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以往和当前的美术教育,由于单一偏向绘画或工艺课的教学,还有许多方面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特别是还有许多阻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因素存在,放在学科教育的整体上来分析,主要的弊端有三:
1、教学内容过于单
一、审美视野狭窄、远离儿童的生活经验。偏向于写生编成的“图画本”,主要从写生的角度、以成人的审美目光去考虑内容的编排,其缺点是审美视野狭窄,远离儿童的生活经验。偏向于想象编成的美术教材,展现了一定程度上儿童的生活世界,但仅以同龄儿童作品的呈现来启发儿童学习美术,也只能使儿童的审美水准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无论是偏向于写生构成的“图画本”,还是偏向于想象编成的美术教材,都抑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学生体验活动不足,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偏向于写生或想象的课堂教学,衍生了“纯写生教学法”与“纯想象教学法”两类极端的教学方式。“纯写生教学法”强调学生以眼观察为主来对现实世界进行真实性地描绘,该教学法项目重于理性的分析和概括,难度大、枯燥,不利于儿童美术兴趣的养成; “纯想象教学法”强调学生用脑思考来表现幻想状态的图式。该教学法偏向于低层次的思维诱导,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比较贫乏,对高层审美文化更是较少触及。因此,这样的想象活动的根基是不扎实的,脱离生活实际,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发展。此教学法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成为他们出现美术学习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无论是“纯写生教学法”与“纯想象教学法”,其最大的弊端是从“一种一元论思维极端”走向“另一种一元论思维极端”,从而割裂美术文化本有的多元形态,最终往往会因学生感官缺乏足够的参与,而致使学生因缺少相应的文化支撑而无法得到很好的建立,更谈不上什么实践能力的培养。
3、兴趣活动空间狭窄,作品的创造性存在明显的局限。传统的美术教学受图画课、美术专业课的影响,许多教师对“美术”这个概念缺乏思考与理解,从而导致一部分教师在辅导之中只注重客观对象的描绘或脱离实际生活的想象绘画,致使学生从小就形成依葫芦画瓢或胡乱想象涂抹的不良学习习惯。偶尔或许有几件令老师看了比较满意的作品,但由于创作时学生缺乏对生活主动的多元体验,作品中使人产生此画非童画的感觉,美术创作脱离了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长远看肯定是相当有害的。看来,如何从“纯写生教学法”与“纯想象教学法”的单一美术教育中走出来,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趣味学习美术的审美教育理论框架,并在教材内容、课堂教学、兴趣辅导上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操作途径,已成为当前小学美术教育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对此,近几年许多美术教育工作者,积极引进启发式教育、愉快教育、情感教育、体验教学以及成功教学法等的相关原理,在某些领域里作了许多探索与尝试,并获得了不少富有建设性的成果,为美术教育的新发展注入了活力。但由于许多研究缺乏儿童美术学习方式的足够考虑,且深受“纯写生教学法”与“纯想象教学法”等教学方式的影响,因此,目前美术教学还未能找到一种较能体现现代小学美术学科特点,反映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我们认为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对于弥补传统美术教育的弊端以及吸收当前美术教育中的优秀成果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切入点,对于激发学生美术兴趣,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审美能力,以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的界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美术 “五步趣味教学法”——即:“选题激趣→问题激趣→目标激趣→活动激趣→点评激趣” 五步。运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即在美术教学中以“趣味教学”为主线,通过选择趣味课题,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树立创作的目标以及自信心。通过师生之间的趣味体验活动,运用交流点评作品的形式,激发学生美术创作与学习的持久兴趣。在“五步趣味教学法”中以“学生为本”,关注美术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教学目标,并始终以激发学生美术兴趣为前提,密切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和谐教学情境,让孩子们在情感体验的同时获得创作的乐趣,潜移默化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课题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研究的对象为本校在读1——6年级650余名学生。
四、“五步趣味教学法”的研究过程与研究原理: 第一步:走进生活,选题激趣。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都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其反对传统教学机械地对知识做预先限定,让学生被动地接受;主张要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基础,同时又要给学生留下广阔的建构空间,让他们针对具体情境采取适当的策略。在这种理念指引下,我整合了美术教材内容,选取了趣味性强,动手面广并富有教育意义的趣味课为教学内容。
“趣味课”——即“趣味美术活动课例”。其基本理念是:学生凭需要、兴趣,主动、积极地活动,而非被动、被迫、外部干预地活动。活动内容是学生没有活动过而又想尝试的,美术学习的动机是以关注生活,获取知识技能或满足审美等实际需求为中心的,而非学习机械性、技能性等技术性的操作活动;创作的范围是开放丰富、大美术的,而非封闭狭窄、小美术的;过程是放松愉快的,而非紧张有负担的。(1)选题原则:在趣味课的选题原则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关注生活、动手实践、审美性、教育性。
1、关注生活。“艺术源于生活”,如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那将使艺术失去原本应有的魅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我们倡导“趣味课”应走进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选择活动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该原则下我们编制了“彩泥卵石”、“彩纸造型”二个板块。
