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教务处三年发展规 新
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教务处三年发展规划
(2014、09—2017、07)
刚刚过去的三年里,学校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全体教职员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紧紧围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河南省有名,安阳市闻名,铁西著名学校”的总体目标,大胆开拓,锐意进取,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社会声誉得到大幅度提高,基本实现了“将我校打造成铁西一流学校”的奋斗目标。依据“不进便是退,慢进也是退”的发展理念,围绕学校下一个三年“打造全国有名,河南省闻名,安阳市著名学校”的总奋斗目标,教务处认真分析我校教学教研工作现状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制定2014—2017年三年发展规划,作为今后三年的发展蓝图,认真实施。
第一、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培养目标、办学特色
1、办学理念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可持续发展奠基,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2、办学目标
实施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创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的实验型、示范型品牌学校。
3、培养目标:
教师培养目标为“四有”、“四能”、“三雅”,即有底蕴、有智慧、有魅力、有口碑;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走出去能干,静下来能思;谈吐文雅,仪表高雅,举止优雅。
学生培养目标为“八个一”,即好心肠,好体魄,好书法,好文章,好口才,好脑筋,好方法,好特长。
在中招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初三进入重点高中的升学率每年递增,普高升学率三年内达到95%。
4、办学特色:
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的管理特色。以创新为核心,着眼培养实践能力的科技教育特色。坚持并优化免试生制度、走班制、课程超市等校本特色,积极探索并推广“双师教学”特色。
第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1、制定完善制度
进一步完善我校《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贯彻落实任课教师对学生形成性评价的管理体制。制定我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校领导、分管部门领导参与备课、听课、检查作业活动更加扎实。制定《青年教师培养方案》,促使青年教师一年入门、两年合格、三年成型。坚持完善教研活动制度和集体备课制度。
2、强化教学管理:
(1)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的潜能。继续实行目标责任制,实行教干推门听、评课制度,开展学生评教活动,从教师的教育思想、职业道德、学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效果与成绩等方面制定评价内容与评价细则,注重过程性评价,形成客观、公正、激励性的教师评价方案。完善教研组、备课组量化管理细则和“教学成绩奖评比办法”。开展教学能手、教学新秀评选活动,开展“优秀教研组”、“优秀备课组” 评选活动,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在教师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局面。
(2)严格按新课程方案开足开齐开好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搞好特色规划,科学调配教师形成竞争格局。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性格特点科学合理的调配安排教师任课,尽量做到性格互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教学成绩具有可比性。实行各科教师分年级包班制。
(3)通过开展“感恩教育、养成教育、信心教育”、“成功教育”“分层次教学”、“合作学习”等,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创造让学生成功的机会,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并以成功教育为主要途径,做好“拔尖、促中、保底”工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4)进一步抓好考风考纪建设,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考核制度,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每个模块考试都要认真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开好年级教师教学质量分析会和班会商会,制定对学生的帮促措施,责任到人。
(5)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批、辅导建立检查制度,每学期学校组织教学常规检查4次,使教学行为更规范。
(6)在综合分析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上,利用谈心、作业眉批和评比“班级学习进步之星”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抓好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指导的系统化、针对性,将学习方法指导作为校本课程。
3、建立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着力打造精品课堂,全面提升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校的命脉之所在,一切教育方法的改革,最终必须落在课堂上,这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必须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开始。理想的课堂模式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相长。这种新的理念状态应是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生成,充满师生和谐关爱。教务处积极指导、引导教师进行“高校课堂”“双师教学”模式探索,全力实施精品课的工程,想尽一切办法、措施,多出精品课,努力在三年内使我校课堂教学结构有大改变,教学质量有大提升,核心竞争力有大提升。
为此,教务处要做到:
一、为教师提供优质资源,激活教师打造精品课的意识。方法为:推出一批优秀教师课堂案例供大家学习;供大家观摩。在学习别人的课例后,要撰写心得体会。
二、建立合格课、优质课、创新课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来促动精品课的打造。青年教师原则上要申报合格课,中年教师原则上要申报优质课,骨干教师原则上要申报创新课。以此全面推动教师打造精品课,并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行为,钻研教育艺术。
三、指导教研组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如“同课异构”法、“同课持续改进法”,比较、切磋、打磨,达到课堂最优化。四、和人大附中密切联系合作,积极推进、推广“双师教学”模式,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在七年级四个班实验数学课双师教学,第二学期在整个整个七年级推广。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
