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老年人口安老养老状况调研与措施思考
市老年人口安老养老状况调研与措
施思考
市老年人口安老养老状况调研与措施思考
市老年人口安老养老状况调研与措施思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就有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0%,正在步入“老年型”国家。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也给安老养老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我市也不例外,表现出“两高、两大、两低”的基本特征,即高速、高龄、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社会水平低、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意识低,与经济较快发展的态
势相比,社会老龄保障事业显得明显滞后。面对日益凸显的老年人问题,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一、我市老年人口数量及分布状况
我市60岁以上老人共63万多人,其中,城镇28万多人,农村34万多人。老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根据有关方面测算,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人才占到总人口的%,我市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各地的分布情况来看,和县60岁以上老人共万人,占该县总人口的%;无为县19万人,占%;含山县万人、居巢区万人,均占总人口的10%左右。另外,庐江县70岁以上老人有万人,含山90岁以上的老人有314人、百岁老人7人,无为县百岁老人有8人,和县90岁以上有629人、百岁老人5人。从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状况来看,我市人口已明显进入老龄化行列。
二、不容乐观的安老养老状况
1、老年人的劣势
现代的老年人,既没有传统社会里凭辈份“倚老卖老”的优势,也没有发达社会中的社会福利优势。相比之下,却存在着年龄、体力、精力等方面的劣势。不少老年人当下的生活处境是比较窘迫的。第一,多数老人的收入在中下等水平。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恐怕是最苦的,他们根本就没有“退休”一说,很多人一直要劳作到最后一息。在城市,“啃老”现象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不少老人要间接地承担其失业子女甚至是第三代的生活费用。第二,老人就医状况令人担忧。老年人体弱多病,需要经常看病吃药。他们的收入本来就不高,加上近年来医药价格飙升,更使老年人在看病、医药方面陷入窘境。第三,老人出现瞻养危机。一方面,家庭养老的观念、意识在淡化,家庭赡养的功能在弱化,过去是“父母在、不远游”,现在是高龄老人、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如居巢区某村庄,有7个70岁以上的老人,自己已是风烛残年,为外出务工的子女守摊子、看房子、带孙子。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又十分薄弱。多年来,我国在社会养老保障方面严重欠账,特别是为数众多的农村老年人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之外。
2、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严重不足
老年人退休时间早,中青时年实行低工资制,并没有享受到多少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没有真正享受到新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成果。对高龄老人,我市已开展了某些老年福利工作,例如城市高龄老人公共场所优惠待遇、五保老人的照料与服务等,使得他们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但总体上看,广大老年人的基本经济保障仍然十分薄弱。目前,城镇一块的老人,因为有了城镇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总算是有了“最后一道防线”;而在农村地区,老年农民除了家庭赡养以外,基本没有其他养老收入,养老风险很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虽然出台了,但是由于宣传贯彻的力度不够,赡养纠纷案正以每
年10%的速度递增。据调查,自以来,无为县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涉及赡养纠纷案及老年人合法权益被侵害的犯罪案件共有37件,其中8件,11件,1-9月18件,虽然此类案件所占比例不高,但呈逐年上升趋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3、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明显滞后
首先,养老社会服务化的载体不足。全市城乡仍有相当数量的五保老人没有实行集中供养,散居的五保老人有3万多人,空巢老人数量更多,他们的生活起居、生灾害病等,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照顾、护理。目前,全市四县一区共建有敬老院107所,平均每个乡镇超过一所,但其规模偏小,收养能力较弱,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据民政部门万人社区问卷调查,老年人对托老所、老年公寓的需求量为12%。按此测算,巢湖市老人共需床位约7万张,而目前只有5000多张,缺口巨大。
其次,各种养老机构收费偏高。调
查发现,社会化的养老院,平均收费在每人每月800元左右,高级一些的老年公寓等则需要1300元以上。倘若两位老人没有子女,每月仅靠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过活,怎么可能负担得起这笔费用呢?但这些社会化养老机构也感到苦恼,他们的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且数量不足,不收取较高的费用就无法运转下去。
再次,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目前,在各种养老院、敬老院工作的服务人员,多数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能缺乏,服务质量跟不上。特别是有少数服务人员,内心里看不上这份职业,只是苦于别无出路,才勉为其难地曲就于此,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敬业爱岗,更谈不上以一片爱心善待老人了。
三、积极解决城乡安老养老问题
第一,要把安老养老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加强老
龄工作”。各级应把此项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长效机制,不能以“济贫”的思路来考虑问题,更不能以社会正处在转型期为理由,亏待了老年人。建议:将“老年社会化服务项目”纳入市、县两级招商引资范围,变过去“以市长主导”为“以市场主导”,转变思想观念,对现有的社会化服务的老年公寓给予充分的鼓励、引导和扶持,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尽快建立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以社区基层组织为主导,发挥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的力量,充分利用社区中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定补幅度,拓宽定补范围。不断完善困难弱势老人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城乡老人医疗保障制度,切实减轻老年人的医疗负担。加快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的建设
第二,逐步建立有我市特色的安老养老安全网。我市目前正处在由家庭养老保障向社会养老保障过渡的阶段,特别是在农村,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
制度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从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老年人现状及家庭承受能力来看,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居家养老”之路,是解决我市养老问题的正确选择。这里所说的“居家养老”是:坚持和完善家庭养老,推进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建立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以社会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逐步形成适合我市市情的家庭保障安全网、社区养老服务安全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政策安全网。
第三,突出解决农村安老养老问题。过去,我市农村老人的主要生活来源是家庭赡养和土地收入。随着形势的变化,这两种养老保障方式不论是在保障能力上,还是在保障的可靠性上,都显得很不稳定了。必须从我市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寻求新的养老办法。根据全国一些地方以及有关部门多年来的实践探索,有条件的地区已经开始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即采取储蓄积累的
