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挥指挥中心作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发挥指挥中心作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xxxxxxx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xxxx年,在xxx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段结合实际,不断完善了指挥中心的系统功能、软硬件设备,优化了机构设置,明确了指挥中心职能和各岗位职责,随着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的功能的逐步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应急管理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全段安全生产保持了持续稳定,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
一、今年所做的工作。
㈠.完善组织领导,强化了应急指挥组织。
我段一直把应急管理工作作为确保安全运输畅通的突破口,专门制定了应急管理工作方案,并在局网上公布,要求管内各车站认真执行。成立以xxxxxx为主任委员会,各xxxxxx科长(主任)、xxxxxxx为成员委员会。应急委员会下设事故救援、设备保证、后勤保障、医疗救护、治安保卫、宣传报道等专业工作组,在应急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开展铁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做到了应急管理工作有领导分管,有专门的科室和专人负责,有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㈡.总结指挥方法,规范了应急指挥方式。
为了在管内发生各种安全信息或突发行车安全问题后,能准确判断,迅速处置,减少损失,确保畅通,尽可能减少对行车的影响,积极发挥指挥中心在生产组织、应急指挥等方面的作用。指挥中心对应急指挥方法进行了总结,规范应急指挥必须做到“九必问、两必看、三必盯”。
接到信息必须履行“九必问”:一问是否报告列车调度员,二问运统-46登记内容,三问对行车组织的影响,四问是否通知邻站值班员,五问是否通知后续列车及邻线列车,六问是否通知站长盯岗,七问现场是否安排人员检查,八问是否安排备员上岗,九问是否启动站区应急预案,并及时指导车站值班员应急处理。
应急指挥必须执行“两必看”。一看车站平面示意图,核对运统-46登记故障现象、影响范围是否正确。二看列车运行图,了解相邻车站列车运行信息,全面了解对行车构成的影响,并及时向列车调度员提出合理化建议。
过程控制必须落实“三必盯”。一盯站长、相邻站长是否在接到通知后立即上岗,附近检查工作的段领导、业务干部接到段指挥中心的调动通知后是否立即赶赴事发车站或现场应急指导。二盯应急处置方案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影响程度是否最小。三盯凭证是否正确并及时转达,进路、信号是否正确。
㈢.建立协调机制,提高了应急指挥协调。
面对应急指挥,尽可能的压缩短时间,确保畅通,与相邻站段、车站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段、车站均已与当地方政府、交通、医疗、消防、军队、环保等建立了联系,在铁路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等需要地方力量帮助时,能够得到迅速支援。与安康、襄樊北机务段、电务段、工务段、供电段等其它站段之间的建立了横向联系,达成统一目标,在应急指挥时,共同积极指导现场共同制定救援方案,争分夺秒组织救援工作,确保安全畅通,发挥应急指挥的积极作用。
㈣.完善基础数据,实现了应急指挥流程化。
应急指挥系统收录了最新的LKJ数据、应急规章、应急预案、专家人才、救援列车、救援队伍、轨道车存放站、站区设备、车站平面示意图、车站交通示意图、应急流程图、列车运行图、设备操作办法、应急案例、应急联系电话、应急历史查询等基础数据和资料,发生任何应急问题,都可以立即查询所需资料,包括列车运行到管内任何地段停车后所处的桥梁、隧道、附近区段供电是否设有分相绝缘,以及线路坡度、线路曲线、信号机编号等信息,为指挥中心准确制定救援预案提供了可靠依据,并根据流程及时指挥车站进行组织处理,系统自动实现了从突发应急信息收集、到应急指挥全过程逐项指导,形成完整的汇总资料,有效的提高了指挥效能,做到了应急指挥流程化。
二、结合现场情况,动态完善应急预案 ㈠紧贴现场,及时清理和修改应急预案。
1.适应新形势,完善应急预案。xxxx年是我段施工任务繁重,新技术、新设备、新办法、新知识大量运用,过去制定的应急预案已不能适应当前安全生产的需要,及时地会同技术教育科、安全科和原业务科,对各种应急预案进行清理,对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对不符合现行规定的地方进行了修改,对不便于操作的地方进行了明确,使各应急预案不断适应新要求。
2.结合施工进度,紧贴现场实际。xxxx年二线施工进度差次不齐,站改施工接二连三,新技术、新设备、新办法、新知识不断投入运用,结合施工进度和新技术、新设备、新办法、新知识吸收消化过程中对应急预案进行了动态完善,先起草征求意见稿,下发车站征求现场作业人员的意见,紧贴现场作业实际,收集意见,再对应急预案进行完善和修改,确保了应急预案紧盯施工进度,发挥了应急预案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㈡图文并茂,使应急预案便于操作和执行。
1.应急预案图形化。针对车务系统常见的行车挤岔、脱线事故,制定了图文并茂的救援起复预案,尤其是针对 新型的“和谐”号D3型机车、C70T敞车,以及P62N型棚车、客车体、电力机车、轨道车、内燃机车等15种车型、车种制定了起复预案,明确了起复最重要的顶复点、拉复点、挂套钩处,以及台车链条捆绑处等关键环节,可有效缩短救援时间,对中间站现场救援起复极具指导性。
2.应急预案流程化。面对全段17种只有文字表述的应急预案,在实际工作使用极其不便,把17种应急预案制成了20张流程图,明确了各种应急情况下所使用的应急预案的启动主体和启动方式、措施办法、汇报步骤和范围,简单明了,便于操作和实施,使应急预案流程化,极大地方便了现场指挥和组织工作。
3.应急预案规范化。为加强安全应急信息的管理,畅通安全应急信息渠道,积极组织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减少对运输生产安全的影响,确保安全畅通,把应急安全信息分为重大、重要、一般三个级别,并分别制定了应急信息处理流程图。应急值班人员接到信息后,对照应急信息处置流程图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按规定反馈信息,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三、积极开展职工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应急处理能力。㈠适应现场需要,积极开展职工培训工作。
