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国引进外商投资研究

时间:2019-05-12 02:4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国引进外商投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国引进外商投资研究》。

第一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国引进外商投资研究

行健文理学院学年论文

题目: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国引进外

商投资研究

摘 要: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经济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其目的是要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打造新动能,为中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新基石。外资在中国也需要面对新常态,供给侧也会暴露出诸多问题。外资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也应加快步伐。面对国内外外商投资环境的变化,我们应加大对引进外资的投入,打好引进外资的攻坚战,倒逼国内供给侧改革。

Abstract: The Chinese economy has entered a new normal, in this environment the supply-side reforms.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s in the economic field is the comprehensive deepening reform, which aims to normal under the new Chinese economy to create new momentum, lay a new foundation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also needs to face the new normal, the supply side is also exposed many problems.Supply-side reform and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field should also speed up the pace.Faced with change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we should increase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capital to lay the battle, Forced domestic supply-side reforms.行健文理学院学年论文

关键词:投资环境 引进外资 供给侧改革

Keywords: Investment Environment Foreign investment Supply-side reform

行健文理学院学年论文

目 录

一、引言........................................................................................................................................1

二、中国目前引进外商投资的现状......................................................................................1(1)总体规模持续增长。......................................................................................................2(2)自贸区扩容,逐步完善法律。....................................................................................2(3)外资来源地集中度较高。.............................................................................................2

三、中国引进外资存在的问题...............................................................................................3(1)重数量轻质量,引进外资技术含量低。..................................................................3(2)面临严峻引资环境。......................................................................................................3

①全球经济总体复苏缓慢,跨国投资增长乏力。..................................................3 ②国外利用外资的制度和政策竞争更趋明显。......................................................3(3)服务业利用外资结构不合理。....................................................................................4(4)外资区域分布不平衡。..................................................................................................5

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引进外资...........................................................................................5(1)供给侧改革与引进外资。.............................................................................................5(2)在供给侧改革下引进外资应做到以下几点:.........................................................5

①精确定位,明确招商方向。....................................................................................5 ②多领域利用外资,均衡外资产业分布。................................................................6 ③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6 ④引进外资还要注重长远发展。..................................................................................7 参考文献........................................................................................................................................8 致谢.................................................................................................................................................9 附录...............................................................................................................................................10

行健文理学院学年论文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国引进外商投资研究

学生:王丽倩

指导教师:张丽琼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一、引言

“一手拎着电饭煲,一手拿着马桶盖,身后是被扫荡一空的货架,前面是等待付款的长队„„这已成为过去一年国内小长假期间,在日本东京、北海道、大阪、福冈等地众多商场里一再重现的景观。然而,这些排队购物的顾客,不是来自日本当地,而是来自中国大陆。与中国游客相伴的“爆买”、“扫货”之类新词,频频出现于大众传媒,其中“爆买”一词已入选日本社会2015年度热词。其实,出境旅游兼购物的中国游客,“爆买”的远不止日本马桶盖,韩国的彩妆、澳大利亚的奶粉等,也均在“扫货”之列。一组数据印证了国内游客惊人的跨境购买力。一份最新报告预计,2015年,中国游客的海外支出将增至229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购物群体。我国出境游人数和购买力已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中国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财富积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消费需求随之升级,在量的满足之后,开始追求质量、档次、精致、美观,真所谓“吃得饱还要吃得好,穿得暖还要穿得美”。可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总体上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远未跟上消费升级需求。相对于巨变中的需求侧,供给侧的缺陷日渐凸显——高端供给不足、低端供给过剩。现阶段我国经济生活中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供给侧,因而解决问题的锁钥也在供给侧。这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提上最高决策层议事日程的大背景。事实上,把经济调控与管理的重心由需求侧转向供给侧,致力于高水平的供给与需求新平衡,已成为“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开局之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的大政方针。”[1]

二、中国目前引进外商投资的现状

行健文理学院学年论文

(1)总体规模持续增长。

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幅取消限制类项目,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公开透明的法律政策环境、高效的行政环境、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2015年中国继续扩大外资投资领域,限制类项目取消了50%;为推动外商投资的便利化,中国把核准制基本上改为了备案制,大概现在保留的需核准项目也只有5%;中国推动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同时在和美国、欧盟进行BIT(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和一些国家进行FTA(自由贸易区)谈判。外资进入中国的领域会更宽广,方式更便利。据统计,2016年1-8月,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538家,同比增长10.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488.3亿元人民币(折858.8亿美元),同比只增长0.63%。(详见附录一)

(2)自贸区扩容,逐步完善法律。

①“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这是继上海市、广东省、福建省、天津市之后第三批自贸区,代表着自贸区建设进入了新阶段。自贸区的再次扩容,向世界释放出了明确信号,中国经济变得更加开放,支持贸易自由化的力度也空前之大。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多机会。”[2] ②“9月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关于修改外资企业法、合资经营企业法等四部法律的决定,核心内容是把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由审批改为备案。中国商务在同一天也公布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市场普遍认为,这些举措意味着,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有望在全国复制推广,未来国内的外商投资环境将更加宽松。全国人大对外资企业法、合资经营企业法等四部法律做出修改,将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推广到全国执行,外商投资改为备案制,这既有助于提升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倒逼国内供给侧改革,也是中国在投资放缓、稳增长压力加大背景下的必须之举。”[3](3)外资来源地集中度较高。

行健文理学院学年论文

现如今,我国外资引进主要集中在香港、新加坡、韩国、澳门、美国、日本、德国等地。据统计,“主要国家/地区对华投资总体保持稳定。1-8月,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实际投入外资总额814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4.8%,同比增长2%。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依次为:香港(580.7亿美元)、新加坡(41.4亿美元)、韩国(35亿美元)、澳门(32.9亿美元)、美国(29.2亿美元)、台湾省(26.6亿美元)、日本(20.6亿美元)、德国(17.9亿美元)、英国(16.6亿美元)和卢森堡(13.2亿美元)。”(详见附录二)

三、中国引进外资存在的问题

伴随中国经济增长不断放缓、人力成本的上升以及部分领域的投资回报率下降,中国市场对一些外资企业的吸引力下降明显,很多欧美及日资企业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选择了撤离中国,“再工业化”及其他发展国家的引资政策使我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

