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和街小学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阶段性研究报告

时间:2019-05-12 22:1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畅和街小学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阶段性研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畅和街小学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阶段性研究报告》。

第一篇:畅和街小学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阶段性研究报告

畅和街小学语文“目标、教学、评价”三位一体

教学模式阶段性研究报告

——以《狼和鹿》一课为例浅析

一、研究背景及思路

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因此新课程提出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并提出了改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同时新课程也提出了建立综合评价体系,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是统一的,不能分割的,是个完整的整体。我校在研究这一教学模式时,尝试通过典型案例,在案例中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并探索与之相配的评价方法。将“目标、教学、评价”三位一体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建立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的一体化体系。

二、研究过程

研究“目标、教学、评价”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其实就是研究如何进行基于标准的教学?而要进行基于标准的教学,研究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可以分成三个重要方面:分别是“学习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用通俗的话来讲,分别是“我们要到哪里去”“如何证明我们已经到了那里去”“我们如何到哪里去”。以狼和鹿一课为例来看:

1、基于课程标准叙写学习目标。

找出基于课标、基于教材、基于学情的相关陈述,经过分解、细化后,确定学习目标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诵读,体会自然界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3)、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依据学习目标设计评价方案和设计教学活动方案

为了及时检测目标的达成度,进而及时地调整与改进教学,预设的评价方案是:

1、通过指名读、齐读、轻声读、默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观察孩子们读时有无读错字词、是否流利、有感情,进而评价目标1的达成情况。

2、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朗读指导、小组讨论等评价目标2的达成情况。

2、通过课后观察评价目标3的达成情况。

教学活动方案是:根据预设的学习目标把本节课设置成七个环节:谈话导入、重温美好、重温悲剧、反思祸首、弥补过失、升华主题、课后作业。通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问题来达到这个目标。第一环节:谈话导入。出示:①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②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让学生初步感知谁是功臣?谁是祸首?并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课文。第二环节:重温美好。通过指名读和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体悟到凯巴伯森林一百年前的美好和其背后隐藏的斗争,激发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第三环节:重温悲剧。带着对凯巴伯森林美好的初步感知,以师配乐范读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凯巴伯森林发生的巨变,接着让学生划出文中森林变化的语句,从而将森林以及森林中鹿群情况,狼被捕杀前后的变化,让学生体会灾难的严重以及造成灾难的原因。通过本段中第三、四、五句的指导朗读,加深理解。第四环节:以开放性问题:鹿成了毁灭自己的祸首,我们给它定个什么罪?引导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是人类的捕狼行为造成了凯巴伯森林的惨状,又以问题“老师很想知道狼都在哀嚎些什么?”感受到狼的存在对凯巴伯森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也会因此明白人们的捕狼行为让鹿成为破坏森林和毁灭自己的祸首。第五环节:弥补过失。基于以上对教材的感知和理解,引入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指名读并以问题:此时此刻你会怎样说,怎么想呢?设疑,让学生很自然地理解放狼是拯救凯巴伯森林最好的办法。接着因势利导,以1995年美国政府开始整治凯巴伯森林的文字资料为补充,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自然界中生物的互相制约是维持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律的认

识。第六环节:升华主题。人类当初因为爱鹿而杀狼,如今又为了救鹿而放狼,人类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也终于明白了该如何对待自然。接着我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分享。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爱不是盲目的,真正的爱是要尊重一切规律的!如果人类不遵循自然规律,必将成为破坏生态平衡的祸首。为了让这个主题更接近学生的生活,以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的图片和简短的文字资料,告诉学生我国这些世界上仅有的动物正濒临灭绝!从而把环保的主题拉到学生面前。又以“我们应如何做,才能成长为保护生态平衡的功臣?”这一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深入的升华了主题,也就是达到了教学目标二,得到了真正的实现。

3、体现目标、评价一致的一系列的实施教学和改进教学的活动。(以课堂观察的手段,观察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时,是否真正体现了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进而给执教者提出改进建议。)另附《狼和鹿》一课课堂观察量表及课后会议报告。

三、阶段研究成果与困惑

在学习与实践摸索中,老师对这一模式有了新的感触与认识:

1、老师们的思想意识受到了冲击,在与传统教学的对比中,明显地感受到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对促进有效教学作用更大。

2、对“目标、教学、评价”这三位有了较深层的理解。(1)学习目标源于课程标准

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上课前是不会看课程标准的,而是阅读一下教师用书里的教学目标,或者直接把教案参考用书中的教学目标照抄下来,可是这些抄写下来的教学目标一般比较模糊,不具体,上课时基本不用,而是凭借自己脑子里的经验确定学习目标,这些目标比较内隐,带有很大的经验色彩。

基于标准的教学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用明确具体的方向,清楚“我们要到哪里去”,并且要求学习目标直接来源于课程标准。从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相关要求,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需要经过一定的细化分解工作。

(2)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

以往的教学中,评价一般指统一的单元测试或期末考试,评价来自于外力,当评价出反馈结果时,教学早已经结束,只能亡羊补牢,评价显得滞后,评价不能发挥对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

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中,教师要先于教学设计进行评价设计,当课堂教学还没有进行,教师就要明白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就已经设计好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证据”,即“如何证明我们已经到那里去?”。这样的评价才会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功能,它能够指导课的内容设计,指导课的计划和节奏,指导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落实对语文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主要体现在课中评价、课后评价两方面。课中评价:教师通过提问、观察和学生的书面练习及操作等形式了解学生对各目标的达成情况。课中评价的优点是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内容少,能及时调整教学过程,保证教学活动始终按照目标要求去进行。课后评价是通过学生的作业,对一节课的达标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掌握学生未掌握的知识和未形成的技能等情况,以便及时进行辅导。课后评价的优点是发现问题比较及时,把问题解决在当天。

要注意评价方式和策略的多样化,切实发挥评价功能,促进教学。如交流式评价、表现式评价、评价试题检测性评价等。

(3)设计适当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注意目标、评价和教学的一致性。即在教学活动设计时,要切实围绕如何达成学习目标来设计,充分体现目标的导向功能,而不要脱离目标教学。

在研究中我们对这一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迷茫和困惑:

1、语文课学习目标的叙写没有像数学课学习目标叙写那样清晰固定的格式。多数参与材料上关于语文课叙写学习目标的例子很少,在研究中有点把握不住。比如:数学课经过对核心概念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建立,经过行为动词和行为条

件的确立,可确定切实的学习目标,而语文课叙写学习目标也按照这样的格式来,感觉有点不太好用。

2、也学习了崔允淳教授关于“基于标准的教学”的讲稿,但在研究这一模式时,现阶段基本上是在套用、机械模仿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对三位一体的研究还很肤浅,如果有更多可操作的实例来指导,更能为我们指明努力的方向,避免走弯路。

