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地区农村少先队辅导员专业素质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构思

时间:2019-05-12 20:27: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边远地区农村少先队辅导员专业素质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构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边远地区农村少先队辅导员专业素质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构思》。

第一篇:边远地区农村少先队辅导员专业素质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构思

边远地区农村少先队辅导员专业素质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构思 河南省信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杨建安

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历来是少先队工作的关键。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村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素质,不能完全适应21世纪少先队教育的发展要求这一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各级少工委和广大少先队工作者的关注。客观地分析边远地区农村少先队辅导员专业素养的状况,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边远地区农村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建立一支合格而又稳定的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促进边远地区农村少先队工作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现状分析

为了摸清边远地区农村少先队辅导员队伍专业素养的现状,我们通过对潢川县20个乡、镇的213名大、中队辅导员进行综合性调查,试图探讨边远地区农村少先队辅导员队伍专业素质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设想。调查结果表明:

(一)少先队辅导员文化知识存在差异。从我们对213名乡、镇少先队辅导员进行综合调查的情况看,突出感到边远地区农村少先队辅导员队伍文化知识的不平衡性。据统计,民师转正114人,占53.52%;中师毕业61人,占28.64%;专科毕业(电大)23人,占10.80%;本科(函授)毕业15人,占7.04%。由于农村少先队辅导员队伍文化程度存在差异,76%的辅导员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虽然他们有不少是长期从事少先队工作的辅导员,其阅历广、经验丰富,但对于如何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少年儿童天赋、兴趣、爱好组织开展队的活动缺少方法。

(二)少先队教育方式的差异。少先队教育是学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少先队坚持用正确的思想启迪少年儿童,用科学的知识充实少年儿童,用生动的实践锻炼少年儿童,用先进的典型激励少年儿童,为促进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有无一支热心少先队教育且具有较高素质的少先队辅导员队伍,是能否提高少先队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辅导员对此认识是不一致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保姆式”教育。认为少先队活动就是辅导员领着少先队员唱唱、跳跳、玩玩,开展一些文化、体育、游戏、娱乐活动。辅导员在活动中往往以队员年龄小,知识少,缺少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或没经验为由一手包办,持这种认识的占31 %。

2.启发诱导式教育。即认为少先队教育就是让少先队员在辅导员的指导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提高少先队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雏鹰奖章”作为衡量少先队员内在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依据,推动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具有少先队特色的“体验教育”活动,辅导员努力改变发号施令、包办代替的工作方法,持这种认识的占33%。

3.创造性教育。认为少先队教育要把农村少先队工作作为创建文明村镇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少先队在传播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上的独特作用,创造性的开展“手拉手”、“体验教育”、“争当科技小能手”农业实用科技实践活动和“争当文明小使者”现代文明新风活动,以及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留守少年儿童”教育。培养少先队员的创造精神和发展思维能力,使少先队开展的每一项活动在培养少先队员创造素质上都能收到多种效果,持这种认识的占36%。从实践工作看,这种认识的变化,反映出边远地区农村少先队教育已经有了新的动力与内容。

(三)专业知识的差距。边远地区农村少先队辅导员在实践中已积累了许多很好的经验,而且不断地有所创新。但是,由于80%以上的农村少先队辅导员没有经过专业岗位培训,使之专业知识差距加大。在诱发式、创造性教育方法上,他们改变了传统的活动方式,而在多种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计划决策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则显得力不从心。我们通过对全县基层学校少先队工作调研中,尤其感到农村少先队辅导员在专业素养、技能技巧方面的差距更为突出。在基层学校少先队辅导员所具备的素质修养、工作方法、技能技巧专题调研中发现,只有83%会演讲,59%会制作,47%会写画,26%会弹唱,21%会歌舞。辅导员专业知识的差距给实际工作带来不少困难,并影响到少先队教育效果。

二、影响因素

(一)重智育轻德育的影响。95%的农村学校都是班主任兼少先队辅导员,同时还担任繁重的教学任务。虽然,现在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取消了小学升学考试。但在当今重智育轻德育的现实情况下,学校还是以学生学科成绩作为检验教师工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教师在评定职称、评先晋级等方面仍是以教学成绩的优劣作为主要考评依据,少先队工作成绩仅作为参考内容,这就极大遏制了少先队辅导员做好少先队工作的积极性。

(二)少先队辅导员负担过重的影响。由于边远地区农村学校小,教师少,以及受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少先队辅导员面临着:1.兼课过多及教育教学工作的压力;2.少先队辅导员有关待遇得不到落实;3.需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4.流动频繁;5.知识结构老化,缺少观摩交流;6.缺少活动经费。

(三)培训措施不力的影响。专业培训是提高边远地区农村少先队辅导员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但就目前少先队辅导员队伍专业培训的可行性来看,离职正规培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但它受师资、经费、办学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不能作为主要培训手段。短期轮训虽然比正规培训面广,但与学校教学发生冲突,因此也不是一种主要培训方式。利用广播、电视讲座进行培训,虽然是一种较理想的办法,但它也受到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上述因素直接影响了边远地区农村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提高,并给少先队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影响。

(四)专业知识不够系统的影响。少先队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先队组织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少先队工作又是一项多学科的艺术教育,是教育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但是在边远地区农村学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少先队辅导员,特别是中队辅导员对少先队工作的一些基本知识不甚了解,对于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少先队组织教育、少先队章程等认识肤浅。他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教学上,而对如何运用少先队组织这种有效教育形式,开辟少先队工作新局面,缺少应有的研究和探索。虽然许多辅导员每天忙忙碌碌,兢兢业业,但其少先队教育效果却不尽人意。上述因素不仅影响了农村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提高,并且直接影响了少先队组织教育效果。因此,提高基层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尤其是边远地区农村学校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素养,是当前十分迫切的问题。

三、亟待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综上所述,边远地区农村少先队教育发展的势头是好的,但发展并不平衡,这是由于各级组织对少先队教育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不一,辅导员实际工作中的指导思想还没完全解决。根据上述影响因素,作如下建议和设想: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团委、少工委和基层学校应认真贯彻落实团中央、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农业部、文化部(中青联发[2005]2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认真做好学校少先队辅导员的选拔、聘任工作。要在政治、工作、学习、生活上关心辅导员。应把优秀的大队辅导员列入教育系统后备干部培养序列。各类少先队奖励获得者的事迹和获奖情况,应作为教师聘任、职务职称、评优评先和晋级的重要依据。少先队辅导员岗位培训要纳入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保证少先队辅导员参加培训的时间和经费,以利于稳定这支队伍。

(二)各地师范院校、团校、教师进修学校应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少先队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力量,注重对师范生做好少先队工作及技能技巧的培养,加强对在岗辅导员的培训,培养出一支高、中层次的少先队骨干辅导员、少先队学科带头人、名师和优秀的少先队辅导员师资队伍。