(1)重数量轻质量,引进外资技术含量低

中国以前引资政策的执行和评价都是以吸引外资的数量和规模为标准,造成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引资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造成外商投资的效益短期化和投资的技术含量不高,带来的技术外溢作用不够突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提升不足,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早期实施的“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一是外资带给中国的技术相当一部分是已经淘汰或正在淘汰的技术,二是国内企业对外资技术的识别能力和吸收能力相对较弱,导致国内企业对国外技术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另外,在GDP政绩观的影响下,盲目引资、过度引资,已经引起了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区域间恶性竞争、环境污染等问题,极大地破坏了产业结构平衡,资源与环境压力不断增大。(2)面临严峻引资环境

①全球经济总体复苏缓慢,跨国投资增长乏力。发达国家在推进再工业化,如美国在推进“再工业化”,德国的工业4.0计划等。这些都将给中国引资带来一定的影响。我国在201

行健文理学院学年论文

年吸收外资的全球排名从第一降到第三,吸引外资进入总量趋稳的结构调整期。中国利用外资在总量上要有所提升难度不小。商务部外资司资料统计,今年1-8月,东盟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762家,同比下降2.2%,实际投入外资金额46亿美元,同比增长4%。欧盟28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143家,同比下降2.4%,实际投入外资金额66.6亿美元,同比增长30.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887家,同比增长33.2%,实际投入外资金额47.9亿美元,同比下降2.2%。长江经济带区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555家,同比下降5.9%,实际使用外资387.8亿美元,同比增长2.2%。”(详见附录三)②国外利用外资的制度和政策竞争更趋明显。印度加快引进外资步伐,莫迪政府近日推出第二轮大刀阔斧的吸引外资改革,核心方案是继续加大外资控股比例,促进就业。莫迪表示,印度目前已成为全球对外国直接投资最开放的国家之一,要通过吸引外资创造就业,带动国家转型。根据新政策,印度将在民航、食品加工部门、医药等9个领域对外资全面开放,全面或部分取消有关投资项目技术标准以及外国品牌在印度生产的限制和要求。在印度能够通过某些外资项目获得“现代技术”的前提下,允许外资在这些行业100%控股。经过这轮外资政策修正,超过90%的外资进入印度不需要政府审批。[4] 今年前8个月越南引进外商投资总额同比增长7.7%,年初至8月20日,越南共向1619个外国直接投资(FDI)项目签发投资许可证,注册资金达近97.95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增资项目770个,增资资金45.71亿美元,同比增长83.7%。[5] 此外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改进引进外资的制度和政策。

(3)服务业利用外资结构不合理。

虽然中国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但服务业开放度仍相对较低,利用外资的质量有待提高。首先,“十二五”期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11年的43.1%增加到2014年的48.2%,却是金砖国家中唯一一个服务业占比不足50%的国家,而主要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70%。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其次,中国服务业利用外资结构不均

行健文理学院学年论文

衡,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传统服务部门,生产性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占比重依然偏低。再次,中国服务业开放政策仍然滞后,许多服务业领域在独资、股比等方面存在限制,导致外资准入存在障碍。同时,引进外资注重资金规模,而忽视外资技术含量、环境影响等,也造成外资质量差、综合效益低。

(4)外资区域分布不平衡。

虽然中西部利用外资占比有所加强,但东部仍然占据主导。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市场体制环境、产业配套能力、高端技术人才、交通便利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承接加工贸易转移速度较慢,承接跨国公司高端服务业转移存在较多

困难。并且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集中在重庆、成都、西安、长沙、武汉等中心城市,产业集聚能力比较强,区域辐射和扩散作用则不够。很多二线城市以及广大腹地尚缺乏大规模吸引外资的基础和条件。而东部发达地区尤其是区域中心城市,土地、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产业结构已经进入服务经济发展阶段,具备了转移加工贸易的条件,但基于地方政府追求财政税收、GDP考核等因素影响,很难主动将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引进外资

(1)供给侧改革与引进外资。

中国经济在进入新常态,外资企业和招商引资也需要面对新常态,供给侧也会暴露出诸多问题,比如结构调整、产能过剩、产品更新换代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更好发挥外资的作用、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非常重要。”因此我们要在供给侧的作用下,加快引进外资。而在此次G20工商峰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再度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对外开放不会停滞,更不会走回头路”,“我们将加大放宽外商投资准入,提高便利化程度,促进公平开放竞争,全力营造优良营商环境”。现实地来看,当中国投资放缓时,进一步对外资开放也是必须之举。

行健文理学院学年论文

(2)在供给侧改革下引进外资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是精确定位,明确招商方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就是要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精确定位,明确招商方向。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就是要大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项目,高高标准投资建设新兴产业和朝阳企业,做到以新换短、以新补短,不断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加大对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重点领域和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招商力度。②多领域利用外资,均衡外资产业分布。

吸引外资对本地支柱产业和相关重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同时,引导外资在一、三产业中的利用比重。一是加大现代农业引资力度。以农村土地“三权确立”为契机,对外统一招商,开展规模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积极引进外资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二是加大服务业引资力度。把积极引导外资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优化外资结构的重要着力点。围绕服务业发展规划和重点,引导外资投向服务外包业、金融保险业、现代物流业、通信和信息服务、零售批发业、商务服务业等服务业领域,引进一批好项目,培育形成新的现代服务业主体;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财务中心、共享服务中心、营运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引导外资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支持有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上市。以吸引外资。

③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完善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政策措施,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和可预期,逐步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投资环境;加大反垄断调查与执法机制化、制度化建设,提高透明度,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建立健全责任评估和追究制、完善社会信用制度,确保监管的公平性,逐步向“竞争中立”规则过渡,使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公平竞争;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鼓励成立行业协会等

行健文理学院学年论文

中介机构和组织,提高市场服务水平,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由靠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引资,转变为靠市场机制、开放环境吸引外资。

