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服务多赢目标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09:55: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库服务多赢目标的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库服务多赢目标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国库服务多赢目标的实践与思考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是办理国家预算收支的专门机构,依法履行着中央银行经理国库的职能。多年

来,运城市各级国库本着全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紧紧围绕提升国库服务质量与效率这一目标,创新思维,务求发展,在实现国库多赢目标的方式方法上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完善制度,注重落实,充分发挥国库在国家预算工作中的执行作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服务。

国库作为政府预算执行的重要部门,其服务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国库会计的水平。近年来,国库会计工作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预算收入的范围不断扩大、渠道不断拓宽,预算收入总量在逐年增加;另一方面,财税领域的深入改革对预算收入利益层次的划分越来越详密,使各级国库业务量成倍增加。如雄居山西省100多个县(市)财力之首的河津市,2004年共办理各级收入入库20亿元,是1994年的20倍,但国库从业干部数量共4人,仅是1994年的2倍。业务量成倍增长与人员相对紧缺的矛盾给进一步做好国库会计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为确保国库会计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运城市中心支库在完善各项制度的前提下,重点抓了四方面工作:一是全面提升管理理念。引进国际标准化管理模式,把各岗位工作都视为一个管理过程,建立程序文件和操作规范,使内部控制渗透到了各业务过程和各操作环节,促使规章制度落实到位。二是认真落实风险控制。严把柜面审核关、退库更正支拨关、对账关和国库会计事后监督关,将监督的重心从管理“结果”向管理“因素”转移,将风险消除在萌芽过程中。三是持续改进,完善制度。随着新业务的陆续上线运行,过去行之有效的制度必然会暴露出它的弊端,我们坚持与时俱进,用心发现规章、制度、流程的缺陷和不足,全方位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从而更好地适应了日常工作。四是强化人力资源建设。随着国库业务的不断发展,对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城市中心支库把“创建学习型支库”作为国库工作的重点来抓,再度掀起“学制度、学业务、比技能”的高潮,全面提升国库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国库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国库人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最终达到每个国库干部更好服务于工作的目的。

通过执行制度,夯实基础,运城市各级国库基础工作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一定程度地实现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服务的目的,2000年以来,各级国库受到地方政府嘉奖20余人次。

二、把关守口,重点防御,充分发挥国库在国家预算工作中的监督作用,为确保国库资金安全提供护卫性服务。

运城市中心支库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严格监管意识,开拓监管思路,依法经理国库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新时期国库监管的新路子、新措施,建立并形成了一整套国库监管档案系统,有力促进了国库监管职能的充分发挥,确保国库资金安全高效运行,真正发挥了为政府管理好财政和为社会服好务的职能。譬如把全市所有经收处的基本情况和历次检查发现的问题都充实到经收处监管档案系统中,监管档案采取电子形式(电子模块,电子数据,电子资料和电子分析等)设置和应用。在每次检查前,可以方便地查询、浏览和掌握该经收处的历史问题及纠改情况,以及不同经收处问题项目、数量的电子直观对比结果,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现场检查中坚持做到监管“三到位”:一是检查辅导到位。一年两次常规检查,检查面达到100。采取边检查、边辅导的形式,不仅增长了经收人员的国库知识,而且提高了他们执行制度的自觉性,随意延解积压税款的现象基本得到杜绝。二是纠正违规到位。一般性违规操作问题,如个别经收处“待结算财政款项”科目设置不规范,现场立即纠正;有争议事宜,及时找到合理依据,在辖内统一认识统一操作。三是处罚措施到位。对个别违规行为严重的经收处,按照经济处罚与对责任人处分并重的原则,进行严肃处理。

借助对预算收支资金的监管,确保了预算收入资金可以及时、足额集中到政府手中,预算支出资金可以迅速配给到政府经济政策影响的对象,达到政府管理经济和管理社会的目的,很好地实现了国库为地方政府部门服务之目的。

三、主动介入,把握方向,充分发挥国库在国家预算工作中的促进作用,为地方财税改革提供导向性服务。

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对国库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运城市各级国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并服务改革,很好地达到了为财税改革服务的目的:一是坚持由国库牵头,每季召开一次财税库三家联席会议。互通信息,及时掌握财税改革最新动

态,通过征求各部门服务需求,妥善协调各参与方意见,达到了各方对同一改革事物形成合力,使新的财税机制得以顺利实现和平稳运行。二是积极参与财税改革,与其密切配合、反复磋商,反馈意见和提出建议,推动财税改革顺利前进。例如2001年的财政会计核算中心行为,严重违背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有关要求,面对这一情况,运城市中心支库一方面迅

速写出专题报告向上反映,一方面不等不靠,依据现有规定主动干预,专题向地方政府做汇报并赴财政部、人民银行总行请示纠改一事,经过细致的工作和不懈努力,运城市会计核算中心在全省最早实现单一账户改革和并轨运做。

通过国库部门积极主动地参与、把握、配合与努力,有效地防止了改革中各类违规现象的蔓延、恶化,及时将地方财政改革纳入正轨。

四、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充分发挥国库在国家预算工作中的反映职能,为研究和制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提供协作性服务。

