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谈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创新策略
试谈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创新策略
(南坝中学
李天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是科学技术不断前进的源泉,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取得成效的必然选择。本人从事初中政治教学多年,深感要搞好初中政治教学工作,实现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否则,学生不喜欢你,教学任务难以完成,自已也感到苦恼,拼命去追求学生成绩的提高却往往事与愿违,欲速而不达。下面根椐自已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创新策略。
一、教学资源的开发创新
传统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教科书、教室、黑板和讲台,不但形式单一老旧,而且内容枯燥乏味,加之政治课程理论性强,抽象难记,学生索然无趣,课堂教学效率很难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业成绩,政治课教师一定要充分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除了利用好传统的教学资源外,还要开发利用新的教学资源:
1、社会大课堂资源。人是社会的人,人们生活在社会之中,因此,人的学习、生活、成长无一不与社会密切相关。政治学,说穿了就是社会学,政治教科书上的知识,完全来自于社会,因此,要让学生更好地学好政治课,最好的办法,没过于让学生回归社会实践,到社会大课堂中去了解社会,研究社会,认识社会,从而去认识社会前进的规律,把握时代前进的脉络,自觉地使自已成为一个顺应时代潮流,推动历史前进的人。教
科书上的空洞理论、枯燥说教,一经放到社会大课堂之中,立刻就会变得新鲜活泼,生动形象、多姿多彩。走出教室,深入社会,若无法走出教室,但是让教科书上的死的知识,紧密地联系活生生的社会现实,让知识活起来,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地感性记忆,构建起难以忘怀的情感体验,从实践中概括提炼出理性知识,这就是开发利用社会大课堂的意义,过去曾有过“开门办学”,就是这个意思。例如:我在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政治命题时,不是利用教科书上那些现成的材料,而是先让学生们回忆“5.12”汶川大地震时自已曾有过的痛苦经历,然后把学生带出去参观灾后重建的成果,看看家园重建后人们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讨论,自然得出“是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拯救了灾难中的人民”,再进行推演,学生们就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个道理了。
2、情感教学资源。情感是人们的心理体验,学生的情感是教育的非智力因素,学生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以他们的情感为转移,因此,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认为:“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相反,消极的情绪则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一旦学生对教师产生厌恶情绪,同时就会对其所教的学科产生反感,从而导至教学的失效。”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开发利用情感教学资源,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让情感成为促进教学的力量。教师常用的情感资源主要有以下一些:
(1)、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德高为师,学精为范”,一个教师,品行端正、爱岗敬业,学业精堪,治学严谨,工作认真负责、教学兢兢业业,自然就会带动学生积极学习,追求上进。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言行举止都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燃烧
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对知识的获取”。
(2)、良好的师生关系。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学习的情感态度,往往建立在对教师的喜好上。因为对教师有好感,就对其所教的学科感兴趣,乐于学习,反之则厌恶学习。因此,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人性化在态度与学生交往,热爱学生,主动地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做他们的良师益友,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果总是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一味地批平、说教,只会使学生对教师望而生畏,从心理上拉开距离。只有温和的面容、慈祥的目光、肯定的眼神才能让学生感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使学生愿意与教师沟通,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配合教师的教学。
(3)、成功的情感体验。心理学研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取得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对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才能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动力。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充满期待,相信他们都有可塑性,都能成才。要善于发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过多的批评往往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形成心理障碍,学习很难进步。政治学科有很多抽象的概念、论点、道理,要求学生有很好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中学生的思维恰是以感性为主的,因而学习上往往感到困难,成绩上不去,如果教师总是责备学生,过分强调考试分数,则往往导致学生对政治课感到害怕,增大了失败情绪,从而产生“反正学不好,干脆不学了”的想法。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层施教。对学困生要给予重点帮助,对他们的每一个进步都给予极大的鼓励,让他们看到自已也是好样的,增强学习的信心。对他们的
教学要求要放低,平时练习不应过难,降低学困生的学习难度,让他们有学习成功的体验。
3、多媒体教学资源。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靠听讲、记笔记和做练习,手法单一,对于抽象的理论学习往往感到枯燥,吃力。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多媒体成为辅助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多媒体集声音、图画、音乐、视频等于一身,达到了图文并茂,形象逼真的效果。这恰恰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法的缺陷,丰富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符合学生的感性思维方式。政治课的抽象说教让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运用多媒体资源教学,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通过对学生感官的刺激为学生架起了一座从抽象学习到感性学习的桥梁,同时,多媒体融知识性与趣昧性于一体的特点,能让学生发现政治学科的魅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4、网络资源的筛选和利用。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应用构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的信息源,计算机强大的存储、记忆、信息转换功能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书本内容是有限的,互联网的资源共享优势正好弥补这种不足。教师利用网上资源查找资料,制作课件,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丰富了信息、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但是,网络资源也是一柄双刃剑,虚假信息、黄色垃圾也很多,因此,教师一定要正确引导,适度监管,合理筛选,用其所长,规避危害。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创新
