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西安高新区企业孵化器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西安高新区企业孵化器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作者:刘爱军
笔者于2010年10月在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园发展中心挂职锻炼。期间,就高新区企业孵化器建设情况作了一些调研,现结合我市高新区和县域园区发展提出如下思考。
一、发展现状
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以下简称西安创业中心)成立于1993年5月,直属于西安高新区管委会,是集企业孵化、产业培育、园区建设为一体的专门机构,为首批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和国际企业孵化器。该中心以孵化服务专业化、孵化器建设集群化为发展方向,以“搭建创业平台,聚合各类资源,提供增值服务,培育产业大树”为己任,依托西安具有科技优势,专业服务于科技型初创企业,深入研究初创期中小企业发展规律,有效聚合技术、人才、资本、信息、市场、环境等创新资源,为企业创业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是创业中心已拥有12个企业孵化基地,园区总面积达76.2万平方米,其中自有基地面积51.2平方米,资产超过10亿元。二是在高新区内,以资本为纽带,构成了“综合性孵化器+专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为主要模式的的企业孵化器集群,走出了一条独具西高新特色的企业孵化器发展道路,对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截止2010年,累计孵化企业1500多家,累计毕业企业375家;在孵科技企业743家,留学人员企业630家,大学生创业企业69家;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18家,过千万元的企业48家,过500万的300余家。西安创业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国际企业孵化器试点建设单位”。三是在创业中心这个创业孵化平台的作用下,华讯微电子、富士达、爱德华、英飞凌、法士特、立邦制药、宝德自动化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这里发展壮大,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逐渐发展成区域主导产业。近五年来,园区企业持续保持年均35%的高速增长,营业收入超过150亿元,税收超过10亿元,提供就业2万人以上。高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占到西安市的27%、49%和12%,综合指标位于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前4位,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最快、经济规模最大的高新区。
二、主要做法
(一)依托科技优势,推进技术创新。西安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其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三位,是著名的科技城。拥有全日制高等院校35所,其中有6所属于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万人以上规模的民办高校5所,拥有两院院士42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1个,市级以上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50多家,勘察、测绘、设计机构140多家,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测试中心160多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40万人,每年有3500多项科研成果或发明专利问世。在孵化器建设过程中,西安创业中心始终立足这一优势,采取多种途径为初创企业创造发展环境,搭建合作平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一是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将其人力资源与科研成果优先嫁接于孵化企业,不仅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也提升了企业的科技含量,增强了企业的持续研发能力。二是鼓励科技人员到高新区创企业,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吸引了一大批高学历、有思想、有抱负的留学归国人员、大学毕业生、科技工作者在高新区创办科技开发企业。三是加强技术与资本的结合,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投资机构合作建立股份制的专业孵化器,搭建初创企业所需的技术共享平台。四是鼓励企业开展各种形势的技术创新活动,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科技产业计划,积极促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累计认定各类技术合同6300余项,转化科技成果1000多项,每年有120项获得国家各级科技计划支持。
(二)着眼产业培育,构建孵化体系。在充分发挥创业园发展中心这个综合性企业孵化器作用的基础上,围绕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趋势,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采取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建及自建等方式,先后建成了光电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能源新技术、现代服务企业、军民两用工业、动漫产业8个专业孵化器。目前,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已建成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及新药研发平台、基因工程共享实验室;能源新技术专业孵化器已建成油品检测共享实验中心及机械加工与技术服务合作平台;先进制造专业孵化器建成快速制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机械振动测试中心;集成电路专业孵化器建立了EDA设计与服务平台;光电子专业孵化器建立了“光电子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在高新区内以资本为纽带,形成了由1个综合性孵化器和8个专业孵化器构成的“1+8”的企业孵化器集群。同时,为进一步完善区域科技企业培育体系,创业中心开始了以快速成长期企业为服务对象的科技企业加速器的探索。2009年,西安高新区科技企业加速器通过科技部认定,成为西部第一家、全国第四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加速器试点单位。在这个孵化体系中,综合性孵化器--创业园发展中心侧重于为初创期企业提供场地、人才、创业辅导、投融资、政策落实、商业资源等支撑性服务;各专业孵化器侧重于成长期企业开展技术转移、共享技术平台、分类跟踪、项目支持等各类增值服务;企业加速器则重点提供满足高成长性企业加速发展所需的空间以及金融、投资、市场等个性化服务。这种差异化、接力式、全方位的孵化服务,不仅满足了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而且加速了产业化步伐。
(三)搭建金融平台,拓展融资渠道。为了解决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西安高新区按照“政策鼓励、财政引导、社会参与、市场配置、企业运作”的思路,逐步建立了针对企业发展阶段不同需求、以创业投资为主体的投融资体系。一是争取政府资金。主动帮助企业了解国家产业政策,组织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火炬计划、创新计划、千人计划、“瞪羚”计划以及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等,已有586个项目列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并得到政府资金的扶持。二是建立“种子基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西安市科委和高新区管委会联合,每年筹集1000万元,设立“青年科技人才创业基金”和“留学生创业基金”,重点对处于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的初创型企业直接提供资金支持,同时组建创新投资公司,专门向带有项目而又缺乏启动资金的留学归国人员、大学生、科技人员创业提供种子期创业投资。“十一五”期间,高新区又设立了总额为10亿元的“瞪羚”企业扶持基金,大力扶持销售收入过10亿元、年均增速在30%以上、要素需求旺盛的“瞪羚”企业。三是打造“金融超市”。与高新区内各种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面向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以超市产品与服务的形式,进行集中供应与定向推介,主动搭建企业与金融机构互动的平台。各类银行每年向园区内企业提供的贷款就达50亿元以上。四是引入风险投资。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组建了融政府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为一体的西安高新区风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创新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采取多种担保形式,重点支持处于高成长阶段的企业发展,满足企业资本扩张的要求。积极培育民间风险投资群体,在高新区已聚集了10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同时,积极促进有实力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培育了5家海内外上市企业,6家企业已签约新三板辅导协议。
