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农民工工会的招牌高高挂起
把农民工工会的招牌高高挂起
2010年10月29日 10:47光明观察【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40岁的路长喜是河南洛阳伊川县酒后乡人。他十六七岁即外出打工,干过保安,下过煤矿,当过装卸工,做过“泥腿子”。常年的农民工生涯,使他萌发成立“农民工联合会”的念头。他特地从新疆返回洛阳,向市总工会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市总工会保障工作部部长岳方纪正表示,近日,他将前往新疆吐鲁番调研成立农民工工会一事。(10月28日《洛阳晚报》)
路长喜,这个有着20多年农民工身份的豫西汉子,不仅饱尝了打工的劳累,更饱尝了讨薪维权的艰辛。2008年12月,央视《经济与法》栏目曾对他的经历进行过专题报道,这更使他名声大振。此后,找他帮助维权的农民工兄弟就达200多人,他都鼎力相助。一次次维权,一次次的困惑,一次次的思索使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单靠一个人的力量的不行的,农民工弟兄们应该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坚强的团体,才能依法把防患措施提前,才能彻底改变非法用工现状。
其实,建立农民工工会,路长喜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2003年11月,辽宁、河南两地工会组织就在大连创建了一个以农民工为对象的新型工会组织:大连·信阳(新县)进城务工人员工会联合会。多年来,按照“源头建会,属地管理,联合互动,双向维权”的运作机制开展工作,共为农民工解处维权案件近300起,为农民工争取追回各种补偿8000余万元。
2007年初,大连·信阳(新县)进城务工人员工会联合会获得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批示,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等领导也多次对农民工联合会做出批示。河南省总工会也表示,将力促农民工输入地和输出地工会在农民工维权上的双向互动和无缝对接,加大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
凡是建立农民工工会的地方,工会联合会就成了农民工的娘家、靠山和主心骨。一位律师也深有感触地说:“没有工会联合会时,农民工维权是单打独斗,即使得到补偿也是一张白纸;有工会联合会时,官方出面,对方不敢漠然视之,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农民工基本都能拿到现钱赔偿。”
农民工工会是管理理念的创新。针对农民工双重身份和职业流动的特点,建立农民工工会,就要求工会解放思想,更新理念,与时俱进的创新工作。
农民工工会,这一生涩而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名词,必将以强劲的势头傲立于新时代之林,必将推动工会创新的工作,也必将会以时代的新名词载入史册。
第二篇:农民工工会
第一,背景、原因和成功的机会。
农民工信息匮乏,找工作难;知识不足,不签或不能解读合同;背井离乡,容易被欺诈;力量分散,不能保护自己;法律常识欠缺,不能寻求社会团体和法律帮助;缺乏维权的勇气,不敢抗争所谓的“当地一般做法”。
如果形成农民工联盟,(1)可以集中力量,形成类似于阿拉伯国家的欧佩克联盟,和雇佣方谈判标准工资,签订标准合同,要求基本保险、福利和休息,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以免于被欺诈和拖、压工资;(2)可以扩大知名度,获得更多的雇佣来源,提供更多、更优的就业选择;(3)可以逐渐摆脱农民工非农非工的尴尬地位,获得和正式工人相等的地位,使之在就业双向选择中获得和工人一样的尊重和待遇。
有哪些条件可以促使农民工联盟形成呢?(1)国家政策鼓励——国家政策倡导农民工增强阶层影响力,参与政治,维护权利;(2)有成功的经验可循——全国上下有几百个专门的农民工工会或联盟组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社会认同;(3)有政府和政协的专门指导——农民工组织大多受当地工会的间接领导和直接政策支持,大多受到法律组织的义务协助和志愿者组织的义务服务;(4)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大多数农民工的思想比较开明,视野广,受过雇佣方的压榨,维权欲望强烈,知道有农民工组织的存在和一些成功维权的事例,希望建立类似的组织;(5)有一定的农民工领袖可以充当管理者——这里分为两种人,一种是在一群农民工中具有极高威望的;一种是尝试过维权或在一定区域内的农民工权利非正式代理人,这种人身份相当尴尬,得不到被告方的认同,急需正名。
第二,研究方向和初步设想。
建立联盟需要什么样的主客观条件?