1、转变教育思想,实行角色换位。在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
是主体,学生只是一个受教育者,教师主宰课堂,按照自已事先设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一昧地给学生惯输各种政治学说、概念、理论和知识,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这种教学方法,本末倒置,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其思维只能跟着教师的思维转,没有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收效甚微,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很难提高。政治课程教学的创新策略,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实行角色的换位。首先应弄明白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教育教学的目的,旨在使教育对象获取信息,构建知识体系,并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适应社会环境,应对各种挑战的生成和发展能力。因此,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的;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课程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正如美国课程学家多尔所说,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要搞好政治课的教学,教师就必须实行角色的换位,从而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关系。
2、创设教学情境,随机生成课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通过寓言、笑话、故事,或引入音乐、视频等资源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让学生对课堂充满兴趣,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进行情感体验,自然而然地构建起感性认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上给我们预设了许多教学内容和主题,我们如果一昧地按部就班地作,往往并不能如期取得预想的效果,反而是在我们创设的一定的情境中,突然出现一些很好地机会,可以用来完成对哪些事先并未安排的内容进行教学,这时侯,我们一定不要放弃,而应抓做机会,不失时机地完成相应内容地教学。这就要求我们不拘泥于课本的编排体系,敢于大胆地重组教材内容,随机地生成“课程”。“尽信书不如无书”,教材上的
内容,不管先教后教,只要能实现教学目标就行,如果在生成课程的过程中,能最优化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的,我们就一定要抓做不放。
3、开展互动活动,构建认知形成能力。传统教学是集权制教育,总是由教师一统课堂,实行“注入式”教育,特别是政治教学,往往还演变成对学生的“训导”课,学生对这门课程厌烦反感就很自然了。政治课的创新策略,就是要把呆板的课堂教学变成课堂活动,比如问题讨论、演讲答辩、剧情表演、采访调查、主题墙报、电影电视观看,网络信息查询、分组协同研读等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动起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形成双向交流或多边交流。传统的师道尊严总是把教师神化成全知全能的传道者,他不能有半点的无知和过错,因此害怕跟学生互动,生怕在互动中学生提出自已无法解答的怪问题,有失自已的威信,有损师道尊严。其实大可不必这样,一个人的学识再渊博,也不可能做到全知全能,由其是在知识爆炸和信息爆炸的当今时代,教师不知道的未必学生就不知道,学生也不必“不如师”,只要放下架子,不以下问为耻,教师也可以在学生身上学到不少的东西,做到教学相长;这既将集权制教育转变为民主式教育,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进行情感体验,构建起自已的认知,通过动手动脑,形成自已的能力,从而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成绩的提高也不再是难事了。
三、评价机制的变革创新
1、改变单纯注重考试分数的作法,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传统评价只单纯注重考试分数,仿佛学生考试分数上去了,一切都好了,“一肥遮百丑”。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导向,这种导向把学生培养成读死书的呆子,考试的机器,也往往导至教师偏爱高分数的“好学生”,也往往将平
民化的“大众教育”引向贵族化的“精英教育”。在现实中,高考分的学生表现差的不乏其人,在学校里的“高分优秀生”走上社会犯罪的,进监狱的屡见不鲜。政治课的教学,直接担负着培养什么人的任务,必须为实现党的教育方针服务,因此,政治课的考试评价,除了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外,更应考查诸如爱国主义情操、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尊敬师长的习惯、尊守纪律的习惯,不怕困难的精神、刻苦学习的精神、助人为乐的精神等等,必须改变现行评价方法,创新考试模式,考查通过政治课的教育学习,学生的综合素质倒底有多大提高。评价时综合考查各个方面,不唯分数是论,既关注考试分数,也重视平时行为、过程及整体素质,力求做到全面兼容。
2、改变过分关注知识建构偏向,注重实践能力的形成。传统评价中,往往过分关注书本知识的建构,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形成。现实中“高分低能”现象的产生,往往就是这种机制滋生出来的。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该注重考查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是否实现了向能力的转化,形成了一定的能力。例如,校园的操场上堆着一堆沙,我们需要把沙搬走,以便大家在操场上上体育课,老师可以把任务分解到各个小组,让各小组自已去完成,事先就安排好一个考评小组,进行观察,在观察中我们会发现,各小组完成任务的方法不尽相同,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表现出来的协作情况也会不一样,于是考评小组就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给出得分,这就考查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能。
3、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学生自主评价、同学相互评价、家庭社会参与评价的机制转化。仅凭对书本知识的考试对学生进行政治评价是片面 的,只由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也是不全面的。学生生活在学生群体之中,往往同学间的相互了解远甚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有时侯,让学生对自已进行评价还能产生相当积极的自我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还可以在学生中进行相互评价。其实,学生除了生活在学校里,也还有很多时间生活在家庭中,在社区里。所以,人正确全面评价学生还应让家长、社区群众参与其间,形成全方位的评价机制,这就是过去长期提倡的“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政治教育目标。
