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融入经济建设大局 积极打造“人才常州”2
融入经济建设大局
积极打造“人才常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在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处经济高速发展的长三角地区,面对区域间人才竞争的激烈态势,常州坚持“两个率先,人才为先”的指导思想,坚持把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市人事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人事人才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服务经济建设第一线的有效途径,以人才资源开发为主线,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服务人才、服务基层、服务发展,走出了一条人才强市的新路。
唱响“人才常州”
绘就规划蓝图
2004年1月8日,常州市市委、市政府召开加快发展表彰动员大会,市委书记范燕青在会上提出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总目标、总定位,建设“实力常州”、“人才常州”、“生态常州”、“文化常州”、“服务常州”时,首次提出了建设“人才常州”的概念。范燕青在会上指出,建设“人才常州”,就是要在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把品德、知识、经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放在重要位置。要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大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在各级党政的人才工作中,对各类人才都要一视同仁,提供服务。在各级政府奖励、职称评定中,对各类人才都要统一安排,在面向社会的资助、基金、培训、项目、人才信息库等公共资源的运 1 用上,对各类人才都要平等开放;在企业发展中的报酬分配、股权设置等,要根据贡献大小,对各类人才体现优先,并有重大突破;在管理和执法中,对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都要同等保护。
人才开发,规划先行。2003年8月,常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人才工作大会,专门下发了《常州市2003-2010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将人才队伍建设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具体的人才工作目标,绘就了人才工作的规划蓝图:这就是全市人才总量到2010年要达到58万人,年均增长7%以上;其中高层次人才总量要实现以平均每年提高10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提升。重点是到2010年要形成5名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大企业、大集团的“领军人物”,100名在省内或国内同行业企业中具有领先地位的优秀企业家,5000名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能力的民营企业家,同时还要新增60名省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培养800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形成6000名高级职业技能人才等。常州还从2004年起每年度发布一次人才开发专业目录,包括需求目录和紧缺目录,传递需求信息,公布专业导向,展示职业前景,为人才引进、人才择业、人才培养、学生就业、企业投资、高校专业设置调整,提供公共信息及咨询,每年根据常州城市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进行调整,引导人才合理流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适用人才。从2006年起,对目录列出的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进行重点资助。
开放的人才理念需要开放的人才政策支撑。近几年常州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引进海外留学人员若干规定》、《常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规定》、《常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规定》和《关于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针对性强、开放度高的人才政策。常州市还不断加强人才载体的建设,先后建成了常柴、新科、常林、亚邦、高新区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了正昌、激素研究、华朋3个企业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在常州高新区、武进高新区建立了2个留学生创 2 业园。近年来先后有4名博士后正式进站工作,6名博士后从事课题研究,158名海外留学人员来常创办企业61家。
为了把人才工作落到实处,常州市坚持党管人才、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市委一把手亲自担任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每年下达人才科技工作目标,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把人才工作目标纳入包括辖市区在内的领导班子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始终把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来抓,使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每万人拥有人才总量在全省名列第四,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营造环境优势
广纳四海贤才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掀起一股“抢”人才的热潮,对高层次人才的争夺更是已近白热化。高层次人才,是影响常州人才战略实施、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有着十多年竞争经历的常州人对此更是深有体会。据常州市人事局张金富局长介绍,常州市在吸引高层次人才方面,除了各地普遍采用的政策倾斜、提供住房等优惠待遇外,还有几大具有常州特色的“引才高招”。
