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违法犯罪的新动向及对策
当前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违法犯罪的新动向及对策
宜宾市检察院课题组
近年来,村干部的履职行为受到群众的普遍关注,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乱作为,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的和谐与稳定。针对这一现象,为寻找规律,有效预防和打击犯罪,我们对近年来办理的这类线索加以系统分析并开展调研,发现当前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违法犯罪的新动向,并提出应对之策。
一、当前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违法犯罪的新动向
(一)利用生产项目向对象户乱收费。有的村干部在生产项目上营私,以前是发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上级主管部门下拨到村的项目资金予以截留或虚报冒领。现在发展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或者项目实施完毕后,以“村里面帮了忙”为由,向实施项目的农户凭空索取费用,收取的服务费部分公用,部分中饱私囊。例如,畜牧部门在部分村实施养殖肉牛项目后,有的村干部违规按每头牛300元的标准向实施养殖项目的对象户收取服务费共计6万余元。此外,还有部分村干部在实施水窖项目后,违规按每口水窖100元的标准向实施了该项目的对象户收取服务费。
(二)利用村规民约收款不入帐。《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后,部分村干部利用村规民约营私。主要手段是收入不入帐或多收少报。收取的费用主要有:向建房农户收取村级公路修建资金;向在本村村级公路上的过境车辆(主要是非本村人员的货车和客车)收取过路费;向在本村土地上安葬死者、倾倒各种垃圾的非本村人员收取土地占用费;向违章建房的农户收取违章建房管理费等。
(三)利用中转环节克扣、索取农民款物。上级主管部门下拨赈灾、扶贫资金前,需要村一级干部协助灾害评估工作,上报相关数据、情况等。下拨赈灾、扶贫资金后,也需要村一级干部协助将资金兑现到受灾户、贫困户手里。有的村干部在为贫困户代签代收扶贫资金的过程中,将领取的款物不如数交到贫困户手里,克扣肥私。有的村干部在国土管理部门下拨 “地质灾害(如:可能出现的山体滑坡)补偿金”发放到搬迁户手中后,以帮助搬迁户出了力为由,向搬迁户索要回扣。
(四)利用计划生育对象户的投机心理谋取私利。一是国家关于土地联产承包合同30年不变的政策出台后,农村计划生育超生户不再企盼超生的孩子能分得到田土,转而热衷于为超生的孩子入户籍。为此,有的村干部一方面想方设法向计生部门隐瞒本村的超生情况,另一方面却“热心”为超生户到公安部门办户籍并向超生户收取所谓的“手续费”。二是有的村干部受计生部门的委托向超生户收取罚款时,抓住超生户“交完罚款就了事”的心理,收款不报或多收少报。三是有的村干部收取育龄妇女普查延误费和流动人员保证金等不上交,放任其超生。
以上现象表明:农村的各种税费提留取消后,村一级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集体财产的主要手段,从过去的涂改单据、虚报金额等向收入不入帐;政府部门在逐步规范生产项目、扶贫赈灾资金等管理工作后,村一级干部在生产项目、扶贫赈灾等方面谋取私利的主要手段,从过去的截留私分、挤占挪用向收受或索取项目对象户、贫困户、受灾户的贿赂变化。
二、遏制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违法犯罪的对策
(一)克服办案困难,加大办案力度,警醒贪欲者。村一级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违法犯罪的行为,呈现单笔金额小、整个行为涉及的受损农民众多的特点,办案机关收集证据的难度较大。受损人数众多,导致民怨多、民愤大。因此,纪检、检察机关应克服收集证据费时费力的困难,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影响恶劣的农村干部职务违法犯罪案件,以办案成果和典型案例来警醒贪欲者。
(二)完善议事制度,明确管理权限,促进依法治村。要进一步规范以村委会的名义收取各种费用的行为,收费项目的设定、收费标准、收取费用的用途等,事前应由村民代表大会议定。同时,对于开支收取得的费用,应划出一定的大小权限,大额开支由村民代表大会议定,一般性开支由村委会或村委会主任决定,杜绝设立收费项目和开支收费款项的随意性。
(三)公示程序上移,强化职能监督,减少钻营漏洞。部分村干部能够利用职务之便随心所欲敛取集体、私人财产的前提条件,主要有村务公开不到位、职能监督不到位等。因此,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防范:一是在资金投放前,由乡镇一级政府统一做好生产项目、扶贫赈灾条件、范围、标准以及具体对象、具体金额的公示,既让村干部规规矩矩办事,又让符合条件的对象户明明白白受益。二是农、林、水、交通、民政等部门在向村、社投放生产项目、扶贫赈灾等资金前,可以将投放资金的计划通报纪检监察、审计和检察机关,借助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力量,预防村、社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违法犯罪。三是计生、公安部门应进一步加强联系,互通信息,针对超生子女入户籍多、交罚款少的村、社,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适时会同执纪执法机关开展综合治理。
第二篇: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及对策预防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及对策预防
