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巧用乡土资源的生活化充实政治课堂教学
巧用乡土资源的生活化充实政治课堂教学
摘要:政治是一门兼具百科性、时政性、包容性的综合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整合各种资源于课堂教学中,以丰富政治课堂,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乡土资源是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一种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是政治课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重要体现,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
关键词:乡土资源政治教学教学运用
吴刚平教授认为: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乡村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①。《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不同行政领域内的学校,具有不同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学校要突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就要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资源进行教学,使课程资源更加的多样,丰富和富有个性,更加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②
在新课程改革中,高中政治课教学应该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这是由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任务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决定的,也是当今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在这一大背景下,将乡土资源引入政治课堂,让原本略显乏味的政治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充满生活气息,同时增强政治课堂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感染力,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感受政治课堂魅力。
一、拓展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离不开教材,但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政治教师应该认识到教材不再是教学过程中唯一的课程资源,而应该挖掘与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乡土资源更具生活化,贴近学生的生活,为本地学生所熟知。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对于学生理解知识、提升能力、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在探究“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课时,我充分利用昌黎当地的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国企、私企、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让学生对比理解不同经济形式的特点和好处。我首先让学生课下先了解自己所熟知的昌黎一些知名企业,利用网络搜寻企业有关信息,并让学生利用周末可以外出的时间实地考察这些企业。在具体教学中,首先通过学生展示了解到的材料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它们各自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如:昌黎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朗格斯酒庄等,而活动范围受限的住校生则把目光放在学校周围的一些个体工商户。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知识有了一定积累,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自主探索与专题有关的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这样所有学生都动起来,整堂课不会因为理论性太强而沉闷。然后让其他不参与展示的学生提出疑惑,由展示学生解答,不清楚的写在黑板上大家一起讨论。最后我设计了几个探究问题,将学生了解到的直观知识整理升华到理论高度,这样学生对昌黎的经济形式及不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有比较直观的认识,不仅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从而热爱家乡,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都得以顺利实现。
二、提高学习兴趣,优化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元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政治课堂就是一些大道理,考前临阵磨枪,死记硬背就能拿高分”的观念已经不适用于新课改背景下的政治教学,一线政治教师应在尊重课本的同时有意识地挖掘和利用多元课程资源,利用学生熟知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乡土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创造条件,提供素材,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如探究“我国的宗教政策”这一课时,充分利用昌黎一中背靠碣石山的地域优势,碣石山脚下就是水岩寺,水岩寺作为秦皇岛地区唯一的合法佛教活动场,在当地甚至京东地区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学生实地感受,在课堂上发表自己了解的关于水岩寺和佛教的信息,并通过探究问题:“为什么佛教信徒只能在水岩寺举行宗教活动?学生作为游客能否去水岩寺宣传无神论?为什么?政府对水岩寺及其各种活动的态度?等等”在展示与合作探究中掌握并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内容。同时展示材料:某些信徒生病了不去医院,一味采取烧香拜佛的方式祈祷消除病痛;某些地方常见算命人;一些宣扬邪教的非法组织等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宗教的性质及与封建迷信和邪教的区别,从而明确作为中学生应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转变教学方式,做创新型教师