其一,“彩泥卵石”板块。农村小学远离城市的喧闹、繁华,地理环境上多山多水,我们利用校园自身的环境优势,适时选择了小溪中的卵石做为趣味课教学的内容。针对一块块天然造型不同卵石的创作出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作品,来引导学生获得个体的审美体验,从而激发其自由而有个性地进行创作。如自编“趣味课”《彩泥卵石画设计(系列)》一课,我安排了许多设计主题,诸如《人像系列》、《动物系列》、《十二生肖系列》、《综合造型系列》、《手机造型系列》等,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不仅了解到了人物造型上的五官比例、现代手机的功能及不足之处,还有关于十二生肖的民间故事等知识,获得多元的体验,作品自然是非常精彩的。其二,“彩纸造型”板块。纸是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几乎天天碰到的,用学生天天碰到的纸来创作各种各样的作品,那才是造型艺术中最为简洁、方便的创作途径。彩纸造型在操作上简单、有效、富有变化,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它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美术创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让他们把平面的构想立体化,锻炼学生剪、折、刻等方面的手工艺,培植学生创新的实践力,《立体贺卡》趣味课的实践中,已充分证明小学生能够善于运用平面的纸,设计出各种多样的作品,并在制作中感到快乐。
2、动手实践。选择孩子们人人都乐于动手的趣味美术活动,能够扩大孩子们参与的面,丰富其体验的过程,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本着让学生动手实践原则,我们编制了“电脑高手”、“小小设计师”二个板块。
其一,“电脑高手” 板块。作为现代艺术的电脑美术是一块新开辟的芳草地,艺术资源丰富,开掘潜力大。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电脑绘画发展成为独立门类之后,在广告、装潢设计、动画制作上被广泛应用,使全球艺术发展出现了新的重大的变革。目前,国内的一些美术院校及中等设计学校已开始把电脑美术列入重点课程开设,从而使设计领域里出现了“没有电脑设计能力无法上岗”的新格局。但在小学阶段的正规美术教材中,据了解浙江版、上海版等国内教材,均为空缺。为了完善和丰富儿童创新的领域,我运用PHOTOSHOP、CORLDREW等软件在学生中开展电脑设计趣味课的开发,试图在小学阶段中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的科学的艺术观。短短二年的努力,现在已有许许多多学生爱上了电脑美术,作品《绿色的地球,我们的家》、《我们一起飞翔》等学生电脑设计作品已充分证明小学生能够学习且善于运用多种软件进行电脑美术的设计与创作。
其二,“小小设计师” 板块。主要设计的趣味课有《艺术节会标设计》、《封面设计》、《邮票设计》、《板报报头设计》、《小书签设计》、《手印画设计》等。
3、审美性。随着科技发展,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激发学生美术兴趣,学会审美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内在需要。目前,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健康有益的审美教育活动已是我们美术教学的必然方向。因此,我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设计小学美术趣味课,旨在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从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不断促使其追求艺术的更高境界。美术本身是一门非常丰富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兼容互渗,从中挖掘的活动主题,是非常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如美术与劳动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树立起“劳动创造生活美”的审美观;与科学的结合,可以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以及电脑美术的关注;与历史的结合,可以使学生了解历史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文化;与现实、时代的结合,可以使学生对今天的人类文明产生积极感情„„等等,以上这些学科间结合的设计活动都能从不同侧面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美术活动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4、教育性。在选择趣味课时,我们还寓趣味性于教育意义的内容中,通过有教育意义的趣味课,能够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这里我们设计了“变废为宝”、“主题创作”二个板块。
其一,“变废为宝” 板块。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的各类废弃物越来越多,除了一部分可以回收再利用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些废弃物设计成可以欣赏的作品。于是我们结合“环保教育”,设计了《拉罐上的彩绘》趣味课。帮助学生掌握绘画的技巧以及创作中的应变能力,以牛奶盒为材料的《储蓄罐》,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原本生活废弃的东西,经过我们的“小巧手”可以变化成一种有用的小物品,潜移默化中渗透了“环境保护”、“珍惜地球资源”的教育,从而也使许多学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其二,“主题招贴设计” 板块。主题招贴画(即宣传画、海报)——是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美术作品,它通过图形与文字的巧妙组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优秀的招贴画作品不仅能对所宣传的主题起到较大的社会效益,从画的表现形式来说对小朋友亦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通过让学生接触招贴画,让他们搞一些简单设计,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计的兴趣,也有利于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选择招贴画主题时我们常常考虑时代感强、有积极的现实教育意义的内容作为学生设计创作的主题。如结合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让孩子们学习“十六大”精神以及有关的知识,将《“十六大”主题招贴设计》作为宣传、教育学生的好方法,通过设计与制作不仅使学生对党的“十六大”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学习了招贴画设计的有关知识。
