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垦直属第一小学
农垦直属第一小学
本学期为了增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落实校本教研,实行以研促教,以研兴教的举措;为了增强教师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换、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把我校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根据“李国良特级教师工作室”工作计划的精力,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全校开展“五环联动、反思成长”主题教学研讨活动。现把我们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配合学校备课组常规管理,本学期成立三个备课组,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具有打算性,如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次次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每次指定一个主备课人。其他方面年级组做到了高度的统一。如,统一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统一的教辅材料和多媒体教学资源;统一的教学进度、授课与复习打算;统一的培优、补差办法等。
我们有浓重教研和学习气氛。教研活动并不单单局限于每月的固定时间,更多的是穿插于日常教学工作中。经常在课前课后碰头,了解对方教学状况,传递教研信息,交换教学经验。老教师毫无保存地传授经验,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青年教师却是不失机会,谦虚求学、积极争夺老教师的领导。在每次集体活动中,青年教师总是自动承担研讨任务,积极争夺发言,施展了中、青年教师骨干和中间力量作用。去的一年,我校全体数学教师在李国良主任和梁定海教研员的关怀与指导下,教学与科研并举,对如何“活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彻底的改变了过去那种“教而不研,研而不结”的状态,从而大幅度提高我校的课堂教学效率,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现就一年来的工作从以下四个方面做简单小结:
一、工作的基本状况
为了我们的专题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首先召开全体数学教师会议,群策群力,制定了实施的方案和活动安排表,做到定主题、定主讲人、定时间、定参加人员。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主要是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与实际应用四个领域并分年级组进行学习,重点研究新教材的编排意图;并学以致用,开展了三次全校性的研讨课活动,做到人人参与,个个收获;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们每月月底及时进行月小结,不断地推陈出新。真正做到“教、研、结”三位一体。
二、工作的主要过程
(一)、学习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深入的学习,教师们全面、深刻地领悟、吃透数学课程总体目标,受益匪浅:①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新的数学课程是真正面向“人”的课程;新的数学课程是构建美好人性的课程;新的数学课程是指向真实生活的课程;新的数学课程是真正自由的对话、交流和互动的课程。②数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重要的数学知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等。传统的数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两相比较,传统数学课程更强调规格和结果,新的数学课程更突出经验与过程,即所谓的“做数学”,“数学化”。数学课程的主要功能除了“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使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外,强调挖掘和开发数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具有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方法论价值。
(二)、学习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所在,没有吃透教材,课堂教学便成了无本之末,无根之源。每月利用一个周五的下午,我们数学组全体教师分年级组对四个领域的教材内容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讨论交流,重点是研究教材的编排意图,并交流该领域的教学建议,集集体的智慧为自已所用。如经过交流总结,形成高段的教学建议是⑴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估计一下,哪个答案接近自己的年龄?(①500分;②500时;③500周;④500月)学生可能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猜测。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要进行必要的计算,从而体会计算的必要性。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数学学习总是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⑶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估算是估计数值的意识,其主要思想是把握数的大致范围。例如一本书12元,全班48人,每人买一本大约需要多少钱?教学中应充分鼓励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可以是10×50=500,认为是500元左右;也可以是12×50=600,不到600元;还可以是10×48=480,肯定比480元多。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估算方法,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⑷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三)、用教材
