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主、思用结合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乔永奎)范文

时间:2019-05-12 22:5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学为主、思用结合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乔永奎)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学为主、思用结合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乔永奎)范文》。

第一篇:以学为主、思用结合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乔永奎)范文

“以学为主、思用结合”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内容摘要:本课题主要是探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在教学中做到

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效益。课题组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总结出了“导—学—思—用”四步教学法基本模式(即:情境、目标导学—自学、探究质疑—思考、交流反思—归纳、系统应用)。通过三年的实验,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学生数学学业成绩有了较大进步,本组研究成员的业务能力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建构主义;自主;反思;问题解决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进的今天,“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的主旨精神已深入人心,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既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又提高教学效益呢?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呢?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我校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结合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本课题组初步探索了“导—学—思—用”课堂教学模式(即:情境、目标导学—自学、探究质疑—思考、交流反思—归纳、系统应用)。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指导思想主要是莱城区教发[2008]4号文件《关于开展“目标导学、自主有效”创新教学模式实验与研究的实施方案》,其核心是把新课程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为。

理论依据主要有:

(一)目标教学理论:一是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二是掌握学习理论;三是教学评价理论;四是教学变量理论。

(二)创新教育理论:人类的教育教学过程,也就是人类原始创新活动过程的“智慧复演”的过程。教育作为由师生共同创造的活动,要以方法类知识的产生为主线,创设人类智慧产生的类似情境,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活动”在学生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发展的内在积极性。

(三)活动建构理论:活动建构是学生发展的基本方式。所谓活动建构,就是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活动”在学生知识掌握与一般发展中的作用,把“活动”看作是学生建构知识与能力发展的基础。知识不是被动地移入学生头脑中的,离开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接纳,有意义的主动学习过程就不可 1 能真正发生。

(四)尝试教学理论: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尝试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先进行尝试练习,学生占据了主动的地位,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课题的主要目标:构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能以数学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高效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二)课题的主要内容:

(1)构建数学各种课型教学模式的研究;(2)怎样导入新课方法的研究;

(3)如何精选例题、习题进行教学的研究;(4)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自学、合作、探究的研究;(5)如何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系统应用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

以莱城区方下镇鲁西中学各级部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每个级部选择1-2个实验班,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按照“导—学—思—用”模式进行自主学习,对照班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法,与实验班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对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实验效果。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根据课题,课题组查阅大量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及如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相关资料。全面地、准确地获取了最新的教育理论和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2、问卷调查法:课题组设计了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通过对课堂教学现状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起到了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3、行动研究法:制定个性研究方案,通过学生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再研究调整重新进行实践。并将经验总结、记录,形成有价值的文字。

4、实验法:立足于自己的所在的教学班级,通过实验前、后学生科学学习的变化,找到适合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方案。

5、个案研究法:结合课题研究目标,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制定学习计划,针对个性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指导。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过程

2008.6~2008.12,界定课题,开题论证阶段。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各类期 2 刊、出版物中有关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方面的资料,认真研读,制定方案,提炼升华,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负责人:乔永奎、张永健

2009.1~2009.6,数据分析、资料整理阶段。采用调查法,对全校数学教师及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问卷;运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近几年有关教案和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影响课堂教学例题、习题精选、精改的因素和行为表征。负责人:张永健、魏传胜

王洪建

2009.6~2010.12,行动研究案例分析阶段。定期进行课题研究课,立足课堂进行草根化实践研究;要求课题组成员每两周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每学期写一篇课题研究论文;每学期组织两次课题研究经验交流。课题组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理论学习与研究,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鼓励教师在理论指导下大胆创新、提出案例。

负责人:乔永奎、魏传胜、张永健、王洪建、李玉、王建庆

2011.1~2011.6,结论性研究阶段。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总体分析和反思性评价,形成结题报告。负责人:乔永奎、张永健、魏传胜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与分析