(1)、组织教师反复学习、领悟、实践新课程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2)确立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本的观念,建立学校对教师发展的校本培训的常效机制,鼓励多出名师,鼓励骨干教师打造自己的教学特色,也为青年教师缩短成长期创造优良条件。鼓励强势学科办出特色。
(3)、充分挖掘我校的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的资源,强化教师的合作意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教科研活动中的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每年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进行考核。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学期额外听课不少于20节,面向全学科组教师做公开课或观摩课一次。学科带头人一学年面向全学科组或全校教师做一次学术报告,在校内树立教学典型,通过橱窗展览、网上宣传,推出知名教师,每年度评出进步教师、卓越教师、成功教师和和功勋教师若干名,并重奖这些教师,塑造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我校名师和骨干教师的奉献精神和教学业绩,扩大我校名师和骨干教师的社会知名度。
(4)、举行 “园丁杯”教学比赛,为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搭建平台。拟分年龄段,分不同标准举行各类教学比赛。(5)、为教师“量身定做”培训框架,对教师实施系统的培训工程。每年度组织进步教师外出学习一次,到外吸取新经验
(6)创建“学习型学校”,促进人人讲学习、人人爱学习的氛围,启动“校本培训”计划,聘请专家指导,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树立素质教育思想。进一步掌握新课程标准,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课题意识,积极探索新课改之路。
(7)定期聘请专家教授及兄弟学校优秀教师来校进行指导、讲座。(8)提供条件让教师学习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操作技能,使所有教师在一年内基本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并会使用电子备课、多媒体上课和网络教研。
5、加强教科研工作:
(1)完善教科研工作条例及教科研工作规划,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带头作用,指导教研组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大胆进行改革尝试。(2)加强校际交流,通过横向联系沟通教学教研信息,学习先进经验,促进我校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
(3)各教研组要有一个或多个教法改革的试验课题和课题研究,并纳入教研组计划中认真实施,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4)坚持完善教研活动制度和集体备课制度,组织教师认真研究新课标、中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观念。
6、实施“教师帮扶和学生同伴互助工程”
各任课教师在自己任教的每个班级中承担3名学生的教育帮扶任务,教育帮扶教师要认真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情况,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有的放矢,循循善诱,充分调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他们予以父母般的关爱,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帮扶,使他们从迷茫走向明晰,从狭隘走向豁达,从缺失走向完善,从纷乱走向规范,求真、求善、求美,为学生将来的幸福奠定良好的、坚实的基础。建立教育帮扶档案。
学生之间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
7、加强体育与健康和特色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加强学生体质锻炼。请医务工作者向学生定期宣传卫生知识,减少学生各类疾病的产生。要开好运动会,举办好艺术节。积极开发、开设特色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
8、优化教学设备,强化教学设施的管理,及时维护维修,保证实验开出率和图书杂志借阅率;三年内,力争达到《河南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教务处
2014年8月19日
第二篇:幼儿园三年发展规1
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中兴幼儿园
中兴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
(2011.9——2014.8)
一、现状分析:
我园座落在三灶镇春花园内,创办于2004年5月,是三灶镇首家民办幼儿园。我园占地25005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绿化面积500平方米。目前拥有六个班级(小、中、大
一、大
二、大大
一、大大二),全园幼儿总人数180名,教职员工24名(全部合同制员工)。
幼儿园于创办之初便提出了“我们用爱心细心耐心,让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的办园宗旨。这6年以来,我园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坚持依法办园,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依并严格执行,办园质量不断提高。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生源大多来自农村,家长忙于工作,很难对孩子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很难协调一致,形成合力。
2、我园教师平均年龄在24岁,教师虽然都是专业幼师毕业,但是因为年轻,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保教工作方面,还存在重上课轻游戏倾向。(是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新的教育理念还没在教师身上内化,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
3、由于底子薄,收费较低(320元/月),再加上幼儿园本园的原址是租用三灶中心村原有的旧村小学改建,在创建的过程中就有很多地方还不够到位的,导致了幼儿园有些设施配备不能及时到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指导思想:
以珠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精神为指导,坚持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完善机构,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三、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
(一)、2011年9月-2012年8月
1、教师培训:加强师德修养学习,提高全体教师思想素质;开展外出取经、课堂教学
交流及研讨等活动;通过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订两份教育报刊书籍,开展优秀书籍的园内推荐、交流、阅读活动,营造“爱读书,读好书” 的氛围,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
2、条件改善:
(1)创设拥有现代化设备又具有与幼儿产生互动的教育教学环境,添置一台电脑、一
台打印机、一台电视、一套音响;
(2)充分利用绿化带、外墙、室内、楼梯等地方,安全、美化、处处蕴涵文化气息的良好的活动环境;
(3)加强资金投入,对园舍门窗进行维修,修建幼儿盥洗池,改善办园环境;
(4)更换教师办公桌,更换一部分学生桌椅。
(5)粉刷园内墙面,并画上卡通趣味图案。
