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提升基层工商分局市场监管效能的思考
对提升基层工商分局市场监管效能的思考
近年来,各级工商部门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三型工商”建设,全面加强效能建设,有效地提升了依法行政水平,有力地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但是,基层工商部门在监管执法过程中由于受到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监管执法力度不强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执法效能的发挥。提升基层监管执法效能已成为摆在工商部门面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当前基层工商在市场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队伍素质与监管形式不适应。随着市场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多样化和市场监管环境复杂化进程的加快,工商行政管理队伍特别是基层工商的监管人员面临更严峻的考验。一是思想认识不符合转型要求。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仍然习惯以收费为主的监管执法方式,依法行政观念淡薄,不能很好的适应转型后的监管工作;二是干部老化现象严重,人员严重不足。目前工商系统干部职工普遍年龄偏大,而且年龄大的干部多数被安排在基层,很多50周岁以上的人员实际上已退出工作岗位,基层分局特别是边远基层都存在执法力量不足情况;三是知识结构不合理。基层工商干部职工多数是二三十年前进入工商队伍的老员工,学历水平相对较低,知识结构陈旧,缺乏与当前监管执法相适应的专业知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效能。
(二)现行体制与监管目标不对应。一是受制于当前的经费保障模式,完成罚没计划及收取会员费仍然是工商分局 工作的重点。基层人员将精力主要投入到罚款中去,无形中放松了监管和服务。二是基层工商缺乏科学可行的量化考核指标。比如日常巡查工作,虽然在分类监管上省局有规定,责任追究也明确,但是如果不出事的话巡查人员就可以得过且过,造成部分巡查人员工作比较懒散。三是奖惩制度不平衡,只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有明确的责任追究机制,但激励机制明显不足,执法人员积极性受到挫伤。
(三)职能分工与监管任务不对称。除极少数基层工商分局外,绝大多数基层分局在内部职能分工和人员安排上,都存在着人手严重不足、职能划分不清的问题。以**县为例,全县总面积1847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520个行政村,总人口31.7万,个体工商户6800余户,私营企业1800多家。邢台县局现有工商分局6个,实际上班人员仅有79人,不足核定编制50%,一线执法人员人均监管各类经营户达到157余户,人均监管面积52平方公里,山区分局更达到人均监管150余平方公里。面对数量巨大的监管地域和监管对象,执法人员根本无法实现对辖区的全面监管。为完成罚没任务,只能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查处案件中。而且为了节省时间,大部分执法人员只会去查处费时少、过程熟悉的无证无照案件,而放弃那些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取证的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等案件。与此同时,近年来上级机关部署、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过多,每年至少有10项以上的专项执法任务。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部分专项整治行动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往往效果不佳,甚至流于形式,导致行政执法成本高,行政执法效果却不理想。
二、提升市场监管效能的建议
(一)优化资源配臵,建立有效的综合保障机制。
1、合理配备基层人员,提高基层工商的整体战斗力。基人员配备上,要按照领导能力互补、年龄梯次分明、知识结构合理的要求,对基层工商人员进行合理调配。要把执法监管、办案能力和综合软件应用能力作为任命基层工商负责人必备条件;既要有精通并能够熟练地综合运用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法律专才,又要有懂得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监管执法服务的计算机能手,形成严把法律法规关和提供有效技术支撑的互动局面;在基层干部年龄结构方面,实现年龄大、年龄轻的有机结合,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良性循环。
2、加快知识更新,提高基层工商干部素质。要实现基层工商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统一,实现工商行政管理效能有效提升,关键是在提高人员素质。首先,要加强思想道德方面的培训。要始终将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放在首位,无论监管任务如何繁重,都必须加强对基层工商干部政治教育,经常进行形势情势教育,使基层干部在市场环境多变、监管对象复杂的形势下,始终勇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潮头。其次,要加强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培养实际运用工商法律法规查处经济违法违章案件的能力。第三,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培训,重点要加强对计算机操作、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方面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监管执法的科技含量。
