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掘资源 突出特色 探索农村初中办学模式
发掘资源
突出特色
探索农村初中办学模式 武汉市黄陂区泡桐二中
学校特色是学校办学个性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教育优势的集中反映。在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下,努力发掘学校的教育资源,精心打造学校的教育品牌,对于发展学校的优质教育,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校特色建设的过程,就是利用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按照学校发展的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优化组合的过程。由于学校的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包括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教学设备、文化积淀等)不同,学校的教育资源实际上也是各不相同。如何根据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建设特色,打造特色教育品牌,这是学校特色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凸现时代特点,构建特色。
我们学校是一所只有短短九年历史的新建初级中学,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现代教育思想统揽学校工作全局,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和实践作为学校工作的特色来抓。我们认为,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要抢占教育的至高点,必须凸现时代特点,不遗余力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坚持用现代教育思想武装师生,才能将广大教师长期的发展愿望变成现实,学校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形势中,立于不败之地。
几年来,根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加强管理,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我们坚持低投入、高配置的原则,多方筹措经费,先后购置了大量的现代教育设备,建立了地面卫星接收系统、校园网,接通了KU波段教育信息网和互联网,配齐了现代教育设施,总计投入100余万元。同时,我们还注意了教师现代教育思想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工作,将现代教育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作为教师必学内容和上岗条件,狠抓了普及型培训和专业型培训,建立了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
学校还重视对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效用,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工作。一是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作用。我们在建立了非书资料系统和自增式资料库后,大胆摒弃了传统的管理方法,启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管理,使学校的管理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政务管理严格周密,分类科学;教务管理丝丝入扣,资料详实;总务管理精确无误,条分缕析。这种规范、高效、快捷的管理,对于保证学校健康、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加强了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我们不仅率先将信息技术课程纳主学校的学科课程之中,还大力倡导将现代教育观念和技术引入课堂,使课堂教育出现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大好局面:老师们或播放录音纠正朗读,或出示录像再现情景,或自制投影(幻灯)片,或开发CAI课件。这些活动既增加了课堂教学密度,扩大了教学容量,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了教与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达到了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目标。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使学校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实验学校”、“武汉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武汉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也成为了我们精心打造的教育品牌和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
二、着眼学校未来,发展特色。学校教育资源有显性与隐性之分,不同的资源对学校的特色建设有不同的作用。有的资源对特色建设有直接的作用,有些资源具有间接作用,有些资源从表面上看似乎平常,但实质上蕴涵着许多有价值的因素,所以我们在制定特色建设目标时,特别注意挖掘这些潜在的教育资源,以发展学校特色。首先,我们狠抓了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体的隐性课程的开发,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我们充分发挥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德育功能、知识功能、美育功能和激励功能,对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合理布局、精心施工,先后开辟了月季园、樱桃园、百草园、梅园等四处植物园,修建了多处小桥、曲径、凉亭,在茶叶、花卉、膏塑三处基地,摆放了陆羽、屈原、鲁迅等古圣今贤的雕像,让学生在情与景、物与我的交融中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收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其次,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我们学校是一所新学校,由于历史原因,学校的师资结构单一,青年教师占85%以上,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这些老师的发展优势,那就是思想观念新,知识结构新,敢于挑战传统,敢于改革创新。因此,我们响亮地提出了“以教研促教改,以科研兴学校”的口号,在全校开展了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为主题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科研活动,以加强课堂教学手段、方式的创新。围绕着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乐学善思,提高教学效率,老师们积极投入到了教科研活动之中。目前,我们承担的多项市级以上课题或已成功结题,或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湖北省“十五”重点课题《农村初中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武汉市教科院课题《武汉市绿色证书研究》已经开题,进入了实施阶段。我们学校师生的论文、电教设计、教案、CAI课件等作品,获得省市区等200多项荣誉,我校教师自制的课件《活板》在教育部电教办举办的“2000年CIETE金海航杯全国教育技术应用成果大奖赛”中,获奖国家一等奖,标志着我校的教科研水平跃上了新台阶。以上成果的取得,就是我们大力挖掘显性与隐性教育资源,不断创新而取得的,“科研兴校”不仅已成为学校的办学品牌,而且成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学校先后被评为“武汉市校园文化建设十佳学校”、“武汉市园林式学校”、“武汉市绿化红旗单位”,还被武汉市教育局确定为“素质教育实验学校”。
三、结合农村实际,探索特色。
基础教育承担着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培养合格劳动者的双重任务。农村中学如何完成了这两个任务?我们对此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初步形成了“教劳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模式。这一模式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为依据,从农村实际出发,按国家对普通中学的要求,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内容,使学生既学到了文化知识,又学到了一技之长。毕业后,能升学的升学,不能升学的回乡能成为建设农村的带头人,能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我们实施“教劳结合,知行合一”模式的方法和途径是:
1、与劳动实践相结合。“教劳结合,知行合一”办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劳动实践性。因为生活、生产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通过劳动实践才能真正获得。劳动实践是它的灵魂,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实践过程,鼓励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目的。
2、与学科课程改革相结合。从1998年起,我们开设了花卉(因为花卉种植是我镇经济新的增长点)、膏塑(泡桐素有“泥塑之乡”的美誉,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闻名海内外,曾为国家作出过重大贡献)两门课程,作为初
