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世纪四川甘蔗糖业发展状况与思考
新世纪四川甘蔗糖业发展状况与思考
张让琴[1] 王友富[2] 铁万祝[2] 刘大章[2](1、四川省农业厅 四川成都 610000
2、四川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四川米易 617201)
摘 要 进入新世纪四川甘蔗糖业面临的形势严峻,白糖生产基地向气候条件较好的攀西蔗区转移,但由于甘蔗糖业仅是脱贫产业,并非致富产业,在产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发展状况不佳,面积大幅下滑,糖业生产面临诸多的问题和困难。目前糖价大幅回升,在机遇面前需认真思考发展对策。关键词 四川 甘蔗糖业 新世纪 发展 对策
0 引言
历史上四川曾是我国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据报道,1919年四川糖产量9万吨,占当时糖产量的69.2%,主产区的内江因此成为全国闻名的“甜城”;1949年植蔗面积31.5万亩,70~80年代发展到70万亩,1978年达85.5万亩,为历史最高纪录。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广东、广西、福建及云南等省蔗区的异军突起,四川甘蔗糖业的地位逐步下降,进入九十年代后,受糖价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冲击,四川甘蔗面积逐年下滑,糖业已全面萎缩,白糖厂纷纷倒闭。进入新世纪后,四川省内地只剩下一些小型红糖厂,全省的白糖生产主要集中于攀西蔗区。四川糖业生产环境
1.1 攀西蔗区
攀西蔗区地处金沙江及其支流安宁河和黑水河流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23℃,年降水量960.5~1047.8mm,无霜期340~365天,日照时数2164.2~2709.2小时,日照率49~62%,太阳辐射量大,达120~140千卡/cm2.年,生理辐射为55~60千卡/cm2.年,≥10℃活动积温5000~8000℃,无霜期335天以上,年较差小,为12.9~14.5℃,日较差大,达10~20℃,相对湿度60~75%。降雨分布不均是本区最大的特点,冬春干旱少雨,降雨量不足全年的10%,而夏秋温暖湿润,降雨最多达90%以上,因此抗旱植蔗特别是解决苗期抗旱是蔗区植蔗生产的主要问题。1.2 内地蔗区
四川内地蔗区主要分布于沱江、岷江、长江、嘉陵江、涪江和渠江流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为四川传统的老蔗区。该区年均气温16.0~18.6℃,年降雨量855.3~1367.6mm,全年多云雾,年日照时数1088.9~1542.1小时,≥10℃活动积温5000.8~6216.7℃,霜期17~89天。内地蔗区的特点为夏秋季温暖湿润,降水量占全年的70~75%,光热资源集中,夏季≥30℃的日数达60~90天;冬春略显干旱,降水量占25~30%,并常有霜冻低温和寒潮侵袭。内地蔗区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地势相对平坦,交通运输便利,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灌溉条件较好,适宜种植甘蔗。新世纪四川甘蔗糖业生产状况
2.1 四川糖业由内地向攀西转移
2000年眉山白糖厂停榨,标志着四川内地30多家糖厂全部停榨倒闭。跨入新世纪后四川糖业仅剩下攀西蔗区的7座白糖厂和内地的一些小型红糖厂,2004年宁南糖厂合并解散,全省白糖厂仅剩6座。目前四川内地共有小型糖厂100多家,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30~40万亩左右。攀西蔗区6座糖厂分属于米易、宁南、德昌和会东4县的6家企业,主要生产白糖,植蔗面积10~15万亩;另会理和金阳两县有5000亩左右的红糖产区。内地蔗区由于温光资源较差,甘蔗产量和糖分难以提高,蔗糖业难以发挥其优势;而攀西地区因其气候条件优越,平均单产和蔗糖分均处于较高水平,被确定为四川省的蔗糖生产基地。2.2 植蔗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
内地蔗区,2001年有植蔗面积33333 hm2左右,2002~2003年,蔗糖业经历了价格上的最低潮,此后糖业生产受到重创,植蔗面积不断下滑,至2005年,植蔗面积下降到20000 hm左右。攀西白糖产区,222001/2002榨季,植蔗面积8932 hm(见下表),工业总产70593吨;2002/2003榨季植蔗面积9434 hm,工业总产791407吨,为五年中的最好水平;2003/2004榨季,植蔗面积8761 hm,工业总产631487吨;2004/2005榨季,植蔗面积下滑到6702 hm2,工业总产497626吨;2005/2006榨季,植蔗面积不到6667 hm2,为历年最低水平。
表1.攀西蔗区白糖产区2001~2005年植蔗面积和产量统计
榨季 2001/2002 2002/2003 2003/2004 2004/2005 2005/2006 植蔗面积(h㎡)8932 9434 8761 6702 6533
收获面积(h㎡)8918.9 9382.6 8520.7 6510.0--
农业单产(t/ h㎡)
80.6--75.3 78.0--
农业总产(吨)718864
659032 52331
工业单产(t/ h㎡)
82.1 84.3 74.1 76.5
工业总产(t)705930 791407 631487 497626
22.3 攀西蔗区植蔗生产主要集中于旱坡地
近年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蔗糖业经济效益下滑,蔗区蔗粮、蔗果、蔗菜争地矛盾十分突出,旱坡植蔗已成为主要形式,河谷坝地已被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反季节蔬菜、果树及其它效益较高的作物所取代,而甘蔗生产主要集中于海拔600~1400m的旱坡地,旱坡地植蔗占总面积的80%以上。2.4 品种状况
2.4.1 甘蔗育种取得较好成绩
进入新世纪,四川省三家育种单位共育成新品种6个,其中省糖料研究所育成品种3个,分别是川蔗22、23、24号,内江农科所育成新品种2个,分别为甜城14、15号,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育成品种1个,为凉蔗1号。
2.4.2 内地蔗区以自育品种为主,植蔗品种由糖蔗向糖果兼用蔗转化