1.积极组织“四新”知识培训班。随着襄渝二线建设不断地深入推进,“四新”知识培训突显,大部分作业人员对双线自闭行车办法、微机联锁和CTC比较陌生,不知如何适应?针对这一情况,为满足现场作业人员的需要,段集中组织了21期“四新”知识脱产培训班,对车站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全员轮训,有效提高了全员的基本知识水平。
2.贴近现场,积极开展预介入培训。针对襄渝二线开通投用的实际,按照“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要求,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狠抓职工“四新”技术培训,采取送教上门、现场观摩、实地演练等多种特色的教学方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分期、分批组织全段54个车站站长及值班员到西安车务段和本段旬阳、吕河、早阳车站等先开通自闭设备的车站进行现场学习观摩,有效提升职工业务素质。为襄渝二线接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人员保证。
㈡强化应急培训,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1.针对“四新”技术培训,开展实地演练。针对职工虽然进行了系统的“四新”技术培训,但对自动闭塞设备和自动闭塞行车组织办法缺乏实作经验的实际问题,采取专题授课、座谈讨论、观看多媒体课件、在“三站两区间”微机联锁显控器上进行实作演练等形式,突出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处理等关键作业环节进行系统的辅导,答疑解惑,“清除”职工思想上的“模糊概念”,同时采取实地演练的方式,组织开展实地演练,通过示范演练、现场讲解,有效提升了车站值班员等关键工种人员业务素质和标准化作业的执行能力。
2.采取有力措施,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定期收集归纳现场存在的关键性、倾向性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及时解决职工在现场作业中存在的业务技能不懂不熟的问题,编发《非正常情况接发列车作业程序指南》、《非正常情况接发列车模拟演练题解》、《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处理规章汇编》,印制成册,管理及行车人员人手一册,从原因、教训、危害、规章条款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写出正确处理程序及办法组织职工进行培训,有的放矢地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培训,促进作业标准化落实,同时深入现场,认真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对应急处理能力不强的人员指定专人帮教,不断提升职工非正常行车应急处理能力,有效地提升了现场作业人员应急处理能力。
四、取得的效果及不足
在xxxxx年指挥中心应急处理各类信息412站次,在应急处理方面反应迅速、处置果断、指挥得力、信息畅通,有效地确保了应急处置的安全。
1.反应迅速、指挥及时。指挥中心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履行“九必问”制度,接到信息后反应迅速,立即了解现场情况,并及时指导车站值班员应急处理。
2.处置果断、指挥有力。指挥中心在处理过程中严格执行“三必看” 制度,动态收集现场情况,动态掌握事态的发展,随时进行动态评估,做到超前预想,果断处置通知站长调动站区人、财、物投入到救援之中,就近调动车站人员、机关干部携带机械、工具、物资前往现场进行救援。做到了处置果断,指挥有力。
3.突出关键、信息畅通。指挥中心在处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四必盯” 制度,做到突出关键、积极补位、主动协调,最大限度的压缩救援时间,确保安全畅通。同时,做到了信息畅通,及时将现场救援情况汇报段领导,使段领导及时掌握现场救援进度,认真落实段领导的指示,及时指挥车站开展救援工作。
xxxx年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在应急指挥中反应迅速、处置果断、指挥得力、信息畅通最大限度的压缩救援时间,为确保安全畅通做出了贡献。但是,在应急指挥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现场情况了解不够,影响对现场应急处理的指挥。2.信息传递不及时。
3.远程监控网络通道不畅,监控设备故障频繁,影响监控效果及应急指导。
4.电务微机监测系统未纳入指挥中心系统,在车站设备故障等情况下,不能及时调阅微机监测,正确判断故障详情。
5.安全生产指挥中心未配被二路电源,在配电停电检修期间,不能正常履行指挥中心职责。
五、xxxx年工作安排
xxxx年,指挥中心将按照路局管理手段信息化、现场控制精细化、生产组织流程化的要求,加快推进运输安全集中、垂直、高效和闭环管理,突出安全管理“三要素”,超前防控关键环节,抓小防大,依标定责,积极推进科学管理,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建立综合信息平台和快速应急反应机制,发挥设备保安全、科技保安全,使运输组织效率明显提升,进一步适应路局二次创业和创建模范铁路局的管理需要。
㈠突出关键,动态指挥,强化和规范应急指挥。
应急指挥将继续坚持做到 “九必问、三必看、四必盯”制度,准确判断,迅速处置,动态指挥,确保畅通:
1.继续做到反映迅速、积极指挥。接到信息后要立即了解现场情况,必须认真执行“九必问”制度:一问是否报告列车调度员,二问运统-46登记内容,三问对行车组织的影响,四问是否通知邻站值班员,五问是否通知后续列车及邻线列车,六问是否通知站长盯岗,七问现场是否安排人员检查,八问是否安排备员上岗,九问是否启动站区应急预案,并及时指导车站值班员应急处理。
2.继续做到果断处置、动态指挥。在处理过程中执行“三必看”。一看车站平面示意图,核对运统-46登记故障现象、影响范围是否正确。二看列车运行图,了解相邻车站列车运行信息,查看列车信息和基础数据,全面了解对行车构成的影响,估计事态的发展情况,并及时向列车调度员提出合理化建议。三看就近车站救援人员、机械、工具、物资分布情况和行车设备特殊限制情况,做心中有数。同时动态收集现场情况,动态掌握事态的发展,随时进行动态评估,做到超前预想,果断通知站长调动站区人、财、物投入到救援不当,就近调动车站人员、机关干部携带机械、工具、物资前往现场进行救援。
