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差异:中国重培优 美国善补差
教育差异:中国重培优 美国善补差
我读研究生时的导师复旦大学张伟然教授,去年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研究,顺便把读初三的儿子张吾南带到波士顿贝尔蒙特高中,如今一学期读完,张吾南感受颇深,算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
我最感慨的是美国高中对待学生的态度和个性化关照。张吾南介绍,“在美国上课,最大的感觉就是慢。我现在学的东西在国内一年前甚至更早就学过了。老师通常会等90%以上的学生懂了以后才会继续讲,有时会在一个问题上花大半节课。我感觉美国的学习是鼓励性的学习,很少批评学生。他们似乎觉得,人生下来是什么都不懂的,懂了值得鼓励,不懂才是正常的。即便学生问的问题老师几秒钟前刚说过一遍,老师也很少生气。”
但对于大段的英文阅读,张吾南觉得有些吃力,为此老师又建议他同时上英语课。学校专门在图书馆找了一个房间,让一些英语(论坛)程度不高的同学一起上ESL课,这也是免费的。这些学生一起聊天、讨论、做作业,老师在一旁办公,有问题可随时去问。
www.xiexiebang.com
看看,这就是美国高中的按需教育,学生的英语不理想,需要补习提高,学校就专门为这些学生开小灶补习。在中国,这样的任务都交给了补习机构,学校的老师很少如此。
说到中美教育的差别,我觉得在教书育人的根本理念上,就存在差别。因材施教,早就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可现在能留下几分不得而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现在的高中教育已经被高考(微博)绑架,学生已经成为分数的奴隶,从学生到老师,到校长,乃至教育局长都被绑在考试排名这样的战车上,因为评价体系就是这样的,高考考得不理想,教师没奖金,校长没面子,局长挨批评。在美国,学生听不懂,没关系,再讲一遍,中国的老师何时才有这样的耐心。
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等等口号,每年都喊,领导似乎一年比一年重视,可具体到了高中,还是换汤不换药,根本之处就在于教育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如果再深入一层,则是教育部门对教育管得太死,使得教育失去了活力,变成了附庸。
www.xiexiebang.com
按说,中美教育的这些差别,教育部门的领导或者专家早就知道,因为去美国考察教育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为什么就无法改革呢?根在顶层,如果在顶层没有改革,下面就没法改革。
所以,改革应当首先从教育部做起,若教育部不彻底改革,中美教育的差距还会拉大。
第二篇: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
分享按钮 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
2010-09-26 23:02:19 编辑 删除
归档在 我的博文 | 浏览 60589 次 | 评论 142 条 日前,网易论坛有一篇署名文章谈及美国梦和中国梦。
美国梦的说法由来已久,而随着中国宣布GDP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中国民间的和官方的中国梦也甚嚣尘上,并作为一种对抗性的概念在海内外传播开来。然而这两种梦,深究起来,却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是由不同的载体承托起来的两种不同的价值体系。美国梦是什么?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后开始修建由芝加哥到三藩市的太平洋铁路,作为经营策略之一,太平洋铁路公司出售沿路土地筹集资金,在欧洲大肆广告,其主要内容就是“美国梦”。梦想有自己的土地吗?梦想有自由吗?到美国来!随着大量欧洲移民进入美国,美国中西部开发只用了50年,随之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后来美国梦,由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的演讲再次扩张,“我有一个梦”表达的是人性、尊严、平等和自由。而当下流行起来的“中国梦”,却是一种国家主义的、自我中心的、具有排他性和封闭性的概念。这是一个国家的(非民众个体的)、官方的(非民间的)、中国的(非外国的)“梦”,它的核心是全球格局中的支配权力。早在1980年代,就有人对所谓“中国梦”有过描述,指着世界地图:“我们的任务,是以夏威夷为圆心,以夏威夷到北京为半径,重建中华帝国!”人们对这种梦并不陌生,当年纳粹德国和军国主义的日本,都有类似的梦想。这种“梦”比前苏联的共产主义“梦”还要落后,因为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仍然以人和社会为依归,并不封闭在国家权力的范围之内。