一、初二的劳技课和初三分流班的专业课,自编了《花卉》、《膏塑》两套校本教材(其中《膏塑》教材已被武汉市教研室编入市编劳技教材,自2001年秋季起供武汉地区初二年级学生使用),落实了专业教师、授课时间、考核标准和实习基地。
3、专业与产业相结合。我们在与东湖园林公司、武汉哥特公司联营的同时,还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实际,将两个实习基地扩展成校办产业,目前年产值已达40余万元(《长江日报》曾以《将花卉和膏塑请进课堂》为题,作为专题报道)。为学校的发展,为继续探索办学模式注入了资金,增强了后劲,初步实现了“专业带动产业,产业促进专业”的良性循环。
4、学校、基地、农村、市场相结合。我们充分发挥学校的辐射作用,面向全体学生,以花卉、膏塑、油桃为科技示范,实行职业渗透,为学生就业作准备;我们还利用教学实习基地的示范作用,和 镇林管站一起向农户提供种苗,并对生产方式、生产技术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利用学校的专业产业优势,带动一批示范户,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开拓市场。“教劳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模式,从农村实际出发,以基础教育为主,职前进行职业渗透,职后实行“回炉教育”,“一主两翼”,为建立适合农村中学发展的办学模式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这种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不断开发教育资源的实践活动,也使学校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武汉市举办的“艺术小人才”竞赛活动中,我校师生的陶艺(即我校的膏塑)作品多次获得一、二等奖,学校也成功的承办了“武汉市发展校园经济深化校办产业现场会”,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
我们不断挖掘教育资源,突出办学特色,不仅开拓了优质教育的资源,也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日益凸现,成为了本地教育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第二篇:突出办学特色_营造书香校园
突出办学特色 营造和谐校园
建塘小学办学特色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简介
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建塘小学(原名逸夫小学)创建于1996年,学校位于香格里拉县建塘镇中心,校园占地面积30亩。刚建校时,全校只有一个班级,27名学生,随着教育的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现在已办成有26个教学班的云南省一级示范小学。2009年迪庆州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使建塘小学也成为了受益最大的学校之一。2009年以来是建塘小学建校以来基础投资最大的一年,上级主管部门投资 万元,为学校建成一幢综合楼,新建了学校塑胶运动场地,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工程不断完善,教学楼的门窗、墙壁也更换一新,一迈进校园,就能感受到建塘小学的新校园、新气象。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办学规模的逐步壮大,如何把建塘小学办成让人民满意的名校成为了新一代建塘人的努力方向,要建成名校就要有自己的办学特色,确定办学特色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任务,正当此时,香格里拉县被列入了实施三生教育试点单位,县教育局领导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并建议我校以三生教育的核心理念为办学宗旨,我校也确立了以“三生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思路,开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三生教育”办学特色的深远意义
“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简称。“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
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
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一些阶段性的矛盾凸显,升学压力、就业压力、各种供需矛盾突出,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驱使,功利主义、眼前利益思想四处曼延,教育这块净土也躁动不安!导致我们教育精神的缺失,教育传承品格的缺失,再加上教育方法的缺陷,培养人的目标和现实社会的碰撞,产生了一些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畸形诉求,再加上目前教育评价机制也是以分数来评价老师和学生,学校也是以提高教学成绩为目标,这些都使得我们的老师、家长都只注重孩子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大家都在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实实在在抓应试教育,如何培养人、塑造人变成了一句口号。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我们的孩子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学校、家庭都忽略了对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我们的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我们该怎样改变现状呢?
实施“三生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三生教育”是一次教育上的变革,它是一个从理论的高度把我们长期以来模糊的培养人、塑造人的观念,清晰地展现出来的过程。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通过什么途径培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需要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个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三生教育更具人性化和可操作性。“三生教育”的目的,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要培养有能力的人,但现实的矛盾是我们过分强调了知识的获得,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因为知识并不等于能力,拥有知识并不等同于拥有能力,善于运用知识付诸实践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才有可能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也才是这个社会最需要的人,因此实施三生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所以我校确定以“三生教育”为办学特色,是希望能够改变过去的教育模式,为孩子创设一个轻松又有效的教学环境,让孩子能够珍惜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
三、营造“三生教育”办学特色的氛围
1、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 为确保“三生教育”办学特色工作的顺利实施,我校成立“三生教育”办学特色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实施方案,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指导、监督 “三生教育”办学特色工作的实施。
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苏藻(书记、校长)副组长:和茂生(副校长)和化雨(教导主任)组 员:全体教职员工
2、加强“三生教育”队伍建设
我校选派李春兰老师参加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三生教育教师培训班学习。再由参训老师对学校教师开展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全体教职工对“三生教育”的认识水平和对“三生教育”教材的理解、使用、再开发能力,帮助全体教职员工了解“三生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教育目标,能够把“三生教育”有机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2011年9月我校郭崇芳老师评为云南省首批“三生教育”骨干教师。2011年10月,到州政府会议室参加“三生教育”视频大会。2011年11月,县教育局派和群星副局长和苏藻校长参加了“2011全国生命教育大会”。2012年8月,县教育局派周庆芳副局长和我校苏藻校长到昆明、广州参加“三生教育.生本教育高级研修班”;2012年12月,我校三生教育骨干教师郭崇芳老师到昆明参加“生命 生存 生活教育骨干教师研修班”。我校按照专家引领、骨干带动、专兼结合、全员参与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3、开设“三生教育”课程
学校教导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安排2-5年级每周一课时的三生教育课,由专任教师执教。学校要求任课教师认真钻研三生教育教材,领会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科学地有机地组合,让“三生教育”课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学科。