如何建立和管理农民工组织?
如何设定和行使联盟职能和权力?
农民工联盟成员需要具备什么素质?
如何处理联盟与工会、政府的协同关系?
如何进行实验性的联盟构建工作?
政府、工会、政协、志愿者协会、工商联等可以为联盟的建立、运行提供什么帮助? 怎样加强社会对联盟及其领导者、成员的认同?
怎样扩大联盟的影响力?尤其是扩大联盟的阶层基础和政府支持?
…………
农民工联盟建立和管理的社会实践经验:
1.民盟贵州省委建议:探索以地域为纽带建立农民工工会。明确农民工工会的职能,确定农民工工会组织机构的产生和罢免机制。农民工会员身份可以在户籍地、打工地自由流转,立法规定农民工工会纳入现行工会组织管理,由市一级工会对各农民工工会的设立予以指导,对农民工工会会员资格予以登记认可,并对各农民工工会的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管理。同时,应引导农民工增强法律意识,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劳资双方的争议,以工会为依托使农民工的就业权及社会保障权逐步得到全面充分的保护。
2.“施工现场工会”这种流动工会组织;“一次入会、持证结转、全国通用、进出登记”的工会会员会籍管理制度,保障农民工会员流动不流失,失业不失会籍。
3.2008年6月,东阳市市总工会创新组织体系,在白云街道杨家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民工租住地工会。而后,市总工会将这一做法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截至目前,共组建农民工租住地工会26家,吸收农民工工会会员17287人,服务农民工8万多人。同时,市总工会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为不同类型的农民工提供维权服务,在早先提供法律援助、信访受理的基础上,开通了24小时维权热线电话,设立了心理咨询室等,方便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此外,租住地工会通过组织签订劳动安全承诺书、成立劳动安全员队伍、与家庭作坊式企业建立联合委员会等,切实保障农民工生命健康权益。
4.2003年11月,辽宁、河南两地工会组织就在大连创建了一个以农民工为对象的新型工会组织:大连•信阳(新县)进城务工人员工会联合会。多年来,按照“源头建会,属地管理,联合互动,双向维权”的运作机制开展工作,共为农民工解处维权案件近300起,为农民工争取追回各种补偿8000余万元。2007年初,大连•信阳(新县)进城务工人员工会联合会获得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批示,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等领导也多次对农民工联合会做出批示。河南省总工会也表示,将力促农民工输入地和输出地工会在农民工维权上的双向互动和无缝对接,加大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农民工工会是管理理念的创新。针对农民工双重身份和职业流动的特点,建立农民工工会,就要求工会解放思想,更新理念,与时俱进的创新工作。
建立农民工工会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1、建立农民工的工会组织存在不确定性。由于农民工还是一个松散的群体,处于城市社会的最低层,他们多集中在建筑、采掘、纺织、制造、服务等条件艰苦、污染较重的行业和收入较低的岗位就业。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基层组织部的调查显示:农民工以非正规就业为主,多数是临时工、季节工、承包工、小时工等,流动性大,组织程度低,与用人单位多数不签劳动合同,口头协议的占60%,劳动关系出现动态化、市场化、复杂化,无疑增加他们要加入工会组织的难度。农民工的上述实际和特点,决定了组织他们加入工会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和进行积极的探索。当前,农民工的工会组建工作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是在没有建立农民工工会组织的地方,他们想加入工会却加入不了;另一方面是建立了农民工的工会组织,但由于人员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出现会员流失,导致产生新的“空壳工会”甚至流于形式。
2、农民工自身履行工会会员义务的能力较差。《中国工会章程》规定:凡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机关单位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承认工会章程,都可以加入工会为会员。根据这一规定,农民工完全可以经申请加入工会组织成为工会会员,问题是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后履行会员义务的能力不容乐观。《中国工会章程》第四条规定,会员需遵守工会章程,执行工会决议,参加工会活动,按月交纳会费。第六条同时规定,会员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交纳会费、不参加工会组织生活,经教育拒不改正,应视为自动退会。但农民工的实际情况,要履行好上述义务是难度很大的。如交纳会费,会增加农民工新的负担;又如,已加入工会的农民工转移到未建立工会的地方、单位重新务工,如何保证他们正常参加工会组织生活?让农民工退会不是我们的目的,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让工会组织真正成为农民工的娘家才是我们的宗旨。