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调研论文(破解农民工“维权难”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2 02:5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会调研论文(破解农民工“维权难”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会调研论文(破解农民工“维权难”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工会调研论文(破解农民工“维权难”的几点思考)

破解农民工“维权难”的几点思考

“农民工”这一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是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它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农民工权益是指农民工作为社会成员、国家公民应享有的权力和应得到的利益,包括政治权益、经济权益和社会权益等方面。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农民工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农民工在社会架构中的弱势地位短期内不会有实质性改变,绝大部分农民工只能选择从事收入低、劳动强度大、职业风险高的工作,并且在劳资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屡见不鲜,他们的维权之路步履维艰。

一、寻根究源,农民工维权难题与时俱生

农民工问题是现代化、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同时,东南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劳动力的需求急剧增加,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形成一个特殊的团体--农民工。随着改革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农民工改变了城市工业化劳动力欠缺的现象,从而加快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然而,他们在到城市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没有摆脱“农民的帽子”。他们的生命健康权、劳动就业权、子女的受教育权等仍然没有脱离二元城乡体制的束缚,而使农民工处于农村与城市的边缘、社会的边缘。

二、深入剖析,找准农民工维权难题的几大成因

(一)市场供大于求造成劳资双方地位不平等。城乡二元体制造成城乡经济的巨大差距,而城乡经济的巨大差距正是产生农民工的根本原因。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批农民离开世代居住的农村涌向经济发达的沿海经济发达区。这就造成了劳动力的过于集中,劳动力供大于求这就直接造成了劳资双方的地位不平等。

(二)法律保护的缺失导致农民工合法权益难以保障。法律是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依据。然而,健全农民工法律保护体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时下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司法程序繁琐、维权成本过高等现实又客观存在,使农民工合法权益难以得到维护。

(三)制度存在滞后性、不完善性。户籍制度是农民工问题的根源所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严格的城乡二元结构,最具代表意义的便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坚持“以农养城”的方针。但是,这导致了大城市与小农村的贫富差距,农民地位低下。户籍制度使国民产生了农村户口、城市户口之分,这使得农民被牢牢的控制在土地上而无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迁徙,户籍制度成为农民进城务工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在进城之后,农民工的权利也因此而得不到的切实的保障,无法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相反是无尽的歧视。

(四)农民工自身原因。一是教育水平虽有提高,但大部分农民工的教育水平仍处在初级教育水平;二是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极其缺乏,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往往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权利;三是他们经济收入很低,只能生活在城市的最下层。农民工在经济上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当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往往没有能力维护自身的权益。

(五)社会成员的偏见。农民工由于文化水平低,语言差异,长期从事脏、累、差的工作,受到城市的漠视、歧视:。一些城市居民无视农民工对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歧视农民工,唯恐避之不及;用人单位凭借自身的强势地位,随意延长农民工的工作时间,增加他们的劳动强度,拖延甚至克扣工资,对农民工和城市工人同工不同酬;新闻舆论导向对农民工存在一定偏见。

三、多措并举,切实破解农民工维权难题

(一)树立正确的维权理念,打牢思想认识基础。要做好农民工维权工作,离不开正确的维权理念作为内在支撑。一是依法维权的理念。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农民工维权问题,只有在法律和法治的框架内,从立法、普法、执法、司法等方面努力,才能使农民工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和实现。二是主动维权的理念。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不是以救世主的姿态给予他们恩赐,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主动地解决农民工维权最紧迫、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仅体现在个案维权和事后维权上,还应体现在农民工权益的建设上;三是有效维权的理念。农民工维权,不是一个政治口号,要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着力解决农民工社会地位与政策待遇上的问题,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具体工作,切切实实解决农民工的实际问题。

依法维权、主动维权和有效维权这三个方面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依法维权是是根本,主动维权和有效维权都必须在依法的前提下进行;主动维权是过程,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也是依法维权和有效维权的内在要求;有效维权是结果,是依法维权和主动维权所追求的目标。只有将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使农民工维权工作呈现出新局面。

(二)多渠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注重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连续实施的五年普法规划,经过20年多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农民的法律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农民工法律知识欠缺、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依法维权意识差仍然是导致他们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农民工普法上,应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农民工普法的异地协作机制。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大,开展普法往往存在农民工输出地“管不着”、输入地“管不好”的问题。这迫切需要农民工的输入地与输出地加强协调配合,定期通报情况,反馈信息,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共同寻求解决方案,成普法合力。

2、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活动。一是印发宣传单、小册子,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相关法律知识进行宣传;二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现代传媒进行宣传,扩大普法的覆盖面;三是通过开展法律咨询、专家答疑等形式,帮助解决农民工维权中的个案问题;四是在农民工聚集区开办法制宣传栏,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引导农民工自觉学法用法;五是通过农民工身边的维权案例来进行宣传,增强普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六是在农民工集中区域,对某些有一定文化素质、热心维权工作的农民工进行培训,使之成为法律明白人,帮助其他农民工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产生学法用法的辐射效应。