(一)学生学习情况及学生获奖情况

1、从学生访谈和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明显改进,对数学学科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效率较高。

2、近三年以来,学校各级部的数学成绩一直居全镇前列,特别是初四学生整体数学合格率及优秀率一直居全区前列,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整理了各类成果集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研究与实践,我组教师总结整理了“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集、优质课案例反思集、课题研究课件”,以便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三)教师的学科教育教学水平、科研意识和能力都得到提高。

近几年来,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教学评比和论文评优获奖情况:王建庆老师参加区数学优质课评选;李进老师获区教学能手;乔永奎老师获市学科带头人称号。两年来,有十多篇论文获市、区一、二、三等奖,还有教学案例荣获市级奖,绝大多数老师制作的课件荣获省、市、区级表彰。

张永建老师在2009年全区教学研讨会上作经验介绍;在2010年9月,王建庆老师为莱城区“目标导学”现场会提供了公开课,受到领导、教师的好评。

(四)建构了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1、总体模式:“导—学—思—用”课堂教学模式

(1)情境、目标导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生学习目标;

在情境、目标导学这一环节,教师应重点利用相关问题情境(与新课内容紧密相关的或需要用本节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导入新课,准确揭示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2)自学、探究质疑——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在自学、探究质疑这一环节,教师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建构知识以及主动探究和质疑等方面上(一定要落实“自主”学习)。教师可指导学生自学:明确学习任务、适当调控学习时间、指导学习方法等,让学生通过自学去落实学习目标,并提醒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质疑(思考还有那些不明白或不清楚的问题),以便在下一环节通过思考、讨论解决。自学过程,可以用问题系列去引领;自学内容,可以充分利用课本、学案等文本材料,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等各方面的有效信息源。整个自学过程中,教师可巡回指导,但不可随意中断学生的自学进程,要充分放手,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去自学,这样才能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3)思考、交流反思——让学生通过合作突破难点、解决疑点; 首先,合作讨论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争议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问题;其次,合作讨论必须建立在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交换意见;再次,合作讨论的活动成效要适当进行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以克服盲目的、形式主义的“合作讨论”;另外,在合作形式上,可通过小组内讨论、小组间辩论、教师巡回点拨答疑等方式,使各种观点在相互碰撞、思想的交锋中越辩越明。总之,建立在学生难点、疑点基础上的合作讨论才是最有实效的“合作讨论”。

(4)归纳、系统应用——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学以致用。在归纳、系统应用这一环节,教师的主要工作 一是要引导学生完成学科知识的规律性总结,二是设计一些有层次、有梯度的基本题、开放性试题或应用性试题的问题系列(可借鉴历年的中考题),三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2、分课型模式

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1)准备阶段(2)尝试习题(3)自学课本(4)尝试练习(5)课堂小结。

数学综合课教学模式:(1)典型习题

(一)(2)知识网络的构建(3)典型习题

(二)(4)课堂小结。

数学讲评课教学模式:(1)试卷分析(2)学生自我矫正(3)重点讲评(4)重新整理,反思,回顾与总结经验(5)变式训练(6)小结。

(五)总结了“优化数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方法

1、教师认真备课、挖掘教材、合理拓展教材,是优化数学思维训练的基础(1)重点内容如何突出?难点内容怎样突破?一般来说,重点内容必须保证在上课3-5分钟之内让学生感知,并且整堂课要紧紧围绕它进行学习、思考、训练、达标。一节课中的难点内容如果过多,要注意适当分散处理;对于过难的问题,可通过“温故知新”法、设置“小台阶”、学生合作探究等办法予以解决。(2)如何巧妙地创设有价值的、现实的、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地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3)对课本的例题如何处理?现阶段,教师强化了学生的预习,在这种情况下,原封不动地出示例题、讲解例题,效果是不大的。最好出一些与例题类似的尝试题或改编一些例题、对例题(或习题)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学生对于例题的变化将产生兴趣,印象也将更深,效果自然显著。(4)设计层次清晰的练习题,注意采用不同形式题目(填空、选择、判断、解答等),努力做到层层递进、螺旋上升。