用教材就是学以致用,将学习教材中所得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本学年我校分别举行了三次大型的数学专题研讨课,通过集体备课、试教、反馈、上课、议课几个环节,使听者和教者都颇有收获。特别是四年级黎才亮老师执教的《素数和合数》一课,更是精彩纷呈,黎老师带着“如何活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问题备课、上课,听者也带着这一问题听课,课后通过评议一起来探讨、交流,形成结论。黎老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习惯、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的条件对教材再加工,精心设计,优化了教学过程,让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学习气氛较浓,教学效果较好。黎老师通过“问题引入”“探究活动”“游戏体验”“自我介绍”“游戏下课”等几个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特别是“游戏体验“游戏下课”充满了趣味性,在游戏中,师生互动,激活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起来,学生的参与度高,而且还较好的巩固了新知。
(四)开展“人人行动”培训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素质,乘“李国良特级教师工作室”的东风,我校于8月22日至27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素质为目的,开展“迎接新学期,人人行动”培训活动。
1、集体备课
中心学校成立数学备课组,进行三次备课。第一次教师个人初案准备,即教师根据自己对课标教材的理解及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独立思考,理清思路,写出教案设计的基本纲要;第二次集体备课,教师要在纲要的基础上,备课组教师各自提出自己的思路进行讨论交流;第三次备课,备课组在教师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反思,编写出符合本校实际而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2、观看教学录像 教学录像为本学期第一、二周教学内容。各科组组织观看录像后,要组织教师进行讨论、交流、评课、议课;各科组要做好活动记录。每位教师根据观看的录像课内容,写一篇书面评课材料,书面评课材料不少于800字。
3、说课
科组选本学期第一周一个课时进行说课,每个科组至少5名教师参加说课,其他教师参与评议。说课教师要写好说课稿,其他教师积极参加评议,写出评议意见,各科组要做好说课、评课记录。
三、几点收获与些许遗憾
1、收获是通过活动的开展与反馈,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显著提高。在我校的数学教师所撰写的教学论文中,其中有十多篇分别获得县级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同时黄忠亮等三位数学教师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吴珠教导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更是我校的荣耀;更为重要的是在工作室的引领下,我校数学教学教研工作已走上正轨,教育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在本学年六年级毕业考试中,我校有二十六名学生被定安中学录取更是可喜可贺。
2、遗憾的是少数教师科研意识不强,学校电脑配备不足,教师对网络的运用还不是很广泛;同时因为我们缺少专题研究的经验,活动的形式有些单调,教师参与面不广。
四、下阶段的工作设想
1、继续加大学习教材的力度,找出教学中疑难问题,共同探讨、研究、解决。
2、开展教学小能手活动,让教者带着如何“活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上课,总结一个方面,推广一点成果。
3、学科教研要坚持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陈地,以推广应用为主要目的。
一、主要活动与成效
首期名师工作室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将理论熏陶与实践磨砺融为一体;以课题研究为统领,聚焦教育教学热点和疑难问题;以示范引领为特征,促进骨干教师在名师引领下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发挥辐射作用;以任务驱动为手段,引导骨干教师在创新性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自我突破。
(一)理论熏陶,提升骨干教师人文素养
为满足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三年来,各“名师工作室”从加强理论学习入手,以理论熏陶的方式提升工作室成员的人文素养。
第一,人格感召。各工作室主持人在坚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影响他人,以敬业精神树师表形象的同时,积极把全国和北京市知名专家“请进来”,以专家、学者博览群书、学而不厌的学习态度,认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乐观向上、心胸豁达的生活态度感动成员,这种感动虽源于无形,却深入心灵。
第二,理论引领。三年来,11个工作室共请专家和特级教师讲座170次。在拓展骨干教师视野的同时,提升骨干教师的理论基础,帮助骨干教师在梳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生成自己的理论,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研读专著。各工作室先后购买图书3000余册,相继开展了“共读教育专著 感悟教育精髓”的读书交流活动。工作室成员结合实际找书读,聚焦问题读透书,读书心得连经验,交流共享谋发展。三年来,读书已成为工作室成员的习惯,并逐步丰富了大家的内涵。
多渠道的理论熏陶,有效提升了骨干教师的人文素养。三年中,工作室成员中有3人被评为“北京市师德标兵”,5人被评为“顺义区师德标兵”,16人被评为“顺义区园丁新星”。
(二)实践磨砺,提高骨干教师教学水平
各工作室坚持聚焦教学课堂,打造精品课程,引领成员不断丰富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三年来,他们的教学课例或教学设计获国家级奖励14项,其中一等奖9项,获华北地区奖励5项,其中一等奖2项,获市级奖励85项,其中一等奖35项。工作室成员积极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仅在组织区级研究课和送教下乡活动中,工作室成员就作课179节,对教师进行教材辅导191次,受到普遍好评。
(三)课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
各工作室坚持以课题统领工作,引导教师走研究之路,先后承担了3项市级课题和16项区级课题。各项课题研究选题针对性强,运行规范,研究深入,不仅对问题生成的根源进行了深入分析,而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实施策略,对提升区域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推进作用。