以上就是我校在三位一体模式研究中的一些实践做法和感悟。

第二篇:畅和街小学道德课堂经验交流方案(范文)

畅和街小学道德课堂经验总结交流活动方案

道德课堂,是在郑州市课改的土壤里生长起来的、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品质的课堂形态;是以学生为主体,呈现尊重、关爱、民主、和谐学习生态的课堂,是能够很好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课堂,是一种德性化、人性化、生命化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家园。推进道德课堂建设,就是要改善教师的教学生态,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态,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生活中享受到幸福和快乐,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

从上学期开始,根据区教研室工作精神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田宝华局长有关道德课堂的讲话及道德课堂建设十八条活动,教导处深入各年级组、教研组指导道德课堂建设,学校也都根据区教研室道德课堂课题要求,积极开展道德课堂课题立项,在学习、实践、反思的基础上积极完善本校的教学模式,建构“先学、展示、反馈”的课堂流程,加强集体备课,尝试编制导学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对近一年来的道德课堂成果进行总结,给老师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教导处特制定本活动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活动组织形式

1、年级组内教师作道德课堂经验自我总结,并于6月27日下午4:30—5:50进行年级组内经验交流活动。

2、教导处组织教研组进行道德课堂经验总结交流,6月30日下午3:00开始。

二、活动内容

根据区教研室推进道德课堂建设的通知精神,本次总结研讨活动的内容重点是:道德课堂行动策略第三条、第六条、第十条的研究情况(即:第三条、实施分组合作学习。围绕学习小组构建“动车组”

系统,同质异组,异质同组,组内结对。实现“兵教兵、兵练兵”;第六条、建构具体的课堂流程:“先学、展示、反馈”。流程承载着规律。“先学、展示、反馈”是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第十条、制定评课标准,即评课三看:看状态,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状态;看过程,学习即经历体验,缺少过程就没有学习;看成果,让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

各年级组、教研组针对以上三条或其中一条进行认真的总结研讨,认真总结和梳理本年级组或教研组在推进道德课堂建设中的好的经验和做法,促进学校道德课堂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具体要求

各年级组自行组织开展道德课堂经验总结交流活动。要留下活动记录、图片、新闻报道、经验总结材料等。

教导处组织教研组进行交流时,需上交教研组道德课堂经验总结,并辅以PPT汇报展示。

教导处将根据各年级组、教研组道德课堂建设活动开展情况、上报的材料及日常教学情况评选出学校道德课堂建设优秀教研组。

畅和街小学 2012年6月25日

第三篇:“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下高中英语新课改探微

河池宜州市高级中学 苏钰梅

【摘 要】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参考要素的“三位一体”教学方式,其涵盖着学校软硬件的全新构建;教师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教学素养,积极参加教学培训和课程学习,以此提升教学效果;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主体学习,以此实现高中英语教学新课改的目标。【关键词】高中英语 新课改 三位一体 主体学习【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B-0025-02 现阶段高中英语新课改正在广泛开展,为高中英语教学带来新的思想,对英语教学的改革具有推进作用。英语教师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在具体操作和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考量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关系,构建“三位一体”教学方式,促进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一、学校:制订完善措施,加强软硬件建设

(一)做好软件建设。学校提供的软件主要涵盖几个层面,分别是师资力量的配设、组织教师进行新课改培训、各个教师深入学习不同学科的课程标准、对教师进行新课改理念以及学生素质教育评价指导的宣传、明确规范学分的认定方法、有效规划高中课程计划表、制定选修课选课手册、安排综合实践活动等。同时,应加快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与英语各项技能课程的有机整合,在大力推广训练学生各项英语能力的教学中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切实贯彻国家对基础教育提出的“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二)加强硬件投入。学校提供的硬件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层面:建设多媒体教室、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制定新课改图书光盘以及分配教师的工作额度等。学校要积极响应国家实施的“校校通”工程,争取用几年时间,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实现学校能无缝隙上网,配备适合训练英语各项技能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从而使师生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达到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

二、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效益

相比于原先的课程体系,新课程最突出的内容正是体现在教学理念中,依托于新课程的理论发展有效地贯彻新课程的内容。但是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状态,即教材是新的,课程标准也是新的,而课堂教学方式依然是旧的。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说明现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之间还要走很漫长的道路。

(一)参加培训,师生互动,有效教学。对于参加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教师而言,这本身也是知识和能力的双重挑战,更是完善教师知识素养和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如果想要开展好现阶段的高中新课程改革,相关教师必须掌握扎实的理论教育基础。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积极参加各项关于新课改的教师培训和学习交流,比如包括参与教育部课程专家实验挑战、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福建高中新课程网站以及教材回访等,在此基础上认真阅读《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法导读》等若干书籍,然后细心品读新课程标准等,通过上述的方式,能够显著地强化高中英语课程基本思想。

教学理念的掌握是教学实践的指导,教学实践的效果检验教学理念的正确性,二者体现出相辅相成的共同运作效果,也是教师开展新课程实验的必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耐心分析和把握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将其视为以后工作的重点方向。教师要在不断的自身学习中深层次地提升理论认知,能够在其中感受到理论的特点和精髓,感悟理论所带来的直接指导效果,这也体现在读书、教书、学习、创新等环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和发生的改变,有效反馈教学信息,强化对学生的学习辅导,及时快速调整教学方法,选择优秀教学内容,让教学实践和学习过程有效衔接。此种教学方式的开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师生间的教学互动,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成绩。

(二)熟悉教材编排,循序渐进,有的放矢。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是以一级到五级义务教学目标为前提,总共包括六级到九级的科目教学要求。这其中模块1到模块5属于必修课程,模块6到模块11属于选修课程,学生学习每个模块后通过考试将会获取两个学分。这也就说明教师要充分了解高中英语教学中11个模块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从整体上对教材有着全面的把握和认识,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进行思考,以此安排高中阶段的三年英语课程教学,重视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锻炼,通过循序渐进以及有的放矢的方式,培养优秀的高中外语人才。

(三)妥善处理必修、选修课程,发挥专长,提高自我。在考量高中英语课程安排时,需要同时关注选修课和必修课的课程设置体系。教师务必要能够妥善处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重点分析选修课程系列II中所涵盖的内容。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开设更多元化的课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这也是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拥有更高的教学水平,客观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现在,宜州市高级中学已经创建“餐馆英语”、“中西文化差异”以及“英文原版电影欣赏”等相关选修课程。除此之外,学校正在广泛开发校际选修课程合作,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这也是强化英语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

(四)积极听课,同伴互助,反思教学。教师要多参与听课,采用备课、听课、继续备课、上课以及调整等教学方式,借助于听课的了解,获取更多的学习经验和教学方法,找寻教师在教学时自身存在着的问题,有效地提升个人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这也是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例如,教师在参加“同上一节课”的活动时,要多元化地了解不同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特色以及教学行为;参加“教材回访”活动以及专家评课等活动,要不断反思教学效果。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能够持续改进教学策略,逐渐转变现有的教学观念,同时也是高效探讨教学目的、教学工具以及教学解决等事宜的重要途径。