2003年4月,人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闹得人们惶恐不安,世界失去了往日的色彩,但我们并没有被可怕的疫情所吓倒,如《小小画笔抗击“非典”》主题招贴画设计是我们五年级学生在美术课上抗击“非典”举行的成功美术活动,学生学习了有关知识,了解了怎样预防“非典”、正确对待其传染途径等,并把这些知识告之家长,群防群控战胜“非典”。(2)选题时注意的问题:
以上原则下的趣味课,在实际选择与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如:
1)各趣味课设计内容要切合儿童的生活世界、符合时代特征以及应用与实践。
2)各学习板块的安排不能过于集中,但要有一定的联系,具体教学中各种方法、内容应灵活组合。
3)注重选题的时代性、创新性,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应及时的更新,走进生活、关注生活,把握好“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一宗旨。第二步:制造冲突,问题激趣。
我们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创新之源,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让学生提出问题,让“疑”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定向探究性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受成功的乐趣。
1、让“疑”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
在招贴画构思过程中要注重鼓励学生质疑,对于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让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与构思。我们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讨论与交流的兴趣,谈论如何解决好招贴画设计中存在的困难,从而培养他们创新思维能力。如在今年4月份全国处于“非典”疫情之时,我在五年级美术活动课上了《小小画笔,抗击非典》一节主题招贴画设计。问题情境如下表(略)
学生通过开展问题的讨论与交流,思维方式更加活跃,这对于他们语言表达水平的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让“疑”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冲突。
有了一定的问题情境,学生在认知上感到了困惑,并产生了认知冲突,引起了定向探究性反射,思维的火花在孩子们中间碰撞着。
如在未知《彩泥卵石画》作品作者情况下,让学生谈谈对该件作品的感觉。——“你们觉得这件作品有什么特征?”、“这么普通的材料,创作出如此新颖的作品,难道他有什么秘诀吗?”。学生对此产生了好奇心,他们通过讨论交流,完善了自身的想象能力,能够把他人的创新的设想,吸收为自己的构思,不同的创作趣闻,不同的创作对象,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决心和信心。使学生在认知冲突中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受成功的乐趣。
说明: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蕴含着无限的美,在农村这片自然资源丰富的环境中我们发现了自然美,小溪里哗哗的流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小溪里一块块无奇的卵石中蕴含自然之美。这里的“疑”——着重解决了怎样发现生活中的美?我们利用生活中现有的教学资源,校门口小溪里自然形状各异鹅卵石,市场上随处可购的彩泥,把它作为一个活动内容,并体现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法,并解决了学生在认知上的困惑与冲突。第三步:观察欣赏,目标激趣。目标是前进的方向,在一个阶段确立一个学习目标,对于人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的内趋力,一种前进的动力。我们通过佳作欣赏、榜样示范、名家之路等内容,促使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目标,激发学生美术兴趣。
1、目标是个体的内趋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的学习是被迫的,被迫的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通过欣赏优秀的招贴画作品,激起学生对招贴画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的去欣赏招贴画,去了解生活,去观察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事、物,以此作为招贴画的材料。
如在欣赏史捷设计的环保招贴画《哪里才是我们的家?》(曾在教育部、文化部、共青团中央等部委主办的“中国青少年绿色承诺行动21世纪议程招贴画大赛”中获金奖,并在中华世纪坛及联合国首脑会议展出)作品中描绘着“一片树林被砍光了,只留下一个个树根,一群小鸟在空中盘旋,寻找自己的安身之处,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巢,并添加了主题词“哪里才是我们的家?”。这幅招贴画的创意非常明显,就是要我们保护树林,爱护人类的好朋友。这一作品是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其表现的内容也源于生活,通过该作品目的是唤起人们对环保的重视。
2、目标还是个体的动力。欣赏完这一幅作品使读者引起了共鸣,并对新奇的画种——招贴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好奇与创作的冲动,欣赏中使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并树立起创作的目标。第四步:体验创作,活动激趣。美术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创作,从而获得美术创作的乐趣,这一步在趣味课中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的每个环节,并在每个环节中大显身手,一展才能。这样的体验活动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1、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