总之,初中政治教学一定要创新,创新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本人仅从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三方面进生了初浅的探讨。其实每个政治教师都有自已的方法,学生的状况不同,学校的氛围不同,学校周边的环境不同,教师的引导方法也各具特色。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观察、多学习、多总结、多积累,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就一定会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
二0一二年五月于南中
第二篇:初中政治教学创新策略跟新版
初中政治教学创新策略
[摘要]
政治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对初中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课程。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政治学习的兴趣,让政治教学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正确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思想政治
创新策略
教学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管理制度的执行过程要进行人性化的管理,既要做严师,树立自己的威严,亲其师而信其道。作为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本身就要有一桶水,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把握好教育的改革方向,在学习的路上不断摸索前进。
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方式,教育要承认差异性,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优点,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不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不能生硬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行为特点,进行有效的差异教学,做到因人施教。充分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
教师心中要有民主公平的心态,确保尽可能做到无论是学霸还是学渣,都要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看待他们。同时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做到我想学,我要学,树立学习的主人翁精神。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积极参与政治课堂组织的各种活动,学生应当铭记尊重教师,爱戴教师,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地提高政治教学效果。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首先班级环境的营造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制定必要的课堂规则,古人有语: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的制定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规则的制定要合理、可行。
并且在班级中要始终如一的执行,在规则面前做到师生平等,同时在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为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班级氛围打好基础。教师要首先要营造那种充满爱的氛围,爱学生是教师的义务,也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充满爱、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氛围,感受到班集体的亲和力。
情感教育不必刻意的提出处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案例让学生自由讨论,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结合日常,把有关的精神建设渗透到其中,做到教师可以利用课程教材知识来教育学生,例如在学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课时,教材中的举例有:公交车上你推我搡,互不相让的不文明行为;遇到困难时向人求助时,无人理睬现象;个别人在网络聊天室里肆意满骂人,这些都是不文明社会生活现象,都不是我们要学习的,我们要培养和形成文明行为习惯,需要每个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鼓励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和同学的交流,在知识学习和生活上互相帮助,共同努力营造一种温暖、互帮、互爱的班级环境。
同时教师在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和下课时间都应当和学生进行一定的交流和沟通,当学生在政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的帮助学生解除困难,学习上有所进步时,教师应当给予鼓励,与学生共同去分享那种进步的快乐,充分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有利于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境下全身心地投入到政治课程的学习当中去。
三、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初中阶段的学科知识难度有所加大,对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考验。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下多沟通和交流,不会的问题可以集体讨论,进行合作学习。
通过学生之间的对话、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不但可以解决疑难问题,而且启发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极好方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多种思维和观点的碰撞,能够使知识共享,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减小学生学习的阻碍,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四、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要达到政治课程的有效教学,教师需要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的教学手段有效地结合,传统的教学工具主要是黑板、粉笔和一些纸质材料,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教学工具来展开教学,但是政治课程内容多是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还有些知识内容学习起来比较单调乏味,学生的阅历浅,影响了他们关于政治观点的理解。
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需要把通过一些直观的、有趣的材料来表达这些知识内容,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外,需要借助现代的教学手段,赋教于乐,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政治课程的教学,例如在学习《承担社会服务社会》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材料,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英雄人物的视频,如焦裕禄的英雄事迹,让学生通过观看真实的画面来感受这位英雄人物如何为兰考人民谋幸福的,如何真实实践为人民服务的,这些画面能够直接显现教学的主题,在视觉和听觉上有强烈的震撼效果。学生会从中学习到如何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如何用自己的行动去服务社会,正确处理自己与集体、与国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轻松实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