(三)目前边远地区农村少先队辅导员各方面起点低、素质差,缺乏一专多能、多才多艺的专业素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团委、少工委、基层学校要适应农村城镇化发展和教育资源逐步整合的形势,全力支持农村乡镇中心校的少先队组织建设,发挥其示范作用。要按照“有组织、有阵地、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的基本标准,加强对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少先队工作的督导和评估。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在“城市对口支援农村学校工程”的组织优势,广泛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要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少先队志愿辅导员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做好农村少先队志愿辅导员的招募、培训、使用、考评和表彰工作。

(四)近年来,由于受重智育轻德育思想的影响,学校、家庭、教师、家长和学生出于各自利益,都在加剧这种趋势,致使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不由自主地转移到以学习为重心的活动上。在这次调查中,辅导员们异口同声呼吁,希望有关部门结合边远地区农村学校当前教育现状,着重进行端正教育思想的系列教育。

(五)自学是少先队辅导员提高自身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科学研究证明,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的知识,20%是靠正规学校教育取得的,而80%的知识则是靠在职自学或从工作实践中获得的。因此,基层学校少先队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素质,就必须刻苦自学并持之以恒。当然,对于教学任务重、事情多、时间紧、条件差的边远地区农村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来说,自学自然加大了工作、学习的时间量,但是只要合理、科学地安排时间,制订适合自己情况的可行目标,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选读好书、善于思考、注意积累、勤于实践,养成勤做读书笔记、深入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自己的素质修养就能逐步提高。同时,干就是学,干中学,学中干,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这也是提高自身素质修养的一条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少先队辅导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工作实践中通过不断地探索、创新和总结,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六)函授培训是普遍提高少先队辅导员综合素质、能力修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团委、少工委除在时间、措施、经费等方面逐项落实外,应尽可能组织有关少先队教育专家、辅导员名师为边远地区农村少先队辅导员巡回授课,并积极组织少先队辅导员收听广播、电视讲座和主题队会观摩的专题培训,以促进少先队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七)少先队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少先队教育是一门研究少先队组织教育,对少年儿童进行共产主义启蒙教育的发展中学科。边远地区农村少先队辅导员要在实践工作中,本着探索、发展、创新的精神,积极研究21世纪边远地区农村少先队教育发展规律,并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宣传少先队教育研究成果,交流工作信息,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二篇:浅谈少先队辅导员的意义、现状和发展

少先队教研论文

题目:浅谈少先队辅导员的意义、现状和发展

学校:泥汊镇中心小学作者:杨俊

浅谈少先队辅导员的意义、现状和发展

一、少先队辅导员的概念界定

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为少先队,由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引导少年儿童学习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主人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其成员是由六至十四岁之间的少年儿童组成。

少先队辅导员,顾名思义前者主要是导,意为导向、传递,后者则是为辅,参谋、参事、顾问之意。辅导以辅为首,内含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辅导者的位置在主体之侧,但却起着主导的作用,开导、劝导、诱导、教导、引导、指导,都包含了对主体起着导向、引路的作用之意。从我国少先队辅导员的实情及特点出发,少先队辅导员是以队员为主体,以建队育人为目标,对少先队各级组织和广大队员进行导向和协商的活动。此概念有以下三个基本要点: 第一,特定的辅导对象。少先队辅导员的特定对象,首先辅导的团体对象是队的各级组织,即大队、中队、小队。少先队章程规定,设立辅导员是“为了帮助中队或大队委员会进行工作,组织活动”,但从实践的发展看,辅导的团体对象还包括小队。其次辅导的个体对象是少先队员和队的各级干部。

第二,特定的地位和作用。辅导团体对象和个体对象都是主体地位,辅导乃是对组织主体和队员主体的协助性服务,以队员和对集体为主体,是少先队辅导员概念内涵的核心。队章规定了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少先队员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其中“朋友’’体现平等性、友谊性,“指导者”体现指点导向的教育性、主导性。少先队辅导员就是站在同队员平等的地位,以朋友的身份进行指导和协助,对少先队员及其群体发挥主导性教育影响的作用地位。辅导员对少先队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既是共青团对少先队实施领导的一种特殊方式,又是学校对学生群众组织给予指导的特殊方式,是兼具教育与领导两种作用的辅导。

第三,特定的目标。少先队辅导员的特定目标是据少先队的宗旨和少先队组织上级领导的计划、任务,依照少先队员的主体需要、愿望和兴趣爱好,帮助少先队各级组织学会自主地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少先队各级组织的团体建设成为团结友爱、快乐向上,并且具有自动化能力的自主集体;引导孩子们在自主集体与自主活动中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以促进个性健康和谐地优化发展,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中也明确把少先队辅导员规定为“少年儿童人生追求的引领者”“少年儿童实践体验的组织者““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服务者”“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和“少年儿童良好发展氛围的营造者”。

二、少先队辅导员的作用,意义及重要性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真正的辅导员首先必须要用高标准的职业道德要求自己,试想一个辅导员即便满腹经纶,然而在教学工作中对少先队员不是关心,耐心细致地教导,而是训斥、挖苦歧视,其结果不言而喻。所以作为新世纪的辅导员应为人师表、热爱教育事业、廉洁从教、治学严谨。其次,应做少先队员的知心朋友,随时了解和掌握少先队员各种动向,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对传统观念下的差生,要全面了解他们各科目的学习情况、爱好兴趣等,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其特长得以发展,增强自信心。

有人说:“没有当过辅导员,就教不好书。”这话虽然有些偏颇,但细品其味,也还是很有道理的。担当辅导员的工作不仅仅是抱一本书的问题,怎样建立良好的中队体、如何转变差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且必须时刻萦绕心头,少先队员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无不要求清晰可见,这就自然而然地踏上了因材施教的道路。可以说,作为中小学校的教师,想要更好地教书育人,担任辅导员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于辅导员的认识仅限于此是不够的。在我国,长期以来,辅导员工作被看作是“人人能为”的,不具有专门学问的工作;或认为辅导员的工作就是德育;又或认为辅导员只是搞搞日常管理,考考勤,维持一下纪律,或是上传下达,负责一些事务性工作,这些认识都是简单片面的。新的时代环境下,传统陈腐的观念必须彻底打破,为此我们应该重新认识“辅导员”。

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团中央、全国少工委着眼于落实新的历史时期下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而做出的一项重要部署。少先队是由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引导少年儿童学习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学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少先队辅导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少先队工作的组织开展,在建设过程中随之也凸显出来一些问题,正视并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利于加快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进而使少先队辅导员真正成为少年儿童的“引领者”“组织者““服务者”“维护者”和“营造者”。