内地蔗区由于热量条件有限,许多优良品种的推广受到限制,品种需具备生长势强、抗寒性好、前中期生长快、早中熟的特点。目前仍以四川自选自育的品种为主,川蔗和甜城系列品种占绝对优势,特别是川蔗6号、17号等一些老品种,久种不衰。近年省内科研所提出糖果兼用蔗的发展思路,并选育出了一些适合内地生产栽培的品种,如甜城15号、川糖89-241等,在生产中的面积比重越来越大,糖果兼用蔗在内地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2.4.3 攀西蔗区中晚熟品种播种面积有所下降,但依然占主导地位,早中熟新品种的推广速度缓慢
攀西蔗区长期以来植蔗生产一直以中晚熟品种为主,导致开榨之初出糖率较低,糖厂效益不高,进入2000年以后,此种现象依然未能得到充分改善。米易蔗区2001~2004年三个榨季川蔗13号、6号、桂糖11号、云蔗71/388的种植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80.78%、66.36%和61.5%,2004/2005榨季下降至50%,一些早熟高糖品种如Roc10、德育80/
27、川糖89/241、89/103、闽糖86/05等,由2001/2002榨季的不到20%上升到2004/2005榨季的50%左右。德昌蔗区川蔗6号一直占绝对优势,2001~2005年川蔗6号的播种面积均在95%以上,德乐1号、川糖89-241等品种仅占5%。会东蔗区川蔗13和F134二品种 2001~2003年播种面积均在80%以上,2004/2005榨季有所下降但仍然占主导地位。宁南华弹蔗区桂糖
11、川蔗13号、F134三品种2001~2004三个榨季播种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69%、54.9%和50%,2004/2005榨季下降至40%,一些新品种如Roc16、闽糖86/05、凉蔗1号等得到较大发展,从2001年的30%左右上升到了60%左右。而松新蔗区桂糖11号、川蔗6号、元红33等品种始终保持在80%左右的播种面积。总体上看,中晚熟品种仍然占主导地位,早熟优良新品种的推广速度依然十分缓慢,品种落后的局面未能得到根本改善。2.3 栽培技术措施
2.3.1 攀西蔗区
以抗旱栽培为主,蔗区干湿季节分明,夏秋降雨量达全年的90%以上;冬春干旱少雨,降雨不到全年的10%,且光照充足,多风,蒸发量大,恰为甘蔗播种期和苗期,因此解决播种和苗期抗旱是蔗区抗旱植蔗的关键。主要技术措施入下:(1)、选择抗旱品种特别是苗期抗旱品种,苗期抗旱品种表现为:抗种子和苗期病害,出苗率高,分蘖强,前中期生长快。
(2)平整坡地或修筑梯田,延等高线开沟植蔗,栏截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3)修筑旱地蓄水池或水窖,解决播种和苗期用水。
(4)、深沟宽厢整地:采用1.0~1.5m开厢,捞蔗沟深40~60cm,沟底宽30~50cm。(5)、半旱式播种和地膜覆盖:先将水放入整理好的蔗沟,将沟内土壤调成糊状,采用三至五条龙播种;待湿度适宜时进行覆土盖种,再进行地膜覆盖,以保温保湿。(6)、宿根蔗采五早栽培技术:即早松蔸、早灌水、早施肥、早查苗补苗、早防治病虫。2.3.2 内地蔗区
由于光热条件相对较差,栽培技术上以提高土壤温度,延长甘蔗有效生长期以达到高产的目的。品种上选择抗寒、生长势强、中期生长快、高产、高糖的品种,苗期进行地膜覆盖,全生育期进行多次追肥提苗,多次培土。四川甘蔗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
3.1甘蔗糖业受糖价的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抗风险的能力低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市场糖价下滑,内地糖业企业遭到重创。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前三年,糖价一直处于低价位徘徊,四川糖业全面亏损,糖厂债务沉重,生存步履艰难。糖业企业抗风险能力低,很大程度上将风险转嫁给了蔗农,原料收购价格一降再降,极大的刺伤了蔗农种植的积极性,造成2003年以后,甘蔗种植大面积下滑,虽糖价在2004年糖价有所回升,但蔗农心有余悸,植蔗面积难以恢复。3.2 植蔗成本高,产业效益比较低
3.2.1 种植甘蔗投入大
以种植1 hm2新植蔗计算,旋耕机打地费975元/ hm2,开沟理厢1125元/ hm2;用种15000kg/ hm2需3000元/ hm;底肥和追肥用复合肥1500kg/ hm,1350元/ hm,尿素1200kg/ hm,2250元/ hm;农药450元/ hm2;播种、上厢、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用工150个/ hm2,3000元/ hm2。种植投入共需12150元/ hm2。
3.2.2 砍蔗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成本高
甘蔗以蔗茎为原料,经济产量较高,收获需进行脱叶、砍伐、去梢、打捆、搬运、上车等繁重的劳动,非个人能单独完成,加之近年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蔗区劳动力缺乏,攀西蔗区每1000kg原料蔗的砍工费高达50~80元,大大增加了植蔗成本。
3.2.3甘蔗产业效益比较低
甘蔗糖业仅是脱贫产业,并非致富产业,以每1 hm2产量105000kg计,砍蔗需投入5250元,新植成本12150元,原料收购价按每200元/t计,产值21000元,除去上述成本,净收入3600元。宿根蔗除去整地、播种以及种子等投入,净收入也只有9000元左右。与早市蔬菜、烤烟、蚕桑、水果相比,产业效益比太低。
3.2.4 小户分散种植增加了植蔗成本
四川不论是内地还是攀西蔗区,植蔗都分散到各家各户,每户蔗农植蔗面积仅1/15~2/15 hm2,多的也不过1/3~2/3 hm2,总产超过100吨的大户屈指可数,分散种植难以进行统一的农事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植蔗成本。
3.3 旱坡植蔗土壤贫瘠,复种现象普遍
攀西蔗区旱坡植蔗,地势陡峭,交通条件差,大多数坡度在15°以上,灌溉条件差,靠天吃饭现象十分普遍。旱坡地以红、黄壤为主,土质粘壤和粘砂壤,土层瘠薄,有机质含量低。以米易县为例,旱坡地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0.38~1.84%,速效N为0~9.6kg/667m2,P2O5为1.0~3.5kg/667m2,K2O为0.75~5.75kg/667m2。甘蔗的经济效益不高,用于植蔗的土地资源有限,蔗区复种现象十分普遍,许多旱坡地复种均在5年以上。
3.4 新品种的引育不能适应蔗区蔗糖业的发展,品种结构不合理
攀西蔗区虽经多年的品种引育推广,但原有的中晚熟品种依然占主导地位,品种结构不合理,早、中、222