切忌以下几点:A、单调重复,只做同一类型的题目;B、只做课本上的对应训练题目;C、任意拿过一本教辅资料,随便找几个题目。

2、教师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及时反思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关键

(1)教师要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随时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技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2)教师要想切实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必须把学生的学习提高到反省认知水平,即学生必须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3)引导学生及时归纳知识、活学活用。

这一环节,教师的主要工作一是要引导学生完成学科知识的规律性总结,二是设计一些有层次、有梯度的基本题、开放性试题或应用性试题的问题系列(可借鉴历年的中考题),让学生通过实际解决问题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3、教师灵活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1)教师少讲、学生精练,学生能讲的一定要让学生去说理、回答。(2)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

(3)充分发挥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有难度的题目,一定要让学习小组成员合作探究一番。如果教师急着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长此以往,学生往往越变越懒,直接不去思考了。

七、问题及设想

实验的结果证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导—学—思—用”四步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一种有效方法,但是能否取得我们预期的效果,还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认为以下几个因素对探究式学习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

1、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堂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

3、在课堂教学中,“导—学—思—用”四步教学法虽然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并不是适合所有课堂教学的全部。在课堂教学中提倡“以学为主,学思结合”并不否定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对某些学习内容来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依然十分有效和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基础,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否则,不顾客观的实际情况,一味地追求课堂的自主学习,就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八、本课题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只是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进行了实践和初步的探讨,由于时间比较短,课题组成员的实践经验不足,水平有限,致使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课题研究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商榷:

1、如何使“导—学—思—用”四步教学法较好地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还有待在今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去探索。

2、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每一堂课中进行引导自主学习与教学任务的预期完成之间的矛盾仍需花大力气解决,解决的关键仍需老师在课前如何充分地进行预设。参考文献。

[1]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

[2]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3]戴在平:“问题解决”,载张奠宙编《数学教育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4]傅海伦;课题情境与数学问题解决,载《数学通报》,1994年10月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6]《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附录。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问卷调查表、各类检测表、评价量表,成果获奖汇总表等);成果性资料:一些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的精品材料(能支撑研究报告的论文、教学设计、专题网络资源、典型课例、课件、学生作品等)。

“以学为主、思用结合”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单 位:方下镇鲁西中学 姓 名: 乔 永 奎 二0一一年四月

第二篇:学思用教学模式

学思用教学模式探讨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着诸多的压力与困惑,其中最突出的是学生对政治课有“三不”:不感兴趣、不愿动脑、不会应用,从而造成“两远离”的结果:思想政治课远离学生、学生远离思想政治课。究其原因,除了受高考理科不考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外,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死板、教学过程脱离实际也是重要因素。本教学模式力图在实现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乐意学习、善于思考、学会应用”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本教学模式的教育学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及启发式教学思想等。其哲学依据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的创造者。

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理论所关心的是怎样最好地教会学生想学的东西,它所关心的是促进学习而不是描述学习。教学目的应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3.现代启发式教学思想主张教学活动应体现“双主体”——教师和学生,以培养和发展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4.辨证唯物主义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要求人们认识事物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即从特殊中概括出普遍性,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模式的设计如下:共寻素材创设情景→议论探究揭示问题→启迪思维归纳观点→联系实际思想升华。设计中力图体现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以典型的素材和赋有启迪性的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其次,针对围绕素材所形成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初步解决具体问题;再次,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自己尝试从具体问题中概括出一般道理,形成学科观点。这一环节是一堂课的关键。最后,将得出的一般性观点用来分析社会生活中具体的热点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并实现思想觉悟的升华。这是一堂课的目的。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赞同孔子的学思观,同时还认为:学思不用则废。在本模式中乐学是前提,善思是关键,会用是目的。乐学、善思、会用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故称之谓:学?思?用三维立体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学生在高考及省、市大型综合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另一方面,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写出了高质量的小论文,形成了颇有影响的研究性成果。其中,《斩断伸向超市的“第三只手”》、《论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教训》、《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及对策》等多篇论文获济南市中学生创新大赛一等奖。省内外的许多同行先后前来听课观摩,课题组老师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

