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高中语文 2.5 中国现代诗二首教案(二)语文版1

时间:2019-05-12 22:31: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堂新坐标】高中语文 2.5 中国现代诗二首教案(二)语文版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堂新坐标】高中语文 2.5 中国现代诗二首教案(二)语文版1》。

第一篇:【课堂新坐标】高中语文 2.5 中国现代诗二首教案(二)语文版1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2.5 中国现代诗二首教案

(二)语文版必修1

雨 巷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情感目标: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并正确看待诗人的孤独和忧伤。3.能力目标:通过诵读、意象解读,增强对诗歌的分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感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1.营造情感氛围,感悟诗歌朦胧意境中所传达的细腻情感,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2.对诗歌中浸润了古典情怀和江南风韵的意象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入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欣赏歌曲《丁香花》,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意境。

听完歌曲,教师提问:这首歌中,紫色美丽的丁香花承载了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会承载这样的情感?(初步解读丁香花这个意象。)【答案预设】 丁香花承载了忧伤而缠绵的情感。丁香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

2.导入新课:也有这么一位诗人,用丁香花这个意象烘托出一位美丽多愁的姑娘,她走在寂寥而悠长的雨巷中,引出了诗中多情人的期待和惆怅,也为诗人赢得了“雨巷诗人”的美誉。让我们一起走进雨巷中,感受丁香般的芬芳,丁香般的忧愁。

二、品读入境

1.自由朗读诗歌,正音正词。

2.带着情感小声朗读,并用一句话写出自己的初读体验。3.请学生朗读,教师点评。4.欣赏乔榛的朗读录音。

三、赏析诗歌

1.《雨巷》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阅读初体验。知识讲解1: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这种艺术境界是由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

【答案预设】 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构成一种凄婉迷茫、朦胧动人,而又具有强烈暗示的意境。

2.我们对这首诗歌的这种感觉和体验是如何获得的? 知识讲解2:

(1)意象——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2)语言——形象生动,含蓄蕴藉,体现一种回环舒缓、迷离感伤的音乐美。3.作者为了能营造出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重要意象?

一共有6 个,主要有:油纸伞、雨巷、丁香。另外还有篱墙、“我”和姑娘。4.学生讨论:油纸伞、雨巷、丁香这些意象具有哪些特点和意义? 小组讨论,发言,教师评点。

这些意象朦胧、感伤。诗歌从物象的选择,到物象的颜色状态以及赋予的情感都流露出一种朦胧的哀怨。

(1)油纸伞。这件真实的雨具,在特殊环境下会构成更典型的意象。雨打油伞的意境是朦胧迷离的。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销魂的形象,会因为这小小的道具更显得绝尘飘逸、幽缈迷离,更有一种淡淡的感伤梦境一般弥散开来。

(2)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 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雨打房檐,滴滴答答,湿漉漉的小径,人迹稀疏,平添几分凄清伤感。小巷绵延,看不到尽头,而两旁高墙堆砌,日久斑驳,置身其间免不了要愁肠百转。

(3)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丁香何以寄愁,我们在之前已分析过,而本诗中诗人是化用古典诗词“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李商隐《代赠》)、“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中的“丁香”形象。

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5.诗中的“丁香姑娘”和“我”又是怎样的形象?

明确:(1)丁香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美丽高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哀怨彷徨)

(1)《雨巷》的音节特色——舒缓悠扬。

①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②单字顿都设置在诗行的行首。韵律诗停顿时需基本一致,而诗行间停顿稍长,节与节之间停顿更长,《雨巷》单字顿放行首,一开始就拉长了这个字的韵尾,起着一种强调、舒缓的效果。

③复沓句式的妙用。以第三节为例“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第四节“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等连贯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特别是首尾两节互相呼应,起结复见,使诗歌节奏显得更整齐和谐,也加重了诗人彷徨和幻灭心境的表现力。

④词的重叠运用。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停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雨巷》在音节运用上又是灵动、变化而富有生命力的。

(2)诗歌的押韵。

《雨巷》共7 节,每节6 行,每行押“ang”2 到3 次,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的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这也是音节要舒缓悠扬的原因所在。诗歌的外在形式是要为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和内容而服务的。

(3)不但使用“ang”的韵尾、用音节的舒缓悠扬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而且在修辞上也使用了排比的手法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句是排比。这几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非常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表现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难以实现的惆怅。同时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幽深空蒙的意境。

(4)诗歌的用词。

《雨巷》在用词上也别具特色,用了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等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彷徨、芬芳、惆怅这些双声叠韵词本身就代表着音韵和节奏,把它们巧妙地放在诗行中,形成了精巧优美,舒缓涌动而又迷蒙空灵的意境。

四、延伸拓展

这首诗的美不仅在于它把握了时代性的精神苦闷,还在于它创造了舒缓迷蒙的内在旋律和音乐性,而其长久的生命力更在于它传达了一种对美的追忆和留恋这种人类共同的情结。同学们能否联系一下自己的阅读和欣赏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发言。

示例:李商隐的《锦瑟》中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段感情早已经

之琳就是一位“生命的玄思者”。他的诗,体现了由“主情”到“主智”的艺术转变。他的创作,比起同时代的其他诗人,更具有一种现代的心智,也更讲究艺术的克制、洗练,每每达到一种千锤百炼的结晶状况。

三、赏析诗歌

(一)朗读诗歌,说出自己的初读感受。(二)诗歌是如何表现“寂寞”这个主题的? 1.意象解读

《寂寞》中小孩子是一个什么形象?诗中“蝈蝈”“夜明表”等意象有何作用? 讨论交流:

小孩子是被“寂寞”贯穿一生的小人物的形象,是一个“寂寞”的载体。

“蝈蝈”“夜明表”等意象分别衬托了小时的寂寞、死时的寂寞。它们是主人公活着和死亡的见证和承担之物,诉说着生死皆寂寞的生命形态。

2.结构分析

《寂寞》这首诗篇幅短小,但结构却富有特点。你能说说其特点吗?这种结构是如何有力地表现主题的呢?

讨论交流:

本诗从内容结构上说,跳跃性非常大,乡下与城里、童年与成年、古老与现代、生与死,将时空高度概括组织到一起,概括了主人公一生的命运,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在宏大的背景下,一个小人物倍显寂寞,这种寂寞是地老天荒的。

从音节结构来说,每一行都是八个字,共八行,只有两节,后一节并非前一节的节奏,每一句也各不相同,它以童年/成年,童年/死亡的结构铺开,对称地变化出来,它衍化着,使“寂寞”笼罩我们,并且无所不在。

3.手法运用

怎样理解“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讨论交流:

以不休止的“夜明表”衬托出静态的死亡,死亡的寂静被加深。而“三小时”——一个如此准确的时间,它把“寂寞”逼近了,“寂寞”更清晰了,“寂寞”被放大,变成了宿命,让我们惊心动魄。

(三)深层探讨

1.“寂寞”历来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主题,但它们往往写的是成年人的寂寞或隐者的寂寞,而卞之琳的这首诗却从孩童时期来写“寂寞”,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寓意?

