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班通”环境下与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整合(范文模版)
“班班通”环境下与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整合
“班班通”作为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的手段,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信息化的多种渠道。运用“班班通”将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整合,有效地使语文课程资源和语文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和生动;使阅读的时空和阅读的策略更加拓展和多样。
小学语文 班班通 有效整合。
所谓语文阅读教学它不仅包含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的阅读教学,而且包含教师对学生同步阅读的指导和引导。同步阅读,顾名思义,与教学同步开展的阅读。“班班通”作为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的手段,为大语文教学提供了信息化的多种渠道。那么,如何运用“班班通”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整合,我认为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班班通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班班通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而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使用多媒体是为了丰富课堂教学的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深思熟虑,力求简洁高效,所选同步阅读的内容要贴合课堂教学内容。
例如我在进行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找春天”群文阅读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截取同步阅读教材《花的学校》中《春天》《春天在这里》《春天的声音》《春天的雨》《春天的图画》《燕子飞回来了》《三月,我们去植树》等文章中精彩的语句,启发学生结合读本和所学课文,寻找到春天踪影。为了创设情境,我搜集了一些春天的图片,编排了一段关于春天的ppt课件,精选了几段读本和课文中描写春天景物相对应的语句,配上音乐,请学生随着电视画面中情境和文字的不断变化来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从语境中读出春天来。然后再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句送回到相应的文章中,读出找到春天的惊喜,读出孩童嬉戏的欢乐,读出春天里的鸟语花香,读出春天的五彩缤纷,读出春天的希望和憧憬。接着,我又播放了两首事先从网络上下载的关于春天的flash古诗《咏柳》和《村居》,在古色古香的音乐声和简明生动的动画中,学生情不自禁地学着古人的样子,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看同学们故事读得这么好,我就顺势推荐孩子们自读同步阅读中选编的古诗《春雪》(韩愈)和《溪居》(崔道融)。从课文的阅读到古诗的阅读,学生都能在读中找到春天的影子,看到春天的美景,听得春天的声音,感受到春天的无限美好。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在音乐的情境下,大声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春天,大声地赞美春天,抒发自己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利用班班通媒体功能,解决阅读困难
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多媒体技术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它的内容必须贴近文本,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感悟,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果所选内容与文本出现偏差甚至背道而驰,就会将学生的思维引上歧路,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起反作用。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同步阅读教材中有许多文章和语文课文的写作背景相同,或是不同作者写的相同题材,也或是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文章等。如果能运用多媒体技术,在适当的时机将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呈现出来,能更多地帮助我们解决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困惑,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例如,我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时,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截取同步阅读教材中《虎门销烟》《强盗世界》《刻骨铭心的国耻》《南京暴行》等文章中的片段和电影《圆明园》《狼牙山五壮士》中的片段,穿插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时候展现出来,用鲜明强烈的文字、图片和视频震撼学生的心灵,借此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到有感情的朗读中。这不仅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学习的“媒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还拓展了阅读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同步阅读的开展有效结合起来,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三、利用班班通教学,让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鉴于语文的这一教育特点,合理有效的运用电教手段,就可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在学习《山沟里的孩子》这篇课文短小而充满情感,但由于课文描写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太远,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播放了山村里的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让他们从画面与声音中去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整节课,学生是“安静”的,是在感动中学习的,甚至我还看到几个孩子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同情之光。比如,远程教育资源里面所提供的一些与课文有关的优美的图画,能让学生不仅仅是凭想象,而是能够亲眼目睹。我相信,只要开通远程教育资源的学校,都会合理地运用,有效的、有意义的、恰到好处的选择与运用,既增长老师的知识,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达成资源共享。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合理、恰当、科学的运用“班班通”提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语文知识的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的创造思维,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同时在“班班通”环境下,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同步阅读资源,依托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有目的地给孩子们开展同步阅读,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班班通环境下语文教学思考点滴
班班通环境下语文教学思考点滴
----培训教师:张小敏
各位同仁:
大家好!去年7月有幸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参加了《信息化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题研讨》活动,今天也非常荣幸能在这个的平台下与大家进行交流,我一不是专家,二不是学者,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学习者和实践者,所讲内容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互联网时代才刚刚开始,离真正进入人类的生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但仅仅是这个开始,对人类的生活就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我们没有时间回避也无法回避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教育,改变学校,改变学习,改变着每一个人。今天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浸泡在数字世界。很小的时候,他们就会使用电子产品、会上网、会从游戏中获得快乐。电脑、ipad、手机,各种硬件设备不断升级与更新,还有更多层出不穷的软件如游戏、QQ、微信、淘宝等等。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我们的教育环境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怎样适应于这种环境,怎样对我们自身的教学产生新的思考,怎样践行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主题就是《班班通环境下语文教学点滴思考》。
以目前的发展来看,实现大多数地区的教学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可能,而我们,如何去适应这个发展趋势,为自己的课堂创建一个良好且实用的信息化环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那么,下面,我就以语文这一学科为例,来简单阐述一下我的一些浅见吧。
首先,语文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之处。这是一门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去领会文章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涵意蕴,合理的利用信息化工具也是必要的。
以诗歌为例来说,诗歌有语言层、现象层和意蕴层三种不同层次的含义。语言层是指诗歌的语言、押韵、平仄等技巧方面的东西,而现象曾则是读者在语言层基础上形成的一些意象,而意蕴层则是在前两个基础之上对诗歌意蕴主旨等方面的把握。
而这些,可以依靠信息化教学来实现。以诗歌《清平乐.村居》来说,第一步,可以让学生先自行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优美的韵律节奏,初步把握诗歌的语言美,其次,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名家的朗诵音频或《清平乐.村居》的歌曲来让学生对诗歌语言的优美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第二步,让学生自行阅读中找出诗歌的意象,然后,老师可以在PPT课件上,插上这些意象相关的一些图片并附上讲解,对这首诗歌的现象层进行剖析,让学生在脑海中更直观地建构起对诗歌的形象架构。
第三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作品中的写景与深刻的人生哲思,老师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基础上进行点拨和评价。
第四步,在课件上展示出其他类似的诗歌,并将这些诗歌作比较,归纳出《清平乐.村居》在意蕴、技巧上的高超之处。给学生一些推荐篇目,引导学生课下利用网络去了解,也可以在班级学习论坛中各抒己见,促进学习交流,并引导学生以“走进宋词”为主题,制成电子报,供大家共同学习和欣赏。
总的来说,语文这一学科,合理地利用一些信息技术可以声情并茂的向学生展示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过多的展示技术,则会变成为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形式大于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要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任何花哨的形式也比不过最质朴的语言和文字,引导学生去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这些才是最重要的目的,而这,更需要的是教师和学生的面对面的交流,而绝非技术所能代替的。
班班通的实施不但提高了语文教学和学习的效率,同时对语文教学改革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根据我近几年使用多媒体的工作经验总结,班班通实施后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了促进作用。如何推进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素质,早已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议事日程上。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以这知识的学习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以实现高效课堂,发挥最佳效益。班班通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教学手段,将给传统教育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影响。班班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地体现教学的个体化和因材施教。②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弥补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之间教学条件的差异。③为教师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④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改善教学管理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丰富的课外读物,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近年来的使用多媒体的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班班通技术,可以为学生打开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世界,增强教与学的主动性,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能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我就这方面浅作以下论述。
一、“班班通“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在语文课本中有些知识是抽象的,学生很难理解,单从课本内容理解,学生好像摸不着头脑,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去辅助教学,那么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因为多媒体课件在辅助教学方面有着其他教具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他突破了传统教育手段和方法的束缚,使教学活动更生动、更形象。如教学《长城》一文时,学生对这一工程的“雄伟”与“巧妙”体会不深,对我国古代人民勤劳与智慧的感受也很肤浅,我用屏幕出示了长城的远景图,近景图包括条石、方砖、垛口、了望口、射口。学生通过欣赏着形象逼真的图片,从长城远景图片等能很深地体会到这一工程的“雄伟”,从长城的结构能深深地体会到工程的巧妙。学生这时会情不自禁地赞叹我国人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二、“班班通”可以促进了师生的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远程教学系统,可以让学生在网上完成作业,而教师在网上批改作业。同学们也可以通过网站阅读其他同学的文章。提高了教师批改作业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经常让学生把自己写得比较成功的文章发到我的邮箱里,利用休息时间帮他们修改并作出客观的评价,然后,通过班班通设备,让大家一起阅读。给了学生展示与交流的平台,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也可以从别人的文章中学到不少东西,了解其他人的写作经验和感受。不仅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很快提高,还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创作的激情。
21世纪的教育,不仅包括传统教育科目,如阅读、写作、算术等,更应注重适应现代社会的主题,如全球化意识、金融/经济、健康与环境保护素养等。一句话,21世纪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运用21世纪技能,去理解和解决真实世界的各种挑战!这些技能应该包括:
· 学习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
· 培养数字素养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
· 职业和生活技能——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
学生长成成怎样的人,首先在于学校的文化。
毕业生的身上,一定带有母校的气质与精神,并将其传承与光大。
要想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我们任重而道远!
