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探讨研究
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探讨研究
对于中医药,国人似乎有着复杂的情感:一边火热地看着各卫视的中医养生节目,有时还会被伪中医蒙骗;一边积极地寻求中医药治疗疾病,同时还担心中药的质量。在全世界,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中医药,欧盟今年却试图对中药关上大门。如何看待中医药?中医药应该怎样发展?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多位中医界委员,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必要性:四大作用凸显中医药价值
在本届两会上,提出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的委员不少,其中就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
“中医药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似乎不太重要。将中医药纳入国家战略有必要吗?”面对媒体记者的提问,王国强说:“尽管近代以来中医药历经坎坷,甚至屡受质疑或否定,但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年来,中医药事业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迅猛发展,在参与深化医改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显示出重要价值。”
王国强分析,这些价值体现在:一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费用比较低廉,深受群众欢迎,可为深化医改、改善民生发挥更大作用。二是中医药是我国最具原始创新潜力的科技资源,有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医药相关健康产业,贯穿整个产业链,是潜力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中医药以人为本,崇尚自然和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有助于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王国强对中医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寄予厚望。在他看来,中医药产业具有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特征,是典型的绿色产业。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自然生态环境。“所以,在当前的国内外形势下,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有重要意义。”
可行性:科技产业文化基础已筑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委员认为,一项事业要上升为国家战略,少不了的条件和基础是战略意义和新兴产业特征、科技创新体系、一定的发展基础等。从这一角度看,“中医药已经完全具备了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条件”。
于文明解释说,首先,中医药服务放大了医改的惠民效果,用实践证明了其是维护人民健康、改善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其次,中医药相关产业是我国医药产业中独具特色和优势的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全球化经济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第三,中医药产业不是“资源—产品—废品”的简单线性生产方式,而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具有新兴产业的基本特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中药工业产值达4178亿元,同比增长37%,中药产业已成为我国快速增长的产业之一。文章由E乐博www.xiexiebang.com提供。“近年来,许多地方将发展中医药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选择,成效显著。”第四,目前,我国已建成16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中药工程研究中心和一大批国家重点研究室,基本形成了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
于文明介绍,目前中医药已成为我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医药已传播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各地从事中医针灸服务的针灸师约有20万人,一些国家还成立了中医孔子学院。”
实施路径:制定中医药中长期发展规划
如果将中医药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应该怎么做?对此,多位中医界委员意见一致:“首先要编制实施国家中医药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中医药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国家发展中医药的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步骤以及战略措施。”
“去年,全国人大和政协调研组来西藏调研民族医药发展,我特别激动。听说后来调研组写了很好的报告,反映了包括民族医药在内的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难处和重要意义。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就没了下文。我还是希望国家真正重视起来。”包括奇正藏药董事长雷菊芳在内的多位来自中药药企的政协委员建议,将中医药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要发展好中医药,首先要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副所长杨金生委员在政协医卫组联组会上说,目前,省级及以下中医药管理机构不健全。全国除少数几个省成立了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管理机构外,大多数省份没有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管理机构,地级市、县基本没有中医药管理机构,县级甚至没有专人负责中医药工作。“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中医药政策在基层难以贯彻落实。要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不但要改变这种‘高位截瘫’的情况,而且要成立高规格的国家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研究解决中医药发展中的问题,推动各地落实扶持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
杨金生认为,要保护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还要加快中医药的法制化进程。“希望今年能将《中医药法》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争取早日出台。”
第二篇:黑龙江将中医药纳入医改考核目标
黑龙江将中医药纳入医改考核目标
本报讯(记者衣晓峰)在2013年医改工作中,黑龙江省首次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和中药材种植产业等工作纳入医改考核和问询目标,增强了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水平和能力。这是记者日前从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了解到的。
去年,该省制订了《黑龙江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为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13年年底,全省有87.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9.0%的乡镇卫生院、60.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77.9%的村卫生室能够为基层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分别比上年增加29.8、27.1、26.8和44.8个百分点。2013年,提高新农合中医药报销比例得到较好落实,20个中医单病种按临床路径在门诊报销65%以上;在全省范围内将中药饮片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也得到更好贯彻落实;与此同时,中医药首次被列入该省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第三篇:“扶贫移民”将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扶贫移民”将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其次是农产品价格下滑,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幅明显下降。2009年上半年,中国畜产品价格同比下降12.7%。一些农产品出口受到影响,如畜产品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0.9%,苹果汁出口金额同比下降55.9%。