方式,为农民建立个人账户,个人交费为主,集体交费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将个人和集体缴纳的保险费记入个人名下,为个人所有,到老龄后根据个人账户的积累额计发养老金。这种养老保险方式还必须同家庭赡养、土地保障结合起来,才能为农民养老建立一道比较可靠的养老民屏障,才是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现实选择。
第四,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要围绕“五个老有”工作目标,既要满足和改善老年人对物质生活的特殊需求,也要不断满足和丰富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特殊需要,千方百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老年福利、老年教育、老年文化、老年卫生、老年体育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想法设法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社会交往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渠道,消除老年人游离于社会之外的感觉,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
敬老、爱老、安老、养老,各级政府责无旁贷,社会各方义不容辞。要在
全社会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使老年人在经济上得到保障,生活上有人照顾,精神上得到安慰,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新运行机制,建立“以人为本,代际和谐,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让老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夕阳无限好,人生仍灿烂”。
第二篇:我市老年人口安老养老状况调研与思考
我市老年人口安老养老状况调研与措施思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就有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0%,正在步入“老年型”国家。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也给安老养老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我市也不例外,表现出“两高、两大、两低”的基本特征,即高速、高龄、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社会水平低、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意识低,与经济较快发展的态势相比,社会老龄保障事业显得明显滞后。面对日益凸显的老年人问题,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一、我市老年人口数量及分布状况
我市60岁以上老人共63万多人,其中,城镇28万多人,农村34万多人。老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4.11%。根据有关方面测算,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人才占到总人口的11.2%,我市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各地的分布情况来看,和县60岁以上老人共9.68万人,占该县总人口的14.87%;无为县19万人,占14.25%;含山县4.4万人、居巢区9.27万人,均占总人口的10%左右。另外,庐江县70岁以上老人有7.37万人,含山90岁以上的老人有314人、百岁老人7人,无为县百岁老人有8人,和县90岁以上有629人、百岁老人5人。从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状况来看,我市人口已明显进入老龄化行列。
二、不容乐观的安老养老状况
1、老年人的劣势
现代的老年人,既没有传统社会里凭辈份“倚老卖老”的优势,也没有发达社会中的社会福利优势。相比之下,却存在着年龄、体力、精力等方面的劣势。不少老年人当下的生活处境是比较窘迫的。第一,多数老人的收入在中下等水平。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恐怕是最苦的,他们根本就没有“退休”一说,很多人一直要劳作到最后一息。在城市,“啃老”现象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不少老人要间接地承担其失业子女甚至是第三代的生活费用。第二,老人就医状况令人担忧。老年人体弱多病,需要经常看病吃药。他们的收入本来就不高,加上近年来医药价格飙升,更使老年人在看病、医药方面陷入窘境。第三,老人出现瞻养危机。一方面,家庭养老的观念、意识在淡化,家庭赡养的功能在弱化,过去是“父母在、不远游”,现在是高龄老人、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如居巢区某村庄,有7个70岁以上的老人,自己已是风烛残年,为外出务工的子女守摊子、看房子、带孙子。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又十分薄弱。多年来,我国在社会养老保障方面严重欠账,特别是为数众多的农村老年人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之外。
2、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严重不足
老年人退休时间早,中青时年实行低工资制,并没有享受到多少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没有真正享受到新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成果。对高龄老人,我市已开展了某些老年福利工作,例如城市高龄老人公共场所优惠待遇、五保老人的照料与服务等,使得他们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但总体上看,广大老年人的基本经济保障仍然十分薄弱。目前,城镇一块的老人,因为
有了城镇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总算是有了“最后一道防线”;而在农村地区,老年农民除了家庭赡养以外,基本没有其他养老收入,养老风险很大。《老年****益保障法》虽然出台了,但是由于宣传贯彻的力度不够,赡养纠纷案正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据调查,自2005年以来,无为县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涉及赡养纠纷案及老年人合法权益被侵害的犯罪案件共有37件,其中2005年8件,2006年11件,2007年1-9月18件,虽然此类案件所占比例不高,但呈逐年上升趋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3、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明显滞后
首先,养老社会服务化的载体不足。全市城乡仍有相当数量的五保老人没有实行集中供养,散居的五保老人有3万多人,空巢老人数量更多,他们的生活起居、生灾害病等,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照顾、护理。目前,全市四县一区共建有敬老院107所,平均每个乡镇超过一所,但其规模偏小,收养能力较弱,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据民政部门2006年万人社区问卷调查,老年人对托老所、老年公寓的需求量为12%。按此测算,巢湖市老人共需床位约7万张,而目前只有5000多张,缺口巨大。
其次,各种养老机构收费偏高。调查发现,社会化的养老院,平均收费在每人每月800元左右,高级一些的老年公寓等则需要1300元以上。倘若两位老人没有子女,每月仅靠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过活,怎么可能负担得起这笔费用呢?但这些社会化养老机构也感到苦恼,他们的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且数量不足,不收取较高的费用就无法运转下去。
再次,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目前,在各种养老院、敬老院工作的服务人员,多数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能缺乏,服务质量跟不上。特别是有少数服务人员,内心里看不上这份职业,只是苦于别无出路,才勉为其难地曲就于此,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敬业爱岗,更谈不上以一片爱心善待老人了。
三、积极解决城乡安老养老问题
第一,要把安老养老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加强老龄工作”。各级应把此项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长效机制,不能以“济贫”的思路来考虑问题,更不能以社会正处在转型期为理由,亏待了老年人。建议:将“老年社会化服务项目”纳入市、县两级招商引资范围,变过去“以市长主导”为“以市场主导”,转变思想观念,对现有的社会化服务的老年公寓给予充分的鼓励、引导和扶持,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尽快建立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以社区基层组织为主导,发挥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的力量,充分利用社区中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定补幅度,拓宽定补范围。不断完善困难弱势老人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城乡老人医疗保障制度,切实减轻老年人的医疗负担。加快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的建设