第三篇:班班通与小学语文教学
“班班通”与小学语文教学
——李春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的实施,为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特别是我们农村的孩子,视野窄,对一些新事物和新概念的认识和理解,除了电视外,就是课堂学习了。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这样有利于农村孩子掌握课本知识,接受新事物,理解新概念,更快更好的认识自己所生活的这个社会。我在农村小学工作的几年中,经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沐浴了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使我深深地感到新课改的优越性,特别是多媒体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帮助和优化。它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轻松自由地学习,在愉悦的氛围中,不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还突破了原有的课堂局限,拓展了师生的信息量,寓教于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探求新知、获得成功的一种推动力。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我抓住小兴安岭“美”的特点,用多媒体手段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丽景色,通过课件依次展现在学生面前,伴着轻松愉快的音乐,随着有感情的朗读,画面美丽的景色与课文描写相对照,形、声、音、色浑然一体,创造出“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优美情景。此刻,学生仿佛进入茂密的林海,置身于娇艳的野花丛中,追逐着活跃的小鹿群„„那满地蘑菇似乎伸手可得,那神奇的人参似要频频招手„„学生此时的情感已和作者发生了共鸣,陶醉在美的氛围之中,深深地爱上了美丽的小兴安岭。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思考、讨论,在浓厚的兴趣中分析、理解、品味、感悟,从而加深感受美的意境。这不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儿童的认知活动是伴随着一定情感的,而孩子们的情感是最容易被激发起来的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主动、直接。在课堂上,教师生动的语言,有感染力的眼神和个动作,教师所营造的课堂气氛,都作用到每个学生的心灵。多媒体无疑为学生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内心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例如在教学《香港,一颗璀璨的明珠》一课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一幅幅生动画面,把学生带到课文中所描绘的境界中去,那么课堂一定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香港夜景一段时,首先让学生闭上双眼,关掉电灯,拉上窗帘。老师边倒数五个数边放课件,当学生睁开双眼,一幅霓虹闪烁、车水马龙的香港夜景展现在学生眼前,伴随着优美悦耳的配乐朗诵,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巧妙借用多媒体展示,不但可以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热情,还可以弥补小学生的认知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展现在五彩斑斓的画面之中,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陌生事物有较详细的了解,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巧妙地衔接起来,从而丰富 学生的思维,使作文课变得生动活泼。如在指导学生习作《我的课余活动》时,我录制了学生课余时间拔河、踢毽子、跳绳等活动的场面,上课时学生通过观察动态画面,主动地接受信息,不知不觉地融入其中,活动的开始、经过、结果更清楚无遗,场内、场外热闹气氛,同学们一言一行更令人兴奋,达到了不吐不快之感,激起了写作愿望。当学生写作时要重点描写某人时,有关的画面又重新出现在眼前,便于更细致地观察写出逼真的场面。学生有目的、全面、细致、精确地观察,迅速“理清活动的全过程”,能够抓住重点、按活动顺序来写清楚。可见,电视媒体提供物像指导观察显神通,学生观察时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思维时有凭借、有条理,写作时必然有序、有理、有神。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活化了语文教学,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使学生超越时空,多维感受,不仅学到了课文的内容,还领略到了更广阔的课外世界,把课内和课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情感上得到了满足,精神上得到了熏陶,能力上得到了训练。看着孩子们的表情,我相信“班班通”会带着我和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中轻舞飞扬!!