第三是由于市场需求下降,扶贫龙头企业在生产经营上出现困难;加之部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贫困地区优势产业经营效益下降,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放缓。
范小建表示,尽管国家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使这些现象有所扭转,比如2009年第二季度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现金收入增长9.5%,增幅有可能超过全国农民增收平均水平,但经济下行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影响到目前还不同程度存在。
扶贫模式创新
面对上述问题,政策层也在采取措施。
首要的是对各省区贫困人口的“瞄准”。按照2009年新调整的扶贫标准,全国扶贫对象共有4007万人,这比原来绝对贫困人口的规模增加大约2500万人。这些数据由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抽样调查推算而来,是一个总规模,并不能立即还原为县乡村具体的贫困人口,因此要通过扶贫战略实施,将这4007万穷人尽快甄别出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扶持。
“从9亿多农民中找出4007万扶贫对象,犹如大海捞针,工作量相当大。”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坦言。
扶贫办的设想是,与民政部、财政部、统计局、残联等单位一起共同推进,首先在全国选择11个省、20个县试点。
同时,国家的扶贫战略和规划也在推进。范小建介绍,目前正在着手制定未来十年中国扶贫开发纲要,无疑,这将作为今后一段时间扶贫工作的方向指引。
此外,根据此前颁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国务院扶贫办正在研究制定“十二五”扶贫规划。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整村推进”和“扶贫移民”两个专项规划,已经过国家发改委原则同意,该规划制定后,将纳入国家“十二五”基本建设计划中。围绕上述规划,一系列制度将得到陆续完善。其中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将二者衔接的具体方式制度化。
今后农村各种专项扶贫将与行业扶贫、区域开发、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移民搬迁扶贫等具体模式也将得到推进。
另据了解,一些创新扶贫模式也在试点推进。
其中社区主导型发展试点项目被认为行之有效。该项目由国务院扶贫办与世界银行合作,总投资600万美元,在广西、四川、陕西和内蒙古四省(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60个贫困村,进行小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农村社区发展基金以及社区资源管理和环境改善等内容。
该项目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将扶贫资源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交给群众,让群众自己管理扶贫资金,自己负责扶贫项目的申报、决策、实施、管理及监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篇:国家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08.11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更好地为建设健康中国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二五”期间中医药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中医药发展进程中极具历史意义的五年,中医药发展国家战略取得重大突破,中医药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整体发展新格局,对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作用更加突出,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明显提升,“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
中医药战略地位显著提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中医药法(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进入最后立法程序,国务院办公厅首次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中医药发展领域的专项规划。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大幅提升,为中医药创造了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
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中医医疗资源快速增长,中医医院增加到3966所,每万人口中医医院实有床位数增加到6.0张。全面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医馆、国医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普遍建设,96.9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2.97%的乡镇卫生院、80.9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0.28%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深入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5年完成6531.5万65岁以上老年人、2777.7万0-36个月儿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任务,目标人群覆盖率分别达到41.87%和53.59%。中医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较高的收益,放大了医改惠民的效果。
中医药科研迈上新台阶。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因发现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现我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零的突破,突显了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重大贡献。建立起以16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重点平台的临床科研体系,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和慢性病的临床科研网络得到完善。45项中医药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诊疗标准规范、关键技术和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符合中医药人才特点的教育模式得到加强。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初显成效,中医专业学位独立设置,评选出第二届国医大师,名老中医药专家、中医学术流派传承成效显著,建成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60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956个、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00个、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64个、中医药各层次培训基地1140个,多层次多类型的中医药师承教育模式初步建立,继续教育覆盖率显著提高。