3.继续做到突出关键、全程盯控。在指挥过程中要认真落实“四必盯”。一盯站长、相邻站长是否在接到通知后立即上岗,准备工作是否充分,附近检查工作的段领导、业务干部接到段指挥中心的调动通知后是否立即赶赴事发车站或现场应急指导。二盯应急处置方案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并与有关列车运行情况、行车设备限制条件和基础数据进行核对和确认,确保方案的可行性,积极指导车站及时修正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对行车的影响。三盯凭证是否正确并及时转达,进路、信号是否正确,关键环节是否得到有效卡控。四盯方案的时间节点是否无缝对接?各单位节奏是否协调一致?做到积极补位,主动协调,最大限度的压缩救援时间,确保安全畅通。㈡创新监控手段,对应急指挥有效实施远程监控。应急指挥过程中,继续突出安全监控作用,严格执行“两个必盯,四个关键,七项控制,七种手段”,确保应急指挥有序可控。
㈢强化应急培训,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定期收集归纳现场存在的关键性、倾向性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及时解决职工在现场作业中存在的业务技能不懂不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培训,促进作业标准化落实,同时深入现场,认真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对应急处理能力不强的人员指定专人帮教,不断提升职工非正常行车应急处理能力,有效地提升了现场作业人员应急处理能力。
Xxxxxx
xxxx年xxx月xxxx日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发布时间: 2010-05-25 18:01:00黄委水政局局长 王建中
4月16~21日在上海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举办的黄委领导干部“创新思维,和谐发展”培训班,在学习内容的设置上紧密贴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主要涉及到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突发事件中的舆论沟通、公共事件的危机管理、领导干部心理压力的缓解与调适等诸多新内容。通过这次培训,受益匪浅,对于培养自己的战略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特别是其中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管理课程,通过危机情境现场模拟(两大实际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污染事件与国企改制)和学员们角色扮演,不但一定程度上锻炼提高了现场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而且使得本人对新时期、新形势和新情况下领导干部如何尽快提高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更为切身和紧迫的认识。本文根据当前各类突发事件频生的客观形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拟就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突发事件的有关概念性认识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一般来说,突发事件具有以下特点:
1.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突发事件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候出现,往往是人们所不能预料的,这就决定了突发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态势和影响深刻是难以完全预测的,一切似乎都是在瞬息万变,并且极可能产生涟漪效应。
2.聚众性。社会性突发事件,多是由少数个人操纵,通过宣传鼓动而把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卷到事件中来。自然性的突发事件,也往往危及多数群众的生命财产,关系到一个区域工作的成败,使事件具有聚众性。
3.社会危害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一般都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危害,小到影响广大群众的正常的生产、生活运转,大到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甚至危害国家的政治安定和民族团结。
4.决策的非程序化性。领导者必须在有限的信息、资源和时间条件下寻求所谓“满意”的处理方案。危机事件的决策环境相对于政府的常规性决策环境往往是一种非常态的社会情境,是各种不利情况、严重威胁、不确定性的高度积聚。
二、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性
黄河治理开发是一项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公共、公益事业,关系着流域及相关地区的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而在黄河防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系统保护、河道管理等方面,由于自然
和人为的因素,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突发公共事件,如上世纪九十年代持续发生的断流事件,近几年多次发生的水污染事件,黄河上中游省际水事纠纷,河道内违法开发利用和建设如采淘铁砂、片林种植、砖瓦窑建设等影响河道行洪、威胁防洪安全的事件等。2008年黄河下游河道内突发的采淘铁砂事件,充分说明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性。