3、教育教学:我们将注重幼儿的启蒙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和发展幼儿的主体性,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形成开放、温暖、宽松的活动氛围。传授知识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知识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的过程。
(二)2012年9月-2013年8月
1、教师培训:继续加强师德修养学习,提高全体教师思想素质;组织教师外出取经、并坚持我园课堂教学交流及研讨等活动;通过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引导教师根据自己在教育教学某一显现优势,提出明确的、适合自身发展的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和学年目标,并按目标努力,形成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教学风格,争当有特色的教师;通过邀请领导专家和来园指导、新教师公开汇报活动等,为青年教师创设学习、提高和实践锻炼的机会,鼓励新教师迅速成长、不断超越自我。
2、条件改善:
(1)按照每班一台电视、一台DVD,一个录音机的配置。园内一套多媒体投影仪;添
置一部分幼儿图书;
(2)更新绿化带、外墙、室内、楼梯等处的活动环境;
(3)为各班级购置一个档案橱,图书架,以存放玩具,图书等;
(4)功能室地面贴上防滑瓷砖。
3、教育教学:定期开放幼儿园,欢迎家长、孩子来园活动;开展园内示范课,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借助特殊节日,开展各种有意义的讲故事、歌唱、绘画、舞蹈比赛等活动,教育幼儿做一个有爱心、孝心、懂礼貌,有创意的好孩子。建设好家长学校。
(三)2013年9月-2014年8月
1、教师培训:引导教师学习先进教师、师德标兵典型事迹、优秀论文和科研成果集、教学活动实例和分析、各种好教材、教育杂志,包括向网络学习等,鼓励教师学会按需学习,撰写学习心得。
2、条件改善:
(1)大班、中班将再开设一个班级,根据需要为班级添置电视、档案橱、桌椅等;
(2)加强资金投入,对厕所进行维修改建;
(3)逐步添置、更新幼儿教玩具;
(4)利用暑期对校园的生活、游戏、学习环境进行改造。
3、教育教学:开发农村教育资源,开展特色教育。组织教师自创教具、学具、玩具,好的作品进行展示、评比。
第三篇:三年发展暨新优质学校创建规1
三年发展暨新优质学校创建规划
(2012、9—2015、8)
第一部分:学校基本情况
(一)、学校规模与环境
上海市长桥中学建于1991年,是地处徐汇区西南城郊结合部的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学校现有四个年级,共25个教学班,近700名学生,生源主要由学区沪籍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组成,学生家庭背景相对复杂,家庭学习条件相对落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相对薄弱。学校现有在岗教师70人,平均年龄36.9岁,35岁以下教师33人,占教师总人数47.1%;高级教师10人,占教师总人数14.3%,中学一级教师35人,占教师总人数50%;大学本科67人,占教师总人数95.7%,1位教师研究生学历,五位教师研究生学位,另有4位教师研究生在读。
过去的三年,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进步,获得了区文明单位、区教师发展达标校、区绿色学校、区教科研先进集体、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区献血工作优秀集体等称号,并获得了2011年区办学绩效评估单项优秀奖,成为一所合格的公办初中学校。
(二)、办学优势与经验
1、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各项工作。学校管理制度较为完善,适应现代学校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并得到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普遍认同。以“赞赏引领 和谐共进”的办学理念统领各项工作,教育教学、民主管理、后勤服务等各项工作秩序良好。
2、建设校园文化,形成良好校风。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和谐校园,建文明长桥”已成为长桥师生的共识,形成了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与教学环境,能较好地满足师生需求,学生整体素质有提高。
3、强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树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的观念,围绕师德师能建设开展校本研训,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三奖”评选,激发教师和谐竞争的内在需求,提高广大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近年入校的青年教师进步明显,能较好地胜任工作,在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4、开展教育科研,推进“三有”研究。学校注重推进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在教师中倡导树立“以科研为先导”的意识。近年来从“课程统整”、“教学有效性研究”、“有效作业”等方面,积极开展围绕教研组建设、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1、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特色需要进一步凸显。学校认真实施素质教育,但实践特色还不够鲜明,在教育、教学、管理等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拓宽思路,健全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改革实验,争取特色创新,确保素质教育在学校内涵发展中更有效地予以落实。
2、德育工作体系脉络需要进一步厘清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内容充实、形式丰富,但德育体系还不够清晰完善,需要进一步厘清德育工作的脉络,确立更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的主题和载体,使德育内容和途径在体现学校特色的同时更具实效。
3、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需要进一步加以提升。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学科间、教师间的差异还需要通过健全工作机制、鼓励教师发展来加以改善,校本研修和校本课程建设的管理制度上还需要逐步完善,以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提高校本研修和课程建设的成效。
第二部分:素质教育思想
(一)、办学思想:
学校遵循“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立足基础,发展特色”的治校策略,以“赞赏引领,和谐共进”为办学理念,以“脚踏实地,志存高远”为校训,以“互爱共存,求善向美”为校风,以“明德启智,求真创新”为教风,以“自律自强,求实上进”为学风,坚持营造“学生想学、教师会教、互相理解、共同进步”的教育教学氛围,使学校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幸福家园。
赞赏引领:赞赏一词的本义是赞美赏识。获得赞赏、得到认可是人的内在需求。以赞赏激发学生提高学习自信心,使之成为促进学生端正学习动机、缓解学习压力的途径;以赞赏引领教师提升教学执行力,使之成为促进教师关爱学生身心、改进教学方式的举措。在赞赏引领中体现每一个个体存在的价值。
和谐共进:发现师生的闪光点,通过赞赏激励师生在教育教学生活中主动发展、协作学习、成长成功,营造绿色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良好品格的养成,让学生体验健康成长的快乐;以教师发展为本,注重师德师能同步打造,让教师感受提升自我的喜悦;以师生的温馨互动、共同进步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愿景
1、办学目标
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需求和健康成长,“优化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教育之路”,经过三年的努力,力争将学校办成“管理规范,氛围和谐,师生发展,质量提升”的公办初中学校。