因此,创造条件,采取措施,提高农民工履行工会会员义务的能力,也是当前各级工会组织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3、工会对农民工还缺乏凝聚力。一直以来,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农民工的就业、子女入学等方方面面遭受的是不平等的待遇。在这个过程中,各级工会组织的维权职能是缺位的,声音是微弱的,导致了各级工会组织在农民工群体中没有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和作用。从各地的调查情况看,农民工加入工会的热情并不高,原因之一就是工会对他们没有多少“吸引力”,相当部分农民工并不知道工会是一个怎样的组织,能为他们解决哪些实际问题。特别是对交纳工会费有一定误解和抵触情绪。与此对应的是,农民工更相信民间的维权组织和
维权英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还有,同一个单位的工会会员由于正式工、合同工身份的不同,享受的是不同的工会会员待遇,这极大地伤害了农民工的自尊,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会组织的形象。
各级工会的探索和设想:
1、要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组织起来。2004年1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了《关于组织各种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及机关的劳务工加入工会的通知》,要求各级工会做到“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并出台六大措施帮助农民工加入工会。去年省总工会等七个部门也联合下文,出台农民工加入工会的实施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最大限度地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各地都已进行了积极尝试,并积累了很好经验。各地工会组织要尽快行动起来,认真贯彻落实全总和省总工会下发的文件精神,结合实际,采取措施,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工加入工会。在制定会员发展办法的过程中,要加强调查研究,着眼于农民工的实际情况,使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更具操作性和灵活性。
2、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各级工会组织要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维护农民工的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劳动条件、社会保障等职工最关注、最直接的利益。要加强法制宣传,通过建立流动法制学校等形式,提高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要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等案件,要给予高度重视和及时帮助。要正确对待农民工自发成立的维权组织,切实加强引导,防止行为过激引发的事端发生和酿成社会不稳定。
3、要最大限度地消除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是党和政府作出的重要部署。作为工会部门,要充分利用职校等文化宣传教育阵地,开展农民工文化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就业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各级工会组织要努力争取政府劳动部门和用人单位的支持,积极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开放城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免费向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职业介绍领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规范企业招用工行为,从源头上保障和维护好农民工的就业权利。
4、努力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据有关部门统计,90%以上的农民工在工作之余只是与老乡、同事逛街、看录象、打扑克、喝酒或者睡觉,几乎没有业余文化活动,精神文化生活十分枯燥和匮乏。工会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对职工进行教育,各级工会要充分利用职工学校、工人文化宫等重要场所,努力为农民工提供适合他们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的文化设施、文化产品以及文化服务,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感受文明、享受文化、接受教育,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精神修养。【文化活动与大强度的工作如何协调?】
第三:咱们要研究些什么?