高招之一:1999年,常州市在江苏省内率先设立常州市政府“人才开发资金”,加大政府在人才开发中的宏观引导和资金投入,目前仅市本级一块,就从最初的100万元增至现在的1000多万元,在江苏省地市级中名列前茅,而且资助重点从过去静态地引进博士、硕士到如今动态地对智力项目、人才开发目录中确定的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引进进行资助,重点向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常州市所辖武进区、金坛市、溧阳市也分别在2001到2004年先后设立人才引进开发专项资金。人才开发资金的设立,为全市招才纳贤起到了积极的 3 推动作用。据统计,从2001年到2005年,全市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数逐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
常州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的设立,不仅为全市招才纳贤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促进了常州的科技进步。仅2005年,常州市就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近500人。2004年通过特聘方式来到江苏兴荣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硕士研究生田福生,进入公司后先后承担了“连铸连轧铜合金管生产线”项目的技术改造、“温加工制造铜及铜合金管的方法”项目开发的科研任务,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完成了关键设备的制造调试,进行了工艺试验,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来常州后获得的专利授权有六项,正在申请的专利有一项,目前已担任公司的总工程师。
高招之二:引进高层次人才,不一定要把人才都调进来,重要的是把其智力、知识产权等引进来。近年来,常州市积极探索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试行对引进优秀人才户口不迁、关系不转、来去自由的政策。2001年7月11日,常州市人事局与华东、华中地区教育部直属25所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联合建立了我国首家“研究生社会实践、科技创业基地”,此举促成了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与常州市在产学研方面的牵手合作。这一柔性流动的有益尝试,一举激活了常州的人才市场和创业环境。基地创建至今,已有18所高校的6名博士生导师、11名博士、150名硕士研究生到常州参加社会实践、开展技术咨询和项目合作洽谈,参加洽谈项目8个。
高招之三:凡是符合常州市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有利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有利于社会事业发展,用人单位急需的各类优秀人才,引进全部放开,不受身份、户籍、人员计划、编制的限制。对海外留学人才,常州实行“来去自由、智力回归”的政策,对短期工作的留学人员办理《特聘证》手续;对兴办高新技术企业的,4 优先享受项目立项、贷款贴息和融资担保,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的待遇。对用人单位急需的优秀人才,常州开辟了“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对用人单位申报引进的优秀人才,按照快捷、便利的原则,只要材料齐全、情况清楚、专业特长对口,特事特办,随到随办,审批时间不超过2个工作日。
高招之四:常州市加快建立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2002年就在江苏省较早地扶植民营人才中介,至今已有人才中介32家,其中民营人才中介机构逐步占据半壁江山,全市以市人才市场为龙头,辖市区人才市场为基础,民营人才市场为补充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性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在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明显。据悉,常州市各类人才通过市场就业率达95%以上。
常州市优惠的人才吸引政策,完善的市场服务机制,宽松的创业工作环境,使各方优秀人才趋之若骛,目前,常州每年引进的人才总数在17000名以上,到“十五”期末,全市人才总量已达43.9万人。
此外,常州还大力实施引智工程,围绕我市重点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攻关项目,开展国外智力项目申报工作,并制定出台《常州市引进国外智力项目资助实施办法》,加大政府对引进外国专家和境外培训的支持力度。近几年,常州市共向上级申报外国专家项目137个,引进88名外国专家来常进行技术管理服务。同时通过参加省招聘团、市招商团和单独组织招聘团等形式,先后赴德法、日韩、澳新、美加等地招才引智,收集到了800多个海外专家和留学人员信息,引进海外专家和高层次人才5人,共有200余人达成了智力引进和项目合作的意向。
重视选拔培养
提升能力素质
5 在知识经济、高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快提升现有人才由“适应型”向“高素质化”转变,是常州市人才开发工作的又一大特色。
近几年来,常州重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者、专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
在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以加强能力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111”党政人才工程,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政人才队伍。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积极探索和建立开放型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把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两个率先”中奋发有为的干部及时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重视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按照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要求,通过完善制度、强化培训、多岗锻炼、优胜劣汰、效能监察、考核奖励等多种途径和方式,促进公务员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常州市借助先进的人才测评体系对人才进行能力测评,每年选派县处级领导干部到先进发达国家进行能力培训,拓展视野。在公务员培训方面,以行政学院为主、各级人事部门培训中心为辅的培训网络,以四类培训为基础,以学历教育、境外培训为补充的培训体系初步形成。以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和依法行政为核心内容的培训,以及WTO知识、“新三学”培训、普通话培训测试、信息化知识培训得到广泛开展。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参加初任培训1464人次,任职培训1773人次,专门业务、更新知识培训46588人次。同时,还先后向南大等高校推荐100多名年轻公务员参加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每年组织200多名优秀公务员和后备干部到清华大学以及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境外高校参加短期培训。