国库部门既是预算收入资金的集合点,又是预算支出资金的出发点。这一特殊地位,使得国库成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一个有机结合点,为国库部门调查和分析预算收支运行、分析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以及税收入库与银行信贷的关系,进而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执行等提供了便利。运城市中心支库将2000年以来的预算收入、支出、退库、国债发行、国债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综合性指标(如GDP变化趋势等资料)收集并纳入到国库收支分析平台。通过这一平台,科学务实地监测经济运行规律及趋势,以监测个例国库为出发点和着眼点,深入研究国库与经济增长、国库与货币政策、国库与国民经济的影响和联系,针对辖区经济金融的特点,提出对经济增长有实际参考价值的信息和建议,将国库调研分析成果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为当地政府制定经济发展策略,科学组织税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供决策依据,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2004年一季度,运城市中心支库结合河津市经济的实际,分析并指出河津市民营企业实现税收是国库收入增长的主力军,但仍存在着抗风险能力低、布局分散、规模较小、科技含量不高、环境污染大等问题,特别是作为主导产业的焦化行业出现了一些盲目投资、乱上项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会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报告建议当地政府抓紧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统筹安排,以便使河津市经济走向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该报告还被总库刊用。

通过国库专题调研分析,及时反映了国库收支活动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辖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为各级领导和决策部门研究和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国库工作的实践表明:国库服务多赢目标的实现决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许多困难、矛盾和障碍需要各级国库部门用长时间的努力去克服、解决,广大国库干部必须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构建起一个“在监管中学习,在学习中分析,在分析中提高,在提高中服务,在服务中再监管”的良性循环机制。结合国库服务多赢目标的要求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高度重视,强化培训,尽快解决国库干部配备普遍偏紧和国库干部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的问题。从现时来看,各级国库部门都存在人员紧缺问题,因此各级库领导要真正从人员上给予有力支持,帮助国库部门解决人员紧缺这一难题。抽调一些工作积极性高、上进心强、爱钻研、能吃苦的同志(特别是青年干部),充实到国库工作岗位去,这是国库工作充满生机,适应国库体制改革要求的必要条件。

目前国库调研分析工作与新时期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国库工作的要求,以及与发达国家国库资金分析工作的深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比如测算收支日变化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基本没有涉及。这些差距和不足要求广大国库干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但要具备过硬的业务技能,还要掌握金融、财政、税务、统计、分析、管理、服务等多方面知识。各级国库部门要把培养一批懂业务、会分析的综合型人才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此外,还要支持和鼓励国库干部积极进行政治学习和参加各种业务培训,逐步改善、提升国库干部的知识结构和思想层次,从而向行领导和政府等部门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

二、主动促进,重点突破,加快国库工作电子化进程,加快财政资金的汇划速度,提高国库资金使用效率。目前,国库部门独立的支付结算系统还没有完全建设和应用到位,要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一是要以推广应用国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为契机,加快各级国库直接通过中国现代支付系统进行国库资金清算方式的建设,开通国库资金“高速公路”。二是迅速建设以国库为中心的多主体参与的国库信息化工程。国库信息化既是一个涉及到银行体系改革、业务创新、经营管理的改进以及先进信息技术应用的复杂体系,也是一个由政府管理部门、金融业以及IT产业界共同参与的庞大的系统工程。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国库服务的科技含量,尽快解决长期以来财税库行信息交流不畅的现象。

三、延伸触角,扩充对象,积极向技术监督、矿产、土地等部门拓展,实现多赢目标“量”意义上的突破。国库部门传统的服务对象一般是财政、税务和海关,至于技术监督、矿产、土地等执收部门,缺乏或根本没有联系沟通,为了更多地了解税以外的“收入”和更详尽地分析其发展规律,应从对帐工作、监督经收处工作等为切入点,逐步地、主动地与上述部门增进了解,从国库(间接)监管和服务对象的“量”的层次拓宽视野。这样,即可以使预算地执行更好地为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服务,又可以及时掌握各项经济政策对预算收支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实现国库信息化“以业务为中心”向“以客户(这里的客户是指国库服务的显性和隐性对象)为中心”转变,国库信息化就是要适应竞争环境和客户需要的变化,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业务运作过程进行集成和优化,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为中央银行的客户开发、服务、管理和风险防范建立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适应客户对国库产品和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全面提高中央银行国库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市场反映能力。

四、联系沟通,有机协调,建立灵活有效的财、税、库、行工作磋商协调机制。国库工作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它与财税行之间的联系不仅是必要的和长久的,而且是极其密切的。破坏了这个规律,财政工作的大局和长远利益就必然受影响。国库工作实践证明,不建立必要的,财税库行认可的,定期的工作磋商协调机制,不但影响财税库改革的贯彻执行,影响相互的信息交流、沟通和反馈,而且最终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贯彻、实施、回溯。

五、突出服务,兼顾安全,在为国库多赢目标的实现搭建条件的同时,又不能因此忽视了国库资金安全(主要是信息安全问题)这个基础和重心。在为国库多赢目标的实现搭建上述各条件的同时,还要切实加强国库系统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维护系统安全运行。加强信息安全保障、维护系统安全运行关系着国库以至中央银行信息化服务体系能否有效提供金融服务,是一项需要精心组织、常抓不懈的工作。随着国库信息集中和系统整合,其安全保障工作更为突出。国库部门要加强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和管理技术队伍建设,加强计算机安全定期检查,建立信息安全保障沟通机制,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切实保障信息化服务体系安全、平稳、高效运行。要高度重视灾难备份建议,灾难备份建设要在综合考虑日常运营和应急备份需要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稳步推进。

