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必须进行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
课堂导入不仅是道“开胃菜” ——例谈数学课堂导入的作用
南京市紫东实验学校 朱卉斌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不再只是单向的数学知识(结论)的传授和对习题的训练,数学课堂更应该体现出数学活动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更加合理地设计数学课堂及活动。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恰如其分地提醒我们,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关键环节,也是数学活动的开端。开始的前几分钟导入设计较好,则会给一堂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反之,就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的完成,甚至还会影响到整节课教学的成败。
课堂导入不止是让学生由课间休息快速转入课堂教学的过渡环节,也不仅仅是为了教学活动的完整而可有可无的“开胃菜”。导入体现了教师的思维火花和对整节课的把握,具有其独特性和独创性。下面从笔者近期聆听的几节公开课谈谈对课堂导入的再认识。
1、由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南师附中树人学校王磊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七年级7.1节《平面直角坐标系(1)》中,他由高铁车票座位号这一生活实例进行了导入。他首先展示了由南京到北京的高铁车票及座位号19A,然后提问学生“我该如何找到自己的座位”。课程的导入即直接又很直观,学生很快通过“19”和“A”这2个信息找到了座位,老师做了简单思路总结后紧接着提问学生能否在生活中找到像这样确定平面内物体位置的实例,独立思考1分钟、小组讨论3分钟并进行小组发言。通过课堂记录,学生很快寻找到了十字绣、棋盘、LED显示屏、雷达、声纳等生活实例。可以说,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和开放的,不仅找到了平面直角坐标系模型还找到了雷达坐标系模型,并很快抓住了问题的实质——需要两个量进行表示,接着通过老师的进一步引导,学生又得出“有序”、“数量”这些结论。整节课,学生都在围绕老师一开始导入的问题开展思考,而不需反复变换问题情境,整节课显得重点突出而有效。
2、由数学内部的联系进行导入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苏科版七年级10.3的教学内容,南京一中初中部的沈洁老师、金陵中学仙林分校的王大军老师的导入却截然不同。沈洁老师以
y12xxy12形式不同、实质相同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为
y202x2xy20导入,让学生通过第一个方程组的顺利求解及两个方程组方程之间的变形关系寻找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第一个方程组的求解作为铺垫,让学生体会代数式恒等变形、代入、消元的过程,从而类比得到代入消元法求解一般形式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步骤。
王大军老师的导入则别具一格,他从一道应用题的求解入手让学生先自行解决。学生自然使用其熟知的一元一次方程顺利解决(也有学生用二元一次方程组,但暂无法解决),进而提出设两个未知数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后怎样求解该方程组。这一导入过程让学生产生了极大兴趣,并试图寻找2个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在通过3轮学生的对话后,顺利找到了“变形”、“代入”、“消元”、“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这些关键词。
两位老师的导入设计,一位利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揭开代入消元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位是利用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均有其独到之处。
3、由学生的错误判断导入新课
由宁波叶琪飞老师执教的人教版B版3.5.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
1xy3的平面区域》,则是利用一道习题“,求4x2y的取值范围”的正、1xy1误两种解法进行导入。他首先请了几位同学展示了该题的解答过程和答案,恰巧第三位同学的解法与前两个同学类似却答案完全不同,引发全班同学的思考。老师因势利导开始研究不等式(组)解集的研究和图形表示,课堂展开自然而目的明确。
4、由学生操作活动导入
数学复习课尤其是毕业班的总复习课,一般都以知识体系总结为导入,辅以概念的简单辨析,然后便是例题讲解和习题训练,课堂往往气氛沉闷,单调且学生思维不够活跃,课堂形式也缺少变化。紫东实验学校的钱海峰老师在进行中考一轮复习时,巧妙地使用了综合实践活动——《折纸“折”出了什么》这一课题展开了相关几何知识的复习。导入部分如下:
1、课前请每位学生准备好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黑板上准备一个同型教具。
2、师分别提问: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如图),按照图示折叠,要求点A与点C重合,你能完成吗?能画出折痕吗?能发现哪些量的关系?
