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设计
桑新民 moocs: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标志21世纪最严峻的挑战,就是两股潮流的汇聚,即全球化和信息化。信息化给教育将带来革命性影响已经讲了十五年,十五年过去了,大家产生了怀疑:这种变化会发生吗?同样,在国外也出现了“乔布斯之问”:20年来,it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为什么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 20年前,国际互联网掀起的数字化生存风暴风靡全球,当时很多人都乐观地预测,电脑屏幕上的学习将取代书本学习,计算机将替代教师,颠覆课堂与学校„„这些理念的传播使当时的政治家、家长和企业逐渐形成强烈的愿望:计算机应该进入学校教育,并大力推进计算机和互联网进入教室。但是所预言的教育变革仍然没有发生。信息技术在进入学校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着进退两难的窘境,其根源在于技术决定论的教育改革思维导致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不佳。学习科学研究者解释了为什么教育对计算机的期待和现实相差甚远,因为大部分教育软件都是基于教授主义和行为主义学习观的。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学习与教学观念落后、体制的落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缺乏创新动力。出路何在?实践已经给我们做出了回答:世界教育信息化潮流降临,一场以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s为标志的学习革命正在全球兴起。围绕moocs的争论存在乐观派和悲观派两种,有人说它是“校园的海啸”、“网络教育的财富狂欢”,甚至是“传统大学的终结”;也有人怀疑这是否又是一次互联网产业的自我炒作与泡沫?乐观与兴奋的背后,人们对网络课程同样充满了困惑与疑虑。如何看待这些相互冲突的价值判断?这股潮流将把大学课堂引向何方?要想理智、科学地回答这些疑问,就必须对网络课程的目标导向、价值追求、内在结构与运营体制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现状分析和理论思考,探讨其成功之道。推动“课堂”向“学堂”转型的三大杠杆 moocs发展的主要方向就是推动“课堂”向“学堂”转型。推动这一转型有三大杠杆,其一是学习科学与技术研究推动学习观念创新,其二是“云计算”创造的新一代学习环境和学习者,其三是“教学学术”研究的深化。1.学习科学与技术研究推动学习观念创新。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1996年组织16位专家对学习科学的新进展进行为期两年的研究报告。报告总结了国际近三十年从脑科学、神经科学、行为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对关于人类学习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学习的科学概念并对科学、教学、评估以及学习环境的安排设计提出了一整套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的原则。我认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2.“云计算”创造的新一代学习环境和学习者。当前“云计算”迅速发展,已经从单纯技术设施之集成化,提升为整合技术、人才、服务等各类资源的巨型知识平台和跨时空学习服务体系——“云服务”;与此同时,网络用户终端日益走向多样化、移动化、人性化、智能化、低成本化。此二者结合使网络新时空的学习文化创新迅速向深层次发展,展现了信息技术与学习科学这两大杠杆相互作用,合力推动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变革发展的新潮流和大趋势。3.“教学学术”研究的深化。这个话题在中国高校中有所涉及,而在基础教育中基本上全然无知。美国对此研究进行了将近二十年,推动者是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三代主席。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各个层次、领域开展教学研究,对美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代主席博耶在1990年出版的专题报告《学术反思》中,针对美国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误区和误导,扩展了学术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教学学术理念——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也是创造知识和扩展知识的过程;教学是师生共同发掘新知、启迪思维,引领以求知为目的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由此引发了北美与欧洲大学的教学学术运动。第二代主席李·舒曼提出了“教学作为公共财富”的观点,倡导教学学术规范的建立,倡导将学习科学的创新成果引进教学学术并指导实践。“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创新实践设计 应对挑战,教育信息化必须面对和解决当今中国教育的难题。那么,当前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何在?我认为,一是缺灵魂,二是缺智慧。今天的学校文化被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急功近利的价值导向包围、吞噬„„究其根源,离不开“两只看不见的手”——“行政化”和“商品化”。所以,中央提出决策和导向——建设和谐的学习型社会!探索信息时代的学习文化需要教育创新智慧和胆略。翻转课堂提出了网络教学模式的新思路,但却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其实,网络课程不可能完全脱离开传统课程。要想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必须运用中国智慧中的“太极思维”“、中庸之道”。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两类课堂——“太极学堂”。在理念上,“太极学堂”是运用中国的“太极思维”,破解现实教育中各种“两难抉择”,追求“绿色学习”,在东西方学习文化传统之阴阳互补中,创建信息时代的高效学堂。在时空形式上,是面对面的现实学堂与网络虚拟学堂之阴阳和合、同生共长。在操作模式上,是从学习环境创新入手,孕育新一代学习主题,实现二者之阴阳交替、互动生成。“太极学堂”要落地,一定要把握战略重点和突破口,即创新评价体系和考核模式、管理模式,资源建设、知识管理和学习方式创新、学分银行、网络学习社区,创新体制机制,丰富多彩的数字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创建,与企业合作„„课程理念要转变,所教课程、所学课程要多元化、个性化、数字化、资源化、智能化、集成化;课程开发要立足迅速发展的新环境、新需要、新模式,开发者与使用者要融为一体,开发团队可由多种背景、能力的人员合成最佳结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考试模式需要创新,我们倡导考试学习化、考试创作化、考试个性化、考试团队化、考试智能化、考试资源化。