在听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参加初中教师的授课过程,为中学教学中的课程衔接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多观看“优质课”等网络视频,不断地反思教师本人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同时也要参考是否能够有效贯彻新旧课程之间的衔接。初中新课改已经推行多年,有着很多成功的经验和优秀的教学成果值得借鉴,这也是提升高中新课改的有效环节,能够带来更加直观的间接教学效果。

三、学生:彰显主体学习,改善学习方式

著名教育学者陶行知认为,最好的教师不是体现在教书的环节,而是要让学生能够掌握学习的能力。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起到辅助教学的指导效果。

(一)课堂参与,评价跟进,及时总结。现阶段进的高中教学新课改,更加关注过程的积累和评价的形成,需要在动态教学中形成及时的有效评价机制。笔者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时采用各种评价方式,这也会在客观层面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学生模块修习成绩认定登记表》中明确细化“修习过程综合表现”;制定出《作业评价表》《学生成长记录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评价活动观察记录表》等,明晰修习过程中各种表现的奖惩规定。

(三)利用学习资料,拓宽学习渠道,形成学习策略。学生在高中英语课程新课改教学实践中,需要通过各种学习资料进行自学,这其中包括着预习、学习、复习、检测和探究等方式,选取的材料包括《英语周报》以及《英语高考必备》等,这也是培养学生形成具有个性化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

对于师生而言,现阶段推行的高中英语课程是全新的教学和学习实践,重视培养学习策略。在高中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和每个模块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策略指导性。笔者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视在听、说、读、写等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模块学习时,专门制定《学生学习策略调查表》,让学生回答其中的10个问题,然后分析学生的答卷,帮助学生制定更加适合的英语学习策略。

(四)改变成才观念,参与实践活动,实现个性发展。很多高中都会开设系列I选修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关注系列II选修课程。这也就需要教师转变学生原有学习观念,鼓励学生多去参加选修课程,帮助学生个性化学习。除了上述的选修课程,笔者利用节假日让学生搜集本地社会发展和民俗风情等相关的英语资料,这也是后续英语选修课程开展的有效参考依据。学生也愿意参加相关选修课程的开发,显著提升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目前,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仍处于尝试探索阶段,还有很多的内容需要进行后续的发掘和完善,还有很多的教学实践等待着我们获取和运用。但是,现在高中英语教学新课改是大势所趋,更是体现出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发展动态。本文以教师的教学过程为分析切入点,探讨现在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实现途径,希望为后续的研究和实践注入新的活力。【参考文献】

[1]刘卉.高中英语三位一体写作模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8)[2]黄聚宝.高中英语深层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4(22)[3]汤杰礼.运用“三位一体”复习模式构建高效高中英语复习教学——对一节校本教研的英语公开课的剖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7)【作者简介】苏钰梅(1972-),女,河池宜州市高级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高中课改与高中英语教学。

第四篇: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模式校本课例研究报告

一、准备阶段:前期的思考 第一步:寻找问题,确立学校主题

在上学期,我校就提出要开展语文的大阅读活动,帮助学生乐于积累美文、古诗词,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所以,假前教导处就组织老师们座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积累的兴趣,其中老师们就谈到了要加强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研究,通过课堂教学的指导,调动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培养学生的语感,教给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收集、分析问题:老师们普遍感觉,目前我们师生古诗词文诵读积累的实际现状,却不容乐观:

第一,随年龄和年级的增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呈递减趋势。越到高年级,“很有兴趣”的学生所占比例越小,“没有兴趣”的比例相对升高。

第二,学生掌握的量远远小于课标的要求,而且绝大部分是五言、七言古诗,词可谓凤毛麟角,古文更是少之又少。教师掌握的情况也是令人担忧。

第三,课内外古诗文的教学没有区别,还是秉承传统,采用“讲解法”,即按逐字逐句地解释理解,然后让学生串讲诗意,最后背诵默写的步骤进行教学。而且,往往不从学生已有基础为起点。

可以这样说,在古诗词文无序、无标的诵读中,学生毫无审美体验可言,久而久之,便丧失了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有的甚至谈“诗”色变,视背诵为畏途,不愿背也背不好。

开学初,教导处也设计了一份对学生的调查问卷。我们是对四至六年级的部分班级进行问卷的。其中有对语文古诗词积累情况的调查,在“你现在已能背诵多少首古诗词了”一题的选项中,选择“15首以下”的占5.5℅,“15-30首”的占53.2℅,“30-50首”的占34.8℅,“50首以上”的占6.5℅。

从调查中我们知道,学生积累的古诗词篇数,还大都只能达到30-40篇左右,离新大纲的要求差距甚大。小学语文新大纲提出了明确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并列出了80首必背篇目。现在,这些古诗词大多数已经进入了小学课本。每一册语文教科书里面都编有5-8首古诗词。但是,时间长了,有些也忘记了。

再如:“你是否喜欢诵读古诗词”一题的选项中,选择“喜欢”的占50.2℅,“一般”的占47.3℅,“不喜欢”的占 2.5℅。由此可见,在学生中,有一半多一点的同学对学习古诗词还是很有兴趣的。学生不感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对小学生而言,古典诗词比较生涩难懂。第二、教者机械的“字斟句酌”,用现代汉语来翻译“肢解”那充满灵性的诗句,遗落了古诗词的内在美,往往使古诗词的神韵在枯燥的讲解分析过程中荡然无存,更让我们的学生对古典诗词望而生畏。

确立主题:面对这种现状,权衡学生、师资等多方面条件后,我们选择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古代诗词教学模式的研究”。读千古美文,诵中华古诗,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们研究的目标。

我校特邀请区教研员老师全程指导,力求将古诗课堂打造成一堂深入、有效的课堂。

第二步:个体学习

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活水源。为了使本次研究跟有实效,更能解决目前存在的困惑,老师们带着研究的课题首先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进行了古诗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等内容的学习。

同时,在老师个体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及时教研的时间,教研组又结合本年段学生的特点进行了教

研组的交流和讨论,更进一步的分析了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问题及原因,以及解决的方式,这样,每位语文教师对古诗词的教学的研究有了认识上的和策略上的准备工作。

第三步:同伴互助 通过协商,我们确定课题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3课《乡村四月》,作课教师是我校四年级年轻的语文教师。并且由语文主任牵头组织,由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共同参与。

全体四年级语文教师共同针对这节课进行设计,从教学目标、重难点、关键到课堂中的问题设计,每个人都毫无保留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研究课程标准和本单元具体内容,确定了作课内容,共同积极准备了一节古诗课。会后,作课老师结合大家的建议和自己的想法,确立了《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的第一稿。