第四篇:班班通环境下有效识字教学策略探究(写写帮整理)
班班通环境下有效识字教学策略探究
铝城小学 毛雪静
一、课题研究现状
信息技术班班通环境下人们获取知识方法与途径的研究,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教育科学前沿课题之一。国外,信息技术班班通环境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策略研究早已深入人心,以皮亚杰等人为代表的“建构主义”理论对信息技术班班通环境下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策略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并在理论和方法上,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
国内,以蒋鸣和教授为代表的北师大网络教育实验室的“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理论和实践研究”已初步取得成效,“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项目”也开展了多年,使得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具有理论及操作层面的借鉴之处。但目前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仍局限于教学表演和比赛层面,新课改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一种共识,使信息技术班班通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为一种常态教学,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
二、课题选题的意义
1、时代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需要终身学习的世纪。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变革,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也成为不可或缺的方式,同时,网络信息繁杂,需学习者仔细筛选。这些都需人们具备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能力。
2、学生学习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的需要。新课改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校都配备了多媒体、网络教室。可见,信息技术班班通环境下,让学生掌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策略,对其具有深远的影响。
3、教师发展的需要。利用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班班通进行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教研水平和专业化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1、研究目标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其核心是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
2、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开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全面提速,使“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支撑和推动新一轮课改深入开展。
3、在信息技术班班通环境下将我组课题研究——“有效识字教学”应用于日常教学,进一步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巩固和扩大研究成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
四、识字教学的现状 “汉字难认,汉语难学”已是众所周知的一大难题。我们现行使用教材低段规定的识字量特别大,而识字教学对于学生相对又比较枯燥乏味,老师经常上一堂课下来口干舌燥,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率却不高。对于老师来说,常感到每周语文课时相对较少,课堂上虽然花了大力气,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以至于一直拖着汉语语文学习的后腿,使学生迟迟不能进入自主、自在的阅读发展期。因此,攻克“汉字难认”这一难题,是我们长期执教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者应该重视的,还应努力找到一种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如何贯彻新课标切实提高低段识字教学质量,成了我们目前教学存在的巨大困惑。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课程应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本课题组认为“班班通”将改变以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模式,利用“班班通”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
五、利用“班班通”进行有效识字的教学策略
针对识字教学的现状,我们把班班通环境下课堂有效识字教学策略作为研究重点,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生活中积极、热情、自主、独立地识字;同时切实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困惑,使教师也教得轻松自如,在教研中真正得到发展。经过不断探索与研究,我们寻求到了以下一些有效的识字教学策略:
1、课堂目标识字
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不认识的字作为认字目标,利用白板把文中的生字朋友做成苹果让学生和它打招呼,认识它就大声和他打招呼,不认识就向它招招手,也算打招呼。老师将孩子不认识的字标上三角符号,这就使得本节课的识字有了方向,在后面的教学中注重指导孩子不认识的生字。学完课文后又有一个检查的环节,再次和生字朋友打招呼,如果还有少数孩子不认识极个别的字就让小老师再教,图文结合直观形象,孩子们兴趣极高。
目标识字针对性强,学生也比较喜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2、随文识字