讨论交流:

诗人没有写成年人的寂寞,而是从孩童时开始写起,似乎这种古老的寂寞生来就伴随着人们。诗人写的是一种与生俱来,人们从小就“怕”,就想方设法逃避的“寂寞”。这样来

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

【期刊拔萃】

浅谈《雨巷》中的青春苦闷

黄 燕

《雨巷》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一经发表就广为传诵,成为戴望舒的代表作,戴望舒也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雨巷》的感情基调是忧愁、苦闷的,全诗反复咏叹的是凄婉、迷茫、彷徨等低沉的情绪,这是公认的。至于为什么如此低沉、苦闷,却是见仁见智。大体有以下几种代表性意见:一是抒发大革命失败后的苦闷、幻灭感;二是表达恋爱的忧愁;三是由于作者小时候得天花脸上落下了疤痕,从而养成了内向感伤的性格。不朽的作品,是不需要附带说明的,它自己就能最好地表达自己,说明自己。它有一种深刻、内在的力量,表达出一种超越具体时代,具体人、事局限的思想与情感。《雨巷》就写出了这种具有时代穿透力的思想情感。

《雨巷》抒发的情感,与其说是时代的苦闷,不如说是“青春的苦闷”,因为这种苦闷并不特别属于哪一个年代,而是一种广泛的青春体验。它也许与恋爱有关,但这个时期的恋爱也表现出独特而鲜明的心理特征。《雨巷》那种忧伤的情绪、浪漫的情调、彷徨的思想无不流露出诗人青年时代特有的人生状态与审美趣味。《雨巷》中也许有社会时代的投影,但首先是个人青春时代心灵状态的一种隐喻与象征,可以说《雨巷》是一首忧伤的青春奏鸣曲。

青春的一方面,是明媚、烂漫、生机勃勃,但是,不可否认,青春也是一生中内心最彷徨、最动荡、最苦闷、最孤寂的时期。青春是理想主义的时代,理想主义的背面是悲观主义;青春是浪漫主义的时代,但浪漫的对面是现实的藩篱;青春是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自我往往遇到人群的桎梏;青春是生命力贲张的时代,但张扬的生命力常常会遇到社会强大惯性的制约,所以,青春时代既是热情的又是忧伤的,既是追求的又是彷徨的,既是浪漫的又是孤寂的。

请看作者选择的意象:细雨、小巷。雨,一定不大,否则便喧嚣、淋漓;雨只是淅淅沥沥,像绵长的倾诉,天地只是一层干净的银灰色,清冷。小巷,窄窄的,阻隔了人群;青石板,带着一种不染纤尘的唯美。小巷悠长,为浪漫的遐思做好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准备。这样的意象,充满着孤独的暗示。其实每个人的青春都是无人陪伴的,所以,与青春有关的画面总显得孤独而落寞。孤独是孕育自我的土壤,没有孤独,就不会有觉醒,不会有成长。

如果说雨巷营造出了一种孤独寂寥之感,雨伞则突出了一个自我的天地。一把雨伞,在天地之间,隔出了一个小小的自我空间。外面是笼罩天地的雨幕,耳边是雨的滴答,是自己寂寥的跫音和自己心灵的声音。雨伞下的“我”是独立的,是思绪充实的,是不被扰动的,是寂寥背景下的一个充实的小世界。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成长的心灵,哪怕充满忧伤,但是他深深地沉入自我的内心,并对自己的忧伤玩味不已。

《雨巷》又是充满象征意味的。请看作者反复咏叹的“彷徨”。在这里,行走没有目的,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朦胧。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以下意象。

第一是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而是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避免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纸伞的迷蒙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和撑一伞风雨独立销魂的形象。

第二是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这里的雨巷,既可实指雨巷,江南阴沉的梅雨季节里湿漉漉的小巷子,两边是寂寞的人家,偶尔有人声和鸡鸣狗吠,间或有人匆匆而过,总之,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天地。我们也可以把雨巷虚化,这是一条追求之路吗?前面是什么地方?它通向康庄大道还是通向死胡同?人生之路不也这样?

第三是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因为丁香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在李璟和李商隐的诗中都有丁香这种意象。李璟词中有“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句子。全词是:“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摊破浣溪沙》)李商隐诗中也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句子。

第四是姑娘。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一个重要的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那么诗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什么?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缥缈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像梦一样来,又像梦一样地飘逝。

诗中另外的意象还有篱墙。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感到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除了以上几个意象外,《雨巷》还用了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如寂寥、愁怨、太息、凄婉、颓圮等,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而彷徨、芬芳、惆怅等双声叠韵词本身就代表着音韵和节奏,诗人把它们巧妙地放在诗行中,更形成了精巧优美,舒缓涌动而又迷

0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的流露——苦闷、迷惘、失望着,又憧憬期待着。这种心境不禁使人想到金克木先生所译的诗句——“那黄金的青春与希望,今在何方? 已如吹啸着的风,风去茫茫。” 诗歌虽是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流露,在所有文体中,最具私人性、个性化,但它必然会或多或少地打上时代、社会的烙印。戴望舒作为一位曾经追随过革命而世界观又尚未根本转变的知识分子,内心难免痛苦失望有幻灭感,思想上消沉,行动上彷徨。时代和个人的忧愁交织在一起,他写出《雨巷》这样的诗,也就顺理成章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雨巷》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在特定年代里的思想与情绪。

三、形式的音乐美

这首诗在形式上给人印象最突出的是它的音乐美,它节奏舒缓,音调和谐,为全诗平添一份凄婉迷蒙的意境。

全诗节奏舒缓悠扬。节奏舒缓悠扬与全诗的停顿分不开。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行虽然长短不

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几行,但诗句的停顿却很分明,很有规律。单字停顿一般设置在诗行的行首,诗行间停顿稍长,节与节之间停顿更长。《雨巷》单字停顿放在行首,一开始就拉长了这个字的声音,起着一种强调、舒缓的效果。诗行的停顿基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读起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此外,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而首尾两节,除“逢着”换“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美化了声律,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

这首诗音韵和谐悠扬。全诗每节第三、六行押韵,一韵到底,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而句中韵(ang韵)的运用,是戴望舒新诗写作中的一大创造。如开头和结尾的两节中,“彷徨”“长”“望”“香”“样”,都是同一韵母ang的字,而且又恰恰和韵脚“长”“巷”“娘”韵母相同,这些字被有意识地安排在诗行内部,构成句中韵,在诗中不断出现,一再重复,并与句尾韵相呼应,形成了鲜明的音乐效果。《雨巷》在用词上也别具特色,“雨巷”“悠长”“姑娘”“芬芳”“惆怅”等词在韵脚中一再重复,传达出一种流动着的情绪,一种低回而迷茫的感觉,构成了一种回荡往返、摄人心魄的音乐旋律。