3、强化硬件建设,改善基层监管执法条件。基层分局监管对象多、监管区域广,要做到反应灵敏、办事高效,必须重视基层工商的硬件建设,实现办公条件、办案经费的明 显提升。要保证基层分局执法专用车辆,并且要配臵保证通讯畅通的通讯工具和适应动态监管的先进的信息查询、记录工具,确保基层工商分局市场监管数字化、高效化。
(二)建立以健全的考核体系,完善激励机制。
在健全现有考核办法的基础上,重点完善激励机制。要积极引入激励机制,将基层工商干部的个人收入与能力、作风、纪律和完成任务情况挂钩;在干部提拔和职务晋升上,基层工作人员和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要优先考虑,或者要求必须到基层锻炼。总之,通过探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展现三个良好风貌。一是要激发基层工商内部干部之间奋发向上、爱岗敬业、争先创优,展现基层工商分局朝气蓬勃、开拓进取、业绩显著的良好风貌;二是要激发基层工商分局之间相互竞争、勇于创新、赶超先进,展现政令畅通、务实高效、实绩突出的良好风貌;三是要激发队伍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展现工商系统的忠于职守、勤政为民、与时俱进良好风貌。
(三)健全基层工商分局内部机构配臵,促进职能到位。1.健全基层分局内部机构配臵,应该坚持走“精局强所”之路。市、县工商系统在人员编制、机构设臵、经费保障上要向基层工商分局倾斜,保证分局在日常市场监管和执法办案中人员充足、机构健全、经费宽裕。工商分局也可以像县局机关一样设立专门的市场检查、食品、商标广告等相应的岗位,由专人专职办理相应的业务,确保业务正常开展和业务监管职能到位。
2、强化对工商分局的业务指导,防止监管工作流于形式。建议省、市局各职能处室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措施,大 力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力度。针对工商分局工作的薄弱环节,确定指导重点,对症下药,建立定人、定点联系基层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基层分局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指导帮助基层工商分局学会在繁重的日常监管工作中,抓重点工作和工作重点,合理摆布工作,防止出现疲于应付、流于形式和“什么都管、什么也管不好”的现象,真正将各项业务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基层监管执法效能和服务发展水平。
第二篇:工商分局市场监管应急预案
工商分局市场监管应急预案范文
为加强市场监管,减少安全事故的隐患,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提高对重大社会性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市局要求,结合分局实际,特制定市场监管应急预案。
一、预防控制
1、切实把住市场主体准入关。注册科和各工商所要严格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关于登记前置审批的规定,对许可项目未经有关部门审批或许可的,一律不得核发营业执照。特别是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消防安全、公共和娱乐场所等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安全的行业和领域,要严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格登记审查,杜绝“先照后证”,“后买票”的行为。
2、迅速组织、认真做好专项整治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对边区内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消防安全、公共和娱乐场所等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安全的重点行业的经营主体资格进行普遍清查,对未办理前置审批许可或行政许可证件失效的,应当责令其立即停止经营活动,并限期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
3、开展以安全生产监管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巡查,各工商所要在元旦、春节期间,会同或配合有关部门,对商场、超市、批发市场、游戏厅、网吧、车站、码头以及学校周边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一次普遍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章行为。各工商所日常巡查,要突出安全检查内容,重点对生产经营易燃易爆的企业和有事故隐患的加强监管,烟花爆竹必须在政府指定的地点经营。
4、坚决取缔无照经营,要把化学危险品经营、烟花爆竹经营、小煤矿、食品经营、网吧、歌舞娱乐场所、学校周边等作为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的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加大检查的力度,发现无照经营,立即依法取缔。要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防止不合格产品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和违法产品进入市场。
5、切实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配合。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和配合,履行职能,积极参加市场整顿联合执法,发挥好工商的作用,会同公安、消防等部门,指导市场主办单位,认真做好市场安全防火工作。