随文识字即分散识字。它根据人的记忆规律,注重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让学生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反复多次和汉字见面,让课文的生字的出现和讲解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因此识字就不是孤立的,汉字被置身于广阔的语言文字背景中,放在文章的整体之中,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整体观。从另外的角度看,字、词、句、段、篇是相互联系的,符合课文教学的系统观和联系观。这样,学生对生字就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容易记忆。在操作过程中,如何把文随进去,我们又感到很困惑,一堂课有时比较注重识字,而儿歌的韵文美没能让学生感受到,有时一节课书声琅琅,感情朗读也很到位,学生的识字效果却不太好。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我们在这方面又进行了一些探索。我们尝试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从词语到句子,利用班班通图文结合,指导感情朗读词语,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孩子对生字的印象,读词时进入一种情景,把韵文美突显出来。
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运用班班通随文识字策略,学生的积极性更高,兴趣更浓厚,学习效率更高。我们试图将随文识字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将识字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相结合,在随文识字中促进阅读理解,在阅读理解中巩固识字,取得了好的效果。
3、趣味识字策略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低年级学生认字心理的突出特点是好奇心强,持久性弱,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教师要采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的方式,让他们对学习汉字保持新鲜感。
为此,教学中我将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放在了首位,在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时都兼顾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试图在目标识字、随文识字中增加趣味识字策略。例《雪地里的小画家》我在检查学生读生字过程中,运用趣味性的语言吸引学生和生字朋友打招呼,白板上画出脚印,写上生字,让学生为脚印找主人(小动物,身上是生字的拼音),我试图通过游戏让学生加深对“狗、牙、梅”三个生字的识记。在巩固识生字中我利用开火车、为生字找拼音(白板上连线)的游戏激发孩子巩固识字的兴趣,扩大参与面。我还经常让学生用动作、语言、编谜语、加一加、减一减、编儿歌等方式巩固识记生字。
低年级学生喜欢活动,教师教学中适时地展开对教学有帮助的活动,就会将原本枯燥的汉字变成学生乐学的伙伴,使他们“乐此不疲”,不仅如此,学生在游戏中认字,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了多个能激活信息的点,对生字再认起到很大的帮助。
4、在日常生活中识字
汉语是母语,学生在生活环境中,随时都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例如校园中各办公室、功能室等牌匾,校园内的告示牌、橱窗里的宣传标语等都是宝贵的资源,校园里的这些汉字就在身边,学生都会有意无意地去注意它,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让其识字。碰到学生时,常把其拉到身边问问:这写着的是什么?在生活中,街道的名称、商店的店名,各种商品的名称、广告,也都是识字教学极为宝贵的资源。买衣服,可以认认衣服的牌子;买生活用品时,除了认认商品的名称,还可以看看他的用途,不认识的字主动问家长。试着向父母讲讲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在识字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汉字的习惯,使学生轻松识字。学生认字的巩固问题是一个最大的问题,生活识字不仅使学生能利用表象记忆,还因为生活中的认字资源是与学生常常见面的,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瞥几眼能起到了多次强化的作用,使所认的汉字能顺利地进入长时记忆甚至永久记忆。同时,随时把在生活中遇见的当堂课要学的生字拍下来,利用班班通展示给孩子们看,孩子兴趣极高,效果很好。
5、写字巩固识字策略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因此,在这项活动中,教师要突出实践活动的主体性。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教给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等,使他们能写得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不仅可以使他们在校期间能更好地完成各种学习活动,而且还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另外,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同时也可以受到美的感染,培养审美观念和一丝不苟、爱好整洁等良好习惯,有益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
在有一段时间的教学中,我将认字与写字分开教学,后来我才发现其实孩子们很喜欢写字,经常有孩子下课围着我问什么时候写字,我就想既然孩子们对写字的兴趣这么浓厚我为什么不将认写相结合呢?可是课堂时间只有这么多,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写字教学?为了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我会问“这课哪个字最难写呀?告诉小组同学,说说难在哪里?”孩子们总会在认真观察了田字格里的生字后,根据各自的认知差异,提出自认为最难的字。这时仿佛学生成为了老师,他们很快把所学的所有生字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巩固,特别还郑重提出了容易写错的地方。最后,我利用白板展示生字的笔画笔顺,直观形象,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先观察生字特点,再集中写字,同时批改,三管齐下,不仅提高了课堂写字效率,而且孩子们的字写得更好了!