④引进外资还要注重长远发展。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既要根据投资者的需求,积极提供信息,引导投资;也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引进外资还要注重长远发展。我国引进外资的成功案例:在过去的30年,四川不断引入国际资本参与本土造林,在森林归来的同时,四川林业也经历了一次技术和理念的革新。不仅带来森林面积的增加 更带来理念和技术的冲击。带来看得见的经济收益,更带来摸不着的生态效益。省林业厅统计,过去30年,四川林业先后引进外资约40亿元,绿化荒山约30万公顷,30年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7亿多吨,相当于290万辆小汽车一年的排放量。[6] 这都是值得借鉴的,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当然,作为一个大国,向他国学习引进外资的风范是必不可少的。新加坡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例子。学习他政府和企业永远连成一体,共同去推动社会经济的建设。提高创新精神,加强教育和培训,巩固终身学习的观念。设立全国生产力创新中心,让致力于提高生产力和创业的企业享有财务津贴,也为其提供生产力知识库。维持全球竞争制造业。将劣势转化为优势,用反常规思考法,通过睦邻外交政策,处理好和邻近诸国的关系。创造自给自足的企业生态系统。而不是给国企补贴。创新秩序,贯彻藏富于民的理念,政府企业上市,鼓励国人成为持股人。

行健文理学院学年论文

参考文献

[1]腾泰、范必《供给侧改改革》东方出版社

[2] 齐鲁壹点 《国务院: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新设7个自贸区》 2016年08月31日

[3]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9月04日 第 02 版 [4]李彤 人民日报《超过90%外资准入无需政府审批》 2016-07-20 [5]越南人民报网 《韩国成为越南的最大投资来源国》 2016年08月28日

[6]中国林业网 《引进外资造林30年 除了归来的森林四川还得到什么?》8

2015-10-14

行健文理学院学年论文

附录一

2016年1-8月利用外资统计简表

此表数据未包括:银行、保险、证券领域吸收外商投资数据。资料来源:http://

附录二

说明:上述国家/地区对华投资数据包括这些国家/地区通过英属维尔京、开曼群岛、萨摩亚、毛里求斯和巴巴多斯等自由港对华投资。

资料来源:http://

行健文理学院学年论文

附录三

说明:上述国家/地区对华投资数据包括这些国家/地区通过英属维尔京、开曼群岛、萨摩亚、毛里求斯和巴巴多斯等自由港对华投资。

资料来源:http://

第二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张妍

唐山师范学院,河北省唐山市063000 摘要: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及网络信息的飞速变革,促使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认识多元化、价值判断趋于复杂化、诉求呈多样化。经济改革必然引领教育改革,当前形势下,高校应当多从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自身找问题,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已刻不容缓。因此,本文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进行研究。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背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1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1.1活动很丰富,学生积极性不高。高校教育者组织了丰富的思想教育文化活动,但学生参加的热情并不高。作为教育实施者和活动组织者也应找下自己的原因,是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出了问题,供给侧改革的思维能有效化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剩产能。

1.2供给侧改革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学生最终是要离开学校融入社会的,这就需要高校努力调整原有教育供给中的缺乏针对性、脱离学生实际、不尊重和保护学生成长的做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供给、服务改造,培养方式、就业指导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等众多领域进行升级转型。

1.3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高校针对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开设教育教学课程,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置和选择上,紧密结合当前时代的特点,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密切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水平,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2.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与需求不对称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供给侧的一方,一味地强调学生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具有什么样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在未来的中国特色的神会主义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正因为如此,恰恰是忽视学生所处的思想实际、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需求,从而导致思政课教师的授课内容单一;备课只备内容不考虑学生;强调理论灌输而背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与个性需求,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没有起到作为教学供给侧对大学生需求侧的引领作用。

2.2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针对性不强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组织开展了很热闹、很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但是学生参加的热情不高;请来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给学生做报告,学生在报告厅里玩手机等。组织的教育活动不能说不精彩,也不能说没有教育意义;请来的专家学生可能没有见过,讲解的内容也很有“营养”。可是,学生为什么不想参加、不想听呢?学生还想了很多名词来形容这些现象,叫什么“被活动、被报告”。这就好比绞尽脑汁、下大功夫做了一顿大餐,可是客人反映很平淡,还不想吃,厨师心里很落寞,客人心里也不高兴。2.3忽视了供给侧自身的能力提高

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有效平衡,防止过分偏向一方,导致失衡的现象发生。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校应该坚持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队伍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些高校只侧重于大学生的需求,过分地强调教育教学方法,却忽视了教育工作者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开发,导致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滞后,有些甚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严重影响了高校教育教学效果。

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3.1思想政治教育供给方式要多样化

3.1.1树立多元主体共治理念

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将专业课教师、学生管理及服务部门共同参与,了解把握学生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可将社会组织、学生组织、学生典型以及与之相关的校内外知名人士、优秀校友等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系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构建全员育人的多元供给主体格局。

3.1.2创新供给方式

对于高校学生,要加强分类指导,采用不同的教育模式,要探索适合本科生及职业院校等不同群体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实现精准的教育供给。在课堂的教学上,要转变教学方法,注重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化、情景化和多元化,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2优化增量、盘活存量,促进供给内容优质化

从供给内容的角度出发,高校应该注重优化增量、盘活存量,促进供给内容的优质化。高校积极构建完整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思想、道德、政治、法制等综合性教育体系,确保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不仅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和大学生的需求,真正从政治理论、思想文化、道德观念的角度,坚定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内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共同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体系。同时,高校注重巧妙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微课堂教学、时事政治讲座、思想政治专题讲座、法制辅导报告会和教育实践活动等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全面化,积极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精品,促进供给内容优质化。

3.3高校应建立“需求侧思维”

“需求侧思维”的核心是以“学生需求什么”为导向,反观思政课的提供方是否都满足了这些需求,形成思政课“供―需结合”的整体化改革之路,实现“从学生入手―瞄准不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展开特色教学―让学生满意”的循环,从而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实践表明,解决长期困扰思政课改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单纯依靠供给端持续发力已显不足,引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恰逢其时,以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为指针。学生在想什么?他们乐意接受什么?他们希望什么?深入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不仅将极大推动以往思政课“供给侧思维”向“需求侧思维”转变,从受教育者“应该如何”向“需要如何”转变,将教育资源的供方与需方有机联系起来,为思政课改革的顶层设计提供新思路。