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一些图片的展示和音乐的播放来辅助教学,利用这些手段来增加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使课程内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五、有效开展课程实践活动
课程实践活动是有效教学的延伸,通过课程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的理解课程知识,并利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来感受到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随时不断地学习知识,例如在学习《满怀希望迎接明天》这一单元课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采访活动,让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访谈,谈一谈自己的生活中理想是什么?有没有实现?没有实现的话,自己有何感受?教师要求学生采访后进行总结,这些学生在走向理想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处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问题,听过这些故事后自己的总体感想是什么?
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后加上对访谈实践活动的展开,学生能够领悟到理想是美好的,但不是所有的理想都能够实现,在通向理想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的问题,我们应当树立一个良好的心态,树立一个我们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现实地理想。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能够正确的理解知识内容,领悟知识的真正内涵,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政治实践活动的展开,学生能够真正学习到知识,并能把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六、客观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
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能够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对一个阶段的学习进行自我反省。
例如在学习《诚信做人到永远》这节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要鼓励学生多看到自己的优点,对自己进行积极的暗示,提高对自己采用的学习策略的认识,并思考将来做得更好的方法。通过自我评价,能够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不再畏惧,并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心理抗压作用,学会学习,学会拥抱自己,塑造良好的品格。
总之,政治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位政治教师都要正确看待政治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政治学习的重要性,把政治课堂教学放在其应有的位置之上。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策略,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让政治学科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出其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旭东,周国韬.自我调节学习的若干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
[2]贾金怀.把握生成性资源提高思品课实效[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9).
[3]郭红芬.试论如何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2011,
第三篇:浅谈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浅谈,谈初,初中,中政,政治,治教,教学,学的,的创,创新,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要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关键是构筑新的教育理念,突破旧的教育模式,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上进行革新。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小小的尝试,在创新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要营造一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环境。一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当充分体现平等与和谐,诱发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扮演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更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在言传身教中使每个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人格、权利的尊重和对自己灵感、积极性的肯定。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学生会调动起自己的所有有利因素,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例如初一政治课讲授关于意志这一课时,书本上涉及到了“愚公移山”这个典故。很多学生都提出了疑问:愚公这种蛮干的方法可取吗?对于这个棘手的问题笔者并没有回避,也没有用教师的权威来压制,而是引导学生讲出他们的想法,当第一位学生讲出可用炸药时笔者以鼓励的话语肯定了他,于是紧接着开隧道,用缆车,搬家,开发旅游搞经济…… 各种透着奇思妙想的答案在学生中涌现,孩子们创新的意识也由此被激发。二是教师也要本着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还是这个例子,为了不抹杀孩子们创造力的同时又让他们接受这个故事所揭示的精神,避免愚公移山的故事在孩子们心中应该被激发的坚持不懈的精神被弱化。笔者将这个传说放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新的背景下,重新让同学思考,学生的思维空间一下子开阔了。于是,又得到了新的答案:不怕辛苦,不放弃自己的家园,齐心协力把自己家园建设得更美好。使得这次的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通过传媒接触大量的信息,往往会在某一方面超过教师的知识贮备,提出教师无法回答的问题。教师要切实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不断面临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共同发展探究能力的过程,努力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塑造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优良教学环境。