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离不开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是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是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当今社会迅速发展,教师能否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影响教育能否现代化。乡土资源在课堂中的利用,教师必须在课前备课的时候进行一定的整合,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如探究“走进文化生活”这一课时,首先展示一段介绍当地文化现状的视频资料《河北民艺奇葩――昌黎地秧歌》。视频播放完毕后引导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及自己平时对当地文化的了解探讨和分析昌黎本地区的文化特点,昌黎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自己对视频的理解,提出建议面对当前本地的发展实际,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文化生活更丰富多彩色彩斑斓?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教学,克服传统灌输说教式教学模式的弊端,对于改进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创新型教师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乡土,一方文化”,乡土资源中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应试教育的缺陷,走出教材、走入生活、走出校园、回归自然,有利于课堂的自然、和谐,有利于使政治课教学获得新的活力、生命力。
注释:
①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8月版.②王守丽.《高中历史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1]赵晓云.在主题实践性德育中守望乡土文化[J].小学德育,2007(4).[2]贺心滋.乡土史的教育和教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3]刘文娟.新课程视野下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第二篇:利用乡土美术课程资源 整合美术课堂教学
利用乡土美术课程资源 整合美术课堂教学
内容提要
【关键词】: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合理利用
摘 要:有着浓厚乡土气息和鲜明地域特色的乡土美术是各地方历史的见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多元文化的因子,能给学校美术教学、设计教学提供借鉴,为审美教育提供素材,丰富课内外教学,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并能给城市和农村美术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因此,重新认识乡土美术对学校美术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提出的指导思想之一是“普及和发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为重点”,这说明农村美术教育的提高和改善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充分发挥和利用农村的艺术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美术教学,是改善和提高农村美术教育的途径。如何将乡土美术引入到学校美术教育中来,这对于乡土美术和学校美术教育来说是一项双赢的决策:乡土美术因学校教育的延续能免遭断裂与绝迹的命运,并能不断向前发展;学校美术教育因为有乡土美术的加入能增加新的活力,教学内容得到丰富,乡土美术中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艺术观念能给学校美术教育中的美术教学与设计教学提供借鉴与启示;同时,充分利用乡土美术资源,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有利于给城市与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带来发展的新契机。
由于我国大量的优秀传统艺术根植于民间尤其是广大农村,因此农村社会蕴藏着丰富的乡土美术资源,农村社会的变革速度相对缓慢,因而这些艺术形式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同时,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乡土美术教学活动:如一些泥块、木料、竹子等都可用来作为泥塑、木刻、竹雕、竹编等创作活动的材料。这些都是农村美术教育的资源优势,是发展农村美术教育的有利条件。
一、乡土美术与民间美术的区别
第一,它的内容是理想主义的。民间美术主要表现人们生活理想与精神理想。理想主义的艺术都具有浪漫成分。可以说民间美术(尤其是乡土美术)不是现实和写实的艺术。
第二,民间美术的核心价值观是祥和。祥和是社会与人间一种很高的境界。它包括人际之间的和谐,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天人合一”。民间文化离不开团圆、祥和、平安和富裕这些概念,这是所有民俗的终极追求,也是民间美术千古不变的主题。
第三,民间美术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这种理想主义的艺术,在表达方式上是情感化的,在艺术手段上主要采用象征、夸张、拟人等,在色彩上持其独有的生生观和五行观。由于民间美术多用于生活的装饰,符号化和图案化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再有就是广泛使用的与语言相关的谐音图像——这是我国民间美术最具文化内涵与审美趣味的方式。
第四,我国民间美术地域性,体现其无比丰富的多样性。传统的民间美术(尤其是乡土美术)是在各自封闭的环境中渐渐形成的。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不同历史、人文、自然条件,致使各地的乡土美术有其独自的表现题材、艺术方式与审美形态。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这种地域个性鲜明的艺术,便成了独有的文化财富。
第五,还有一点很重要:它是手工的。手工是一种身体行为,手工艺术是人的情感和生命行为。手工艺术处处体现着艺人的生命情感,机器制作是没有的。在进入工业化时代,手工技能的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遗产。
提起乡土美术,我们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如民间美术,它们都含有指代那些具有清新、质朴、稚拙特色的劳动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的意思,因为它们既有概念上的差异,又有着内容上的相同或联系。
“民间美术”是由“民间”与“美术”两个概念组成,作为“美术”的限定词的“民间”
指由平民、常民或劳动人民自行组织、创造和拥有、享用、管理的东西,它界定了这种美术形态的创造环境、创造主体及接受对象:民间美术是生长和发展于传统下层民间社会的,其创造主体是包括一般劳动者、手工艺人等在内的劳动群众,接受对象也是平民百姓。例如剪纸艺术、泥塑艺术、烙画、容绣等。
“乡土美术”中的“乡土”是一个地域概念,指人们出生或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由于长期的居住和生活,人们对该地方产生了特别深厚的感情并受其影响。“乡土”的概念范围通常会随环境、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乡土美术”指的是本乡本土的美术,即所居住生活的地方的美术,主要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美术与通俗美术,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审美价值。