3、切实增强普法的实效性。任何内容的普法都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和载体才能反映出来,要力戒普法工作存在的雷声大、雨点小,重造势、轻效果的倾向,不断增强农民工普法的实效性。要通过普法,增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引导农民工通过合法的渠道和途径来反映诉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时,切实保障必要的经费投入,并建立起完善的评估和考评机制,使农民工普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依法治理,促进用工单位和执法单位依法办事。

1、积极引导用工单位依法办事。一方面,要加强对用工单位的法制宣传教育,使他们主动遵守和执行国家关于农民工劳动合同、工资、工伤、保险等方面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加大执法监察力度,针对用工单位存在的种种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起“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的制度体系,对违法者坚决予以惩处和打击,为农民工维权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提高行政执法效能。有关执法部门要强化措施,努力提高农民工维权效能,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保障农民工的知情权。职能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杜绝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采取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事制等便民利民的服务措施,方便农民工维权。

3、提升维权网络化、信息化水平。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单位的工作,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农民工维权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对各有关单位实行微机联网,保持信息互通、资源互享,以利于提高执法单位办事效率,为农民工维权创造便利条件,使其合法权益得到更快更好的保障。

(四)做实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切实解决农民工“打官司难”的问题。

1、强化基层法律援助机构的组织建设。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是法律援助工作的最基层组织,必须加强其组织建设,努力适应农民工法律援助的需要。

2、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提高法律援助供给能力。一方面要降低法律援助的准入门槛,对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要简化程序,快速办理。另一方面对法律援助服务要高标准,严要求,细化办案质量控制措施,建立完善办案质量管理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法律援助质量,使受援人的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3、加强经费保障,落实政府责任。各级政府要落实法律援助的政府责任,切实加强法律援助的经费保障。一是建立以政府拨款为主渠道的最低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法律援助制度正常运行;二是通过建立农民工法律援助基金、募集社会捐助资金等渠道,分担政府经费的不足;三是建立农民工法律援助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人员加入法律援助队伍,为农民工提供无偿法律援助,作为法律援助经费不足的补充;四是通过发行法律援助彩票筹集法律援助经费。

(五)修订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为农民工维权提供法律依据。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其实质是农民工作为公民应享有的法律上的权利问题。农民工维权难的根源不仅在于我国长期存在着的城乡二元结构,而且源于对农民工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法律上的缺位。农民权益的维护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还停留在政策层面上,法律上的保护措施还很不够。现行法律中,还没有一部关于农民权益保障的法律,一些与进城务工人员有关的法规或司法解释中,明显带有计划经济时代或城乡二元化的烙印,这种现象必须改观,要适应新形势农民工维权工作的要求,对现行某些法律法规进行废、改、立,建立一套相对完备的农民工维权法律体系。

第二篇:农民工进厂 受伤维权难

农民工受伤维权难

我叫薛二憨,今年57岁,是土沟乡铺路村的一个土农民,常年种几十亩地为生。2011年娶二媳妇子家里塌了几万块饥荒,种地实在是没法还钱,我和老婆子商量俩口子出来打工挣几个钱还债。2012年3月份,我进了河曲县沙坪煤矿的洗煤厂,寻了个打扫卫生的营生,挣钱养家糊口。

我在洗煤厂具体做的是扫路的营生,一个月挣将近一千五百元,省吃俭用想三五年还完债,就松口气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3年3月3日,我像平常一样打扫卫生。扫完后,沙坪洗煤厂外媒站装载机准备倒垃圾,我就在旁边帮忙。再平常不过的事,可是突然间装载机开着就朝我的前胸碾过来了。我躲闪不及,结果我眼前一黑,醒来胳膊就血肉模糊了。带班人员和装载车司机当即把我送到了河曲县人民医院,伤口在河曲县县医院缝合。

万幸,我还活着,如果装载机再往里挤一点,挤着胸脯就没命了。你说好端端的装载机怎么就开到人身上了,咋就停不了呢?装载车司机说是装载机刹车不管用了。哎,原来这不是天灾,是人祸啊。晋神沙坪矿那是咱河曲数一数二的单位,洗煤厂规模也不小了。我想不通,装载车刹车失灵,怎么还能继续作业呢?