二、实施阶段:课例研究的活动过程

1、第一次试讲。由语文主任负责,四年级语文组老师共同参加,并且邀请了区进修学校的语文研训老师参加了听课、研讨活动。

互动研讨,确定教学环节。研训老师在看课后,对课例提出了需改进的建议并给以细致的指导。存在问题:

(1)古诗教学要以读贯穿全课(2)整节课牵引太多,思路不清楚(3)对孩子的点拨指导部够到位

(4)没有能够做到方法导学,不能够教给孩子合适的方法,没有梳理清楚古诗学习的整体脉络(5)(6)对于节奏朗读,是要用拖音的方法进行,而不是用停顿的方法 对诗文大意的翻译,要求意译即可,不必要做到字字落实

2、第二次设计、试讲。结合研训老师的建议和指导,四年级语文组共同进行了反思,尤其是听了作课老师的上课体会后,又进行了二次备课,形成了集体教学设计。又邀请了研训老师莅临指导。第二次授课后,结合古诗词研究的小进步,研训老师又参与教师一起,有达成了共识:初步形成古诗教学的“六读”环节,即:一读古诗,读准字音;二读古诗,把握节奏;三读古诗,了解大意;四读古诗,研读意境;五读古诗,体悟情感;六读古诗,熟读成诵。

在完成了梯度性安排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就教师的感情和评价语言,研训老师再一次进行了指导,最终,在良好的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古诗课例的研究。研训老师的评价是:

(1)主线环节清晰,能够明确的展示古诗学习的五步骤和古诗教学的六环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情绪高涨。(2)对孩子的评价有梯度而且到位,能够让孩子很好的反馈自己的课堂表

现,并且积极的投入到课堂发言当中去。

(3)对于孩子动笔能力的训练不够,可以适当增加孩子的练笔环节,让他们在练笔中反馈学习的成果以及对诗人情感的感知。

第三步:总结阶段

1、全校语文教师组开展研讨。在初步形成了古诗教学的流程之后,在研训老师的指导和同组老师的建议下,就教学的组织形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就如何来安排学生读古诗、如何有梯度的读古诗形成了一套想法,即将学生按学习能力水平的不同进行分组,让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中得到满足并不断在取长补短中获得进步。随后,利用两节课的时间将古诗教学课例在全校的教研联合体活动中进行了《乡村四月》的课例展示。

课后,组织了全校语文教师的研讨,并由研训老师评课,结合此课例,使老师们更加明确了古诗词教学的模式和侧重点。

此次研究更加明确了我校古诗词教学的环节模式:知诗人—解诗题—读诗文—释诗句—悟诗情。

2、古诗词教学研究的收获。在全校语文教师观摩常老师的课之后,老师们纷纷写了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如:四年级老师的体会是这样的:

作课老师的古诗《乡村四月》的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勇于创新,实现了古诗教学模式的突破。

纵观全案教程,一去传统的“逐首教学” “逐环教学”模式,大胆采用“知诗人—解诗题—读诗文—释诗句—悟诗情”的教学模式,让人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以诗人“农民辛勤劳作”之情怀为主题,将古诗有机地整合为一体。

老师在古诗《乡村四月》的教学中,能直面经典,反复诵读。在教学中,常老师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读,在读中想画面,在读中说画面,使学生在多次与文本接触,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读出层次,读出情致。

六年级的教师是这样评价的:

整节课常老师都是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温和的表情,期待的目光来有效的调控教学过程的。学生就犹如沐浴在春雨中,或美读,或想象,或表达,无不显示出勃勃生机。

首先,作课老师的课堂结构简单而完整,符合诗歌教学。复习了研究古诗词的方法,有以下几条:①知诗人;②解题意;③读诗文;④释诗句;⑤悟诗情。

而作课老师则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来帮助学生明白古诗的含义: 读诗意——读准字音;读诗意——读准节奏;释诗句——读懂大意;读诗文——感悟意境;读诗文——体悟感情;读诗文——熟读成诵。

其次,教学层次非常清楚,教学手段多样化

1、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白满川”“雨如烟”的情景,学生不由发出“哇”“呀”的感叹,进而对诗的美景已印在心中,再用自己的话把诗句意思说出来就容易多了。

2、注重方法的指导。①指导学生读,比如初读前问学生读古诗要读得怎样,生答,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带着感情等。而“了”这类多音字根据意思来读。②指导学生记:“蚕”出示图片介绍古人把蚕认为是天底下最好的虫,顺势问学生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个字,在用同样的方法记住“桑”字。③引导学生学:古诗文的学习,先扫清字词障碍,再感悟得出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悟诗的意境,走进诗歌品悟,走出诗歌赞美身边的人们,把诗歌融进生活,这样学生在以后学习诗歌的时候就有方法可循了。

3、对古诗词教学的再思考。我校本次课例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年段的学生进行的。在抛砖引玉之后,其他年段的老师也对古诗词教学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思考和实践。

如:二年级老师的思考是:根据低年级儿童喜读爱背、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感性材料,结合诗情画意,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进入诗情画意,在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优美。

(一)品读入情

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更是理解古诗的重要手段。低年级的孩子,自身的语言积累不是很多,如果一开始老师就讲解诗意诗境,肯定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听得只是一知半解。所以教学时,我注意抓准诗的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要素,引导学生反复练读,由读好诗韵,到读准诗意,再到读出诗境。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诗朗读也不例外。因此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诗歌的思想情感。要引导学生读出诗境,除了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诗歌的背景资料,使其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入境,因为所有的诗文皆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诗与画两者之间是能够相通的。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

(二)感悟入境

中高年级此环节是抓住重点词语运用工具书、书上的注释简单感悟诗文大意。低年级进行识字写字教学,简单了解字义,进入情境。

(三)欣赏运用 背诵积累

创设情境教学古诗:利用音乐欣赏古诗、研讨配画再现古诗、激发兴趣书写古诗、感情朗读吟唱古诗。

总之,我在平时的古诗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动手、多体会、多积累。诗歌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掌握学习古诗的技巧,逐步形成学生的一种技能。

再如:五年级老师是这样再思考的:小学古诗教学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主体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目的的必由之路。小学课本里出现的古诗多数是绝句、律诗,它们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发人深思,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因此,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在古诗教学中初步构建了如下模式:

1、复习学法,引起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三步”学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晓诗意;入诗境,悟诗情。适时引入新课,为学生创设出适合学习的心理情境,使学生以良好的心境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2、引导自学,立体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依据“三步”学法自学古诗,让学生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的过程中,品尝自己学习的快乐。在自学中可采取自己学、小组学、大组学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课堂上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立体交流,使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在交流中互相传播信息,帮助学生自学、自悟,理解古诗。