在实践层面,“太极学堂”在于设计一系列互相生成的“太极要素”,即两门内在联系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传授的讲堂与探究的学堂、消费与生产(创造)以及新型的师生关系。未来的教育信息化理念与政策导向要求真务实,返璞归真。区域教育体系和校长、教师培训模式要反思基础、强化应用,跨越时空、创新课程、提升能力,建设团队,追求和谐、高效、共赢。所以,我们正在孕育建立虚实结合的“太极学堂”,立足草根创新,建立起新一代评价、激励、奖励机制,争创国内领先(原创)并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舞台,发出中国的声音,与世界平等对话。“太极学堂”追求的技术路线是多终端、团队化、跨平台、全媒体、低成本、重绩效的超循环学习、交流、应用、服务模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消费式”学习为“生产式”、“创造式”学习,超越学校壁垒,跨越班级、学科、年级界限,创造全新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学生关系、教师关系和学校关系。在中小学领域,我们常年与深圳南山、广州天河、山东淄博合作,我们称之为“南天博联盟”。首先,我们整合建立了教育技术专业的研究生和导师团队;其次由三个地级市联合创新;再次,是新一轮教师培训创新,三路携手并进,共同建设跨时空的“太极学堂”。我们提出“三个世界”学习之整合,五合一模式的超循环,打破班级授课制的壁垒,实现跨时空、跨学校、跨区域的联合,同源分组(分层次学习)与异源分组(专题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和超循环模式。“太极学堂”追求的目标是建设最开放的学堂(时空拓展、资源拓展、学习者与教师的开放、国际化程度);弹性最大的学堂(选择的内容、难度、个性、成果、人员);教育技术(硬件、软件、环境)含量最高的学堂;交流范围最广的学堂;学习信息管理水平和学生参与程度最高的学堂;最有人文内涵(文化品位、艺术魅力、审美情趣)、吸引学生的学堂;学生学习能力、教师教改能力提高最快的学堂(教学相长),以及可用性资源最多、可持续发展潜力最大的学堂。本文根据“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学术交流暨技术发展展示大会”上作者发言录音整理。(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
第二篇:把课堂变学堂”的实践与思考
把课堂变“学堂”的实践与思考
滨海县玉龙初级中学
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心初中,地处滨海县凡集乡。凡集是滨海县区域最小(67平方公里)、人口最少(3.4万人口)、经济相对薄弱(2.3万人在外务工)的乡镇,位于滨海县西北,与响水县隔河相望。为纪念刘玉龙烈士,我校1958年被命名为滨海县玉龙中学,现有16个班级,899名学生,56名教师,学科教师配套率偏低,尤其是英语、数学、政史地生等学科,教师相对缺乏。由于地处偏僻,办学条件差,课堂效率低,教学质量不高,曾一度出现好学生留不住,后进生常逃学现象,连续多年在县综合质量考评中成绩滞后。
近年来,我们统一了认识,下定决心向课堂要效益,擂起课堂改革战鼓,打响了课堂改革攻坚战,想方设法把课堂变学堂,提高了教学效率,提升了教育质量,学校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今天,我分三个方面向大家作简要回报: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改革
传统的课堂重教师轻学生,三尺讲台是老师的舞台,几十名学生面对一块枯燥的黑板,喜怒哀乐全看老师一张脸,课堂形式呆板,活动形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
传统的课堂重形式轻效果,复习--新授--巩固--作业,看似符合学习规律,其实很僵死,无灵气,无生气,课堂效果总难以令人满意。
传统的课堂重分数轻能力,一切为了分数而教学,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
传统的课堂重延时轻效率,经常加班加点,老师疲惫不堪,学生苦不堪言,课堂一潭死水,学习效率低下。
面对现状,我们的第一要务就是要让学生都能够愉快地学起来,让老师都能够从讲课的困苦中解脱出来!于是我们开始了改变传统课堂、把课堂变学堂的有益探索。
第二、我们是如何把课堂变学堂的课前,老师要充分挖掘书本和学生生活的素材,进行整合,为学生课堂学习提供最优学案。老师形成学案的过程也是徜徉书海、寻觅真知、探索人情、享受交流的过程。老师忙在课前,轻松在课堂。课堂上,学生在凝聚老师心血的学案的海洋里尽情地洗浴、遨游、竞技、向前,培养着独立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呼吸着自由清新的空气,感受着老师春雨般的滋润,在阳光般的情境里享受着学习的快乐。老师也在欣赏学生成长的乐趣,在领略学生闪烁的智慧,在激励学生勇往直前,在把跌倒的学子扶起来,在向飞奔的马儿加一鞭,在用学生的发展铸就自己的成功。学生忙在课内,课余比较轻松,尽情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我们的课堂有着独特的程序与设置:
首先,我们讲究的是班级要精心设计充满积极、张扬的文化,让学生在激昂的环境里学习。同时在班级前后墙上各安装一块大黑板,其目的:一是为了板书学案,为学生提供学习内容;二是便于更多的学生上黑板交流展示。
其次,我们依据学习型组织建设理论,将所有学生按成绩、男女生、住宿生、走读生、中心小学、村小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均衡分班分组。每班分成六个大组,若干个小组,组织能力强且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任组长,便于组织学习、管理学习。六个大组学生按照组别围桌而坐,便于互助帮扶、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奋进。
其三,我们依据合作学习理论,在每组内部建立起若干个互助帮扶、合作学习的小对子。学习评价不光看个体,还看对子、看小组、看大组,运用组织手段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竞赛、相互补充,让学生自己来把握学习的过程。
其四,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粉笔权、话语权是学生的,问题权、活动权是学生的,训练权、成长权是学生的。学生在课堂上是民主的、平等的、合作的,也是有任务、有义务、有
使命的。
我们的课堂改革主旨是把课堂变学堂,学生是课堂的主宰,教师的影响力在不同层面体现出来。分三种课堂形式:
①以教师讲为主体的讲座式课堂;
②以学生学为主体的学习式课堂;
③以菜单式服务为主体的辅导式课堂。
下面,主要介绍“以学生学为主体的学习式课堂”。其课堂程序如下:
1.板书学案:学案在课前由老师安排任务组学生抄上黑板。学案是学生有效参与、有效互动的重要载体。学案上黑板是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是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感悟学习要求、把握学习重点的重要途径。
2.独立学习:学生按学案内容结合课本独立学习,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独立钻研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课堂用时较多的环节之一,约15分钟。