2、育人目标
学校的育人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尚德强身,乐学进取”的初中合格毕业生,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奠基。
尚德强身:品德提升是学生发展的根基,身心健康是学生发展的关键,培养学生做到“明责守信、知法守纪、修身守礼”;
乐学进取:学力提高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条件,培养学生做到“学习踏实、习惯良好、学业进步”。
(三)、校园精神
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上海城市价值取向,以文明单位(和谐校园)的创建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总抓手,以“勇于进取,善于合作,乐于奉献”的校园精神推动学校的发展。
进取:是师生员工在学习和工作时的一种行为特征,具体表现为在学习和工作中有责任心和主动性。
合作:是师生员工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一种交往方式,具体表现为教职工、学生、家长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融合协作。
奉献:是师生员工在传承校园文化中的一种价值观念,具体表现为乐于为他人服务、为学校贡献,不求名利。
第三部分、素质教育实施
(一)、课程与教学
课程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学校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为要求,积极探索并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加强教学有效性研究,全面提升教学水平;深化教学科学化管理,全面保障教学质量。
1、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三类课程建设,建立并完善具有时代特征并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体系,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项目,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建立健全科学有序的教学管理秩序,积极开展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落实增效减负,促进学生学业进步;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提高课程执行能力。
2、措施:
(1)积极推进课程建设,以优化课程结构、拓展课程资源、提升课程质量为手段,确保学校三类课程建设的有效实践。(2)积极推进校本研修,在教研组全面开展“课程统整实验”,发挥教研组研究型教师团队的作用,探索有效教学策略,提升教师的群体教学水平。
(3)积极优化教学管理,改进教学视导工作,开展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教学改进实践。分阶段措施
第一阶段:(2012年9月——2013年8月)
(1)重点抓好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开设一定数量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制订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提高学生责任和团队意识。
(2)制定《长桥中学校本研修实施指南》,以“课程统整实验”为核心,围绕有效作业统整、教学内容统整、教学策略统整、教学资源统整等内容,开展教研组校本研修。
(3)借助教学分析管理系统,重点开展学情分析,落实差别化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4)改进教学视导,引导教师研究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5)落实《徐汇区体教结合近期重点工作安排》,培育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运动和学生体质健康运动会,丰富校园体育活动,提高学生体质。
第二阶段:(2013年9月——2014年8月)
(1)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一部分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项目,将德育课程、健康教育课程、廉洁教育课程、社团活动进一步规范化、常规化,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2)进一步开展教研组“课程统整实验”,全面落实教研组二级研修课题和备课组三级研修课题的阶段性跟踪指导,提升课题研修质量。
(3)强化教学分析管理系统的应用,构建教学评价机制,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方式与手段的人本性、作业内容和形式的科学性、学业考核和评价的过程性,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夯实基础。
(4)进一步完善教学视导制度,并形成教学管理常态化机制。
(5)进一步推进体育健康促进工程在学校中的落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第三阶段:(2014年9月——2015年8月)
(1)在全面开设三类课程的基础上,积极整合和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注重设计与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2)加强教研组教师团队建设,提升校本研修质量,集结校本研修成果,推进“以研促教”,保障教学质量。
(3)进一步强化教学分析管理系统的应用并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总结并推广部分优势学科教学经验,开展教学展示和校本研修现场研讨活动,推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
(4)开展课堂交流展示,推进学科德育。形成1~2个有影响力的学生社团,展现师生才能。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初具规模。
(二)、德育与文化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和《两纲》的要求,贯彻上海倡导的城市价值取向,以学校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工作,探索实践具有针对性的校本德育途径,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目标:
以《以责任感培养促进初中年段学生主体性德育的实践研究》(下文简称“责任感培养”)课题研究为抓手,探索实施主体性德育的途径和方式,建立健全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评价制度,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形成适切校情、具有特色的德育工作机制和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提高育人的实效性。
2、措施:
(1)加强对学校发展愿景宣传引导,提高认同感,形成具有“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
(2)以“责任感培养”为抓手,重视学生良好品德、健康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
(3)加强班主任团队建设,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学科德育意识,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教育引导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4)发挥家长委员会、关工小组和相关社区单位的作用,完善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5)提炼学校现有德育工作的亮点,使之形成鲜明的学校德育特色。分阶段措施
第一阶段:(2012年9月-2013年8月)