(四)建全服务体系,优化创业环境。围绕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建立特色化、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一是基础性服务。针对企业研发、生产、办公的不同需求,在各孵化基地为入园企业量身定做标准化厂房,配套建设员工餐厅、写字楼、办公楼、创业公寓、专家公寓、培训楼、会议中心等,入园企业以租赁或购买使用。目前已建成了创业大厦、创新大厦、创拓大厦、创业新大陆、现代企业中心、瞪羚谷等12个创业基地,总面积51.2万平方米。各基地安保、绿化、保洁、餐饮等,实行统一的物业管理,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进行生产经营。同时在每个孵化基地派驻基地管理员,帮助初创期企业解决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事务性工作,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二是增值性服务。给每个重点企业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以定期走访的形式,为企业在申报各类计划、项目推介、引进融资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三是针对性服务。对于企业发展所特有的个性化高层次问题,聘请成功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咨询机构专业人士担任企业的创业导师,借助成功人士的经验和视野,帮助企业增强对商业机会的辨识能力和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提升企业的创业成功率。四是指导性服务。在创业中心设立常年开展咨询活动的专家咨询顾问团,凝聚多个领域专家群体的集体智慧,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出现的重大问题提供决策支持。每周集中一天时间,由创业中心主任带队,领导班子和各部门负责人参加,重点走访一个入园企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高新企业大学的作用,每年开展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企业管理、投融资等方面的培训40余场。五是专业性服务。通过筛选、引进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性商业服务机构,为创业企业提供和商业资源接触的优先权,配合各类推介、对接活动,形成商业资源网络服务体系,实现各类创业资源对创业企业最大、最有效的配置,目前已引进各类服务机构40余家。
三、体会与建议
西安高新区通过孵化器建设培育中小企业、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是孵化器发展的前提。为支持高新区孵化器建设,省、市、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如:支持重点产业园区及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政策;扶持重点项目产业化、共享技术平台建设的政策;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扶持高成长性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重点科技创新项目的政策;鼓励留学人员和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促进软件及服务外包、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企业上市的政策以及支持百名院士创新创业、引进高端人才的政策等。这些政策小到简化办事程序、减免房租、免费提供培训和办公场所,大到提供种子资金、税收返还、财政贴息、融资担保、包装上市等,极大地调动了入园企业和创业人士的积极性。西安高新区孵化器建设之所以能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和水平,这与政府的重视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密不可分。
(二)创新管理体制是孵化器发展的保证。西安创业中心从成立之初就建立了与政府机关完全不同的管理体制,即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管委会只提供了10万元启动资金和4000平方米的办公楼。以此为基础,通过银行贷款建起了第一个孵化基地--创业大厦,通过市场运作、资产抵押和房租收入,陆续建成了第二个、第三个孵化基地,如今创业中心已经发展成为由孵化基地、产业化基地、综合性功能园区组成的12个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需求的创业基地。在管理体制上,高新区管委会赋予创业中心相对独立的管理权和经营权,按照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机制运行,园区外部的行政部门只依规提供服务,不直接插手园区内部的经营管理。在机构设置上,完全按照市场规则和企业需要,分别设定为综合管理、企业发展、投资促进、成果转化等七个部门,工作重点集中在聚合资源、营造环境、完善服务上。在人事制度上,除中心领导外,部门经理和普通员工全部实行聘任制,并实行相应的工资制度。在经费供给上,除重点项目计划和政策性投入外,人员工资、日常运转和滚动发展资金主要来自于孵化基地房产收入和银行贷款。中心严格实行部门经理负责制,并建立了一整套企业管理、绩效考核、竞争激励机制。这种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使市场化的企业管理和完善的社区服务得以实现,不仅保证了中心的高效运转,减轻了政府负担,而且强化了服务功能,适应了孵化器发展的需要。这一实践告诉我们,要保证服务中小企业、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创业中心不能仅仅作为一个靠政府财政维持的部门,也不应当仅仅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公司。坚持企业化运作,正确处理好非营利的终极目标以及盈利的运营手段之间的关系,才能在机制上保证孵化器的动力和持续发展的活力。
(三)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是孵化器发展的关键。西安创业中心现有员工45人,平均年龄33岁,全部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以上学历12人,90%以上具有专业技术资格,所有员工都有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他们在园区规划建、企业培育、投融资、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技术成果转化、专业孵化器建设等方面都有一技之长,完全达到了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在队伍建设上,一方面,扩大选人用人视野,积极引进外部优秀人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建立员工培养及职业发展体系,保证员工素质、技能能够适应孵化器不断发展的需要。同时,建立竞聘上岗,优胜劣汰,首问负责等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在这里,从中心领导到普通员工都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各岗位之间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对入园企业和创业者以诚相待、热情服务,领导与员工、员工与企业建立起了亲密合作、相互信赖的关系,从而形成了“至诚服务、创造一流”的企业文化。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创业中心培育出了一支团结务实、充满朝气、不断创新、集专业化与创新意识为一体的员工队伍,他们成为孵化器建设中最重要的、最宝贵的资源。
(四)培养和造就创业人才是孵化器发展的核心。孵化器,是一个特殊的企业,它实行企业化运作,但又不以盈利为目的,它所生产的产品应当是健康发展的企业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西安创业中心在培育企业的过程中,始终把创业人才培养放在孵化器建设最核心的位置,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力。相继出台了包括科技人员及大学教师创业、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外籍人士创业、大学生创业、院士创业等一整套吸引人才、鼓励创业、支持创新的政策措施,先后建立了科技人员创业基地、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基地等,促进高层次人才到高新区创业。在入园企业中,留学生和大学生创业企业占到40%以上。聘请企业孵化器专家、企业管理专家、工程技术专家、政府经济管理专家、成功企业家组成专家支持体系,为企业提供特色化的培训服务和创业指导,定期举办“创业讲堂”、“企业成长讲堂”“企业发展沙龙”,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交流平台。创业中心还专门设立了“创业奖”、“创业者奖”、“创新奖”、“优秀毕业企业奖”,每年举行“创业之声联谊暨表彰会”,鼓励企业不断创新、不断进取。这种浓厚的创业氛围,不仅聚合了众多的有识之士,孵化出一批又一批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更重要的是通过为企业提供全过程的服务,尤其是通过完善的培训体系,使创业者在理论与实践上得到提高,使更多的创业人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为优秀的企业家。
总结西安高新区的成功经验,最根本的是坚持了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理念,抓住了依靠孵化器建设激发内生动力、培育主导产业这个关键环节,找准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学习借鉴西安高新区的经验,针对安康高新区和县域工业园区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方向,我认为应抓好以下几点:
1、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特别要立足安康实际,加强对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各类产业政策和行业政策的研究,积极争取中省计划支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潜力,对安康高新区已经出台的招商引资政策进行修订完善,形成更为优惠、更加明确、更具吸引力的招商引资、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由政府统一对外发布实施,高新区管委会负责落实,真正在高新区形成政策凹地。
2、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按照大资源支撑、大项目带动、大品牌引领的思路,合理调整全市工业布局,积极引导市内重点企业、新型工业、新上项目向高新区和县域工业园区集中,促进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优先向龙头企业、规模经营配置。
