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朱口镇西街小学课程改革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朱口镇西街小学课程改革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教研室的具体指导下,经过实践和探索,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蓬勃的动力,带来学校各方面的显著变化:学校特色逐渐彰显,教师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赢得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下面我就学校的课程改革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组织,加强体制管理。
工作中我校对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和明义为组长,教务主任杨淑霞为副组长,教研组长牛建伟、杨慧、马锐华,骨干教师李治安、李景艳、李凌芝、教坛新秀蔡美玲等教师为组员的课改领导小组。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经常组织小组成员学习有关课改文件,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地方、学校的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坚持素质教育为核心,极大的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以求真育美为目的,拓宽学生的思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等,了解学校课程开发中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在校本课程中开设了特色课,并且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英语、音乐、美术、卫生小卫士、安全小卫士、主持人、乒乓球、篮球、排球、跳绳、拔河、毽球等特色活动,让学生在比较和选择中确立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挥自身的特长,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整体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学习、培训,走教研兴校之路。
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是关键。教师在实验新课程前必须接受新教材培训和校本培训。通过学习有关理论,观看音像资料、专题研讨,理解了课程改革,观念得到了更新,提升了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校长带头参加学习,带领教师积极参加学历培训,我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师参加了专科学习,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教师教学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工作得到了质的飞跃。
我校坚持走出去、带进来的办学思想,2011年11月中心校带领我校语文教师到太康县城郊乡蒋湾小学参观学习,看到他们的教学模式、学生管理、文化氛围等使老师深受启发,同时更加坚定了他进行课改的决心,促使了他们加大课改的力度。
我校教研组围绕新课程开展活动,对新课程的主旋律——“自主、探究、合作”有了深刻的领会,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备课组重视教师协作能力。加强集体备课活动的管理和监督,集体备课活动做到了“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定作业量。在活动中上课教师积极利用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出精彩的案例,把学科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三、着眼质量,创新“教师发展为本”的教学常规管理手段
1、课改以来,我们继续推行并进一步加强随堂听课制度。校级领导随时推门听课,及时交流、反馈。这样的机制促使教师认真对待每节课,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教学度。
2、集体备课活动规范化。每学期至少开展四次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由教研组长分析教材、阐述教学设计理念及教学思路,全体教师讨论分析学情、参与教法设计、目标制定及重点难点的确定和作业设计。
3、我校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作指导运用多媒体授课、由技术骨干教师带头利用多媒体教学,每周坚持上多媒体课,并进行教师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展示评比。以技术教师为核心,形成学习、交流、研究、应用硬件和软件资源的教师队伍。让所有教师具有较好的设备、资源应用技能。
四、抓好综合实践教育,促进学生素养全面提高
综合实践教育是本次课改的亮点,又是本次课改的难点。我们依据本校的办学思想、教育教学资源状况、教师特长和学生需要,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教育,探索综合实践教育新思路:
(一)减轻课业负担,提高综合素质。
学校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留出十分钟时间完成课堂作业,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课外作业后,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好“减负”、“增效”文章。(二)利用好宣传阵地。
红领巾广播站、板报、等宣传阵地是我们开展综合实践宣传、活动展示、成果共享的主载体。活动剪影、优秀作品的及时张贴、展示,无不在触动着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想实践、爱实践活动热情。(三)开展好主题活动
。少先队开展的各类主题教育是进行实践教育的绝好载体。“安全”主题教育中的系列活动:学习安全知识、观看安全影片、开展安全宣传、布置教室安全展板、进行安全主题班会;“创新”主题教育中的“四小”系列活动活动: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小维修;“艺术”主题教育中的系列活动:文艺汇演、书法现场赛、校园运动会。诸如此类的主题活动不但丰富校园生活,更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发展、提高。课程改革还任重道远,我校的课改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但这是一条教育必由之路,我们惟有坚定信念、充满信心、明确方向,坚持不懈的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广作出应有的贡献。
朱口镇西街小学
2012-4-12
第二篇:保德实验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实验小学是保德县唯一的一所省级示范小学,省级文明学校,是全县教学质量一流的县直属学校之一。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67人,教师104人,学校占地面积25076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实现了净化、绿化、美化、硬化。
我校先后被评为山西省示范小学、山西省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山西省德育示范校、山西省文明学校、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课题引领课改实验学校、忻州市德育达标校、忻州市依法治理示范单位、保德县管理规范化学校、保德县教育战线先进集体、行风建设先进集体等。