我在县医院急诊科输液几天,胳膊上的皮肤是好了点,可是还肿着,皮麻的没啥感觉。这才反应过来,情况不好。河曲县医院急诊科大夫初步判断疑似神经损伤,建议我到上级医院治疗。经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人民医院检查,专家说至少需要近两年时间用药治疗。沙坪洗煤厂的领导对我的病情漠不关心。每次药用完后,总会断药。我打电话曾跟那里的相关领导要过药,起初刘小平、李学斌等领导推诿说,要向领导汇报,可是连续等了一个星期也杳无音讯。再到后来干脆电话也打不通了。我只好找到厂里,几经周折好不容易见到杨晓东厂长,他却说那药无法报销,药费他负担不起,便走了。我没办法只好拖着病胳膊等个说法,第二天等来的是劳务派遣的李连恒。在他的协调下,任国鹏答应继续配合治疗。我重新回到医院等待。又等了约一个星期的时间,厂里派人送到一包药,县医院的医生建议不要随便用,说不是治疗神经损伤的药。我再次去洗煤厂,找到了副厂长任国鹏。他找了一个叫做吕广林的人进行协调,厂里勉强再次同意配合治疗。可是,回到医院后厂里变卦了,左等右等又无音讯。我再次去洗煤厂,厂长提前安排了保安,拦着我不让进办公室,他本人却说有事顾不上和我说话,坐车离开。后来河曲法律援助所的张青山、白三林介入,在他们的协调下好不容易要了一个疗程的医药,并说厂里想一次性了结此事。药用完后,又不能续上也没有厂里的任何消息。手头困难,没办法,我只好再次找厂里。就这样我到厂里不下十几次,每次到了厂里,杨晓东厂长要么让我找任国鹏后,他自己离开,然后任国鹏说自己是副厂长管不了这事;要么派保安拦着我,厂长说有事顾不上便扬长而去。每次要到药的人总是第三方介入的人。我的胳膊就这样耽搁着,被碰五个月,治疗两个月左右。我的病就这样断断续续艰难地看着,生活费更只能是东借西借。我的胳膊什么时候才能康复?我的胳膊还能好起来吗?我以后的生活可怎么办啊?我是多么担心、害怕自己的胳膊就这样子拿不起来啊……

这么大厂子,找个负责人真是难啊。农民工在厂里做营生,出了事想维权真是难啊。杨晓东厂长,他是一厂之主,在我心目中可算得上是位了不起的大人物啊!可自从这件事发生后,我对他有了新的认识:不负责、无担当,遇事逃避。洗煤厂在我心里头是个大摊子了,可是安全问题怎么这么频繁呢?就不能好哈管好安全吗?出了问题难道就可以不负责任吗?

第三篇:关于农民工维权的论文

《合同法教程》期末考察论文

浅谈农民工问题与维权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年**月**日

《合同法教程》期末考察论文

第 2 页

浅谈农民工问题与维权

摘要: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狭义的农民工,一般是指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广义的农民工既包括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也包括在县域内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新时期,农民工阶层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是指由宪法和劳动法所规定、由劳动法和刑法所保障的权益,是农民工作为劳动者所享有的特定的角色权益,是一种与劳动相关联的利益、自由、资格和能力。其表现为劳动就业权益、获得劳动报酬权益、休息权权益、职业安全权益、职业培训权益和社会保障权益等

关键词:农民工,劳动合同法,权益,维权

《合同法教程》期末考察论文

第 3 页

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在中国社会的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社会对于农民工权益的保护确实很不乐观的。农民工权利得不到实现,利益得不到保护,而针对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法》出现后,农民工的权益才被真正意义上的提上法律条文中来。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基于《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农民工权益的维护问题。

一、《劳动合同法》的产生及农民工的现状

(一)、《劳动合同法》的产生

被视为迄今为止取得最大社会共识,肩负着千百万劳动者期盼的新劳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终于在2007年6月29日破茧而出,并于2008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自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在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过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作为调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劳动合同双方的法律地位,为规范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劳动合同法较之其他合同法律规范,是有着自己鲜明特点的,它更多的是体现了国家政府对劳动合同关系的干预,着重保护劳动合同关系一方当事人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既体现了我国劳动合同立法的人性化,同时也与我国目前的法制建设的现状相适应,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农民工的现状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煤炭、造纸、耐材、建材等行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批外来农民到城市就业、创业和发展。这些人员来自农村,多数在煤矿、建材、耐材、建筑、餐饮、服务等行业和其他脏、累、苦、险等工种岗位工作,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促进我国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合同法教程》期末考察论文

第 4 页

这些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屡屡受到侵犯,尤其是一些私营企业主,只重经济效益,不重视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因此,如何保护好农民工的权益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农民工权益纠纷及维权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农民工权益纠纷,就目前而言,主要包括追索拖欠工资或劳动报酬纠纷、工伤或人身伤亡赔偿纠纷、社会保险保障纠纷、社会福利待遇及相关权利纠纷等。由于农民工的特殊身份,使这类纠纷的处理比之城镇企业职工就更为困难复杂。

第一、农民工权益纠纷的性质难以确定,司法实践中有不同的认识和处理结果。主要焦点是何种法律关系,即是属于劳动关系或是雇佣关系(或称劳务关系)。如果持劳动关系的观点,则要求农民工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如果认为是雇佣关系,则会主张由人民法院审理。目前,已经出现对同类案件分别由劳动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受理,并且分别使用《劳动法》和《民法通则》等不同规定作出裁决,其结果也回然不同的情况,但还没有统一的法律规定去界定。撇开理论争议不谈,仅就这种混乱状况而言,也应当尽快通过立法手段加以解决,避免出现法制不统一的类似现象。