3、高度重视内生型企业培育。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内生型企业培育,围绕生物医药、富硒食品、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依托高校实验室、科研单位或采取与西安高新区合作等形式,加快建立重点产业技术共享平台,帮助中小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攻克技术难关,增强发展后劲。
4、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本着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原则,合理划分政府部门与高新区管委会的管理权限,在市政建设、土地开发、项目管理、资本运营等方面赋与管委会相对独立的职权,鼓励他们积极探索新的管理途径和方法。进一步强化服务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投资环境,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5、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特别要按照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一些特殊岗位,要采取特殊政策措施,引进一些高层次专业性人才,以适应高新区不断发展的需要。
第二篇:秦皇岛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现状与思考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秦皇岛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现状与思考
秦皇岛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现状与思考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引导和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孵化器”)作为引导和凝聚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不断发掘、发现和培育着更多具有前瞻性、带动性、成长性的“源头”科技企业,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键词:孵化器;建设;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4-0050-02 秦皇岛市孵化器发展现状
自2001年以来,秦皇岛市的孵化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些年,我市孵化器事业更是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孵化服务体系。总体看,孵化器已经从单一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形式,发展到各种投资主体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孵化器有限公司和大学科技园;从单纯的孵化企业和企业家,提升到强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层次科技企业领军人才;从简单的物业管理、政策咨询等服务,发展到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和持股孵化等增值性服务。
对于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孵化器事业而言,坚持科技创新、促进产业集聚、推动成果转化是当前建设过程中的三大重要课题,这三大课题恰恰与当前我市的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踩在同一节拍上。目前,我市有三家国家级孵化器(秦皇岛市高新技术创业基地、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两家省级孵化器(海港区光伏企业孵化器、燕山大学科技创业园)。2012年,五家孵化器共提供孵化场地193448平方米,在孵企业352家,毕业企业32家,从业人员5300人,其中科技人员超过2800名,在孵企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总产值3.2亿元,利税近4000万元,技术领域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的群聚效果显著。
在引领行业发展方面,三家国家级孵化器形成了各自特色:燕大科技园已形成汽车附件及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新材料制造三个产业集群;市高新技术创业基地在综合性孵化器建设的基础上,与河北省信息产业投资公司合资组建了我市唯一一家信息产业专业孵化器;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有多家企业被列入科技部火炬计划、国家星火计划。
在创业服务方面,秦皇岛市高新技术创业基地建立了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燕大科技园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地;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立了留学人员创业园。我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0%以上落户于孵化器,孵化器聚集了我市91%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据初步统计,在孵企业和毕业企业每年的专利申请量超过100件;在孵企业每年获得各类创业资金、扶持资金等超过1500万元。方华埃西姆、海纳电测、燕秦纳米等脱胎于孵化器的企业,已经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发挥创新引领作用。
在全市孵化器中,秦皇岛市高新技术创业基地成立最早,各项工作开展的较具特色,他们在深层次孵化服务上,有效整合技术、人才、资金、环境等各方面社会资源,努力孵化培育了一批有创新能力、有潜在市场效益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他们的具体做法有:
(1)构建管理支持平台,提供创业指导服务。
创业基地在利用内部管理专家,为在孵企业及其他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财务、法律、管理、营销、质量体系认证等方面的专业咨询服务的同时,积极引进会计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投融资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入驻,目前已与秦皇岛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秦皇岛吉源会计师事务所、秦皇岛佳明管理咨询公司、秦皇岛维信专利事务所、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逐步完善了创业服务机构——中介机构——企业的专业服务体系。同时,创业基地积极推动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专业化方向发展,这些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了从成立的前期咨询到具体运行中的政策咨询、市场服务及各类培训服务,构建起全方位的创业指导服务平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台。
(2)积极建设公共技术平台,提高孵化服务水平。
创业基地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成了孵化器公共技术平台——“秦皇岛市中小企业技术推广中心”,为在孵企业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
(3)搭建企业扩展平台,满足企业阶段性发展需求。
创业基地作为在孵企业产业化发展的平台,科技企业规范化生产的基地,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与服务”的“四统一”原则,预留一定发展空间,定制适应企业需求的孵化场地,为在孵企业营造一个优良的发展空间,不管是发展初期还是发展中后期的在孵企业都可以实现发展有空间(场地),服务跟得上,政策能落实,解除了企业规模化发展中的后顾之忧,真正实现高新技术成果快速转化——研制成产品——扩展规模生产——占领市场的良性循环。
(4)构建信息服务平台,弘扬孵化器文化。
创业基地在各孵化园建立了宽带信息网络系统,创办了创业基地网站(www.xiexiebang.com)、《创业通讯》杂志和基于互联网的孵化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并及时扩充与更新网站内容,完善信息网络联接,保证通信、信息网络通畅;同时借助《科技日报》、《人民日报》、河北电视台、秦皇岛电视台、秦皇岛电台等省内外媒体积极宣传创业基地及在孵企业,大力宣传孵化器的相关政策,取得良好效果,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孵化文化支撑。
(5)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提供金融支撑服务。
创业基地是创新创业的平台,也是投融资中介的平台,在增强自身服务功能的同时,创业基地十分注重整合社会资源,争取政府项目资金扶持,引导风险资金和银行资金投入,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创业基地以创新基金、科技支撑计划申报为切入点,推动在孵企业积极争取政府项目资金支持。创业基地按照各级各类科技计划申报要求,积极组织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申报,大大促进了创业基地对有潜力的初创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其快速成长。截至2010年年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底,创业基地在孵企业获科技部、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等政府主管部门立项资助1500万元以上。
(6)创业导师行动计划,助推企业成长。
根据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相关文件的精神,结合多年来的孵化培育经验,创业基地从2009年起实施了创业导师行动计划。创业基地着眼在孵企业创业成长的需求,整合创新创业资源,以各孵化园为工作载体,聚集形成一个创业辅导团体,传播创新创业精神,悉心培育创业者和科技创业企业,提升各孵化园入驻企业创业能力。