第二篇:财政国库改革实践与探讨

财政国库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胡亚迪 朱志礼

提起财政国库,在人们的脑海中会很自然地将其与神密之类的词相联系,产生这一观念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封闭式财政国库管理方式缺乏透明度、与人们的经济活动不能直接面对面所形成的。随着现代公民意识的不断提高,随着政府依法行政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改革现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推行和完善以单一账户为基础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财政支出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去年,在全省财政四项制度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我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成功试行,已经为我们慢慢揭开了“财政国库”这个古老名词的神密面纱,它离国民生活越来越近,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将与公众直接接触。那么,财政国库是什么?财政国库为什么要改革?国库改革后对单位会带来一些什么变化?笔者就这些倍受人们关注的问题谈点浅见。

财政国库是负责办理国家财政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管理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财政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俗地说,就是运用国家的经济政策,具体组织财政预算收支执行,实现收支总量任务,在保证财政预算支出的前提下,通过对财政沉淀资金的资本运作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的执行机关。

从我县财政国库改革试点的系统设置流程不难看出,推行国库集中收付的核心,就是要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预算单位全部取消原设的收支过渡账户,目的是让所有的财政性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所有的财政性支出均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支付到商品或者是劳务提供者,资金实现:“收入直缴,支出直拨”。改革的重点是账户体系,我们分析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原体制下账户的设置比较杂乱,一方面各征收机关及收费部门,都自行设立了为数众多的收入过渡户收缴收入;另一方面,支出单位也都在各商业银行设置帐户接受财政拨款,并从这些账户上进行开支活动。这种资金分散收付的局面,造成大量资金沉淀在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政府实际可操控的现金很少,直接削弱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是在收入收缴过程中,除了少数单位按规定将资金就地缴入国库外,绝大多数都通过收入过渡户收缴资金,还有的要按上下隶属关系层层汇缴后再由主管部门上缴国库,而主管部门通过收入过渡户截留收费资金的现象极其普遍,少则拖至一年半载,多则数年不缴,大量的预算外资金在各征收单位的账户上回旋。这种财政性资金长期脱离财政监督的模式,必然导致财政收支信息的严重失实,根本不能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政府宏观调控提供真实的数据,大量的预算外资金掌握在征收部门手中,也就直接控制着资金的支出权,这种资金如果不按公共财政原则支出,财政部门是很难发现的。

三是在资金拨付程序上,过去是在预算批复后,财政部门就按月或按进度向预算单位拨付资金,这些资金拨付后就脱离了财政部门的监督,资金掌握在预算单位手中,怎样用,何时用,是不是用在资金所要求的项目,都由用款单位自行决定,在监管上财政部门只能鞭长莫及。这种层层转拨容易造成资金的中途损耗,也很容易改变资金的本来用途,直接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为非法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甚至诱发腐败提供了便利条件。

所以,随着上述问题的逐步凸现,改革现行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新形势下加强预算管理的需要,也是适应现代公共财政发展的大趋势。

推行财政国库集中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对传统预算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也是对财政收支管理的一次创新。这项改革关系到各级财政预算执行能否规范,直接反映出预算执行的质量,与此同时,必将带来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理财观念和理财方式的更新。那么,财政国库改革后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其一,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后,改变了过去多头开户为国库单一账户,将以前的资金分散收付转变为国库集中收付,统筹了预算内外财力,逐步实现预算内外资金在收支过程中的合理配比,促进了预算编制的统一,规范了预算收支执行,强化了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依法理财的观念。

其二,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后,各项财政收入直达国库或财政专户,大额支出直接支付到商品或劳务供应者,实现直接支付,改变了以前收入层层汇集、支出层层转拨、收支资金流经环节多的局面,强化了预算执行中的财政监管职能。

其三,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后,所有财政性收支均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运行,改变过去资金分散存放在单位为国库集中管理,有利于政府对资金的统一调度,增强了政府预算执行的可控性。同时,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之间通过现代化的电子技术传递信息,克服了以往财政性资金运行信息迟缓、透明度不高的弊端,新的国库集中收付系统流程为财政收支提供了及时、真实、可靠的反馈信息,为预算编制和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提供相对准确的决策依据。

其四,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后,财政部门内部实行了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职能的分工,财政与预算单位之间实行出纳与会计分开,从根本上改变了预算资金的管理方式和预算执行方式,使预算监督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强化了预算的约束机制,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从这一层面讲,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加强财政管理监督行之有效的手段。

我县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下,在各试点单位的通力协作下,经过财政部门的精心组织筹备,首批试点3个单位于2004年6月21日正式上线运行,截止到年底,完全上线的单位12个,不完全上线的单位28个,集中支付资金总量4173万元,直接支付资金3671万元,直接支付率达到88%,整个支付系统运行比较顺利。但是,随着支付业务量的逐步增加和支付范围的扩大,国库集中收付在操作过程中也渐渐凸现出其不容忽视的一面,这也正是我们今后工作应该努力的方向。