2晚熟不配套,至使糖厂开榨之初出糖率不高,效益差;旱坡植蔗为蔗区的主要方式,但抗旱品种较少,加之蔗区冬春干旱少雨,能够适应蔗区生产的苗期抗旱的品种更少,严重制约了蔗糖业的发展。
3.5 栽培技术水平较低,生产管理粗放
蔗区高产高糖综合配套技术栽培措施够完善,难以做到良种与良法相结合;耕作水平较低,植蔗生产管理粗放,全生育期内只进行一次上厢培土的现象普遍,甘蔗单产较低,蔗农无利可图。3.6 糖厂规模小,工艺设备陈旧,管理落后,效益低
四川现有的6座糖厂,日榨总量为8000吨,平均日榨量仅1000~2000吨,甘蔗入榨慢,进厂困难,榨季耗时长,甘蔗糖分下降;加之设备陈旧,出糖率低,仅11%左右,排名在国内168家糖厂的100名以外;管理落后,能耗高,效益低。对策思考
4.1 提高并稳定蔗价,实行原料收购最低保护价和浮动价
2001~2003年,由于市场因素,蔗区原料收购价一直保持在每1000kg150元左右的低价位,严重刺伤了蔗农种蔗的积极性。目前应抓住糖价处于高价位的有利时机,提高并稳定原料收购价,让蔗农得到实惠;实行原料收购最低保持价或根据糖产品交易情况对原料收购实行浮动价,以刺激蔗糖业的发展。4.2 重视同育种单位协作,加强品种的引育,改善品种结构
四川蔗区气候独特,外来品种难以适应本地气候条件,致使蔗区经多年引种但收效不大。重视同省内育种单位的协作,选育适合蔗区植蔗生产的优良品种,改善品种结构,实现早、中、晚熟配套,提高出糖率以增加高糖厂效益。同时加强对国内优良品种特别是抗旱品种的引种试验,以改善蔗区品种落后的状况。4.3 建立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
对种蔗大乡,给予优惠政策;种蔗大村或社,改善其基础条件,修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种蔗大户,给予良种和一定资金的扶持,建立乡、村社、农户三级良种繁育基地和原料生产基地。提高原料生产的集约化水平,降低植蔗成本。
4.4 探索河谷坝地高效益植蔗间套模式
采用适当的厢宽和适当的播种时期,以甘蔗为主间种或套种早市蔬菜,在保证早市蔬菜有较大收益的同时发展甘蔗原料生产,增加复种指数,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效益,使蔗糖生产重返河谷坝地。
4.5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栽培技术水平
加强蔗区道路、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修建旱地蓄水池,解决苗期用水;积极探索抗旱植蔗栽培技术,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进行配方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和甘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实现良种与良法配套,努力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增加蔗农收入。
4.6 充分利用甘蔗加工副产物,增加糖厂收入,提高糖厂效益
加工副产物的利用是糖厂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充分利用蔗渣、废蜜、滤泥以及煤渣等加工副产物,开发相应的产品,既能增加糖厂收入,提高效益,又能解决副产物及废物对环境带来的污染。4.7 加强糖厂经营管理,理顺关系,提高糖厂对蔗农的服务质量
加强糖厂内部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理顺糖厂和蔗农之间的关系,切实解决蔗农拿票难、原料进厂难等实际问题,提高蔗农种蔗积极性。4.8 广开思路,开辟甘蔗新用途
近年随着能源危机加剧,能源甘蔗倍受重视,在糖价较低的情况下,利用甘蔗生产酒精也是值得探索的出路之一;充分甘蔗及副产物的利用价值,发展四川甘蔗糖业,值得思考。
参考文献
[1]黄久凯.四川糖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甘蔗,1996(1):36~38 [2]黄久凯.粮价上涨甘蔗滑坡四川糖业如何再度难关.甘蔗糖业,2004(6):47~49 [3]王友富,宋福猛,刘大章等.攀西蔗区甘蔗生产潜力分析.甘蔗糖业2005(4):15~18 [4]王贵华.稳住内地 发展攀西---论四川糖业发展战略.甘蔗1995(4):36~40 [5]张成贵,杨健等.对果蔗育种的思考.甘蔗2003(4):34~38 [6]谭显平.甘蔗生产燃料乙醇---解决我国能源紧缺矛盾的最佳途径.甘蔗糖业2004(3):19~22
第二篇:我国糖业发展状况
我国糖业基本情况
1、布局(普通散户如何在强势中掌控金股)
我国现有机制糖厂539家,日加工能力74万吨,其中甘蔗糖厂444家,日加工甘蔗能力65万吨;甜菜糖厂95家,日加工甜菜能力9万吨。全国产糖能力约1053万吨,1998/1999年制糖期全国实际产糖超过882万吨。
甘蔗糖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四川、江西、湖南等8 省区,甜菜糖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新疆、内蒙古、吉林、甘肃、宁夏、辽宁等7省区,各省区制糖能力和产糖量(1998/1999年制糖期)分别为:
广西、广东、云南、新疆四省区产糖量占全国产糖总量的80%以上,是我国主要的产糖省区,也是将来中国糖业发展的重点地区。(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我国食糖生产的主要品种有精炼糖,优级白砂糖、一级白砂糖,优级绵白糖,一级绵白糖、赤砂糖等。糖厂副产品综合利用的主要产品有纸张、纸板、纸浆70万吨,中密度纤维板、碎粒板60万立方米,酒精60万吨,甜菜颗粒粕饲料65万吨,食用、工业用酵母4万吨,味精3万吨等。
全国食糖消费量不足800万吨,人均6.7公斤,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和亚洲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是世界上人均食糖消费量最低的国家之一。
2、技术水平
我国糖厂与国外糖厂最大的差别在于:我国糖厂是一步法生产白砂糖与绵白糖;而国外多采用先在原料集中的产地生产原糖,再运到大城市精炼的办法。我国甘蔗糖厂多采用亚硫酸法,甜菜糖厂全部采用碳酸法,少数有精糖生产的糖厂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脱色等先进工艺。
