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分析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00-02
摘 要 体育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从小的方面说,体育课有利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从大的方面说,体育课有利于提高我国国民体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的教育观的要求下,素质教育成为了教师的基本教学理念。本文主要分析了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的要求、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 改革
体育教学被纳入我国教育教学的课程范围内,属于学生的必修课。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独立健全的人格等。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校并不重视教师在教学环节发挥的作用。体育课流于形式,学生们上体育课都是在“自由活动”,缺乏老师的指导。或者,有些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教学内容变得老套、单一[1]。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标要求将素质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工作中。体育教师们在素质教育观的指导下开始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思想。素质教育成为了教育工作的主旋律,高职院校相继开始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现本文就将高职院的体育教学改革加以分析探讨。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要求
高职院校的教育注重实用性、技能型,以把学生培养成拥有实用技能的专业性技术型人才为根本教育目标。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具有技能型、专业性的特点,与普通高校相比更具实用性。因此,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工作中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是否与学生身心发展相适应,还要考虑是否对其专业发展有帮助。
(一)教学内容要与学生适应
在校大学生年龄都偏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身心发展极不稳定。因此,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程强度与课程时间,避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受到伤害。同时,学校还应当调整体育课程比例,为学生安排适当的理论教学课程,在理论教学中为学生讲解必要的卫生健康知识和体育运动基础知识[2]。例如通过集体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通过体育竞赛来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拼搏精神,通过挫折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抗压抗打击能力,通过参加公益性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
(二)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安排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各种技术型人才,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别相对较大。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有全局意识,新课标准则要求必须确立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来安排其体育课教学内容,以达到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目的,这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方式。
本文以三种类型的专业进行探讨。第一类,计算机专业、文秘专业、程序编写专业等,这些专业的学生日后从事的工作都是久坐型的,对其颈椎和身体各关节部位十分不利。学校可结合其具体情况给他们多安排一些活动身体关节的教学内容,例如可以为他们安排健身操、瑜伽、武术、舞蹈等教学内容。第二类,营销、保险、建筑、导游专业等,这些专业的学生在从事工作后,经常东奔西走,需要进行大量的运动。长期以往,容易给他们的心肺器官造成负担,因此,应当为他们安排一些运动量比较大的教学内容,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例如可以为他们安排散打、跆拳道、球类运动、中长跑等各种教学内容[3]。第三类,技工修理专业、护理保健专业等,这些专业的学生从事相关工作后需要长期站立含胸,久而久之就会给他们的各个器官造成负担,引起静脉曲张、下肢淤血等疾病,严重时还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学校应当为这类专业的学生安排一些活动肢体的教学内容,例如打乒乓球、跑步、竞走等。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对教师的要求
(一)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技能与综合素质
体育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素质教育观能否在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来,也需要体育教师的积极配合。因此,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增强其综合素质十分重要。体育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用科学的教学理论作为工作指导。同时还要不断通过实践,提升教学技能以满足推行素质教育的需求。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做课堂的活动的引导者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将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则退居二线,做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充当导演的角色,将舞台留给学生,给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展现自我的机会。在新的教育教育观的指导下,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必须改进以往的教学方式,摒弃传统刻板的说教方式,采用科学有效的素质教育法[4]。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体育工作,教学模式不合理
部分高职院校不重视体育教学工作,他们认为学生只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即可,体育课只是一门附加课程,学生们课后的活动足够大,体育课可有可无。很多高职院校设置体育课程只是为了符合国家的课程要求,并没有从根本的思想意识上去重视体育课程,没有充分地理解体育教育的基本概念。体育教育并不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身体上的锻炼,而是重在一个“教育”。很多学校都忽视了教育二字。
(二)忽略学生主体地位,体育教学投入资金不足
很多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不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机械地采用教学大纲上的内容,重复老套。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另外,许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资金投入也不足,严重制约了体育教学的开展。
(三)部分体育教师素质不高
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素质不高,无法承担高校体育教学任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如果教师的素质不高,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些老师有的缺乏专业的教学技能,有的教育理论水平低,还有的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过于陈旧。
四、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体育教学宣传管理,改变教学模式