1.第二条的方向和设想、问题和解决经验。
2.以某地农民工聚居地为例,探索建立联盟的具体形式和管理办法?如青岛崂山区农
民工渔民:这些外来民工聚居在一起,都以帮当地渔民出海捕鱼为生,具有相同的职业、籍贯、身份、权利诉求。
3.研究典型的几种联盟形式和普遍的管理办法?探索农民工组织的一般特点、一般职
能、一般运行机制、一般管理办法?探索新型的可行形式、漏掉的职能、创新地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
第三篇:农民工工会
第一,背景、原因和成功的机会。
农民工信息匮乏,找工作难;知识不足,不签或不能解读合同;背井离乡,容易被欺诈;力量分散,不能保护自己;法律常识欠缺,不能寻求社会团体和法律帮助;缺乏维权的勇气,不敢抗争所谓的“当地一般做法”。
如果形成农民工联盟,(1)可以集中力量,形成类似于阿拉伯国家的欧佩克联盟,和雇佣方谈判标准工资,签订标准合同,要求基本保险、福利和休息,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以免于被欺诈和拖、压工资;(2)可以扩大知名度,获得更多的雇佣来源,提供更多、更优的就业选择;(3)可以逐渐摆脱农民工非农非工的尴尬地位,获得和正式工人相等的地位,使之在就业双向选择中获得和工人一样的尊重和待遇。
有哪些条件可以促使农民工联盟形成呢?(1)国家政策鼓励——国家政策倡导农民工增强阶层影响力,参与政治,维护权利;(2)有成功的经验可循——全国上下有几百个专门的农民工工会或联盟组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社会认同;(3)有政府和政协的专门指导——农民工组织大多受当地工会的间接领导和直接政策支持,大多受到法律组织的义务协助和志愿者组织的义务服务;(4)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大多数农民工的思想比较开明,视野广,受过雇佣方的压榨,维权欲望强烈,知道有农民工组织的存在和一些成功维权的事例,希望建立类似的组织;(5)有一定的农民工领袖可以充当管理者——这里分为两种人,一种是在一群农民工中具有极高威望的;一种是尝试过维权或在一定区域内的农民工权利非正式代理人,这种人身份相当尴尬,得不到被告方的认同,急需正名。
第二,研究方向和初步设想。
建立联盟需要什么样的主客观条件?
如何建立和管理农民工组织?
如何设定和行使联盟职能和权力? 农民工联盟成员需要具备什么素质?
如何处理联盟与工会、政府的协同关系?
如何进行实验性的联盟构建工作?
政府、工会、政协、志愿者协会、工商联等可以为联盟的建立、运行提供什么帮助? 怎样加强社会对联盟及其领导者、成员的认同?
怎样扩大联盟的影响力?尤其是扩大联盟的阶层基础和政府支持? …………
农民工联盟建立和管理的社会实践经验:
1.民盟贵州省委建议:探索以地域为纽带建立农民工工会。明确农民工工会的职能,确定农民工工会组织机构的产生和罢免机制。农民工会员身份可以在户籍地、打工地自由流转,立法规定农民工工会纳入现行工会组织管理,由市一级工会对各农民工工会的设立予以指导,对农民工工会会员资格予以登记认可,并对各农民工工会的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管理。同时,应引导农民工增强法律意识,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劳资双方的争议,以工会为依托使农民工的就业权及社会保障权逐步得到全面充分的保护。
2.“施工现场工会”这种流动工会组织;“一次入会、持证结转、全国通用、进出登记”的工会会员会籍管理制度,保障农民工会员流动不流失,失业不失会籍。
3.2008年6月,东阳市市总工会创新组织体系,在白云街道杨家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民工租住地工会。而后,市总工会将这一做法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截至目前,共组建农民工租住地工会26家,吸收农民工工会会员17287人,服务农民工8万多人。同时,市总工会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为不同类型的农民工提供维权服务,在早先提供法律援助、信访受理的基础上,开通了24小时维权热线电话,设立了心理咨询室等,方便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此外,租住地工会通过组织签订劳动安全承诺书、成立劳动安全员队伍、与家庭作坊式企业建立联合委员会等,切实保障农民工生命健康权益。
4.2003年11月,辽宁、河南两地工会组织就在大连创建了一个以农民工为对象的新型工会组织:大连•信阳(新县)进城务工人员工会联合会。多年来,按照“源头建会,属地管理,联合互动,双向维权”的运作机制开展工作,共为农民工解处维权案件近300起,为农民工争取追回各种补偿8000余万元。2007年初,大连•信阳(新县)进城务工人员工会联合会获得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批示,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等领导也多次对农民工联合会做出批示。河南省总工会也表示,将力促农民工输入地和输出地工会在农民工维权上的双向互动和无缝对接,加大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农民工工会是管理理念的创新。针对农民工双重身份和职业流动的特点,建立农民工工会,就要求工会解放思想,更新理念,与时俱进的创新工作。