我校每年都有几十名学生在县艺术节书法、绘画、舞蹈等技能比赛中获奖。多年来,我校教学成绩在城区学校中名列前茅。多名教师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及县百佳教师、十大标兵。十几名学生荣获省级、市级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因此,我校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一、明确办学方向,改善办学条件。
2010年投资120多万元改建了高标准的学校办公楼,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我校还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建设了校园文化长廊,张贴了名人画像、弟子规等,改建了高标准旗杆,修建了图书馆,并建了花池。校园内四季有绿,三季有花。更换了生态环保锅炉和暖气管道,整个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学校专用教室配备齐全,各类教学用房均达到义务教育办学标准。教学仪器、图书、音、体、美、劳、卫 器材配备齐全。近两年来,学校为我们买回大量的专业书籍和光盘,鼓励大家借阅书籍。学校还建有适合学生活动锻炼的篮球场、乒乓球桌和课间活动的操场。
我校加大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计算机总数100台,学生生机比20:1,信息技术课基本能够开展。有打印复印一体机、打印机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能满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学科整合的需要。建有多媒体技术、微机室、远程教育室和光盘播放室,并开通了101教育网站。我校对实验教学非常重视,改建了标准化科学实验室,新增了教学仪器,按规定配备了实验管理人员,教学仪器达到了规定的标准。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开出率均达100%。我校藏有图书48510册,生均藏书22册。教参资料、工具书、报刊和电子图书配备齐全。
2012年冬季,我校还完成了校讯通工程,这样,学校和家长通过短信互动、平安签到、亲情通话、作业情况的了解等,家校联合、互动教育,为和谐的教育环境构建了沟通的桥梁。
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打造“书香飘逸的学园”、“传承文明的乐园”、“充满活力的校园”。我校以“办学管理规范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科研兴校特色化、教师队伍优质化、培养学生个性化“为办学目标。坚持以育人为治教中心,以读书为办学特色,以课改为兴校策略。
经典诵读,是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一种方式。我校从2010年把经典诵读纳入校本课程,朗朗的诵读声从此便不绝于耳。每日上午课前学生必读10分钟,诵读内容有:《三字经》、《千字文》······为我校增添了浓厚的教育氛围,让学生的生活多姿多彩。
二、加强队伍建设,规范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领导班子配备齐全,管理机构设置合理。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奋发向上、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教学研究能力。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95人,从学历结构看,大学本科学历34人,大专学历54人,中师学历7人。学历达标率100%,从教师的专业技术结构看,小教高级56人,小教一级39人。教师全部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教师普通话合格率100%。省级骨干教师3名,市级教学能手12名,县级教学能手14名。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全校教师数量按编制配齐,学历达标、结构合理、岗位明确,教师业务素质好,学历层次高,是学校发展的坚实力量。
在学校管理上,我校一直秉承民主科学的管理理念,重视听取各方面意见,尊 师重教,发挥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坚持校务公开,强化民主监督,公开内容涉及学校发展计划、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大宗购买、收费标准、财务收支、招生工作等,公开载体有校园网、教代会、文件、会议、公开栏等,形成了过程公开与结果公开相统一的格局。我校建立健全了教师业务考核制度,完善了教室激励机制。
三、创新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
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特别是2012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有关师德师风教育整顿活动的大力宣传倡导下,学校更是对此活动紧抓不懈,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把师德师风教育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内容,多渠道、分层次开展师德教育。校长挂帅领导德育小组,书记乔拖惠和职代会主任陈霞为直接负责人。班主任为德育教育的骨干队伍,职责明确,齐抓共管,优化育人。通过开展主题班会、队会、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讲话、“中华魂”读书征文等活动提高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我们还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各种形式开展生动、形象的养成教育活动和法制教育活动。利用班会、队会和一切有利时机向学生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青少年保护法》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强化法制意识。
我们提出了“校内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口号,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公约》来强化师生建设,树立良好教师形象。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范学生的行为。做到了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活动、检查有记录。
四、抓好教育教学,搞好校本研修,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上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音、体美、劳、活动课等。学期初,学校各年级、各学科依据新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进度,采用集体备课制,做到超周备课,以此来改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教师备课、作业、检测、教研教改各个环节进行量化评估,学校通过网媒购买了几百张专题讲座、课堂实录光盘,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观摩名 师课堂,倾听专家讲座,临摹教学,掌握方法,更新理念。用最简捷的办法“走”出去看世界;“请”进来学经验。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探索新模式,深研教材。
为了适应课改的需要,我们紧抓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扎实开展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在集体备课时,我们特别强调了严格“个人初备→中心发言→集体讨论→交流研究→形成个性化教案→课上实践→课后交流”的程序,集体备课活动设主讲人,采取说课的方式,简析教材,阐述教法,说明学法,概论教学程序,简析教学效果,其余科任教师则在集体备课中畅谈自己的见解,及时捕捉他人的亮点。研讨后,主讲人要根据集中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写出教学简案,印发给大家,完成第一次教学设计。其余教师根据主讲人的教学简案写出自己对教案的修改意见,完成第二次教学设计。讲完新课后,我们要求教师认真反思自己的本节课教学,完成第三次教学设计,从而在集体备课上形成经验特色。