该网文称,作者曾应邀参加一个朋友在美国的入籍仪式,排队鱼贯进入宣誓大厅的时候,留意到墙上有一幅字,“美国的形成从来都不是血缘的、地域的和宗教的,人们聚集在这片土地上,是因为人们认同她的价值观,那就是人性、尊严和自由、平等”。这句话是美国早期某位总统的讲话,但那个时候美国不但不是GDP第一,而且不参与国际事务。
New Yorker翻译成为纽约客而不是纽约人,真是中文翻译中的神来之笔。纽约客是纽约人的代称,大家都是客,借居这个大城之中追求梦想创造神话。纽约有3百多万人在家不说英语,外国出生者占相当大比例,各路神仙来自四面八方,因其包容所以多彩。1949年前的中国上海也是这样,没有上海人的概念;上海人相互问讯,会说自己是苏南人、江北人、宁波人或者是广东人。那个时候,上海是一个追梦的城市,也是一个创造童话的城市,因此被誉为远东第一城。后来的香港也一样,自称番禺人、潮州人、福建人抑或是上海人以及越南人、马来西亚人,大多都是华裔;那个年代,香港充满活力,也充满奋斗成功的童话。上海和香港的大富豪少有本地人。上海的富豪多来自苏州和宁波,而香港的富豪有潮州人、马来华人、番禺人等等。只是到1950年代后,上海开始有了比较严谨封闭的“上海人”概念,就和1979年后香港有了比较严格的“香港人”概念一样,两个城市从此开始走入封闭。
但纽约却从来不对外封闭。而纽约,其实只是美国的一个缩影。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开发中西部,大量从欧洲吸引移民,首要招牌是土地和自由,前者代表了自由资本主义有关资产的意义,而后者是和当时欧洲贵族和教会把持精神领域形成对照。100年前,美国的富豪大多数是移民。即使是现在,美国大量的知名富豪几乎都是白手起家,包括微软的盖茨、苹果的贾伯斯,以及雅虎、谷歌、思科这些赫赫有名企业的创始人。
美国是一个创造现代童话的国度。对很多美国佬来说,物质金钱只是成功的手段和途径,成功过程中的精神升华更为重要。大概正因为如此,美国的童话和梦想才能够持续两百年,而至今仍然引人入胜。并且,这也是美国社会仍然充满活力,而未来仍然令人乐观的原因。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今年8月1日在北京大学演讲,受到广泛关注。龙应台的演讲题目就是《我们的“中国梦”》,是应“南方周末”之约而以“中国梦”为题而发言的。龙应台在演讲中介绍了1949之后,台湾人、尤其是外省籍台湾人的“中国梦”的破灭与转折。
对于龙应台此次演讲,众多媒体注意到演讲者不少直接大胆的表述,一些论点直指中国大陆政治文化中的敏感问题。比如龙应台详细介绍台湾1979年《美丽岛》事件,而正是这一事件标志着台湾政治反对派的成熟,而最终推倒了国民党在台湾的专制统治。龙应台借机呼吁大陆当局容纳政治异议人士,从台湾经验出发,传播自由民主理念。通过对蒋介石政权在台湾长期经营的国民党爱国主义教育的描述,龙应台也希望就此颠覆共产党的爱国主义教育,将大陆被看作至高无上的爱国教育重新定位;因为和国民党的爱国主义教育一样,共产党的爱国主义也无非是一党之意识形态教育而已。从政治多元出发,一党即是一党,既不能代表其他党派,更不能将党混同于国家和国土。
从台湾的政治光谱上看,龙应台属于蓝营,不主张台湾独立。从龙应台的演讲来看,也得不出她主张台独的结论。但是,她是否主张统一呢?在演讲中,她没有直接表达其立场。但字里行间,龙应台的主张却可圈可点。在演讲结束前,龙应台讲了这样一段话:“请相信我,我对中国的希望是真诚的。但是请不要跟我谈“大国崛起”,请不要跟我谈“血浓于水”,“我深深盼望见到的,是一个敢用文明尺度来检验自己的中国;这样的中国,因为自信,所以开阔,因为开阔,所以包容,因为包容,所以它的力量更柔韧、更长远。”此段话可以看作是龙应台的中国观。她没有讲她是否会同意统一于这样一个中国的怀抱中,但至少,这是她认同的中国,是她梦想的中国。那是一个开阔的、包容的中国。
从政治角度解读龙应台的演讲,意义甚为鲜明。但人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解读龙应台的演讲,比如从民族主义的角度解读。龙应台表示,她不在乎“大国崛起”,如果这种大国崛起只是军事、经济的成就和政治的专制。这样的崛起,将会是灾难的到来。也许,人们可以将这一视角看成是台湾的视角,是从少数族群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崛起。然而,正是这一视角值得重视,因为这里提出的是一个大国何以获得各个不同族群的认同的关键。龙应台几次提到所谓“血浓于水”,并几次否定了这一概念。受过中国文化教育的人恐怕都能够体会“血浓于水”的意涵,但可能很少人会真正深究“血”字的份量,更不会将这一成语同种族联系起来考虑。最近传播甚广的《刘亚洲中将的西部论》中提到了台湾和其他族群;他说:“台湾与大陆同种同族同文化,即使出了问题,将来也会回来。新疆和西藏是多民族,一旦出去,回来的可能性甚微。”这里的同种同族同文化是对“血
浓于水”的恰当注脚:相对于其他族群,台湾人的血管里流着同样的汉族的血。不同的是,刘亚洲看到了种族的重要性,而龙应台强调的则是文明,是价值。换言之,通过对“血浓于水”的否定,龙应台正在超越族群观。
值得提出的是,龙应台在演讲中以大量篇幅谈到她的“中国梦”的价值基座,谈到中国儒家文化的价值系统,如:“礼义廉耻”。她表示,“就是这个价值系统,形成一个强固的基座,撑起一个“中华大梦”。”同狭隘的种族或族群观念相比,中国传统的儒家价值有着普世指向,也即是儒家文化中的“天下主义”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龙应台通过“天下主义”的桥梁,走上了现代普世价值的大路。