尽管民间美术与乡土美术在内涵与外延上存在差异,但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乡土美术中的绝大部分作品属于民间美术,因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大多根植于农村社会,创造这些作品的是以乡村民众为主的劳动群众,同时,民间美术又包含着各地群众创造的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正是不同地域的乡土美术构成了民间美术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异彩纷呈的形态。
作为农村小学,因为学生的美术基础、家庭环境和所处的文化氛围与城里的孩子有较大的差异,导致学生在美术表现能力方面得不到长足的发展,甚至因为一些美术必须的绘画材料、手工制作材料的缺少,导致教材课程的教学目标都无法实现。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针对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作为乡村教师应该用好这一“活的环境”。因为这“活的环境”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美术资源,加以合理的整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美术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
二、乡土美术的内涵
1.乡土美术是各地历史的见证
乡土美术是历史的产物,同时又是历史的见证,是当地人们创造历史的物证,它能为我们的学校美术教育提供丰富而又形象的史料。过去我们都是从文字、典籍中了解艺术史,然而这种艺术史是史学家用语言描述出来的,艺术史究竟是怎么回事,过去流传下来的乡土美术作品就是一个最真实的讲述者,它讲述着世代人们曾经怎样地生活过,当我们看到这些物品的时候,会想起昨天,正是这些东西将历史与现实贯穿起来,正是这些昨天让我们明白自己的位置所在。然而,也因为乡土美术是历史的产物,有其产生、发展的特定历史环境与条件,当这些环境与条件不复存在的时候,它们也随之退出历史的舞台。虽然这是历史的必然,但当它们消失的同时我们失去的是历史的物证。
2.乡土美术是乡土文化的标志,多元文化的因子
多元文化的形成是单个的地域文化和谐共存的结果,可以说没有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多元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在生活中会受到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空间位置及特定文化心理结构的制约,因而在文化上会表现出地域差异。乡土美术蕴涵着丰富多样的人类文化,而地方特色正是体验人类文化丰富性与多样性之所在。地方性的乡土美术文化因立足于本土而适应本土民间民俗习惯,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不容易被其他形式的文化所同化。在学校美术教育中介绍乡土美术及各种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美术,使学生了解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审美价值,不同地域文化的艺术品反映出人类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信念及观察世界的特殊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保持与继承本土特色文化的同时包容多元文化的意识。
三、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利用
1、开展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研究美术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通过活动还能使学生深入了解家乡某一领域的优秀文化。
2、学生学习民间工艺的机会较少,因为一些民间工艺由于费时费工,取材不易,操作较难也趋于消失状况。如,民间刺绣、钡委等现在已经有管少人从事这些营生。
3、对于传统节日,国家注重的一些传统节日得以延续,这些节日的美术形式被保留下来,但是乡村的习俗,在生活中就非常少见。
4、民间的画稿图谱、建筑雕塑、织品花绣、金漆镶嵌、木器纹饰、窗花剪纸等丰富多彩的吉祥文图,这些吉祥的文图就是美好的故事和喜庆的征兆绘成的图像,用来表现求吉趋凶的观念:如百鸟朝凤、风调雨顺、龙凤呈祥、招财进宝等,这些曾经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的吉祥题材这些图画题材,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5、富有乡土气息的民居、宗室祠堂、寺庙已处于基本消失的状态,乡村学生更向往城市的高楼大厦。
6、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对传统的乡土文化重新认识、剪纸、木雕、刺绣、脸谱等又被现代人重新搬回生活中,学生也就有机会接触这些乡土美术了。学生对于乡土美术的认识很大一部分取决与学校的教育,因此乡土美术的开发和利用研究尤其重要。
1.乡土美术能为现代设计教学、美术教学提供借鉴与启示
东西方的艺术家都善于从原始艺术、民间美术、甚至异国美术中吸取营养,从而寻找到创新的突破点。乡土美术中的一系列绘画观念、艺术形式能给美术教育以借鉴──造型上敢于突破形体的拘束,大胆地运用夸张、变形;强调色彩的对比,大胆使用纯色;和谐饱满的构图形式;多视角形态的刻画、多种时空形象的融合;追求强烈情感的表达,情感的自然流露;创作时不受拘束的自由的心态、丰富的联想──这些都将给我们广开思路,寻找创作的灵感。
2.乡土美术能丰富课内外教学,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体验
结合乡土美术资源,学校的美术教育能开发出丰富多样的课程形式与活动内容。
乡土美术中的许多品类如剪纸、泥塑、面塑等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益补充,能给学生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体验。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给学校美术教育增添新的活力。
3.乡土美术是审美教育最直观最贴近生活的教材
学校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乡土美术就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生活中的美术,是以审美的方式生存于世的生动体现。从前,人们的物质生活并不如今天这样丰富,但精神生活并不贫乏。乡土美术中的生产生活设施、日常用具往往体现了普通百姓朴素自然的审美追求。今天我们在美术馆、博物馆才能看到的东西,被我们供奉为杰出艺术品的东西,以前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样说来,那时的人们活得离艺术更近,与艺术更容易融合。我们从小生长在家乡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从这种意义上说,乡土美术是为我们提供了美术学习的丰富的“情境”。
4.乡土美术是美术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纽带