3.4建立“互联网+”供给模式

首先搭建更加便捷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移动互联网传播方式,创新供给资源的输出形式,实现学生的私人订制、按需推送,使学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促进大学生思政工作交互式、集约化、碎片式的供给方式。其次要有专业的维护团队。广泛的信息搜集团队、专职教师的质控团队、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支持团队。要针对“微媒体”的特点,生动高效、有的放矢地填补学生的心理需求,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平台的构建打破了大学生与辅导员和学校职能部门之前的沟通壁垒,使老师随时掌握学生群体舆情动态,为高校推广校园文化的,建设和谐校园创造了条件。结束语: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和学生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建立新的供需结构,实现教育供给端的转型和升级 参考文献:

[1]供给侧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视角[J].张晓曦,王克婴.经营与管理.2016(09)[2]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哲学思辨[J].褚小山.高教学刊.2018(04)[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挑战及解决途径[J].潘亿生.中国高校科技.2017(S1)基金项目:2017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供给侧改革研究”(课题编号:201703030514)。

第三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构建路径研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构建路径研究

摘要:2015 年 11 月,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并指出供给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审视高等学校的就业服务工作,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当前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供给端实现教育与管理的转型升级,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精准的就业服务供给。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校;就业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7.38;F24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02

一、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概述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是指高校、政府、企业及其他社会相关部门根据学生个人价值取向、思想行为特征、成就动机等要素结合社会需求,帮助毕业生进行职业规划、培养职业能力、选择适宜职业,以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为目标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就业服务活动。

根据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完善的就业服务指导体系的参与主体至少应该包括学校、政府、用人单位、市场等主体,而且这些主体还得进行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在此基础上,各主体间需要在遵循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规律的前提下,为高校毕业生构建一个集政策保障、信息服务、困难救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业教育、个性化指导、就业疑难问题心理咨询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保障系统。因此,我们可以说就业服务体系是一个融学生教育、学生管理、生涯规划、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促进学生能力提升的开放性系统工程。

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就业,这体现了其服务功能。高校?W生、用人单位都是就业服务体系的服务对象,帮助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搜集反馈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评价,及时了解各职场的最新动态,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计划的制定和改革等都是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工作内容。此外,高校就业服务体系还具有教育功能。这主要是指其在学校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已经把就业指导理念渗透进教学中,它一方面夯实了学生专业理论的基础,另一方面又强化了学生的就业实践。该体系还肩负着学生职业观、价值观培养的重任,引导学生对职业进行合理定位,同时又引导学生把如何把个人的理想抱负同国家的兴旺发达、社会的持续发展有效结合起来。

二、当前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政府就业部门和高校正通过积极努力为大学生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但是,由于我国的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与大学生的需求、市场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的矛盾。

1.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不健全

在课题组调查的保定市的10所高校中,几乎所有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其中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学院等6所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下设在学生处;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4所高校单独成立了招生就业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各高校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都非常重视,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设置相对比较单一,没有针对素质提升、职业规划等不同的指导内容设立更为专业的指导部门,导致就业服务的精细化水平还不高。

2.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在我们调查的高校中,几乎所有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都由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担任,只有个别高校配备了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据调查,高校辅导员中获得职业指导证书的辅导员比例为69.8%,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是,存在的问题是负责就业指导的辅导员老师还要负责其他大量的学生管理的日常性事务,导致职业指导的专业化程度较低。另外,负责就业指导的教师人生经历较为单一,90%以上的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职业经历非常单一,导致对职业缺乏理性深入的认识,因此在指导学生就业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偏差或不够深入的情况。

3.就业指导服务内容相对单一

在全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的大背景下,高校也顺势而为,不断地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丰富就业指导的内容,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日新月异,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内容显得不适应社会的要求。据课题组的调查,在保定市的11所高校中,90.6%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的内容还停留在提供政策参考、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发布、组织招聘会、就业协议的发放与收集等一些事务性工作的层面,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索,对毕业生真正急需的一些指导涉及太少甚至是根本就没有涉及。

4.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方式过于简单

就业指导与服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涵盖了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内容,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内容仅仅局限于召开毕业生招聘会、举办就业经验交流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传统形式,内容过于枯燥,形式过于单一,对青年学生来讲,缺乏吸引力。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设置方面,大多数高校仅仅是在学生毕业前一个学期以选修课的形式为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有的高校甚至连选修课的方式都免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型讲座,这导致很多毕业生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不高,参与热情不高。在课题组随机抽样调查的100名学生中,有85.6%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没什么价值。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构建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对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成功构建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关键在于对需求侧的了解、研究和把握,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学生需求的了解,让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更贴近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努力满足其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要了解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据此切实提升学生的相关能力和素养。具体而言高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去努力构建高校就业服务体系:

一是要在大学生就业服务过程中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就业服务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具体体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期,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潮难免会对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比如有的大学生受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在择业过程中重待遇轻奉献、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给求职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要高度重视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提升社会责任感,让广大毕业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将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命运联系起来,才能顺利实现自己的择业目标,同时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二是要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竞争能力,为学生顺利地、高质量地就业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扶。高校在构建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专业辅导队伍建设,要将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最大限度地纳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队伍中来,并组织他们定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培训,提升专业指导能力。其次,要研发更符合学生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高校应将就业指导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依据学校积累的就业案例以及社会的需求,把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规律,积极研发系统性强、实用性强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并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另外,在此过程中,要积?O探索个性化指导的模式,力争对每个学生的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因素进行个性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树立良好的心态,最终找到令自己满意的职业。

三是要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毕业生意愿及创业成功率。自2014年9月国务李克强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概念至今,全社会已经逐步形成了推动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在此背景下,高校应该顺势而为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创业孵化基地等多种途径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践,以创业促进就业,丰富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内容。

四是要积极拓展就业市场。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相关部门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校企合作,与一些实力较强且与自身专业相吻合的企业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高度重视校友资源的挖掘与开发,争取让优秀的校友成为我们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工作中的一个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曾湘泉,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4[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陈刚,彭建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4]赵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6151。

第四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钢铁企业如何积极应对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钢铁企业如何积极应对

——以河钢集团为例

摘 要:阐述供给侧改革的内涵、重点、影响,在河北省钢铁行业面临困境的下视情况下,以河钢集团为例,重点分析企业如何适应供给侧改革,从提升产品质量、发展新兴产业、开拓海外市场、用好国家政策、抓住市场机遇等方面,走出一条主动作为、转型发展之路。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去产能、钢铁行业、河钢集团

