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5综合与实践水资源浪费现象的调查

时间:2019-05-12 23:20: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5综合与实践水资源浪费现象的调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5综合与实践水资源浪费现象的调查》。

第一篇: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5综合与实践水资源浪费现象的调查

5.5 综合与实践——水资源浪费现象的调查

1.进一步巩固处理数据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能灵活选择统计图对具体问题的数据进行清晰、有效地描述. 3.获取有用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决策.

重点

收集数据,画出统计图. 难点

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并获取有用的信息,从而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多媒体展示:当前我国淡水资源及我国有关缺水的形势的资料图片. 问题1:看了这些图片,你有哪些感受?

问题2:你了解世界及我国有关水资源的现状吗?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二、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活动一:请同学们收集数据,画出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怎么样? 2.我国农业和工业的耗水量情况怎么样?

3.我国不同年份城市生活用水的变化趋势怎么样? 4.根据国外的经验,一个国家的用水量超过其可利用水资源的20%,就有可能发生“水危机”,依据这个标准,我国1990年是否曾出现“水危机”?

学生收集资料,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完成活动一.

活动二: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全校同学家庭人均月用水量,并用“正”字记录法整理收集到的数据,画出统计图来描述这些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家庭人均月用水量在哪个范围的家庭最多?这个范围的家庭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几?

(2)家庭人均月用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各有多少家庭?各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几?

(3)全班同学家庭人均日用水量的平均数是多少?按生活基本日均需水量(BWR)50升的用水标准,这个平均数是否超过用水标准?

(4)如果每人每天节约用水10升,按13亿人口计算,一天可以节约多少吨水?按BWR标准计算,这些水可提供给1个人多少年的生活用水?

(5)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各小组选个代表,向全班展示统计图. 实施步骤:(1)设计调查问卷,确定调查对象;(2)实施调查;(3)汇总数据;(4)数据分析.

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1)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是否方便,合理;(2)过程中学生能否积

极参与,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交流;(3)统计图的设计是否合理;(4)对结果学生能否作出正确的决策.

活动三:讨论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三、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第二篇:沪科版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而这种教育功能的实现要求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有正确的目标定位,先进的教育理念,适宜的实践主题,良构的实施环境和发展性的学习评价。

二、学情分析

刚进入初中的学生,生活经验相对不足,知识技能的准备也很不够,虽有朦胧的社会意识,也渴望有机会走出课堂,领略社会的风采,但也需要一段时间的热身,更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全力支持,才能顺利地开展活动,因此在设计和指导活动中,需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1、因适当降低活动内容的难度,既做到全面参与,又能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问题。

2、考虑到学生年龄小,不易组织管理,且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安全意识,活动的开展应以小组活动或集体外出为主,并争取家长协助。

3、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帮助学生顺利开展活动。

三、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讨论、观察、走访、调查、交流,初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激发学生热爱综合实践活动的情感,产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行动。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

2、指导学生选择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有序开展活动。

3、学生初步学会收集资料的方法、社会实践调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养成的合作意识,体验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四、活动内容 本学期,经与学生反复讨论暂定以下几个课题作为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内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其他方面的实际情况会有所调整

五、活动的具体实施

1.小组活动形式。研究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人为指导老师研究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如活动有需要,可以跨学段组成小组。

2、个人独立探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自己独立完成某一探究活动。

3、班级集体探究。当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究活动,收集资料活动后,可以进行全班集体讨论研究,交流大家收集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进行思维碰撞,推动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深入研究。

六、活动的评价

1、遵循评价原则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倡导评价的多元化,注重评价的反思性

2、发挥学生.家长的积极性,设计有效的评价工具

3、及时进行阶段性评价,期末进行总结性评价

七、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时应重过程轻结果,特别要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应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特别注意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以便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

第三篇:沪科版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

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

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

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

创新精神。而这种教育功能的实现要求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有正确的目标定

位,先进的教育理念,适宜的实践主题,良构的实施环境和发展性的学习评价。

二、学情分析

刚进入初中的学生,生活经验相对不足,知识技能的准备也很不够,虽有

朦胧的社会意识,也渴望有机会走出课堂,领略社会的风采,但也需要一段时间的热身,更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全力支持,才能顺利地开展活动,因此在设计和指