3、点拨难点,避免随意

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发现问题时,教师要在学生有疑问的地方给学生以点拨和指导,避免学生学习的随意性。

4、诵读

俗话说:“熟读诗歌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有感情地诵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想象,还可以更好地使学生领会诗的意境。古诗都具有音美、意美、形美三个特点,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学中,如果适时运用配乐诗,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反复诵读,做到:一章十遍读,一句十回吟“,便会使静止的画面与声音形象融为一体,使学生身临其境,与情感产生共鸣,再次步入诗的意境。

三、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大家都知道,古诗词是美丽的。不仅文字美,里面蕴含的音乐美,画面美。如果从艺术的角度讲,具有很大的美学价值。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古诗的美学价值,引导学生快乐地学,美美的学。根据不同的诗用各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要他们各种感官都参与进来。

(1)吟诗。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有些诗句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那这种意境最好的展现方式是诵读。只有有感情地吟诵,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果教师事先准备好与诗的情调、节奏相和谐的音乐、营造吟诵的氛围,那就更好了,学生读起来也就入情入境。

(2)唱诗。很多著名的诗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岳飞的《满江红》,李煜《虞美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被谱成优美的曲子,可这些“阳春白雪”却敌不过流行歌曲呢!当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歌曲旋律唱读古诗文。这种变读为唱,学生学得愉快,而且在唱唱、跳跳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古诗文的熏陶。

(3)演诗。古诗词语言凝练,要使其中的人物形象活起来,可在学诗时采用表演的方式。如教学古诗《寻隐者不遇》,在学生想像画面之后,教师请一个同学作诗人贾岛,请另一个同学做童子,演一演当时的情境,在学生角色对话的表演中,不仅把《寻隐者不遇》中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而且也初步领悟到了诗的意境。

(4)画诗。很多古诗词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人美妙的语言就是一支高超的“画笔”,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我们“吟诗作画,以画讲诗”,何乐而不为?如于永正老师教学古诗《草》时,让学生画一画草的枯荣,画一画藏在土里的草根,画一画春风一吹,小草又冒出地面的情境。

(5)写诗。也不知谁说过:“儿童天生就是诗人”“儿童的心灵世界具有丰富的感受性,旺盛的想像力和诚挚的情感,带有天然的艺术化倾向”“儿童新鲜、柔软的心灵,到处是感知生活的触角”。我们不妨教学生做一回“小诗人” 引导学生仿诗、改诗、写诗,格律、音韵等可以不必太计较。也许这样,学生更能享受学诗的愉悦,加深了学诗的感情。

此次课例的研究收获明显,走进老师们的课堂即使是常态课的古诗词教学课,效果都是很理想的,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很浓,自学古诗词的能力也在逐日渐增。在经典诗文的大阅读积累活动中,尤其是高年级的同学们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中,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都有促进作用

第五篇:小学低年级立体作文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烟台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滚动课题

《小学低年级立体作文教学模式研究》

研究报告

课题主持人: 徐婵英 王延泰

作者 单位:海阳经济开发区小学

课题组成员:徐守旭 李 敏 刘亚平王艳萍 周彩霞 刘玉山 纪 静

姜桂珍 潘兴鹏 鲁吉香 赵金鹏

报告执笔人:徐婵英

【摘 要】由海阳市开发区小学、海阳市方圆学校、芝罘区工人子女小学、海阳市朱吴第一小学四所学校合作开展的小学低年级立体作文教学模式研究,经过三年的探索,提出了三板块语文教学观点,研制了线形作文训练机制,并以此为指导,从人格、思维、生活、技巧、激情五个维度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起步成篇,篇内分层”的立体化习作训练,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生的习作水平、人格素养与思维品质,打造了多所在全市乃至全省有一定科研知名度的学校。

【关键词】三板块;线形训练;五维框架;立体化

《小学低年级立体作文教学模式研究》(以下简称立体作文教学模式研究)是海阳市开发区小学承担的烟台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滚动课题,并被列入中央教科所 “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习作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的子课题。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参入了课题的实验与研究。经过课题组成员近三年的努力,已经达到了课题研究的阶段目标,此报告即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范畴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宏观背景需要。自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涌现出了一大批知名专家,形成了多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流派,为共和国的人才培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中国的语文教 1 学仍然存在着“高耗低效”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门户林立,流派多多,注重了纵向教学思路的借鉴与创新,忽视甚至鄙视横向教学流派的学习与借鉴。然而任何一种教学思想和方法都有特定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和适用情境,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基础学校通常的作法是兼收并畜、博采众长,讲求实效,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灵活使用各种方法。这种中庸的折中方法又存在着很大的理论漏洞,难以提供明确而可操作的选择原则,容易造成庸俗的“辩证”思路,为有欠科学的随意教学或停留于经验总结的“教学流派”提供借口。这就要求我们作为一个“特别”的学校,必须创造与本地教学实际和教学环境相适应的个性化的教学理论。为此,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必须保持自尊自信的心态,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洋,信奉鲁迅的拿来主义,广泛吸纳古今中外不同流派的精华与实质,并结合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实践成果,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思想,用它来统领自己的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推动自己的工作走上“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科学发展轨道,推进自身的理论创新、工作创新、素质创新,确保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与工作成效不断有新的更大的提高,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最大的贡献。