多学科的融会贯通,不仅有利于促进本学科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乡土美术不仅与绘画、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与其他学科都有相互结合的地方。乡村美术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学科相通的意识,以生动活泼的美术学习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乡土美术能为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城市的学生,伴随他们长大的往往是一些工业化生产的玩具,或者也有由父母带着去博物馆参观一些艺术作品的机会,但这些是与生活相隔离的,他们缺乏与自然广泛接触的机会。而乡土美术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乡土气息,是与自然和生活融为一体的,因此能增加城市的学生对朴素自然的美感的认识与体验,同时也是回归自然、认同乡土的途径,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好教材。
2.根据教材的单元系列,有机渗透乡土美术资源。
在美术教材编写中,许多内容都是分类别展开教学的。,有机地结合乡土美术课程资源,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优秀美术遗迹,激发学生对家乡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豪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爱乡之情。
3.以本地自然资源为材料,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
家乡的自然资源洒落在我们身边,但往往不被我们重视和利用。当我们将身边的自然资源运用到美术创作中,当一件件富有创意、漂亮的美术作品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才感觉这些出自于我们身边。以家乡自然资源为材料,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既可以就地取材,节约美术材料上的开支,又可以培养学生有效开发、利用家乡自然资源的意识和习惯,同时还可以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作品。
艺术是生活与文化的结晶,乡土美术资源是属于自己的薪火相传的地方文化。乡土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旨在让学生认识、了解其所生活、居住的环境,进而欣赏家乡文化,关怀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具有乡土气息的美术作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开发和利用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弥补了国家课程设计难以兼顾地方特点的缺点,使学习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不仅使学生学得开心,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培养了学生的爱乡情感。
家乡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亲情、朋友、师生、邻里等伦理关系,都从这里孕育发展,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从小有爱乡的情怀,并培养他们对乡土的责任,这必须经由认识自己的生长环境,理解与家性有关的历史文化。通过学习,同学们都学会了以亲切而富有美感的方式去认识乡土文化、欣赏乡土文化、关怀乡土文化,进而产生发自肺腑的家乡自豪感,使具有特色的乡土文化深入学生内心,增强了学生的爱乡情感。
乡土美术课程资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资源。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对于地方性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对于高素质教师的培养以及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只有不断地进行开发、实践,才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不断推进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三篇: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提高政治课堂实效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提高政治教学实效
文综组靳琪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单靠校内的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课程目标的需要。所以日常教学中应该积极主动的开放学校,走向社会,挖掘多种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满足师生需要,落实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乡土资源是课程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它以其生活性、乡土性、操作性等优势影响着我国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和学校中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是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具体体现。乡土资源紧扣当地实际,涉及的内容都是学生所在地区常闻、常见的,将乡土资源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相结合,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构建三维目标,加强德育建设,传承传统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乡土文化政治教学实效三维目标
政治课程中的乡土资源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资源,具体包括学校所在地(市、县、乡)的自然风貌、文物古迹、民风习俗、名人轶事等,它是地方自然、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政治课程资源的利用存在着形式、结构单一化的倾向,往往过多的依赖于教材,而忽视了学生本来很熟悉的乡土资源的利用,因而无法真正使学生学以致用,由课堂走向生活。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启动,课程资源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乡土资源是课程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乡土资源具有独特性,并以其生活性、乡土性、操作性等优势影响着我国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和学校中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是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具体体现。