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奋力打造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精选)
奋力打造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钱远坤
2010年第8期 ——生态建设
神农架林区是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生物资源十分富集。作为长江三峡库区的天然绿色屏障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神农架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神农架林区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的方针不动摇,践行绿色责任,推进生态建设,加快经济发展,致力于打造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立足生态保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神农架林区始终把保护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保护好生态资源的前提下,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树立全新保护观念。充分认识神农架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大力倡导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在全区强力推进“三全”保护,促进保护工作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和国际化。一是全面保护。建立全地域的生态资源保护格局,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实施重点保护;对国有林地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集体山林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旅游景区景点和公路沿线实施生态植被恢复工程,形成“远山设站、近山设所、站所结合、不留空挡、全面保护”的全面监督网络。二是全员保护。探索建立保护工作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农户、进景点的“六进”机制,严格实行区长、乡镇长、村长、校长、家长“五长”生态保护责任制。三是全程保护。把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实施全流程控制管理。——推行科学管护模式。一是坚持依法保护,不断增强法制意识。大力宣传并认真执行《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防火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提高干部群众的保护与法制意识。开展“神农架一号行动”、“神农架二号行动”、“天然林保护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发生。二是推行科学保护,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实现在资源管护中运用3S技术,实行日常巡护与科研监测相结合;优化资源保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承包制,实行责任承包管护;加强科技培训工作,选送人员赴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专业培训;编印重点保护物种科普读物及自然保护区知识读本,提高干部职工对重要保护生物物种的辨识能力,实现传统静态保护向科学动态保护的转变。三是强化防火措施,不断完善预防机制。成立林区防火指挥部,加强防火工作宏观调控;建立森林防火领导包片联系督查制,在重点森林防火期对基层防火工作进行指导、督查;进一步完善通讯设备和《森林火灾扑救预案》,落实防火责任制。四是健全监测网络,不断加强监测能力。编制野生动物疫源疫情防控监测实施方案,在重点区域设置监测点,坚持日常监测,确保无重大疫源疫情发生。
——全面加强生态建设。一是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扎实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建设。倡导创办泛神农架环境保护联谊会,定期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座谈会,积极搭建生态文明建设平台,加快推进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湿地保护,再现湿地原生态风貌;启动国家地质公园三期项目建设;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公路沿线景观带设计与建设。二是积极探索生态补偿试点。率先启动省级生态补偿试点工作,探索实施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机制,出台《神农架林区陆生野生动物致人伤害和财产损失救助暂行办法》;积极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研究,目前《神农架林区生态补偿课题研究报告》已通过国家评审。三是全力维护生态安全。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强化环境监管,积极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确保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之内。加强疫源疫情监测,森林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落实护林防火责任制,确保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严格执行森林限额采伐和林地征占用管理制度,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四是大力推进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加大南水北调、三峡库区、大九湖等重点水源区、水域的保护、监测,保证神农架南河流域、香溪河流域、沿渡河流域、堵河流域等四大水系大部分河段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按照“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理念,全力打造“旅—农—林”生态经济产业链和“矿—电—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着力推进生态产业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致力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实行信息集中研究、项目集中申报、资金集中投放、效益集中发挥,大力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组建湖北神农旅游投资集团,搭建投融资平台。按照“震撼性提升神农顶、大手笔打造神农坛、高品位开放官门山、拓展性改造天生桥、原生态修复大九湖”的思路,推进以木鱼为轴心的片区景区建设;按照“策划燕天垭、犀牛洞等红坪景区、彰显长寿村、扩展滑雪场、规范老君山”的思路,推进以“武神公路”为轴线的专项产品开发,提升产品竞争力。大力发展旅游名镇名村和星级旅游农庄,引导旅游农庄向卫生、安全、舒适、简洁的快捷旅馆发展,进一步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二是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紧紧围绕“旅—农—林”产业链建设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加快蔬菜、茶叶、药材、干果、烟叶、养殖等六大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实行一片区域、一个行业协会、一个加工企业的管理模式,开展场乡联合,推动林下产业做大做强。三是积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严格环境评审准入标准,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以兴发集团、神农磷业为龙头,以阳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平台,实施各种资源“捆绑招商”,坚持“大矿带大厂、大厂带大矿”、“一矿带一业、一电带一业”的厂矿配套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矿—电—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神农架林区是一个集自然保护区、资源富集区、生态脆弱区和国家级贫困区于一体的特殊地区。我们在推进生态建设过程中,努力化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不断探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
——巩固生态保护成果。通过打造“旅—农—林”生态经济产业链,有效破解保护与发展难题,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是坚持生态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以天保工程建设为契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全力打造“旅—农—林”生态经济产业链,探索出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初步构建了生态经济产业体系。二是坚持生态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把绿色生态理念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始终,深入开展以“六改五通”(即改水、改路、改厕、改圈、改厨、改道场和通水、通电、通路、通沼气、通信息)为重点的生态家园建设,引导林农着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增加林农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三是坚持生态保护与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相结合。大力宣传“绿色就是财富,保护就是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群众树立生态道德观念,使全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整合乡镇、林场资源,充分发挥林场山场资源丰富和林业职工整体联动能力强的优势,大力发展林下产业,探索出促使林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经营模式。四是坚持生态保护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相结合。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观光林业,不断提升林业参与旅游经营、提供旅游产品的能力。