首先,相关教育部门应当加强体育教学工作的宣传力度,帮助高职院校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思想。同时应当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对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其次,学校应该改善教学模式,制定科学的体育教学方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适当投入教学资金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同时学校应该合理安排教育资金的投入比例,结合实际情况,充分为体育教学投入资金。
(三)建立教师轮岗培训制度与准入制度
对学校应当定期对教师进行技能和理论培训,以此来提升教师工作技能。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淘汰不合格的教师。
五、结束语
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做出贡献。
第二篇: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摘 要: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使得中学体育课的教学理念、策略、评价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章从体育有效教学的概念出发,对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学体育;有效教学;教学理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6-0063-01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体育教学改革已卓有成效,而这成效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体育有效教学策略的广泛应用。体育活动质量更高、社会性更强、更能体现学生的价值是体育有效教学的基本宗旨。为了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对体育有效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
一、体育有效教学的定义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始终以满足学生的体育价值需求为目标,能够以较小的投入换取良好的课堂效果并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就可以称之为体育有效教学。体育有效教学讲求效果、效率、效益三者之间的平衡,十分贴合学生的体育价值需求。
二、当前中学体育有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课堂目标设定不合理
当前,有的体育教师在设定课堂目标时仍将重点放在技能和理论上,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则常常忽视。有的体育教师不能及时改变教学理念,导致其在教学中无法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有些教师比较在意自己能为学生传授多少技能,却很少去关心学生的能力到底有没有得到提升,这与体育教学目标是相悖的。
2.教学方式古板守旧
由于无法在短期内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某些体育教师在教学环节仍沿用古板、守旧的灌输式的手段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和理论。体育本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实际操作,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意志,增强学生与他人的沟通能力以及融入集体、适应社会的能力。而陈旧的教学手段无法为学生创造能促使其能力提升的空间和平台,从而对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形成阻碍。
3.体育教学评价不科学
有效的课堂评价不但能对学生产生激励效应,同时还能改变学生对体育课不予重视的态度,提升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但在教学评价中,大多体育教师更注重结果的考量及技能高低的甄别,而忽视学生的参与过程以及在体育活动中所体现的态度、意识及合作精神。此外,评价活动更多的是以教师为核心,缺少学生的参与,由教师个人意见形成的评价自然不够全面,也不够科学。评价工作的欠缺导致教学评价的激励和监督效应不能有效体现,从而影响体育教学的成效。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升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有效设定教学目标
教师要有目标意识,要重视教学目标的设定。作为体育教师,要根据新课标对体育教学的要求,合理设定学期及课堂教学目标,并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展开教学,避免盲目或随意设定教学内容的情况出现,从而使体育教学更有导向性和针对性。此外,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及重点内容,注重特色课堂的营造,以提升教学成效。
2.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为了保障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的设计工作至关重要。对此,教师要参考《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带动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教师应以教学主题为中心将单调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充和合理创编,使其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游戏性,如此一来,不但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同时还能促使他们保持学习活力。此外,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定要准确、恰当,既要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又要保障学生的长足发展。新课标倡导能力培养,对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定位,有选择性和侧重性地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实现高效教学。教师要科学筛选教学项目,除了保障学生对体操类、球类、田径类等基本项目的学习外,还应补充一些民族传统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结合教材灵活、科学地实施教学,真正体现体育课的价值。
3.科学地进行教学评价
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同时指导学生将评价重点放在学习理念与学习方向上。通过教学评价,每个学生都能建立反省意识,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进步,进而获得能力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以自身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观念,切实通过体育教学体现激励教学的效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进取品格,帮助学生利用最终评价寻找学习方向。同时,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剖析,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改进,从而使自身能力得以提升。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学越来越被重视,而体育教学成效也成为学校和广大体育教师所重点关心的问题。要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客观地对待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相应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要通过有效设定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科学地进行教学评价,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W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邓文红.中学体育教师有效教学策略探究――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11).[2]刘强.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10).
