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BS模式下国库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5-12 20:56: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TCBS模式下国库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TCBS模式下国库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TCBS模式下国库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TCBS模式下国库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5)22-0083-02

摘要:2014年,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在全国推广完成。TCBS的应用实现了国库会计“一本账”,账务数据全国集中存储,可有效防范人为调账改表、减少非正常挂账,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结合TCBS上线后对人民银行国库风险管理产生的影响,从岗位设置、管理架构、业务操作、管理对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结合本地国库风险管理实践,揭示了现行模式下国库风险管理的重点,并就今后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风险防范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据集中 国库风险 防控体系

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在全国范围内的成功建设推广,标志着以“3T”(即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IPS、国库管理信息系统TMIS)为核心的现代化国库信息系统总体构架基本形成,“数据集中、信息共享、安全高效”的目标初步达成。但是,“数据集中”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国库资金运行效率,同时也带来新的国库风险管理难题。

一、TCBS模式对国库风险管理的影响

(一)岗位管理变化――从“人员分离”到“岗位分离”。TBS模式下,按照传统的钱账分管原则,综合核算岗、明细核算记账岗、资金清算记账岗位人员不得相互兼任,通过人员分离,控制资金风险。TCBS更加注重“岗位分离”。系统设置会计主管岗、系统管理岗、操作员岗,业务处理实行操作员制,在保证国库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可根据业务需要分配操作员权限,灵活调剂人力资源,充分优化劳动组合,合理均衡业务量,实现对国库业务的录入、复核、审核、授权的劳动组合,通过同一业务在岗位之间的分工处理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二)管理架构变化――管理层次和流程减少,国库管理扁平化。TCBS模式下,数据高度集中,网络通讯技术充分应用,国库内部管理层次和流程明显减少,省分库、中心支库与县支库在系统中属于同级核算主体,作为业务处理起点平行发起各类业务,减少了业务中间环节,管理者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有关信息,使得国库管理结构趋向扁平化,管理效率也得到明显提高。

(三)业务操作模式变化――收入直达入库,业务处理自动化。数据集中模式改变了传统模式下各级国库预算收入业务“批量处理、层层报解、逐级上划”的做法,实现业务全程计算机自动处理,财政收入业务的原始信息一经采集,即由数据处理中心根据“事项驱动、原子交易、一记双讫”的规则和量化设定的监督管理指标,进行逐笔实时处理,通过一系列的交易、计算过程,将资金直接记入目的国库账户,从技术上解决了库款报解“零在途”的目标,国库业务处理流程得以简化,业务处理效率明显提升。

(四)风险管理对象变化――由“封闭”到“开放”。TCBS模式下,由于信息系统的开放性、信息的分散性、数据的共享性,极大地改变了国库以往封闭集中状态下的运行环境,从而改变了传统的风险管理内容和方法。例如,随着集中化程度的不断深入,数据处理和存储高度集中,存储的数据有可能被不留痕迹地改写和删除,并且数据的存放形式增加了数据再现的难度,数据处理过程也无法观测。这些新的变化增加了国库的潜在风险,国库部门有必要更新风险控制理念,树立电子化意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风险防控的手段,扩大风险管理的范围,强化风险管理手段。

二、TCBS模式下的国库风险分析

TCBS模式下国库会计核算理念与管理模式出现重大转变。与之相对应,国库风险呈现“纵向集中,横向转移”的特点,纵向集中于总行业务处理中心,横向向国库、财政、税务、银行等关联单位之间转移。

(一)总行数据中心业务量集中,资金清算风险增加。国库数据集中后,在全国数据处理中心内,各级国库的会计业务信息按业务种类进行集中存储、处理,包括收支明细信息集中、会计账户集中、参数管理集中和处理结果集中。瞬时业务压力之大难以估量,资金清算风险上移总行。日常工作中可表现为资金汇划业务收不到“处理成功”回执,待中心日切后发现处理失败,需要重新提交处理,导致国库资金拨付延迟。如果相关业务信息返回不及时、不准确,可能影响资金清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资金出口成倍增加,风险关口前移。TCBS模式下,县支库、中心支库、省分库是平等的核算主体,均可以办理大、小额支付系统,原来TBS系统县级国库不能直接参加支付对外资金划转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资金汇路完全敞开,资金汇划等业务操作需独立完成,国库资金出口成倍增加,风险关口前移至一线基层国库,对国库资金风险管理的范围、深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形成对国库核算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的严峻挑战。