其次,要创造各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儿童及青少年有自己的文化价值尺度,即童真、童趣和童心,要使他们能开展创造性学习,就必须考虑它们这种文化价值尺度,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当预备班孩子学到《学做家务劳动》时,让孩子们在课堂里叠一次衣服,缝一次钮扣,在家里当一次家,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劳。例如初二学到《教育法》时,让学生分组去采访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等各部门的老师。然后,在课堂上学生用小品、演讲、图画、等各种形式把采访到的内容告诉大家。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参与了学校的管理工作,调动了学生空前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了解了《教育法》,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笔者认为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智慧发展的基础,教育要改变学生,就必须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实现的,不是外界强加于学生的。因此,教师要改造现行以知识为准、教师传授和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增强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时代的发展呼唤创新,教育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作为教师一定要坚定不移的走改革创新之路,使教育发展更加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四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本站推荐)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认为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创新的意识,教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并做有针对性的创新思维训练。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具体讲,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创新的核心就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着重强调思维的角度,它能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受阻时不断地转换思维角度,破除消极思维定势,用创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创新就是改变,或者根本性地改变。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创新的意识,教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并做有针对性的创新思维训练。初中物理教材的各个章、节都渗透了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好思维方法,就体现了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培养了学生解决物理问题,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教师把握住和应用好物理思维方法教学,就等于教给了学生一把开启物理世界大门的金钥匙.一、在阅读教材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人教八上物理课本102页有这样一段话:“按照这个规定,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我在讲课时,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在电源内部电流应该怎样流?这是逆向思维的训练,既然有外部当然要想一想内部。同样在学磁场时提出:在磁体内部磁感线方向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教师要关注课本上有限的文字,挖掘思维训练的资源。八下7页研究了串联电池组电压,很少有学生主动探究干电池并联使用问题,我又引导学生提出电池并联的问题。许多发明创造就是在这打破常规看似荒唐的想法中诞生的。
二、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用电压表测串、并联电路电压的实验后,我提出,如果电压表量程不够用,该怎么办?学生们很快提出了用几个电阻串联,分别测这几个电阻的电压再相加得到总的电压。我肯定了这一方法,进一步提出没有电阻只有几块电压表,鼓励学生探讨其它方法。有的学生提出了能不能把两块电压表串联的设想。我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最终学生发现了用电压表串联测高电压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运用发散思维方法使学生们有了创新,得到了新的测电压的方法。学生们意犹未尽,还提出了用电流表并联测大电流的设想。这是联想思维的具体体现,做到了知识、技能的迁移,培养了创造力。
三、在习题讲解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一中考题:在透镜前放一近视眼镜,屏上缩小的像变模糊了,怎样移动光屏,像才能重新清晰?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原理,学生很快得出了正确的结果。问题并没有就此结束,我演示了这一实验,当把一学生的近视镜放在透镜前时发现屏上仍有一清晰的像,只是在像的周围出现了一个大的光斑,学生们很是惊讶。怎样去解释?通过观察有的学生提出近视镜片是一窄条,不能把凸透镜全部挡住,因而其它部分仍能成完整的像。怎样验证?换一个大眼镜是学生的定势思维,可班里根本就没有这种眼镜。换一个小透镜吧,也没有。经过讨论和实验最后得出方法:在凸透镜前挡一个纸片,在纸片上打一个比眼镜片稍小的孔。清晰的像消失了,只有一个模糊的光斑。我有意堵住学生思维的路子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使其另僻蹊径。
另外,一题多解也是训练发散思维很有实效的方法。多种方法测电阻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能在习题讲解中也不失时机地引入实验,相信会给学生更多直观的感性积累,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四、在小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重视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根据我校学生的情况我重点抓的是小制作。小孔成像器采用了书上的方法统一选择了八宝粥罐,半透明的塑料膜。成品出来效果良莠不齐。我指导学生列举缺点并提出改进方法。首先解决看不清像这个问题,经过对比、讨论和实践,学生们认识到膜太透、屏周围的光太亮以致看不清像。最后选定毛玻璃作屏,并在屏这一端接了一截纸管。成功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我又指导学生希望成像器具备哪些新功能。学生提出能调节像的大小,增加照明功能使成像器能看清暗处的物体,给成象器增加一个支架等。我又提出怎样方便改变孔的大小、形状和个数的问题。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具备照明功能,可方便调节的抽拉式圆筒成像器最终诞生了。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过程,只有在培育的过程中不断养成,才能逐步提高。例如:讲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传授这一定律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侧重于传授从试验模型观察到逻辑假设验证的创新思维研究方法;再讲“电生磁”和“磁生电”的过程中,落脚在教给学生物理实验,观察上的创新思维反证法等。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阵地,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要讲究教学方法的启发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以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
创新就是改变,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多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园环境,为中华民族赢得二十一世纪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创新能力教程》唐殿强主编 河北科技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第五篇: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策略
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策略