3.组内交流:学生在独立学习时产生许多问题,此时需要组内研讨。每个学生主动寻求帮助,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
4.学情反馈:组员把交流后仍没有解决的问题反馈到组长处,组长统计好反馈结果,并迅速反馈到黑板上的“学情反馈栏”中。
5.全班交流:首先,老师根据反馈的学情,明确每一道题的解题优势组学生合作板演;其次,组织讲解,每组要把知识讲明、把道理讲清,保证把大家教懂教会;其三,其他同学要全神贯注地听,发现讲解不当处要及时纠正,一定不让错误溜过。易错点是课堂探究的关键点。全班交流用时最多,约20分钟。
6.教师评析:教师要认真看学生板演、听讲解、思评价,待学生讲解和补充结束后作精当的评析,让学生达到学案预定的目标。
7.同伴互助:学生对学案形成的学习情境要进行反馈、回望、咀嚼,要进行同伴质疑,对理解不透的地方要请教同伴,达到查漏补缺、相互提高的目的。
8.总结提升:全班同学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概括,将学案内容前后有机连贯,实现整合与提升。
9.目标自评:学生对照学案自主反思,自评完善,也可以运用题目自我评价。自评后组长组织互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10.拓展延伸:深化学案内容,通过比一比、研一研等活动,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生成个性品质,以培养优秀群体。
上述十个环节一脉相承,有机连带。十个环节中1、2、5、10用时较多。突出主要环节并非不要辅助环节,根据学案内容灵活把握。我们要用智慧去化环节为整体,课堂让学生扎扎实实地训练就是精彩。只要每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活力。我们把课堂流程加以提炼升华,形成我们玉龙中学的“以学生学为主体的学习式课堂”的四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教师智慧生成----形成学案;
第二步:学生独立学习----体验学案:
第三步:学生全面交流----提升学案;
第四步:师生智慧互动----走出学案。
我们以学案为学生训练的立足点,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感受学习过程,实现经验重组,达到全员发展。
第三、我们得到的初步经验与成果
1.课堂关键在于学生学。老师要相信学生、引领学生、激活学生、发展学生。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一切变化应该体现在学生身上,让学生每一天都在感动,每一天都在提高,每一天都在发展,每一天都在成功。成长不能替代,发展全靠亲历。
2.师生应该互相尊重,互补优势,互为发展,在成长道路上互为因果。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好
平等对话、合作交流的学习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好现场、好情境、好舞台,引领学生好发展。我们的班级是学生编织梦想的摇篮,老师的学案是学生成长的乳汁,我们的课堂是孕育天使的梦工场。
3.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老师永远适用于“不称职原理”,学生永远适用于“无差错原理”,所以老师永远要反思,学生永远要进步,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都来做学习型的人。
4.课堂要从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把课堂变学堂,是针对课堂实际,不断实践,不断发展。坚持课堂立足最低处,站到最高处;坚持主线发展,多元发展。书本让学生站起来,课堂让学生富起来。
5.明确“四定”要求。备课定型---转向备学案,一堂课结束,教师要反思学生学习情况。上课定模---必须有学生独立学习、合作探究、生动交流的过程,学生要全员参与。评课定调---课堂让学生自主起来,交流起来,扎实起来。评价定性---综合评价,多元评价,激励为主,注重过程,关注结果。
6.我们通过辛勤耕耘不断地收获着甜美的果实: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板演培养了书写能力,充分讲解培养了说话能力,自主质疑释疑培养了问题意识。学习习惯在训练中养成,学习风气在训练中转好,精神状态在训练中振奋。家长们为孩子健康成长而高兴,拥护我们的改革。教师们在学生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课堂扎实了,心情愉快了。目前已有上百所学校的领导老师到我校观摩,大家都感到我们的学生会说能写,有表演才华,根本不像是偏僻农村的孩子。
我们的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习能力显著提升。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教育教学质量喜人:
2007年中考达滨中录取线57人,创学校历史第一,县同类校第一,达线率全县第一,教学综合测评由2006年县排名第24名上升到第9名,荣获“滨海县教学质量提升奖”。2008年中考达滨中录取线68人,再创学校历史新高,列县同类校第一,达线率全县第一,教育教学工作荣获滨海县“特别表彰”,并获奖金5000元。同时,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均荣获县学科奖。学校荣获滨海县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县农村初中唯一的)、滨海县人民政府“2008年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县农村初中唯一的)。由县教学第二联合体跨进第一联合体,从中下游跻身先进行列!
把课堂变学堂更重要的意义是改变了师生的生存方式,师生们的思想内质在改变,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在改变,已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校的主人。
我们的课堂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所以滨海县“初中教学质量推进会”安排在我校召开,我校还成功地为“盐城市实验初中有效教学课堂观摩活动”提供了现场。
现在,我们玉龙中学的师生都是和谐的、合作的、愉快的、阳光的。优秀老师、优秀学生、优秀集体的典型事例正在不断地丰富着办学经验,生成着办学智慧,创新着教育理念,推动着学校成长。
回顾艰辛的历程,我们有汗水、有泪水,更有心血交织的苦水。我校的成长,得益于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也得益于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校的有益经验。但是,我们绝不“依葫芦画瓢”,也不奉行“拿来主义”。我们在探索,在发展,在成熟。我们在不断探求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老师的专业发展规律,更符合灵活互动、智慧生成的课堂规律。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我们的探索与实践还处于启蒙阶段,我们将在前进中积聚,积聚中前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不会停止追寻的脚步,因为追寻的过程让我们沉醉;我们更不会留恋于沿途的风景,因为山顶的景色会更加绚丽!