(三)核算理念更新,操作风险增加。根据TCBS系统设计理念,采用一记双讫的记账方式。一记双讫的记账方式以及更为细化的系统菜单对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记账方式下,一旦系统参数设置错误或人为业务处理不当,就会出现账务平衡但实际业务处理错误现象,且不易发现和查找。另外,相对于原国库会计核算系统(TBS)而言,TCBS系统操作菜单更加细化,人为判断的情形增多,如遇有退回、系统外调拨等非常见业务往往出现错用菜单、错用摘要等情况,对基层国库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信息共享电子化程度提高,系统运维风险提高。数据集中后,全国“一本账”,将不同的业务系统通过各种方式接入TCBS,外联单位多,计算机终端多,数据集中带来的联机网络业务的不断拓展、网络的不断延伸,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越来越多,网络安全风险不断扩大。同时,关联系统运行效率将影响电子信息的传输,影响TCBS后续的账务处理,原来分散的系统运行风险集中于TCBS,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统运行风险扩大。

(五)系统应急处理办法缺失,风险应对能力有待提高。在TBS运行期间,基层国库应急处置无论是对个别或相关国库恢复备份,还是恢复手工操作,均能在应急处置预案的框架下,进行局部的和自主的处理。而TCBS上线后,若系统出现故障,则需由总库与全国上线的各级国库同时进行应急处置,基层国库一旦遇到异常情况,很难准确判断异常情况起因、波及范围等要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建议,影响应急管理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风险应对能力大打折扣。

第二篇:税收风险管理的实践与优化思考

(一)风险管理及税收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当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税收风险管理是指税务机关运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合理配置管理资源,通过风险分析识别,风险等级排序,风险应对处理,以及过程监控、绩效评估等措施,不断提高纳税遵从度的过程和方法。税收风险管理理念是近年来各地都在研究探讨的新的税收管理模式,其含义是:将现代风险管理理念引入税收征管工作,旨在应对当前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最大限度地防范税收流失;规避税收执法风险;实施积极主动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征收成本,创造稳定有序的征管环境,是提升税收征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有益探索过程。

(二)税源监管风险

近年来,税务违法违章案件越来越多,金额越查越大,究其原因,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国、地税机构分设所带来的信息不畅和差异、税制结构是否合理、税种设置是否科学、征管环节的多少、纳税手续的繁简以及税率是否适当、是否超出了纳税人的心理及经济承受能力、逃避税收得到的利益与被处罚应付出的预期代价之间的权衡等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纳税人决定是否采取逃避税收的行为,是税收征管中产生漏洞的潜在危机。为弥补这些漏洞,就需要税务机关、税务人员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并寻找对策,强化税源管理,遏制偷税行为的发生。这种对税款实现潜在的影响实际上就是一种税源监管风险。

(三)税收执法风险

税收执法风险是指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所引起的不利的法律后果。包括对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理解偏差产生执法过错,带来的执法风险。以及执法程序不严谨、执法随意性大、法律适用过当带来的执法风险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执法风险。同时随着整个社会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纳税人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对于税务机关执法手段、征管方式等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执法方式简单,容易诱使征纳双方矛盾激化,也会相应使执法人员执法风险加大。

二、税收管理在税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源提供的确定性与税收管理不确定性是税收执法风险的主要成因

目前大部分管理分局以属地分片、分责任区管理为主,仍采取传统的以人海战术为主要特征的拉网式、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对所有的纳税人实施均衡管理,缺少完整的风险管理机制,缺乏管理的层次性和针对性,陷入什么都想管,但什么也管不好的怪圈,所谓管理只停留在催报催缴、日常巡查、纳税评估等表面工作上,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税源管理的需要。随着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市场分工越来越细,必然要求税务部门按照风险管理理念科学划分管理对象,日常管理有的放矢,突出税源管理重点,增强管理的实效性。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的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少数重点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税收风险管理的重点也应放在这些重点税源上。通过风险识别分析和应对,集中优势力量,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和重点行业的管理,堵塞其税收管理漏洞,可有效提高税源管理的效能,提高税源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实践税收风险管理是有效降低税收执法风险,提高税收征管质效的需要