通过近几年开展“三生教育”课的实际情况,广大学生认为学习了这门课程有较大的收获,不仅让他们明白了生活的真谛,还让他们认识到了生存的价值、生命的可贵,学会了尊重他人、珍惜生命,树立了健康的生活态度,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四、“三生教育”办学特色与学校各项工作的结合
1、“三生教育”办学特色与学校办学方向相结合
在“三生教育”办学特色思想的指引下,近年来,学校确定了以“为每一个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办学目标;以“求真、至善”为校训;以“树德、增智、强体、审美”为校风;以“爱生、敬业、严谨、奉献”为教风;以“快乐学习、天天向上”为学风,并制定了切合学校实际的长期发展规划及五年发展规划,提出了中远期目标。
2、“三生教育”办学特色与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相结合(1)抓课堂,减负增效
教育教学是“三生教育”办学特色开展的主渠道,除了《生命·生存·生活》教材进课堂之外,其他的学科中也要渗透“三生教育”的相关内容。在教育教学中我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思想,坚决落实减负措施,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采取各项有效措施,重点抓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保持良好教学秩序,学校领导深入班级,进行随堂听课评课,课后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课堂实践(竞赛课、示范课、公开课、常试课)来各学科老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根据其接受能力,因人而异布置不同份量或难度的作业,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有益的文体活动,使学生能愉快地学到知识,轻松完成学业,提高整体素质。
(2)抓教研,解决问题
围绕新课标、新理念并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教研活动,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课堂实践(竞赛课、示范课、公开课、尝试课)来提高教师的新课程实践水平,并以此强化教研组活动。要求教研组长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引领作用,形成浓郁的教研氛围,以此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3)抓习惯,提升质量
在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中重点做到:严抓管理、狠抓常规、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认真写字的习惯
把写字作为学校一项重要而长久的工作坚持下来。每周各班开设一节写字课,每学期组织师生开展书法竞赛,组织书法展示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作业清楚整洁,书写规范流利。要求学生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培养认真听说的习惯
在课堂上,精力要集中,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每周开设一节口语交际课,在校园内认真开展好“推普”活动,通过学生听话、说话,在动态的口语交际中,规范口头语言。
培养注重实践的习惯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到学以致用。开展作文竞赛、演讲比赛、计算能力比赛等,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博物馆、景点参观游览,以类似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养成手脑结合,勤于实践的学习习惯。
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近几年来,我校号召全体师生养成读书习惯,读书,读好书、读有价值的书,诵读经典,通过读书提升人品,转变气质。为推动师生读书活动,学校与迪庆州图书馆联系,将图书分馆办到学校,方便师生借阅。每个班级还建立了自己的小图书角,学校每学期为每位教师征订教育刊物。寒暑假期间要求每位师生都要阅读一本好书并要求做好读书笔记。
小学阶段是人记忆力的黄金阶段,此阶段有意识地让孩子多诵读一些经典,然后在以后的成长中慢慢地体悟,会让学生终生受用无穷。为此我校组织学生每天诵读经典国学,做到晨读和午诵。晨读即每天利用早自习十分钟在教室里诵读,午诵即每天利用中午上课前的10分钟全体学生集体诵读,通过诵读经典不仅增强了孩子的记忆力,而且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三生教育”办学特色与学校安全管理相结合
“三生教育”倡导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必须以安全作为前提并得到安全保障,所以学校一直以来都要求每位教职工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决杜绝因责任问题引起的一切意外事故。坚持每天的晨检制度,随时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加强课间管理,开展有益的课间活动,防止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了不断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学校通过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来自于各方面的不安全因素,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防范与自救办法。同时建立学校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落实安全措施和责任。建立应急预案,提高预防和应急能力,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安全应急撤离演练,把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定为“安全教育周”,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4、“三生教育”办学特色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
“三生教育”的概念是学校德育范畴的概念,我校以“三生教育”为学校德育的抓手,以“三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将学校的德育工作涵盖在“三生教育”之中,将学生的教育,师德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统筹在“三生教育”概念中,有针对性、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打造出了学校的德育品牌。
5、“三生教育”办学特色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
丰富的活动是“三生教育”办学特色最好的载体,围绕“生命教育”,我们开展了法制讲座、交通安全讲座、到消防大队、公安机关参观的警示教育,逃生演习训练等活动,增强师生对生命的认识;围绕“生存教育”,开展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活动,学校建立了劳动实践基地,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积极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建立生活体验室,让孩子们学做饭菜,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围绕“生活教育”,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各种专题讲座等活动,学校还创建了心理辅导室,开设学生促进每一个同学的全面发展。
这些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校园周边环境得到了改善,学校声誉得到提高,同时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常规工作求实效 备课要实
严格按照教研室下发的学期教学改进计划、章节或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革新备课方式,达到“五突出”即:突出师生交往互动、突出学习精心设计、突出预设的学习过程、突出练习设计目的、突出教学行为反思。加强“个人精备+集体讨论+个人修改”的集体备课制度,切实提高备课质量。教导处每周抽查一次备课。
讲课要新
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提倡“友善用脑”。友善用脑,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教育不应当是惩罚,要尽可能讲究教育艺术,要由重教学技术转变为重教学艺术。教师不仅是一位智者,更应是一位长者,一位仁者,要学会宽容,这与严格管理并不矛盾,即使严格批评孩子的时候也应是善意的,而不是怒火满腔。你把每一个孩子看作天使,那么你便每天生活在天堂里,而把孩子看成魔鬼,你就每天生活在地狱里。
“大脑不是容器去装满它,而是火炬需要点燃它”。以此引发我们对课堂教学进行以下改进:
启示一:不能一味地灌输知识,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按古人的话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今天的教育理念就是“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在讲课前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的大脑兴奋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兴奋的前提,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反之,课前老师跟学生怄气、较劲,师生均在不良的情绪中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启示二:大脑喜欢优美的旋律。教师适度地给孩子们放一些优美的音乐,注意音量应适中。各班开展课前一支歌活动。