建立农民工工会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1、建立农民工的工会组织存在不确定性。由于农民工还是一个松散的群体,处于城市社会的最低层,他们多集中在建筑、采掘、纺织、制造、服务等条件艰苦、污染较重的行业和收入较低的岗位就业。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基层组织部的调查显示:农民工以非正规就业为主,多数是临时工、季节工、承包工、小时工等,流动性大,组织程度低,与用人单位多数不签劳动合同,口头协议的占60%,劳动关系出现动态化、市场化、复杂化,无疑增加他们要加入工会组织的难度。农民工的上述实际和特点,决定了组织他们加入工会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和进行积极的探索。当前,农民工的工会组建工作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是在没有建立农民工工会组织的地方,他们想加入工会却加入不了;另一方面是建立了农民工的工会组织,但由于人员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出现会员流失,导致产生新的“空壳工会”甚至流于形式。
2、农民工自身履行工会会员义务的能力较差。《中国工会章程》规定:凡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机关单位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承认工会章程,都可以加入工会为会员。根据这一规定,农民工完全可以经申请加入工会组织成为工会会员,问题是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后履行会员义务的能力不容乐观。《中国工会章程》第四条规定,会员需遵守工会章程,执行工会决议,参加工会活动,按月交纳会费。第六条同时规定,会员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交纳会费、不参加工会组织生活,经教育拒不改正,应视为自动退会。但农民工的实际情况,要履行好上述义务是难度很大的。如交纳会费,会增加农民工新的负担;又如,已加入工会的农民工转移到未建立工会的地方、单位重新务工,如何保证他们正常参加工会组织生活?让农民工退会不是我们的目的,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让工会组织真正成为农民工的娘家才是我们的宗旨。因此,创造条件,采取措施,提高农民工履行工会会员义务的能力,也是当前各级工会组织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3、工会对农民工还缺乏凝聚力。一直以来,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农民工的就业、子女入学等方方面面遭受的是不平等的待遇。在这个过程中,各级工会组织的维权职能是缺位的,声音是微弱的,导致了各级工会组织在农民工群体中没有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和作用。从各地的调查情况看,农民工加入工会的热情并不高,原因之一就是工会对他们没有多少“吸引力”,相当部分农民工并不知道工会是一个怎样的组织,能为他们解决哪些实际问题。特别是对交纳工会费有一定误解和抵触情绪。与此对应的是,农民工更相信民间的维权组织和维权英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还有,同一个单位的工会会员由于正式工、合同工身份的不同,享受的是不同的工会会员待遇,这极大地伤害了农民工的自尊,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会组织的形象。
各级工会的探索和设想:
1、要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组织起来。2004年1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了《关于组织各种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及机关的劳务工加入工会的通知》,要求各级工会做到“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并出台六大措施帮助农民工加入工会。去年省总工会等七个部门也联合下文,出台农民工加入工会的实施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最大限度地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各地都已进行了积极尝试,并积累了很好经验。各地工会组织要尽快行动起来,认真贯彻落实全总和省总工会下发的文件精神,结合实际,采取措施,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工加入工会。在制定会员发展办法的过程中,要加强调查研究,着眼于农民工的实际情况,使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更具操作性和灵活性。
2、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各级工会组织要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维护农民工的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劳动条件、社会保障等职工最关注、最直接的利益。要加强法制宣传,通过建立流动法制学校等形式,提高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要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等案件,要给予高度重视和及时帮助。要正确对待农民工自发成立的维权组织,切实加强引导,防止行为过激引发的事端发生和酿成社会不稳定。