第三篇: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与实践
课堂教学设计“十问”
【本文系作者在杭师院毕业生教学学习会上的讲座】
创 造 生 动 活 泼 的 课 堂
杭州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中心 唐彩斌
各位同学大家好!
首先作一个自我介绍。(略)
记得在金华的时候,金华有两所像你们一样的师范学院,浙江师范大学。金华师范学校,每一次我去给他们讲课的时候,可能是由于年龄比较接近,话题比较投机,因此感觉特别亲切,所以今天来到杭州师范学院也一点不觉陌生。
今天面对大家,我们需要来交流一个怎样的问题呢?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观点?用什么形式来描述现象呢?现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流传着这样对讲座的评价:说听讲座,听起来感动,想起来激动,回去一动也不动;对于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讲座又意味着什么呢?听起来空洞,想起来没用,回去照样也不动。我想通过我们的努力,但愿今天的内容,让你觉得生动,对你有一些鼓动,更是一种促动。
我们先从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开始,数学是什么? 数学课程标准这样说: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准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它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又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这么说:“变幻莫测的排列组合、虚虚实实的几何图形、复杂繁琐的公式定理、逻辑严密的论证辨析、枯燥无味的计算推理„„数学似乎总与枯燥、深奥联系在一起。一摞摞题库、题海,例题加练习,一题又一题,数学仿佛是思维的“酷刑”,让我们不寒而栗。
有数学家这样说:【数学是如此的重要,它站在科学的高峰扩展人们的智力,探求真理,数学的研究成果传递给其他学科,改变着我们普通大众的生活。数学又是这样的美丽,在数学家眼里它是诗、是歌、是画,数学里充满了公式美、逻辑美、秩序美,令数学家们魂牵梦绕,陶醉沉迷。正如挪威诗人约恩松纪念挪威数学家阿贝尔的诗:
数的科学,像时间一样不知不觉地流逝。融于永不消失的晨曦,是千变万化的数字,她们,像雪一般纯,比空气更轻,却强于整个世界,其值无价。她们带来的是一片光彩。数学多么美丽。
我们需要用我们的教学改变学生眼里的数学世界?我们无须悲观,也不刻意追求诗意的浪漫,而是现实的务实的真实的课堂。如果说数学是一串璀璨的项链,课堂就是那一颗颗的珍珠,只有课堂的不断积累,才有精彩的数学世界,正如只有珍珠,才能构成项链。
今天我们用问题的形式来研究课堂?我们倡导课堂10问?
第1问:重点难点是否正确把握?
【这就是分析教材的能力,在座的同学正赶上新课程改革,你们第一时间和其他老师站在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年轻就是力量。你们可以绝对自信。关于教材,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描述“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一个老师不能教一个年级,就看一个年级得教材,一个老师教一套教材不一定只用一套教材,信息获得的越多,在比较中发现得更多。如果有条件,可以看国外得教材,国内各版本。
看待教材,需要一个整体系统得观念,中国有一句俗话:退一步,海阔天空。在教材分析中,我们也需要这样,不能就课论课,就题论题。我们可以作这样得比喻:如果你去接一个班,开始就是四年级。而另外一位老师从一年级教到四年级,看教材得角度和深度肯定是不同,就好像一幢六楼得房子,一下子,把你放在四楼,而另外一个他是知道最下面是一楼,最上面是六楼,感觉一定不同。】
第2问:数学教学联系生活了吗?
【数学联系生活已成为课程改革得一个重要观念之一,怎样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值得我们思考?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播放课件】
1、创设生活现场。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把生活的现场或片段“剪辑”于教学中,使之成为教学之所用。案例:教学“正归一应用题”,在课堂上利用CAI技术创设了一个“逛超市”的现场,学生跟摄像机的镜头,看大屏幕逛超市,在逛超市的过程中,认识“单价”(定格在一些物品标签上),“数量”(定格在顾客的购物篮中物品的数量)“总价”(定格在收银台的屏幕上)。这种生活的现场,学生熟悉而又亲切,轻松而又有趣,象是生活中的玩,实质是数学中的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2、模拟生活演示。生活中完全逼真的现场,由于各种客观的原因有些不能“移植”于数学的课堂,怎样把生活的气息带到课堂呢?这就需要,抓住生活中事物的特征予以模拟,充实数学的课堂。有些并不完全真实,记得有一次,有一位老师准备上“统计”;
案例1:“统计”。有教师在设计统计这一课时,他选择一个与所在城市密切联系的题材,“统计国产彩电与进口彩电的销售情况”,当他满怀着“数学联系生活”的美好愿望,兴致勃勃地来到商场调查的时候,营业员婉言拒绝,理由是“这是商业机密”。当他第二次把题材改为“统计肯德基与麦当劳的营业额”,结果,还是以不同的方式遭到拒绝。
可以看出,选择这两个题材,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果,一个是与城市特色相联系,一个是与小朋友的生活经历相联系。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得不到真实的数据,怎么办?对此,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见解。有老师认为:问题在选题上,再次更换题材,可也有老师认为:再想其他办法,总有办法能得到数据。“但既然这些数据不便公开,那么有必要强人所难吗?”也有老师补充。“如果不换题材,那么可不可以虚构题材”„„数学联系生活的题材可以虚构吗?什么可以虚构?什么必须真实?