2008年6月,由于受国内铁矿石需求量增大和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在黄河下游河道内突发了大量未经许可擅自采淘铁砂船只,并在短期内迅速发展,呈愈演愈烈之势,河道内采淘铁砂船只已达1764艘。采淘铁砂改变河道冲淤形态,引发河势变化,对黄河防洪安全带来不利影响,给河道行洪安全造成威胁,甚至危及上下游、左右岸的堤防及防洪工程设施安全;同时在黄河汛期,黄河下游及支流沁河、伊洛河来水几率高、且预见期短,采淘铁砂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枯水期间,大量采淘铁砂船只作业造成的柴油泄露、生活垃圾等将污染黄河水质;加之,船只搅动泥沙,引发污染附着物重新释放,引发水质恶化,直接影响黄河下游沿黄城镇的生活饮用水安全。面对突发事件,为确保河道行洪和采淘铁砂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黄河防总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禁采铁砂工作,先后下发6个文件,进一步明确责任,提出开展集中行动、联合执法等活动;加强舆论宣传,通过中央、省及水利系统内部的新闻媒体发表各类禁采工作稿件600多篇,营造了良好的禁采氛围;河南、山东两省各级政府、防指及河务管理机构,按照《关于全面禁止在河道内采淘铁砂的紧急通知》的要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克服执法难度大、情况复杂、时间紧、任务中的困难,责令采淘铁砂人员停止采淘铁砂,限期撤离河道。经过近一个月的集中清理,下游河道内的1764只采淘铁砂船只全部撤离作业现场,禁采工作全部完成。
由此可见,提高对治黄工作者尤其是领导干部尽快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是水行政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党和国家对新时期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尤其是应对复杂局面、处置复杂事务、突发事件的能力的新要求。经过对近几年来黄河上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治黄领导干部经受了应急处置的考验,并从中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保证了黄河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也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部分干部面对突发事件措手不及、处置不力、应对失策,甚至使一些本该避免的事件发生。
三、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有效处理突发事件是对行政管理能力的极大考验。虽然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但应急管理并不是发生了突发事件之后才开始的,在发生危机之前就需要做好各种防备工作,同时,在应对过程中还涉及到应急处置的价值选择,处置的反应速度、方式、依据、体制等。因此,为了提高行政管理机构或部门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有效性,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本人认为,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要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冷静、理性、快速处置好、应对好突发事件,对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促进可持续水利快速发展,进而保持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应对好突发事件,是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全面落实、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不断增强应对各种突发问题、辨别处理的敏锐
性和忧患意识,科学分析各种信息并做出准确判断,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以一种责任心态,理性心态处置突发事件,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政策法规要到位。政策法规是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保证。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最有说服力,最有权威性的就是政策法规。事实证明,应对突发事件不仅要依靠经验,还要依靠法制。这不仅是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针的要求,也是我国在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要根据客观形势和需要,健全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使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通过执行法律减少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的任意性和无预期,增强趋利避害、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能力,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主动权。目前,从国家层面来说,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一系列危机管理法规、制度和机制,如2003年非典危机防治中国务院于5月12日迅速出台发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法规中的应急管理规定;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已初步形成,目前已经出台了国家总体应急预案、25件专项应急预案和80件部门应急预案。按照不同的责任主体,设有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五个层次。