三、少先队负担工作现状及问题

(一)对少先队主题活动的主题设计上缺乏针对性和教育性

主题性是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一个好的活动主题是少先队活动成功的一半,而一个有价值的队活动首先必须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这必然要求辅导员在选择和设计队活动的主题时,应该首先选择队员实际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队活动,这样才能达到相应的教育效果。实际上,我们辅导员在选择和设计队活动的主题时,往往会出现两种偏差:一是活动的主题选择缺乏相应的针对性:二是活动的主题设计缺乏一定的教育意义。这主要是因为辅导员进行队活动主题的选择和设计时。并没有结合队员自身的特点,不能深入了解队员的实际生活;不能及时与队员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不能发现队员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更不能敏锐地感知队员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仅仅只是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布置,照抄照搬其它各种活动主题的设计,这必然使得这种队活动过于盲目而缺乏有效性。有效性是少先队主题活动的生命力所在,是辅导员们要花大力气去追求的目标。这里所说的“效”,是指是否真正让队员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和感悟,经历了过程,训练了方法或行为。追求活动的有效性,就应当强调活动的针对性,队员的兴趣和主体性、参与性,以及活动过程的最优化。活动过程的优化离不开活动前的充分准备,活动引入的准与巧,活动过程的新与妙,活动结束后总结的得与失。

(二)片面追求活动的形式,忽视了活动的实效性

少先队活动是以队员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实践活动为实施形式,是一门政治性强、活动实践丰富的课。活动性是少先队活动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必然决定了在活动中应实施活动化教育,采用以全体队员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然而,辅导员在实际活动过程中,只是挖空心思地设计了许多能激发队员兴趣的活动。片面追求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而有点不顾实际的教学效果。也有一些辅导员在活动过程中,只是为了应付面上的需要,并没有真心实意地考虑队员的实际情况,使得活动仅仅是为了走走过场,而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从而对队员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这必然使得队活动表现出“表面轰轰烈烈,实际收效甚微”的特点。

(三)少先队活动中过分强调队员的主体性,忽视了辅导员的辅助性 少先队活动是引导队员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验,是队员直接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成长的课,发挥队员的主体性是队活动的基本要求。它不仅仅是队活动,还是一门综合型活动课,其教学方式是辅导员老师和队员共同参与主题活动,辅导员的角色应是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也可成为“主持人”、“导演”、“教练”等;活动的程序排练需要辅导员老师的“导演”,活动主题的制定需要辅导员老师的“甄选”,队员在活动过程中离不开辅导员老师的指导,辅导员老师在队员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是首位的。辅导员老师可以直接参与到所创设的活动情景中,扮演一个角色,或不以辅导员老师的身份来讲话,而是以情景中的角色来打动、启发队员,也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然而,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我们看到教室里“所有”的队员都在“活动”,似乎充分发挥了队员的主体性。其实不然,仔细观察一下,队员的发言、议论有时离题万里,吵吵闹闹缺乏目的性;有时只是一些性格活泼、表现欲强的队员的天地。活动效率很低;有时则是拿着上网下载的文件资料诵读。而我们的辅导员成了旁观者,很少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不会适时的总结,见缝插针式的点拨;更不能把自己当成倾听队员内心感受的朋友;活动中缺少师生灵活机动的对话;即使在队员汇报自己的感受时,辅导员老师有时也是不置可否;最后的辅导员讲话也没有将活动的意义提高到一定的政治高度。这对于绝大多数队员而言,并没有使他们深切体会到这种活动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因为在活动过程中,辅导员老师过分强调了队员的主体性,而辅导员只是跟着队员走,并没有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从而使队员在队活动中所体会到的认识也只是肤浅的、表面的,并不能上升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

(四)片面强调活动的个体性,忽视了活动的民主性

队员在活动中的发挥个体性是少先队主题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关系到教育效果的首要问题。确保队员积极参与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体验,会使他们印象深刻,他们会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理解别人。亲自感受到事情的发生变化的全过程,所得到收获是真实的,也是有效的。所以活动课不仅仅要发挥一部分队员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要调动全体队员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都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而不只是让少数“乖孩子”做示范性表演,多数同伴只能当观众。而且还要求全体队员要自始至终以不同方式参与活动。而这正是活动的民主性。为了实现活动的民主性,辅导员在指导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要关注所有的队员,能够给每一个队员参与活动的机会。然而,在实际活动中,我们并没有使全体的队员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只是有一小部分队员在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而绝大部分队员仍然处于活动的“门外”。这种现象必然要求辅导员充分发挥其活动中的民主指导作用。辅导员在主题活动的民主指导和参与中应注重与所有队员的平等交往,注重所有的队员心理需要和感情认同,而不是仅仅关注积极分子、活跃分子。同时,辅导员在具体少先队主题活动方法的选择上,也要尽量使用说理、情感陶冶、榜样示范、暗示等多种方法,能够及时与所有队员进行活动之外的交流,使他们明白任何一个队员都是活动的主人,任何一个队员都要积极参与活动。还要让任何一个队员都敢于讲心里话,敢于说出不同看法,允许队员在认识水平有限的情况下暂时求同存异。当然,辅导员指导的民主性并不否定老师在队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相反,只有坚持了辅导员老师在队活动中指导的民主性。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得更好。少先队主题活动要立足于教育的主体--少先队员,不仅要强调他们的个体性,还需要创建民主自由、和谐愉快的教育氛围,需要辅导员对队员人格的尊重,这也是我们党对我们少先队的要求。辅导员老师作为少先队工作者,充分认识坚持教育过程中主体性的意义,把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能动性作为少先队教育的重要原则。建立人性化的道德观。

四、今后如何发展及对策

现今,辅导员工作主要模式为:保姆型、警察型、学者型、朋友型。新时代的辅导员应汲取综合这几种类型的长处:保姆型的奉献、宽容;警察型的严谨、治制;学者型的渊识、博学;朋友型的真诚、知心,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多面体”角色。

辅导员是少先队员的良师益友。辅导员既要作好少先队员道路上的良师,及时准确、谆谆善诱地作好少先队员思想工作,引导少先队员正确认识世界和人生,让其在成长的道路上不会迷失方向;辅导员同时还应成为少先队员和生活的益友,真诚地为少先队员传道、授业、解惑,切实做到想少先队员之所急,真正与少先队员打成一片。

辅导员是中队管理的总导演。一个班往往由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少先队员组成,要管好一个中队,仅靠辅导员个人力量显然不够,还必须有学校领导、科任老师、家长、社会和少先队员的共同参与。而这之中,辅导员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在中队管理这个大舞台上,辅导员担任的是总导演的角色。辅导员应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平衡和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和解决各种矛盾,收集、选择、采纳各方意见和建议,使之成为合力,尤其是要密切关注少先队员与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使少先队员和科任老师始终处于动态的、和谐的平衡。

辅导员还应该是秉公办事的“包青天”。对就是对,错便是错,辅导员在处理中队问题时,要公正无私,不可感情用事。当少先队员犯了错,辅导员必须给他指出来,并加以分析,使其明白是非,切不可怕“家丑外扬”而把大事化小或听之任之掩盖真相。当少先队员之间发生矛盾纠纷,辅导员应把事情原委调查清楚,站在公正立场进行定夺,不可有所偏袒。