——打造生态旅游品牌。近年来,我们在保护与发展上进行积极探索并取得丰硕成果,在全国首家发布《绿色责任蓝皮书》,全面承担绿色责任;首次倡导全自然山系的保护;首次实现人与金丝猴的零距离接触。神农架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4张亮丽名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是中国十大民族文化旅游区之一,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推荐为“人一辈子不能不去的地方”,被《环球游报》及海外驻华使节和驻华媒体评选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同时是湖北“一江两山”黄金旅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近年来,我们着力构建生态旅游品牌,为把神农架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原生态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探索科学发展之路。认真贯彻落实“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建设方针,坚持“绿色就是财富、保护就是发展”的理念,集中精力抓保护,奋力拼搏求发展,森林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得到进一步优化,干部职工和林农的收入进一步提高,成功实现了由粗放型、一般性、静态保护向科学保护、重点保护、动态保护转变,由不平衡、单一发展向协调、科学发展转变,由片面追求只注重物质财富的传统GDP,向以资源和环境永续利用为先导的绿色GDP转变,走出了一条符合神农架林区实际的以生态资源比较优势为基准,以产业政策、项目推进政策和人力资本政策等三大政策为引导,以生态全面保护、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学发展之路。
健全工作体系,打造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部署。神农架林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不断健全工作体系,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努力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践行绿色责任,构建生态安全体系。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组织、制度、政策、科技等保障机制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护林防火工作,有效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坚决防止重大森林火灾发生。巩固和发展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成果,继续实施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不断提高节能减排、防污治污能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确保生态安全。
——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根据生态功能区要求和产业特点,合理规划产业布局,重点发展具有生态优势的产业,具有生态与经济、社会多重效益的产业,具有资源优势的环保型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低碳经济,着力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旅—农—林”生态经济产业链和“矿—电—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步伐,以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生态农业、林下产业、绿色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扩大生态经济规模和效益,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
——发掘绿色文化,构建生态文化体系。深入挖掘生态文化内涵,促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重点培育公民生态意识和普及生态法律法规知识,营造和建立生态建设的浓厚氛围和公众参与机制,增强公众绿色环保的社会责任感,使人们在感受大自然、体验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中唤醒绿色激情、绿色愉悦、绿色思考,达到热爱自然、启迪人生的目的,形成建设生态、保护环境的风尚。
——创建绿色家园,构建生态保障体系。按照“规划城乡联结、产业城乡联动、服务城乡联通、保障城乡联体”的原则和要求,优化城镇管理和服务,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开展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在农村大力实施“六改五通”工程,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同时,重点实施人口与资源控制、健康与安保、文化与体育、就业与社保等民生工程,提高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和健康发展的保障能力。
——彰显绿色财富,构建生态价值体系。按照“保护有报酬、损失有补偿、发展有机会、运行有保障”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实现绿色财富和金色财富互换。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神农架”生态品牌优势,不断放大、提升神农架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旅游价值、科研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参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窗口价值等多重价值,从而不断提高神农架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作者系中共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
第二篇:2010年东营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总结
东营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总结
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东营市科技局 2011-2-16
2010年,在国家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和省科技厅的正确指导下,东营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实验区所在区域基本情况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适应胜利油田和黄河三角洲开发需要,于1983年10月建立,辖东营、河口两区,广饶、垦利、利津三县,面积8053平方公里,人口184万。东营市于1999年9月被确定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6年2月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实验区建设中,我们按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要求,始终把实现资源带动型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和任务,不断克服
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走出了一条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力的促进了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实验区发展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我市经济总量快速膨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360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14.4%,城市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第25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00亿元、增加值1740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3.8倍和2倍;地方财政收入104.88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长22.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层次大幅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4.2:79.7:16.1调整为3.6:72.7:23.7,石油工业稳步发展,地方经济快速突破,油地结构调整为3:7。