(1)制定《以责任感培养促进初中年段学生主体性德育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并完成立项和宣传启动工作。初步构建年段育德工作框架体系,探索、实施各年级分层的德育教育活动。
(2)开展学科德育,落实廉洁教育、法制安全教育。(3)开展学生评价研究,初步建立规范的评价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和规范。
(4)建设温馨教室,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环境和绿色师生关系。(5)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关爱特殊学生,提高教与学的幸福感。
(6)挖掘关工小组与家长学校的资源,发挥他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第二阶段:(2013年9月-2014年8月)
(1)推进“责任感培养”课题的研究工作,适时调整方法和途径,各年级、班级有明确的系列活动,落实年级德育分目标。
(2)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谐校园、温馨教室的建设。
(3)完善并规范评价激励机制,进一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和健康的心理。(4)密切联系社区和家庭,整合德育资源,创建学校、社区、家庭相互联动,资源共享的合作教育氛围,创建区教育系统“五好”关工小组。(5)争创区行为规范示范校。
第三阶段:(2014年9月-2015年8月)
(1)完成“责任感培养”的课题结题工作,开展学校德育特色活动项目的总结工作,各项德育工作有序推进。
(2)初步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年段框架体系,提升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负责的责任感。学生品德规范、身心健康、学习动力等方面有进步。
(3)形成学校家长学校的校本课程,争创区级优秀家长学校。(4)争创区安全文明校园、绿色校园。
第四部分、素质教育保障
(一)、党组织与建设
引领学校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建设是学校党支部的工作重心和落脚点,也是学校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上海城市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学校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对一所学校的健康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学校党支部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需要党员提高自身素养,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总目标:
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的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党支部的建设,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岗位、体现“三高”为宗旨,在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的过程中,深化党内民主,全面推进党务公开强化支部的战斗力和党员的内趋力,发挥党支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积极作用,体现党员在推动学校发展中的先进性;加强党支部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凝聚广大教工,建设和谐校园;党建带团建,发挥青年教师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2、分阶段措施
第一阶段:(2012年9月-2013年8月)
(1)开展中心组的学习活动,落实党员的“三会一课”,重点是党十八大会议精神、师德规范以及教育理论等,提高干部、党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干部、党员的执行力。
(2)落实“三风”建设责任制,加强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廉洁从政、廉洁从教、廉洁从业教育活动。
(3)加强学校重大工作调研,充分了解群众意愿。贯彻党员“三先”,发挥支部在参与学校重大事项决策时的政治核心作用。
(4)健全党务、校务、政务公开机制,增强学校管理的透明度。
(5)加强党员队伍现状分析和干部管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在本职岗位上体现“三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发展工作有实效。(6)指导新一届工会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加强对团组织、少先队工作的指导。(7)组织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双结对”活动的效果。 第二阶段:(2013年9月-2014年8月)
(1)继续开展干部、党员的学习教育活动,探索新的学习形式,提高教育活动效果。
(2)继续落实民主集中制,执行重大事项决策、党内“三先”等制度,确保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继续推进党务、校务、政务公开,保障党员、教工民主权利,维护学生利益。
(3)继续开展“三风”建设,完善制度,落实责任,以党风促政风、行风。强化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推进师德建设工作。
(4)做好支部的换届改选工作。加强党员、干部管理,继续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支部的测评工作,完善测评方法。
(5)继续按照党员标准、培养考察对象的成熟度做好党员发展工作。(6)以工会为桥梁,组织教工的各项活动,关心教工的身心,凝心聚力推动学校工作。
第三阶段:(2014年9月-2015年8月)
(1)进一步加强干部、党员的学习教育活动,丰富形式,提高成效,加强针对性。(2)进一步落实民主集中制,执行重大事项决策、党内“三先”、“三公开”、教代会等制度,保障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3)进一步做好民主评议党员、支部的工作,结合测评结果分析不足,落实举措。
(4)进一步做好党员培养和党员发展工作。
(二)、师资与队伍
作为教育发展第一资源和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引路人,教师队伍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为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根据《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行动计划》《徐汇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徐汇区教育系统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升教师发展,特制定长桥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行动计划,并将积极投入实践过程。
1、目标:
以全体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主线,以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夯实教师业务能力为抓手,努力形成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营造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生态环境,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其中高级教师比例上升至2015年底的17%,在职硕士学历比例上升至2015年底的10%。
2、措施:
(1)强化育人为本理念,将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地位,完善师德建设内涵,提升教师职业理想、转变教育观念、践行赞赏理念、提高育人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引导教师做“业务精良、师德高尚、行为示范、创新进取”的教育工作者,努力成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优秀领路人”。
(2)完善教师培训模式,满足教师个性化的终身学习需求的全员培训模式;变革教师教育方式,构建基于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以行动研究为载体、“研训一体化”的校本研修模式;重视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班主任队伍的培养,搭建多层级的发展平台。
(3)优化队伍专业结构,努力完成高一层次学历指标任务;加强教育科研,发挥科研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中的作用。分阶段措施
第一阶段:(2012年9月——2013年8月)
(1)以提升教师育德能力为核心,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师德内涵建设,营造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绿色师生关系。(2)通过区级层面“1+7项目”子课题《以深化主题式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的推进为抓手,加强教研组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展开全员的主题研修活动。
(3)以教师个性化需求为导向,对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统筹班主任工作室和政教处的班主任培训,推进德育队伍建设。
(4)以校园学术节、“三奖”评选、校级教学能手及教学新秀、师德优秀及标兵评选等为契机,结合日常视导,提炼育人经验,激励“比学赶超”。(5)以学习型工会组织建设等为载体,开展“赏心悦读”活动,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第二阶段:(2013年9月——2014年8月)
(1)持续关注教师十二五培训课程研修,确保全员培训项目顺利推进。(2)进一步强化师德建设,开发以案例分析和讨论为主要形式的“师德与育德能力培训”专题课程。
(3)进一步完善分类、分层、分岗培训体系,开展岗位实务、项目实践、主题交流、案例分析为主要内容的培训项目,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形成教师梯队。(4)借助专家资源建立多形式、多层面的校本研修校际协作联合体,注重夯实教师的学科专业基础、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培养一部分有一定影响力的、有教学特色的教师。
(5)开展班主任工作室的研修交流活动,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6)进一步完善“赏心阅读”、“三奖”评选、校园学术节、校本研修等活动载体,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建设。
第三阶段:(2014年9月——2015年8月)
(1)持续关注教师十二五培训课程研修,确保全员培训项目顺利完成。(2)进一步完善师德评价体系,努力将师德建设工作贯穿于教师教育和管理的全过程。
(3)进一步完善培训内容、健全考核与评价,推进各层次教师队伍发展,总结成功经验,形成一部分有质量的培训项目。
(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形成优秀青年班主任群体,争取获得区级“育人奖”。(5)积极开展各层次展示与交流,进一步开发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载体,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争取改进创新,为营造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三)、后勤与服务
学校工作的有序推进,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后勤服务与支持,需要两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来保障。
1、总目标:
坚持以服务育人为宗旨,增强两处人员“服务师生、支持一线”的意识和能力,使两处人员积极、主动地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自身服务质量,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
2、措施:
(1)加强财产和财务管理,做到帐物、帐账相符。(2)落实校园安全生产,美化校园育人环境。分阶段措施:
第一阶段:(2012年9月-2013年8月):(1)完成学校国有资产的分类整理、编码工作。
(2)加强对学校财务的管理,按照要求做好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的工作。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操作环节。
(3)抓好卫生工作。做好学生传染病预防工、体质健康检查和数据统计工作。(4)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管理,坚持每月食堂管理例会制,提高伙食质量。(5)落实安全管理,加大检查力度,完善消防、技防设备,保障校园安全。(6)加强对学校绿化的管理,初步达成花园单位标准。 第二阶段:(2013年9月-2014年8月)
(1)总结预算编制、细化、执行中的不足,做好新的的预算工作。(2)继续做好财务管理,规范经费合理使用。
(3)抓好财产管理,完善财产管理体系和责任制度,在完善室卡的基础上试行教师个人卡。
(4)抓好安全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实行安全责任制。
(5)对绿化品种、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争创区级花园单位。
第三阶段:(2014年9月-2015年8月)(1)进一步做好预算编制、执行工作。
(2)继续抓好财务管理、财产管理,完善相关制度。(3)落实校园安全、卫生、食堂等工作。(4)持续做好绿化维护工作。
(四)、保障与评估
1、成立“长桥中学素质教育实验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组成。
学校领导对分管工作开展定期回顾和研讨,提高管理团队的能力。 强化年级组长负责制,明确年级组长是年级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协调年级教育教学、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的责任。
2、学期初召开“素质教育创建工作专题会议”,学期末开展创建工作实施评估,建立问责追究制度,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3、建立适切而又明确的教师评价制度,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完善教师绩效工资方案,使之更具激励和导向性。设立“素质教育创建工作专项奖励”,对创建工作中如在课程研究、教研科研学校重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团队和个人进行奖励。
第四篇:最新教务处三年发展规划
教务处三年发展规划
为了把二小学创建成我县特色学校,教务处充分分析学校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制定2021—2023年三年发展规划,作为今后三年的发展蓝图,认真实施。
教师概况:
学校现有教师83人,其中高级教师9人,县名教师3人,市教坛新秀1人,市学科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11人,县教坛新秀(中坚)22人,县教坛新苗2人,县学科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12人。我校教师爱岗敬业、善思创新、力争上游。老教师工作经验丰富,乐于奉献,工作扎实;中青年教师干劲足,思维新,不甘落后,成效显著。教师之间也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在工作中初步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但是,学校骨干教师发挥的辐射作用还不大,教师之间团队合作的意识还不够强,部分学科教师苦于没有专家的引领,没有同伴的互助,仅靠自己的不断摸索前进,步伐比较小。在教育改革快速发展的今天,学校也在为教师搭建各种平台,帮助教师快速成长。