中医药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科普宣传4万余场,现场受益群众1700余万人次。建设了300多个国家级、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组建了一支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队伍,开发了一批形式多样的文化科普作品。首次开展的中医健康素养普及率调查显示,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不断提升,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广泛传播。中药资源逐步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全面展开,初步建成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建立了大宗、道地药材、濒危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全国有200多种常用大宗中药材实现规模化种植,种植面积超过3000万亩。逐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中药产业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2015年中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了7800亿元,占我国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近1/3,中药进出口额达到48.0亿美元。作为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中医药为推动健康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民族医药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国民族医医院增加到253所。建成藏医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筛选推广140项民族医药适宜技术。建立民族医药古籍文献基础数据库,国家集中整理出版150部民族医药文献,形成《全国民族医药古籍文献总目》,民族医药保护传承取得实效。
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得到拓展。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扩大服务供给引导消费。中医药与养老、旅游等相互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凸显,初步形成服务新形态,“互联网+”催生服务模式创新,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潜力持续释放。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深化重点区域和骨干企业(机构)建设。一批适应市场的新产品、新业态成为健康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医药海外发展开辟新空间。推动第67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以我国联合马来西亚等国提出的传统医学决议。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首次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1)。中医药相继纳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框架、中英经济财经对话框架,《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明确支持“开展中非传统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与外国政府、地区和国际组织已签订86项中医药合作协议,建设了10个海外中医药中心,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10所中医孔子学院。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49正式定名为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并发布5项国际标准,ISO/TC215发布4项中医药国际技术规范。中医药行风建设和党建工作呈现新气象。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责任,中医药系统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大力弘扬“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形成了从严从实的良好氛围。
(二)“十三五”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前,中医药发展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国务院印发实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将中医药发展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人民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激发出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将进一步释放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潜力和活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迫切需要在构建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中发挥中医药特色作用。中医药注重整体观、追求天人合一、重视治未病、讲究辨证论治,符合当今医学发展的方向,适应疾病谱的变化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为中医药振兴发展带来广阔前景。中医药以其绿色生态、原创优势突出、产业链长、促进消费作用明显的特点,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将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不竭动力和源泉。实施“走出去”战略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将为促进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十三五”时期,中医药发展处在能力提升推进期、健康服务拓展期、参与医改攻坚期和政策机制完善期,还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中医药服务体系、模式和机制还不能完全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适应,改革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中医药资源总量仍然不足,基层发展薄弱,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中医药继承不足、创新不够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色优势淡化,学术发展缓慢。高层次人才不足,基层人员短缺,中医药人员中医思维和人文素养尚需加强。中药产业集中度低,野生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部分中药材品质下降。中医药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迫切需要加强统筹规划。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发展中医药的指示精神,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以推进继承创新为主题,以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以促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协调发展为重点,以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学术水平为核心,勇攀医学高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全面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发挥中医药在促进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文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继承创新,增强发展实力。把继承创新贯穿中医药发展一切工作,正确把握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推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凝聚发展力量。统筹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注重城乡、区域、国内国际中医药协调发展,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不断增强中医药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坚持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在构建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完善政策和机制,强化政府在提供基本中医医疗服务中的主导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发挥市场在中医药健康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坚持特色优势,提升发展质量。充分体现特色,全面继承发扬中医药理论、技术和方法。充分发挥优势,坚持在治未病中发挥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发挥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发挥核心作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成果。