(二)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东营市已建成不同标准的沿海防潮大堤200多公里,初步形成了沿海安全防护屏障,为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加强黄河口治理,通过实施黄河口疏浚治理、挖河固堤等工程,稳定了黄河入海流路,现行入海流路已经稳定35年;境内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013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01.1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山东省前列;机场飞行区和航站楼改造完毕,东营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重庆、大连等地航线;东营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2个3万吨级散杂货泊位运营良好;通港高速、荣乌高
速、东青高速已建成、通联并接入国家高速公路网,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建立;“三网”绿化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建成16个示范区,为改善全市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3、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胜利油田、中国石油大学坐落在境内,汇集了一大批科研机构和高技术人才。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到18.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1%。已与20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全市已建成1家国家大学科技园、4家国家创业中心、1家省级高新区和1家省级创业中心,正在建设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大学科技园“生态谷”等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十一五”期间,我市共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263项,其中国家级174项,省级435项,有13项被列为省重大专项,为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培育了新的增长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十五”末的226.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600亿元,翻了近三番,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由13.5%提高到26%,年均提高2.5个百分点。我市石油装备和盐化工两个产业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我市连续四次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
4、区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我市始终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积极开展环境整治,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6.8%,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85.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
5、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2010年,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渔业、畜牧等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特色水产品养殖达到174万亩,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达到1300个。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0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92个。品牌农业发展取得新成效,16个农产品获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黄河口大闸蟹入选中国十大名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改造中低产田58万亩,建设改造农村公路2889公里,新增沼气用户5.2万户,解决了93.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中村改造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初步拉开,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
6、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10年,实验区内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得到加强,全部实现免费义务教育,被评为首批“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大力建设各级卫生服务设施,实行了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成功举办了三届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5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06元,年均分
别增长9.6%和12.3%。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9.7%,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9.6%,企业养老保险征缴率达到99.7%,工伤保险征缴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扎实推进,失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
三、实验区建设的重点项目
2010年,我市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加快推进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东营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重要科技创新“品牌”资源。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了东营市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实现了土地、项目、资金等的有机结合,大学科技园走上了加速发展之路。目前,大学科技园公司控制土地面积达到1500亩,其中建设用地383亩,科研用地700亩,形成固定资产近2亿元。推动建设“生态谷”和“青年创业基地”项目。在已投入的近3.5亿元资金中,政府投资仅2500多万元,银行贷款支持1.3亿元、吸引企业投入1.5亿元,形成了多元化投资格局。目前,大学科技园占地近1500亩,总开工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竣工4.2万平方米,先后获得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省建筑节能示范园区、省重点服务业园区先进单位等称号,获批组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被认定为全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省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省科普教育基地。
二是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建设。研究院是山东省政府确定建设的重点创新平台之一,建设方案已经获得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领导小组批复。为加快建设进度,积极寻求与高校院所的合作。与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共建的两座野外科学试验站已经投入使用,已与中国林科院就共建黄河三角洲林业综合试验站、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建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达成合作协议。联合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合作建设了先进自动化技术实验室。争取胜利油田支持,在研究院建设了顾心怿院士工作站。研究院牵头实施的“典型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已通过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立项评审。
三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信息化建设。结合省重大专项“东营市农村产业信息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的实施,我们以东营百姓科技协会为依托,推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协会对农户点对点免费服务、良种团购直销的方式运营,不但赢得了广大农民信任,也实现了协会自身良性发展,协会农民会员达7万户,以东营为中心,辐射到黄河三角洲地区及周边20多个县市区,年创造经济效益25亿元。
创新平台建设的市场化运作带动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我市先后建成国家级、省级创业中心5家,省级以上示范生产力8家,催生大批技术贸易机构,2010年技术交易额达到14.1亿元。全
市150家企业、科研机构联合成立的科技企业协会,仅2010年,就向会员单位推介科技成果3012项,开展的“科技秘书”行动受到广大企业和科技人员的普遍欢迎。