四、新颖的象征美

戴望舒早期的创作明显地接受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诗人以鲜明可感的意象表现内心深处的意识,抒写的既不怪诞晦涩,也不过分袒露直白,而是似暗似明,迷离恍惚,具有一种朦胧美,在多层面中蕴含着更深的真实内蕴。诗歌的创作意图没有说穿,也没有点透,让人看得懂却充满朦胧的意味,使人在虚实相生的感觉中思索,拥有无穷的回味。这首诗在象征手法的运用上有以下特点:

1.立意的象征美。这首诗表面上描绘的是“打着油纸伞”,静静地走过“寂寥而又悠长

213-

第二篇:【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2.6 中国当代诗二首教案 语文版必修1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2.6 中国当代诗二首教案 语

文版必修1

我遥望„„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曾卓的简历,体悟诗人的情感。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吟诵、感悟和理解的能力,感悟诗歌的思想情感,学会诗歌鉴赏方法。

情感目标:要珍惜年华、珍爱人生,要加倍努力,成就事业,充实人生。

二、教学重点

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和作品内涵,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对诗中意象的理解和把握;展开想象,对诗歌进行补白。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优秀的诗人很多。同学们都知道唐诗宋词,殊不知中国的现当代诗歌也是璀璨夺目的。下面先为大家朗诵一首我自己比较喜爱的一位当代诗人的诗《悬崖边上的树》。

这位诗人便是曾卓,我们今天要一起来赏析他晚年写的一首诗:《我遥望„„》。

二、听读课文,把握意象,体会情感 1.请大家轻轻地自由吟诵这首诗。

2.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诵这首诗。(老师在朗读节奏、快慢等方面稍加指导。)3.听配乐朗诵。(同时要想象诗的画面之美。)明确:诗者,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为了抒发内心的某种情感,诗人就从周围的人、事、景、物中选择对象。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其中。融注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便是意象。解读诗歌应从捕捉、品味意象开始,来还原、丰富这份情感。

4.请同学们再次自由吟诵这首诗,把握意象,体会情感,并在头脑中勾画出诗歌所展示的画面,借助勾勒出的画面品读诗歌所传达的情感。

学生思考回答,师生互相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适时抓住诗歌中的几个意象引导学生赏析。如:怎么理解诗中两个重要的意象——“港口”“故乡”?为什么诗人在“港口”前面使用了“异国”的字眼?为什么“故乡”会“迷失在烟雾中”呢?第一节中的“偶尔抬头”和第二节中的“有时回头”,字面上只有细微的差别,但包含的内在情感一样吗?

5.教师小结:

把握意象,领悟和品析诗歌情感。

意象:饱含着诗人情感意蕴的形象,“意”指诗人的情感意蕴,“象”指物象和事象。明确:把握诗歌塑造的意象,就能把握诗人所抒发的感情;理解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体味诗中的相关哲理,就能对诗歌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诗歌作出合乎情理的鉴赏。

三、联想想象,填充空白

1.大家看课文,诗人写这首诗时大概多大?

作此诗时,诗人已是将近六旬的老人了,回首往事,年少的幻想、青春的激情、中年的坎坷,一齐涌上心头。诗人以“回忆”的视角扫描颇不平坦的一生,应该有许多画面可以描写,但他却不着一字。从第一节到第二节几十年的跨度,诗人只用“抬头”与“回头”、“港口”与“故乡”的对比来表现,而一生的历史、人生的意义等,却全部留给读者去补充想象。这便是我们所讲的“空白艺术”。

2.拓展延伸

“空白艺术”在许多艺术领域中都有运用。国画中有“计白当黑”之法,如齐白石有一幅虾戏画:一张白纸的中央,寥寥几只虾,周围无他物,然而虾以实出,水以虚生,使人觉得满纸溢水,烟波无限,给人留下不尽的想象。我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这种现象,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实写作者和童子的对话。而诗人“问”的内容省去,隐者是什么样子也没有介绍,但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来补充。使用省略。留下空白是诗的基本特点。将空白留给读者,让读者有更大的想象空间,这就是空白艺术,它在文学作品中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空白是一种美,它给鉴赏留下了再创造的可能。在诗歌鉴赏中,鉴赏者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对诗歌的空白进行补充,体味诗人写诗时的心境、情感,发掘诗歌的意境。

3.诗人用短短的八行诗将年轻到年老的几十年岁月组接在一起,中间用了“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来上下贯通,那么这几十年是如何过来的?经历了怎样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诗人又如何来抗御这些“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呢?诗中没有交代,一笔带过。

4.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模仿诗歌的笔调,写两三行文字,填补作者在诗中省略后所造成的空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给出例子: 我猜想——

他曾经有诗歌一样纯美的童年理想,想用心灵酿造诗歌的蜜浆;

二、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启发思考,合作探究。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的一条冰冷的铁轨上,静静地躺着一个天才的诗人,在他身上是打开的《圣经》,远方,火车呼啸而来,这位用自己孤独的生命为他谱写了最后一首涅槃的诗歌。正如历史上许多同样的悲剧一样,诗人也因此而神圣,而让后人永远景仰。他的名字叫海子。今天让我们大家一同欣赏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二、诵读诗歌 1.老师配乐范读。

2.再请全班男女生分别朗读一下这首诗,看谁读得更有感情;以两大组为单位分别朗读,注意朗读评价。

3.下面请同学们将这首诗默读一遍,一边品读,一边思考一个问题:透过这首诗你觉得生活中的海子可能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整体感知

1.先小组交流,然后指明回答透过这首诗,你看到的海子是怎样的一个诗人,并且在诗中找出依据来。

2.介绍海子其人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同学们把自己心中的海子和真实的海子作个比较。相关链接: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出生在安徽省一个贫穷封闭的小山村。小时候在饥饿和半饥饿的环境下度过了天真无邪的童年。他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家里入不敷出。小的时候,一边上学还得一边回来干农活挣工分。1979年考上北大时,30元钱的学费也是父母东拼西凑来的。大学毕业后,海子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第一个月90元的工资,他寄了60元回家”。1988年,孝顺的海子把妈妈接到北京昌平生活了一段时间,临别前,海子递上300元钱,让妈妈回去买些自己喜欢吃的、用的东西。1989年初,海子回了趟安徽,可是他的家乡依旧是那么封闭而贫穷。在家里,他的农民父亲甚至有点儿不敢跟他说话,他的家人谁也不能理解他的思想和写作。他从小就为不能摆脱封闭而贫穷的环境伤透了心。