——微观背景需要。我们开发区小学是一所建于96年8月的新建学校。学生大多来自工人、农民家庭,相当一部分家长拼音不会拼,孩子到了三年级数学就不会辅导,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相当差。但作为海阳市经济开发区的龙头学校,我们的教学质量又必须和市区的市直学校、开发区周边的私立学校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否则我们将无法完成开发区小学的政治和现实使命。我们要想在海阳大城区范围内站稳脚跟,打出我们的牌子,唯一的出路就是科技兴校。为此,办学伊始我们就提出了“突破语文,整体跟进,推动整体办学水平迅速提高”的办学思路。基于这种思路,四年前,我们与方圆学校科研联姻,积极承担他们的国家级课题《中小学生习作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的子课题《小学低年级立体作文教学模式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方圆学校特别注重作文教学成果的横向研究与开发。为此,我们组成了一个由业务副校长、分管语文教学的教导主任、骨干语文教师组成的理论公关小组,努力突破理论上的瓶颈环节。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购买了建国以来中国大陆与港台地区的语文教学专家的理论专著,进行科学的横向文献比较阅读。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当代的中国中小 2 学语文教学界,作文教学有五种非常强的声音:一是以李吉林为代表的正宗写作专家,她们认为“作文的指导,应着力于学生深刻的感受,以获取丰富的素材,而不在于作法的指导。提倡让学生身临生活的真实情景,细细体察,把观察、感受、表达三者统一在特定的情景中,为学生创设具体生动的语言环境,做到有感而发。”但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已经丧失了引领学生到大自然学习语文的权利与机会,显然李吉林的观点在教学实践中无法实行。二是以杨初春、薛法根、罗晓辉为代表的基层学校实战派,他们认为“文学创作、考场作文,都是有技巧的操作空间的。只不过,创作的自由度较高,操作空间较大;考场作文受题目的限制,操作空间较小。写文章的技术对于两者都是重要的。创作往往伴随着写作的欲望和冲动,而考场作文,即使没有写作的冲动,你都得写——所以在考场上,作文的技术就显得更重要了。”三是以于漪为代表的大师派,强调思维、生活与冲动的三位一体,忽视了技巧。然而,如果仔细阅读《于漪老师教作文》(于漪著),每一个教案的板书内容都有具体技巧的影子。四是以程红兵、陈军为代表的育人派,认为作文的真正目的是培养人,只不过程红兵强调生命意识,注重学生生命质量的提高;陈军注重智力、思维与文化价值的实现,提倡通过作文培养智慧、民族心性与创造品格三位一体的合格人才。五是以旅美华人王鼎钧先生为代表的港台派,他们非常看重技巧,认为世上优秀的作品大都是技术与性情的有机结合,二者相得益彰。鼎公说,性情是不能学的,是莫之至而至的,人的天性和生活激荡自然产生作品的内容,技术部分终究要依恃人力修为。年轻朋友不怕有技术而无性情,就怕有性情而无技术。有志写作的人,实在应该及早注意技术训练,早日为性情准备“容器”。王鼎钧何许人也?他是旅美华文散文大家,他与余光中共同为完成对现代散文传统的革新,奠定了坚实稳固的基石。有人认为其艺术成就比余光中更大,其作品的意境比余光中的作品的意境更为深沉博大。鼎公的作文三书(《作文七巧》、《作文十九问》、《文学种籽》),曾风靡港台的校园,成为台湾、香港多年来最有影响的一套作文教科书,经过二十多年的检验,获得巨大成功。这五种声音到底那一种正确?还是让事实来说话。我们发动全体语文教师阅读像自己一样的平凡人和温家宝一样的伟人写的最成功的作品,结果惊人地发现,任何一篇经得住时间检验的好文章都是人格、思维、生活、技巧、激情的有机结合。由此我们大胆地提出 3 了自己涵盖人格、思维、生活、技巧、激情五个维度的小学生低年级习作立体化教学思路,以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成功来解脱学生来源素质不高所造成的办学困境。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范畴与内容

所谓“小学低年级立体作文教学模式”,就是在“双轨教学”的框架结构中,以推行语文新课程标准为切入口,以差异教学理论和自创的“三板块”语文教学新观点为指导,以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小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以创新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培育立体健康人格为抓手,以多元激励性评价为手段,根据“积累、感悟、模仿、创新”四种学习习作的要素相互联系与作用的内在机制,从人格、思维、生活、技巧、激情五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立体化、螺旋式、五位一体的训练方式,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习作教学活动,形成课堂教学实而不死、自由读写活而不乱的教学常规,保证每个学生掌握书面表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他们的个性语言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个性人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终构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和新体系。实现师生个性素质的共同提高。

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普通小学的低年级作文教学,实验范围是全校一至二年级的全体学生。研究工作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展开。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韵语识字前提下的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运作机制;二是作文1-2年级分层训练的具体操作机制;三是作文起步成篇的线形运作机制的探索。实验的主要内容在两个年级分步进行:在一年级主要以识字和读书为主,注意各种句子的训练和以句子为基本单位构成的成篇文章训练;在二年级实验的主要任务是在成篇的前提下,把一年级训练的构成成篇文章的各种句子扩展为句群。四是健康人格与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在立体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中,我们特别强调实施如下的四条教学原则:一是面向全体、练文育人的原则。课堂辅导,信息反馈等面向每一个学生,将练文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因材施教,强调文以载道和说做一致,追求真、善、美统一。二是激励为主、寓教于乐的原则。课堂教学重视情景设计与活动设计,利用多媒体和多种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激发、培养与保护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自由读写都要注意以表扬为主,发现学生的长处,肯定学习的成绩,坚持“扬长”以“克短”。三是尊 4 重主体、开放教学的原则。充分尊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发挥教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的主动性,注重授之以法、提高能力。把社会生活作为学习语文的大课堂,充分利用国语教学的丰富社会资源,开放教学,保证学生在广泛的交际、交流生活中观察、体验、学习和领悟,发展语言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四是循序渐进原则。创设学会学好每一个课题的前提条件,切忌好高骛远,注意“低起点,慢起步,逐步提高要求”,努力避免学习过程中的缺陷积累。

三、实验研究的基本过程和主要措施

(一)锻造立体人格,深化语文教育

经过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我们逐渐认识到,语文教育应当成为培育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以“创新、民主、求美、求真、求善”为主要内容,以立体人格培养为根本目的的习作教学构想。同时,我们深入研究语文教学的多元功能和多重目标,提出了融“做人引导、思维训练、语言训练、习作训练、生命成长”五位一体的立体语文教育新思路,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说做一致,诚实守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写绿色文”的习惯,让绿色作文成为学生完善人格的健身器,引领他们在立体绿色作文的实践中不断提升生命质量。

经过近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我们从提升学生人格质量的思路出发,引导学生在习作内容上做到了“四到位”。一是观察到位。每一篇习作都提前一个周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选材取材。利用谈天说地时间,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生活素材,以确保作文内容的真实性。二是诚信到位。以往学生在作文中说大话、假话,把习作当任务来完成,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求学生写真话、写真事,旨在让孩子们养成诚信的作文心态,并把这种心态迁移到待人处事中。三是平和到位。由于追求了真实和诚信,学生的作文素材有时不会感人,立意不会一鸣惊人,但我们引导学生明白:生活本来就是平淡温和,不必刻意追求。四是开放到位。学生的视野既可以上溯久远的上古,也可以畅游遥远的将来,即可以顺向寻找生活的平常,也可以异向找寻生活的异类,只要是存在的真实就可以进入学生的视野。

(二)注重思维训练,让学生思想插上翅膀

在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贯串着思维训练的问题。一般说来,青少年表达思想的基本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 5 认识阶段——表达阶段——再认识阶段;与此相应,作文教学的程序也可分为三个部分,即酝酿构思阶段——表达阶段——修改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学生要通过思维进行认识和构思,通过思维把思维成果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通过思维进行再认识、再表达,即进行修改。通常的作文教学,主要是根据对各种文体的构成要素的分析进行相应的写作指导,忽视了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丢掉了作文训练的根本。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法国文学家布瓦洛说:“你的思想是明朗还是暧昧,你的文字就是相应的含糊或清晰。”只有重视了思维训练,才能使学生作文呈现出根深叶茂、绚丽多彩的状态。