这意味着如果遇到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中国政府将有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机制,确保百姓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另一方面,从治黄工作层面来说,适应于国家关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规建设的形势,近几年来,在黄河治理开发中也相继出台了有关黄河的应急管理法规和规定,如黄河水量调度条例中有关应急水量调度规定,有关防洪预案、洪水调度方案、抗旱预案、水量调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省际水事纠纷预防调处预案,水污染事件报告及调查处理规定等,对于依法科学、快速有效地处置黄河上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具有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好这些政策法规,维护政策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原则性。在应对某个突发事件中,要牢牢把握住政策法规“底线”不被突破,力戒随意性。同时要在坚守基本原则的同时善于灵活运用,不能死抠教条以致错失解决问题的时机。另一方面,要根据国家相关形势发展和治黄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治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法规制度体系。
3.超前管理工作要扎实到位,换句话说就是要夯实基础,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一是法律宣传教育要到位:各种水事活动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完成,因此在全社会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至关重要。流域管理机构及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利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强沿黄地区特别是省际边界地区、水事矛盾突出地区、行政区域边界地区的法制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
二是规划和前期工作要到位:规划用于指导各种社会活动有序进行,它包括水利、土地、林业、环保、城市建设等规划,各种规划各有侧重,又相互依存。一方面要根据各地实际,尽快完善各种规划,为经济发展和管理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制定规划还必须兼顾各方利益、统一协调。如在省际界河、用水紧张地区、新兴工业区、多民族聚居区等水事关系敏感河段,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科学合理编制区域综合规划,协调各方水事关系,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促进水事关系各方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河道资源,预防因无序开发造成水事纠纷和水事案件的发生。
三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健全到位:加强管理,健全体制和机制是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
从多年来黄河处理突发的水事矛盾和纠纷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健全的水事活动超前管理制度、河道巡查报告制度、各种管理责任制以及水事情况通报制度、水事协商制度、边界水利契约,有了这些健全完善的制度和以责任制为中心、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水事矛盾和纠纷的发生。
4.现场指挥要到位。应对好、处置好突发事件,是最大的政治,是覆盖全方位的工作。应对突发事件,一分一秒都显得异常宝贵,严密高效的组织指挥是实现最佳境界的决定因素。面对突发事件,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亲赴现场、快速反应,立即部署处置力量,迅速建立起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有关各方的作用
第三篇:加强应急管理 提高处置能力--经验交流材料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处置能力
一切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在全省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在全省交通建设发展如火如荼,高速行业创先争优、“六比六看”活动高潮迭起之际,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工作,深感荣幸。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速公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日益突出,人们对高速公路的畅通、安全、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省厅、省局的安排部署,我们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道路安全保畅能力显著增强。回顾和总结我们的应急管理工作,有几点体会: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前提 太原高速位于山西高速路网的中枢位置,是省城太原通往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重要交通枢纽,主线日均车辆流量达到25余万辆,收费站日均车流量13万辆,过往司乘人员日均100万人以上,交通流量居于全省前列;同时,太原高速又地处省城,是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全省交通、山西高速的形象大使。高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些年来,公司一直把最大限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需求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各级领导要把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积极主动地预防、及时有效地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确保高速公路安全畅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为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有力的服务支撑保障视