纳税人故意偷逃税款,税务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水平不高,是导致税款流失,出现税收执法风险的两个重要因素。借鉴风险管理理念,通过科学规范的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等手段,对纳税人不依法准确纳税造成税款流失的风险进行确认,对不同风险程度的企业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有效引导税务干部正确执法,最大限度减少执法风险。另外,在实施属地管理的基础上,针对管理对象不同特点,分行业、分规模,分别制定管理办法,有效配置管理资源,提高税源管理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行业税负的公平,全面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三)实践税收风险管理是合理有效配置征管资源,形成税源管理合力的需要

目前基层税务部门普遍存在一高一低,一多一少的矛盾,即上级税务机关对工作的要求和标准高,而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却相对较低;纳税人的数量逐渐增多,而管理人员相对较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有限的征管资源与纳税人数量日益增加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靠增加人力资源来加强税源管理已无可能性。通过引入税收风险管理,按照纳税人风险度,实施差别化管理,集中优势力量应对高风险,能够使有限的征管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四)税收管理机制建设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系统上下对风险管理的认识还不到位,缺乏把风险管理贯穿税收工作的主动精神、整体观念和系统意识。现行税制体系结构不完善、不够科学,法律级次低、变动频繁,征管体系自身的风险防御能力不足。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信息资源的共享度不高,税务部门同相关部门在信息共享、沟通反馈机制方面亟待进一步改善,税收信息化建设未能推动税收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2、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待改进,目前主要是以指标为主,风险模型的研究不够深入。信息缺乏指导性或针对性不强,突出表现为“三多三少”,即散乱信息多,揭示问题信息少;提问题、给任务型信息多,指方向、给方法型信息少;单个信息分析多,信息综合分析少;落实责任与监督制约难以协调统一;有限的征管资源一方面短缺不足,一方面配置效率低下,征纳成本居高不下。

3、税收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对如何从制度上确定风险评估的主体、程序、标准和评估结果的应用缺乏系统的操作办法。风险评估缺乏科学方法论指导,基本停留在经验判断和简单比对阶段,没有一整套科学的模型作为评估依据。风险应对措施单一,未能根据风险等级的大小细分应对策略。对税收管理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成本和收益分析不够。

4、受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和税收任务快速增长的影响,税收机关内部征、管、查、审等环节的职责分离存在设计的科学性不足和执行难以到位问题。内部各环节之间的互动机制尚未建立或者不够顺畅,导致信息不对称和协调配合不够,降低了管理风险的防控能力。税务系统内部风险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尚未建立。社会监督的力度需要加大,方式方法需要继续完善

三、税收风险管理理论在税收工作中的深化和探索

(一)完善税源信息共享沟通机制

夯实税收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基础。税收征纳系统的信息化既包括纳税人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等所有办税事项的信息化,也包括税务部门征收管理、税务稽查等所有征收管理事项的信息化,以及日常行政管理和社会各相关部门的信息化。从税收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应充分运用数据集中的优势,建立纳税人情报信息管理库,重点提高内部信息的共享度,努力挖掘税收管理过程中税收风险信息情报资源;大力拓展外部信息的采集渠道,推进完善财税库银联网和政府公共信息平台,及时采集上市公司报表、工商、统计、行业管理部门和管理协会等部门的第三方信息;探索建立跨地区信息情报采集、交换管理机制,提升跨地区税源信息交换、查询功能,形成税源控管的信息化优势。不断提升征管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税收征管工作夯实数据基础,推进“信息管税”目标不断向纵深发展。

(二)关注企业重大事项监控税务风险

企业重大事项包括企业战略规划、重大经营决策、重要经营活动、企业高管变更等。企业战略规划包括全局性组织结构规划、产品和市场战略规划、竞争和发展战略规划等;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包括重大对外投资、重大并购或重组、经营模式的改变以及重要合同或协议的签订;重要经营活动指关联交易价格的制定,跨国经营业务的策略制定和执行;企业高管包括董事会和监事会组成人员以及行政、运营、人事、财务、市场、销售、信息、技术、质量、公关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企业的战略规划、重大经营决策和重要经营活动、企业高管的变更等关乎企业的存亡与兴衰,具有复杂的复合风险,其中也包括税务风险。这些事项因其重要性而不允许企业存在过高的风险,因此,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部门不但要在事前分析、识别、防范风险,更应着重跟踪监控税务风险。