启示三:大脑喜欢鲜艳的色彩。教室里摆防几盆鲜花,也能振奋孩子的兴趣。利用好彩色粉笔,也能提高学生注意力。
启示四:大脑喜欢清新的气味。教室应随时开窗通风,保障有充足的氧气是学习好的前提。
启示五:大脑喜欢运动。要按时上下课,保障孩子课间十分钟的活动,使大脑得到休息。
启示六:大脑兴奋不能持久。儿童的注意力最多不会超过十五分钟,教师一定要精讲多练,牢牢抓住开始的一刻种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是提高课堂有效度的重要方法。还有一些启示有待于我们共同研究。
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四项”制度。学校领导挂学科制度。要求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要挂到学科,深入到学科教研组、备课组、课堂,保证所挂学科的教研教学工作正常实施;
巡课制度。学校要不定期经常性的组织巡课,落实教师按课表上课;学校除安排有组织的巡课外,校长、教导主任每周不定期巡课,并做好记录。
课堂教学书面评价制度。学校领导、教研人员的听课要有一定的节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做出书面评价,把评价结果一式二份,被评价人和学校各存一份,作为教师教学业务档案之一保存。
随堂听课制度。学校领导,学科骨干教师每学期尽可能共同对本校全体教师随堂听课。提倡学校领导、教师之间相互随堂听课。
发挥课堂评价激励功能,适时、适度、形式多样地激励评价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课后填写“现行建构成长记录”及时记录教案实践情况,有何创新,有何遗漏待补,出现问题如何处理及教学效果等。
作业要精
严格作业管理。对于作业设计、批改,力求科学、客观、有效,作业要在落实以“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为要求的“四精四必”上下功夫。监控要严
本学期重点对数学、语文、英语学科以年级组为单位统一时间、统一内容进行学生成绩评价,每月监测一次和听完课后随堂监测相结合,并组织好每次的教学质量分析会。及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
开展有益活动
在教师中开展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评优、板书设计竞赛、优秀试卷命制等活动。在学生中组织各种学科竞赛活动,一、二年级写字比赛、朗读比赛;
三、四年级查字典比赛、古诗文朗读比赛;
五、六年级的阅读与习作比赛、口语交际比赛和数学综合实践题比赛,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三生教育与学校安全工作相结合
二、实施“三生教育”的经验——做好“五个结合”
(一)“三生教育”与实现培养目标相结合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要求,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以及我校的实际和社会的需要,将我校的培养目标确定为“三个学会的技能型人才”——即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学会做人;具有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学会做事;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学会健体,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学会做人”的培养目标实际上就是“生活知识”、“生活观”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学会做事”的培养实际上就是“生存知识”、“生存观”和“生存技能”的培养;“学会健体”的培养实际上就是“生命知识”、“生命观”和“生活能力”的培养。我校在实施“三生教育”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来实施,力促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
(二)“三生教育”与抓好教育教学相结合
教育教学是“三生教育”开展的主渠道,除了《生命·生存·生活》教材进课堂之外,其他的学科中也渗透“三生教育”的相关内容。在教育教学中我校注重四项改革,解决四个问题,即:改革教学内容,解决“学什么”的问题;改革教学方法,解决“如何教”的问题;改革学习方法的问题,解决“我要学”和“如何学”的问题;改革考核方法,解决老师“教得怎么样”,学生“学得怎么样”的问题。
(三)“三生教育”与开展丰富活动相结合
丰富的活动是“三生教育”最好的载体,围绕“生命教育”,我们开展了法制讲座、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到监狱及戒毒所参观的警示教育,逃生演习训练等活动,增强师生对生命的认识;围绕“生存教育”,开展了丰富的社团活动和教师、学生技能大赛,实现“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围绕“生活教育”,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专题讲座、主题朗诵会等活动,促进每一个同学的全面发展。
(四)“三生教育”与日常规教育管理相结合
在“三生教育”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行为养成”即养成教育认真抓好“一日常规”、“一周常规”管理。从起床到晚休的各个环节,包括整理内务、卫生、两操、升旗、就餐、上课、自习、课外活动等都要形成比较科学、规范的“行为流水线”。使学生逐步形成各方面的良好习惯,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五)“三生教育”与解决学生就业相结合
就业是民生之本,帮助学生在毕业后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岗位,能自食其力,对社会做一点贡献,实现其最有意义的人生价值是我校在“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中的追求。我校从增加模块化教学、加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加强职业素质的训练与职业道德的培养等方面为解决学生就业奠定基础,同时努力实现“三个三”的总要求:即在“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力争做到“三个落实”(落实就业单位、落实工资待遇、落实用工合同),努力达到“三个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用人单位满意)。
4、在“三生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中,我校既注重“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教育网络的整体建设,又突出抓住教学主渠道,落实师资队伍建设,保证了“三生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帮助师生树立“三生观念”,增强“三生能力”。
首先,抓好师资培训,精心选派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在学校实施方案确定之后,通过启动仪式、专题讲座、国旗下的讲话等方式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提高了全体教师对学校开展“三生教育”活动的认识。精心选派擅长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知识广博,上课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学。从2008年9月至今,先后派出了教师参加省级、州级部门组织的有关“三生教育”课程的学习与培训13人次,提升了任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在今年5月,结合期中教学检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满意率达到了96%,不满意率为0,比较喜欢上《三生教育》课的达到80.5%。广大学生认为学习这门课程有较大的收获,不仅让他们明白了生活的真谛,还让他们认识到了生存的价值、生命的可贵,学会了尊重他人、珍惜生命,树立了健康的生活态度,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三生教育”是摆在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全新的教育课题,它涉及到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我校自开展“三生教育”工作以来,全体师生倾注了满腔的热血,付予了全心的努力,主要在以下几方面有明显的成效:
何把建塘小学建塘迫使我们必须要让学校走上一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加大了对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春风也吹建自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确立了以“三生教育”为办学特色,营造和谐校园为目标的办学思路。
突出办学特色 营造书香校园
—— 康庄小学工作思路
一、基本情况及现状分析:
康庄小学现有学生723人,24个教学班,教职工89人,中心下辖一所榆林堡完小及一所中心园。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突出办学特色,营造书香校园,使康小逐渐形成质量稳定,文化浓郁,特色鲜明的办学特色。
北京市教育的均衡发展,康小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今年暑假是康小建校以来基础投资最大的一年,教委投资200多万元,为学校建成300米跑道的人工草坪体育场。教学楼的门窗、墙壁也更换一新,师生刚一迈进校园,立刻感受到康庄小学新学年、新校园、新气象。在欢欣鼓舞的同时,学校也感到一种压力,这种压力就是学校的软实力还不行,而创建名校就需要有名师,有名师才能有名校,骨干教师的流动直接影响学校教育质量,因此,优化学校管理,加强队伍建设仍是康小工作的重心。
二、工作任务及措施:
工作主题:安全 质量 和谐 管理理念:健康 快乐 发展 工作目标:合格+特长=康小人
干部发展目标:优秀的教育者+有效的管理者。教师发展目标:秀外慧中,谦谦君子。