课堂上我注意体现“六还”,即:还学生以课堂时间;还学生以教室空间;还学生以活动主动权;还学生以探索权利;还学生以创新可能;还学生以个性张扬。40分钟的课堂,学生占有的时间达一半以上,课上,游戏、争辩、对口练、角色表演等妙趣横生,学生能说的学生说,学生能做的学生做,学生能想的学生想,学生能演的学生演,学生能写的学生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的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如在《彩泥卵石画—手机造型》趣味课时,首先,让学生体验收集生活中的素材。一节课时间,带领孩子们到校门口的小溪里采集卵石,在收集过程中让孩子们选择“奇”、“异”、“怪”之类的卵石,并展开自己的想象,在想象过程中不断有学生跟我说,老师:“这块像一个侧面的人像”,“这块像一条小鱼儿”„„想象中孩子们充满了回归自然的乐趣。其次,体验创作时的乐趣。通过单独创作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一个学生投入到了创作、设计一个新颖的手机造型,把最新的功能、用途以及创新的想法,表现得淋漓尽致。说明:我们选取自然界中创作的素材(资源)是给学生体验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会单独创作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学会与他人合作是新课程学习方式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让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合作,能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从而设计出更精彩的作品。这里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2、让老师成为“导师”。传统教育观念下教师教与学生学,在这里转变为师生互动,教师成为一名指导者、点拨者,如在招贴画设计活动中主要通过以下2个途径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1)让学生描绘设计稿——招贴画作品的设计稿不同于绘画作品,但近似于绘画作品,它可以运用各种绘画工具,各种不同的表现技法,来描绘设计稿。如302班赵海东小朋友在画面中描绘了几个简单图形——“月亮、星星、小朋友及昆虫”等,有些涂上了色彩、背景等大块色都没有添,这些在招贴画的设计稿中都没有关系,可以通过下一步的电脑制作加以处理和完善。(2)让学生进行电脑辅助设计——电脑辅助设计是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老师必须放手让他们自己实践,去动手。不能总是领着学生走,要把疑问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让他们独立完成,在困难时通过学生间相互交流或探讨来解决实际难题,老师在必要时给予示范,做到“授之以渔”不能一手包办。首先,先将设计稿进行扫描,并保存与电脑中。其次,使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加工制作。如,赵海东小朋友的《艺术节招贴画》作品中运用PHOTOSHOP软件工具栏中的“填充工具”选择“深蓝色”,点击作品中的“空白处”进行填充,此时整幅画面就出现了深蓝色的夜空,运用工具栏中的“橡皮图章”,其功能是“复制”作用,选择需要复制的图像——“小星星”,根据所需数量把它进行复制,画面就出现若干星星,同时也可以把“小星星”拉大或缩小;之后,运用文本工具添加上主题词,作品就完成了。
通过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电脑美术设计的有关知识、技能,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加强,改变了过去以“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这里他们主动参与创作作品,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兴趣更加浓郁。第五步:互相交流,点评激趣。
作品完成,需要展示、需要与他人交流。对作品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多元的,很难说谁的作品最好,谁最漂亮,更不能说最漂亮的就是最好的。“你最喜欢哪件设计作品”的标准是相对的。能够对学生言之成理或能自圆其说的评价和判断,教师应该给予尊重和鼓励,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1、评价要尊重和鼓励学生。传统的教学评价大多由教师对学生的作品做出评价,评价主要是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教师往往打个成绩或者等级了事。久而久之,评价的目的在于定性定格,学生形成依赖的心理,等待教师“宣判”,缺乏反思意识。新《课标》指出: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如在彩泥卵石画评价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创作的作品,师生互动,让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快乐。注重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展示,相互点评来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通过自评、他评、师评,互评的方式,对各组作品进行点评,对各自作品优点进行介绍,对创作、设计的全过程进行解读,让观众(孩子们)了解作品成功背后的故事,增深兴趣,如在作品完成后我让小组长把本组设计作品的步骤记录下一来,让小组成员各自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在参与设计过程中的感受或想法。通过让每一个学生交流创作体会,这体现了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和鼓励,即使是简简单单的交流,也使得孩子们的创作积极性得以更大的发挥。
2、发挥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
如招贴画作品完成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在交流中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创作设计过程。通过对自己设计的作品点评,让他人对作品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和印象。如五年级《小小画笔,抗击非典》主题招贴画设计中小朋友的点评更是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样的评价方式弱化了作品的“甄别”、“选拔”功能,发挥了评价的激励机制,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的美术创作与学习。
由此可见通过“五步趣味教学法”的实践,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得到极大激发,想象变得更加丰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上述“五步趣味教学法”让学生走进了生活,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优点是:
一可使学生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扬长避短、各尽所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来。