第二、对农民工权益纠纷的诉讼主体认识混乱,导致仲裁或者诉讼结果缺乏公平性

㈠ 在违法承包、转包或分包工程的情况下,“包工头”逃避了应尽的责任并不当得利:⑴ 原告不适格问题。农民工权益纠纷大多是共同诉讼,起诉或申请时往往是“包工头”或其指定的农民工代表作为原告(或申请人),所追索的款项中虽然包含农民工工资,但也将违法承包的拖欠工程款一并进行诉讼。由于案由不是承包纠纷,所以不会按照工程承包合同纠纷处理,“包工头”避免了应当承担的责任,得到了其通过正常法律渠道所不能得到的利益,从而损害了合同另一方的国家、集体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⑵被告不适格问题。如果“包工头”失踪、没有支付能力或恶意欠薪时,就会以有资质的发包人为被告,并由其承担责任,而且还没有赋予发包人相应的追偿权;⑶ 被告漏列问题。如果发生工伤事故或其他责任事故等,有资质的发包人、转包人或分包人成为被告或被申请人,而无资质的“包工头”则不承担任何责任。这样,“包工头”一方面按照承包合《合同法教程》期末考察论文

第 5 页

同享受权利,另一方面却可以不尽任何义务;④ 原告、被告主体混乱问题。现有法律制度下,“包工头”可以以实际施工人的原告身份起诉发包方索要工程款,又可以动员手下农民工将自己连同发包方作为被告起诉索要民工工资,甚至造成重复诉讼和裁判,致使发包方超出承包合同多付工程款,而“包工头”得到了在订立合同时所不能得到的利益。

㈡ 不同的诉讼途径形成了不同的诉讼主体和法律后果,出现了法律上和事实上的不公平:如果按照劳动关系处理,在请求仲裁时,具有合法资格的用人单位或雇主则成为责任主体,而没有依法办理登记手续的用人者则不受劳动仲裁的管辖,不是合法的责任主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仲裁“惩罚”的是守法者。但如果按照雇佣关系处理,责任主体就会包括所有与使用农民工相关的的当事人,而且要按照民法的规定以合同双方当事人的过错责任大小分配责任。所以,选择仲裁或是法院诉讼,责任主体是不相同的,结果也是不相同的。事实上,农民工在这种情况下,只会选择劳动仲裁,哪怕是他和发包方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任何事实劳动关系。现在的问题是:,在同一法制下对同一类案件适用不同的法律、不同的处置程序和产生不同的法律结果,是不是农民工维权法律制度不成熟的表现呢?是不是应当尽快结束这种状况呢?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思考并作出回应。

第三、劳动仲裁和法院诉讼的程序烦琐复杂,导致诉讼经济、时间成本巨大,农民工合法权益不能及时维护。根据《中国农民工维权成本调查报告》的资料,农民工维权需要的最短时间是11-21天之间,需要的花费为921元。但从时间成本看,这仅仅是直接参与处理纠纷的时间,而不是维权需要的期限。实际上,农民工维权案件经过一裁二审和执行的一般期限至少在六各月左右。如果是工伤,还要经过认定、复议和诉讼阶段。时间会更长。从经济成本看,实际支出将远不止这些。那么,对于身在异乡的农民工而言,很显然是雾里看花,镜中望月。因为,设置的这种烦琐程序不仅是一堵拦路墙,而且也使许多人望而却步。试想:农民工为了一千或三千元的工资,会不会拿出上千元钱、花半年时间利用这种烦琐的程序去维权呢?何况,法律并不保护维权期间的经济损失。

第四、立法保护滞后,政府维权组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民工维权缺乏基础保障。党和政府重视农民工维权工作后,有关部门包括社会和劳动保障部门、建设部门、工会、司法等都有了相关的文件和政策,但至今并没有出台统

《合同法教程》期末考察论文

第 6 页

一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没有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行政规定和司法解释互不照应,甚至还出现法律冲突或不衔接等问题,立法严重滞后。劳动监察部门作为政府劳动执法的行政机关,没有查封、扣押、冻结、变卖财产等可以维权的手段和权利,工会、妇联等组织也没有有效的维权措施,劳动仲裁、人民法院相互推委和扯皮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所以,虽然管理农民工维权问题的部门较多,措施不少,表面看起来,农民工维权红红火火、非常热闹,但效果并不明显,农民工维权状况仍不容乐观。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应当值得深思。

第五、用工主体混乱、法律执行难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民工维权困难重重。由于对农民工没有建立国家保障机制,农民工大多又是季节工,用工单位也是临时用工,所以,用工单位都不愿意承担农民工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本应属于社会保障机构承担的巨大风险,致使非法用工主体大量存在。而非法用工主体基本上无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实现,真正的合法用工主体也没有应付这种风险的经济准备和经济实力。而作为最终责任主体的国家也没有这样的基金准备。所以,经过维权程序的裁判文书,有很大一部分基本属于“法律白条”,难以兑现,其结果会使农民工雪上加霜。

三、《劳动合同法》对于农民工权益的保护

(一)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相对较低问题。

农民工不签劳动合同的情况是相当普遍的,2004年大连市约九成的农民工每月与用人呢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这种情况并非偶然性,这也使得农民工在日后发生劳动争议时无法实现自身权利的有效保护。新的《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事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14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冲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些规定的实施,也就促使用人单位积极的与作为劳动者的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用以避免因违法而造成的成本计算。这样在发生劳动争