第三篇: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瓮安县龙塘小学教师:何松碧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中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教育领域中一场巨大的变革,新课程所提出的新理念,所采用的新教材,所进行的新评价,这些会给广大教育者带来更高水准的技术要求。因此,小学教师要及时更新体育课程观念,迅速融入到新课改体育课程教学中。新课改有效实施的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发挥其自身体育教学的优势,努力搞好教学活动,适应新课改环境下的课程改革需求。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改革;体育教学
小学体育教学是国家体育运动有效进行的夯实基础,它十分有利于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健康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志在必行。小学体育教学要本着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理念,全面地改革体育教学的模式内容以及评价方法,与此同时,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还要注重学生运动兴趣的更有效地开发以及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进行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使其养成顽强的意志品质,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1.小学生的特点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小学宜乎提体育。由此可见,在新课改环境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有关教学方法模式的深刻变革应该从体育思想目标的确立基础下开始有效进行实施,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整个小学体育教学中,从而最终达到小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在六年的小学素质教育中,学生对待客观事物的所表现出一般特性是不能够自觉服从教师安排、主次不大分的清、空间感掌握不准确、喜好群体活动等等,小学生对知识的采纳一般是以视觉、听觉为主的,当小学生升到较高年级时,心理状态已经逐步发展到半幼稚、半成熟以及半独立、半依存的发展时期。小学生大都是活泼好动的,其在课堂学习中容易使得注意力不集中,其目标意识不强烈,优势概念不明确。所以,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学生大脑皮层的相关机能活动特征就是小学生的事物模仿力强、可塑性高,这就使得小学生可以实现巩固的相应的动力定型。2.在新课改环境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根深蒂固
小学开始开展体育教学课程以来,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就是深深受到了素质教育以及传统教学观的思想渗入,使得小学体育教学总是强调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刻板技能的培养,这些教学活动额开展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这就使得小学体育教学开展地十分片面,从而,使得整个教学中忽略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的发展,而且还约束了学生的活动独立性,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模式应用虽然短期内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其会对我过可用之才培养铺设重重障碍。2.2陈旧的教学方法仍广泛存在
在新课改环境下,有些小学课程的开展已经开始普及使用多媒体、电化等先进教学手段,但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中仍然停留在陈旧的“粉笔与黑板”教学方法模式上,同时,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课的教法还保留在传统的重复练习、比赛法、教师示范讲解等等老套模式上,很多小学体育教师还不能够吸取采纳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比如说,情境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等等,所以,就更不要提教师能够灵活掌握新型体育教学方法了。2.3过于竞技化的体育考核方法仍在使用
目前,许多小学采用的体育课程评价考核的基本方法是与竞技方式相类似的,其体育教学中中具体的体育成绩评价标准也仅仅是局限在学生跑步快慢、投掷远近以及跳远的远近这几个限的方面,通俗来说就是只要学生跑的快、挑的远、投得使劲,其体育成绩就会很高,相应的标准达标也就更标准,教师都是学生大达标为标准来评定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优劣,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标准评估准则已经脱离了新课改环境下所要求的小学体育教学开展的目的,过于竞技化的体育考核方法使得学校不能够客观的反映出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3.在新课改环境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实施的有效手段 3.1以素质教育为基本指导思想 在新课改环境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应该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的素质教育为宗旨的。在培养目标上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所以,小学体育教育应以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改革的思想指导。3.2以合理新型的教案辅助实践活动开展
1997年在湘潭举行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研会。当时就国内中小学体育课教案,专家做了专题讲座,特别强调要求写简案,结合实际。小学体育课教案要求写得多、写得详细,重复写,反复画,耗费了体育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没关系,关键是形同虚设了,写的和教的不一样。所以,小学教师要合理书写教案辅助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3.3以和乐体育新型模式为体育教学基本模式
新课改环境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和乐体育”。这是安徽大学的吴旭老师在挖掘借鉴孔夫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行体育教育思想和现代教学论及“终身体育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思想。该学说倡导创造出一个和谐宽松的育人环境,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全身心地投入到热衷的体育活动中去,通过满足学生的欲求功能来实现体育教育的目的,和谐课堂上下,使课堂内外达到和谐统一。【参考文献】
[1]彭远菊.素质教育与小学体育教学改革[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0(8)[2]张影飞.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初探[J].南方论刊,2007(z1)
第四篇: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教育的发展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发展规律。2007年我国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决定在全国各大高校内实施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为了响应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以及积极贯彻我国相关方针政策,各大高校对现阶段体育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索与改革。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模式构建
在阳光体育运动的时代背景下,对当前各大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严格要求,为了响应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以及积极贯彻我国相关方针政策,各大高校在严格遵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础之上,对现阶段体育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索与改革。各大高校从体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入手,积极贯彻阳光体育运动,针对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改革与创新,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位,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体育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强健身体,也调动了学生对其他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的整体发展趋势。因此,必须对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这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以及模式构建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
阳光体育运动的核心是运动,但不仅仅指表面意义上的运动,是由人脑支配的具有一定目的性、计划性的体育活动总和。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础与前提,其根本目的在于强身健体,不断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以此使人们能够积极地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并在运功过程中,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心理素质与增强身体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积极扩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不能脱离运动而存在,运动是绝对的,也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世上所有物质都是运动的,永恒发展的。阳光体育运动的核心就是以锻炼为基础的一种运动形式,它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强健身体,也调动了学生对其他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系统来说,阳光体育运动包括两部分,一个是精神部分,另一个是物质部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不仅仅是我国相关政策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体育思想、文化精神的体现。阳光体育运动就是以肢体运动为联系方式,以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与主要目的,促进青少年以及全国人们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