以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中医药发展为了人民,中医药成果惠及人民,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保证人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的中医药服务。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发展迈上新台阶,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服务可得性、可及性明显改善,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学术水平大幅提升,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更加广泛,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体系、标准体系、监督体系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管理体制更加健全,为建设健康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人民群众获得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可及性显著增强。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中医药健康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公民中医健康文化素养提升。
——中医药发展支撑体系更加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及重大疾病攻关取得明显进展。建立健全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以及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中成药及中药饮片供应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中医药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中医药健康产业快速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不断涌现,服务技术不断创新,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品质更加优良,带动相关支撑产业发展。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和中药全产业链提质增效。
——中医药发展更加包容开放。中医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中医药文化进一步繁荣。中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建立长效可持续中西医协同发展机制。中医药与多学科的合作日益深入,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快速推进。中医药法律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更加健全,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升。标准体系基本建立,标准化水平大幅提高。行业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重点任务
(一)大力发展中医医疗服务。
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突出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省(区、市)要建设好省级中医医院,每个地市级区域原则上至少设置1个市办中医医院,每个县级区域原则上设置1个县办中医类医院。促进社会办中医加快发展,到2020年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提供的中医服务量力争达到20%。鼓励社会力量优先举办儿科、精神(心理)科、妇科、外科、骨伤、肛肠等非营利性中医专科医院,发展中医特色的康复医院、护理院。鼓励举办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有条件的综合医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地市级以上妇幼健康服务机构设置中医妇科和中医儿科,有条件的传染病院等其他非中医类医疗机构设置中医科。
全面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质量。完善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和评审评价体系。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三级中医医院要充分利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急危重症、疑难复杂疾病的中医诊疗服务能力和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门诊诊疗服务能力与研究能力。二级中医医院要不断提高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精神疾病的中医诊疗能力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做好疑难复杂疾病的向上转诊服务。加强专科专病防治网络建设,依托现有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科室支持形成一批国家和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在防治疾病中发挥示范作用。加强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建设,适应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中医药应急救治队伍和条件建设,建立应急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能力和水平。加强中医护理人员配备,提高中医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护理水平。创新中医医院服务模式。
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扩大服务覆盖面,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强化县级中医医院特色专科专病建设,提升中医特色诊疗和综合服务能力,夯实分级诊疗基础。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信息化得到加强,中医诊疗量占诊疗总量的比例力争达到30%。大力推广中医非药物疗法和适宜技术。加强对口帮扶,三级中医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中医医院,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对口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支持县级中医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医疗联合体,开展县乡一体化服务。开展县管乡用、乡聘村用等试点。改革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和村开办中医诊所。到2020年,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
促进中西医结合工作。围绕中医诊疗具有优势的重大疑难疾病及传染性疾病,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开展中西医临床协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目标同向、协作攻关,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促进中西医临床协作机制建设和服务模式创新。鼓励地方开展不同层级的中西医临床协作培育工作,营造中西医深度融合氛围,建立长效可持续中西医协同发展机制。加强中西医结合医院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继续深化全国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强化院内中西医临床协作,提升中西医结合服务内涵。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发挥各自优势,支持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药理论、知识和技能,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常见病、多发病中医适宜技术方法培训推广,提升基层运用西医和中医两种手段综合服务能力。
促进民族医药发展。将民族医药发展纳入民族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民族医医疗机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民族自治地方举办民族医医院,鼓励民族地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设立民族医药科,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民族医医院和诊所。加强民族医医院内涵建设,支持民族医特色专科建设与发展。结合民族医药发展现状和自身特点建立并完善民族医药从业人员执业准入及管理制度。加强民族医药传承保护、理论研究和文献的抢救与整理。加强民族医药人才培养,有条件的民族地区和高等院校开办民族医药专业,开展民族医药研究生教育。推进民族药标准建设,提高民族药质量,促进民族药产业发展。