《合同法教程》期末考察论文

第 7 页

议时,劳动合同就会成为农民工合法权利的有力凭证,可以较好的实现其合法权利的保护。

(二)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拖欠工资是农民工遇到的一个最为严重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将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影响。《劳动合同法》第30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额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在这种法律规定下,将讨薪纳为法律保护的范畴,并具有普适性,这就大大降低了农民工讨薪的成本,更加有利于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新《劳动合同法》规定: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有9 项内容必须明确,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要明确双方名称;明确劳动合同期限;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明确工作时间和休息产假;明确劳动报酬;明确社会保险;明确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它事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它事项。第38条将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作为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之一。第49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劳动者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制度。”第50条规定用人了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时,须在15日内未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以上的规定,为农民工社会会保险的缴纳、转移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得农民工在劳动的过程中能够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的机会。

(四)农民工工伤赔偿问题。

《劳动合同法》第17条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作为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第45条规定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劳动能

《合同法教程》期末考察论文

第 8 页

力的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情况,须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这也就充分保护了农民工的人身权利,为其获得工伤赔偿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五)农民工人身自由保障问题。

《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了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规定“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作用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告知用人单位。”第84条对用人单位类似违法行为做出了具体的惩罚的规定,这对用人单位起到了一定的规制作用,从而保障了农民工的基本人身权利不被侵犯。

四、农民工如何利用《劳动合同法》维权

一)、提高自身素质,学法懂法用法。能签定书面合同的,就不搞口头约定;能签定劳动合同的,就不签定聘用合同或者劳务合同。因为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不同,前者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发生工伤、工亡等劳动关系纠纷适用劳动法律,待遇较高,赔偿数额较多;劳务关系(如装空调、雇保姆、学生打工)适用《民法通则》区分过错责任,按民事赔偿处理。

二)、依法签定合同,维护合法权益。

1、入职前,先签约。

2、签约时,劳动者对工作内容、地点、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拥有知情权。

3、劳动者在满足“已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或“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条件后,便可以与用人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4、劳动者有权抵制违章指挥。

5、劳动者有权单方解除合同。

6、对弱势群体特别保护。第42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的,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①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②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③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合同法教程》期末考察论文

第 9 页

医疗期内的;④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⑤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加入工会组织,依靠工会维权。工会是“职工之家”,加入工会,就如回到温暖的家,一旦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就可找工会组织维权。维护劳动者权益是工会的神圣职责。各级工会要积极为广大劳动者说话办事,致力于解决实际困难。《劳动合同法》有11个条文赋予工会监督职权。

四)、注意收集证据,依法追讨工钱。被老板拖欠工资,应当通过正当途径解决,不能采取过激行为或者暴力手段,否则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钱没有讨到手,自己先锒铛入狱。平时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合同书、花名册、电话簿、工资单、工资卡、出勤卡、工作牌号或者工作量单,必要时请同事出来做证,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实存在劳动关系。企业拖欠工资有三种常见情况:①未及时给予报酬的;②未依法缴纳社保的;③加班不付加班费用。按照《劳动法》第44条规定:①平时加班的,支付150%的工资报酬,②双休日加班的,支付200%的工资报酬,③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支付300%的工资报酬。对于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员工可以到人民法院申请开出《支付令》,由法院督促企业还债,如果企业有正当理由,可以提出异议,企业无钱支付,不是正当理由。使用这种办法讨债,合法、方便快捷。债权人可以绕过繁琐的仲裁和诉讼程序,直接申请《支付令》,15日后申请强制执行。万一《支付令》失效,就要及时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决定不服的,应该在法定的诉讼时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讨被拖欠的工资。否则,一旦超过诉讼时效,就有可能丧失胜诉权。

总的来说,无论我们拥有怎样强大的法律支持,如果在我们实施的过程中,难以以适当的方法进行维权,那么,我们农民工权益问题就依然得不到实质性的维护。真正需要的还是我们的农民工朋友能够知法懂法,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维权;而我们社会大众,要以关怀心对待农民工,要在法律的监督下依法行事。

《合同法教程》期末考察论文

第 10 页

参考文献:

1、苏号朋,《合同法教程》,2008-0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冰斗灵龙,《〈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权益保护之利弊分析》,2010-08,西陆尖锐前线;

3、田亚平,《浅谈〈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问题的影响》,2009-10,东北林业大学;

4、刘喜全,《关于农民工权益问题的法律思考》,2006-12,青海海东;

5、吴玥,《农民工如何维权----浅谈〈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的保护》,2008-07,北京大学法律信息网。

第四篇:工会农民工维权工作汇报材料(三页)

工会农民工维权工作汇报材料

为有效解决农民工劳动争议,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构建“工会+检察”劳动争议检调对接工作机制,整合各方力量,积极为农民工排忧解难,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一、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构建农民工维权防护网。