学生发展目标:先成人、再成才,全面发展、学有特长。重点工作:
(一)安全是前提
要求每位教职工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决杜绝因责任问题引起的一切意外事故。坚持晨午检制度,随时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经常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课间管理,开展有益的课间活动,防止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加强车辆管理,定期对司机进行安全教育,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食堂管理,严防发生食物中毒。落实安全责任制,责任到人,形成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协调合作的安全管理网络。
(二)质量是核心
1.加强队伍建设
学校的立业之本是教师,创优质品牌,离不开优质的师资。学校靠教师出名,教师靠学校成才。结合我校骨干教师流动过多,现有骨干力量不够突出的情况,本学年在队伍建设上要加大管理力度,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1)建立学习制度
倡导“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生命才会成功。”的学习理念,号召教师养成读书习惯,读书,读好书、读有价值的书,读诵经典,通过读书提升人品,转变气质,成为秀外慧中的谦谦君子。为推动教师读书活动,学校与北京天艺书市联系,将书市办到康小,并以八折的优惠价格随时方便师生购买。学校每学期末为每位教师赠送一本好书,同时为县校骨干教师征订教育刊物。教师之间组成学习小组,互相推荐学习资料,定额完成学习任务。每一位教师至少订购一种课改专刊,人人做读书笔记,每月写一篇读书体会,开学办班组织教师进行读书体会交流,定期组织副主任以上干部读书笔记交流。
(2)加强骨干管理
本着老教师守家、中年教师当家、青年教师发家的原则,要求每位骨干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包括岗位特点描述、个人发展目标、需要的支持、考评方法四个方面,在教育教学中细化自己的发展目标,年终对骨干教师进行考核,根据一年来对学校的贡献不同,分层进行奖励。
搞好新老教师的传、帮、带,骨干教师要与1至2名教师建立师徒关系,由学校为他们组织拜师仪式并签定师徒结对协议。
(3)教科研紧密结合
十月份为我校的“教学研究月”。以“教学论坛”“教师风采展示”等形式围绕新课标、新理念并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教研活动,组织县级骨干教师作示范课,请县教研员点评;校级骨干教师作达标课,由教导处点评;青年教师作研究课,全体教师交流评议。强化教研组活动。要求教研组长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引领作用,形成浓郁的教研氛围,使教研和科研紧密结合,做好市课题《利用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县课题《充分利用教学智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4)走开放式办学之路
做好与北京宣师一附小城乡手拉手活动。活动的重心落到课堂教学上,通过互相听课、互相评课、办讲座、调查、交流等形式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组织两校学生互相往来,让城乡孩子互相了解,增强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名师导航活动,搭建教师成长平台,邀请市特级教师来我校指导教学,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建立长期联系,加速青年教师成长,使他们在教育教学科研中充分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突破教育的区域性,邀请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吴玲芬、李同国教授来校指导艺术活动。聘请民间艺术家来校担任琵琶、唢呐、抱笙等民乐课外活动课。
采取以文会友的形式邀请县书法协会和县文联的书法家来校同师生一起进行书法交流活动,推动校本课程的深入开发。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组织书法小组深入社区、深入村委会,义务为村民写春联。
积极与北京德慧智教育科技中心合作,推动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诵读《弟子规》、《论语》、《道德经》,让孩子从小懂人伦,明事理,学会做人,同时以德养慧,德慧双运。
做好小足球运动传统项目创建工作,外聘北京丰台六小的体育名师申学海为足球教练,推动学校小足球运动开展。
2.改进教学管理
重点做到:严抓管理、狠抓常规、注重细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注重学生习惯培养 认真培养写字习惯
把写字作为一项重要而长久的工作坚持下来。下午第一节课20分钟写字训练。每周各班开设一节写字课,定期展示师生书法作品,每周进行班内评比,发喜报,每月进行校内评比,颁发奖品,定期组织大型书法展示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作业清楚整洁,书写规范流利。要求学生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认真听说的习惯
在课堂上,精力要集中,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每周开设一节口语交际课,每节语文课和英语课之前结合教学内容进行5分钟口语训练,通过学生听话、说话,在动态的口语交际中,规范口头语言。
注重实践的习惯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到学以致用。开展课外阅读竞赛、思维训练竞赛等,组织学生到附近驻军78营观看导弹的装备过程。以类似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养成手脑结合,勤于实践的学习习惯。
(2)常规工作求实效 备课要实 严格按照教研室下发的学期教学改进计划、章节或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革新备课方式,达到“五突出”即:突出师生交往互动、突出学习精心设计、突出预设的学习过程、突出练习设计目的、突出教学行为反思。加强“个人精备+集体讨论+个人修改”的集体备课制度,切实提高备课质量。教导处每周抽查一次备课。
讲课要新
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提倡“友善用脑”。友善用脑,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教育不应当是惩罚,要尽可能讲究教育艺术,要由重教学技术转变为重教学艺术。教师不仅是一位智者,更应是一位长者,一位仁者,要学会宽容,这与严格管理并不矛盾,即使严格批评孩子的时候也应是善意的,而不是怒火满腔。你把每一个孩子看作天使,那么你便每天生活在天堂里,而把孩子看成魔鬼,你就每天生活在地狱里。
“大脑不是容器去装满它,而是火炬需要点燃它”。以此引发我们对课堂教学进行以下改进:
启示一:不能一味地灌输知识,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按古人的话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今天的教育理念就是“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在讲课前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的大脑兴奋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兴奋的前提,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反之,课前老师跟学生怄气、较劲,师生均在不良的情绪中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启示二:大脑喜欢优美的旋律。教师适度地给孩子们放一些优美的音乐,注意音量应适中。各班开展课前一支歌活动。
启示三:大脑喜欢鲜艳的色彩。教室里摆防几盆鲜花,也能振奋孩子的兴趣。利用好彩色粉笔,也能提高学生注意力。
启示四:大脑喜欢清新的气味。教室应随时开窗通风,保障有充足的氧气是学习好的前提。
启示五:大脑喜欢运动。要按时上下课,保障孩子课间十分钟的活动,使大脑得到休息。
启示六:大脑兴奋不能持久。儿童的注意力最多不会超过十五分钟,教师一定要精讲多练,牢牢抓住开始的一刻种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是提高课堂有效度的重要方法。还有一些启示有待于我们共同研究。
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四项”制度。
学校领导挂学科制度。要求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要挂到学科,深入到学科教研组、备课组、课堂,保证所挂学科的教研教学工作正常实施;
巡课制度。学校要不定期经常性的组织巡课,落实教师按课表上课;学校除安排有组织的巡课外,校长、教导主任每周不定期巡课,并做好记录。
课堂教学书面评价制度。学校领导、教研人员的听课要有一定的节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做出书面评价,把评价结果一式二份,被评价人和学校各存一份,作为教师教学业务档案之一保存。
随堂听课制度。学校领导,学科骨干教师每学期尽可能共同对本校全体教师随堂听课。提倡学校领导、教师之间相互随堂听课。
发挥课堂评价激励功能,适时、适度、形式多样地激励评价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课后填写“现行建构成长记录”及时记录教案实践情况,有何创新,有何遗漏待补,出现问题如何处理及教学效果等。
作业要精
严格作业管理。对于作业设计、批改,力求科学、客观、有效,作业要在落实以“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为要求的“四精四必”上下功夫。
监控要严
本学期重点对数学、语文、英语学科以年级组为单位统一时间、统一内容进行学生成绩评价,每月监测一次和听完课后随堂监测相结合,并组织好每次的教学质量分析会。及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
开展有益活动