创业导师行动坚持“政府引导,孵化器为主体”的原则,推进“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创业投资”的孵化模式,重点建设了创业导师、创业辅导员、创业联络员三支创业辅导队伍。
(7)超前引导,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平台。
保护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创业基地和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合作,共同成立了创业基地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服务内容包括专利、著作权、商标权的申请、日常顾问咨询服务、维权服务等。
(8)服务大学生科技创业,建设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
创业基地在服务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实践中,根据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创业与就业能力缺乏,难以适应社会需求,亟待提高素质和能力,政府就业压力急剧增大的实际,在创业基地所属孵化园内建设了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服务大学生创业促就业工作,创立了大学生创业与就业培训、创业与就业指导、创业与就业见习紧密结合的服务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服务大学生科技创业与就业的新路子。
(9)优化创业环境,保障企业安全舒适。
在配套环境方面,创业基地坚持寓管理于服务,加强对物业管理部门的考核与监督,建立物业管理监督领导小组,敦促物业管理部门加强对创业基地设备维护维修;加强治安巡逻,杜绝重大治安管理事故发生,营造环境卫生、舒适的办公环境;设置专人跟踪服务,及时解决进驻企业的用水、用电、通信网络、就餐等问题,保障在孵企业的正常办公、生产需求;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公交、银行等附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属设施的建设。我市孵化器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整体布局不平衡。
目前,我市孵化器的平均入住率达95%,对于靠近市中心、周边配套相对完善的孵化器,企业排队等待入驻的现象十分普遍。虽然北戴河信息产业基地、开发区数据产业研发中心的建设将缓解孵化资源紧张的局面,但由于其专业孵化的定位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制约,我市孵化器对电子信息产业以外的其他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仍然不足,且过于集中在西部地区(以西环路为界,西部孵化器资源占80%以上),整体布局需要调整、孵化功能需要补充。
(2)企业对孵化场地的需求缺口较大。
我市孵化器正处在发展转型的重要机遇期,伴随着企业需求的不断增大、变化,孵化场地匹配不足。一是毕业企业发展空间受制约的问题凸显。由于建设资金、工业建设用地、投资金额要求等限制因素,许多孵化器毕业企业没有办法进入产业园区置地建厂,而现有孵化场地已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二是完善的孵化增值服务需要更大的载体。现有的孵化服务场地明显偏小,不足孵化总面积15%。技术交易市场、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等服务项目还是空白,苦于场地不足而无法实施。三是根据目前我市科技企业增长迅猛及年专利申请量不断攀升的情况,现有孵化器已无法满足科技创业项目和人才聚集的需求。四是2012年我市与中科院签订了院地合作协议,实现中科院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需要大量的孵化场地来承接。
(3)低收益制约长远发展。
孵化器经营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市场化经营的盈利目标和推动自主创新的社会责任二者之间如何平衡。由于孵化器诞生之初,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使命决定了其公益性的特质,因而长期以来,我市孵化器几乎全部是公益性孵化器。
(4)服务功能不够完善。
孵化器由于受制于自身的硬件条件和自有缺乏,在法律、财务、咨询等方面无法帮助创业企业享受各种增值服务,更无法从中获取发展机会和经济收益,只能广泛依赖物业服务和政府资助的收入,造成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其发展举步维艰,无法实现大发展、快发展。
(5)孵化器人才匮乏。
孵化器管理人员是孵化器发展的关键,他们是孵化器的灵魂,作为一种以提供高层次服务为主业的组织机构,孵化器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拥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而我市各孵化器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目前还没有形成对此类人才的吸引和激励机制,因此造成人才极度短缺。对我市孵化器发展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1)围绕我市计划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科技服务业,建设专业孵化器,并完善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人才培训等公共技术基础设施体系。
(2)强化创业基地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品牌优势,建设“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完善的孵化培育体系,完善覆盖全市各县区的孵化器网络。
(3)与高等院校和科院院所紧密合作,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技术源头挖掘好的苗子,从各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4)加大科技金融服务力度,综合运用银行、担保公司、风险投资、政府资助、孵化基金等多种手段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5)继续推动和加快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法律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创业导师行动计划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6)争取政策支持,探索毕业企业反哺机制,探索公共服务的政府采购,推动孵化器自身实现循环滚动,良性发展。
(7)引导民营资本投入孵化器建设,尽快组建民营资本参与的孵化器和创业基金,探索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的新机制。
(8)通过多层次的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和“点、线、面”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孵化器人才。
(9)加强孵化器理论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将孵化器实践上升为理论,能够用理论指导孵化器发展并解决孵化器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推动建立机制新颖、运作灵活、持续发展的孵化器研究平台。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最新【精品】范文
第三篇: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城市体系建设工作报告
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城市体系建设工作报告
北京作为科技企业孵化器试点城市之一,积极结合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实施,把科技企业孵化器城市体系建设的重点放在“首都创业孵化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上。
首都创业孵化体系建设,就是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运用市场经济规律,集成资源,把孵化服务机构、创业资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以及其它资源有机组合成完整的体系。其核心,是加快建设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换言之,创业孵化体系由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产业化基地、行业协会与中介服务机构等构成,是一个相互协作,互动交融的动态系统。
几年来,该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孵化器的数量及其在孵企业的总体规模快速增长,其种类与运作形式呈现多样化,在与其他社会资源的结合上也做了许多新的探索,孵化器成为北京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措施。目前,首都创业孵化体系逐渐呈现出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专业性产业化基地等链式衔接、彼此环套的系统状态,这些大模块周围还散布着各种配套的中介服务性机构,弥补充实着首都创业孵化体系。
一、北京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城市体系建设成绩
(一)科技企业孵化器
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工作始于1989年。十年之后的1999年,全市孵化器总数为12家,孵化场地1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00家,在孵企业当年销售总收入10亿元。1999年底市委市政府提出“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后,孵化器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02年底,全市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58家之多,数量超过全国总数的15%,共有孵化面积56万余平方米,累计总投资150530万元,在孵企业1150多家。十多年来,全市累计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投入资金15亿元,其中最近三年总投资超过了8亿元,包括财政投入4亿多元(市级财政投资6千万元)。