二是在体验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创造的兴趣,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三是作品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与教师的评价,而是激起了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审美活动中不断燃起富有创新的思维火花。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若要有效的发挥“趣味教学法”的作用,还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以趣味教学为要旨,综合运用各种教法。趣味教学法所呈现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审美心理发展规律的过程与他们情感体验的美术文化相统一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年龄差异特点,融合各种教法,以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趣味体验。(2)灵活处理与设计趣味课。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及审美基础,处理好课题内容,为学生的充分体验作好准备。操作中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体验为目标,精心提示、设疑、选择、提供资料、方法传授、讨论、交流、点评等方式,展示学习过程。(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对于全体学生来说对美术学习过程的体验,往往在课堂中进行的,一件设计作品的展示往往会受时空的限制而交流范围大大缩小。但是可以通过扫描仪、展示台、教学课件等弥补了这些不足。因而,美术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显得特别重要。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
经过近4年来的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 的教学实践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项研究,不仅奠定了开展小学美术趣味教学的审美基础,形成了可操作的教学策略,而且直接推动了对学生美术兴趣、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等的培养。
1、学生主动参与美术活动意识显著增强。
美术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实践中发挥了学生的经验,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美术兴趣和表现的欲望,在调查、分析、发现、实践、创作等各个环节各个过程中,学生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据笔者统计:几年来在笔者所教的班级中98%以上的学生对美术保持极大的兴趣,并且涌现了10余名美术特长学生。此外,相关美术教学内容的设计,使教学活动不受固定信息的制约,为学生发挥潜能,实现各种素质的多元发展提供了空间。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主动地观察、探究、交往、审美、创作、评价„„ 发展了多方面的能力,形成了健康向上的个性。
2、学生的美术创作朝着多元化方向迅速发展。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这套教学法的实施大面积提高了学校的美术教育质量。教学中倡导学生独特的创造,创作形式的个性化引导,积极的改变了学生创作中原有的单一性程式化风格,并激起了学生创造新作品、新画面等内在动力。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创作了数以千计的作品,在参加全国各类比赛及展览中,有360余幅的学生美术作品获奖、展览或公开发表在《中国教育报》、《美术报》、《儿童美术启蒙》、《当代小书画家》、《小画家》、《少儿美术》、《少儿书画》、《小艺术家》等全国20余种知名报刊上(详见附录),也有学生作品在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少儿类)发表或在联合国首脑会议展出。
此外学生多样的创作风格,还受到《美术报》、《少儿美术》、《小画家》等美术教育专家的一致好评。《美术报》记者应霁民老师在看了学生“预防非典”宣传画作品后,作了“„.使我们看到了以启迪心志、培育爱心,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为目的的少儿美术教育,正越来越活跃地走向社会、关注现实、直面生活,并日益发挥出宣传力和影响力。”的积极评价。
3、教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笔者利用这套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撰写的20多篇论文、课例发表在《中国教育报》、《现代中小学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主办)、《少儿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实验教学与装备》(浙江省教育厅、教育装备管理中心主办)、《当代小书画家》(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主办)、《现代教育科学》(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吉林省教育科学院主办)、《宁波教育报》等报刊。其中3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小学各科教与学》全文转载,3篇论文在市级论文评比中获二奖,1篇获三等奖,《小学美术设计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一文获宁波市鄞州区小学学科教科研论文评比一等奖。此套“教学法”得到了社会的认同(详见附录)。
4、学校美术教育特色显著。
《中国教育报》、《美术报》、《少儿美术》、《当代小书画家》、《浙江现代教育技术》等全国各级报刊30余次介绍了学校美术教学的成果(详见附录)。
六、讨论。
“五步趣味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美术兴趣,提高审美素养,开发潜能、培养意志,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其一: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的调控。
特别是对于新教师来说运用“五步趣味教学法”还必须对教学环节进行灵活的处理,增强的应变能力,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其二:掌握必要的现代教学设备。
在现代教育技术日趋现代化的今天,教师应该学习和掌握有关的现代教学设备(如:网页知识、电脑设计、检索美术信息、网上传输美术作品)等的知识,扩大美术作品交流的范围,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教师自身来说还需花费大量的时间、经费去掌握有关的技术。
其三:教师教学观的转变。
以往美术教师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讲授和示范的方法,相对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已有的经验,学生的学习基本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现在则主张学生将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化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我们还要正确处理个别提高与整体提升的关系。