小学生的作文以记叙文为主,我们本着“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我们把抽样观察和人大代表选举办法融入到思维训练方法,提出了立体和谐思维歌,让学生在背诵浅显的儿歌的过程中领会深奥的思维体操内涵。这一儿歌不仅是学生观察生活、构思作文的利器,更是他们辨别是非、认识“真善美”的思维工具。

立体和谐思维歌

先有思维后作文,作文思维外化果。抽样观察大世界,三四五六抓关键。

启动五官全方位,换时换位换情感。时地变化视野变,不同时地不同点。

直观形象加抽象,么想顺向为常规。若要创新求发展,原点发散再收敛。和谐社会和谐文,人大代表定取舍。依据大小排座表,或大或小坐一号。小到大来大到小,依次排列都说好。

若是次序乱了套,秩序紊乱招人笑。如若遇到写事文,原因过程再结果。

(注:“启动五官全方位”是指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尽可能运用五种感官进行立体观察,换时间观察,换地点观察,换情感观察,以最大限度地接近事物的真实状态;“么想”是指是什么,像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想到的.这里的发散思维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逆向思维、6 多样思维、外向思维、交叉思维、有形思维、变形思维、横向思维、纵向思维)

(三)突出生活积累,让学生拥有源头活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厨师,无论怎样能干,没有“食材”,也是做不出美味佳肴的。写文章同样道理。没有充分、生动和质地优良的“食材”,只在技巧上下功夫,翻花样,写出来的文章必然是内容干瘪,面目可憎。文章不应当是“做”出来的,而应该像汩汩的清泉从心坎里流出来。心坎里的清泉来自何方?来自五光十色的生活,来自从生活中汲取材料的本领。正如于漪大师所说:生活中源头活水流淌,笔下的文章就生意长流。为此,我们以《立体和谐思维歌》为指导,推出了观察生活的基本思路并以易懂的儿歌形式把它呈现出来。

三板块观察歌

观察事物用五官,三四五六抓关键。眼看耳听细思量,触觉嗅觉和味觉。观察事件要连贯,突出细节情感显; 观察人物三特点,神态动作和语言; 典型特征细心看,主要特点要记全。观察景物要联想,动静结合细端详; 形状颜色和气味,联系生活多想象。定点观察按空间,时间变化分阶段; 动点观察写游记,地点变化要牢记; 抓住特点和重点,景物特征记心间; 观察动物特容易,外形习性加关系。观察植物方法多,生长过程分节气; 静态动态要联想,联系生活举事例。观察建筑按远近,空间方位有条理; 外形结构与作用,分类观察记仔细。观察物品很特殊,形状结构和用途; 对照特点多联想,联系生活多想象。感情流淌笔生花,多维观察出细化; 万物有情是真理,联想想象观具体。观察不畏根基浅,窍门就是天天练; 毅力架起成才路,奋力攀登智慧树。

观察积累素材好,立体感知无穷妙; 学会观察把文做,成长路上笔生火。

写作内容单靠在生活中观察、搜寻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个人的生活范围毕竟有限,要打开写好习作的广阔天地,须学习、掌握更多更广博的知识,了解古今中外天下事,为此,在青春年少之际,要广泛阅读,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以开阔视野,实实在在地下一点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细功夫。为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的同时,借鉴赵谦翔的《东方时空》感悟课,开设了电视网络体验课,让学生从收看《动物天地》《焦点访谈》《东方之子》《百姓故事》《道德与法制》等节目中,自选题材,自定角度,自拟题目,书写个人观察与体会,努力营造一种“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学习氛围,从而为“绿色作文”引来常流常新的活水。

(四)加强技巧创新,让学生心手“身剑合一”

作文是应该讲求技巧的,但这个技巧应该是文章写作应该遵循的一般规律。世间万物都有个开始、发展壮大到结束三个阶段,文章也不应例外。我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以信息论和系统论为指导,就文章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三板块”语文教学观点并以儿歌的形式让学生耳熟能详,即:

三板块作文歌

中国文章真奇妙,风头猪肚加豹尾。凤凰点题把位定,猪肚承上要详写。肚中儿子三四五,观察体味亦如乎!豹尾深化主题好,凤豹呼应更绝妙。若把文章写生动,跌宕起伏是真功。

根据不同文章的差异,我们又在《三板块作文歌》的基础上,创作了三板块差异作文歌,即:

三板块差异作文歌

中国文章真奇妙,凤头猪肚加豹尾。一般情况是这样,凤凰点题要定位,中间承上详详写,肚中儿子三四五,结尾深化主题好,凤豹呼应更绝妙。差异无处不存在,特殊情况有三种。

一是头位结尾题,二在中间题位显,三在结尾题位见,仔细体味细分辨。不管那种情况吆,开头美丽如凤凰,中间猪肚三五点,详详细细把位展。小学初中高中段,记叙说明加议论,灵活遵循此律规,天上文曲下凡尘。

我们对“体味”二字进行了解释,编制了三板块文章体味歌:

三板块体味歌

一看结构全不全,凤头猪肚豹尾山。二体立意鲜不鲜,顺应时代利国繁。三思内容真不真,诚实守信不欺骗。四探语言美不美,质朴恰切似流水。五察情节感不感,真情曲折不简单。

【山,一是取自然之意,意味着文章的三板块是随意而为,个性而为,真实而为,差异而为,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二是取其谐音,意味着“三”,文章的整体结构头肚尾三个板块,文章的肚子里有三个儿子,每个儿子有三个孙子,每个孙子有三个、、、、、、当然,这里的“三”到了肚子这个层次以后不是确指,而是泛指,三四个,五六个,代表着事物本质的几个主要方面。】

与此同时,我们又在大量阅读小学课文与自读课本、报刊杂志的基础上,提出了12种“三板块”变式,如直接点题清楚定位、直接点题模糊定位、涵蓄点题涵蓄定位、涵蓄点题模糊定位、涵蓄模糊点题结尾定位、含蓄点题清楚定位、缩头乌龟秃尾巴。我们还运用“三板块”语文教学观点来理解课文、改进课堂。今年春天,我们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指导,以找准单元整体点题、整体定位、整体呼应为突破口,推出了单元整体推进比较阅读教学法。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在学生深度预习熟读甚至背诵课文的基础上,一节课就解读二到三篇精读课文,不仅能节约教学时间,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激发写作激情,让学生急于一吐为快

1.构建“三大系统”,激发学生习作激情 我们在实验班里建立了“动力系统”、“助力系统”、“保障系统” 9 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一是动力系统。我们采用发小红花、尊重奖励、发稿费、办班级作文周报与个人作文专刊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班级的写作比赛中不断获得肯定,在肯定中不断催生新的写作目标,形成了较为恒定持久的写作动机。同时,为全面体现练文育人的思路,我们还推行积分活动。学生在纪律、卫生、其它学科等等方面表现突出,教师将颁发积分卡,得到十分的同学可以在班级作文周报上发表文章。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具有了“我要写”的持久动力。