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措施
1、遇有重大社会性事件,各工商所必须在第一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将情况上报分局注册科、市场科,并且必须每日报告辖区市场监管情况。
2、相关人员的手机要保证24小时开通,确保通讯联络畅通;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所有相关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出现紧急情况,各主管局长负责召集本部门相关人员,在1小时内集结完毕,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3、节日市场应对。元旦、春节期间,各所要做好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并就防范事故和市场整顿做出部署和安排;并结合本辖区实际进行专项市场整顿,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查处违法经营行为,排查市场隐患,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确保节日市场安全。
4、在应急预案启动期间,领导机构要快速反应,迅速调动人员,确保应急处理工作顺利开展。办公室要确保车辆,使分局制定的应对措施及时得到落实。
三、重大突发事件组织机构
为加强领导,将责任落实到位,成立由康壮任组长,××、顾群任副组长的领导组织机构。
其主要职责是:
(1)对本局应对市场突发事件进行领导和指挥;
(2)研究确定本局应对市场突发事件的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
(3)宣布启动应急程序,并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组建专项应急指挥部开展具体处置工作;
(4)协调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上级局的关系。
成员由注册科、市场科、相关科室及各所所长组成。
主要职责为:
不折不扣地落实组织机构的各项指令,尽职尽责地抓好每一项工作,监管到位,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并及时反馈情况。
突发事件组织机构
姓名职务电话
第三篇:基层工商所提升市场巡查效能的思考
关于基层工商所提升市场巡查效能的思考
市场巡查是指工商行政管理人员依据法律、法规及规章,以“经济户口”管理为基础,通过巡回检查的方式,依法对辖区内各类市场主体资格、经营行为和商品质量进行全方位动态的监督管理。加强和改进工商所市场巡查工作,全面履行监管职责和服
务发展职能,有效防控监管风险,促进职能到位,是推进基层建设、提高基层工作效能的迫切需要。
一、目前工商所在市场巡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巡查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一是对市场巡查的目的及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市场巡查人员把市场巡查工作简单化、形势化、数量化,甚至坐在办公室里填写市场巡查记录,认为巡查的主要目的就是及时处理辖区市场中发生的问题或巡查时发现的问题,而没有形成对经济违法行为做到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治理,也没有形成把市场巡查作为维护一方经济秩序的稳定,为群众排忧解难,以及为市场监管提供决策参考信息的正确理念;二是对巡查的对象认识不到位。一般认为巡查的重点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门店等有形市场及其经营主体,而没有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从思想意识上及时地将巡查范围延伸到金融、信息、房地产等生产要素市场及其他无形市场当中;三是对巡查内容认识不到位。表现为只注重对有形市场中无照经营、短斤少两、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经营行为的治理,而没有及时将监管重点扩展到打击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虚假折扣、霸王条款等不正当行为,以及其他隐蔽性更强、执法难度更大的执法领域中去。工作疲于应付,流于形式,对市场巡查职责和任务的认识不明确。
(二)干部素质跟不上市场监管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带来的新变化,工商部门监管范围大、任务重、责任大、问题新,与自身人员少、力量弱、资源有限、年龄结构老化的矛盾更加突出,巡查干部队伍素质跟不上市场经济监管要求。有关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就数百种,部分巡查人员只熟悉《个体工商户条例》、《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等常用法律法规,而对涉及到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霸王条款、商品质量监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熟悉,对市场主体行为、商品质量监管技能以及指导、规范和服务水平相对较弱,“复合型、专家型”人才少,监管巡查队伍年龄老化、知识单
一、能力偏低。队伍综合素质低与市场经济监管要求高形成了一对较为突出的矛盾,制约着基层市场监管巡查效能的提升。
(三)市场巡查工作缺乏可操作性。目前虽然基层工商所都明确了具体的巡查组、巡查人员、巡查区域,但仍侧重于各种专项性、临时性执法检查,日常巡查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强的目标和方向。在具体工作中,不少巡查人员不能根据市场主体和从业特点确定巡查内容和标准,因责任落实不明、缺乏有效监督“巡不到位、巡而不查、查而不实”的情况屡见不鲜。巡查手段相对落后,市场巡查人员主要是靠肉眼和经验辨别假冒伪劣商品。此外,当前市场巡查缺乏统筹安排,日常巡查盲目无序,专项巡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一个部门来综合协调,进行系统科学的安排。