一、供给侧改革的内涵、背景及改革重点

(一)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一般认为,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来促进经济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通过需求侧改革实现,重点强调扩大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净出口增长,但当前需求端的刺激收效却不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用新的动力源对冲下行风险。改革的核心是推出更能满足需求的好产品,以解决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问题。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认为,我国供给侧存在六大问题,主要是:一是供给体系总体上具有外向型;二是供给体系未及时跟上国内中收入群体迅速扩大的消费结构;三是现在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较差;四是部分产业产能已达到峰值,产能难以消化,部分产业达到资源环境约束承载能力的峰值;五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六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

(二)供给侧改革的重点

供给侧改革不排除宏观政策的必要调整,如减税等措施;但重点是要素市场改革,主要包括:一是淘汰落后产能;二是进一步放宽准入,加快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三是加快城乡之间土地、资金、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四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精致生产;五是培育创新环境。包括保护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促进创新要素流动,培育人力资本,改造金融支撑体系等。

二、供给侧改革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从生产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导致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占比下降。从收入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引发经济蛋糕的重新分配:减税将导致生产税净额占比下降,加速折旧和去产能化将导致固定资产折旧占比短期上升、长期趋降,降低成本和去产能化将导致企业营业盈余占比上升,加速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转以及提高人力资本,将导致劳动者报酬上升。具体来看,供给侧改革的影响表现在:

推升新兴产业投资。强调供给侧改革意味着生产能力要由低端转向中高端,更重视技术、管理和产品升级;生产方式从规模化、标准化、流水线转向小众化、个性化订制;生产空间从固定地点到移动化、智能化等。具体而言,就是要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和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业内认为,这将推升新兴产业投资。

推动零售业转型。业内认为,供给侧改革必将促进零售商继续向商业本质转型,加强商品创新,业态创新,供应链优化,大数据应用。同时促进零供关系创新升级,倒逼零供数据共享,深度合作。

活跃资本市场。首先,并购基金类融资增长空间巨大。供给侧改革要求政府放松管制,提升市场效率,这必然带来企业并购重组的活跃。再次,转型升级将从两方面加大政府平台类基金的融资需求:一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下,政府主导的创业类、科技类融资,对高科技和新兴行业的支持将大有可为;二是在城投融资受限后,代替城投融资的各类政府平台基金,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企业技术改造、消费、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基础设施类的融资将会活跃起来。

钢铁等传统产业将面临冲击。供给侧结构改革大幕的拉开势必伴随着产能淘汰、结构升级、行业并购等一系列动作,这将给我国钢铁、煤炭、重化工、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带来巨大挑战,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4万亿投资造成大量企业产能过度扩张,在总需求不断下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还要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如果不能解决好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面临的冲击将会更大。

三、当前河北钢铁行业的困难

(一)经济效益大幅下降 河北有“世界钢铁第一大省”之称,中国钢铁产量世界第一,而河北钢铁产量占中国的四分之一以上。截止到2015年底,河北省钢铁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生产经营形势依旧严峻。2015年1-12月累计,河北钢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1506.64亿元,同比下降15.18%;工业增加值完成2924.73亿元,同比增长4.93%;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分别完成554.71亿元、299.7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9.06%、46.93%。

(二)盲目投资、产能过剩是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从全省甚至全国范围来看,钢铁行业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并不稀奇,因为十几年来钢铁行业的盲目扩张,就已经为今天问题的发生埋下了风险、留下了病根。早在2003年,中央就采取了宏观调控措施,以解决已经出现的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然而,十多年过去了,产能不仅没有压缩,反而涨了几倍。而这些年钢铁行业出现的产能严重过剩现象,最主要的问题也是出在投资方面的盲目和无序,只讲数量和规模、不讲质量和效益上,出在只追求眼前利益而不考虑长远利益上。钢铁行业面临的困境,具体来说是因为投资失控、效率不高、投资成本巨大所致。尤其是对于大型国企而言,一旦建成达产,要想把产能压下来或者转产,随之而来的员工失业、税收、政绩下降甚至关闭破产是很难接受的。

四、以河钢集团为例,钢铁企业适应供给侧改革的思路

河钢集团是国有独资企业,从规模、资产总额来说是河北省第一大国企。河钢集团对河北省本级财政收入的贡献举足轻重,在 2008—2011年,河钢集团上缴的利税为 350亿元,期间河北省本级财政收入在 1600亿元以内,河钢集团贡献的利税收入占河北省本级财政收入的 22%;从2012年开始,钢材价格大幅下降,下游需求增速明显放缓,而钢铁产量持续增长,产能过剩凸显,库存压力增大,企业效益出现下滑,上缴利税大幅缩水,2013、2014两年实际上已出现一定规模的亏损。在这样严峻形势下,河钢集团积极适应供给侧改革,从2015年开始企业扭亏为盈,其思路主要是:

一是提升产品质量,主动适应市场。河钢将逐步退出普通产品“低端循环”和同质化“价格战”,重点放在品种钢、高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等的生产和销售上。走技术路线,深化调整品种钢、高端产品的生产销售比例,优化产品结构。今年1至4月,河钢完成品种钢695.55万吨,较去年同期提高34.14%。品种钢 比例现已达到50.99%,比去年全年提高9.58%,全年有望达到1000万吨。热轧汽车板、冷轧汽车板、家电板等高端产品均提升一倍以上,而粗钢、普通钢材产量同比分别减产11.33%和9.16%。通过整合生产线上的设备、技术、线体资源,创新采用双色印刷重叠工艺,主动提升产品品质,开拓占据高端市场。

二是盘活非钢资产,发展新兴产业。盘活非钢资源,不仅削减主业附加成本、还原钢铁主业先进性,更开辟了产能压减后企业转型升级全新领域。确立“2015—2018年,逐年消化25%的自身人工成本”的目标,将其和子公司工资总量捆绑在一起调控考核。从装备制造、矿产开发、工程技术,到能源化工、医疗健康、社会服务,再到钢铁产品加工配送、现代物流、金融贸易、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通过对各类资源效益的充分挖掘,非钢产业链条不断拓展延伸。如与宝钢携手,在电商平台、物流与金融、资本等方面开展合作,联手打造中国钢铁业的“阿里巴巴”。成立河钢能源,进一步引进国内外社会资本,借助战略投资者的雄厚资金与先进技术的比较优势,高起点打造能源环保产业公司。同时,推进产融结合,在天津自贸区注册成立了融资租赁等公司,借助自贸区政策便利与优惠政策,增强融资和金融创效能力,为非钢产业提供金融支撑。