总之,作为新世纪的少先队辅导员,肩负着培养适应本世纪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的重任,因此,必须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认真学习,掌握和运用新时期教学理念,用新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第三篇: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及对策研究

汪应洲

(甘肃省康乐县莲麓初中甘肃·康乐731516)

[摘要]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专业化已经是教师教育发展之趋势。然而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知识贫乏,教育专业化水平较低,学科专业化整体程度不高,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一、当前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历层次低下,专业知识结构不完善

我国西部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在小学中,教师学历更低,具有本科学历者很少,大多数教师只有中专学历,甚至初中学历。此外,由于教师学历层次的低下,致使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专业知识缺乏,知识结构不完善,学科知识有效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学科知识专业化严重受阻。

(二)教师年龄偏大,骨干教师紧缺

西部农村小学大都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地区财力紧张,好多地区普遍采取“只退不进”的教师管理办法,受此影响造成连续多年部分农村学校不进一名新教师,教师年龄老化现象严重。此外,由于城乡生活条件的差距,农村教育设施的不足和农村教师待遇相对低下, 使得一些教学成绩卓越,教学理念新颖的年轻骨干教师纷纷流向地理条件、教学条件较好的“城区”,骨干教师大量流失。

(三)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能力不足

西部农村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上还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上。除了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外,学校大都没有别的教学资源可供教师利用。此外,目前西部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缺乏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教师主要凭借经验进行教学,有的甚至是拿着教学参考书生搬硬套,1

因而难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四)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低下

西部农村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普遍较弱,教师整体科研水平偏低,主要表现在:对教育科研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进行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知识,科研方式落后,科研成果数量少、质量低。

(五)教师缺编严重,教师负担过重。

西部农村小学大都地处偏远地区,教师缺编严重,教师在教学上的角色很庞杂。例如,临夏州某农村小学,有学生200多人,7个教学班,但只有五位教师,他们不仅要教语文、数学等学科,还要身兼班主任,甚至还要完成品德与社会、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多门功课的多个年级的教学任务,教师授课量平均为24节,教学工作任务重,难度大。

二、影响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教师的专业成长除了受到内部因素的制约之外,还要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想促进西部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就必须认真对待影响其发展的内外部因素。

(一)制约我国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因素

1.专业发展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西部农村小学教师往往认为教师只要具备较高水准的学科专业素养,再加上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能够得到学生、家长及领导的认可,至于他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探索与研究,对教学的影响似乎并不那么直接。也就是说, 这些教师只注重眼前的教学效果,缺少从事教育理论探究与学习的专业发展意识,因此他们在专业发展上很难突破,这势必会影响专业成长的进程。

2.教师职业认同度低

“态度决定一切,良好的态度是成功的一半”。然而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从教就是谋求生活,让生活有保障而已,缺乏教师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内驱力不足

实践表明,一个内驱力很强的教师,往往具有高度的内在工作动机,他渴望成功,并倾注全部心血反思和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此追求自我专业的发展。然而大部分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看成是为了养家糊口而不得不选择的一种

手段,还有一部分教师抱着“吃老本”的态度打发日子。

(二)制约我国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1.制度保障

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但是西部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的生存状况与城市教师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不仅工资待遇低,物质福利差,而且农村教师的医疗保险等福利措施也很难真正落实到位。此外,西部农村小学教师还缺少正常的评职、晋级、进修等机会,即使在同一地区,农村小学与城镇小学各种福利待遇也完全不同,教师收入的校际差异也比较明显。此外,各种教育资金的投入与城镇小学相比也存在明显差异。

2.教育经费的拨付与使用

在走访中,天水市某农村小学夏校长曾这样描述他们的境况:“要算帐,这学校最起码有三万五千多元的教育经费,但钱全在学区,这边一分钱都没有,学校的灯泡、锁子坏了,还得打申请,由区上统一采购。”天水市某小学郑校长也谈到“我们也想给学校老师搞一点福利,再拿出一部分钱搞一下教育教学和科研,以此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但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钱,想也是白想!”在西部大部分地区小学经费全部由学区统一管理,统一支配,下属小学需要什么东西必须得申请,然后由学区统一采购!下属小学基本上没有自行支配经费的权利,这对学校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和科研建设很是不利!此外,由于农村小学一般都地处偏远,即使有科研方面的资金,也被一些条件好的学校所抢占,这方面的投资根本就没法落实到真正需要的者的手中。

3.学校管理者

由于西部农村地区一般都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为此,这些小学的管理者教育理念相对落后,科研意识也淡薄,甚至有的校长自己也不知道科研是什么。知识的更新更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部分学校校长还在老师跟前摆“校长资格”,认为自己是校长,就高高在上,对下面的老师不屑一顾。此外,他们不能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表扬和宽容,也不能为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这些严重制约着教师内在驱动力的激发,教学质量的提高,科研团队的建设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4.教师间的合作

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发现,小学教师队伍只是“人+人”组合而成的群体

(group),并没有真正形成团队(team),大部分教师只顾及个人的进步与发展,教师之间缺少合作意识,协作精神。

三、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推进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使其得到有效的发展,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建立向西部农村倾斜的教育政策及保障机制

1.加强制度建设,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为切实促进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国家应在政策和机制保障上向西部农村地区倾斜,加大投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后顾之忧。首先,应着实提高工资待遇和特殊津贴。其次建立健全教师保障制度,在收入水平、退休待遇、职称评定、晋级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最后,建立健全教育政策长效监督机制,使得一系列“惠师”政策真正走进西部农村教育教学之中。

2.补充优秀大学生到教师队伍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解聘不合格教师,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技能娴熟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小学任教,逐步改善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3.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鉴于西部农村小学教育经费普遍实行学区统一管理的现象,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将经费审批到各小学,由小学按照需要自己支配,学区或上级部门年终对账目进行审核。此外,优化西部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和教学设备,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启动科研基金和培训补贴等经费保障机制。

(二)构建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环境

1.改善学校管理环境

校长要立足现实,切实改变传统管理理念,建立新型管理模式,积极学习前沿教育思想,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激发教师内在驱动力。同时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表扬和宽容,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环境和氛围,从而引领全校教职员工积极投入到教育科研之中。

2.促进教师间合作

“教师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形成教师集体才能真正促进学生

【1】发展,也只有在教师集体中教师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一定

要携手并肩,互为伙伴,彼此信任,交流合作,分享经验,共同发展。首先,教师可以以课堂为平台,交流教育心得,研讨教学方案以及教学重点、难点如何突破等问题。其次,教师以教育教学过程中棘手问题为研究题材,齐心协力,合作研究。再次,汲取他人教学之优点与先进理念,进而反思和矫正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行为。