孵化器建设推动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全市26家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总孵化面积为34.5万平方米,总孵化基金约有7600万。2002年,各个“孵化基地”新入孵的企业数为856家,入孵的项目为570项,毕业的企业数为124家。“孵化基地”解决就业人数17416人,其中吸引留学人员613人;19家“孵化基地”的入孵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0.3亿元,纳税总额1.8亿元。科技企业孵化器各项指标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所占的比重迅速提高。1999年底孵化器在孵企业数占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总数(6690家)的比例为4.4%。2002年,该比例上升到了9.6%(1150/12000);就业人数所占的比例由1999年的1.5%(3600/243000)上升到2002年的4.3%(17416/406000);技工贸总收入由1999年的0.9%(10/1049)上升的2002年的3.3%(80.3/2404.8)。
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企业、扶持创新的价值日益显著,成效日渐突出。例如,成立于1993年的北京桑原技术开发中心(股份合作制),一直到2000年注册资本仍然是3万元,业务没有明显进展;经过863软件专业孵化器的孵化介入,仅在开始孵化的当年,4个月内销售收入较前一年全年增长了13.5%,毛利润增长了26.1%,税后利润增长了24.4%;经过全方位的专业性孵化,2002年该中心已经发展成注册资本500万元,总资产750元的“北京桑原中江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在孵化器的支持下,该公司受到多家风险投资公司的青睐,有望提前一年完成二期融资,实现“3万元股份合作中心--500万小型软件公司--3000万元中型软件企业”的“孵化三级跳”过程。又如归国留学人员创办的美髯公公司,起初注册金为50万元,经过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八六三软件孵化器的联合孵化,注册资本已经发展成1100万元;该公司经过5个月的专业孵化,合同金额从360万元发展到1700万元,增加了3.72倍。
(二)大学科技园
大学科技园是一种更靠近技术创新主体、更容易为创业者提供创新支持的孵化机构。作为首都创业孵化体系的一部分,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工作从2000年就开始了。2001年北京市的清华大学科技园和北大科技园首先成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到2002年底,北京地区已经发展到2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5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试点,5家市级大学科技园,目前还有条件成熟的大学科技园正在筹建。
高等院校已建成的8家市级大学科技园,累计投入资金10亿元,95%以上的资金来自学校和社会;科技园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8家大学科技园建筑面积已达91万平方米,建设了一支高素质园区管理队伍,管理人员中9%为博士,14%为硕士以上学历,99%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不少大学科技园建设已经走出校园,在北京郊县、开发区合作或买地建园,并带动当地创业与创新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扩散效应。如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园在校外有三个园区:一是昌平区立水桥科技园孵化园区,占地200亩,已建厂房8000平米,二是科技园密云工业园区,占地140亩,建筑面积25000平米,三是科技园房山工业园区,占地190亩,建筑面积13000平米。又如北京邮电大学科技园近期在昌平区北七镇郑各庄启动建设“信息谷”园区,首期占地100亩土地。
另据统计,北京市8家市级大学科技园入园企业已达498家;入园企业职工人数达8000多人,其中吸引留学归国人员92人;入园企业2002年技工贸总收入达40.4亿元,比上年增长21%,上交税费4.2亿元,比上年增长27%。
大学科技园依靠自身的优势资源,孵化创业企业,培育创新人才。例如,1996年,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胡昌振教授开始“分布式网络入侵检测与攻击响应技术”的研究;1999年,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引进种子基金对该项目进行了重点孵化;2001年11月,科技园在完成该项目孵化之后,帮助引入风险投资并注册成立了北京理工先河科技有限公司,帮助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商务计划、市场营销策略,协助企业进行产品认证及市场推广工作,并为企业提供财务等服务;目前,北京理工先河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良好,公司的产品“金海豚”网络动态防护系统,在业界有较好的知名度。
(三)专业性产业化基地
创业孵化体系中作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的补充层次,专业性的产业化基地也是科技企业发展的有力助推器。目前这块工作正在开展中。
中关村永丰产业基地正在加紧基地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其定位在新材料专业的创业体系,基地总用地面积453.65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272.67公顷,公共绿地60.10公顷,规划绿地率35%,总容积率0.99;基地内铺设有自来水、雨水、污水、中水、天然气、电力、电信宽带网、有线电视管线,并建有两座110KV(千伏)变电站、两座天然气调压站及一座日处理量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基地按不同的用地性质划分为4个工业、科研区、一个公共服务中心区和一个生活居住区。
位于通州的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其核心区设在通州区次渠,核心区规划总占地5平方公里,首期开发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现已经基本具备。通州区人民政府成立通州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负责基地的建设和入驻企业具体业务。按照通州基地建设规划,基地产业的主体为机械制造业(如机床、激光、机器人、工程机械、环保设备),电子仪器、电力电子产品、医疗设备及其它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目前已有北京博飞仪器公司,北京银力环电气公司,北京航空表面工程技术公司等几十家大中型企业在通州经营,正在运作北京工程机械集团、北京机床企业入驻通州,同时,清华大学等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也在接洽之中。
(四)“孵化体系”中其他配套的服务机构
随着孵化器的发展,孵化行业逐渐壮大,行业规范、行业自律的需求随之产生,行业协会应运而生。北京创业孵育协会是在北京孵化网络的基础上,由各科技企业孵化机构、咨询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科研机构以及高科技企业等自愿联合发起成立的非盈利性组织,接受北京市科委的业务指导。其宗旨是加强各企业孵化器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的联系,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举办各种培训、提供信息服务等,增强首都各企业孵化器的孵化能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孵育创业者和新建高科技小企业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推动首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立四年来,该协会在发展会员,规范行业的同时,更重视理论研究对孵化工作的指导,开展、参与了许多研究课题,以加强孵化工作的方向性、规范性及层次性等。
随着孵化业务的发展,众多孵化器公司市场化生存的产物,孵化器管理公司出现。由北京市五家实力雄厚的孵化器公司投资成立的北京创业联合孵化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投融资为主要业务,重点面向孵化器内在孵中小企业服务的管理公司。该公司能够成立的原因是孵化器继续深化发展,投融资业务等增值性服务成为瓶颈,这样,市场有需求,业务又空缺,专业的管理公司就诞生了。目前该公司的影响力逐步扩大,业务量也是不断增加,已经帮多个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区域进行过成功的咨询策划,投融资的服务业务也有很大进展。围绕孵化器的工作需要,在孵育协会的组织下,孵化器周围网罗了一大批服务机构。例如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中关村青年科技创业投资公司、中关村宏和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北京高技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泰华创业投资管理公司等投资性服务机构,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安信通盟管理公司、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中兆律师事务所、北京正德大成财务顾问有限公司等专业服务机构,还有清华同方公司、德达创先集团等大型科技企业。这些机构为孵化器带来了丰富多样的资源,为孵化企业的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渠道。
围绕孵化器的发展,孵育协会和众多服务机构组织了很多活动,加强孵化培训、促进交流。每年北京科博会期间都举办“企业孵化器国际论坛”,提供国内外同行普遍交流的机会;孵化行业不定期有“创业港”活动,为有意介入孵化行业的服务机构提供展示的机会,为孵化圈内人士提供聚会交流的平台,为创新创业者摩擦出智慧的火花提供物质条件。
根据孵化体系建设的需要,孵化行业的评估诊断工作逐步规范。目前孵化行业关于孵化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已经完成,并且今年已经用到“孵化基地”的复核工作中;评估指标体系重点考察了24个指标,从实力和绩效两方面对孵化器进行评测。