三是拓展海外市场、加快全球布局。全面推进国际化进程既是企业成长的需要,也是对国家“走出去”战略的积极回应,通过海外布局,将优势产能向海外转移。收购塞尔维亚梅戴雷沃钢厂,开辟巴尔干地区产能合作项目;控股德高公司,利用德高全球成熟的商业网络、跨国经营团队、全球品牌和商业模式,河钢产品成功打入德国海洋风电、缅甸压力管道、美国阿尔斯通水电、挪威海洋平台等十多个国外重大项目。通过“走出去”,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国外知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学术交往,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海外服务国内钢铁主业和海外新事业两大功能集群,搭建投资、融资上市平台,开拓资源、制造、贸易三大核心业务板块,依托德高建设国际市场、依托南非PMC矿业公司发展海外实业,实现“全球拥有市场、全球拥有客户、全球配置资源”。

四是吃透用足用好国家支持政策,妥善安置关闭退出企业职工,有序解决好企业债务负担,推动企业转型发展。一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推动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在企业关闭、退出、转型的同时,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与职工安置的新思路、新途径,用土地资源价值解决职工再就业,确保不出现大社会的震动。二 4 是加快推进分离办社会职能,预计2018年全部完成“四供一业”移交,有序推进垫付费用解决,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社会负担过重的问题。三是充分利用金融支持政策,解决债务问题,确保企业资金链安全。

五是抓住河北省钢铁去产能战略机遇。从供给方向上,全国未来五年要淘汰1-1.5亿吨产能,其中河北未来4年要淘汰1亿吨左右产能,由于民营钢铁企业产钢约占全省钢产量的65%,而河钢集团等国企产能尤其是粗钢产能占比较小,压减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小钢企,随着去产能的进行,河钢集团将受益于竞争环境的好转。从需求方向上,有京津冀一体化、北京房地产的双重预期。得益于京津冀一体化,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仍将加快,且近期京津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预计城市住房新开工将继续增长,建筑单位用钢需求回暖,由于建筑用钢通常具有销售半径,河钢集团的结构钢等建筑用钢在河北和华北市场处于优势地位,客观上会带动建筑用钢销售,缓解库存压力,增加企业现金流。

参考文献

[1]曹红辉,熊文:如何认识供给侧改革的基本内涵,《人民论坛》,2015 [2]供给侧改革:内涵、影响及建议,《经济决策参考》

[3]谭浩俊:国企是供给侧改革的最大难点,北京青年报,2015年12月07日 [4]供给侧改革对钢铁业究竟有什么意义,中钢网-新闻中心-本网视点

[5]陈雳、邱瀚萱: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系列深度报告之二,证券研究报告,2016年03月11日

[6]河北省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进展及展望,兰格钢铁研究中心 [7]李毅仁:河钢集团国际化战略的思考与实践,冶金管理,2015(7)[8]史自强:河钢不再仅仅卖钢材(聚焦供给侧改革),人民日报,2016年06月16日

[9]河钢集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时,河北日报,2016年3月25日第一版

第五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分析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宏观经济运

行态势分析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下降、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节点,如何在维护经济平稳运行下解决结构失衡,如何避免经济在换挡窗口因政策变更而出现落差,如何防控经济系统性风险的出现与扩散并为供给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提供温和环境,是目前一行三会需共同协调解决的难点。

宏观上来看,外储与外汇的矛盾仍需平衡,需求与供给的失衡仍需匹配,产业链条的传导阻滞仍需解决,中观层面的产能仍需出清,尤其是传统周期性行业的落末加速,房地产去杠杆与去库存的进程加快,使得经济数据更加敏感。微观层面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上游的煤炭、钢铁厂逐步进行改制,但固疾仍深,银行不良资产率居高不下,急需找到合适渠道工具进行疏通。

产业链条上来看,由于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以及未来政策的预期,市场已将上游原料价格不断推高,但下游需求受限于房产新政的限制和去杠杆的要求而低迷,上下游的错位矛盾挤占中游产业的利润空间,同时供给侧与国改混改的叠加,让部分国企“死而不僵”,始终无法市场化出清。

从货币角度来看,2016年黑天鹅事件频发,美元持续走强,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美元兑人民币一度下滑至6.98。市场保外汇还是保外储的言论左右摇摆,同时国内货币结构失

衡,(M1-M2)剪刀差持续扩大,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并未放大,而是在一定区间内持续走平,M0的增速放缓,资金开始在银行系统中沉淀,央行投放的资金既未实际流入实体经济,增加社会投资,也未进入金融系统推高资本价格,吹大资本泡沫,造成了流动性放缓沉滞于账面上。

图 1固定资产价格指数与货币动量

数据来源:wind,元亨祥经济研究院

对于国内经济体系而言,流动性充裕利率,但社会融资规模和固定资产投资并未有效放大,甚至略有减少。证明整个经济有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可能。

这也是央行为何自2015年6月以来迟迟不能主动降息的原因之一。

经济环境

从外部环境来看,美国经济强劲,物价与就业稳定向好,为避免未来几年可能面对的经济危机冲击,需要尽快回归货币政策正常化,美联储长期利率中值目标约为3%,而为挽回2015-2016两年美联储加息“前瞻性指引政策工具”的失信,则更进一步强化了2017年后加息频率的确定性。预计2017年内2-3次加息。美元的强势一方面对新兴经济体资本吸引