建国50年来,我国糖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从产量上已能满足全国人民对食糖的需求,糖业技术水平也有明显提高。糖料方面:已形成自己的良种繁育体系:研究并推广了糖料高糖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如地膜覆盖,稀土微肥应用,甘蔗少耕法,甜菜的纸筒育苗移栽等。制糖加工方面:已自行设计、制造、安装10000吨/日甘蔗糖厂和3000吨/日甜菜糖厂,先后研制成功日榨甘蔗10000吨的φ1000×2000MM恒比滚动压榨机、φ1200×2400MM压榨机、日处理3000吨甜菜的大型连续渗出器、50立方米结晶罐,150立方米立式助晶机、半自动板框压滤机、搅拌煮糖罐等; 研制推广了甘蔗高效破碎设备,带双辊喂料压榨机、管道硫熏中和器、带式真空吸滤机、水喷射冷凝器、连续分离机等高效新型设备。工艺方面:研制成功了蔗汁和糖浆气浮清净技术,可在亚法工艺中获得高质量产品,化学助剂如杀菌剂、絮凝剂、脱色剂、除垢剂、表面活性剂的开发、研究、推广也取得进展。自动控制方面:研制了许多一次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投入生产运行,如折光锤度计,蔗渣水分测定仪,辊升仪,蔗渣厚度自动调节,榨机直流电机无级调
速,蒸发煮糖过程微机控制,锅炉全自动微机控制及能源集中管理等。
糖厂综合利用技术也有较大发展和提高,除蔗渣造纸、甜菜废丝生产颗粒粕、糖蜜制酒精和酵母等传统产品外,综合利用产品已发展到数十种,如蔗渣碎粒板,蔗渣糖蜜作饲料、糖蜜发酵制甘油、活性干酵母、高级调味品等。综合利用产值占糖厂总产值的比重也不断上升。
3、市场
70年代以来中国食糖的消费增长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970年到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食糖消费量在从160万吨增长到280万吨,人均消费量从1.9 公斤增长到2.9公斤,8年间人均消费量仅增长1公斤。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食糖消费量由1978年的280万吨增长到 1992 年的760万吨,年均增长17%,人均消费量也由2.9公斤增长到6.5公斤。进入90 年代以后,由于替代品的使用增加等原因,食糖消费量呈徘徊状态,目前的全国食糖消费量仍不足800万吨,人均6.7公斤。
我国食糖的消费结构大体是:居民直接食用量为320-400万吨,占全国食糖消费量的40-50%,工业用糖400-480万吨,占全国食糖消费量的50-60%。居民直接消费中白砂糖占60%,绵白糖占40%左右,绵白糖主要消费区域是长江以北的地区。工业用糖中,最大的应用领域是饮料,年消费食糖量为105万吨,占22%; 其次为糕点,年消费食糖量为90万吨,占18%,糖果,年消费食糖量为80万吨,占16 %;其它还有:休闲食品40万吨,占8%;冷饮30万吨,占6%;罐头 32万吨,占7 %,酿酒26万吨,占6%;制药15万吨,占3%,果脯10万吨,占2%;其它40万吨,占8%。
从地区看,不管是工业用糖还是居民直接用糖,其消费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省市区的大中城市,而中西部地区及广大的农村食糖消费水平还很低。从长远看,我国食糖的生产与消费将会有较大增长。但从目前情况看,食糖消费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期。
4、主要问题
我国糖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
1、原料单产及含糖低,品种改良速度缓慢,品质不高; 栽培方式分散落后,机械化程度低。
2、糖厂规模小、能耗高,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低;
3、糖产品品种单
一、质量和品种满足不了高质量食品的需求;
4、综合利用规模小、多数技术水平较低、污染严重;
5、制糖过程中大型、高效蒸发和煮糖工段的装备和自控装备的差距更大,有些技术装备仅相当于国外五六十年代水平。
第三篇:广西甘蔗糖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广西甘蔗糖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甘蔗生产基地和产糖中心。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广西甘蔗糖业的迅速发展,已经引起了国内和世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就广西甘蔗糖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前景及今后发展的对策作简要的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 广西、甘蔗、糖业。1广西甘蔗糖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1)发展现状
广西甘蔗糖业从1992/1993年榨季产糖量跃居全国第一位开始,经过 1 O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2003/2004 年榨季与 1992/1993年榨季相比,甘蔗种植面积从 42万公顷。增大到68.4万公顷。单产从51.9吨每公顷 提高到68.3吨每公顷。甘蔗总产量从2224万吨增加到4673万吨,产糖量从226万吨增加到588万吨,产糖量占全国总产糖量的比重从 29.3% 上升到58.5%。
(2)发展特点 <1>甘蔗生产布局向优势区域转移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从 二十世纪 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广西甘蔗种植区域从桂东南、桂北逐步向桂南、桂中优势地区转移,优化了生产区域布局。到2003年,崇左、南宁、来宾、柳州4个优势产区甘蔗种植面积已占全区甘蔗种植总面积的69.7%,而属于非优势产区的玉林、桂林、梧州、贺州甘蔗种植面积仅占1.1%。
<2>种植面积增大和科技进步促进了甘蔗生产的快速发展,在1992年至2003年的甘蔗生产中,广西甘蔗总产量增加了2449万吨,平均每年增加220多万吨,其中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增加 的产量占54.3%,通过以重点推广新台糖16、22号和综合配套技术提高单产,所取得的增产占45.7%。同时,推广高产高糖良种、配方施肥、机械化深耕深松等增糖技术,使甘蔗含糖分从1992年的12.66%提高到2003年的14〃5%。