龙应台的“中国梦”是以普世价值为基座的。
事实也证明,以普世价值为基座的“中国梦”远比以血缘关系、族群关系为基座的“中国梦”要更具吸引力。以纳粹德国和军国主义日本为样板的“中国梦”就更是等而下之。现在,美国不仅是中国富豪、巨贪的移民之地,早在几十年前就成为了中国偷渡者的梦想之地;而且,就在当今“中国崛起”的喧嚣中,普通的老百姓却通过偷渡移民美国。近日媒体报道,美国联邦“府会中国委员会”举行的偷渡及人口交易听证会透露,最近美国的中国偷渡客暴增10倍。很多中国家庭花费约7万美元的昂贵代价,把自己未成年的子女偷渡到美国。在“中国崛起”的十几年来,偷渡客死亡事故也频繁发生,从1993年的“金色冒险号”事件,到2009年10月份加勒比海域中国偷渡客翻船事故,再到2010年7月份美国西部亚历桑那州发现40多名偷渡人员的尸体,对偷渡者来说,死亡一直是偷渡过程中甩不掉的恶梦。但尽管如此,这些灾难都浇灭不了他们彻底走出国门投奔自由的渴望。
更可悲的是,不仅是中国的底层民众,中国的精英阶层涌现移民美国大潮。据美国国务院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移民获批的EB-5类签证移民人数不断增加,2009年比2008度增加了2倍左右,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移民大国。据媒体报道,在21世纪的头十年里,中国移民潮的主力已从底层劳工转为由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组成。在2009年投巨资开拍的宣传片《建国大业》中,20多位主要演员的国籍早已加入了外国籍。虽然他们移民无可指责,但他们用脚投票,选择抛弃他们在电影中反映的60年前所建的国,至少对当局是个讽刺。
其实,无论偷渡平民、文化精英还是贪官,他们选择美国,无非是为追求更好的生活。如果仅仅以物质生活为衡量,即使能出得起7万美元的普通偷渡者,若非对国内的生存环境失去信心,恐怕也没有谁愿意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搬到一个语言不通、生活习惯相异、举目无亲的陌生国度。对这些人来说,美国优质的教育、清洁的空气、安全的食品和民主、法治、平等、自由的安全感,都无疑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而这些,在中国大陆则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
在许多国人眼中,灾难深重的中国已成为不宜居住的伤心之地。但心中依然燃烧着梦想的中国人,从来不会放弃对未来的希望。那么除了些成功实现美国梦的中国人之外,绝大多数无法走出国门的人们,又将如何面对眼前沉重的现实?!也许,要改变目前的现状,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但若要改变,首先要民众觉醒,正如龙应台所言:“正因为权力的侵蚀无所不在,所以个人的权利、比如言论的自由,是每个人都要随时随地、寸土必争、绝不退让的。”
美国梦是一种内生的人性向往,而不是外在的政治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中国的“梦”更为接近。在中国古代,却是外国人向中国移民的梦想之地。
不说“万国来朝”的汉唐,连弱势的宋朝也曾接收过万里迢迢前来投奔的犹太部落。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中国靠武力征服了别人,而是传统中国的人性价值观,在当年的地球上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教无类”,“君轻民重”等都是这种价值表达。这些内容,在当时全球以家族和血缘封闭的个人发展和个人地位的社会时代中,占据着相当高的道德和人性高点。正如今天的美国,以“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普世价值,将全世界的人都吸引在自身边,即使是在中国诋毁普世价值的贪官们,也不例外。
因此,道德价值体系是根基,社会经济是枝叶。中国古代社会重学重德,但个人财富和国家富强却借此而生长;近代西方文明以“文艺复兴”、人本主义为先驱,也使科技和经济大发展。“故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孔夫子的这句话,放在当今美国十分恰当,美国梦中的优越物质条件,其实生长在平等、自由的根基之上。因此,真正的中国梦,必须是建立在追求和实现普世价值的基础之上,除此以外,其他所有打着“中国梦”旗号的行径,不仅会四处碰壁,甚至还会将中国引向万劫不复的境地。
第三篇: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工具差异
1利率市场化的差异