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围绕发展具有竞争力的 6 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实施“515”企业家明星工程,按照加快培养一支理论功底实、视野开阔、管理水平较高、经营业绩显著的企业家队伍。研究探索企业家成长规律、大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企业家创业成才、实干兴业的良好社会环境。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健全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激励监督等管理机制。适应民营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力关心和扶持民营企业家成长,推进职业企业家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业资质认证和信用评价制度,推进市场化配置,实现竞争择优。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形成符合我市特点、面向各类企业、多层次、多形式、开放性的培养体系,加大MBA、EMBA等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力提高企业家素质。建立经营管理人才库,鼓励企业建立后备人才制度。为了加大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力度,常州引进针对性较强的优质培训项目,每年都要举办1-2次高层论坛,在境外招才引智的同时举办高层次人才境外培训班。
在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适应全市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高新产业、重大工程发展需要,大力实施“868”科技英才工程。加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及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市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培养力度,造就一批具有省内及全国前沿水平、在本行业中有影响力的技术权威。继续做好国家、省、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工作,扩大高学历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规模,进一步加大工程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培育一批与我市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创新创业人才和善于组织重大科研项目研发、成果转达化的科技管理人才。加大政府、社会和企业投入力度,注重职业技能教育,以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为重点,培养一大批具有较高技能水平、门类齐全、数量充足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为了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通用能力建设,常州还出版发行了全市第一本继续教育公修课程教材——《现代经济科技理论和常州可持续发展》,专业技术人员接受各类继 7 续教育面达60%。常州市还启动实施了“831”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并在全市范围开展了市级拔同尖人才公开选拔工作,每两年一次,每次30名,而且每次都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奖励,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形成。目前全市拥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39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6人,市级拔尖人才284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逐年增长,已达8.67万人,已成为支撑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骨干力量。
常州,虽然难以建成“清华”、“北大”那样的名校,但通过专门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独特定位,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兴办常州大学城,全力培养和及时输送适合各地各领域各个岗位的“蓝领精英”,创出了全国独有的常州特色。常州大学城由在常五所高职院和一所普通高校组成。城内构建人才“立交桥”:六所学校共同培养一名学生,校际间教师跨校互教,学生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并全面推行学历文凭、职业资格、计算机、外语、汽车驾驶五种证书制度。大学城内共建一个高职标准体系,由10多个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对50多个专业进行职业技能统一鉴定。目前,常州大学城已与国内外60余个企业、30多所高校签署科技合作项目250多个,为社会、企业举办技能等各类培训近10万人次。
推进改革创新