首先,加强对财政制度改革的政策宣传和业务流程培训是基础。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国库制度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改革的覆盖面广、工作量大,对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微机熟练程度要求高,是一项全新的业务,整个工程涉及到基层预算单位、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代理银行、人民银行、收款人等多个单位或个人,而自全省推行这项改革以来,从上到下缺乏系统的、规范的、专业的培训,特别是到县这一级,除开少数业务单纯的行政单位在运用中能得心应手外,多数是下设数个二、三级单位或基层站(所)的主管部门,这种管理职能延伸面宽、收入支出、往来款项、代扣代缴资金业务频繁的部门,在国库集中收付这个绝对程序化的系统中,对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茫然无措,没有可借鉴的完整模式得以合理解决。同时,新的国库收付制度从根本上打破了单位过去现金收支的随意性,使单位用钱与过去相比显得“不方便”,对改革带来的规范化要求短时期内不适应,特别是现在正处于改革的过渡期,银行、财政、单位等各环节的业务衔接还不是十分到位,软件也处于逐步完善阶段,不免引起少数单位的反感。那么,作为占改革主导地位的财政部门,能够有组织有计划、专人负责对整个国库系统业务人员的培训显得十分重要。一是从宣传政策、营造舆论声势出发,改变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的认识观念,使之从传统的模式中蜕变出来,从理解到接纳改革所带来的业务变化;二是对系统业务操作流程进行指导,搞好跟踪服务,使经办人员能熟练地掌握系统软件,随时有问题随时解决,使之尽快在改革的大环境中进入角色,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国库集中收付的顺利推进铺就一条软环境通道。

其次,细化预算编制,全面推行内容完整、项目明细、定额科学、程序规范的部门预算是关键。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预算执行的过程,预算执行必须以科学规范的预算编制为基础。我县是全省29个贫困县之一,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自有财力小,预算单位之间因职能、人员、财力等因素的差异,所列支的范围和标准也不尽相同,那么在具体操作中就应该遵循定项目、定额度、定标准的编制要求,最大限度地平衡单位之间的人均支出水平,真正体现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预算计划执行中,国库集中收付系统要求严格按部门预算为依据,只有部门预算细化到每笔支出项目,单位才能按月报出相对准确的用款计划,财政才能按部门预算编制审定计划的可行性,最终达到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相吻合。

再次,科学编制财政预算,钢化预算执行是保证。随着部门预算的实施,按照预算编制要求,部门预算必须经过“二上二下”的程序,首先由财政部门按照统一标准审核预算草案,再报同级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后执行,是一套严密的具有法律效率的预算执行文本。对预算单位而言,部门预算就是单位一年间所有收支活动的“明细账”;对财政而言,部门预算就是预算执行的“指标单”,钢化预算执行、杜绝资金拨付的随意性是维护预算严肃性的唯一途径,也是顺利实施财政预算的根本保证。

第三篇:财政国库改革实践与探讨

财政国库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胡亚迪 朱志礼

提起财政国库,在人们的脑海中会很自然地将其与神密之类的词相联系,产生这一观念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封闭式财政国库管理方式缺乏透明度、与人们的经济活动不能直接面对面所形成的。随着现代公民意识的不断提高,随着政府依法行政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改革现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推行和完善以单一账户为基础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财政支出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去年,在全省财政四项制度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我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成功试行,已经为我们慢慢揭开了“财政国库”这个古老名词的神密面纱,它离国民生活越来越近,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将与公众直接接触。那么,财政国库是什么?财政国库为什么要改革?国库改革后对单位会带来一些什么变化?笔者就这些倍受人们关注的问题谈点浅见。

财政国库是负责办理国家财政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管理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财政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俗地说,就是运用国家的经济政策,具体组织财政预算收支执行,实现收支总量任务,在保证财政预算支出的前提下,通过对财政沉淀资金的资本运作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的执行机关。

从我县财政国库改革试点的系统设置流程不难看出,推行国库集中收付的核心,就是要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预算单位全部取消原设的收支过渡账户,目的是让所有的财政性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所有的财政性支出均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支付到商品或者是劳务提供者,资金实现:“收入直缴,支出直拨”。改革的重点是账户体系,我们分析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原体制下账户的设置比较杂乱,一方面各征收机关及收费部门,都自行设立了为数众多的收入过渡户收缴收入;另一方面,支出单位也都在各商业银行设置帐户接受财政拨款,并从这些账户上进行开支活动。这种资金分散收付的局面,造成大量资金沉淀在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政府实际可操控的现金很少,直接削弱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是在收入收缴过程中,除了少数单位按规定将资金就地缴入国库外,绝大多数都通过收入过渡户收缴资金,还有的要按上下隶属关系层层汇缴后再由主管部门上缴国库,而主管部门通过收入过渡户截留收费资金的现象极其普遍,少则拖至一年半载,多则数年不缴,大量的预算外资金在各征收单位的账户上回旋。这种财政性资金长期脱离财政监督的模式,必然导致财政收支信息的严重失实,根本不能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政府宏观调控提供真实的数据,大量的预算外资金掌握在征收部门手中,也就直接控制着资金的支出权,这种资金如果不按公共财政原则支出,财政部门是很难发现的。

三是在资金拨付程序上,过去是在预算批复后,财政部门就按月或按进度向预算单位拨付资金,这些资金拨付后就脱离了财政部门的监督,资金掌握在预算单位手中,怎样用,何时用,是不是用在资金所要求的项目,都由用款单位自行决定,在监管上财政部门只能鞭长莫及。这种层层转拨容易造成资金的中途损耗,也很容易改变资金的本来用途,直接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为非法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甚至诱发腐败提供了便利条件。

 