中国与美国利率市场化差异主要表 现在两点: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不同、利率机制作用的不同。美国从1970年开始推行利率市场化,到1986年完成,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利率市场化程度很高;中国的利率市场化从1980年开始至今仍在继续推进,未完成利率市场化。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的货币政策主要以利率传导机制为主,建立了以利率为中心,包括汇率、通货膨胀率、综合资产价值和货币供应量在内的一揽子综合指标【1]。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实际效应主要是通过利率机制直接传递的嘲。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通过对联邦基金利率的调节进而影响市场利率、资产价格等最终实现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控目标。利率机制在货币政策实施中的主导地位主要得益于美国健全的利率传导机制。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途径包括:货币供应量、信贷机制、利率机制等,但是利率机制并不是我国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机制,利率政策在调节我国实际经济中存在阻滞因素,使其无法正常发挥效应。国内许多学者也通过研究论证得出,利率机制在我国不起主要作用,而信贷传导渠道和货币渠道在实际中发挥的作用更大。从以上两点的差异分析可知,利率市场化的完成是运用利率政策调节的基础和前提,通畅的利率传导机制是利率政策能够发挥作用的有力保证。
2货币政策目标设定的差异
中国与美国在货币政策目标设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中介目标设定的不同、单一目标与多目标的差异。1993年7月后美联储以“泰勒规则”为指导设定实际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引。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主要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但是三个变量中货币供应量是主要的中介目标。199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贷散规模转向货币供应量,并于1996年正式将M1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同时以MO、M2作为辅助参考,现在关注的是M2。再者,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上,早在1977年《联邦储备系统改革法》中,美国就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货币政策的目标,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三个目标。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逐渐将多重的货币政策
目标转为控制通货膨胀此单一目标。中国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包括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多目标的体系既有一致性也存在矛盾性,由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可知多种货币政策目标在实施中往往无法同时实现,并会影响货币政策整体的实施效应。目前,我国很多学者提出将多重的货币政策目标转为单一的目标。从以上因素分析可知,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确立决定了一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偏好,最终目标的不同往往体现了货币政策工具实施的效果。
3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差异
中国与美国在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上差异明显,美国已建立起了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而中国未建立。一国货币政策工具不同偏好的选择往往反映了一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一般而言,金融市场发展程度高的国家会选择更具市场化的工具;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低的国家会采用行政干预较浓、力度较大的工具。在美国,完备的金融体系具有发达的市场传导机制,成熟的市场机制可以自主发挥效应使得利率机制能够对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做出正确判断,从而对就业、产出和物价水平产生更加直接稳定的影响,这也是美联储选择将利率政策作为调控经济的主要原因。利率是美国市场体系中的内生经济变量,而利率在中国只是外生变量。