<3>制糖企业股份制改造和技术改造取得明显成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同步得到提高。广西制糖企业经过近几年的改革、改组和改造,使原来单一的国有企业体制变成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经济成份、多元投资主体的产权结构。日处理甘蔗能力由1992年的15.7万吨提高到2003 年的33万吨。已组建成的14家大型企业(集团),控股的糖厂68间,占全区糖厂总数的71.69%,2001/2003年榨季产糖 515万吨,占全区总产糖量的93.1%。2002年全区制糖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5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7.39亿元,其中利润总额占全国同行业的96%,居第一位。
<4>广西甘蔗糖业越做越大,在国内的优势地位日益明显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广西甘蔗糖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产糖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999/2000年榨季的44.6%提高到 2000/2001 年榨季的44.6%,2001/2002、2002/2003年榨季又提高到53%,2003/2004年榨季再提高到58.5%。
2广西甘蔗糖业的优势地位及发展前景分析
(1)优势地位
<1>资源优势 :广西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土地在北回归线以南,主蔗区年平均气温22℃,年平均降雨量 1300mm,雨热与甘蔗生长同季,是全球最适宜种植甘蔗的地区之一。广西现有耕地面积263万公顷。其中旱地面积115万公顷。目前甘蔗种植面积仅占全区耕地总积的26%,发展甘蔗生产的潜力很大。
<2>区位优势:广西在国内外食糖贸易中具有沿海、沿江、沿线、沿边等便捷的地位优势,在物流时间和供求节奏上赢得市场先机。广西吨糖物流成本比中国其它产糖大省低100-200元,比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泰国四大食糖出口国低 150-300 <3>生产优势:目前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40% 以上,平均单产达到68.25吨每/公顷,平均蔗糖分达到14%以上,已经达到或接近巴西、美国等先进国家的水平。在种植水平较高的地区,单产、蔗糖分已分别达到10.5吨每公顷和15%以上的水平。只要通过改善种植条件和调整种植结构,甘蔗生产完全可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4>加工优势:广西制糖企业日产糖量已连续十几个榨季居全国第一位。2000年以来,产量、质量、成本、利税、蔗款兑现、农民增收等多项指标均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国内制糖行业和食糖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同时,综合利用和深加工已开始起步,发展前景广阔。
<5>成本优势:2000/2001年榨季广西白砂糖含税成本为每吨3223元,2001/2002年榨季下降到2621元,2002/2003年榨季下降到2236元,是国内同行最低的,也是世界同行最低的产区之一。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特产税的取消,食糖生产成本可降到2100元/每吨左右。这种生产成本水平下,完全可以抵御外国糖进入我国市场,甚至还可以走出国门参与国际 竞争。
3发展前景分析
综观广西甘蔗糖业发展的历史及其优势地位,其发展前景广阔。从1988年至2003年的15年间,广西甘蔗产量从1264 万吨增加到4673万吨,平均每年增加 220万吨;从 1988/1989到
2003/2004年的1个榨季中,广西产糖量从 114万吨增加到588万吨,平均每个榨季增加30万吨以上。据此预测,从现在开始到第11个五年计划末,如平均每年仍能按照增加30万吨食糖速度发展,到时产糖量将占全国的75%左右。4广西甘蔗糖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1)发展思路
以增强广西食糖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适当调减种植面积,优化区域布局,以大力推广良种、建设“ 吨糖田”以及增加投入改善生产条件为手段,以主攻单产和糖分、降低吨糖耗蔗量为目标,努力促进糖料蔗 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生产效益的提高;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企业规模结构,组建糖业大型集团,全面推进以订单农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化经营,优化食糖加工布局和实行综合利用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以糖为主,糖纸酒(精)并举,努力降低主
导产品的生产成本,做到“规模制糖、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共同发展”、“农民收入、企业效益、财政收入增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个同步,实现广西蔗糖业的可持续发展。
(2)发展对策
<1>调整种植面积和种植结构,实现区域布局的优化。一是结合退耕还林,把坡度超过25米的蔗地退出甘蔗种植,使甘蔗种植面积调整在 60万公顷左右;二是适当扩大水旱田种植面 积,建设高产、高效、稳定的糖料蔗生产基地;三是甘蔗生产重点向南宁、崇左、柳州、来宾等优势地区发展,适当发展百色、河池、贵港以及沿海各市等次优势地区。
<2>实施科技兴蔗战略,降低甘蔗生产成本。一是改变目前种植甘蔗品种结构单一的现状,大力推广高产高糖新品种,实现由现在新台糖品种为主到新台糖、新桂糖、新粤糖三者并举的转变;二是推广智能化施肥,提高施肥效益;三是加大采用大马力拖拉机深耕深松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机械化水平,增强甘蔗的抗旱能力;四是推广“猪(牛)一沼一蔗一灯一鱼”生态模式,延长甘蔗生产产业链,增加蔗农收入:五是采取国家、地方、企业和农民“四个一点”的办法,增加蔗区水利建设投资,逐步解决蔗区干旱问题。