在教师中开展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评优、板书设计竞赛、优秀试卷命制等活动。在学生中组织各种学科竞赛活动,一、二年级写字比赛、朗读比赛;
三、四年级查字典比赛、古诗文朗读比赛;
五、六年级的阅读与习作比赛、口语交际比赛和数学综合实践题比赛,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德育工作要创新
德育质量要在良好的习惯培养,学会做人上下功夫,以“感恩”为主题,开展“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热爱学校”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让学生知道:得人恩果千年记。懂得:滴水之恩涌泉报。做到:饮水思源,心存感激。在感恩活动中分几个层面:感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学校的培养之恩,感老师的教诲之恩。
感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学生中开展“用我的小手感恩父母”活动,记住父母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为父母揉揉腰、捶捶背、洗洗脚等活动,体会和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感老师的教诲之恩:开展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给老师写一封信,做一张贺卡,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感学校的培育之恩:教育学生尊敬校徽、呼好校训,入校离校端正地向教学楼行礼,以自己的行动来感恩学校。
(三)和谐是结果
和谐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谐离不开文化的引领,校园文化需要师生共同创设,共同开发,共同丰富。只有形成全体员工的共识和大家共同的愿景,才能最终形成学校文化特色。我们以“健康、快乐、发展”为管理理念,以文化引领创设和谐校园。要求每位员工在自觉遵守教师法、学校制度、劳动纪律的基础上共同创设和谐环境,逐渐形成学校善待教师,教师善待学生,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统一意志又达到个人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实践教师的八项修养: 做懂得感恩的人 做充满爱心的人
做自我超越的人 做心存善念的人 做有使命感的人 做争创一流的人
做团结协作的人 做学习创新的人
以“建文化校园 促师生发展”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框架,发挥“五位一体”的育人功能,提升学校品位。环境文化达到 美丽 多元 兼容
管理文化达到 尊重 沟通 激励
教师文化达到 合作 学习双赢 学生文化达到 成人 成才 快乐 课程文化达到 适应 高效 创新
总之,在新的学期,我们依据儒家的“和为贵”、道家的“天人合一”和谐社会理论,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坚定不移地以彰显文化为切入点,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落脚点。汲取2500年前孔子的智慧,弄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教育真谛,有所为、有所不为。学校管理逐渐由行政管理过渡到文化管理。变有以为成无以为,最终达到无为无所不为的境界,实现育可持续发展之才的目的。
第三篇: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从而达到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的目的。我感觉有必要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探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摸式。
经过多次的探索、改进、再探索、再改进的反复试验,初步形成了农村中学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反思归纳
师生互动
总结交流、共同发展、逐步提高
二、对各个环节操作的简要说明:
(一)情境设计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数学现实”的教学原则,即源于现实
又拖抿现实。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现象,原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这足以说明数学与现实联系的重要性,好的情景设计可达到以下目的:
1、创设可望、可及、有利于能动构建的良好环境,让学生跳一跳就能
摘得到,能尽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求
知欲;
2、创设情境时设置一些悬念,有利于激发激情和热情。引导学生的积
极思维,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创设情境不仅是教师设疑,还要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情景,有利于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数学转化能力,撞击思维火花,诱发好奇心,刺激求知欲,进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4、情境设计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结合教材内容,(2)要
结合学生基础,(3)要有现实意义(德育意义)的趣味性、数学性,(4)要考虑学生的层次性和学生的参与率。
自主探索
(二)、探索新知反思归纳
师生互动
认识起源于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活动是基础性的,交流更是必不可少的,交流不仅表现为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活动过程,更多的还表现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交往,这是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
新教材是以“生活数学探索”为主线来编写的。新教材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空间,它需要我们教师确确实实地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精心设计一些有针对性教学实验活动。
“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不拘形式的。但活动的内容必须与教材紧密联系的,必须使学生能通过活动获得具体、直观、感性的经验而从中获得知识。
“探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让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交流”:这里指的是多向性的群众交流。即是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有序的交流。通过信息的交流,能使思维更加开阔与深入,同时也是一种平等的课堂文化。建立好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促使良性循环的形成。
“反思”:是指在前面的活动、探究、交流过程中,学生已形成的自己的知识与思想方法,这个过程需要在老师的组织下,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维过程的重新整理和总结,达到认知的深化和认知结构的完善。同时,也能使在反思中发现新的问题,又可以进行深一层次的探究和延伸。
学生的主体活动是数学教育改革的热点,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才能实现《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能是这种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师要协助学生体验并仿效从生活情景中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我认为:一节课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能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的设计也应注意层次性、趣味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活动。因此,活动内容的设计应做好以下几点:
1、活动问题的设计必须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的、有趣的、有意
义的(德育意义)且富有挑战性的,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积极参
与;
2、活动问题的设计应该是有层次的。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的层次
性,也要考虑到学生思维发展的层次性,能最大限度的让学生都能
积极参与,要尽可能考虑到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心理因素的基础,力
争做到最好;
3、活动问题的设计中,必须正确确定新知识的生长点,要有利于知识的正迁移和知识的延伸,同时也要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的潜移默
化地渗透;
4、5、对探索活动的结果必须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对结果的说明与运用; 要恰倒好处地,用发展的眼光,期望的心态对活动过程中的学生进
行合理的评价:这是探索活动兴奋剂。
(三)、实践应用
这个环节主要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例题分析和巩固练习。学生在前面的一系列活动中,自主探索得到的知识,在这里得到应用、巩固和提高;同时,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通过这一环节继续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学生的技能、技巧、思维品质在这里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对前面所学知识在这里还可以得到延伸。把握好这个环节,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例题和练习题,题