3、生1:AE=EC ∠AED=∠CED=90°
生2:DE∥BC DE=1/2 BC
生3:中位线 相似三角形
生4:轴对称 垂直平分线……
经过近8位同学的快速回答和补充,从这个简单的折叠活动中,学生归纳和复习了近9条主要知识点、结论。接下来的课堂,老师再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折叠活动,又归纳和复习了矩形、全等三角形等大量知识。可见,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导入活动,改变了复习课枯燥的局面,变教师归纳为学生主动归纳和整理,学生的思维在一开始就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复习的效果也非常理想。
正如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励。”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欲望及其学习效果,与教师在课堂伊始的导入有很大关系。因此,数学课堂的导入不应只是一道简单的“开胃菜”,更应该把握好与教学目的、内容和学情的关系,使得导入部分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思维的涟漪。使课的第一重锤真正敲在学生的思维深处。
第二篇:浅淡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
浅淡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大学生的参与度,便于学生动口交流、思维碰撞、分享观点,便于生生互动,便于老师分别指导,从而打破教师“一言堂”、打破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实现教师“主导课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目标。因此,课堂成功与否就是要看学生有效参与的程度如何!我个人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首先教师的教学观念要改变
“新课程、新理念”是我们常常挂在口头的词语,如何全面把握“新”、“旧”理念,实现教学观念的彻底改变?似乎是觉得司空见惯,可又一时说不清、道不明。下面就课堂教学的观念简单谈一下我的观点:
1、怎样备好课
(1)备好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引导学生如何学;
(2)充分研究学生特点及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努力找到师生契合点,真正把教育与结合起来;
(3)过去着眼于将知识分成小块呈现,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设计。今天着眼于学生的不断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2、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反思性、批判性、探究性的实践活动;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构建生活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3、教学转向的核心是什么
是教学本质的转向。具体而言:(1)教学观念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向“知能并重”;(2)教学目标从“以知识为主”转向“以方法为主”;(3)教学方法从“单纯的授、受”转向“合作参与”;(4)教学特点从“生为教而学”转向“师为生而教”;(5)教学过程从“重结论”转向“重过程”;(6)教学对象从“关注部分学生”转向“关注每一位学生”;(7)教学方式从“单、双向交流”转向“群体、多向交流”。
4、实现教学转向应把握好哪几个关键
(1)凡是学生能探索的老师绝不代替;(2)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去暗示;(3)尽量给学生多一些思考时间、活动的余地。
5、进行教学课堂变革,首先弄清教学的结构是什么
教学结构不清,自然是盲目乱改、乱变,无的放矢。简单的说,教学结构包括知识结构、课堂教学结构、学生认知结构三个部分。知识结构包括同化结构和顺应结构(同化、顺应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课堂教学结构包括师、生、教材、教法;认知结构是指内化了的知识网络体系。进行教学变革就是对教学的构成进行合理摆布、优化、改造,使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体现学科特点。
二、教师如何组织教学
这是大家谈得最多的问题,几乎把新课程理念局限在了这一方面(其实,学校把握教什么,老师研究怎么教,这就是学校实现以教学管理为中心向以课程管理中心转变)。但往往又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尴尬局面。
老师的“角色”是引导、参与;“方法”是研讨不是回答;“形式”是演绎而不是归纳;“手段”是组织而不是指令。
具体一点说,就是顺着学生的思维脉络设计教学过程,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动口、动脑、动手),给与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做中学”;我们都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实现两个转变:(1)从教师行为转为学生行为——不是老师怎么教而是学生怎么学;(2)从感觉效应转为运动效应——体验才有价值。
三、实践新课程靠的是什么
一句话,开展“行动研究”。从一个一个的教学课例开始,不断积累。不断积累经验、教训就会距离成功越来越近,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实践新课程,老师是主体。因此,实践新课程需要老师们创新的智慧、辛勤的汗水,必须全心全意相信老师、理解老师、依靠老师。
教育需要三个东西:知识掌握、思维训练、经验积累。从总体上讲,我国教育需要学生掌握“四个基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经验。温总理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显著特征
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
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
五、在深化改革的今天,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新课堂教学的要求,作了如下几方面工作:
1、精讲多练
本学期我们文科组基本改变了以往“以讲代学”“以讲代练”的现象,“讲”为“学”服务的意识有所提高。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们首先把精力放在备课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课程标准对本学段本学科的要求,确定出贴近生活,符合学生实际的实用性目标。然后围绕教学目标,认真分析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找出重点,精心确定教师要“讲”的内容。