“教学有法,贵在得法”,也许适用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当前有关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实践层面的研究很少,可供借鉴的经验也不多,在很多方面还值得我们以后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第二篇:小学五步课堂教学法
“五步”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今年以来,河一小学积极响应课改的号召,校领导和老师在课程改革中做了各种尝试与摸索,制定了河一小学“五步”课堂教学法。本教学法很适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更利于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成绩。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和课堂这块主阵地,立足我校实际,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课改理念:
让教师品味精彩人生
让学生回味快乐童年
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狠抓教育教学质量。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会学习的人才。
四、“五步”课堂教学法如下:
第一步:预热学习。
1、师生饱含激情走进课堂。
2、了解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第二步: 自主学习。布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学、群学,在自学中理解、感知学科内容。
第三步:合作学习。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展示对知识、问题的认识和积累。
2、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达标练习。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知识适时地总结、梳理、沉淀的能力。
第五步:拓展学习。让学生课堂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拓展。
第三篇:小学语文五步教学法
小学语文五步教学法
寒亭区实验小学
当前的语文教学可谓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从教近20年来,我一直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并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走出了自主学习“五步”教学这一模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实施素质教育,以挖掘学生潜能,培养能力为目的,通过“激发情感,导入新课-交流预习,质疑问难-带题自学,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全班交流-再次质疑,总结全文”的教学过程,以“活动为舟”,以“训练为桥”把交互式、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融合在一起,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了轻负担,高质量的目的。具体操作如下: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部分。我根据小学生好奇易受感染的特点,运用激情谈话、讲故事、演小品.做实验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围绕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导入新课。例如:在教学《丰碑》一课时,我设计了一段易于激发学生情感的导语:“同学们,在红军长征的漫漫旅途中,曾发生过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像我们以前学过的《倔强的小红军》,今天,我们将把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到那艰苦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这样通过我绘声绘色,富有情感的描述将学生立即带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之中。接着播放课文的录像,并要求学生用心聆听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这样,学生便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为进一步把握课文的重点奠定了基础。
二、预习交流,质疑问难
从当前的预习现来看,预习应是全方位的,包括字词、朗读、课文内容、读写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l)课前设置疑问,创设悬念,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2)布置别具一格的预习,引导学生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来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读,缩短与课文内容、与作者的心理距离,从而产生对文章的认同感。(3)提前告诉学生学习本课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结合课后问题去读书。(4)课前给予学生感知课文的时间,阅读重点词句和疑难点,形成提问和质疑的意识。这样既为学生的自学扫除了障碍,又为我以后的教学提示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三、带题自学,小组交流
在这一环节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学生的活动量,创设能够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动口读书,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机会,我把自学引进了课堂。第一步,生筛选问题,带题自学。学生在