四、推进实验区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决策机制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实验区建设,把实验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中之中,将实验区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总抓手,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为切实加强对实验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30多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可持续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负责具体的协调、指导和管理工作。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确定了党政一把手直接抓可持续战略实施的领导体制,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责、企业治理、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由于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机制完善,确保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实施项目带动,提供科技支撑
我市始终将实施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作为实验区建设的重要途径。2010年,围绕节能降耗、生态及环境保护、医疗卫生、防震抗灾、公共安全、城镇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先后组织实施了35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先后实施了“典型湿地生
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盐碱地暗管改碱与生态恢复”等国家级项目、“3000吨/年生物发酵法生产维生素B2”等省级项目以及各类市级计划项目,攻克了一批可持续发展领域中有重大影响的重要科研项目,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产品,增长了东营市经济增长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我市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
(三)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思想认识
积极引导全市上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对建设实验区重要意义的认识,通过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党校培训、专题讲座、媒体宣传等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工作中,我市把实验区建设与文明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在精神文明建设评比检查过程中,列入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相关内容。通过教育宣传,使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深入人心,激发了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参与实验区建设的热情,为实验区建设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国家高度重视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先后把东营市列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两大国家战略,东营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唯一全部纳入“黄、蓝”两大战略的城市,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同 8
时面临重大挑战,许多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日益凸现,亟待解决。
一是产业层次相对偏低制约了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我市企业规模小,大企业数量少,产业链条短,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弱。产业结构以石油、化工为主,区域经济受制于石油经济的问题还很突出。全市工业增加值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石油天燃气开采业,产业布局比较分散,集群化、基地化发展的集聚效应还不明显。
二是科技人才相对匮乏制约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市人才结构不合理,特别是缺乏行业领军型、创业型的高层次人才和真正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团队。人才匮乏、平台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制约可持续发展建设的主要瓶颈。
三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制约了区域的快速发展。沿海防护体系不完善,洪水、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威胁较大。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高,林木覆盖率相对较低。环境污染未得到根本治理,特别的是石油资源的开采,不仅对土地造成明显破坏,而且对土壤、地下水、地表水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生态环境治理和土地恢复治理难度较大,面临着潜在的生态安全问题。
四是开放水平相对较低制约了开发的步伐。金融体系发育不完善,融资功能薄弱,金融产品单一,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改革开放投入力度不够。去年实际利用外资仅占全省的1.4%,进出口总值占2.03%,其中 9
出口占1.98%。全市外贸依存度为10.6%,比全省低25.2个百分点,比全国低54.4个百分点。
下一步,我们将以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契机,勇于改革创新,奋力攻坚克难,推动实验区工作再上新台阶。在实际工作中,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构筑高效型、生态型、创新型、循环型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资源利用和环境建设。重点实施城乡环境治理、水资源与清洁能源利用、海洋与湿地生态保护、国土综合整治、生产安全建设,发展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
三是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是科学规划区域发展布局,着眼于百年发展,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建设面向未来、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衔接到位的现代生态城市。坚持陆海统筹,打造东营蓝色经济区。
四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是推进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黄河三角洲国家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国家耐盐植物和湿地研究中心、风电室外实验室建设,重点推进中科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野外科学试验基地、中科院研究生实训基地、中国林科院黄河三角洲科研基地、北京大学东营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等院地合作机构建设。
五是体制机制创新建设。重点是金融改革创新,土地管理改革创新和财税体制改革创新,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思路,搭建起了融资和运营平台,吸收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体现高效生态经济特色的体制机制。
六、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实验区建设质量,更好的服务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建议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对实验区建设给予进一步关注和支持。
一是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建设。在研究院管理中心设立方面,建议省科技厅给予大力帮助,以推进研究院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是加快建立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共建机制。建议由省科技厅牵头,联合三角洲六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社会中介组织、创新型企业和高校院所专家成立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联盟,管理中心设在东营,并建设实体办事机构,在省厅领导下开展具体工作。同时,依托创新联盟和研究院,请求科技部在东营批复设立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论坛,提供培训、会展、咨询及学术交流等服务。
三是加大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科技投入。请求省科技厅设立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六地市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第三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近五年工作总结》
附件1: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近五年工作总结》
(编写提纲)