(三)建立与税收征管业务流程相融合的税收风险管理体系

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应注重将风险管理的关键步骤与税收征管业务流程相融合,强化税收风险识别和衡量排序。目前以省为单位的统一征管系统的建立,已实现全省范围的数据集中,也为加强对税收数据的集中分析、评估和利用提供了少量而准确的基础信息。但是,税务机关的信息量还远不能适应税收风险管理的要求,内部信息虽集中但共享性不够,外部因获取途径不足而大量流失有价值的涉税信息,因此必须拓宽信息,特别是外部信息收集渠道,县局级可利用社会综合治税平台收集其他各部门占有的纳税人信息,基层管理分局、专业评估分局和稽查局可以结合日常工作收集纳税人信息,同时利用基层管理平台中疑点库实现分类整合和共享,可建立行业数据模型,加强信息比对分析,对风险点进行风险识别。利用估算技术,预测风险的概率和预测风险的强度,衡量排序风险度,针对不同级别风险度选择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四)建立内部质量控制体系以减少税收执法风险

以风险管理步骤设置运行节点,形成互控机制。税收风险管理事项从整个过程上看,表

现为风险管理目标规划、风险分析识别;风险排序、拟定计划和分配任务;风险应对调查和复核;风险处理跟踪反馈和复核,风险成效评价。就县级税务机关而言,可按照控制原理,将上述事项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部分,分别设置运行节点。事前控制包括:风险管理目标规划、风险分析识别、风险排序、拟定计划和分配任务,由县级局机关业务部门负责;事中控制包括:风险应对调查和处理,由管理分局、专业评估分局和稽查局分别承担;事后控制为风险处理跟踪反馈和复核,由业务科室和监察室负责。风险成效评价由机关业务部门负责,这样风险确定、处理、跟踪、反馈和复核,分别由不同部门实施,形成有效的内部税源监控机制。

(五)建立完善各环节操作规范强化执法监察

健全的岗位职责体系是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基础,要通过合理分权、规范工作流程,形成一个管理严密、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税收管理体系,确保对税源的有效监控,对偏离执法责任制及岗责权限的内部人员亮出“红灯”,实施内外环节的“双重监控”。当前,要重新思考修改和完善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税收管理员制度》,按照风险管理目标体系要求对管理员的税收执法权进行合理分解和有力监督,变“淡化责任、疏于管理”为“责任明确,监控到位”,最大限度地堵塞税收流失漏洞。

第三篇:安全风险管理的实践和思考

安全风险管理的实践和思考

全路推行安全风险管理以来,我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文件精神,不断强化全员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准确研判分管工作安全风险项点,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用风险理论来指导安全生产实践,狠抓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全力确保运输安全生产的万无一失。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结合分管工作实际,就机务运用安全风险管理的实践和思考谈谈自己一些浅薄的感受。我个人认为,要使安全风险管理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彰显作用,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一、加强安全风险基础建设

加强安全风险基础建设,是安全风险管理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我们铁路机务部门而言,夯实安全基础工作,做好安全风险源头控制,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风险排查要细。按照“领导负责、逐级负责、专业负责、岗位负责”的总体要求,管理人员要明确和落实自身岗位责任制,明确本岗位安全风险关键项目,分层、分类细化岗位风险点的关键项目和关键环节,针对性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做好本部门安全风险问题库创建工作。

二是规章制度要精。我们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围绕安全风险关键项点,对所有的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安全措施进行全面的整章建制、动态优化,科学合理地制定切合实际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按照《安规》220验收标准的具体要求,对所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动态管理。

三是管理效能要高。管理人员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生产一线,确保安全生产的动态管控,加大对调车作业、客车安全、重载列车高坡区段运行、人身作业安全等风险控制重点的检查盯控力度,进一步细化安全预案,牢牢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四是落实结果要优。我们要时刻树立盛部长提出的“三个共识”和“三个重中之重”的重要思想,真正把保安全作为第一要务。一线乘务员做到出乘前充分休息,不得饮酒,出勤时认真核对IC卡数据及运行揭示,超前预想;整备时做好机车的全面检查,杜绝机车带病出库;调车作业中,严格落实三确认一控制;列车运行中,严格落实标准化作业,认真贯彻“服务旅客、创先争优”的思想理念,全面落实客车安全风险18条细化措施,提高操纵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旅客列车运行的绝对安全。

