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努力探索聋校职业教育新途径——“让动漫走进特校”的实践与思考
努力探索聋校职业教育新途径——“让动漫走进特校”的实践与思考
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难点。由于聋哑学生受听力缺损的影响,他们在选择就业岗位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而过去社会对聋哑人认识的偏颇,又使他们只能从事简单的、重体力的劳动,摆脱不了“苦累脏差”的工作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和观念不断深入,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许多新兴产业应运而生。聋哑学生的眼界也不断开阔,对自身的职业规划要求不断提高,聋校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近几年来,我们在“让动漫走进特校”的教育科研课题推动下,在动漫专业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上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聋哑学生择业方向的改变和工作环境的改善闯出了一条新路。
一、适应经济社会需求,探索职业教育新途径。
1、深入市场调研,确定研究方向。
我们首先通过政府网了解本地动漫市场的发展情况和前景地位。然后,深入新区动漫设计园,对动漫设计制作公司的用人意向和动漫设计难点、重点等进行调研。之后,我们又对聋生在动漫设计制作中可能发挥的作用进行预测,从而对动漫走进特校的可能性有了基本的把握。
2、组织专业培训,培养基本骨干。
寒暑假期间,我们邀请一家动漫公司派专员来校,对美术、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师以及部分学生进行了分阶段培训,从而形成了一批基本的动漫专业的骨干。之后,我们又从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中招聘了一名具有动漫专业知识的青年教师,为动漫专业的开设做好了人员的准备。
3、合理分解课程,开设动漫专业。
根据我校学生的美术基础以及高考对口方向,学校决定在七年级至高二的5个年级开设动漫专业课。其中,七-九年级以组织课外兴趣活动为主要形式,指导学生学习和了解动漫的基本知识,掌握动漫设计的基本笔法和步骤。高中阶段则作为常规科目,以学习动漫专业基础为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借助电脑软件进行动画设计制作。
二、深入开展课程研究,形成职业教育新品牌。
1、着力教材开发,加强教法研究。
动漫专业的开设面临的第一个困境就是教材的空缺。为此,我校信息技术教师和美术教师多渠道想办法。一方面到已开设该专业的大中院校取经,另一方面,自己动手,从图书、网络等媒介收集和采摘相关资料,印制适合学生使用的临摹样本,形成最初的教材。同时,我们又针对各年级段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提出分阶段教学法,使动漫专业课程真正进入了可操作阶段。
2、合理安排学时,科学整合课务。
经过研究和论证,我们把信息技术课、美术课、兴趣活动整合一体,采用了分段安排的方式开设动漫课程。初中阶段利用周六兴趣小组活动时间,高中阶段则运用不同的电脑设计软件,切块解决学时不足的问题。在具体年级的课程设置中,7-9年级以拷贝形式学习简笔画的分解动作,高一利用photoshop软件学习习近平面设计,高二学习用flash软件进行动画制作。
3、培养动漫兴趣,选拔优秀苗子。
在实施动漫课程的同时,我们还注重课堂教学与业余爱好、专业学习与兴趣培养、技能发展与基础知识的结合。3年级以上的学生开设了想象画兴趣小组活动。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发挥想象,塑造多姿多彩形象多的画面图案,教师有目的地选择和培养具有动漫兴趣和基础的好苗子,为学生将来学习动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勇于接受社会检验,谋求职业教育新成就。
1、对口高考成绩卓着。在XX年对口大学单招考试中,我校的20名学生有16人被各级各类大学录取,其中,8名学生被河南中州大学聋人艺术设计学院的动漫设计专业录取,成为该院动漫设计制作专业开设后的首批学生,得到学院领导和教师的认可和称赞。
2、兴趣活动频频获奖。想象画兴趣小组常年坚持创作活动。有8名学生的作品分别在省市各项比赛中获奖。更有39幅作品在慈善义卖活动中成功拍卖得2300多元。拍卖款项除部分返还作者外,其他用于帮助贫困学生。这使同学们不仅掌握了专业技能,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实实在在为自己求得了一份回报、为他人谋取了一份关爱。
虽然我们开设动漫专业时间还不长,但实践告诉我们,在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中开设动漫设计制作专业是可行有效的。聋哑学生能够以自己所学的专业,在改革开放后社会分工日趋细致的形势下,选择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就业岗位,摆脱过去“苦累脏差”的工作环境,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让阅读教学走进聋校数学课堂
不该让人遗忘的角落——浅谈“阅读教学”在聋校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摘要: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数学阅读的核心目标在于理解,包括通过联想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对知识系统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善于捕捉数学问题并回答问题。在聋哑学校中,聋哑学生由于先天生理、心理的缺陷阻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尤其表现在思维的推理、拓展方面明显不如正常儿童。而数学学科对于聋哑学生来说恰恰是一门逻辑性推理很强的学科。但是先天的不足导致了聋生语言的发展迟缓,表现为思维模式过于单一,思维空间过于狭小,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他们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
关键词:聋校 阅读 数学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聋童由于听觉方面的障碍,造成阅读学习上的困难,对其学业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将着眼点不要仅仅停留在获取知识本身,我们还要用发展的眼光仔细审视我们的数学课堂,“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自学。”的确,“数学阅读”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更加有效更加广阔也更加有利的自主学习的平台,让“数学阅读”成为一种意识,让“数学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数学阅读”走进我们的课堂!