2、积极开展新课程研讨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老师们虽然在努力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但仍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出现。为了尽快地使老师们在课改实践中逐渐形成对新思想、新观念的认同,并在实践中、反思中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理念,改变旧的教学方式,运用新的教学策略,采取研讨、集体备课、阶段性总结、校级干部专题讲座,80%的任课教师确立“三单四环”教学模式下的小课题研究,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组织教师就如何备课、教师角色如何定位等问题展开讨论,研究课堂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倡导教师考虑:教学内容要开放,除了教科书外,还应向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等方面拓展学习内容;教学形式要开放,体现灵活多样,讲究实效;师生关系要开放,多创设一些让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境,以利于学生锻炼思维、开发智力、发展个性。
同时,我校还非常注重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和整合,要求教师除了参加自己任教的学科教研组活动以外,还要主动争取时间参加非任教学科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对非任教学科的教学改革、动态有一定的了解,来更好地促进自己所教学科研究工作,提高自身教研水平和教研能力。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拓宽了教研活动的渠道,丰富了教研活动的内容,促进了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对学生的科学评价。
(1)注重师生关系的重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师生平等,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和人格的发展。在课堂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争着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地向老师质疑;可以看到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评价,甚至还可以评价老师;可以看到师生一同游戏、欢笑。
(2)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改革。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老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如:语文科从张扬学生的个性出发,突破传统教学对学生思维的束缚,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数学科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活动也有声有色。
(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按要求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并抓好第二课堂,给每一个学生以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学有特长。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抓特长: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为第二课堂活动时间,开设了书法班、绘画班、音乐班、文学社等多个项目多个兴趣小组,参与率达80%以上。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及各类兴趣小组的才艺展示等,为学生提供展示风采、施展才华的舞台。抓激励:学校把握各项指标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张扬个性,和谐发展。
(4)注重评价方式的改革。学校注重改变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方式,作为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表现,认真填写《学生成长记录手册》,对全校学生运用《家校联系手册》进行及时评价。注重评价多元化,评价方式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结合;评价内容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多方面。
五、新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我校从学模、临模、创模,到模式成型,从“三维五环”到“三单四环”教学 模式的改进,既饱尝了探索的艰辛,也感受了课改所带来的喜悦,更看到了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的美好景象。
去年,全县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在我校隆重召开,县教育局各级领导、全县各小学校长、教研室主任等10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现场会通过经验介绍、现场观课、互动交流等,激发了教师的改革热情,使全县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并得到了全面提升。
今年,我们又先后三次去山西省课改示范学校——汾西二小、曲沃小学参观学习,满载而归后,我们便紧锣密鼓地进行了年级主任、教研组长、班级小组长培训工作,多次召集全体教职工召开经验交流会,经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取经学习,深层次的探索研究,我校终于成功地推进了“三单四环”问题导学课堂模式。目前,我们已将此模式立项、结题评审书递交保德县教研室审批。
六、今后工作思路: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为课改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加大对教师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优化教师队伍。
3、加强课题研究,真正将课改新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以科研推进学科课程改革,提倡在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确立研究课题,4、正确处理好学生课堂学习的生动活泼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扎实基础的关系。
5、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教学过程中深化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之彼此形成一个融洽的“学习共同体”。
6、进一步探究和完善评价体系。
保德实验小学 2013.10.13
第三篇:五间小学课程改革汇报材料(xiexiebang推荐)
贴地面步行,创五小特色,建卓越课堂
——五间小学教育重点工作汇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新课改带来的景象,那“贴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舞蹈”便是我们五间小学的步调,今天,我将五间小学教育重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经验和目标完成情况