导活动中,需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1、因适当降低活动内容的难度,既做到全面参与,又能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问题。

2、考虑到学生年龄小,不易组织管理,且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安全意

识,活动的开展应以小组活动或集体外出为主,并争取家长协助。

3、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帮助学生顺利开展活动。

三、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讨论、观察、走访、调查、交流,初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的形式,激发学生热爱综合实践活动的情感,产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行动。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

2、指导学生选择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有序开展活动。

3、学生初步学会收集资料的方法、社会实践调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

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养成的合作意识,体验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

趣。

四、活动内容

本学期,经与学生反复讨论暂定以下几个课题作为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内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其他方面的实际情况会有所调整

五、活动的具体实施

1.小组活动形式。研究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人为指导老师研究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如活动有需要,可以跨学段组成小组。

2、个人独立探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自己独立完成某一探究活动。

3、班级集体探究。当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究活动,收集资料活动后,可以进行全班集体讨论研究,交流大家收集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进行思维碰撞,推动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深入研究。

六、活动的评价

1、遵循评价原则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倡导评价的多元化,注重评价的反思性

2、发挥学生.家长的积极性,设计有效的评价工具

3、及时进行阶段性评价,期末进行总结性评价

七、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时应重过程轻结果,特别要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应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特别注意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以便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

第四篇:《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综合实践教案

《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活动方案设计

五(2)班

胡桂珍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在一次秋游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就把这种现象拍摄下来让学生看。严重的浪费现象让人触目惊心。吃了一口就丢掉的面包,随手扔掉的蛋黄。学生对此议论纷纷。从学生的谈论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对浪费的认识很肤浅,只是懂得要节约不能浪费。至于生活中存在哪些浪费现象,浪费对我们有哪些影响,怎样解决这些浪费现象,这些问题他们了解的非常少,也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二、活动具体目标

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知道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亲身探究的体验。通过各种方式的研究性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浪费对生活的影响和危害。设计节约的方法和倡导节约的作风。

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自主探索意识,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应用的能力。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1、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浪费现象的认识。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初步设计学生活动方案。

2、各小组推荐几名代表参与活动实施方案的设计、策划、参与活动的准备,并广泛征求同学的意见,及时反馈活动负责人。根据反馈情况,统一认识,确定主题内容,对方案进一步修改。

3、根据学生选择的研究主题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生可以跨班自由组成学习小组。

4、动员学生、家长、老师积极参与活动,制作宣传海报。召开家长会,邀请热心教育的家长作为学生活动指导老师,支持和帮助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

5、各小组由一名学生具体负责指导,参与各小组的活动中,做到具体落实,分工合作,应做好指导工作。

第二阶段:进入问题情境

1、指导老师与学生积极探索,搜寻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的相关资料。归纳准备研究的具体题目,形成基本的目标和思路。

2、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主题。根据主题以班级小组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各组根据本组特点自定研究的计划、内容、方法、成果展示。

四、活动要求

1、以小组集体活动为主,每组分工细致,每位学生都要有任务,并按照小组要求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2、学生对调查的参考资料、书籍、网址进行记录。

3、指导学生对研究的情况进行随笔记录,写出研究的感想、活动反思等。对研究活动进行过程性、总结性的小结。

4、开展以畅谈收获、体验、发现、思考、感悟等主题活动。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写出每次活动的收获和反思。可以从以下问题入手指导学生谈体会。

(1)你们在调查中采用了什么方法?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2)根据调查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3)通过采访、调查你有些什么新发现,新感想?

(4)在活动中有哪些体验,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事。它对你今后学习收获有何影响?