另外,对在孵企业的诊断工作从去年就开始了,今年继续推进,预计完成600多家在孵企业诊断,诊断将使得孵化器更透彻的了解在孵企业,以便有针对性的提供孵化服务,诊断也可以为企业自身提供发展参考,诊断还可以作为向投资机构证明企业实力、信誉的依据等。体系中还有相应的“接口”组织,实现首都孵化工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科学园协会和国家科技部、北京市政府合作,在北京设立了一个办事处,依托在北京创业孵育协会这个实体上,从而开辟了一条国际交流合作的便利渠道,加强了我国孵化界同国际同行的沟通合作。通过该渠道,我们已经多次派出孵化管理人员在欧美国家进行考察培训,同样也邀请了许多国际孵化专家来京授课交流,我们还同国外许多研究创业的大学院所,如美国的百森商学院、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通讯学院等,进行学者走访等合作。
二、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城市体系建设的经验措施。
在这几年推进首都创业孵化体系的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贯彻“体系建设”的思想。我们把创业孵化体系建设定位为以孵化为核心任务的一个网络体系,首先是孵化工作的层次交替、网络交织的意识观念的培养,再就是孵化关系、孵化路径四通八达的体系、创业氛围的营造;孵化体系建设不单是孵化器数量增加、面积增大,我们还紧紧抓住其他孵化相关环节的建设,例如投融资体系、政策体系等等;孵化体系建设是一个整体向前推进的工作,是孵化资源网络化调配的过程,其最终目的就是疏通创新之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二是领导重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孵化工作,多次对科技企业孵化机构建设给予指示,市政府主管领导更是经常深入孵化器及其在孵企业进行调研和指导。
三是在全国率先制定专门的推动孵化器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市政府将创业孵化体系建设纳入“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批准实施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十五发展纲要”,出台了“关于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对孵化器事业进行宏观指导与政策扶持。
四是资金支持。近几年,市科委累计在孵化器建设上的投资达6000万元,在大学科技园建设上投资近2000万元,在产业化基地上也有很大投入;区县政府和高新区共投入资金近4亿元;相关委办局在孵化器的注册登记、税收、人才引进、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助。
五是采用了民间推动的手段。为实现企业孵化资源的整合,我们创建了北京创业孵育协会这个企业孵化器的民间专业组织。协会由孵化器、投融资机构、中介咨询机构、研发机构、大企业以及在孵企业等组成,旨在通过组织成员间的交流活动、培训、孵化器理论研究、国际合作渠道的拓展等工作,切实推动首都创业孵化体系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协会构建起孵化器之间交流与协调的网络,代表孵化器集体与其他社会资源进行沟通与合作,成为政府与孵化器产业间的桥梁。随着孵育协会的发展和创业孵化体系的推进,协会已经发展成一个孵化工作不可或缺的纽带,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产业基地以及各类服务机构紧紧团结在协会周围,构成一个有机的网络体系。
六是进行孵化管理团队的培训。为提高孵化管理团队的素质和能力,我们通过举办研修班、讲座等形式,对管理人员进行孵化管理、企业诊断、技术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利用国际交流的机会锻炼孵化器管理队伍。近三年,每年有超过30位国际孵化器专家和学者来京考察和交流。每年我们派出30人赴国外考察及参加国际会议。我们每年五月举办“科技企业孵化器国际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孵化器专家来京演讲,并与本地的孵化器管理人员就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研讨。
七是推动理论研究。孵化器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非常重要。市科委每年出版“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报告”,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和参照。目前有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近十个课题组在进行有关孵化器与科技创业的理论研究,其中多数得到市科委的资助。孵化器经营管理者研究的气氛浓厚,他们经常就工作中的问题聚会讨论、交流经验。
三、深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城市体系建设的想法体会
为深化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城市体系建设工作,下一步孵化器工作的重点,要从量的扩张转移到质的提高。具体工作想法有以下几点:
1、整合创新服务资源,做好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体系和首都创业孵化体系的对接工作。利用社会资源办好创业信息网站和为孵化企业服务的信息发布平台,通过网站及信息平台及时发布企业需求信息。建立孵化器及在孵企业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对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及在孵企业,进行定期评价和诊断,并提供解决方案。充分发挥中关村软件园、生命科学园、新材料园及其他机构建立的技术服务平台,为专业孵化器提供服务。对孵化器开放科技条件市场,为在孵企业提供全方位实验服务。拟建设首都“数字孵化体系”项目。
2、加强孵化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目前孵化工作的运作流程中仍然有旧体制思路方法的痕迹,如人员的任用、投资决策等等。要围绕这些问题采取措施,大力推进新型孵化工作理念。要组织专家组上门提供咨询服务。利用专家和评估、咨询机构等深入调研,建立孵化机构监测系统,对孵化机构进行定期的测评。以此来影响孵化机构的投资人,帮助他们更加理性地规范孵化器的经营,在孵化体系中全面贯彻新型的现代运营思路。
3、强化孵化机构的孵化功能。这里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切入点就是管理者的能力与素质的提高。通过在“孵化基地”的认定和复核等工作中相应的政策激励等影响孵化器的人力资源结构,通过一些评价指标来促使投资人调整孵化机构的团队素质,通过加强培训,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来提高孵化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特别要增强孵化机构作为一个整体,对首都地区新创科技型企业的融资与投资能力。拟设立一支专门支持孵化器在敷的“种子期”科技企业的“创业孵化资金”。
第四篇:浙江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企业现状调研报告
我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邱飞章 余仲飞 朱祖超 杨陈华
一、调研背景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这个概念首先是由中国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2011年7月,国家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第一次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3种类型,从而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具体划分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至此,小微企业群体正式步入公众视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小微企业为中国“强国富民”战略作出了重大贡献,浙江经济也从民营经济、小微企业起步,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大省。小微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小微企业具有吸容就业能力强、创业探索能力强、促进自由竞争能力强三个特点。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
第五篇:调研与思考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调研与思考
摘 要: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影响面非常广泛的社会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民生问题,是涉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当前失地农民面临的两大难题是社会就业的出路问题和养老保障的退路问题。根据政府关于失地农民的一系列政策,在实践中必须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要确保“以土地换保障”政策的落实到位;要确立失地农民就业优先的理念,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就业;要充分体现惠及全体农民的“低水平、有弹性、广覆盖”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关的配套政策。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障制度
二元经济结构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周边地区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和保障的土地。土地无疑是失地农民对城市化的巨大贡献,但是目前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制度和地方政府在解决失地农民出路上的作为不得力和不到位,显然影响到这一群体的民生问题,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笔者通过在陕西省咸阳市大量调查研究,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了一些思考。
一、失地农民面临的两大难题
由于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失地农民的相关政策配套的不完善,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目前处于“进无出路、退无保障”的两难境地。