奋斗目标:
实施精准教学,提升教育质量。以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聚焦课堂,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研、科研和教学管理,在课堂实践中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关注学校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创新思维等能力。促使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努力稳住上游水平且做到稳中有进。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扎扎实实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努力形成实验小学教研组的和谐发展团队精神——脚踏实地、乐于奉献、永不言弃、追求卓越。促进学校各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研、科研和教学管理,进一步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学习、专业服务和专业研究,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到2022年争取各学科县级名师有所增加,各级骨干教师的比例有显著增加,努力实现名师由精英到大众化的转变。
到2023年要把教务处打造成一个有较强的战斗力、有较强的凝聚力、有较强的执行力的优秀团队,争取使教务办成为我校的示范性窗口。
校本课程体系基本成形。协助校长把学校建设成一所有特色的学校,一所有品位的学校,一所有影响力的学校,一所更多优秀学生向往的学校。
工作目标:
1.优化常规管理,抓好教学过程监控,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管理规范性。
(1)完善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常规制度》,贯彻落实任课教师对学生形成性评价的管理体制。
(2)结合学校的实际,建立《实验小学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强化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考核,做好学业质量数据的精准分析,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注重个别辅导特别关注后20%学生比例等关键指标,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精准改进行动。,加强后百分之二十的监控,提高四科合格率。
(3)优化备课指导。定期进行自我诊断与改进,形成良好工作常态和运行机制。强化备上一致,课堂做到“一课一案”,即上课内容与备课内容一致,课堂内容与上课课件一致。根据我校教学实际,备课时,还要有分层次的教学意识,即备学生的意识;另外,备课要整合教学资源,要把学科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起来,积极鼓励、倡导教师利用多媒体完成教学设计,做到资源共享。
(4)优化作业管理。作业标准细化,学生完成量、教师批改量都细化,最后提高“质”。注重及时批改,注重面批面改。统一批改标准,做到正确率(A+)和书写质量(5星)双向评价,鼓励教师在批语中给予学生鼓励和关爱,用批语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5)进一步加强音、体、美教育工作,加强对音、体、美教师专业水平的培养,加强对音、体、美课堂教学的监督管理。
2.重科研提水平,加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管理与培养,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质量。
分工作目标
起始目标(第一年):校级骨干教师人人有课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论文评比活动。进一步加强常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关注教师的随堂课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及个别辅导的有效性.骨干教师教学质量在校名列前茅,达到学区上等水平。努力实现四科教学质量均衡,各科教学质量整体水平接近县上等水平,各年级各班平均分差距在5分以内。探讨和制定各学科相应的拓展型课程的学习内容。
递进目标(第二年):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使教师们学会合作,学会分享,更好的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关注随堂课的质量,帮助青年教师寻找困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整体水平到学区上等水平,力求各年级各班平均分差距在4分以内。切实开展教师结对活动,促进教师间的和谐发展,业务能力的互补和提高。
达成目标(第三年):总结过去的工作,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与其他学校教师互动,学经验,促行动。加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管理与培养,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比赛。各学科教学质量整体水平达到上等水平,做到稳中有进。
主要措施:
(一)抓好教学常规
1.优化教学常规管理。教务办切实提高教学管理的实效,对各学科进行教学质量指标跟踪管理要具体量化,考核具有可操作性。在完成具体量化的基础上,我们要求每位教师都应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总目标下,制订出自己任教学科的质量发展目标。
(1)备课、上课:
未满6年教龄教师要求手写备详案,教龄满6年以上12年以下的教师详案不少于课时的50%,其余部分可选择手写简案或电子教案,12年以上可电子备课。无论是详备,书案还是电子备课,都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体现“学为中心”,突出学习活动设计,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2)作业布置批改:
在作业布置上,教务处要求精心设计作业,严格贯彻“减负”精神,积极整合学科作业资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达到切实减轻作业量的目的。在作业的批阅上,教务处要求保证质量,不准马虎草率。对作业中的错误和问题作出明确标记。每次都应有评定等次(A+、A、B),书写质量(5星和非5星)签署批改日期,不准抽象地写“阅”或“查”。
(3)辅导:针对各层次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生,辅导要有效。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
(1)校本培训形成联动。继续加强调研力度,使教师教育教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成为教师讨论的热点,坚持学校组织培训和自主参与省平台培训有机结合。开展重自主,讲实效的校本培训,要求教师每学年至少上交一份精心设计的教案,上一堂观摩课,参加一次论坛,点评一节功课,撰写一篇教学论文等。
(2)打造校本研训特色。深化校本研训工作,打造校本研训示范校。加强对各教研组的校本研训工作的管理与指导;进一步完善、规范校本研训博客建设。
(3)固定教研组活动时间,定时、定点、定主题内容开展教研活动,并且为教师合理安排时间,让教师有更多时间思考。学校将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将教师的一人一课活动与“互联网+”活动结合起来,不折不扣地将“互联网+”活动进行到底。希望借助这个大平台,可以帮助教师快速成长。
(三)强化书香墨韵,提升阅读品质
(1)大力推动学校“全科阅读”。全科阅读,全面渗透。围绕学科本体性知识,拓展知识结构,增强知识联系,把学科相关阅读内容纳入教学任务,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①进一步推进阅读拓展课,确保阅读时间。一是在课程计划内每周至少开设一节阅读课,探索并构建读物推荐课、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等基本课型;二是继续实行阅读走班课,一个教师备一课上五班,改变课堂结构,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丰富课堂知识结构和文化内涵。