二、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各大高校进行体育改革与教学的基础与前提,各大高校作为培养学生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教育基地,师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体育课程作为必须课程,是大学生必须完成的基础课程,它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强健身体,也调动了学生对其他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不仅如此,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不断推进,体育课程教学形式与教学类型逐渐向多元化方法发展,涉及的领域与内容越来越复杂,覆盖面越来越广,因此需要的教师类型也越来越多,强大的师资力量是高校开展体育工作的必备条件,对于顺利进行体育教学工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我国教师岗位编制趋于饱和,教师岗位供不应求,尤其是体育教师编制,很多高校为了开展体育教育工作,不得不外聘教师,频繁更换教师,不仅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而且不利于学生学生的稳定性与积极性,影响学生情绪以及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心理素质得培养与发展。
2.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与影响,无论是教师、学校还是家长一直都是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对学生其他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与重视。成绩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情况与反应,但是却不能全面客观来评价学生的具体情况。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以及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成绩决定一切的思想观念别逐渐弱化。当前大多数高校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都是由运动测试成绩决定的,也就说成绩是评价一个人的决定性因素,这种评价体系是不科学的,片面的,无法客观全面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我们都知道体育运动成绩一半是靠后天的不断训练与锻炼获得的,还有一半因素就是先天条件决定的,因此,将体育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是不科学的,对学生将是不公平的。虽然,我国现阶段体育教学评价体制一直秉持着公平客观的原则,但是忽视了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发展情况等差异,没有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根本目的不是追求成绩的高低,是通过引导与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因此不断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与增强伸腿素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与阳光体育运动根本宗旨是不相符的。
3.教学设施落后
随着体育教学课程类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教学内容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体育教学内容不再只是田径、球类以及健身操等项目,增加了武术、跆拳道、游泳与滑轮等新型项目,这些新型项目是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这些新型项目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是在多元化课程教学背景下,需要的教学资源以及相关设施也越来越多,这些教学设施是需要足够资金来支持的,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就意味着体育教育无法与时俱进,达到高效率与高质量的教育目标。即使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对于学校是否可以建立各种场馆或者游泳馆等还存在很多现实问题。现阶段,高校内的体育教学器材耗损程度严重,许多教学器材失去了应有的功能,已经无法继续使用,而且教学设施供不应求,比如,许多大学生使用一个场地或者足球等,根本无法满足学生需求,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与水平。此前,在教学工作中,很多先进的教学设施以及信息技术手段并没有得到应用,体育教师也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思想守旧,不能接受新鲜事物,这些都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出现的问题。
三、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构建模式
1.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理论知识的内容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也就是说体育的科学知识有一部分是来自于生活当中,在学好体育基础理论课程基础之上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否则就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当下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利用现在的多媒体技术通过设立问题的情境模式来讲述体育专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与竞争优势知识点,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和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学习动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强化抽象思维、概况思维能力。同时教师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为,墨守成规绝不是科学的教学态度,教师在学会创新改变的基础行引导学生们实践,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让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归纳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教师在对教学方法中学会创新并且引导学生学会创新思维与更加有效地提高技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才会使教育工作发展得越来越好,才可以形成高质量的教学模式。
2.提高师资力量与教学水平
教师是教育行业的领路人,他们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质量与成果,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对教师的专业要求与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此,要不断提高师资力量与教学水平,以此来促进学业的专业成长,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行业。在这里我们要秉持“需要性、参与性、和谐性”的理念,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践教学基础上通过对优秀教师的调查过程思路、过程流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探究式、指导式以及自修式等适合于体育教师活动的基本方式。为教师提供公平公正的参与的机会,同时又要借鉴国外教师在职培养经验,创新教研活动方式。培养高质量的教师人才,提高教研队伍质量,加强对教师质量的监测与评估。另一方面,也要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与推进教师的内在动力,即让体育教师与优秀教师多接触交流,让体院系的教师认识到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并且积极正确改正自身的不足,树立要自主学习的意识,提升自身素质与修养,更好地完善体育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语
在阳光体育运动的时代背景下,对当前各大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严格要求,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在阳光体育运动的不断推进下,对现阶段体育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索与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志坚.“阳光体育”背景下普通高校篮球运动教学开展现状与对策[J].学园,2017(16):43-44.[2]黄喜燕.从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探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教学模式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3):4+25.[3]李富强.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现状与模式构建[J].现代经济信息,2017(07):399-400.[4]黄舒.吉林省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及创新模式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6.[5]吴润平.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现状与模式构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05):100-103.[6]黄伟明.“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5,3(26):1+3.