[摘要]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制约和决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如何有效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对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动向变迁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据有关资料统计,在20世纪50—60年代,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约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20—30%。到80年代已突增到70%以上,至今仍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急剧发展变化,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表明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一般化趋向。一般化是指青少年违法犯罪者的家庭经济状况为小康及中产以上者有增加的趋势。作为计划生育条件下的独生子女犯罪,实际上是一种“一般化”现象。有些青少年的家庭经济条件非常优越,却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向参与到违法犯罪活动中。山东省少管所王延海的调查显示,2000年,在该所关押的少年犯中,有249名未成年独生子女,占总数的24.61%。
(二)女性青少年涉案原因和领域增多。传统上,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两种:财产问题和感情问题。但现在多了一个新的问题:性乱问题以及暴力倾向和团伙犯罪增多。
(三)滥用毒品现象严重。一些青少年为了解脱身心压力或寻求精神刺激,吸食毒品,沉溺于感官刺激,并因吸毒引发贩毒、卖淫等其他违法犯罪活动。2000年的《中国禁毒》白皮书记载:“中国公安部门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1991年为14.8万,1995年约52万,1999年为68.1万。吸毒人数中,吸食海洛因的占71.5%,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79.2%。”
(四)电脑犯罪迅速兴起。随着计算机机信息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社会经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针对和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逐渐兴起,成为新的犯罪形式。基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专业技术要求,当前计算机领域违法犯罪的主体以受过现代教育的青少年占绝大多数。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探究
人的违法犯罪总是在他不断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所滋长出来的,有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就有什么样的违法犯罪形式。探究青少年违法犯罪,要从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去寻找原因。
(一)社会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结构正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给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社会化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一是人、财、物的大量流动造成大范围的社会供求失衡。随着改革开放层次和程度的深入,大量青少年劳动力盲目无序的流动,造成了大范围的失业和失范现象,一些人因此陷入生计困境,也就容易滋长各种违法犯罪。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发布的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认为,中国目前至少有约1000万闲散未成年人,在未成年犯中闲散未成年人比例高达61.2%。二是社会文化的污浊和媒介的误导造成青少年道德滑坡。青少年由于受不良影视和网络文化的影响,长期浸淫于这种不良文化氛围中,青少年就会过多摄入其中传递的错误信息,引起社会化的偏向,使他们的行为失去准则,从而导致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发生。三是社会控制体系的虚弱加重加快社会环境的恶化。社会控制体系的虚弱导致了社会自力约束和自发发展现象的蔓延,助长了青少年大胆涉足一些对他们不宜的领域,一些青少年因此迈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二)学校原因。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上负有最
为重大的责任。而目前学校管理中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教育导向错误。最近几年虽然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但这是一种断层的教育概念,它和后面更高阶段的教育目标是不衔接的。在应试教育的模式没有真正改变的情况下,从教师、家长到学生,没有一方会接受所谓的素质教育。因此,在素质教育或整个教育理念中事实上存在着自我矛盾自我否定的东西,它必然异化了素质教育而使它形同虚设。二是教育方式不当。一些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不尊重学生的人格,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降低了教育的效果;有的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善于教育引导,未能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作用;更有一些教师师德不彰,不注重品行修养,陋习不避学生耳目,污染了学生的视听。在这种缺位教育的环境下,青少年未能得到良好的身心辅导,其生理、心理健康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一旦处于诱发环境中,极易酿成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学校管理乏力造成校园治安环境恶化。这在城市非重点学校和农村学校表现尤甚。目前许多城市和农村的情况是,重点学校和一些升学率较高的学校教学环境良好。而差的学校和农村学校则生源不足、资金缺乏,教师难以安心从教,整个学校管理松松垮垮、毫无生气。一些校外恶势力趁机渗入校园,发展、拉拢或胁迫敲诈学生,加剧校园的暴力活动和治安环境的复杂化,诱发青少年学生的偏差行为,把青少年学生进一步推向违法犯罪的泥坑。