一、以“疑”导读。
以“疑”导读就是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数学课本上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指导阅读时,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质疑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要主动,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例如 “什 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强调的是“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粗读第一遍时我先设疑:这段话中哪几句话比较重要?怎么理解?学生提出:“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句话要重点理解。再细读第二遍,让学生在再读再想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有学生质疑:为什么书上要讲是“一个最简分数”?我让学生换个角度再问:换成是“一个分数”结论还成立吗?然后抓住时机让学生就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最后精读第三遍,我让学生边读边想举3个典型的例子,学生举出了。通过以“疑” 导读,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二、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聋校传统的数学课堂是由教师主宰的,聋生只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更不习惯于应用,他们的学习非常被动。这种现象扼制了聋生能力的提高,忽视了课堂阅读的存在。拥有正常听力的儿童尚且有可能发生阅读障碍,对于这些失去或失去部分听力的学生来说,阅读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有些学生往往没有形成认真阅读的习惯,如,看书走马观花、做题时不认真读题、害怕应用题……针对学生各种不良习惯,可以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思想教育,通过介绍数学家自学成才的故事,介绍学生中认真自学取得优异成绩的事迹,使学生认识到自觉认真阅读教材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为了养成学生看书的习惯,开始对每堂课布置预习提纲(以问题为主)或复习要点,在课上以提问或书面回答方式进行检查,表扬看书认真、回答得好的学生,对回答差错多的学生课后询问情况,教育帮助,促使学生较快地养成阅读教材的习惯。
在聋生阅读的过程中,引导他们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对于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尤为重要。在阅读中语言和思维必须同时进行训练。从个体的发展来看,特别是聋生的成长,要增进他们的思维,必须发展 2 他们的语言,不然他们的头脑就会空白,思想苍白贫乏,词不达意、语无伦次;反过来,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就能增进他们的思维,使他们能用丰富而熟练的语言表达他们丰富的感情和活跃的思想。
三、教给学生阅读的策略,让学生会阅读。
没有好的方法和策略,做任何事都将收效甚微。陶行知先生曾说:“与其把学生当做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在数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循序渐进,逐步形成阅读策略,使学生从“愿读”到“会读”最后到“乐读”。
策略
(一):勤思多想
只读不思实际是无效劳动,只有通过对每一个数学符号、图形,数据描述的信息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使学生获得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的表达方式。所以,数学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如:一块长方形木板长14/5米,宽比长少5/6米,这一块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首先要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这道应用题要我们求什么?学生:求长方形的面积。接着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学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继续问: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学生:长是14/5米,宽不知道?那么,我们要先求出宽是多少,然后求出长方形的面积。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问题的范例,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做示范,让学生模仿提问,或展示其它同学提出问题的过程。其次激励学生“自问”或“互问”,如:通过阅读我(你)读懂了什么?我(你)理解了吗?我还有什么不懂或想不明白的地方吗?最后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练习、检测、评价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切实感受 3 到:我能行!策略
(二):抓重点词
我们都知道在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关键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注意到某个字的存在,把本不应该错的题目做错了,所以在平时的阅读指导时,可以借鉴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对重要字词的理解也可以采用类似语文“句子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划出题中的关键词句,细细品味,重点理解,养成认真、细心的阅读习惯。如,在教学“倒数”这个概念时,课本是这样表述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这里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倒数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两个数相互依存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读这个概念的时候把你认为重点字、词勾画出来,学生们通过讨论分析,认为 “乘积是1”、“互为”两个词非常重要。这就突出了倒数的本质,前提条件是乘积是1,而非商、差或和是1,互为又强调倒数的相互依存关系,倒数不能独立存在。在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通过反复读题,找关键句,确定单位“1”的量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计算方法。对于易混淆的题目,将两道或几道类似的题目放一起读读比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区分它们的异同。