教学模式的主要参加者:政治组全体成员。在该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及实践探索中得到了全国特级教师王南勋老师、山东师大教育系的刘继武教授、济南市教研室政治教研员刘廷详老师的指导。

第三篇:初中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乔永奎)

“导—学—思—用”四步教学法

——初中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的研究

方下镇鲁西中学 乔永奎

内容摘要:本课题主要是探索初中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努力在教学中做 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效益。课题组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总结出了“导—学—思—用”四步教学法基本模式(即:情境、目标导学—自学、探究质疑—思考、交流反思—归纳、系统应用)。通过三年的实验,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学生数学学业成绩有了较大进步,本组研究成员的业务能力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建构主义;自主;反思;问题解决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进的今天,“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的主旨精神已深入人心,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既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又提高教学效益呢?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呢?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我校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结合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本课题组初步探索了“导—学—思—用”课堂教学模式(即:情境、目标导学—自学、探究质疑—思考、交流反思—归纳、系统应用)。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指导思想主要是莱城区教发[2008]4号文件《关于开展“目标导学、自主有效”创新教学模式实验与研究的实施方案》,其核心是把新课程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为。

理论依据主要有:

(一)目标教学理论:一是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二是掌握学习理论;三是教学评价理论;四是教学变量理论。

(二)创新教育理论:人类的教育教学过程,也就是人类原始创新活动过程的“智慧复演”的过程。教育作为由师生共同创造的活动,要以方法类知识的产生为主线,创设人类智慧产生的类似情境,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活动”在学生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发展的内在积极性。

(三)活动建构理论:活动建构是学生发展的基本方式。所谓活动建构,就是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活动”在学生知识掌握与一般发展中的作用,把“活动”看作是学生建构知识与能力发展的基础。知识不是被动地移入学生头脑中的,离开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接纳,有意义的主动学习过程就不可能 1 真正发生。

(四)尝试教学理论: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尝试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先进行尝试练习,学生占据了主动的地位,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课题的主要目标:构建初中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教师能以数学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高效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二)课题的主要内容:(1)怎样导入新课方法的研究;

(2)如何精选例题、习题进行教学的研究;(3)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自学、合作、探究的研究;(4)如何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系统应用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

以莱城区方下镇鲁西中学初一级部五个班的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在初一级部学生(2009级)设置实验班(初一五班)和对照班(初一三班和初一四班),实验班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按照“导—学—思—用”模式进行自主学习,对照班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法,与实验班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对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实验效果。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制定个性研究方案,通过学生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再研究调整重新进行实践。并将经验总结、记录,形成有价值的文字。

2、资料收集法: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个体,对学生现状进行调查,利用不同的资源进行收集,找准问题所在,明确研究对象。

3、学生带动法:通过一小部分学生先学、先走,在带动、感染他周围的学生也来学习。

4、教育实验法:立足于自己的所在的教学班级,通过实验前、后学生科学学习的变化,找到适合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方案。

5、个案研究法:结合课题研究目标,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制定学习计划,针对个性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指导。

6、教育调查法: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个体,就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进行调查,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进行缜密分析,找准问题所在,明确研究对象。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过程

2008.6~2008.12,界定课题,开题论证阶段。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各类期刊、出版物中有关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方面的资料,认真研读,制定方案,提炼升华,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负责人:乔永奎、张永健

2009.1~2009.6,数据分析、资料整理阶段。采用调查法,对全校数学教师及 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问卷;运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近几年有关教案和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影响课堂教学例题、习题精选、精改的因素和行为表征。负责人:张永健、魏传胜