以上的讨论,是一件真实的事情,在一次专题研讨会上。在座谈研讨之前,还观摩了几节数学课。但正是其中的一节课,从不同的侧面给我们一些启发。
案例2:“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了联系生活实际,为了形象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平均分”,教师在课前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正是老师的生日,今天我邀请你们一起过生日,好吗?”然后,引出分蛋糕的环节,再引导学生了解“年均分”这个概念。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开始了数学的学习。„„
正是在讨论“数学教学中生活化的题材是不是一定要真实”的情况下,我们质疑那位上课的老师:“今天真的是你生日吗?”上课的教师非常坦然”“不是”。虚构了一个生日,虚构的是一种情境,但在课堂上,在学生的学习中,我们看到的仍然是真真切切的积极的学习状态,有迹象可以肯定没有一个学生有时间去怀疑过这一切,更多的是让学生感受“生日”带来的愉悦的学习心情。老师撒谎了,教导学生不能撒谎的老师为什么要撒谎,是为了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是为了数学联系生活,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要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学习,制造一个真实而又美丽的谎言,这样看来没有什么不可以,因为数学教师的心是善良的,真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说明一点:情境并非一定需要生活,有童话,也有数学知识本身的驱动,愤悱之间的问题情境。
(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教材的编写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难以使教学内容符合各地的生活实际,这种地域的差异,风情的差异,生活的差异是难以避免的,这就需要教师创造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使之更具生活化。
1、改一改。在教材中,编者所提供的只是一个范例,我国地域辽阔,这些例子不可能是每一个学生都熟悉的,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改编素材。例如:卡丁车的赛场,城市的孩子清楚,可农村的孩子大都不明白;即使都是城市,比如,对于海洋的运输和物产的认识,也有沿海与内陆之别,虽然现在信息传输相当普遍,但对于学生对事物可亲近程度自然不同。这些因素的存在就促使对教材进行适当的修改。例如:有学生可能对水产不了解,就把水产改为当地特产;对书上“红旗小学”不了解,把它改成当地所在的学校;“收割机”“脱粒机”城市的孩子可能没见过,就把它改成熟悉的机器,改一改,虽然只有几个字或者几个词,却把陌生的知识变成熟悉的事情,把枯燥的数学变成为喜闻乐见的生活。
2、添一添。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倡导的“添”,绝不会是盲目地增加练习题,要增加的是教学中必要的有益的。这就需要我们充分理解和把握教材,增加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素材。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课堂上,增加了观察“作息时间表”“当日电视节目表”等;在数学百分数的认识时,引用了国家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大家可以试想,在严肃的课堂上播放总理的讲话,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意味着什么?思想教育是需要找准契机的【科学,自然,不是牵强附会,更不是强拉硬扯:十六大的春风吹便了大江南北,自从十六大以后我得投篮命中率明显提高了。统计中发现:我国的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用不具有一般性的样本推导出整体的结论,是不科学的。】从生活的维度,围绕数学的主题去增加,比如一些数学的历史名题,如:“庐山高有八十里,山峰顶上一粒米,米粒一转只三分,几转转到山脚底”(《算法统宗》卷10),虽然表达的形式比较古老,却仍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一些数学典故:“郑板桥的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一少十,缺衣少食。还有一些有民族特色的素材:“去九法”的验算方法,“一堆稻谷,外圈一圈是多少,就知道稻谷有多少”,还有一些比如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素材:地方风景、地方特产、地方风情,金华的火腿、北京烤鸭、上海的东方明珠等一些贴近生活的有趣的材料展现在数学课堂上,带来的是愉悦和兴趣。
(三)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主张教学方式的生活化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数学教学应该综合生活中的各种知识,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用知识,课外发现问题,课内讨论解决问题,课内课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建数学的学习网络。例如:在课内学习圆周长公式,课外让学生去算学校实验楼圆柱子有多粗?去做圆形的“蜈蚣风筝”;在课内学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式,课外到商场参加“今天我购物”“当一回营业员”等活动;课内学了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课外可以让学生参与小区活动,“给小区草坪围栏杆(算周长)”,“在小区内制作公益标记牌”等;课内学了小统计,课外可以帮助班主任统计“今年春游到哪儿”“同班同学居住情况”,“放学接送情况”,帮助交警统计“某路段的交通状况”,“为肯德基店统计人流量”„„生活就是大课堂。
在大力倡导综合课程开发的形势下,数学的教学方式还可以再拓展外延,在课堂之外,综合其他学科,组织主题式的课外活动。
数学联系生活有一个度的问题?倡导数学教学适度生活化,数学源于生活,基于生活;但数学也应该高于生活,数学并不只是生活的简单复制,学习数学也并不只是生活的需要,也是学习本身的需要。数学是对生活的再加工、再应用。怎样理解数学上的“适度”,我们不妨也来“数学联系生活”,用一个“香咖啡原理”作解释。如果我们把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问题比作泡咖啡,那么数学就象咖啡因,生活就像糖,我们不难想象:如果数学味太浓(咖啡因太多),生活味太淡(糖太少),这样的咖啡太苦,学生学得乏味,学习的情感态度令人担忧;如果数学味太淡(咖啡因太少),生活味太浓(糖太多),这样泡的咖啡太甜,虽然学生学得有味,但学生必备的数学双基成为顾虑。为此,我们倡导数学教学适度生活化,为学生泡一杯“香咖啡”。】
第3问:教学开放了吗?
【开放,不仅是指教学内容的开放,而且还是师生关系的开放,教学思想的开放。①在教学中不追求任何一种强制的统一,即反对任何一种过分的规范。也就是说,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一定的自主性。课程标准中人人在数学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②给各种不同意见(特别是教师事先未曾预料到的意见)以充分的表达机会,包括让其他学生对所说的不同看法能有一个理解和评价的机会。
具体开放题的几种常见形式,条件开放:条件多余,缺少条件,问题开放,策略开放等等】【教学课件:与众不同,(学生哭了,男教师)缺少条件:牛奶;表格,放学了】
记得浙江师范大学的一位同学,听了我这节课,写了一篇散文发表在浙江师范大学的校报上:这个冬天不会冷?英语六级考试了,她愁眉不展;后来又考普通话,她总是担心是否通过,可是最后的结果呢:全通过了,她回想为什么自己那么悲观地看自己地学习生活,为什么不能把生活想象得美好一些?那时候,对我来说,又有了新得感悟:移动公司有一个广告,打一个电话的最高价值是什么?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上好一堂课的价值是什么?是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态度。
第4问:组织合作了吗?