彰显机制活力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集聚环境,是人才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营造人才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常州市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为各类优秀人才的大量涌现、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人才选拔上,大力推进机关用人制度改革。根据《国家公务员 8 暂行条例》有关规定,强化了“凡进必考”的录用制度,严把公务员入口关,实施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工作,连续四年5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录用1227名优秀人才充实到了公务员队伍,在市、县、乡三级联动“公推公选”科级干部16名。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全市先后组织3批共61个正科级和203个副科级职位的竞争上岗,192人通过竞争走上了领导岗位。疏通出口,近三年辞职辞退50人。开展了人民满意公务员评选表彰活动,组织5批83名优秀公务员健康休养和与日韩友好城市对口交流互访活动。
常州还在全省较早地创新事业单位公开、竞争、择优选人用人机制,出台《常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意见》,对全额拨款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补充人员,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对差额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由各单位自行组织参加,考试有别于公务员,每年定期公开招聘。到目前为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事业单位有78家,报名人数达1803人,共录用了113名工作人员。改革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任用办法,试行委任、聘任、选任、公开选拔相结构的任免办法,对公开选拔的领导干部实行试用期制和任期制。对事业单位中层岗位,引入竞争机制,出台《常州市事业单位竞争上岗暂行办法》,规范竞争聘任办法。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好反响,形成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新机制。
在内部分配激励机制上,制定出台《常州市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兼职兼薪的指导意见》,鼓励支持各类人才从事兼职工作,获取兼职报酬。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收入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岗位绩效工资制、按项目分配制、优秀人才协议工资制等多元化分配制度在全省得到推广。全市大部分事业单位都实施了符合单位特点的内部多元化分配制度,较好地促进了单位经济和事业发展。常州电视台实行较为规范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把多劳多得落到实处,在分配上向劳动、贡献和技术 9 倾斜;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实行优秀人才协议工资制,对引进人才、用好人才和留住人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医院关键学科的发展;市排水管理处实行项目成果岗位继续教育奖励工资,分配上向技术岗位倾斜,重奖技术成果,鼓励岗位成才,为自主开发“残渣焚烧发电项目”的成功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市教育系统鼓励优秀骨干教师在完成本校教学任务的同时,到民营学校指导教学和传帮带,兼职兼薪,既增加了教职工收入,也有力促进了民营教育事业单位的发展。
在人才评价上,按照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改革思路,进一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在机械、电子信息等9大专业开展社会化评审试点工作,量化了评价标准,推行了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打破户籍、档案、年龄、单位性质和身份的限制,取消部分专业的学历、外语、计算机门槛限制,进一步完善了职称评审标准和评审方法,为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两年申报高级中级职称人数均超过4500人,增长达12.5%以上,其中申报高级职称人员增长了34%。常州还突出职称工作为民营经济服务,改革职称评审办法,强化人才评价规则和程序体系建设,修订专业评审标准,规范评审程序,试行测试、答辩和量化打分等多元化方法,为民营企业家、经营管理者、海外留学回国人员等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铺设了直通车,开辟了快车道,近两年破格为全市124名民营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者评定高级经济师。江苏兴荣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肖克建研制成功8项实用专利,由无职称直接评定高级工程师。常州爱思特净化设备公司孙晓慰博士开发EST水处理技术荣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由助理工程师直接评定高级工程师。
2005年正式启动了“人才特区”建设工作,从制定“人才特区”建设规划,明确“人才特区”建设目标,在探索公务员管理新办法、推行人才派遣制度、打破身份界限促进公务员纵向流动、建立江 10 苏省大学生实习创业基地、强化人事人才公共服务职能6个方面开始试点。目前已制订了常州高新区《关于推进“人才特区”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规定》和《对扶持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创业的实施办法》、《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等政策。“江苏省人才特区试点单位”和“江苏省大学生实习创业基地”已在特区挂牌。
进入“十一五”,“人才”二字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激烈的竞争,常州如何围绕建设特大型城市和建成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的目标定位,进一步营造“人才聚集效应”?市长王伟成强调,政府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创优环境,建好舞台,让各类人才在常州大显身手,大展鸿图。一要建立让各类人才激奋起来的舆论环境,激励各类人才立志创业,振兴常州,奉献自我,贡献社会;二要创造尽情发挥的政治环境,做到尊重人才,待遇优厚,激发各类人才发挥聪明才智的工作热情;三要创造让各类人才大展鸿图的工作环境,建设博士后工作站、研发中心等平台,为他们搭建能够建功立业、施展才华的工作舞台;四要创造让各类人才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让各类人才来到常州,享受到现代化的物质生活,让他们来到常州更愿意长期留在常州,为常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11
