、缜密,公司投资大型房地产项目时,应当慎重,考虑到银行方面的融资风险。
二、小额贷款公司将迎来发展机遇期
由于中央明确了今后商业银行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进入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而不是房地产等泡沫经济,说明今后房地产项目融资会受到一定阻力,而这恰恰对公司的小额贷款公司来说是一个机遇期,贷款公司将有更多的市场和客户。同时中央提出盘活存量,就是要加快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让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到金融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建设更多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而我们的小额贷款公司恰恰符合这点要求。建议小额贷款公司抓住机遇,做好宣传工作,在市场打出一定的“口碑”,抢占小额公司市场。
三、公司应当提前寻求转型
虽然现今的房地产市场还远远不到饱和期,且国家的城镇化战略、市场的广大需求等都可看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空间。但从国家近几年对房地产市场的一再调控,到现在的控制金融风险,不支持商业银行服务房地产等泡沫经济等政策来看,国家正在调控房地产市场,抑制房市过热。所以公司应当提前寻求转型,在发展原有房产项目的同时,投资新兴的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项目。个人认为公司即将的荒漠化治理、太阳能光电一体化、养生地产等项目都非常符合国家政策,会有国家的相关政策倾斜、补助,发展空间很大。
2013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