第五篇: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论文
摘要:为了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与体系相适应,文章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目标入手,提出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目标可采取革新体育教学方式、改变体育教学手段和评估方式等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教学方式
体育作为学科的构成之一,与其他学科相比,更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制定,教学任务和相关策略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从革新体育教学方式、改变体育教学手段和评估方式、体育活动推广普及、营建体育竞赛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对策展开深入探讨。
一、革新体育教学方式
体育教学方式的革新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体育教学方式展开深入分析就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整体性进行探究。所以,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运动技巧的掌握、身体素质的提升及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为主要目的院校,体育教学要表现出职业教育特色,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这是与普通院校相比存在的另一种重要差别。结合以上两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方式要贴合社会岗位需求,通过运动养成与就业岗位相适应的高身体素质高素养,从不同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设立不同体育教学方式,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例如,运用“六结合”“六化”的体育教学方法累积教学经验。“六化”就是将体育教学课程以模块化、体育评价过程化、运动训练社团化、运动教学项目化、运动参与普及化、运动竞赛游戏化的形式进行体育教学;“六结合”就是将模块化的教学方式和专业要求结合、运动课程项目和爱好结合、过程评价和多样化评价结合、人人参与和普及参加结合、运动练习和社团结合、体育竞赛与体育活动结合[1]。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第一学期主要对学生进行基础准备教学内容,其中主要有田径项目,其中专项运动可对学生进行简要的讲解即可,在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打好专项运动基础;在第二和第三学期对学生采取“三自主”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多种运动项目让学生自主挑选,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提高运动技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改变体育教学评估方式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考试成绩的评估方式是影响教师教学理念的主要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效率。所以,在体育教学改革目标下,应与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考核评估体系相结合,评估上要着重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考核结果要体现出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和评估标准[2]。学生的体育考核评估在多样化的条件上更加重视其评估过程,就是以学生的上课表现、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等内容展开综合评估。此外,还有合理控制过程评估在最终评估结果中的最终比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实现提高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的目标外,还要对学生体育的兴趣、参与度、心理感知等行为进行培养。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体育意识的培养对学生来说具有深远意义。所以,应更注重学生的考核过程,这有助于控制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体育活动推广普及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长,学生的课余闲暇时间与学习时间相比相对较短,所以体育教学改革方向首要从学生的运动参与程度出发。要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广,要积极倡导学生广泛参与体育活动项目,以体育社团、运动会、早操晨跑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走出户外,迎接阳光,在良好的运动氛围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四、营造体育竞赛环境
高职院校的学生因学习压力,在体育运动上花费的时间就会减少,每天大量时间用于学习,课余闲暇时间不足。所以,应充分利用这有限的课余时间,为学生营建良好的体育竞赛环境。在进行体育比赛时,要充分融入游侠化、竞技化的比赛精神,这也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所提出的目标。将体育比赛趣味化,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性,还能让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运动乐趣,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促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应为学生建立体育竞赛氛围,让学生享受体育运动。
总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目标要在五位一体目标体系下得以实现,就要充分认识到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的参与性出发,通过采取体育模块化课程模式、革新体育教学方式、改变体育教学手段和评估方式、体育活动推广普及、营建体育竞赛环境等措施,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积极性,另外,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着重于学生的就业培养,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市场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琪,谢毅江.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问题和发展策略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9-10.[2]先世友.关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4(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