力增加,同时造成人民币汇率一定程度上的被动贬值,如何平衡外汇与外储的“跷跷板联动”,给予市场正确的预期引导,是央行重要的领导责任。

图2中国外汇储备与人民币汇率

2017年3月10日,以周小川带领的央行领导班子举办的“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相关问题的发布会上,可一瞥端倪。周行长再次定调2017年的货币政策为“稳健中性”,避免“大水漫灌”,但仅从现状来看仍偏向易紧难松。央行肩负金融系统去杠杆与提振实体经济再繁荣的重任,在目前经济结构化失衡的环境中,政策的前瞻性和指导性更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整个资管体系存在各机构各渠道各方产品反复嵌套,底层资产不清,数据重复计算等诸多问题,且资金多来自银行表外理财,如若遭遇期限错配缺口的共振,必然引起流动性干涸显现。近年由于国内经济下行,资产荒现象频现,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各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资产管理业务,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打破了传统金融渠道物理上的垄断,更加速了结构化延伸品与金融衍生品的涌现。

2012年,各类资管机构管理资产总规模约为27万亿,而截止2016年末这一数字已接近100万亿元左右,扩张速度可见一斑。其中重复嵌套的规模使得整体杠杆率较高,细分各产品结构的杠杆更难以估算。规模的扩张必然加剧各产品期限错配空挡期重叠的概率,近年国债逆回购利率在节点时利率飙升所上演的“钱荒现象”已不断预示这种风险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快。

为防范风险,表外业务的收口严控更势在必行。走马上任银监会的改革派主席郭树清也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减少表外业务扩张,纳入表内考核,总的趋势还是在央行的宏观审慎框架下,以防风险、控规模、去杠杆,减不良为主要目标。配合央行引导资金“脱虚向实”,从金融资本市场引入实体经济,支持供给侧改革下的产业更迭。

目前银行系统面对两大问题,表内信贷质量的划断与表外理财业务的厘清。

信贷资产的划断

近年的不良率有连年上升趋势,拆解信贷结构后发现,几乎都为以老国企为代表的周期性产业,经济形势下行环境下需求低迷,叠加政策的偏移,导致企业不断的借新钱还旧债,增加负债率,最后资不抵债。又因其特殊产权形式和背景,也为银行回收资产核销坏账设置了新的障碍。

为隔离风险传递,剥离不良资产,推动银系瘦身,需加快推进债转股进程,与各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合作,根据现实情况,针对不同债务资产结构设置对应方案。尽早将表内不良资产转移,优化资产质量。同时,推进市场化信贷审批标准的设立,放松优质小微企业融资门槛,减少传统国企“搭便车”等行径。

表外业务的厘清

同时银行体系去杠杆,挤泡沫,减少表外理财业务扩张,新发行产品向下穿透至底层资产,严控杠杆比率。对已有产品逐步进行梳理,清洗理财资金池,把好进水阀与出水阀。调整期限错配区间,谨防空档期共振造成的市场波动加大。

央行将于2017年一季度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广义信贷范围,以合理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表外业务风险的管理。

金融市场

北京时间16日凌晨2:00,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从0.5%~0.75%调升到0.75%~1%。随后耶伦发表“鸽派”讲话。自特朗普上台,市场对新政刺激经济的预期

就非常高,一旦新政不及预期或通胀不及目标回落,会相应延缓联储加息步伐。

大宗商品产量与价格变动

黄金:近日一系列美联储官员发表讲话并未提振加息预期,这令美元继续承压回落,从而帮助黄金实现反弹。COMEX4月黄金期货收涨12.50美元,涨幅1.0%,报1246.50美元/盎司,完成5连阳

图3COMEX4月黄金期货

原油

虽然美元跌破100大关给予了油价一定的支撑并限制了油价下行的空间,但是因OPEC或延长减产行动的消息后得到消化后,油价继续下挫。美国页岩油产量回升速度持续加快,随着市场消化掉减产行动的利好影响后供应过剩的忧虑情绪再度升温,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最低触及47.9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最低触及50.74美元/桶。

图4WTI原油期货

国债

受资金面紧张影响,21日国债期货市场早盘弱势震荡,不过随着午后资金紧势缓解及央行放水消息传出,市场快速拉升并由跌转涨,截至收盘,5年、10年期主力合约分别收涨0.10%、0.19%。短期内,季末流动性波动风险、金融去杠杆风险难以忽视,预计债市将继续承压,期债弱势震荡格局难改。

图55年期国债期货

图610年期国债期货

流动性与杠杆

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8.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2个和2.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47.65万亿元,同比增长21.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6.9个和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17万亿元,同比增长3.3%。当月净回笼现金1.49万亿元。

(1)信贷增量

2月社会融资新增1.15亿元,同比增加38.10%,环比减少69.14%,相对于1月3.72万亿大幅下降。刨除春节因素影响外,央行态度以及窗口指导也为信贷收口紧缩起到一定作用。

图7社会融资规模与人民币新增贷款

数据来源:Wind,元亨祥经济研究院

图8社会融资规模与环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元亨祥经济研究院

(2)结构拆解

对2月份社融体系的解构可见,2月人民币贷款上升较快,企业债券融资占比下降较快,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略微持平。

图9社融体系各指标占比变化

数据来源:wind,元亨祥经济研究院

图10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拆解

对人民币贷款分解可见,2月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与票据融资增速提升。而中长期居民贷款由于各地房贷新政再次回落。

图11中长期居民贷款

数据来源:wind,元亨祥经济研究院

(3)公开市场操作

进入三月,美联储加息预期带来的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是央行近期频繁对公开市场工具进行“加价”与“加量”的原因之一。维护流动性的总量平稳,强化金融去杠杆的预期,维持宏观货币政策审慎中性原则。

3月20日,央行分别开展了600亿元7天期、200亿元14天期、2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45%、2.60%和2.75%,与上期利率持平。鉴于当日到期逆回购有600亿,故当日央行公开市场实现资金净投放400亿元。这是时隔17个交易日后,央行在公开市场首次实现资金净投放。

图12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数据来源:wind,元亨祥经济研究院

央行公开市场短期工具的使用,一方面避免了直接加息带来的波动,另一方面在经济下行周期内,加息会对实体经济尤其信贷需求较高的工业制造业提升资金成本,造成不必要影响。提短放长,刺激市场利率走高,有助于缓解资本外流与汇率贬值,放宽长端利率,有助于实业融资便利。

但从目前周小川行长的态度来看,中国未来几年会进入一个结构化加息周期。

金融市场流动性边际趋紧,去杠杆、挤泡沫。将资金从股市、债市、期市以及各类非标嵌套理财引流入实体经济。

同时进行结构化的降息(浮息)、降准,对国家支持的农业、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行业给予低息政策,鼓励投资刺激投入。发挥好政策性银行与各地方政府的作用。