第二,逐步建立有我市特色的安老养老安全网。我市目前正处在由家庭养老保障向社会养老保障过渡的阶段,特别是在农村,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从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老年人现状及家庭承受能力来看,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居家养老”之路,是解决我市养老问题的正确选择。这里所说的“居家养老”是:坚持和完善家庭养老,推进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建立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
网络为外围,以社会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逐步形成适合我市市情的家庭保障安全网、社区养老服务安全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政策安全网。
第三,突出解决农村安老养老问题。过去,我市农村老人的主要生活来源是家庭赡养和土地收入。随着形势的变化,这两种养老保障方式不论是在保障能力上,还是在保障的可靠性上,都显得很不稳定了。必须从我市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寻求新的养老办法。根据全国一些地方以及有关部门多年来的实践探索,有条件的地区已经开始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即采取储蓄积累的方式,为农民建立个人账户,个人交费为主,集体交费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将个人和集体缴纳的保险费记入个人名下,为个人所有,到老龄后根据个人账户的积累额计发养老金。这种养老保险方式还必须同家庭赡养、土地保障结合起来,才能为农民养老建立一道比较可靠的养老民屏障,才是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现实选择。
第四,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要围绕“五个老有”工作目标,既要满足和改善老年人对物质生活的特殊需求,也要不断满足和丰富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特殊需要,千方百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老年福利、老年教育、老年文化、老年卫生、老年体育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想法设法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社会交往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渠道,消除老年人游离于社会之外的感觉,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
敬老、爱老、安老、养老,各级政府责无旁贷,社会各方义不容辞。要在全社会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使老年人在经济上得到保障,生活上有人照顾,精神上得到安慰,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新运行机制,建立“以人为本,代际和谐,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让老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夕阳无限好,人生仍灿烂”。
第三篇:人口老龄化与养老制度思考
《有你才幸福》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制度的思考
热播电视剧《有你才幸福》不仅讲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老年人物质生活的困窘,也讲述了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尴尬,更引出了关于当下中国在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养老制度的思考。该剧讲述了57岁的“老北京”祺瑞年遭遇系列人生困境,陷入生活和情感的多重危机,聚焦老人的晚年生活,探讨贴近百姓的真实话题。祺瑞年,由李雪健饰演,是个地道的“老北京”,在晚年遭遇了人生的窘境:老房拆迁,补偿款成为儿女们觊觎的对象;子女不孝,不理解老人感情需要反而一味索取。
中国人自古以为就有“养儿防老”的观念,老人奋斗一辈子就想在晚年能享点儿孙福,但现如今,不少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了二三十岁没能经济独立,依然靠着父母生活,被称为“啃老族”。正如剧中所言“现在满世界的老人都贴孩子,哪有孩子贴老人?”这般犀利台词,更是赤裸裸撕开了“中国式老人”从养儿防老到养儿啃老的无奈。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分析
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下降与寿命延长并存。中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出生率不断下降。1978年出生率为18.25%,到1987年出生率达到最高,为23.33%,之后逐年下降,1990年为21.06%,1995年为17.12%,2000年降为14.03%,2005年为12.40%。出生率不断下降的同时,由于经济增长带来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加之医学技术和医疗服务的飞速发展,个人预期寿命不断延长。
从1978到2005年期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基本上呈下降趋势。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生率有所反弹,但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生率有大幅度的下滑趋势。与此相对应,人口死亡率在这段时期内基本上没有很大变化,出生率下降与死亡率基本不变的结果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与预期均寿命不断延长的共同作用是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社会的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
二、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
(一)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传统理论的冲击
经济学理论认为,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存在,私人养老保险市场成为不完全市场,而强制性政府公共养老保险能解决这一问题,此外,公共养老保险还能解决私人保险市场不能处理的通货膨胀等风险,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各国都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公共养老保险计划。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口老龄化使得世界各国的公共养老保险计划都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从而引发了对政府与市场、国家与个人在养老保险提供中各自承担作用的探讨。很多学者认为,养老保险由私人提供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看都大有裨益。从宏观经济上讲,私人提供养老保险可以降低税收和缴款,减少对个人行为的扭曲,从而带来经济的帕累托改善;私人提供能增加养老保险成本—收益的透明度;私人提供使得养老保险基金进入保险公司、金融部门等,这些部门为了规避风险会将资金进行多样化投资,进入金融市场,从而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私人提供能促使个人增加储蓄,储蓄的增加会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养老保险的私人提供还能减少老龄化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从微观经济上看,养老保险私人提供更能照顾到个人的不同偏好和选择;个人提供的资金积累可以进行多样化投资,提高投资回报率;个人提供使管理不受政府干预,政府是风险厌恶的,政策制定者不喜欢冒风险不利于革新的产生从而导致政府管理的低效率;私人机构追求利润的动机会使私人提供养老保险的成本更低,至少对参加者而言成本更透明。因此他们认为养老保险更多地由私人提供能导致个人与社会的效率增加和福利改善。
(二)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
人口老龄化减少了人均GDP的数量,也减少了劳动力的供给,这些因素与老年人口增加相结合,自然影响到一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1.人口老龄化首先体现在老年人口抚养比的变化上。