2、优化练习
我们结合洋思经验及杜郎口中学模式,改革了课堂上的“精英”教学设计,努力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预习内容、学案及练习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本节课理解程度的掌握,影响到本节课目标的达成率。所以我们围绕这个“课题”先让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然后教师之间互相研究、探讨,写出心得。最后,由各年级主备人负责将讨论结果进行汇总,得出各学科不同课型分层设计练习的模式,并根据各学科模式进行尝试,教师围绕本节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分别设计基础性练习、提升性练习、能力性练习,分层达标。
3、生命课堂
开学初,我们分学科、分年级对学生、学情进行了分析,出台了《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要求》,分学科制定出了教学计划,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目标与培养措施等。结合改革内容,自己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我校教师进行大胆的尝试。如语文课堂上努力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自觉性,采用多种方法积极为学生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为了进一步强化课堂学习氛围,教师们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课堂测试等,让学生感到“课堂像考试一样紧张”。通过测试,既可以了解、掌握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又可以使学生改变课堂拖拉懒散的现象,同时还可以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4、激励性评价
传统的教育在于局限,僵化于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操作模式,至使教师、学生、家长一古脑儿围着学生的成绩转,常常“一俊遮百丑”,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
养、个性的形成、特长的发展。我校针对这一现状,为一年级的小朋友开设了闪光奖,让每一位孩子都树立自信心,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我们除了设立“三好学生”奖外,还设立了一些素质奖,如乐于助人的学生发给“爱心奖”,学习、劳动等各方面进步明显的学生发给“小孔雀奖”、“金画笔奖”;学习刻苦,作业认真的学生发给“好学奖”,讲卫生,服装整洁的发给“形象奖”,我们还设置了十星级评选活动。
总之,我们要以课堂改革为契机,来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定要立足课堂,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个有限时间里充分发展自己。
第三篇: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
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大多数学生参与,让学生动口交流、思维分享观点,便于互动,便于老师分别进行指导,从而打破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目标。因此,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就是要看学生有效参与的程度如何!我个人就课堂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首先教师的教学观念要改变
“新课程、新理念”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如何在短的时间内做到极致呢?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1、怎样备好课
(1)备好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引导学生如何学;
(2)充分研究学生特点及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努力找到师生契合点,真正把教与学结合起来;
(3)过去着眼于将知识分成小块呈现,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设计。要着眼于学生的不断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2、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反思性、批判性、探究性的实践活动;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构建生活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3、教学转向的核心是什么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实现教学转向应把握好哪几个关键
(1)凡是学生能探索的老师绝不代替;(2)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去暗示;(3)尽量给学生多一些思考时间、活动的余地。
二、教师如何组织教学
这是大家谈得最多的问题,几乎把新课程理念局限在了这一方面(其实,学校把握教什么,老师研究怎么教,这就是学校实现以教学管理为中心向以课程管理中心转变)。实现两个转变:(1)从教师行为转为学生行为——不是老师怎么教而是学生怎么学;(2)从感觉效应转为运动效应——体验才有价值。
三、实践新课程靠的是什么 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实践新课程,老师是主体。因此,实践新课程需要老师们创新的智慧、辛勤的汗水,必须全心全意相信老师、理解老师、依靠老师。
教育需要三个东西:知识掌握、思维训练、经验积累。从总体上讲,我国教育需要学生掌握“四个基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经验。温总理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显著特征
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新课堂教学的要求,作了如下几方面工作:
1、精讲多练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们首先把精力放在备课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课程标准对本学段本学科的要求,符合学生实际的实用性目标。然后围绕教学目标,认真分析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找出重点,精心确定教师要“讲”的内容。