第二篇:人口计生局因势利导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人口计生局因势利导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日前,县人口计生局深入学习贯彻2012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稳定适度的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这一主线,将人口计生工作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加速实现“幸福安吉”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是宣传教育上融入,营造人口发展大环境。探索建立更加宽泛的人口文化宣传机制,在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生殖健康知识的同时,增加环境保护知识,倡导广大家庭实行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低代价的低碳生活方式。充分利用人口计生宣传阵地,依托重大节庆日,深入宣传“美丽家庭”幸福工程,弘扬新时期家庭人口文化建设。
二是创新发展上融入,促进优质服务提质提速。扎实推进“美丽家庭”幸福工程示范乡镇建设,要求每个乡镇至少创建1个“美丽家庭”幸福工程示范点。面向家庭个体成员,开展零距离的宣传服务活动,定期举办“男性健康大课堂”、“女性健康知识讲座”,提高群众生殖健康自我保健水平。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结合“美丽家庭”幸福工程基线调查结果,重点抓好家庭健康促进工作。
三是奖扶政策上融入,保障群众计划生育权益。深入实施“少生快富”工程,通过扩建基地、提供技术信息、培训劳动技能等形式,引导和帮助计生家庭增产增收。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全面落实国家、省有关计生奖励的优先优惠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扶助制度。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建立壮大“生育关怀”企业冠名基金,2012年力争新建企业冠名基金2-3个。
四是公民权益上融入,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积极争创“布局科学、功能完备、标准统一、特色鲜明”的省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窗口、省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县。进一步优化“全覆盖、同待遇、共享受、促融合”的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将流动人口纳入出生缺陷预防、免费孕前优生检测、“三优”指导服务等范围。
五是基层基础上融入,促进队伍健康持续发展。根据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再战五年 幸福安吉”推进行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切实加强人口计生系统干部作风建设,开展思想解放、素质提升、一线服务和能力建设“四大行动”,不断提高全系统干部的创先争优意识,争当敢于负责、踏实干事、锐意创新的“三表率”先锋者。
第三篇:检察院积极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检察院积极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2011年,我院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思想理念。坚持把打击刑事犯罪、倡导反腐倡廉、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检察工作的着力点,立足检察职能,努力探索检察环节服务经济建设的新举措,为虞城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一、严厉打击刑事犯罪,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我院始终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首要任务,与公安、法院等部门紧密配合,坚持“严打”方针,充分发挥批捕、起诉、监所检察等职能,积极参与扫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禁毒、禁赌等专项斗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严厉打击盗窃、抢劫、聚众哄抢、绑架、伤害、敲诈勒索企业投资经营者等刑事犯罪,保障重大建设项目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积极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与行政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为构建诚信虞城做出应有的贡献,重点打击偷税骗税、金融诈骗、制假售假、非法经营、走私、传销等犯罪案件,为外商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预防和查处职务犯罪,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2011年以来,我院制定了“严惩职务犯罪,加大预防力度”的工作方针,查办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容易激化社会
矛盾,引发上访,影响稳定的职务犯罪案件;积极参与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严肃查办和预防涉及国家工作人员在商业活动中的贿赂犯罪;加大力度打击假冒注册商标及专利、销售侵权复制品、侵犯商业秘密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保护自主创新,推动创新型社会建设;重点查办党政领导机关、行政执法、司法等部门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经济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执法司法等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破坏市场法治环境,侵害投资经营者权益,严重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的犯罪案件,促进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廉洁从政,为外商提供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三、加强诉讼监督,营造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