编写说明:字数控制在1~3万字,要求叙事条理清晰,引用数据准确(注明出处),要注重本区建区前后的比较分析,案例要特色突出且具有典型意义,大事记以时间为序记述实验区建区后本区可持续发展相关领域的重大事件,最终统一形成名称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区以来工作总结》的工作总结报告。
一、实验区建区背景介绍
二、实验区发展建设的主要成效
总结实验区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生态领域的主要工作、主要成果以及成效。
三、总结和凝练实验区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模式
(一)实验区体制机制创新经验与模式
(二)实验区建设管理工作经验(制度建设与管理体系)
(三)科技支撑与示范项目实施情况与成效
(四)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
四、实验区发展建设典型案例
五、实验区建设大事记
第四篇:邵东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总结
邵东县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总结
邵东县位于湖南省中部,总面积1768平方公里,属衡邵丘陵区。耕地面积61.8万亩,全县辖29个乡镇(场)。到2011年底,总人口约127万人,每平方公里684人,人平耕地0.51亩,人均水资源总量1150立方米,国土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相对贫乏。我县自1999年被批准为湖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在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等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县委、县政府围绕我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生态县建设步伐,基本上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效与工作特点
自1999实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以来,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202亿元,比1998年增加75.1亿元,年均递增9.4%;财政收入12.36亿元,比1998年的2.5亿元增加9.9亿元,年均递增13.1%。银行存款余额突破164亿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60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78元,大部分地区人民生活达到或接近小康水平。2011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第12名,在全市一直以来雄居第一,经济总量占邵阳市12个县市区总量的五分之一多,民营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民营经济占GDP总量95%,是湖南省民营经济试点县,又是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县,科技工作跨入全国先进行例,先后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被国家科协授予“全国科普先进县”;被省知识产权授予湖南省知识产权示范县,被国家知识产权授予全国知识产权百强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跨入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县,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均有新的发展。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人们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全县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得到协调与持续发展,为推动中部内陆县(市)的可持续发展起了一定的示范样板作用。
(一)开发与治理同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步入良性循环
1、加强农田生态保护。一是水利基础建设和农田低度改。几年来,投入资金3.9亿元,劳力8900万个,治理病险水库86座,山塘挖深加固防渗3.7 万口,增加旱涝保收面积4.6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7平方公里,解决了3.52 万人的饮水困难;实施坡耕地改造治理工程,治理改造坡耕地4.5 万亩;投资11730万元进行稻田低改,低改面积6.36万亩,新修高标准水渠630公里。二是大力推广以秸杆还田培肥地力、优化农田生态为目的的耕保护沃土工程,使农田生态得到明显改善。三是为了有效遏制化学肥料对农田土壤的负面作用,狠抓了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四是严格控制有机磷农药在我县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安全,大力推 广高效低毒农药和频波杀虫灯,使农田生态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2、加强水污染治理。为解决邵东的重点污染——水污染的难题,县政府下决心关闭效益较好的县造纸厂及13家电镀厂、23家漂染厂和5家有污染的化工企业,县城建立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百分之百,使邵水污染基本得到治理。
3、加强废气治理。为确何人民生活环境和工农业生产不受影响,县环保部门组织专门班子对排放有害气体的企业进行重点整治,全部取缔土法炼铅,关闭土法炼焦80多家,整治机制砖厂8家,使空气中的废气排放量大为减少。
4、加强石膏采空区治理。为保证县城繁华及城区人民安居乐业,县政府还专门成立了地质灾害治理办公室,对县城石膏采空区进行专项整治管理,到目前已投资14800万元,封闭了县城区及周围22个石膏矿,搬迁采空区上有安全隐患的单位5个、居民户1820人;胶结充填13450立方,使县城采空区部分得到治理,消除重大安全隐患。
5、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实施长江防护林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到2011年,全县共完成各类造林工程总面积40.61万亩,合格面积38.98万亩,四旁植树5360万株,退耕还林面积9.8万亩,完成任务的110%。长江防护林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使我县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29.5%提高到2011年的33.2%。宜林荒山基本消灭,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效益日趋显著。
6、加强矿藏资源开发整治。根据《矿产资源法》和我县的具体情况,县委、县政府狠抓了县内矿山企业的整顿,对现有小煤窑、小石膏矿的开采条件、安全措施、设备状况、资源回收率进行严格审查与评估,对破坏性开采者予以取缔;以整顿乱挖、乱采、破坏大矿生产的小矿为重点,对煤炭、石膏开发秩序进行综合治理;近几年来共关闭小煤矿46个,停产整顿中型煤矿12个。同时,为了合理利用地下资源和保护环境,还整顿了焦煤生产和粘土砖生产,关闭了土法炼焦、炼铅等矿山企业80多家,提高资源利用率。国土等部门联合对各大煤矿、石膏矿井资源利用情况、开采水平进行巡回检查;国土主管部门协助政府将煤炭、石膏等开发利用秩序纳入社会综合治理、资源管理的责任目标,并将其作为政绩考核的依据之一。
(二)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邵东县人均耕地较少,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全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难点。我县通过“三抓一发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开辟了农村可持续发展新景象。一是抓农村能源建设,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加大可再生能源和“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推广应用力度,大力促进农村循环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2011年,全县共推广上流浮罩式沼气池2500多口,总池容达2.5万多立方米,年均产气1200立方米,折合标煤800吨,相当于年节约资金200万元。同时开展了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能为农户每年节约农药化肥等生产开支150万元。二 是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到2011年,全县共发展中药材15万亩,黄花菜6.5万亩,蔬菜15万亩,生猪180万头;进一步优化粮食种植结构,优质稻面积达到55万亩;梅花鹿、野猪、波南杂交山羊、绿毛龟等特种养殖大量增加;上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0个,其中年产值过500万元的企业26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5个,邵东县中药饮片厂投资6000万元,走“科、农、贸”相结合的经营模式,2003年已建成投产,年产饮片5000吨以上,产值过26000万元,年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邵东县古奇洞玫瑰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2010年建成投产,年产玫瑰系列产品6000吨,产值达3.1亿元,出口创汇3100万元美元。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三是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广专利产品――“庄稼乐”频波杀虫灯,2008年县科技局安排科技经费10万元给予重点支持,并组织县植保站、各乡农技站推广应用。全年在水稻上共推广使用杀虫灯2000多盏,应用面积6万亩(次)。据统计,频波杀虫灯的推广应用,不仅为全县农业增收节支600万元,而且生产出的稻谷安全可靠,经湖南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检验,未检出农药残毒。推广应用频波杀虫灯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全县有6个农产品基地获得了农业部有机农产品认证。邵东县团山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获得了农业部有机香米和有机黄花菜认证,年产有机产品2000多吨。四是发挥农 业传统产品优势,促进农业产业化。玉竹、黄花菜是我县传统农产品,栽培中药材历史悠久,年产量、出口量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来,我县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中药材和黄花菜生产,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聘请教授专家,研究推广栽培和加工新技术,提高栽培效益和产品的竞争能力。2011年,全县中药材栽培面积已达15万亩,年产值18 亿元,被省科技厅认定为“国家玉竹GAP(示范)基地”。黄花菜栽培面积达6.5万亩,年产值4亿元。中药材和黄花菜基本上形成了产业化生产。