(一)出路问题
被征地农民一旦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维持家庭可持续生计的主要来源。要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根本出路在于就业。从调查情况看,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以咸阳市秦都区陈杨寨街道办事处为例,截止到2006年7月底,8个村10 233名失地农民中,劳动年龄段内(男16-60岁,女16-50岁)的有9 001人,其中目前暂无业和处于失业状态的有8 309人,失业率高达84%。
失地农民就业难,既有自身条件的原因,也是现行征地安置政策不够健全的结果。首先,农民的土地被征用,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原本所拥有的生产资料,不得不抛弃世代相传的生产方式,而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他们则明显处于劣势,这集中表现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和缺乏非农劳动技能三个方面。调查显示,陈杨办劳动年龄段内的9 001位失地农民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4.6%,技术缺乏或无技术专长的占88.2%,35-45岁年龄段的占45.6%。上述三大就业弱势,再加上农村就业信息服务渠道不畅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失地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即使已实现了就业转移的失地农民,一旦合同期满或精减人员,他们往往首当其中被裁减。其次,随着企业用工制度逐渐市场化,目前地方政府普遍采取货币安置的方式(对失地农民的征地、拆迁、就业等进行的一次性货币补偿)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货币安置引发的突出问题是,在大量的失地农民再就业极为困难的背景下,安置补助费用远远不能取代以往土地所具有的“最后的保障”[1]的社会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限的资金难以为失地农民再造一个可持续生计。
(二)退路问题
养老保障是失地农民普遍担心的问题。对农民而言,土地承载着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一旦土地被征用,他们的养老保障便成了后顾之忧。而目前普遍实行的货币安置政策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货币安置只是为失地农民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偿,就业机会则要到劳动力市场上去竞争,而他们的养老需求则没有充分考虑;其次,现行征地价格满足不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需要。据咸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测算,仅养老保险一项的费用,若按低标准(全年社会平均工资的17%)缴费、低标准享受的“双低”标准一次性交费方案,每个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需要5.18万元,而现行的安置补助费每人只有3万元,缺额2.18万元。再次,一次性货币的补偿金直接发到农民手中,则可能因为他们只注重眼前利益或使用不当,反倒成为对解决养老保障问题的一个不利因素。事实上,调查显示,咸阳市秦都区陈杨办2006年7月20日前,10 233名失地农民中,几乎没有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短期看,失地又失业的农民尚可靠一次性安置费勉强维持生计,实际生活水平不致于明显下降。但长远讲,随着安置费用逐渐用完,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势必凸现,给社会稳定留下隐患。
二、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政策
2004年以来,咸阳市政府根据国务院28号文件及《关于进一步完善土地补偿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有关精神,为解决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其精神是:
(一)促进就业
第一,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市政府有关文件规定:凡劳动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均可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享受就业培训、择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多种就业服务,在接受职业培训、就业援助、自主创业等方面享受与市区城镇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同等政策待遇等。
第二,重点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秦都区陈杨办的经验是:以市场的需求和农民的需求来确定培训项目(对失地农民实行菜单式和订单式培训),以竞争选择培训机构(对就业技能培训机构实行面向全社会的招标制),以补贴促进参与(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失地农民按照每人1 000元额度予以补助)。据不完全统计,陈杨办通过培训的农民就业率达到了60%以上。
(二)改变货币补偿方式,建立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第一是分年龄、多层次、全覆盖的基本养老保障。咸阳市政府规定:对征地时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失地农民,实行一次性货币安置;对征地时在劳动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能满15年的,给予参加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能满15年的,参加市政府规定的“低标准缴费、低标准享受”(简称“双低”)基本养老保险金;对征地时年龄在50-60周岁的妇女、又不符合参加城镇职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或“双低”基本养老保险的,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对征地时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失地农民建立基本生活补助制度。第二是资金筹集主要源于失地农民的土地征用款,个人无需额外缴费。无论是市政府的“两大部分”(70%在征地安置补偿费和征地补偿费中列支,30%在政府土地出让金收益或社会保险后备金中列支),还是秦都区的“四个渠道”(安置补助费、土地补偿费的60%、从级差地租总额中提取20%和从招标拍卖增值收益中提取部分资金),养老保障资金的融资均直接或间接来自土地收益。
第三是留地安置。咸阳市政府2004年6号文件规定,对失去土地的8个村实行留地安置,即每人35平方米的开发用地,用以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咸阳市的这几项很有针对性的新政策既为为失地农民打开就业出路,又为失地农民提供养老保障,体现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一条求真务实、讲究实效的新思路。
三、对失地农民保障的现行政策中需解决的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做法是招工,第二阶段是定期定额地发放生活费,第三阶段是一次性货币补偿,第四阶段才把养老保险提上议事日程。第一阶段招工安排的失地农民,由于已经转变了身份,是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政策解决问题的。现在的问题集中在第二类和第三类。第二类失地农民每月领取85元或100元生活费,有无工作,政府的生活费必须照发。如果没有工作,这样的待遇又确实太低了。第三类在把一次性货币补偿用完以后,一旦生活发生困难,政府就“难辞其咎”,所以实际上成了一个难以摆脱的包袱。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新老政策的衔接问题
新老政策衔接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养老制度本身的衔接问题,二是失地农民安置政策的衔接问题。
在咸阳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同时运行着四套养老保障制度,即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双低”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咸阳市目前的做法是根据失地农民的不同情况,让他们分别参加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自新政策实施之日,农民的养老保障关系基本理顺。
(二)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问题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问题,实际上是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问题。按咸阳市的现行办法,一个失地农民一次性缴纳24 128元,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就可每月享受263元。按这两个数据测算,预计基金可支持约92个月,亦即7年半。如果按人均预期寿命70岁计算,还差2年半。秦都区按目前的情况测算还有很大缺口,填补这个缺口只有靠政府的财政托底。这一点必须引起必要的重视。
(三)保障失地农民利益与优化投资环境的关系问题
据秦都区有关人士介绍,该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方案几易其稿成型后,区五套班子历时一年,先后几次召集镇(街道)领导会议统一思想,才得以公布实施。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即将实施的新办法会提高征地价格,增加企业用地成本,对企业投资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如何既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又能优化投资环境,是地方政府较为头痛的问题。事实上,秦都区把失地农民享受的最低生活保障金额确定在只相当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上,是平衡各方利益的结果。