【合作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无论是田间劳作的农民伯伯,还是车间工作的工人师傅,还是在办公室工作的知识分子,谁也离不开合作。
在组织合作时,学生在合作,慢慢学会述说,学会倾听?教师该做点什么?以前,有的在上一些公开课的时候,设计了一个合作的过程,老师可以想一下下一步教案上写着什么呢?或者看一下还有多少时间下课?到后来,老师开始注意走到学生中间去,但有很多是装样子,或者没有目的,没有意识。造成的结果是“巡而不视,视而不见,见而不问,问而不答”。那么教师到底需要关注些什么?值得我们研讨。是不是需要关注全体同学是否全程地参与了合作?是不是需要了解整体地讨论或者合作地进展?是不是需要了解个别小组有代表性地意见?
怎样的时候比较适合组织小组的合作呢?出现有一定思考难度问题的时候?学生需要更多机会交流的时候?期待有几条大家可以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5问:练习设计多样了吗?
【练习是数学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们需要不断创新,不要让学生感觉到:数学除了题,还是题。不同形式练习,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式的练习,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高学生的思维。练习设计需要大家不断创造题型。比如计算:直接写得数,列竖式计算,找错误,数字谜填方框,算式接龙。
正归一应用题中的变变变,对话,方向和路线,(扫雷游戏)】
第6问:技术用得恰当吗?
【信息技术,对于信息技术,我本人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技术应用的恰当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信息技术对数学学科的作用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强调。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我们正确把握,并不能用技术来标榜教学得现代化,也不能一味地强调计算机,而忽略其他媒体地作用,黑板有黑板地作用。实物有实物地价值。教学的理念和技术是可以构成一个两维的系统。用一副图来表示:如果一味强调技术,而不顾理念,只是将人灌变为电灌,用得越多越好对学生害处越大。】
第7问:教学体现综合性了吗?
【数学,应该告别;例题加练习的时代了,如何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呢?从传统的教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综合的内容,但更多的是无序随机的渗透,怎样有系统地有意识地有机整合,充分体现数学教材的综合性,我们作了专题的探究和构想。
小学数学以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及思维品质的提高为主线,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或巩固为辅线,从而形成一个立体的“学习波形”--------------------。在应用数学知识过程中,把科学、语文、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内容,按植物篇、动物篇、人文篇、风俗篇、科技篇、生活篇、运动篇、艺术篇等系列,按其他学科课程标准,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有序有机地融入到数学学科中去。比如:植物篇中的花,摒弃传统教材中一成不变的“红花与黄花”,一年级如此,五年级也如此,我们主张按一定序列,按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逐渐认识“牡丹、月季、白杨、郁金香、玫瑰等具体的花,甚至是国外的名花,在展开数学知识的同时,展示一个丰富的“植物园”,让学生认识更多的花;动物篇,摒弃了传统教材中的“小猫和小狗”,而是用更多的可爱小动物来丰富数学,“金丝猴、企鹅、海狮、北极虎、熊猫”等,甚至是国外的波丝猫,在展示数学的同时,展示了一个多采的动物世界。同样,别样的人文景观,先进的科技设备,异样的民俗风情,都恰如其分地融入数学的教材中,以其多姿多彩的内容,让数学变得更加精彩。
2、文理综合 当前,语文学科的改革越来越注重人文性。其实,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数学这一点也极其重要。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风情、人文气息,注入数学的元素,展现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本主义”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在具有理科色彩的小学数学注入人文思想,渗透人文精神,并不是哗众取宠,而是为培养现代社会素质全面人才的有力举措。
人文性的渗透,主要依托数学情境的创设。
数学并不枯燥,其中蕴藏着丰厚的人文哲理。长城的长,黄河的宽,珠穆朗玛峰的高,从数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丽;我国有13亿人口,有9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从中可以看到祖国的博大;从近年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图中,可以感受到改革开放的伟大业绩;从“今天我当家”的主题活动中,饺子、馒头的分配和购买活动中,可以感受到家庭的和睦与温馨;从商店物品进价与零售价的差额或增加的百分数,可以感受现代商家的诚信经营;从购房问题、装修房子等活动,可以感受到现代人的理财和生活观。
举例:对称图形:蝴蝶:梁祝,中国剪纸,中国结等,富有民族气息。我们心中理想的数学,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而且是一本百科全书的数学,不是一个死板的数学,而是一个生动活泼的数学,不是枯燥的数学,而是一个美丽的数学。
第8问:学习时空保证了吗?
【学生的学习时间以什么来衡量?教师的角色需要换位思考。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告诉我们,不同人不同角度不同的心境看事物结果是不一样的。比如:在西湖边等车,在垃圾堆旁边等车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听讲座,【买衣服的故事】,我们不是在教大家怎样善待男朋友,而是在提醒大家需要善待学生。【运行图:你问大家答】
至于学习空间,除了自然的空间,数学思维的空间,找规律,比如一张百数表,填满了找规律,和不填满找规律是不一样的,印证中央电视台的一句广告: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老师为学生创设的空间有多大,学生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大。
动作:冷眼看动,口动手动脑动。日本学者:静悄悄的革命。我的标题是10问,可是我们现在只是8问,还有两问?可以问什么呢?怎么问呢?为什么要问呢?怎么回答呢?留着大家思考?