②建立多层次阅读共同体:一是建立家校共同体,制定家校阅读计划,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开展亲子共读。二是建立师生阅读共同体,鼓励师生共读共享共写共成长。
三是建立班级阅读共同体,资源共享、成果共享。
(2)稳步推进“经典诵读考级”。
①考核内容:依据《实验小学经典诵读考级方案(试行)》推荐的诗、词、曲、古文,作为学生经典诗词诵读考级的内容,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吟读背诵。学校组织考级小组每学期对学生背诵情况进行考核认定,根据学生背诵的数量和质量评定出相应的等级。
②考核形式:为了减轻教师的压力每次测评推荐优秀学生作为“经典诗词小考官”,每学期由学校统一授予“经典诵读小考官”称号,并发给考官证。为了激励学生,“经典诵读小考官”一学期推荐一次。
(四)、重师徒结对,促课程建设。
师徒结对共同发展。实施“一年入门,三年成型,五年成才”的系列培训模式,为青年教师成才创造条件。完善岗位设置中全面师徒结对制度,制订师徒结对计划,完成师徒共同成长目标。师徒之间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研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促进新老教师素质的共同提高。
通过学校课题的引领与带动,突出骨干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对青年教师的指导要细致,骨干教师要多听结对教师的随堂课,加强教法的指导,教学有效性的指导。发挥骨干教师和有经验教师的作用,尽量安排同一年级组的教师以结对的形式,互帮互助,努力提高教师们的教学能力,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创设条件。
(五)探求“有效教学”,提升办学质量。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能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没有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就谈不上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升学率的提升也是空话。总之,课堂教学是学校的命脉之所在,一切教育方法的改革,最终必须落在课堂上,这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
1.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观念,强化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体现师生的和谐互动。要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为主动参与;变单纯传授知识为智能并重。教师变讲为诱、为启,学生变学为思、为行。以学定教,创造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课。
2.着力打造精品课堂,全面提升教学效率。
学校核心的发展是内涵式发展。而内涵式核心的发展,是教师的发展。而教师的发展,是课堂质量的提升。关键途径是打造精品课堂。学校要全力实施打造精品课的工程,要想尽一切办法、措施,多出精品课,努力在三年内课堂教学结构有大改变,教学质量有大提升,核心竞争力有大提升。措施是:
(1)为教师提供优质资源,激活教师打造精品课的意识。方法为:推出一批优秀教师课堂案例供大家学习;供大家观摩。在学习别人的课例后,要撰写心得体会。
(2)教研组要积极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如“同课异构”法、“同课持续改进法”,比较、切磋、打磨,达到课堂最优化。
(3)鼓励教师课前反思,做好充分准备,既写教案又写学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督促教师课中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善于掌控学情,教学行为符合规律;倡导课后反思,发现新的教学契机,为以后改进提供方向。
(4)学科带头人、教务处、校领导要推门听课,及时了解最真实的课堂情况,通过研究、分析、诊断,提出优化建议。
(5)
跳出课堂看课堂,鼓励教师读书看报,丰富人生、丰富情感、磨炼意志,提高自我综合能力。
(6)
逐步建立并完善校园网络,上传资源,进行资源共享。
第五篇:2017年教务处三年发展规划
2017年教务处三年发展规划
发展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以制度建设为规范管理的基础,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提升质量的重要手段,以师资队伍建设和教科研为可持续发展的双翼。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适应课改要求的教师队伍。
一.继续积极推行课堂常规化管理,让常规管理成为真实反映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标杆。
①.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全面量化。从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使教师责任进一步明确,工作进一步细化,通过考核制度的实施,保障教师教学行为更规范,更科学,更系统。
②让教师学年有规划,学期有目标,对知识点有科学完备的梳理,对学情有正确的把握。教案创新化,集体备课常规化,课外指导系统化,授课讲练精致化,校本教研正规化。“精细”“有效”是教学的总体目标。
③.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外,开设阅读课,经典诵读课,书法课,性健康课,手工课等,重视并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优势和潜能。让学生在学校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二、继续完善我校的“三维十度”课堂评价体系和“三环节六我”和谐新课堂模式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将“三环节六我”设计成一节课的三个环节,或形成三种专题课模式,即:预习课、释疑课、复习课。”的课堂常模。教务处先从形式上入手,要求每个教师组建并培训学习小组,布置并指导学生的前置学习,按照检查预习→出示学习目标→布置自学→检查自学→指导学习→当堂检测的环节授课,“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授课时间不得超过十分钟。通过不断磨合和创新,形成符合课改要求,适应时代发展的校本特色的课堂常模。
完善“三维十度”评价体系,即从学生学习、教师引导、课堂文化三个维度去观察评价一节课,三个维度下又有十个具体观课评课的角度,即:预习程度、参与广度、学习效度、思维创新度、课程标准转化度、情感价值体现度、导学巧妙度、目标达成度、师生融洽度、综合能力发展度。通过评价体系指导教师听评课。
三、加强教育信息化远程网络教学
全面贯彻落实市区教育局相关精神,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以教育信息化为手段,搭建全校远程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四种”模式(同步式、跟进式、选播式、提升式),在积极利用市、区教育局优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实时共享,带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四、加强远程网络教研和联片教研
依托市教育局远程网络平台开展好我校网络教研工作,提高全校教研水平。建立我校网络教研制度,结合区联片教研、一课一研工作,定期开展远程教研、远程同课异构、网上听课评课等活动,实现教研工作的远程化、网络化、常态化。同时,建立完善学科微信群、QQ群等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短、平、快的优点,和全区网络教研平台形成互补,促进学科教研的全面发展。
五、加强课题引领作用
以课堂教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进取精神,鼓励教研组带头,教师个人积极配合申领小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