二、加强安全风险过程管理

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是实现对安全管理的过程控制,主要包括安全风险的排查识别、分析研判、制定和落实控制措施等环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强化风险意识是安全风险管理的前提。我们要利用交班会、学习会、上线添乘等时机向干部职工讲清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和路局“红线十条”等风险卡控制度,讲清安全风险管理的背景和现实意义,使安全风险意识深入到干部职工心中,让大家明白:安全风险可以砸饭碗、风险管理可以保饭碗。

二是加强过程控制是安全风险管理的关键。全面落实安全风险管理机制,重点要做好对安全问题的分析、定责、考核、整改和追踪,掌控本部门高风险作业环节、岗位,下大力气重点对调度命令的接传抄、重载列车高坡区段防放扬、防途停、旅客列车运行安全、调车作业安全、人身作业安全等关键项目进行专项整治,确保关键项点不发生任何问题。今年以来,针对**运用车间筒仓作业一直在调车工况下

装车作业,改为由模拟监控数据装车,消灭了因装车过程中精神不好引发的重大安全风险,每日监控60列左右,每月监控1800列左右。针对客车在乘降所停车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研判,由人控停车改为机控停车,解决了客****次界牌乘降所和****次在****乘降所误过的风险源。针

三是完善应急预案是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值乘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遇到突发事故、疑难故障,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将基础规章、安全卡控措施、制动机使用、LKJ操作、非正常行车办法、机车应急故障处理等专业知识,做到理论上一口清;通过各种技术比武、学技练功活动强化实作技能演练,找到自身差距,针对性地补强短板,做到实作上一手精;通过总结梳理归纳机车故障、平稳操纵办法,编写乘务作业指导书,做到处理问题一本通。只有这样,才能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及时解决问题,消除安全风险,维护运输生产的安全稳定。

三、加强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是消除风险、规避风险,只有积极完善各类办法,及时发现各类风险,才能提高安全风险的防控能力。

一是树立抓小防大意识。我们对运输一线的各类安全信息要及时收集掌握,对现场出现的各种安全风险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对重大安全风险进行现场调查、专题分析、立项攻关,从一线职工的两违分析中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做到从细分析,从深探究,从严防范。

二是推进标准作业落实。让标准成为习惯,干标准活,上标准岗,把标准化作业转变成作业习惯,转化成一种安全

责任。我们要通过开展各种学技练功活动,促进乘务标准化作业的落实,各级行管人员加强对关键时间、关键作业、偏远地区检查写实力度,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整改,重点解决一线乘务员饮酒、离岗、睡觉“三大顽症”问题的发生,杜绝简化作业程序的行为。

三是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我们结合安全工作实际,以规范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为重点,明确安全红线范围和控制标准,加强对问题的考核问责,形成“有岗就有责、有责要尽责、失责必追责”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机制,不断提升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

第四篇:网络环境下几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朱荔潮

福州第三中学

笔者结合两年多来教育教学探究与实践,详细阐述了在网络环境下,不同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几种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实例,以及对这几种教学模式的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与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网络环境 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学科整合

一 引言

当前,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教育领域也随着网络技术的渗透,不断进行着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的深刻变革,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该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作出改变。

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我校根据实际办学条件和特点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的渗透,做出把现代信息化教育作为福州第三中学今后的教育教学发展的突破口,于2002年建成当时在本省堪称一流的网络实验室。通过近三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信息化教育教学体系。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生物学教学,是我们每一位生物学教师所面临的一个课题。以下,本人就生物学教学实践做一简单阐述。

二 创造能够实施多种教学模式探讨的必要条件

1、创建新型的网络实验室

建成的网络实验室有以下特点:

①提供完整的设备,使师生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能够进行学科多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探讨; ②以校园网和互联网为教学平台,实行对全部实验室师生的开放性教学;

③可以进行日常的课堂师生互动教学,同时也可以以网上的其它方式实现与交流; ④能够利用网络,提供多种生物实验的范本模式、远程实验观摩和远程虚拟实验的条件。⑤能够用网络进行日常的各种测试和课堂教学实时反馈动态掌握教学效果。

2、建立网上生物学教与学的虚拟环境--综合性学习教学网站

①本地资源(局域网):根据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需要,发挥本组教师的优势,建成多个以互联网为平台,收集了许多国内外的相关资料,能够提供各种教育、教学信息的生物教学资源网站,供师生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中选择使用。