三年来,各工作室开展的教科研活动获得全国一等奖7项,北京市一等奖15项。工作室成员撰写的论文获全国一等奖11篇,北京市一等奖17篇。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370余篇。主编或参编了专著、丛书、教材等50余部。
(四)展示交流,搭建骨干教师发展平台
在区教委和教育研究考试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各工作室积极创造条件,为成员提供了广阔的展示与交流的舞台。其一,各工作室在区内区外多次组织开展教学实践及展示交流活动,让“名师”与“名师”、“名师”与学员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其二,充分利用首都高校的智力资源,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等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提高了与外界交流活动的层次。其三,组织成员外出考察,和参加各种高水平的教研活动。
三年来,各工作室,共组织成员外出听课和参加研讨活动160余次。这些外出考察和学习交流活动,使工作室成员拓宽了视野、开阔了胸怀、增长了见识。
(五)示范引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各工作室通过听课评课、案例分析、专题辅导、课题研修、教学研讨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通过工作室成员回校讲座、做各种类型的研究课、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全国和北京市的各种大赛等多种形式,把工作室内的引领与研究,传带延伸到工作室外青年教师身上,并获得了显著成效。
三年来,在各工作室成员指导下,青年教师评优课和教学设计先后获得国家级奖励11项,其中一等奖4项;市级奖励69项,其中一等奖15项;论文获市级奖励58篇,其中一等奖5篇。
(六)任务驱动,促进骨干教师专业发展
为实现主持人和成员的共同成长。各工作室不论是主持人还是成员,都要承担相应的研究任务。一方面承担引领区内教学改革任务,打造出精品课程;一方面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学科特点,承担相关主题的研究,总结经验,深刻反思,认真梳理,刻苦钻研,定期凝结阶段性研究成果。
经过三年的努力,工作室成员有1人被评为“北京市十佳班主任”,3人被评为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14人被评为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11人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
二、取得的成功经验
在“名师工作室”三年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培训特色。
(一)主持人认真负责,严谨求实,是工作室取得成效的关键
11个工作室的主持人均为各学科的特级教师或区首席教师,他们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良好的师德风范、无私的奉献精神、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较强教育教学能力,并善于与外界交流与合作,在区内外有一定得影响和知名度,有能力发挥引导、带动作用。同时,主持人认真负责,措施得力,严谨求实,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把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教师的成长结合起来,在对区内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中实现工作室的价值。这不但使各项工作定位准确,而且能够富有成效地开展活动,并高水平地实现工作室的奋斗目标。
(二)理论实践紧密结合,创新培训方式,是工作室增强实效的有力举措
各工作室以研究解决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为直接指向,灵活开展了“研读教育专著,领悟教育精髓”的读书、讲座式培训,“名师指导,改进教学”的体验式培训,“课题研究”、“著书立说”的任务驱动式培训等多种培训活动。培训方式的创新,有力促进和提升了“名师工作室”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聚焦课堂,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是工作室成员发展的生长点
各工作室坚持聚焦课堂,以课题为抓手,学习新理念,研究新课标、解读新教材,立足真情境,解决真问题。从而帮助成员养成研究习惯、生成教育智慧、提升教学能力,带动了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了全区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四)团队学习、合作攻关,构建研究共同体,是工作室开展活动的有效组织方式
各工作室根据成员的专业特长和性格特点,依托群体智慧,以课题为载体,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整合资源,规范行为,开展团队学习,组织合作攻关,做到学习、研究、攻关三位一体。工作室成员积极发挥个人优势,在师德规范上出样板,课堂教学上出精品,课题研究上出成果,管理岗位上出经验,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形成了不同层面的学习研究共同体,生成了优秀群体效应。
三、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由于种种原因,“名师工作室”工作尚有进一步完善之处。这主要表现为:工作室活动时间相对紧张,有些具体计划有时不能按期进行,导致部分工作不能全面实施;工作室成员自身水平、研究能力存在差异,对整体工作有所影响;如何引导区域学科发展方向,并有效解决学科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为了更好地开展名师工作室以后的各项工作,我们应朝以下方面努力:
(一)加强科学规划,解决工学矛盾
各工作室要认清教育发展趋势、把握教育发展现状、找准教师培训需求,加强工作计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同时要合理安排活动内容与时间,增进与学校领导的沟通,寻求学校领导的理解与支持,妥善处理工学矛盾。
(二)结合工作实际,实施动态管理
各工作室要结合实际,及时将有发展需求和发展潜力的骨干教师吸收到“名师工作室”中来,同时也将不合格的成员另作安排,实现对工作室成员的动态管理。
(三)创新工作方式,增强培训实效