坚持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把“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准确监督”贯穿始终,以监督保障公平。我院坚持严格依法办案,加强对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有罪不究、以及滥用刑事追诉手段插手经济纠纷、违法立案等问题监督,坚决纠正严重违反程序、滥用和随意改变强制措施、违法冻结、查封、扣押款物、违法取证、违法立案等问题;进一步规范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同时加强对重罪轻判、轻罪重判、有罪判无罪案件的抗诉,强化对侦查、审判、刑罚执行等各个诉讼环节中违反法定程序、侵犯人权和诉讼权利等问题的监督,为经济发展营造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
四、妥善处理涉检信访问题,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开展创建“文明接待室”活动,热情接待,妥善处理来
信来访,实行了预约接待和涉检信访风险评估制度;对于信访案件,做“六清楚”,即上访原因清楚、上访问题性质清楚、归属部门清楚、处理方法步骤清楚、解决进展程度清楚、息诉期限清楚;逐步建立完善了控诉下访工作机制,探索信访督察专员制度,完善了双向承诺、视频接访、联合接访等制度,畅通信访渠道,方便群众反问题、表达诉求,今年以来息访息诉55人次,拨付救助被害人专项资金10万元。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篇:融入发展大局,服务“两个率先”
为尽快实现“服务两个率先、打造平安江宁,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的目标,我院结合目前开展的“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表率作用,树立起检察工作以服务社会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思想,积极转变检察执法理念,认真履行检察职能,进一步提高检察干警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工作效率,积极融入全区社会发展大局,为我区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正确把握检察机关定位,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法律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意志的体现,违法犯罪行为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公然挑战,检察机关只有切实维护人民利益,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才能更好地维护党的光辉形象。我院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履行检察职能,积极投身“严打”整治斗争和综合治理工作,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困难,从根本上消除不安定因素的产生,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注重保护合法权益,力求办一案、治一片、促一方发展,积极主动地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打击扰乱、危害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为全面提升市场经济的法治水平做出贡献。
二、妥善处理“六个”关系,理清检察服务社会的思路。一是正确处理好贯彻党的政策与严格执行法律的关系。检察工作必须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记“两个务必”,在服务大局中不断促进检察事业的健康发展。二是正确处理好大局意识和局部观念的关系。工作中,我院坚持树立“三个第一”意识,即:所有的工作都要把发展作为第一任务;所有的工作部门都要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责任;所有的工作评价都要把对发展的作用作为第一标准。既要严格依法办案,又要克服法律绝对至上主义,克服就案办案,单纯考虑法律效果的思想。三是正确处理好检察工作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始终围绕经济建设开展检察工作,把“法律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作为评价检察工作的标准;正确履行检察职能,就是服务经济建设,就会促进社会发展。四是正确处理好治标和治本之间的关系。在严厉打击职务犯罪案件的同时,坚持“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的精神,积极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并逐步实现由部门、行业预防向社会系统预防的转变。五是正确处理好案件质量与案件数量之间的关系。坚持在保证案件质量的基础上追求案件数量的上升。六是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与检察业务建设之间的关系。我院坚持务虚和务实相结合,一方面定期组织干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三个代表”,学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以此来确立干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加强对干警业务素质的培训,不断增强整体素质,提升执法水平。结合业务开展教育,寓教于工,工中施教。近期,我院开展的“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教育活动就是务虚和务实有机结合的体现。