3.加强校际合作

在开展校内科研交流的同时,积极邀请城镇小学骨干教师来农村小学“传经送宝”。农村小学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汲取骨干教师学期计划、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以及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的闪光点,从而达到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三)加强自我修养,自觉适应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1.加强自我修养,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教师一定要自我充电,加强专业知识素养,夯实文化底蕴,不断对知识升级,防止教学理念和知识的老化。首先,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技巧。其次,积极主动学习和研究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著作和优秀教育刊物。再次,观摩名师课堂教学实录、揣摩名师教学设计、领悟名师教学随笔。最后,自觉地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达到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

2.反思教学,累积经验,着实提高研究水平

“教师的教育反思就是对自己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的一种审视,一种推敲,一种质疑,一种肯定或者批判。”【1】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叶澜教授也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因此,对于西部农村小学教师来说,一定要学会反思,养成反思的习惯,掌握反思的方法,坚持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总结教学中的得失,只有这样,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着实得到提高。[1] 郭浩.机制创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出路[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2):13-16.[1]李镇西著.用心灵赢得心灵——李镇西教育讲演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6

3.建立互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扎实推进教师专业化程度

教师资源共享也是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化的途径之一。教师一定要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思、多年积累的经验以及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在各种杂志书刊、博客、网站上发表,实现共享和交流,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郭浩.机制创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出路[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2):13-16.【2】李镇西著.用心灵赢得心灵——李镇西教育讲演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6

文章结构比较合理,措施也比较具体。但在分析外部因素时,要总结出存在的关键问题所在,这样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才能做到前后呼应。你再把第二部分认真修改一下。

第四篇:农村少先队工作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农村少先队工作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沂水县龙家圈中心小学何文华

中央8号文件发布之后,在全国教育系统当中引起强烈反响,得到教育系统全体师生的衷心拥护。中央专门召开了工作会议,研究部署落实中央的这一重大决策。8号文件的发布和工作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今后教育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增添我们进一步加强学校素质教育,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而作为农村德育工作的先锋队伍——少先队工作更是如鱼得水,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少先队工作也不断向前发展。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少先队工作整体上还很薄弱,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随着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当前农村少先队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当前农村少先队工作现状与分析

我们党历来重视团队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在加强少先队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更是不容否定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我们的农村少先队工作却未能及时调整思路,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适应时代的发展,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仍占一定地位,影响少先队工作的先导性。

(1)重智育开发轻德育培养。目前许多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由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评价一个学校好坏,总是看这个学校重点高中录取了几个,学校升学率怎样,因此学校评价学生也是只要读书好、分数高,那么你就是好学生,而对于少先队工作,则是嘴上喊得高,行动上却可有可无。更有甚者,不少中学根本没有建立少先队组织,仅建有一个徒有虚名的团组织,这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活动需要的。

(2)重纸上谈兵轻实践活动。近几年来有关少先队工作方面的理论虽是层出不穷、百花齐放,特别是创新教育理论更是异彩纷呈。然而这些都是在纸上谈谈而已,冷静的思考一下,这些所谓的理论是那么的空洞,缺乏事实的支撑。在学校的实际教育中,大多数学校还是围绕升学率,以灌输书本知识为主,至于其他方面教育活动几乎就没有实行,多是应付式的玩一些虚假的文字游戏,以应付上级检查、评比。

(二)、随意应急的活动方式仍占一定比例,影响少先队工作的系统性。

(1)重计划制定轻活动开展。少先队工作中虽然制定了计划,但由于目前学校倡导的是“以分数为重,以教学为主”,许多活动因此被搁浅,甚至被取缔也就不足为奇了,直到教育主管部门想起来需要向上级交代一下,这时就忙着应付一番,这样导致了少先队工作的随意性加大。

(2)重形式替代轻内容融合。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学校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原先少先队工作中所倡导的一些教育理念,思想,方法逐渐被学校教育所接纳,原有的中队活动逐渐被班级活动代替,使得少先队工作的开展成了聋子的耳朵——可有可无,这样也不同程度影响到少先队工作开展系统性。

(三)、单一狭隘的活动范围还很大程度存在,影响少先队工作的开放性。

(1)重纵向发展轻横向联系。一个农村未成年人,除了家庭生活的周围环境之外,就是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忙的是升到高一级的学府,几乎与外界没有什么联系,至于外面的世界究竟有多精彩,那只能等到毕业后走上社会才能晓得。因此,许多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阶段所谓参加少先队就是脖子上多了一条红布而已,至于少先队社区活动,那是提都不要提的。

(2)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对“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教育,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在书中都能触及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却不懂得屈原到底是谁,龙的传人是什么意思,以至于思想教育流于形式,失于空洞。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状呢?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产生如此现状主要有以下原因:

(1)思想认识上存在障碍。虽说第五次全国少代会以来,少先队的工作思路已很明晰: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但从目前基层来看,不少基层少先队干部对于为什么要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理解的不够,思想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加之学校对少先队工作不是那么的支持,学校领导要忙于提高教学质量而忽视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少先队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2)少先队工作经费的缺乏。少先队工作在农村,由于乡镇的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因而对于教育的投资也就不言而喻,而少先队的经费的落实上也就自然的存在差异,许多辅导员老师由于缺乏经费,无法进行一些哪怕是很小的队活动。这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了少先队活动的开展。

(3)少先队工作理论体系尚不完善。目前虽说中央对少先队工作非常重视,在8号文件中对少先队工作做了指示。随后全国少工委编写了《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但对于少先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不健全、不系统,尚处在研究探讨阶段,还未能形成一套较为完整而科学的少先队工作理论体系。

二、改进农村少先队工作的对策

目前农村少先队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加强少先队工作中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学习《纲要》,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对辅导员老师来说是一场及时雨。许多大中队辅导员老师目前正为究竟如何开展好少先队的各项活动犯愁,全国少工委推出《纲要》,而《纲要》对少先队的各项活动有了明确的规定,它的主要内容就是“分年级工作内容”。因此我们按照《纲要》就能很快切准活动的要求及活动的内容。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是选拔一些骨干老师,把他们充实到辅导员岗位上,并对辅导员老师进行培训,让他们熟悉《纲要》要求,并能结合学校或班级实际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少先队品牌活动,从而使辅导员老师能够很快从思想上认识到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少先队工作的基本内容及其方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

(二)与校园文化整合,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少先队阵地是少先队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而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少先队的阵地建设与学校的校园文化相结合,可以说是强强联手,少先队的阵地(包括队室、队报、橱窗、广播台等等)既是少先队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又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许多教育功能往往通过少先队阵地体现出来。因此加强少先队的阵地的建设要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这样少先队工作就会事半功倍,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与教育部门沟通,完善少先队工作的教育机能。少先队工作如能争取到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则如虎添翼,我们要争取教育部门把少先队的工作纳入计划中,并且在考评、督导中体现。这样会使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容易被校长教师所接受。少先队的工作开展起来也就顺利多了。因此我门一定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以便更好地发挥少先队工作的机能。