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备,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的行政干预色彩较强,市场机制的主导调节作用受限。完备的金融市场可以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良好的货币制度环境会进一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机制的形成,从而为我国利率政策发挥效应提供条件。但是市场中的行政色彩往往会破坏货币政策意向的信号,使得市场无法自主调节最终无法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控。
第四篇:浅谈美国的教育与中国的教育
浅谈美国的教育与中国的教育
教师教育学院
2012级生物行知班
王雪娇
2012041661
谈到中国的教育,我们作为中国教育培养出的学子,最了解中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一步一步的接受着中国的教育。在这期间也经历了中国教育的多次改革,深有体会。从幼儿园我们就开始了竞争。要上好的幼儿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有的家长都这么想。为了进入一个好的幼儿园,为了给孩子一个不输给别人的开始。进入幼儿园,我们被迫的接受着学校的教育,被迫的学着很多不是孩子能接受的知识。为的就是高别人一等,大家都会一加一等于二,我就必须得会一乘二等于二。不然如何超过别人。不能高别人一丈就无法从众人中脱颖而出,进入一个好的小学。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学习的目的,只是知道必须学。所有的孩子都将上学当做一种任务,一种习惯。孩子的思想一点一点的被禁锢,没有自由。都说当今的孩子缺乏创新的意识,是,如今孩子们都是在为成绩而活,哪有时间想别的东西。甚至很多的学生都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当然,也是因为中国升学的考核制度,才使得学生只能将成绩看得如此重要。我们学生寒窗苦读十几年为的就是考上个大学,圆自己十几年来的心愿。如今,没有一个学生的心愿不是考上大学。可有多少学生的真正的心愿是这个呢?我们从上幼儿园开始,所有人都在告诉我们,你们必须要考上大学,从此便开始了我们的求学路。我们在学校除了被动的接受知识,很少有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且有很多时候,父母会认为你学的东西没有用,不如多看会儿书。中国的孩子,从开始上学那天起,就背上了无比沉重的包袱,直到考上大学,这沉甸甸的包袱才能放下。很多的人抨击中国教育的不合理,一种应试教育如何教出人才?在学校里,学生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考试不考的,从来都不学。很多人把中国的教育同美国进行比较,批评中国教育。其实,我想说,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没有可比性,两个国家的经济体制不同,生活水平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这些不同都使得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方式不同。我只能说美国的教育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但要想让中国生搬硬套美国的教育体制,恐怕只能东施效颦。我对美国的教育和中国的教育进行了总结,美国基础教育和中国基础教育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走班制和班级授课制两种文化的差异。走班制在美国已有100年的历史,学校没有国定的行政班也没有班主任,这种体制对于学生基于自身基础的个性发挥和能力培养无疑是有力的。参观期间短短5—7分钟的时间一所3000多人的学校能在极端的时间内实现有序的走班,可想而知他们有一套成型的做法,值
得我们信服和借鉴。他们选课走班的具体做法是:
1.很重视中小学之间的衔接
在美国,孩子4岁开始可以上学前班,5岁正式进入小学一年级,小学教育系统包括一年的学前教育和一至五年级的学校教育。学前教育班和一、二年级的衔接非常密切。它们的班级文化布置具有很多的共同点,例如:有明确的班规,学生
评价,注重学生作品的展示,学习知识的运用等。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保证学生进入初中阶段能快速的适应走班选课制,保证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有效衔接。
2.基于个性培养的选课机制