二、提高市场巡查工作效能的方法和途径
(一)充分认识市场巡查的现实意义,树立科学的巡查理念。市场巡查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工商职能的要求,是完成新使命、实现“四个统一”的迫切需要,是基层工商所一项基础性的重点工作,只有市场巡查工作到位,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监管风险就会四处存在,防不胜防,职能不到位、工作落实只能是空中阁楼,无从谈起。因此,要充分认识推行市场巡查制的重要现实意义,切实把此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要认识到市场巡查制是基层工商机关特别是工商所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的切入点,是以建立综合执法体制为目标,运用科学高效的巡查模式,对市场主体的各种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的动态执法过程,唯有在这种认识下指导巡查理念,市场巡查工作才能与时俱进,才能进行不断完善创新。
(二)打造高素质的基层市场监管队伍。新形势、新任务下的市场巡查工作,迫切需要执法人员提高业务能力。面对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应及时补充具备各种专业知识年轻力量到一线去。此外,应采取开展定期学习法规、专题业务培训、定期轮岗、以会代训等形式,按岗位、知识结构情况对巡查干部实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强化业务技能,着力提升巡查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干部科学监管、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根据辖区面积、经济户口分布和地理特点情况,本着统筹规划、科学设置、资源优化原则,在每个工商所科学设置市场巡查组,每个巡查组配置合理人员比例和安排合适人员,形成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和文化素质整体优化的力量组合。
(三)制定巡查规范,增强可操作性。制定市场巡查规范,避免盲目巡查。市场巡查规范内容包
括巡查流程、步骤、内容、注意事项、富有行业特点的违法行为、如何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若干种情况的处理、行业专业知识、风险规避措施等,从具体操作规范上指导巡查人员。在巡查内容和标准上,以市场主体资格、市场行为和商品质量安全为主要内容,根据不同市场主体情况细化事项,拟制标准,确定内容。例如明确市场主体巡查内容,包括证照是否齐全、前置许可是
否在有效期内、是否参加年检或验照、是否擅自改变主要登记事项等;明确市场客体巡查内容,重点查看产品质量类、商品标识类、制度执行类等;明确市场行为巡查内容,以规范商标、广告、合同、交易竞争等行为,实现市场巡查有的放矢。
为增强市场巡查的可操作性,可将上述巡查内容结合实际统一印制具有提示性功能的《市场巡查手册》,分门别类的将日常巡查中可能遇到的市场经营主体违反登记注册法律、产品质量管理法律、商标广告管理法律、竞争和维护消费者权益等法律的情况尽可能多的汇集起来并加以规范,形成精炼的巡查事项。使工商人员在市场巡查过程中做到不漏项、不缺项,可有效解决市场巡查人员业务水平普遍不高情况下知道市场巡查查什么、怎么查以及巡查的重点是什么等问题。
(四)统筹巡查安排,创新市场巡查考核激励机制。针对市场巡查盲目无序的现象,可以考虑在县(区)级局设立“市场巡查指挥中心”,对来自上级业务监管、执法办案、消费维权、行政指导等各条线的监管指令集成综合性的巡查指令,或是根据市场巡查的特点,制定日常性的巡查计划下达给工商所执行,让工商所走出上级多头发号施令,疲于应付的困境。同时还要注重将制定巡查计划与落实有关会议要求、专项整治、阶段工作、投诉举报等方面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创新科学考核激励机制,形成基层市场监管巡查的强力保障。按巡查任务完成情况、巡查资料整理和辖区监管效果三个主要指标,结合“德、能、勤、绩、廉”标准,制定《基层工商所市场监管巡查考核办法》,量化巡查干部工作绩效。完善工作绩效考评是促进工作的有效方法,如各工商所可结合上级机关有关规定制定本所市场巡查工作绩效考评办法,统一考核指标和管理办法,实行“每月一评”、“每人一档”的工作考评机制,对考核优秀者要通过各种形式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后者、工作造成重大失误的人员要进行惩戒。在巡查监督上,实行所与所之间交叉检查、区局定期督查、社会网络随时监督,确保监管巡查工作做实,着力于长效激励,形成基层市场监管巡查的强劲动力。
第四篇:对加强农村市场监管的思考[模版]
近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农村市场管理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对农村市场管理要予以特别关注和加强”。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村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对加快城乡商品流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了较大的作用。我市199个集贸市场中,市场所在地在乡(镇)及行政村以下的就有164个市场。由于农村集贸市场客观的地理因素,市场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章违法行为,人为地妨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履行市场监管职能,提高监管水平,更好的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面临的新问题。