②远程资源:在本校的局域网上运用超链接可以直接找到需要的资料,如K12、学科教学资源网,中科院国家实验室,美国生物资源国家实验室,圣迭戈大学远程网络实验室等。

③泛资源:提供搜索途径,学生可以在网上、网下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这三类资源其实就是三个层次,学习者可以根据研究主题的内容,研究的水平,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

总之,有一个能够够实现网络教学的实验室,有预先建立生物学综合性学习教学网站,提供网上探究生物课程教与学的虚拟环境,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目前我们的生物学综合性学习教学网站已初具规模,在近三年多的教学实践中收效良好。

三 实践网络环境下的生物学教学模式

在两年多的生物学教学运用实践中,在参考了多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开始摸索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现有条件和技术水平,达到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新意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生物学教学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打下基础。现以高中生物学《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一节为例来阐述不同的教学模式。

第一种探讨的模式是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讲授模式:

当前这种模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广,教师的与传统的角色变化不大,容易被广大学生接受,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高三阶段的复习课更是能够起到举一反三,承上启下的复习效果。

上课时间的程序进程主要是:复习旧课;教师介绍本节课主要内容;即介绍事先准备好的网站内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浏览网站,学习主干知识;回答老师提出的有关知识重难点问题,列表对比不同的生物结构,选做有关的习题;熟练掌握有关习题的解法。

在这种模式中,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存储在服务器上的有关课文文本、图形、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并以超链接的方式组织起来。教师通过网络,按照一定的时间进程逐步呈现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引,在多媒体的课件中,了解学习内容,理解一些难于理解的概念,看到难于看到的生物体内部构造,了解细胞内部的主要的生化变化。

优点:组织比较简单,有统一的学习进程,和课程实施同步。教师统一演示的内容较多,容易突出重难点,学生也易于接受;对全体学生来说,要求是统一的,这种教学对学生应付过关性考试,有极大的帮助。该模式从本质上是传统课程实施模式的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目前我们的网络教育课程实施大多数都采取这种模式。

缺点:类似于传统课程实施模式;共性大于个性,缺乏变化,除了课程实施手段的变化,其思想实质是原来的讲授教学法,只是扩大知识的容量,时间相对灵活。

在这种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其教学用专题网站的设计要求就显得极为重要了,目前生物组的专题网站都是由教师自己开发的。实用性较强。

第二种进入试验的的模式是: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

(一)进入主题

学生实现知识的认知是需要一定的情境的。教师首先就是要创设学习情景。在《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为主题的学习中,由于这主题是高中生物学的第一章《细胞》中的一节,因此首先要解决什么是细胞质这一概念,因此,用flash和影片演示出多种细胞在不同生物体内的功能,再提出细胞质有什么功能,通过对相关的资料信息的思考,由教师引导进入主题。

(二)围绕主题“提问题”

围绕主题“提问题”这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为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做准备,同时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思维能力。学生在网上阅读教师提供的与主题相关的资料信息,提出自己对素材中与《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主题有关的疑难问题。例如:什么是线粒体?叶绿体如何工作的?如何开展细胞器的研究等等问题,然后将学生所提出的疑难问题展示出来,先让学生之间相互作答,对不能回答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选择作为专题进行探究学习。

(三)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进行探究学习

在《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这主题学习中,主要通过提供教师自制的课件和网站让学生在虚拟的探究环境下进行探索,通过阅读吸收新知识,并结合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完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进行专题探究。由学生带着问题,借助多媒体网络的强大功能和教师的适当提示,进行自主的探索学习,收集整合素材,以电子作品ppt的形式体现学生的学习结果。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过程的同时,教师可根据情况对个别学生进行学习指引,运用网络、课件和书本收集、学习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并进行整理、归纳得出结论;

(四)课题交流

通过讨论、交流,最终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在《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这主题中,我们以每个小组选定一个代表对其中的某一个专题进行解答的方式进行。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同学上台演示本组对这一专题的ppt文稿,并说明本专题中的知识点和学习中的体会,在专题的演示中,同学们还可以相互讨论,共同研究,以期达成共识。最后,教师可以对该学习内容作归纳总结,以使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逐步地接受和掌握正确的知识。