(5)活动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5、教师和学生一起评价研究主题的活动,对好的作品和创新方案给予鼓励和奖励,举办“节约小明星”评比活动。

五、活动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

(1)以自我评价为主(2)注重过程性评价

2、对老师的评价

六、活动延续

注重活动的生成性,小组根据活动主题进行延伸,扩大到进行环境保护,增强环保意识,设计各种环保产品,制定环保计划,实施行 动,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周围的人。

七、活动主题参考

1、吃的方面

2、玩的方面

3、用的方面

4、穿的方面

5、资源方面

第五篇:沪科版七年级信息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认识信息技术

一、信息与信息社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信息与信息社会。

(2)正确列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信息。(3)了解信息处理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区分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相关性和安全性。(2)培养合理运用信息的习惯。教学重点:

(1)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的区分。(2)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教学难点:

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的区分。教学过程:

1、引入

请学生介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信息实例。例如,每天电台中广播的天气预报;每位同学的名字、身高、体重;你每次考试的成绩、名次;电视节目预先;各种新闻、消息等。

2、从学生的实例中引出信息和信息社会。辩明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3、信息、信息载体和信息源区分。

教师提出“书、电视机是否是信息”的疑问,请学生讨论辨析,最后说明各种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都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抽象,而知识是信息的高级组织形式。

4、介绍信息信息处理的整个过程。

通过人体对事物的感应过程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信息处理过程,以及计算机是当今社会信息处理的强有力的工具。

二、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信息技术。

(2)知道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

2、过程与方法

主动探究信息抗美援朝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新技术(如:传感微电子、通信等)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教学难点:

主动探究信息扶持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教学过程:

1、复习信息处理的过程。

2、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

3、强调信息技术是信息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说明信息技术包含的3个技术。

4、介绍信息技术的应用。

5、请学生联系生活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域,老师来总结

归纳。

6、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

7、举例说明多媒体技术、机器人技术、蓝牙技术在生活中的实例,请学生讨论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三、信息时代的文化、道德和法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知识产权保护问题。(2)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

(3)了解黑客、网络沉迷、网络陷阱及其危害。(4)知道网络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特点的了解,掌握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2)通过了解与技术有关的伦理、文化、社会问题,正确认识新技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并认识到规范自己行为,负责任参与信息实践的重要性。

(2)树立网络安全防洪,遵守网上公告的意识。教学重点:

(1)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

(2)了解黑客、网络沉迷、网络陷阱及其危害。(3)知道网络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教学难点:

(1)防范计算机病毒。

(2)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并认识到规范自己行为,负责任参与信息实践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一定都生过病,人为什么么会生病,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感染了病毒。不但人体会感染病毒,电脑也会感染病毒。计算机病毒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各类媒体对计算机病毒的报道越来越多。同学们一定听说过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会给计算机带来很多危害,下面我们请同学来交流一下你们听说过的病毒以及病毒会给计算机带来一些什么危害。(请同学交流)

二.新授:

(一)信息安全

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其实啊,电脑病毒也是一种程序,就像“写字板”“画图”一样,不过“写字板”“画图”可以帮助我们做事情,而电脑病毒只会给我们的电脑搞破坏。刚刚同学们讲了很多病毒以及它们的危害,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电脑病毒的特征:

(1)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一般依附在别的程序上,这样就不易被察觉和发现.当病毒事先设定的条件得到满足时,计算机病毒便发作,对计算机系统发起攻击。

(2)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都有很强的自我复制能力,这也是其最本质的特征。它可以随着带有病毒的软盘、光盘、电子邮件等,通过交替使用和网

络,迅速传染到别的计算机系统。

(3)破坏性

刚才也有同学讲了很多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危害。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它可能删除数据、修改文件、抢占存储空间。计算机病毒甚至可以使一个大型计算机中心的正常工作中断,或使一个计算机网络处于瘫痪状态,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甚至危害到国家经济和安全。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同学们现在知道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有多么大,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过于担心和害怕.只要加强预防,就可以减少被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同学们想一下,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工作呢?(学生交流发言)好,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

(1)软盘和光盘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不要随便与别人通过软盘光盘交换数据.如果必须使用他人的软盘和光盘,可以先用杀毒软件检查处理以后再用.(2)网络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一个主要桥梁

只要计算机连在网络上,就有被病毒传染的可能,因此在网络上浏览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要轻意去打开来历不明的文件或电子邮件.(3)定期用杀毒软件查毒

养成隔一定时间用杀毒软件检查系统的习惯.但是必须认识到,没有万能的杀毒软件.同时,要注意经常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4)