(三)家庭原因。家庭是青少年初次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父母子女的天伦关系保证了父母通过教养子女来塑造其行为规范,引导其融入社会。而随着社会的日益工商化,传统的家庭结构、家庭观念和家教模式悄然发生了嬗变,产生了诸多的矛盾和冲突。一是家庭亲职教育弱化。一些家庭父母为了生计,双双奔波在外,无暇管教子女,难以发挥传统的居家照顾角色,父母作为负担青少年初次社会化的作用不断被削弱,出现家中子女自理生活、无人管教现象,学校(教师)——家庭(父母)——学生(子女)之间的交流减少,青少年陷入孤独的情形加剧,使得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施加影响的机会和效果增强。二是父辈权威弱化。一些父母仍拘泥于传统管教方式,或者以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的态度来管教子女,不仅不能发挥家庭亲职教育功能,而且使子女失去家庭归属感与温馨感,并间接增加其反社会行为。当今青少年的父辈权威认同感趋于淡薄,敢于反抗上级、师长及父母,他们增强了独立、自主意识,但也滋生了倔傲不羁、自我本位、自我放纵等不良品性,往往不自觉地走入歧途。三是家庭稳定性的弱化。今天的家庭不仅经历着结构性变迁,而且经受着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家庭生活已不再象传统社会那样简单纯朴,各种婚外情、离异单亲家庭、破碎家庭、犯罪家庭相伴而生。“问题家庭”的增多,不仅破坏了家庭稳定,而且造成家庭成员特别是青少年产生恐惧、焦虑和缺乏归属感,给家庭成员的学习、工作、生活留下了许多后遗症。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几点建议
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既要抓住重点,又要有发展眼光,才能建立适应青少年违法犯罪形势的、动态的控制体系。
1、家庭教育。家庭要负起青少年初次社会化的责任。家庭是承担青少年初次社会化的天然的第一环节。确保家庭在青少年初次社会化中切实地发挥作用,是预防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环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结合学校对孩子从小进行法制教育,让孩子从小树立法制观念,不能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在外单独居住,因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认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十分有限,很容易受社会不良影响,染上不良习惯。这一时期的未成年人抵抗能力较差,容易受人教唆犯罪,所以父母也要担负起发现不正当团伙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的责任。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要多挤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多与孩子进行交流,教育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方法,学会正确地对待社会事物,形成良好的辨别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为青少年以后独立自主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学校和教育部门所给予的教育。学校是青少年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应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要防线,教育行政部门是学校的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教育负有检查、指导、考核的管理职能,所以教育行政部门对预防青少年犯罪责无旁贷。学校应对达到义务教育年龄的未成年人在进行思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使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和防范犯罪的意识有所提高,而不应只注重升学率不注重法制教育。要形成良好的教育体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使教育真正成为泽被后世的好事。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还应对不同年龄的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并对学生无故旷课行为进行管理和及时通知家长,确保青少年不进出不健康场所和不在不健康场所逗留。
3、社会环境。一是社会要营造文明向上的环境。一个不良的社会环境将诱导人们特别是善于模仿学习的青少年走上歧途。因此,作为营造社会环境的成年群体,要负责任地营造一个文明向上的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二是建立完善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一个规范有序的环境、有着完善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至关重要。调查显示,一个突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青少年犯罪者大多存在着因缺乏行为规范的正确引导而导致社会化受阻、中断或偏向。因此,必须尽快确立一个顺应时代要求、可以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体系,以消除社会行为导向的不确定性。青少年犯罪原因十分复杂,所以,预防青少年犯罪,不仅是家庭、学校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在学校附近严禁开设营业性舞厅、电子游戏室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节目,更不得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4、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是一件极其重要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单靠一个部门、几个部门是难以奏效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部门要承担起青少年的保护、教育、管理的责任,关心、爱护他们的成长,不断地向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和宣传,用活生生的事例引导他们学法、讲法、用法,从而避免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02 法专