各工作室要充分借鉴过去三年的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方式,搭建锻炼平台,创造磨砺机会,加强对外交流,通过有效引领、传带,帮助成员内化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进一步提高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研科研能力、实践指导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进一步增强培训实效性。
三年来,11个“名师工作室”得到了区教委领导、教育研究考试中心领导、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各“名师工作室”都取得了卓越成绩:教学实践、课题研究、教材研发等方面成果丰富;主持人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工作室成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发挥了在全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引领、传带和辐射作用;从而大力促进了工作室成员和广大青年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有力促进了我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今后“名师工作室”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以教学质量为动力,以素质教育为取向,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价值实现为目标,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再接再厉,继续大力推进我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回顾这一学期,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总结,借以促进我今后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这一学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时时以一个好教师的身份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进步,得到提高
第二篇:盘锦农垦(范文)
盘锦农垦2011年上半年工作情况
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是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盘锦农垦工作的重中之重,盘锦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盘锦市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农垦危房改造工程的推进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盘锦农垦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乐观估计,今年任务指标到年底能够顺利完成,争取的指标将有较大进展,现将这段时间以来盘锦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作进展情况向与会领导和同志们作以简要汇报:
一、制定方案,分解指标
2011年,省局下达给我市危房改造任务是7712户,盘锦市委、市政府又自加压力,申请追加指标22288户,想法是两年任务一年完成。我们按照省农垦局《关于印发〈2011年辽宁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辽垦规财字[2011] 38号)精神,结合省下达给我市2011年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任务指标以及盘锦申请追加的2012年指标任务,制定了《2011年盘锦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阐述了实施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的必要性,明确了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其中工程实施方案在改造方式、改造计划和资金筹措渠道、改造标准及建设进度上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组织保障、实施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范,是推进我市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建设的指导性文
件。
根据两县、两个经济区农场分布和农场危房的实际情况,我们及时将任务指标进行了合理分解,将今年必须完成的7712户和申请追加指标22288户,共30000户任务指标落实在两县、两个经济区的24个农场。其中,大洼县14个农场,总任务数12389户,2011年指标4889户,追加指标7500户;盘山县5个农场,总任务数5114户,2011年指标1626户,追加指标3488户;辽滨经济区2个农场,总任务数1994户,2011年指标394户,追加指标1600户;辽河口生态经济区3个农、苇场,总任务数10503户,2011年指标803户,追加指标9700户。
二、协助建投完成可研,完善贷款有关手续
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实施以来,我们积极协调中辽国际公司、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与两县、两经济区以及农场的对接,帮助催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前期所需的各种数据、材料以及相关手续,为项目的开工建设做好准备。目前,可研报告所需的各种数据、材料、图表等基础准备工作已就绪,可研报告已基本形成。目前,我们正在积极配合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完善项目贷款所需的各种手续,争取早日把贷款资金争取下来,为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所用。
三、全力抓房屋建设,抢工期促进度
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指示和要求,我们分成3个工作组,1个宣传组,马不停蹄地赴两县、两经济区及各农场督办危房改