出、往来款项、代扣代缴资金业务频繁的部门,在国库集中收付这个绝对程序化的系统中,对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茫然无措,没有可借鉴的完整模式得以合理解决。同时,新的国库收付制度从根本上打破了单位过去现金收支的随意性,使单位用钱与过去相比显得“不方便”,对改革带来的规范化要求短时期内不适应,特别是现在正处于改革的过渡期,银行、财政、单位等各环节的业务衔接还不是十分到位,软件也处于逐步完善阶段,不免引起少数单位的反感。那么,作为占改革主导地位的财政部门,能够有组织有计划、专人负责对整个国库系统业务人员的培训显得十分重要。一是从宣传政策、营造舆论声势出发,改变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的认识观念,使之从传统的模式中蜕变出来,从理解到接纳改革所带来的业务变化;二是对系统业务操作流程进行指导,搞好跟踪服务,使经办人员能熟练地掌握系统软件,随时有问题随时解决,使之尽快在改革的大环境中进入角色,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国库集中收付的顺利推进铺就一条软环境通道。

其次,细化预算编制,全面推行内容完整、项目明细、定额科学、程序规范的部门预算是关键。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预算执行的过程,预算执行必须以科学规范的预算编制为基础。我县是全省29个贫困县之一,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自有财力小,预算单位之间因职能、人员、财力等因素的差异,所列支的范围和标准也不尽相同,那么在具体操作中就应该遵循定项目、定额度、定标准的编制要求,最大限度地平衡单位之间的人均支出水平,真正体现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预算计划执行中,国库集中收付系统要求严格按部门预算为依据,只有部门预算细化到每笔支出项目,单位才能按月报出相对准确的用款计划,财政才能按部门预算编制审定计划的可行性,最终达到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相吻合。

再次,科学编制财政预算,钢化预算执行是保证。随着部门预算的实施,按照预算编制要求,部门预算必须经过“二上二下”的程序,首先由财政部门按照统一标准审核预算草案,再报同级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后执行,是一套严密的具有法律效率的预算执行文本。对预算单位而言,部门预算就是单位一年间所有收支活动的“明细账”;对财政而言,部门预算就是预算执行的“指标单”,钢化预算执行、杜绝资金拨付的随意性是维护预算严肃性的唯一途径,也是顺利实施财政预算的根本保证。

财政国库改革实践与探讨(第3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强化预算执行,提高理财水平,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既是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巩固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管理等其他改革成果,是关系整个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成败的焦点和关键。

国库集中收付的基本含义是: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设立一个统一的银行帐户,各单位的预算资金统一在该帐户下设立的分类帐户中集中管理,预算资金不再拨付给各单位分散保存;各单位可根据自己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批准的预算项目和额度内自行决定购买何种商品和劳务,但支付款项要由财政部门来进行;除特殊用途外,资金都要通过国库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

在这种制度下,财政支出不再以拨列支,而是根据财政支出的进度,以支列支。在财政支出实际支出之前,所有的资金都集中在国库,财政部门可以统一调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财政资金的库外沉淀和资金浪费。

济宁市财政局于2003年底成立集中支付中心机构。2004年初支付业务以工资统发为切入点开展集中支付业务。2005年全年集中支付财政资金21593万元,其中预算内资金18626万元、预算外2967万元,另外网络直接、授权支付9668万元)。2006年要将2/3市级预算单位纳入网络支付,在全市全面推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

经过两年多的运行与不断总结,目前我市已基本确立了以财政直接支付为主的集中支付体系。总体看改革比较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改进和完善。

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流程不规范增加了业务科室工作量。在实拨资金模式下,部门预算业务科室在预算执行阶段具有核减指标并拨款的职能。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在相关流程不规范,相关软件不完善的情况下,部门预算业务科室增加了审核、代编用款计划、核对预算指标等工作,业务量增大,个别存在抵触情绪,有时延误审核时间,给集中支付造成了一定困难。

(二)部门预算编制与国库集中支付还需要进一步衔接。一是部门预算编制时间还不够,势必会造成预算编制过出粗、不够科学,从而使预算编制执行过程调整过多,难以实行严格的预算监督。此外,由于当年的预算草案在当年3月份或更晚些时候才能通过,而之前的预算单位支付给单位带来了困难。二是部门预算编制尚未细化到“目”,相当一部分项目资金尚未编入部门预算,细化程度不够,不能最详尽的反映财政支出的方向和用途。尤其是基本建设项目,没有细化预算,使得国库集中支付时缺乏足够的依据,仍是打捆支付,严重影响国库集中收付有效性的发挥。

(三)预算单位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一是部门预算单位尤其是一级预算单位还存在思想认识不足问题,留恋改革前的管理方式,对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不适应,存在着抵触情绪。二是部分预算单位会计核算不够规范,尤其对改革后资金收支的会计处理不熟练,基层预算单位对指标调整的程序知之甚少。

(四)代理银行服务质量需要加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网络时,预算单位的支付先由代理银行垫付,在与清算银行进行清算,这也有违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有的代理银行上热下冷,个别营业网点服务态度不好,支付单据传递不及时或找不到。代理银行对营业网点人员培训不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五)国库集中支付软件问题。国库集中支付软件是财政业务单位核心系统,必然涉及到财政内部和外部业务系统的衔接问题。目前财政内部使用的各应用软件基本是自成体系,尚未实现整合。如工资统发软件、集中支付软件、收入收缴软件、会计核算软件,预算编制软件等,有的分属不同开发商的产品,有的分属不同部门使用,自我维护,自行管理,有的无数据接口等,使部门之间数据重复录入,数据难以实现统一和真正共享等。