乡土资源紧扣当地实际,涉及的内容都是学生所在地区常见、常闻、常传的,将乡土资源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相结合,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构建三维目标,加强德育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活用乡土资源,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1]在政治教学中,大多数老师课堂教学内容的过于注重课本材料,远离学生生活,学生所学习的大多是远离自己经验的“书本知识”,这容易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制约了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有些案例随时间的流逝很快就会显得陈旧,而乡土资源,是来源于学生们生长和生活着的地区,大多数学生对故乡的风土人情又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必然会增强课堂的亲和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2]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应善于洞察社会变化,捕捉教学需要的乡土课程资源,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
在《文化生活——传统文化的继承》一课中关于传统文化继承的内容,书中的导入事例是有关针灸、京剧、书法等,这些事例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就拿京剧来说,虽然是我们的国萃艺术,但是能够欣赏的人毕竟是少数,课堂运用效果不佳,如果把它换成我们自己的乡土艺术,例如: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庄浪社火、高抬、马尾编荷包、纸织画 等,学生耳熟能详,更能激发学习兴趣。
二、巧用乡土资源,加深知识理解,实现知识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尽量缩小课程资源和学生在时间、空间的距离和学生心理、情感方面的差异,这无疑是对老一辈科学教育思想的传承。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是由国家统一配发的,然而,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很大,一本教科书不可能完完全全适合每个地区的学生。而乡土资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化解教学重点、难点过程中,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乡土资源,不断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分析方法深入认识事物,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从而优化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例如讲《哲学生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时我运用了我们甘肃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发明,应用和检验结果。由于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深有体会,所以使该知识点一下子有效的理解和掌握了。再如在讲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框题时,结合教材中的探究问题,笔者引用有关资料,向学生介绍我县根据地区实际制定发展战略。如我县有以华胥氏、伏羲、女娲文化闻名于世的国家森林公园云崖寺、关山天池朝那湫、北魏石窟、陈家洞、葛洪炼丹处葛家洞和前秦千年道观紫荆山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朱店、万泉、阳川等乡镇有良
好的生态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优势,而且具有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所以大力发展苹果产业,都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通过实例讲解有效的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实现了知识目标
三、妙用乡土资源,发挥学生主体,开展探究学习。
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来说,政治课堂教学就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挖掘当地的教育资源,调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潜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必需的创造和创新的机会,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
此次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课程实施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应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能力,而在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可以为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在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就某个问题,收集相关的本地材料或事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乡土实例中所蕴含的某一个突出的问题发表见解,相互启发、互相补充,提出各种问题或就问题的不同侧面,自由发表见解。
例如:在学习矛盾的特殊性以及主次矛盾关系时,我根据课程资源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创设了情景问题“某高三同学在即将毕业面临人生的转折点之时,内心迷茫,不思学习,并想着把同学之间的友情转化为爱情。”引导学生探究并给该同学提出合理的劝说。由于该问题是高中学生心理上会面临的问题,也与其生活相关,学生积极的运用所学知识展开了讨论,既解决了问题达到了应有的知识目标,也从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四、挖掘乡土资源,加强德育教育,树立正确三观
杜威曾说:“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3]众所周知,传统的德育形式均以老师的说教为主,缺乏创新。孩子们接受的教育内容具有相同性,缺少了独特的东西,而乡土文化的介入将大大地改变这一传统模式,因为乡土文化素材是学校德育活动取之不尽的知识宝库。乡土文化的精髓加强了德育的渗透,立足于乡土文化的德育更具有亲和力和生命力,因为它源于实践、源于真情感知,从而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不仅培养了乡土文化的传承精神和热爱意识,而且构建了美好的精神家园。有助于孩子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健康人格,从而达到德育无痕化的最高境界。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爱国主义教