拓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支持中医医院康复科和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建设,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中医特色康复医疗、训练指导、知识普及、康复护理、辅具服务,在社区康复机构推广适宜中医康复技术,提升社区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中医技术与康复医学融合,完善康复服务标准及规范。
(二)加快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网络建设。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提升医疗机构治未病能力,拓展治未病服务领域。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师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技术支持。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推动建设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中医养生保健基地。形成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协同发展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网络。到2020年,所有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立治未病科,30%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提供治未病服务,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50%的村卫生室开展中医健康干预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和覆盖人群不断扩大。
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鼓励保险公司开发中医药养生保健、治未病保险产品,通过中医健康风险评估、风险干预等方式,提供与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相结合的疾病预防、健康维护、慢性病管理等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加强中医养生保健宣传,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技术和方法,推广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导引等中医传统运动。
发挥行业组织作用。鼓励建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行业组织,发挥行业组织在行业咨询、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和第三方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不良执业记录制度,将诚信经营和执业情况纳入信用信息平台。推动负面清单制度和第三方认证,加快形成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综合监管模式。
(三)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全面深化继承研究。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系统整理发掘中医药古籍精华,研究历代各家学术理论、流派及学说,编纂《中华医藏》。全面系统继承当代名老中医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总结中医优势病种临床基本诊疗规律,挖掘民间中医诊疗技术和方药。加强对传统制药、鉴定、炮制技术及老药工经验的继承应用。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利用。加强中药验方收集、保存、研究评价及推广应用。推进理论与技术创新。以中医临床实践为基础,阐释中医药核心理论的科学内涵,开展经穴特异性及针灸治疗机理、中药药性理论、方剂配伍理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研究,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辨证论治方法。深入研究中医理论的核心内涵,加强对重大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治、治未病的联合攻关和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形成一批重大产品和技术成果。加强相关健康产品研发、制造和应用。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制便于操作使用、适于家庭或个人的健康检测、监测产品以及自我保健、功能康复等器械产品,形成一批基于中医理论的诊疗仪器与设备。探索适合中药特点的新药开发模式,研发基于经典名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的中药新药,推动重大新药创制。
促进协同创新。建立以国家和省级中医药科研机构为核心,以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和企业为主体,以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平台)为支撑,多学科、跨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布局。实施科技项目,提升创新能力。完善中医药科研评价体系。建立技术转移工作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制度,明确科技成果转化各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加强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队伍建设,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提高转化效率。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发展,引领中医药自主创新国际主导权。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健全中医药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终身教育体系。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中医药院校综合改革。全面实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探索开展中医医师专科规范化培训,健全中医药毕业后教育制度。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建立中医药师承教育培养体系,实现师承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到2020年,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中医临床医师接受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比例达到100%,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获取学分达标率达到90%。
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强化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助理全科医生培养,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和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等。
人才培养、聘用工作。加强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到2020年覆盖所有县。培养基层中医药骨干人才,开展基层在职在岗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建立吸引、稳定基层中医药人才的保障和长效激励机制,鼓励毕业生、离退休老中医药专家、在职在岗中医药人才到基层服务。
推进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开展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着力培养中医药传承人才。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支持中医药学科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推进中医药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培养,依托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名老中医药专家和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等资源,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学科团队。完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政策措施,鼓励西医离职学习中医,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开展中医医院院长职业化培训和各类中医药管理人员培训,造就一批高水平中医药管理人才。