三、树立“六种”意识,营造“六个”环境,有效服务社会发展。我院要求干警了解、熟悉和关心江宁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积极投身江宁实现“两个率先”的历史进程,不做局外人,不做旁观者,不做顺流客。及时更新思想观念,创新检察理念、调整工作思路,认识到检察工作服从、服务于江宁实现“两个率先”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化思想认识,并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其中。在实际工作中,我院结合全国检察机关开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教育活动,联系江宁的实际情况,树立“六种”意识,营造“六个”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保障。“六种”意识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意识,自觉把检察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服务大局的意识,开展一切检察工作都是服务于社会发展大局;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既要严厉打击犯罪,又要切实维护~;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识,实现案件法律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执法为民的意识,做到情为民所系,法为民所用;案件质量是生命线的意识,在保证案件质量的基础上追求数量的上升。检察机关要把服从、服务江宁“两个率先”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在服务过程中要有所作为,通过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为江宁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六个”环境,即: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为经济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严惩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创造诚信的市场环境;抓好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强化对行政执法和诉讼活动的监督,创造公正高效的服务环境;坚持公平、统一执法,创造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环境;改进执法作风和办案方式,平等保投资商利益,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第五篇:ryupms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
1+1 >2:经济系应用型本科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006年以来,我系一手抓应用型人才培养,一手抓产学研平台建设,实现了1+1 >2的效果。
1以提高能力为中心,努力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1.1课程实践化
围绕学生能力的培养,以认知实习为突破口,大幅度增加实践课程比重。在原来四年8学期的基础上,在大二与大三之间增加一个为期12周的认知实习学期,实行“8+1”学制。2007年暑假期间,我系以2005级经济学专业(房地产经济方向)为试点,该班51名学生分别安排在安徽富安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合肥市房地产管理局(含产权交易管理处和四个分局)等14个单位进行认知实习。2008年起,认知实习全面展开。据对经济系191名学生的调查,77.5%的学生认为,认知实习对能力的提高有帮助。关于认知实习的最大收获,44.5%的学生认为是认识社会、38.2%是认识自我、10.5%是认识专业,其他占6.8%。近三年,我系累计投资30万元,分别购置了国际结算、国际贸易、银行实务、房地产管理4套实验软件,建立了8个实习基地,组织学术报告19场、参听2541人次,其中,2006-20073场、参听450人次;2007-20086场、参听701人次;2008-200910场、参听1390人次。为提高学生对实际工作的认识,每学期均邀请企业成功人士作专场报告。今年9月以来,已有3位企业高管为同学们作过报告。
1.2考核过程化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采取期末考试一次定终身。2005年,我系部分老师开始探索过程考核。2006~2007年第1学期全院进行考试制度改革,实施“N+2”考试方案。“N”是教学过程中的考核次数,针对每门课程,3≤N≤5;“2”中的“1”是期末考试,另一个“1”是课堂笔记。过程考核方式多样,或课堂测验、或调查报告、或课程论文。在总成绩中,N的权重为0.5、期末考试为0.4、课堂笔记为0.1,平时占了60%。据对不同专业527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赞同该考
试方案的占80.7%、反对的占11.6%、感觉无所谓的占7.7%。赞同的学生普遍认为,N+2实施后,自己的学习压力相对减轻了,可以抽出一定的课余时间去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发展自己的个性,不再是考试之前的死记硬背,平时的学习也变得认真起来,切实把学习的重点引导到学习过程中去。
1.3教学模块化
实施“模块化”教学,是20世纪末以来欧美国家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高等教育改革。“模块化”教学改革就是以专业为龙头,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建立主题式、多层次、系统性的教学模块,满足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专业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2009年,我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模块化教学试点,并承担了省级教研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合经济类大类招生,该专业通过专业基础、素质教育、能力培养三个平台,修改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共设44个模块、240个学分。专业基础模块34个、170个学分,其中,公共必修模块8个、40个学分,专业基础模块12个、60个学分,专业必修模块12个、60个学分,专业选修模块2个、10个学分(4个方向任选1个,每个方向2个模块);素质教育6个模块、30个学分;能力培养4个模块、40个学分。
1.4人才多元化