(四)争取多方支持,强化少先队工作的保障。首先,少先队工作需要一定的经费,如能加大少先队的经费投入,则少先队工作开展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所以,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也就有这样的必要。其次,少先队活动更离不开各级党政部门的支持,各级党委政府如果重视少先队工作,则我们的少先队工作开展起来就会如鱼得水,少先队的工作就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书目:

华耀国《实施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实现少先队文化建设有形化》

全国少工委《关于坚强农村少先队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强调,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占全国总数80%的少年儿童在农村,加强农村少先队工作,服务农村少年儿童成长成才,团结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全面准备,是少先队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

此次调研采取分层次座谈访谈与资料分析的方式,选择了镇海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中的庄市与骆驼。并对当地的家长,孩子,领导,退休老人进行了调查与访问。并借鉴分析资料,来了解农村新社区少

先队活动的意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对策,提出有利于新农村少先队建设的若干建议。

一、农村新社区少先队现状及其重要意义

1、开展农村新社区少先队工作的必要性

目前农村少年儿童占全国少年儿童总数的80%。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少先队工作也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农村少先队工作整体上还很薄弱,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有的地方农村少先队组织不健全,少先队大队、中队建设不规范;有的地方农村少先队活动不能体现农村特色,没有“土”气息,“农”味道;有的地方农村少先队活动不经常开展,队员在组织中感受不到快乐,得不到教育;有的地方农村少先队活动毫无特色,农村假日活动更是一片空白。从庄市与骆驼的调查来看,只有30%的地方有少先队组织,当问及学校或村庄有无少先队活动时,也只有37%说有开展少先队活动。总的来说农村新社区少先队工作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形式重于内容、普及面不广、工作开展不扎实、倾向与应付等不良现象。因此,摸清农村少先队的工作现状,加强农村新社区少先队工作,使少先队组织在培养

新型农民的工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要性十分突出。

2、开展农村新社区少先队工作的必然性

少先队活动是社区重要且富有特色的文化,它是由少先队的性质决定,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它根植于少年儿童群体,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教育性、导向性和实践性。长期以来,少先队组织一直依托学校开展活动,在活动时间和内容方面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少先队组织单一地依托于学校工作的格局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进程中少先队工作的需要了,突显的弊端日趋明显。这是因为:首先,校内少先队组织活动的时间、空间十分有限;其次,校内少先队组织活动的组织者(辅导员)、工作对象(少先队员)与老师、队员重复,影响了少先队组织特色的发挥;再次,据统计,现在的少先队员一年中有近170天左右的时间在家庭和社区,如何在这段时间里把广大少先队员,特别是家在农村的少先队员组织起来,让他们参加更多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是保证少先队

员健康成长、拓展少先队员工作新天地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开展农村新社区少先队工作的可行性

农村新社区少先队工作的对象是学习、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少先队员,这个群体的的特点使这项工作

具有十分的可行性。

(1)、传统教育空白。在农村,很少有直观的传统教育基地可供学生参观学习,又没有足够的条件允许学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凭借课本,教师讲授及学校仅有的图书资源来熏陶学生的效果并不理想。有

许多队员表示,当他们听到或读到革命先辈的故事时,有不可能,不真实的感觉。

(2)、农村孩子闲暇的时间过多。调查统计表明,农村孩子做作业的时间远远少于城里的孩子。诚然,在闲暇时间,孩子们可以有自己喜欢的活动,但这些活动缺乏导向性,因此制约了儿童的健康发展。

(3)、在少先队组织及其活动中,少年儿童还没有获得更多的主动参与的机会。近几年来,在少先队的组织建设和活动内容方面,还不能满足广大队员的愿望。有很多队员反映,少先队干部仍然是由老师

(辅导员)任命而不是由队员选举产生的,显得不平等、不民主。

二、新农村少先队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调研发现,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制约其健康、稳定发展的问题。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民素质偏低,人均收入不高

由于多年政府、社区等机构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加之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渠道变窄。在对部分居民、学生、领导的访谈中我们发现,有90%的人反映周围没有真正的图书室,报刊专列。当问及有无活动场地时,有63%的组织人反映活动场所破旧、窄小。如果设施问题不及时解决,活动能否走上正轨就无从说起。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只有极少的农民经受过专门的教育。据了解,许多家长文化程度仍停留在小学阶段,导致他们对少先队组织的意识淡薄。更关键的是他们本身的收入不高,而社区仅有的少先队组织大多数是„天天青少年宫‟等机构,而这些机构又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收费的标准较高,对农民而言有一定的生活负担,在社区不收费的少先队组织却很少。这

也是间接导致少先队活动不被农民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2、农村缺乏少先队组织,而已成立的少先队组织的组织性不强,活动松散

我们从调查数据上看到,近年来,在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省各地城市少先队组织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不容乐观的是农村的少先队组织建设进程相当缓慢。我们了解到,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是以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校外教育服务机构,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新载体,是街道、社区开展青少年服务的工作枢纽和平台,并融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青少年校外教育阵地。当问及村庄有无少先队组织或服务阵地这一题的时候,有70%的家长、学生反映周围没有少先队组织,19%反映不知道少先队组织的存在,而只有25%的居民反映有少先队组织。就在社区是否必要建立少先队组织这个问题,有家长(92%),学生(70%)表示非常赞同少先队组织的建立。在少先队活动组织时也只有35%的学生参加,65%的学生对此不了解或未听闻。我们知道,少先队活动的优劣是少先队组织得以生存的关键,而少先队活动的组织性不强,活动松散,直接导致家长、学生对少先队组织的意识淡薄,更为严重地影响了少先队活动的开展。从以上的数据我们也充分地了解家长、学生都非常期待少先队组织的成立,但社区没有针对家长与孩子的期望开展什么实际行动,同时已开展的活动也没有充分的准备,宣传力度不到位。少先队组织只有30%的状况存在,更是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为何少先队组织在农村发展缓慢。

3、少先队组织负责人缺乏,且年龄阶层较高

少先队组织负责人是少先队活动开展的主导者,也是少先队组织的工作中心。能否选择优秀的负责人,是活动得以成功的关键。在被问及谁能够胜任负责人的时候有70%的社区领导反映应该由社区团工委书记担任。但在调访的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目前有62%的社区退休老干部担任了少先队组织的活动负责人,其中女性占80%。我们不难想象,由于活动长期都由社区的老干部,且在老干部中以女性居多,而老人与少年之间有一定的代沟,使得活动开展难度很大。当问到学生在老年人带领下的活动如何时,有80%的学生反映活动以传道重教,突显爱国精神为重,而缺少实践活动。导致许多学生对少先队组织的活动产生厌倦情绪,而渐渐远离。但当问到少年宫的学生时,学生普遍的回答是,活动组织有目的性,规范性,活动开设多方面、多角度,并注重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同时青少年宫开设了小小动手室、静心阅览室、快乐活动室等场所。当问到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少先队活动时有文体(7%)、学习(19%)、艺术(18%)、科技(45%)、娱乐(18%),多数孩子喜欢科技类活动,因其能趣味益脑。从以上两个少先队组织的对比以及从少先队本身的爱好上我们看到,老一辈的许多传统活动已经很难再适应当代的小朋友。在访谈中,许多老干部也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有76%的老人都提到要加强社区骨干制培养,引进大学生,也欢迎众多热血青年的加入从而让少先队组织更具活力,拥有更强的生命力。总之,少先队组织应该由多方面人