(三)推动小型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 我县以小五金、机械配件、铝制品、打火机、中药材、皮具箱包为主导产品的小型企业数量多,总产值规模大,尤其是这五大支柱产业起步早,民营企业崛起快,但总体上存在“小、散、弱”问题。县委、县政府按市场取向和规模经营的原则,引导和扶持了一批优势骨干个私企业组建股权多样化、经营规模化的企业集团,把同类产品或配套产品的企业联合起来,组成利益共同体,建成紧密型或松散型的集团公司或行业协会。近两年来全县共组建五金、打火机、皮具等八大集团公司,有8万多从业人员,年生产总值过40多亿元,2011年出口创汇1亿美元。由1000多家个私皮具企业组成的集团公司,年产值10亿多元,产品有30多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改变了生产经营长期处于低级阶段,产品质量档次低的局面。全县13个骨干打 火机个私企业联合成立了东亿电气有限公司,形成从零配件到成品一体化生产、机械化灌装,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产品质量,2011年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并获得了自营出口权。
(四)加强产业园建设,打造产业可持续发展平台 依照本地产业特点,着力打造以几大支柱产业为主的产业园,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投资320多亿元,建设了七大产业园,其中在县城东面,投资150亿元,占地20平方公里,建设邵东县生态产业园;在廉桥镇,投资20亿元,建成了廉桥中药材产业园;在仙槎桥镇,占地600亩,投资20亿元,建成小五金加工产业园;在周官桥乡,占地1000亩,投资25亿元,建成打火机产业园;在流泽镇,占地1200亩,投资15亿元,建成铝制品产业园;在火厂坪镇,占地1800亩,投资40亿元,建成机械配件和机械再制造产业园;在县城西南,占地2000亩,投资50亿元,建成中国皮都产业园。2011年入园规模企业达121家,年产值达210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0%多,创国际品牌9个,国家名牌21个,省级品牌48个,申报专利161件。
(五)加强基础建设,可持续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资源短缺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我县通过加强规划,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以缓解资源紧缺。按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县强化城乡规划管理,完成了县城工业小区、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汽车西站等建设性详规。同时加大了基础建设的 投资力度:投资8000万元,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建设,将资江水从邵阳市引入邵东,实现日给水量15万吨,从根本上解决了邵东县城16万人口的饮水问题,彻底解决了制约县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投资1.6亿元,建成了220千伏的青山变电站和110千伏的宋家塘和荷花两座变电站,全面进行农村电网改造,缓解了全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用电紧张的矛盾;投资2.8亿元进行省道S315邵东段全线37.24公里的改道修建,完成潭邵高速公路邵东段通车和320国道县内39公里的硬化,实现全县个个乡镇通客车,村村通公路;投资3亿元修建电信大楼,加快了电信和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农村电话县”、“移动电话县”目标。
(六)依靠市场优势,带动城市建设持续快速发展 邵东县市场繁荣,商贸活跃,市场体系日趋成熟,各类市场星罗棋布,遍及全县城乡各地。目前有各种专业市场、综合市场和农副产品市场100多个,市场占地面积2000多亩,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国有、民营资金占市场投资总额已突破10亿元。城镇扩展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城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建制镇由11个发展到17个,城镇人口达到44.5万人,城市化水平由22.5%提高到37%,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展到33平方公里。县城外16个建制镇共投入1.2 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小城镇群落迅速崛起。以邵东工业品市场为轴心,陆续发展起来的有中南五金大市场、邵东家电城、邵东眼镜城、邵东建材大市场、邵东农林产品批发城、中南皮革鞋业城、邵东服装城等12个投资上千万元的大型专业市场。市场建设带动了财政收入的增长,各类市场每年上缴税费突破1亿元。市场建设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县涌现出285个各类专业加工村,15000多个家庭工业,500多家私营企业。市场建设还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带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近5年内县城新增城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
努力建设生态城乡。近年来,完成县城13条主干道路、4个广场的高标准改造,新建500余亩的昭阳公园;努力增加公共绿地面积,县城绿化覆盖率达35.2%。建成了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城区垃圾实现了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率达100%。投资1.48亿元对县城石膏采空区进行专项整治管理。加强县城精细化管理,推行16小时保洁制度,2011年8月成功创建全省卫生县城。在县城东部高标准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的生态新城——生态产业园,首批进驻项目投资120亿元的邦盛凤凰城进展顺利,五星级大酒店主体封底;以安置区配套工程为重点,加快建设新城区、新园区、新社区三位一体新型城镇示范区。同时,以新农村建设为着力点,进一步完善村镇布局规划,加强农村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一批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小城镇和村庄群落迅速崛起,乡村变得更加秀美。
(七)以人为本,提高人口素质
1、发展教育事业。社会发展与经济繁荣,必须坚持教育为本,坚持教育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近几年来,在省、市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心支持下,我县基本形成了政府办学为主和社会力量办学为辅,重点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社会力量办学发展势头良好。全县实现了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0%,初中在校生巩固率达90%,初中毕业率城镇达80%,农村达75%。全县有职业技术学校12所,职业学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达到高中招生数和在校生总数的65%。其次,大抓了乡镇农校建设工作。全县现有乡镇农校25所,经省市验收达国家级合格农校1所,省级示范乡镇农校6所,市级合格农校18所。全县已消灭文盲,经省政府验收,我县被评为全省扫盲工作先进县,国家“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参观现场。
2、计划生育成效大。重点推广了人口控制规范化管理技术,着重对现有节育技术的改进和新型避孕节育药具的推广应用。开展生殖保健系列服务,加强优生优育指导,提高计生队伍素质和技术服务水平。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7‰以内。
(八)加强社会保障,构建和谐社会
1、搞好社区建设。县里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县城社区建设的实施方案,并按照“以人为本、服务公共,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扩大民主、居民自治,责权统一、管理有序,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县城划分为14个社区居委会,确定了社区管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步将社区建设成为“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生态社区”的居住环境,在社区营造安全、祥和、文明、向上的社会氛围,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创造温馨的生活环境。
2、加强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由1998年的52%达到2011年的100%,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由1998年的26%达到2011年的48%。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成效显著,医疗环境明显改善,医疗设施及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预防保健工作稳步发展,医疗保险工作全面推开,敬老、助困、助残、优抚、救灾等社会福利与救灾工作扎实开展,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社会安全保障工作卓有成效。