一、目前农村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不断深入,大部分集贸市场交易秩序得以好转,交易环境得以净化,但由于农村市场点多面广,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消费水平低,农民识假、辨假能力不强,自我保护意识差,加之市场监管力量薄弱,客观上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市场违法违章行为依然十分突出
一是无照经营较为普遍。由于边远农村市场离城较远,信息相对闭塞,有关执法部门监管力度相对较弱,经营者接受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较少,法制意识淡薄,加之经营者大多属于流动经营即赶山街的经营模式,有固定门店的经营者相对较少,无证、无照或证照不齐而从事经营活动的较为普遍。
二是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随着各执法部门打假力度的不断加大,假冒伪劣商品在城区的生存空间已越来越小,少数不法分子就利用监管的薄弱环节钻空子,将城区无法销售的过期、变质等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市场以展销会、有奖销售、大甩卖等方式大量销往农村,加之农民收入较低,农村消费者主要认可低价商品,致使假冒伪劣商品在边远农村市场的销售比例相对较高,突出表现在食品、饮料、日常生活用品、电器及农业生产资料等方面。
三是短斤少两现象突出。由于经营者多属流动经营者和当地做小本生意的村民,电子计量器不便携带和价格相对较高,所以农村市场上经营者使用的计量器大多是国家已明令淘汰的秆秤,由于计量器不合格,短斤少两在所难免,加之,部分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在计量上做文章,为谋取更多的非法利润使用“八两”秤、“坐根”秤、秤与砣不相配的计量器等现象仍然突出。定量包装的食品等商品标注份量与实际不符,经营者主观恶意,致使短斤少两现象屡禁不止,严重侵害了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农村市场安全问题严峻
一是市场卫生安全不容乐观。由于农村市场缺乏资金投入,市场环境脏、乱、差,往往是雨天泥、干天灰、苍蝇满天飞,经营饮食的摊点无防尘、防蝇、防鼠、消毒设备,从业人员未经健康体检,肉类更是未经检疫,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农村市场环境卫生问题,特别是农村市场饮食卫生安全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二是消防安全形势严峻。大多数农村市场由于投资主体不明确,或虽有投资主体但因资金等问题对消防的投入不够,市场内无消防拴、灭火器,电源线私拉乱接,生活、经营、仓储同处一室,消防安全形势严峻。
三是占道经营安全隐患突出。由于农村市场多数没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在国道、省道交通要道以路为市的现象仍很突出,如,临翔区的蚂蚁堆市场、永德县乌木龙市场、沧源县班洪市场等市场,占道经营,乱摆摊点、以路为市,交通和交易双方都存在着安全隐患,不仅有碍交通,也给工商部门的市场监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三)落实商品质量准入管理制度差距大
一是“qs标志”监管差距大。在商品质量管理上,自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已要求在大米、食用植物油、小麦粉、酱油和醋五类食品行业中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检验合格的食品要加印(贴)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没有加贴qs标志的食品不准进入市场销售。但在实际监管工作中,农村市场上执法者、经营者、消费者都不太了解这一标志的含义,无qs标志的上述食品充斥农村市场,商品质量无法保证。
二是商品准入制度未得到全面落实。为加强商品质量管理,省、市、县(区)工商部门制定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准入管理办法》、《农资商品质量准入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明确规定了经营者对重要商品必须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书一卡”制度,但目前农村市场上的经营者大都未按要求建立,基层工商部门也因种种原因督促检查力度不够。致使制度未得到全面落实。
二、加强农村市场监管的对策
农村市场点多面广,市场交易是否规范有序,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的切身利益。为此,我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强化城区市场日常监管的同时,应重点加强对边远农村市场的监管,力求监管不留死角,不留盲区。针对节日市场、农资销售旺季重点时期,对食品、农资等重点商品适时组织专项执法检查,打击各种违法经营活动。
(一)增强使命感,促进工商监管职能到位
抓好农村集贸市场监管是工商系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深刻认识到农村市场监管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规范农村市场秩序领