学校把“一抓、二重、三特”作为主战略,创新落实新课改和卓越课堂建设工作。
一抓,即抓好制度和方案建设
学校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学习和布置课改工作,将课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纳入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奖励性绩效分配中。学校制定了《五间小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五间小学新课程改革专项检查实施方案》、《五间小学课程辅助活动方案》。制定了校本教研、集体备课、课程改革检查、教师实施课程辅助活动教学考核、教学常规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各项方案与制度的完善,使我校新课程改革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二重,即重视卓越课堂建设,重视校本培训
一重卓越课堂建设,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卓越课堂”建设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五课”管理制度,建立课堂预设、教学和评价“三位一体”的卓越课堂评价体系。将“卓越课堂”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融入常规校本教研之中。成功申报了《小学数学课堂,运用信息技术开发、运用学生课程资源的研究》课题,积极探索“卓越课堂”数学学科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少讲多练的新型课堂结构。
二重校本培训工作。强化教师新课改理念。我们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
来、蹲下去”战略。从行政到教师,先后到重庆、成都、陕西、北京等地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和研讨活动达60余人次,选派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优质课评比、教学技能大赛、课改论文等比赛达40余人次。外出学习教师归来后开展学习情况汇报,及时开展二级培训。积极参加新课程标准、教学模式、骨干教师、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心理辅导员、音乐、体育教师国培、“卓越课堂”建设等各级培训活动。
邀请区教科所的刘扬平、代生兰老师和红专小学片区的骨干教师、学科中心成员到校指导学校的教研活动。此外,学校领导积极随堂听课,校级干部下年级蹲点,督促教师提升新课程执行能力。
三特,即校本教研有特色,学校活动有特色,校本课程有特色
一特:校本教研有特色,教师课改能力得提升
1.“以科研促课改,以课题带课改”。将语文学科的《亲近母语,快乐阅读研究》课题和《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研究》德育课题研讨活动相结合,开展“读诸子经典,明仁爱礼仪,建书香校园”特色学校创建工作。,2.建设有效课堂,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数学课堂以“如何正确掌握讲练度”,“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语文课堂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学实际问题开展课例研讨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岗位大练兵,锤炼扎实的新课改教学技能。学校开展了“我思故我在”新课程改革教师技能大赛,示范课录制活动,“如何正确掌握讲练度”数学片区教学研讨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语文教学主题研讨活动,第八届、第九届新课程改革论文评比等一系列活动,通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竞赛,督促青年教师努力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特,学校活动有特色,学生综合素质得发展
1.课程辅助活动有特色。学校将课程辅助活动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和课程计划,将教师实施课程辅助活动纳入教学考核。将学生参加课程辅助活动结果纳入了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成立了体育、艺术、科技、阅读、演讲、书法等兴趣小组。学校定期开展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展示课程辅助成果。
2.综合实践活动有特色。学校以“四三二”举措开展了走向社会的四项综合实践行动,三项校本实践活动,两项为家人服务活动。四项实践行动,即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走进社区,开展“保洁护绿”宣传、清扫街道、慰问孤残老人等活动;走进农村,进入五间西瓜蔬菜大棚,参与瓜农的劳作,帮助瓜农采摘西瓜,了解生长习性、区别生熟瓜等,观察蔬菜的生长过程,了解科学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运用;走进大自然,让学生接触、认识、关心、亲近自然,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和习惯,自觉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三项校本实践活动,即是开展“假如我是爸爸、妈妈、老师、校长”等岗位体验模拟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实践体验和能力;结合“2+2”项目计划,开展科技、艺术、体育等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活动,利用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和中午时间发掘兴趣潜能,培养个性特长;开展专题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学生文明礼仪、法制、安全、国防、心理健康教育等,以学校集体集会和主题班会形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两项为家人服务活动,即是自我服务活动,每学期至少学会一项基本生活技能、自我保护的生存技能和待人接物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每学期至少学会一项为家人服务的技能,养成为家人服务的习惯。
3.大课间活动有特色。学校将大课间活动与“读诸子经典,明仁爱礼仪,建书香校园”特色学校创建相结合,形成了集体朗诵、自编操、技能活动、舞蹈为一体的大课间活动。
三特,校本课程有特色,身边的资源得利用
学校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运用,编制了《安全小常识》、《地方文化》两本富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教材,并将校本教材纳入学校的常规教学中。
二、课改和卓越课堂建设的体验与收获
1、学生变了
交流和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质疑创新等能力大大提高了。
2、教师变了
教师们探究性地研读新课标,正确地发掘新课程的内涵,在评价中不揭短、不挑剔、用发展的、肯定的、差异性的目光看待个性鲜明的孩子们,给学生烹调出丰盛的“营养套餐”。
3、课堂变了
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课堂活起来了。课堂上,教师注重预设,更注重生成。变“被动、单向、接受”为“自主、合作、探究” ;变封闭为开放;变“单一”为“多维”;变“一刀切”为“个性化”。
4、学校变了
校园文化体现了“读诸子经典,明仁爱礼仪”的特色;学习的风气更加浓郁;研究的氛围逐步形成;合作意识逐步强化。
在新课改下,五小师生们屡获殊荣:刘畅等5位学生获永川区级以上科技大赛奖励,王艾文等名3学生获区级技能比赛奖励,洪宇阳、唐宏伟等97名学
生分获市级、区级各类征文大赛奖,蔡冰燕等78名学生分获区级各类奖励。