四、优化过程,提高阅读效率。
聋哑儿童由于失听,自懂事以来,便本能地运用简单形象的手语去表达事物的表面特征和最简单的心理需要。这种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长期严重脱离现象,必定形成他们长期依赖“具体形象”的思维定势和“怕阅读、嫌麻烦”的心理障碍。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时间太长,影响教学进度,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思考,阅读也就会流于形式。最好是,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使阅读更有效。
(一)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质疑。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的过程是学生逐步理解问题的过程,也是思维能力发展、自学能力提高的过程。要求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时,也会抓住关键,多问些为什么,思维的深刻性随之得到培养。如在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什么方法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解答?”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几倍是多少,都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都用除法来计算。通过阅读几遍,学生对这两种句式有很深的理解,在以后遇到这种类型的题目,就可以迎刃而解。
(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比较。
比较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使学生新旧联系,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之目的。常用的比较方法有同中求异法和异中求同法。如有这样的一道题目:计划耕地45公顷。(1)已耕了全部的1/2,已耕了多少公顷?(2)已耕了1/2公顷,还剩下多少公顷?这里要使学生明确“已耕了全部的1/2”与“已耕了1/2公顷”是不同的。1/2是一个数,1/2公顷是一个不变的量。通过同中求异让学生明白,在学习的过程中,许多旧知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新问题。通过异中求同可以让学生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问题虽然是千变万化的,但是很多问题有着共同的规律,很多知识具有内在的联系。
总之,耳聋学生语言实践的时间和机会少。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无法靠听去感知阅读。在学校里,上课的时候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课余就使用手势。这么少的语言实践的时间和机会,不但不易形成语言能力,而且容易回生和遗忘。因此,对学生进行严格的阅读训练,5 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获得了正确的方法,教会他们运用读书的方法去吸取更多的知识。培养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样,书籍就成了提高他们思想水平和文化科学知识最可靠的朋友和教师。
大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重头戏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其阅读能力。值得指出的是,未来生活越来越科学化,社会越来越数学化,将来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大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因此,数学教育应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2、潘菽,《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黄红成,《小学教学参考》,2007年第7-8期。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北师大出版社 2002年
第三篇:让多媒体教学走进聋校体育课堂的尝试
让多媒体教学走进聋校体育课堂的尝试
作者姓名:赵磊
工作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聋人学校 邮 编:830026 摘 要:针对聋生特殊的生理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将教师的示范动作及难点预先录制好,上课时,边播放分
解动作,边讲解,更有利于激发聋生的兴趣,同时也使聋生
对整套动作有了更直观、更形象、更完整的了解,从而提高
聋校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聋生 多媒体 直观 完整 兴趣 效果 正 文: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融电、光、图像为一体的现代科学技术,它 随着高科技领域的不断拓展,以一种锐不可挡的势头迅速进入了聋校 的课堂教学中,并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在我校得到大力的开发和 应用。
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多媒体形式较以往灌输式更容易为聋生所接受,这是由聋生的生理特征所决定的,聋生虽然存在着听觉障碍,但聋生的视觉优势是明显的,他们可以用眼睛感知正常学生用听觉感知的一些事物,对直观的、形象的、移动的事物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更易让他们接受,且教学内容要丰富、新颖、富有逻辑性,采取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体现多样化的特点,才能适合聋生的教学需要与接受能力。