导小组,设立农村市场监管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督查督办,明确职能股(室)、所、分局的工作职责,认真开展农村市场监管工作,坚决制止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经营者的守法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及宣传车、黑板报、印发宣传资料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国家有关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特别是经营者的守法意识,使其自觉做到守法经营、合法经营。定期不定期地将查处的各种假冒伪劣商品在各乡(镇)进行巡回展出,逐步增强广大农民识假、辨假能力,不断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自觉与制假、贩假行为作斗争。
(三)严把市场主体、商品质量准入关
一是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在日常监管中,争取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做到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共同为强化边远农村市场监管,为维护农村市场经济秩序尽职尽责,从而多角度、全方位监管好边远地区农村集贸市场,对查出无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其经营范围属于国家允许经营的,应采取查处与疏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既要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又要指导、帮助其办理相关前置许可证件和营业执照,包括联系相关部门、对没有文化的帮助填写登记申请表、无条件照相的提供照相帮助、减免注册登记费等。对于国家禁止经营的行业,处以重罚并坚决取缔。
二是严把商品质量准入关。首先是在农村市场的监管工作中,工商、质监等执法部门应对国家实行强制质量标准的食品、电器加大商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对强制实施qs标志的食品和强制实施ccc标志的电器,在包装上未标注上述标志的商品强制下架,不得在市场上销售,确保在农村市场销售的食品、电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维护农村消费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其次是根据《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准入管理办法》、《农资商品质量准入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强化督促检查力度对经营化肥、农药、种子三类重要生产资料和散装白酒、儿童食品等商品的经营者督促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书一卡”制度,确保因出现商品质量投诉能够追根溯源。
(四)加大市场巡查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章违法行为。
充分发挥市场巡查的作用,认真落实“四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农村市场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市场加大巡查力度,并明确每年对辖区每个农村市场巡查不得少于2次,重点检查主体资格、商品进货渠道、产品质量,堵住假冒伪劣的源头,打假重点放在过期、变质食品、饮料、日常生活用品及农业生产资料等方面。对无照经营、制假售假、短斤少两、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垄断经营等各种违章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一起,决不手软,对情节严重、危害较大的案件予以公开曝光,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
(五)改善打假检测手段,增强工商部门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检测力度。
工商部门在打假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法定检测问题。许多假冒伪劣商品只能靠经验来识别,对深层次打假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而送检需要较高的费用和较长的时间,不能保障假冒伪劣商品得以及时查处。因此,食品检测车应加大对农村市场检测的频率,震慑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购置并向工商所(分局)配备农药监管软件,使基层能够快速对市场销售的农药进行鉴别,对打假检测费用列入预算,确保如化肥抽检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保证打假工作的能够取得实效。
(六)畅通消费维权渠道、维护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
虽然目前我市已设立各类基层投诉站217个,其中农村投诉站(点)达125个,但还有相当一部份农村市场没有设立投诉站(点),并且125个农村投诉站(点)的运作也不是完全正常,农村消费者投诉难的问题仍然存在,要改变目前现状,一是必须继续加大消费维权网络体系建设进市场的工作,力争每一个农村市场都建立投诉站(点),二加大经费投入,由财政拨款在每一个农村市场设置投诉电话、投诉专用信箱,凡消费者拨打12315投诉电话、在专用信箱投递的投诉信件一律免费,三是整合资源,将110、120、119、12315等特服通信整合为一个平台,畅通消费维权渠道、才能更好的维护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五篇:完善市场监管机制 提升依法监管效能
完善市场监管机制 提升依法监管效能
努力构建规范高效的市场“大监管”工作格局
——伊宁市工商局市场监管工作交流汇报材料
伊宁市工商局以深入推进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规范化建设为抓手,通过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规范、标准、流程,拓展监管领域,提升监管效能,深入推进以监管服务责任区为基础的“大监管”长效机制,促进市场监管向规范化、精细化转变,监管效能大幅提升。