闫志友
第三篇: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及对策思考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及对策思考
□傅孙满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犯罪学领域的一个重点,如何有效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对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本文是探寻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进行治理的一次尝试。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动向变迁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20世纪50—60年代,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约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20—30%。到80年代已突增到70%以上,至今仍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急剧发展变化,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表明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一般化趋向。一般化是指青少年违法犯罪者的家庭经济状况为小康及中产以上者有增加的趋势。作为计划生育条件下的独生子女犯罪,实际上是一种“一般化”现象。有些青少年的家庭经济条件非常优越,却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向参与到违法犯罪活动中。山东省少管所王延海的调查显示,2000年,在该所关押的少年犯中,有249名未成年独生子女,占总数的24.61%。
(二)女性青少年涉案原因和领域增多。传统上,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两种:财产问题和感情问题。但现在多了一个新的问题:性乱问题以及暴力倾向和团伙犯罪增多。
(三)滥用毒品现象严重。一些青少年为了解脱身心压力或寻求精神刺激,吸食毒品,沉溺于感官刺激,并因吸毒引发贩毒、卖淫等其他违法犯罪活动。2000年的《中国禁毒》白皮书记载:“中国公安部门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1991年为14.8万,1995年约52万,1999年为68.1万。吸毒人数中,吸食海洛因的占71.5%,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79.2%。”
(四)电脑犯罪迅速兴起。随着计算机机信息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社会经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针对和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逐渐兴起,成为新的犯罪形式。基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专业技术要求,当前计算机领域违法犯罪的主体以受过现代教育的青少年占绝大多数。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探究
人的违法犯罪总是在他不断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所滋长出来的,有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就有什么样的违法犯罪形式。探究青少年违法犯罪,要从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去寻找原因。
(一)社会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结构正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给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社会化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一是人、财、物的大量流动造成大范围的社会供求失衡。随着改革开放层次和程度的深入,大量青少年劳动力盲目无序的流动,造成了大范围的失业和失范现象,一些人因此陷入生计困境,也就容易滋长各种违法犯罪。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发布的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认为,中国目前至少有约1000万闲散未成年人,在未成年犯中闲散未成年人比例高达61.2%。二是社会文化的污浊和媒介的误导造成青少年道德滑坡。青少年由于受不良影视和网络文化的影响,长期浸淫于这种不良文化氛围中,青少年就会过多摄入其中传递的错误信息,引起社会化的偏向,使他们的行为失去准则,从而导致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发生。三是社会控制体系的虚弱加重加快社会环境的恶化。社会控制体系的虚弱导致了社会自力约束和自发发展现象的蔓延,助长了青少年大胆涉足一些对他们不宜的领域,一些青少年因此迈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二)学校原因。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上负有最为重大的责任。而目前学校管理中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教育导向错误。最近几年虽然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但这是一种断层的教育概念,它和后面更高阶段的教育目标是不衔接的。在应试教育的模式没有真正改变的情况下,从教师、家长到学生,没有一方会接受