海子上大学之前一直生活在偏远的农村,他对乡村的风光总是怀着无比的激情。上大学后,从农村来到了北京这所现代化的大都市,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他很不适应,时常感到痛苦、寂寞和惆怅。他对现代文明生活的排斥,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这种偏颇使他很少与人交往。最后连他的女朋友也离他而去。海子生前的好友诗人西川回忆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现代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歌,表面上看似明丽,透过诗歌,我们看到了诗人海子是用心灵在歌唱,他一直都在渴望倾听远离尘嚣的美丽回音,但这一切与世俗纷纭的生活相隔遥远,他甚至一生都在试图摆脱尘世的羁绊与牵累。诗文如下: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首诗的节奏清新、明快,情感淳朴、欢快。诗人真诚善良,愿每个人都能“在尘世获得幸福”,抒情自然而又真挚。

二、诗歌的表象:诗人要“做一个幸福的人”与“幸福”的祝愿

诗人海子理解的幸福是什么?他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给我们作了诠释。诗歌一开始,给我们展示了一幅诗人理想中的“幸福”图景: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中描绘了诗人海子向往的幸福生活是平凡人简单的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自由、闲散的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清静、温暖、独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体现了海子对生活的珍爱,对自然的热爱。诗人海子满怀着“幸福”,他并不想独享,他要“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向亲人们告之“我的幸福”,并且还要对亲人、对所有人的祝愿,要他们分享自己的快乐与幸福,祝愿他们也幸福。即便是陌生人,他都会真诚地祝愿他“在尘世获得幸福”,甚至不忘给无生命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取个温暖的名字”,所有这些,都能让我们体会到海子心中那充溢的幸福、诗人的博大爱心和真诚良知。诗人在诗的最后写道:“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明诗人已下定决心摒弃生活中的烦扰和沉重,他要发现、展示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因为,只要面对生活中的美好,就能心胸开阔、感情欢悦、充满幸福,尘世生活的幸福也会感动每一个人。

我们吟咏、品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歌,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诗人海子的激动、欢愉、轻快、幸福的感情无不流露在诗的字里行间。

三、诗歌的背后:诗人“幸福”的悲哀

“幸福”本来是一种经过自己体验后的感觉,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协调,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尽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里行间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从诗的起句开始,加了“从明天起”的时间限定语,意味着今天的不可能性。诗人海子的幸福是“从明天起”,而不是过去、现在,更不可能是此刻所拥有的,说明海子今天的生活并不幸福,他要把自己的幸福寄希望于“明天”,而且是要从“明天”才开始行动,这就为整

隐藏着一个孤独的灵魂的呐喊、挣扎,在这个“做一个幸福的人”所向往的“春暖花开”的季节,有“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长久地沉眠„„1989年3月26日黄昏,海子在山海关至龙家营之间的一段火车慢行道上卧轨自杀,自杀时他身边带有4本书:《新〈旧约全书〉》,梭罗的《瓦尔登湖》,海雅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他在衣服口袋里留下的遗书中写道:“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一个孤独、徘徊、寂寥、憔悴、悲伤而绝望的诗人,带着对诗的王国的眷恋走向了生命的尽头,他用尽了整个灵魂诠释着“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市蜃楼般的浪漫和理想,在大海上,海子找到了他的理想之乡、浪漫之乡和安魂之乡。海子在尘世中没有找到他的幸福,他认为死亡可以成全他所要的幸福。

四、结语

海子给我们太多的美丽遐思。尘世平凡人的幸福,更多的是人们对现实中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价值的一种肯定与满足,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这是被世俗所理解和认可的。而诗人海子“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更多的是对自己诗歌理想的一种坚守与宣告,是精神上的。从海子的祝福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质朴的善良与真诚,感受到他质朴下的清高与孤傲,理想与现实对抗的痛苦;在尘世获得幸福的憧憬只存在诗人一时的想象中,像“闪电”般短暂。海子把祝福更多地留给世人,而自己不愿找到尘世的幸福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诗人海子理想中的家园,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也许是诗人海子自身对世俗生活的偏执理解和刻意排斥,他长久地感受到孤独与冷漠,尽管他在诗中反复抒写“幸福”“祝福”,慷慨地撒播温情,但事实上,诗人内心孤独依旧、悲凉依旧、痛苦依旧,根本不能获得“幸福”。

(选自《文教资料》,2011年18期)

第三篇: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二首》导学案语文必修

《中国现代诗二首》导学案

晨读广场 名句积累

珍惜

人的一生,是很短的,短暂的岁月要求我好好领会生活的进程。(高尔基《夏天》)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戏剧集》

没有一个人能够制造那么一口钟,来为我们敲回已经逝去的时光。——狄更斯《圣诞故事集》

我们不可能在晚秋时节还会找到我们在春天和夏天错过了的鲜艳花儿。——巴尔扎克《卡迪央王妃的秘密》

没有任何脂粉可以挽救容颜的凋残。——罗曼•罗兰《母与子》

我们若是生活,就该为自己建造一种充满感受、思索和行动的时钟,用它来传替这个枯燥、单调、以愁闷来扼杀心灵,带有责备意味和冷冷地滴答着的时钟。——高尔基《时钟》

日子像念珠一般,一天接着一天滑过去,串成周,串成月。——高尔基《母亲》

我们计算着每一寸逝去的光阴;我们跟它们分离时所感到的痛苦和悲伤,就跟一个守财奴在眼睁睁地瞧着他的积蓄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给强盗拿走而没法阻止时所感到的一样。——马克•吐温《神秘的陌生人》

【抚摸经典】

裴迪书斋望月

钱起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作者】

钱起(722—780),字仲文,吴兴(今浙江省湖州一带)人。玄宗天宝十年(751)进士,历任校书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有《钱考功集》。

/ 14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诗人由领略、欣赏美好的月光,渐渐陷入了沉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面对这样的月色,将会惹动多少人的愁思呢?最后两句以问句作结,留待读者去揣摩、思考,显得意味深长。

全诗意境清新,状物入妙。在咏物诗中,堪称佳作。

【一家之言】

师生之间不存在什么“恩”

作者:吴非

学生寄贺卡来,依着旧例,说了些美好的话,我理解他们的一片真心,但是对他们花费精力来表达心意感到没有必要。我一向认为,中国人逢场作戏地说点恭维话,即使是种客套,也是为图个吉利,于人于己,都说得过去。不在意别人是否领情,只怕礼数不到,这是一种谨慎的为人,无可厚非。但也因此就有了令人不堪的繁文缛节,让人感到活得真累。比如这送贺卡,纯粹已经是个形式,况且贺卡上面印的那些祝辞,也免不了一片虚情假意,教师节那天,刚入学十天的学生送来贺卡,上面写的竟也是“师恩难忘”。

这样说会不会伤及孩子?是不是言重了?我想,总得说一说了。我们中国,许多不错的事最终被弄成陋俗滥俗,往往也在于人们一团和气的熏染。其他不论,就说那个教师节,算个什么节日呢?有人说得好:节日是社会关注弱者的日子。未必没有道理。