员构成,如社区团工委书记,退休老干部,热血青年,家长,学校老师等构成。其中应该以大学生与少先队员为组织的主体部分,退休老干部与学校老师为活动的重要经验传授者以及活动的维护者,热血青年与

家长作为活动的后备军,而社区团工委与党员承担起统筹规划,使活动更具意义,更具活力。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社区已经开始着手这方面工作,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老年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7%,大学生、热血青年比例也开始上涨,同时社区团工委书记也开始重视并承担一部分责任。

虽然这比例相对比较小,但对新农村少先队组织的建设却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4、农村少先队组织需要领导多加重视,并且希望经费渠道能够有所拓宽

经费紧张是本次调查中发现的一个普遍问题,这里既有政府财政投入不够的问题,也有社区自身筹

备资金紧张的问题

当我们问到社区在建设少先队组织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时,依次回答的是经费问题(56%)、安全问题(36%)、阵地问题(21%)、协调问题(18%)。可见经费在活动的开展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我们以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宁波市海曙区为例来考察经费问题。区社会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在教委)每年区政府下拨专款208万元用于社区教育,其中用于6个街道1个乡2个镇的专职教育干部的人头费补贴,的标准是每人每月200-300元,如果按平均每人每月3000员计,8个专职教育干部每年补贴数为204万元,只剩下4千元用于活动开支。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专款中用于社区活动的费用是极少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如果社区想搞好一个少先队组织,其额外的经费就需要自己去填补。而社区的经费又主要来自于财政支出(62.5%),社会赞助(36%)。同时经费的下拨又受到领导左右,而多数领导又相对重视城市,而忽略了农村,可见农村得到的实际活动开支更加少,至少少于4千元。这也就更为直接地影响着农村少

先队组织的组建工作。

由于社区本身的活动经费来源少,而对如„天天青少年宫‟的资助也就相应减少,青少年宫也只能„自力更生‟收费相对较高,导致„富则上,穷则下‟的状况。而我们知道,农村的经济消费也只是达到初期的小康

水平。面对相对庞大的暑期培训费用,许多家庭也只能退避三舍,更有家庭望而却步了。

三、对新农村少先队组织的对策和建议

从以上的调查我们不难看到,共青团在建设少先队组织上是很无力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目前农村少先队工作所面临的困难:“三无”即无社区少先队工作机构,社区少工委没有落实;无专职辅导员,无社区少先队活动场所;“三少”即社区与学校少先队联系少,社区与学校少先队活动少,社区对学校少先队关心少;“三没”即没有发挥社区关工委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作用,没有调动离退休干部对少先队员的教育和引导积极性,没有发挥社区有效资源作用;“三缺”即缺少对重视社区少先队工作的认识,缺少重视社区少先

队工作的组织,缺少重视社区少先队工作的措施。面对以上的种种困难,笔者提出了几点提议。

1.加强团区委与社区联系,合力推进少先队工作机构社区化

(1)团区委对少先队工作进行全面领导,统筹规划。首先,团区委应在新农村少先队工作中起到牵头的作用,制订少先队工作计划。对少先队组织每年、每月下达一定的指标,定期进行考察从而了解活动的开展,并对活动的开展情况作出反馈。在社区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使活动的开展具有规范性、目的性。并对在活动中优秀社区进行表扬与激励,对劣势社区表示鼓励且对其工作进行必要的帮助。其次,深入群

众,实地走访,听取群众意见,为他们出谋划策,保证能第一时间掌握社区的工作情况。

(2)架设好社区与社区少先队工作桥梁。一直以来,学生处于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而又以学校教育为主体,致使长期以来忽略了社区在少先队员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社区应有效地组织管理社

区少先队员,根据少先队员的年龄、兴趣、居住环境等特点以楼道、街道、雏鹰小分队等形式将其分组进行少先队员活动。同时让社区领导、老干部、志愿辅导员担任活动指导,开展书画、摄影、写作、安全讲座、模拟救生等活动加强社区对少先队员的吸引。每个暑期开设暑期夏令营、安全全家行、环保你我他等系列活动来增强少先队活动的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与实践性。让少先队员在参与活动中真正乐在其中,在游玩之中学到丰富的社会知识,这也正是家长、学生所期望的。

两者的开展不能各自为政。社区应以团区委的工作为核心,积极配合团区委工作,不断加强团区委

与社区的联系,共同推进少先队工作机构社区化。

2.深化校外辅导员建设,推进辅导员工作社区化

积极协同社区开发社区人力资源,采用选聘、招募等形式吸收社区中热心于青少年事业的青年志士,同时在大学里挑选一批有自己见解,有一定作为的热血青年。将他们集中培训,建设成一支优秀的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然后将这群优秀的少先队辅导员输送到社区工作。这样既能解决社区教育工作力量不足和缺少人才的问题,又可以促进了学校道德教育与社区德育工作的有效沟通、有效结合。由于青年志士与热血青年与少先队员年龄差距小,因而彼此关系可以更为密切,这也是加强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的很好途径。同时在社区发挥“五老”队伍(即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作用,聘请他们担任社区少先队的指导员。“五老”队伍能够结合自身特点对少先队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告诉少先队员有关他们的亲身经历和行为风范,优秀革命先辈的感人故事,游览纪念馆,打扫烈士墓等等。这样不仅能激发„五老‟的工作热情,又可以让少先队员了解我国优秀的革命史诗故事,提高少先队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五老”与“二青”的工作联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二青”的自身素质,从而使志愿者的队

伍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加快社区少先队阵地建设,推进阵地建设社区化

面对农村少先队组织阵地缺乏的现状,能否拓宽社区少先队的阵地建设是少先队工作的当务之急。首先,社区应加强对已有的图书馆、电影院、博物馆、烈士墓、体育馆、广场、青少年宫等活动阵地的管理,开展丰富的少先队活动,吸引广大少先队员参与进来。其次,社区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的有效资源,依托工厂、企业等场所共同投资少先队的活动阵地。只有社区齐心协力才能搞好少先队阵地建设。