(五)学习评价

为使学生全面正确地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构建,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应为学生设计一些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强化练习。在《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这主题学习中,我通过线上测试系统让学生进行随堂或课后测试,通过计算机的实时反馈,使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和获得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比较准确的评价,以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教师今后的教学。

(六)知识的延伸

在围绕上述主题研究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结构的延伸,让学生在网上收集有关课文中的细胞器的文字、图片资料以及有关探究细胞内部奥秘的现代化工具的图片,让学生们在课后有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

优点:

1、协同合作:自主学习之后,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学习心得,要让小组代表对专题进行解答,就必须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统一认识,形成共识,再选出代表,从而达到协同合作之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互助品格;

2、分享学习成果:通过成果交流,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共同分享学习成果,感受学习的乐趣,进而强化学生的成就感。

3、这种模式最主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行为和发展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过程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达到会学的目的。

缺点:学生在课堂中的自由度很高,很难有个平均的尺度来要求每个学生。于是,在教师引导不力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参差不齐了。学生习惯了教师的引导,一旦失去这种引导,学习的进程就出现了脱节现象,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表现出的散漫,无所事事,有的干脆玩起了网络游戏。

四 结论

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模式有如多种,各有利弊,如:

(1)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习模式。网络成为教师与学生传递信息和交流的媒介,发挥着桥梁作用。教师仍居于主导地位,学生仍居于被动地位,但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加强。这种模式适合于教学难度较大、复习的内容。

(2)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模式。教师成为学习的辅导者与资源、工具的提供者;学生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处于绝对中心的地位,学生在网络提供的资源与工具的帮助下,根据自己的水平自定学习步骤与进度,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构建知识。这种模式适合于学习网络素材较多的学习内容。

(3)协作式学习。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小组内进行分工,小组间或竞争或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学生成为中心人物,不但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刺激,学习的内容得到更主动的消化,学生的协作能力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锻炼。网络提供了大量资源,这种模式更好地体现了网络的优越性。

(4)、以发现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教师只提出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材料,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工具,收集和整理大量材料或者是通过运行交互性的教学平台,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一定的有意义的结论。这种模式重在学生的探索与发现,适合于探索规律的课程。

当然,我们在运用各种模式的时候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只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品格的完善的模式都是好的模式。网络的作用就在于能提供丰富而便捷的资源,能提供突破时空的平等交流。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模式就是利用网络的这些优势弥补传统学习模式的不足。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在网络环境下教学的特点:信息资源是开放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是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这也说明,一旦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组织起来,必然带有松散性、不确定性、难控制性。只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引导,采用任务式的教学方式,克服网络教学中的不利因素,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因素,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2]《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第五篇:“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主要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新课标要求,高中生心理特征、认知水平,高中历史学科特点等建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创新能有效实现新课程凸显人格教育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宗旨;有效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现对此课题做了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谈一些做法和思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04-0089-02

随着福建省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改革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给老师带来了挑战。那么,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师应如何应对,怎样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近两年来,笔者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在进行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理性思考研究,转变教学方式,创建了新的教学模式。

一、“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的主要形式及有利条件

笔者对“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课题研究的主要形式为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来,它是指教学过程是以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为基础探究内容,以学生的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参照和运用史学研究的方法,以个人独立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通过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历史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有许多有利条件。从建构主义理论原则、新课标来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教师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自主探究式教学就是把学生当作主动参加知识获得过程的人,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并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过程的过程,符合建构主义理论,也符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对学生的学习作了明确规定:“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理解力。”从高中生的心理和意志品质来看,高中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发挥自身的潜力,主动地去认识、学习。从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设施、高中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学科特点来看,学校教育设施完备,如较多的历史音像资料可提供给学生欣赏;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有较强的查阅、搜索历史资料的能力。历史知识是综合的、多样性的、多姿多彩的,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探究天地和思维空间。

二、“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

考虑学校教学的实际条件、教师的研究能力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笔者对“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实践,立足于课堂内,扩展于课堂外。