建立“工会+检察”劳动争议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工会、检察院在劳动争议纠纷调处中的部门优势,以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案件做好调处工作,推动解决引发劳动争议纠纷的深层次问题。区委政法委、区总工会、区检察院等单位,成立劳动争议检调对接工作领导小组,单位负责人任组长,有关内设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共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单独设立劳动争议检调工作室。制定《关于建立“工会+检察”工作机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实施意见》的文件,明确任务目标、基本原则、工作机制和工作要求。利用检察院自主研发的“依法治区信息共享监督平台”,实现涉及农民工案件线索网上移送、网上办理和网上反馈,实现劳动争议信息共享。

二、创新司法办案模式,充分发挥检察监督职能。

一是充分发挥行政检察职能,做好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行政检察“一手托两家”,既监督法院的审判活动,又监督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区检察院在做好行政诉讼监督工作的同时,协同行政执法机关共同化解行政争议。比如,某建筑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260余万元,几十名农民工多次上访,造成不良影响。区检察院及时调查核实案情,支持人社部门约谈建筑公司相关负责人。经多方不懈努力,建筑公司支付了拖欠一年多的农民工工资,有效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

益。二是扎实做好民事诉讼监督工作,切实破解农民工诉讼和执行难题。对农民工申请的民事诉讼监督案件,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优先办理。比如办理的张某等六人申请执行监督案,某建筑公司拖欠张某等六人工资款68万余元,经过法院调解,支持了当事人的诉求。但是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后,迟迟未得到执行,六人多次信访。区检察院受理后及时展开调查,多方查找,查明被执行人有到期债权可供执行,在及时督促人民法院采取执行措施同时,与法院共同作

当事人的和解工作,破解执行障碍。人民法院将到期债权扣划后直接支付给了当事人,取得了案结事了的良好效果。三是有效运用支持起诉职能,以诉讼方式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在“工会+检察”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行政机关优先处理、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援助、人民法院缓免交诉讼费等工作机制,切实有效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同时,发挥检察机关的检调对接机制,在调查核实案情的基础上,积极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把问题解决在诉前,为当事人减少了诉累,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扎实履行职责。

农民工是弱势群体,缺乏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自身合法权益极易遭受侵害。近年来,**始终注重对农民工利益的维护,分别以支持起诉、诉讼监督、非诉执行等有效方式开展检察监督,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王某某受雇于丁某某,在其承包的工地打工,丁某某拖欠王某某劳动报酬19800元,王某某通过工会向检察机关申请支持起诉。案件受理后,区检察院在多方了解案情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五方协同机制,主动“上前一步”,与工会、住建、人社、法院等部门共同作各方的工作,促成王某某与发包方达成和解协议,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节约了司法资源。农民工特向检察机关送来锦旗致谢。今年以来,针对农民工欠薪问题,区检察院与工会、人社局等单位联合开展清理活动,共受理农民工欠薪支持起诉案件11件,达成和解2件,支持起诉8件,终结审查1件。

第五篇:新时期工会维权工作调研与思考

新时期煤矿企业工会加强维权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工会是员工利益的代表者,维护作为工会组织的一项基本职能,是全总在工会十一大上首次提出来的。2003年,王兆国提出“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会工作方针,以此推动劳资合作共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2006年底王兆国又鲜明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倡导“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这一最新提法,集中反映中国工会维权工作的新探索新经验,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指明了前进方向。

国民GDP持续增长,给煤矿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广角上看,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抢抓历史机遇,掀起二次创业狂潮,剑指“千、百、亿”宏伟目标,现代化矿区打造已初具规模。定格公司内部管理活动,矿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地面环境建设如火如荼,但磕磕绊绊的“扯皮事例”依然不少,波及劳资关系、薪酬分配、管理考核等诸多方面,而工会作为员工权益维护的主体,其作用发挥如何?履职现状怎样?主动维权使命如何担当?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调研,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煤矿工会维权存在的问题

煤矿工会履行职责,一惯做法是围绕安全生产中心工作来谋划、来落实,企业也按此要求评价工会工作成效。煤矿工会主抓群安工作、扶贫帮困、劳动保护、文体活动等具体事务,实则上是煤矿内部管理的进一步深化,是矿区阶段性工作所需的补充和完善,工会组织为企业服务仍占主导,为员工利益博弈而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工会组织也因此常陷于员工群众诟病之中,维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思考。

(一)维权手段丰富不够

工会维权靠什么?最重要的手段是依法、依规、依章。工会的维权职能,在《劳动合同法》和《工会法》中都有明确规定。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却没有那么顺畅。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工会组织的地位和权利是“很高”“很大”的。企业重大决策要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开除职工要事先通知工会,企业违反劳动安全法规,工会有权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员工工资工会有权代表职工与经营者平等协商,签定集体合同,等等,还有很多权利。但是,这些权利缺泛强有力的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常常被动趋同于企业的管理行为之中,导致员工群众遇事常“绕道走”,找企业领导的多,走工会维护程序的少。