从传统观念来说,人们普遍认为多媒体教学与体育课是无论如何也联 系不到一起的,而且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往往只停留在让聋生锻炼身体、学习运动技能技巧上面,却忽视了向聋生传授一些必要的运动常识和理论这一环节,且以往这些教学内容也是通过教师边讲边板书要点来完成的,缺乏直观、具体、形象的动作展示,无法引起聋生的兴趣,往往是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那么,用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来给聋生上体育理论课的效果又是什么样子呢?于是我尝试动手制做了一节体育室内课《滚翻组合练习》教学课件,在制作时,我首先叫来两名所教班级的聋生,反复训练他们,然后在摄像时由我带领他们将所学动作先一一分解再连贯操作,当我把这盘录像画面展示在聋生面前时,他们的学习热情是那么的高昂,纷纷表示要向那两位聋生一样学好这套动作,从而充分激发了他们学习运动技能技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最终全班同学都能很好地掌握这套动作要领,圆满地完成了这堂课的教学任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得到了聋生的一致认可。通过这次教学尝试,我意识到体育课是完全能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的,而且很适合用于聋生教学课堂中,我认为应广泛在聋校体育教学中推广使用。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为什么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让聋生感兴趣? 首先,多媒体电脑教学的最大优点是能给聋生带来直观的材料,通过画像、图片、声音等综合性多媒体技术,带给聋生的是生动、直观、形象、具体的视觉冲击,而这正与聋生的教学特征相吻合,从而迎合了聋生教学的要求,而以往传统的板书与口授的形式则以其抽象、呆板等缺点,很难引起聋生的兴趣,从而根本达不到预期效果。
我们可以就此问题展开一个比较:比如教师在给聋生介绍前滚翻的技 术动作时,首先采用传统的教师示范和口授、讲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聋生往往理解掌握速度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显感觉很吃力,效果是不甚理想的。其二,在上课时,教师将完整的动作示范出来,然后进行讲解、分析,因在视觉上不能给聋生一个直观讲解的感觉,所讲内容聋生未必能有所理解,聋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从而很难让聋生完全接受并掌握动作要领。反之,我在上课时采用了多媒体电脑教学,将前滚翻的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课件,通过画面出现教师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把枕骨、肩、臀部依次触垫—抱小腿团身成蹲撑的文字解释打印在屏幕上,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再加上教师在课堂的动作示范,这样,聋生在大脑中逐渐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印象,练习起来更有劲了,更积极主动了,对动作要领更直观理解了,掌握技术动作更快了,同时这也符合聋生对直观、形象、具体的事物更易受吸引、更具强烈认同感的这一心理特征。
又如,对于一些容易犯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我运用画面展现各种错误动作的演示,并将一些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录像剪接到教学课件中,形成一一对比,聋生认真观察比较,动脑思考,说出产生错误动作的根源,使聋生对滚翻动作中的应用有了初步认识,从而激发聋生学习的动机,这样对以后在室外继续练习前滚翻动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由于受年龄和语言的限制,低年级聋童认识水平很低,不知道自己该注意些什么,只是对一些新奇的、刺激强烈的、运动变化着的事 物产生注意,而且集中注意的时间往往很短,不到半节课就开始东张西望,开小差了,特别是在讲解、分析某位聋生的动作时,聋生就容易转移注意力,精神也不集中,听起来就比较模糊。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进去一些动画或录像,那么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看几小时他们都会兴致勃勃的,这是因为动画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看完后印象也特别深。因此,在聋校体育课堂教学中,我借鉴了动画、录像结合文字说明这一形式,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起来、新颖起来,让聋生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由自主地认真听讲,达到了使聋生在乐中学、学中乐的教学目的,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
比如:我在给聋生上跳绳课时,可以把聋生练习跳绳的情况拍成录像,然后剪接到课件里,通过大屏幕的播放,聋生一边观看画面一边听老师的讲解。哪个小朋友技术动作掌握得最好,跳得最多、跳得最快,经过聋生们的比较和分析,结论一目了然。这种将动画与录像制成课件画面展现在聋生面前,对聋生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并容易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后练习也会更加努力,学习的效果也会得到提高。
其三,现在有些学生喜欢把知名的体育明星当作自己的偶像,有意识地收集一些明星的资料、图片。我在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中尝试将这些聋生喜欢的体育明星的图片扫描进去,再将这些运动员的简历输入到课件中。这样,当我在向聋生们介绍这些体育明星时,既有图片资料,又有文字说明,就更易引起聋生的兴趣,也会让这堂课显得更加直观、生动了。如:我在高中跨栏课的教学中,首先我在对跨栏动作起跑——跨栏——攻栏——途中跑——冲刺等技术动作分解,将其做成动画配以文 字说明的教学课件,并穿插进聋生们已熟悉的110米栏的世界冠军刘翔的比赛录像,使聋生对这堂跨栏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要向刘翔哥哥学习,努力学习,积极锻炼身体,争取以后也成为世界冠军,为国争光,这样做使聋生对学习跨栏有了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聋生也对这节课所学内容有了充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大提高。
当然,多媒体手段是辅助体育课教学的,教师若掌握好在课堂上“看什么”、“练什么”和“怎么看”的关系和尺度,引导聋生学习运动技术理论和开拓知识面,将对聋生今后进行专业系统的锻炼和训练是大有好处的。
参考书目: ①《聋童心理学》 ②《聋童教育学》
让多媒体教学走进聋校体育课堂的尝试
乌市聋人学校 赵磊
2009年12月5日
第四篇:新形势下聋校德育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新形势下聋校德育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吴中区特殊教育学校 陈利萍
[摘要]学校教育德育为首,然后如今聋校的德育工作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严重脱节,以致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笔者认为,要提高聋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作为聋校的德育工作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纠正偏颇,全面育人。其次注重内化,以情育人。第三加强法制教育,依法育人。第四家校沟通,合理育人。