二是助力系统。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个动力系统只是个大架构,还需要填上一些好的点子,使动力系统处于一种活跃动态。我们通过打造班级作文品牌、打破品牌神话、短信温馨提示、电话直接沟通等形式,使学生愿写作、会写作、爱写作,从而“立体作文”教学有着强劲的生命力。

三是保障系统。语言积累是学生写作的基础。为此,我们开辟了大量读书、抄写读书笔记、背诵好词佳句好段和科学训练四条绿色作文通道。我们首创了“起步成篇,篇内五步分层”的写作训练方法,实验与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推行多元差异评价,确保激情持久不衰 我们引导教师克服习惯于结果性评价,成绩评定或逆向评价的方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和教育评价观,将多元差异评价作为经常的,甚至是随时随地的教育手段,大量的和主要的用于语文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褒扬与肯定。在具体的评价工作中,我们做到了六个到位:

一是期望激励到位。心理学家弗鲁姆认为,目标对一个人的动机激发有一定影响,而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决定于目标价值和期望概率两个因素。其公式是:激励力 = 效价 X 期望概率。为此,我们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老师那里得到应有的期望,让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并能充分地表现自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例如,在小学段的作文升级活动中,我们设置了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司令、公主、作文大王、三眼、四眼、五眼、六眼„„十二眼金羚作文大王、地球作文大王、太阳系作文大王、银河系作文大王,从而让不同层次不同家庭 10 背景的学生都能有奋斗的希望。二是多种激励到位。我们引导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适时进行语言激励、强化激励、参与激励、分层激励。三是小组整体激励到位。根据同组异质互助共进的原则,每个学习小组由一优二中一差四人组成。小组的组建提倡学生自由组合、组长民主选举、成员合理分工。在此基础上,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建立了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的激励机制,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课堂提问时,主动回答的,答对100分,不正确不评分,表扬积极回答者;小组中若组长答对,本人100分,若其他成员答对,全组每人加100分。评价标准中最低分是100分,总评分优秀、良好、需努力三等,表面上看不出不及格,重在激励。四是竞赛责任激励到位。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小组间的竞争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学生为了小组的荣誉而团结协作,在竞争中寻找差距,在竞争中激发斗志,在竞争中超越自己。在集体活动中,这种竞争体验,对感情的影响往往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激励学生主动自学。五是自由选择评价方式激励到位。在语文考察内容方面,我们让不同学生选学不同考查内容,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六是考试结果激励到位。我们一方面正确处理和公布分数成绩,选择性呈现评价结果。我们把在纸笔测验中成绩优秀的的学生名单给予表扬、在各项考查作业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的同时,对其他同学采取则不公布评价的方式,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与此同时,在测试或评价作品时,若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让学生选择重考,评价可选择其中的最高分。在此过程中,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总之,在立体作文研究上,我们做了一点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大胆实践,争取取得满意的科研效果。

四、实验成效和讨论

小学低年级立体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初步形成了小学习作教学的立体化模式,这种模式着眼于人格、思维、生活、技巧、激情五个维度,形成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立体多维习作教学模式。

2.课题实验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的外观几何图形是一个绿色的球体坐落于拥有长宽高三个维度的长方体。长方 体的长是快速识字,宽是高效阅读,高是健康生活。球体的球心是健康人格,轴线是思维训练,纬线是“积累、感悟、模仿、创新”,经线是分层训练。球体的左右有一对坚强有力的翅膀。左翅膀是技巧,右翅膀是激情。一个坚实有力的长方体托起了一个冲向茫茫宇宙的绿色球体。这便是我们立体化习作的理论体系。

3.课题实验初步研制了自己的三板块语文教学观点。我们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以三板块作文歌、三板块差异作文歌、三板块思维歌、三板块观察歌、三板块作文体味歌为载体的三板块语文教学观点。这一观点所包含的思想内涵不仅成为我们指导教师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而且成为我们观察事物、判别是非、处理事情、制定工作策略的思维方式和工作原则。它已经由单纯的作文教学上升到思维与策略的境界。这是我们所始料不及的副产品。

4.学生写作能力得到大面积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养成了很好的阅读习惯,语言积累的量与质得到明显提升,不但写作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而且对习作的兴趣和求知欲也不断增强。在去年和今年的全市教学质量抽测中,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连续两次成为语文教学的先进单位。

5.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整体性提高。在改革中学习,在试验中研修,在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相长,全体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我校教师有3人被评为市级以上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有12人的授课被评为市级以上优质课、创新课;有21人的教改论文在省市级科研成果中获奖和在专业报刊发表;有4人被评为新课程改革优秀实验教师。

尽管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师资和条件的限制,我们还存在许多需要克服的难题。

1.由于学生年龄和智力的局限,模仿学习机制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又带来了雷同作文现象。如何改善和控制模仿学习在立体化习作教学中的内容范围、作用方式、数量质量和时间,仍需进行深入的研究。

2.由于学生生活阅历的限制,小学生习作的立意和素材还没有完全达到我们的设计要求。如何提高语言积累的质量和保证生活积累的深度,也是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利用小学生的记忆力和好奇心组织大量新鲜精品的阅读和专题性的自由写作活动,显然有利于语言与 12 生活的积累,但小学规定课程所需的时间有被抢占的可能。

参考文献 杨初春的《实用快速作文法》、《实用快速阅读法》,魏书生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欧阳代娜的《中学语文教学艺术初探》、姜兆臣的《小学教学科学高效探索》、袁浩的《小学作文教学心理研究与事件》、丁有宽的语文教学系列论著

下载畅和街小学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阶段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畅和街小学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阶段性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燃烧学》课程的探索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燃烧学》课程的探索 摘要:为了有效提高燃烧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所要求的知识点设计成层层递进的三个部分,......

    小学教学研究报告

    摘要:此报告全面阐述了小学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这一课题从开题至今的研究状况,包括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研究目的、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及设想等。 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 小......

    “三位一体”的农村改革模式的逻辑演进

    “三位一体”的农村改革模式的逻辑演进 摘 要]:历史上几乎每一次较大规模地变革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基本上是同步配套进行的,有其相互关联性和一般规律性。新中......

    关于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情况报告

    关于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情况报告近年来,XX市充分发掘红色文化资源,突出红色资源利用、红色传统发扬、红色基因传承,构建党性基地、课件资源、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红色......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模式:三位一体

    附页:“三个到位”非公党建工作模式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党和党建工作,逐步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提高基层党建整体水平,党工委结合地区实际,针对关键问题......

    基于“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采用......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摘要: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的研究贯彻了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指导下,积极吸......

    “三位一体”的大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样例5)

    “三位一体”的大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摘 要]教育的关键不在于教学的内容,而在于教学的方式及方法。大学教学模式应该采取“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改革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