今天我们零零碎碎说了很多,但不知留在脑子里会有多少,怀海特说过,“教育的问题就在于使学生通过树木而见到森林。”今天,我们所交流的也只是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但愿这些细小的观点能促成你在数学教育的时空中看到树木见到森林,看到西湖而想到大海。
第四篇:《高效课堂的理念与实践》学习提纲
《高效课堂的理念与实践》学习提纲
第一章 高效课堂的理念与作用
一、了解高效课堂理念产生的背景、当前我国高效课堂建设面临的挑战、高效课堂的理念基础;
二、掌握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即高效课堂的内涵和基本标准;
三、掌握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要素、高效课堂的作用。
第二章 高效课堂的准备与步骤
一、掌握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如何积淀专业素养,丰厚人文底蕴;
二、掌握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如何深钻课程标准,正确解读教材;
三、掌握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如何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
四、掌握高效课堂的五大步骤;
五、理解课堂教学的导入、自学指导,合作探究、点拨的含义。
第三章 高效课堂的内容与形式
一、了解课堂上执行好落实好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的方面;
二、掌握如何运用好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选择灵活的教学方式、激起创生的教学智慧、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
三、了解近年来全国各地课改“高效”模式和高效课堂有效期呈现的文化追求。
第四章 高效课堂的分类与方法
一、掌握高效课堂的五种类型课;
二、掌握高效课堂的六种教学方法。
第五章 高效课堂的原则与要求
一、掌握高效课堂的五个基本原则;
二、掌握高效课堂如何进行课前准备、课堂运用和巩固反馈;
三、掌握高效课堂教学中问题案例点评从哪些方面进行;
四、了解高效课堂对教学的要求、对教师的要求和对学生的要求。
第六章 高效课堂的精品案例辨析
一、了解李炳亭的高效课堂思辨;
二、掌握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三、了解高效课堂的七种模式。
第七章 高效课堂的校本研修
一、掌握什么是校本研修;
二、掌握集智备课——研究高效课堂;
三、掌握教学设计——解读高效课堂;
四、掌握专业引领——深入高效课堂;
五、掌握同伴互助——磨练高效课堂;
六、掌握教学反思——改进高效课堂
第五篇:课堂教学改革设计与实践
课堂教学改革设计与实践
——以《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为例
【课标要求】
1、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2、认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3、体会改革的艰难曲折,培养勇于革新和自强不息、自我完善的精神和意志。(1)需要帮助学生纵向地把握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苏联改革的发展历程,可以让学生用表格或箭头图示的方式来呈现历程、勾勒其曲折性。
(2)大体可以从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改革的结果等方面去列表归纳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有关内容。
(3)灵活运用一些与改革成效有关的包括数据材料在内的史料来鲜活地说明改革的复杂性和必要性。
(4)联系专题三“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必修Ⅰ专题九“苏联解体”来认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戈尔巴乔夫改革,体会改革的艰难与渐进,总结教训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5)通篇贯彻“一定要改,很难改,怎样去改”的思想。(6)分析苏联解体原因。
(7)讨论苏联沉浮给我国的借鉴和启示。(8)补充中苏关系发展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列表等方法归纳和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结合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情况,开展讨论,谈谈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阅读恩格斯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等历史材料,理解历史材料,并运用它来说明论证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学习过程,能够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能够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通过对苏联从一个超级大国到走向解体原因的探讨,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难点: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苏联解体的经过,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通过探究性学习和社会调查,能够清晰认识苏联的解体并不代表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并总结我们中国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教学过程】 〖复习并导入〗
“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缺陷日益显露,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是都失败了。“„„国家情况不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它们的后面”。这是苏联最后一位改革者戈尔巴乔夫说的一段话。此后不久,苏联就正式解体了。为什么改革没有使苏联走上强大,反而使苏联走上解体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赫鲁晓夫改革
(一)阅读第一目,思考:
1、下列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1913年,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2、分析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3、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措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成效如何?
思路提示:措施从农业、工业、政治的角度来归纳。成效主要从成绩和不足的角度来思考。
探究思路:⑴赫鲁晓夫在经济上改变过分集中的管理体制:①选择农业为突破口,进行农业改革(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开垦荒地)。成果: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和粮食产量。不足:冒进思想和瞎指挥以及恶劣气候使农业出现新的危机。②工业: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⑵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⑶综述:赫鲁晓夫改革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未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改革后期矛盾突出,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4、评价赫鲁晓夫改革。(二)讲解
1、由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的弊端。
2、背景:①斯大林模式弊端越来越严重,必须要改革。②斯大林继续推行个人崇拜。③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改革提供契机,赫鲁晓夫上台。
3、改革内容:
⑴经济改革:①农业方面:(设问):为什么会选择农业为改革的突破口?生:看书后回答,指出因为农业发展迟缓,粮食供应严重不足。
A、措施:试图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B、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B、结果:农业有所好转,但后来由于赫鲁晓夫冒进思想,瞎指挥,以及60年代的恶劣天气,1963年再次出现农业危机。
②工业方面:扩大地方权力,但并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⑵政治改革
①导火线——秘密报告: ②政治改革:
为了改变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之风盛行,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等等现象,赫鲁晓夫开始了对斯大林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政治改革。苏共二十大以后,报刊上出现了批判个人崇拜的高潮。1956年6月30日,苏共中央发表了《关于克服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决议。随之,在全苏各个领域展开了批判斯大林的大规模运动。同时,大张旗鼓地对冤假错案进行平反工作,解散了大批集中营。据粗略统计,1956年—1957年间,大约有700~800万人被释放,500~600万人死后得到昭雪。苏联政府还为在卫国战争期间受迫害的车臣、印古什、卡拉恰耶夫、巴尔卡尔、卡尔梅克等少数民族恢复名誉,允许他们从被流放的东部地区返回故乡居住,重建他们的自治共和国或自治州。
③结果:由于并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仅归咎于斯大林个人,最后重新陷入个人崇拜的泥潭。
4、评价: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客观地评价。肯定赫鲁晓夫正确的,起积极作用的一面,赫鲁晓夫是第一个敢于向社会主义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同时指出他失误的,错误的方面,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主观主义,急躁冒进,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许多改革措施未经论证和试验就急速推出,结果造成混乱,导致改革失败。
5、意义及失败原因
①意义: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开创性。
②失败原因:A、赫鲁晓夫当政期间的改革,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小修小补,而这种旧体制在苏联又是根深蒂固的,这就决定了这场改革必然是不彻底的。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斯大林的批判缺乏科学的认识,把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没有认识到错误的产生固然有个人因素,但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这种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又引起思想的混乱。
B、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主观主义,急躁冒进,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许多改革措施未经论证和试验就急速推出,结果造成混乱,导致改革失败。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一)阅读第二目,思考:
1、勃列日涅夫前期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2、勃列日涅夫后期的改革内容及结果如何?