老年人口抚养比或称老年人口抚养系数,或赡养率,是指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工作人口(15~64岁)数量的比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65岁以上老人的数量逐渐增加,而出生率的下降导致年轻的工作人口日趋减少,也就是说,工作人口负担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不管今天的老年人以什么渠道获得资金来源,老年人消费的是现在工作的人所生产但不消费的产品,或者说,老年人始终依赖于其随后的两三代人提供劳动力去生产出他们要消费的物品。大量老龄人口的存在势必对整个社会生产出的经济资源提出挑战,也势必造成人口跨代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和跨代之间的不平等。胡鞍刚指出,中国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比例,已由1982年的10:1降到2002年的3.5:1;从中国未来劳动力供给看,15至54岁年龄人口数量2015年后将显著下降,55至59岁和60至64岁人口将成为劳动力重要组成部分。从图5可以清楚地看出,与世界平均老年人口赡养率相比,我国在今后50年的老年抚养负担增长速度更加明显。厉以宁等(1994)在《中国社会福利模型》一书中指出社会的赡养率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密切的关系,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1980~2025年间,中国的老年抚养指数都超出了在同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下的老年抚养指数的国际平均水平,意味着中国所要承受的老年抚养指数超出了国际上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其他国家,或者说,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经济造成的压力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工业化国家早在老年人开始消耗大量国家资源之前就实现了繁荣,而中国在没有实现经济的繁荣之前就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即“未富先老”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养老对社会提出的压力更大。
2.老龄人口的增加使得更多的人领取养老保险金,带来了养老保险资金预算的压力。
帕拉柯斯(Palacios,1994)以现行人口发展态势和现行老年保障制度不改变为前提,做了1990~2050年分地区的公共养老金支出预测,到2050年,整个OECD成员国公共养老支出将占GDP的16%以上,而中国这一比例将达到13%~14%。从我国1978年以来离退休、退职人数的变化情况,以及领取养老金的增长情况,也可以看出我国养老金需求额的增长之快,1989年全国离退休人数为2201万人,到2005年已增加到5088.2万人,增长了131.2%。领取的退休金从327.96亿元上升到5308.77亿元,增长了16倍多。周迎春、张双喜(2005)采用统计方法,使用某一城市的数据,对其养老保险的资金收支进行了测算。他们使用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当年企业离退休人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市平均职工工资和丧葬抚恤费作为影响养老保险支出的主要因素,通过对1996~2002年相关数据的回归测算出影响支出的最重要因素是丧葬费和离退休人数,并以此对将来的支出进行预测,最终发现在离退休人数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养老保险资金收入小于支出,存在资金缺口。张明明(2001)对中国1997年实行社会
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存在的隐性债务进行了估算,采用1999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的资料,按不同的缴费率和不同的退休年龄分五个方案进行测算,结果发现五个方案下都存在隐性债务,债务规模分别是36967、43741、24299、18301、27627(亿元)。董克用、王燕(2000)认为,1997年以后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城镇职工为对象,单位和职工缴费总额控制在28%以内,如果假设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率有下降的趋势,在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养老保险基金从2025年开始出现精算赤字,到2050年,预算赤字将达到16%,说明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缺乏长期偿付能力。
三、人口老龄化冲击下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社会背景下,只有不断进行养老保险制度创新,才能应对养老保险供不应求的社会矛盾。
1.“统账结合”模式下做实个人账户的改革。
一般意义上讲,基金制的养老保险制度比传统的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有更好的优势,我国从1995年开始将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转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但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对个人账户基金设置了部分空账,由于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实行“混账”管理,很多地方将职工个人缴费形成的个人账户基金也用于支付当期养老金,从而使个人账户空账不仅没有逐步补实,反而逐年扩大,处于空账运行状态。这个空账规模有多大?根据世界银行测算,约占GDP的40%多一点。有关的几个部门也曾有过不同的估计,都在3万亿元左右。大规模空账的存在意味着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还是按现收现付的模式在运行,而且基本养老保险面临资金支付的危机。2000年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完善城镇养老保险体系的试点方案》,决定在辽宁省进行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试点,标志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辽宁试点到2003年年底已经基本结束,吉林和黑龙江两省从2004年开始推行辽宁试点模式。穆怀中等(2006)的研究表明,从辽宁试点经验看,这一模式是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有效抵御人口老龄化风险的理性选择。由此可见,做实个人账户,并认真做好个人账户基金的保值增值,真正实现部分个人投资性质的养老保险制度,对缓解养老保险资金支付缺口、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有重要的意义。
2.鼓励个人缴费与退休待遇挂钩,实施积极的促进劳动和就业的养老保险制度。人口老龄化使得工作人口数量下降,同时退休人口数量增加,带来了社会产出在年青一代和退休一代之间分配的矛盾。推行缴费与待遇相关联的养老保险制度,强调养老保险提供中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对于调动个人工作积极性,从而带来更多的社会产出以应对老龄人口的需求有积极的意义。此外,适度提高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增加退休年龄的弹性也有利于缓解养老保险的资金供求矛盾。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按原来的退休年龄计算的养老金领取额越来越大,提高退休年龄对于降低养老金领取年限以及增加养老保险缴费年限都会有正面的影响,也是增收节支的办法之一。我国的退休年龄是在20世纪50年代制定的,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职工为50岁,女干部为55岁。这一退休年龄与当时的生产力状况和预期寿命是相适应的。但从当前情况看,个人身体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改善,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从养老保险缴费和养老金领取情况看,都具备了延长退休年龄的可行条件。从发达国家的实际运行情况看,提高退休年龄(如德国、英国等)或不提高退休年龄但增加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如意大利等)已很普遍。考虑到我国劳动力市场当前供大于求的现状,选择合适的时期并分阶段的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更可取一些。
3.大力发展补充养老保险。