预习的基础上会提出许多五花八门的问题,我就从学生的问题中找到突破口,和学生一起共同归纳、综合,筛选出具有共性,最符合教材要求,最富有求异创新的问题来进行探讨。筛选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多思善疑的过程,是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的过程。例如在教《詹天佑》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筛选出了“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问题。应该说这个问题问得好,它贯穿了整篇课文的始终,有深度也有难度,既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又保持了文章的整体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步是小组讨论、交流。这一步的设计目的在于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解疑能力,是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评价的一个过程,充满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这一环节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一个环节,是一个师生共同解疑的过程。学习小组此时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班内共同解决。在这一环节中,我努力倡导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座谈式的交流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始终是在教师的关爱、尊重和期待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允许争论,允许出错,允许挑战教材,允许反驳老师,允许保留意见,当然也允许“师不必贤于弟子”„„总而言之,在这里师生都是自由而放松的。这种教学模式,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像一个集会,教师也是一个会员,至多处于主席的地位。”在这一环节中,我注意克服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使合作交流流于形式,只抽几个优秀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就结束,忽视了集体的智慧和“全体”二字,使问题不能被真正理解。
五、再次质疑,总结全文。
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会对课文内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会提出新的疑问。例如在讲完《嫦娥奔月》一课后,有的学生会提出“嫦娥为什么要飞入月宫”“后羿为什么不要两粒药丸?”等等,应该说这些问题的解决,既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达到开发他们潜能的目的,又有利于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解决了学生的疑难以后,我会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化小结,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创新课堂活动教学的点睛之处。
自主学习五步教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学的轻松、快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当前的“语文主题学习”中,我采用一课带多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尝试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自学主题学习课本,大大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同时,通过读书方法指导课、读物推荐课、读书笔记整理课、读书汇报课四种课型,使学生想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目的。也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具体操作:
1、约定时间。在发下新书时,我首先告诉学生读书时间为一周。
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像篇幅长的文章采用浏览性的泛读,经典的文章采用品味性的精读,突出中心的地方圈点勾画,感受深的地方批注摘记,一篇文章读完后想想自己的感悟,并归纳总结。
3、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在读主题阅读丛书的一周内,我从不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让学生们自由的朗读,我只是个别辅导,帮助学困生。
4、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形式多样,只为帮助学生学会积累,学会选择,可以摘抄好词好句,可以写读后感,让学生学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独厚的感想。
5、上好读书汇报课。有了前面的积累,读书汇报课就成了孩子们的最爱。在汇报课上学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可以用手抄报的表现形式,并配以讲解;可以采用经典诵读的形式;可以采用激情朗读读后感的形式;还可以采用读物推荐的方式。
渐渐的,孩子们走进了书的世界,徜徉在丰富多彩的书籍中,在潜移默化中,我调动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书读得多了,学生的语文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总之,在课堂上我实践着五步教学法,在读书课中,我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读书,并采用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走出了一条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之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因为自己的不懈努力,我也取得了点滴成绩。先后获得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创新教学实验教师、潍坊市师德标兵、潍坊市语文教学能手、寒亭区教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参与实验的《以活动促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验》已经结题并分别获区社会进步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语文教学“自主学习五步教学法”》获省优秀成果奖;在省、市、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上多次举行公开课、观摩课。在市区两级实验成果推介会,汇报交流了《利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读书兴趣》。
成绩代表过去,不代表现在和未来。我深知自己做的还不够。因此,我将一如既往的投入我的语文教学,愿我的学生与我在语文课中共同轻松学习,快乐成长。
第四篇:小学英语五步教学法
一,热身,复习活动
二,新知呈现
1.情景导入.