所谓的素质教育。因此,在素质教育或整个教育理念中事实上存在着自我矛盾自我否定的东西,它必然异化了素质教育而使它形同虚设。二是教育方式不当。一些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不尊重学生的人格,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降低了教育的效果;有的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善于教育引导,未能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作用;更有一些教师师德不彰,不注重品行修养,陋习不避学生耳目,污染了学生的视听。在这种缺位教育的环境下,青少年未能得到良好的身心辅导,其生理、心理健康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一旦处于诱发环境中,极易酿成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学校管理乏力造成校园治安环境恶化。这在城市非重点学校和农村学校表现尤甚。目前许多城市和农村的情况是,重点学校和一些升学率较高的学校教学环境良好。而差的学校和农村学校则生源不足、资金缺乏,教师难以安心从教,整个学校管理松松垮垮、毫无生气。一些校外恶势力趁机渗入校园,发展、拉拢或胁迫敲诈学生,加剧校园的暴力活动和治安环境的复杂化,诱发青少年学生的偏差行为,把青少年学生进一步推向违法犯罪的泥坑。
(三)家庭原因。家庭是青少年初次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父母子女的天伦关系保证了父母通过教养子女来塑造其行为规范,引导其融入社会。而随着社会的日益工商化,传统的家庭结构、家庭观念和家教模式悄然发生了嬗变,产生了诸多的矛盾和冲突。一是家庭亲职教育弱化。一些家庭父母为了生计,双双奔波在外,无暇管教子女,难以发挥传统的居家照顾角色,父母作为负担青少年初次社会化的作用不断被削弱,出现家中子女自理生活、无人管教现象,学校(教师)——家庭(父母)——学生(子女)之间的交流减少,青少年陷入孤独的情形加剧,使得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施加影响的机会和效果增强。二是父辈权威弱化。一些父母仍拘泥于传统管教方式,或者以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的态度来管教子女,不仅不能发挥家庭亲职教育功能,而且使子女失去家庭归属感与温馨感,并间接增加其反社会行为。当今青少年的父辈权威认同感趋于淡薄,敢于反抗上级、师长及父母,他们增强了独立、自主意识,但也滋生了倔傲不羁、自我本位、自我放纵等不良品性,往往不自觉地走入歧途。三是家庭稳定性的弱化。今天的家庭不仅经历着结构性变迁,而且经受着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家庭生活已不再象传统社会那样简单纯朴,各种婚外情、离异单亲家庭、破碎家庭、犯罪家庭相伴而生。“问题家庭”的增多,不仅破坏了家庭稳定,而且造成家庭成员特别是青少年产生恐惧、焦虑和缺乏归属感,给家庭成员的学习、工作、生活留下了许多后遗症。
三、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建议
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既要抓住重点,又要有发展眼光,才能建立适应青少年违法犯罪形势的、动态的控制体系。
(一)国家必须承担起责任主体的责任。作为公权力的代理人,国家是应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负责的责任主体,因为它掌握了国家的所有资源,只有它有条件也应该为此负责。一要有明确可行的立法。首先要修改完善青少年立法,建立一个全面的青少年立法体系。其次要明确立法的主旨。从反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角度出发,青少年立法的基本理念应是对青少年进行保护,保障他们健康成长。因而,相对应的,应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受理机构的设置、处理原则的确立以及保护措施的制定等方面进行论证探讨,以期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控制体系。最后要讲究青少年立法的可操作性,使之成为一部确实能保护、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法。二要有强大严明的执法力量。建立强大严明的执法力量,是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组织保障。目前很多的执法部门对青少年涉足游戏厅、迪吧、夜总会等不宜场所该管的事不管,甚至参与包庇违法犯罪活动,导致社会环境恶化,违法犯罪大量滋长。因此,抓好执法队伍,推进规范化建设,培养一支强大严明的执法队伍,切实做到严格依法行政,才能有效消除各种不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事物。三要大力解决就业困难问题。就业的困难造成许多青少年处于无业游民的状态。因此,必须把我们的就业培训调整到与产业发展态