人口老龄化等原因导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存在严重的供不应求矛盾,而资金约束的存在使得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变得非常困难。根据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目标,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还将逐步降低,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认为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降到56.8%左右比较合适。政府基本养老保险只为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这就为补充养老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补充养老保险能最广泛地调动社会资源,体现不同地区、行业、企业间的经济发展差别,既能缓解基本养老保险扩大产生的财政压力,又能保证个人养老保险待遇总水平不会因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减少而降低。我国最近几年宏观经济的发展为扩大补充养老保险提供了经济基础;从企业的角度看,国有企业在为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时比较积极,但国有企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逐年降低,私营和外资企业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吸引的劳动力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因此鼓励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并从税收等国家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对于这些企业吸引技术人才、形成企业凝聚力进而促进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储蓄水平看,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和储蓄水平近20年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让个人为自己将来的养老承担一定的责任,通过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等私人保险计划建立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也有一定的可行性。
四、结论
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出生率的降低,人口老龄化日益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首先影响到一个社会的老年人口抚养比,使工作人口赡养的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进而对社会产出在不同代人之间的分配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在由政府提供公共养老保险时,人口老龄化自然影响到公共养老保险的供求关系与资金的收支平衡。中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及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比世界其他国家更为严重,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挑战也更加严峻。因此,不断进行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整和创新,积极应对老龄人口增加对政府养老保险预算和社会经济的挑战,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第四篇:广东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状况与养老保障问题浅析
广东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状况与养老保障问题浅析
2009-12-30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和与此密切相关的养老保障问题情况,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人口 养老保障
广东是一个人口大省,2008年底常住人口为9544万人,居全国之首。虽然城镇进程加快,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上升,但广东仍有大量人口是居住在农村。随着“白发浪潮”来临和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养老保障问题日趋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并关系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现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和200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对我省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以及社会养老保障问题作简单分析。
一、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状况与特点
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8年广东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为7.9%。由于没有分城乡年龄组资料,无法推算本农村老年人口数量情况,但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看,2006年广东居住在农村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为534.30万人,占当年农村人口比重为11.37%;65岁及以上老年人387.97万人,占8.26%。按照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和65岁及以人口比重超过7%的国际通用标准,广东农村地区已进入了非常典型的人口老龄化社会。受经济、社会以及人口变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1世纪以来,广东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表现出如下特点。
(一)超过六成老年人口居住于农村,农村存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现象。
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6年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680多万,按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口径,全省居住在农村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有380多万。由此推算,全省近60%的老年人口是在农村地区。2008年城镇化率为63.4%,即全省只有不到四成的总人口是居住在农村,但老年人口六成分布在农村,农村地区老年人口比重高于城镇地区,人口老化程度明显高于城镇地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广东城镇化进程进入“快车道”,城镇人口比重大幅度上升。1995年广东城镇人口比重不到40%,2000年为55%,2005年以后超过60%,大量青壮年人口从农村流向城镇,而大部分的老年人口仍然留守在农村。预计在以后一段时期内,随着经济发展和“双转移”政策进一步实施,广东城镇化速度继续加快,越来越多农村青壮年离开农村到城里就业和生活,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现象将加速。
(二)山区和两翼人口老化程度高于珠三角,人口老化地区差异格局发生变化。
从分地区情况看,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有较大差异。老年人口最多的是湛江和茂名两市,分别在50万以上;其次是梅州和揭阳,在40—50万之间;在30万以上的还有汕头、肇庆和清远,老年人口较多地分布于山区和两翼的人口大市。全省四大区域看,农村老年人口比重最高的是山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已高达14.9%;其次是西翼,为12.5%;排在第三位的是东翼,为10.9%;珠江三角洲老年人口比重只有9.1%,山区和两翼农村老年人口比重明显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口老龄化格局发生较大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较低,人口年龄结构较早进入了成年型和老年型,老年人口比重较高;而山区和两翼地区由于人口出生率较高,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化,人口老龄化现象不突出。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省内外青壮年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就业,山区和两翼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口比重高于珠三角,人口迁移流动成为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随着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和比重上升,山区和两翼等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问题日趋突出。
二、农村地区老年人生活与养老保障现状与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在经济水平、社会发展、居民生活条件等所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农村地区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养老保险等明显落后于城镇地区。
(一)农村地区老年人口生活来源别于城镇,大多数是家庭其他成员供养。
目前,广东农村地区老年人口主要生活来源构成为:劳动收入占25.4%,离、退休金、养老金为4.2%,最低生活保障金为0.2%,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为66.4%;城市地区构成是:劳动收入占8.7%,离、退休金、养老金占43.6%,最低生活保障金1.2%,家庭其他成员供养43.9%。城乡地区老年人口在生活来源方面有较大差别,农村地区老年人口生活来源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其次为劳动收入,以离退休金、养老金等为主要生活来源即由社会供养的比例极低,还不到5%,而在城市这一比例已超过45%。