经济数据

CPI与PPI 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7.8%,创2008年以来新高。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显著回落,同比增长0.8%,环比增幅-0.20%。两者剪刀差达到7%,导致剪刀差的加大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原因,同时也预示着产业链传导滞阻的现象愈发明显。

图13CPI和PPI同比与环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元亨祥经济研究院

上游产业的PPI过速上涨,尤其由于政策推至的期货与现货价格齐涨,但又没有中游产业过渡,易引起现货市场的有价无市情况,同时引起滞涨。

下游产业由于房地产的敏感性,国家一定会出相应房贷的控制政策,政策偏向仍“以堵代疏”概率较大,房产库存高企,尚在去杠杆去库存的过程中,投资回落必然对中游产业的承接降低。同时CPI的回落也体现了下游需求的结构化失衡。

PMI 2月制造业PMI数据51.6,同比增长5.31%,非制造业PMI数据54.2,同比增长2.85%。制造业连续7个月站在荣枯线之上,各地市政基建的推进、PPP项目的火热进行,都对中游制造业起到了明显的提振作用。

图14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

数据来源:wind,元亨祥经济研究院

从PMI的生产、新订单、产成品库存、采购量与原材料库存等数据来看,此轮周期下行已行至“L型底”,从开工率和用电量来看,周期性行业已逐渐复苏,数据开始企稳向好。但数据来源可能多由政府主导的基建类项目支持,政策影响因素较大。

图15PMI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元亨祥经济研究院

图162月用电量各产业同比变化

数据来源:wind,元亨祥经济研究院

产业:

中观来看,无论是实行供给侧改革,还是央行应对美国加息周期而实行的结构化加息,必然会对实体经济与产业链造成深刻影响。但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上游原料价格涨幅过快,有价无市现象频出,下游需求失衡,部分下游需求不能有效传导至中游产业,造成一些中游企业的困境。

图17房地产投资增速

数据来源:wind,元亨祥经济研究院

图18GDP同比贡献率

数据来源:wind,元亨祥经济研究院

房地产行业作为GDP稳定的核心增长来源,不能硬着陆,但在“三去一降一补”的大环境下,只能逐步转移这种杠杆至居民,于是可见2015-2016年,各地放松的房贷政策中甚至出现的“0首付”现象,一线城市房价飙升,二线三线紧跟其后。持续上扬的房价对于低迷经济而言虽是强心剂,但无疑是饮鸩止渴,隐患极大,于是房产政策再收紧,房地产的滞涨、成交量的回落,已隐现房产周期性拐点。

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实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 2020年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指标,任重而道远。

目前环境下,国内投资端仍需政府表态主导,社会各界各部资金参与,共同协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才能更好的替代房地产行业,为GDP增长提供新动能。比较现实的情况是以政府为主导发起的PPP项目,第一,引社会各方资金参与,调动各机构参与积极性,利用各行业企业的专业性为政府服务;第二,以较小财政资金撬动较大的社会资源解决市政民生问题;第三,解决产业传导滞阻的情况,以各地基建为代表,向上既解决了水泥建材行业的 库存,又缓解中游部分行业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

在供给侧改革推进下,地方政府支持配套PPP工具,整合社会资源,对上中下游产业的去库存去杠杆进行支持。

近年PPP项目的落地速度明显提升,一方面有国家大的政策方向引导,另一方面也凸显地方政府自身发展建设的需求。

小结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央行中性的货币政策将以宏观审慎为基,逐步收紧流动性,给金融市场信号,重塑市场各机构对“去杠杆”的认识。银监会将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目标,通过优化表内外业务,处置不良资产,收口表外理财进而控制杠杆。未来新货币政策框架的搭建,口径的统一,尺度的把握尚需各方部门共同协调完成。

在流动性边际趋紧的环境下,今年股市、债市、期市、现货等市场难言取得绝对收益。但存在结构化的机会,相对收益的获取需要对基本面与市场资金动态的敏感把握。同时监管层意欲打破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刚性兑付,对固收类产品而言调整结构,放低杠杆既是监管要求,同时也是市场趋势。

产业上来看,各地纷纷出现的房贷新政,已彰示政策上要继续调控房地产行业,同时在新经济体系下为提升GDP质量,需寻找可以替代房地产行业的新模式,从下游需求端由政府牵头引导投资,传导中游的国改混改企业,再传至上游受惠于供给侧改革的产业,实现产业链条的无阻滞,既通过投资提升下游需求,又解决上游产能过剩以及中游制造业的衰落。

近年观察,政府所引导的PPP类项目比较符合各项条件,市政基建类项目替代房产行业,提振产业链的效率传导。环保、医疗等项目增加需求端的实际需求情况,进一步调整供需的结构化失衡,从下游需求引导上游产业供给更迭。

【版权说明】

文章来源:元立方金服

下载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国引进外商投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国引进外商投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如何不断适应和实现专业发展? 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其自身和外部环境这两方面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因此教师专业化不仅是教师培养、教......

    互联网+背景下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性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性探索 文 | 李金祥(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 副院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猛,成就巨大,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畜产品消......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影视投资融资新模式发展研究[小编推荐]

    摘 要 本文立足于总结传统影视产业投融资模式风险调控,借助美、韩等影视产业发达国家投融资经验,着重分析影视产业新投融资模式发展状况,得出最终结论:降低影视产业投融资风险概......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引进和用好人才问题研究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引进和用好人才问题研究 无锡太湖城党工委 在经济形势严峻、发展任务艰巨的大背景下,太湖城面临着加快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加速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紧迫任务......

    国家统计局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调查报告

    国家统计局>>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调查报告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无疑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为更好地反映浙江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反映浙......

    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范文模版)

    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转型已经在全国各领域内广泛推进。在教育领域,这种改革集中体现为“提质增效、服务大局、增强能力”这三方......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摘要]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新形势新要求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产生了深远影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政府方面校企合作政策法规缺位与权威......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改革的研究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研究 【摘要】我国自2009年4月6日实施“新医改”以来,我国的卫生事业正处于深度转型时期,广大医疗机构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而公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