为己任,充分认识应急工作的重要性,始终把应急管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全力以赴、积极主动做好应急工作。
二、健全机制,加强领导,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保证 首先是理顺管理体系,公司与基层各单位均建立了应急领导管理机构,逐步形成公司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牵头,值班领导具体指挥,基层领导现场实施的应急管理体系。
公司明确各级部门负责人是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按照分片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落实责任管理。将应急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赋予一定的分值,与运营管理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促进全公司应急管理工作的落实。
其次是建立稳定应急基本队伍。目前,我们在所属路政、养护、收费、服务区、机电维护职能部门共建立了27支应急快反队伍;同时,还延伸组建了32支应急志愿者队伍,作为应急处置后备力量;基本建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面的应急救援体系。
三、完善预案体系,强化教育培训,是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
按照上级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建设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以《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山西省高速公路“保畅通”工程应急预案》等指导文件为纲领,我们编制了16个高速公路专项应急预案指导应急处置,预案体系基本完备。针对防汛抢险、除雪防滑、春运等重点应急事务,每年编制具体的实施方案,以文件的形式将任务落实到8个牵头部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要求保质完成。
我们坚持将应急队伍培训作为基础工作来抓。一方面按照“集中培训、分散学习”和“平战结合”的原则,公司每年分批、分
次组织应急培训学习,基层单位日常开展专项应急培训学习每月不少于1次。在新进人员的培训教育中,我们把应急知识作为必修课程,纳入培训内容,确保培训率达到100%。另一方面重点抓好27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教育,经常性的组织专题培训和技术比武,熟练掌握处置流程,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救援队的骨干作用。教育培训中着力培养应急队伍服从指挥、闻警即动、令行禁止的作风,不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队伍的整体合力,确保发生突发事件后,有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战斗队伍。
经常性的开展演练,在基层单位每季度都要组织专项预案的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应急技能。公司则侧重于演练的联动磨合,坚持在“联”字上下功夫,在“动”字上做文章,每年牵头组织多部门配合的综合演练,有效提高了应急队伍的战斗合力。通过对应急演练的观演评估,及时发现、查找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达成统一共识,从而进一步更新完善预案,始终保证预案的科学性、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强化信息工作,建立高效运转机制,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关键手段
2008年初,为了更好的营造安全、畅通、和谐的高速公路通行环境,我们将负责收费信息监控业务管理的信息监控中心提升为集信息处理、道路监控、应急指挥调度为一体的运营指挥中心,大大提升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效能。
高速公路发生突发事件后,中心能够早期介入,快速调度指挥内部人员、物资、车辆资源,积极协调外部资源,快速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特别是在发生较大、复杂的突发事件后,中心实施
跨部门、跨路段的指挥协调,大大缩短了处置时间,应急处置效果明显提升。
公司专门抽调具有工作实践经验的精兵强将,充实到运营指挥中心担任值班主任,提高中心的应急指挥的实战能力。我们为每个收费站、治超点均配备了公务手机,实现应急信息第一时间报告,保证了对突发事件的快速有效处置。通过不断规范完善接警、监控、信息工作体系,指挥中心的作用日益突出明显。
我们非常注重规范信息发布工作和公共服务工作。在发生突发事件后,中心牵头实施,通过可变情报板、电子显示屏、交通广播、客服电话、互联网等信息渠道,把交通信息第一时间发布给司乘人员,最大限度的告知、引导广大司乘人员调整出行计划或路线,缓解突发事件后的交通压力,提高了公共服务质量。
五、坚持源头防范,积极完善应急装备,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有力保障
积极推进应急管理“关口”前移,加强源头防范,我们按照“提前预警,及早处置,减少损失”的原则,每年由养护部门牵头,全面摸清道路通行隐患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和危害程度,认真落实监测防治措施,将事后处置尽可能的转化为事前预防,大力减少应急处置的实际数量,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我们根据需要,按照“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原则上,不断加大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投入,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公司线已保有各类应急车辆、机械52台辆和大量的应急专用装备、器材,基本满足了突发事件处置需求。