4.加强政策管理,推进经费实施社区化

对于社区辅导员积极性不高,社区活动形式单

一、趋于形式,少先队活动阵地无法落实的现状,经费问题就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活动正常开展最为关键的原因。笔者认为应该把社区活动开展纳入到“文明社区”当中,促进农村少先队活动的开展。同时政府也要改变原来的重视城市,忽略农村的思想,真正把农村的少先队工作摆放在与城市同样的高度,使经费有一定的保证,以提高农村少先队活动的整体质量。

第五篇:农村物流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农村物流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基层供销社大部分属于危困型和保本微利型的被动局面。经历20多年的改革,供销合作社名为实行责任制,实际上变成了挂供销社招牌的“个体户”。

就大部分农村地区而言,分散的、实力很小的、素质不高的个体商业,组成了农村流通体系的最主要的部分。这种现状造就了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的泛滥,诚信、优质难见,退货、索赔无门,广大农村成了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最严重的地方。同时,农村消费物价指数持续高于城市,农民收入增幅与农村物价增幅反差较大。

目前国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民购买生产资料、消费资料要跑到县以上的市场去找。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显示,31.3%的农民认为购买生活资料不方便,37.2%的农民认为购买生产资料不方便。

据测算,目前农村居民人均固定商业面积不足0.1平方米,仅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十分之一,绝大多数地区农民消费主要靠原始的集贸市场和落后的代销店、“夫妻店”实现。

当前,农村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的主渠道依然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和部分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展技物结合所办的经营实体。日用品及工业品的供销为供销合作社系统与个体经营各分天下的局面。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除了个体商贩的经营、个别农业加工企业以订单形式与农户签订农产品的购销合同外,大多数由农民自己进行销售。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虽然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但是由于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技术示范+行政干预”的模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对科技的需求不相适应,往往出现只重视技术推广,忽视农资经营的状况。

另外,由于过去受计划经济和其他原因的影响,目前供销合作社系统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除了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外,在农业生产资料供销领域各自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在现阶段,可以说目前在我国农村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畅通的物流渠道。

问题:满足不了农民对于量和质的需求

农村现有的物流条件远不具备现代要求,这意味着它远远满足不了农民对于量和质的需求,我国农产品物流网络缺口很大,许多地方的农副产品由于运不出去而只能眼睁睁的烂在地里。由于产品生产地的相对集聚和近距离贩运,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场价格压低,千万农民仍处于“增产不增收”的经济怪圈里面。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消费这个链条中,运输环节的严重不足,导致这个链条变得格外脆弱,极大地制约了实物流、资金流乃至信息流的流动,出现了“肠梗阻”现象。

现在人们对农产品在安全性、新鲜度等诸多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农产品本身的特点,以及产、销地的相对分散,再加上加工技术相对薄弱,对农产品物流来说,各方面的要求就更高。对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过程农业生产资料的配送,将农产品配送给农业加工企业、专业市场、超市、酒店和城市居民,把农业加工企业加工的食品向专业市场、超市、酒店和城市居民配送,以及伴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对各种日用品和工业品的购买力得到提升,向农民配送各种日用品和工业品,这一切几乎还都是空白。

机遇:农与非农皆有可为

农村物流市场主要可分为农业领域的物流配送和非农领域的物流配送。农业领域物流配送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生产过程农业生产资料配送及农产品的配送。非农领域的物流配送指农村日用品及工业品的配送。

要占领农村物流市场,就要运用现代物流管理的模式,实现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到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处理等实施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实施实时监控要求,按照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即在农业产前向农业生产者统一供应优质种子、苗木,农药、化肥,农资、技术,实施统一的操作规程、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控制、农产品的分级处理等方面进行指导和监控。

为实施实时监控,农村物流企业可以与农业生产者签订统一供应农业生产资料,对农业生产全程给予技术支持,并以保护价格回收符合品质要求的农产品的合同。有了可预测的农业生产资料需求,农村物流企业才可以为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的企业配送其产品。

由于以保护价的形式向农业生产者收购农产品,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户的购买力必然提升,对各种日用品和工业品的消费需求必然增加,农村物流业才可反向农村配送日用品和工业品。

横向联合,与原农业供销机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为占领农村物流市场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技术支撑。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具有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势,熟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技术措施,能够按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和监测,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能够为农村物流企业占领农村市场提供强大的组织和技术支撑。这样农业生产者(农户、农业企业)既不必为销售而忧心,又可以得到可预期的收益,必将为他们所乐意接受。受利益驱动的作用,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将被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所替代。农村物流业配送物流的成本和农业生产的成本也将因此而降低。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纷纷谋求绿色、安全卫生、健康的消费。因此,以消费需求为龙头,构建供应链,全面占领农村物流市场和城市食物性消费品的配送市场,第一步便是先用农村有机食品占领城市市场。

农村物流要占领城市食物性消费品的配送市场,则必须向城市消费者提供能满足其消费需求的食物性消费品。可行的策略是直接将消费需求的生产任务交由农业生产者(农户、农业企业)、农业加工企业来完成,并对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以保证向城市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完全能满足其消费需求。

向城市居民配送农村的绿色、安全卫生、健康食物性消费品,是发展农村物流的重要前题。这就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城市社区居民对农村物流业配送的食物性消费品进行认同。可行的方式是:向城市居民做出承诺,凡由农村物流业配送的食物性消费品其品质均达到绿色、安全卫生、健康的标准,如果未达到此标准,则由农村物流企业予以理赔。

发展会员制,给成为会员的消费者予以价格上的优惠,保证食物性消费品的需求有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针对城市居民健康消费需求向城市居民消费者配送各种营养套餐,从而缩短各种食物性消费品的运输、储藏期,减少各种食物性消费品特别是易腐败变质食物性消费品的损失,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为农村物流业占领城市食物性消费品配送市场打下基础。(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下载边远地区农村少先队辅导员专业素质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构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边远地区农村少先队辅导员专业素质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构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早教发展现状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我国农村早教发展现状分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早教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1-2014年全国新增幼儿园43131所。其中,乡村......

    农村小学篮球运动发展现状分析

    农村小学篮球运动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篮球运动是一项群众基础十分广泛,深受大众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更是有着悠久的优良传统、良好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篮球资源。但是在......

    汽修专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一、 本专业的发展现状 1. 汽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定位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学交替式,即学生入学后在学校学习两年......

    浅谈农村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浅谈农村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新课程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课改给农村小学教学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教师理解和实践课程标准的......

    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弱势地位越来越凸现,于是农......

    浅谈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浅谈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脚步逐渐加快,计算机开始在农村大范围普及和应用,相应的为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发展打下了坚......

    我国电子专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电子专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电子专业市场是指一个交互式的企业所提供的一个中立的市场空间,是其中有众多买方和供应商从事电子商务交易与其他电子商务活动。电子销售商家大......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问题分析[合集五篇]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问题分析 为深入了解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与需求,笔者开展了面向广西河池市五县(市、区)农村学校小学语文教师的问卷调查与访谈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