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也推动了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持续进行.很多教师积极地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初中物理教学进行不断的创新,提高了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学生不再排斥物理,而是主动的参与到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积极性更高,获得的学习效果也更好.因此,初中物理教学,教师应持续进行教学创新,应用多种现代化创新策略高质量的开展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物理学习的不断进步.一、影响初中物理教学创新的因素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的因素影响到初中物理教学创新的顺利实施,同时也对学生物理学习的质量及学生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教师的教学理念,很多教师依然秉持着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只要学生全面的掌握物理知识即可,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创造力,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问题,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会造成不利的影响.②很多教师的创新力度不足.虽然部分教师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也在进行创新,但是,创新的力度依然不足,无法将教学创新的效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无法利用有效的创新策略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造力,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与进步.③创新策略不科学,与初中物理实际情况不符.很多教师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没有从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实际的物理学习水平出发,从而很多的创新策略不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需求,影响到学生物理学习的质量.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物理这门学科的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采取针对性的创新策略,这样才能实现最佳的创新效果,促进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和顺利完成.二、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策略
1.创新教学理念
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教师首先应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教师应认识到,开展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全面的掌握物理知识,而是在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需要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确保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性,进而实现最佳的创新效果.例如,进行《动能 势能 机械能》的教学,教师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动能、势能、机械能的相关概念、内涵、原理以及计算方法,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对动能、势能、机械能进行理解与感受,同时鼓励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出一些有关于《动能 势能 机械能》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此种方式,[HJ1.95mm]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学习相关物理知识的过程不再被动,而是主动和积极,并且能够获得很多的学习感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促进学生长远发展.2.加大创新的力度
初中物理教学创新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加大创新的力度,要避免教学创新流于形式,应结合初中物理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实际的物理学习水平进行创新.例如,很多学生认为初中物理很多的内容较为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加大对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创新.此外,部分学生认为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缺乏创新,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建议进一步加大初中物理教学创新的力度,确保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例如,进行《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教师应尽量减少力的概念、运动的概念等知识的教学时间,主要由于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已经全面的了解力和运动的具体概念和含义.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例如,组织一场运动比赛,比赛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力与运动的关系进行理解和感受.采取此种方式,实现对教学环节设计的创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进而获得的学习效果也更好.可见,教师只有加大对教学创新的力度,才能够将创新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质量.3.运用科学的创新方法开展物理教学工作
初中物理教学,教师还应该运用科学的创新方法进行教学,确保创新方法应用的科学和合理,进而促进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完成.例如,教师可以将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模块教学法、任务探究教学法等多种创新方法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使其与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进行《液体的压强》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法进行.合作学习法是一种现代化的创新方法,将其有效的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能够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将学生分层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对“液体的压强”进行探究,把握“液体的压强”的相关规律,能够加深学生对“液体的压强”相关知识的印象,同时也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调动出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初中物理教学,教师只有积极的进行教学创新,才能有效的规避传统教学中的弊端,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学习更加活跃,进而课堂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果也更好.此外,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在不断变化,因此,教师应持续对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进行创新,以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物理学习不断地进步,实现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