目前,学生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化,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近年来,我系狠抓第二课堂,以项目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差异化、个性化培养。组织学生参加模拟企业实战经营大赛、营销策划大赛、网页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 竞赛等各项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房地产经纪人协理、单证员、报关员、保险等资格证书培训,已连续两次成功举办全国单证员考试。2008年11月俞凤军、张芸等同学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2009年6月,王军、陈跃等同学获全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0月底将去北京参加全国比赛。值得一提的是我系还有一批体育特长生,张庆庆、鲁川同学在全国大学生击剑比赛上获得了团体和个人冠军;鲁川同学是合肥学院唯一一名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沈馨平同学成为奥运护跑手。
2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2.1优势比较化
我系现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三个专业,与安大、安财等老牌高校相比,很难形成学科优势,但我院有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一些专业比较新颖。比如1999年,就开设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专业(当时为房地产经营管理)。2005年,增设了经济学(本科)专业(房地产经济方向)。因此,我系积极创新环境,形成比较优势。2006年,整合院内外资源,成立房地产研究所,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20多人。2009年我系又成立了知识产权研究所和中小企业研究中心。虽然我们在传统学科上没有绝对优势,但完全可以在房地产、中小企业和知识产权等新兴领域形成比较优势。我系已有多名教师分别担任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理事、安徽省产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合肥地区房地产业协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安徽省房地产业协会副秘书长。
2.2研究团队化
2006年以来,我系团结合作,提升科研水平。共承担院外研究项目31项、院内研究项目19项。院外项目,2006年4项、2007年3项、2008年8项、2009年16项;院内项目,2006年6项、2007年5项、2008年6项、2009年2项。院外研究项目中,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软科学项目1项、省领导圈定课题1项、省教育厅一般项目5项、省社科联资助项目9项、合肥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1项、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8项。
2006年以来,共承担院外教研项目4项、院内教研项目7项。院外项目,2007年1项、2008年2项、2009年1项;院内项目,2006年2项、2008年5项。院外项目中,省级教研一般项目2项、“十一五”国家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子课题2项。
2006年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114篇。2006年20篇,其中,国家级12篇、省级8篇;2007年38篇,其中,国家重点期刊1篇、国家级期刊18篇、外刊1篇;2008年56篇,其中,国家重点期刊2篇、国家级期刊15篇、外刊1篇。同时,参编教材5部,其中,2007年1部、2008年4部。
2.3成果社会化
总体而言,我系研究力量较弱。如果单纯地靠研究成果的积累来获得同行的认可,没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行。所以,我们另辟蹊径,通过媒体。迅速扩大影响。2006年房地产研究所成立后,立即在《合肥晚报》等地方报纸发布成立消息,并以房地产研究所的名义,邀请《合肥晚报·家园》等媒体的记者来我院作报告,同时,向《江淮晨报》、《新安晚报》、《安徽商报》、《安徽市场报》等媒体投稿。因为准备充分,基本上每篇都刊登。另外,还协办合肥市房地产局主办的《合肥房地》刊物(双月内刊),在每年合肥地区房地产优秀论文评比中,都有老师获奖。由于名声渐起,新安晚报、安徽商报、合肥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合肥房地产交易网等媒体,很快找到我们,就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专题采访,最多时一个星期要接待一次,研究所老师轮番上阵,研究所也因此很快传播开来。
2.4合作横向化
2006年7月,我系主动走出校门,与安徽省建设厅合作承担“安徽省住宅与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最后用一个月时间顺利完成任务。该成果在当年全省建设系统优秀研究报告评比中获一等奖。2007年以来,我系先后承担12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其中,与安徽省建设厅合作项目7项,分别为《安徽省住宅产业化实证研究——以合肥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为例》、《安徽省房地产经纪人协理从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写、《促进安徽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研究》、《房地产业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安徽省房地产市场月度运行报告》、《安徽省住宅产业振兴规划》编制、《安徽省城乡建设志·住宅与房地产》编写;与合肥市房地产管理局合作项目2项,分别为《合肥市城市住房建设规划(2008-2012)》编制、《合肥市“双限房”相关政策研究》;与淮北市有关单位合作项目2项,分别为《淮北市农业产化发展规划(2008-2012)》编制、《淮北市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规划纲要(2008-2012)》编制;与合肥市中小企业局合作项目1项:合肥市中小企业调研报告——中小企业“边缘化”警示。自2005年以来,连续五年参加合肥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调研活动和理论研讨会,其中,2006年提交论文7篇、2007年提交6篇、2008年提交14篇、2009年提交10篇。
在2006-2007学院优秀科研成果评选中,我系获科研先进集体三等奖,有5位教师获奖,其中,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优秀论文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产学研合作鼓励奖1人。在2008全院综合考核中,经济
系排名第4,其中,科研工作排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