沈正兰获永川区“小学思品赛课”一等奖,张瑜获语文赛课二等奖,赵娜获赛课三等奖;张瑜获永川区 “第四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全能二等奖,“理想点亮人生”演讲赛二等奖,邓清蓉等36名教师分获市级、区级各类论文大赛奖,彭著仙等28名教师分获市级、区级各类辅导奖。
学校获得了永川区“人文校园”称号,“大课间活动”一等奖、“我思故我在”三等奖、“精彩育人瞬间”一等奖并获重庆市三等奖、重庆市优秀课题组等集体荣誉。这些成绩使我校教育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
三、课改和卓越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年龄偏大,对课改理念,新教法理解不够深,老师运用新课堂教学模式还不够熟练,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2.教师对新教材的内涵挖掘不深入,对卓越课堂建设存在畏难情绪。
3.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越来越需要社会的支持和老师的开发研究,而目前社会上相配套的资源十分缺乏,而老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研究,这对实践活动的开展有着较大的束缚。
四、今后的工件思路
1、进一步加强学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2、认真落实“卓越课堂建设”,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3、努力搞好“课外访万家”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
课改和卓越课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课改和卓越课堂建设工作的管理,克服困难,知难而进,开拓创新,把课改和卓越课堂建设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重庆市永川区五间镇五间小学校
二0一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汇报材料
皮山县藏桂乡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汇报材料
皮山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2010年11月7日 皮山县藏桂乡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经验汇报材料
自基础教育改革实施以来,学校高度重视课改工作,加强了课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由校长亲自抓,确保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制度整改,条件保障,舆论宣传,对改革过程指导和调控。我校课改实施的基本指导原则是“立足本校,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全力推进”。
一、大力深化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认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光辉成就,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几年来,我们细心钻研“新课程标准”认真学习、研究各类有关课改的刊物、资料,细心聆听专家讲座,使全体教师对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了初步的认识: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科目本身和缺乏事例的现状,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老师们有了这样的课改理念的基础,为下步课程改革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加大对课堂教学的改革
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重点做了以下几点:
1、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叶圣陶先生说:“一堂课,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教师讲课”,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关注了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的“学”设计教师的“教”。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看教师对学生的关注,而不是突出自己的“讲”,要看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而不是看教师如何“表演”。教学定位是学生的“学”,要根据学生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等,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方案。
(2)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材施教。不仅注意培养优生,更关注对学后进生的指导,不仅让他们“学会”而且要让他们“爱学”、“会学”,不仅让优生吃得饱,而且让学困生吃得好,真正做到教学面向主体学生的发展。
(3)关注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问题,从新的可能性、新的角度去看新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教学,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压抑了学生个性发展。
2、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学生丧失了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关注了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 2 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质疑创新精神。
三、使学校管理科学化
首先,通过制度化建设,真正实现量化考核,全面评估每一位教师。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的舞台。其次,使管理的重心更多地转向方向引导、发现经验、具体帮助和创造条件上,学校管理更加强调人文关怀,尊重教师,强调合作与交流,为教师提供一些基本的、方向性的、示范性的帮助,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更新了教育理念,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为适应课程改革,按照新课程实施要求,学校不断优化物质教育资源,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并为课改配备了实验设备,这些都带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其社会效益和教育成果将会越来越被广大家长和社会群众所接受和认可。
新课程实验是一个探索、创新的教育实践过程,也是一个持久的、持续的发展过程。自实施以来,我们已经少了些课改实验前的激情与猜想,更多的是对课改实施所进行的冷静分析与理性思考。我们决心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用爱心、用真情,去实践、去思考、去创造,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而今的社会,校与校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师资队伍的竞争。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要建立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因此,近几年来,我校继续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学校为此多次召开专题行政 3 会议,拟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商讨培训措施,力争通过各种学习培训活动,使我们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能迅速地成长起来,挑起学校教育教学的重任。