针对太原高速车流量大的现状,为了提高车辆的快速放行能力,努力提高收费车道的利用率。我们为每个收费站配置了便携式收费设备,在主要站点增设了“一岛双亭”设备,常态化运行;
在节假日和特殊时段,还提前调拨临时收费设备,采取临时改换收费站出入口设置的方式,增加单向车道数量,提高放行速度。
六、加强外部协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速公路的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置仅靠交通一家是难以独立完成的,与当地政府各职能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寻求他们对各项工作的支持,发挥各自优势,齐心协力完成各类突发事件处置。我们着重于加强了路警、路地外部联动机制的建设。
在路警联动方面,我们一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现道路应急事件的协同配合、信息互联;同时,创新路政、交警部门的联勤、联动方式,提高两家在巡查、装备、宣传等资源利用率,路警交叉巡查、互通信息,最大限度发挥应急联动效能。
在路地联动方面,我们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应急联动合作,优化应急处置、疏导分流、服务宣传等具体事务流程,分工协作、互补优势、有序应急。在夏季防汛、冬季除雪、事故救援方面,立足满足防大险、救大灾,积极拓展社会资源的利用渠道,与10余家协助部门签署合作意向,确保随时能够应对出现的重大突发事件、灾害事件。
今天,通过参加这次工作交流会,使我们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分享了更多的经验,增强了信心。回去之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应急工作措施,不断提高高速公路应急工作能力与水平,使交通系统的应急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谢谢大家
二〇一一年四月七日
第四篇:如何发挥代表作用提高代表履职能力
如何发挥代表作用提高代表履职能力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人大曹文乾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如何创新代表活动平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激发代表工作活力,已成为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代表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为代表依法履行职权提供条件,使代表活动焕发出勃勃生机。
精心组织,让代表履职有阵地。夷陵区人大常委会积极组织开展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他们以代表小组为单位,经常化、常态化地开展代表小组活动,在形式和活动方式上,他们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开展活动,既要组织好代表集体活动,又要鼓励代表个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支持代表以个人身份合法开展活动。代表活动力求在保证活动次数的基础上,做到全年有计划、阶段有安排、具体活动有要求。代表小组开展活动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协助本级政府推进工作。要发挥代表小组的集体智慧,善于总结经验,推广典型,不断丰富代表小组活动的内容,提高代表小组工作新水平。
认真督办建议,让代表履职有激情。代表反映的问题有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办理,对工作有没有实质性地推动,直接关系到代表履职积极性的发挥。要把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健全完善办理机制,形成领导重视、转办及时、协办有力、办理扎实、答复规范、落实到位的办理局面;要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大力提高落实率,确保办理的质量和水平。对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要跟踪督办,务必办出实际效果,既让代表满意,又让群众满意。
创建激励机制,让代表履职有动力。要建立代表执行职务情况通报制度,以代表小组为单位对每位代表参加会议、视察、调查、评议活动,领衔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情况,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情况进行造册登记,进行书面通报。要建立代表评奖制度,对履职较好的代表予以表彰奖励,对极少数履职表现差的代表要进行鞭策,探索建立相应的劝辞制度。要建立代表述评制度,充分组织代表利用各种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向选民报告履职情况,做到不走过场,不搞花架子,以便接受选民监督,拉近代表与选民的距离。要加强对代表先进事迹宣传,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
尊重代表权利,让代表履职有保障。要积极为代表提供知政保障、时间保障、物质保障、司法保障、服务保障。特别是在知政方面,各级人大及“一府两院”要向代表寄送有关文件资料,及时向代表通报本级政府工作的重要事项;在司法保障方面,既要保证代表依法履行职责,防止代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又要引导代表带头遵纪守法,做好表率;在物质保障方面,代表参加的本级人大组织安排的代表工作和代表活动,其所在单位要给予大力支持,按正常的出勤对待,组织无固定收入代表履职时应给予适当补贴;要认真落实闭会期间人大代表的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确保专款专用,保障代表活动顺利开展。