(四)就业观念转变问题
目前失地农民邻近城区,陈杨寨村是城中村,出租私房收入可观,经济较为宽裕。据陈杨办干部介绍,这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苦、脏、累工作不屑一顾,对工资不到800元以上或不坐办公室以外的工作免谈,对政府组织的劳动技能培训抱有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存有对政府“等、靠、要”的消极态度。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不能就培训抓培训,而要引导他们增强市场就业意识。
(五)让农民分享城市发展成果的问题
就失地农民这一特定群体而言,咸阳市现行养老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在城市化
进程中,城市近郊农民无疑也是受益者。然而就长远和全局看,如何使这一制度也涵盖全体农民,如何使失地农民和全体农民能够分享城市化的发展成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连片土地被国家征用储备的城市近郊农村,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是城市化进程的参与者,也理应是受益者。[2]57
四、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几点对策
解决这个问题的指导思想就是要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外地一些城市通过建立覆盖全体农业劳动者的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并为老年农民建立社会养老补贴制度,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而且减少了征用土地中许多矛盾。因此要适应农村城市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发展需要,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建立以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的新型农村基本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原有的各种养老保险向城镇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接轨,形成城乡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确保实行“以土地换保障”政策,建立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以地换保障”是指从土地征用款中确定一定数额建立失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咸阳市的实践表明,只要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城乡的统筹发展,在土地被征用过程中,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就能够切实可行。这是因为,土地征用款是农民失去土地后维持可持续生计的唯一资本,政府在这种时候积极引导农民投资于养老保障,是维护他们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3]
(二)更新理念,制定合理的政策,促进失地农民充分就业
要确立就业优先的理念,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彻底取消限制失地农民的就业歧视性政策,清理各种乱收费现象,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就业,使失地农民真正享受市民待遇。
要以强化失地农民培训教育为重点,着力提高失地农民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要按照 “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4]79的原则,制定促进失地农民就业配套政策;大力鼓励用地单位和企业把合适的岗位优先安排给失地农民;要制定和完善关于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鼓励失地农民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只有切实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才能降低企业吸纳失地农民的成本,增强失地农民的就业竞争力,从而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拓展空间,进而形成“以土地换保障,以保障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2]的良性循环。当然,建立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虽然会增加城市用地成本,但与政府向社会高价出售的土地相比相距甚远。调查显示,秦都区陈杨办征地补偿安置费每亩只有6.55万元,而政府公开拍卖价格每亩在40万以上;有些村最高的征地补偿安置费每亩只有7.4万元,而政府公开拍卖价格最高的每亩达到50万元以上。不难看出,其间级差地租的空间很大。在一定程度上说,“以土地换保障”是对现行征地补偿标准偏低的修正,除了养老保险以外,实际上也可以一并考虑解决就业问题和医疗问题。这样才是切实保障“可持续生计”被中断的失地农民权益的良性补偿。
(三)抓住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机遇,积极探索惠及全体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框架从土地被征用的角度看,农村居民大体可以被分成两类人群:已经失地的农民和可能面临失地的农民。虽然有研究表明,目前全国失地农民的总数估计在4 300万人左右,每年还要新增200多万人,如何抓住目前能够“以土地换保障”这一历史机遇期,从战略高度认识并开始着手探索惠及全体农民、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是政府应尽早筹谋的大事。这需要处理好以下三大关系:
一是农村中两类不同群体养老保障制度的关系。对于失地农民和可能面临失地的农民,咸阳市现行低门槛进入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今后可能更需要解决的是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事实上,相对于失地和可能面临失地的农民,纯粹的传统农民身份的经济实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最差,他们的土地又难以变现,为了真正促进粮食生产,逐渐地把他们的养老保障一并考虑进来最好。
二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关系。从咸阳市的情况看,城乡居民中目前并存的四种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双低”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以及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存。四种制度之间如何衔接和过渡,并融合为一个城乡一体的基本的养老保障制度是新制度设计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三是建立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系。城市发展需要优化投资环境,而降低企业发展成本和城市建设成本是重要方面之一,也恰恰是建立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是制度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在完成调研后的初步设想是: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应本着“低水平、有弹性、广覆盖”的原则进行设计。
所谓低水平,指的是低标准缴费、低标准享受。实际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和缴费年限,以居民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应以当地基本生活需求标准为宜,其数额至少不能低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这个问题属于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
所谓有弹性,是指在基本保险的基础上配套设计一个市场化运作的补充保险部分。其缴费水平由用工单位和个人根据自身经济实力自主确定,可采用个人帐户的方式,多缴多得。所谓多覆盖,体现在农村中各类人员均可参保,尤其是纯粹的传统农民身份也能得到基本养老保障。显然,制度的低水平设计在兼顾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各种制度可相互折算转换的同时,也确保了所有农民有条件参与;制度的弹性化处理适应了不同经济水平人群的多元化养老保障的需求。
良好的制度设计需要辅之相应的资金保障。笔者的看法是:政府应及时抓住城市化进程中“以土地换保障”的历史机遇期,放眼长远和全局,着眼于全体农民,尽力筹措可以惠及全体农民的养老保障基金。资金来源可以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被征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益提成;政府财政每年专项列支。这笔基金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充实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中基本保险部分,二是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费用进行补贴。
总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影响面非常广泛的社会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民生问题,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相宜的系列配套政策。
参考文献:
[1]李绍光.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5):64-67.[2] 涂文明.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和建构[J].理论导刊,2004
(12):50-53.[3] 赵国辉.失地农民养老堪忧[J].中国保险,2005(9):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