安装病毒监视软件

现在有不少杀毒软件都提供了这种功能,它能够在系统中安装一个监视器,时刻监视系统的使用情况,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即会自动报警并运行查毒软件.(二)网络上的道德规范

刚才我所讲的四点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只是客观上要求我们要注意的,而且也是同学们比较容易做到的.做到了这四点,同学们以后在使用因特网时就会减少由计算机病毒带来的许多麻烦和苦恼,但是,就像一切事物都有着两面性一样,我们都知道因特网在为人们打开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的同时,也形成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所以在使用因特网时要注意做到: 1.上网要有节制,不应终日沉湎于网络,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2.选择能够开阔眼界,启迪思维的有益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信息.3.培养高尚的情趣,不发表低级趣味的或不负责任的言论.4.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这四点要求就需要同学们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做了,只有自己加强自身修养,遵守道德规范,相信同学们会在网络的世界里找到一片新天地,享受到网上冲浪的感觉.(三)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与方法

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上网,上网就要与计算机打交道,目前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它极大地提高了科研、生产、学习和管理效率,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

其他学科的发展,因此学习信息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信息社会,一个人如果不掌握信息技术,就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从而很难立足社会,更谈不上发展,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学好信息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就来给同学们讲一些建议:

1、多实践

2、勤动脑

3、善应用

(四)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三.课堂总结:

1.电脑病毒的特征有哪些? 2.使用电脑要注意那几点防病毒? 3.上网时我们要注意做到哪几点? 4.学习信息技术有什么意义?怎样学习? 5.我们使用计算机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

四、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一般工作原理。(2)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部分(3)掌握存储器容量的单位换算。(4)知道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5)知道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计算机的机构,辨别计算机的不同组成部分。(2)进行不同存储容量的单位换算。

(3)通过对计算机发展历史的了解,把握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畅想未来的计算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计算机的每个部分是智慧的结晶,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并能从中发现分析事物发展的趋势。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系统组成。

(2)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部分。(3)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4)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教学难点:

(1)辨别计算机的不同组成部分。(2)不同存储容量单位的相互换算。

(3)把握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畅想未来的计算机。教学过程:

一、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及:

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2、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计算机的分类及计算机的文化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

1、计算机的分类:按工作用途可以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按工作原理可以分为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

2、计算机文化所谓计算机文化就是因为计算机的产生与使用使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三、学习硬件的主要组成。结合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计算机可以将哪些类型的信息输入计算机?

2、计算机是如何处理数据的?

3、计算机怎么存储数据?

4、计算机产生哪些类型的输出?

5、计算机各部件之间怎样交换数据?

四、学习软件及其分类

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常用的软件并分类。老师总结归纳,强调系统软件是帮助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软件;应用软件是帮助人完成任务的软件,帮助学生区分和理解。

五、活动:“畅想未来电脑”

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查找计算机技术的特点、分类和历史,并和同学老师一起讨论归纳出几点计算机发展的趋势完成未来电脑的畅想。

五、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0和1是怎样表示不同信息的。

2、理解什么是二进制,十进制是如何转换成二进制的。

3、学生了解字符编码的简要知识。

(二)教程与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举一反三。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有合作学习的意识及会合作,培养协作精神。教学重点:计算机为什么能用二进制来表示信息。教学难点:计算机怎样用0和1表示各种信息的。教学过程:

一、引入本节课题

上一章节我们知道了计算机运行只有硬件是不行的,它还需要一定的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一台完整的计算机,没有硬件系统或软件系统计算机无法进行任何工作,因此两者是缺一不可,那么,计算机是怎样进行工作的呢?它又是怎样表示不同的数字、文字、声音、图像等的呢?

教师展示不同的几组信息:声音信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设疑?这些信息计算机是怎样表示的呢?

二、进入新课

(一)由上面的一些声音、文字、图像等信息,我们可以相信计算机很聪明,但我们也应该相信计算机再怎么聪明,它只认识0和1两个阿拉伯数字,不是吗?