(二)维权渠道畅通不够

近几年,煤电公司二级单位不断拓宽工会维权渠道,相继成立 “模拟法庭”、“劳动仲裁办公室”、“工会维权办公室”等部门,承接员工权益调处工作。之所以目前维护工作还不到位,关键在于源头维护渠道梗阻不畅。在企业上层参与中,工会组织的话语权“份量”比较有限,涉及工会利益、职工利益的敏感或难点问题,很怕给上级领导添乱或引起上层领导的责难与不悦,致使问题回避。在基层,民管会成员,职工代表是参与源头维护的主要力量,但许多代表徒有其名,更谈不上源头参与和维护,员工利益诉求能不能得到解决,常常是队长、书记拍板定夺,看似畅通的维权渠道至上而下都有阻碍,源于机制和履职弊端没有得到匡正。

(三)维权成本投入不够

维权成本投入,一是物质载体、经费和人员投入。如设立劳动仲裁厅、建立救助中心等需要投入物力、人力和财力,实施法律援助、调查办案更需要资金投入,在目前劳动用工吃紧、工会经费总量不高的情况下,又有多少企业敢于在这方面投入呢?二是精神成本投入。工会干部维权,常常顶着多方面的精神压力,周旋于弱势群体和侵权强势群体之间,在两者矛盾的交织中,工会处于两难的境地。反映真实情况,替职工说话,怕领导不认同,自己今后的日子不好过;不替职工说话,权益维护浅尝辄止,又违背职业道德和员工意愿。面对决定自己命运的企业班子领导,情愿冒着风险干事的工会干部不会太多,当企业管理行为触及员工利益或引发利益纠纷时,只好无奈地变维护为维持,弄得身心疲惫。

二、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成因,笔者通过调研认为与工会主席角色错位、现行体制约、维权互动性差等,有着必然的联系,亟待解决。

(一)工会主席“角色”不清

煤矿改制之后,企业的工会主席一职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任,基层工席由普通员工兼职比较普遍。大批兼职工会干部整天忙于应付上级会议以及烦琐的事务性工作,工作精力很难专注,常常在应急、应景忙碌状态下工作,很难保证样样出彩。角色定位不明,致使角色用功程度不一,强化、淡化、模糊皆有之,而被强化的往往是党政的角色,淡化的是工人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角色,模糊的是在多种角色中力求寻找平衡。

(二)组织行政化倾向明显

企业工会在组织序列和机构设臵上,基本上是受同级党委领导的,实际上起到了一个具体办事部门的作用。工会领导受同级党委和上级工会双重领导,虽说是相对独立的一级组织,但实际地位并不是很高。至下而上看,专职工会干部不多,薪酬待遇比较低。这种体制下,工会主要精力、物力和人力,耗费在企业党政安排的具体事务当中,而工会最基本的维护职责,深入推进是大受制约的。工会干部职务升迁,靠企业党政定夺,活动经费靠行政补给。工会干部也是企业一员,也领取企业工资,当企业员工权益的遭到侵害时,很难摆脱自己的利益取向,很难站在员工层面“全心全意”维护员工利益。

(三)维权互动支撑乏力

干过煤矿的人都知道,生产科室抓安全生产、保企业员工饭碗;经营部门当家理财、保企业资本运营;群团部门抓文体活动,思想宣传、保企业“软”实力的提升。平常间是“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职责指向清楚、分工明确。煤矿工会谈维权,实则上等同于化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制造”出来的利益矛盾,是全局性工作,光靠工会组织去跑路,去当“灭火”队员,实在有些免为其难。这就需要部门支撑和互动,需要部门协同作战。但明确职责指向,这时候就变成人为设臵的“壁垒”,部门领导有责任心、大局观意识尚可补救,反之则阻碍“大维权”格局的营造,影响利益矛盾的化解效率,甚至导致问题久拖不决。另一方面,维护职工权益所要依仗《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但执法主体是政府部门及人民法院,目前,煤矿在这方面的衔接和运作体系并没有完全到位,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撑互动也比较少。

(四)“双维”观念削弱维权诚意

工会组织怎样维权?持双向维护观点的比较多,但从工会组织的群众特性来说,在整体利益与具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在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激烈碰撞”中,工会本能应该站到员工弱势一边,在原则允许范围内为员工说话办事,维护员工利益。片面强调维护企业利益,忽视员工利益,这是放弃了工会最重要的职责,是为自身维权不作为找借口、下台阶。

(五)工会干部素质有待提高

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工会组织维权活动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会干部队伍素质要求更高。目前,许多工会干部知识结构老化,不懂法律、不懂经济、不懂管理的大有人在。因此,在劳动关系协调工作中束手无策;在参政议政中提不出有分量的建议;有的在维护中谨小慎微,畏首畏尾。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工会基本职能的发挥。

三、对策建议

工会要切实有效的履行维护职能,就必须针对维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笔者结合煤矿企业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忽视工会工作就说不上依靠工人群众。煤矿企业要安全发展,更离不开工会组织和工人群众的积极参与。因此,企业党、行领导人,首先思想认识要转变过来,不能把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看成是同企业叫板唱“对台戏”、是在找企业管理的“茬子”,相反要认识到工会履行维护职能,也是在帮助企业化解内部矛盾,赢得稳定的外部发展环境。其次,企业党政要不怕亮丑、敢于揭短,听得进工会的意见和要求,放手让工会组织履行维护职责。最后是关注工会建设,给予必要的人、财、物保障,坦诚帮助工会组织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