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4]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加强乡土文化教育,是加强德育教育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笔者在《文化生活》民族精神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庄浪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介绍“万古精忠标宋史,千秋大勇著洛城”的刘沪将军、抗金英雄吴玠、吴璘以及大宋民族英雄郭成、郭浩以及对越还击战中被中央军委评为“英雄神枪手”的郑钰等人的生平事迹从而总结出他们所彰显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深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豪感和凝聚力。通过探究庄浪人民敢于战天斗地的庄浪梯田精神,进而深刻理解勤劳勇敢是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能进一步激发继承光荣传统,为振兴中华、建设家乡而艰苦创业、开拓争先的精神。再如我在讲解《价值创造与实现》时以“感动平凉·2010人物”庄浪县大庄乡农民杜长益带领乡亲们奔走四海,驰骋中亚为民谋福利的事例,使学生充分理解了如何创造价值;上述一切实例因为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更具亲和力和生命力为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应积极挖掘乡土资源,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构建富有乡土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思想政治课生动活泼起来,较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参考文献:
[1]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第1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霍玉敏:《陶行知终身教育理论的现代意义》[J];成人教育;2006年11期
[3]转引胡晓:《德育课程中历史教学的困难》[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第六期.第12页。
[4]转引李萍:《探究建构爱国主义支架的乡土史教学》[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S1期
第四篇:浅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
浅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
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思想品德》教材内容本身就体现着教学生活化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 “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学者的教育理论都要求我们把思想品德融入到生活之中,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课堂教学必须在方方面面实现生活化:教学目标的生活化,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方式的生活化,教学巩固的生活化等等。以生活化的教学实现“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决不能脱离生活,让课堂教学变得枯燥的、呆板的、空洞的。而必须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让课堂生活化。必须把生活内容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唤醒潜能,激活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生动、思考、平凡、体验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让学生通过在生活情境中真实的体验和感悟,启发思维,启迪智慧,成就教学永恒的追求和生命力。
一、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涵义
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将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根植于生活,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的环境、故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使学生在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明白“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的教学方式。
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依据
1、理论依据:
纵观古今中外,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与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在西方,有卢梭的“自然教育”,有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有胡塞尔提出的“回归生活世界”等。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连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
个性社会化原理认为儿童应是正在发展中的完整的人,这种发展是其个性化向社会化的过渡,成为社会的人,作为社会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可使学生朝着我们期望方向发展完善。而要实现个性化向社会化的过渡,其最有效的载体是生活,其是否实现社会化的标志也是看其是否积极适应生活。现代德育价值观认为德育的本质是在于使个人完成对于人生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高。德育要促进个人道德社会化,要引导人去建构个人的完满的道德生活,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与崇高。主体教育观认为人的主体精神的本质是自由、自觉,学生个体发展必须通过独立自主的、积极主动的理性思考后作出行动选择,儿童是其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灌输的容器。生命教育认为要以学生的生命活力为基础,关注学生生命,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旨在形成学生健康的生命态度的教育。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教育必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