1、努力提高教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德在先,行在后,拥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我们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为此,本学年来,我们组织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努力实现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我们利用大量时间,认真组织学习了师德规范,并要求全校教职工以此为行为准则,规范自己的从教言行,争做师德标兵,收到良好成效,全年无重大不良师德行为出现。同时,我校还结合上级部门有关要求,大力开展了以“奉献在学校,创新在教坛”为题的师德征文活动,全校教职工参加勇跃,成效显著。
2、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努力提高教职工业务素质。本学年,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继续得到顺利开展,我们先后开展了新课程改革培训,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等基本功培训活动。在这些培训活动中,我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准备了详实的内容,并指定专人负责。通过这些培训活动,使我校教师专业基本功有了很大的提高。
3、继续大力支持和鼓励教职工参加各级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来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素质。本学年,我校在支持鼓励教职工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中,做到了三个保证:一是保证支持教职工参加有利于提高专业素质的各类学习培训活动;二是保证所有上级安排的学习培训活动都积极派人参加;三是保证为参加教职工报销相应的学习培训经费。通过以上举措,我校教职工参加学校以外的各级各类学习培训几乎达到100%。
4、实行全员聘用改革,努力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根据县教委及人事局的要求,本学年初,我校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实施了全员聘任制,与全校教职工签订了聘任合同,改革健全了相应的考核管理制度。同时,从本学年开始实施量化积分制,打破了以往的平均主义及“吃大锅饭”现象,初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实现了优劳优酬、多劳多得,提高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改善了教职工的福利待遇。
通过以上措施,近年来,我校师资水平又有了明显提高,本学年共有两人获得县级优质课二等奖,两人获乡优质课一等奖。我校教师辅导的学生参赛中,共获得市级、县级奖近四人次。
五、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教育。
1、强化教育管理,狠抓教学常规。
近年来,我校根据上级工作部署,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各种教学规章制度,层层落实工作职责,使各项检查考核工作有章可循,有理可依。同时,我校对教学常规所涉及的计划拟订、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后进生辅导、课外活动、教研活动、成绩考核、各种总结等各项工作都作了具体的要求,制定了具体的量化指标,并加大了检查的力度。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2、实施课程改革,推进教研、科研。
首先,积极组织干部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课改学习、课标培训和新课程观摩等活动,明确课改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具体要求。鼓励教师多渠道了解课改信息,争做课改带头人。其次,通过学习和培训,让教师们把所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逐步运用到教学中去,以此来推进我校的教研、科研。
3、增强质量意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质量求生存,质量求发展。本学年,我们在坚持以往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加大了教改的力度,建立了激励机制,使我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好保障。一到六年级绝大部分学科都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指标。
六、解放思想、特色办学、推进双语教学。
以教学过程管理为着力点,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教育过程中加强课后辅导及检查工作,每节课后布置适量的听力及笔试作业,并及时进行检查。对汉语成绩较差的学生采取补救措施,缩短生与生之间的差距;跟踪双语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汉语口语及语法的综合检测;定期抽查双语教师的教学“七认真”工作,深入学生、班级,及时掌握双语教学动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双语教学工作正常、规范、有效进行。各教研组均重视组内双语教师教学工作,并且每学期进行两次双语教师的随堂听课和二次专题教研活动,使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一个质的提高。结合县教育局提高双语教学的要求,我校为双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具体措施如下:
1、选配汉族老师和双语精通的老师专门安排给“双语班”授课。
2、实行严格选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工作。我校在严重缺教师的困难情况下,通过考试选出知识层次高、经验丰富、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来作为双语班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3、进行新的考试改革。“双语班”学生每学期进行一次面试考试,每月进行一次汉语和数学的考试。
4、大力提高办学条件。认真贯彻教育局的《实行双语教学的文件》精神,每年专门为“双语班”投入1000元左右的资金,配备DVD、电视机、盆子、水壶、水桶等教学辅助工具及班级日常用品,此外还 6 有同步练习册、钢笔字帖、教育图表和教学光碟等教材打造了“双语”教学的物质基础。
5、注重教学规范的完善。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命所在,学校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学工作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我们重视加强并不断规范和完善教学管理。