立足于课堂内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采取“自主学习”、“辩论式”、“问题讨论式”等方式。这里主要介绍“自主学习”方式,其流程是:鼓励预习、深入探讨、点拨感悟、自主建构学习。鼓励学生经过课前的预习、初步感知将要学习的内容,记录难点、疑点,这样在听课时,就会格外注意,从而避免在听课或讨论时舍本逐末。同时,在学生的感知自主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入探讨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核心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预习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的同伴合作,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合作学习,集思广益。如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为例。罗斯福新政的“新”在何处?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有何影响?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切磋,纠错改误。讨论时,教师要加以引导点拨,在反馈探究结果时,如果学生的观点或结论是正确的,教师除了充分肯定外,更重要的是要论证他们的观点为什么说是正确的,要从问题答案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给予肯定;如果不完整或是错误的,除了指出其不足和错误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问题答案和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校正。教师的作用不仅仅表现为点拨,还要引导学生重新尝试,使学生从自己的不断尝试中得出经验教训。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为例,有学生提问:罗斯福新政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对这一质疑,笔者没有直接作答,而是启发、引导学生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美国的国情(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及民主传统),以及借鉴苏联计划经济成功的经验等方面进行讨论。经过共同努力,使问题得到圆满解答。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自主建构教材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本质与核心。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关心学生对材料的搜集、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引导并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如上《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自主建构经济危机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影响(局部、整体)等。对罗斯福新政与美国当今现实进行探究,自主建构奥巴马执政举措与罗斯福新政的类似点。在自主探究中,建构教材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认识,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是自主学习的目标和归宿。课堂教学过程中其流程多次循环使用,真正达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目的。

扩展到课堂外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是从知识与能力培养的观念出发,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得出结论的教学过程。课堂外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主参与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并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锻炼。课堂外探究式教学模式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研究性学习课题是课堂外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还可以开展社会调查、撰写历史小论文、开展历史知识竞赛和表演历史剧,等等。

三、“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的成效

在两年多的课题实践中,笔者在不同阶段,采用观察、检测、问卷等方法,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问题意识,合作意识、期末测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反馈。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积极性高,课前能够进行预习的学生达90%以上。有65%以上的学生能够在预习历史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能大胆提问并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学生能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提出自己的见解,分工明确,讨论深入,合作学习的时机把握得比较好,学生学期考成绩比以前明显进步。这说明,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提高了历史成绩。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掌握科学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模式创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科研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无论是对教材的处理,还是对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个人经验的印记,有的或许并不完美,通过自主探究模式教学正好能弥补一些缺憾,学生的需求、灵感、智慧可以启迪教师的智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获得师生的双赢,达到教学相长。

四、对“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考

教师应认同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成为规范程序化的教学行为。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教学的师生双方会和谐共赢。

教无定法,学无定式,学生学习要遵循教学规律,要符合自己的实际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能力固然重要,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如何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性思维?怎样将课堂教学与课内外探究二者有机结合,使其相得益彰,值得教师们深入思索。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素养,要不断地再学习,教学模式创新对教师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知识体系提出了挑战。

总之,新课程下教学模式创新,既是一个教育思想问题,又是一个教学模式问题。要让新模式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不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衬、2002.[2]王占才.用建构主义理论反思历史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1-2).[3]姚承智,范承岁.“自探精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研究2001,(2).[4]胡双林.例说高中历史探究性学习[J].中学历史教学,2010,(4-5).

下载TCBS模式下国库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TCBS模式下国库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财政国库部门的风险管理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财政国库部门的风险管理 摘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我国正在执行的财政资金支付制度,相对于以前的国库资金分散支付,集中支付制度更适用于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更......

    税收风险管理的初步实践与优化思考

    税收风险管理的初步实践与优化思考 ——无锡市国家税务局《风险管理》课题组 导论:追求征管成本最小化和绩效最优化的税收风险管理理念,与破解征管资源瓶颈,实现税收征管效能最......

    财政国库改革实践与探讨

    财政国库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胡亚迪 朱志礼提起财政国库,在人们的脑海中会很自然地将其与神密之类的词相联系,产生这一观念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封闭式财政国库......

    财政国库改革实践与探讨

    财政国库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胡亚迪 朱志礼提起财政国库,在人们的脑海中会很自然地将其与神密之类的词相联系,产生这一观念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封闭式财政国库......

    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强化预算执行,提高理财水平,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既是财政......

    我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我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基本构架是:收入一个笼头,支出一个漏斗,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

    国库服务多赢目标的实践与思考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是办理国家预算收支的专门机构,依法履行着中央银行经理国库的职能。......

    导师责任制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五篇材料)

    导师责任制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阅读次数:879添加时间:2008-12-12导师责任制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何嘉鹏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苏21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