目前的国库集中支付软件尚需完善。一是系统性还不是很好,尤其是还存在丢失数据包现象。二是系统的人性化设计不够。软件操作复杂,一些必要的设置不能直观的由具有相应权限的人完成,必须进入后台信息中心操作。如:在系统初始化和对已完成系统配置的数据进行修改时,操作过程十分复杂,往往修改几个数据就要几个小时,有时还要把数据库发给软件制作公司修改数据库,在日常操作增加项目名称。科目权限时,还需要管理员在后台配置,不仅速度慢,而且管理员工作量非常大。

(五)支付申请程序复杂。(1)请款环节。单位既要根据批复的预算按季填报分月用款计划,还要根据用款计划于使用前逐级提出后申请。就目前而言,分月用款计划不外乎就是对支出预算总数的均分,实际意义不大。(2)请款工作量增加。我国现有的预算管理体制一般要分为主管、二机、基层三个层次,在基层信息网络技术不完善的情况下,层层的审

核、汇总上报,使基层单位携带大量支付资料往返于部门审批,主管部门疲于对数据的重复汇总,难以真正发挥审核的作用。(3)财政授权支付凭证重叠。目前尚未启用国库支票,单位从零余额帐户转帐提款时,不仅要使用原有的转帐支票或现金支票,还要再填写一张支票凭证编号,同时送交银行,增加了凭证出错的机率和核对的工作量。

深化改革的建议

进一步健全改革配套措施,推进改革相纵深发展。要进一步明确财政部门内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职责分工。预算科和各归口业务处室应负责制定科学、合理、细化的部门预算,尽量减少预算执行中的追加、追减项目;国库部门应负责预算执行工作,具体包括审核用款计划合理调度资金,直接和授权支付资金,批复预算单位年终结余等内容。财政部门内部应本着简化管理程序、方便预算单位的原则,合理明确地划分职责分工,减少内部阻力和摩擦,增强相互间协调配合。

(二)完善预算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制度,给预算编制留出足够的时间,一般提前一年编制下年预算,试编三年的滚动预算,将预算编制及审批时间提前,做到年前编制年初确定批复。这样,当年批准的部门预算才能作为用款计划申请的依据。同时,细化预算科目,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制度。要从功能上、性质上进行预算科目规范分类,建立多级预算科目体系,每项支出都要有相应的科目,把预算编制具体到部门.单位和项目。

(三)加大宣传力度,转变观念,要广泛收集改革的具体操作,经验材料,直观形象地反映改革的优势和做法,加强对单位的培训宣传,征求预算单位意见,帮助预算单位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财政国库改革知识和重大意义,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具体做法、成效和基本经验,并解答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针对个别预算单位代理银行的服务质量不理想,应督促和监督代理银行加强对营业网点服务人员的培训,着手研究鼓励性和惩罚性措施,促使营业网点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五)继续在简化集中支付流程上下工夫,努力提高资金资金支付效率。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在充分论证和保证资金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尽量简化不必要的业务流程。二是比照财政部国库司的做法,按照资金管理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着手研究

整合国库科和支付中心职能工作,合理调配人员,简化内部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以充分体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优越性。三是继续与业务科共同探讨缩短项目支出审核流程的办法,提高项目支出审核工作效率。

(六)坚持完善集中支付软件。国库集中支付软件是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软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改革的进程、质量和效果。针对改革初期软件存在的诸多缺陷,应进行认真分析和梳理。一是督促软件公司尽快解决目前软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系统稳定性,减少丢失数据包的概率,改进集中支付系统的数据查询功能,使集中支付系统操作更加简便易用。二是着重完善集中支付系统和指标系统接口,提高集中支付系统的完整性。三是完善总预算会计帐务系统,逐步完成帐务系统的对接,提高集中支付软件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第五篇:我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我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基本构架是:收入一个笼头,支出一个漏斗,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存款账户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其核心是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对财政资金的运行进行管理,各单位不再设有实体银行账户;所有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不再通过各个中间环节;各部门、各单位根据自身需要,在预算确定的范围内,决定购买何种商品和劳务,但付款过程由国库集中处理,所有财政支出由财政集中支付到商品和劳务的提供者或用款单位,确保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和高效。

一、我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现状及成效

作为省、市确定的改革试点县,我县于2008年底制定出台了《改革试点方案》,并以县政府文件下发各部门及预算单位,同时成立了改革工作实施领导小组,具体操作我县的此项改革。由此标志着我县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工作的全面启动。

在试点方案的框架之下,彬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从2009年8月上线运行以来,在局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在各相关方面的配合努力下,排除了各方面的困难和阻力,保证了试点单位业务的正常运转,取得了此项改革的初步成功,赢得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接受了上级领导的检查和兄弟县区的学习。

在此期间,县局加强与试点单位、代理银行和人行国库的联系与沟通,解决了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简化了操作流程,保证了运行中所有财政资金的安全。2010年4月,在第一期试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扩面试点,从原来上线的6家单位扩大到28家单位。截止10月底,28家预算单位通过国库集中收付系统拨付资金1181笔,总金额16914.2万元。其中,直接支付245笔,总计917.1万元;授权支付1036笔,总计15997.1万元。经过近两年的试点,改革运行平稳,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面实施条件基本成熟。经报请县政府主管领导同意,决定在全县县级全面实施此项改革,涉及一级预算单位52个,基层预算单位60个。