我们中国的语言是做文章的语言。从懂事开始,便知纸上写的,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未必要画等号。比如,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就是一句让我这种教师吃不消的套话。旧时说“为父”,意指在感情上要像儿子对待父亲那样恭敬,并非含有经济上供养的意思。然而,如今做父亲的该有多累?接连好几年,每到秋季都听到有父亲为子女筹学费而活活累死的事。可见“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未必是什么幸运事,责任大矣哉。我尝过类似的苦头。现在有些青年判断能力差,他在我门下读书三年,没学到什么东西,却要事事问,加上“终生以师为父”,什么事都来请教一番,真的比请钟点工还要方便。有同事说,他每次抱病上课,都希望下课后能让他早点回家休息。然而下课铃响,总有些学生围住他提问,他认为这些学生很好学,也懂礼貌,每次问完后还会说一声谢谢。我的同事累得

/ 14 故而,我们得重新认识师生关系。其实,教师学生之间不存在什么“恩”。说“有恩”,无非是一方过多地付出而所入菲薄,做了一件世上的人不愿意做,乃至于学生的父母都无力做到的事,如救死扶伤之类。国民教育由国家投入,以启蒙昧,利在民族,教师受雇于国家,服务社会,用当今通俗之说,得由纳税人供养,按劳取酬,理顺了这层关系,就可以不去谈什么“恩”。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太在意那些赞辞的有或无,真或假了。

素材存盘

炙肘练笔

当代画家潘觐缋于上海艺专毕业后,回到家乡卖画为生。他在恶劣的环境下刻苦练画,常十几个小时不停地练。晚上他就在煤油灯下练画,还找到了治瞌睡的最好办法。每当夜间作画困意缠绕,难以自制时,他就把臂膀伸到灯罩上,滚烫的煤油灯玻璃罩发出“嗤”的一声。剧痛驱散了他的睡意,又提起精神继续作画。久而久之,他的左膀肘上留下几块黑色瘢痕。他刻苦学画作画,终获成功。他的鱼类画,风格特异,独树一帜,蜚声中外。

分析:学习既要讲究方法,也需要毅力。任何想投机取巧的人都不可能获得成功。

话题:刻苦

成功的法则

学习目标:

一、分析“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意义。

二、通过对抒情主人公“我”“雨巷”等意象特点的分析,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通过朗读来体味诗歌的语言特点。难点、重点:

一、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二、体会本诗的象征意义。阅读《雨巷》

一、第一层次的解读,解读文本。

(一)一读《雨巷》,体会:诗歌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美?是如何表现的?

(二)诗中都描绘了哪些意象(包括人物形象)?

明确:抒情主人公“我”;“丁香一样”的姑娘;雨巷;雨;篱墙;油纸伞。

(在诗中,这些意象形式上各自独立,但却使我们觉得形象之间有着某种特殊关系,共同具有某些东西。)

(三)补充情节,分析意象。1引导题:

(1)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2)抒情主人公“我”有着怎样的境遇?

/ 14

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1950年因病逝世。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明朗、沉挚。

(二)《雨巷》产生于一个怎样的时代呢?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种彷徨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

三、第三层次的解读——象征手法的运用。三读《雨巷》。

(一)根据前面对意象的分析,进一步思考:“丁香一样”的姑娘有何象征意义? 《雨巷》刻画了阴冷的绵绵细雨,刻画了悠长寂寥的雨巷。在这里,“雨巷”正是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的象征。诗人还刻画了一个满心哀怨惆怅彷徨、撑着油纸伞走过的姑娘。这“姑娘”正是诗人理想的象征。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雨巷》再现了当时一部分青年心灵深处的声音。我们分明可以看到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二)“雨巷”又有何象征意义?

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悠长狭窄而寂寥的江南“雨巷”的阴沉图景,这正是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的写照。

四、第四层次的解读——语言特点。四读《雨巷》。思考: 1在朗读中分析、品味诗歌语言的特点。

2注意重音、停顿、基调、语速,体会诗人情感。举例1:排比句式的运用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朗读指导:

我们感觉到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忧愁和无奈。读时语调应舒缓。抒情主人公在想象时,他一定是在仔细地观察那丁香一样的女子的清艳。“她/是有”这里应有一个心理上的停顿;“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颜色”“芬芳”“忧愁”要重读,并且反复的地方要读出变化,“丁香一样的/颜色”要读出惊异,“丁香一样的/芬芳”在语气上与上句构成递进,“丁香一样的/忧愁”要回落,读得低沉。“在雨中/哀怨”中应有一个视觉上的停顿,“哀怨”要重读。“哀怨/又/彷徨”句,“又”后停顿稍长,“彷徨”这个叠韵词,韵母发音要到位,读得深沉舒缓。“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上下句式连贯,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非常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表现诗人对美好理想的/ 14(3)死亡时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

二、阅读《古镇的梦》,讨论:

古镇的梦

卞之琳

古镇上有两种声音 一样的寂寥:

白天是算命锣,夜里是梆子。

敲不破别人的梦,做着梦似的 瞎子在街上走,一步又一步。

他知道哪一块石头低,哪一块石头高,哪一家姑娘有多大年纪。

敲沉了别人的梦,做着梦似的 更夫在街上走,一步又一步。

他知道哪一块石头低,哪一块石头高,哪一家门户关得最严密。

“三更了,你听哪,毛儿的爸爸,这小子吵得人睡不成觉,老在梦里哭,明天替他算算命?”

是深夜,又是清冷的下午: 敲梆的过桥,敲锣的又过桥,不断的是桥下流水的声音。

1古镇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2古镇上没有出现的人,应该是一个怎样的群体?有何特点?

三、比较《寂寞》《古镇的梦》这两首诗意境各有何特点。

(一)分析意象特点

1《寂寞》中小孩子是一个什么形象?诗中“蝈蝈“”夜明表”等意象有何作用?