[关键词]新形势 聋校 德育教育 现状 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一再强调应把“以德育人”放在首位,大力推动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创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聋校作为特殊教育群体,应正确把握教育发展方向,加强和改进聋校的德育工作。
当今社会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新形势,这对聋校的德育工作冲击很大,聋校教育教学的任务是“培养残而不废、残而有为、自食其力的新世纪合格公民。”这里的“合格公民”应该是身心健康发展,思想政治合格,道德品质合格。但是社会在变化,聋校教师的德育观念却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变化。如今聋校教师已感到聋生教难管理,在校生组织纪律观念淡漠,道德认识与行为脱节,生活上贪图享受,行为自私自利,部分学生在走上社会后,有违法犯罪行为,且呈低龄化趋势。这些情况,反映了我们的德育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简单地责怪学生,这已无济于事。我们必须从教育的自身加以改进。在实践工作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纠正偏颇,全面育人
教师职责是教书育人,但在实际教育中,有些教师把“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只注重“教书”忽略了“育人”,或者干脆只教书,不育人。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把学生当作一个工作的对象。早晨教师到班上的第一句话往往就是“作业做完了吗?”如果学生没做完,马上会逼近一句“为什么没做完?”平时作业错了则会说:“为什么又错了,去订正过来,还抄错,就订正五遍。”这些教师在教育中忽略了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对教书一厢情愿的做法,并不能激起学生的共鸣,相反会使学生厌倦学习,而服从的仅是教师的权威,学生敢怒不敢言。这样的后果可能是:抄袭作业,言行不一,放肆胡闹,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等诸多不良问题。如果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还常常会以偏概全,用学生学习成绩好坏来评价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好就一切都好,学习不好则什么都不好,而所谓的“差生”品质不一定很差。教师若不能在教育中及时发现这种不公平,学习好的学生会因为持娇恃宠变为品德上的差生,学习上的差生因常常受到老师的歧视也会真的变为品德上的差生。
要改变以上局面,学校首先要改变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教师优劣的考核制度,在思想上给教师“松绑”。教师更应全面反思,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从聋校的培养目标出发,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教育者更不能带有色眼镜看学生,要鼓励聋生发扬积极的一面,帮助其克服消极落后的一面,并创造条件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化。在教育中要以人为本,要针对聋生实际,以及聋生个性特点,注重全面育人。使我们的教育适用每个聋生的发展,把学生的爱好、兴趣、品德行为、处事能力都作为教育内容,在教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和良好的品质。
二、注重内化,以情育人
聋哑学生缺少与外界的沟通,故对聋哑学生进行德育的熏陶的主阵地在课堂,要加强德育就要充分发挥班队课与思品课等德育课的教育作用。目前聋校的班主任和思品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形式化,只注重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大多把德育落实在书本上,而非行动上。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外化,缺乏内化,造成的后果是:学生评价别人观点明确,立场坚定,评价自己则是非难分。教师在教育中往往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学生进行说教,而没能把这些需要转化为学生的需要,这种德育就像是一张纸附在学生身上,风一吹就会飘走,导致聋生道德认识与行为脱节。由此,班主任老师在班队课中要少一点说教,多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善于在活动中创设情境,把德育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要求,激起学生的自身需要,德育才会有成效。思品课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科学性,加强针对性,着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更有利于指导他们的行为。思品课的考核不仅要考核学生的理性认识,更要考核学生的平时的道德行为习惯。此外,还必须全科育人的原则,在每一门学科中都渗透育人教育,真正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全员化、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劳动乃至各项活动中的言行都有规可循,有章可依。
三、加强法制教育,依法育人
聋哑学生由于语言滞后,思维受阻,对社会了解主要靠视觉去观察、感悟,因此对问题的认识带着较大的片面性、表面性和局限性,很难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大部分学生不懂法,或法制观念淡薄。新形势下,各种不法分子都存在,会用各种手段对聋哑孩子进行引诱。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后,易受诱惑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他们模仿犯罪分子的不法行为时,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就是犯罪。所以,在聋校特别是中、高年级中应加强法制教育,用一桩桩触目惊心的案例教育学生,提高他们的识别能力,促使他们自觉守法。
四、家校沟通,合力育人