2.自学
3.学习新知
1.突出目标,组织教学
2.利用实物,充实教学
3.运用肢体语言教学
4.创设情景
5.小组合作
三.巩固操练
1.目标明确
2.方法有效
3.形式多样实效
4.时间合理
5.范围要广
四.拓展延伸
1.表演,改编.调查采访,情景表演,讨论2.学科整合,体验交流
3.小组合作,汇报表演
五,小结测试
1.学习小结
2.当堂测试
第五篇:小学英语“五步教学法”
小学英语“五步教学法”
小学英语“五步教学法”杨老师提出的五步教学法,给了我们很好的引导,今后将按照这种教学模式进入课堂,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Step1.Warming up? 目的: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复习旧知,引入新知,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活动形式:问候、唱歌曲、说歌谣、讲故事、TPR活动、自由谈话、猜测游戏、复述课文、专题汇报等。? 要求:教师在选择活动形式时,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选择适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活动,做到在热身中复习语言。? TPR活动。学习课标规定的大部分话题时,比如水果、食物、用具、衣服、动物、颜色、身体部位等,大都可采用Show me your„Point to„Act like a„等TPR活动;在学习四种最基本的时态时,可采用I say,you do的活动形式,复习动词短语,为学习时态做铺垫,以旧带新。比如,体育活动、文娱活动、日常活动、学习活动等。? 复述课文。课前坚持利用1-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复述上一节学过的课文,轮流坐庄,给每个学生提供秀英语的平台。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 Step2.Pr esentation意义:新知呈现环节是学生感知、理解、认识新的语言项目的过程,让学生对要学的语言建立第一印象,实现初步的信息输入。? 要求:教师在呈现新知时,要充分挖掘教学素材或资源,尽量创设真实的情景,模拟真实生活,在语境中(情景)呈现新知。? 方式:教师可采用音频、视频、实物、图片或自由谈话等方式,通过语言、音乐、图画等视觉与听觉的多方位输入。? Step3.Practice? 方法:游戏(What is missing? Listen and guess.I say/do ,you guess.)、歌谣、旧歌新唱、做调查、对话角色扮演、信息差、替换练习、填空练习、问答交流、故事表演、短剧表演等等。务必做到让学生在操练中巩固语言。? Step4.Production? 意义:此拓展环节是语言输出的环节,要求学生用英语做事情,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也是对本节课教学质量的检测和评估,是对所学语言的扩展、延伸和运用。? 要求: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生活的各种语境,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内化所学知识,达到学中用,用中学,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Step5.Cooling down? Cooling down为小结环节,一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需做简短的学习小结。主要内容包括:①总结归纳所学的语言知识;②强调用所学的语言完成了哪些有意义的活动和任务;③评价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和实际效果。肯定成绩的同时,提出不足之处和改进的建议。我相信,按照这种教学模式,精心充分的准备每一节课,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喜欢上英语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