一、夯实基础,积极构建“大监管”长效机制
一是科学化监管,责任到位。以“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区域划分均衡,人员搭配合理、分工职责明确”的原则,共设置责任区27个、区间54个、网格73个,70%以上工商所干部有自己的“责任田”,干部监管责任到岗、量化到人。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上下互动、权责明晰、信息共享的监管服务责任工作格局。
二是层级化管理,考核到位。建立层级责任督查考核机制,建立了局领导、科所长、责任区干部三层四级管理联动机制,实施局、科、所动态督查问责,从市场主体准入到经济户口分配、认领、建档以及计划管理、巡查录入等全过程、多环节“痕迹监控”、“流程控制”,构成以基层监管服务责任区为基础,局领导监控、机关科室督办、所长抽查的三级责任督查机制,确保了层级管理责任落实到位。
三是综合化监管,履职到位。将基层监管责任区工作与食品安全监管、农资市场监管、商标广告监管等工作结合,构建“大监管”格局,通过责任人日常巡查、责任区间联合检查、局业务科室抽查,网上与实地督查和考核,监管干部对辖区内各类市场主体底数清、户数明,各项行政指导和各类专项整治落实到位,并取得实效,实现权责明晰、信息共享的精细化监管,形成“制度健全、运行规范、履职高效”的监管工作体制。7月15日,自治区工商局在伊犁州举办的南疆片工商所长监管责任区专题培训班暨经验交流会上,我局在大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同时四个工商所向200余名代表展示了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经验做法,得到领导和同仁的赞扬。
二、多措并举,推进市场监管工作实现精细化 实行市场监管“六定”制度,即:定片区、定岗位、定人员、定任务、定标准、定责任,推进市场监管流程化、规范化、精细化。
一是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推进市场监管流程化。积极发挥综合业务软件、工商电子地图、内部管理平台等信息系统作用,适时对市场主体分类、分级监管,及时制定日常工作计划,并与综合、定期、专项、重点等检查相结合,形成计划下达及时、工作开展规范、结果反馈真实、考核评价科学的“一体式”流程管理机制。
二是突出市场分类监管,推进市场监管规范化。为突出
基层监管重点,将各类市场主体分为Ⅰ、Ⅱ、Ⅲ三类。Ⅰ类为重点监控一级企业,主要是指涉及食品、危险化学品等行业;Ⅱ类为重点监控二级企业,指涉及前置审批的企业;Ⅲ类为一般监控企业,为无须办理前置审批许可手续的企业,按类实行梯次化巡查,规范了对企业的行政指导和日常监管。
三是结合信用等级监管,推进市场监管效能化。按照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结果,将监管对象按照信用等级划分为诚信、基本诚信、轻微失信和严重失信企业。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和企业类别确定为“远距离”、“近距离”和“零距离”监管方式,提高了市场主体巡查、经济户口管理、档案登记等工作监管效能。
三、狠抓落实,不断提升市场监管工作水平
日常工作中,坚持围绕监管责任区抓市场专项整治,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重拳出击,扎实做好各类市场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上半年,立案查处各类案件124起,其中商业贿赂、“三虚一逃”、串通投标案等大要案48起,案值达1009.11万元,罚没款入库154.22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28%。
食品安全监管效能有新提高。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六查六看”,加强食品市场日常巡查,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全面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三个百分百,即食品流通许可证受理、审核和监管100%实现电子化;监管服务责任区食品安全
监管责任和任务落实100%实现网上监管;食品质量监测100%实现网上管理。
“双打”专项整治扎实开展。按照责任区网格,在企业设立联络员,在市场设立监督员,政企联动打击“傍名牌”的违法行为。做到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案件查处与行政指导相结合、打击重点和节庆检查相结合的“三个结合”。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43起,总案值达203.85万元,罚没款入库99.08万元。
农资市场监管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对172户农资经营企业“拉网式”巡查监控,严厉打击坑农害农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涉农案件的查处力度。共查处涉农案件23起,案值320.12万元,罚没款入库81.57万元,没收不合格化肥206吨、不合格种子4.95吨、不合格农药33吨。查处的伊犁某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销售不合格化肥案和北京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无照经营种子案2起案件被评为新疆“红盾护农”十大涉农典型案件。
推进“大监管”格局中,监管干部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市场监管服务中,对责任田进行精耕细作,逐步实现了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程序规范化、运转信息化、监管责任化、服务亲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