造工程开工建设,以确保这项工程能抓住工期,按进度要求得到落实。目前,我市今年任务7712户已经全面开工建设,追加指标也有大部分开工,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盘锦特色的亮点工程。大洼县榆树农场新建农垦佳苑小区,占地40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小区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700户,计划建设18栋回迁楼,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是我市最早开工建设的集中安置楼。前进农场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把农垦危房改造同城区发展规划相融合,选择建丰幸福里、亿居新城、昆仑新天地、林海景天四个小区集中为1000户农垦职工建房,房屋设计、户型确定、小区绿化、配套工程等都体现了高标准、高水平,目前基础已做完,主体框架在建;辽河口经济区安排石山种畜场、羊圈子苇场集中为803户农垦职工兴建新房,现已全部开工建设,尤其是羊圈子苇场在和泰馨城小区承建584户农垦职工住宅,设计了四种户型,该小区建筑设计标准高,极富现代感,建有文化娱乐广场8100平方米,休闲广场4000平方米,绿化面积4000平方米,并安排专业园丁绿化养护;盘山县胡家农场红岩分场是朝鲜族聚集村,有人口398人,157户。由于民族习惯,过去存在大量的茅草屋、土坯房,村民住房十分简陋,村屯建设也不规范。今年国家出台农垦职工危房改造政策后,农场党委和分场党支部经过充分研究,从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改善职工居住条件入手制定了详细改造规划。他们积极筹措资金新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房屋28户,改造完成45户,计划到今年10月末,完成全村157户房屋 的改建工程,使其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韩式住宅小区。
四、抓政策宣传,做好基础性工作
我们结合国家、省出台的关于农垦职工危房改造政策及市委、市政府关于这项工作的部署,立足各县、经济区实际,通过调研、摸底,掌握了基本情况后,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大力宣传农垦职工危房改造政策、建设意义及进展情况,自办了《农垦危房改造工作简报》,半个月出一期,及时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以便领导和相关部门掌握情况。同时,我们认真做好各项报表及汇报材料,向市里、省里及时反映情况及数据。我们要求各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小区统一标识,规范了标牌尺寸,把项目名称统一为:辽宁盘锦垦区农垦危房改造工程---(农场名称)农垦佳苑项目。对标牌内容也有一定规范;要求各县、经济区每周三定期报省里进度表和市里制订的周报表,有情况及时反映,填充到《简报》内容里;同时,实行危房改造工程月调度制度,汇总情况、研究解决问题、推进落实;还设计印发了职工危房改造档案,把各户基本情况备案存档,要求上报职工家庭花名册和改造的老房屋照片等。
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我市各级相关部门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抢时间、抓进度、疏环节、勤督促,做扎实有效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其他兄弟市相比还有差距,与任务目标的完成还有距离,我们一定不断加大危房改造工作力度,全力推进危房改造政策的落实,为垦区职
工群众造福。
第三篇:农垦赞歌
青春不死,奋斗不息
青春是什么
有的人说青春是操场上肆意挥洒的汗水,是学校的朗朗书声,是幽静小道上的牵手,是面对生活的热情洋溢,是面对困难的不屈不饶,面对诱惑时的轻易沦陷„每个人对青春都有自己的诠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正是为了尊重这种各自迥异的答案与诠释,人们才会匆匆走上一条无尽的道路,去探寻属于自己的谜底,破译青春的密码。
当我们走出校园的那一刻,我以为我们的青春要终结了,工作、工资、家庭等等一系列的琐事将会埋葬我们的青春,我们不再天真、乐观、无忧无虑,取而代之的是迷茫,焦虑。惆怅。而实际上并没有,每一个人的青春都不只有享受快乐玩耍的安逸,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未来人生破障前行,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金色稻田,感受着如今这大片没有硝烟的秋收战场,我不禁想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02师在接受毛泽东主席屯垦戍边的改编建设命令的时候,望着眼前一片:远看无边芦苇乱点头,近看地上螃蟹起高楼,嘴干了想喝茶,咸水难靠牙,走路不留心,就能掉进坑。面对这样一个艰苦卓绝的境遇,指战员们风餐露宿,“一把大锹一杆枪,一张芦席做营房,喝咸水,睡地床,”顾不得蚊子,蚂蝗和蛇的袭扰,迎酷暑,战严寒,硬是在这荒草滩变成大片绿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岁月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农垦人的心田,随着岁月不断的变迁,从拓荒战役到建设兵团,从体制创新到转换机制,从以前的人工作业到如今的基本全机械化作业,从解决温饱到追求粮食安全与品质,农垦人都在不断探索提高行业竞争力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开拓者的足迹是历史的新起点,奋斗者的双肩是时代进步的新阶梯,翻开江苏农垦的建设史,每一页都刻着农垦人一个个鉴定的脚印,农垦的今天稳固如山,但这不是农垦人的风格,他们要的不是稳定条件下的追求安逸,而是不断开拓下的奋勇前行。就如同打仗一样,我们在一片战场上获得了胜利和收获,就要稳固后转移到下一个战场,如今的农垦也正是追寻这样一条道路,正在泗洪、阜宁等地“开辟战场”,甚至有五年农垦再造计划的宏伟目标。纵然买地,整地,规划都要花费巨资,又要面对地方各种因素的阻挠,纵然困难重重,但是农垦人不断的在用吃苦耐劳、顽强不息的军垦精神奋勇前行。如今的太平生产区已然步入正轨,农垦人正在用奋斗的汗水,挥洒着企业青春的热血。
而作为刚离开校园的我们,心中不免有青春散场的失落,对未来的迷茫。但是当我们走进农垦,走入农场,感受着农垦风雨几十年的过往,感受着农垦如今的辉煌,感受到的农垦明天的希望,犹如一股春风注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忘却烦恼和忧伤,我们毫无保留的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忙碌着也学习着,所以我们的青春并没有散场,也没有凋零,而是在我们的工作岗位上闪烁着无尽的光芒。
青春经得起磨练却经不起消磨,经得起开发却经不起挥霍。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最宝贵的是青春,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的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说过“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青春,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的最伟大的事业——人类的解放”。所以我们应该珍惜青春,趁着自己还年轻,尽自己所能,在青春的舞台上展现自己亮丽而独特的风采,像我们的农垦一样,青春不死,奋斗不息!