2、优化练习
由各年级主备人负责将讨论结果进行汇总,得出各学科不同课型分层设计练习的模式,并根据各学科模式进行尝试,教师围绕本节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分别设计基础性练习、提升性练习、能力性练习,分层达标。
3、生命课堂
结合改革内容,自己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我校教师进行大胆的尝试。如语文课堂上努力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自觉性,采用多种方法积极为学生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测试,既可以了解、掌握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又可以使学生改变课堂拖拉懒散的现象,同时还可以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4、激励性评价 学生学习刻苦,作业认真的学生发给“好学奖”,讲卫生,服装整洁的发给“形象奖”,我们还设置了十星级评选活动。
总之,我们要以课堂改革为契机,来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定要立足课堂,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个有限时间里充分发展自己。
第四篇:对于我校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感想
对于我校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感想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在我校轰轰烈烈地进行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无论在教学上还是思想上都得到了很多的启示和进步。关于这次改革的我的一些感触和想法,略做整理如下。
一、教师在工作上要有不满现状、锐意改革、谋求进步的改革精神。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都会相应地进行调整变化以适应教学的发展变化。正如整个社会发展要求人们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和行为一样,教学上我们也要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显露的良好趋势要及时地进行解决和总结,对不适合教学健康发展的一些做法和思想要及时纠正和摒除。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只要是围绕这个中心目标想方设法地按照教育的发展规律、特点和规范进行改革,就一定会有好的成效。目前,我校教师上上下下都已经有了这么一种共识:不大力发展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没有锐意进取、勇于变革和创新的改革精神,没有破旧迎新的勇气和魄力,我校的各项事业就难以得到快速健康高效地发展。这是我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所获得的最大收获之一。
二、课堂教学改革要有开放而深远的眼界。
这次改革不仅在思想上、还是实践中都给我们带来一股清新之气,使我们耳目一新,尤其它的方式和成效让我们感到从未有过的奇特。但理性的想想,这里也有一些值得揣摩和商榷的地方。比如:是不是我们照搬某个学校的教学模式就算改革了?教学以生为主,是不是在课堂上大量时间让学生“高谈阔论”就行了?学生座位是不是非得要面对面排列才最有效?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有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有序的课堂纪律和看似纷乱的合作交流学习如何能协调?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是不是还是以分数见高低?如果诸如此类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阐释和解决,就会在思想上和实践上很大程度地制约我校教学结构改革的良性发展,会使我校教学效果出现较大的波动。可以夸张一点地说,我校的教学结构改革是一个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它要使教师的思想和实践都要做出彻底的变革,期间所要与传统的思维定式和教学习惯进行的斗争必定也将持续较长的时间。教学结构的领导者和实践者既要关注和引导好这场改革的发展方向,也要预先和及时地对可能或正在出现的问题有可行有效的对策。我们不能老是大脑跟着问题跑,那样会让人感到疲惫、信心逐渐丧失。改革既已启动,我们就要对改革中可能或正在出现的问题进行通盘考虑,拿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对于借鉴别人成功的一些做法,一定要结合我校实情进行合理取舍——对别人有效的,并不一定都适合我们——我们的改革,一定要有适合我校校情的独创的东西;对于教学中传统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在改革中要予以保留;改革中难免会有波折,我们既要有百折不挠的雄心和坚韧的意志,也要有承认错误、改正不足、敢于担责的勇气和胆量。这次改革,不能是表演——只是摆个姿势或装个腔就可以赢得别人敷衍的掌声和赞誉。我们要对学生的成长负责,对教师的进步负责,对学校的发展负责,这就要求这次改革应是有真实成效的改革,是个在学校发展史上成里程碑式的改革。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大局观念,都要心怀学生、自我以及学校的发展,努力为改革献策添力。
三、教师要在工作上要做个有心人
这里的有心人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对出现的现象和问题不断地进行总结、反思和改进,力求使工作效率能不断得到提高。通过自身经历可以知道,安于现状、机械重复、遇难畏缩、害怕变革、工作迟缓等是我校相当一部分教师的通病,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校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快速有效的发展,制约着改革成效的尽快体现。这些不良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心“懒”了。如何使趋于平庸、麻木的心境重新焕发活力,使大脑积极地进行思考运转,这是改革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学校除了要在思想上不断激励教师、物质上奖励教师外,更要在方法上帮扶教师,让他们在改革中不至于陷于无序摸索的迷惘和困惑中,使他们能更快地领会改革的要义、更加主动地去发现、思考和解决改革中的问题、更加积极地实施各项新措施和新方法。通过引导、鼓励和帮扶,会使每个教师深切感受到做有心人给自己、给学校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好处,最终使他们能自觉自发地成为有心于钻研、学习和实践的人。