第五篇:发挥信息化对提高执政能力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着手进行。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覆盖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加强信息化工作,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增强我国经济竞争力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作用,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是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是迄今为止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泛的先进技术。因此,我们应积极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关键环节。在新的发展阶段,采用信息技术,可以及时收集、分析和处理海量的经济信息,准确判断和把握经济走势,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增强宏观调控的及时性、有效性和灵活性。为此,应以加快“金宏”工程建设为重点,健全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及时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完善宏观经济动态仿真和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实现各宏观调控部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加强各项调控手段的功能互补,形成合力,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促进人民当家作主和监督权力运行的作用,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推进信息化,有利于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促进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渠道。为此,应积极推进信息化特别是电子政务,增加国家机关工作的透明度,在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建立良性互动的关系,使人民群众方便快捷地对国家的工作和事务提出意见,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为基层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创造条件;通过建立健全决策咨询信息支持系统,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通过推进信息化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逐步扩大网上审批,加快实施“金审”工程,完善监督手段,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的影响和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随着用户的大量增加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将会更加突出。能否抢占互联网这一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阵地,关系到能否掌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权,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应科学把握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主动提供健康向上的信息内容,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形成网上正面~的强势和既有效防范有害信息传播、又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应结合世界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大力发展高速宽带信息网,形成融合多种业务、覆盖面广的新型互联网络,为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借鉴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产品生产与服务方式,通过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数字图书馆”等重点工程,发展数字化文化产品,提供网络化服务,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充分发挥信息化对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解决食品安全、煤矿安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等问题的优势。应通过完善电子政务和重要信息系统,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从而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和提高社会管理的水平;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和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完善“金盾”工程为重点,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重视确保信息安全对维护~的重要作用,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网络和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安全对~的重要作用日趋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问题。应加快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建立健全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基础信息网络、重要信息系统和信息内容的安全,增强我国信息安全的防护能力,掌握信息时代维护~的主动权。同时,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不断提高我军在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