6、严格教学过程的管理。我们要求从教导处,到教研组、备课组,都必须做到计划在前,打算在先。按照期初定计划,中途落实工作,实行多样检查,期末做好总结的步骤,力求工作条理清楚,目标明确,事事落实。在此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抓好教师的教学“六认真”管理,通过“三个结合”,即自查、互查、抽查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7、领导班子特别关注“双语教学”,实现了及时听课,及时反馈意见和提出建议,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8、为了加强双语学前教育,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双语教学”基础,我们认真做好了开办“学前双语班”的工作。扩大了学前教学的规模,今年招收了175名学生,5岁和6岁两个班。备课教案、教学课时、作息时间、课程安排等关键因素进行了合理安排。特别保证备课教案对学生的适应性。我校高度重视双语学前工作,大力搞好办学条件。在学校财务有巨大的困难下,还是投入20319元资金仍然配备了必备的材料、动员家长,让他们投资16200元的被子、褥子等材料,实现了衣着统一,同时还配套了现价值1万多元的电化教学设备。
在教学试验起步阶段,针对我校双语师资缺少,全无经验的现状,7 我校成立了专门的双语领导小组,走上了一条探索之路。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统筹安排,深入教学一线,参与研讨,亲自抓双语教学工作。为保证双语教学有效实施,我校还经常性地组织双语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双语教学常用方法,使教师逐步从“经验型”向“学习型”、“研究型”转化。为保证教师培训的顺利进行,我校拨专项专款,保证在经费方面满足教师接受培训和购买相关资料的需要,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促进双语教学科学化、实验化。
经努力,去年我校五年级双语班的一名学生参加地区级双语演讲比赛获得第一名,2004年来被区内初中班录取的学生数达到54名。
皮山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2010年11月7日
第五篇:府谷县麻镇中心小学申报课程改革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内涵发展
彰显特色
——麻镇中心小学申报课程改革先进学校事迹材料
近年来,我校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的办学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办学的社会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健全组织体系,完善规章制度。
1、学校成立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小组,由校长挂帅,分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专门协调新课程实施的组织、管理工作,各职能处室具体组织新课程各项工作的开展,这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2、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教育局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麻镇中心小学新课程实施方案》、《麻镇中心小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内涵发展实施方案》及《考核细则》、《麻镇中心小学教师校本研修五年规划》、《麻镇中心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实施方案》、《麻镇中心小学新教师培训成长实施方案》、《麻镇中心小学“提优补差促临界”工作实施方案》、《麻镇中心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麻镇中心小学学生成长记录袋实施方案》、《麻镇中心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麻镇中心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麻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大兴学习之风,多渠道、多形式强化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培训提高工作,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1、注重对教师有效教学理论水平的培训提高。
本,我们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途径,搜集整理印发《教师有效教学培训学习研讨材料集》;结合本校实际集体学习、解读教育局关于“有效教学、内涵发展”系列文件材料;观看实施高效课堂教学专家讲座;每周举行一次校本培训活动等方式,提高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理论素养。为了学有所获、有所得,实现有效学习,要求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真研读培训学习材料,留有痕迹,记好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反思材料,学 1 校定期、不定期检查评定等级,纳入期末绩效考核。
2、围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广泛开展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随机观课活动,开展“人人观我课,我观人人课”,充分发挥说课、观课、议课的教研教改功能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每周至少组织教学观摩一次,观课当天即时组织说课、议课。对课堂教学评议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本着实事求是,交流教学经验,互相学习,切磋教艺,共同提高的目的,做到人人发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既肯定其优点、特色,又指出其不足和改进意见、建议,构建“1、2、3”评议公开课机制,即每位观课教师对上课教师所上的课:“肯定一条最值得借鉴的教育教学经验,找出两个比较突出性的问题,提出三点有操作性的建议”,促使每个观课教师在观课前主动熟悉授课内容,变被动听课为主动观课,带着“收获和批判” 的复杂心情去观课,在观课时做有心人,细心品味上课教师所上的公开课有哪些优点,最值得借鉴的东西是什么?假设是自己上这堂公开课,怎样才能体现“三为主”等新课程理念,学生才会有更大的收获。整个活动计划严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实施过程记载认真、详实,教师观课数量多,议课全面、深刻、细致,对改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将教师观课议课笔记的评比结果纳入期末绩效考核。
3、每周组织观看名师课堂教学录像和专家点评活动一次,观看后,组织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评析,交流心得体会,探讨如何吸收别人的先进教学方法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师们从中得到很多实惠,学习热情不断高涨,有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根据需要自己观看或组织学生观看名师课堂实录,师生共同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已成为自觉行为,受益匪浅。
4、学校分别组织教师、学生召开府谷县2012年课改调研水平测试及中期考试成绩对比分析会,严肃、认真、深刻分析研讨了学校整体教学成绩落后,年级、科目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从教师、学生,主观、客观,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多方面分析查找原因,群策群力,寻求办法措施,特别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方法、开发智力、关爱差生等工作方面,引发了每一位教师的深刻反思,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5、经常召开部室管理人员专题会议,加强部室管理、使用工作。细化 2 了部室管理责任,严格部室使用记录,并纳入学期量化考核。实验室、音美室、图书室、电子备课室使用率高,明显提高了教师利用现有教学实施设备有效辅助教学的能力。