美国的选课工作是基于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和能力培养的长远考虑。他们提前半年就对学生所选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都已提前进行了设置,有一个明确的选课清单,初中每天七节课,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体育为必修课。另外设有跨学科课程以英文阅读为主。六年级第七门是选修课,包括美术、合唱、演讲、戏剧、管弦乐,任选一门,七年级后可以选二节选修课(选修课的开设基于学校财力情况和家长、学生需求决定是否开设)。学生每人有一个课程表,一学期下来雷打不动,周一到周五每天的课程安排相同共7节课,所有课程同等重要,课时一样长短。在这种机制下学生家长可以和学生基于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课程,为自己的终生发展服务。在这种机制下学科分层已成为必然,但这种分层是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发自内心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独断决定,这样的分层是真正意义上的分层。
3.综合课程的设立
美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性特别明显。他们设立自然科学(包含生物、化学、物理)和社会科学(包括世界地理、历史、美国历史等)综合课程,这种课程不是独立的、单一的课程,而是涵盖了与课程相关的相关课程知识,体现选择性和综合性。就连他们的高中体育课程也包括数学、物理、生理卫生等综合知识,可以说是一本像词典一样厚的百科全书。这种课程的学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必将得到长期锻炼和发展。
4.学校资源的全利用和全开放
在选课走班的机制下,所走过的所有中小学,他们的所有教室和功能室均向学生免费开放。他们的教室既是老师的办公室又是实验室、训练室。学生可以进行适合他自身发展需要的各种实验和训练。另外学校还积极借助家长和社会人士在某一特长方面的优势为学校所用,为学生发展所用。
5.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学生的主要方式。他们的班额一般在25—30人,小学我们参观的学校班额也有15人左右的。他们的课堂可以说是学生学习和能力锻炼的天堂。课堂上学生4人或5一个小组,没有单独课桌,每小组只有一张大桌,课桌排列也不很讲究。他们的教室四周全是黑板,很少看到教师在滔滔不绝的讲授,更多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一起的合作与探究以及教师针对学生的一对一的研究问题和辅导。一节科学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学生们合作在搭建建筑物,教师和学生共同实验验证当地震来临时怎样的建筑不容易倒塌。这种学习方式尊重的是学生的探究欲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而不是教师的简单的给予。他们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教无定法。他们强调的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张扬,重点在于针对不同学生的发展。同时我们认识到美国的课堂是是“问题解决”式的课堂。它不是以设问组织课堂教学,也不是站在问题面前,去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它是教师创设提出问题的实际情境,刺激学生提出高质量问题,即合情合理的常规性问题,特别是并非显然的非常规性问题,问题解决的途径不是单一的。因此他们提出“开放式答案”这个概念,即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是无数解的。
6.多元透明的教育评价
美国在选课走班机制下,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多元透明的,主要采取以下评价方式:
(1)成绩量化、等级化
在我们了解的学校中,对学生的成绩评价不是采用百分制,一般会用A、B、C、D这些等级来量化。而这个成绩的等级是由家庭作业、平日学习态度、课堂作业、学校测试等几部分综合而成。学校测试既有单元考试,也有学期终结性考试。学生学校测试与州考、学区考试综合评价。
(2)考查方式多元化
大部分学生的测试因科目不同,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如“科学课”的考查,会让你动手测试做实验;“社会学”会让你上网查资料,写一篇调研报告,或是制作一个展板等。
(3)汇报方式人文化
学校会把每一个学生的成绩用喜报或者书信的形式通知每个家长,每一个学生知道个人自己的成绩,而不是全班的成绩。学生个人成绩是有隐私的,但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是榜上公布的。
(4)奖励方式多元化
对于一些特别优秀的学生,学区的最高教育机构领导学监会根据学校教师的推荐,投票选出学监奖。同时还有学校荣誉奖、校长荣誉奖、学科优胜奖、活动项目奖、赛季奖、社区义务活动奖,这些奖励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评价因素,也是申请大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