1、教师出示下面的图片

分析:假如我们用0和1分别表示灯泡的暗和亮,那么这10盏灯可以表示分别为1011001100,这样我们可以同时用10盏灯泡输出一组数据1011001100,这组数据表示的是一个二进制数值。

2、原来我们用计算机表示任何信息时,计算机就会把所有信息转换成了二进制。什么是二进制?

(二)十进制整数转换为二进制

分析:将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我们可以用“除2取余”法,将最后的商1和每次除2得到的余数按从下到上的顺序排列起来,请同学们注意的是:一直除到商为1为止。

学生练习:将35转换成二进制数。(教师巡视,检查个别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

(三)字符信息在计算机中的显示

计算机各种信息是怎样在显示器上呈现的呢?通过一个实际例子让学生从中悟出道理。出示幻灯片

三、课内练习

1、将23转换成二进制数。

2、信息是如何在计算机中显示出来的?同学之间说说其中的原

理。

3、分组小结:讨论你在本节课上你学到些什么?

四、教师课堂小结

1、本节我们学习了什么是二进制数和二进制的运算规则,十进制整数可以转换成二进制数。

2、这节课我们还简单了解到信息在计算机中是如何显示的,同时还简要介绍了显示编码等许知识。

六、初步使用计算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计算机的开启与关闭

(2)学会正确使用键盘和鼠标;掌握计算机中文字的输入;掌握画图软件的开启与关闭。会使用工具栏中的铅笔、铅笔、颜料盒、刷子、橡皮擦、颜料桶、喷枪加入文字等工具。会旋转图形、会删除不要的部分、会保存文件。

(3)了解使用计算机的健康常识

2、过程与方法:

掌握使用软件的一般方法:多观察多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他们大胆探索的勇气和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在计算机中输入字符

2、画图程序的使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输入字符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小学时候从三年级开始就已经接触过计算机,也使用计算机来进行一些简单的工作,如“记事本”中输入文字、利用“画图”程序作图等,这节课我们就来回顾小学学过的一些操作。

二、使用计算机输入字符

活动1:打开计算机,运行记事本,使用正确的指法和击键方法输入下面一段短文,并保存在“我的文档”中。

My name is Bob.I live in Toronto, Canada, and I want a pen pal in China.I think China is a very interesting country.I’m 14 years old and my birthday is in November.I can speak English and a little French.I have a brother, Paul, and a sister.They have pen pals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Australia.My Email:Bob@hotmail.com.(教师在学生输入的过程中要不断地给予指导,学生在完成作业后也可以自行练习其它字符,包括中文)

程序及教学内容设计

三、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是复习了小学时候学习过的文字的输入,下一节课我们还将复习画图程序的使用,请同学们回去回忆一下。

第二课时

画图软件使用

一、复习引入

(1)如何开启和关闭画图软件?(2)如何在画图软件中输入文字?(3)如何旋转图形?

(抽学生演示,教师示范指正)

指导学生打开文件“开始菜单附件中的画图程序的使用”可找到想要的答案。

二、出示任务:开启画图软件画一幅以“校园生活”为主题的图画。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他们多合作多交流,遇到困难可相互讨论,也可问老师,还可打开文件“画图软件的使用”。师巡回指导。

三、保存作品。以自己的名字作为文件名。

四、交流与讨论

和其它同学一起总结刚才在画图中所用到的操作技巧,并将这些收获填在书上的第30页的表格中。

五、使用计算机的健康常识(1)不能长时间使用计算机

(2)使用计算机时,一定要使室内有适宜的光线(3)显示器最好有滤色镜,以减轻眼睛疲劳(4)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5)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6)多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以保护眼睛

六、关机,整理后退出教室。

第二单元:认识操作系统一、操作系统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操作系统。

(2)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分析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能发现分析事物发展的趋势。教学重点: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教学难点:分析操作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教学过程:

1、介绍什么是操作系统。

请学生复习第一单元中学过的关于操作系统的知识,列举知道的操作系统。

2、介绍操作系统的发展。

以微软操作系统为例,简述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代表产品。并请学生讨论分析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

二、认识Windows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Windows XP的桌面(图标、快捷方式、任务栏)。(2)熟悉对话框的使用和菜单的操作。

(3)掌握Windows XP的启动和退出的正确方法。(4)能进行窗口操作和之间的切换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归纳窗口界面的共性,自主探索未知的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及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