<3>继续推进制糖企业的集约化,提高产业水平,降低生产成本,糖业的竞争能。一是以发展规模制糖为重点,以资产纽带和项目联合为基础,引导大型制糖企业实行强强联合,组建糖业大型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调控能力; 二是建立和健全糖业协会和甘蔗生产专业协会,全面推行以市场为导向的订单农业,实行预付定金、兑付保本价、糖价一蔗价挂钩联动的市场化机制;三是积极推广“两步法”制糖工艺和降硫技术;高食糖质量;是抓好蔗糖深加工和转化,重点开发精制糖、低聚果糖、异麦芽酮糖、高活性千酵母、蔗糖多脂等深加工,向生物生化工领域方面发展;五是支持企业抓好糖蜜、蔗渣、滤泥等综合利用;六是全面清理各种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4>取国家支持,发挥广西的糖业优势。广西甘蔗糖业的国际竞争力,须得到中央的大力支持。在宏观政策上,括糖业发展战略重点由北向南转移,关税配额管理、储备糖收储与发放、限制糖精生产以及严厉打击走私糖等方面的支持; 在资金投入上,包括良种繁育基地、国家糖料基地、西部开发项目以及制糖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倾斜和扶持。
2011.4.30
第四篇: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思考
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思考
一、公共文化建设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文化社团培养以及提供文化服务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村基础设施覆盖面逐年增加,截止目前,农村文化广场覆盖面达100%,农家书屋覆盖面100%,基本文化设施投放面90%以上。
通过建立有效的培训和扶持机制,面向广大群众,开展一系列培训、引导和扶持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民间文化领头人和社团组织,这些文化领头人和社团组织在群众文化方面起着引领和组织的作用。
每年利用节庆日、传统节日和消夏及周末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实、主题突出的各类由公众参与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实了辖区群众文化生活,并促进了辖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与群众的需求不相适应的方面。一是处于城市中心的区级公共设施接近空白。文化馆没有独立的场所,与写字楼、商住楼一体建设,且布局受诸多制约,不利于最大程度的向群众开放,不能形成地标性的文化场所面向居民开放。美术馆和图书馆作为城市的又一文化象征,尚属于空白。二是街办均没有能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商业建筑群相协调的公共文化站或集镇文化中心,居民无法就近享受文化服务。三是乡镇文化机构不健全,专职文化工作者,文化服务人员尚属空白。
以上情况是我区公共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应加强的重点工作。这些问题可以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加以改善。
二、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文化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建设,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在我区初步形成包括新闻出版、图书音像、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体育健身、文艺演出、工艺美术、信息服务、茶秀、酒吧等行业在内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到目前为止,我区统计范围的文化经营单位已达512家,其中印刷装订复制场所268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86家,出版物、音像经销单位80家,文化娱乐场所31家,旅游景点21个,文化相关经营单位15家,文物博览馆10家,民俗文化村1个。从业人员总计6000多人,注册资本共计2亿余元,其中100万元以上的120家,50
万元以上的80家,10万元以上的30家,10万元以下的268家。按经济类型划分,民营企业和摊点占总户数的90%以上,占注册总资本的80%。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全区现实情况看,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很不充分,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存在文化产业组织规模小而分散、科技含量少和竞争力差、市场机制不健全、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以及宏观管理政出多门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
(一)文化产业的发展缺少战略性规划和统一指导
就全市而言,目前没有明确的城市定位,倾力打造文化古都名城的思路和规划还未清晰。文化产业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是主导产业,因而也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指导。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我区未将文化产业纳入重点进行统筹规划,没有形成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聚集区的规划,我区打造文化一条街还只是一个蓝图。要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群和项目还需要深入研究,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全市统一的规划与指导。
(二)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社会引导,市场结构不完善