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拓宽中医药健康服务人才岗位设置,逐步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相关职业(工种),建立适应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中医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中医养生保健、康复、养老、健康管理等技术技能人才。
完善人才评价激励保障机制。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破除束缚中医药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中医药人才发展治理体系。逐步建立符合中医药不同岗位要求的人才标准,完善体现中医药行业特点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推进完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级名中医等评选表彰制度。建立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保障机制,加大中医药青年人才培养支持力度,促进中医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五)弘扬中医药文化。
弘扬中医药文化精髓。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宣传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和理念,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大力倡导“大医精诚”的职业精神,形成良好行业风尚。加强中医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等机构文化建设,塑造中医药行业特有的人文环境。
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丰富传播内容和方式,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队伍,加强中医药文化全媒体传播平台建设,创作中医药文化精品,促进中医药与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旅游餐饮、体育健身等有效融合,打造优秀中医药文化品牌。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加强中医药文物设施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中医药项目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六)推进中药保护和发展。
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建立中药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建立覆盖全国中药材主要产区的资源监测网络。突破一批濒危稀缺中药材的繁育技术瓶颈。保护药用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促进中药制剂原料精细化利用和生产过程资源回收利用,有效提升中药资源利用率。开展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临床综合评价试点。建设一批集初加工、仓储、追溯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中药材物流基地,建立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促进中药材种植养殖业绿色发展。制定国家道地药材目录,加强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发展道地中药材生产和产地加工技术。制定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储藏技术标准,利用有机、良好农业规范等认证手段加强对中药材种植养殖的科学引导,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合作联社,提高规模化、规范化水平。支持发展中药材生产保险。推动贫困地区中药材产业化精准扶贫。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实施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持续推进中药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中药标准化支撑服务体系,引领中药产业整体提质增效,切实保障百姓用药安全有效。推动建立常用中药饮片供应保障体系。实施中药振兴发展工程,提升中药工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建立绿色高效的中药先进制造体系。
(七)拓展中医药服务新业态。
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所有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均与养老机构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有条件的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鼓励和支持中医医院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以品牌、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资源与社会资本开展合作,新建、托管协作举办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机构。支持中医医疗机构将中医药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开展上门服务、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鼓励中医师在养老机构提供中医诊疗、养生保健等服务。建设一批医养结合示范基地。通过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等多种方式,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大力开发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的系列服务产品。
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政府积极引导,强化市场作用,推动旅游业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深度融合,初步构建起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开发和丰富中医药健康旅游线路和产品,培育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进一步优化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环境,推进标准化和专业化建设,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规范,促进健康有序开展。不断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健全中医药法律体系。推动《中医药法》颁布实施,制定相关配套法规和部门规章。推进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修订工作。制定实施中医药行业“七五”普法规划,重点围绕中医药法的释义和宣传工作,广泛开展普法专题培训。建立完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分类和执业管理、中医医疗机构分类和管理、中医药健康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制度。到2020年基本形成具有中医药特点、相对系统完整、与中医药发展相适应的中医药法律体系。建立完善中医药政策体系。建立扶持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体系,构建政策研究运行机制,加强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组织实施一批政策研究的重点工程和研究项目,形成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提高转化应用水平。加强政策研究队伍和基地建设。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实施中医药标准化工程,重点开展中医基础通用标准、技术操作规范和疗效评价标准的制定、推广与应用。系统开展中医治未病标准、药膳制作标准等研究制定。健全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加强中药临床使用指南及道地药材、中药材种子种苗等领域标准制修订。加快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提升标准化支撑能力,加强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建设,依托现有机构建立标准化研究中心,培养专家队伍。强化标准的应用推广,开展中医药标准应用评价。发挥学术组织、行业协会的作用,开展推广培训,推动中医药标准有效实施。