普通学生的教长对孩子的教育参与过多,大有越俎代庖之势。而聋哑学生的家长却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扔”给了学校,究其原因,主要是家长与孩子交流有困难。由于家长认识到自己忽略了孩子的精神生活,想在物质上给予补偿,结果造成聋生物质上丰富,身心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该自己做的事情怕做或懒的做,学习上、劳动上怕苦怕累,意志力薄弱。当孩子出现错误行为时,家长还意识不到,还以为和孩子讲不通,讲不明,甚至认为孩子还小,因缺陷而产生怜悯之心,最后听之任之,致使许多聋生因缺乏管教,谈吐享受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还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关心。聋生除了在校,绝大部分时间在家中,加火葬参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聋生进校时就要和家长交流。通过事例激起家长对聋生品德的关注,让家长意识到忽略德育的严重后果,指导家长从小处着手:对与刚入学的孩子,家长要用自己的行为指导,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爱劳动、爱家、爱父母的品行。学校相机对家长进行简单的手语培训,提高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能力;孩子大了,更要经常与孩子交流,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孩子在家中有了困惑,家长要及时指导。同时,教师要定期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有了教师与家长的通力合作,育人功能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德育工作是聋校育人工作的核心,我们在工作中必须以胡总书记的讲话为指导充分发挥每个教职工、发挥每堂课的育人功能,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各方面的教育合力,使聋校德育落到实处,才能实现聋校的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论小学道德教育中的几个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 2.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3.雅斯贝乐斯《什么是教育》上海三联书店 4.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 5.《班主任之友》湖北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论如何让聋校数学课堂充满生命与活力
论如何让聋校数学课堂充满生命与活力
【摘要】
聋哑学生由于先天生理、心理的缺陷阻碍了其思维的发展,尤其表现在思维的推理、拓展方面明显不如正常儿童。而数学学科对于聋生来说恰恰是一门逻辑性推理很强的学科。但是先天的不足导致了聋生语言的发展迟缓,表现为思维模式过于单一,思维空间过于狭小,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他们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因此,在聋校数学教学活动中,要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提问的设计,充分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大力开辟第二课堂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从而有效提高聋校数学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激发兴趣 培养聋生 有效提高 数学课堂 教学质量
数学学科和人们的生活、生产劳动的联系十分紧密,其应用十分广泛,对于聋生来说,更是他们今后独立生活,从事生产劳动不可缺少的能力。聋生能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生产劳动中的实际问题,对他们一生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在聋校教学活动中,以贯彻新课程中的新思想、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是我们聋校教师必须遵从的。那么,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呢?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促进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激发和培养聋生的学习兴趣显得相当重要。
实践证明,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创设与学习的新知有关的一些情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1、故事导入,引发兴趣
利用故事来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起到将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在一起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比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我这样设计了导入语:“在一次野炊活动中,老师和同学们正忙着洗碗进餐,其中一个同学问老师:‘我们共有多少人吃饭?’老师听后灵机一动,就事论事,对这位同学说:‘我们共带了55个碗,其中一人一个饭碗,二人一个汤碗,三人一个菜碗,刚好分完,请你计算一下有多少人进餐?’这位同学听了老师的话后,认真思考片刻,便笑着告诉了老师计算的方法及人数,老师高兴着夸这位同学聪明。请同学们回答一下,这位同学告诉老师的计算方法及人数是什么?”同学们听了故事之后,都积极举手回答。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吸引学生,使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和疑问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欲扬先抑,深化兴趣
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讲到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时,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学生抢答的判断场面。规则是:只要你认为对就站起来。题目如下:(1)在同一圆内,半径长度是直径长度的一半。(2)在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这两题学生都毫不犹豫地站起来了。紧接着第三道是:在同一圆内两条半径一定能组成一条直径。受先前问题的思维定势,学生陆续站起来了。这时教师边演示边问:在不同方向的两条半径呢?学生由此得出:当两条半径在一条直线上时,就可组成一条直径。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一些易“犯错”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自主的发挥智慧的潜能,深化所学的知识,从而强化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熟练运用语言工具,保证数学课堂教学交流的有效性