2、学生个体发展之必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首先,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是一个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同时推进的过程,而这些目标的形成离不开人的生活经验的融入和生活实践的锻炼、体验和陶冶。因此,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促进学生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其次,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加深知识理解的需要。再次,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让学生学会生活的需要。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落脚点,就是让每个学生通过学习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家庭、国家、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适应社会,并学会过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只有回归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生活,才能更好理解我们的课本知识所蕴含的道理,才能真正掌握生活的技能,才能真正学会生活。只有帮助学生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中吸取丰富营养,不断关注学生生活的体验,不断激发学生道德学习的愿望,不断提升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才能使得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实现我们这门课程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三、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现生活化的设想
1、以生活造氛围
孔子曾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选取适当的生活场景,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和求知欲,启发学生联想、分析、归纳,诱导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如一堂《难保三春晖》一课伊始,我用PPT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感人故事,并用歌曲《天亮了》伴奏。在歌声中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感人故事:一年秋天,一对夫妇带他们的孩子去效游,乘坐高山缆车时,意想不到的悲剧发生了,缆车运行途中发生故障,眼看就要坠落于峡谷之中,在接近死亡的一瞬间,爸爸妈妈用力将孩子高高托起,随着一声响彻山谷的巨响,爸爸妈妈永远离开了他们的孩子,由于力的缓冲作用,孩子得救了„„这时,整个教室里面鸦雀无声,很多同学的眼睛都湿润了。看得出故事和歌曲深深打动了同学们的心灵,歌曲播放完后,我首先说出了我的感受:“看完故事的我悲痛万分,故事中的父母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一切,甚至生命,而作为子女的我们呢?又为父母付出了什么?”学生们在抽泣中、在沉思中、在回忆中,慢慢的在整个班级中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在被感动中去发现生活中父母为自己所做出的许多贡献,去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存在的不足。这里教师运用教学媒体循循善诱,使学生有话可讲,从而使教学不再空洞枯燥,也使课堂教学自然融入在日常的生活中。
2、设情境调情绪
课堂小天地,不能替代现实世界;课堂又是大天地,可以再现现实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以生动形象的生活场景,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用自己的语言、举止、情感、教学内容及课堂氛围形成一个良好的情境,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整个学习活动,达成生活体验。在学习《丰富多彩的情绪》一课时,教师与学生一起上演一出老师训斥迟到学生的好戏,请其他学生来设想当这名学生被老师训斥之后一天的遭遇和结果。这样既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感受生活,也体会到丰富多彩的情绪对生活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优化课堂,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内容和知识点,巧设教学情境,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课堂教学氛围,给教学活动烙上生活的印记,使“课堂生活化”,“生活课堂化”。
3、重实践化认知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思考性,引导学生质疑、思考、探究。在实践中质疑,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成长,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性的活动;是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通过学生的个人生活实践活动,将课堂教学要求真正内化成为学生的内在认知。在学习《缤纷多彩的世界》一课时,理解“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是课堂教学的难点。我借鉴生物课的食物链设计了游戏活动课程:发放了印有稻谷、小鸟、草人、狼、狮子等十多种不同生命图案的纸帽子给学生,然后将毛线发给戴帽的学生,让其按各自生命间的食物链织一张“生命网”。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去验证是“生命”之间的联系,自己去思考发现彼此之间的联系。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主动去质疑自己的想法,去思考课本的重难点知识,去探究生命之间的关系,在探究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升华中实现学生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