加快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实施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实现重点业务信息共享。推进以中医电子病历为基础的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健康信息云平台。推进“互联网+中医药”行动计划,促进中医药各领域与互联网全面融合,实现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完善中医药信息统计制度建设,建立全国中医药综合统计网络直报体系。加强中医药监督体系建设。完善中医药监督管理工作相关法规标准,加强中医医疗服务、养生保健服务、中医医疗广告和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监督管理,完善中医药监督行政执法机制,加强能力建设。逐步开展中医医疗服务、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中药材、药膳服务及产品、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中医药服务贸易、中医药从业人员等认证。依托现有资源建设高水平的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和监督信息数据平台。引导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行业社会团体等积极采用认证制度。
(九)积极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
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配合国家总体战略,制定并实施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服务外交、促进民生、密切人文交流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实施中医药国际专项,做好区域布局,支持各类优秀中医药机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成立中医药中心,面向当地民众提供中医医疗和养生保健服务,推动中医药理论、文化、服务融入沿线各国卫生体系。以医带药,针对不同国家的药品规管制度,推动成熟且有中药材资源充分保障的中药产品以药品、保健品、功能食品等多种方式在沿线国家注册,形成知名品牌,扩大中药产品在沿线市场所占份额。打造高水平合作机制与平台。深化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标准规范的研究与制订,构建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巩固和拓展双边合作机制,加强传统医学政策法规、人员资质、产品注册、市场准入、质量监管等方面的交流沟通和经验分享,为有条件的中医药机构“走出去”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举办高级别论坛,支持开展学术交流、文化传播、海外惠侨等大型活动。
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支持有条件的中医药机构在境内外设立中医药服务贸易机构,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鼓励有条件的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面向境外消费者提供高端中医医疗保健服务。提高中医药国际教育合作质量和水平,吸引境外留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和临床实习,鼓励中医药院校赴境外办学,将中医药教育纳入境外高等教育体系。整合中医药科研优势资源,支持开展高水平国际多中心科研合作。积极参与多边、双边自由贸易区谈判,降低中医药产品和服务海外准入壁垒。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中医药管理体制。
按照中医药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级中医药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切实加强中医药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国家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各地区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中医药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和工作机制。各相关部门要在职责范围内,加强沟通交流、协调配合,形成共同推进中医药发展的工作合力。
(二)加大中医药政策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投入,重点支持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公立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完善相关财政补助政策,将中医药事业发展投入与其他医疗卫生投入相衔接,制订有利于公立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补助办法,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与服务。加大中医药扶贫开发力度,资金投入向基层、困难地区适当倾斜。地方各级政府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中医药发展需要,扩大中医医疗、养生保健、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等用地供给。
(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同步推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研究制定并实施差别化的医保支付、价格调整、绩效考评等政策,着力建立起维护公益性,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公立中医医院运行新机制。推进深化人事编制改革,逐步实行编制备案制。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短缺专业人才以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人员,可由医院采取考核的方式予以公开招聘。制定实施全国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医疗服务特点的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探索按病种、按服务单元定价,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充分体现中医和中医药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合理确定中医病种付费标准,鼓励将在门诊开展比住院更经济方便的部分中医病种门诊治疗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鼓励提供和使用中医药服务。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进一步增加中成药品种数量,不断提高基本药物中成药质量。继续落实不取消中药饮片加成和控制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等政策。积极推动公立中医医院参与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不健全、能力较弱的地区,将中医医院门诊中医诊疗服务纳入首诊范围,满足人民群众首诊看中医的需求。
(四)做好规划组织实施。
各级政府要从中医药发展国家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将中医药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推动中医药协同发展。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中医药管理部门要牵头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跟踪监测、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促进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第五篇:足球将纳入中考
北京青少年足球教育日渐火热,越来越多家长让孩子接受系统足球教育。法制晚报讯(记者 赵颖彦 武文娟 王妍 王硕 朱天龙)正在举行的亚洲杯,国足在小组赛连赢三场。今天傍晚,他们将在1/4决赛迎战东道主澳大利亚,不管结果如何,国足止跌反弹都是事实。但国足的逆市上扬,并未改变中国足球整体的颓势,塔尖想要保持持续的灿烂,必须依托塔基的厚重,而实现这一目标只能也必须把足球扎根在校园。
如今,校园足球已经写进教育部的规划,它现在需要的就是地方教育部门的一声开场哨。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国足队伍中,没有一名北京籍球员入选。国足球员何时能出现未来的“邵佳一”,目光将聚焦在“京版”足球教育上。