二、主要措施与经验
1、党政重视,加强领导
邵东县委、县政府已经成立了“邵东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副主任、县政协副主席、科技副县长任副组长,各有关单位管业务的副职任成员。下设办公室,由科技局主要领导任 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规划的制定,协调实施和检查落实,领导小组每个月召开一个会议,研究相关工作,县直各部门、各乡镇成立相应的机构并确定一各领导抓此项工作。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总体规划,将实验区建设纳入了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可持续发展重点示范项目实行县级干部领包干,把目标分解到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从时间和管理体制上进行分解,实行项目责任制,并把社区规划的实施纳入县政府各级部门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中,将工作的好坏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以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的实施带动全县工作。
2、上下齐心,全民参与
实验区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整个实验区建设中,我们始终强调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并强化目标管理,制定了《邵东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把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将其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并逐年组织考核检查,严格督促落实到位。在促进部门整体联动的同时,我们狠抓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宣传普及教育,大力提高全县人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意识,推动公众积极参与实验区建设,使其成为全体公民的共识和自觉行为。
3、突出特色,协调发展
十年来,我县在全面启动的基础上,狠抓了以下几项有特 色的工作:一是狠抓生态环境保护,使全县生态环境的质量得到不断提升。二是狠抓市政建设,以生态产业园和开发区为重点加快县城建设,带动加速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三是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四是狠抓民营经济发展,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促进了产业升级。五是狠抓人口素质的全面优化,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4、科技支撑,示范引导
近十年来,我们重点组织实施了230多项能促进邵东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示范工程项目,并结合工程建设,突出技术创新,有计划地引进、开发和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成套技术和设备,运用先进的技术来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关键问题,依靠科技进步来引导和推动全县各行各业的可持续发展。
5、创新机制,扩大开放
要实施邵东县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规划,首要的是在于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邵东县是邵阳市经济建设的重头,要充分发挥我县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更好地用足、用活、用够国家已出台的各项措施和政策,结合邵东实际进一步稳定农村经济改革,重点抓好企业改革,积极推进社会发展事业的配套改革。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拓宽改革思路和经济发展路子,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促进现有企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换代,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努力 改善经济建设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建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对于邵东来说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必将对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深远和巨大的影响,我县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中,要按着“政府组织、专家指导、公众参与、社会兴办”的方式,创新政府职能体系和管理体系,通过多部门协调联动和政策配套,共同参与和指导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协调联动社会各方力量,构建起参与广泛、秩序井然、激励充分的邵东可持续发展机制。
6、多方融资,加大投入
资金投入是各项规划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要解决规划实施资金不足的问题,必须广开门路,多方筹措。一是县乡财政在按政策规定拨足科技三项经费的同时,每年还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各项规划的实施;二是各部门要本着集中资金保重点的原则,优先安排项目实施资金;三是充分发挥银行融资的主体作用,邵东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64亿元。银信部门应优先贷款给列入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四是广泛动员全县人民筹措资金。邵东民营经济发达,集资搞开发、上建设项目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在开发区的建设项目中有一批大项目都是依靠群众集资共同开发的,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引导群众集资开发的积极性;五是制定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打开县门,招商引资,吸引外商外资到邵东开发资源,创办企 14 业和社会事业。鼓励县内外能人创办个体私营企业和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各项规划的全面实施。
邵东县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第五篇:2013老河口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汇报)
2013老河口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汇报
2010年老河口市被批准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后,老河口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老河口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要求,在上级领导、有关专家的关心指导下,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妥善解决人口、环境、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建设及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协调发展上做了一些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实验区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
1、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增长动力更趋合理。市委、市政府紧紧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市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循环经济产业已初显产业集聚效应,产业结构日趋优化。2012年,老河口农产品加工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72.32亿元。目前,园区内已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67家,规模以上的54家,逐步形成了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畜牧加工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格局。老河口循环经济产业园充分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已初具规模。园区企业湖北楚凯冶金有限公司,建有一条世界先进水平的10万吨/年废旧铅酸蓄电池处理生产线,6万吨/年电解铅生产线,3.5万吨/年合金铅生产线,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1.5万吨/年试剂硫酸生产线。襄樊业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投资1.2亿元,新征用地80亩,新上年产10万吨废旧钢铁回收利用项目。到2015年,循环经济产业园使用面积达到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达到30家,可实现产值100亿元,实现税收3亿元。