2“梦”指什么?如何理解“做着梦似的”瞎子、更夫“敲不破别人的梦“”敲沉了别人的梦”? 3《古镇的梦》反复强调瞎子、更夫“在街上走,一步又一步。他知道哪一块石头低,哪一块石头高,哪一家姑娘有多大年纪(哪一家门户关得最严密),表现了什么? ”

/ 14 1“如今他死了三个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以不休止的“夜明表”衬托出静态的死亡,我们可以听到表针滴滴答答的走动声,死亡的寂静被加深。加倍写出了人生的寂寞,表现了诗人对命运不公的控诉。

2“不断的是桥下流水的声音。”封闭的沉寂的古镇中这一句更能让人感觉到古镇的“寂寥”,这里是继承了中国古代诗歌中以动写静的手法。

3“白天是算命锣,夜里是梆子”高度概括了白天黑夜一样“敲不破别人的梦“”敲沉了别人的梦”,表现古镇中的人寂寥、封闭、愚昧的特点。《寂寞》诗中也同样高度概括地表现了主人公一生的寂寞。课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一项是()

A.撑着(chēng)

颓圮(pǐ)

凄宛

色彩斑斓

B.巷道(xiàng)

悠长(yōu)

静默

惆怅而归

C.迷茫(méng)

篱墙(lí)

唉怨

碧波荡漾

D.潺潺(chán)

似的(sì)

彷徨

彳亍独行

【答案】D(A.宛-婉;B.巷道hàng;C.迷茫máng,唉-哀)

2.关于“意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艾青),是主客观融合的产物,是诗人通过感觉的想象而创造的一种具有强烈主观色彩、能为读者所感知的具象。

B.创造意象时,要尽量少用陈述语、推导语,而尽量多用意象语,即具有具象感、新颖感的语言。

C.写作诗歌要尽量避免通用意象,多用独创意象或非独创意象。

D.大景与宏伟的意象搭配,小景与渺小的意象搭配;乐景与甜美的意象映衬,哀景与忧伤的意象映衬。

【答案】C(“或非独创意象”)

3.对《雨巷》这首诗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的“雨巷”,狭窄破旧,阴暗潮湿,正是“风雨如磐”的社会的缩影。

B.诗中那个“我”,一腔愁绪,满腹哀怨,正是当时被环境憋得透不过气来,但又不断探索着、追求着的知识青年。

C.那梦幻般出现又幽灵一样地消逝的丁香姑娘,就是作者热切追求而实际上又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D.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迷惘感伤、绝望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答案】D

4.下列各项对于《寂寞》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首八行的诗歌,以瞬息的速度描绘了一个小人物从童年到死亡的静态而缓慢的一生,这样写不免有些肤浅。

B.“乡下小孩怕寂寞,枕头边养一只蝈蝈”,诗歌从孩童写起,似乎暗示着“寂寞”与生俱来。

C.长大后,日夜操劳,夜间也不得停歇,与夜明表时时为伴,依然是寂寞。最后是孤零零地去了,连生时的这份慰藉也不能带走。

D.从结构上说,跳跃性非常大,乡下与城里、童年与成年、古老与现代、生与死,将时空高度概括组织到一起,概括了主人公一生的命运,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1/ 14 舒缓涌动而又迷蒙空灵的意境。

8.你认为《雨巷》一诗的主旨是什么?

答:

【答案】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露。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2题。

赵丽宏

在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

网住大陆,也网住海洋……

幸好,那并不是真的,否则,我们只能在网里彷徨。

呵,在我清醒的视野里,大海,是那样的自由和宽广,任你遨游,任你飞翔!

网哟,它应掌握在我们手中,撒出去,为祖国收起宝藏!

9.诗歌的开篇,作者面对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织成的“巨大的网”,神思忽动,浮想联翩:由的“网”延伸到的“网”,由的“网”延伸

到的“网”。

【答案】眼前

视野外

实际

思想上

10.这篇文章通篇运用了的手法。“为祖国收起宝藏”在全诗末尾,起到了

的作用。

【答案】比喻(或象征)

升华主题(或卒章显志)

11.读到“我们只能在网里彷徨”这一诗句,你会有哪些联想?

答:

【答案】诗人不会无端地有这种关于“网”的感受,因为毕竟有过一段“我们只能在网里彷徨”的日子(人们很自然会联想到“文革”那场浩劫),而且是我们刚刚翻过去的那一页历史,所以他虽然没有一个字触及那段历史,但读者仍然可以从诗中探寻到这种有历史感的思考。在“地图”上看到的经线和纬线是有形的,而那段历史造成的“在网里彷徨”的生活却成了无形的存在,历史不会把它遗忘。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表达了自己对那段历史的感受。接下来诗人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要成为“网中奴隶”,而要从网中挣脱出来,享受自由并且要把网变成我们手中的工具,“为祖国收起宝藏”,联想自然且升华主题,“卒章显志”,不落俗套。

12.诗歌由“网”而起,又由“网”而落,首尾照应,但又不是简单重复。请简要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答:

【答案】这首诗的一大特点就是构思精巧。诗歌由“网”而起,又由“网”而落,首尾

3/ 14

第四篇:【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4.10 赤壁赋教案 语文版必修1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4.10 赤壁赋教案 语文版必

修1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赋的知识。

(2)理解并积累本课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和揣摩等方法理解、体悟和鉴赏经典语言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分析、理解、概括、综合,理清文脉,把握主旨,赏析诗人卓绝的手法。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人生坎坷、豁达乐观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培养分析理解能力,领会主旨和景、情、理交融的特色,赏析经典语言。

三、教学难点

了解主客问答在文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预习

(预习内容见【基础梳理】部分)

二、课堂教学(一)检查预习1.基础梳理。(略)2.文章段意。

第一段,描写月圆之夜,与客人泛舟江上,赏月、吟酒、诵诗,油然而生“羽化而登仙”的超然之乐。

第二段,由乐转悲,写作者饮酒放歌而引出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借客人之口,触景生情,感叹人事沧桑、生命苦短,不禁悲从中来。第四段,通过“苏子”的回答,阐释“变”与“不变”的哲理。第五段,写客人“喜而笑”,主客开怀畅饮,酒醉尽欢。

作者的感情变化可用“乐——悲——乐”来概括,由此看来,本赋是以感情变化为线索的。

本赋主旨和特色是学习的重点,将在分析理解的进程中完成。(二)导入新课

900多年前的一天,苏轼从监狱里走出来,被人押解着,远离亲眷,带着疲惫屈辱,带着累累伤痕,来到了当时偏僻、荒凉的黄州,来到了赤壁,展开了与赤壁的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完成了他精神上的涅槃,走向了思想上的成熟。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如是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赤壁赋》在一个深邃的月夜轰然奏响,横空出世!