市教委透露,将出台推进中小学足球实施意见,成为校园足球的“京标”,2016年足球项目将纳入中考体育的选测项目。
《法制晚报》记者上午从政协小组会上获悉,委员们对发展校园足球发出了期待和担忧的不同声音。【政策解读】
小学确保每周一节足球课
记者从市教委了解到,将出台推进中小学校园足球实施意见。其中,2016年足球项目将纳入中考体育的选测项目,同时探索高中体育会考进行足球项目测试。根据实施意见,北京市将在市级教育经费中,每年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校园足球的发展。其中,小学将每周确保上好一节足球课。据悉,根据实施意见,全市中小学体育课将强化足球教学内容,小学阶段核心是培养学生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初中和高中阶段主要提高学生的足球技术和战术水平。其中,小学要从地方课时或校本课时中,每周拿出一课时用于足球项目教学,确保每周上好一节足球课。足球培训课时有补贴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市还将建立市级、区级和校级三级培训机制,用3年时间实施体育教师足球专项培养计划。聘请国内外足球专家、北京高校教授、高级足球教练员和退役足球运动员等,参与校园足球的发展,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每所学校至少有一名体育教师胜任足球教学与训练。为解决足球运动场地条件问题,北京市将采取市、区两级政府统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租用社会场所开展足球活动。
同时,在城区校园内外因地制宜,建设小场地和笼式足球等特色化场地,并在远郊区县利用社区空间、空闲地段,改造上千块简易足球活动场地。北京市还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小学3至6年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认定的体育俱乐部参加足球培训和训练,并对每课时的培训费用给予相应的补贴。同时,本市还将在部分优质民办学校建立足球特色班,政府将出资支持学生的学习费用。此外,全市还将建立三个校园足球培训中心,建立200所足球特色学校,并在10个远郊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校园足球项目。校园足球规划今年实施
2014年11月26日,全国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由教育部主导的校园足球工作全面启动。会上明确此前担任“替补”的教育职能部门未来将踢“主力”,体育职能部门则主要提供技术支持。
2014年12月25日,教育部体卫艺司召开全国“校园足球”区域推进工作集中调研会。升级版的中国“校园足球”发展规划将在2015年正式实施。教育部表示,到2017年,将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建设约2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约30个校园足球试点县(区),而且特色学校和试点县(区)将享有本地有关部门给予的有关校园足球教学、招生、经费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国家也会对特色学校和试点县(区)在足球教学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将特色学校和试点县(区)情况纳入地方政府的教育工作考核内容,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现状探访】
本月20日,清华附小16名小学生已经奔赴阿根廷开展为期2周的足球训练和学习,本市足球教育进入新阶段。据此前媒体统计,作为目前全国校园足球发展最好、定点学校最多的城市,截至2013年底,北京共有276所校园足球定点学校、317支球队。其中小学和初中球队较多,高中学校10余支。
朝阳区已经启动了中小学足球三年计划。旨在面向中小学生宣传足球文化,培养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增强身体素质。依据该计划,朝阳区每所中小学都将建立男女足球队,开展与足球相关的运动。2014年9月开始,朝阳区又选定了20所中小学成为足球基地校,包括三里屯一中百子园校区、十八里店中学、新开小学、楼梓庄中心小学、南湖东园小学等。据三里屯一中百子园校区主管闫冉介绍,该校今年取消以往足球特长生独立编班的做法,而是将20名学生插入平行班,体现足球的普世教学理念。朝阳区还将开展“阳光足球地方课程”的编写,预计今年上半年将投入试点使用,同时将实现“校校有球队”的目标。延庆:2.3万中小学生踢球
延庆县教委和延庆县体育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校园足球工作的实施意见》,这是全国首个校园足球全覆盖方案。延庆县将按照“小学生每人一球,中学生每班一球”的标准为学校配发足球,未来3至5年,基本实现“人人能踢球、人人会踢球、人人爱踢球”的目标。该县约有中小学生2.3万人,其中,小学生约为1.1万人。该县教委要求各校每年将至少20%的课外活动经费用于发展和推动校园足球工作,并纳入学校考核评价。
今年“小升初”时,延庆县将按照划片就近升学原则,确定8至10所“小学足球水平较高、毕业生相对集中升入”的初中校作为全县校园足球重点校,为学生练习足球提供条件。丰台:足球训练入集群课程
去年9月1日起,丰台区在方庄、南站、云岗、东高地4大教育集群试点,足球训练已成为集群课程,区域内所有学生均可根据自己兴趣选择跨校课程。
方庄是丰台区打造的首个教育集群,足球教育不仅成为集群内27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育亮点,也成为丰台区足球教育的典范。
据透露,十八中高中部正在准备着力打造专业校园足球队,未来将成为北京理工大学、国安足球队、八喜足球队后备足球人才选拔基地。【委员声音】
期待 最需解决的是师资和场地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石油学院附属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刘芳认为,足球进校园,不单是一项启动仪式或活动,还是走进课堂,让每个学生掌握踢足球的技能,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学会守规则。刘芳认为,对于足球进校园最先解决的应该是师资问题。以石油学院附属第二实验小学为例,目前该校教师并没有足球专业毕业的,但是参加了海淀区组织的教师足球短期培训班。如果足球进入了课堂,因为课时量的增加,所以学校会再找专业的老师。
对于一些学校会面临的场地限制问题,刘芳表示,该问题确实存在,但可以考虑发展小场地足球或者笼式足球,还可考虑租用场地或者借用场地等方式开展足球运动。
据了解,目前该校利用课外活动课的时间发展社团足球,且聘请了现任北京女足教练刘英作为足球专家,刘英的学生也在学校女足社团任教练。同时,学校已经开展了足球进校园的启动仪式,并将足球发到了每一个学生手中,保证学生们人手一球。但由于师资问题,活动还并未真正展开。但是2015年,学校会力争让足球进课堂,具体计划为:每年级每周开设一节足球校本课,并搭建校园足球竞赛平台,开展年级赛、班级赛、小组赛等,并组建一支足球校队,参加比赛。担忧 过早“专业化”导致变味
对于“足球进校园”,李隼委员表示,担心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过早“专业化”,影响了项目的良性发展。“比如学校或球队一味追求成绩而变得急功近利。” 李隼委员表示,学生通过足球运动不但能够增强体质,同时还可以培养竞争意识和坚韧的性格。但“足球进校园”需要一个健康的运作机制。现在一些区县内已经在组织竞赛、联赛,未来很可能会有着学校、区域、区县甚至省市之间的比赛较量。一旦这个项目过早地“专业化”,演变成竞技体育的路子,那么学校或者教练就可能为了争夺成绩、名次,出现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
“举例来说,学校教练为了提升球队的竞争能力,不再考虑一些孩子是否适合这项运动,是不是真的有兴趣,而统一加强训练。以前学生愿意玩就玩,累了不想玩了就不玩,现在一切教练说了算,学生变成了被动的一方。学校之间为了比拼名次,开始相互„挖人‟,把优秀的学生或者教练拉到自己的学校当中。”
李隼委员告诉记者,由于目前“足球进校园”的政策还在计划当中,因此不能现在就妄下定论,但这一系列的假设也的确都是他的顾虑所在,足球运动如果从学生的兴趣变成了被动的专职工作,那么对于学生而言绝对是揠苗助长。“所以,我特别担心这样的一件好事儿,最后因为某些原因变了味儿,甚至变成了挣钱的行当。” 【政策回放】 ●2013年2月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足球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独特的综合教育功能,各级各地体育、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校园足球活动。●2014年3月
教育部组织开展中小学校园足球工作专项调研。北京市教委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向各区县教委所属的62所中小学进行调查,全面了解各区县校园足球开展状况。●2014年6月
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做好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2015至2016年,北京市中考体育考试将逐步提高考试项目的选择性。其中,2016年起,北京中考将在篮球运球项目测试的基础上,增设足球运球和排球垫球两个项目,考生可从中“三选一”。●2014年11月26日
全国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由教育部主导的校园足球工作全面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