王洪建

2009.6~2010.12,行动研究案例分析阶段。定期进行课题研究课,立足课堂进行草根化实践研究;要求课题组成员每两周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每学期写一篇课题研究论文;每学期组织两次课题研究经验交流。课题组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理论学习与研究,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鼓励教师在理论指导下大胆创新、提出案例。

负责人:乔永奎、魏传胜、张永健、王洪建、李玉、王建庆

2011.1~2011.6,结论性研究阶段。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总体分析和反思性评价,形成结题报告。负责人:乔永奎、张永健、魏传胜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与分析。

(一)学生学习情况及学生获奖情况

1、从学生访谈和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明显改进,对数学学科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效率较高。

2、近三年以来,学校各级部的数学成绩一直居全镇前列,特别是初四学生整体数学合格率及优秀率一直居全区前列,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7、问题及设想。

这部分内容陈述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比较简单。但要求所找的主要问题要准确、中肯。今后的设想,主要陈述准备如何开展后续研究,或者如何开展推广性研究等。

三、后署部分

主要包括注释、参考文献、附录。

1.参考文献。引用(注释),参考他人的成果要注出谁的文章,哪一年,哪一篇文章,第几页。(参考文献的质量表明你研究的起点是否够高,如果你的参考文献很糟糕,那你的文章质量容易遭人置疑;标明参考文献是一种学术道德,是对以往研究者的一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标明参考文献还可以防止被误为剽窃、抄袭。)

2.附录。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问卷调查表、各类检测表、评价量表,成果获奖汇总表等);成果性资料:一些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的精品材料(能支撑研究报告的论文、教学设计、专题网络资源、典型课例、课件、学生作品等)。

第四篇: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在课堂中得到应用.面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教师要如何从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中走出来,转而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物理教学呢?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切实做到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能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而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以新课改理念来指导教学模式的改革,再辅以评价、练习等方式,方可有效.一、立足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下的物理课堂教学,重视对学生主体性的激发.传统教学虽然也是从学生角度来构建教学的,但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就容易被教师看作是知识接受的容器.而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把学生当作真正的学习者对待.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就要革新观念,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言、质疑,让学生勇于参与课堂.例如,在讲“动量守恒定律”时,教师以实验来引导学生明确了两个物体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它们的总动量是一样的道理后,教师以物理情景来引导学生分析碰撞过程两个小球所受的平均作用力,虽然学生能用动量定理分析出两个小球所受的平均作用力,但对碰撞前后的总动量比较模糊,此时教师引入牛顿第三定律,引导学生等量代换,让学生在计算中明确碰撞前后总动量没有变化.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全面了解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关心,还要注重结合教学而创设情境,以情境来引导学生进入新知探究过程.二、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改革课

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而经常采用的方法,虽然说教无定法,但科学的课堂组织模式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作用是较为明显的.在传统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更喜欢将物理知识以抽象的方式告诉、讲授给学生,认为教师讲得多,讲得好,学生就能接受得多.其实不然,学生的学习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主动构建的过程.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注重从学生的角度来构建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除了上述所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要注重革新学生学习知识的模式.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知识以被动接受为主,主要采用记忆、背诵、反复练习等方式.而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则提倡让学生在合作中主动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故而教学中教师就要发挥好自己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多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例如,在讲“静电屏蔽”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电场的重要性质是什么?导体导电的原因是什么?把导体放入电场中,导体上的自由电荷处于电场中将受电场力作用,这时的导体与无电场时的导体相比有什么不同特征?引导学生复习,然后以实验来引出静电感应的概念,结合实验引导学生合作分析静电感应中电荷分布情况,由此而引出感应电荷的概念,以问题“静电场中导体上自由电荷受电场力作用做定向移动会不会一直运动下去?”引导学生讨论,从而引出静电平衡状态知识点.如此,教学中教师以实验为媒介,以问题为抓手,在引导学生不断探究中渗透新的知识,让学生主动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三、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实施差