势相适应,促进劳动力供需的平衡。另外,政府应当通过教育培训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来实现对就业的指导,促进两方面之间的快速磨合,解决供需矛盾问题。同时,要引导青少年在选择专业时考虑与就业相挂钩。特别是对数量巨大的因各种原因而过早辍学的青少年,要加强对符合劳动法条件、有劳动能力青少年的就业援助,把他们纳入下岗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救助体系,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二)社会要营造文明向上的环境。一个不良的社会环境将诱导人们特别是善于模仿学习的青少年走上歧途。因此,作为营造社会环境的成年群体,要负责任地营造一个文明向上的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一个规范有序的环境、有着完善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至关重要。调查显示,一个突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青少年犯罪者大多存在着因缺乏行为规范的正确引导而导致社会化受阻、中断或偏向。因此,必须尽快确立一个顺应时代要求、可以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体系,以消除社会行为导向的不确定性。二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当前中国社会价值观念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价值观的庸俗化。社会和经济的转型使一部份人的价值观转为唯利是图、明哲保身,个人主义代替了集体主义。其结果是,社会出现一种尔虞我诈、你争我夺的窘境,公德成了一个遥远的名词。青少年正日益成为这种社会价值观的牺牲品,他制约了青少年的正常社会化。因此,社会要建立有效自我约束的公德机制,在保障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免受不良社会环境侵害方面发挥良性自我纠正、自我监督、自我制约的体系。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有效批判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的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重塑社会公德,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三要形成良好的教育体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使教育真正成为泽被后世的好事。针对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加以重视的:(1)要明确教育理念。尽快着手解决与“素质教育”这一理念不相配套的教学体系,以使这一理念切实落到实处。(2)要增加学生的法律教育。把法律教育纳入教育规划,培养一批法制教师,开展系统的法律教学,以期培养青少年具备法律素质。(3)要重视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人格品德和思想品德。要改进教育方法,更加关心青少年的心理、思想发育状况,及时给他们提供咨询服务和帮助,合理引导,保护他们的个性发展,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格品德和思想品德。
(三)家庭要负起青少年初次社会化的责任。家庭是承担青少年初次社会化的天然的第一环节。确保家庭在青少年初次社会化中切实地发挥作用,是预防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环节。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的调查表明,那些感到与家庭、家人和学校关系密切的孩子能够更好地得到保护,受暴力事件、自杀现象、性行为等不良现象的影响程度较小;如果父母在一天里的关键时刻比如早晨、放学后、晚餐和就寝前能够呆在家中,青少年的感觉就会好得多,安全感也就大得多;如果父母对学校抱有很大的期望,其子女遇到的情感问题比如自杀企图或沮丧忧郁就会少得多。这一调查结果,应当引起包括学校、家长在内的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要多挤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多与孩子进行交流,教育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方法,学会正确地对待社会事物,形成良好的辨别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为青少年以后独立自主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第四篇:浅析当前卸任村干部的矛盾及对策
最近,我们对城郊乡近几年的部分卸任村干部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他们当中存在着五种积极与消极并存的矛盾心态。s0100
一、表面上服从组织安排,但内心存在埋怨情绪。在卸任干部中,大部分是年过半百的老同志,有的担任村级领导工作二、三十年,少的也有十多年,卸任后,内心虽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但失落感比较普遍,因而感到村干部没当头,没奔头。一些中青年村干部卸任后,不能正确地对待组织上的安排,总认为在农村工作中,苦也没少吃,劲也没少使,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下台了,既荒废了青春,在群众中面子也难下,埋怨组织对自己不负责,有的甚至说:“早知今日,才不当村干部呢。”
二、思想上也有进取意识,但自卑心理较为明显。在很多村干部中,他们都认为即使退了位,毕竟自己还是个党员,还应该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党为人民办些事情,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却难以做到。如在开展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税费上交等棘手工作中,要配合村支两委做工作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下手,有不在其位,难谋其政的现象。在调查中,有一位长期从事计生工作的卸任村干部,在动员一育龄妇女做结扎手术时,受到辱骂:“你凭什么到我家来,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使他感到很寒心,自尊心受挫,产生了既然已经下台卸任了,就应安安稳稳过日子的念头。
三、报酬上受到一定照顾,但往往提出过高要求。村干部卸任后,生活报酬显然是关系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当前,由于农村经济还不很发达,即使在职村干部的报酬也普遍不高,待遇偏低。为了解决卸任干部的生活出路,乡镇党委政府尽力照顾,全盘考虑,但报酬不可能象在职干部一样高。加之村级经济状况的差异,卸任干部的报酬同样存在差别,经济基础薄弱的村卸任干部往往会横向比较,越比越感到吃亏,在职时工作一样做,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更难做,现在卸任连退职费也要比人家少,心理上不平衡。