量要适中,内容要体现针对性、代表性、层次性和趣味性。还要能
体现数学方法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使
不同学生参与到不同的层面。
2、例题的分析要让学生思考,(必要时可让学生讨论)再交流自己的想
法,多给学生一点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教师自然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同时要随时准备对学生的交流结果引导同学们作
出激励性评价,对学生交流出来的各种方法进行归纳,类比和总结,再次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3、要让学生参与对例题的变式研究的探索。这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数
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和解题手段的多样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
用。
4、练习题的选择要能体现基础性、层次性,剃度要平稳。既要能保证
全体学生都能巩固基础知识,也要有利于有潜力的学生得到发展和
提高,有时甚至可以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有利
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总结交流、共同发展、逐步提高
让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收获作自我小结并进行自主交流,即可以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各种层面的学生会说出不同层度的想法,这些想法有时甚至是出乎教师的意料的。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可以互相补充不足,必要时教师也可向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四篇:发挥职教中心办学功能,突出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特色1
发挥职教中心办学功能
突出农村职校办学特色
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服务
台安县职教中心
郝英
台安县职教中心成立于2002年,是县内唯一的一所融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于一体的全日制综合型职业教育机构。几年来,台安职教中心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创新办学模式,加大教改力度,发挥办学优势,使学校实现了跨跃式发展。2003年顺利通过辽宁省标准化职教中心验收;2004年畜牧兽医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2005年学校投资兴建了2000多平方米的机械加工实习车间。通过几年的办学实践,为我县经济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供需对路的专业人才。
一、端正办学方向,面向“三农”培养人才
1、贴近“三农”,设置专业
几年来,学校坚持为 “三农”服务,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重点培养实用专业技术人才。我校从台安县人才需要实际出发设置专业,先后开设畜牧兽医、乡村卫生保健、汽车运用与维修、农村经济管理、园艺、幼儿教育、计算机应用等专业,为农村培养了两千余名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2、实行“上挂、横联、下辐射”,拓宽办学渠道
“上挂”是与省内外大中专院校紧密联系,形成优势互补。2000年以来,学校与辽宁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建工学院、锦州医学院联合办学。招收本科、专科班五个,共招收学员299名。与山东平度机电学校、锦州卫校、大连国防技校等中等专业学校联合,招收全日制中专学员220人。
“横联”是与县内各企事业单位联合,承担了县人事局、财政局等单位在职职工培训任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余期,共培训3563人。
“下辐射”是与乡镇政府联合,开展乡村干部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初三分流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把职业教育延伸到乡镇,逐渐形成以职教中心为龙头的辐射全县的职业教育网络,使职教中心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
3、打通就业上岗和高职升学两条通道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安置工作,先后到大连、青岛、沈阳等用人单位考察,推荐和输送毕业生就业,为毕业生搭建稳固的就业平台。同时学校鼓励优秀的毕业生继续深 造,参加高职升学考试,为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专业人才创造条件,打通就业和升学两条通道。
4、加大教改力度,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专业技能
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校从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入手,先后投资400余万元用于专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内涵建设,保证学生实验实习开出率在98%以上,专业技术等级考核合格率达85%以上。学校按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标准,确定了各专业培养标准,在教学上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采取以师带徒方式,老师手把手的教,带领各专业学员深入生产一线参加实践,直到学员达到规定能力标准。同时实行弹性学制,采取工学交替。我校还对课程设置进行大胆的增删,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充分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二、发挥学校办学功能,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服务
通过调查发现:第一产业用工需求情况稳定;第二产业用工需求量很大,紧缺专业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出现专业人才断层现象;第三产业如家政、护工等服务行业有潜在需求;农事产业,如精品创汇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同样具有大量需求。
1、切实搞好农村初三毕业生“9+1”职业技能培训
针对农村初三毕业生没有升入上一级学校的择业学生,学校开展一年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按全县152个村计算,全县回乡务农的初三毕业生达300人左右,他们苦于没有专业技能,只有回乡务农。几年来,职教中心与各初级中学联合,举办了初三毕业生分流班,按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进行一年的职业技术渗透教育,如开办了汽车修理、机械加工、畜牧兽医、学前教育等专业学习班,深受农村毕业生的欢迎,同时也 为学校招生提供了可靠的生源。
2、应对岗位需求,做好下岗失业职工培训
针对生产过程中数控技术、车、钳、铆、电、焊等专业技工需求量很大的实际情况。几年来职教中心开办了失业下岗职工紧缺工种专业技能培训班,共培训下岗失业职工1500余人,使下岗、失业工人掌握了专业特长,走上自主创业之路。
3、搞好农民工输出转移培训,帮助农民工走上致富之路
按县域经济发展需求,我校利用农闲时间,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了种植、养殖、花卉、柳编、手工艺品制作等培训,使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为增加收入和农民致 富创造条件。
2005年,学校实现了县乡(镇)村三级教育网络链接,组织专业教师下乡,定期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辅导讲座,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提高广大农民致富本领。同时根据务工人员需要开展了机械加工、焊接、电子组装、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为农民进城务工搭建平台。
4、搞好农事产业专业人才培训,增强从业人员致富信心
2005年,在县农发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开展“五个一”工程:即为每村培养一名懂农业经济管理的大专生;为每村培养一名经济带头人;为每村培养一名农业技术员;为每村免费选派一名专业指导教师;为每村免费培训一名畜牧兽医人才。目前,通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达230人,他们已成为村屯致富带头人。
第五篇:农村学校“办学特色”之我见
揭东区教育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学校管理)
农村学校“办学特色”之我见
揭东区玉湖镇洋边小学
冯晓生 2015年1月10日
农村学校“办学特色”之我见
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个性化和办学的特色化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一所学校,无常规不稳,无人和不兴,无科研不精,无特色不活。所以,坚持办学特色理念、走办学特色之路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教育更是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找出适合学校发展的战略之路,改变落后的学校面貌,激活教育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感召力,从而减少学生的流动。