(1)对话框的使用和散装的操作。

(2)掌握Windows XP的启动和退出的正确方法。教学难点:自主探索未知的操作技能。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1、认识桌面(图标、快捷方式和任务栏)

2、认识“我的电脑”。

淙我的电脑的启动和窗口操作,穿插解释鼠标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鼠标的操作,认识窗口的组成,了解基本的窗口振操作。

3、小游戏:“扫雷”。

让学生通过游戏加深体验鼠标、菜单和窗口的操作。教师可以简单介绍游戏规则,或请会玩的学生介绍。

4、设置自己喜欢的修改化桌面

让学生通过自学举一反三设置自己喜欢的桌面、屏幕保护程序、外观等,在活动中加深对对话框的认识。教师提供包含对话框介绍和桌面某个设置操作步骤的课件给学生自学。

5、关机

根据第一单元所学,法度使用多种方法关闭计算机。教师提醒学生要养成安全关机(即关闭系统)的好习惯,否则会对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造成损坏。

三、组织管理文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资源管理器

(2)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命名规则、文件的类型、文件夹结构。(3)掌握建立、重命名、移动、复制、删除、查看文件夹或文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根据信息分类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分类、整理、存放信息的习惯。

(2)亲身体验信息管理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增强主动管理信息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命名规则、文件的类型、文件夹结构。(2)掌握建立、重命名、移动、复制、删除、查看文件夹或文件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信息分类管理文件和文件夹。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1、认识资源管理器。介绍启动和退出资源管理器的方法。根据上节课的内容请学生叙述窗口的组成,教师要强调特有的树型结构。

2、文件和文件夹。

借用书包和文具、书本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类型、命名规则和文件标识符号。

3、相关练习

4、教师机整理演示

演示混乱的教师机的整理过程,自然而然地新建、重命名文件夹和子文件夹,移动、复制、删除和查看相关文件和文件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管理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明确技术是为目标服务。

练习:建立自己的文件夹和必要的下级分类子文件夹,管理和上传自己的作业和素材。

让学生体验到技术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增强主动管理信息资源的意识。若存在疑问,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四、使用应用程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启动和退出应用程序的方法。

(2)了解记事本、画图、录音机、Mekia Player所具有的主要功能和能够完成的任务。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票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并正确使用有关功能。(2)通过记事本、画图、多媒体工具的使用,理解不同软件基本操作的共性与个性,并自主探索未知的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灵活运用学习经验。教学重点:

了解记事本、画图、录音机、Mekia Player所具有的主要功能和能够完成的任务。

教学难点:

(1)根据需要选择全程的信息技术工具并正确使用有关功能。(2)通过记事本、画图、多媒体工具的使用,理解不同软件基本操作的共性与个性,并自主探索未知的操作技能。

教学过程:

1、输入并保存一段文字。

演示在记事本中输入并保存这段文字的过程,让学生学习微软输

入法和记事本的使用。

2、练习:自我简介

请学生在记事本中输入一段自我简介,并保存到自己的作业文件夹中,体验记事本的功能和输入法的操作。若存在疑问,可请教同学或老师。

3、画一幅并保存。

演示画像的绘制过程,让学生认识画图软件和它的常用工具。请学生在画图软件中画一由计算机图,并保存到自己的作业文件夹中。体验画图的使用方法和功能。若存在疑问,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4、将刚才的文字录制下来。

演示使用录音机录制并保存录音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系统自带的这款小型录音软件的使用方法。

5、练习:录制刚才的自我介绍。

请学生录制刚才的自我介绍,探究短长录制时间的方法,并保存到自己的作业文件夹中,体验录音机的使用方法和功能。若存在疑问,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可通过知识迁移拓展到其他多媒体录音软件的使用方法。

6、播放刚才录制的声音文件。

演示使用Media Player播放声音文件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系统自带的这款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方法。

7、练习:播放自我简介和系统自带的音频与视频。

使用Media Player播放自人简介和系统自带的音频与视频。体验Media Player的使用方法和功能。若存在疑问,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可通过知识迁移拓展到其他播放软件的使用。