6、通过随机检查教案准备,作业、练习册布置批改,听评课笔记,校本培训记录,以及领导推门听课,领导“一日三查”轮流值班及分管年级,召开班干部、学生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及时掌握教育教学动态,发现问题立即反馈,要求整改,不断规范教职工的教育教学行为。
7、推进校际往来活动,促进教育教学交流。
为了拓宽渠道,促进交流,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办学经验,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使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在“精(精讲精练。精讲,一要内容精,讲重点、难点,讲疑点、关键点,讲知识的内在联系,讲分析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二要语言精。以准确、生动、条理、简洁、形象的语言传授知识,做到言简意赅。精练,是让学生做一定数量的,有一定梯度,难易适当且有代表性的问题,巩固消化“双基”,增强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做到“学一知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巧(设问巧妙。问题的设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善于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巧妙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活(方法灵活。一要教法活,以灵活,多样、新颖的教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其创造性,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二要学法活,教给学生最优学法,使其学得主动、活泼、不呆板,在轻松愉快、活跃的气氛中掌握新知识)、实(就是讲求实效。教风要朴实,不摆花架子,讲效益,求质量,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等方面获得实质性进展,逐步打造一支事业型、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夯实基础,切实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每学期,精心组织两次学区(校)之间教育教学交流、联谊活动(或邀请几名外学区(校)各级教学能手来校上示范课,全体教师听说课、观摩教学活动;或组织学校教师到有示范特色学区(校)参观学习),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交流活动。
8、实施“青蓝工程”。学校规定高级教师必须带一至两名青年教师,进行师徒捆绑考核,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修订了《新老教师帮扶结对协 3 议》,明确了新老教师帮扶的权利和义务,把培养新教师的时间规定为两年,并且实行师徒捆绑考核制度,从德、勤、能、绩等方面,综合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学业绩。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教师队伍建设有了质的飞跃,教师的业务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教师队伍结构更趋合理,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
9、本着“提高学历,培养能力,增强实力,开发潜力”的原则,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业务进修和学历进修。
10、学校“搭台”,教师“唱戏”,开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有效课堂教学大赛。每学期举行一次全员参与的有效课堂教学大赛,所有教师参赛,全校教师参与观课、听参赛教师说课、议课、评分,使竞赛同时成为一次实实在在的、有声有色的有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表现出强烈的上进精神和事业心,观课热情高,反映积极,对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和传统教学所形成的反差,有了越来越深刻的体会,使之对课程改革意义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
实践证明,开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有效课堂教学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提质等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既为教师提供了锤炼、展示教学水平的平台,又能扎扎实实促进常态教学,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显现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榜样激励的辐射作用,促进教师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不断增强。
通过以上活动整体感知,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基本功在明显提高,能自觉地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制作较高质量的课件,并能根据教学需要就地取材,自制教学卡片、图片、实物等教具,还引导、启发学生动手搜集、制作学具,创造性地工作,优化课堂教学,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明显地体现出来,教学活动民主、和谐,课堂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课改气氛浓厚。
总之,我校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开展有效教学系列活动,大兴有效教学之风,实施有效教学的思想深入人心,已经形成人人想“有 4 效”,人人讲“有效”,人人实践“有效”的良好局面。课堂教学的实效明显提高。
三、全面实施课程计划,确保“三级”课程落实。
1、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规定,开足开全所有课程。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
2、探索研究性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本着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真实问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从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开展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我校积极开拓校本资源,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办有特色的学校教育。为推进课程改革,我校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利用地方课程,积极开设极具地方特色和现代气息的活动课。
四、完善评价机制,确保新课程顺利实施。
1、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促进教师健康成长。
2、对学生的评价,力争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不仅关注教师的评价,还注重学生自评、互评,也尊重家长的评价;不仅注重结论性评价,还注重过程性评价;不仅注重纸质评价,更注重运用观察、交流、实际操作、作品展示等多种方式。通过一系列改革实践,有效转变了师生和家长的唯分数论思想,减轻了学生对分数的心理压力,拓宽了学生实现自己价值的渠道。
改革是艰辛的,需要付出探索的汗水;改革是痛苦的,需要接受自我的更新;改革是甜蜜的,激发我们的青春和希望。我们将在永无止境的新课程改革之路上,一路前行,只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