2、特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我市农业产业结构在调整中稳步发展。我市汉江百里水果走廊,及时作出旧园改造、更新品种、高接换优的战略决策,依靠科技换新园,向科技要效益,使老产业焕发出了新生机。高接换优后,新品种砂梨市场价比老品种高出2-5倍,精包装礼品是老品种的10倍,效益十分可观。加强企业品牌建设,营造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名牌。“奥星”牌菜籽油荣获“湖北优质菜籽油”品牌,“汉水牌”砂梨、“梨花湖牌”面条、金薯“民发牌”粉条、莲花井米业的“竹林桥牌”系列香米和春雨的“四合香”水果8个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产品认证; 2个优质水产品和6个畜禽、果树产品通过了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仙仙”牌大仙桃、“汉水”牌砂梨和“回天”牌菜籽油被认定为“湖北省名牌产品”和“湖北省著名商标”,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目前,我市正在建设现代农业六大特色示范区。
3、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改建国省道和县乡公路689公里,新建城东大道、环一路、光年路等道路10余条,拆迁旧城棚户区31万平方米,主城区面积由2006年的21平方公里增加到27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06平方米。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仙人渡、孟楼被列为全省小城市建设试点。建成农村公路1300余公里,“百里生态文明走廊”创建、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
4、民生保障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就医难、入学难、居住难、出行难等问题。市财政投入民生资金大幅增长,圆满完成绩效工资、医改、新农合及社保提标等一系列民生保障工程。新增城镇就业2.15万人。“五险”参保达43万人次。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7平方米增至31.6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4.4%、15.1%。
5、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改善农村卫生状况,防止农业用水和农村饮用水源的污染,启动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建立水资源安全储存体系。建立乡村文化组织,关注农民心理健康,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政府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6、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强化汉江水源治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保
障饮用水安全。在企业项目审批上,严格执行饮用水源保护区域规划,规划区范围内不许建任何建筑,防止地面水污染地下水,对于净化地表水环境质量,要做的实时监控,为保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提供有力保障。在我市在汉江入境点付家寨建设一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在市区建设一座空气自动监测站,对汉江水体和空气中常规污染物进行全天24小时常规项目监测,为我市的环境管理提供可靠的科学基础数据。深入实施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对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污染严重企业,坚决不引进、不审批。同时强化结构减排,依法强制淘汰污染严重企业和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设备。特别是继续加大了我市冶炼、化工等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二年来,我市共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 19个,累计减排量为3254.63吨;SO2减排项目8个,累计减排量为136.61吨。2012年,我市万元工业增加值SO2排放强度从2009年全省第48位进位到第22位;COD排放强度从2009年全省第24位进位到第8位。
7、资源、环境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在认真抓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贯彻落实基础上,建立土地行政领导负责制,把对耕地的保护作为考核各乡镇办事处领导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控制城镇建设规模,严格对占用耕地的审批制度。一年来,实现了全市耕地的总量动态平衡。开源与节流并重,通过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设施、开发利用水资源达到区域、时空上的再分配;通过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实现计划用水、科学合理用水;通过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新技术,建立了节水农业生产体系,达到节约用水、保证用水。
二、下步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循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加强科技创新,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把老河口市建设成为环境优良、经济发达、人民安居乐业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五项重点工作: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培育绿色经济。工业经济按照“2311”发展思路,发挥区位、资源和基础优势,提升中心区工业科技含量,做好“工业有序发展,带动城市扩张”的文章。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工业结构,通过淘汰落后产品生产能力,促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积极采用、吸收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建设一批无公害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及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根据市场需求和老河口市农业生产资源条件,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导向,推进大宗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农业效益的稳步提高。巩固和建设发展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抓好砂梨品改,巩固扩大汉江沿岸以梨、桃为主的15万亩优质水果种植基地;加强优良品种选育,巩固扩大以优质专用小麦和双低油菜为主的50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加强扶持和试点引导,加快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扩大优质畜牧养殖基地;以银鱼开发为重点,扩大名优品种,着力建好水产品养殖基地;突出蔬菜种子发展,增加精细优质品种,优化以城郊为主的蔬菜种植基地。
3、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城市。以景观化的理念推进城市建设,高标准建设城市景观大道。在城市对外交通干线两侧设置防护绿化林带,在城市道路两旁进行普遍绿化,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加快城南农村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力争将其建成具有鄂西北区域特色的新农村试验区。完善农村路网体系,改造升级农村电网体系,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开展农村数字电视试点建设,提档升级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
4、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产业,制定规划,多点打造
城市商圈,构建商贸流通发展新格局。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繁荣农村消费市场。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开发沙滩浴场、沿江观光游、红色旅游等项目,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打造亮点。开展“农家乐”星级评选活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进程,通过创办社区服务经济实体带动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5、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广开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加强职业培训。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运行有序、管理高效、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评价制度与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大对各类劳动者的培训力度。逐步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加强劳动基本标准建设,健全劳动监察制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劳动争议处理新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基本实现城镇各类就业人员平等享有社会保障,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人数逐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