关键词: 农村
办学特色
科学研究
正文:
1.办学特色的必要性 1.1发展办学特色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个性化和办学的特色化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一所学校,无常规不稳,无人和不兴,无科研不精,无特色不活。所以,坚持办学特色理念、走办学特色之路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特色的过程也是传承文化、凝练文化的过程。要将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学校特色是学校长期积累所形成的,是学校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传统中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特点,是最能够表现学校个性和独特性的方面。因此,学校要在加强特色建设,创建个性化特色品牌,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平台上凸现办学个性,提升办学品位,塑造学校品牌。
1.2创强给学校办学特色带来机遇
以前说要坚持办学特色,发展学校教育,提高学校品味,都只能说说空话,因为,大部分农村小学仍然是经济境况窘迫,因为没有经费,校舍和教学设施改善的速度十分缓慢。大部分小学依然是简陋的校舍,陈旧落后的取暖设施,不达标准的操场,黑板加粉笔这种落后的教学手段,实验仪器、图书、教学设施等极度匮乏。并且教师的待遇偏低,导致了一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更不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从而使基础教育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再加上教师结构性的缺乏,图、音、体等学科专业教师的缺乏。根本不可能开展有效的“特色”教育。近两年来, 在通过创强建设中,各地行政部门多方筹措资金, 增加对农村小学的教育投入,校舍和教学设施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学校教学设备进一步完善、更新。特别是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等功能室的开展使用,加之专业教师的引进和有特长教师的专业培训,促使农村小学师资结构配备的完整。学校的办学特色就如鱼得水,有声有色了。
1.3办好特色教育,减少生源流失
以前学校没有特色,“千校一面”,导致不少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舍近求远,择校上学,使得生源大量流失,被动实施“小班化”教育,本来就不充裕的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办出特色就是把学校办成具有个性化的学校,如果找到了学校个性的优势资源,也就找到了适合学校发展的战略之路,如果找到了适合学校发展的方向,那么,这个学校的活力就被激发了,学校的面貌就改变了,甚至这个学校的命运也就被改变了。所以,适合学校特点的鲜明的办学理念一经确立,并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学校就有了自我超越、追求特色的可能,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感召力也会得以增强。自创强后,我校根据本校特点,结合实际,加强特色办学的新理念,发动宣传,敢于实践。深受群众与学生喜爱。现在我校择校生为零。
2.科学、深入研究办学特色之路
尽管农村小学设备、师资、生源等比不上城市学校,信息相对闭塞、观念相对落后。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及时吸收现代教育理念,要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转变思维方式,以新的视野和新的角度进行新的谋划,科学正确的指导思想,确定办学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办好一所具有特色的学校,首先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计划制定之后,关键的问题是付诸实施。只有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2.1认识到位。农村地区普遍文化底子薄,艺术氛围不浓。发展特色教育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环境氛围。我们一方面做好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师是办好特色学校的主力军,学校要鼓励教师主动承担有关特色的教学和管理,注重教师搭配,发挥教师特长,挖掘潜力,解决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专业教师不足的困难,以适应特色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辅导到位。特色学校的创建与特长学生的培养是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没有无特长学生的特色学校。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特长,2.3管理到位。全校领导班子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从认识到统一,进行集中再学习、再研讨,学校要有良好的管理系统,坚持从“项目研究—系统运作—特色办学—形成文化”这样一个发展序列。学校特色要有系统的规划,要从校情、师情、生情出发,加以谋划并建设,要把特色建设与实施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既要体现稳定的特点,又要体现创新的特性,既要重视历史的积累与积淀,还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不断融入新的元素,新的增长点。
3.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彰显学校特色
农村小学具有极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的优势,学校拥有生物园地、劳动基地和校园周边的美丽环境,这些资源可以丰富儿童生的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农村教育改革过程中一定要打破“为升学而读书”的传统观念,结合得天独厚的乡土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乡土教材,适时给学生传授一些与当地经济发展及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知识,这样可以为教师提供表现与创造的舞台,为学校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运作平台。有利于调动学校教师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校更有特色,教师的教学更有特点,学生的发展更有特长。所以,办学特色是以人的特色为根本的。如学校领导风格,教师的教学特色,学生的特色以及学校所在地区的特色等。
例如:我们玉湖镇新寮小学的办学特色是开发“生物园地”“劳动基地”,坚持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教育学生“有付出才有收获,只有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工作,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通过德育基地活动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具备了较强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又如:玉湖镇吴厝小学的办学特色是开展兴趣小组:象棋组、书法组、舞蹈组等,培养学生的特长、爱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自信心。同时也给教师展现自我的平台,发挥专业才能的空间,体现教师的自身价值,教师也能收获成功的感受。
我洋边小学的办学特色是开展阳光课间特色活动:“古诗韵律广播操”“阳光校园舞”。跟11月份雷原教受来我揭东开设的讲座《传统文化与教育改革》相吻合。把文化与健身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校积极倡导“我与古诗文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读诗、我锻炼、我成长”的理念,以 “古诗文诵读与健身”为特色,积极推广普及古诗韵律广播操。该操采用学生一边吟诵经典古诗词,一边做韵律广播操的形式,结合学生爱动的特点,选取学生必背古诗词篇目,完成“古诗韵律操”的编排和演练。同学们在学习古诗词文化的同时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既丰富了课间操的内容,又让学生全面的去感悟、领略祖国古典诗词文化的魅力与内涵,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了快乐,在快乐中积累了知识。让学生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进一步陶冶性灵,开阔心胸,端正品行。
所以说:“有用心就有特色,有个性就彰显特色,有特色才会形成品牌。
总之,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优秀的学校文化就等于有鲜活的学校特色,传统积淀、文化氛围、办学理念、学风、教风等就构建起了学校特色的根基。在农村的办学特色要以人的特色为根本的,因地制宜,根据学校需要,教师的教学特色,学生的特色以及学校所在地区的特色等。只有“在研究中深化,在实践中提高”,才能不断推进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优化教育教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