3、要最大限度地消除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是党和政府作出的重要部署。作为工会部门,要充分利用职校等文化宣传教育阵地,开展农民工文化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就业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各级工会组织要努力争取政府劳动部门和用人单位的支持,积极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开放城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免费向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职业介绍领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规范企业招用工行为,从源头上保障和维护好农民工的就业权利。
4、努力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据有关部门统计,90%以上的农民工在工作之余只是与老乡、同事逛街、看录象、打扑克、喝酒或者睡觉,几乎没有业余文化活动,精神文化生活十分枯燥和匮乏。工会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对职工进行教育,各级工会要充分利用职工学校、工人文化宫等重要场所,努力为农民工提供适合他们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的文化设施、文化产品以及文化服务,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感受文明、享受文化、接受教育,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精神修养。【文化活动与大强度的工作如何协调?】
第三:咱们要研究些什么?
1.第二条的方向和设想、问题和解决经验。2.以某地农民工聚居地为例,探索建立联盟的具体形式和管理办法?如青岛崂山区农民工渔民:这些外来民工聚居在一起,都以帮当地渔民出海捕鱼为生,具有相同的职业、籍贯、身份、权利诉求。
3.研究典型的几种联盟形式和普遍的管理办法?探索农民工组织的一般特点、一般职能、一般运行机制、一般管理办法?探索新型的可行形式、漏掉的职能、创新地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
第四篇:浅议工会如何创新服务农民工工作
浅议工会如何创新服务农民工工作
党的十九大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和群众学说的传承与深化,是对党的群众工作理论和工运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要在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加强对这一重要思想中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有关论述的理解领会,强化理论武装,始终坚持新时代工运事业的正确前进方向。
要自觉接受党对工会的领导。自觉把自己始终置于各级党委领导之下,以党中央的旗帜立场、决策部署为标杆,引导工会干部提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争做让党放心满意、让职工信赖认可的合格工会干部。
要不断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贯彻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各方面,落实到各级党委政府各项工作部署上,体现到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
要牢牢把握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引导广大职工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一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抓住发展的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
要依法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着眼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实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要继续推进工会改革创新。按照实践要求和职工愿望,坚定改革信心、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扩大有效覆盖,拓展服务职能,切实把党中央对群团工作和群团改革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近年来,浦城县总工会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积极探索服务好农民工的新方式,新途径,坚持抓基础、抓基层,突出重点,突破难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农民工,做好服务文章,在活动方式上做到新、活、灵,千方百计为农民工做好事、解难事,助推脱贫攻坚,为建设“美好生活”作出了新贡献。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我县目前非公企业总数为654个,非公企业工会623个,同比新增加10个,组建率95.3%,非公企业职工20747人,(其中:农民工12334人),非公企业工会会员19502人,(其中:农民工会员11754人),非公企业职工入会率94%,(其中:农民工入会率95.3%)。我县农民工务工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板材行业、建材行业和服务业。多数农民工为本地剩余农民劳动力,少部分为外地到本地务工人员。虽然目前经济下行,但我县农民工并未大量失业,目前,这些农民工大多情绪稳定,生活安定,并未对社会形成不安定的因素。
二、当前农民工最需要工会帮助解决的问题