(三)介绍赋

赋是一种文体。赋在汉代主要以铺张渲染为能事,排列许多怪异生辟的词汇,鸿篇巨制,繁缛富丽,叫大赋。后来出现一些抒情咏物的小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了大赋的排比句法,接受了骈文的影响,讲究对仗工整、字句整饬,叫骈赋。从唐代开始,科举考试中写赋,按照诗歌声律,不但严格要求对偶句式,而且限制用韵,规定平仄要配合、音调要谐和,叫律赋。宋代的散文大家欧阳修、苏轼等人写赋,有意打破这种声律字句的限制,使之如散文那样富于伸缩性,能够自由挥写,叫文赋。《赤壁赋》就是宋代文赋的一篇优秀代表作品,它是由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的带有韵脚的散文,却又饱含着浓浓的诗意。

(四)研读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

2.作者夜游赤壁,“羽化而登仙”的超然之乐从何而来? 【答案预设】 乐从夜游赤壁时所见之事中来。

景色:“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其特点是幽静朦胧、明亮洁雅、邈远深邃,如梦如幻,心旷神怡。

事件:偕客夜游,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友人相聚,畅饮美酒,吟诵诗文,迎风赏月,何其快乐。于是乎,“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自由、洒脱、飘逸、欢畅乃至陶醉之情油然而生,飘飘欲仙,超然物外。

作者在这一段先景后事再到情,景、事、情浑然一体。3.作者的感情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答案预设】 第二段先写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后写悲:客的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全段由乐到悲,营造出一种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这段承上启下,引出主客的对答。

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知识储备】

苏轼的赤壁

风飘飘,水飏飏,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沧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之处,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都督吗?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韬略,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了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明月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行动证实了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缅怀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赤壁赋》那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情怀。“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郁只为李后主吟唱。

苏东坡是关西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不朽诗情。赤壁因苏轼而光芒四射。赤壁,只属于苏轼。

烟雨任平生,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的风雨无阻,“烟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与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

往忽略了文章的背景和情感余韵。重读《赤壁赋》,我认为文章的情感脉络是贬抑之悲—暂得之喜—今昔的碰撞之悲—哲学超脱的无奈之喜。

先说“贬抑之悲”,从苏轼的人生经历来看,苏轼从小受到其父苏洵的影响,加之母亲程氏的敦促,“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古代士人有共同的情结——“学而优则仕”,士子们在金榜题名后总是希望能为国效力,一展政治才能,更何况是在礼部考试中被误判为第二的苏轼。苏轼二十多岁就进入仕途,更有欧阳修的赏识,可以说他的政治前途是一片光明;在杭州的十余年,牛刀小试,政绩卓著,深得民心;后虽遭“乌台诗案”,但太后偏爱其才,虽被贬但仍有官职,东山再起也未为可知。所以此时的苏轼对政治还是抱有热情的,因此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追忆少年英雄周瑜。当然在做黄州团练副使时心情肯定不好,所以才有两次夜游赤壁,应该说游览之前的苏轼的心中充满了悲凉之情,一悲国势衰微,二悲仕途不顺。这二悲也引发了人生平淡、人生短暂、人生渺小、人生矛盾、人生无常等众多感慨。但究其原因还是人到中年的一种对事业追求的那份热情,正因为事业不顺,所以苏轼特别希望自己能获得仕途上的转机,也才特别去审视自己的内心与人生。清人李扶九认为,歌词之中唯“美人”二字才是苏轼“真意所在”,此言不差。“望美人兮天一方”,说的是欲为贤臣而不能,这当然是可悲的。所以说苏轼夜游赤壁是带着浇胸中块垒之目的而去的,也就是说作者在未作该文之前已满含贬谪之悲,而且这种悲情一直贯穿前后《赤壁赋》。

再说“暂得之喜”。这一年的七月十六月圆之夜,“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以待月出;“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月儿也似被这一派清新明丽的秋江美景迷住了,流连徘徊,清风、静江、明月三位一体,烘托出一幅“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秋江月夜美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江面宽广,游船纤巧,在轻快而飘忽的江面上,诗人不免“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原先压抑在心头的因诗案被贬、亲朋疏离的悲情,终至寻得一种神游太虚、暂得解脱的乐趣和宣泄。这种“暂得之喜”包含了同游之乐、饮酒之乐、吟诗之乐、赏景之乐、纵游之乐、忘情之乐。

但“暂得之喜”毕竟短暂,且古今的碰撞之悲也在赤壁这里骤然激发。于是饮酒放歌暗抒“不遇”悲叹,“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由“乐”而“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在这样的欢娱之夜,作者究竟想起了谁呢?“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样的诗句难免让我们想到《离骚》里的诗句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作者原来念念不忘的是宋神宗。而此时“天各一方”,山高皇帝远,欢乐只能是暂时的,“不遇”的忧愁却常驻心间。于是就连那吹洞箫的客人,都分明从中听出了歌者的忧伤而吹奏出“呜呜然”的箫声与之相和,否则哪有歌者欢唱而奏者悲鸣的道理呢?一代文坛巨星如今谪居黄州一隅,不就像潜伏在深渊的蛟龙;失去皇帝的信任,不就像妇女失去了丈夫的宠爱吗?“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句,不单是用视觉形象写箫声的凄绝,更是作者悲怨之情的真实写照。

在《赤壁赋》中,苏轼以水月的往来盈虚,说明人间万物的变与不变是相对的,因此无须为时光流逝、世事变幻、人生短暂而伤感,应该随遇而安,恬然自适。文中首先描述了水月的自然变化特点,即在变化中也有不变,不变中也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在此基础上,他开始了变与不变的思考:“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可见变与不变,“一瞬”亦或是“无尽”,全在乎一念之中。而这一念,却超越了单纯的人生本体的存在,由儒家讲求“中庸”“中和”的人生观而拉伸延展出两种极端的认识,即“一瞬”的狭隘和“无尽”的旷达。而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说是从“人观水月”到“以水月观人”的变化,其中蕴含着人生在世与宇宙自然不可分离的自然观。人与自然之水月本为一体,水月的变与不变源自大化之流行,人之生灭亦如此。可以说人的痛苦和悲哀并不来自于人生之短暂这一现实,而在于人对这种既定命运的无用的怀疑和无力的挑战。

苏轼面对着人生屡屡遭遇和巨大痛苦之时,能用相对思想穿透人生自然的本质的同一,所以他说:“物我皆无尽,而又何羡乎?”苏轼在文中不仅多次使用佛家用语,而且其人生观中也有很多佛家思想的成分。苏轼“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佛家思想早已深入其思想创作当中。佛家的“四谛说”中,集中阐释了人生苦难的来源和解决之法。“苦谛”揭示了人生的本质为“苦”的圣谛,其中尤为强调了“五盛阴”及其对于事物欲求的痛苦。这一思想在苏轼的《超然台记》中也有所表现:“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就是说人生的痛苦就在于以“无所穷”的欲望追求“有尽”的外物。佛家将苦难的原因归结为“集谛”,其核心将世间万物人情种种总归为“空”。但是苏轼在此并没有完全按照佛家“无自性,无实体,因缘生”绝对遁世,而是认为对于人生世情的追求是心为形役的“游于物内”,认为要齐同万物,对人生的夷险顺逆不作分别,不生执著,随遇而安,“游于物外”,从而无往而不乐。很明显其中有着庄子“齐物”思想的影响,也可以看到《逍遥游》中大鹏在逍遥境界中对于人间“视下亦若然”的境界。因而在《超然台记》中传达出“痛苦的解脱在于不要刻意的追求”的思想,即是痛苦的解脱在于无分别心而达到的无欲无求。虽然这种思想并没有直接回应人生短暂的痛苦,但自哀人生短暂的背后也同时包含着因短暂而无所作为的痛苦,这与《前赤壁赋》中的思想是一致的。