(二)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企业管理制度具有刚性特点,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操守,管理制度确立之时,并未充分保障员工群众的主人地位及权利,民主管理推开之后,员工地位及权利有所提高,但企业管理“短板”没有消除,后勤保障与员工物质文化所需仍有差距,矛盾就会滋生出来。因此,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实际上就是消除矛盾“滋生源”,筑牢维权第一道关口。根据笔者的工作实践,个人认为应建立以下制度并严格执行。一是建立并坚持源头参与、超前维护的制度。企业重大决策、重大事项要在职代会、听证会上通过后出台,确保制度得到员工群众的最大认同;二是建立并坚持逐级维护的制度。要向抓安全生产一样调动企业各部门的维权能动性;三是建立并坚持常规检查监督维护的制度。工会要指派专职人员进基层、进社区、进作业现场,主动跟进,检查指导基层工会的维护工作。

(三)勤学苦练,提高素质。

工会的维权工作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影响幅度宽,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因此,工会组织务必要创新学习方式,敦促工会干部苦练维权基本功。法律是维权的“尚方宝剑”务必学懂会用;沟通协商、心理疏导等常规技巧要娴熟驾驭;维权“实战”案例注意总结,融会贯通;工会干部还应一日三省,塑造有正气、有勇气、有骨气的人格形象,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要树立感情到位、措施到位和责任到位的敬业精神,自觉地站在员工群众的立场上,堂堂正正地维权。

(四)建全机制,合力维权。

新形势下煤矿工会维权单兵作战是不行的,保证其有互动、有支撑还得从健全机制上动脑筋、想办法,能源集团松藻公司渝阳煤矿工会已率先进行有益的尝试。

1、建立专职维权机构。矿工会成立专职维权办公室,选齐配强维权班子,建立起以工会主席为组长的各级工会维权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受理、调查、处理、答复员工诉求,维权员工合法权益。

2、健全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一是建立工会裁决权制度。对涉及员工合法利益的事项,维权办公室要充分发挥作用,按照政策规定,公正地作出裁决,真正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二是完善源头参与制度,健全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对涉及员工利益的政策文件进行审议。

3、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一是推行工会维权特派员制度。在基层队派遣工会特派员,站好维权第一站道岗。二是要把员工利益诉求制度化。工会要定期走访员工群众,对不合理的利益诉求做好疏导工作,对合法利益的诉求,要努力搭建好协调平台,切实维护好、解决好。三是要使员工利益诉求规范化。建立以工会组织为员工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凡是员工利益诉求事项,由员工所在工会主席及时汇报给矿工会,矿工会直接受理,及时处理和答复。

4、健全完善权益保障机制。一是涉及员工权益保障政策的制定,工会要积极代表员工群众发表意见,主动参与涉及员工劳动权益、利益制度及事项的决定。二是健全工会巡视检查制度,定期开展巡视检查活动,对巡视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进行查处。

总之,新时期煤矿工会加强维权工作,是构建和谐矿区的重要途径之一。员工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之后所迸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大大提高企业抵御任何困难和风险的能力,进而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重庆能源集团松藻公司渝阳煤矿工会 胡刚跃 电话:023-48732098 QQ:490203373

下载工会调研论文(破解农民工“维权难”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会调研论文(破解农民工“维权难”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农民工社保难点在养老保险的调研思考

    关于农民工社保难点在养老保险的调研思考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目前,中国......

    关于农民工社保难点在养老保险的调研思考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明确指出: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目前,中国大约有1.2亿离开户籍地在外就......

    破解市企业用工难的调研与思考

    破解市企业用工难的调研与思考当前,我国发展重点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纵深推进,经济发展从沿海主导的增长转变成沿海和中西部更为均衡的增长。随着中西部地区承接的企业越来......

    强化措施 全力破解组建工会难问题

    强化措施全力破解组建工会难问题 随着工会组建工作的不断推进,截至目前,全市机关、事业及国有、集体企业已基本实现工会全覆盖,职工入会率也达95%以上。但非公企业特别是小型非......

    工会维权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工会维权工作的几点思考《工会法》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这是法律对工会职能做出的重大调整和明确规定,是广大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的殷切期望。......

    对农民工维权问题的思考

    对农民工维权问题的思考 邹秀英 左贯中 [内容提要] 农民工是我国特殊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期间所出现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农村居民, 却住在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属于弱势群体,虽然近......

    畜牧企业破解贷款难思考建议

    应一位银行系统友人之约,日前笔者陪他走访了几家大型养殖企业,后又与几家中小企业朋友进行了座谈。笔者发现,畜牧企业在商业银行融资,相当困难。畜牧企业的经济效益其实“不差钱......

    基于工会履行维权职责的思考调研(共5则)

    文章标题:基于工会履行维权职责的思考调研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这是党中央在全局中对工会职能的定位,是《工会法》赋予工会的义务,是市场经济发展对工会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