(一)就业和创业信息的提供问题。一是在家待业的农民工多数愿重新外出务工,但由于信息不畅,苦于无招工信息,只好在家等待观望。二是部分想在家创业的农民工虽然有良好的愿望,想在种植业、养殖业上有所发展,但由于对市场需求不了解,创业项目难选择,不敢去干。因此工会应加强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和创业信息。
(二)农民工技能培训问题。农民工技能水平低,影响了农民工重新就业和创业。一是我县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对科技知识接受能力不强,在外打工多数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事体力劳动或在服务业从事简单的劳动,技能水平普遍不高,择业竞争力不强,影响了农民工就业。二是部分想从事种植、养殖业农民工普遍缺乏相关的种植、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影响了农民工自主创业。因此工会应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
(三)农民工生产生活困难问题。部分农民工家庭增收困难。我县农民工收入中劳务收入占了50%左右,农民工家庭的主要收入依赖打工的收入。农民工家庭一旦发生意外失业,家庭都会面临较大生产和生活困难,需要帮扶。
(四)农民工维权帮扶问题。农民工普遍有“三怕”心理,一怕出去找不到活干,二怕工资低挣不着钱,三怕干了活领不到工资。其中最怕的就是干了活却领不到工资。因此工会应该加大对农民工维权帮扶。
三、工会服务农民工的平台、载体以及方式手段和做法
(一)创新维权服务形式,为农民工解忧。一是打造网式维权服务。在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在组团工业园区建立工会工作站,形成“一中心、一站点”服务模式,派驻律师在站点接受职工(农民工)的维权咨询和法律援助。此外在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工地贴挂《农民工维权告示牌》50块,告示牌上写明职工(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内容、法律援助中心电话号码、律师联系方法,让职工(农民工)维权有依据、有门进、有人帮、有收获、增信心。
(二)转变干部作风,到一线去服务农民工。新形势下,农民工已成为产业的主体。工会工作重心必须下移。工会人员必须往一线安排,经费也重点往一线倾斜。我会从2017年开始,在组团园区工会工作站,安排了2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常年驻守开展工会业务工作;在职工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安排1名法学专业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开展职工维权工作;在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园区工会工作站和示范区工会“农民工之家”实行工作日誌登记、职工(农民工)来信来访登记和具体开展服务职工(农民工)工作登记制度。每个站点的工会工作者每个月要向县总工会汇报开展工作的情况。
四、问题和困难
(一)企业建立工会积极性不高,甚至认为建立工会增加麻烦和负担。农民工“无家”可归。
(二)农民工对入会意愿不强,好似入会要交会费,增加负担。
(三)农民工会员流动性大,有的会员不定时地到外地务工,管理难度大。
(四)大部分非公企业不重视工会建设,投入少,组织农民工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更少,影响企业工会活力和战斗力发挥。
五、意见和建议
针对农民工目前状况,建议:
一是加强企业主对建会好处的教育和动员工作,积极建立企业工会,让农民工有“家”可归;同时真正发挥企业基层工会为农民工服务作用,增强企业工会吸引农民工入会能力。
二是加强农民工入会的好处宣传,积极发动农民工入会。
三是各级工会高度重视农民工会员工作,在生产生活上多关心,积极解决农民工会员生产生活的困难和合法权益的维护,让农民工体会到工会组织是自己信赖之“家”,工会工作者是自己“娘家人”。四是加强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和提供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农民工就业率和创业率,助推脱贫攻坚。
近年来,县总工会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积极探索服务好农民工的新方式,新途径,坚持抓基础、抓基层,突出重点,突破难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农民工,做好服务文章,在活动方式上做到新、活、灵,千方百计为农民工做好事、解难事,助推脱贫脱困,为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带领贫困农民工奔小康做坚实的后盾。
第五篇:农民工工会建立和农民工利益问题
农民工工会建立和农民工利益问题
一、农民工工会建立的必要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到“十一五”末,我国农民工总数达2.42亿人,农民工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城市发展和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提到农民工这个词,现在人们总是将其和贫困、卑微这些词联系起来。一直以来,农民工始终无法真正的融入城市,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甚至威胁到社会的安定团结。现在农民工在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工资水平与福利待遇较低,不公平的薪酬结构和晋升机制,恶劣的工作条件,不完善的申诉机制,不确定的就业保障等。