在班班通环境下的识字教学中,教师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得更大的认字量,并将这些字层次化、结构化地储存,便于学生提取。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识字技能,并且学习运用这些知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这样将使学生成为认字的“快手”,顺利完成所要求的认字目标。
第五篇:班班通环境下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班班通环境下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摘 要: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的发展,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域差异等等因素影响,使得相当大一部分落后地区小学课堂学习资源配备上有着许多不足。基于这一问题,分析在农村教育环境下,中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教学模式革新方法能够对低发展地区信息化教育发展带来推动。
关键词:班班通 农村教育 语文高效课堂 模式构建
引言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效推动教育事业信息化的转变。在一些发达地区,信息化教育已有着一系列的卓越表现,并显示出最大的发展潜力。但对一些发展落后地区,诸如农村小学,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差异等等因素限制,教育信息化程度很低,拉大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为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发展以及更全面的培养人才,分析农村信息化高效课堂的开展模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班班通是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研究班班通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的革新思路能够推动农村小学信息化发展。[1]
一、农村语文课堂教学发展现状
1.语文教学过于片面
语文课程的各个部分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传统的农村语文教学,对各个部分进行割裂式的设置,识字有识字课,阅读有阅读课,写作与写作课。各个课程之间分工明确,径渭分明,使得语文综合性学习效果难以得到提升。另外一般的农村语文课堂效率低下,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只是简单的对语文知识点本身进行陈述,这不利于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凸显。听、说、读、写、练的教育使得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等的能力得不到培养。[2]
2.内容表现方式单一
当前许多语文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表现十分单一,往往是由教师从头到尾的一直讲,学生在下面记录,这种教师一讲到底的形式不利于语文知识综合性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去理解语文所包含的内在人文意义。诸如在识字教学上,初中语文将许多汉字进行集中教学,学生在学习汉字的时候缺乏相关文章的理解,使得汉字学习空泛表面,影响孩子学习效果的提升。
3.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农村小学由于许多老师往往身兼多职,使得其教学精力和能力方面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教师自己讲,学生自己听,互相之间缺乏互动,进而影响最终语文教学效果的发挥。语文是一门充满生活化的学科,语文教学不仅仅是靠单纯的知识点灌输,其更多的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来表达自己实际思想。
二、班班通环境下高效课堂构建思路
学科班班通是在现有农村语文教学基础上,通过对当前问题进行解决实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与教学呈现方式的转变,改善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并结合心理学与教育学理论进一步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
1.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在班班通环境下,语文课堂教学要一改原先单一的教学手段,实现语文的综合性教学。这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对班班通所部署的设备进行应用,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来实现教学方式的丰富。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农村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仅是推动语文单个方面的快速发展,还需要语文教学能够真正的实现对人文素养的传递。要将语文教学的各个部分内容进行混合,并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表现,以此来实现教学趣味性的丰富以及综合教学效果的提升。语文课程要充分结合课堂内与课堂外两个方面,实现语文教学信息源的丰富,并逐步突出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在适当引导后有学生自主完成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一方面实现语文教育的综合性培养,另一方面逐步落实以人为本的培养方针。
2.课堂沟通方式的完善
班班通能够丰富课堂内容,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也有了更好的桥梁。在多媒体设备支持下,课堂会变得更加有趣丰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与开放的学生的内心进行交流。不同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展示,教师有了更多的提问点,学生对于有趣事物的关注也会驱使其投入更多的经理去思考。这样,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就能够得到进一步确立。班班通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沟通的契机,也带来先进的教学理念。
3.设计教学活动
班班通系统的应用有助与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展开,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有趣丰富的教学活动对于推动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当前有着许多的理论依据。教育学家与心里学家的细心探索使得语文教育与少年心里研究取得许多的成果。这都有效的为语文教育活动的展开提供素材。
三、班班通高效课堂教学构建措施
?m然社会各界对于农村教育水平提升都有着广泛关注,但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农村小学班班通的建设水平只能维持在一个相对低技术的水准。在这样的前提下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教学模式的构建就需要应用以下具体策略来进行。
1.情景教学法
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情景来开展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班班通的应用使得情景的构建变得更加的方便。农村往往是在为贴近自然的地方,因此在很多方面领悟体会自然人文气息将会比城市有着更多的方便。设置情景教学时,适当应用教室电教设备来进行场景引导,之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交流进而实现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交流。
2.抛锚式教学法
抛锚式教学又被叫做实例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的展开往往是建立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班班通的布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事件进行更为生动的描述,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真实信息的展示。在完成展示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身迁移能力与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诸如在语文作文教学中,以“我的妈妈”为题目进行作文写作课程教学,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去放映许多真实的富有感染力的表现母亲的图片,并在这期间播放 《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
结语
农村教育在许多方面都有着落后,且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系统改善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最大程度的应用现有资源来实现教学的提升有着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农村班班通的部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农村小学教育的信息化。如何更好的实现高效课堂构建,需要根据实际的问题做出布置。本文以语文高效课堂构建为示例进行探究,并对最终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办法做出分析。
参考文献
[1]齐媛,张生,刘雍潜,李冲.学科班班通解决方案的构建与思考――以网络环境下的语文班班通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1,(06):12-14.[2]王凡,杨晓宏,王惠刚,陶善菊.低技术环境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革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06):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