(二)农村地区老年人口健康状况不如城镇,独居老人越来越多。
广东农村地区老年人口中,身体健康的占60%左右,基本能保证正常工作生活的占25%左右,有超过10%老年人口不能正常工作或生活不能自理。在城市,身体健康和基本能保证正常工作生活的老年人占90%以上,不能正常工作或生活不能自理占5%左右。农村地区老年人口身体健康状况比城市差,有较大比例老年人口处于生活不能自理的状态,按全省400多万农村老年人口推算,则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口达几十万。
从婚姻状况和居住方式看,广东农村地区老年人口有配偶的占66.8%,因离婚、丧偶、未婚等原因无配偶的占33.3%,无配偶老年人口比例大大高于城市地区。随着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变化,以及越来越多年轻一代到城镇就业,农村地区以往那种“几世同堂”的生活方式发生较大改变,老年人与亲属共同生活的比重逐渐下降,有相当部分农村老年人口是单独居住和生活。
(三)农村地区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与先进省份有较大差距,山区和两翼养老保险覆盖率很低。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三大基本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点。养老保险作为农村社会保险的主要内容,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核心。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2006年,广东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不到100万人,同年,山东为420多万人,江苏为390多万人,浙江农村人口大大少于广东,当年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也有将近200万。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视,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有较大增加,到今年5月底,全省农村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222.2万,其中65.6万按月领取养老待遇。据有关方面统计,广东符合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有2300多万人,全省仍有大量农民没有纳入养老保险的范围。
此外,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大多数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山区和两翼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还非常薄弱。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全省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口中,有八、九成是分布在珠江三角洲七市,而占全省农村人口多数的山区和两翼占很小份额。除了东莞、中山、珠海等珠三角少数几个市以外,广东其它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几乎还处于空白状态。目前,广东农村地区社会保障的基础还十分薄弱,农村地区极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与日趋老化的人口现状形成较大的矛盾,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
(四)农村多数人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但老年人口“老有所医”问题并没有解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2002年,国家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服务体系,广东开始在农村地区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取得较好的成效。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2006年全省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达3300多万,占农村人口总数和70%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身体健康和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对缓解广大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发挥了积极作用。
虽然广东有较大比重人口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但农村老年人口“看病难”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一是目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相当困难和问题。首先是资金不足,实际受益面偏小的问题。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位于“大病统筹”,即主要用于保大病,这对于经济不宽裕的农民吸引十分有限。同时存在起报标准偏高,报销手续繁琐,具体措施不合理、参保费用混乱等问题,导致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率偏低,部分地方农民参保存积极性不高。二是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城乡之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仍然极不平衡,而且差距在逐步加大。大部分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建设、医疗设备落后,医疗环境差,卫技人员匮乏,医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广东还有近20%的村没有医疗点和医生,近10%的村到医院或卫生院的距离在10公里以上,在我国东部地区,这一比例只有4%左右。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滞后,以及目前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上存在的问题给老年人口看病造成较大困难。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农村家庭养老减弱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来补充和替代。
(一)积极探索有效政策措施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为加快建立我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省政府近期下发了《广东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今年开始在部分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要求全省2020年以前基本实现全覆盖,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居民人人享有基本的养老保障。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研究制订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探索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基本制度模式,研究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并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相配套,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制定科学的补偿标准,保障资金最大限度地用在农民群众的身上。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同时,加强对各地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切实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
(二)做好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参与社会保障的积极性。
一直以来,养儿防老的观念在我国农村根深蒂固,家庭赡养是最重要的养老方式。随着农村就业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家庭养老角色减弱,广泛深入地在农村地区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改变农民的意识观念十分重要。当前,广东农村地区养老保险覆盖率很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广大农民对社会保障的认识不足、了解不充分,致使许多农民还持观望态度。要通过加强宣传,广泛深入地宣传新农保工作的重大意义、基本政策和参保办法,动员农民积极参保,引导农民子女为父母缴费和社会各界资助困难老人参保,提高农村群众参与率。
(三)坚持多种养老方式相结合,继续发挥家庭养老的作用。