文化产业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属性,正因为如此,它需要社会的引导,市场结构需要通过引导实现优化。目前我区市场中,传统产业中,如网吧、图书音像、打字复印、KTV占较大比重,仅仅是满足和适合了部分群体的休闲娱乐消费需求,新兴高端的和文化科技含量高、经营方式新颖的高品质产业项目尚属于空白。文化市场的投资及发展基本属于投资主体的自发行为,缺乏社会关注和政策的扶持引导,对一些能够传承和弘扬地方光辉历史文化和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以及能够引导人们传统的正确价值观和寻求精神归属的产业项目,因没有特殊的政策扶持,在投资方面尚属空白,仅有的几个民办博物馆,也都存在个人投资不足、规模太小、地理位置偏僻等实际问题、并缺乏较高层次的策划和现代化的展示、多媒体演示手段而几乎无法运营,甚至长期关闭,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文化旅游产业未做强做大
一般地域性文化产品及演艺很多是借助旅游发展,而我区由于旅游景点少,没有大型景点,限制着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地域性文化产品包括文化纪念品、民间工艺品和美食以及演艺项目,这些作为旅游产业链条中的项目,缺乏向社会推介的平台。
(四)文化招商难
由于我区城区内用地规划权受限,致使外来的文化投资很难在城区内成功引进,因这个原因我区已放弃了许多投资意向,同时也使文化部门策划包装和推介文化项目的积极性受挫。
四、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确立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思路和战略性规划
我市具有悠久的古都历史和丰厚的人文资源,具有打造文化名城的先天条件和优势。建议全市进行文化资源和特色的摸底调查,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制定全市整体的发展思路和战略规划。打破条块分割,按照“行业和区域互动,统一规划和统一指导,促进协调发展”的思路,整合各县区文化、文物、旅游等相关部门资源,确立龙头主导产业及辅助产业,规划产业园区。各市县区在全市的统一部署下,结合各自的文人历史和地域资源,寻找结合点和切入点,发展特色产业项目,打造特色产业平台。
(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
要使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战略规划落到实处必须要政策跟进。一是全面落实国家出台的税收及金融、融资等方面的文化经济优惠政策。我市文化产业几乎都是一些小微企业,国家在政策上已明确提出支持小微性文化企业;二是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政策,确立优势主导产业,扶持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项目,扶持新兴的文化科技、附加值高和具有先进经营手段的新兴高端产业,扶持自主研发的地域特色产品项目,扶持文化历史、文物、民俗展览和文化旅游等项目,在强大的政策支持下,营造良好地文化产业投资环境,引导鼓励投资的积极性,增强产业发展的活力。
(三)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民间文化的基因,以产业的方式对非遗进行保护与传承也是一项有效的措施。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发展旅游产业相结合,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按照文化发展的要求,成立相应的机构和配备相应的人员,以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探索、管理和指导。其次是加强对文化行政管理层面和投资运营层面人员的培训,采取走出去选派学习的方式,学习领先地区的经验,同时利用市内大专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研修办或轮训班,提高相关人员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具有前瞻性眼光,有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掌握一定现代科技的文化和经济两栖人才,来引导新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按照全国、省、市统一要求,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降低文化产业进入市场的“门槛”,扩大投资领域,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共同经营,制定实施“国退民进”的文化产业民营化战略。特别是在文化产品集散地建设、文体用品制造业项目引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加强与省、市政府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按照“三个有利于”和“特事特办”的原则,采取多种联合和多种经营的方式,激活文化产业经营机制,促进文化产业的兴盛。
第五篇:泗阳县棉纺织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思考
泗阳县棉纺织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思考
------------------
2010-05-24
【字体:大 中 小】
一、我县棉织产业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县棉纺行业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行业,社会效益明显,为我县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2004年底,我县仅有规模以上棉纺织企业6家,总资产1.5亿元。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围绕打造新兴纺都的要求,紧紧抓住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通过组建专业招商局、组团招商等多种形式,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先后引进了华威纺织、江南纺织、华泰纺织等规模较大的棉纺企业,目前,我县规模棉纺企业已发展到31家,是2004年的5倍,2005-2007年是我县棉纺织行业发展的最好时期。但在金融危机暴发后,我县的棉纺企业遭受的冲击较大,从2007年下半年起,生产迅速回落,到2008年底,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部分企业处于维持状态,绝大多数企业亏损。2009年10月起,我县棉纺织业的生产开始走出低谷,呈回暖向好趋势,效益逐渐走高,到今年3、4月份已恢复到2007年的最好水平。