在聋校,手语是师生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教师手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熟练掌握手语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条件,当然掌握手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师生通过有效交流促使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有效达成,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有效知识量。其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要注意聋生的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通过讲解重点化解难点去强化注意,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再者,根据有关调查分析,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交往的有效性与教师教学交往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教学交往风格具有不同的功能,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交往环境及聋生的个性特征运用相应的教学交往风格,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交流的有效性。
三、课堂中实施有效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一节课是由若干个问题贯穿起来的,学生掌握如何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唤醒学生知觉,激发探究兴趣,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多设计一些让学生组织表述型的问题,少让学生直接用“是”或“不是”来答题。
1、提问要有针对性
教师所提的问题,既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又要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教师发问时要心中有数,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无论是预设的还是即兴生成的,都要有针对性,都应有联系性和层次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如:求直线y=x+3与两条坐标轴围成的面积。问学生一条直线与两条坐标轴围城的图形是什么?学生回答是直角三角形后,再问若要求其面积,应该先求什么?这样学生就容易得出通过点的坐标来得到直角边的长度。
2、提高问题的思维容量
教师的提问应该能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回答问题后,只要无原则性错误,老师就不能否定,应该抓住思维的闪光点。学生回答出面积后,那么斜边AB上的高怎么求?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问题:求直线y=2x+
3、Y=-2x-1及Y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这样就把问题由一条直线转化为两条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
3、提高提问的技能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与教师的提问方式、提问契机的把握、提问的语气、提问的质量等有很大的关系。一句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提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四、联系生活,加强聋生数学实践,活化教学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教学时,教师必须根据聋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依据教材特点,紧密联系日常熟悉的景与物、人和事、学习与生活,给聋生提供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例子,使聋生感觉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对于聋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发感受“数学对于生活的应用”是朦胧的、肤浅的,甚至是无知的。因此,教学中应努力让聋生感悟生活中的数学,把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化加工,并引导聋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聋生在体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中,凸显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聋生的实践能力。
如教学《比例的应用》时,课后练习中有根据比例制作农药的应用题,聋生对此没生活经验,理解存在困惑。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炒菜加盐的生活场景为例进行讲解,菜多就多放盐,菜少就少放盐,菜和盐也是有一定比例的„„这样,让数学教学生活化,很容易让聋生学习并掌握知识。
五、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培育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很大程度上还存在于校外、课外活动中。校外、课外活动中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趣味性等特点,能使学生的爱好、兴趣、才能、个性得到充分的施展,为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所以,在聋校要注意开辟数学课第二课堂,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数学知识猜谜、小制作比赛、拼图游戏等,是课外活动生动有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创新品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乐于交流,积极探索,促进自己创新心理品质发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总之,提高聋校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及有效性的目的是 “通过各种教学因素的优化组合最终让聋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有效的发展”。作为聋校数学教师,我们既要正视聋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与健听人存在的差异,并努力把这种差异转化成一种资源,同时注重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因素与多种教学手段,全面提高聋校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把它变成聋生乐于学习的场所,使每一名聋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佳的发展,让聋生在课堂上充分的“活”起来;“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使我们聋校的数学课堂焕发出无限的生命与活力!
作者:唐卫福 单位:洛阳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