四、教学结构改革要更加注重对师生的管理和引导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在形式上降低了教师的教学强度,也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度,这在客观上给教学的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教师在备课和课堂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上由于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同,会在备课质量和课堂管理水平有较大的偏差,很可能会出现一些敷衍、应付的做法;同时学生很可能由于课堂氛围宽松而放松自律、放任自己的言行,给课堂教学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较为突出的现象,从我校实情出发,如果学校的管理、引导措施和力度跟不上,不能减少和消除上述现象,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改革的成果,甚至导致改革失败。所以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备课的深度和广度,深刻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同时要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做到自律、自觉,有序地进行自学和交流。要做到这些,既需要教师的责任心支持,也需要学校的有效管理和引导。学校要对教师的备课、授课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指导、监督和考察,尽量避免教师敷衍、应付的做法出现;学校要鼓励、支持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积极、合理、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并对其中的好的做法和有效措施能及时总结和推广,对特殊情况和特殊学生学校要积极配合教师、班主任等进行处理,要促进教师想管、会管、管好学生;学校要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中一些教师好的做法和措施,积累经验,集思广益,这样才会促进教学结构改革的积极发展。
第五篇:如何进行高效课堂教学
如何进行高效课堂教学
梁品质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使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发生了深刻性变革,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正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焦点,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着力点。在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清醒的看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方法、手段较之以前发生的了变化:以往的教师“满堂灌”变成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尊重代替了束缚,开放代替了封闭,自主建构代替了被动思考……
课堂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关键环节。学生的成长依赖的是每一堂课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课堂上应该关注到这样的情况:回答问题的人一直是固定的一小部分人,他们争着表现自己,老师话音未落,他们便马上说出自己的答案,有时答案也是错的,生怕别人抢了,搞得整个课堂乱糟糟的。有时表面现象似乎都懂了,但实际上在热闹的背后,隐藏着许多被遗忘的角落,总有一部分人成为观众、听众。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差生就产生了。
开小差的行为也是让人很头疼的事情。由于我没教过低年级,对他们的心理不是很了解,吹胡子瞪眼睛这种方法只能维持分把钟。这部分人啊,开起小差来就算皇帝来了他也不当一回事。他完全不管你是否唾沫横飞、教鞭乱舞,该玩照玩该唱招唱,若无其事。他们的作业也是让自己又气又恨的,气的是刚刚讲过的知识他们竟然不懂,恨的是自己无法随时掌控他们。
如何改变他们的学习状况,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师的首要任务,我谈谈我的见解与措施。
我首先强调学生的课前准备。我要求每一位学生在我进教室前必须准备好学习用具,书本放在桌子的左上方,文具和作业本紧靠课本。做不好的批评,班干部检查并规劝。我这样做主要是让学生知道要上数学课了,有个准备。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做铺垫。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好,那他的学习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第二课堂上我不停地强调学习纪律,随时提醒同学们要坐端正,要向某某学习之类。这样可以纠正那些开小差的同学,让他们的思路重新回到课堂上来。再有就是同一个问题我不停地提问他们,让每一位同学都知晓该怎么做。就算是超级学困生我也要他把答案说一遍,哪怕是跟我念一遍也行。比如我在上《直角的初步认识》时,要学生懂得三种角锐角、直角和钝角,课堂上已经讲得我口干舌燥了,结果超级学困生林禺、邵振航两人还是没听进去,怎么也不懂,我只好叫他们站起来跟我念。
第三,关于课堂练习,我一定做到当天的作业放学前改完。做得不好的我会找时间去订正,或者留堂,尽量不让学生把疑问带回家。家庭作业方面,我一般是先评讲再收上来,这样既可以保证正确率,改作业也省事多了。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课堂上一旦出现有效的生成,教师就应该及时调整好自己的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当然,能不能合理处理还需教师临场应变的能力,大凡特级教师名师上课艺术与一般普通教师的最大区别就是他们善于抓住并利用好学生生成的资源,这也是一堂精彩有效的课的重要决定因素。以上仅仅是我通过实践后认为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教学中的一些策略,教师应用有效教学策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最好的基本的渠道。让我们在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下,研究教材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积累和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有效教学是一个古老又永恒的课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