第四篇:农垦工作总结
2008 年,我市农垦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景德镇市农垦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广大农垦职工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新时期农垦经济发展战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垦职工的积极性,努力克服农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困难,积极推动垦区经济持
续稳定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垦区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根据要求,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我市共有红岩、梅岩、历居山、科山、凤凰山、十里岗等七个国有农垦殖场、现均为乡场合一管理体制,一个农工商公司,共有职工 6534人,其中退休职工 1421人,垦区人口 13817人,垦区土地面积 197596亩,林地面积 155102.5亩,共有固定资产 1986.6万元,资产负债率 3823.9万元 ,资产负债率 103.46%。、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 1243.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 万元,第二产业 万元,第三产业 万元,工农业总产值 万元,销售收入 万元,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实现利润 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 %。
二、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推动垦区经济平稳运行。
为使我市农垦企业成为我市农村改革试点区,现代农业建设的示范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和农产品加工聚集区,我市垦区广大干部职工大胆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巩固第二产业、拓展第三产业,积极为全市农村经济的改革发展,探索新思路、积累新经验、采取新举措,努力创造一个多功能、多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并村、多种经营方式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经营模式。2008年我市梅岩垦殖场被列为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江西省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
(一)大力发展垦区农业产业
2008 年以来,我市积极落实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积极引导广大垦区职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土地增效,职工增收。
我市加大先进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我市积极争取到了省农业厅项目资金 50万元,对种猪场进行标准化建设,建设三气工程,对猪粪便进行无公害处理,大力发展高效种、养殖业,带动广大垦区职工发展养殖业;二是推广无公害水生蔬菜 400亩,新鲜场花大棚 40亩,精品果园 1200亩,加快绿化食品开发;三是旧蔬菜加工、食品加工、油脂加工、无公害精制茶叶加工,果酒加工,芦笋加工等食品加工企业,使农产品增值,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全市 2008年粮食播种面积 亩,粮食总产量 斤,生猪 头,全年农业产值 万元。
(二)巩固工业企业
我市充分利用垦区土地、资源、人力有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发展新企业,深化场办工业改革,促进转机建制,巩固老企业,增殖支柱产业,加快垦区工业发展。一是我市垦区企业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土垦区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引资招商,招商引资,不断扩大开放,全年共引进电子、膨润土、油脂加工、家俱、粮食加工等企业二十一家,为企业增加财税收入,扩大就业、拓宽了路子;二是将场办工业承包给职工经营,促进企业工业发展。
(三)积极拓展第三产业
我市充分利用垦区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旅游资本的开发,我市洪源仙境、文山石林、历居寺避暑山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人数逐步增加,旅游收入逐年增长,2008年全市森林旅游收入 1500万元,大大提升了垦区知名度,促进职工再就业,推动了垦区经济发展。
三、加快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步伐
2008 年,我市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和省委提出的“五新一好”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大力开展垦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努力,我市农垦分场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形成了农业发展、农垦职工增收、场容村貌改善,干部职工关系融洽的良好局面。
一是我市以省农垦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梅岩芦家为示范点,组织全市农场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带动全市垦区各分场的新农村建设;二是加强宣传,把新农村建设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结合起来,广泛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三是积极引导广大农垦职工投资投劳,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的逐步推进垦区新农村建设;四是引导广大垦区职工大力发展特色林业经
济和绿色食品种植,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增强后劲;五是充分利用垦区土地,解决垦区富余劳动力,推动垦区经济发展;六是大力开展场容场貌的整治,加快了“三清、六改、四普及”工程进度,努力提升垦殖场品位,改善垦殖场形象,为推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负
债累累,职工生活困难。、管理人员多,职工负担过重。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国有垦殖场行管人员过多、机构繁多、人员繁杂、管理费用相当大,平均每两个职工要负担一个行管人员。、各种负担加重,企业难以承受。
长期以来,国有垦殖场除了上缴乡镇政府管理费和上交利润外,还要承担部分文教、卫生等政府承担的费用。目前虽然文教、卫生已剥离,类似三提五统已基本取消,但长期以来遗留下来巨额债务,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企业经营困难,职工生活极度贫困。