通过改革,显著的成效有四点:

1、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资金拨付程序的改变即由原来实拨资金变为用款计划的申报,试点预算单位的支付直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不仅减少了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加速了财政资金的周转速度,而且财政资金不再大量沉淀在我县会计核算中心账上,而是聚集在国库,解决了过去财政资金流转环节多、在途时间长的问题,有利于国库资金实现保值增值,更有利于国库对全县财政资金的统筹安排,合理、灵活调度。

2、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运用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网络系统对试点预算单位资金的支付过程实施全程监测,能及时发现资金使用上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透

明度,有效地保证了财政资金支付的安全和高效,杜绝了财政资金运转过程中存在的截留、挤占、挪用现象,加强了对试点预算单位事前的监督。

3、增强了试点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意识。国库集中支付使试点预算单位的指标管理、用款计划的申请、财务处理等方面必须符合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系统的需要,客观上促进试点预算单位增强财务管理意识,做好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4、促使了试点预算单位重视预算的编制和计划用款。对于无预算的项目开支,管理系统自动拒绝支付;对于超计划用款,管理系统及时预警,实现了动态式,过程式的系统监控,确保了单位年初预算的执行,维护了预算的严肃性。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经过两年多的试点运行,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各方面的阻力较大。主要表现:一是各单位使用资金时,必须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局办理,失去了对资金直接支付权,其资金使用要受到严格的控制和监督。二是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资金集中国库,减少各单位的存款利息收入,因既得利益被打破而产生阻力。三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其会计核算职能返回试点预算单位,打破了账务处理一贯依赖会计核算中心的思想,同时又增加了单位专职财务人员、办公设施等方面的改革成本。

2、部分试点预算单位的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一是近几年,会计核算中心代理预算单位记账,预算单位只设报账员,取消了出纳和会计岗位,有些预算单位认为报账员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因此把原财会人员调离岗位,而把一些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安排到报账员岗位,有的还是兼职的,甚至由临时工任报账员,报账员成为纯粹的“跑腿员”。报账员习惯了拿着支出发票等原始凭证到会计核算中心报账取钱,对会计知识也是一知半解。二是财务人员对国库支付制度政策理解不到位,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使制度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给国库支付工作的正常运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三是部分试点预算单位熟悉电脑操作的财务人员缺乏,造成电脑业务操作不太熟练,影响工作效率。我局作为全县的会计主管部门,要支撑起150多家预算单位的会计业务,培训任务相当繁重。

3、非税收入资金缴库未理顺,国库支付系统没有纳入单位的非税收入,影响试点预算单位用款。主要表现在:非税收入管理局开设的非税收入过渡性专户,试点预算单位要使用一笔预算外资金,必须先把资金转到非税收入资金专户或国库存款账户。预算单位没有根据确认的预算指标申报用款计划,再经过预算股审核下达计划后,在网上申请支付资金。

4、试点预算单位仍存在多头支付现象。一是由于个别试点预算单位专户撤销尚未彻底,仍保留在会计核算中心办理业务,导致预算单位的部分专项资金没有纳入到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进行集中收付管理。二是试点预算单位的工资支出由工资发放中心发放,未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局支付。三是部分试点预算单位政府采购资金直接支付到政府采购办的采购资金专户中,未实现由国库集中支付局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从而形成了支付中间环节。四是县局业务股室的财政资金专户,给试点预算单位增加了申拨程序,间接增加了支付中间环节。

5、资金支付过程中存在风险。一是财政直接支付存在的资金风险。财政直接支付取消了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方便快捷。但存在着预算单位虚假套取财政资金的风险,收款人、收款账户是否真实难以核实,预算单位用款申请的合理性很难确定。二是财政授权支付存在的资金风险。与财政直接支付相比,授权支付的风险性更大。因为财政授权给预算单位后,财政部门的监督余地相对减小,给预算单位套取或转移、挪用财政资金提供了便利。同时,由于预算单位管理制约机制相对松弛,内控制度不够健全,这也为预算单位或有关人员违规操纵财政资金留有一定的空间。三是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支付存在的资金风险。预算单位通过零余额账户支取现金的额度,没有明确规定。预算单位常常从零余账户中支取数额较大的现金。这就脱离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财政部门难以进行有效监控,少数单位正是利用这一弱点,在授权支付额度内大量提取现金,以逃避监管。同时预算单位也无法监控其公务人员的现金使用情况,存在一定的现金管理风险。再者,零余额账户支取的频率较高,至于支取行为合不合理,应不应该支付,财政部门无法审定。

6、国库集中支付网络系统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存在网络安全隐患问题。国库集中支付网络系统建设在预算单位之间没有使用专线连接,影响了预算单位支付管理信息系统运行速度,导致预算单位使用资金不方便,更降低了预算单位的工作效率。二是财务软件存在的问题。我县预算单位采用上级指定的财科账务系统处理软件,由于此财务软件自身存在的缺陷,给预算单位使用带来极不方便,更不利于国库集中支付局对预算单位的财务监管。