面对庞大的而且加速老化的农村人口群,面对目前较为落后的农村社会经济基础以及相对薄弱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单纯靠那一种方式都难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地区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重大问题。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需要发挥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保险、社区养老三种主流保障方式的合力作用,才能解决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需要。要坚持发挥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方式的积极作用,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只是使农村老人在经济上有最低限度的保障,但仍要大力提倡子女和父母共同生活,子女要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形成敬老爱幼的风气与更为和谐的家庭关系。
第五篇:广东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状况与养老保障问题浅析
广东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状况与养老保障问题浅析.txt我这人从不记仇,一般有仇当场我就报了。没什么事不要找我,有事更不用找我!就算是believe中间也藏了一个lie!我那么喜欢你,你喜欢我一下会死啊?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能让人人都喜欢我?广东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状况与养老保障问题浅析
2009-12-30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和与此密切相关的养老保障问题情况,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人口养老保障
广东是一个人口大省,2008年底常住人口为9544万人,居全国之首。虽然城镇进程加快,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上升,但广东仍有大量人口是居住在农村。随着“白发浪潮”来临和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养老保障问题日趋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并关系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现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和200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对我省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以及社会养老保障问题作简单分析。
一、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状况与特点
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8年广东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为
7.9%。由于没有分城乡年龄组资料,无法推算本农村老年人口数量情况,但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看,2006年广东居住在农村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为534.30万人,占当年农村人口比重为11.37%;65岁及以上老年人387.97万人,占8.26%。按照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和65岁及以人口比重超过7%的国际通用标准,广东农村地区已进入了非常典型的人口老龄化社会。受经济、社会以及人口变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1世纪以来,广东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表现出如下特点。
(一)超过六成老年人口居住于农村,农村存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现象。
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6年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680多万,按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口径,全省居住在农村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有380多万。由此推算,全省近60%的老年人口是在农村地区。2008年城镇化率为63.4%,即全省只有不到四成的总人口是居住在农村,但老年人口六成分布在农村,农村地区老年人口比重高于城镇地区,人口老化程度明显高于城镇地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广东城镇化进程进入“快车道”,城镇人口比重大幅度上升。1995年广东城镇人口比重不到40%,2000年为55%,2005年以后超过60%,大量青壮年人口从农村流向城镇,而大部分的老年人口仍然留守在农村。预计在以后一段时期内,随着经济发展和“双转移”政策进一步实施,广东城镇化速度继续加快,越来越多农村青壮年离开农村到城里就业和生活,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现象将加速。
(二)山区和两翼人口老化程度高于珠三角,人口老化地区差异格局发生变化。
从分地区情况看,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有较大差异。老年人口最多的是湛江和茂名两市,分别在50万以上;其次是梅州和揭阳,在40—50万之间;在30万以上的还有汕头、肇庆和清远,老年人口较多地分布于山区和两翼的人口大市。全省四大区域看,农村老年人口比重最高的是山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已高达14.9%;其次是西翼,为12.5%;排在第三
位的是东翼,为10.9%;珠江三角洲老年人口比重只有9.1%,山区和两翼农村老年人口比重明显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口老龄化格局发生较大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较低,人口年龄结构较早进入了成年型和老年型,老年人口比重较高;而山区和两翼地区由于人口出生率较高,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化,人口老龄化现象不突出。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省内外青壮年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就业,山区和两翼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口比重高于珠三角,人口迁移流动成为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随着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和比重上升,山区和两翼等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问题日趋突出。
二、农村地区老年人生活与养老保障现状与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在经济水平、社会发展、居民生活条件等所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农村地区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养老保险等明显落后于城镇地区。
(一)农村地区老年人口生活来源别于城镇,大多数是家庭其他成员供养。
目前,广东农村地区老年人口主要生活来源构成为:劳动收入占25.4%,离、退休金、养老金为4.2%,最低生活保障金为0.2%,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为66.4%;城市地区构成是:劳动收入占8.7%,离、退休金、养老金占43.6%,最低生活保障金1.2%,家庭其他成员供养43.9%。城乡地区老年人口在生活来源方面有较大差别,农村地区老年人口生活来源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其次为劳动收入,以离退休金、养老金等为主要生活来源即由社会供养的比例极低,还不到5%,而在城市这一比例已超过45%。
(二)农村地区老年人口健康状况不如城镇,独居老人越来越多。
广东农村地区老年人口中,身体健康的占60%左右,基本能保证正常工作生活的占25%左右,有超过10%老年人口不能正常工作或生活不能自理。在城市,身体健康和基本能保证正常工作生活的老年人占90%以上,不能正常工作或生活不能自理占5%左右。农村地区老年人口身体健康状况比城市差,有较大比例老年人口处于生活不能自理的状态,按全省400多万农村老年人口推算,则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口达几十万。
从婚姻状况和居住方式看,广东农村地区老年人口有配偶的占66.8%,因离婚、丧偶、未婚等原因无配偶的占33.3%,无配偶老年人口比例大大高于城市地区。随着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变化,以及越来越多年轻一代到城镇就业,农村地区以往那种“几世同堂”的生活方式发生较大改变,老年人与亲属共同生活的比重逐渐下降,有相当部分农村老年人口是单独居住和生活。