空虚之后的无尽藏其实就是一种哲学的超脱。庄子逍遥游、齐物的思想可以通过超越人生的层面,从而超越人生的痛苦。然而苏轼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而是在凌空超脱看清人事之后,重新回到世间,用宏大的心胸囊括无尽大的自然和宇宙,并在其中的富于变化而又永恒不变的“明月”“流水”中积极地寄托人生,即是寄托于“吾与子之所共适”的“造物者之无尽藏”。“无尽藏”一词源自佛语,佛性广大无穷,妙用无边,谓之“无尽藏”。《维摩诘经·菩萨品》用“无尽灯”比喻菩萨化导无量众生,后亦以“无尽藏”泛指事物之无穷尽者。《前赤壁赋》中即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世界上所谓无时无刻的变化都是暂时的,变

第五篇:【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1.3 唐山大地震教案 语文版必修1(推荐)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1.3 唐山大地震教案 语文

版必修1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人类重大问题进行的深入的哲学思考。2.分析作者强烈真挚的情感。

3.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本文是如何体现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的? 2.地震留给人们的启示和教训是什么?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联系背景)唐山,日历翻开到7月28日,历史凝固在凌晨3时42分56秒,一场人类史上堪为最惨烈的地震灾难降临到中国人民头上:短短的十几秒,房屋倒塌,烟囱折断,公路开裂,铁路弯形,地面喷水冒砂,正在酣睡中的人们来不及反应就被埋在了瓦砾之下,一座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被夷为一片废墟。242419人丧生,36万多人受重伤,70万多人受轻伤,158886户家庭解体,7821个妻子失去了丈夫,8047个丈夫失去了妻子,3817人成为截瘫患者,25061人肢体残废,遗留下3675位孤寡老人,4204个孤儿„„这就是唐山大地震。

二、感受地震的惨烈情景

多媒体播放有关唐山大地震的照片。

三、自主探究

1.在唐山大地震中广大军民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不可胜数,课文为什么节选了犯人、盲人等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救灾中的表现?

【明确】 报告文学一般分为三个种类:典型人物报告文学、重大事件报告文学和社会问题报告文学。本文属于重大事件报告文学。重大事件报告文学,强调交代事件的全过程及其重点,涉及社会生活面比较广泛。它通过事件本身及作者对事件的态度来体现主题思想,事件贯穿全文,而人物刻画则服从于事件展示。写到的人物往往很多,对多个人物进行简略的粗线条的描写。往往要写出不同人物共同的精神特点。写作时一般都采用特写镜头式的描写方法,也就是在交代事件和揭示问题的过程中,把镜头对准一个又一个的人,寥寥数笔,白描勾勒。当然,也要注意抓住人物的精神闪光点和人物性格的鲜明特征,要使人物语言生活化、个性化,再现人物语言。常常用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要写好人物生存的社会环境,把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反映,发掘人物形象普遍的社会意义。犯人、盲人等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救灾中的表现尚且如此,其他人自不必说了。

2.“大户”是怎样形成的,又因何而解体?

【明确】 “大户”是在灾后自觉形成的,又因“当人们从废墟上扒回了自己家私有的财产,那私有财产在他们各自的‘铺位’前越堆越高的时候,那种休戚与共的感情上的维系开始解体了。充满生命活力的是顽强的‘私有’观念”而解体了。政论性是报告文学的灵魂,报告文学实际上是一种强有力的特殊宣传工具,以明显的社会作用为目的。作为时代产物的报告文学,强烈地体现时代精神,把具体事实放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局中衡量,反映当代人民的意志、愿望和要求。具体表现为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性语言。当时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期的建设时期,提倡公有制观念,反对私有制观念。尽管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却正体现了政论性是报告文学的灵魂的特点。

3.哪些地方运用了白描手法?哪些地方运用了叙述中抒情的手法?

【明确】(1)报告文学反映和推动现实的功能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读者阅读的目的是扩大认识。真实的事件和人物对读者产生的亲切感、参与感和冲击力,是重视虚构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这是报告文学经常产生轰动效应、社会作用比较直接的根源。因此报告文学在表达方式上最必不可少的手法为白描手法,即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例如:“铁门伏卧在灰土中,岗楼碎成一堆乱石”,寥寥几笔,灾难的破坏力可想而知;“他们一个抓着一个的衣角,走在被晒得滚烫的路上”,短短几句,盲人的执著与艰辛刻画得淋漓尽致。

(2)融情于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避免了直接的议论,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了叙述之中,渗透到了素材的选择之中。例如:“整整一天啊,这支刺刀下的救险队伍,没有一刻停歇。囚犯们无言地苦干着„„”等,能在读者心中产生强烈的震撼。

四、合作探究

1.地震给我们留下的极为深刻的启示和教训有哪些?

【明确】 震前预报、建筑物的防震设施、地震的应急准备、正确对待外援。2.怎样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明确】 21世纪的人类对于战争带来的惨剧怀有深刻的记忆和高度的警觉,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纪念日,缅怀战争的死者,祈祷人类的和平。相形之下,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高度警觉和理性的整体防御,还刚刚开始。我们应该重视能源、环保、防震等自然问题。

五、小结

大作家雨果曾说过:“回忆是力量之源。”今天,我们站在新世纪回望37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在凭吊死难者的同时,也让新生一代的你们了解那场灾难,了解我们伟大的民

钱刚说,《唐山大地震》在1986年的发表遇到了一个最佳的时间窗口,“那个时候的中宣部部长朱厚泽提出三宽政策:宽松、宽容、宽厚,我碰到了一个时间窗口,这个作品出来了”。

钱刚这几年在香港工作,“唐山和香港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是我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命运里边有很多远远的在等着你的事情。1986年《唐山大地震》发表以后,很快被香港朋友注意到,有一天我收到一封来自海外的信,是港英政府的教育署发来的,他们准备把我书里的序放进中学语文课本,问我是否同意。我很高兴,没有向领导报告就自己决定同意。”所以,从1988年至今22年间,22届的香港学生读过《唐山大地震》,“所以,汶川大地震后,香港人很清楚地震意味着什么”。

因为电影的缘故,“唐山大地震”一事重新被人们关心,“很无奈今天很多人不看书,看网,我就在网上发微博《唐山大地震》给你们看。一条微博140个字,我发24条,将书里边内容摘出来,加在一起3000个字。”不过令钱刚担心的是,因为电影热映的缘故,在很多年后,年轻人知道的“唐山大地震”都将是电影中的。

(摘自《东方早报》)

下载【课堂新坐标】高中语文 2.5 中国现代诗二首教案(二)语文版1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堂新坐标】高中语文 2.5 中国现代诗二首教案(二)语文版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