3、勃列日涅夫改革前期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二)讲解
1、执政前期的改革 ①“新经济体制”:内容:将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一定冲击,但是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
②作用:国民经济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军事实力增强。
2、勃列日涅夫后期改革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勃列日涅夫过分追求稳定,经济发展呈停滞和下降。影响:各种矛盾滋生,苏联陷入困境。
3、失败的最主要因素是仍然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阅读第三目,思考:
1、简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内容。产生什么结果?
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是什么?
3、简述苏联解体过程。
4、分析苏联解体原因。
5、比较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
6、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失败和苏联解体的最深刻的教训是什么? 改革首先要维护社会稳定,要维护党的领导和有切合于自己本国实际的指导思想;在改革中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
7、从苏联解体看,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因此要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满足人民的社会生活需求。社会主义的改革是必要的。实践和探索可能既有成功,也可能会有失误。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转变为现实之后,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易,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必将经历的曲折道路。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二)讲解
1、⑴经济改革
先通过幻灯片打出改革前背景:苏联虽曾作为两大超级大国之一,拥有着与美国相匹敌的庞大军事力量,但其经济实力却一直远不如美国.进入70年代之后,面临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所谓新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苏联的经济却日益衰退和恶化。苏联不仅在科技水平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迅速拉大,其经济实力也再难以支撑庞大的军费开支以同美国继续争霸了。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虽拥有发达的宇航兵器和生物技术等,但整个现代技术领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15~20年。民用工业品技术非常落后,质量低劣。工业生产中浪费惊人,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不断下降,农业生产长期落后等等。总之,苏联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从70年代起已丧失了潜力。政治方面,在长期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干部任命制、职务终身制使苏联形成了一个官僚精英集团,他们中很多人思想僵化,贪污受贿,骄奢淫逸。人民群众对共产党不满的情绪日增。为了扭转经济发展的颓势,为了维持苏联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革。进入80年代,苏联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①原因:为了改变国民经济发展衰退的趋势,维持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
②内容:重点集中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主义的“加速战略”。③结果:难以奏效。⑵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
①背景:经济改革面临困境 ②内容及影响 A、内容:“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影响: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代替“科学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造成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
B、内容:推出“民主化”和“公开化”;
影响:纵容自由化思想,使党内外各种反对势力乘机崛起,成为难以控制的政治力量。C、内容:1990年,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影响: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由此可见,此时戈尔巴乔夫改革实质是: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改革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上的垄断地位。至此,苏联结束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由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后果:造成苏联的解体
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陷入危机,国家政局不稳,经济连年滑坡,思想领域极度混乱,民族问题越来越严重。
3、苏联的演变
⑴演变过程。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经过三年多的战斗,巩固了政权。实行新经济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30年代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二战中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二战后帮助东欧等国建立社会主义,形成社会主义阵营,与美国相抗衡,形成美苏争霸局面。五十年代以来实行改革,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改革高度集中的体制,因此成效不大。八十年代以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⑵苏联在发展中面临难以解决的四大矛盾:理论上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实践中与资本主义竞争共处中的劣势的矛盾;理论上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和实践上的领导层特权腐化的矛盾;理论上民族团结与自治和实践上的大俄罗斯主义及严重的民族问题的矛盾;理论上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实践上霸权扩张主义的推行的矛盾。
⑶苏联的大起大落留下的思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应不断改革创新,保持可持续发展。不能放松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法制必须不断完善。多民族国家应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时刻提防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防微杜渐。各国应实行独立自主和和平外交政策,争霸害人害已。
3、解体原因:⑴政治经济体制僵化,缺乏民主和活力,失去民心;虽然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一度缓解体制僵化造成的危机,但由于仅局限于体制内改革,所以不能从根本上缓和该体制的矛盾。⑵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使政局严重失控,经济严重下滑,加盟共和国独立性增强。⑶两极格局割裂了世界,阻碍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在各种合力的作用下苏联解体。〖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苏联三位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缺陷日益显露,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是都失败了。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转变为现实之后,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易。这是因为,不论是欧洲还是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原来大多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这些国家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发展生产力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为了发展生产力,需要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进行不断的调整,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的完善。这种改革和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动力。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应该允许各国进行自己的探索,而不应当将某一种模式套用于所有的国家。因为只有经过不断的探索,才有可能找到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当然,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国家的改革失败乃至最终脱离了社会主义的轨道,但即使是这些失败的改革,也会给其他国家的人们以极大的启发。