我市各国有垦殖场大都处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随着农资和各种生活必须品价格上扬,企业职工生活水平远低于附近农村农民,现边远分场不通电、不通水、不通邮、不通电视、不通公路情况比比皆是,大部分职工居住条件极差,旧房、危房占三成以上,至今仍有点煤油灯照明的生产队。近年来,国家落实了农垦企业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优待政策,但企业无力承担本应由企业负担的 20%统筹金全部由职工个人负担。广大职工不堪重负,无力支付,至今仍有四成职工因无钱交纳养老统筹金而未能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二)体制不顺,外部环境不佳。、乡场合一,政企不分。我市众多乡镇政府均是在农垦殖场的基础上成立的,从此企业就成了乡镇附庸,乡长、场长一肩担、财务一本账、审批一支笔,乡镇政府随意从企业调钱、调物、借人,企业无经营自主权。近年来乡政府开展招商引资,所占用土地均是从企业无偿划拨,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有土地面积逐年减少。近年来甚至还存在乡镇政府挪用职工社保统筹金行为,因乡镇换届至今无法填补。、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三年一换届,带来了短期行为,乡镇领导为突出任期政绩,根本不对企业进行投入,而是采取过量索取,急功近利,长期以掠夺式经营使企业丧失了自我生存和发展机能。全市各国有垦殖场个个负债累累,场办工业全军覆没,下岗职工生活无依无靠。、国家惠农政策不能贯彻落实。近年来国家虽然对农业进行大量补助,但经过乡镇政府一再克扣,真正到职工手中已所剩无几,国家对农垦企业的转移支付,2005年就已下拨到了省财政,经过漫漫的长征路,2008年 6月才下拨到了市财政,真正到农恳企业不知还要等到何年何月。国家制定的城镇医疗保险、城镇居民低保均在民政和社保部门产生了梗阻,未能得到落实。、企业周遍环境状况恶化。全市各国有垦殖场均存在着周边村民集体对全民山林、水、耕地蚕食和侵害,广大企业和职工得罪不起,敢怒不敢言,终日生活焦虑不安。
(三)过量采伐,森林资源危机。
由于乡镇政府对国有垦殖场的管理上存在严重的短期行为,采取“竭泽而渔”的做法,为增加乡镇财税收入,完成上缴管理费用,加大对国有垦殖场林木的过度采伐,由于企业缺乏造林更新、抚育资金。全市各国有农垦企业只砍不造,早已出现大面积“返荒”,采育比例失控,资源危机严重,许多垦殖场早已无树可砍,森林资源出现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我市垦区甚至出现前所未有的山体滑坡现象。
(四)观念陈旧,人员素质下降。
长期以来,垦殖场职工居山、守山、吃山、靠山,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闭塞,思想“因循守旧、求稳怕险”,先进的农业技术无法推广,致富经验无法传播,一些基层领导不思进取,无所用心,不是守摊子就是想挪位子,缺乏责任感和危机感,除此之外,企业人才外流相当严重,由于林区、垦区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教育、卫生和文化都远远落后于广大农村集体,众多年轻力壮职工和有一技之长的职工对垦区失去了信心,为了自己、为了子女不得不忍痛离开自己曾经为之奋斗的沃土,挥泪远离他乡导地,形成了有亲靠亲、无亲投友,纷纷外出打工,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职工,使农垦企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下降。
五、2009年农垦工作打算
农垦经济改革和发展关系到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2009年我市农垦工作着力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改革现有的垦殖场管理体制,把乡镇政府与国有垦殖场彻底分开,真正使垦殖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经营实体。
(二)改革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一是精简企业管理人员,充实到生产第一线,打破铁饭碗,建立平等竞争、择优上岗、能上能下,合理流动的用才机制;二是大力发展农垦企业职工家庭农场,家庭林场,鼓励职工承包荒山,发展高效林业,对现有的果木林、经济林、竹林承包给职工长期经营,安置下岗职工;三是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林种、树种和农产品种植结构,努力开发绿色产业;四是充分利用国有农垦殖场的森林资源和地下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带动垦区经济,安排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
(三)市财政恢复对农垦事业财政预算。改变目前国有垦殖场管理有摊子、无编制、无经费的窘迫现状;加大对垦区农田水利设施维修的投入。尽快落实财政转移支付。
(四)加大对垦区周边环境的治理,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五)加快场办工业改制改革,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用资,为垦区经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六)加快垦区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垦区交通、饮水等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生活水平。
(七)进一步落实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强职工养老金的收缴、发放管理,落实职工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离退休职工死亡抚恤,确保国家惠农补贴、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第五篇:伊犁州直属第一中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2008 — 2009)
2008年我校党支部紧紧围绕07年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着力抓好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以及生态、和谐、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提升学校文明程度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师生文明素质。
1、重视思想教育,加强理论武装工作。
抓中心组理论学习。学校中心组每个成员都能自觉地按照支部的学习计划,采取自学、小组交流、撰写学习心得、教职工大会交流、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成“四个一”的任务:即作一次教职工理论学习辅导讲座,一次党员教育活动主题发言,为学生作一次“两纲”教育专题辅导,一篇学习体会。
抓党员的经常性教育活动。重点学习了四大内容:一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代会精神。特别是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十七大报告精神,我们组织党员观看了十七大开幕式,认真通读报告原文,并在精读、细读上下功夫,使每个党员深刻领会十七报告“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目标、一个理论体系、一项工程,以及采取的发展方式、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祖国统一”等内容的精神实质,牢固树立,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提高教育质量而勤奋工作。二是加强党员先进性理论的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的方式,开展好“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学习贯彻党章,永葆党员先进性的自觉性。三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四是党纪法规的教育以及有关文件精神的学习。