五、管理软硬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控制面板。

(2)熟悉更改鼠标设置的方法。(3)熟悉查看硬件信息的方法。(4)熟悉安装和设置打印机的方法。(5)掌握学而不厌和删除程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需要灵活使用控制面板的各项功能。(2)通过已学的操作规律,自主探索未知的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知识迁移的能力,并能灵活运用学习经验。教学重点:掌握控制面板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通过已学的操作规律,自主探索未知操作技能。教学过程:

1、认识控制面板。

请学生尝试打开控制面板的多种方式,并根据前面所学介绍控制面板的窗口界面。

2、练习:尝试更改鼠标速度,查看硬盘的属性,添加一台虚拟的打印机。

请学生通过初中体验掌握控制面板的操作。若遇到问题,可与同

学或老师讨论请教。

3、拓展练习:尝试控制页码中其他项目设置图标的功能。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自主探索未知的振作技能。

第3单元:走进网络

一、网络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网络的概念。

(2)了解计算机网络匠3个基本组成部分。(3)知道网络的主要功能。(4)了解网络的2个分类。(5)知道网络的拓扑结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环境,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结构、设备和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和了解,打破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3个组成部分。(2)了解网络的2个分类。教学难点:网络协议。教学过程:

1、介绍网络的概念。

2、介绍网络的组成。

让学生自己来提出上网的方式及上网所需的硬件设备,然后老师

总结并通过实物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最后概括网络的三个组成主体。

3、介绍网络的拓扑结构结构和主要功能。

4、介绍网络的分类。

5、练习:说说机房或家中网络的功能,结构和所属类型。

二、认识因特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识因特网及其产生和发展

(2)了解因特网提供的基本服务和扩充服务。(3)知道因特网协议。(4)了解因特网地址。

(5)知道因特网的2种连接方式。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需求进入相应的信息服务系统。(2)通过网络与其他人交流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因特网的应用,对使用各种新技术产生兴趣,有自主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服务和扩充服务。(2)了解因特网地址。

(3)知道因特网的两种接入方式。

难点:能根据需求进入相应的信息服务系统,体验它们的不同用途。

教学难点:能根据需求进入相应的信息服务系统,体验它们的不同用途。

教学过程:

1、因特网小专题介绍。

老师事先布置任务,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一个关于因特网的小专题(因特网的概念因特网的产生、因特网的发展)来搜集资料,并在课堂上交流。老师在对学生发言加以总结,强调因特网是没有中心的。

2、播放关于因特网应用的视频。

请学生在观看后介绍自己使用过的服务及感觉,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因特网的应用。

3、介绍访问因特网前的准备。

从因特网的协议、连接方式和因特网地址的组成3个方面来介绍上网前的准备工作。

4、练习:登录1—2个由老师提供或自选的网站,体验并说说它的服务方式及类型。

三、拨号接入因特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建立拨号连接。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拨号连接,触类旁通,掌握接入因特网的不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做好准备工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能建立拨号连接

教学难点:通过拨号连接,触类旁通,掌握接入因特网的不同方法。

教学过程:

1、建立拨号连接。

通过老师演示建立电话线拨号连接过程,而后请学生介绍ADSL的连接方法。

2、拨号上网。

根据学校情况拓展介绍局域网的上网方法。

4、介绍上网连接失败的可能原因和扣除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诊断导致连接失败的可能原因,介绍排除故障的方法。

四、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熟练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2)掌握信息的搜索方法。

(3)掌握保存种类信息(文字、图片、网页、动画、程序等)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搜索方法,搜索信息。

(2)对完成活动所需的信息有选择地进行有主见地进行搜集、处理、传输。

(3)主动对活动的实施过程及成果进行反思和小结。

3、情感态度与个人价值观(1)有评语探索的精神。

(2)养成根据需要为网上不同类型号的信息建立相应文件夹的习惯。

(3)随时注明信息的来源,能主动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4)学会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和方法,勇于承担责任,并善于互相交流。

教学重点:

(1)掌握作息搜索的使用方法。

(2)掌握种类信息的保存方法。教学难点:

(1)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搜索方法,快速高效地搜索信息。(2)对完成活动所需的信息有选择地进行有主见地收集、处理、传输。