四、原则上讲党性守纪律,但有时放松自身要求。卸任干部都是农村土生土长,对党和政府对农村干部的要求也十分清楚,卸任后村里召集的会议、活动等也能基本参加,但不少人表现为被动应付。由于卸任后无职无权,无名无利,加上群众对自己的看法不一样,亲朋好友对自己的亲近程度大大减弱,他们觉得“落地凤凰不如鸡”,因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与普通农民群众同标准。甚至有极个别卸任干部整天围着麻将桌来消磨时间。
以上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不仅影响了卸任干部积极作用的发挥,而且对在职干部也会产生消极作用,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强对卸任干部的引导和管理。
1、加强宣传,增强卸任干部心理承受能力。农村中的各级党组织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村级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使卸任干部思想逐步转弯。组织、宣传、群团部门要积极引导群众正确看待卸任干部,逐步改变轻视卸任干部观念,使卸任干部克服自卑心理弱点,树立“自尊、自信、自强”意识。
2、强化教育,提高卸任干部的自身素质。要对卸任干部继续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宗旨教育,要定期不定期的登门进行农村工作方法灌输,使他们在现职岗位上接受新的工作艺术。使他们拓宽视野,破除陈旧观念,树立为农村再创佳绩,多作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可以开展“卸任想什么,还要做什么”的讨论活动,提高其基本素质。
3、主动协商,沟通卸任干部的思想。领导干部对卸任干部要重视,要经常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采劝走下去请上来”的办法和谈心送温暖活动,对卸任干部进行经常性的思想开导和思想教育,及时解决他们思想中出现的问题。
4、创造条件,发挥卸任干部的作用。首先要尊重和爱护卸任干部,要定期看望和慰问,了解他们的生活,听取他们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其次要解决好卸任干部的报酬。卸任后,报酬可以享受全村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再次对他们的工作要按照“各尽所能”的原则,以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5、树立典型,激发卸任干部奋发进取的积极性。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卸任干部中的先进典型,可以采取召开“卸任干部交心会”的形式,让他们现身说法,介绍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体会。对成绩突出的,要给予表彰奖励。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部门要加强对卸任干部先进事迹的宣传,以形成良好的~环境,激发卸任干部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积极性。
第五篇:浅析当前涉烟违法犯罪的特点及对策
浅析当前涉烟违法犯罪的特点及对策
当前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商贸繁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我市公安经济犯罪侦查部门和烟草专卖稽查部门紧密合作,积极开展烟草市场治理整顿,依法打击涉烟违法犯罪,有力地保障了烟草市场经营秩序。但从全市范围来看,当前涉烟违法犯罪活动仍比较猖獗,非法渠道烟草制品的市场份额还占较大比例,烟草利税流失严重,给国家财政造成巨大损失。涉烟违法犯罪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当前涉烟违法犯罪的特点
1、涉烟违法犯罪大量攀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烟草制品的需求显著增加,非法烟草制品趁虚而入,冲击着烟草专卖市场。生产销售伪劣烟草制品、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烟草制品、非法经营等涉烟违法犯罪呈直线上升趋势。以我县为例,自2000年以来,涉烟违法案件由每年几十起上升到现在每年近百起。以往,案值过千元往往成为大案,而今案值过万元已不罕见。
2、涉烟违法犯罪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非法卷烟的生产、运输、销售形成一条龙。在烟草专卖管理松散的地区,形成非法卷烟地下工厂和交易黑市。由于逃避政府的监管和税收,利润巨大,孽生力极强,逐渐形成难以取缔的窝点。非法卷烟经不法商贩长途贩运,流入地下销售网络。生产者、运输者、销售者保持密切联系,作案完成快,打击难度大。
3、作案手段日趋隐蔽。随着打击涉烟犯罪工作的深入开展,涉烟违法犯罪分子在遭受打击后,作案手法翻新,具有很强的反侦查性。由过去的固定厂址转为流动生产,或“挂羊头卖狗肉”,假借生产其他产品实为生产非法卷烟。非法贩运烟草也化整为零,基本不再使用大车,而改用农用车面包车或轿车,有的还用公共汽车。烟箱也采取伪装,或外套塑料编织袋或改用水果箱。销售是访送分离,先访后送,人货分离。烟贩大都不将非法卷烟放在经营场所或自己家,而是放在邻居、亲戚家,有的甚至放到无人居住的闲宅空房中,即使被查获,也不能直接确定货主,很难追究其责任。烟贩之间的联系极其诡秘,大多使用充值卡或神州行卡手机,难以查清其真实身份。
二、当前涉烟犯罪猖獗的原因:
1、不法商贩受巨额利益的驱动,不惜铤而走险,不怕触犯法律。一箱非法卷烟,一出手就可获利几十至百余元,利润率多达40-50%,非法生产销售高档卷烟,利润甚至高达几倍。非法卷烟的生产属低成本投入,都无照经营,不纳税费,不法商贩利欲熏心。正如国外一位名人所言:“一旦有适当的利润,它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无怪乎当前涉烟违法犯罪打而不死。