异评价、练习

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智力因素,喜欢以成绩来评价学生,甚至会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其实不然,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有的学生就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某个学科.从另一个角度看,高中学生的价值观念还未定型,如果教学中教师单纯地以成绩来评价学生,不免有些武断,也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失去学习动力.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除了上述所说的兴趣外,情感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毕竟教学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而进行的,故而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构建,要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尤其是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练习上区别对待,还要注重以差异化的评价来帮助这些学生树立学习自信,从而提升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满足感,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总之,从传统教学向新课改过渡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物理教师,不能心浮气躁,也不能盲目跟风,而要切实结合教学实际,立足于学生这一主体,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以新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发挥好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自信,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此,高中物理课堂才会更具有活力,教学效率才会得到稳步提升.

第五篇: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模式(共)

“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模式

“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是指以唱歌教学为主,以其他教学内容为辅并将其他教学内容适当地融于唱歌教学的综合课。“一首歌曲,一首乐曲”是当下倡导的综合课的形式,“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目前多是歌唱教学与欣赏教学的综合。此模式的一般程序为: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二、关注音乐 有效聆听----

三、巧解难点 完整学唱----

四、巩固学习表现创造----

五、拓展延伸 情感升华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导入就象歌剧中的序曲、乐曲中的前奏一样,能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特定的氛围中,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他们迫切学习的欲望,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来导入新课:故事导入法、图画导入法、谜语导入法、游戏导入法、表演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启发谈话法、音乐导入法等。

(二)关注音乐 有效聆听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音乐课堂中学生获得学习信息的主要途径,“听”也是学习体验音乐最直接的方式。因此,音乐教学要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地建立在“听”的基础上。让学生关注音乐要素(速度、力度、节拍等),带着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多遍完整地聆听音乐,从而感受音乐、认识音乐、理解音乐,为学唱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巧解难点 完整学唱

以唱歌教学来说,常见的教学难点主要有以下情况:1.曲谱方面。切分音、附点音符、装饰音、休止符、变换拍子和变化曲调等。2.唱歌方面。合唱、轮唱部分,弱拍唱起,咬字吐字,一字多音,变化速度、力度,气息运用及情感表现等。有效解决教学难点对于学唱歌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运用“重复讲解,反复示范”的方法,有时未必能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多动脑、多思考,创造一种巧妙的、学生感兴趣并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来解决教学难点。难点解决之后,完整学唱歌曲。教师要重视学唱的过程,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唱、这样处理,教给学生正确的演唱方法,提出明确的演唱要求,达成“唱会歌”的目标。

(四)巩固学习表现创造

仅仅“唱会歌”不是目的,还要进一步把歌唱好,即“唱好歌。”每节课教师都要给学生巩固练习的时间,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演唱形式,如独唱、齐唱、表演唱、领唱、男女生分组唱、提问抢答式演唱等来巩固歌曲,做到自然、自信、有表情、有感情地唱歌。歌曲巩固之后,启发引导学生编创歌词、旋律、节奏;根据歌曲内容编创表演动作、音乐故事或游戏,让学生在创编中培养创造能力,分享与同学合作的快乐。

(五)拓展延伸 情感升华 教学内容的拓展是指在歌曲教学的基础上,选取本单元其中一首欣赏曲,来充实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对音乐内涵的进一步理解与感悟。拓展欣赏的内容也可以是教材以外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作品,包括:同体裁作品音乐欣赏、同作曲家音乐作品欣赏、同种乐器音乐作品欣赏、同民族或地域音乐作品欣赏等。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无论哪种方法,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希望老师们能在此模式的启发下,寻求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深化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为其终身喜爱音乐奠定基础。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二)关注音乐 有效聆听

(三)巧解难点 完整学唱

(四)巩固学习表现创造

(五)拓展延伸 情感升华

下载以学为主、思用结合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乔永奎)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学为主、思用结合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乔永奎)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