(3)主动对活动的实施过程及成果进行反思和小结。教学过程:

1、浏览网页。

2、搜索善于某个主题的信息。

教学演示使用两种搜索方法搜索信息,让学生了解搜索的方法。

3、探究活动:著名搜索网站的使用比较(百度、谷歌、搜狗等)

4、保存搜集到的关于某个主题的类型的信息。

5、综合活动:如“电子邮件”、“2008北京奥运会”等。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活动主题,讨论分配每个人的任务。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文件夹,内有小组成员各自的文件夹。搜索的信息先分门别类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然后再在小组文件夹中统一整理,并交流展示。下载信息时,应将信息的出处注明,在今年使用信息进也步注明出处。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和其他伙伴或老师进行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了解他人的思维动身,更好地进行协作化学习。

五、使用电子邮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Email的工作原理和通讯协议。(2)知道Email的地址格式。(3)掌握Email贴的申请方法。

(4)掌握Outlook Express贴设置的方法。

(5)掌握通过网上邮局或Outlook Express收发邮件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初中体验使用网上邮局和Outlook Express收发邮件的不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所学的知识用在日常交流上,不但要交流不要方便交流。教学重点:

(1)掌握Email贴的申请方法。

(2)掌握Outlook Express贴设置的方法。

(3)掌握通过网上邮局或Outlook Express收发邮件的不同。教学难点:

(1)掌握Email的工作原理和通讯协议。

(2)体验使用网上邮局和Outlook Express收发邮件的不同。教学过程:

1、探索学习:“电子邮件探秘:”。

以学生探究学习模式展开,重点是了解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可

以借用上次活动的结果。学生探究的结果肯定是五花八门的,老师不作准确性评定,让学生对照课本所叙述的原理进行对比,交流时可以用形象生动的例子说明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特别是通过对比传统邮件与电子邮件的工作流程,有助于学生形象化理解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2、网上收发电子邮件。

考虑到上课时间和网速问题,老师直接演示。提示学生在注册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3、练习:

(1)将搜集到善于电子邮件的知识发给老师。①申请一个免费邮箱。

②使用此邮箱发送电子邮件到指定邮箱。主题:电子邮件。内容:电子邮件概念。附件:电子邮件工作原理图。

(2)发送、接收好友的邮件,主题、内容自定。若有疑问,可以向两党或老师请教。

4、设置Outlook Express的帐号。

演示Outlook Express帐号设置的操作过程,这是使用Outlook Express收发邮件的前提。

5、练习:设置Outlook Express帐号,并给老师发送一封主题为上课建议的邮件。

学生通过参考多媒体或知识迁移来自学Outlook Express的使用。若有疑问,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6、比较网上与Outlook Express收发邮件的不同。

请学生在初中后比较网上与Outlook Express收发邮件的不同。

下载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5综合与实践水资源浪费现象的调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5综合与实践水资源浪费现象的调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2课时 正数和负数(2)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2.会根据要求把给出的有理数分类. 3.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及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代数式(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共100分) 1. 当 时,代数式 的值等于2002,那么当 时,代数式 的值为( ) A. 2001 B. -2001 C. 2000 D. -2000......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五篇)

    肥东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授课教师:刘义国 肥东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 2015年8月30日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综合实践——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教案5篇

    《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教案 泸县喻寺小学 张乃平【教学目标】 1、 通过课堂学习活动,学生能了解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和国际社会对勤俭节约的重视。 2、 激发学生勤俭节约的情......

    七年级数学上册 1.5有理数的乘除教案 沪科版[精选合集]

    1.5有理数的乘除(4) 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2.在运算中合理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做题,来提高学生的灵活解题能力和......

    七年级数学上册 1.5有理数的乘除教案 沪科版

    1.5有理数的乘除(1) 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经历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

    七年级数学上册 1.5有理数的乘除教案 沪科版

    1.5有理数的乘除(2) 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2.掌握有理数的运算,并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多个有理数乘法法......

    10.4平移教案-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10.4平移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平移的概念;2.理解并掌握平移的性质,并能按要求作出平移后的图形.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平移的性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