(三)农村地区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与先进省份有较大差距,山区和两翼养老保险覆盖率很低。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三大基本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点。养老保险作为农村社会保险的主要内容,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核心。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2006年,广东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不到100万人,同年,山东为420多万人,江苏为390多万人,浙江农村人口大大少于广东,当年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也有将近200万。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视,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有较大增加,到今年5月底,全省农村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222.2万,其中65.6万按月领取养老待遇。据有关方面统计,广东符合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有2300多万人,全省仍有大量农民没有纳入养老保险的范围。
此外,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大多数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山区和两翼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还非常薄弱。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全省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口中,有八、九成是分布在珠江三角洲七市,而占全省农村人口多数的山区和两翼占很小份额。除了东莞、中山、珠海等珠三角少数几个市以外,广东其它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几乎还处于空白状态。目
前,广东农村地区社会保障的基础还十分薄弱,农村地区极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与日趋老化的人口现状形成较大的矛盾,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
(四)农村多数人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但老年人口“老有所医”问题并没有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2002年,国家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服务体系,广东开始在农村地区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取得较好的成效。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2006年全省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达3300多万,占农村人口总数和70%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身体健康和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对缓解广大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发挥了积极作用。
虽然广东有较大比重人口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但农村老年人口“看病难”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一是目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相当困难和问题。首先是资金不足,实际受益面偏小的问题。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位于“大病统筹”,即主要用于保大病,这对于经济不宽裕的农民吸引十分有限。同时存在起报标准偏高,报销手续繁琐,具体措施不合理、参保费用混乱等问题,导致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率偏低,部分地方农民参保存积极性不高。二是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城乡之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仍然极不平衡,而且差距在逐步加大。大部分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建设、医疗设备落后,医疗环境差,卫技人员匮乏,医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广东还有近20%的村没有医疗点和医生,近10%的村到医院或卫生院的距离在10公里以上,在我国东部地区,这一比例只有4%左右。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滞后,以及目前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上存在的问题给老年人口看病造成较大困难。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农村家庭养老减弱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来补充和替代。
(一)积极探索有效政策措施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为加快建立我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省政府近期下发了《广东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今年开始在部分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要求全省2020年以前基本实现全覆盖,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居民人人享有基本的养老保障。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研究制订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探索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基本制度模式,研究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并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相配套,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制定科学的补偿标准,保障资金最大限度地用在农民群众的身上。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同时,加强对各地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切实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
(二)做好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参与社会保障的积极性。
一直以来,养儿防老的观念在我国农村根深蒂固,家庭赡养是最重要的养老方式。随着农村就业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家庭养老角色减弱,广泛深入地在农村地区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改变农民的意识观念十分重要。当前,广东农村地区养老保险覆盖率很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广大农民对社会保障的认识不足、了解不充分,致使许多农民还持观望态度。要通过加强宣传,广泛深入地宣传新农保工作的重大意义、基本政策和参保办法,动员农民积极参保,引导农民子女为父母缴费和社会各界资助困难老人参保,提高农村群众参与率。
(三)坚持多种养老方式相结合,继续发挥家庭养老的作用。
面对庞大的而且加速老化的农村人口群,面对目前较为落后的农村社会经济基础以及相对薄弱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单纯靠那一种方式都难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地区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重大问题。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需要发挥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保
险、社区养老三种主流保障方式的合力作用,才能解决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需要。要坚持发挥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方式的积极作用,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只是使农村老人在经济上有最低限度的保障,但仍要大力提倡子女和父母共同生活,子女要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形成敬老爱幼的风气与更为和谐的家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