2、烟草专卖工作目前存有一些漏洞。由于某种原因有关部门供给消费市场的卷烟中,利润高的中高档卷烟占较大比例,客观上造成低价卷烟的供应不足。特别是广大农村,低价卷烟的供应与市场需求间形成巨大空档。不法商贩正是看准这点,迎合群众贪图便宜的心理,趁虚而入。有些消费者甚至明知是非法卷烟而购买,无形中为非法经营、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烟草制品等涉烟违法犯罪提供了存在的条件。
3、多种因素的制约,使对涉烟违法犯罪打击不力。
(1)现行《刑法》的规定,在办理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烟草制品、非法经营烟草制品等涉烟犯罪中,难以适用,客观上形成了对涉烟犯罪打击不力的局面。由于烟草制品有易于分散隐藏、快速消耗的特性,涉烟犯罪嫌疑人从事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非法经营等涉烟犯罪活动,比同罪名中经营其他商品的犯罪易于逃避打击。虽然涉烟犯罪活动一度很突出,但犯罪嫌疑人最终受到刑事处罚的极少。例如,我县仅去年一年中,就五次查处同一非法经营卷烟的违法分子,但每次查实的涉案金额较小,其非法经营货值总额达不到《刑法》中规定的非法经营罪的立案标准,我们又不掌握其他证据,最终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不能打掉其嚣张气焰。2004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烟草专卖局印发了《关于办理假冒伪劣烟草制品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座谈会纪要》(后文中均为<纪要>)为今后办理涉烟犯罪案件提供了便于操作的新依据,必将对有效惩治涉烟犯罪起到积极作用。
(2)烟草专卖部门在行政执法中重“查”轻“打”,也是涉烟违法活动屡禁不止,日益突出的原因之一。按《纪要》中构成非法经营罪(第三种情形)的定罪标准,要求构成该罪在客观方面不仅要达到二万元以上的非法经营数额,还要具备曾因非法经营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条件,二者缺一不可。这就要求烟草行政部门严格执法,对涉烟违法行为,该行政处罚的,要严格按照《烟草专卖法》的规定处罚。这样既可以有力制裁涉烟违法行为,维护《烟草专卖法》的严肃性,又对欲继续进行非法活动的涉烟违法人员形成威慑,起到预防犯罪和减少犯罪的目的,充分发挥法律规定的整合作用,体现法律调整对象的分层次性和目的性的统一。但在工作中,烟草部门往往注重查缴非法烟草制品,而较少对涉烟违法人员严格按《烟草专卖法》的程序和实体规定进行处罚。这样不仅不能树立法律的权威,而且造成涉烟违法活动治标不治本,使之难以有效遏制。如这种情况得不到扭转,今后对多次从事涉烟违法活动但又不曾受行政处罚的、且非法经营数额在二万至五万元的,将不能适用《纪要》的规定及时追究其刑事责任。
(3)地方保护主义等消极因素的干扰。有的地方政府受地区利益影响,不能正确认识涉烟违法犯罪的社会危害,对非法烟草制品的生产流通睁只眼闭只眼,不下大力气严管。特别是部分群众由于认识不清,包庇、袒护涉烟违法犯罪分子,不配合工作,甚至拒绝、阻碍公安、烟草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打击涉烟犯罪的工作缺乏群众的配合和支持,取证难、查处难。种种原因导致打击不力。
三、对当前涉烟违法犯罪的整治对策
1、建立严打涉烟犯罪的机制,以“打”开路。治乱当用重典,针对当前涉烟犯罪猖獗的现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国家烟草专卖局最近印发的《关于办理假冒伪劣烟草制品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座谈会纪要》,为打击涉烟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在工作中,烟草专卖部门和公、检、法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对涉烟违法犯罪,要严格依照法律,坚持露头就打,审透挤清,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
2、密织防范涉烟违法犯罪的大“网”,做好防的文章。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行政部门要结合本职工作,明确各自在查堵非法卷烟工作中的责任,完善信息共享和案件移送处理机制。在全民中深入开展《烟草专卖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维权意识,动员鼓励群众自觉抵制非法卷烟,积极检举涉烟违法犯罪。
3、加强对重点人员、重点区域的监控,突出一个“控”字。对工作中发现的涉烟违法犯罪嫌疑人员和重点区域,要建立专门档案,全面布建秘密力量进行监控,做到敌动我知,为打击涉烟违法犯罪提供准确情报。
4、“管”即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烟草专卖部门要加强对烟草市场的监管,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强化基础工作。适时组织开展检查整治活动,规范经营活动,维护烟草市场正常经营秩序。
5、“建”即建设一支控制、举报涉烟违法犯罪的信息员队伍。对信息员的选建,要按照“隐蔽精干”的要求,宁缺毋滥,合理分布。对信息员加强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制定工作汇报制度和奖惩制度,使信息员能人尽其力,为我所用。从工作实践来看,发挥好信息员的作用,是把握打击涉烟犯罪斗争主动权和制胜权的关键。
6、“追”即加强对在逃涉烟犯罪人员的追捕工作。公安机关侦查工作中掌握的生产、运输非法卷烟的犯罪嫌疑人,有的不在本地,或仅知其手机或电话号,较难抓捕。工作中往往将涉案人员情况向当地有关部门通报了事,没有深挖猛追,没有并案侦查。办案机关各自为战,各处理一段,没有形成合力.往往给涉烟犯罪分子以喘息之机,使其逍遥法外,继续从事非法活动,甚至越做越大。今后,要加大追捕工作力度,凡立案的涉烟犯罪案件,要使每一名涉案嫌疑人都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在做好提高烟草专卖服务水平、正确引导消费、抓好打击涉烟违法犯罪队伍建设、冲破地方保护主义的束缚和关系网、严抓区域整治和专项治理等项工作的同时,重点落实“打、防、控、管、建、追”等措施。各部门严格执法、形成合力,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就一定能够遏制涉烟违法犯罪高发态势,维护烟草市场正常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顺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