7、国库集中支付局的监督职能尚未发挥到位。国库集中支付局不但要服务,而且还要监督,为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和部门预算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但目前国库集中支付局办理业务时,没有完全让预算单位提供原始凭证,特别是授权支付业务,审核人员不能对单位所填支付凭证的真实性进行审核,监督职能受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项改革的预期目标。正因如此,一些单位的差旅费、会议费、津补贴、招待费超标准报销,超标准发放,甚至有的单位把授权额度全部提现,为违规使用现金提供了条件。

三、对策及建议

1、进一步加强部门、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县国库集中支付局要进一步做好财政部门各股室、代理银行、人民银行、广电网络、预算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增强工作联系紧密的有关单位之间的合作意识。要想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顺利开展下去,真正方便预算单位使用资金,必须取得相关单位的理解、支持和密切配合。同时,今后由于业务量的增加,一方面要加强对试点预算单位的改革服务工作;另一方面要建议代理银行多增设存、取款窗口和柜台,方便单位办理业务。

2、健全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一是要增强预算单位负责人的改革意识和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因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要依法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相关责任。二是加强预算单位财务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各预算单位财务人员要熟悉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出现的新制度、新业务、新方法,提高操作技能。国库支付涉及预算编制、用款申请、计划下达、项目管理等多个环节,财会人员不仅要做财务核算员,还要做掌握全局的预算员。同时,县国库集中支付局对电脑操作能力差、业务不熟练的财务人员,必须进一步加强指导,搞好培训,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三是财政、审计部门要不定期或定期对各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财政资金的有效运行等方面进行督查,县国库集中支付局要制订对预算单位及财务人员绩效考核办法进行业务考核。

3、非税收入资金要及时划缴国库管理。行政事业收费管理局开设的汇缴结算户作为非税收入过渡性质账户,要做到预算单位的非税收入资金一到账,立即从汇缴结算户自行划缴国库存款账户和非税收入专户;同时,该过渡性账户月未做到无余额。确保预算单位对非税收入资金使用效率。

4、清理、撤消银行专户,健全运行机构。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推进财政国库管理,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所有的财政性支出都必须通过国库单一账户进行统一拨付。一是进一步加强对财政局业务股室、预算单位专户的清理、撤销、检查工作。国库集中支付局要对试点预算单位在会计核算中心专项资金专户进行全面清理,取消试点预算单位的专项资金专户,把专户资金移交国库集中支付局集中支付,但对个别试点预算的特殊专项资金可增设特设专户管理。二是完善改革运行机构内部设置。要增强国库集中支付局职能,把财政局工资中心、政府采购办直接纳入管理。这样更有利于内部之间的协调工作和增加合作意识,才能真正减少拨款和支付的中间环节,方便单位用款,才能真正达到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目的。

5、预防资金潜在风险。一是建立内控制度,规范操作程序。财政部门、代理银行、预算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财政部门必须尽快完善内控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以防范财政资金风险,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同时,要规范与完善资金支付的操作程序,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预算单位要将已取消的会计内设机构尽快健全。二是完善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的后续监管机制。财政资金从国库直接支付给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后,财政部门采取以电函等形式及时向收款人查问资金到位情况和对预算单位的财务进行事后监控等措施,对财政资金进行跟踪。三是强化现金支付管理,完善现金额度控制制度和现金审批权限制度。对于预算单位提出的大额资金申请,财政部门要拒绝支付。如遇特殊情况确需支付大额资金,必须经财政部门、预算单位的财务主管领导共同审定后拨付,并在拨付后备案待查。在现金支付审核时重点就现金支付是否符合现金管理条例的规定等进行审核。要结合财务检查,监督现金提取后的实际使用情况。

6、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网络系统建设。一方面要加大对国库收付制度改革专项资金投入,实现财政、银行与预算单位之间的支付网络专线连接。另一方面要完善财科账务系统处理软件功能,尽快建立网络版;同时,在支付软件系统中增设票据管理模块,以管理支付凭证的已用、作废、结存情况,设置授权支付凭证的取现额度。

7、推行国库集中支付与公务卡结算管理工作。为进一步规范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行为,在公务支出领域加快推行具有“雁过留声、消费留痕”特点的公务卡,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对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业务中原使用现金结算的公用经费支出,包括差旅费、招待费、手续费以及单位授权个人办理的零星物品采购支出等,原则上统一使用公务卡结算。从而杜绝一些预算单位大量的提取使用现金,减少现金使用,强化财政监督,打造“阳光”财政。

下载国库服务多赢目标的实践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库服务多赢目标的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目标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创新目标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目标管理被誉为“管理中的管理”,即对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实施目标管理,以目标管理的绩效来评估管理人员,把目标任务落实到每位干部职工身上,这种成......

    党员目标承诺制的实践与思考范文合集

    关于推行党员目标承诺制 的实践与思考 荣成市审计局党组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围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荣成市审计局党组通过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推......

    祁阳县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祁阳县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实践与思考邓晓阳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对于规范财政管理,防范财政资金使用风险意义重大。2009年以来,我县尝试将财政部门内部财政专户和预算单位专项......

    TCBS模式下国库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TCBS模式下国库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5)22-0083-02 摘要:2014年,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在全国推广完成。TCBS的应用实现......

    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5篇范文]

    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乡镇财务和公共财政的管理越来越重要,因此,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对乡镇财务进行有效的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制......

    市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市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强化预算执行,提高理财水平,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既是财......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湖北公安简报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刘菊生 流动人口是指临时离开户籍所在地,跨越一定行政辖区,前往他地的人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场经......

    价格公共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在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