7.全员育人保证课间选课秩序
在参观期间当下课铃响之后,所有教师会迅速到达各自执勤岗位,并在教室门口等候学生上课。这除了保证学生的安全之外,我想真正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早已深入每个教师心中,这可能是最好的对全员育人的解释。
美国的基础教育让孩子们对未来有了不同的展望,美国的基础教育并不像中国的基础教育这样的严格。学生的压力很小,在上课之余,学生们有时间去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课外的活动,社会活动,都让孩子们对社会有了更多的认识。孩子们的眼光不局限于学校所学到的东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而中国的孩子在上大学之前,所有的孩子恐怕对未来都是一样的展望。我们没有兴趣可谈,很少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甚至很多孩子大学选的专业并非自己所爱。而这样诸多的原因都使得中国的孩子对于学习失去了兴趣。美国的学生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进入自己喜欢的大学开始全新的生活,而我们中国的孩子是带着终于熬出头的心情开始大学的生活。都说美国的大学好进不好出,中国的大学是不好进好出。美国的学生真正开始学术学习是在大学,大学是一个人这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青年人,思维敏捷,有大把的精力和体力可以用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学习上。中国的学生上了大学就开始混,身边没有了父母,没有班主任,没有了条条框框的约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中国的学生,有多少学历能和能力画等号的,应该是屈指可数的吧。其实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差距不是上大学后产生的,从基础教育开始,我们的学生就已经和美国的学生产生了差距。这些差距不光是学生之间的,更是教育体制之间的差距。我认为教育体制之间的差距最根本的还是经济体制和经济实力之间的差距。中国的人口基数大,经济实力不如美国,资源的配置更不如美国。中国教育的发展,仍然依靠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第五篇:中国留学生美国找替考,罚重了吗
最权威的国际教育服务平台
中国留学生美国找替考,罚重了吗
正如美国检察官办公室所强调的,这类有代表性的案件,法官都势必严格按照联邦标准判决,其目的是通过严惩替考者,对其他试图通过类似欺诈手段进入美国高等学府者提出严正警告。
前些日子震惊中美两国的15名中国留美学生涉嫌共谋作弊替考案日前有了首例裁决结果:首名认罪的中国留学生李必远,因为雇佣枪手替考,被判处5年缓刑察看并立即驱逐出境。
对于不熟悉北美司法规则的国人而言,这个判罚似乎过重:不就是考试作弊行为么?行政处罚、取消考试资格,充其量遣返回国也就是了。
事实上当事人李必远恐怕也是这么想的,日前他曾向法官求情,希望仅以接受遣返回国作为替考行为的惩罚,结果被美国法官拒绝。
在整个北美范畴,对考试欺诈行为的处罚向来十分严厉,但同为作弊,性质却有轻重之别,“打小抄”之类个体作弊一般仅被当做个人行为不检点,通常只会受到校内处分,但倘若有偿替考、贿赂考官,则必定被追究刑责。前述两个案例中,当事人都被控以“伪造证件”、“伪造官方文件”和“欺诈”等刑事罪名,这都是较重的刑事罪。
而李必远并非替考案的组织者、策划者,而仅仅是其中的受益人之一,但不仅明知行为不当仍支付酬金雇佣枪手,还协助枪手获得假护照。缓刑、驱逐出境,资料来源:教育优选 http://www.xiexiebang.com/
最权威的国际教育服务平台
未限制其下次入境,事实上已算是对其主动认罪的从轻量刑,同案另一名中国籍嫌犯因系组织者,恐怕就不会如此“走运”。
正如美国检察官办公室所强调的,这类有代表性的案件,法官都势必严格按照联邦标准判决,其目的是通过严惩替考者,对其他试图通过类似欺诈手段进入美国高等学府者提出严正警告。
然而当事人真的后悔了么?
从李必远此前“遣返换免责”的侥幸心理不难看出,他恐怕还做着“换个地方再灿烂”的美梦,而另一位尚未宣判的替考组织者,甚至流露出“反正已拿到文凭”的“胜利者心态”,他们的认罪、后悔,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不走运”、“不小心”的懊悔,这仍是一种“作弊者”的心态。
很显然,要打击这种损害社会诚信的不法行为,不仅要效仿欧美,对替考(尤其有偿替考)行为诉诸刑责,严厉惩罚,还应建立起周密的信息档案库、信息网,让这些凭借不诚信行为获得一时利益者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无法用这些不当所得,博得他们所梦寐以求的任何寸进。非如此,这些投机取巧、罔顾廉耻者,恐怕是永远不会真正后悔的。
资料来源:教育优选 http://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