1、规模效应初步显现。
目前我县棉纺织行业已形成40万纱锭、年产9.5万吨纱的生产能力。2009年实现各类棉纱产量5.2万吨,是2004年的3.8倍;实现销产值9.9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1%;用工人数5600人,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8%;资产总额8.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6.6%;利税总额1.5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0.8%。其中有三家企业实现销售超亿元。
2、技术含量不断提升。
2004年以前,我县的棉纺企业生产的棉纱基本上是21支和17支,较低的还有10支,只有少量的32支纱,这些产品都是粗加工产品,成本高,利润空间小,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目前我县生产的棉纱大部分是32支、37支、40支、45支,产品的科技含量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现在嘉泰棉纺、恒泰棉纺织等企业色纺纱也可正常生产。
3、社会效益日益提高。
2009年底,我县棉纺织行业用工人数已达5600人,不仅为我县的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吸纳了安徽、泗洪、淮阴等周边地区人员到来我县的棉纺企业就业,就业人数在我县纳入统计的27个行业中排名第四。
4、企业间发展不平衡。
目前,我县棉纺织行业虽然处于蒸蒸日上的时期,但企业间的发展很不平衡,有的企业生产红红火火,如华泰纺织、江南棉纺织、侨兴棉纺、晶升实业、华鑫纺织等;有的企开工严重不足,如华威
纺织、嘉泰棉纺等,华威纺织10万纱锭投入生产仅一万锭;有的处于艰难的维持状态,如伟伟棉纺、盛源纺织等。
二、棉纺织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市场的稳定性差。
我县棉纺织行业是两头在外的行业,企业所用的棉花大部分是从河南、山东、安徽以及苏南等国内市场买入,也有部分是间接进口的。产品主要是服装和纺织制品的原料,而我国的服装和纺织品出口较大,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十分明显,因而国际市场的动荡也将直接影响我县的棉纺行业产销情况。
2、融资难、资金短缺。
融资难、周转资金不足,是棉纺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棉纺企业投资较大,所需的流动资金较多,从民间融资利息高,风险大,虽然有小额贷款但扣除风景险抵押金后,贷款成本仍然很高。贷款难是企业最为突出的问题。我县20家规模较小的棉纺企业如自行采购原料,满负荷生产,这些企业实现的税收总额应在1500万左右。但由于受流动资金不足的制约,不少企业只能选择来料加工,年税收仅10万元左右。
3、成本偏高,影响企业的发展。
我县棉纺企业所用的三、四级棉花近几个月价格上涨较快,每吨棉纱每月涨幅都在200-300元,今年4月份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0%左右,与此同时,工人的工资也比去年增长15%左右。今年1-4月份全行业成本同比增长了36%,成本的加大收窄了企业的发展空间。
4、劳动力短缺,企业开工不足。
最近几年,我县新投产的棉纺企业较多,一般工人和各类技术型员工缺口较大。据统计,仅东开发区的企业缺口就在1500人以上。造成员工不稳定、劳动力短缺主要原因是:一是少数企业以乱承诺、抬高工资待遇等非正常手段,互相争夺技术人才,造成行业内劳动力市场混乱。二是很多年青人不愿到本地企业工作,有到外面去闯一闯的愿望。三是我县原有的有一定技术和经验的熟练工人流失到泗洪、沭阳等地。四是有些长期从事棉纺的工人有厌烦心理,不愿在纺织企业工作。
三、几点建议。
1、大力招商引资,延长产业链。
目前长三角和珠三角都面临用工荒和用工成本高的双重压力,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棉纺行业势必要进行产业再次转移,这对我县做大做强棉纺织产业是机遇更是挑战,我们应该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引进档次高,抗风险能力强的大型企业,坚定不移地构造新兴纺都,提高我县棉纺行业的竞争力。
2、改善企业招工、用工环境。
一是做好员工储备工作。鼓励我县纺织学院和各类职业学校走出泗阳,特别是招收到企业所需的各类员工,可以和学生签订合同,对于毕业后愿意在泗阳就业的,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政府和企业可共同出资免除其各类学杂费。二是做好企业员工稳定工作。杜绝企业虚假承诺,防止招工的无序竞争造成用工市场混乱和盲目流动。三是做好构建和谐劳工关系工作。协助和指导企业完善企业用工制度,改善工作条件,为职工提供良好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环境。
3、树立品牌意识,加大科技投入。
为应对能源、材料价格上涨,我县一批优势棉纺企业在原有竞争优势上,应加快科研、新产品研发步伐,对企业发展有较大制约的关键技术和工艺上取得一定突破。优势企业在带动整体行业进行技术革新方面发挥带头作用。建立自主品牌,增强竟争力。
4、加强政策扶持,增加金融扶持力度
增加纺织行业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推进银企合作,进一步降低银行融资的门槛、简化手续,扩大质押物范围,促使土地、股权等都可以作为贷款抵押物。继续加大担保公司的担保规模,并降低担保费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公司债券、短期融资等手段,增加融资规模。突出抓好重点项目的招商服务工作,鼓励骨干企业采取联合、兼并、收购、参股等资本经营方式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