4、延课堂升能力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主动参与、善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意识和习惯。将课堂拓展延伸至生活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身边发生的、活生生的实践和现象中检验、丰富所学知识。让学生在生活中明白:课堂教学源于生活,也将回归生活、贴近生活。如学完《做情绪的主人》这课后,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快乐卡片,要求学生:当你快乐的时刻,打开快乐卡片,记录下你的快乐感悟;当你烦恼的时候,也记得打开“快乐卡片”,回忆快乐时光、回味快乐感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课堂与生活之间并不是封闭隔绝的,而应当是开发的。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在真实的生活中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只要你用心寻找,快乐无处不在。只有如此教学主题才能得到升华,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学生的能力才能得以发展和提升。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体现了各家教学理论的要求,更是当今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之必要。现实生活不仅赋予了思想品德课教学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更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提高了宝贵的资源,也必然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大动力。生活化教学给思想品德课堂提供了缤纷的舞台,让学生在真实、生动、思考、平凡、体验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并通过在生活情境中的体验和感悟,启迪学生的思维,使思想品德课堂少了许多说教,多了不少真实中的体验和感悟,启迪学生的思维,使之为思想品德教学注入永恒的活力和生命力。
第五篇:课堂教学如何实现生活化
课堂教学如何实现生活化
1、时代的要求
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种形式,教育向生活回归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不断改革的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对21世纪人才提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的口号,框正了教育的工具理性化倾向,意蕴着学校教育应该关心人的价值和意义,人的理想和生存。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和生命意识,生活世界是人在其中的世界,其中心在于人的生存和人的价值。生活化的课堂应该是唤醒学生的“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尊重生命,关心个人的生命需要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同样,课堂教学生活化也注重人的动态生成,教育更要关注人的今后的可能生活,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服务。生活化的课堂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共同生活”,教育的使命是帮助人去发现他人和发现自己,理解是共同生活的前提,是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心灵间的交流。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地球仅以“村”的形式存在,学会理解,学会共同生活,是现在教育的潜在目标。
2、认识误区
当前的教育应该说“应试教育”还是主流,因为现行的课堂“去生活化”的 倾向还十分厉害,造成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的人为因素和课程因素值得关注。翻开中学各科教材,其中洋溢着学术理性主义的课程观念,而且为了追求学科体系结构完整性与纯洁性而走入误区,这就是课程从总体上脱离学生的生活。尽管在新的课程中,增加了一些经验(活动)课,但在教师的认识误区下,这些活动有多大成效值得怀疑。所以当前的课程教学(或称课堂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认知活动,通过认知来传递和掌握书本知识。而教材所蕴涵的学科知识基本上是以“告诉”方式而不是以“感悟”方式呈现出来的,忽视学生内在体验和感悟,满足不了学生的审美生活和精神生活,造成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脱节。教师因素也不容忽视,教师是课程的代言人,在考试的要求下,对知识的传授只能按“标准”原则进行,在程式化的课程中把学生视为“等待加工的商品”,迫使学生沉浸在各种符号的逻辑运算和知识的被动接受中,使学生在课程里“失我化”“失生活化”。
3、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的课程改革正在不断的完善,“人”的发展需求呼唤着课程回归生活。现
在正掀起这样的思潮。(一)课程理念:回归学生生活世界,提升学生主体意识。一方面,课程改革要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从理想世界走向现实世界,焕发出生活气息和生活活力;另一方面,课程改革要向“人的世界”回归,充分把握人在时空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关系,拓展和解放课程教学时空。(二)课程目标:满足学生现实生活需要,建构学生可能生活。(三)超越科学世界束缚,关注学生生活世界。课程内容不应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们纳入到学生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使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四)课程实施:突出交互主体性,实现对话、交流和互动,追求一种主体性平等互换的对话语境,使师生真正“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
二、研究的假设
1、认清“课程教学生活化”的概念
长期以来,中小学呈现的“应试教育”的倾向以及“传统教学论”对教育实 践的消极影响,课堂上往往表现在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知识加工的机器,以及“去过程”、“去情景”等种种局限上,提倡“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教育回归生活”的一种教学理念,它不是一种教学技术和教学方式,而是一种新的理念,一种思维方式(也即生成性思维方式)。“生活化”或称“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指回到生活原点和日常生活事件,而是要求知识教学与生活的整合,要时刻指向学生作为现实主体的发展,就是回归人本身。“课堂教学生活化”不是要求教学局限在日常生活之中。日常生活情景、生活事件和生活经验是教学过程中的背景和例证,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目标。“课堂生活化”教学只是不会像“传统教学论”和“应试教育”倾向那样无视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反注重教学联系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指自在的、自发的生活样式,主要包托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意识活动。而非日常生活是指自为的、自觉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主要包托实践的、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等形式,所以“生活化”不是指日常生活的细节、事件或经验,而应该指“活动”。“课堂教学生活化”在方法论上强调教学联系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在具体方法上强调建立在认识基础上的理解、体验、感悟、交往和实践等学习方式,在教学上注重过程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