教职工的理论学习。根据年初制定的教职工理论学习计划,我们坚持两周一次政治学习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记录、有重点地开展,确保时间、内容、人员等几个方面的落实到位。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党代会精神、上级文件、法制教育、时事形势教育、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理论的学习辅导,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以及榜样的激励教育等。
2、开展经常性师德教育活动以及领导干部的谈心活动,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每学年初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师德规范并与每个教职工开展遵纪守法责任签约活动;以办公室文化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多方面的师德师风建设。如温馨办公室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指导;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塑造良好师德形象等等活动,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师德水平。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教研组积极争创县青年文明岗活动。学校党政领导做好深入细致的群众思想工作,关心教职工的工作与生活,加强教师教育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方法的指导,鼓励青年教师积极主动地、大胆地开展工作。及时做好教师的心理疏导和困难的排解,以促进学校的和谐和稳定。
3、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抓好教师护导 班级值周工作,积极发挥学生会、团委的组织作用,采取日日评、月月评、专题活动评、学期总评等办法不断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教育,提升学生文明素质。通过以上这些活动,不断提升学校全体师生的整体文明素质。
二、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发挥文明辐射作用。
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学生中,每年各班成立两支社会服务队,在学雷锋突击日、活动周、环境宣传日以及重大的节日,开展上街宣传和整治环境等力所能及的活动;初中低年级服务队,每个月在校园里开展一次环境整治活动;今年我们在全体师生中 围绕“小手牵大手”这一主题,我们开展了10多次活动。在教师中,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党员的帮困助学、结对帮教、帮困结对等活动并协助所在地社区支部开展群众工作等;今年我们又推出了一项新的志愿者项目——班主任志愿者,一方面可以协助有关班主任更好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搭建了开展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平台。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了 5 次捐款活动,共计人民币5万多元。鼓励教职工参加义务鲜血。今年我校3位教职工参加了鲜血。积极开展社区文明共建活动。今年我校继续与石路村和兴教村结对签约,开展文明共建活动。(主要是精神、文化、家校联系、周边环境的整治等方面的合作与支持)
与辖区派出所成立警校联合委员会,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做好未成年人违法犯规的预防教育工作;与州消防队开展了多年的结对共建活动,今年也不例外,他们在加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方面为我校做了很多工作。我们每年积极地做好拥军工作。
今年我校又与伊宁市七中学开展了民族团结活动。在教育教学管理等各方面开展积极的交流与合作。
三、加强管理,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
1、领导重视,措施到位。今年年初学校党支部认真制定新一轮学校精神文明创建规划,利用教职工大会,加强创建工作的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力量;利用升旗仪式向全体师生发出动员令,使学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并为之努力。根据规划落实措施。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无烟学校、五好党支部的争创、市花园单位验收、州、市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等)
2、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我校党政领导班子能够做到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项工作都能有条不紊地开展;班子成员都能做到勤政廉洁,几年来无重大违纪事件发生。
3、坚持校务公开、教代会民主管理制度,我校的校务透明度很高,教职工的监督作用发挥明显。
4、在综合治理方面,我校注重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认真落实消防、保卫工作,重视师生的交通安全的教育与预防以及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整治与防范。一年中无重大安全事故,无交通事故、无校内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1、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利用橱窗、黑板报、宣传横幅、楼道走廊、网络等开展时事教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十七大报告精神宣传、新农村建设、校园生活展示等教育,发挥宣传栏的舆论导向作用。
2、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我们有雪莲文学社、活力篮球社、。他们活跃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丰富了的课余生活,锻炼了能力,提高了素质,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雪莲》报纸每年出版八期,每年参加自治区双语演讲比赛并获锝2个个人奖,校学生文艺队在全国青少年文艺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3、2008年5月18日举办了第3届校园文艺艺术节。
4、每年一次举办“田径运动会。
通过活动丰富了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提升了素质,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五、优化校园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1、注重环境的绿化、美化工作。学校化大力气在维护、保养上做好工作,派专人负责培植、养护,做好日常病虫害的治理,每年请养路队协助来校杀虫,使学校的绿化工作抓紧抓实,确保四季花开,整洁优美。
2、发挥校园环境小卫士作用。每个月由团委组织校园环保志愿者,开展环境整治活动。每周组织全校师生一次大扫除。加强教师的日常护导和班级值周等工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注意节能环保,校园里无污染物排放(包括吸烟)今年通过了州无烟单位的达标验收。
总之,2008年我校在各个方面通过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深感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非常艰辛。但我们相信,只要努力一定有收获。
曙光中学 2009年元月
伊犁州直属第一中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2009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