如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让农民工能够“体面”的工作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对于农民工来说,个体力量十分弱小,维权就一定要形成组织的力量。农民工权益遭到较普遍的侵害并且容易遭受侵害,相当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民工是在“单兵作战”。没有自己的组织作为载体和后盾,无法通过组织化的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又缺乏其他诉求渠道和手段,在与企业、雇主的交涉和较量中,势必处于弱势境地。一个社会集团力量的大小,往往不取决于它包含成员数量的多少,而取决于它的组织程度或组织形态。因此,农民工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形成与雇主相抗衡的社会力量,所以农民共需要工会这样的组织。
二、农民工工会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工会只面向和保护拥有城镇居民身份的职工,数以亿计的在城乡之间流动的农民工一直被排除在工会之外。直到2001年,我国新修订的《工会法》出台,才第一次把进城打工的农民界定为“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流动工人”,在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工拥有参加工会组织的权利。现在东南沿海很多地方都有农民工工会的实践,全国总工会、地方总工会和各基层工会也都积极吸收农民工加入。但是农民工加入工会的入会率还是比较低的,另外就是很多工会组织的性质更像是一个慈善机构,不是代表农民工群体参与劳资谈判,为农民工争取更多的权利或更优厚的福利,而是在农民工的权益受到侵害后,向资方索赔。这样工会的作用大大消减,不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所以,我认为应该建立以农民工为主体、让农民工自身有话语权和管理权的能够代表农民工在工作场所以及整个社会中利益的工会组织。
三、如何组建农民工工会
(1)法律要求:建立农民工工会首先要符合法律规范,这就要在建立农民工工会时报告上一级工会组织批准,并且农民工工会也一定要隶属于我国的工会体系,受中华全国总工会、地方总工会的领导。
(2)组织策略:要组建农民工工会,首先要获得农民工的支持,让他们了解农民工工会建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他们自身的权益,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而不是为了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监控;由于农民工群体知识文化素养普遍偏低,仅仅依靠农民工自发的组织、建设和运作工会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农民工工会的筹建过程中,就要积极寻求上级工会以及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支持.(3)管理方式:农民工工会应该通过选举来选出那些比较有权威和正义感的人来代表自己的利益,工会的选举必须民主公开尽力向直选发展,农民工工会的运作形式应该是自下而上的,让农民工亲自参与工会的管理和运作,这样大家才能相信工会。
(4)经费来源:在西方国家,为了防止资方通过财务帮助的方式控制工会,法律一般对企业资助工会持否定态度,一般禁止公会接受资方的援助。但是考虑到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农民工收入普遍偏低的现实情况,所以我国工会法肯定了企业资助工会,并把企业为工会提供经费作为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所以农民工工会经费的来源一方面是农民工缴纳的少量会费,另一方面就是所在企业拨缴的经费,另外一个来源就是获得政府的帮助。
四、农民工工会的作用
现在有很多的工会组织名存实亡,工会成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组织部门,并由组织高层进行工会人事任命,已经没有相对独立的组织和行动。大多只是在某些节日进行象征性的小福利发放及娱乐活动组织。而我们要组建的农民工工会要能真正代表农民工利益,发挥工会在改善农民工工作条件和工作报酬方面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点: 1.农民工工会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代表农民工与资方进行谈判,农民工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努力改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报酬,迫使资方完善就业保障。
2.农民工工会要为会员提供一个健全的申诉渠道,当会员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工会要能为会员提供保护,努力为会员讨回公道。全面、准确、及时地表达会员的意愿和要求,这是切实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前提和基本要求。
3.农民工工会能够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这不仅仅是指获得更高的工资和工作条件。现在农民工一直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容易受到歧视,农民工加入工会可以获得更多的与管理方打交道的机会,可以勇敢的与管理方抗争而不会受到惩罚,这样可以增强农民工的平等意识,而不是受资方颐指气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